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1經卷第二十五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3 五王品第三十三4 (二八八)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五大國王波斯匿為首,集在園觀之中,各作此論。云何為五王?所謂波斯匿王、毗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 爾時,五王集在一處,各作此論:「諸賢當知:如來說此五欲。云何為五?若眼見色甚愛敬念,世人所希望;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6。如來說此五欲。此五欲中何者最妙7?為眼見色妙耶?為耳聞聲妙耶?為鼻嗅香妙耶?為舌知味妙耶?為身知細滑妙耶?此五事何者為最妙?」 其中或有國王而作是說:「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香最為勝8。」或有作是論:「味最為妙。」或有作是9論:「細滑為最勝10。」 是時,言色妙者,優陀延王之所說也。言聲妙者,優填王之所論也。言香妙者,惡生王之所論也。言味妙者,波斯匿王之所論也。言細滑妙者,毗沙王之所論11也。是時,五王各相謂言:「我等共12論此五欲,然復不知何者為妙?」 是時,波斯匿王語四王曰:「今如來近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等盡共至世尊所,問斯義,若世尊有所教敕,當共奉行。」 是時,諸王聞波斯匿王語已,便共相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以13所共論五欲者,具白如來。 爾時,世尊告諸五王曰:「諸王所論各隨時宜。所以然者,夫人性行染14著色者,親無厭足,此人於色最妙、最上,無復過者。爾時,彼人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五欲之中色為最妙。 「若復有人性行著聲,彼聞聲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聲最妙、最上,五欲之中聲最為妙。 「若復有人性行著香,彼聞香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香最妙、最上,五欲之中香最為妙。 「若復有人性行著味,彼知味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味最妙、最上,五欲之中味最為妙。 「若復有人性行著細滑,彼得細滑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細滑最上、最妙15,五欲之中細滑最為妙。 「若復彼人心以著色,爾時彼人16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聲,爾時彼人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17復彼人性行著香,爾時彼人不著色、聲18、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味,爾時彼人不著色、聲、香19、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細滑,爾時彼人不著色、聲、香、味之法。」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意熾盛時,所欲必可克20; 得已倍歡喜,所願無有疑。 彼以21得此欲,貪欲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緣之最為妙。 若復22聽聲時,所欲必可克23; 聞已倍歡喜,所願無有疑。 彼以得此聲,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從之最為24妙。 若復嗅香時,所欲必可克; 嗅已倍歡喜,所欲25無有疑。 彼以得此香,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從之最為妙。 若復得味時,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所欲無有疑。 彼以得此味,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從之最為妙。 若得細滑時,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所欲無疑難。 彼26以得細滑,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從之最為妙。 「是故,大王!若言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色有氣味27,若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28;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色為最妙。然色有過失,若當色無過失,眾生則無29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色有出要,若當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色為最妙。 「然復,大王!若言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聲有氣味故,若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聲為最妙。然聲有過失,若當聲無過失,眾生則無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聲有出要,若當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聲為最妙。 「大王當知:若言香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香有氣味故,若香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香為最妙。然香有過失,若香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香有出要,若當香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香為最妙。 「然復,大王!若言味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味有氣味故,若味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氣味故,五欲之中味為最妙。然味有過失,若當味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味有出要,若當味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30味為最妙。 「然復,大王當知:若31言細滑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細滑有氣味,若細滑32無氣味者,眾生33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細滑為最妙。然細滑有過失,若細滑無過失者,眾生之類則不厭患之;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細滑有出要,若當細滑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細滑為最34妙。是故,大王!所樂之處,心即染著。如是,大王!當作是知!」 爾時,五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八九)3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舍衛城中有月光36長者,饒財多寶,象馬七珍皆悉備具,金、銀、珍寶不可稱計。然月光長者無有兒息。爾時,長者以無兒故,求禱天神,請求日、月、天神、地神、鬼子母、四天王、二十八大神鬼37王、釋及梵天、山神、樹神、五道之神、樹木、藥草,靡處不周,皆悉歸命,見賜一男兒。 爾時,月光長者婦經數日中便自懷妊,即語長者38:「我自覺有娠39。」