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三

西三藏竺法護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周海燕
     改稿者 吳迎香

無畏品第五

  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何從造發道意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正作此語。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欲中與欲從事。爾乃成道不隨欲。則菩薩何緣得起一切道意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心從何所建立於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於諸佛法中建立道意。何以故。天子道意本從諸佛法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在何所起。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佛法本無所起。何以故。天子虛空本無。從虛空本起一切佛法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為幾何乎。可數知不。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諸法佛法亦爾。所以者何。一切法如來從是最正覺故。是故天子。如諸法等。佛法之數等亦如是天子復問。云何文殊師利怒癡寧復是佛法耶。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怒癡是為佛法。何以故。覺。以道之教授故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皆當佛耶。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皆當佛。審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天子一切當得如來正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佛乎。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為入寂然。為入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寂之與空云何得覺。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不得空何從得覺乎。用空無侶無強無弱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來曉空便得道乎。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所語空則是道。佛說解空則為入道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空之行當云何行。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無色欲行是則空行。於欲界不為情行亦不香行。亦不行亦不無色行。亦不行亦不心行。何以故。不行是行是亦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來不行本空行耶。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來之空亦如是空。彼無所有亦爾。如所行如來行。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無所有當何等行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無所有無所有。不他餘行至於他餘亦無所有如是行是亦無所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假無所有持何等來。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至於婬欲於欲。則名曰無所有。於淫欲中習無所有。貪怒癡無欲不欲。是故名曰無所有也。於不習名曰無所有。以吾我身而住空行。名曰無所有。習是無所有無所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習而無所有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習寂然無所有。是空是閑是不生所起。寂然無所有習。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施作而為習。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敗。是名曰習。明諸所有而無沾污。是名曰習。不可限度等如虛空。是名曰習。貢高常照一切。是名曰習。亦不多亦不少。是名曰習。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是不曉習者。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不知法習者。是名不曉習。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名曰曉於習者。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知法習者是則曉習。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妄信何所是其相。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無罣礙行是其相。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妄信菩薩云何報畢施之恩。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妄信者。是名曰見了一切法。不隨他人教所信從也。妄信者。不復報施之恩。何以故。從本已來悉清淨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下鬚髮菩薩不肯入眾不隨其教。是名何等。當何所應。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除鬚髮菩薩不肯入眾隨他故。是名曰世之最厚也。何以故。天子所作無為名曰眾僧菩薩無為不止無為。是故名曰世之最厚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設使菩薩無為有何等咎。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設使菩薩無為無益一切。便墮弟子習為滅度。是其咎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無為八道地。有為則凡人地。菩薩為住凡人地故。為世之最厚耶。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不也。所以者何。菩薩亦不無為地。亦不有為地。是故名曰世之最厚。何以故。菩薩興發行者會止於有為。不無為不造無為。是故為世作厚。有為悉知可否處。無為知諸慧處。已知有為可否便住其中。已知無為慧不止其中。天子。譬如勇悍健男子。張弓建箭仰射虛空。箭不住空亦不下墮。文殊師利天子言。是為難不。天子報言。甚難甚難。文殊師利言。菩薩所作又難於此。所以者何。於有為中而不捨離。便無為故住無為。於有為中養護一切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之畏從有為致耶。從無為致乎。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畏懼從兩因緣致。亦從有為亦從無為。所以者何。從有為中畏於欲。在無為中畏於無欲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尚無愛云何復畏。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於三界不近是則為畏。不近三界為墮弟子地。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無所畏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有為中常智慧之慧。以善權慧不墮無為。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一切不捨有為。以佛法故不墮無為。是為菩薩無畏。復次天子菩薩所有因緣近於有為所有佛慧因緣不墮無為。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有為已立禪。於權為從禪還。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道意。住便起功德。以哀住廣護一切。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閑住覺知事。已善權降伏魔行。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大慈住普而說法。以哀住為行雜施。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生死泥洹本。泥洹生死本。是為菩薩無所畏。復次天子菩薩不生中而不為已生。於有為中為已出生。現所見法不於五陰及與六衰所稱譽。悉見知離而所生。寂然已寂不然不熾。於然熾中而所生。悉持不為之所沾污。學者不學者皆為已伏。不以弟子解脫而為奇異不捨法身。於魔界現行法界所放以慧無為。以權從無為而還。所分現諸可不可皆而忍之。示現常思樂見。示現而無疑。是為天子菩薩無所畏

