挍正後序

  輸入者 陸紅梅
校對者 陸紅梅 譚海云
改稿者 夏桂蘭

此一卷經宋鄉則同。同三段。丹本八段耳。多少如是義。始終迥異如何去取。今撿宋鄉本經四大錯。丹有事以知其正。何則此卷品名既是二法。則應始終唯說二法。而宋鄉本經三段皆是一法。則名義不相當。是錯一也。又宋鄉本卷初二段及第三段前六行文。則是諸本初卷三幅。心義經二行耳。宋鄉於此三重寫。是二錯也。第三段中一類有情已下。即是本初卷七幅。破僧七行耳。宋鄉於此重寫之。其乃至於四一重。是三錯也。其卷末頌云。貪欲瞋恚癡。覆藏及惱忿。不恨嫉與慳。耽嗜慢將害者。即是諸本第二卷九幅結經頌。正云恚及愚癡覆藏惱忿恨。嫉慳與貪嗜。慢害將一切。之小訛變耳。宋鄉於此閑重寫之。是四錯也。故知大錯耳。今此丹本八段經始從成就分。終至二果二纏。皆是二法即與品目名義相當。是一正也。又按諸本第四卷中七幅有結頌云。為通達律儀。厭知不淨果。纏覺悟宴坐。愧所作求者。則結經為一頌。其覺悟已下五經。即是諸本萬四卷卷初五經。其纏經果經已上七經即是丹本此卷卷末七經耳。則列結相應。是二正也。餘本則非。故今取此丹本為正云。
雖復有意及好醜法。而無貪欲。亦無瞋恚。所以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斷故。乃至其身。相續住世。未般涅槃。常為天人瞻仰禮拜恭敬供養。是名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已捨重擔。已證目義。已盡有結。已正解了。已解脫。已遍知。彼於今時。一切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盡滅。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是名無餘依涅槃界苾芻當知。如是為略有二種涅槃之界。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漏盡心解脫 最後身
名有涅槃 諸行相續
諸所受皆滅 寂靜清涼
無餘涅槃 戲論皆息
涅槃界 最上無等
現法當來 寂靜安樂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二纏故。令諸天人。一類怯劣。一類猛。有慧眼者。能正觀察。云何二纏。謂有見纏。無有見纏。云何天人一類怯劣謂天人有。欣喜有。為有故。正法時。不能恭敬。攝耳聽受。亦復不能住奉教心。不能隨順。修如實見。惟生怯劣。退轉驚怖。我等爾時當何所有我等爾時當如何有。如是天人一類怯劣。云何天人一類猛。謂天人。怖有厭有。欣求有。彼彼苦法。所逼切故。攝受執著如是如是。諸惡見趣。念言。我若隱沒不現。爾時乃名寂靜微妙如是天人一類猛盛。云何有慧眼者。能正觀察。謂聖聲聞如實觀察既觀察已。不於如實而生憍慢。不如實而生憍慢。不因如實而生憍慢。不恃如實而生憍慢如實已。便背。既背已。便能離欲。既離欲已。便得解脫。得解脫已。便了知。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思惟世尊為彼喜樂諸有阿賴耶者。恒為常見繫縛者。令有故。所正法微細甚深難見難悟。寂靜妙。非諸尋思所行境界。是諸審諦慧者。所證一切世間真實對治。謂能除滅憍慢渴愛阿賴耶諸徑路。證真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