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1經卷十六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3

4幢品第5之三

(二一○)6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日中齋法7云何為三?八日、四日五日。
比丘當知:或是時,八日齋日四天王遣諸輔臣,觀察世間,誰有作善惡者?何眾生有慈孝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眾生好喜布施修戒忍辱精進三昧、演散8義、持八關齋9者?分別之。設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是時輔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道士四等10眾生。』時,四天王聞已,便懷愁憂,慘然不悅是時四天11王即往忉利天上,集善法講堂,以此因緣具白帝釋:『天帝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是時帝釋三十三天聞斯語已,皆懷愁憂,慘然不悅,減諸天眾,增益須倫眾。
「設復有時,若世間眾生之類有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12,持八關齋德清淨,不犯禁戒大如毛髮。爾時使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白四王:『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天王聞已,甚懷喜悅,即往提桓所,以此因緣具白帝釋;『天帝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時,帝釋三十三天皆懷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地獄拷掠自然休息,毒痛不行
「若四日齋日之時,遣太子下,察13下,伺14察人民,施行善惡眾生佛、信法、信比丘僧,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好喜布施,持八關齋,閉塞六情15,防制五欲16。設眾生17法者,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爾時,太子白四天王四天王聞已,便懷愁憂,慘然不悅,往至提桓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大王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是時天帝三十三天皆懷愁憂,慘然不悅,減諸天眾,增益須倫眾。
「設復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持八關齋爾時,太子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往白四天王:『大王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是時四天王聞此語已,甚懷喜悅,即往詣提桓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聖王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三自歸慈心諫諍,誠信不欺。』時,天帝四王三十三天皆懷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
比丘當知:五日說戒之時,四天王躬自來下,案行下,察人民。何眾生18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好喜布施,持八關齋如來齋法。設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時19四天王便懷愁悒,慘然不悅,往至帝釋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大20王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是時提桓因、三十三天皆懷愁憂,慘然不悅,減諸天眾,增益須倫眾。
「設復是時眾生之類有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持八關齋爾時四天王便懷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往帝釋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大王當知:今此世間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諸尊長。』是時提桓因、三十三天四天王皆懷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五日21持八關22齋法?」
是時,諸比丘世尊曰:「如來諸法之王,諸法之印。世尊當為諸比丘布演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奉行之。」
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說。
「於是,比丘男子、女人,於月八日、四日23五日說戒齋時,到四部眾中,是語24:『齋日,欲持八關齋法,尊者說之!』是時,四部之眾,當教與說八關齋法。先是語:『男子!稱名字。』彼已稱名字,便與說八關齋法。是時教授者當教前人是語:『今奉持如來齋法,至明日清旦,修清淨戒,除去惡法。若25惡行惡語意生惡念身三口四意三諸有26行,已作、作,或能以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27造,或能以愚癡所造,或能以豪族故所28造,或能因惡知識所造,或能今身、後身數身,或能不識佛、不識法,或能鬥亂29比丘僧,或能殺父母諸尊師長,今自30懺悔,不自覆藏依戒法成戒行八關如來齋法
