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1經卷2第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3
序品第一4
自歸能仁5第七仙6,演說賢聖無上軌;
永在生死長流河,世尊7今為度黎庶。
尊長迦葉8及聖眾9,賢哲阿難10無量聞;
善逝11泥曰12供舍利13,從拘夷14國至摩竭15。
迦葉端思行四等16,此眾生17類墜五道18;
正覺19演道今去世,憶尊巧訓懷悲泣。
迦葉思惟正法本,云何流布久在世?
最尊20種種吐言教,總持懷抱不漏失。
誰有此力集眾法,在在處處因緣本?
今此眾中智慧士,阿難賢善21無量聞。
即擊揵椎22集四部23,比丘24八萬四千眾,
盡得羅漢25心解脫,以26脫縛著處福田27。
迦葉哀愍於世故,加憶尊恩過去報;
世尊授法付阿難,願布演法長存28世。
云何次第不失緒?三阿僧祇29集法寶,
使後四部得聞法,已聞便得離眾苦。
阿難便辭吾不堪,諸法甚深基干種,
豈敢分別如來30教,佛法功德無量智!
今尊迦葉能堪任,世雄31以法付耆舊;
大迦葉今為眾人,如來在世請半坐32。
迦葉報言雖有是,年衰朽老多忘失;
汝今總持智慧業,能使法本恆在世。
我今有三清淨眼33,亦復能知他心智;
一切眾生種種類,無有能勝尊阿難!
梵天34下降及帝釋35,護世四王36及諸天,
彌勒37兜術38尋來集,菩薩數億不可計。
彌勒、梵、釋及四王,皆悉叉手39而啟白:
一切諸法佛所印,阿難是我法之器。
若使不欲法存者,便為壞敗如來教;
願存本要為眾生,得濟危厄度眾難!
釋師40出世壽極短,肉體雖逝法身41在;
當令法本不斷絕,阿難勿辭時說法!
迦葉最尊及聖眾,彌勒、梵釋及四王,
哀請阿難時發言,使如來教不滅盡。
阿難仁和四等具,意轉入微師子吼,
顧眄四部瞻虛空,悲泣揮淚不自勝!
便奮光明和顏42色,普照眾生如日初;
彌勒睹光及釋、梵,叉十希43聞無上法;
四部寂靜專一心,欲得聞法意不亂;
尊長迦葉及聖眾,直視睹顏目不眴。
時阿難說經無量,誰能備具為一聚?
我今當為作三分,造立十經為一偈。
契經44一分律45二分,阿毗曇46經為47三分;
過去三佛皆三分:契經、律、法48為三藏49。
契經今當分四段:先50名增一、二名中,
三名曰長多瓔珞,雜經在後為四分。
尊者51阿難作是念:如來法身不敗壞,
永存於世不斷絕,天人得聞成道果。
或有一法義亦深,難持難誦不可憶;
我今當集一52法義,一一相從不失緒。
亦有二法還就二,三法就三如連珠,
四法就四五亦然,五法次六六次七,
八法義廣九次第,十法從十至十一;
如是法寶終不忘,亦恆處世久存在。
於大眾中集此法,即時阿難昇乎53座;
彌勒稱善快哉說,諸法義合宜配之。
更有諸法宜分部,世尊所說各各異;
菩薩發意趣大乘54,如來說此種種別。
人尊說六度55無極56:布施、持戒、忍、精進、
禪、智慧力如月初,逮57度無極睹58諸法。
諸有勇猛施頭目,身體血肉無所惜,
妻妾國財及男女,此名檀度59不應棄60。
戒度無極如金剛,不毀不犯無漏失,
持心護戒如坏瓶,此名戒度不應棄。
或有人來截手足,不起瞋恚忍力強61,
如海含容無增減,此名忍度不應棄。
諸有造作善惡行,身口意62三無厭足,
妨人諸行不至道,此名進度不應棄。
諸有坐禪出入息,心意堅固無亂念,
正使地動63身不傾,此名禪度不應棄。
以智慧力知塵數,劫64數兆載不可稱,
書疏數業65意不亂,此名智度不應棄。
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
將來後進懷狐疑,此菩薩德不應棄。
阿難自陳有是念:菩薩之行愚不信,
除諸羅漢信解脫,爾乃有信無猶豫。
四部之眾發道意,及諸一切眾生類;
彼有牢信不狐疑,集此諸法為一分。
彌勒稱善快哉說,發趣大乘意甚廣;
或有諸法斷結使66,或有諸法成道果。
阿難說曰此云何?我見如來演此法,
亦有不從如來聞,此法豈非當有疑?
