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1 勸請品第十九 (一五一)2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道場樹下3。 爾時,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4念: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習之不厭,即得歡喜。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5,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 爾時,梵天6在梵天上,遙知如來所念,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梵天上沒不現,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梵天白世尊曰:「此閻浮提必當壞敗,三界7喪目 。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應演法寶,然今復不暢演法味,唯8願如來普為眾生廣說深法!又此眾生根原9易度,若不聞者,永失法眼。此應為法之遺子,猶如優缽蓮華、分陀利華、分陀利華10,雖出於地,未出水上,亦未開敷。是時,彼華漸漸欲生,故未出水。或時此華以出水上,或時此華不為水所著。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所見逼促,諸根應熟,然不聞法而便喪者,不亦苦哉!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為說法!」 爾時,世尊知梵天心中所念,又慈愍一切眾生故,說此偈曰: 「梵天今來勸,如來開法門; 聞者得篤信,分別深法要。 猶在11高山頂,普觀眾生類; 我今有此法,昇堂現法眼。」 爾時,梵天便作是念:如來必為眾生說深妙法。歡喜踴躍,不能自勝。頭面禮足已,即還天上。 爾時,梵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羅國仙人鹿苑13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事,學道者不應親近。云何為二事?所謂著欲及樂之法,此是下卑14凡賤之法,又此諸苦眾惱百端,是謂二事學道者不應親近。如是,捨此二事已,我自有至要之道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 「云何為至要之道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所謂此賢聖八品道是。所謂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此名至要之道。令15我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如是,諸比丘,當學捨上二事,習於至要之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云‧迦葉‧龍,二難‧大愛道, 誹謗非‧梵請16,二事最在後17。 (一五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釋提桓因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無有諸患,天、人所敬?」 爾時,世尊告釋提桓因曰:「於是,拘翼!若是19比丘聞此空法解無所有,則得解了一切諸法,如實知之。身所覺知苦樂之法,若不苦不樂之法,即於此身觀悉無常,皆歸於空,彼已觀此不苦不樂之變,亦不起想,以20無有想,則無恐怖;以無恐怖,則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無有災患,天、人所敬。」 爾時,釋提桓因禮世尊足已,繞三匝而退。 當於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尊者大目犍連便作是念:向者,帝21釋得道跡而問事耶?為不得道跡而22問義耶?我今當試之。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即以神足,如人23屈伸臂頃,便至三十三天。 爾時,釋提桓因遙見大目犍連遠來24,即起奉迎,並作是語:「善來,尊者大目犍連!尊自不至此,亦大久矣!願欲與尊論說法義,願在此處坐。」 是時,目犍連問釋提桓因曰:「世尊與汝說斷愛欲之法,我欲聞之,今正是時,可與我說之。」 釋提桓因白言:「我今諸天事猥多,或自有事,或復有諸天事,我所聞25者即時而忘。昔者,目連!與諸阿須倫共鬥,當鬥之日,諸天得勝,阿須倫退。爾時,我身躬往自戰,尋復領諸天還上天宮,坐最勝講堂。因鬥勝故,故名為最勝講堂。階26巷成行,陌陌相值,一一階頭,七百樓閣,一一樓閣上,各七玉女,一一玉女各有七使人。願尊目連在彼觀看。」 爾時,釋提桓因及毗沙門天王在尊者目連後,往至最勝講堂所,是時,釋提桓因及毗沙門天王,白大目犍連曰:「此是最勝講堂,悉可遊看。」 目犍27連曰:「天王!此處極為微妙,皆由前身所作福祐故,致此自然寶堂,猶如人間小有樂處,各自慶賀,如天宮無異,皆由前身作福所致。」 