「『云何為八關齋法?心如31盡形壽不殺,心,於眾生慈心之念,今字某,齋至明日清旦,不殺、心,有慈心一切眾生
「『如阿羅漢有邪念,盡形壽不盜,好喜布施今字某,盡形壽不盜,自今至明日心。
「『如32人,盡形33壽,不淫泆,有邪念,恆修梵行身體香潔,今日持不淫之戒,亦不念已妻,復不念女人想,至明日清旦,所觸犯。
「『如阿羅漢盡形壽妄語,恆知至誠,不欺他人,自今至明日不妄語,我自今以34後不復妄語
「『如阿羅漢,不飲酒不亂,佛禁戒,所觸犯,今亦當如是,自今日至明旦,不復飲酒佛禁戒,所觸犯。
「『如阿羅漢盡形壽不壞齋法,恆以時食,少知足不著於味,今亦如是盡形壽不壞齋法,恆以時食,少知足不著於味,從今日至明旦。
「『如阿羅漢,恆不在廣之上坐。所謂廣之床:金、銀、牙之床,或角床、佛座、辟支佛座、阿羅漢座、諸尊師座。是時阿羅漢不在此八種座,亦上坐35不犯此坐。
「『如阿羅漢不著香華、脂粉之飾,今亦當如是盡形壽不著香華、脂粉之好。
「『今字某,離此八事,奉持八關齋法,不墮三惡趣。持是功德,不地獄餓鬼畜生36八難37之中38,恆得善知識,莫與惡知識從事,恆得好父母家生,莫生邊地佛法處,莫長壽天上,莫與人作奴婢,莫作梵天,莫作釋身39,亦莫作轉輪聖王,恆生佛前,自見佛,自法,使諸根不亂。若我誓願三乘40行,速成道果。』
比丘當知:優婆塞優婆夷41此八關齋法,彼男子、女人,當三道:或生中,或天上,或般涅槃。」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不殺亦不盜,不淫不妄語
避酒遠花,著味犯齋者。
歌舞倡伎,學捨如羅漢
今持八關齋,晝夜不忘失。
生死42有周旋期;
莫與愛集,亦莫怨憎會。
願滅五陰苦,諸痛43生死惱;
涅槃諸患,歸之。

「是故,諸比丘男子、女人,欲持八關齋者,得44善處者,諸漏涅槃城者,方便,成此八關齋法。所以然者,中榮不足為貴,天上快樂不可稱計。若男子、女人欲求無上之福者,方便,成此齋45法。
今重告敕汝,男子、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四天王天46上,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我以是故,而說此義耳!中榮不足為貴,若男子、女人,持八關齋者,身壞終,善處天上,亦生艷天47兜術天、化自在天自在天虛。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
「諸比丘今重告汝,有男子、女人持八關齋者,生欲天者,色天者,亦成其願。何以故爾?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男子、女人,持八關齋生無色天者,亦果其願。
比丘當知:若男子、女人,持八關齋者,欲生四姓48家者,亦復生。又男子、女人,持八關齋49欲求作一方天子方、三方、四方天子,亦獲其願。欲求轉輪聖王者,亦獲其願。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若男子、女人欲求聲聞緣覺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無願不獲。諸比丘欲成其道者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50
(二一一51
52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現在前,爾時男子、女人獲福無量云何為三?53在前,男子、女人獲福無量。若財現在前,爾時男子、女人獲福無量復持梵行54現在前,爾時男子、女人獲福無量。是謂,比丘此三現在前,獲福無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信、財、梵難得,受者持戒人;
覺此三事已,智者隨時施。
長夜安隱諸天恆扶將;
在彼自娛樂五欲無厭足

「以是55,諸比丘!若男子、女人方便,成此三法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56
如是
一時在拘深57瞿師羅園58中。
爾時,拘深比丘恆好鬥訟,犯諸惡行,面相談說,或時刀杖相加。爾時世尊清旦往詣彼比丘所。到已,世尊告彼比丘:「汝等比丘!慎莫鬥訟,莫59是非。諸比丘!當共和合,共一師侶,水乳,何為鬥訟?」
爾時,拘深比丘世尊曰:「世尊勿憂此事!60慮此理;此過狀,自識其罪。」
世尊告曰:「汝等云何?為種作道,為畏恐61作道,為以世險62作道耶?」
比丘對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汝等豈非欲離生死,求無為作道乎?然五陰之身實不可保。」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如世尊教。我等族姓子所以出家道者,以求無為道,滅五陰身,是以63道。」
世尊告曰:「諸比丘!不應作道而復鬥諍,手拳64相加,面是非,惡聲向。汝等當應成就此行:共一法,共一師受,亦當此六種之法,亦當此身、口、行,亦當供養梵行者。」
比丘對曰:「此是我等事,世尊勿足慮此事!」
爾時世尊告拘深比丘:「云何,愚人!汝等不信如來語乎?方語如來勿慮此事,然汝等自受此邪見之報。」
爾時世尊重告彼比丘曰:「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王名曰長壽王65,,聰明黠慧不知。然善明刀劍之法,又乏寶物,諸藏無66充,財貨減少,四部之兵,亦復不多,臣佐之屬,亦復減少。當於爾時,波67國有王名梵摩68猛剛健,靡不降伏,錢財、七寶,悉皆滿藏,四部之兵,亦復不乏,臣佐具足
爾時梵摩達王便是念:此長壽王有臣佐,又乏財貨,珍寶今可往攻伐69其國。爾時梵摩達王即便興兵,往伐其國。
爾時長壽王聞興兵攻伐其國,即設方計。今雖無七寶之財,臣佐之屬,四部之兵;彼王雖復諸兵眾,如今日一夫之力,足能壞彼百千之眾,殺害眾生不可稱計,不可以世之榮,作永世之罪。今可此城,更在他國,使無鬥諍。
爾時長壽王不語臣佐,將第一夫人,及將一人,出舍衛城,入深山中70是時舍衛城中臣佐、人民,以不見長壽王,便遣信使,往詣梵摩所,而是說:『大王來至此土,今長壽王莫知所在。』是時梵摩達王來至迦尸71國中,而自治化。
「然長壽王有二夫人,皆懷妊72,臨欲在產。是時夫人自夢在都巿中生73,又日初出,四部之兵,手執五尺刀,各共圍遶74,而獨自產有佐者。已,便自驚覺,以此因緣長壽王,王75夫人曰:『今在此深山之中,何緣乃當在舍衛城內,在都巿中產乎?汝今欲生76者,當如鹿生。』是時夫人曰:『設不得此產者,正爾取死。』是時長壽王聞此語已,即於其夜,更改服,不將人眾,入舍衛城
