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1經卷第二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2
苦樂品第二十九3
(二五二)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人先樂而後苦;或有人先苦而後5苦;或有人先樂而後樂。
「云6何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一人生卑賤家,或殺人種、或工師種、或邪道家生,及餘貧匱之7家,衣食不充,彼人便生彼家。然復彼人無有邪見,彼便有此見8:有施、有受者,有今世、有9後世,有沙門、婆羅門,有父、有母,世有阿羅漢等受教者,亦有善惡果報。若彼10有極富之家,以知昔日施德之11報,不放逸報。彼若復見無衣食家者,知此人等不作施德,恆值貧賤,我今復值貧賤,無有衣食,皆由曩12日13不造福故,誑惑世人,行放逸法,緣此惡行之報,今值貧賤,衣食不充。若復見沙門、婆羅門修善法者,便向懺悔,改往所作;若復所有之遺14餘,與人等分,彼身壞命終,生善處15;若生人16中,多財饒寶,無所乏短。是謂此人先苦而後樂。
「何等人先樂而後苦?於是,或有一人生豪族家,或剎利種、或長者種、或大姓家,及諸富貴之家,衣食充足,便生彼家。然彼人恆懷邪見,與邊見共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之報,亦無父母,世無阿羅漢,亦無有得證者,亦復無有善惡之報。彼人有此邪見,若復見有富貴之家,而作是念:此人久有此財寶耳!男者久是男,女者久是女,畜生者久是畜生。不好布施,不持戒律。若彼見沙門、婆羅門奉持戒者,起瞋恚心17:此人虛偽,何處當有福報之應?彼人身壞命終之後,生地獄中;若得作人,在貧窮18家生,無有衣食,身體裸露,衣食不充。是謂此人先樂而後苦。
「何等人先苦而後苦?於是,有人生貧賤家,或殺人種、或工師種,及諸下劣之家,無有衣食,而此人生彼家。然復彼人身抱邪見,與邊見19共相應,彼人便有此見:無施、無有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世無阿羅漢。不好布施,不奉持戒。若復見沙門、婆羅門,即興瞋恚向賢聖人:彼人見貧者,言久來有是;見富者,言久來有是;見父者,昔者是父;見母者,昔者是母。彼若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生人中,極為貧窮,衣食不充。是謂此人先苦而後苦。
「彼云何先樂而後樂?彼或有一人生富貴家,或剎利種、或梵志種、或生國王種、或長者種生,及諸饒財多寶家生,所生之處無有乏短,彼人便生此家。然後20彼人有正21見,無有邪見,彼便有此見:有施、有受者,有今世、後世,世有22沙門、婆羅門,亦有善惡之報,有父、有母,世有阿羅漢。彼人若復見富貴之家饒財多寶者,便作是念:此人昔日布施之所致。若復見貧賤之家:此人昔者,皆由不布施故。故23我今可隨時布施,莫後更生貧賤之家。然常好喜施惠於人,彼人若見沙門、道士者,隨時問訊可否之宜,供給衣被、飲24食、床25臥具、病瘦醫藥,盡惠施之。若復命終之後,生善處天上;若人26中,生富貴之家,饒財多寶。是謂此人先樂而後樂。」
是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我觀今世眾生先苦而後樂,或有眾生於今世先樂而後苦,或有眾生於今世先苦而後苦,或有眾生先樂而後樂。」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有此因緣,使眾生之類先苦而後樂,亦復有此眾生先樂而後苦,亦復有此眾生先苦而後苦,亦復有眾27生先樂而後樂。」
比丘白佛:「復以何因緣先樂28而後苦29?復以何因緣先苦30而後樂31?復以何因緣先苦而後苦?復以何因緣先樂而後樂?」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若人壽百歲,正可十十耳!若使壽終冬、夏、春、秋。若復,比丘!百歲之中作諸功德,百歲之中造諸惡業,作諸邪見,彼於異時,或冬受樂,夏受苦。若百歲之中,功德具足,未曾有短;若復在中百歲之內,在32諸邪見,造不善行,先受其罪,後受其福。若復少時作福,長時作罪;後生之時少時受福,長時受罪。若復少時作罪,長復作罪,復人後生之時先苦而後苦。若復於少時作諸功德,分檀布施33,彼於後生先樂而後樂。是謂,比丘!以此因緣先苦而後樂,亦由此因緣先樂而後苦,亦由此因緣先苦而後苦,亦34由此因緣先樂而後樂。」
比丘白佛言:「唯然35,世尊!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求此先樂而後樂。」
世尊告曰:「如是,比丘!如汝所言,若有眾生欲成涅槃及阿羅漢道乃至佛道,當於中行布施,作諸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三)3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身樂心不樂;或有人心樂身不樂;或有人心亦不樂身亦不樂;或有人身亦樂心亦樂。
「彼何等人身樂心不樂?於是,作福凡夫人,於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37臥具、病瘦醫藥,無所短乏38,但不免39餓鬼、畜生、地獄道,亦復不免惡趣中。是謂此人身樂心不樂。
「彼何等人心樂身不樂?所謂阿羅漢不作功德,於是四事供養之中,不能自辦,終不能得,但免地獄、餓鬼、畜生之道,猶如羅漢唯喻40比丘。是謂此人心樂身不樂。
「彼何等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所謂凡夫之人不作功德,不能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41臥具、病瘦醫藥,復42不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是謂此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