長者聞已,歡喜踊躍40,不能自勝,即與夫人敷好床座,食好甘食,著好衣裳。 是時,夫人經八、九月,便生男兒,顏色端正,世之希有,如桃華色。是時,此兒兩手執無價摩尼41珠。即時,便說此偈: 「此家頗有財,寶物及穀食; 我今欲惠施,使貧無有乏。 若此無物者,財寶及穀食; 今有無價珠,常用惠施人。」 是時,父母及家中人聞此語已,各各馳走:「云何乃生此鬼魅種?」唯有父母哀愍兒故,不東西馳走。即時,母向兒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鬼魅及羅剎; 是誰姓字何?我今欲知之!」 是時,小兒復以偈報母曰: 「非天乾沓和,非鬼魅羅剎; 我今父母生,是人不足疑!」 是時,夫人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此因緣,盡向月光長者說是語42。 時,長者便作是念:此將是何緣?我今當以此事向尼犍子43說44。即抱此兒詣尼犍45子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月光長者以此因緣具向尼犍子說。時,尼犍子聞此語已,告長者46:「此兒薄福之人,無益於身,當取殺之;若不殺者,門戶衰耗,皆當死盡。」 是時,月光長者作是思惟:我前後來無有兒息,由此因緣,請求天地,無處不遍,乃經歷爾許年歲,方生此兒,我今不堪取此兒殺。當更問餘沙門、婆羅門,令斷我疑。 爾時,如來成佛未久,眾人稱號名大沙門。是時,月光長者便作是念:我可以此47因緣,具向大沙門說之。是時,長者即從座起,抱此兒往詣世尊所。中道復作是念:今有長老梵志,年過耆艾,聰明黠慧,眾人所敬待,彼尚不知、不見,況此沙門瞿曇,年少學道未久,豈能知此事乎!將恐不解吾疑,我今宜可中道還家。 是時,有天神昔與長者知舊,知長者心中所念,在虛空中而告之曰:「長者當知:小可前進,必當獲利,得大果報,亦當至甘露之處。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如來降甘露雨,時時乃有。又復,長者!有四事最小48不可輕。云何為四?國王雖小最不可輕;火雖小亦不可輕;龍雖小復不可輕;學道之人雖復年幼亦不可輕。是謂,長者!有此四事最不可輕。」 是時,天神便說此偈: 「國王雖復小,斬害由其法; 小火雖未熾,梵燒山草木; 神龍雖現小,降雨隨時宜; 學者年幼稚,度人無有量。」 爾時,月光長者心開意解,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前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今此小兒極有大福,此小兒若當大者,當將五百徒眾來至我所,而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我聲聞中福德第一,無能及者。」 是時,長者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白世尊言:「如世尊教,非如尼揵子語。」是時,月光長者重白世尊:「唯願受請及比丘僧并愍此小兒!」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長者以見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供辦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清旦自白:「時到,唯願49降神!」 是時,世尊以知時到,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入舍衛城,至長者家,即就于座。是時,長者見佛、比丘僧坐已50定,即辦種種飲食,自手斟酌,歡喜不亂。以見食竟,除去缽器,行清淨水,更取小座,如51來前坐,欲得聞佛所說妙法。是時,月光長者白世尊言:「我今持居家田業盡與此兒,唯願世尊當與立名!」 世尊告曰:「此兒生時,人皆馳走東西,云是尸婆羅鬼,今即立52字53尸婆羅。」 爾時,世尊漸與長者及長者婦而說妙論,所謂54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時,世尊以見長者及長者婦,心開意解,無復狐疑,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55、盡、道,是時世尊盡與長者說之,令發歡喜之心。長者夫婦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白易染為色。是時,長者夫婦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彼以見法56,分別諸法,以度猶豫,無復狐疑,得無所畏,解如來深奧之法,即受五欲。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祠祀57火為上,諸論頌為首; 王為人中尊,海為眾流源; 月為星中明,日為眾明最; 八方及上下,所生萬品物; 欲求其福者,三佛最為尊!」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座起而去。 是時,長者求五百童子,使58侍衛尸婆羅。是時,尸婆羅所向二十,往至父母所,白父母言:「唯願二尊許使出家學道!」 爾時,二親即便聽許。所以然者,世尊先以記之,當將五百童子至世尊所,求作沙門。是時,尸婆羅及五百人禮父母足,便退而去。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尸婆羅白世尊言:「唯願聽許,得在道次!」 是時,世尊即便聽許使作沙門。未經幾日,便成阿羅漢,六通清徹,具八59解脫60。是時,五百童子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世尊默然可61之,出家未經幾日,便成羅62漢。 爾時,尊者尸婆羅還在舍衛國本邦之處,眾人63敬仰,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褥64臥具、病瘦醫藥。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我今在此本邦之中,極為煩鬧,今可在人間遊化。是時,尊者尸婆羅到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詣所止,收攝坐具,著衣持缽,出祇桓65精舍,將五百比丘,前後圍遶,在人間遊化;所至到處,無不供養者,皆供給衣被、飲66食、床褥臥具67、病瘦醫藥。復有諸天告諸村落:「今有尊者尸婆羅,得阿羅漢福德第一,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諸賢可往供養;今不去68者,後悔無益!」 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今甚厭患此供養,當何處避之,令人不知吾處?是時,即入深山之中。諸天復在村落間,各各告曰:「今尊69者尸婆羅在此山中,可往供養;今不為者,後悔無益!」是時,人民聞70天語已,即負飲食,往詣尊者尸婆羅所:「唯願尊住,為我等故!」 是時,尸婆羅漸漸人中遊化,來至羅閱71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72五百人俱,亦得供養衣被、飲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時,尸婆羅復作是念:我今向在何處夏坐,令73人不知吾處?復重作是74念:當在耆闍山東,廣普山75西,於中夏坐。即將五百比丘,在彼山中而受夏坐。 是時,釋提桓因知尸婆羅心中所念,即於山中化作浮圖,園果樹木皆悉備具,周匝有浴池,化作五百高臺,復化作五百床座,復化作五百小床座,復化作五百繩床,以天甘露而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我今已76夏坐訖,不見如來甚久,今可往親覲世尊。即將五百比丘,往77舍衛城。爾時盛熱,比丘眾皆悉汗出,汙染身體。 是時,尊者尸婆羅作是念:今日比丘眾身體極熱,得少許雲在上及細雨者,甚是佳事;值小浴池及得少漿。以生此念,即空中有大雲,及作細雨,亦有浴池。有四非人負好甘漿:「毗沙門王78所遣,唯願尊者受此甘漿,及施比丘僧!」 爾時,受此漿已,與比丘僧使飲之。 爾時,尸婆羅復作是念:我今可在此間止宿。是時,釋提桓因知尸婆羅心中所念,即於道側,化作五百房舍,床臥79備具。是時,諸天奉上飲食,尸婆羅食訖,即從座80起而去。 爾時,尊者尸婆羅叔父在舍衛城內住,饒財多寶,無所短乏。然復慳貪,不肯布施,不信佛、法、眾,不造功德。是時,諸親族語此人曰:「長者!用此財貨為?然復不作後世資81糧。」 爾時,彼長者聞此語已,一日之中以百千兩金布施與外道梵志,不向三尊。 是時,尊者尸婆羅聞叔父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異學,不布施與三尊。