「時,長壽王大臣,名曰善華77,甚相愛念。有小事緣出城,而見長壽王入城。時,彼善華大臣熟視王已,便捨而去,嘆息墮淚,復78道而行。時,長壽王便逐彼大臣,將在屏處語言79:『慎莫出口。』大臣對曰:『如大王教,不審明王有何教敕?』長壽王曰:『憶我舊恩,便80復。』時臣對曰:『大王有教令,當辦之。』長壽王曰:『我夫人者,昨夜夢在都81巿中產,又四部之兵而見82圍遶一男兒,極自端正。若不如夢產者,七日之中,終。』大臣報曰:『83堪辦此事,如王來敕。』作此語已,各捨而去。
是時,大臣便往至梵摩所。到已,而是說:『七日之中,意欲觀看大王軍眾:象兵、馬兵、車84兵、步兵,竟為多少。』是時梵摩85右曰:『時催上兵86眾,如善華語。』是時,善華大臣七日之中即集兵眾,在舍衛都巿中。是時,彼夫人七日之中,來在都巿中。時,善華大臣遙見夫人來,便是說:『善來,賢女!今正是時。』
爾時夫人見四部兵眾已,便懷歡喜,敕右人,施張大幔。時,夫人日初出時,便生男兒,端正87無雙,世之希有。時,夫人抱兒還詣山中。時,長壽王遙見夫人抱兒而來,便是語:『使兒老壽,受命無極。』夫人白王:『願王與立字!』時,王即以立字名曰『長生88。』
「時,長生太子年向八歲。父王壽有小因緣舍衛城爾時長壽王昔臣89劫比90王入城,從頭至足而熟觀視。已,便往至梵摩所。到已,而是說:『大王!極為放逸長壽王者今在此城。』時,王瞋恚,敕右人催收捕長壽王
是時右大臣將此劫比,東西求索。時,劫比遙見長壽王,便目91示語大臣曰:『此是長壽王。』即前收捕,至梵摩所。到已,白言:『大王92長壽王者此身。』是國人民,悉皆聞知捉93長壽王身。
「時,夫人亦復聞長壽王梵摩達所捉得。聞已,便是念:今復用活為?寧共大王一時同命。是時夫人即將太子入舍衛城夫人語太子曰:『汝今更求活處。』時,長生太子聞已,然不語。時,夫人徑往至梵摩所。王遙見來,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敕大臣:『將此夫人長壽王,至四衢道頭,分作四分。』時,諸大臣受王教令94,將長壽王夫人身,皆取返95縛,遶舍衛城,使萬民見。爾時,人民之類,莫不痛心!
「時,長生太子在大眾中,見將父母詣巿取殺,顏不變。時,長壽王還顧告長生曰:『汝莫見長,亦莫見短。』爾時,便說此偈:

『怨怨不休息,自古此法;
無怨能勝怨,此法不朽96。』

是時,諸臣自相謂曰:『此長壽王極為愚惑長生太子竟是何人,在我等前而說此偈?』時97長壽王告諸臣曰:『愚惑,但其中智者乃明吾語耳!諸賢98當知:以一夫之力,足能壞此百萬之眾。然我復是念:此眾生者難數,不可以一身之故,歷世受罪。怨怨不休息,自古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不朽。』
「時,彼諸臣將長壽王夫人身,到99四衢道頭,分作四分,即而捨100去,各還所在。時,長生太子向暮收拾薪草,耶維101父母而去。
爾時梵摩達王在高樓上,遙見有小兒耶維長壽王夫人身,已,敕右曰:『此必是長壽王親里102汝催收捉來。』時,諸臣民即往詣彼,未到之頃,兒已103走去。
「時,長生太子便是念:此梵摩達王殺我父母,又住我國中,今當報父母之怨。是時長生太子便往至彈琴師所。到已,便是說104:『學彈琴。』時琴師問曰:『今汝姓誰?父母為所105在?』小兒對曰:『父母本住此舍衛城中,父母早死。』琴師報曰:『學者便學之。』
比丘當知:爾時長生太子便學彈琴歌曲。時,長生太子素自聰明,未經數日,便能彈琴歌曲,不知。是時長生太子抱106琴詣107梵摩所,在象廄中,非人之時而獨彈琴,並復清歌。「爾時梵摩達王在高樓上,聞彈琴歌曲之聲,便問108109右人曰:『此何人在象廄中,而獨彈琴歌戲?』臣佐報曰110:『此舍衛城中有小兒,而獨彈琴歌戲111。』時,王告侍者曰:『可112使此小兒來在此戲,吾欲113。』時,彼114使人喚115此小兒,來至所。是時梵摩達王問小兒116:『汝昨夜在象廄中彈琴乎?』對曰:『如是大王!』梵摩達曰:『汝今可在吾側117,彈琴歌舞,當供給衣被、飯118食。』
比丘當知:爾時長生太子在梵摩達前,彈琴歌舞,極為精妙。時,梵摩達王聞此琴音,極懷歡喜,便告長生太子:『與吾守藏珍寶。』時,長生太子受王教敕未曾有失,恆隨王意,先笑後語,恆認119王意。爾時梵摩達王復告敕曰:『善哉善哉!汝今作人極為聰明,今復敕汝宮內可否?汝悉120之。』是時長生太子在內宮中,以此琴音教諸妓女,亦復教121乘象、馬技122術,不知。
是時梵摩達意出遊園館123共相娛樂,即敕長生124,催駕寶羽125之車。時,長生太子即受王教。令126尋駕寶羽127之車,被128象金銀鞍129勒,還來白王:『嚴駕130辦,王是時。』梵摩達王乘寶羽之車,使長生御之,及將四部兵眾。
「時,長生太子御車引導131,恆離大眾。時,梵摩達王問長生太子曰:『今日軍眾,悉為所在?』長生對曰:『臣亦不知軍眾所在?』時王告曰:『可小停132133,吾體疲極,欲止息。』時,長生太子即自停住,使王憩134息。比頃,軍眾未135至。
比丘當知:爾時梵摩達王即枕太子長生膝上睡眠。時,長生太子以王眠,便是念:此王於我極是大怨,又136取我父母殺之137,加138住我國界,今不報怨者,何時當報怨139今正爾140斷其命根!時,長生太子右手141拔劍,左手捉142王髮,然復是念:我父臨欲終時,而告我言:『長生當知:亦莫見長,亦莫見短。』加說此偈:
『怨怨不休息,自古此法;
無怨能勝怨,此法不朽。』
此怨,即還內劍。如是再三,復是念:此王於我極是大怨,又取我父母殺之,加住我國143144,今不報怨者,何日當剋?今正爾斷其145命根,乃為報怨。是時,復作146憶念:汝長生!亦莫見長,亦莫見短,父王教敕:『怨怨不休息,自古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不朽。』今可此怨,即還內劍。
是時梵摩長壽王長生太子,欲取我殺,即便恐懼,尋時得覺。時147長生太子曰:『大王!何故驚起,乃至於斯?』梵摩達曰:『向者睡眠長壽王長生太子拔劍欲取吾殺,是故驚耳!』
是時長生太子便是念:今此王已長生太子,即右手拔劍,左手捉髮,而語王曰148:『今正是長壽王長生太子。然王是我大怨,又取我父母殺之149,加住我國界,今不報怨,何日當剋?』時,梵摩達王即向長生是說:『今命在汝手,願垂原150捨,生命!』長生報曰:『可活王,然不全我命。』王報長生:『唯151願垂濟,吾不取汝殺!』
