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1經卷第五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2

不還3品第

(七三)4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卿等成阿那含5云何一法?所謂貪欲。諸6比丘當滅貪欲,我證卿等得阿那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貪淫之所染眾生惡趣7
勤捨貪欲,便成阿那含。」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8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一法?所謂瞋恚是。諸比丘當滅瞋恚,我證汝等得阿那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瞋恚所染眾生惡趣
勤捨瞋恚,便成阿那含。」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七五)9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捨離一法,我證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一法?所謂愚癡10。是故11,諸比丘當滅愚癡與卿等證阿那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癡所染眾生惡趣
勤捨愚癡,便成阿那含。」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七六?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捨離一法,我證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一法?所謂慳貪。是故,諸比丘當滅慳貪,我13證汝14等得15阿那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慳貪所染眾生惡趣
勤捨慳貪,便成阿那含。」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七七?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初不見一法不可降伏時宜,諸苦報,所謂是。諸比丘!此不可降伏時宜,諸苦報。是故,諸比丘當分別心,當思惟心,善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七八?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初不見一法降伏者,易時宜,諸善報,所謂是。諸比丘當分別心,善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七九?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有一人是念,我悉之。然後19此人不以飲食,在大眾中而虛妄語。或復20異時,觀見此人,生染著心,財物,便於大眾中而作妄語。所以然者,諸比丘財物染著甚為難捨,令人墜墮三惡道中,不21得至無為之處!是故,諸比丘已生此心,便當捨離;設未生者,勿復興心染著財物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22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中而是念:正使命斷,不於中而作妄語或復於異時觀見此人,生染著心,財物,便於大眾中而作妄語。所以然者,諸比丘財物染著甚為難捨,令人墮23三惡道中,不得無為之處!是故,諸比丘!已24此心,便當捨離;若未生者,勿復興心染著財物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25
如是
一時羅閱26迦蘭陀竹園27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諸比丘有見提婆達兜28清白之法乎?然復提婆達兜為惡深重,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於我法中,不見29之善30可稱記者。以是之故,31提婆達兜諸罪之原首不可療治。猶如人而墮深廁,形體沒溺,32一淨處。人欲來濟拔其命,置淨處。遍觀廁側及彼身,有淨處,吾欲手捉拔濟出之。彼人熟視,一淨處而可捉者,便捨而去。如是,諸比丘!我觀提婆達兜愚癡之人,不見毫釐之法33而可記者,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兜愚癡專意,偏著利養,作五逆罪34已,身壞終,生惡趣中。如是,諸比丘利養深重,令人不得安隱35處!是故,諸比丘!以36利養心,便37當捨離;若未生者,勿興染38心。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二)39
如是
一時羅閱40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比丘如來41調達,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時,彼比丘便至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在面坐。爾時,彼比丘阿難曰:「云何阿難如來盡觀提婆達兜原本已,然後別,受罪一劫不可療治乎?所由可得而42記耶?」
時,阿難告曰:「如來所說不虛設,所行異。如來真實提婆達兜43,受罪深重,當經一劫不可療治。」
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座44起至世尊所,禮足,在面住。爾時阿難世尊曰:「比丘來至我所,而是說:『云何阿難如來盡觀提婆達兜原本已,然後別,受罪一劫不可療治乎?有因緣可得別耶?』是語已,各自捨去。」
世尊告曰:「彼比丘者必晚暮45出家,未久方來至我法中耳!如來所說虛妄云何於中復起猶豫?」
爾時世尊阿難曰:「汝往至彼,語46比丘言:『如來呼卿。』」