是時,尊者尸婆羅往詣祇洹82精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與尸婆羅說微妙之法。是時,尊者尸婆羅從如來聞法已,即從座起,禮世尊足,右繞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尊者尸婆羅即其83日,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漸漸往詣叔父家,到已,在門外默然立。是時,長者見尊者尸婆羅在門外乞食,即語之曰:「汝昨日何故不來?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惠施,我可以一張,持用施卿。」 尸婆羅對曰:「我今不用為,今日來者,故乞食耳!」 長者對曰:「我昨日以用百千兩金惠施,更不能復惠施。」 是時,尊者尸婆羅欲得度長者故,便飛在空中,身出水火,坐臥經行,隨意所造。是時,長者見此變化已,便作是說:「可還來下就坐,今當相施。」 是時,尊者尸婆羅即捨神足,尋來就坐。是時,彼長者以弊84惡飲食極為粗醜85,與尊者尸婆羅使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生長豪家,飲食自恣,但以彼長者故,而受此食,便取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食訖,還詣所在。 即其夜,虛空中86神天來語長87者曰: 「善施極大施,乃與尸婆羅; 無欲以解脫,愛斷以無疑。」 夜半、清旦二時說此偈: 「善施極大施,乃與尸婆羅; 無欲以解脫,愛斷以無疑。」 是時,長者聞天人語,便作是念: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乃無此應;我今日以弊惡食施與尸婆羅,乃致此應。何時當曉?自當以百千兩金施與88尸婆羅。是時,長者即其日檢校家中,有89直百千兩金者,即持詣尸婆羅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長者以百90千兩金,奉上尸婆羅,並作是語91:「唯願受此百千兩金!」 是時,尊者尸婆羅報曰:「當使長者受福無窮,長壽92自然。然復如來不許比丘受百千兩金。」 是時,長者便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長者白世93尊言:「唯願世尊使尸婆羅比丘受此百千兩金,使我蒙其福!」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尸婆羅比丘所,云吾喚卿。」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彼比丘從佛受教,即往至彼尸婆羅所,以如來語而告之。 是時,尊者尸婆羅承彼比丘語,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告尸婆羅曰:「汝今可受此長者百千兩金,使蒙94其福,此是宿緣之業可受其報。」 尸婆羅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尊者尸婆羅即時而說達嚫95: 「施衣及餘物,欲求其福德; 往至天世人,五樂96自娛樂。 從天至人中,度有無疑難; 涅槃無為處,諸佛之所樂。 施惠無難者,蒙此獲福祐; 當起慈惠心,作福無有懈。」 是時,尊者尸婆羅語長者言:「可持此百千兩金,著我房中。」爾時,長者承受其教,持此百千兩金,著尊者尸婆羅房中,便退而去。 是時,尸婆羅告諸比丘:「諸有所乏者,來至此而取之,若復須衣被、飲食、床敷97臥具、病瘦醫藥,皆來取之,勿在餘處而求之也,展轉相告令知之。」 是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此尸婆羅昔作何福,生長者家,端正98無雙,如桃華色?復作何福,兩手捉珠出母胎中?復作何福,將五百人,詣如來所,出家學道,值如來世?復作何福,所至到處,衣食自然無所短乏,餘比丘無能及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佛號毗婆尸99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出現於世,遊在槃頭100國界,與六十萬八千眾俱101。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爾時,有梵志名曰耶若達,住彼土界,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馬102瑙、真珠、琥珀103,不可稱計。是時,耶若達出彼國界,往至毗婆尸如來所。到已104,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毗婆尸如來漸與說法,便發歡喜之心。是105時,耶若達白毗婆尸如來:『唯106願當受我請,欲飯佛及比丘僧!』是時,如來默然受請。耶若達梵志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遶佛三匝而去107,至108家中辦種種甘饌飲食。 「是時,耶若達夜半便作是念:我今已辦種種飲食,唯無有109酪,明日清旦當往城門中,其有賣酪者,盡當買之。是時,耶若達110清旦敷好坐具,尋復詣城門中求酪。 「當於爾時,有放牛人持酪,名尸婆羅,欲往祠祀。是時,耶若達梵志語放牛人曰:『卿酪賣者,?1當與價。』尸婆羅報曰:『我今欲祠祀。』婆羅報曰:『汝今祀天為何所求?但賣與我,當重顧價。』放牛人報曰:『梵志!今112用酪為?』梵志報曰:『我今請毗婆尸如來及比丘僧;然飲食盡辦,唯無有酪。』是時,尸婆羅問梵志曰:『毗婆尸如來者,為何等相貌?』梵志報曰:『如來者,無與等113,戒具清淨,慧、定三昧不114可及,天上、人中無能及者。』 「是時,耶若達梵志歎說如來之德,尸婆羅聞已心開意解。是時,尸婆羅語梵志曰:『我今躬持此酪往施如來,復用祀天為?』是時,耶若達梵志將此放牛人往至家中,往詣佛所115,即白:『時到,今正是時,唯尊屈顧116!』 「時,如來以知時到,著衣持缽,將諸比丘,前後圍遶,至耶若達梵志家,各次第坐。是時,放牛人見如來容貌世之希有,諸根惔117怕,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亦118如日月,猶如須彌山出眾山上,光明遠照,靡不蒙潤,見已歡喜,便前進世尊所,而作是說:『設當如來功德如梵志所論者,使此一瓶酪盡充眾僧!』爾時,尸婆羅白世尊言:『願受119此酪!』是時,如來即舒缽受酪,亦復與比丘僧,猶故有酪。 「爾時,放牛人白世尊言:『今故有餘酪。』時,如來告曰:『汝今更持此酪施佛及比丘眾。』時,放牛人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放牛人更重行酪,猶故遺余酪在。放牛人復白佛言:『今故有遺餘酪在。』是時,如來告此人曰120:『今可持此酪與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夷121眾,使得充飽。』故有遺餘酪在。爾時,佛語放牛人:『汝今持122此酪與檀越主人。』對曰:『如是。』尋復與檀越主人,故有遺餘酪在。復施與乞人貧匱者,亦有遺餘酪在。來白佛言:『故有遺餘酪在。』時佛告曰:『今持此酪,瀉123著淨地,若著水中。所以然者,我不見有人、天124及世能消125此酪者,唯除如來。』放126牛人即受佛教,持此酪而著水中。尋時,水中大火炎127出,高數十仞128。 「是時,放牛人見此變怪已,歎未曾有。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叉手而住,復作此誓願:『今129持此酪施與四部之眾,設當有福德者,緣此福祐,莫墮八難之處,莫生貧匱之家,所生之處,六情完具,面目端正,亦莫在家,使將來之世亦值如此聖尊。』 「比丘當知:三十一劫復有佛名式詰130如來,出現於世。是時,式詰如來遊化於野馬世界,與大比丘十萬人俱。是時,式詰如來到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彼城中有大商客,名曰善財131,遙見式詰如來132諸根寂靜,容貌端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面如日月。見已,便發歡喜之心,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賈人以好寶珠133,散如來上,現其微心,普134作誓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饒財多寶,無所乏短,無令手中有空缺時,乃至母胞胎中亦使不空。』 