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經卷第五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輸入者 陸紅梅
    校對者 陸紅梅 譚海云
    改稿者 夏桂蘭

二法品第二之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云何財施。謂一類補特伽羅。能施種種飲食鬘衣乘臥具燈明病緣醫藥。捨如是等。分布惠他。財施云何法施。謂廣為他宣說正法。初後善。義巧妙。純滿清白梵行之法。令諸有情。聞已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諸熱惱法。是名法施。於此財法二種施中。法施最上第一。譬如世間。從牛乳。從乳出酪。酪出生酥從此生酥。出於熟酥。復從熟酥出於醍醐。於是種種牛諸味中。醍醐最上第一如是財法二種施中。法施最上第一。於法施中。能顛倒行法施者如來正等覺明行圓滿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薄伽梵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二種施法施第一
行法施者 逝最為尊
財施田中 如來第一
財施不定 受法眾生
財施眾生 安隱
法施受者 究竟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祠祀有二。云何為二。一財祠祀。二法祠祀。財祠祀者。謂一類補特伽羅。祠祀種種飲食鬘衣乘。臥具燈明如是等類。名財祠祀。法祠祀者。謂能祠祀契經應頌伽他自說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以無量門。如理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名法祠祀。於此財法二祠祀中。法祠最上第一。譬如世間。從牛乳。從乳出酪。酷出生酥。從此生酥。出於熟酥。復從熟酥。出於醍醐。於是種種牛諸味中。醍醐最上第一如是財法二祠祀中。法祠最上第一。於法祠中。能顛倒行法祠者。如來正等覺明行圓滿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薄伽梵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二種祠中 法祠為第一
行法祠者 逝最為尊
受財祀田中 如來第一
行財祀不定 受法眾生
財祀令眾生 安隱
法祠令受者 究竟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諸修行者。同會時。應作事。一者法言。二者宴默。由法言故。審知德。審知德故。便深敬信。深敬信故。便往詣彼。往詣彼故。親近供事。親供事故。聞正法法故。攝耳不亂。耳不亂故。聽聞正法聞正法故。於通利通利故。能記持法持法故。能觀察義。觀察義時。堪能於法。審諦思惟堪能於法。審諦思時。便生欲樂。生欲樂已。便得勢力。得勢力已。便能稱量。由稱量故。便能決擇。能決擇故。於諦隨覺。便了知。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由宴默故。心便寂定清淨鮮白有瑕釁。隨煩惱調順堪任。安住不動堪能引發能引發故。如實了知。如實知故。便能背。能背故。便能離欲。既離欲已。便得解脫。得解脫已。便了知。我已解脫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汝等苾芻應說上法。應了上法。如是。乃名真實攝受仙幢。非眾會。戲論語言。能了知。諸法實相。能諸漏。能證涅槃會。宣說上法。了上法。故名第一攝受仙幢。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行者會時
寂然宴默正法
正法言 及寂然宴默
諸法實相 究竟涅槃
汝等當苾芻 若說了上法
乃得名真實 攝受大仙
宣說照了法
是故名第一 攝受大仙
依正法幢 能說能修行
