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1經卷第三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提婆3

等法品第三4

(三四五)5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受樂無窮,漏,便能獲之。云何七法?於是,比丘知法知義知時,又能自知,復能知足,亦復知入眾中,觀察眾人,是謂七法
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謂契經祇夜、偈、因緣譬喻、本末、廣演6方等未曾有、廣普7、授決、生經8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解了法故,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云何比丘解了於義?於是,比丘如來機趣,解了深義,所疑難。比丘解了9義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義故,為解義也。如是比丘分別義。
云何比丘知其時宜?於是,比丘知其時節,可修觀時便修觀,可止時便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觀進止之宜,此非比丘比丘知其時節,不失時宜,此10為隨其方宜。如是比丘知其時宜。
云何比丘自能修己?於是,比丘自知己:『見聞念知,如是智慧步進止,恆隨正法。』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宜,來,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己進止之宜,此為自修己行。是謂比丘自知己。
云何比丘自知止足11?於是,比丘能自12籌量睡眠、覺寤13臥、經行、進止之宜,皆能知止足。比丘能知是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解了此故,14知足如是比丘知足
云何比丘大眾?於是,比丘分別大眾;此是剎利種,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沙門眾,當以此法,宜則適彼中,可語可默,皆悉之。比丘不知入眾,此非比丘。以其比丘大眾故,為知入眾也。是謂比丘大眾也。
云何比丘知眾根元15比丘當知:有人。云何為二?彼或有一人,欲往至園中親覲比丘;彼第人不喜至彼觀見比丘。彼人欲至園中16親覲比丘者。此人最為上。
比丘!復有人。云何為二?彼一人雖至比丘所,然不問其宜17;彼第人亦不往至寺中比丘。彼至寺人最為第一
比丘!復有人。云何為二18?彼一人比丘問訊時宜;彼第人不至比丘問訊時宜。彼人至寺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
比丘!復有人。云何為二?彼一人比丘所,至心聽法;彼第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聽法。彼至心聽法者,於彼人最為第一
比丘!復19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觀察法,受持諷誦;彼第人。不能受持諷誦。彼人受持諷誦者,於此人上最為第一
比丘!復有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法解其義;彼第人,不解其義。彼人法解義者,於此人最尊第一
比丘!復有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法,法20成就;彼第人不法,成就。彼人聞21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
比丘!復有人。云何為二?彼一人法能堪忍修行分別正法;第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如牛有酪,由酪有酥22,由酥有醍醐醍醐23最為第一能及者24。此亦如是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能及者,是謂比丘觀察人根。人不了此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分別其義者,此為最上,如是比丘觀察人根。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快樂無為,意欲斷漏有疑。是故,比丘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四六)25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晝度樹26,本縱廣五十由旬,高百由旬,東、西、南、北蔭覆五十由旬三十三天在彼四月自相娛樂比丘當知:或是時,彼晝度樹華葉凋27落,萎黃在地。爾時諸天見此瑞應,普懷歡喜,欣情內發:『此樹不久當更生華實。』
比丘當知:或是時,彼樹華實皆悉凋落,捐棄在地。是時三十三天倍復歡喜自相謂言:『此樹不久作灰色。』
比丘當知:復經歷數時,彼樹便作灰色。是時三十三天已見此樹而作灰色,甚懷喜悅,自相謂言:『而今此樹已28作灰色,不久羅網29。』
是時三十三天見此晝度樹已生羅網,不久雹節30爾時三十三天已,復懷歡喜:『此樹今日已31雹節,不久當復開敷32。』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已見此樹漸漸開敷,各懷歡喜:『此樹已33漸漸開敷,不久當盡著華。』
比丘當知:或是時,彼樹普悉開敷,皆懷歡喜:『此樹今日皆悉著華。』爾時,此香逆風,百由旬香者。爾時諸天四月之中於彼自相娛樂不可計。
「此亦如是,若賢聖弟子出家道時,如似彼樹始欲凋落。
「復次,賢聖弟子捐棄妻34財,以信堅固出家道,剃除鬚髮,如似彼樹葉落在地。
比丘當知:若賢聖弟子無貪想,除不善法歡喜35,遊志初36禪,似37彼晝度樹而作灰色。
「復次,賢聖弟子有覺有觀息,歡喜,專其一心覺、無觀、遊心禪,如似彼樹而生羅網
「復次,賢聖弟子38而有護,自覺39樂,諸賢聖所求40護念具足,遊心41三禪,如似彼樹而生雹節
「復次,賢聖弟子苦樂已盡,先愁憂,無無樂,護念清淨,遊志四禪,如似彼樹漸漸開敷42
「復次,賢聖弟子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43現法中而自娛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胎,如實知之。如似彼樹皆悉敷花。
是時賢聖弟子戒德之香,遍聞四遠,不稱譽者,四月之中而自44娛樂,遊心四禪具足行本。是故,諸比丘方便,成戒德之香。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四七)45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七事水喻,人亦如是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彼云何事水喻而似人?猶如人沒在水底,如復人暫水還沒,如復水觀看,如復人出頭46而住,如復人於中行,如復水而欲到彼岸,如復人已到彼岸47。是謂,比丘!七事水出現於世。」
「彼云何人沒在水底而不得出?於是,或有一人不善之法,遍滿其體,當經歷劫數,不可療治,是謂此人沒在水底。
「彼何等人水還沒?或有一人信根48薄,雖有善法而不牢固,彼身、口、行善,後復身、口、不善法身壞終,地獄中,是謂此人水還沒。