「於此劫中復有毗舍羅婆135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136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爾時,有長者名善覺,饒財多寶,復請137毗舍羅婆如來、至真、等正覺,及比丘僧。時,彼長者少於使人,是時長者躬自辦種種甘饌飲食,飯138彼如來,作是誓願:『我持此139功德,所生之處,常值三尊140,無所短乏,恆多使人141,令將來之世值如來,如今日也。』 「今此賢劫中有佛名拘屢孫142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有長者名多財,復請拘屢143孫如來,七日之中飯佛及比丘僧,供養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所生之處常饒財多寶,莫生貧賤之家,使我所生之處恆得四事供養,為四部之眾、國王、人民所見宗敬,天、龍、鬼神、人、若非人,所見接遇。』 「諸比丘當知:爾時耶若達梵志,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今月光長者今144身是也。爾時放牛人,名尸婆羅,以酪供養佛者,今比丘尸婆羅是也。爾時善財賈人,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尸婆羅比丘是也。爾時善覺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尸婆羅比丘是也145。爾時多財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日尸婆羅比丘是也。 「諸比丘當知:尸婆羅比丘作此誓願:『使我所生之處,恆端正無雙,常在富貴家生,使將來之世值遇世尊,設為我說法146者,即得解脫,得出家作沙門。』緣此功德,今尸婆羅比丘得生富貴家,端正無雙,今遭值我,即得阿羅漢。然比丘當知:復以寶珠散如來上,持是功德,今處母胎,手執雙珠出母胎中,價直147閻浮提,當生之日便作是說。復請拘屢孫如來求多使人,今將五百徒眾至148我所,出家學道,得149阿羅漢。復於150七日之中供養拘屢孫如來,求得四事供養,今日不乏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緣此功德,餘比丘所不及。釋提桓因身來供養給其所須,又且諸天轉告村落,使四部之眾知有尸婆羅,此其義也。我弟子中第一福德者,尸婆羅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五健丈夫堪任戰鬥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於是,有人著鎧持152仗153,入154軍戰鬥,遙見風塵,便懷恐怖,是謂第155一戰鬥人也。 「復次,第二戰鬥人,著鎧持仗,欲156入軍戰,若見風塵,不懷恐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前鬥,是謂第二人。 「復次,第三戰鬥人,著鎧持仗,欲入軍戰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不懷恐怖;若見弓箭,便懷恐怖,不堪戰鬥157,是謂第三人也158。 「復次,第四戰鬥人,著鎧持仗,入軍共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弓159箭,不懷恐懼160;但入陣時,便為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戰鬥人也。 「復次,第五戰鬥人,著鎧持仗,欲入陣鬥,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弓箭,若161為他所捉,乃至於死,不懷恐怖;能壞他軍境界內162外而領人民,是謂第五戰鬥人也。 「如是,比丘!世間有此五種人163。今比丘眾中亦有此五種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或有一比丘遊164他村落,彼聞村中有婦人,端正無雙,面如桃華色。彼聞已,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即見此女人顏貌無雙,便起欲想,除去三衣,還佛165禁戒,而作居家。猶如彼鬥人,小見風塵,以懷恐怖,似此比丘也。 「復次,有比丘聞有女人在村落中住,端正無比。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與彼女人共相調戲,言語往來;因此調戲,便捨法服,還為白衣。如彼第二人,見風塵不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此比丘亦復如是。 「復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容貌端正,世之希有,如桃華色。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女人相166調戲,亦復不起欲意之想;但與彼女人手拳相加,或相捻挃,於中便起欲想,捨三法衣,還為白衣,習於家業。如彼第三人入陣時,見風塵、見高幢167不恐怖,見弓箭便懷恐怖。 「復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面容端正,世之希有。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語,亦復不起欲想;設彼女人共相捻挃,便起欲想;然不捨法服,習於家業。如彼第四人入軍,為他所獲,或喪命根,而不得出。 「復次,有168一比丘,依村落而住,彼聞村169中有女人。然比丘170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笑171,亦不起欲想172;設173復共相捻挃,亦復不起欲想。是時,比丘觀此身中三十六物174惡穢不淨,誰著此者?由何起欲?此欲為止何所?為從頭耶?形體出耶?觀此諸物了無所有。從頭至足亦復如是,五藏所屬,無有想像,亦無來處,彼觀緣本,不知所從來處。彼復作是念:我觀此欲從因緣生。彼比丘觀此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得175解脫,無明漏心得解脫,便176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如彼第五戰鬥之人,不難眾敵而自遊化,由是故,我今說此人捨於愛177欲,入於無畏之處,得至涅槃城。是謂,比丘!有此五種之人,出現於世。」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生178,且汝而不有。 「是故,諸比丘!當觀惡穢淫不淨行,除去色欲。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一?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戰鬥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或有一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便懷恐怖,不敢入彼大陣之中,是謂第一之人。 「復次,第二戰鬥之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彼見風塵,不生畏懼;但聞擊鼓之音,便懷恐怖,是謂第二之人。 「復次,第三之人著鎧持仗180,入軍戰鬥,彼181見風塵,不生畏懼;設聞鼓角之聲,不起畏懼;彼若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戰鬥,是謂第三之人。 「復次,第四戰鬥之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中,若見風塵,不起畏懼;若聞鼓角之音,復不182恐懼;若見高幢,亦不怖畏;設為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之人。 「復次,第五有人著鎧持仗,入軍共鬥,彼盡能有所183壞184廣接國界,是185謂第五之人出現於世。 「比186丘當知:今比丘亦187有五種之人,出現於世間。云何為五?或有一比丘住村落中,彼聞有女人,端正無雙,如桃華色。彼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守根門,不護身、口、意法,彼若見女人便起欲意,還捨禁戒,習白衣法。如彼初人聞揚塵之聲,不堪戰鬥,便懷恐怖。我由是故而說此人。 「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聞村中有女人,端正無比,面如桃華色,而188便捨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二鬥人,但聞鼓角之聲,不堪戰鬥,此亦如是。 