設我言見此義非,於將來眾便有虛;
今稱諸經聞如是67,佛處所在城國土。
波羅68國初說法,摩竭國降三迦葉69;
釋翅70拘薩71、迦尸72國,瞻波73、句留74、毗舍離75。
天宮、龍宮、阿須倫76,乾沓和77等拘尸城;
正使不得說經處,當稱原本在舍衛78。
吾所從聞一時事,佛在舍衛及弟子,
祇桓精舍79修善業,孤獨長者80所施園。
時佛在中告比丘:當修一法專一心,
思惟一法無放逸81,云何一法?謂念佛,
法念、僧念及戒念,施念去相82次天念,
息念、安般83及身念,死念除亂謂十念。
此名十念更有十,次後當稱尊弟子;
初化拘鄰84真佛子,最後小者名須拔85。
以此方便了一法,二從二法三從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之法無不了。
從一增一至諸法,義豐慧廣不可盡;
一一契經義亦深,是故名曰增壹含。
今尋一法難明了,難持難曉不可明;
比丘自稱功德業,今當稱之尊弟子86。
猶如陶家所造器,隨意所作無狐疑;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87教化無差別。
佛經微妙極甚深,能除結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能淨三眼88除三垢89。
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90;
正使今身不盡結,後生便得高才智。
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花蓋持供養,
此福無量不可計,以此法寶難遇故。
說此語時地大動,雨天香華91至于92膝,
諸天在空歎善哉!上尊所說盡順宜93。
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毗曇經為三藏。
方等94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
安處佛語終不異,因緣本末皆隨順;
彌勒諸天皆稱善,釋迦文95經得久存。
彌勒尋起手執華,歡喜持用散阿難;
此經真實如來說,使阿難尋道果成。
是時,尊者阿難及梵天將諸梵迦夷天96,皆來會集;化自在天97將諸營從,皆來會聚;他化自在天98將諸營從,皆悉來會;兜術天王將99諸天之眾,皆來會聚;豔天100將諸營從,悉來會聚;釋提桓因101將諸三十三天眾,悉來集會102;提頭賴吒103天王將乾沓和等,悉來會聚;毗留勒叉104天105王將諸厭106鬼,悉來會聚;毗留跛叉107天108王將諸龍眾,悉來會聚;毗沙門109天110王將閱叉111、羅剎112眾,悉來會聚。
是時,彌勒大士告賢劫113中諸菩薩等:「卿等勸勵114諸族姓子115、族姓女,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使天、人奉行!」
說是語時,諸天、世人、乾沓和、阿須倫、伽留羅116、摩睺勒117、甄陀羅118等,各各白言:「我等盡共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終不中絕!」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我今以此增一阿含囑累於119汝,善諷誦讀,莫令漏減!所以者何?其有輕慢此尊經者,便為墮落為凡夫行。何以故?此,優多羅!增一阿含,出三十七道品120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時,大迦葉問阿難曰:「云何,阿難!增一阿含乃能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阿難報言:「如是!如是!尊者迦葉!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皆由此生。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是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淨。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淨。」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增一阿含獨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餘四阿含亦復出生乎?」
阿難報言:「且置,迦葉!四阿含義,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121、聲聞122之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戒具之123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葉!戒清淨者,意豈不淨乎?意清淨者,則不124顛倒;以無顛倒,愚惑想滅,諸三十七道品果125便得成就。以126成道果,豈非諸法乎?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以此增一付授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一切諸法乎?」
阿難報言:「增一阿含則是諸法,諸法則是增一阿含,一無有二。」
迦葉問曰:「以何等故,以此增一阿含囑累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乎?」
阿難報曰:「迦葉當知:昔者九十一劫,毗婆尸127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曰伊俱優128多羅,爾時彼佛以增一之法囑累此人,使諷誦讀。
「自此以後三十一劫,次復有佛名式詰129如來、至真、等正覺。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目伽優多羅。式詰如來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即彼三十一劫中,毗舍婆130如來、至真、等正覺,復出於世。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龍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
「迦葉當知:此賢劫中有拘留孫131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雷電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此賢劫中次復有佛,名拘那含132如133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天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此賢劫中次復有佛,名迦葉134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梵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
