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三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輸入者 袁雪梅
一校者 曹小梅
   改稿者 毛小燕

初誦第三

(四三)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阿修羅四兵象馬車步。悉皆嚴備鬪戰之具。欲詣忉利天宮。與諸天共鬪。爾時帝釋。聞阿修羅莊嚴四兵。即告須毘羅天子我聞脩羅莊嚴四兵。汝亦莊嚴四兵。往與共鬪。須毘羅白言。此事最善。是語已。縱逸著樂。不憶此事。帝釋脩羅已來出城。復召須毘羅言。脩羅今已出城。汝可莊嚴四兵往彼共鬪。須毘羅白言。尸迦。此是善事。須毘羅。仍爾著樂。不修戰備。脩羅莊嚴四兵。已至須彌山上。漸欲近來。帝釋復言。我聞阿修羅漸來逼近。汝將四兵。可往擊之。須毘羅即說偈言。

有清閑事處 願與我此處

帝釋即說偈答言。

此閑樂處 汝當將我共至彼

須毘羅復說偈言。

懈怠不欲起 雖具聞知不莊嚴
天女五欲光四塞 帝釋與此願

帝釋以偈答言。

此懈墮處 百千天女圍遶
五欲自恣快樂 往彼與我俱

須毘羅復說偈言。

天王事役處 與苦受斯樂

帝釋以偈答言。

汝須毘羅如是 與汝同是樂
頗曾見聞業 而生活受樂
汝今如是處 可疾速往可隨汝
汝當畏事好閑處 當速疾向涅槃

聞是語已。須毘羅即集四兵。出與脩羅戰。時諸天勝。脩羅退壞。脩羅已種種莊嚴而來還宮。佛告諸比丘提桓因處天王位。大自在。猶自精勤。精進。況復汝等。信心出家。被服法衣。而當不精進精進精進精進如是為應出家之法。佛說是已。諸比丘。聞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往昔之時。遠於聚落阿練若處諸仙。在中而住。離仙不遠。脩羅。而共戰鬪。爾時毘摩質多羅脩羅王。著五種容飾。首戴天冠。捉摩尼拂。上戴蓋。帶於寶劍。寶革屣。到仙人住處不由門。從壁而入。亦復不與諸仙共相問訊。還從壁出。爾時仙人。而是語。毘摩質多羅等。無恭敬心。不與諸仙問訊共語。從壁而出。復一仙。而是言。脩羅等。若當恭敬問訊諸仙。應勝諸天今必不如。一仙問言。此為是誰。一仙言。此是毘摩質多脩羅王。仙人復言。脩羅法。知見微淺。有法教。無尊敬心。猶如農夫。諸天必勝。脩羅負。爾時帝釋。後到仙邊。即捨天王五種容飾。從門而入。慰勞諸仙。遍往觀察。語諸仙言。盡各安隱諸惱耶。問訊已訖。從門而出。復一仙問言。此為是誰。安慰問訊。周遍察行。然後乃出。甚有法教。容儀端正。一仙答言。此是帝釋一仙言。諸天極能敬順。為行調適諸天必勝。脩羅負。毘摩質多羅。聞諸仙諸天脩羅。甚大瞋恚諸仙聞已。往詣脩羅所語言我等聞爾甚大瞋忿。即說偈言。

我等故自來 欲乞索所願
我等無畏 莫復生瞋忿
我等過 願教責數我

毘摩質多以偈答言。

不施汝無畏 汝等侵毀我
卑遜求帝釋
汝等求無畏 與汝畏

爾時諸仙以偈答言。

造作 自獲於果報
行善自獲善 行惡自報
譬如下種子 隨種果報
汝今種苦子 後必還
今乞無畏 逆與我
從今日已往 使汝畏無盡

諸仙面與脩羅語已。即虛去。毘摩質多羅。即於其夜。夢與帝釋交兵共戰。生大驚怕。第二亦爾。第三夢時。帝釋軍眾。果來求戰。毘摩質多。即共交兵。脩羅敗。帝釋逐進。至脩羅宮。爾時帝釋。種種戰諍。既勝已。詣諸仙所。諸仙在東。帝釋在西相對而坐。有東仙人帝釋即說偈言。