阿難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阿難世尊教,便往至47比丘所。到已,語彼比丘曰:「如來48卿!」
49比丘對曰:「如是尊者!」
爾時,彼比丘便嚴服,共阿難世尊所。到已,禮世尊足,在面坐。
爾時世尊50比丘:「云何,愚人!汝不信如來所說乎?如來所教虛妄,汝今乃欲求如來虛妄!」
時,彼比丘世尊曰:「提51婆達比丘者,有神力,有威勢云何世尊記彼一劫重罪52耶?」
佛告比丘53曰:「護汝口語!勿於長夜無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遊禪54世俗通,至55解脫
不造滅盡跡,復還墮地獄
「若使當見提婆達兜有毫釐之善法者,我不記彼提婆達兜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是故,愚人!不見提婆達兜有毫釐之56善法,以是故,記彼提婆達兜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兜愚癡貪著利養,起染著心,作五逆惡,身壞終,地獄中。所以然者,利養心重,敗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隱之處!是故,諸比丘!設有利養起,便求滅;若不心,勿興想著。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彼比丘從座起,整服,禮世尊足,白世尊曰:「今自57過,願垂恕!愚癡所致,造不善行如來所說,有二言,然我愚58,起猶豫想。世尊受我過,改往修來!」乃至再三。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悔汝所念,恕汝不及,莫於如來興猶豫想。今受汝過,後更莫作。」乃至三四。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設有作重罪,過更不犯
此人應禁戒,拔其罪根原。」
爾時,彼比丘四部眾所說,歡喜奉行
四種阿那含二心二食
婆達契經智者覺知

增壹阿含經59入道品第

(八三)60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入道61淨眾行,除去愁憂,有諸惱,大智慧,成泥洹證,所謂當滅五蓋思惟四意止。云何為一入?所謂專一心,是謂一入。云何為道?所謂賢聖八品道:一名正見,二名正治,三名正業,四名命,五名方便,六名正語,七名正念,八名正定,是謂名道,是謂一入道
云何當滅五蓋?所謂貪欲蓋瞋恚蓋調62戲蓋、63蓋、疑蓋,是謂當滅五蓋
云何思惟四意止?於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念有愁憂;外自觀身,除去惡念有愁憂;身,除去惡念有愁憂。內觀痛痛64而自娛樂,外觀痛痛,外觀痛痛。內觀心而自娛樂,外觀心觀心內觀法,外觀法觀法而自娛樂
云何比丘內觀身而自娛樂?於是,比丘觀此身隨其性行,從頭至足,從足至頭,觀此身中皆悉不淨可貪。復65觀此有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脂膏、腸、胃66、心、肝、脾、腎之屬,皆悉觀知。屎、尿、二藏67、目淚、唾、涕、血脈、肪、膽,皆觀知,68貪者。如是,諸比丘!當69身自70娛樂,除去惡念有愁憂。
「復次,比丘!還觀此地種耶?水、火、風種耶?如是比丘71此身。復次,比丘!觀72此身,分別諸界。此73四種,猶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節,解而自觀見此是腳,此是心,此是節,此是頭。如是,彼比丘分別此界,而自觀察此有地、水、火、風種。如是比丘身而自娛樂
「復次,比丘!觀此有諸孔,漏出不淨。猶如彼人觀竹園,若觀葦叢74如是比丘觀此有諸孔,漏75不淨
「復次,比丘!觀死屍76,或死宿,或宿,或三宿77、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體膖脹,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異,吾不免此患。比丘死屍,烏鵲、鴟鳥所見噉食;或為虎狼、狗犬、蟲獸78之屬所見噉食。復自觀身與彼異,吾不離此患。是謂比丘身而自娛樂
「復次,比丘!觀死屍,或噉半散落在地,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異,吾不離此法。復次,觀死屍,肉已79盡,有骨在,血所塗染。復以80彼身亦異。如是比丘觀此身。復次,比丘!觀死屍筋纏束薪,復自觀身與彼異。如是比丘觀此身。
「復次,比丘!觀死屍骨節分散,散在異處,或手骨、腳骨各在一處;或81骨,或腰骨,或尻骨,或臂骨,或肩骨,或肋骨,或82脊骨,或項83骨,或髑髏。復84以此身與彼異,吾不免此法85,吾身亦當敗。如是比丘身而自娛樂
「復次,比丘!觀死屍白色、白珂色。復自觀身與彼異,吾不離此法。是謂比丘自觀身。
「復次,比丘死屍、骨青、瘀想,可貪者,或與灰土不可分別如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念有愁憂;此無常,為分散法。如是比丘自觀身,外86身,身,無所有
云何比丘內觀87痛? 於是,比丘得樂痛88時,即自覺我得樂痛;得苦痛時,即自覺我得苦痛;不樂痛時,即自覺不樂痛。若得食樂痛時,便自覺我得食樂痛;若得食苦痛時,便自覺我得食苦痛;若得不樂痛時,亦自覺我得89不樂痛。若不食樂痛時,便自覺我得90不食樂痛;若不食苦痛時,亦自覺不食苦痛;若不樂痛時,亦自覺91我得92不樂痛。如是比丘自觀痛。
「復次,比丘得樂痛時,爾時不得苦痛,爾時自覺受樂痛。若得苦痛時,爾時不得樂痛,自覺93我受苦痛。若不樂痛時,爾時無樂,自覺不樂痛。彼習94法而自娛樂,亦觀盡法,復觀盡之法。或復有痛而現在前可知可見,思惟原本,無所依倚而自娛樂,不世間想;於其中亦不驚怖,以不驚怖,便得泥洹95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有,如真實知。如是比丘自觀痛,除去亂念,有愁憂;外自96觀痛,外觀痛,除去亂念,有愁憂。如是比丘外觀痛。