「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聞有女人在彼村落。彼聞已,便起欲意189,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共女人共相調戲,於中便捨禁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三人遙見幢190已,便懷恐怖191,不堪戰鬥。由是故,今說此人,是謂第三戰鬥之人。 「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比丘聞村有女人。聞已,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不守護身、口 、意,彼見女人端正無雙,於中便起欲意;或與女人共相捻挃或手拳192相加,便捨禁戒,還為白衣。如彼第四戰鬥之人,在大軍中為他所捉,喪失193命根。由是之故,今說此人。 「復次,有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世之希有,彼雖聞此不起欲想。彼比丘到時,著衣持缽,入村乞食,而守護身、口、意,彼雖見女人,不起欲想,無有邪念;設共女人194言語往返,亦不起欲想,亦無邪念;設共女人共相捻挃,手拳相加,爾時便起欲想,身、口、意便熾盛。欲意已195熾盛,還詣園中,至長老比丘所,以此因緣,向長老比丘說之:『諸賢當知:我今欲意熾盛,不能自禁制,唯願說法,使脫欲之惡露不淨!』是時,長老比丘告曰:『汝今當觀此欲為從何生?復從何滅?如來所說:夫196去欲者,以不淨觀除之,及修行不淨觀之道。』 「是時,長老比丘便說此偈言197: 『設知顛倒者,加心而熾盛; 當去諸熾心198,欲意便199休息。』 「『諸賢知之:欲從想生,以興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復害他人,起若干災患之變,於現法中受其苦患,復於後世受苦無量。欲意以除,亦不自害,復200不害他人,於現法報不受其苦。是故,今201當除想念。以無想念,便無欲心;以無欲心,便無亂想。』 「爾時,彼比丘受如此教敕,即思惟不淨之想202。以思惟不淨之想,爾時有漏心得解脫,至無為處。如彼第五人著鎧持仗入軍戰鬥,彼見眾敵無有恐懼,設有來害者心不移動203,能破外寇,居204他界中。由是故,今說此人能破205魔眾,去諸亂想,至無為處,是謂第五人出現於世。 「比丘當知:世間有此五人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欲不淨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二)2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夫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地之人不知逆風,不知順風,復不作聚,復不除糞,然掃地之處復非淨潔。是謂,比丘!掃地之人,雖有五事,不成大功德。 「復次,比丘!掃地之人成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地之人知逆風、順風之理,亦知作聚,亦能除之,不留遺餘極令淨好。是謂,比丘!有此五事成大功德。是故,諸比丘!當除前五事,修後五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三)2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有人掃偷婆不以水灑地、不除去瓦石、不平整其地、不端意掃地、不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掃地之人不成五功德。 「比丘當知:掃地之人成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偷婆之人以水灑地、除208去瓦石 、平整其地、端意掃地、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有五事令人得功德。是故,諸比丘!欲求其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四)20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長遊行之人210有五艱難211。云何為五?於是,恆遊行人不誦法教;所誦212之教而忘失之;不得定意;以得三昧,復忘失之;聞法不能持。是謂,比丘!多遊行人有此五難213。 「比丘當知:不多遊行人有五功德。云何為五?未曾得法而得法;已得不復忘失;多聞能有所持;能得定意;以得三昧不復失之。是謂,比丘!不多遊行人有此五功德214。是故,諸比丘!莫多遊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五)2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恆一處止216,有五非法。云何為五?於是,比丘一處住者,意著屋舍。畏恐人奪;或意著財產,復恐人奪;或多集物,猶如白衣;貪著親親,不欲使人至親親家;恆共白衣而相往來。是謂,比丘!一處住人有此五非法217。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勿一處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六)2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云何無五?不貪屋舍219,不貪器物,不多集財物,不著親族,不與白衣共相往來。是謂,比丘!不住一處人有此五功德220。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九七)221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光明池側,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在人間遊化。 爾時,世尊遙見大樹為火所燒,見已,如來更詣一樹下,到已,就樹下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寧持身投此火中為?寧與端正女人而共交遊?」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寧與女人共相交遊,不投身入此火中。所以然者,此火毒熱不可稱計222,斷其命根,受苦無量。」 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我聞正223法。無清白法,如是之人,寧投身224入此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所以然者,彼人寧受此苦痛,不以此罪入地獄中受苦無量。云何,比丘!寧受人禮拜恭敬為?寧使人取利劍斷其手足?」 諸比丘對曰:「寧受恭敬禮拜,不使人以劍斷其手足。所以然者,斷其手足,痛不可稱計。」 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聞正法。無清白行。斷善根225,如是之人,寧投身受此利劍,不以無戒受他恭敬。所以然者,此痛斯須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云何,比丘!寧受人衣裳為?寧以熱鐵226鍱227用纏裹身?」 諸比丘對曰:「寧以受人衣裳,不受此苦痛。所以然者,此毒痛不可稱計。」 世尊告曰:「我今重告汝,無戒之人寧以熱鐵鍱纏裹其身,不受人衣裳,所以然者,此痛須臾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云何,比丘!寧受人信施之食為?寧以吞熱鐵丸乎?」 諸比丘對曰:「寧受人信施之食,不吞熱鐵丸228,所以然者,此痛不可堪處。」 世尊告曰:「我今語229汝,寧吞熱鐵丸,不以無戒受人信施。所以然者,吞熱鐵丸,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云何,比丘!寧受人床敷230之具為?寧臥熱鐵床上?」 諸比丘對曰:「我等,世尊!寧受人床臥之具,不臥熱231鐵床上。所以然者,此之毒痛不可稱計。」 世尊告曰:「彼愚癡之人無有戒行;非沙門,言是沙門;無有梵行,言修梵行;寧當臥鐵床上,不以無戒受他信施。何以故232?