定速脫生死 究竟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諸苾芻。於言說時。非理作意。起欲尋思。起恚尋思。起害尋思如是苾芻。名多惡者。行緩者。趣向多惡為方便故。於斷於離。棄捨善軛。放逸懈怠精進。亡失正念不正知不定心亂。縱任諸根無出離見。不知出離如實正慧趣向惡魔不善法。為諸惡魔不善法之所摧伏增長一切不善法。若諸苾芻。於宴默時。非理作意廣說乃至增長一切不善法如是苾芻。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訶毀。亦於彼。常不稱讚如是苾芻。雖得出家受具足戒。而名惡慧癡人。是故汝等。如是學。云何方便除。非理作意方便修習如理作意。汝等苾芻如是學。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言說宴默時 縱諸根造惡
奉行我教 是愚昧癡人
故汝等苾芻 不放逸
非理作意 如理思惟
汝等若正勤 語默放逸
不久度生無上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若諸苾芻。於言說時。如理作意出離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如是苾芻。名多善者。無緩者。趣向方便故。於斷於離。不捨善軛。放逸精進正念正知心定亂。密諸根出離見。能知出離如實正慧。棄背惡魔不善法摧伏惡魔不善法損減一切不善法。若諸苾芻。於宴默時。如理作意廣說乃至損減一切不善法如是苾芻。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稱讚亦於彼。恒常稱讚如是苾芻。名真出家受具足戒。有大智慧。不樂諸有。名不癡人。是故汝等如是學。云何方便修習如理作意方便除。非理作意。汝等苾芻如是學。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言說宴默時 不縱根造惡
奉行我教 是聰慧智人
出離尋思 及
出離正見 如實能知
摧伏惡魔不善法
煩惱 究竟涅槃
故汝等苾芻 不放逸
如理作意 非理思惟
汝等若正勤 語默放逸
不久度生無上涅槃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學苾芻。有二種力。云何為二。謂思擇力修習力云何苾芻思擇力。所謂一類有學苾芻受用種種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生具時。皆善思擇。非不思擇。而便受用。於所未得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甚希於所已得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深耽著堪能忍受。寒熱飢渴。風日蚊虻。蛇蝎等觸。堪能忍受。所毀謗。罵辱等言。堪能忍受。身所生。猛利辛楚。酸疼難忍。奪命臨終苦受堪能忍受。一切世間。極難忍事。能善思擇。諸語意。三種惡行。能照現法生法後法。不可愛樂苦異熟果思惟今定意三惡行今定當意三妙行。能了知三種惡所有過患。復了知三種妙行所有功德。既正知已。勤斷修。惡行妙行身。令其清淨諸罪法。如是有學苾芻思擇力云何苾芻修習力。所謂一類有學苾芻。所得憶念一切皆與覺支相順。而不相違。所得擇法精進輕安定捨一切。皆與覺支相順。而不相違覺支。皆依止厭。皆依止離。皆依止滅迴向於捨修習擇法精進輕安覺支。皆依止厭。皆依止離。皆依止滅迴向於捨如是有學苾芻修習力。是名有苾芻二力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諸有苾芻 略有二種
思擇修習 能伏惡魔
見惡過能斷 知妙德能修
能忍思惟 是名思擇力
依止厭離滅 及迴向於捨
而修七覺支 是名修習力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二種法。盡滅故死。云何二法一業壽。由業盡故。及壽盡故。決定終。若時業。爾時有壽。若時有壽。爾時業。所以者何。如是二法。恒常和合和合如是二法。不可施設。分析離散。此業。彼時有壽。此有壽。彼時有其業。有其壽有其壽。有其業。無其業即無其壽。無其壽即無其業。譬如燃燈生焰發明。有其焰有其明。有其明有其焰。無其焰即無其明。無其明即無其焰。業壽亦爾。有其業有其壽。有其壽有其業。無其業即無其壽。無其壽即無其業。如是二法。盡滅故死。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頒曰。