我身久出家 腋下有臭氣
風吹向汝去 移避就南坐
此諸臭氣 諸天所不喜

爾時帝釋以偈答言。

集聚種種華 以為首上鬘
香氣干種 能不生厭離
諸仙出家 氣如諸華鬘
頂戴受 不以為

佛告諸比丘帝釋天王位。長夜恭敬出家者。汝諸比丘。以信出家。亦如是欽敬。佛說是已。諸比丘。聞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提桓因。顏色殊妙。過於人天。於其中夜。來至所。稽首足。在面坐。時祇洹中。晃然明。踰於晝日爾時提桓因。即說偈言。

除滅何事安隱除何物憂愁
滅何一法瞿曇我法眾疑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瞋恚安隱瞋恚憂愁
去除瞋恚棘毒根 汝今帝釋當知
如是瞋恚壞美善 除滅上事聽所讚

提桓因。聞所說。遶佛三匝歡喜奉行
(四六)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月八日。四天王使案行下。世間。有慈孝父母敬順尊長。奉事沙門婆羅門。修於善法。及行惡者。是故宜修行善法除眾惡。撿情守戒。至四日四天王。復遣太子案行下。至五日。四天王案行察。亦復如是。時四天王。既察已。往帝釋善法堂上。啟白帝釋并語。諸天世間中。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者。不奉事師及家尊長。乃至有多持戒者。爾時帝釋。及諸天眾。聞斯語已。慘然不樂諸天是言。損諸天眾。益脩羅。若世間中。人常能孝順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乃至能持戒。四天王上啟帝釋。時諸天等。極大歡喜。咸是言。世間中。修行善事。極為賢善。作所應作增益諸天。損脩羅。帝釋歡喜。即說偈言。

月八四日 及以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淨戒
是人功德如我身

佛告諸比丘帝釋所說。不名善說。所以者何。若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應作是偈。

月八四日 及以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淨戒
期人獲功德如我身

佛與羅漢應說斯偈。實說。善說佛說是已。諸比丘。聞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往昔之時。質多脩羅王。病患委困。時提桓因。往詣其所。脩羅語帝釋言。願汝使我病差安隱平健肥鮮如前。帝釋語言。汝可教我脩羅幻化之法。當使汝安隱病差如前。脩羅言。待我問諸脩羅等。若可爾者。當教汝。脩羅王。即問諸脩羅爾時中有一諂偽脩羅。語毘摩質多羅言。帝釋長夜。行直善行諸諂偽。汝可語帝釋言。汝學脩羅諂偽幻者。當入盧樓地獄。普釋若語汝言。不學彼脩羅者。汝但捨去。汝患必愈。脩羅王。即用其語。說偈語帝釋言。

千眼帝釋舍脂知幻法必當墮
於彼盧留地獄滿足一劫被燒煮

爾時帝釋。聞斯語已。即言止。不須幻法。尋即願言。令汝病差安隱患。佛告諸比丘提桓因。雖處天位。尚不諂曲真實行事。況汝出家。剃除鬚髮。而當不離諸諂偽事行質直乎。若行質直。應出家法。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帝釋。來詣所。將欲還時。請受一戒。何謂一戒。若我還宮。諸怨憎。設來害我。我於彼所。不加害。毘摩質多羅。既聞帝釋如是戒。便捉利劍。於路而待。時提桓因。聞脩羅在於路側捉劍而待。遙語脩羅言。止。汝今自縛。毘摩質多帝釋言。汝於所。受一戒言。若我還宮。諸怨憎。設彼害我。我於彼所。不加惡。豈可不如是戒耶。帝釋答言。我雖受戒。語汝住住。汝今自縛。如是之言。於戒無犯毘摩質多羅言。尸迦放我。帝釋語言。汝作咒誓。更於我所。不為怨疾。當放汝。毘摩質多羅。即說誓言

貪瞋妄語賢聖 如是惡報使我得

爾時帝釋。聞斯誓已。即語毘摩質多羅言。今放汝。提桓因。還至所。頂禮足。白佛言。世尊毘摩質多羅。聞我受戒。即捉利劍。在於路側。伺圖於我。時我遙語脩羅言。止。汝今自縛。毘摩質多。即語我言。汝於所。受於一戒。若我還宮。怨憎。設來害我。我於彼所。不加惡。豈可不如是戒耶。即答言。我雖受戒。但語汝住。汝今自縛。如是之言。於戒無犯毘摩質多羅。即語我言。尸迦放我。語言。汝可誓。更於我所。莫生憎疾。當放汝。毘摩質多羅。聞語已。即說誓言