臥鐵床上,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 「比丘當知:如我今日觀無戒之人所趣向處,設彼人聞233者,形體枯悴,沸血從面孔出,便取命終,不與女人共相交遊,不受人禮敬之德,不受人衣被、飯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以其無戒之人,不觀後世、前世之罪,不顧命根受此苦痛,無戒之人當234生三惡趣中。所以然者,以其造惡行之所致也。 「如來今日觀察善行人之所趨向,正使中毒,為刀所傷,自斷命根。何以故?欲捨此身受天之福,當生善處,皆由前世受善行報之所致也。 「是故,諸235比丘!當念修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236見身。欲使今世獲其果報,得甘露道,正使受人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而無過失,又使檀越受福無窮。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意解;六十比丘還捨法服而作白衣。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王及月光,尸婆‧二種鬥, 二掃‧二行法237,去住有二種, 枯樹最在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五238 1「含」,聖本作「鋡」。 2「五」,聖本作「四」。 3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三」,聖本作「二」。 5本經敘說波斯匿王、毗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等五大國王共論色、聲、香、味、觸五欲,各偏其一,因往問佛。佛示:當平等論之,五欲隨所好各有妙,然各有過失,各有出要,有所樂,心即染著。相應部(S﹒3﹒2﹒2﹒Panca-rajano 五王)、雜阿含卷四十二第一一三二經(大正‧卷四二‧一一四九經)、別譯雜阿含卷四第七十二經(大二‧三九九中)。 6細滑:即觸覺。 7「何者最妙?」巴利本(S﹒vol﹒1,p﹒79作 Kin-nu kho kamanam aggan-ti﹒(何者為欲愛之第一?) 8「勝」,明本作「妙」。 9「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10「為最勝」,宋、元二本均作「最為勝」,明本作「最為妙」。 11「論」,聖本作「說」。 12「共」字之上,宋本有一「離」字,元、明二本均有一「雖」字。 13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以」字。 14「染」,麗本作「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染」。 15「上最妙」,宋、元、明三本均作「妙最上」。 16聖本無「彼人」二字。 17「若」字之上,聖本有「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十三字。 18「聲」字之下,聖本有一「香」字。 19「香」字之下,聖本有一「味」字。 20「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剋」。 21「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22「復」,元、明二本均作「欲」。 23「克」,宋、元、明三本均作「剋」。 24「最為」,聖本作「為最」。 25「欲」,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願」。 26「彼」,元本作「從」。 27「味」字之下,明本有一「故」字。 28「於色有氣味,若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雜阿含卷一第十三經(大正‧卷一‧一三經)作:「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巴利本作 No cedam bhikkhave rupassa assado abhavissa na yidam satta rupasmim sarajjeyyam(比丘們!若無有對色之愛味,則無有諸眾生於色可能貪著。) 29「無」,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30麗本無「五欲之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1麗本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麗本無「有氣味若細滑」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3「生」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之類」二字。 34「為最」,宋、元、明三本均作「最為」。 35本經敘說:(一)佛記月光長者子尸婆羅極有大福,當與五百童子出家學道,得阿羅漢,為福德第一;(二)尸婆羅得道後,在人間遊化,極受人、天供養,並前往舍衛城,度化叔父,使歸敬三寶;(三)佛為諸比丘說尸婆羅之本生因緣。 36月光:又作栴陀婆羅脾(Candraprabha)(巴)。 37「神鬼」,宋、元、明三本均作「鬼神」。 38「者」字之下,麗本有「我自懷妊即語長者」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9「娠」,聖本作「身」。 40「踊躍」,大正本作「躍踊」。 41摩尼(mani)(巴)、(梵),又作末尼,譯為如意寶、如意珠,能雨諸寶,隨意所求皆滿足。參閱起世經卷第二(大一‧三一八中)、四分律卷第四十六(大二二‧九一一中)。 42「是語」,宋、元二本均作「此語」,明本作「是」字。 43尼犍子(Nigantha-Nataputta)(巴),又作尼乾陀若提子,譯為離繫親子、裸形,六師外道之一,即耆那教的始祖和集大成者,本名瓦綠達摩那,被教徒尊稱為大雄,或摩訶毗盧,較釋尊出生稍早,亦出生於剎帝種,為一王子,與釋尊同為當時著名的大宗教家。「犍」,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健」。 44「說」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月光長者」六字。 45「犍」,宋、元、明三本均作「健」。 46「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曰」字。 47麗本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8聖本無「小」字。 49「唯願」,宋、元二本均作「唯尊」,明本作「惟尊」。 50「已」,聖本作「以」。 51「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在」字。 52「立」,聖本作「云」。 53「字」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名」字。 54聖本無「謂」字。 55「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56「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得法」二字 。 57「祠祀」,大正本作「祀祠」。 58「使」聖本作「便」。 59「具八」二字,聖本作「俱」。 50八解脫(Attha vimokkha)(巴),又作八背捨,指由棄背色貪等心之八種定加大集法門經卷下(大一‧二三二下):「八解脫是佛所說,謂內有色想觀外色 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 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想受滅解脫。」參閱中阿含第九十七經大因經(佛光二‧八三四)、長阿含第十三經大緣方便經(佛光一‧三八一)。 51「可」,宋、元、明三本均作「許」。 52「羅」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阿」字。 53「人」,聖本作「生」。 54「褥」,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蓐」字。 55「桓」,宋、元二本均作「洹」。 56「飲」,宋、元、明三本均作「飯」。 57明本無「具」字。 58「去」,大正本作「為」。 59「尊」字之上,聖本有一「世」字。 70「聞」,元本作「間」。 71「閱」,明本作「越」。 72「丘」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眾」字。 