云何比丘觀心心法97而自娛樂?於是,比丘有愛心,便自覺有愛心;無愛心,亦自覺無愛心。瞋恚心,便自覺瞋恚心無瞋恚心,亦自覺無瞋恚心。有愚癡心,便自覺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便自覺知無愚癡心。有愛心,便自覺有愛心;無愛心,便自覺無愛心。入心,便自覺入心入心,便自覺入心。有亂念98心,便自覺知有亂99心;亂心,便自覺亂心。有散落心,亦自覺知有散落心;散落心,便自覺散落心。有普遍心,便自覺知有普遍心;無普遍心,便自覺知無普遍心。有心,便自覺知有心;無心,便自覺知無心。有無量心,便自覺有無量心;無無量心,便自覺知無無量心。三昧心,便自覺三昧心;三昧心,便自覺三昧心。未解脫心,便自覺知未解脫心;已解脫心,便自覺知已解脫心。如是比丘心心相觀意止100
「觀習法,觀盡法,并觀盡之法,思惟觀而自娛樂。可知、可見、可思惟、不可思惟所猗101,不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102畏怖;已無畏怖,便無餘;已無餘,便103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自觀心心意止,除去亂念,有憂愁104;外觀心觀心意止。如是比丘心心相觀意止。
云何比丘法相105意止?於是,比丘106,依觀、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修法107、修精進108109、修猗110、修三昧111、修護112、依觀、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如是比丘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於解脫,除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猗念,樂於初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有覺有觀,內發歡喜,專其意,成覺、無觀,念猗喜安,遊113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於念,修於護,恆自覺身覺114樂,諸賢聖所求護念清淨,行於三禪。如是比丘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苦樂心,復憂喜,無無樂,護念清淨,樂於四禪如是比丘法相觀意止。彼行習法,行盡法,并行盡之法而自娛樂,便得法意止而現在前。可知可見,除去亂想無所依猗,不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已無畏怖,生死便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有,如實知之。諸比丘一人眾生清淨遠離115愁憂,116喜想,便逮智慧,得涅槃證。所謂滅五蓋四意止也。」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四?7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是不見一法速磨118滅者,憎愱119梵行120。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慈忍行慈,口行慈,行慈。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五?1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人出現時,諸天、人民、魔及魔天沙門婆羅門,最尊最上,與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122云何一人?所謂多薩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123一人出現時,過諸天、人民、須倫、魔及魔天沙門婆羅門上,最尊最上,與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如是124,諸比丘!常當供養125如來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6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瞻視者,則為瞻視我已;有看病者,則為看我已。所以然者,今躬欲看視疾病。諸127比丘不見一人諸天世間沙門婆羅門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功德稱普至,得甘露法味。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知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功德今因此因緣是說:瞻視者,則為瞻視我已而異;汝等長夜獲大福祐。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8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歎譽阿練若129者,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今恆自歎譽阿練若行;其有誹謗阿練若者,則為誹謗我已。其有歎說乞食130,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恆歎說能乞食者;其有謗毀乞食者,則為謗131毀我已,其有歎說獨坐者,則為歎我已。所以然者,我恆歎說能獨坐者;其有毀獨坐者,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譽一食者,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恆歎譽一食者;其有毀者132,則為毀我已。有歎說坐樹下者,則為歎說133異。所以然者,我恆歎譽在樹下者;有毀彼在134樹下者,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說露坐者,則為歎我已。所以者何135?我恆歎說136露坐者;其有毀辱露坐者,則為137毀辱我已。其有歎說閑處者,則為歎我已。所以者何?我恆歎說閑處者;其有毀辱閑處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138著五納衣者,則為歎我已。所以者何?我恆歎說著五納衣者;其有毀辱著五納衣者,則為毀辱我已。