貪瞋妄語賢聖 如是惡報使我得

我聞其誓。即放令去。帝釋白佛言。此脩羅。誓已。從今已後。更不作於怨憎惡耶。佛告帝釋脩羅。設不作誓猶不為惡。況作誓已。爾時帝釋。聞所說。踊躍歡喜。即於坐沒。尋還天宮
(四九)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昔於一時帝釋脩羅戰。當于爾時諸天不如。脩羅勝。爾時帝釋已不如。尋即迴駕。欲還天宮。於其道中娑羅樹。時樹上有金翅鳥巢。爾時帝釋。即敕御者得梨言。此巢中有二鳥卵脫能傷損。汝可迴車避於此樹。帝釋即向得梨。而說偈言。

觀樹上巢 巢中有二卵
今車往彼 必衝而復破
我若以此身 脩羅陣
喪失於身命 不傷鳥卵

說是偈已。尋即迴車。時脩羅眾。見帝釋迴。生大恐怖。各是言。帝釋向者現退散。今復迴者。必破我軍。阿修羅眾。時退諸天逐退。迫到其城。佛告諸比丘提桓因。居天王位。猶能長夜。修於慈忍。汝等比丘。當如是學。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五○)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提桓因。與拔利婆婁支脩羅。夜詣所。威光熾盛。足已。在面坐。時彼帝釋。毘婁支光明普照祇洹。猶如晝日。時拔利毘婁支。在面坐。而說偈言。

夫人精進 所求必使得
既求義理 安隱快樂

帝釋亦說偈言。

夫人精進 所求必使得
既求得忍最為勝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我等所說。何者利益。何者無利。佛告帝釋分別者。皆是善說。汝等今當聽我所說。即說偈言。

一切眾生皆為利 各各隨心之所欲
等同利欲適願樂 夫人勤求必得
既得業忍最勝 是故修行

帝釋毘婁支。聞所說。足已。即於彼處。而沒還宮。
(五一)如是我聞一時王舍城蘭陀竹林。爾時王舍城中。一貧人。極為窮困。甚可憐愍。於佛法中。生清淨信。能持戒。少讀誦經。亦能小施。四事因緣果報身壞終。生忉利天善處。此新天。三事勝。一色貌勝。二稱勝。三壽命勝。諸天已。皆共恭敬。往帝釋所。白帝釋言。有新天。三事勝於餘諸天帝釋言。我先曾見。彼新天。本為人時。貧窮困苦。極為寒悴。直以信心。向於三寶。能持戒。少修施。今忉利天上。爾時帝釋。即說偈言。

若於三寶淨信 其心堅固不動
持所受戒不毀犯 當知此人不名貧
智慧壽命人 以敬無上三寶
天上勝樂 是故作斯學

爾時諸天。聞此偈已。歡喜受。作禮還宮。
(五二)如是我聞一時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爾時王舍城九十六種外道。各各祠祀。設有檀越信心外道遮勒者。言當先供養我師遮勒若外道婆羅婆寔者。亦言先當供養我師婆羅婆寔。若外道乾陀者。咸言先與我師乾陀大嚫後與餘者。若外道三水者。言當供養我師三水。若外道名老聲聞者。言先供養我師老聲聞。若外道聲聞者。亦言供養我師聲聞。若佛者。咸言應先供養我師如來及以眾僧。是提桓因。念言。今王舍城人。生大邪見。佛僧在世。若生邪見不善帝釋爾時尋自變身。為婆羅門。容貌端正。乘以白車。駕以白馬。諸摩納等。圍遶在右。向於寺場。當中直過。時王舍城人。咸是念。今婆羅門。先向何處。我等隨從。爾時帝釋。知諸人等心之所念迴車南旋。向靈鷲山。到諸乘駕所住之處。於中而止。下車前進。往至所。頂禮足。在面坐。爾時帝釋。即說偈言。

轉法輪聖王 能度苦彼岸
無怨恐怖 稽首
設人修福 當於何處施
又欲精求福 應淨信
今日修布施 來世得善報
於何福田中 少施獲大果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中。為天帝釋。敷演祠中。最為勝者。以偈答言。