爾時,釋提桓因左右玉女,各各馳走,莫知所如,猶如28人間有所禁忌,皆懷慚愧。是時,釋提桓因所將玉女亦復如是,遙見大目犍連來,各各馳走,莫知所湊。時,大目犍連便作是念:此釋提桓因意甚放逸,我今29宜可使懷恐怖。 是時,尊者大目犍連即以右30腳指案地,彼宮殿六變31震動。是時,釋提桓因及毗沙門天王皆懷恐怖,衣毛皆豎,而作是念:此大目犍連有大神足,乃能使此宮殿六返32震動,甚奇!甚特!未曾有是!是時,大目犍連便作是念:今此釋身以懷恐怖,我今宜可問其深義。 「云何?拘翼!如來所說除愛欲經者,今正是時,唯願與我等說!」 釋提桓因報言:「目連!我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是時,我即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至無為處,無有患苦,天、人所敬?』 「爾時,世尊便告我言:『於是,拘翼!諸比丘聞法已,都無所著,亦不著色,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以33知一切諸法已,若苦、若樂、若34不苦不樂,觀了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以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以35無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無為之處,無有患苦,天、人所敬。』爾時,我聞此語已,便禮世尊足,遶三匝,即退而去,還歸天上。」 是時,尊者大目犍連以深法之語,向釋提桓因及向毗沙門具分別之。爾時,目犍連具說法已,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便來至舍衛城36祇樹給孤獨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目犍連即於座上白世尊曰:「如來前與釋提桓因說除欲之法,唯願世尊當與我說之!」 爾時,世尊告目犍連曰:「汝當知之,釋提桓因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釋提桓因問我此37義:『云何,世尊!比丘斷愛欲,心得解脫?』爾時,我告釋提桓因曰:『拘翼!若有比丘解知一切諸法空無所有,亦無所著,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以知一切諸法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已38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已無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欲,心得解脫。』爾時,釋提桓因即從座39起,頭面禮我40足,便退而去,還歸天上。」 爾時,大目犍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四)4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有此二人,若見雷電霹靂,無有恐怖。云何為二人?獸王師子、漏盡阿羅漢。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在於世間,若見雷電霹靂,不懷恐怖。是故,諸比丘!當學漏盡阿羅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五)4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無有智慧。云何為二法?不喜問勝人,但貪睡眠無精進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無有智慧。復有二法,令人成大智慧。云何為43二法?好問他義,不貪睡眠有精進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有智慧。當學44遠離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六)4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貧賤,無有財貨。云何為二法?若見他46施47時便禁制之,又自不肯布施。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貧賤,無有財寶。比丘!復48有二法,令人富貴。云何為二法?若見人與他物時助其歡喜,已好布施。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富貴。如是,諸比丘!當學惠施,勿有貪心!」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七)4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云何為二法?不孝父母、諸尊師長,亦不承事勝已50者,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諸比丘51!復有二法生豪族家。云何為二?恭敬父母、兄弟、宗族,將至已家,惠施所有。是謂,比丘!