「其有歎說三衣者,則為歎我已。何以故?我恆歎說三衣者;其有毀辱三衣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在冢間坐者,則為歎我已。何以故?我恆歎說在冢間坐者;其有毀辱在冢間坐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139一食者,則為歎我已。何以故?我恆歎一食者;其有毀辱一食者,則為140毀辱我已。其有歎141說日正中食者,則為歎我已。何以故?我恆歎142中食者;其有毀辱正中食者,則為毀辱我已。」
「其有歎說諸頭陀行者,則為歎我已。所以然者,我恆歎說諸頭陀行;其有毀辱諸頭陀行者,則為毀辱我已。今教諸比丘,當如大迦葉所行有漏失者143。所以然者,迦葉比丘諸行。是故,諸比丘!所常當如大144迦葉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八?5
如是
一時羅閱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大迦葉146阿練若,到乞食,不擇貧富,一處坐,不移易147,樹下,露坐,或閑處,著五納衣,或三衣,或在冢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年高長大。爾時尊者大迦葉食後,便詣樹下禪定禪定已,從座起,整服,往至世尊所。
是時世尊遙見迦葉來,世尊告曰:「善來迦葉!」
時,迦葉便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
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捨乞食乃至頭陀行,亦可長者請,并受衣裳。」
迦葉對曰:「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148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乞食,不擇貧富,一處坐,不移易,樹下,露坐,或閑處,著五納衣,或三衣,或在冢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饒益無量,廣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葉!此頭陀行在世者,我法亦當久在於世。設在世增益149天道三惡道便減150。亦成須陀洹151、斯陀含152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於世。諸153比丘!所學皆當如迦葉所習。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八九?4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利養甚重,令人155不得無上正真之道。所以然者,諸比丘!彼提婆達兜愚人取彼王子婆羅留支156五百釜食供養。設彼不與者,提婆達兜愚人不作此惡;以婆羅留支王子五百釜食,日來供養,是故提婆達兜五逆惡,身壞終,生摩訶阿鼻地獄157。以此方便,當知利養甚重,令人不得無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養不應令158生,已生當滅159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九○?0
如是
一時羅閱耆闍崛山161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提婆達兜壞亂眾僧,壞如來162,教阿闍世取父王殺,復殺羅漢比丘尼。在大眾中而是說:「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受其報?不作此惡而受其報。」
爾時比丘,入羅閱乞食而聞此語。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而是說:「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而受其報?」爾時比丘食後攝取衣缽,以尼師壇163著右肩上,便往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
爾時比丘世尊曰:「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而是說:『云何無殃福無報,善惡之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惡、有罪善惡之行皆有報應。若彼提婆達兜愚人知有善惡報者,便當枯竭,愁憂不樂;沸血便從面孔出;以彼提婆達兜不知善惡之報,是故在大眾中而是說:『無善惡之報,為無殃作善無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自明,為164有福165
今豫了知,善惡報應
如是166,諸比丘!當遠離惡,為福莫倦167,諸168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九一?9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不易,令人不得無為170處。所以然者,利養之報,斷入人皮;以斷皮,便肉;以肉,便斷骨;以斷骨,便徹髓。諸171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利養甚重。若未生利養心應使172不生,已173生求令滅之。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九二?4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無為之處。所以然者,若彼師利175比丘不貪利養者,不作爾許無量殺生身壞終,地獄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受人利養重,壞人清白行;
是故當制心,莫貪著於味。
師利176得定乃至天帝177
便於神通退,於屠殺中。