是時,長152生太子與王共作言誓:『俱共相命者不相害。』比丘當知;爾時長生太子即活王命。是時梵摩達王語長生太子言:『願太子還與我嚴駕寶羽之車,還詣國界。』是時,太子即嚴駕寶羽之車,人共乘,徑來至舍衛城
「時,梵摩達即集群臣而是說:『設卿等見長壽王兒,欲取何為?』其中或有大臣而是說:『斷手足。』或有言:『當分身三段。』或有言:『取殺之。』是時長生太子在王側坐,正意思惟來言。時,梵摩達王躬手捉長生太子,語諸人言:『此是長壽王長生太子,此身是。卿等勿得復有153語,敢所說。所以然者,長生太子見活吾命,吾亦活此人命。』時,諸群臣聞此語已,歎未曾有:『此王、太子甚奇!甚154特!乃155能於怨而不報恩。』
「時,梵摩達王問長生曰:『當應取我殺,何故見放,復不殺之,將有何因緣?今願聞之。』長生對曰:『大王!善聽!父王臨欲終之時,而是說:汝今亦莫見長,亦莫見短。又是語:怨怨不休息,自古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不朽。是時,群臣聞父王此語,皆相謂言:此王156狂惑所說,長生者竟是何人?長壽王對曰:卿等當知:其中有智之人,乃明此語耳!憶父王157此語已,是故全王命根158耳!』梵摩達王聞此語已,甚奇所作,歎未曾有,乃能守亡父教敕,不所墮。
「時,梵摩達王語太子曰:『汝今所說之義,吾猶不解,今可與吾說其義,使意解。』時,長生太子對曰:『大王!善聽!說之:梵摩達王取長壽王殺;設復長壽王所有群臣極有親者,亦取王殺之;設復梵摩所有臣佐,復長壽王臣佐殺之,是謂怨怨不斷絕。欲使怨斷者,有無報人159今觀此義已,是故不害王也。』是時梵摩達王聞此語已,甚懷踊躍,不能自勝。此王太子極為聰明,乃能廣演其義。
「時,梵摩達即向懺悔:『是我過,而取長壽王殺之。』即自脫天冠長生使著。復加160嫁女,還付161舍衛162國土、人民,尋付長生使領。王還163波羅治。
比丘當知:然古昔諸王此常法;雖此諍國之法,猶相堪忍,不相傷害。況164汝等比丘,以信堅固出家道,捨貪欲瞋恚愚癡165,今復諍競不相和順,各不相忍而不懺改。諸比丘!當以此因緣,知鬥非其宜然。一師侶,共水乳,勿共鬥訟。」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無鬥有諍慈心一切
患於一切諸佛所歎譽。

「是故166,諸比丘!當修行忍辱如是,諸比丘是學!」
是時,拘深比丘世尊曰:「世尊,勿慮此事!我等當分明此法。世尊!雖此語,其不然。」是時世尊便捨而去,詣跋耆167國。
爾時,跋耆國中有族姓子阿那律難提金毗羅。然彼族姓子,共作制限:其乞食者,後住者便掃灑地使淨,不乏。其得食來者分與使食,足者則善。不足者隨意所知。有遺餘者,瀉168著器中,便捨而去。最後乞食來者,足者則善,不足者便取器中食而自著缽中。爾時,便取水瓶,更著水169一處,即當一日掃除舍。復更在閑之處,正意繫念在前,思惟妙法。然復彼人不共語,各自寂然
爾時尊者阿那律思惟不淨想,念恃170喜安而遊初禪是時難提金毗羅阿那律心中所念,亦復思惟不淨想,念恃喜安而遊初禪尊者阿那律思惟禪、三禪、四禪爾時尊者難提金毗羅亦復思惟禪、三禪、四禪尊者阿那律思惟171172、不用處、有想無想173處,是時尊者難提金毗羅174亦復思惟處、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尊者阿那律思惟滅盡定175爾時尊者難提金毗羅亦復思惟滅盡定此諸176法,諸賢思惟此法。
爾時世尊師子國177中。爾時,守國人178遙見世尊來,便是說:「沙門勿來入179國中,所以然者,此國中有族姓子,名阿那律難提金毗羅,慎莫觸嬈!」
是時尊者阿那律天眼清淨天耳通,聞守國人與世尊如是說,使世尊不得入國。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出告門人曰:「勿遮!世尊今來,欲至此看。」
是時尊者阿那律尋入告金毗羅曰:「速來!世尊今在外。」
是時尊者三人即從三昧起,往至世尊所。到已,禮足,在面住。各自稱言:「善來世尊!」尊者阿那律前取世尊缽,尊者難提敷座尊者金毗羅取水與世尊洗足。
爾時世尊阿那律曰:「汝等三人在此和合有他念,乞食如意乎?」
阿那律曰:「如是世尊乞食不以為勞。所以然者,若思惟初禪時,爾時難提金毗羅亦復思惟初禪。若思惟180、三禪、四禪處、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滅盡三昧爾時難提金毗羅亦復思惟禪、三禪、四禪處、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滅盡定如是世尊我等思惟此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等181是時,更人法乎?」
阿那律報曰:「如是世尊我等人法182。」
世尊告曰:「何者是人之法?」
阿那律曰:「妙法,出人法上,我等慈心遍滿一方,方、三方、四方亦復如是四維下亦復如是一切一切,以慈心遍滿其中,限,不可稱計,而自遊戲。復以悲183心、心、護心,遍滿一方,方、三方、四方亦復如是四維下而自遊戲。是謂,世尊我等人之法。」
爾時尊者難提金毗羅阿那律曰:「我等何日至汝許問此義乎?今在世尊前而自稱說。」
阿那律曰:「汝等亦未曾至我許而問此義?但諸天184來至我所而說此義。是故,在世尊前而說此義耳!但我長夜之中知諸賢意,然諸賢185三昧故,在世尊前說此語耳!」
爾時,說此法時,壽大將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是時壽大將白世尊曰:「今日,世尊與此諸人而說法乎?」
是時世尊以此因緣具向壽大將說之。
是時,大將白世尊曰:「跋耆國快大利此三族姓子而自遊化阿那律難提金毗羅。」
世尊告曰:「如是,大將!如汝所言,跋耆國快得善利。且捨跋耆國,摩竭國快得善利,乃此三族姓子,若當摩竭國人民之類,憶此三族姓子,便長夜安隱。大將當知:若186縣邑城郭此三187族姓子者,彼城郭之中,人民之類,長夜安隱188。此三族姓子所生之家,亦獲大利,乃能此上尊之人,彼父母五種親族,若當憶此三人者,亦獲大利復天、龍、鬼神憶此三族姓子者,亦獲大利人歎說阿羅漢者,亦當歎說此三人。人歎無貪欲、無愚癡無瞋恚者,亦當歎說此三人。人歎說此福田者,亦當歎說此三人。如我於三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無上道,使此三人成此法義。是故,大將!當於此三族姓子,起歡喜心。如是,大將!是學!」