四果四向 禪定明行足
功德甚深 猶如大海
調御弟子
闇中 能燃智慧燈
常為諸眾生 說法而示道
福田 廣大無涯際
若施斯福田
若祀斯福田 為善祀
焚物而祭天 徒費而無補
為善燒 若於福田
諸功業 後獲大富利
為善燒 帝釋當知
是名良福田 施僧一人
後必獲大果 此事是時
世間解所說 無量功德
以百偈讚僧 祠祀中最上
無過福田 若人種
獲報有量 是以善丈夫
於僧 能總持法
是則為僧 譬如大海
珍寶 僧海亦如是
多饒功德施僧
是名善丈夫 已獲歡喜
能信心施 當知此人
三時歡喜 三時喜故
能度三惡道 除祛諸塵
煩惱毒箭 淨心手自施
利亦利彼 能設此祠
是人則世間智者
信心清淨 得至無為
世間極樂 智者生彼

帝釋聞是偈已。踊躍歡喜。於坐處沒。還於天宮帝釋。還宮未久之間王舍城中。長者婆羅門。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及比丘僧。於明晨朝大祠歡喜請。爾時如來然許之。時王舍城婆羅門長者知佛然受已請已。頂禮足。各還所止。時諸人等。既還家已。各各辦諸香美飲食清淨香潔供設。辦已晨朝敷座水。遣使往詣靈鷲山中。白世尊言。食時已到。爾時如來持缽眾僧圍遶世尊在前。住詣彼城。到大祠所。既至彼已。如來敷座。於僧前坐。彼城人。敷好床座。與僧而坐。爾時長者等。察眾坐定。各行水。諸婆羅門長者。手自斟酌種種香美飲食。時諸人等。各各勸益。
爾時世尊。觀諸眾僧。飯食已訖。時收缽。付於阿難。時諸人等。各自敷座。在前坐。專心敬仰。欲聽法。爾時如來。讚其所施。而說偈言。

婆羅門經書 祠祀火為最
外道典籍中 婆比室為最
於諸世人中 王者最為首
百川眾流中 巨海為最
星辰諸宿中 月光為最
於眾明之中 日光最為最
下及四方 世間天人
賢聖中 佛最第一

爾時世尊。為王舍城人。種種說法示教利喜。諸人踊躍。從坐而退。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須毘羅仙人 滅瞋月八日
病并一戒 鳥巢及
貧人及大祠

(五三)如是我聞一時在俱薩羅國漸次遊行。至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聞佛來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往詣所。稽首問訊。在面坐。而白佛言。世尊昔聞。爾出家求道。要成無上至真等正覺。汝為實有如是語耶。將非他人謬傳者乎。為是譏嫌。致於呰。作此語也。佛告波斯匿言。此語者。是真實語。非為呰亦非增減。實是語。實如法說。非非法說。一切外人。亦能譏嫌我者波斯匿王是言。我雖聞爾此語。猶未能信。何故不信。自昔諸人。有久出家。耆老宿舊。諸婆羅門富蘭那迦葉末伽梨俱賒梨子‧刪闍耶毘羅邸子‧闍多翅舍欽婆羅‧迦據多迦栴延‧尼乾陀闍提多羅。彼諸宿舊。尚自不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況汝年少而出家未久。而當得乎。大王四事不可輕。何者為四。一者王子雖小。最不可輕。二龍子雖小。亦不可輕。三火雖小。亦不可輕。四比丘雖小。亦不可輕。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王者雖為小 具習諸拔藝
處既正 亦不雜鄙穢
有大美一切悉聞知
此雖言小 其實不可輕
護己命者 不應輕於小
剎利雖云小 法應紹王位
既紹王位已 法當行謫罰
是以應敬順 不宜輕慢
於諸聚落中 及以閑靜處
見小龍子 形狀雖微細
能大亦能小 亦復能興雲
降注於大雨 若以小故輕
必能縱毒螫 護身命者
不宜輕於彼 為於己利
宜應自擁護 亦如有小小
緣 猛炎甚熾盛
遇於大暴風 能梵燒山野
既梵林野已 遇時還復生
護己命者 不應輕小火
若於淨戒惡口加罵辱
其身及子孫 一切皆毀謗
未來世中 當同受惡報
是故應自護 莫以惡加彼
剎利具技藝 龍子及與火
比丘持淨戒 此四不可輕
為護己命故 謹慎應遠離