須真天子經品第六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何於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滅貪不於滅貪而求其證。怒癡諸欲法。不於其中而求其證。是故天子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說空不以空為證。無相不以無相為證。無願不以無願為證。不會不以不會為證。無生不以無生為證。所起不以所起為證。分際不以分際為證。說不以貪為證。說離所作不以離所作為證。不以滅事為證。是為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所施為具波羅蜜。不持戒波羅蜜瞋恚為具羼波羅蜜。以懈怠為具惟逮波羅蜜。歖亂忘為具禪波羅蜜。志愚癡為具般若波羅蜜。是故天子菩薩於道。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因是說。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四事所施。何等為四。一者不捨一切。二者不捨法。三者不捨道意。四者不捨功德。是為四法不捨。為具波羅蜜天子。所以持戒用心未調故。心已調便捨戒。已捨誡出於冥。已出冥為已明。已捨明為得等。已等便得慧。已捨慧便得解脫示現慧。天子當知。如是是以捨戒波羅蜜天子設是菩薩形。呰弟子讚歎大乘。已讚大乘為至大乘。便具羼波羅蜜天子。設是菩薩不為所詭。則為無懈怠所作如是法為具惟逮波羅蜜天子。設是菩薩若於中。念著兩際。所以者何。不樂弟子辟支佛乘故。已不樂弟子辟支佛乘為至大乘。已至大乘為具禪波羅蜜。天子一切法皆癡。譬草木牆壁瓦石。愚癡如是。見用久習羸劣癡義。是故一切之本。以智慧慧備於道故。便具般若波羅蜜天子所作已應。是為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不捨生死跡。不求泥洹跡。於跡無斷。於跡無作。亦所住。其入邪者為正道。是為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一切人求一切法。亦不得一切人。亦不得一切法。所以者何。不捨菩薩道故。所說至誠而皆有效。是為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弟子所悕望。知辟支佛道亦所悕望。知菩薩道具足其根。滿諸功德然後乃隨。是為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生死所作會皆為之所作果實不受也。會之態不能沾污。一切功德悉作道願。不見不退轉之道。所以者何。悉具足故。是為菩薩於道。復次天子菩薩於道而於道。而不滅度。是為菩薩於道。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於道而復求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以生死故名曰道。菩薩求道欲脫一切故。一切無所有。亦所求所度。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世間入道菩薩行耶。文殊師利答言。如是天子。審所說。一切世間所入則菩薩行也。何以故。如是天子。行於世間不為俗之所沾污也。隨欲現無欲。不墮無欲生死示現。知一切法不生不起為無榮冀。於無榮冀而不求證。持於五陰六衰五陰六衰非我所見知持五陰六衰者。一切而為說法五陰六衰空無所有。亦不可見。已知無所有。便逮禪惟務三昧三摩越。合以為一便意止。心便堅住已得堅住。便能遍一切心。其不止為樂於魔眾。菩薩不為事之所污。不捨佛界。於魔界所作為。於法界處而不動還。於人界施護眾生。是為菩薩精進隨一世俗之行。

菩薩行品第七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謂菩薩精進行。為說之吾等欲聞。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所行是為甚清淨所敬之行。皆已得住是菩薩行。於諸所有所缺減。於所作應意已辦。意存於道是不忘行。平等與行。意已調是為戒行意已寂是為忍辱行。不懈惓是精進行。身意默是禪思行。於法界不著所有智慧行。不為不可是慈心行。一切哀行非我所為已空是則喜行。廓然無念是則護行。不願天人寂定行。了知眾事是苦智行。計陰如幻緣起無黠等類是滅知行。分部以滅是慧行不樂合聚是因慧行。了知陰然是緣慧行。於義決律是俱行。無所義默所語是法行法界所壞是依滅行。名色無所有依報行。如音如響依上義行示現具好依身慧行。身情嚴好具空行有罪自悔是依戒行。知天眼行。罪淨是耳聰行。戒甚淨是知心行罪已畢是宿世行。計三塗等是神足行。心自在是堅強行。敗是為要行不動不搖是安行。不震不駭是為等行常念無怙是虛空行。觀而悉是為幻行。莊嚴行。邊幅是炎行。不聚是影行。不是響行。義決律相野馬行。恍惚空行身分無想行。意分部是不願行三界分部無相逢行。相逢分部降伏魔行。心意識不相。是不斷三寶金剛行。一切增益是行之相。如是之心。天子菩薩行道之行。