「彼何等水觀看?於是,或人有善根,身、口、行,更不增益其法,自守而住,彼身壞終,生須倫中,是謂此人水而觀。
「彼何等人水住者?於是,或人有精進,斷三結使,更不退轉,必至究竟無上道,是謂此人水而住。
「彼何等人欲渡49水者?於是,或信根精進,恆懷慚愧,斷三結使,淫、怒、癡薄,來至此世而苦際,是謂此人欲渡水者50
「彼何等人欲至彼岸?或信根精進,斷下五結,成阿那含般涅槃 51,更不來此世,是謂此人欲至彼岸者也。
「何等人已至彼岸者?於是,或有一人信根精進而懷慚愧,盡有漏無漏,於現法中而自娛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胎,如實知之。於此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是謂此人已渡彼岸者也。
「是謂,比丘此七人喻向汝等說諸佛世尊修行人民,今已施行。當在閑居靜處,若在樹下,當念坐禪,勿起懈怠,此是我之誨!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52
(三四八)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聖王在國治化,七法成就,不為怨家盜賊所擒53獲。云何為七?然彼城郭54極為高峻,治齊整,是謂彼王先成就第一之法。復次,彼城門戶牢固,是謂彼城成就55二法。復次,彼城外塹極深且廣,是謂此城成就第三之法。復次,彼城內諸穀米,倉庫盈滿,是謂彼城成就第四之法。復次,彼城饒諸薪草,是謂彼城成就第五之法。復次,彼城56,備諸戰具57,是謂彼城58成就六法。復次,彼城主極聰明高才,豫知人情,可鞭則鞭,可治則治,是謂彼城成就七法不能來侵。是謂,比丘!彼城國主成就59七法,外人不得嬈近60
「此比丘亦復如是,若成就七法,弊波旬不得其便。云何為七?於是,比丘戒律成就威儀具足,犯律尚畏,何大者!是謂比丘成就第一之法,弊波旬61不得其便,猶如彼城,廣極峻,不可沮62壞。
「復次,比丘!若色,不起想著,亦不興念,具足眼根缺漏,而護眼根,耳聲、鼻香、舌味、身觸63、意法,亦復如是,亦不起想,具足意根亂想具足擁護意根,是謂比丘成就此第6465法,弊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門戶牢固。
「復次,比丘多聞不忘,恆念思惟正法道教,昔所經歷皆悉備知,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三66法,弊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外塹極深且廣。
「復次,比丘方便所有諸法初善中善、竟善,具足清淨得修梵行,是謂比丘成就此第四法,如彼城郭,諸穀米,外寇不敢來侵。
「復次,比丘思惟四增67之法,亦不脫漏,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五之法,弊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諸薪草,外人不能來觸嬈
「復次,比丘!得四神足,所為難,是謂比丘成就此第六之法,弊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內,仗備具。
「復次,比丘!具能分別68、入、界,亦復分別十二因緣所起之法,是謂比丘成就69七法,弊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之主,聰明高才,可收則收,可捨70則捨。
「今此比丘亦復如是分別陰、持71諸病,比丘成就七法者,弊波旬不得其便。是故,諸比丘求方宜,分別陰、持、入及十二因緣,不失次第,便度魔界不處其中。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四九)72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七神止處73。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為七神識處?所謂眾生干種身干種74想,所謂人及天也75;又復眾生干種身而一想76,所謂迦夷7778,初出現79;又復眾生一身干想,所謂光音天80也;又復眾生一身一想,所謂遍淨天81也;又復眾生無量空,處天82也;又復眾生無量識處天83也;又復眾生有處,有處天84也。是謂,比丘七識住處。今已說七識處,諸佛世尊所可施行人民,今日已辦,當在閑居樹下,善修其行,勿有懈怠,此是我之誨!」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85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於爾時尊者均頭身抱重患,臥在床褥86,不能自居。是時,均頭便念:如來世尊今日不見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醫藥不接。又聞世尊言:「一人不度,吾不捨。」然今獨見遺棄,將何苦哉!
爾時世尊天耳聞均頭比丘是稱怨。是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集至均頭比丘所,問其所疾。」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比丘漸漸至均頭比丘房。是時,均頭遙見如來來,即投地。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抱患極為篤重,不須床,吾有座87。」
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所患為增為損,不增損8889?有90能堪任受吾教也91?」
是時,均頭比丘白佛言:「弟子今日所患極篤,但損也,所服藥草,靡不周遍。」
世尊問曰:「瞻視92者竟為是誰?」
均頭白言:「諸梵行來見瞻視。」
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堪與吾說七覺93乎?」
均頭是時三自稱說七覺名:「今堪任於如來前說七覺意法。」
世尊告曰:「能堪任向如來94,今便說之。」
是時,均頭白佛言:「七覺意者。何等為七?所謂如來之所說,法意、精進意、意、猗意、意、護意。是謂,世尊七覺意者,正謂此耳!」
爾時尊者均頭說此語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眾惱。是時,均頭白世尊言:「藥中之盛95,所謂此七覺意之96法是也。欲言藥中之盛者,不過此七覺97,今思惟七覺意,所有病皆悉除愈。」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受七覺意法,善念諷誦,勿98疑於佛、法、眾者,彼眾生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覺意甚難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病,猶如甘露無厭足99。若不得七覺意者,眾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方便,修七100意。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一?1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現世間時,便有七寶出現世間,所謂輪寶象寶馬寶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為七寶。是謂轉輪聖王出現時,便七寶流布世間