73「令」,宋、元、明三本均作「使」字。 74麗本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5廣普山(Vepulla)(巴)、(Vipula)(梵),又作毗富羅山,譯為方山或大山。王舍城五山之一,位於中印度舊王舍城之東北。 76「已」,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77「往」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詣」字。 78聖本無「王」字。 79「臥」,宋、元、明三本均作「座」。 80「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81「資」,麗本作「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 改作「資」。 82「洹」,明本作「桓」。 83「其」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以」字。 84「弊」,宋、元二本均作「憋」。 85「醜」,宋、元、明三本均作「澀」。 86麗本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7「長」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此」字。 88麗本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9「有」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所」字。 90「百」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此」字。 91「語」,元、明二本均作「念」。 92「壽」,宋、元、明三本均作「受」。 93「世」,元本作「尊」。 94「使蒙」,聖本作「便滿」。 95達嚫(dakkhina)(巴),又作噠嚫,嚫譯為財施、右手,乃於齋食之後,齋主以財物施僧;僧以右手受施,並說法以回報之,又稱為施頌。參閱四分律卷第四十九(大二二‧九三五)。「達」,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噠」。 96五樂:即貪著五欲(panca kamaguna)(巴)之快樂。「樂」,宋、元、明三本均作「欲」。 97聖本無「敷」字。 98「正」,聖本作「政」。 99毗婆尸(Vipassin)(巴),又作維衛,譯為勝觀,過去七佛之第一位,出現於過去莊嚴劫中。 100槃頭:全稱為槃頭婆提(Bandhumati)(巴),譯為親惠城,為毗婆尸佛父王所治都城。參閱長阿含第一經大本經(佛光一‧一六)。 101「俱」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共」字。 102「馬」,宋、元、明三本均作「碼」。 103「琥珀」,聖本作「虎魄」。 104「已」,聖本作「以」。 105「是」,宋、元、明三本均作「爾」。 106「唯」,聖本作「以」。 107聖本無「去」字。 108「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往」字。 109「無有」,麗本作「乏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有」。 110「達」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梵志」二字。 111聖本無「吾」字。 112「今」,元本作「令」。 113「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也」字。 114「不」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皆」字。 115麗本無「往詣佛所」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6「顧」,宋本作「願」。 117「惔」,宋本作「淡」,明本作「憺」。 118「亦」,宋、元、明三本均作「面」。 119「受」宋本作「授」。 120「曰」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今」字。 121「夷」,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斯」。 122「持」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可」字。 123「瀉」,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寫」。 124「人天」,宋、元、明三本均作「天人」。 125「能消」,宋、元、明三本均作「人能有消」,聖本作「能有」。 126「放」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時」字。 127「炎」,宋、元、明三本均作「燄」。 128「仞」,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刃」。 129「今」,宋、元、明三本均作「令」。 130式詰:又作尸棄(Sikhin)(巴),譯為頂髻、火,過去七佛之第二位,出現於過去莊嚴劫中。 131善財:又作須頭(Sudhana)(巴)。「財」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善財」四字。 132「來」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來」字。 133「珠」,聖本作「珍」。 134「普」,聖本作「並」。 135毗舍羅婆:又作毗舍浮(Vessabhu)(巴),譯為遍一切自在、勝尊,過去七佛之第三佛,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出現之佛。 136「成」字之上,聖本有一「足」字。 137「請」,聖本作「詣」。 138「飯」,聖本作「食」。 139麗本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0「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寶」。 141「人」,聖本作「入」。 142拘屢孫:又作拘樓孫:(Kakusandha)(巴),譯為領持、成就美妙,過去七佛之第四位,賢劫千佛之第一位。「屢」,元本作「婁」,明本作「樓」。 143「屢」,明本作「樓」。 144宋、元、明三本均無「今」字。 145麗本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6麗本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7「價直」,聖本作「賈值」。 148「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一「來」字。 149「得」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盡」字。 150聖本無「於」字。 151本經敘說佛以五種戰鬥人,以簡別五種比丘:(一)見色便起欲想,捨法服之比丘,如第一戰鬥人,見風塵便懷恐怖;(二)共語便起欲想,捨法服之比丘,如第二戰鬥人,但見高幢便懷恐怖;(三)被觸便起欲想,捨法服之比丘,如第三戰鬥人,見弓箭便懷恐怖;(四)雖被觸起欲想,但不捨法服之比丘,如第四戰鬥人,入陣被捉,或喪命根,不得逃出;(五)雖見色、共語、被觸不為所動,更能修不淨觀得解脫之比丘,如第五戰鬥人,打退眾敵,而自遊化。當觀惡穢淫不淨行,除去色欲。增支部(A﹒5﹒75﹒Yodhajiva(1) ◎ 戰鬥人)。 152聖本無「持」字。 153「仗」,宋本與聖本均作「杖」。 154「入」,大正本作「人」。 155宋、元、明三本均無「第」字。 156聖本無「欲」字。 157「若見弓箭,便懷恐怖,不堪戰鬥」,巴利本(A﹒vol﹒3,p﹒89作ussadanam yeva sutva samsidati visidati na santhambhati na sakkoti samgamam otaritum﹒(聞喊聲便懷恐怖戰慓,不堅固,不能戰鬥。) 158宋、元、明三本均無「也」字。 159麗本無「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0「懼」,宋、元、明三本均作「怖」。 161宋、元、明三本均無「若」字。 