分別品第八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於道菩薩。其行已過諸聲聞辟支佛上。文殊師利答言。如是天子。審所言。菩薩之行實過諸聲聞辟支佛上。何以故。亦信證。亦不持法。亦不八行。亦不須陀洹。亦不斯陀含。亦不阿那含。亦不阿羅漢。亦不辟支佛。亦不多陀竭。亦不三耶三佛。亦不世多羅如是天子。若不知此不計是菩薩菩薩也。亦不俗法。亦不婬法。亦不怒法。亦不癡法。亦不生死法。亦不泥洹法。若不知此不計是菩薩菩薩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此。何因菩薩信證至泥洹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了信諸法一切遠離。於無著不信於餘道。所以者何。信六波羅蜜道故。信已便持。所可縛著者而度脫之。常求未然之慧。於生死亦不懼。於泥洹無所畏。是故菩薩得持信要。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持法要。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諸佛說法教皆悉持之。不甘世味以法為飲食。立於法義不住欲。則得法力不為俗力。得法不尚俗義。得法尊不為俗尊。依怙不怙於人。說中正法不說非法住法法處非法。以法徹審無蔽礙。悉知諸法陀羅尼諦識不忘。以七珍事於寶具足。猗一切法便得自在之法。是故天子菩薩持法要。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是八事。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出於八邪。以淨功德行八直行。滿於所願便得入道。一切世人八難處。皆悉住之。於難處為得男子八覺之念。常願道意而不放捨。得八惟務禪。是故菩薩得是八事。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須陀洹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人。皆如墮海隨水下流。有多力者行。斷生死流不毀其本行。而得等斷於三惡之道。一切使得安隱之處。遠離於猶豫諦。住佛法藏。過於凡人跡。樂立佛法跡。了生死際便向泥洹門。於諸世界第一之厚。常立於人志泥洹行。使人向道得會道場。審現教授遠離生死。在有為示現無為而嗟歎之。等樂於阿惟越致。是故菩薩得入須陀洹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斯陀含。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當來未然之法。來入生死中護於一切而為說法令至無為不見有法無為者。亦不見來。亦不見住雖示現來而無愛欲。去則畢於所作。來則不違於本要。來則不隨於魔教。來則到於道場。來便持諸佛教而示現依怙諸法來護一切。令度生死淵。已得堅強神通之道能壞者。是故菩薩得入斯陀含。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阿那含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所見而不復還。不隨諸陰蓋。不顛倒。於是不復還亦不來亦不去。於是不復還。亦不從非法之教。亦無所畏。亦所貪婬。亦無瞋恚。亦無愚癡。不復還。所作事常勝具滿於佛法去來功德等而異。一切所作已畢無會。為已受決。所可造而不起。所不自在者以慧而度之。黠不從他人侍。是故菩薩得入阿那含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阿羅漢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悉棄所有降伏貪欲而為一切說法。諸瞋恚者。而降伏之以法教授。使除惡態。伏諸愚癡以法而化。已得空聚諸法不捨一切精進。於諸佛法。不樂世間一切會皆有常。於供養中常為之最。譬蓮華不著泥水。無我無持亦無所有等持諸法常念為之。以慧分別空。隨人所而立其志。宿命所願皆已滿足。意之堅住隨他人教。諸語之好惡一切所受。歡喜而得決。以決轉一切。是故菩薩得入阿羅漢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聲聞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所不法而為說之。是為聲聞。於聲聞乘信。於諸著法已不生不起法界。使未聞者聞。緣諸因緣者。以無我無人。使習聞之。於空法教不限佛法。其所作法譬虛空諸法要。聞常精進罣礙。從他不受行。自是於禪不隨他教。去來現在所有音聲悉曉之。已斷所作不可盡。以為具足。復無盡譬喻法義。悉知一切所行。以慧示現而導利之。隨其所欲而為說法。令到其處而不貢高。常行本願。是故菩薩得入聲聞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辟支佛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得因緣便。知諸法無我無壽無命主。而自莊飾者。偽而無實所屬。其因緣相譬亦如是。諦因緣。以道為飲食。於律法不捨諸波羅蜜之侶。