「迦葉當知:今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今此比丘名優多羅,釋迦文佛雖般涅槃135,比丘阿難猶存於世。世尊以法盡以136囑累我,我今復以此法授與優多羅。所以者何?當觀其器,察知原本,然後授法。何以故?過去137時於此賢劫中,拘留孫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138、善逝139、世間解140、無上士141、道法御142天人師143,號佛144、眾祐145,出現於世。爾時,有王名摩訶提婆,以法治化,未曾阿曲。壽命極長,端正146無雙,世之希有,八萬四千歲中於童子身而自遊戲,八萬四千歲中以太子身以法治化,八萬四千歲中復以王法治化天下。
「迦葉當知:爾時,世尊遊甘梨園中,食後如昔常147法,中庭經行,我及148侍者。爾時世尊便笑,口出五色光。我見已,前長跪白世尊曰:『佛不妄笑,願聞本末!如來、至真、等正覺,終不妄笑。』爾時,迦葉!佛告我言:『過去世時於此賢劫中,有如來名拘留孫于真149、等正覺,出現於世,復於150此處為諸弟子而廣說法。復次,於此賢劫中,復有拘那含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彼佛亦於此處而廣說法。次復,此賢劫中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迦葉如來亦於此處而廣說法。』
「爾時,迦葉!我於佛前長跪白佛言:『願令151釋迦文佛亦於此處,與諸弟子具足說法,此處便為四如來金剛之座,恆不斷絕。』
「爾時,迦葉!釋迦文佛於152彼坐,便告我言:『阿難!昔者此座153,賢劫之中有王出世,名摩訶提婆。乃至八萬四千歲以王法教法,訓之以德,經歷年歲154,便告劫比155言:若見我首有白髮者,便時告吾。』
爾時,彼人聞王教令,復經數年,見王首上有白髮生,便前長跪白大王曰:『大王當知:首上已156生白髮。』時王告彼人言:『捉取金鑷,拔吾白髮,著吾手中。』爾時,彼人受生王教令,便執金鑷,前拔白髮。
「爾時,大王見白髮已,便說此偈157:
『於今我首上,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來至,宜當158時出家。』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
「爾時,王摩訶提婆便告第一太子,名曰長壽:『卿今知不?吾首已159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告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便為凡夫之行。夫160凡夫者161,長處三塗162、八難163之中。』爾時,王摩訶提婆以王之位授太子已,復以財寶賜與劫比。便於彼處剃除鬚髮,著三法衣164,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於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165,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身逝命終,生梵天上。
「時,長壽王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未經旬日,便復得作轉輪聖王166,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藏寶、典兵寶,是謂七寶。復有千子,勇猛智慧,能除眾苦,統領四方。
「時,長壽王以前王法,如上作偈:
『於今我首上,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來至,宜當時出家。』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
「時,長壽王告第一太子善觀曰:『卿今知不?吾已首上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為凡夫之行。夫凡夫者,長處三塗、八難之中。』時,王長壽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身逝命終,生梵天上。時,王善觀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
「迦葉!知不?爾時摩訶提婆,豈異人乎?莫作是觀。爾時王者,今釋迦文是;時長壽王者,今阿難身是;爾時善觀者,今優多羅比丘是。恆受王法未曾捨忘,亦不斷絕。時,善觀王復興父王敕,以法治化,不斷王教。所以然者,以父王教,難得違故。」
爾時,尊者阿難便說偈曰167:
「敬法奉所尊,不忘本恩報;
復能崇三業,智者之所貴!
「我觀此義已,以此增一阿含授與優多羅比丘。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有所由。」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汝前作轉輪聖王時,不失王教,今復以此法而相囑累,不失正教,莫作凡夫之行。汝今當知:若有違失如來善教者,便墮凡夫地中。何以故?時,王摩訶提婆不得至竟解脫之地,未得解脫至安隱處;雖受梵天福報,猶不至究竟;如來善業,乃名究竟安隱之處,快樂無極,天、人所敬,必得涅槃。以是之故。優多羅!當奉持此法,諷誦讀念,莫令缺漏!」
爾時,阿難便說偈曰168:
「於法當念故,如來由是生;
法興成正覺,辟支佛羅漢道。
法能除眾苦,亦能成果實;
念法不離心,今報後亦受。
若欲成佛者,猶如釋迦文;
受持三藏法,句逗不錯亂。
三藏雖難持169,義理不可窮;
當誦四阿含,便斷天人逕170。
阿含雖難誦,經義不可盡;
戒律勿令失,此是如來寶。
禁律亦難持,阿含亦復然;
牢持阿毗曇,便降外道171術。
宣暢阿毗曇,其義亦難持;
當誦三阿含,不失經句逗。
契經、阿毗曇,戒律流布世;
天人得奉行,便生安隱處172。
設無契經法,亦復無戒律;
如盲投於冥,何時當見明!
以是囑累汝,并及四部眾,
當持勿輕慢,於釋迦文佛173!
尊者阿難說是語時,天地六反震動,諸尊神天在虛空中,手執天華而散尊者阿難上,及散四部之眾。一切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加174留羅、甄陀羅、摩休勒等,皆懷歡喜而悉歎曰:「善哉!善哉!尊者阿難!上中下言,悉無不善,於法當恭敬,誠如所說,諸天、世人無不從法而得成就。若有行惡,便墮地獄、餓鬼、畜生。」
爾時,尊者阿難於四部眾中而師子吼,勸一切人,奉行此法。爾時,座上三萬天、人得法眼175淨。
爾時,四部之眾、諸天、世人聞尊者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176十念品177第二
(一?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179。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180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181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183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法184。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185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186!