162「內」,麗本作「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內」。 163「五種人」,巴利本作 panca puggala(五補特伽羅)。 164聖本無「遊」字。 165「佛」,明本作「捨」。 166麗本無「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7「幢」,麗本作「憧」,今依據磧砂藏、頻伽藏、卍正藏改作「幢」。 168聖本無「有」字。 169「依村落而住彼聞村」八字,宋、元、明三本均作「聞村落」三字。 170宋、元、明三本均無「然比丘」三字。 171「笑」,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172「想」,宋本作「心」。 173「設」,宋、元、明三本均作「若」。 174三十六物:指觀人之身中有三十六種不淨物。增一阿含廣演品第十九經(佛光一‧六五):「所謂念身者,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白??、膀胱、屎、尿、百葉、倉、腸、胃、脬、溺、淚、唾、涕、膿、血、肪脂、羨、髑髏、腦。」參閱中阿含第九十八經念處經(佛光二‧八四○)、中部(M﹒vol﹒1,p﹒57 )、小部‧小誦經(Khp﹒vol﹒1,p﹒2)。 175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得」字。 176「便」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已得解脫」四字。 177「愛」,元本作「憂」。 178「生」,聖本作「汝」。 179本經敘說佛以五種戰鬥人比喻五種比丘之修道。參閱增支部(A﹒5﹒75﹒Yodhajiva(2)◎戰鬥人)。 180「仗」,元本作「杖」。 181「彼」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若」字。 182「不」,麗本作「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183「所」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忍無所畏難能有所」八字。 184「壞」,聖本作「懷」。 185聖本無「是」字。 186「比」,元本作「現」。 187「比丘亦」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此比丘中亦復」六字。 188「而」,宋、元、明三本均作「即」。 189「意」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一「彼」字。 190「幢」,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箭」。 191「怖」,宋、元、明三本均作「懼」。 192「拳」,聖本作「捲」。 193「喪失」,宋、元、明三本均作「或喪」。 194麗本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5「已」,聖本作「以」。 196「夫」,聖本作「失」。 197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198「熾心」,宋、元、明三本均作「識想」,聖本作「識心」。 199「便」,麗本作「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200麗本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1「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汝」字。 202「想」,麗本作「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想」。 203「動」,元本作「種」。 204「居」字之下,元本有一「也」字。 205「破」,元、明二本均作「敵」。 206本經敘說掃地有五事不能成其功德,有五事能成其功德。 207本經敘說掃偷婆有五事不能成其功德,有五事能成其功德。 208麗本無「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9本經敘說長遊行人有五艱難,不多遊行人有五功德。增支部(A﹒5﹒221﹒Dighacarika ◎長遊行人)。 210「長遊行之人」,巴利本作 dighacarikam anavatthacarikam anuyuttassa(專修長遊行[或]非無目的之遊行者。) 211「艱難」,元、明二本均作「難事」,聖本作「難艱」。 212「誦」,聖本作「謂」。 213「恆遊行人不誦法教;……多遊行人有此五難」,巴利本(A﹒vol﹒3,p﹒257)作:「不聞未聞,不淨已聞,有畏於已聞之一分,觸重病患[者],又無朋友。比丘們!此等是專修長遊行、不定遊行者之五過失。」 214「未曾得法而得法;……不多遊行人有此五功德」,巴利本(A﹒vol﹒3,p﹒257)作:「聞所未聞,能淨已聞,無畏於已聞之一分,無觸重病患[者],又有朋友。比丘們!此等是專修定遊行者之五德。」 215本經敘說恆一處止,有意著屋舍、意著財產、多集物、貪著親親、恆共白衣往來等五非法;當求方便,勿一處住。 216一處止:即指獨一住者(ekaviharin)(巴)。參閱雜阿含卷三十八第一○五經(大正‧卷三八‧一○七一經)。 217「意著屋舍,畏恐人奪;……比丘!一處住人有此五非法」,巴利本(A﹒vol﹒3,p﹒258)作:「積蓄眾多資具,而成為多資具者;積蓄眾多藥物,而成為多藥物者;於諸應作之事,能多作,而成為多應作者;居於[愛好]交際者,與[住]在家的出家者、不隨順[教]的在家者交往;而從彼住處走出時,還顧戀地走出。比丘們!此等是久住之五過失。」 218本經敘說不一處住人有不貪屋舍、不貪器物、不集財物、不著親族、不與白衣共相往來五功德;當求方便,行此五事。 219麗本無「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0「不貪屋舍,……比丘!不住一處人有此五功德」,巴利本(A﹒vol﹒3,p﹒258)作:「不蓄眾多資具,而不成為多資具者;不多蓄藥物,而不成為多藥物者;於諸應作之事,非能多作,而不成為多應作者;居於非[愛好]交際者,與[住]在家之出家者、不隨順[教]之在家者交往;而從彼家走出時,不顧戀地走出。比丘們!此等是制限住之五德。」 221本經敘說佛因見大樹為火所燒,為比丘說:寧投身火中,不與女人交往;寧以利劍斷手足,不以無戒受人恭敬;寧以熱鐵??纏身,不以無戒受人衣裳;寧吞熱鐵丸,不以無戒受人信施;寧臥熱鐵床,不以無戒受人床敷;寧受須臾之苦痛,不以此罪入地獄中受無量苦。當念修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使今世獲其果報,得甘露道,又能使檀越受福無窮。增支部(A﹒7﹒68﹒Aggi ◎ 火)、中阿含第五經木積喻經(佛光一‧二四)。 222「計」,元本作「許」。 223麗本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4麗本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5「根」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本」字。 226聖本無「鐵」字。 227「鍱」,聖本作「葉」。 228「丸」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也」字。 229「語」,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告」。 230「敷」,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臥」。 231麗本無「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2「何以故」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所以然者」四字。 233「聞」,麗本作「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聞」。 234「當」,大正本作「意」。 235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6「知」,麗本作「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237「法」,宋本作「來」。 238「五」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