二法隨 謂及與壽
業有壽亦有 業無壽亦無
壽業未消亡 有情不死
壽業盡滅 含識無疑

吾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種行。世間眾生。皆共造作云何為二。一者能感短壽之行。二者能感壽之行。云何能感短壽之行。謂一類補特伽羅常樂殺生。為性兇暴。血塗其手。傷害物命。有慚羞。愍。於諸眾生。常行殺害。乃至殺害。折腳蟻子。是名能感短壽之行。云何能感壽之行。謂一類補特伽羅遠離殺生棄捨具。慚羞愍。於諸眾生。常不殺害。乃至不害。折腳蟻子。是名能感壽之行。如是為有二種行。世間眾生。皆共造作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世間諸有情 略有二種
二行差別 感壽有短長
常樂殺生 兇暴血塗手
無慚愍 感短壽無疑
常樂殺生 棄捨
有慚愍 感無疑

吾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二行相應心相云何為二。一者所緣行相。二者作意行相所有一切。已取現取心相。皆由如是二種行相。汝等苾芻二行相。正勤心相。取心相已。作意作意已。觀察觀察已。安住。善安住已。應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損。應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損。苾芻當知。譬地界。若於其中。置糞穢洟唾膿血如是等類不淨物。雖置其中。而其地界。曾無違欣慼高下。如是安心應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損。既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損。雖遇種種違順緣。而心都無分別計著差別因緣。其心高下。又水界火界風界。若於其中。置糞穢洟唾膿血如是等類不淨物。雖置其中。而其水界火界風界。曾無違順。欣慼高下。如是安心。應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損。既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損。雖遇種種違順緣。而心都無分別計著差別因緣。其心高下。此定故。於有識身。及外一切所緣相中。我我所執。隨眠善伏善斷。於彼二種。其心超越。離一切相。寂靜安樂。得解脫所有一切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皆於其中。我我所執。隨眠善伏善斷。於彼二種。其心超越。離一切相。寂靜安隱。得解脫。於其所得。利譽稱樂。其不欣。於其所遭衰毀譏苦。其不慼。是名超過世間八法。其心平等。猶如世間地水火風世間八法。所不能染。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難調躁動心 第二
正勤相 是謂世聰明
心相已 復作意觀察
正念住其心 修同四界
如是安住 棄捨諸欲
八法中 名善巧無染

吾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種法。雖共乖違未嘗和合。然於其中。無間云何為二。謂與死。譬如世間光明影闇。雖共乖違未嘗和合。然於其中。無間光明發時影闇便沒。影闇起時光明便謝。生死亦爾。恒共乖違未嘗和合。然於其中。無間生法有時死法便沒。死法有時生法便謝。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光明影闇 雖恒共乖違
然於二法未曾有間缺
生死如是 雖恒共乖違
然於二法未曾有間缺
無明所生 愛水所滋潤
生便續 中無間缺時

吾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死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不調伏死。二者調伏死云何不調伏死。謂諸愚夫異生。未能親覲正見善士。未能了知善士之法。於善士法未自調順彼隨觀見。即是我。色屬於我。色在我中。在色中。彼隨觀見。受即是我。受屬於我。受在我中。在受中。彼隨觀見。想即是我。想屬於我。想在我中。在想中。彼隨觀見。行即是我。行屬於我。行在我中。中。彼隨觀見。識即是我。識屬於我。識在我中。在識中。色已。取其相。隨好。由是因緣。於其眼根。不能正念防守而住發起貪憂。便有無不善法。隨心流漏不可堰塞。於其眼根。不能防守。縱蕩眼根。行諸境界貪著色味。纏擾其心。緣此貪故。受長夜苦。受猛利苦。受乏苦。增血鑊身。增空曠路。無量往返生那落迦傍生鬼界素洛人天趣中。諸劇苦。皆由眼根調伏故。如是或時。耳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取其相。隨好。由是因緣。於其意根。不能正念防守而住。發生貪憂。便有無不善法。隨心流漏不可堰塞。於其意根不能防守。縱蕩意根。行諸境界貪著法味。纏擾其心。緣此貪故。受長夜苦。受猛利苦。受乏苦。增血鑊身。增空曠路。無量往返生那落迦傍生鬼界素洛。人天趣中。諸劇苦。皆由意根調伏故。如是不調伏死云何調伏而死。謂諸賢聖多聞弟子。已能親覲正見善士。已能了知善士之法。於善士法。已自調順不隨觀見。即是我。色屬於我。色在我中。在色中。不隨觀見。受即是我。受屬於我。受在我中。在受中。不隨觀見。想即是我。想屬於我。想在我中。在想中。不隨觀見。行即是我。行屬於我。行在我中。中。不隨觀見。識即是我。識屬於我。識在我中。在識中。色已。不執其相。不執隨好。由是因緣。於其眼根正念。防守而不起貪憂。所有無量不善法。隨心流漏。皆能堰塞。於其眼根能防守。不縱眼根。行諸境界。不貪色味纏擾其心。不緣此貪受長夜苦受猛利苦受乏苦增血鑊身增空曠路。不復往返生那落迦傍生鬼界素洛人天趣中諸劇苦。皆由眼根調伏故。如是或時。耳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不執其相。不執隨好。由是因緣。於其意根正念防守而住。不起貪憂所有無量不善法。隨心流漏。皆能堰塞。於其意根能防守。不縱意根。行諸境界。不貪法味。纏擾其心。不緣此貪受長夜苦受猛利苦受乏苦增血鑊身增空曠路。不復往返生那落迦傍生鬼界素洛人天趣中諸劇苦。皆由意根調伏故。如是調伏而死。苾芻當知。不調伏死。沈沒無量生死苦海調伏而死。超度無量生死苦海。是名二死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略說諸有死法二種
調伏調伏 第三
不調伏死 定於諸趣
輪迴 無量往返
調伏不墮惡趣
人天趣中 能永盡眾苦