爾時波斯匿王。聞此語已。其心戰慄。毛為豎。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實有過罪。自知毀犯。譬如孾愚無知所作不善世尊。憐愍我故。聽我懺悔。佛告波斯匿王言。今愍汝聽汝懺悔。時波斯匿王。既蒙懺悔。心大歡喜作禮而去。
(五四)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稟性仁孝。母初崩背。哀號戀慕。不自堪勝。燒葬母已。便自沐浴。衣髮故濕。於日中時。往詣所。足已。在面坐。佛告王曰。王從何來。衣髮故濕。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我之慈母。情特尊敬。旦崩背。我送母喪。遠至曠野。殯葬已訖。新浴洗故。衣髮猶濕。佛告大王。汝母所。極愛敬不。王即答言。實為愛敬。調令人。能使我母還得活者。我以象軍車軍馬軍步軍。悉以與之。續我母命。悔恨。設以半國賞之。亦不生恨。王復言曰。佛語誠實。一切生者。會必歸死。言。實爾實爾。生必有死。五趣四生不終者。王者臣民婆羅門眾。會歸當死。灌頂人王。威力自在。統領國土。會歸終沒。轉輪聖王。王四天下七寶具足。亦會當死。五通仙。在於山藪。飲水果。亦歸於死。三十三天。極受快樂。光色熾盛。處天宮殿。壽命延長。亦歸終沒。諸羅漢等。捨於重擔逮得己利諸有結。心自在正智解脫。後邊之身。亦歸散滅。諸辟支佛無侶。常在閑靜。亦當散滅。諸佛正覺十力四無畏。得四無礙。能師子吼。身亦無常。會歸散滅。大王大王。種種分別生必有死。略而言之。無生不終。佛即說偈言。

一切生皆死 壽命必歸終
業受緣報 善惡各獲果
修福上昇天 為惡地獄
修道生死 涅槃
非空非海中 非山石間
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諸佛緣覺 菩薩聲聞
無常身 何況諸凡夫

波斯匿王。聞所說。心開意解。更不憂愁。歡喜而去。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五五)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在閑處。獨靜思惟。夫為人者。云何愛己。云何惡己。復是念。若口意。行於善業遠離諸惡。是愛己。若口意。不善業。作眾惡行。名不愛己。波斯匿王思惟是已。從靜處起。往詣所。頂禮足。在面坐。即白佛言。世尊我獨靜處思惟云何名愛己。云何不愛己。能於行善。是名愛己。若口意。不善業。名不愛己。言。大王實爾。若身品行惡者。是名不愛己。何以故。彼為惡者。雖怨讎。不必速能所傷害。自造害惡業。毀害甚深。是以自作惡業為不愛己。又有為作殺盜婬。是為損己。若行善者。設是念。我捨所愛居家妻子。名不愛己。實是愛己。何以故。此之人。雖有親友父母兄弟。恩徹骨髓。至其衰老。不能得救。要口意修行善。能自濟度。是名愛己。佛即說偈言。

愛己 不以惡加彼
造作惡 得於快樂
愛己 善業
速疾能獲得 種種諸快樂
欲愛己者 擁護
譬如邊表城 曠野多賊盜
得值難時 自隱藏
若其失難 值難無窮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五六)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於閑處思惟云何護己。云何不護己。復自念言。若人為護己。若人行惡。名不護己。思惟是己。即從坐起。往詣所。足已。在面坐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思惟云何護己。云何不護己。復是念。善行為護己。若不善。名不護己。佛告大王實爾實爾。若以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圍遶身。不名護己。何以故。非內護故。若口意善。雖無四兵。是名護己。何以故。有內護故。此內護者。勝於外護。故名護己。佛即說偈言。