「諸178比丘!當以此方便受人利養甚為不易。如是比丘是學179:未生利養心制令不生已生此心求方便令滅。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180


1「含」,聖本作「鋡」。
2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3「還」,麗本作「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還」。
4本經滅盡貪欲一法,得證阿那含小部如是語經(It﹒1﹒Raga 貪)。
5阿那含(anagamin)(巴),譯為不還果五下分結者得入此位,不再來世間,而五淨居天般涅槃
6「諸」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是」字。
7惡趣(duggati)(巴),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8本經滅盡瞋恚一法,得證阿那含小部如是語經(It﹒2﹒Dosa 瞋)。
9本經滅盡愚癡一法,得證阿那含小部如是語經(It﹒3﹒Moha 癡)。
10愚癡(moha)(巴),即於諸事理闇昧不明,與貪、瞋合稱三毒,為三不善根之一。
11宋、元、明三本均無「故」。
12本經滅盡慳貪一法,得證阿那含小部如是語經(It﹒5﹒Makkha 覆)。
13「我」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今」字。
14「汝」,宋、元、明三本均作「卿」。
15本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聖本作「成」字。
16本經敘說降伏諸苦報;故當分別心,思惟心,善念諸善本增支部(A﹒139﹒Abhavitacitta dukkhadhivaha ◎ 不心引苦)。
17本經敘說降伏心,諸善報;故當分別心,思惟心,善念諸善本增支部(A﹒1310﹒Bhavitacitta sukhadhivaha ◎ 心引樂)。
18本經敘說繫念財物染著,甚難捨,便於大眾中作妄語,令人墮三惡道中;染著財物之心,已生當捨,未生者令勿生。相應部(S﹒171120﹒Pati etc﹒缽等)。
19「後」,宋、元、明三本均作「復」。
20「或復」,宋、元、明三本均作「復或」。
21「不」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能」字。
22本經敘說繫念財物染著,甚難捨,便於大眾中作妄語,令人墮三惡道中;染著財物之心,已生當捨,未生者令勿生。相應部(S﹒171120﹒Pati etc﹒缽等)。
23「墮」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墜」字。
24「已」,聖本作「以」。
25本經敘說提婆達兜愚癡貪著利養,作五逆罪,經累劫不可拔,譬如人墮深廁中,一淨處,或人欲援拔之。以穢故,又捨之而去。比丘當捨貪著利養之心。
26羅閱城(Rajagaha)(巴),譯為王舍城,為古代中印摩揭陀國之首府,多出吉祥香茅,故又名茅城。「閱」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祇」字。「城」,宋、元二本均作「域」。
27迦蘭陀竹園(Veluvana-kalandakanivapa)(巴),又作鵲封竹園、鶖鷺池邊竹林、多鳥竹園,略稱竹園竹林。即竹林精舍摩揭陀國羅閱城北方,係佛教史上第一精舍。有關此精舍建立說由蘭陀地方士紳所捐,說由頻婆娑羅王所奉施。
28提婆達兜(Devadatta)(巴),又作調達,簡稱提婆釋尊之從弟,釋尊成道出家弟子,因嫉妒世尊名望貪著利養,誘五百比丘立教團。教唆阿闍世太子弒父篡位,欲殺世尊自立為佛。後阿闍世王懺悔皈依佛陀提婆因造五逆罪終墮地獄
29「毫」,聖本「豪」。
30「善」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法」字。
31「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於」字。
32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33「法」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善」字。
34五逆罪:又作五無間業(Panca kammani anantarikani)(巴),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和合僧出佛身血和合僧破壞僧團之和合出佛身血即危害佛身
35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36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37宋、元、明三本均無「便」字。
38「染」字之下,元、明二本均一「著」字。
39本經比丘懷疑佛記調達之罪,問於阿難阿難開示。佛告訴該比丘調達愚癡,起染著心,造五逆重罪,身壞終墮地獄利養心重,將壞人善本比丘利養心。
40「閱」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祇」字。
41「別」,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莂」。
42「而」,宋、元、明三本均作「受」。「而」字之下,聖本有一「授」字。
43本無「別」字。
44「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45「暮」,宋、明二本均作「慕」。
46「語」,聖本作「諸」。
47宋、元、明三本均無「至」字。
48「呼」,宋、元、明三本均作「喚」。
49宋、元、明三本均無「彼」字。
50「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問」。
51「提」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是」字。
52「重罪」,麗本作「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重罪」。
53宋、元、明三本均無「比丘二字
54「禪」,元、明二本均作「神」。
55「至」,宋、元、明三本均作「終」。