爾時,大將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二三?9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結使190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彼岸云何為三?所謂191192盜、疑。
「彼193云何194邪結195?所謂計我,生吾我之196想,眾生想,有命、有壽、人、有士夫有緣、有著,是謂邪之結。
「彼197云何疑結?所謂我耶?無我耶?生耶?無生耶?我、人、壽命耶?無我、人、壽命耶?有父母耶?父母耶?有今世、後世耶?無今世、後世耶?有沙門婆羅門耶?沙門婆羅門耶?阿羅漢耶?世阿羅漢耶?有得證者耶?得證者198耶?是謂疑結
「彼云何盜結?所謂盜者,我199當以此戒生大姓家,長者家,生婆羅門家,若天上及諸神中,是謂盜結。
「是謂200比丘此三結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彼岸,猶如兩牛一軛201不相離。此眾生類,亦復如是,三所繫,不能得從此岸彼岸
云何此岸云何彼岸?所謂此岸邪是,彼岸者所謂邪滅是。是202謂,比丘!三結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彼岸。是故,諸比丘方便,滅此三結。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二四)203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204三三昧205云何為三?空三昧206無願三昧207無想三昧208
「彼云何209空三昧?所謂空者,一切諸法,皆悉空虛,是謂210空三昧
「彼云何無想三昧?所謂無想者,於一切諸法,都無想念,亦不可見,是謂無想三昧
云何無願三昧?所謂無願者,於一切諸法,亦不願求,是謂,無願三昧
如是比丘!有211不得212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覺213如是214,諸比丘方便三三昧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215‧毗沙‧法王瞿默神足化,
齋戒現在216前,壽‧結‧三昧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六217

1「含」,聖本作「鋡」。
2「六」,聖本作「五」。
3宋、元、明三本均無「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六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二字,且於此不分卷、品,仍屬第五卷。
4「高」字之上,聖本有一「入」字。
5「第四」四字,聖本作「分」字。
6本經敘說:(一)三齋日四大天王天王使者、太子案行下,人間善惡,是日持八關齋法,閉塞六情,防止五欲。(二)佛教四部眾如何傳授優婆塞優婆夷關齋法。(三)男子、女人受持關齋戒者,所願皆成。增支部(A﹒336﹒Raja ◎ 諸王)、增支部(A﹒370﹒Uposathanga ◎ 布薩支[八齋戒])、阿含第二○齋經佛光四‧一八六一)、吳‧謙譯佛說齋經(大一‧九一○下)、失譯優陂夷舍迦經(大一‧九二上)、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關齋經(大一‧九三上)。
7齋法:指半月中八日、四日五日三天齋戒修持。齋(uposatha)(巴)、(uposatha)(梵),音譯布薩逋沙他,譯為淨住長養宿、斷等;即懺悔罪愆,長養善法,斷捨煩惱,使得清淨安住之意。
8「散」,聖本作「布」
9關齋:即八齋戒(atthanga-samannagata uposatha)(巴),又作八戒齋八戒,指在家居士一日一夜受持八種戒法
10四等心:即慈、悲、喜、心,又作四無量心
11本無「天」字,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補上,本有「天」字。
12「尊長者」,宋、元、明三本均作「諸尊長」。
13「察」,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案」。
14「伺」,聖本作「司」。
15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舊譯為「情」,新譯為「根」,以有情識故。
16五欲(panca kama)(巴),即染著色、聲、香、味、觸五境五種情欲
17「正」,麗本作「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18「孝」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有」字。
19「時」字之上,聖本有一「是」字。
20「大」,宋、元、明三本均作「天」。
21宋、元、明三本均無「日」字。
22「關」字之下,宋、元二本均一「日」字。
23「八日四日」,麗本作「四」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八日四日」五字。
24「語」,宋、元、明三本均作「說」。
25本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6諸有惡」三字,聖本作「業」字。
27「所」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故」字。
28本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9本無「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0本無「自」字。
31人:即證得真理之人,指阿羅漢佛陀
32「如」字之下,麗本有一「是」字,今依聖本刪去。
33本無「形」字。
34「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35上座」,宋、元、明三本均無「亦」二字,聖本作「上座亦」。
36「生」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中」字。