有此二法,生豪族家。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八)5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梵志女名須深,往至尊者大拘絺羅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女須深白拘絺羅曰:「優蹋藍弗、羅勒迦藍53,此深法中,竟不受化,各取命終。世尊記此二人曰:『一人生不用處54,一人生有想無想處55。此二人盡其壽命,各復命終,一人當為邊地國王,傷害人民,不可稱計。一人當為著翅惡狸,飛行走獸無得脫者,命終之後各生地獄中。』然復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何故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 爾時,尊者拘絺羅語須深女人曰:「所以世尊不說56者,皆由無人問此義故,是故,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須深女人曰:「於是如來以取57涅槃,是故不得問之。若當在世者,便58往問其義,如今尊者拘絺羅與我說之,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爾時,尊者拘絺羅便說此偈: 「種種果不同,眾生趣亦然; 自覺覺人者,我無此辯說。 禪智解脫辯,憶本天眼通; 能盡苦原59本,我無此辯說。」 爾時,須深女人便說此偈: 「善逝有此智,質直無瑕穢; 勇猛有所伏,求於大乘行。」 是時,尊者拘絺羅復說此偈: 「是意甚難得,能獲異法要; 難為能辦60之,向於奇特事。」 爾時,尊者與彼須深女人具說法要,便發喜心。時,彼女人即從座61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時,須深女人聞尊者拘絺羅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九)62 聞如是: 一時,尊者摩訶迦遮延63遊婆那國深池水側64,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迦遮延有此名聞65,流聞四遠。尊者長老姦荼婆羅門66在此遊化。爾時,婆羅門聞尊者迦遮延在此池側遊化,將五百比丘。尊者長老功德具足,我今可往問訊彼人。是時,上色婆羅門將五百弟子,往至尊者迦遮延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爾時,彼婆羅門問尊者迦遮延曰:「如迦遮延所行,此非法、律:年少比丘不向我等諸高德婆羅門作禮。」 迦遮延曰:「婆羅門當知:彼如來、至真、等正覺,說此二地。云何為二地?一名老地,二名壯地。」 婆羅門問曰:「何者為67老地?何者為壯地?」 迦遮延曰:「正使婆羅門年在八十、九十,彼人不止淫欲,作諸惡行,是謂婆羅門雖可言68老,今在壯地。」 婆羅門曰:「何者年壯住在老地?」 迦遮延曰:「婆羅門!若有比丘年在二十,或三十、四十、五十,彼亦不習淫欲,亦不作惡行,是謂婆羅門年壯在老地。」 婆羅門曰:「此大眾中頗有一比丘不行淫法69,不作惡行乎?」 迦遮延曰:「我大眾中無有一比丘習欲作惡者。」 時,婆70羅門即從座起,禮諸比丘足,並作是語:「汝今年少住於老地,我今年老住於71少地。」 爾時,彼婆羅門復往至迦遮延所,頭面禮足,而自陳說:「我今自歸迦遮延及比丘僧,盡形壽不殺。」 迦遮延曰:「汝今莫自歸我,我所自歸者汝可趣向之。」 婆羅門曰:「尊者迦遮延!為自歸誰?」 時,尊者迦遮延便長跪向如來所般涅槃處:「有釋種子出家學道,我恆自歸彼,然彼人即是我師。」 婆羅門曰:「此沙門瞿曇為在何處?我今欲見之。」 迦遮延曰:「彼如來已取72涅槃。」 婆羅門言:「若如來在世者,我乃可百千由旬往問訊之。彼如來雖取涅槃,我今重自73歸作禮及佛、法、眾,盡其形壽,不復殺生。」 爾時,上色婆羅門聞尊者迦遮延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7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云何為二人?能說法人出現於世,甚難得值;能聞法人受持奉行,甚難得值。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是故,諸比丘!當學說法,當學聞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一)75 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國界,漸來至毗舍離城76。爾時,在毗舍離北77闇婆婆利園78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闇婆婆利79女聞世尊來在園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爾時,彼女駕乘羽寶80之車,便往出毗舍離城,至俠81道口,即82到世尊所,自83下車往至世尊所。 爾時,世尊遙見彼女來,便告諸比丘:「皆悉專精,勿起邪想。」 是時,女人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說極妙之84法。 