若人欲自護護身口意
修行善法 有慚有愧
不護三業邪見
蔽諸善法 隨從於惡魔
則為自毀傷 是以應自護
修定智慧 常念所教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五七)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於閑靜處思惟世界之中。能得富貴財業。設得財業。不尚驕奢。貞廉知足。節於嗜欲。不惱眾生如是人少。世界眾人。勝財業。驕逸自恣。貪嗜於欲。加惱眾生如是人多。波斯匿王。於閑靜處思惟是已。從坐而起。往詣所。頂禮足。在面坐。即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思惟世界之中。若設人。勝財業。自知足。能不驕恣。不嗜於欲。不惱於人。如是人少。人。勝基業。憍逸自恣。貪嗜於欲。加惱眾生如是人多。大王實爾實爾世界之中。眾人。得封祿已。憍慢自恣。貪嗜於欲。苦楚眾生如是愚人。長夜受苦。損減終之後。必地獄大王。譬魚師及其弟子於捕魚法。善巧方便。以細密網。截流而拖。魚鱉黿鼉。水性之屬。為網所得。此水性等。入網之者。悉皆集在魚師之手。牽挽旋轉。任魚師意。世間之中。眾人。勝封祿。憍慢自恣。貪嗜五欲。加惱眾生。亦復如是。所以者何。斯愚人。即入魔網。為網所獲。周迴舉動。住魔所為。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緣逸著業 荒迷嗜五欲
不知有惡果 魚入密網
此業已成就 苦惱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五八)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於閑靜處思惟世界之中。有於人。勝封祿。而不憍恣。不嗜五欲。不惱眾生世界之中。眾人。勝基業。憍慢自恣。貪嗜五欲。加惱眾生思惟是已。從坐處起。即詣所。頂禮足。在面坐。白佛言。世尊靜處思惟世界之中。眾人。勝基業。不憍恣。不貪五欲。不惱眾生眾人。勝基業。貪嗜五欲。加惱眾生大王如是如是。實如汝語。譬如獵師。鑿穽捕鹿。驅入穽中。隨意而取。世界之中。眾人。勝基業。憍逸自恣。貪嗜五欲。苦楚眾生。亦復如是斯愚人。於魔穽。從魔所為。當地獄長夜受苦。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縱逸著業 荒迷嗜五欲
不知後惡果 如鹿入深穽
苦惱 惡業
悲苦更苦報 悔恨何所及
修於善業者 後獲妙果
臨終情歡豫 後則悔恨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五九)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往詣所。頂禮足。在面坐。即白佛言。世尊長者。名摩訶南。其家巨富。多饒財寶。問王曰。云何大富。王白佛言。彼長者家。金銀珍寶。數千萬億。不可稱量。況復餘財。雖有財富。不能飲食。所可食者。雜糠粗澀。若作羹時。渾煮薑罷煮已。還取賣為財用。所可衣者。唯著粗布。五總弊。以為衣。乘朽故車。連綴樹葉。以為繖蓋。未曾見其施沙門婆羅門貧窮乞兒。食時。要先閉門。恐諸沙門婆羅門等來從其乞。大王此之人。非善丈夫。何以故。得斯財富不能開意正直受樂。又復不能孝養供給妻子。亦不賜與奴婢僕使。又不施諸沙門婆羅門。亦復不求上天之報。譬如鹵地。有少汪水。以鹹故。能飲者。乃至竭盡。世間愚夫。亦復如是得財業。不能施用。身受樂。亦復末能供養父母及與妻子。并其眷屬奴婢僕使。親友識。悉不惠與。雖豐財寶。都無利益大王。善丈夫者。得於財業。能自施用。正直受樂。亦能供養師長父母。及與妻子。并其眷屬奴婢僕使。親友識。乃至供養沙門婆羅門貧窮乞匃。悉能惠施。人。所得財寶。為上業。作快樂天之緣。此人聚財。成就善。譬如近城村邑聚落。有清冷池。流出好水。四邊平正。多饒樹。種種華果有柔軟草。遍布其地。一切眾人。皆得洗浴。并獲好飲。飛禽走獸。翱翔嬉樂。善健丈夫。亦復如是乃至天。成就善。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鹹鹵土 中有冷汪水
不可飲 後自煎涸盡
儜夫亦復爾 雖有財寶
不能自衣食 亦不施他人
為儜者 有財布施
譬如平博地 有好清流池
林亦甚蔚茂 人獸同快樂
智者 如似牛王
則受快樂 天上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六○)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中有長者。名摩訶男有子胤。遇患終。爾時國法。若不生男。終之後。家財入官。以是之故。摩訶所有財產。應入國主。時波斯匿王身體坌塵。往詣所。既頂禮已。卻坐面。佛告王曰。今日何故。身體坌塵。顏容改常。而來至此。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舍衛城中。有大長者。名摩訶南。昨日終。以無子故。所有財寶。稅入于宮。視其財寶。冒涉風塵。是以坌身。問王曰。摩訶南。實巨富耶。王即答言。實爾世尊云何大富。金銀珍寶。數千億萬。不可稱計。況復餘財。雖有珍寶諸儲積。以慳貪故。惜不噉食。所可食者。秕稗雜糠。極為粗澀。若作羹時。煮薑一罷。煮已還取賣為財用。所可著者。唯衣粗布。五總粗弊。以為衣。乘朽故車。進綴樹葉。以為繖蓋。未曾見其修少布施沙門婆羅門貪窮乞兒。言。此愚人。非善丈夫。何以故。雖有財寶。不能開意正直受樂。又復不能供養父母及與妻子。亦不賜與奴婢僕使。不沙門婆羅門。亦復不求生天善報。佛告王曰。此摩訶南。乃往昔時。已曾於伽羅辟支佛所。種善根爾時布施飲食。不至心施。不信心施。不手自施。不恭敬離。撩擲而與。布施已訖。後復生悔。念言。我之飲食云何與此剃頭沙門。不如自與家中僕使。於其捨身舍衛城第一巨富大長者家。雖復生彼富長者家。由先施食心故。自然不憙著好衣裳。亦復不喜食於美食。鞍馬車乘嚴飾之具。悉不喜樂大王當知。摩訶南。於昔往日。其家豪富。為錢財故。殺異母弟。以是因緣地獄無量年歲苦惱。由是之故。錢財七返常沒於官。摩訶南。於伽羅辟支佛所。施食因緣。受福已盡。如大罪人。捨身之後。入于地獄摩訶捨身。亦復如是叫喚地獄。時波斯匿王。復白佛言。世尊。彼摩訶南。捨身叫喚地獄耶。言。實入。時王聞已。悲泣流淚。王整服。偏袒右肩。合掌說偈。