37八難(atthakkhana)(巴),又作八無暇、八非時,即修習梵行,向菩提道之八種難處:指地獄餓鬼畜生長壽天邊地、聾盲瘖啞、世智辯聰、前佛後。參閱阿含第一二四經八難經(佛光二‧一○○三)、阿含八難品第三七○經(佛光三‧三六七)。
38「中」,宋、元、明三本均作「處」。
39釋身:指天帝釋
40三乘(trini yanani)(梵),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為運載眾生生死海三種法門。
41「夷」,聖本作「斯」。
42死苦」,宋、元、明三本均作「老死」。
43「痛」,宋、元、明三本均作「病」。
44「得」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欲」字。
45「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八關」二字。‘
46本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7「天」,元本作「大」。
48四姓(cattaro vanna)(巴),即印度之四種會階級:(一)婆羅門(brahmana)(巴),又作梵志,譯為淨行僧侶及學者之階級,四姓中之最位,學習、教授吠陀經典,職司祈禱,為人神之媒介。(二)剎帝利(khattiya)(巴),又作剎利,譯為田主:國王及武士之階級,掌理政治及軍事。(三)吠奢(vessa)(巴),又作吠舍、工師種,譯為商賈、居士,平民之階級,從事農牧工商等生業。(四)首陀羅(sudda)(巴),又作旃陀羅,譯為農人,奴隸之階級。
49「人」,宋、元、明三本均作「者」。
50宋、元、明三本以此處為卷第五終。
51本經敘說信、財持梵行三法現前男子、女人獲福無量方便,成此三法。參閱增支部(A﹒341﹒Sammukhi ◎ 現在前。)
52「聞」字之前行,宋、元二本均有「高幢品第四之四」九字明本有「高幢品第四之三」九字。宋、元、明三本均以此經作為卷十六之首。
53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現」字。
54「行」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者」字。
55「以是」,聖本作「是故」。
56本經敘說:(一)佛因拘深比丘常好鬥訟,犯諸惡行,乃說長壽王之事,告誡當一師侶,共水乳,勿共鬥訟,拘深比丘不聽取,佛乃捨去。(二)至跋耆國,見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人和合共住,精進修持,便與阿那律人之法,壽大將至,佛乃讚歎此三族姓子:若憶此三人者,能獲大利,當於此三族姓子,起歡喜心。中部(M﹒48﹒Kosambiya-sutta 賞彌經)、中部(M﹒128﹒Upakkilesa-sutta 隨煩惱經)、小部本生經(J﹒428﹒Kosambhi-jataka ◎ 賞彌本生)、律藏大品(Mv﹒102 )、姚秦‧佛陀耶含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卷四三(大二‧八七九)、劉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五分律四(大二‧一五八)、阿含第七長壽王本起經(佛光二‧五八六)、阿含第一八五經牛角娑羅林經(佛光四‧一六五三)、吳‧康僧會六度集經卷一第十經(三‧五)、失譯長壽王經三‧三八六)。
57拘深(Kosambi)(巴),又作賞彌、拘睒彌,譯為不靜。又作拔沙(Vamsa)(巴),為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深」,聖本作「睒彌」。
58瞿師羅園(Ghositarama)(巴),譯為精舍。為瞿師長者奉施釋尊之園林。
59「莫」,聖本作「共」。
60「自」,聖本作「息」。
61「畏恐」,聖本作「恐畏」。
62「險」,麗本作「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險」。
63「是以」,聖本作「以是」。
64「拳」,聖本作「捲」。
65舍衛城中有王名曰長壽王」,巴利本(V﹒vol﹒1,p﹒342作 Dighiti nama Kosalaraja(有拘薩羅王名壽)。聖本無「王」字。
66「無」,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不」。
67「波」,麗本作「婆」,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正藏改為「波」。
68「漢羅國有王名梵摩達」,巴利本(V﹒vol﹒1,p﹒342作Baranasiyam Brahmadattonama Kasiraja (波羅國有迦尸王,名梵施)。梵摩達譯為梵授。「」,明本作「奈」。
69「伐」,麗本作「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伐」。
70爾時長壽王不語臣佐,……出舍衛城,入深山中」,四分律卷第四三(大二‧八八○中)作:「時,王長生第一夫人逃走,至波羅國,假作螺髻婆羅門,夫婦在陶師家住。」
71迦尸(Kasi)(巴),又作迦夷,譯為光有體、蘆葦,位於中印度,為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72「妊」,聖本作「任」。
73「生」,聖本作「產」。
74「遶」,正本作「繞」。
75「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壽」三字。
76「生」,宋、元、明三本均作「產」。
77「善華」,四分律卷第四三(大二‧八八○下)作:「富盧醯侈」。
78「復」,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著」。
79語言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共語」三字。
80「反」,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返」。
81本無「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2「見」,宋、元、明三本均作「自」。
83「今」,正本作「令」。