說極妙之法已,女白佛言:「唯願85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默然受女請。女見世尊默然受請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復道而歸。 爾時,毗舍離城男女大小,聞世尊在闇婆婆利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時86,城中有五百童子87,乘種種羽寶之車。其中或乘白車白馬,衣蓋、幢幡、侍從皆白。其中或乘赤車赤馬88,衣蓋、幢幡、侍從皆赤。或乘青車青馬,衣蓋、幢幡、侍從皆青。或乘黃車黃馬,衣蓋、幢幡、侍從皆黃。威容嚴飾,如諸王法,出毗舍離城,往至世尊所。未到之頃,道逢彼女,走車打89牛,馳向城內。 是時,諸童子問女曰:「汝是女人,應當羞辱,何以打牛走車,馳向城內?」 時女報曰:「諸賢當知:我明日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走車耳!」 童子報曰:「我亦欲飯佛及比丘僧,今與汝千兩純金,可限明日,使我等飯。」 時女報曰:「止!止!族姓子!我不聽許。」 童子復報:「與汝二千兩、三千90、四千、五千,乃至百千兩金,是非聽許,明日使我等飯佛及比丘僧。」 女報言:「我不聽許,所以然者,世尊恆說:『有二希望,世人不能捨離。云何為二?利望、命望。』誰能保我至明日者,我以先請如來,今當辦具。」 時,諸童子各振其手:「我等爾許人不如女人也!」作是語已,各自別去。 時,諸童子往至世尊所,頭面作禮,在一面住。爾時,世尊見童子來,告諸比丘:「汝等比丘!觀諸童子威容服飾,如天帝釋出遊觀時,等無差別。」 爾時,世尊告童子曰:「世間有二事,最不可得。云何為二?有反91復之人,作小恩常不忘,況復大者?是謂92,諸童子!有此二事,最不可得。童子當知:念有反復,亦使識93小恩不忘,況復大者!」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知恩識反復,恆念教授人; 智者所敬侍,名聞天世人。 「如是,諸童子!當知94作是學!」 爾時,世尊具與諸童子說微妙法。聞已,各從座95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是時,女人即其夜,辦種種甘饌飲食,敷諸坐具。清旦便白:「時到,今正是時,唯願世尊臨顧鄙舍!」 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往至毗舍離城,到女96舍。是時,女見世尊坐定,手自擎食上佛及比丘僧。飯佛及比丘僧已,行清淨水已,更取小金鏤座,在佛前坐。 爾時,女白世尊曰:「此闇婆婆利園用奉上如來及比丘僧,使當來、過去、現在眾僧,得止住中,願世尊受此園!」 爾時,世尊為彼女故,便受此園。世尊便97說此咒願: 「園果施清涼,橋樑渡98人民; 近道作圊廁,人民得休息。 晝夜獲安隱,其福不可計; 諸法戒成就,死必生天上。」 爾時,世尊說此語99已,即起而去。 爾時,女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斷愛及師子,無智‧少於財, 家貧‧須深女,迦旃‧法說‧女。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1「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2本經敘說佛陀初於菩提樹下證道,念所得妙法,眾生難以解了,不能信受奉行,遂默然不欲說法,梵天即勸請轉法輪。相應部(S﹒6﹒1﹒1﹒Ayacana 勸請),參閱長部(D﹒14﹒Mahapadana-suttanta 大本經)。 3「在摩竭國道場樹下」,巴利本(S﹒vol﹒1,p﹒136作 Uruvelayam viharati najja Neranjarayatire Ajapala-nigrodha-mule (住優留毗羅之尼連禪河邊阿闍波羅尼俱律陀樹下)。宋、元、明三本均無「國」字。 4「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5「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巴利本(S ﹒vol﹒1,p﹒136作Alayarama kho panayam paja alayarata alayasamudita﹒(又彼諸人是樂阿賴耶、喜阿賴耶、悅阿賴耶),原語 alaya 音譯為阿賴耶,為住家、欲望等義,今指眾生樂著於五欲。 6「梵天」,巴利本(S﹒vol﹒1,p﹒137作 brahmuno sahampatissa (梵天沙含巴帝),原為世尊之弟子 Sahaka,修初禪定生於梵天一劫壽,稱梵天沙含巴帝。 7三界(tisso dhatayo)(巴),又作三有,指眾生所居之三種世界:(一)欲界(kama-dhatu)(巴),此界尚有飲食、情愛、睡眠等欲,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之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二)色界(rupa-dhatu)(巴),此界無食、淫、睡等欲,但有妙色身體及宮殿等形色,四禪十八天皆屬之。(三)無色界(arupa-dhatu)(巴),此界已無形色,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四空天屬之。此三界中眾生皆有煩惱及生死輪迴。 