吾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一切諸法。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雜染。二者清淨正觀察由一法生。所以者何。若於一法。能正護。則於一切。能正護。若於一法。不能護。則於一切。不能護。云何一法。謂眾生心有於不能護。則不能護身意業。若不能護身意業。是人即為意業皆悉敗壞。意業。皆敗壞故。其有擾濁垢穢。心有擾濁及垢穢者。能了知利樂利樂事俱利樂事。無有是處。能了知善言說義惡言說義。無有是處。能證一切人法聖智見。亦無是處。所以者何。心有擾濁及垢穢故。譬如世間所有臺觀。若一中心。不善覆蔽則椽梁壁。皆被淋漏。以椽梁壁被淋漏故。皆悉敗壞。又如世間鄰近村邑聚落池沼。擾濁垢穢。眼人。住其岸上。作意觀察。其中所有。螺蛤龜魚。礫石等類住普側。極可見。所以者何。有擾濁及垢穢故。如是眾生有於不能護。則不能護身意業。若不能護身意業。是人即為意業皆悉敗壞。意業皆敗壞故。其有擾濁垢穢。心有擾濁及垢穢者。能了知利樂利樂事俱利樂事。無有是處。能了知善言說義惡言說義。無有是處。能證一切人法聖智見。亦無是處。所以者何。心有擾濁及垢穢故。有於心能善守護。則能善護身意業善護身意業。是人即為意業皆不敗壞。意業不敗壞故。其即無擾濁垢穢。無擾濁及垢穢者。能了知利樂利樂事俱利樂事。期是處。能了知善言說義惡言說義。斯是處。能證一切人法聖智見。斯是處。所以者何。無擾濁及垢穢故。譬如世間所有臺觀。若一中心。極善覆蔽則椽梁壁。皆無淋漏。以椽梁壁無淋漏故。皆不敗壞。又如世間遠離村邑聚落池沼。有擾濁及諸垢穢。眼人。住其岸上。作意觀察。其中所有。螺蛤龜魚。礫石等類住普側。極易可見。所以者何。水無擾濁及垢穢故。如是眾生有於心能善守護。則能善護身意業善護身意業。是人即為意業皆不敗壞。意業不敗壞故。其即無濁垢穢。無擾濁及垢穢者。能了知利樂利樂事俱利樂事。斯是處。能了知善言說義惡言說義。斯是處。能證一切人法聖智見斯是處。所以者何。無擾濁及垢穢故。苾芻當知。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是故雜染清淨二法。皆依止心。從心所起。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若不護於心 隨順諸欲
恒馳散放逸 一切不為
善護於心 不隨順諸欲
無馳散放逸 一切皆防護
世間聰慧人 能防語意
令不造諸惡 名真健丈夫