(三?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獲188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眾189。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眾亂想,逮沙190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演191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192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194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戒195。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去眾想196,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197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施199。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如是200,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2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天202。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諸亂想203,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20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休息205。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諸亂想,獲206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2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安般。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20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身209非常。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得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21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死211。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得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212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法‧聖眾念,戒‧施及天念,
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一213
1「含」,聖本作「鋡」。
2「經卷」,宋本作「序品」。
3瞿曇僧伽提婆(Gautama Sanghadeva)(梵),瞿曇為其姓氏,僧伽提婆譯為眾天,罽賓國人,學通三藏,尤善阿毗曇心,為人俊朗有深鑑,儀止溫恭,前秦建元年中至長安。曾與慧遠、竺佛念等共譯諸論。計其所譯,先後共百餘萬言。道化聲譽頗高,安世高以來無人能及。其傳記見於高僧傳卷一(大五○‧三二八下)。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宋本作前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序品敘說:(一)結集經典之因由。(二)結集增一阿含經之方法及目的。(三)菩薩發心與六度行法。(三)增一阿含包含三乘教化,天龍八部發心護持,彌勒大士告囑賢劫中諸菩薩等,諷誦受持增一尊法,使廣演流布。(四)阿難以增一阿含付囑優多羅,因優多羅已連續為七佛奉持「增一法」,並敘說優多羅之本生事跡。宋本無「序品第一」四字。
5能仁:釋迦(Sakya)(巴)之意譯,為釋尊出身之族名。
6第七仙:謂過去七佛之第七位,古印度人尊稱佛陀為仙人。「七」,聖本作「一」。
7世尊:薄伽婆(bhagava)(巴)之意譯,即為世間眾生所尊重者,佛十號之一。
8迦葉(Kassapa)(巴),又作摩訶迦葉(Mahakassapa)(巴),少欲知足,喜持頭陀行,為第一次結集經、律之上首。佛曾讓半座予迦葉,參閱雜阿含卷三十一第八九四經(大正‧卷四一‧一一四二經)。
9「聖眾」,麗本作「眾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眾」。
10阿難(Ananda)(巴),又作阿難陀,釋尊之從弟,出家後隨侍世尊二十五年,為多聞第一。
11善逝(sugata)(巴),即如實善達涅槃彼岸之意,佛十號之一。
12泥曰(nibbana)(巴),又作涅槃、泥洹,即滅盡貪、瞋、癡一切煩惱,解脫內外繫縛之狀態或境界。「曰」,明本作「洹」。
13舍利(sarira)(巴),又作設利羅,譯為遺身、身骨,此處指佛陀之遺骸。
14拘夷(Kusinara)(巴),又作拘尸那羅,位於東印度,為末羅(Malla)(巴)族之都城,佛於此城入般涅槃。
15摩竭(Magadha)(巴),又作摩竭陀,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迦毗羅衛國之南,拘薩羅國東南,首都王舍城,為當時印度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6四等(catasso appamannayo)(巴),又作四等心、四無量心,即佛菩薩之慈、悲、喜、捨之四德。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福,感無量果,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故名等心。慈即予樂,悲即拔苦,喜即隨喜,捨即等護。
17眾生:即有情,指有情識之生物。
18五道:又作五趣,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此五道眾生,處生死輪迴中,受無量苦。
19正覺(samma-sambuddha)(巴),又作等正覺、正盡覺、無上等正覺,即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參閱長阿含第十七經清淨經(佛光二‧四五三):「佛所知見、所滅、所覺,佛盡覺知,故名等正覺。」
20最尊:佛陀之敬稱。
21「善」,宋、元、明三本均作「哲」。