8「唯」,宋、元、明三本均作「惟」。 9「原」宋、元、明三本均作「源」。 10優缽蓮華(uppala)(巴),又作優缽羅華。拘牟頭華 ( Kumuda ) (巴),又作拘物頭華。分陀利華 ( Pundarika ) (巴),又作分陀利迦華。巴利本(S﹒vol﹒1,p﹒138作:青蓮華、黃蓮華、白蓮華。 11「在」,宋、元、明三本均作「住」。 12本經敘說當捨欲、樂二事,習至要之八正道。相應部(S﹒56﹒11﹒Tathagatena vutta 如來所說)。 13波羅國仙人鹿苑(Baranasi Isipatana Migadaya )(巴),地名。「波羅捺」即今之貝拉那斯;仙人鹿苑,又作鹿野苑,為佛陀成道後度五比丘之處。佛為最勝仙人,於此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論處;此地恆有諸仙人住,故名仙人住處;昔有五百仙人飛行至此,遇退墮因緣而墮落,故名仙人墮處;恆有諸鹿遊行此林,故名鹿林;梵達王施此林予諸鹿,故名施鹿林。「」,宋、元、明三本均作「奈」。 14「下卑」,宋、元、明三本均作「卑下」。 15「令」,麗本作「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16「請」,麗本作「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請」。 17「羅云……二事最在後」,依「錄偈」勘對經文,「羅云」是「安般品」的第一三○經、「迦葉‧龍,二難‧大愛道,誹謗非」是「慚愧品」的一四四、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一四八、一四九、一五○經,「梵請,二事」是「勸請品」的一五一、一五二經。 18本經敘說:(一)佛為釋提桓因解答比丘如何斷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二)目犍連往忉利天試驗帝釋,帝釋使觀最勝講堂,目犍連以神足令天宮殿震動,帝釋乃為敘述禮佛問法之事;(三)目犍連與帝釋同返佛前,重請說其義。中部(M﹒37﹒Culatanhasankhaya-sutta 愛盡小經)、雜阿含卷十九第五○四經(大正‧卷一九‧五○五經)。 19「是」,宋、元、明三本均作「諸」。 20「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21「帝」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此」字。 22「而」,宋、元、明三本均作「為」。 23麗本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遠來」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從遠而來」四字。 25「聞」,明本作「問」。 26「階」,宋、元、明三本均作「街」。 27宋、元、明三本均無「犍」字。 28「如」,宋、元、明三本均作「若」。 29「今」,大正本作「令」。 30「右」,宋、元、明三本均作「左」。 31「變」,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32「返」,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33宋、元、明三本均無「以」字。 34宋、元、明三本均無「若」字。 35「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36宋、元、明三本均無「城」字。 37「問我此」宋、元、明三本均作「而問我」。 38宋、元、明三本均無「已」字。 39「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卍正藏改作「座」。 40宋、元、明三本均無「我」字。 41本經敘說獸王師子、漏盡阿羅漢見雷電霹靂,無有恐怖;比丘當學漏盡阿羅漢。增支部(A﹒2﹒6﹒8﹒Asani ◎雷電)。 42本經敘說不喜問勝人、不精進二法,令人無智慧;好問、勤精進二法,令人成大智慧;當遠離惡法。 43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44宋、元、明三本均無「學」字。 45本經敘說阻施、不施二法,令人貧賤;見施隨喜、好施二法,令人富貴;當學惠施,勿有貪心。 46「他」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人與」二字。 47「施」,宋、元、明三本均作「物」。 48「復」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當知」二字。 49本經敘說不孝、不事勝己者二法,令人生貧賤家;恭敬、惠施所有二法,令人生豪族家。 50「己」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於」字。 51「諸比丘」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比丘當知」四字。 52本經敘說佛涅槃後,須深女問拘絺羅,為何世尊不記優蹋藍弗、羅勒迦藍二人當盡苦際,並請拘絺羅宣述其義。 53優蹋藍弗(Uddaka-Ramaputta)(巴),又作鬱陀羅羅摩子,得非想非非想處定;羅勒迦藍(Alara-Kalama)(巴),又作阿羅羅伽羅摩,得無所有處定。