「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七覺意寶出現世間云何為七?所謂意、法意、精進意、意、猗意、意、護意,出現於世。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方便,修此七覺意。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二?2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現世間103爾時便選擇好地而起城郭,東、西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豐熟,快樂不可言。爾時,彼城外郭,七重圍繞,七寶廁其間。所謂七寶者,金、銀、水精琉璃琥珀、瑪瑙、??104,是謂七寶。復有七寶105遶彼七重,極為深廣,人所難踰,其間皆有金沙。復有七重106樹兼生其間;然彼樹復有七種107色:金、銀、水精琉璃、????、瑪108瑙、琥珀。然彼城中周匝有七109重門,皆悉牢固,亦七寶所造。銀門以金間110施其間,金門以銀間錯其間,水精門以琉璃間錯其間,琉璃門以水精間錯其間,瑪111瑙門以琥珀間錯其間,甚為快樂,實不可言。然彼城中四面浴池一一浴池縱廣由旬自然有水,金、銀、水精所造。銀池水112凍,便成銀寶,金池水凍,便成金寶,然轉輪聖王以此為用。
爾時,彼地113中有七種音聲云何為七?所謂貝聲、鼓聲、小鼓聲、鍾114聲、細腰115鼓聲、舞聲、歌聲,是謂七種聲爾時,人民以此恆相娛樂,然116眾生有寒溫,亦無飢渴,亦無疾病;然轉輪聖王在世117遊化成就七寶及四118神足有缺減,終無亡119失。轉輪聖王云何成就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復有千子,極為猛,能降伏外寇;此閻浮不以刀杖化彼國。」
爾時比丘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輪寶?」
世尊告曰:「是時轉輪聖王五日清旦沐浴洗頭,在大殿上玉女圍遶是時輪寶千輻具足,從東方來而在殿前,光曜煌煌,非人所造,去地七仞120,漸漸至王前住。轉輪121已,便是說:『吾從舊人邊聞:轉輪122五日沐浴頭、手,在殿上坐,是時輪寶自然從東方來住王前住。吾今當試此輪寶。』是時轉輪王右手輪寶,而是說:『汝今以法迴轉,莫以非法。』是時輪寶自然迴轉,又在中住。轉輪聖王復將四部兵,亦在虛空中。是時輪寶迴向東方,轉輪聖王亦從寶輪而去。若輪寶住持是時轉輪聖王所將之眾,亦在中住。是時,東方粟123散王及人民之類,遙見王來皆悉起迎。又以金缽盛碎銀,銀缽盛碎金,奉上轉輪聖王,而白王言:『善來,聖王!今此方域人民熾盛,快樂不可稱計,大王當於中治化!』是時轉輪聖王告彼民曰:『汝等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亦莫殺生、竊盜、淫泆,慎莫非法治化。』是時輪寶復移至方、西方、北方,普綏化人民;還來至王治處,去地七仞而住。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輪寶也。」
是時比丘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象寶?」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日中沐浴澡洗在大殿上。是時象寶方來,而有六牙,衣毛極白,七處齊整,皆以金、銀、珍寶挍飾之,能飛行虛空爾時轉輪聖王已,便是念:今此象寶極為殊妙,世之希有體性柔和不行卒暴,今當試此象寶是時轉輪聖王清旦日欲初出,乘此象寶,遊四海外,治化人民。如是轉輪聖王成就象寶124。」
是時比丘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馬寶?」
世尊告曰125:「轉126輪聖王出現時,是時馬寶西方來,毛衣極青,尾毛127朱光,不移動,能飛在虛空罣礙已,極懷喜悅:『此128馬寶實為殊妙,今當役之,又體性良善,暴疾。吾今當試此馬寶。』是時轉輪聖王即乘此馬,經四天下,治化人民,還來至王治處。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馬寶。」
比丘白佛言:「復以何緣129成就寶乎?」
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時,是時寶從東方來,而130有八角,四面有火131光,長一尺六寸。轉輪聖王已,便是念:此132寶極為殊妙,吾今133當試之。是時轉輪聖王夜半悉134集四部之兵,以此摩尼寶舉著高幢頭,是時光明照彼國界由旬爾時,城人民之類,見此光135已,各各自相謂言:『日今已出,可理家事。』是時轉輪聖王在殿上普見人民已,還入宮中。是時轉輪聖王摩尼舉著宮內,外悉明,靡不周遍。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寶也。」
爾時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玉女寶?」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若136轉輪聖王出現時,自然此玉女現,顏貌端正137,面如桃華色,不長不短,不白不黑,體性柔和不行卒暴,口氣作憂138華香作栴139檀香。恆侍從聖140右,不失時節,常以和顏悅色,視王顏貌。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玉女之寶141。」
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142云何成就居士寶?」
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時,便居士出現世間,不長不短,身體紅色,高才智達不開143,又得天眼通是時居士來至所,而白王言:『願聖王延壽無窮!若王欲須金、銀、珍寶者,盡當供給。』是時居士天眼觀有寶藏者、無寶藏者,皆悉之,王所須寶,隨時給施。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彼居士時,便將此居士度水,未至彼岸,便語居士言:『今欲須金、銀、珍寶,正爾便辦。』長者報曰:『前至岸上當供給。』轉輪144王言:『今此間須寶,不須至岸上。』是時居士即前長跪叉手向水,尋時七寶145出。是時轉輪聖王語彼長者:『止!止!居士!更不須寶。』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居士寶也。」
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典兵之146寶?」
世尊告曰:「於是,比丘147轉輪聖王出現時,便148寶,自然來應聰明蓋世,豫知人情,身體149色,來至轉輪聖王所,白聖王言:『願聖王快自娛樂!若聖王欲須兵眾,正爾150給辦,進止之宜,不失時節。』是時,典兵寶隨所念,雲151集兵眾,在王右。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典兵寶。是152時,便是念:使我兵眾正爾雲153集。尋時,兵眾在王外。若轉輪聖王意欲使兵眾住便住,進便進。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典兵之寶。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成就七寶。」