84本無「兵車」二字
85「達」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王」字。
86本無「兵」字。
87「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正」。
88長生(Dighavu)(巴)。
89「臣」,聖本作「日」。
90「比」,聖本作「北」。
91「目」,宋、元、明三本均作「指」,聖本作「自」。
92「言大王」,宋、元二本均作「大言」,明本作「大王言」,聖本作「王言」。
93「捉」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傳」字,聖本有一「捕」字。
94「令」,宋、元、明三本均作「命」。
95「返」,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反」。
96「怨怨不休息,自古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不朽」,阿含第七長壽王本起經(佛光二‧五九二)作:「童子可忍!童子可忍莫起怨詰,但當行慈。」
97本無長生太子竟是何人……時」七字。
98「賢」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者」字。
99「到」,宋、元、明三本均作「至」。
100「而捨」,宋、元、明三本均作「捨而」。
101耶維:即毗、火化。
102「里」,聖本作「理」。
103「已」,聖本作「以」。
104「便往至彈琴師所。到已,便是說」,巴利本(V﹒vol﹒1,p﹒345 )作 Baranasim pavisitva antepurassa samanta hatthisalam gantva hatthacariyam etad avoca﹒(入波羅城往近後宮之象 ,向象師說)。
105「所」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何」字。
106「抱」,宋本作「執」。
107「詣」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往」字。
108宋、元、明三本均無「問」字。
109本無「敕」字。
110「佐報曰」三字,聖本作「右白王」四字。
111「此舍衛城中有小兒,而獨彈琴歌戲」,四分律卷第四三(大二‧八八上):「去王妓女不遠有調象師住,彼有弟子字長摩納,是彼於夜過半彈琴歌戲聲。」「小」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一」字。「而獨」,聖本作「在彼」。
112「可」字之上,本有一「汝」字。
113本無「吾欲之」四字。
114「時彼」,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是時」。
115「喚」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受王敕已即王」六字,聖本有「受王敕已即往」六字
116「兒」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曰」字。
117「側」,宋、元、明三本均作「前」。
118「飯」,宋、元、明三本均作「飲」。
119「認」,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忍」。
120「悉」,麗本作「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悉」。
121「教」,麗本作「使」,今依據聖本改作「教」。
122「技」,麗本作「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技」。
123「館」,聖本作「觀」。
124宋、元、明三本均無「即敕長生」四字。
125「寶羽」,宋本作「羽寶」,元、明二本均作「羽葆」。
126宋、元、明三本均無「令」。
127「寶羽」,元、明二本均作「羽葆」。
128「被」,元、明二本均作「鞍」。
129「??」,聖本作「案」。
130「已」,聖本作「以」。
131「導」,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道」。
132「停」, 聖本作「亭」。
133「住」,聖本作「車」。
134「憩」,麗本作「懈」,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憩」。
135「未」,聖本作「來」。
136宋、元、明三本均無「又」字。
137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38「加」,宋、元、明三本均作「又」。
139本無「怨」字。
140本無「正爾」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1宋、元、明三本均無「自」字。
142「捉」麗本作「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捉」。’
143本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4「界」,聖本作「國」。
145「其」,麗本作「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146「作」,聖本作「更」。
147本無「得覺時」三字。
148「曰」,宋、元、明三本均作「言」。
149本無「之」字,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補上。正本亦一「之」字。
150「原」,聖本作「元」。
151「唯」,宋、元、明三本均作「惟」。
152「長」字之上,聖本有「王及」二字
153本無「有」字。
154本無「甚」字。
155「乃」,麗本作「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乃」。
156本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57宋、元、明三本均無「王」字。
158宋、元、明三本均無「根」字。
159「人」,宋、元、明三本均作「耳」。
160「復加」,宋、元、明三本均作「又復」。