佛陀始出家時,曾從二人學習,但深感不究竟,遂他去修行。參閱中阿含第二○四經羅摩經(佛光四‧一八九○)。 54不用處:即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巴)。 55有想無想處:即非有想非無想處(nevasanna-nasannayatana)(巴),又作非想非非想處,識無邊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捨前之有想,故名非想,捨前之無想,故名非非想。又謂無粗想,故曰非想,尚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此為三界之最頂處。 56「說」,元、明二本均作「記」。 57「以取」,宋、元、明三本均作「已趣」。 58麗本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59「原」,宋、元、明三本均作「元」。 60「辦」,元、明二本均本作「辯」。 61「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62本經敘說迦遮延為上色婆羅門說老地、壯地法。婆羅門即自歸三寶,及不復殺生。增支部(A﹒2﹒4﹒7﹒Kandarayana ◎ 姦荼)、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六經(大正‧卷二○‧五四七經)。 63摩訶迦遮延:即摩迦旃延。 64「婆那國深池水側」,巴利本作 Madhurayam Gundavance (摩突羅國群達林)。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六經(大正‧卷二○‧五四七經)作「婆羅那烏泥池側」。 65「聞」,宋本作「問」。 66姦荼婆羅門(Kandarayana-brahmana )(巴),雜阿含卷二十第五四六經(大正‧卷二○‧五四七經)作「執杖梵志」。「荼」,麗本作「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荼」。 67「為」,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68「言」,明本作「年」。 69「法」,宋、元、明三本均作「欲」。 70「婆」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彼」字。 71「於」,明本作「在」。 72「取」,宋、元、明三本均作「趣」。 73「重自」,宋本作「自重」。 74本經敘說能說法者、聞法奉行者,此二種人出世,甚難值遇。 75本經敘說:(一)佛遊毗舍離闇婆婆利園,五百童子與闇婆婆利女爭供養佛;(二)佛為五百童子開示當學知恩不忘、應念反復二法;(三)佛受闇婆婆利女供養飲食及園林,並為女說法祝福。長部(D﹒16﹒Mahaparinibbana-suttanta 大般涅槃經)、律藏‧大品(Mv﹒6﹒30、長阿含第二經遊行經(佛光一‧八二)。 76「毗舍離城」,巴利本(V﹒vol﹒1,p﹒231 ) 作 Kotigamam (拘利村)。 77「北」,元本作「比」。 78闇婆婆利園(Ambapalivana)(巴),又作菴婆波梨園,譯為林、奈氏園,位於中印度。「闇」,元、明二本均作「菴」。 79闇婆婆利(Ambapali)(巴),又作菴婆羅婆利,譯為女。 80「寶」,元、明二本均作「葆」。 81「俠」,元本作「挾」。 82宋、元、明三本均無「即」字。 83「自」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即」字。 84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85「願」,麗本作「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願」。 86「時」,宋、元、明三本均作「是時」二字。 87「五百童子」,巴利本(V﹒vol﹒1,p﹒231 )作 Licchavi (隸車人)。「百」字之下,麗本有一「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88「赤車赤馬」,宋、元、明三本均作「赤馬赤車」。 89「車打」,麗本作「打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車打」。 90「千」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兩」字。 91「反」,宋、元、明三本均作「返」。 92宋、元、明三本均無「謂」字。 93「使識」,麗本作「識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識」。 94宋、元、明三本均無「知」字。 95「座」,麗本作「坐」,今依據磧砂藏、卍正藏改作「座」。 96「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彼」字。 97「便」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即」字。 98「樑渡」,宋、元、明三本均作「梁度」。 99「語」,麗本作「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