復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種見。令諸有展轉相違互為怨害。云何為二。所謂有見。及無有見諸有沙門婆羅門攝受有見有見耽著有見。與諸愛樂無有見者。展轉相違互為怨害。稱讚有見。最為第一諸有沙門婆羅門。攝無有見。習無有見。著無有見。與其愛樂諸有見者展轉相違互為怨害。讚無有見。最為第一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諸集滅味。過患出離。不以正慧如實了知。說彼人。名無見。有貪瞋癡。有違有害。無無明。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不能解脫生死眾苦沙門。或婆羅門。於此二見。諸集滅味。過患出離。能以正慧如實了知。說彼人名有見。無貪瞋癡。無違害。有慧明。定能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定能解脫生死苦。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世間二見展轉相違
彼此作怨讎 謂有無
諸有於此見 愛樂不能捨
是謂愚癡人 恒毀他
若不知此見 集滅患出
見毒箭所傷 無明闇所覆
具足貪瞋癡 見明
定不能解脫 生老病死
能知此見 集滅患出
見毒箭不傷 無明
遠離貪瞋癡 見明
決定解脫 生老病死

復從世尊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正見。應諦尋思稱量觀察。若諦尋思稱量觀察。能未得。能觸未觸。能未證。能超歎。能滅憂苦。能得如理。能觸甘露。能證涅槃云何為二。所謂一切世間正見出世正見云何世間正見。謂一類如是見。如是論。決定有施。有祠。有善惡業。有異熟果。世間世間。有父有母。有諸有化生種類。於其世間。有諸沙門婆羅門等。正至正行於此世間及彼世間自然通達領受如是世間正見諸聖弟子。於此所說世間正見。應諦尋思稱量觀察。依此所說世間正見。能令眾生畢竟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不諦觀察已。便了知。依此所說世間正見。不令眾生畢竟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所以者何。如是所說世間正見。非真聖見。非出離見。非能究竟涅槃見。非厭非離。非滅非靜。不證通慧。非成等覺非得涅槃。而能感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如是知已。於世間法畏想。於出世法靜想。以於世間畏故。都無執受無執受故。所希求。無希求故。於內證究竟涅槃如是證已。便了知。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汝等。於此所說世間正見。應諦尋思稱量觀察云何出世正見。謂苦智苦集智。滅智。知能趣向滅道智。如是出世正見諸聖弟子。於此所出世正見。應諦尋思稱量觀察。依此所出世正見。能令眾生畢竟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不諦觀察已。便了知。依此所出世正見。能令眾生畢竟解脫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所以者何。如是出世正見。是真聖見。是出離見。是能究竟涅槃見。能厭能離。能滅能靜。能證通慧。能成等覺。能得涅槃。能超一生老病死歎憂苦熱惱等法。如是知已。於出世法珍寶想。於世間法生下賤想。於出世法珍寶想故。便生歡喜。生歡喜故。其安適。安適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悅樂。受悅樂故。心得寂定寂定故。能實知見。實知見故。能深背。深背故。能正離欲。正離欲故。能得解脫。得解脫已。便了知。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汝等。於此所出世正見。應諦尋思稱量觀察如是二種正見。應諦尋思稱量觀察。能未得。能觸未觸。能未證。能超歎能滅憂苦。能得如理。能觸甘露。能證涅槃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正見二種 世間出世間
智者尋思 眾苦
諦思於世間 便生畏想
無執受究竟涅槃
諦思出世間 便生珍寶
歡喜安適 從此獲輕安
輕安故受樂 樂故寂定
心定覺支 知見如實
見實諸疑 疑除無所取
解脫一切無上涅槃

  重攝前經嗢拖南曰。

施祠與如學
行相相違染淨二見

本事經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