是時,彼比丘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154神足快得善利?」
佛告比丘:「於是,轉輪聖王顏貌端正,世之希有出過世人,猶彼天子能及者。是謂轉輪聖王成就第一神足
「復次,轉輪聖王聰明蓋世,不練,中之雄猛,爾時智慧之豐,無過轉輪聖王。是謂成就此第二神足
「復次,比丘轉輪聖王復疾病,身體康強,所可飲食自然155化,無便利之患。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三之156神足
「復次,比丘轉輪聖王157命極長,不可計,爾時158159命,無過轉輪聖王之壽。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四神足。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此四神足。」
爾時,彼比丘白佛言:「若轉輪聖王終之後,為生何處?」
世尊告曰:「轉輪聖王終之後生三十三天,受命160千歲。所以然者,轉輪聖王自不殺生,復他人使不殺生;自不竊盜,復他人使不偷盜;自不淫泆,復他人使不行淫;自不妄語,復他人使不妄語自行十善之法,復他人使行十善比丘當知:轉輪聖王緣此功德終之後生三十三天。」
爾時,彼比丘便是念:轉輪聖王甚可貪慕。欲言是人,復非是人;然其非天,又161施行天事,妙樂,不墮三惡趣。若今日持戒猛,所有之福。使來之世得作轉輪聖王者,不亦快哉
爾時世尊比丘心中所念,告彼比丘曰:「今在如來前勿是念。所以然者,轉輪聖王成就七寶神足能及者,猶不162三惡之趣:地獄畜生餓鬼之道。所以然者,轉輪聖王不得四禪、四神足163不得四諦因緣,復墮三惡趣身甚為得,遭值八難,求出甚難;生正國中,亦復不易;求善良友,亦復不易;善知識相遇,亦復不易;欲從如來法中道者,亦復難遇;如來出現,甚不可遭;所演法教,亦復如是解脫、四164諦及四非常,實不可得聞。轉輪聖王於此四法,亦不得究竟。若,比丘如來出現時,便七寶出現世間如來七覺意寶,至無165究竟,天、人所譽,比丘今日善修梵行,於此現身苦際,用此轉輪聖王七寶乎?」
爾時,彼比丘如來如是之教,在閑之處,思惟道教,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道,無上正業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有,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羅166漢。
爾時,彼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三?7
如是
一時尊者童真迦葉168舍衛國晝闇園169中。
是時迦葉夜半而經行爾時天來至迦葉所,在虛空中語迦葉言:「比丘當知:此舍夜便有煙,晝日然。婆羅門智者曰:『汝今持170刀鑿山,當171鑿山時,必當有負物,當拔濟之。汝當172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山,汝今當捨山。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必173見蝦蟆,今174當捨蝦蟆。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肉聚,已見肉聚,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枷,已見枷,便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見二道,已見二道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見樹枝,已見樹枝,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當175見龍,已見龍,勿176共語,歸命,慕177令得所!』比丘善思念此義;設不解者,便往至舍衛城,到世尊所,而問此義。若如來178,善念行之。所以然者,今亦不見人、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能解此義者,除如來如來弟子,若從我聞。」
是時迦葉報天曰:「此事甚佳!」
爾時迦葉清旦至世尊所,到已,禮足,在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迦葉世尊曰:「今當問如來義。天之所說,何所趣向?何以故舍夜179有煙,晝便然?何以故婆羅門?何以故智者?又言鑿山者,其義何所趣向?言刀者,亦所不解?何以故為負物?又言山者,其義云何?何以故復言蝦蟆?何以故復言肉聚?何以故復言枷?何以故復180二道?樹枝義其義云何?何以故181名龍?」
世尊告曰:「舍者,即是形體也,四大所造,受父母血脈漸漸長大,恆當養食,不令有乏,是分散182。夜有煙者,眾生之類心之所念是183。晝日然者,身、口、行是也。婆羅門者,是阿羅漢也。智者,是學人也。鑿山者,精進是也。刀者,智慧是也。負物者,是五結184。山者,是憍慢也。蝦蟆乾,瞋恚心是也185。肉聚者,貪欲是也。枷者,五欲是也186二道者,是也。樹枝者,是無明187。龍者,是188如來至真等正覺是。彼天所說,其義如是。汝今當熟思惟,不久當盡有漏。」
爾時迦葉如來如是189教,在閑之處,而自修行,所以族姓子,剃190除鬚髮,出家道者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胎,如實知191爾時迦葉便成阿192羅漢
爾時迦葉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四?3
如是
一時羅閱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滿願194亦將五百比丘本生處。爾時世尊羅閱城九夏坐已,漸漸在人間遊化,來至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比丘各散在人間遊化195,亦來至世尊所。到已,禮足,在面坐。
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汝等為在何處夏坐?」
比丘對曰:「在本所處而夏坐。」
世尊告曰:「汝等所生之處比丘之中,能自行阿練若,復能稱譽阿練若自行乞食,復他人使行乞食,不失時宜;自補納196衣,復他人197使納衣;自修知足,亦復歎譽知足之行;自行少欲,亦復歎說少欲之行;自樂閑之處,復他人在閑198處;自守其行,復他人使守其行;己身戒清淨,復他人使修其戒;己身三成就,復他人使行三昧;己身智慧成就,復他人使智慧;己身解脫成就,復他人使行解脫:己身解脫見慧成就,復他人使此法,身能教化不有厭足,說法無懈倦199。」
爾時,諸比丘世尊言:「比丘滿願子於此諸比丘中,堪任教化,己身修阿練若行,亦復歎譽阿練若行;己身納衣少欲知足精進猛,乞食,樂閑之處,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成就,復他人使此法,自能教化,說法無厭足。」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微妙法。是時,諸比丘佛說法已,小停200右,便從座201起,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爾時舍利弗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意繫念在前。爾時舍利弗便是念:今滿願子快得善利。所以然者,諸梵行比丘歎譽其德,然復世尊稱可其語,亦不逆之。當何日與彼人得共相見,與其202談論?