56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57「今自」,宋、元、明三本均作「自今」。
58「癡」,宋、元、明三本均作「騃」。
59宋、元、明三本均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60本經敘說入道,則可滅五蓋思惟四意止,修八正道,遠離愁憂,憂喜想,便得智慧,證涅槃。一入者,專一心道者八正道。參閱中部(M﹒10﹒Satipatthana-sutta 念處經)、長部(D﹒22﹒Mahasatipatthana-suttanta 大念處經)、阿含第九十八經念處經(佛光二‧八三五)。
61「一入道」,巴利本作 ekayano…… maggo 其意為:一行至(涅槃之)道。
62「調」,元、明二本均作「掉」。
63睡」,宋、元、明三本均作「睡眠」。
64內觀痛痛」,巴利本作 vedanasu vedananupassi (於諸受觀察受)。
65「復」,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猶如」二字
66「胃」,聖本作「胃」。
67二藏:藏即內臟。初受飲食為生,飲食變壞為熟。意即初受飲食之器臟為生臟,納藏食物經消化後之渣滓之器臟為熟臟。故二藏係泛腹腔之各種器官。
68可」,聖本作「可無」。
69「當」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常」字。
70「自」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而」字。
71「觀」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當」字。
72「觀」,宋、元、明三本均作「觀察」,聖本作「還觀」。‘
73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
74「叢」,聖本作「聚」。
75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76「屍」,聖本作「尸」。
77宋、元、明三本均無「宿」字。
78「獸」,聖本作「狩」。
79「已」,聖本作「以」。
80「以」,聖本作「次」。
81「膊」,宋、元、明三本均作「腨」。
82宋、元、明三本均無「或」字。
83「項」,宋、元、明三本均作「頸」,正本作「頂」。
84「復」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次」字。
85「法」,宋本作「身」。
86「外」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自」字。
87「痛」,宋、元、明三本均作「樂」。
88「樂痛」,巴利本作 sukham vedanam (樂受)。
89本無「得」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90宋、元、明三本均無「得」字。
91「覺」,宋本作「睹」。
92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得」字。
93宋、元、明三本均無「知」字。
94「習」,聖本作「集」。
95泥洹」,宋、元、明三本均作「涅槃」。
96宋、元、明三本均無「自」字。
97觀心心法」,巴利本作 citte cittanupassi (於隨觀心)。
98宋、元、明三本均無「念」字。
99「亂」字之下,聖本有一「念」字。
100心心相觀意止」,巴利本作 citte cittanupssi vihanati (於心觀察心而住)。麗本作「心相觀意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心相觀意止」。
101「猗」,宋、元、明三本均作「倚」。
102「無」,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103「便」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般」字。
104「憂愁」,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愁憂」。
105法相觀」,巴利本作 dhammesu dhammanupassi (於隨觀法)。
106(sati-sambojjhanga)(巴),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107(dhammavicaya-s﹒)(巴),又作擇法意,以智慧簡擇諸法之真偽。
108精進(ririya-s﹒)(巴),以猛心,力正法
109意:此處應為意。(piti-s﹒)(巴),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110(passaddhi-s﹒)(巴),又作輕安意,即除去粗重煩惱身心皆得輕安快樂
111三昧(samadhi-s﹒)(巴),又作意,心惟一境,而不散亂
112(upekha-s﹒)(巴),又作意,捨離所見念著之境,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
113「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於」字。
114宋、元、明三本均無「覺」字。
115本無「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6「憂」,麗本作「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憂」。
117本經敘說口意當慈忍
118「磨」,宋、元、明三本均作「摩」。
119「愱」,聖本作「??」,正本作「嫉」。
120本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1本經敘說如來與等者,為第一福田,可事可敬,比丘當常供養如來
122「可事可敬」,宋、元、明三本均作「可敬可事」。
123「謂」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此」字。
124如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是故」。