22揵椎(ghanta)(巴),以厚木板製成,作為通報信息,或集合大眾之用;另以銅、鐵、木、瓦製成木櫓、磬等之法器,均稱揵椎。「椎」,宋本作「搥」,聖本作「推」。
23四部:又作四眾、四輩,指出家之比丘、比丘尼與在家之優婆塞、優婆夷。
24比丘(bhikkhu)(巴),又作苾芻,譯為乞士、除饉、怖魔。男子出家,生活清淨,常乞食以資色身,故稱乞士;喜持戒行,廣種福田,故稱除饉;少欲知足,離諸煩惱,精進修道,使魔怖畏,故稱怖魔。出家男眾,年滿二十,已受具足戒者,得稱比丘。參閱雜阿含卷四十三第一一四七經(大正‧卷四‧八八經)、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九(大一七‧二八八)。
25羅漢:又作阿羅漢(arahant)(巴)聲聞乘中最高果位,其意有三:(一)殺賊,殺盡煩惱之賊。(二)應供,應受天上人間之供養。(三)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後有。
26「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27處福田:指福田人(dakkhineyya)(巴)。中阿含第一二七經(佛光二‧一○二○):「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一者學人,二者無學人。」學人(sekha)(巴),尚須學習之人,例如四向四果中之前七者;無學人(asekha)(巴),煩惱已滅盡而達到無須再學習之境界者,例如四向四果中最後之阿羅漢果。
28「存」,宋、元、明三本均作「在」。
29阿僧祇(asamkhya)(梵),譯為無數、無央數,印度數目之一種,為極大之數。
30如來:為巴利語 tathagata(多他阿伽陀)之意譯,佛十號之一。長阿含第十七經清淨經(佛光二‧四五三):「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復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
31世雄:佛之尊稱。
32「今尊迦葉能堪任,……如來在世請半坐」,參閱雜阿含卷三十一第八九四經(大正‧卷四一‧一一四二經)。
33三清淨眼:即肉眼(mamsa-cakkhu)(巴),能照顯露而無障礙之有見諸色。天眼(dibba-cakkhu)(巴),能照顯露、不顯露之有障、無障之有見諸色。慧眼(panna-cakkhu)(巴),能照一切法,若色、非色等所有諸法。
34梵天(Brahma deva)(巴),指色界初禪天,位於欲界六天之上,以無欲界之淫欲、寂靜清淨,故名梵天。此天包括梵眾、梵輔、大梵三天。通常所說之梵天指大梵天王,名尸棄,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請佛轉法輪。
35帝釋(Sakka)(巴),即釋提桓因(Sakko devanam Indo)(巴),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
36四王:即四大天王(cattaro Maharaja)(巴),又稱四天王天,位處須彌山腰,為六欲天之第一重天,東西南北各有一王。東為提頭賴吒(Dhrtarastra)(梵),譯為持國天王;西為毗留跋叉(Virupaksa)(梵),譯為廣目天王;南為毗留勒叉(Virudhaka)(梵),譯為增長天王;北為毗沙門(Vaisravana)(梵),譯為多聞天王。參閱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四天王品(佛光一‧七五六)。
37彌勒(Metteyya)(巴),譯為慈氏,現住兜率天內院,為一生補處菩薩,佛滅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生此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為賢劫之第五尊佛。
38兜術:即兜率天(Tusita deva)(巴),為欲界六欲天之第四重天,位於須彌山頂十二萬由旬處,有七寶宮殿,諸天分住內外二院,彌勒菩薩於內院說法。「術」,聖本作「率」。
39叉手:即合掌,為印度人致敬方式之一。
40釋師:指本師釋尊。
41法身(dhamma–kaya)(巴),法之聚集。指諸佛所證所覺並發之以教授、教誡之一切正法。又作法性身、法身佛、法佛、實佛。
42「顏」,大正本作「頻」。
43叉十:即合十、合掌,致敬之意。「叉十希」,麗本作「收拾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叉十希」。
44契經:即修多羅(sutta)(巴),三藏之一。契者上契諸佛之教理,下契眾生之根機;經為佛陀教說之集錄。
45律:即毗奈耶(vinaya)(巴),三藏之一。乃佛為僧團和合淨住而親自制定之生活規範或戒禁,具有調伏眾惡之作用。
46阿毗曇:即阿毗達磨(abhidhamma)(巴),三藏之一。譯為對法、勝法、無比法、論,為說教之注釋。
47「為」麗本作「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48法:謂對法,即阿毗曇。
49三藏(ti-pitaka)(巴),謂經、律、論各各包藏文義,故稱三藏,為佛教聖典之總稱。
50「先」,麗本作「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先」。
51尊者(ayasmant)(巴),佛弟子之尊稱,亦為年少比丘對年長比丘之敬稱。
52「一」,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53「乎」,宋、元、明三本均作「于」。
54大乘:又作摩訶衍那(mahayana)(梵),以救世利他為宗旨,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薩法門。
55六度:即六波羅蜜多(sat-paramita)(梵),譯為六到彼岸。謂修行者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勝行,即可由生死苦惱之此岸到達安樂之彼岸。
56無極:指彼岸、涅槃。
57「逮」,宋本作「還」。
58「睹」,宋、元、明三本均作「觀」。
59檀度:指六度中之布施波羅蜜。檀(dana)(梵),又作檀那,譯為布施。
60「棄」,聖本作「并」。
61「強」,聖本作「彊」。
62身口意:身,身行;口,口語;意,心行;共稱三業或三行。
63「動」,聖本作「獄」。
64劫(kappa)(巴),又作劫波,為極大之時限。雜阿含卷三十四第九四○經(大正‧卷三四‧九四八經):「譬如鐵城,方一由旬,高下亦爾,滿中芥子,有人百年取一芥子,盡其芥子,劫猶不竟。如是,比丘!其劫者如是長久。」
65「數業」,大正本作「業聚」。
66結使:結與使皆煩惱之異名。煩惱能繫縛身心,不得自在,故謂之「結」;又能隨逐眾生,驅使眾生,故謂之「使」。
67聞如是:即「如是我聞」,謂如下所述是我(阿難自稱)親聞。
68波羅(Baranasi)(巴),又作波羅奈斯,中印度古國名,位於印度摩竭陀國西北、恆河左岸,即今貝那拉斯(Benares)。「」,宋、元、明三本均作「奈」。