錢財穀帛并珍寶 奴婢僕使及眷屬
一切無隨無隨者 亦不能取少分
為死所侵捨故尸 一切財寶雖羅列
無一物是儲有 亦復不能持少去
為有何物隨逐人 譬如有影隨其形
善惡受報必不失 此隨人猶如影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善惡隨逐人 譬如影隨形
隨其所趣向 未曾相捨離
譬如少資糧 越險增苦惱
行惡亦如是 不能至善徑
譬如豐資糧 安樂越險道
修福者亦爾 安隱善處
譬如久別離 至於曠遠處
安隱得還家 其心甚悅豫
  妻子及眷屬 歡喜快樂
善者亦爾 善業來迎
亦如離眷屬 會合得歡喜
是以應積善 當為後世
後世修行正行
今不被譏呵 後受於快樂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于爾時波斯匿王。欲設大祀。養千牛王皆繫於柱。并及犛牛水牛乳牛犢及小牛。盡各數千。羖羊等。亦復數千。種種畜生皆繫祀場。時餘國中。諸婆羅門。聞大祀。自遠而至。進集舍衛城時眾比丘。於其晨朝持缽。入城乞食。聞波斯匿王。欲設大祀。養千牛王。并及犛牛水牛乳牛小牛及犢。盡各數千。羖羊等。亦復數千。如是種種。諸畜生等。皆悉繫著於彼祀場。又聞餘國諸婆羅門。斯波斯匿王施設大祀.一切雲集.在舍衛城.諸比丘乞食已訖。攝於衣缽。洗足已去。往詣所。頂禮足。在面坐。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入城乞食。聞如是事。爾時世尊。聞是語已。即說偈言。

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
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
一信法 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
一信僧 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
慈心 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
不如憐眾生 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
不如憐鬼神 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不善心
憐愍畜生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 不如於佛說
生信而愛樂 十六分中一
假使諸祀 及與事火
修此欲求此諸祠祀
滿足一年中 不如身立
禮敬向佛 四分中之一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六二)如是我聞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收攝剎利毘舍首陀沙門婆羅門持戒破戒出家乃至伎兒旃陀羅等。悉皆繫閉。時諸比丘。入城乞食。聞如是上事。食已洗足。往詣所。頂禮足。在面坐。白佛言。世尊我等。入城乞食。聞波斯匿王。收攝剎利毘舍首陀沙門婆羅門出家持戒破戒。及伎兒旃陀羅等。悉皆繫閉。爾時世尊。聞斯語已。即說偈言。

王者繫縛人 以鐵木及繩
賢聖觀斯事 深知非牢縛
若戀於妻子 錢財及珍寶
如是繫縛堅牢過於彼
  妻子及財寶 愚人生繫著
其實如瀑流 漂沒諸凡夫
是以宜速逝 趣向解脫

佛說是已。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菩提及母 受己及護己
捕魚并鹿穽 慳并及
祠祀及繫縛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