125「養」,宋、元、明三本均作「事」。
126本經敘說瞻視者,即瞻視如來,將果報、大功德
127「諸」字之上,聖本有一「語」字。
128本經敘說佛讚阿練若行、三衣頭陀行等,並勸比丘大迦葉相應部(S﹒168﹒Ovada 教誡)、雜阿含卷三一第八九經(正‧卷四一一一四○經)、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一一五經(大二‧四一五下)。
129阿練若(aranna)(巴),又作蘭拏、阿蘭若,譯為最閑處阿練若行,謂於閒靜處頭陀行之一。
130本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1本無「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2「者」字之上,宋、 元、明三本均有「一食」四字。
133「說」,宋、元、明三本均作「詠」。
134「在」,宋、元、明三本均作「坐」。
135「者何」,宋、元、明三本均作「然者」。
136「說」,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詠」。
137本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8「說」,宋、元、明三本均作「譽」。
139本無「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0本無「為」字。
141宋、元、明三本均無「歎」字。
142「正」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曰」字。
143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者」字。
144本無「大」字。
145本經敘說大迦葉年老,佛勸其頭陀行,不從,佛讚大迦葉頭陀行,謂:頭陀行在世佛法亦當久於世,並增益天道,減少道。
146「住」,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作」。
147「易」,宋、元、明三本均作「徙」。
148「若」字之下,麗本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49增益」,麗本作「益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增益」。
150「減」,宋、元、明三本均作「滅」。
151須陀洹(sotapanna)(巴),譯為預流果,四沙門果之一。入此位者,斷盡三結(見、取、疑),不再墮惡趣,預入聖者之流,證悟較遲,尚須七返人、天,諸漏滅盡,得證涅槃
152斯陀含(sakadagamin)(巴),譯為一來果,入此位者,三結斷盡,貪瞋癡薄,後生天界人間,便可證悟,故稱一來果
153「諸」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故」二字
154本經敘說利養甚重,令人不得無上正之道,提婆達兜日受婆留支供養五百釜食,五逆罪終墮地獄即是例證,故比丘不可貪著利養。參閱相應部(S﹒1736﹒Ratha 車)。
155宋、元、明三本均無「人」字。
156婆羅留支(Balaruci)(梵),譯為折指,為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太子阿闍世(Ajatasatu)(巴)之別名。母韋提希,又號韋提希子。曾弒父自立為王,後懺悔往昔惡業,歸向佛陀出生時,相師占卜其後必將弒父,頻婆娑羅王生畏懼,將王子高樓摔下,未死,唯折一指,猶未生前即已結怨,故名阿闍世(意為未生怨、法逆)。以折指之故,又名婆羅留支
157宋、元、明三本均無「中」字。
158本無「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9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60本經敘說提婆達兜,犯五逆罪,卻在大眾撥無因果,諸比丘白佛佛說善惡歸有報,提婆達兜愚癡不知,故善惡報。比丘遠離諸惡,為福莫倦。
161耆闍崛山(Gijjhakuta-pabbata)(巴),又作姞栗陀羅矩吒(Grdhra-kuta)(梵),譯為靈鷲山鷲嶺靈山。以山頂形似鷲鳥,且山中多棲息鷲鳥而得名。位於中印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為昔佛陀布教的主要場所之一。
162「足」,宋本作「之」。
163「壇」,聖本作「檀」。
164「無」,麗本作「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無」。
165「福」,聖本作「報」。
166如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是故」。
167「倦」,麗本作「惓」,今依據磧砂藏、正藏改作「倦」。
168「諸」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如是二字
169本經敘說利養深重之害,並勸勿生利養心,已生令除。參閱相應部(S﹒1728﹒Chavi 皮)。
170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71「諸」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故」二字
172「應使」,麗本作「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應使」二字
173「已」,聖本作「以」。
174本經敘說利養深重,壞清淨行利養心未生當令不生已生當令斷。
175師利羅」,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利師羅」。
176師利」,宋、元、明三本均作「利師」。
177「宮」,聖本作「釋」。
178「諸」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故」二字
179宋、元、明三本均無「如是比丘是學」八字
180「五」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