是時滿願子於本生處,教化周訖;漸漸人間教化,來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爾時世尊漸與說法是時滿願說法已,即從座起,禮足,便退而去,以尼師檀203著右肩上,往詣晝闇園中。
爾時比丘遙見滿願子以尼師檀著右肩上,至彼園中。已,即往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言:「世204尊常所歎滿願205方至如來所,從法,今詣園中,尊者206是時。」
是時舍利弗比丘語,即從座起,以尼師檀著右肩上,往至彼園中。
是時滿願子在樹下結跏趺坐舍利弗亦復在樹下端坐思惟是時207舍利弗便208從座起,往至滿願子所。到已,共相問訊,在面坐。爾時舍利弗滿願子曰:「云何滿願子!為由世尊得修梵行弟子乎?」
滿願子報曰209:「如是如是。」
時,舍利弗復問曰210:「復因世尊得修清淨戒乎?」
滿願子言:「非也。」
舍利弗言:「為由心清淨如來所,而修梵行乎?」
滿願子報曰:「非也。」
舍利弗言:「為見清淨如來所,得修梵行乎?」
滿願子報曰:「非也。」
舍利弗言:「云何為無猶豫,得修梵行乎?」
滿願子報曰:「非也。」
舍利弗曰:「為由清淨得修梵行乎?」
滿願子報曰:「非也。」
舍利弗言:「云何道中,智修211清淨得修梵行乎?」
滿願子報曰:「非也。」
舍利弗言:「云何知見清淨得修梵行乎?」
滿願子報曰:「非也。」
舍利弗言:「今所問:『於如來所,得修梵行乎?』汝復報吾言:『如是。』吾復問:『智慧心清淨,道知見清淨得修梵行耶?』汝復212言:『非也。』。汝213云何如來所,得修梵行耶?」
滿願子報曰:「戒清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義者,能使清淨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者,能使涅槃義。是謂於如來得修梵行。」
舍利弗言:「汝今所說義何所趣向?」
滿願子言:「今當引譬喻解此義。智者譬喻解此義,智者214自寤215,猶如今日波斯匿王,從舍衛城至婆216祇國,兩國間布七車。是時波斯匿王出城先乘一車;至第二車,即乘第第車,復捨第一車;小復前行,乘第三車而捨第二車;小復前行,乘第四車而捨第三車;小復前行,乘第五車而捨第四車;又復前行,乘第六車而捨第五車;又復前行,乘第七車而217捨第六車,入婆祇國。是時波斯匿王218至宮中。設人問:『大王今日為乘何等車來至此宮?』彼王何報?」
舍利弗報言:「設當有人問者,當如是報曰:『吾出舍衛城,先乘第一車至第二車,復捨第二車乘第三車,復捨第219三車乘第四車,復捨第四車乘第五車,復捨第五車乘第六車,復捨第六車乘第七車,至婆祇國。所以然者,皆由前車至第二車,展轉相因,得至彼國。』設人問者,是報之。」
滿願220子報曰:「戒清淨義,亦復如是,由心清淨,得見清淨;由見清淨,得至除猶豫清淨;由無猶豫義,得至清淨;由清淨義,得至道清淨;由道清淨義,得至知見清淨;由知見清淨義,得至涅槃221義,於如來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淨義者,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使除受入;心清淨義亦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除受入;乃至知見之義亦是受入,如來說除受入,乃至涅槃如來得修梵行。若當戒清淨,於如來得修梵行者,凡夫之人亦滅度。所以然者,凡夫之人亦戒法世尊者,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獨戒清淨,得至滅度,猶如222欲上七重樓上,要當以次而至,戒清淨義,亦復如是,漸漸至心,由至見,由見至無猶豫,由無猶豫,得至淨223跡,由淨行跡得至於道,由於淨道得至知見,由淨知見得至涅槃。」
是時舍利弗224稱:「善哉善哉!快說此義。汝今為名何等?諸比丘梵行之人,稱汝何等號?」
滿願子言:「滿願子,母姓彌多那尼225。」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滿願子!賢聖中實無等倫。懷抱甘露,演布無窮,今所問甚深之義,汝盡演說。設當諸梵行人以首戴行世間,猶不能得報其恩。其有來親近問訊者,彼人快得善利今亦226善利,承受其教。」
滿願子報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汝今為名何等?諸比丘為何等227號?」
舍利弗報曰:「我名憂波提228,母名舍利,諸比丘號吾為舍利弗。」 滿願子言:「今與大人共論,先亦不知法之大主來至此間,設當知尊者舍利弗來至此者,亦此辯共相酬答,然尊問此甚深之義,尋時發229善哉!舍230利弗!弟子中最為上首,恆以甘露法味而自娛樂。設當諸梵行人,以首戴尊者舍利弗世間,從歲至歲,猶不能報斯須之恩。其眾生問訊尊者、親近者,彼人快得善利我等亦快得善利。」
爾時,二賢在彼園231如是232
是時人各所說,歡喜233奉行
等法及晝度,水及城郭喻,
識‧均頭‧輪,波234蜜及七車。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235


1「含」,聖本作「鋡」。
2「三」,聖本作「二」。
3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九」字,聖本作「八」。「九」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夾註「七法初」三字。
5本經敘說成就知法知義知時自知知足、知入眾觀察眾人等七法,能得斷漏方便,成此七法增支部(A﹒764﹒Dhammannu ◎ 知法)、阿含第一善法經(佛光一‧二)、吳‧謙譯佛說七知經(大一‧八一○上),參閱失譯般泥洹經(大一‧七六上)。
6廣演(upadesa)(梵),又作論義,以法義問答來廣佛陀所說之法。
7廣普:又作感興偈,為佛陀隨意歡喜所說之句。巴利本作 udanam(自說)。
8契經祇夜、偈、因緣……生經」,巴利本(A﹒vol﹒4,p﹒113)作suttam geyyam veyyakaranam gatham udanam itivuttakam jatakam abbhutadhammam vedallam (契經應頌記說諷頌自說如是說、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
9宋、元、明三本均無「了」字。
10「此」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則」字。
11云何比丘自知止足?」阿含第一善法經(佛光一‧四)作:「云何比丘知節耶?」「知節」,巴利本作 mattannu (知量)。
12「籌」,聖本作「調」。
13「寤」,聖本作「悟」。
14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15云何比丘知眾根元?」阿含第一善法經(佛光一‧六)作:「云何比丘知人勝如?」佛說七知經(大一‧八一○上)作:「何謂知人?」「元」,宋、元、明三本均作「原」。
16「中」,宋、元、明三本均作「觀」。
17「宜」,宋、元、明三本均作「誼」。
18「二」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人」字。
19本無「復」字。
20「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法」字。
21本無「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酥」,聖本作「蘇」。