一切道證之侶。於四恩事而無貢高。是神通之侶。知因緣法而不斷著。不信餘業平等覺道。見知不以為異意。而不隨小乘功德。為大乘。以因緣一切諸法。是故菩薩得入辟支佛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於佛。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覺知一切法本皆空寂覺知一切本無所有。學知諸行於惡處中天上。意悉遠離眾所安樂。所以者何。悉曉了諸慧故。自意覺智慧。知諸欲身亦空。以一時念則道。次不為餘轉。便現干之事。是故菩薩得至於佛。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多陀竭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如來道來。如者為諦。一道忘。如者為立。如者為與。如者為戒。如者為忍辱。如者為精進。如者為一心。如者為智慧。如者為善權。如者為慧。如者為人亦不人。現立為人習斷生死行。於諸行中等出其上。度恐畏者至於彼岸。所無彼亦不在彼。到於在此亦不在此。用本淨故過於二處遠離於冥平等見明。於冥無冥而度於冥。如來從空來。壞散垢穢使歸於空。是故菩薩得至多陀竭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匐迦波生死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破壞欲。得度三界生死之處。於有處示現無處。凡一切人皆擔重擔降壞魔眾。於諸喜著者皆遠離之。令放重擔絕離其處。遍善惡眾處。已去所處樂捨貪婬。以柔軟定身意定於戒智。悉見惡處離而不著。悉諸身知一切態。生死處導利福施。廣橋梁常樂供養。滿覆三處未曾厭廢。為三界人之所戴仰。是故菩薩得至匐迦波。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三耶三佛平等覺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心於五逆。若於正道。其意平等。是故等覺。等於所及四顛倒。等於陰蓋諸所覆蔽。於道異。是故等覺。等怒癡及於諸欲亦等於道。是故等覺。於凡人法習法習法辟支佛菩薩法悉等於道。是故等覺。是故菩薩得至三耶三佛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至世多羅世尊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教誡世人。使得功德瞋恚不生法教者。則皆奉持非法教。為轉法輪。甘教慈教三千世界教。為一切世尊教。為受一切歸。為一切燈明。為一切明中最明。為一切寂然之寂。令一切思想滅而不熾。為一切人解諸疑。疑諸難皆為已斷。為一切長益功德。為轉輪王四天王釋梵之所禮。為愚所輕不以恚恨。為所歎不以歡喜。心恒平等虛空世尊為最等於世間。是故菩薩得至世多羅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陀嵐凡人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一切人民所行。以善權示現一切凡人行。而無所著。是故菩薩得入人法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勒迦陀嵐貪婬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悲泣佛法。常貪樂成如如來身。慈向一切恚怒。是故菩薩得入貪婬法。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陀嵐瞋恚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於一事中見八事。於聲聞辟支佛乘譬如冤家。不勸發人使起是業。於有為中而現欲。於無所著。所以者何。欲養一切故。是故菩薩得入瞋恚法。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瞀訑陀嵐愚癡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所識是名曰癡。於識習習等定法。亦不知亦不曉。亦不喘亦不息。亦不作亦不壞。是故菩薩得入愚癡法。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僧薩陀嵐生死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生死不動。所以者何。佛道堅住不動一切魔不能其便。一切諸行無所著。等於生死佛法。於道而不樂。於道而等見。不動不轉。是故菩薩得入生死法。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入泥洹陀嵐滅度法。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隨諸習俗現泥洹道。知一切法習而滅之。於泥洹般泥洹。於泥曰不永泥曰。是故菩薩得入滅度法。

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