69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葉(Uruvela-kassapa)(巴)、那提迦葉(Nadi-kassapa)(巴)、伽耶迦葉(Gaya-kassapa)(巴)三兄弟,原為摩竭陀國之事火外道,後為釋尊降伏,乃率領徒眾千人歸依佛陀。
70釋翅:中阿含經均作「釋羇瘦」,為 Sakkesu 之音釋,指諸釋迦族人[居住的地方,即迦毗羅衛國(Kapila-vatthu)(巴)。
71拘薩(Kosala)(巴),又作拘薩羅,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中印度之西北,首都舍衛城(Savatthi)(巴)。
72迦尸(Kasi),又作迦奢,迦尸族人建立之國家,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今貝那拉斯(Benares)附近。
73瞻波(Campa)(巴),又作瞻婆,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鴦伽國(Anga)(巴)之都城,位於恆河流域。
74句留(Kuru)(巴),又作拘流、拘樓,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拘薩羅西北。佛陀曾至該國,於劍磨瑟曇(Kammassadhamma)(巴)說法。「句」,宋、元、明三本均作「拘」。
75毗舍離(Vesali)(巴),又作吠舍離,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跋耆國(Vajji)(巴)之都城,位於拘薩羅之東南,為離車族(Licchavi)人所住之地。
76阿須倫(asura)(巴),又作阿修羅,六道之一,性好鬥,常與帝釋戰,男醜女美,宮殿設於須彌山北,大海之下。因其享有諸天之福,卻無諸天之德,似天而非天,故又譯為「非天」。因其男眾極醜,故又譯為「無端」。又以其國釀酒不成,故又譯為「無酒」。
77乾沓和(gandhabba)(巴),又作乾闥婆,譯為尋香、食香,八部眾之一,帝釋天之樂神,不食酒肉,唯求香以資陰身,又自其陰身出香,故有香神之稱。
78舍衛(Savatthi)(巴),憍薩羅國之都城,城內有祇園精舍。即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 Rahti河南岸之剌培特嘛培特 Rapetmapet,在烏德之東,尼泊爾之南。
79祇桓精舍(Jetavanarama)(巴),即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 Anathapindikassa-arama)(巴),為舍衛城給孤獨長者須達多購取王子祇多(Jeta)(巴)之林園,建贈釋尊作為宏法辦道之場所。「桓」,宋、元、明三本均作「洹 」。
80孤獨長者:即給孤獨(Anathapindika)(巴)長者,本名須達多(Sudatta)(巴),為舍衛城之豪商,波斯匿王之大臣,性仁慈,賬濟孤貧,時人敬稱「給孤獨長者」。
81放逸(Pamada) (巴),即縱蕩心性,不勤修諸善。
82「相」,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想」。
83安般:又作念安般,即阿那波那(anapana)(巴),譯為數息、念出入息,五停心觀之一,指數出入息,攝心於一境,以正定對治散亂之方法。參閱雜阿含卷二十九第八二二經(大正‧卷二九‧八一○經)。
84拘鄰(Kondanna)(巴),又作憍陳如,為佛陀初轉法輪時所教化五比丘之一,以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第一見稱。參閱增一阿含弟子品第二十一經(佛光一‧六九)。
85須拔(Subhadda)(巴),又作須跋陀,年百二十始出家,為佛陀在世最後化度之弟子。「拔」,元、明二本均作「跋」。
86「弟子」,麗本作「第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弟子」。
87三乘:指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
88「三眼」,宋、元、明三本均作「二眠」。
89三垢:即貪、瞋、癡三毒。
90如來藏:此處指佛陀經教三藏。
91「香華」,麗本作「華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香華」。
92「于」,聖本作「乎」。
93「宜」,宋、元、明三本均作「義」。
94方等:即毗佛略(Vedalla)(巴),又作方廣、方正,十二分教之一,指文廣義深而含攝大乘義理的契經。
95釋迦文(Sakyamuni)(梵),又作釋迦牟尼。釋迦為種族名,義為能仁。牟尼為求寂靜而有所成就的聖者。
96梵迦夷天(Brahmadayika deva)(巴),譯為淨身天,即色界初禪天。
97化自在天(Nimmanarati deva)(巴),又作化樂天,為六欲天之第五天,能變化五欲以自娛。
98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 deva)(巴),為六欲天之第六天,以他人變化之樂事樂已。
99「將」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諸兜率」三字。
100豔天(Yama deva)(巴),又作夜摩天、焰摩天、焰天,為欲界六欲天之第三天。
101釋提桓因(Sakko devanam Indo)(巴),即帝釋,忉利天天主。
102「眾悉來集會」五字,宋、元、明三本均作「皆來會聚」四字。
103提頭賴吒(Dhatarattha)(巴),即持國天四天王之一,能護持國土、安撫眾生,為守護東方之善神,居住於須彌山半腹之東面。「頭」,宋本作「地」。
104毗留勒叉(Virulha)(巴),又作毗樓勒,即增長天,四天王之一,能令他善根增長,為守護南方之善神,居住於須彌山半腹之南面。「勒」,聖本作「博」。
105聖本無「天」字。
106「厭」,宋、元二本均作「魘」。明本作「魔」。
107毗留跛叉(Virupakkha)(巴),又作毗樓博叉,即廣目天,四天王之一,常以淨天眼觀察擁護閻浮提,為守護西方之善神,居住於須彌山半腹之西面。「跛」,宋、元、明三本均作「波」,聖本作「勒」。
108「天」,宋本作「大龍」。
109毗沙門(Vessavana)(巴),即多聞天,四天王之一,其福德名聞四方,為守護北方之善神,居住於須彌山半腹之北面。
110「門天」,宋、元、明三本均作「羅門」。
111閱叉:又作夜叉(yakkha)(巴),譯為捷疾、勇健,八部眾之一,為守護正法、或以其威勢惱害他人之鬼類。
112羅剎:惡鬼之總名,男名羅剎娑(rakkhasa)(巴),其貌極醜;女名羅剎私(rakkhasi)(巴),其貌姝美;俱有神通力,飛行空中或地行,喜食人血肉。
113賢劫(bhadda-kappa)(巴),又作善劫,現在劫名。以此劫中,賢人輩出,故名賢劫。
114「勵」,聖本作「厲」。
115族姓子(kula-putta)(巴),又作族姓男,譯為善男子,指信仰三寶之男子。