「彼何等人身亦樂心亦樂?所謂作功德阿羅漢,四事供養無所短乏,衣被、飲食、床臥具、 病瘦醫藥,復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所謂尸波43羅比丘是。是 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當44如尸波羅比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四)4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說四梵之福。云何為四?若有信善男子、善女人,未曾起偷婆處,於中能起偷婆者,是謂初梵之福也。復次,信46善男子、善女人,補治故寺者,是謂第二受47梵之福也。復次,信善男子、善女人,和合聖眾者,是謂第三受梵之福48。復次,若多薩阿竭初轉法輪時,諸天、世人勸請轉法輪,是謂第四受梵之福。是謂四受梵之福。」
爾時,有異比丘白世尊言49:「梵天之福竟為多少?」
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當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
世尊告曰:「閻浮里地東西七千由旬,南北二萬一千由旬,地形像車,其中眾生所有功德,正可與一輪50王功德等。
「瞿耶尼縱廣三十二萬里,地形如半月。比丘當知:閻浮地人民,及一輪王之德,比彼人者,與彼一人德等。
「復次,比丘!弗于逮里地51縱廣三十六萬里,地形方正,計閻浮里52地及瞿耶尼二方之福,故不如彼弗于逮一人之福。
「比丘當知:鬱單曰53縱廣四十萬里,地形如月滿,計三方人民之福,故不如鬱單曰一人之福。
「比丘當知:計四天下人民之福,故不如四天王之德;計四天下人民之福及四天王,故不如三十三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故不如釋提桓因一人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及三十三天及釋提桓因,故不如一豔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釋提桓因及54豔天,故不如一兜術天55福;計從四天下至兜術天之福,故不如一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他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他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梵天王之福。
「比丘當知:此是梵天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其福者,此是其量也。是故,比丘!欲求梵天福者,當求方便,成其功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五)5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之類有四種食,長養眾生。何等為四?所謂摶57食或大、或小58,更樂食、念食、識食,是謂四食59。
「彼云何名為60摶食?彼摶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噉者,是謂名為61摶食。
「云62何名更樂食?所謂更樂食者,衣裳、繖63蓋、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諸64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名為更樂之65食。
「彼云何名為念食?諸意中所念想66、所思惟者,或以口說,或以體觸,及諸所持之法,是謂名為念食。
「彼云何為67識食?所念識者,意之所知。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是謂名為識食。
「是謂,比丘!有此四食,眾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是故,諸比丘!當共捨離此四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六)6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辯69。云何為四?所謂義辯、法辯、辭70辯、應辯。
「彼云何名為義辯?所謂義辯者,彼彼之所說,若天、龍、鬼神之所說,皆能分別其義,是謂名為義辯也。
「彼云何名為法辯?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71不可沮壞,所72可總持者,是謂名為法辯。
「彼云何名為辭辯?若前眾生,長短之語,男語,女語73,佛語,梵志、天、龍、鬼神之語,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彼之所說,隨彼根原74與其說法,是謂名為辭辯。
「彼云何名為應辯?當說法時,無有怯弱,無有畏懼,能和悅四部之眾,是謂名為應辯。
「我今當教敕汝,當如摩訶拘絺羅。所以然者,拘絺羅有此四辯,能與四部之眾廣分別說。如我今日觀諸眾中,得四辯才,無有出拘絺羅者75。若76此四辯,如來之所有,是故77,當求方便,成四辯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七)7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終不可思議79。云何為四?眾生不可思議79;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81。所以然者,不由此處得至滅盡涅槃。
「云何眾生不可思議?此眾生為從何來?為從何去82?復眾何起?從此終當從何生?如是,眾生不可思議。
「云何世界不可思議?諸有邪見之人:世界斷滅、世界不斷滅83,世界有邊、世界無邊,是命、是身,非命、非身,梵天之所造,諸大鬼神作此世界84耶8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梵天造人民,世間鬼所造;
或能諸鬼作,此語誰當定?
欲恚之所纏,三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世俗有災86變。
「如是,比丘!世界87不可思議。
「云何龍界不可思議?云何此雨為從龍口出耶?所以然者,雨渧88不從龍口出也。為從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雨渧不從眼、耳、鼻出89,但龍意之所念,若念惡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90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眾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91雨。如是,比丘!龍境界不可思議。