23本無醍醐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猶如牛有酪,……醍醐最為第一能及者」,阿含第一善法經(佛光一‧七)作:「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酥精即是醍醐味。以上乳(khira)(巴)、酪(dadhi)(巴)、生酥(takka)(巴)、熟酥(navanita)(巴)、酥精(sappi)(巴),即為五味(panca gorasa)(巴)。
25本經敘說佛舉畫度樹之華葉凋落、華實棄地、樹作灰色、樹生羅網、樹生雹節、雹漸開敷開而香遍,比喻賢聖弟子發心出家出家捨俗、遊初禪、遊禪、遊三禪、遊四禪證果戒德香。方便成就戒德之香。增支部(A﹒765﹒Paricchattaka ◎ 晝度樹)、阿含經晝度樹經佛光一‧八)、宋‧施護佛說園生樹經(大一‧八一○下)。
26晝度樹(Paricchattaka)(巴),又作波利質多樹,譯為園生、香遍樹,長於忉利天
27「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彫」。
28「已」,聖本作「以」。
29「生羅網」,巴利本作jalakajato (生花蕾)。
30「生雹節」,巴利本作 kudumalakajato (生開放中之蕾)。阿含經晝度樹經佛光一‧八)作「如鳥喙」。謂花蕾飽滿之後,頂端尖細,如鳥喙。「雹」,宋、元、明三本均作「皰」。
31宋、元、明三本均無「已」字,聖本作「以」。
32「當復開敷」,阿含經晝度樹經佛光一‧八)作「當開如缽」。
33「已」,麗本作「不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字。
34「棄妻」,宋、元、明三本均作「妻棄」。
35「喜」,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樂」。
36「初」,麗本作「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初」。
37「似」,正本作「以」。
38「念」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無」字。
39有」,聖本作「有身」。
40「求」,麗本作「救」,今依據聖本改作「求」。
41「心」,麗本作「在」,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心」。
42開敷」,宋、元、明三本均作「敷開」。
43本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4「而自」,宋、元、明三本均作「自相」。
45本經敘說以七種事水者作譬喻簡別七種不同層次之人:(一)不善法遍身之人,如常沈沒在水底者;(二)退善法且造惡之人,如已水還沒者;(三)善根而不進之人,如水觀看者;(四)證須陀洹之人,如水而住者;(五)證斯陀含之人,如欲渡水者;(六)證阿那含之人,如欲至彼岸者;(七)證阿羅漢之人,如已到彼岸者。當在閑居靜處樹下坐禪,勿起懈怠增支部(A﹒715﹒Udakupama ◎喻)、阿含第四經喻經(佛光一‧一八)、失譯佛說鹹水喻經(大一‧八一一中)。
46「頭」,明本作「水」。
47「如復人已到彼岸」,阿含第四經喻經(佛光一‧一九)作:「至彼岸已,謂岸人。……謂梵志。」巴利本作 thale titthati brahmano(立於陸地上婆羅門)。
48「漸」字之下,聖本有一「漸」字。
49「渡」,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度」。
50「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51般涅槃」,巴利本作parinibbayi (般涅槃者)。
52本經敘說聖王成就城郭、城門、城池、穀米、薪草、兵器、知人等七法,則不為怨家盜賊所擒獲;比丘成就淨戒、護根、多聞方便四增心、四神足分別陰界入及十二緣起七法,則波旬不得其便。增支部(A﹒763﹒Nagara ◎ 城)、阿含三經城喻經(佛光一‧二)。
53「擒」,聖本作「禽」。
54「郭」,聖本作「墎」。
55「第」,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此」。
56「仗」,麗本作「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仗」。
57諸器杖,備諸戰具」,巴利本(A﹒vol﹒4,p﹒107)作bahu balakayo pativasati, seyyathidam hattharoha assaroha rathika dhanggaha celaka calaka pindadayika ugga rajaputta pakkhandino mahanaga sura cammayadhino dasakaputta (許多軍隊居住,例如象兵、騎兵、車兵、弓射手、旗手、參謀、糧食部隊、威猛的王子、突人隊、大龍隊、勇士、胸甲兵、奴僕子。)
58宋、元、明三本均無「城」字
59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
60「近」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之」字。
61本無波旬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2「沮」,聖本作「俎」。
63本無身觸二字
64宋、元、明三本均無「第」字。
65「二」字之下,聖本有一「之」字。
66「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之」字。
67四增(cattaro adhipati )(巴),指四禪阿含三經城喻經(佛光一‧一五):「謂聖弟子離欲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初增上心,易不得。……不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第子逮第四增心,易不得。」
68「陰」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持」字。
69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聖本作「第」。
70「捨」,宋、元、明三本均作「放」。
71持:(dhatu)(巴)之另譯,字根 dhr 本義為保持。
72本經敘說七種神識處;當於閑居樹下,善修其行,勿有懈怠增支部(A﹒741﹒Vinnanatthiti ◎ 識住)。
73七神止(satta vinnanatthitiyo )(巴),又作七識住七識止處。指三界中,七種識愛著安住之所。參閱阿含第九七經因經(佛光二‧八三○)、阿含九經眾集經(佛光一‧三二)。
74本無干種」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5「所謂眾生干種身干種想,……所謂人及天也」,巴利本(A﹒vol﹒4,P·39)作 Santi bhikkhave satta nanattakaya nanattasannino,seyyatha pi manussa ekacce ca deva ekacce ca vinipatika(比丘們!謂有情身異、想異,譬人、一部分之天及一部分之墮獄者。)
76「想」,聖本作「相」。