161「還付」,宋、元、明三本均作「與還將」,聖本作「與還治」。
162「衛」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城」字。
163「還」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去」字。
164「況」,宋、元、明三本均作「然」。
165「心」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之」字。
166「故」,宋、元、明三本均作「時」。
167跋耆(Vajji)(巴),又作跋祇,譯為增勝、避,位於中印度,為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168「瀉」,宋、元二本與聖本無作「寫」。
169本無「水置」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70「恃」,明本作「得」,聖本作「持」。
171處:即空無邊(akasanancayatana)(巴)之略稱,為無色界第一天,行人患色籠如牢獄,心欲出離之,捨色想無邊虛空心。
172處:即識無邊處(vinnanancayatana)(巴)之略稱,為無色界之第二天,捨空緣識,以識為處禪定境界。
173「想」,正本作「相」。
174本無金毗羅」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5滅盡定:即受想定(sannavedaayita-nirodhasamapatti)(巴),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不還果以上之聖者,為假涅槃之想而入此定,此為九次第定之最高境界。雜阿含一第五六七經正‧卷二一‧五六八經):「滅盡定者,身、口、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
176本無「諸」字。
177師子國」,阿含第七長壽王本起經(佛光二‧六○二)作「般那蔓闍寺林」。阿含第一八五經牛角娑羅林經(佛光四‧一六五三)作「牛角娑羅林」。
178「守國人」,阿含第一八五經牛角娑羅林經(佛光四‧一六五四)作「守林人」。「國」,宋、元、明三本均作「園」。
179「入」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勿」字。
180本無禪」二字
181「等」,麗本作「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等」。
182「法」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之」字。
183「悲」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慈心二字,聖本有一「慈」字。
184「天」,元本作「大」。
185「賢」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者」字。
186「若」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當」字。
187明本無「三」字。
188本無「隱」字。
189本經敘說邪、盜、疑三結使,能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彼岸;故方便,滅此三結。
190三結(tini samyojanani)(巴),指三種煩惱,即見道所斷三種煩惱:(一)有身見結(sakkaya-ditthi-samyojana)(巴);(二)戒禁取結(silabbataparamasa-samyojana);(三)疑結(vicikiccha-samyojana)(巴)。即以下經文所述之邪經、盜結、疑結。使,為煩惱異名,有二義:即繫縛三界,使不出離;又謂煩惱能驅役人流轉三界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六):「見、取、疑三結盡已,得須陀洹,不墮惡法正覺,極七有天上人間往來已,便得苦際。」
191明本無「所謂」二字,宋、元二本均作「第一」。
192「邪」,聖本作「見」。
193本無「彼」字。』
194宋、元、明三本均無「為」二字
195本無「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6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97本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8宋、元、明三本均無「者」字。
199本無「盜者我」三字。
200「是謂」,宋、元、明三本均作「如是」。
201「軛」,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枙」。
202本無「是」字。
203本經敘說比丘說空、無願無想三三昧不得三三昧者,久在生死,不能自覺;故方便三三昧增支部(A﹒3163﹒Samadhi ◎ 三昧)。
204「此」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有」字。
205三三昧(tayo samadhi)(巴),又作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
206空三昧」,巴利本作 sunnato samadhi (空三摩地)。
207無願三昧」,巴利本作 appanihito samadhi (無願三摩地)。
208無想三昧」,巴利本作 animitto samadhi (無相三摩地)。「想」,宋、元、明三本均作「相」。
209宋、元、明三本均無「名」字。
210宋、元、明三本均無「為」二字
211本無「有」字。
212宋、元、明三本均無「不得二字
213本無「寤」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悟」。
214如是」,聖本作「是故」。
215「幢」,聖本作「僮」。
216現在」,宋、元、明三本均作「神現」。
217「六」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