「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清淨無92穢受諸天氣。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以過人行。如來身者,為是天93身耶94?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如來壽為短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有四神足。如來為長壽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然復如來故與95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如來身者,不可摸則,不可言長、言短,音聲96亦不可法則。如來梵音,如來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如是,比丘!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一凡人,便作是念:我今當思議世界。是時,彼人出舍衛城,在一華池水側,結跏趺坐,思惟97世界:此世界云何98成?云何敗?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為從何來?為從何出?為何時生?是時,彼人思議99,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100。是時,彼人復作是念:我今狂惑,心意錯亂,世間無者,我今見之。
「時,彼人還入舍衛城,在里巷之中作是說:『諸賢當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云何世間無者,汝今見之?』
「時,此人報眾多人曰:『我向者作是思惟:世界為從何生?便出舍衛城,在華池側,作是思議:世界為從何來?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從何而101來?為誰所生?若命終者當生何處?我當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如汝實狂愚,池水之中那得四種兵?諸世界狂愚102之中,汝最為103上!』
「是故,比丘!我觀此義已,故告汝等耳!所以然者,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亦復不得至涅槃處,然思議此者,則令人狂,心意錯亂。然比丘當知:彼人實見四種之兵。所以然者,昔日諸天與阿須倫共鬥,當共鬥104時,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阿須倫便懷恐怖,化形極使105小,從藕根孔中過。佛眼之所見非餘者所及。
「是故,諸106比丘!當思議四諦。所以然者,此四諦者,有義、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是故,諸比丘!捨離此世界之法,當求方便,思議四諦。如107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八?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神足。云何為四?自在三昧行盡神足;心三昧行盡神足;精進三昧行盡神足;誡109三昧行盡神足110。
「彼云何為自在三昧行盡神足111?所謂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是謂第一神足。
「彼云何心112三昧行盡神足?所謂心所知法,遍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罣礙,是謂名為113心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所謂此三昧無有懈倦114,亦無所畏,有勇猛意,是謂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諸有三昧,知眾生心中所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欲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115了知,是謂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
「如是116,比丘!有此四神足,欲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此四神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九?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起愛之法118,若比丘愛起時便起。云何為四?比丘緣衣服故便起愛;由乞食故便起愛;由床座119故便起愛;由醫藥120故比丘121便起愛。是謂,比丘!有此四起愛之法,有所染著。
「其有比丘著衣裳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衣時,便起瞋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是食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乞食時,便興瞋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床座122者,我123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床座時,便起124瞋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醫藥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醫藥時,便興瞋恚,起想著念。