77迦夷(Brahmakayika deva )(巴),又作梵眾天,譯為淨身天,色界初禪天。此天有情身異想一;身異者,以大梵天王之身與眾之小勝劣之差也;想一者,眾起想,以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為此諸眾皆是我所生,其思想一也。阿含梵動經(佛光二‧五三九):「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天終,來生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能造我者。……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其後眾生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我等眾生,彼所化成。』」。
78宋、元、明三本均無「也」字。
79「世」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80光音天」,巴利本作 deva abhassara (極光淨天),色界第二禪天,此天欲語時,口發光而作為語之溝通。此天有情身一想異;身一者,其有情身相皆同;想異者,其苦和非苦樂之二想交參,故其思想互異也。
81淨天(Subhakinna deva )(巴),色界十八天之一,即第三禪天之最位,此天光周遍,故名遍淨天。此天有情身一想一;身一者,其有情身相皆同;想一者,樂者,其思想一也。
82處天」,巴利本(A﹒vol﹒4,p﹒40 )作 sabbsao rupasannanam samatikkamma patighasannanam atthangama nanattasannanam amanasikara ananto akaso ti akasanancayatanupaga(超越一切色想有對想無作種種想,﹝悟﹞「空無邊」,而經驗空無邊處。)
83處天」,巴利本(A﹒vol﹒4,p﹒40)作 sabbaso akasanancayatanam samatikkamma anantam vinnanan ti vinnanancayatanupaga﹒(超越一切空無邊處,﹝悟﹞「無邊」,而經驗識無邊處。)
84有處天」,巴利本(A﹒vol﹒4,p﹒40)作 sabbaso vinnanancayatanam samatikkamma natthi kinci ti akincannayatanupaga(超越一切識無邊處,﹝悟﹞「無所有」,而經驗無所有處。)此乃觀想相應於無任何存在。
85本經敘說均頭比丘重,佛令其說七覺意而病除;方便,修七覺意。參閱相應部(S﹒4616﹒Gilana (3)病)
86「褥」,聖本作「蓐」。
87「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88「不增損」,聖本作「不增」。
89「增為損不增損乎」,宋、元、明三本均作「增損不增乎」。
90「有」,宋、元、明三本均作「又」。
91「也」,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92瞻視」,麗本作「視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瞻視」。
93七覺(satta bojjhanga)(巴),又作七覺支、七菩提分,即順趣菩提之七種法,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科。雜阿含十六第七一八經(正‧卷二六‧七○六經):「七覺支能作明,能為目,增長智慧,為明、為正覺涅槃。」參閱雜阿含十六第七二三經(正‧卷二六‧七一一經)。
94「說」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者」字。
95「之盛」,宋、元、明三本均作「盛者」。
96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97「意」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98「勿」,宋、元、明三本均作「設」。
99無厭足」,宋、元、明三本均作「之厭」。
100「七」,元本作「一」。
101本經轉輪聖王出世,便有七寶應現如來出世,便有七覺應現方便,修此七覺意。相應部(S﹒4642﹒Cakkavatti 轉輪)、阿含第五十八經七寶經(佛光一‧三八九)、雜阿含七第七三三¯七三四經(正‧卷七‧七二一¯七經),參閱長部(D﹒17﹒Mahasudassana-suttanta 大善見王經)、宋‧施護佛說輪王七寶經(大一‧八二上)。
102本經敘說:(一)佛廣演轉輪聖王七寶、四神足天等事。(二)有比丘貪慕輪王果報,佛誡其:輪王猶不免墮三惡趣如來七覺輪王七寶,當修梵行,盡於苦際比丘遂得證果。參閱長部(D﹒17﹒Mahasudassana-suttanta大善見王經)、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轉輪聖王品(佛光二‧七○一)、宋‧施護佛說輪王七寶經(大一‧八二上)。
103「間」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時」字。
104「瑪瑙????」,聖本作「馬瑙車」。
105本無「塹」字。
106「重」,麗本作「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重」。
107「種」,聖本作「重」。
108「????瑪」,聖本作「車馬」。
109「七」,元本作「十」。
110「間」,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扉」。
111「瑪」,聖本作「馬」。
112「池水」,麗本作「水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池水」。聖本作一「水」字。
113宋、元、明三本均無「地」字。
114「鍾」,正本作「鐘」。
115「腰」,聖本作「要」。
116「然」,宋、元、明三本均作「而」。
117「世」,宋、元、明三本均作「彼」。
118「四」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種」字。
119「亡」,宋、元、明三本均作「忘」。
120「仞」,麗本作「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仞」。
121宋、元、明三本均無「聖」字。
122轉輪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若轉輪聖」四字。
123本無「粟」字。
124「寶」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125「曰」,正本作「白」。
126「轉」字之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若」字。
127「尾毛」,宋、元、明三本均作「毛尾」。
128「此」,元本作「比」。
129本無「緣」字。
130「來而」,聖本作「而來」。
131「火」,宋、元、明三本均作「大」。
132「此」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今」字。
133宋、元、明三本均無「今」字。
134宋、元、明三本均無「悉」字。
135「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明」字。
136宋、元、明三本均無「若」字。
137「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138「憂」,宋、元、明三本均作「優」。
139「栴」,宋、元二本均作「旃」。
140「聖」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轉輪二字
141「之寶」,宋、元、明三本均作「寶也」。
142本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3「開」,宋、元、明三本均作「閑」。