116伽留羅(garula)(巴),又作迦樓羅,譯為食吐悲苦聲,即金翅鳥,多取龍為食,常貯活龍於嗉內,而吐食之,龍痛楚出悲苦聲,為八部眾之一。參閱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龍鳥品(佛光二‧七四○)。「伽留」,宋、元、明三本均作「迦流」。
117摩睺勒(mahoraga)(巴)、(梵),又作摩休勒、摩睺羅伽,譯為大蟒蛇、大胸腹行,樂神之屬,人身蛇首,八部眾之一。「睺」,宋、元、明三本均作「休」。
118甄陀羅(kinnara)(巴),又作緊那羅,譯為疑人、疑神人非人,又稱樂神或音樂天,形貌似人而頭有一角,為八部眾之一。
119宋、元、明三本均無「於」字。
120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法(sattatimsa bodhipakkhia-dhamma)(巴),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總計三十七品,為修道之重要資糧。參閱雜阿含卷二十四第六一九經(大正‧卷二四‧六○五經)。
121辟支佛(paccekabuddha)(巴),又作辟支迦羅,譯為獨覺,為無師友之教導,靠自己覺悟而成道,故名獨覺。
122聲聞(savaka)(巴),指聞佛說四諦法之聲教而悟道者。
123「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足」。
124「不」,宋、元、明三本均作「無」。
125「果」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126「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127毗婆尸(Vipassin)(巴),過去七佛之第一位,當時人壽八萬歲,於波波羅樹正居成道,三會說法。有關七佛參閱長阿含第一經大本經(佛光一‧四)。
128「優」。宋、元二本均作「憂」。
129式詰(Sikhin)(巴),又作尸棄,過去七佛之第二位,當時人壽七萬歲,於分陀利樹下成道,三會說法。
130毗舍婆(Vessabhu)(巴),又作毗舍浮,過去七佛之第三位,當時人壽六萬歲,於娑羅樹下成道,二會說法。「婆」,宋、元、明三本均作「羅」。
131拘留孫(Kakusandha)(巴),過去七佛之第四位,當時人壽四萬歲,於尸利沙樹下成道,一會說法。
132拘那含(Konahamana)(巴),過去七佛之第五位,當時人壽三萬歲,於優曇婆羅樹下成道,一會說法。
133「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牟尼」二字。
134迦葉(Kassapa)(巴),又作迦葉波,譯為飲光,過去七佛之第六位,當時人壽二萬歲,於尼俱類樹下成道,一會說法。
135般涅槃(Parinibbana)(巴),又作般泥洹、涅槃,譯為寂滅、滅度,即一切類惱災患永盡之境界。
136宋、元、明三本均無「以」字。
137「去」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世」字。
138明行成為(vijja-carana-sampanna)(巴),又作明行成,佛十號之一。謂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意三業悉皆圓滿無失。參閱長阿含第二十經阿摩晝經(佛光二‧五一五)。
139善逝(sugata)(巴),又作為善逝,佛十號之一。「善」即好,「逝」即去,佛修正道而入涅槃,向善處去,故名善逝。
140世間解(lokavidu)(巴),佛十號之一。了解有情世間、器世間及世、出世間之一切情狀,故名世間解。
141無上士(anuttara)(巴),佛十號之一。佛自證知涅槃之法,而於諸法中涅槃為無上,眾生中佛亦最上第一,故名無上士。
142道法御(Purisadamma-sarathi)(巴),又作調御丈夫,佛十號之一。能調御諸惡,修持正道的大丈夫,故名調御丈夫。
143天人師(sattha–devamanussanam)(巴),佛十號之一。謂佛為一切天、人之導師,故名天人師。
144佛(buddha)(巴),佛陀之略稱,為智者、覺者之意。
145眾祐(bhagavant)(巴),又作婆伽梵,謂具足眾德,為世所尊重恭敬。
146「正」,聖本作「政」。
147「常」,宋本作「當」。
148「及」,今依文意擬作「乃」。
149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至真」二字。
150聖本無「復於」二字。
151「令」字之下,麗本有一「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52「於」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即」字。
153「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改作「座」。
154「歲」,宋、元、明三本均作「數」。
155「比」,聖本作「北」。
156「已」,聖本作「以」。
157「便說此偈」四字,宋、元、明三本均作「說偈曰」三字。
158「當」聖本作「應」。
159「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160麗本無「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1「者」字之上,聖本有一「行」字。
162三塗:又作三途,即火塗(地獄)、血塗(畜生)、刀塗(餓鬼),與三惡趣同義。
163八難(attha akkhana)(巴),又作八非時。謂不易見佛聞法之八種難處,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長壽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因業障深重,難以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福分雖大,但樂無苦,故不想知佛法;長壽天指色界、無色界之諸天,壽命極長,寂靜安穩,自以為至涅槃,故難於學佛;患盲聾瘖啞者,自然不能見佛聞法;世智辯聰者,??仗世俗聰明,不僅不能虛心修行,甚至毀謗佛法;生於佛前佛後者,亦無法見佛聞法。參閱中阿含第一二四經八難經(佛光二‧一○○三)。
164三法衣:即比丘常必披著之三種衣:(一)僧伽梨(samghati)(巴),即大衣,又稱九條衣;(二)鬱多羅僧(uttarasanga)(巴),即上衣,又稱七條衣;(三)安陀會(antaravasaka)(巴),即內衣,又稱五條衣。
165梵行(brahma-cariya)(巴),出家行者,為求解脫而修習離欲之清淨行業,梵,清淨之意。
166轉輪聖王(cakkavatti rajan)(巴),又作轉輪王、輪王、飛行皇帝,為印度民族之理想統治主,為世間第一有福者,身具三十二相,有七寶千子,持輪寶降服四天下,以十善治國。參閱增一阿含禮三寶品第四四七經(佛光四‧一七六六)。
167麗本無「於今我首上,已生衰耗毛;……便說偈曰」二九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此段大正本附於第一卷卷末。
168「曰」,宋、元、明三本均作「言」。
169「持」,宋本作「得」。
170「逕」,大正本作「徑」。