「比丘當知:我今當說衣裳二事,亦當親近,亦當不親近。云何親近?云何不親近?若得衣裳,極愛著衣者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復得衣裳起善法心不愛著,此可親近。若乞食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乞食時起善法,此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善法,此125可親近。醫藥亦爾。
「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法,除去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欲使檀越施主,獲其功德,受福無窮,得甘露滅12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衣裳用布施,飲食床臥具;
於中莫起愛,不生諸世界。」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大河水從阿耨達泉出。云何為四?所謂恆伽128、新頭129、婆叉130、私陀131。彼恆伽水132牛頭口出向東流133,新頭南流師子口出,私陀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從馬口中134出。
「是時,四大河水繞135阿耨達泉已,恆伽入東海,新頭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
「爾時,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136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137。所以然者,如來眾者,其猶大海,四諦其如四大河,除去結使,入於無畏涅槃城。
「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所以然者,我今正是釋迦子,從釋種中出家學道。比丘當知:欲論生子之義者,當名沙門釋種子是。所以者何138?生皆由我生,從法起,從法成。是故,比丘!當求139方便,得作釋種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一?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141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等心。云何為四?慈、悲、喜、護。以何等故名為梵堂?比丘當知:有梵、大梵名千,無與等者,無過上者,統千國界,是彼之堂,故名為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勢,能觀此千國界,是故名為梵堂。
「是故,諸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彼四部之眾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一142
1「含」,聖本作「鋡」。
2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曇摩難提譯」十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3「九」,聖本作「八」。
4本經敘說世有四種人:(一)先苦後樂者,雖生卑賤家,知有善惡果報,勤修福業;(二)先樂後苦者,雖生豪族家,但懷邪見,不信罪福;(三)先苦後苦者,生於貧賤家,又身抱邪見,不好布施,不奉持戒;(四)先樂後樂者,生於富貴家,具有正見,勤修福業。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
5「而後」,聖本作「後亦」。
6「云」字之上,元、明二本均有一「彼」字。
7「之」,宋本作「乏」。
8「見」字之下,宋本有一「者」字。
9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有」字。
10聖本無「彼」字。
11「德之」,宋、元、明三本均作「之德」。
12「曩」,聖本作「往」。
13「日」,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昔」。
14「之遺」,宋、元、明三本均作「乏匱」。
15「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天上」二字。
16「人」字之上,聖本有「天上」二字。
17宋、元、明三本均無「心」字。
18「窮」,宋、元、明三本均作「賤」。
19邊見(antaggahika-ditthi)(巴),又作邊執見,為五見之一,指執取死後斷滅之斷見,或死後常住不滅之常見,為偏於一邊之謬見。
20「後」,宋、元、明三本均作「復」。
21「正」,宋、元、明三本均作「等」。
22「世有」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世世有」三字。
23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故」字。
24「飲」,聖本作「飯」。
25「床」字之下,明本有一「敷」字,聖本有一「蓐」字。
26「人」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在」字。
27「眾」字之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一「此」字。
28「樂」,宋、元、明三本均作「苦」。
29「苦」,宋、元、明三本均作「樂」。
30「苦」,宋、元、明三本均作「樂」。
31「樂」,宋、元、明三本均作「苦」。
32「在」,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作」。
33「施」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長復作諸功德分段布施」十字。
34聖本無「亦」字。
35「然」,麗本作「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36本經敘說世有四種人:(一)身樂心不樂者,作福之凡夫人,於四事無乏,但不免惡趣;(二)心樂身不樂者,阿羅漢不作功德,於四事供養不能得,但能免於惡趣;(三)身心俱不樂者,凡夫之人不作功德,四事短乏,又不能免於惡趣;(四)身心俱樂者,作功德之阿羅漢,四事供養無乏,又能免於惡趣。當習身心俱樂者。
37「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敷」字,聖本有一「蓐」字。
38「短乏」,宋、元、明三本均作「乏短」。
39「免」,聖本作「勉」。
40「唯喻」,宋、元、明三本均作「維喻」。
41「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敷」字,聖本作「維渝」。
42「復」,麗本作「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復」。
43「波」,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婆」。
44聖本無「當」字。
45本經敘說:(一)起塔、治故寺、和合聖眾、請轉法輪等四事成就,則受梵天之福;(二)梵天之福無量,欲求此福者,當以方便成其功德。參閱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閻浮提洲品(佛光二‧六七五)。
46宋、元、明三本均無「信」字。
47宋本無「受」字。
48「福」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也」字。
49「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50「輪」字之上,聖本有一「轉」字。
51聖本無「里地」二字。「里」,宋、元、明三本均作「人民」二字。
52「里」,元、明二本均作「之」。
53「曰」,宋、元、明三本均作「越」。
54宋、元、明三本均無「及」字。
55「天」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一「之」字。
56本經敘說摶食、更樂(觸)食、念食、識食等四種食,眾生以此流轉生死,故當共捨離此四食。參閱相應部(S﹒12﹒11﹒Ahara 食)。
57「摶」,宋、元二本均作「揣」。
58「或大或小」,巴利本作 olarika va sukhuma va (或粗或細)。
59四食(cattaro ahara )(巴),即四種食:(一)摶食(kabalinkarahara)(巴),又作揣食、段食。(二)更樂食(phassahara)(巴),又作觸食。(三)念食(mano sancetanahara)(巴),又作思食。(四)識食(vinnanahara)(巴)。參閱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忉利天品(佛光二‧七七○)。
60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61宋、元、明三本均無「名為」二字。
62「云」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彼」字。
63「繖」,聖本作「散」。
64「諸」,聖本作「語及」二字。
65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66「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所」字。
67「為」,宋、元、明三本均作「名」。
68本經敘說義辯、法辯、辭辯、應辯等四辯,摩訶拘絺羅具此四辯,能與四部之眾廣分別說;當如拘絺羅,成就四辯才。
69四辯:又作四無礙解(catu-patisambhida)(巴)。巴利本(Vibh﹒vol﹒1,p﹒293)作:「於義之智為義無礙解,於法之智為法無礙解,於其法之辭、說明為詞無礙解,於諸智之智為辯無礙解。」
70「辭」,宋本作「報」。
71「實」,聖本作「寶」。
72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所」字。
73「長短之語,男語,女語」,屬「聲明」,梵語、巴利語之文法名辭 、形容辭之曲用,字尾之變化有關男性、女性、長母音、短母音等之分別。
74「原」,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元」。
75麗本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6「若」,聖本作「如」。
77「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諸比丘」三字。
78本經敘說有眾生、世界、龍國、佛國境界四事不可思議,此四事無善根本,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不能修得梵行,至涅槃處;當思議四諦,四諦有義理,能修得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處。參閱增支部(A﹒4﹒77﹒Acintita ◎ 不可思議)、雜阿含卷十六第四○六¯四○七經(大正‧卷一六‧四○七¯四○八經)。
79「議」,麗本作「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80「議」,大正本作「義」。
81「眾生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巴利本(A﹒vol﹒2,p﹒80)作:「諸佛之佛境界不可思議;修定者之定境界不可思議;業之異熟不可思議;世界之思惟不可思議。」
82「去」,宋、元、明三本均作「生」。
83聖本無「滅」字。
84「界」,宋本作「間」。
85「耶」,大正本作「邪」。
86「災」,聖本作「此」。
87「界」,麗本作「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界」。
88「渧」,宋、元、明三本均作「滴」。
89「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一「也」字。
90「行本」,宋、元、明三本均作「本行」。
91「能作」,宋、元、明三本均作「作此」。
92「無」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瑕」字。
93「天」,麗本作「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天」。
94麗本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5「與」,麗本作「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與」。
96「聲」,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響」。