171外道(titthiya)(巴),又作異學,即佛教以外之教派。
172「天人得奉行便生安隱處」,宋、元、明三本均作「便生安隱處天人得奉行」。
173「佛」,麗本作「尼」,今依據明本改作「佛」。
174「加」,宋、元、明三本與聖本作「迦」。
175法眼(dhamma-cakkhu)(巴),能如實觀察了解萬物真相的心眼。
176宋、元二本均無「經」字,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177本品敘說修持十念法,便可以成就神通,去諸亂想,得沙門果,自致涅槃。十念為:念佛、念法、念僧眾、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十念品(一¯一○),增支部(A.1.20.93¯102.Dasanussati◎十隨念)。
178本經敘說當修行「念佛」一法。
179念佛(buddhanussati)(巴),憶念佛之大慈大悲無量功德。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九經(大正‧卷二○‧五五○經):「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所行法淨,……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欲覺、離瞋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一經(佛光一‧四九)。
180「去」,聖本作「除」。
181「布」字之上,聖本有一「演」字。
182本經敘說當修行「念法」一法。
183「逮」,宋、元、明三本均作「獲」。
184念法(dhammanussati)(巴),憶念佛所說三藏十二部經能利益大地眾生之功德。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九經(大正‧卷二○‧五五○經):「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爾時,聖弟子念此正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二經(佛光一‧五二)。
185「去」,宋、元、明三本均作「除」。
186聖本無「聞如是……歡喜奉行」二百四十一字。
187本經敘說當修行「念眾」一法。
188「獲」,宋、元、明三本均作「逮」。
189念眾(sanghanussati)(巴),憶念僧伽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間眾生作良福田之功德。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九經(大正‧卷二○‧五五○經):「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同,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供養、恭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時,爾時聖弟子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三經(佛光一‧五四)。
190「沙」,大正本作「汝」。
191宋、元、明三本均無「演」字。
192「爾」,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193本經敘說當修行「念戒」一法。
194「除」,宋、元、明三本均作「去」。
195念戒(silanussati)(巴),憶念戒行有大勢力,能除眾生之諸煩惱。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九經(大正‧卷二○‧五五○經):「聖弟子念於戒德,念不缺戒、不斷戒……若聖弟子念此戒時,自念身中所成就戒,當於爾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四經(佛光一‧五六)。
196「除去眾想」,宋、元、明三本均作「除眾亂相」。
197「爾」,麗本作「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
198本經敘說當行「念施」一法。
199念施(caganussati)(巴),憶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眾生之慳貪。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九經(大正‧卷二○‧五五○經):「聖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慶:我今離慳貪垢,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若聖弟子念於自所施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五經(佛光一‧五七)。
200「如是」,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是故」。
201本經敘說當修行「念天」一法。
202念天(devatanussati)(巴),憶念三界諸天皆因往昔修戒、施之善根,而得此樂報。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九經(大正‧卷二○‧五五○經):「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清淨信心,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天中。如是,聖弟子念天功德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六經(佛光一‧五八)。
203「去諸亂想」,麗本作「除去諸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去諸亂想」。
204本經敘說當修行「念休息」一法。
205念休息(upasamanussati)(巴),念寂靜,止息隨念。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七經(佛光一‧六○)。
206「獲」,宋、元、明三本均作「得」。
207本經敘說當修行「念安般」一法。
208本經敘說當修行「念身」一法。
209念身(kayagata-sati)(巴),即念此身之髮、毛、爪、齒,乃至漾、髑髏、腦等從何而來,由誰所造。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九經(佛光一‧六四)。
200本經敘說當修行「念死」一法。
211念死(marana-sati)(巴),人於一切時中,常念有身必有死而不忘。參閱增一阿含廣演品第二十經(佛光一‧ 六六)。
212聖本無「當」字。
213「一」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