97「惟」,宋、元、明三本均作「議」。
98「此世界云何」五字,宋本作「云何世界」四字。
99「議」,聖本作「惟」。
100「是時,彼人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雜阿含卷十六第四○六經(大正‧卷一六‧四○七經)作:「有一士夫出王舍城,於拘絺羅池側正坐,思惟世間思惟。當思惟時,見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無量無數,皆悉入於一藕孔中。」
101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而」字。
102「愚」,宋本作「惑」。
103「最為」,宋、元、明三本均作「為最」。
104宋、元、明三本均無「當共鬥」。
105聖本無「使」字。
106「是故諸」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如是」二字。
107「如」,麗本作「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如」。
108本經敘說欲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自在、心、精進、誡等四種三昧行盡神足。參閱相應部(S﹒51﹒11﹒Pubbe 前)。
109「誡」,元、明二本均作「戒」。
110「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誡三昧行盡神足」,以上四種神足,巴利本(S﹒vol﹒5,p﹒254)作 chandasamadhipadhanasankharasamannagatam iddhipadam (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viriya。(精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citta。(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vimamsa。(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111聖本無「神足」二字。
112「心」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有」字。
113宋、元、明三本均無「名為」二字。
114「倦」,麗本作「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115「一切」,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皆悉」。
116「如是」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是故諸」三字。
117本經敘說佛告比丘有四起愛之法,於四事供養生貪染愛著,當生起愛著之不善法時,不可親近;若心不生愛著之善法時,此可親近;欲使施主獲得功德,受福無窮,得甘露滅,當親近善法,除去惡法。參閱增支部(A﹒4﹒9﹒Tanhuppada ◎ 愛起)。
118四起愛之法(cattaro tanhuppada)(巴)、即由衣服(civarahetu)(巴)、由乞食(pindapatahetu)(巴)、由床座(senasanahetu)(巴)、由醫藥(itibhavabhavahetu)(巴)而生起渴愛。「起愛」,麗本作「愛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愛」。
119「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120「藥」,大正本作「樂」。
121明本無「比丘」二字。
122「座」,宋本與聖本均作「坐」。
123麗本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4「起」,宋、元、明三本均作「興」。
125「此」,大正本作「亦」。
126「滅」,宋本作「城」,元、明二本均作「味」。
127本經敘說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當滅本名字,同稱釋迦弟子;如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當求方便,得作釋迦弟子。
128恆伽(Ganga)(巴),又作殑伽,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流經中印度,後注入孟加拉灣。其上游流域,為阿闥婆吠陀及梵書成立之文明中心;中游流域為古奧義書時代之文明中心。佛陀應化世間,恆河流域為佛法宣揚之要地,又此河俗稱為福水,謂入水中沐浴,可洗滌罪垢,故自古多有行者於此修道。
129新頭(Sindhu)(巴),又作信度、辛頭,譯為驗,即印度河,發源於西藏西南隅Kailas(開拉斯)山附近,後注入阿拉伯海。古代犍馱羅國,即位於此河流域。
130婆叉(Vaksu)(梵),又作縛芻,譯為胸,即Oxus(奧克薩斯)河,發源於帕米爾高原(蔥嶺),後注入阿拉爾海。古代睹貨羅國,漢代之大夏國,皆位於此河流域。
131私陀(Si)(巴),又作死陀、悉陀,譯為冷,即Jaxartes(查可薩提)河,別名Sir-Daria(錫爾)河,發源於Issyk(伊息庫爾)湖南方之高原,後注入阿拉爾海。但或謂應為Yarkand(葉爾羌)河,發源於Karakorum(喀喇崑崙)山脈之北,後與Kashgar(喀什噶爾)河相會而注入Lopnor(羅布諾爾)河。
132「水」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東流」二字。
133宋、元、明三本均無「向東流」三字。
134宋、元、明三本均無「中」字。
135「繞」,大正本作「遶」。
136「剃」,聖本作「剔」。
137「子」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弟」字。
138「者何」,宋、元、明三本均作「然者」。
139「求」,元本作「來」。
140本經敘說慈、悲、喜、護四等心,又名四梵堂,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141「爾」字,大正本作「爾爾」二字。
142聖本無「一」字。「十」字之下, 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