144轉輪聖」,宋、元、明三本均作「之轉輪」。
145「踊」,宋、元、明三本均作「涌」。
146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之」字。
147「於是比丘」四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若」字。
148「此」,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典兵」二字
149「好」,宋、元、明三本均作「紅」。
150「爾」,宋本作「念」。
151「雲」,麗本作「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152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153「雲」,麗本作「運」,今依據磧砂藏改作「雲」。
154「四」字之下,宋、元二本均一「人」字,明本一「大」字。
155「消」,宋、元、明三本均作「銷」。
156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之」字。
157「受」,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壽」。
158「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中」字。
159本無「之」字。
160「受命」,宋、元、明三本均作「受天」,聖本作「壽天」。
161「又」,宋本與聖本均作「人」。
162「不」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故」字。
163神足:此與轉輪聖王成就神足不同,乃指三十七道品之四神足阿含苦樂品第五八經(佛光二‧七六九):「自在三昧行盡神足三昧行盡神足精進三昧行盡神足,誡三昧行盡神足。」
164「脫四」,宋、元、明三本均作「四真」。
165本無「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補上。
166「羅」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阿」字。
167本經敘說天人童真迦葉:舍有夜煙晝火、婆羅門智者、鑿山、刀、負物、山、蝦蟆、肉聚、枷、二道、樹枝、龍等喻。迦葉解此義,迦葉遂悟證阿羅漢果中部(M﹒23﹒Vammika-sutta 蟻垤經)、雜阿含卷三第一○六七經正‧卷三八‧一○七九經)、別譯雜阿含卷一第十八經(大二‧三七九下)、宋‧施護佛說蟻喻經(大一‧九一八中),參閱小部長老偈經(Thag﹒201¯202 註)。
168童真迦葉(Kumara kassapa)(巴),又作童子迦葉,音譯為鳩摩羅迦葉
169晝闇園(Andhavana)(巴),又作闇林眼林,音譯為安陀林
170「持」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可」字。
171宋、元、明三本均無「當」字。
172「當」,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重」。
173「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當」字。
174「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汝」字。
175本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6「勿」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與」字。
177「慕」,宋、元、明三本均作「務」。
178本無「者」字。
179「舍夜」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言當知此舍夜便」七字。
180宋、元、明三本均無「復」字。
181宋、元、明三本均無「故」字。
182「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183「是」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184「負物者,是五結也」,巴利本(M﹒vol﹒1,p﹒144)作cangavaran ti……pancann etam nivarananam adivacanam:kamacchandanivaranassa byapadanivaranassa thinamiddhanivaranassa uddhaccakukkuccanivaranassa vicikicchanivaranassa (容器者,是五蓋的同義語,即欲貪蓋、瞋恚蓋、惛忱睡眠蓋、調悔蓋、疑惑蓋。)
185「蝦蟆者,瞋恚心是也」,巴利本(M﹒vol﹒1,p﹒144)作 uddhumayika ti……kadhupayasass etam adhivacanam;(膨脹的﹝蛙﹞,是坌恚的同義語。)
186「枷者,五欲是也」,巴利本(M﹒vol﹒1,p﹒144)作 asisuna ti……pancann etam kamagunanam adhivacanam (屠殺場者,是五種欲分的同義語。)
187「樹枝者,是無明也」,巴利本(M﹒vol﹒1,p﹒144)作 langi ti……avijjay etam adhivacanam﹒(閂者,是無明。)
188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189宋、元、明三本均無「如是之」三字。
190「剃」,元本作「制」。
191本無如實知之」四字。
192「阿」,正本作「陀」。
193本經敘說諸比丘歎譽滿願子之德,佛給予讚可,舍利弗遂往問滿願子七清淨道滿願子以七車為喻解說之。中部(M﹒24﹒Rathavinita-sutta 傳車經)、阿含九經七車經(佛光一‧五二)。
194滿願子(Punna Mantani-putta)(巴),音譯為富樓那多羅尼子,弟子說法第一阿含弟子品五經(佛光一‧七八):「能廣說法,分別義理,所謂滿願比丘是。」
195本無遊化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6「納」,明本作「衲」。
197本無「人」字。
198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99「倦」,聖本作「惓」
200「停」,聖本作「亭」。
201「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202「其」,宋、元、明三本均作「共」。
203「檀」,宋、元、明三本均作「壇」。
204宋、元、明三本均無「世」字。
205「子」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者」字。
206宋、元、明三本均無「者」字。
207宋、元、明三本均無「時」字。
208「便」,宋、元、明三本均作「復」字。
209「曰」,宋、元、明三本均作「言」。
210「曰」,聖本作「白」。
211宋、元、明三本均無「修」字。
212「復」,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皆」。
213「汝」,聖本作「如」。
214宋、元、明三本均無「解此義智者」五字。
215「寤」,元、明二本均作「悟」。
216「婆」,聖本作「波」。
217宋、元、明三本均無「而」字。
218「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219宋、元、明三本均無「第」字。
220「願」,正本作「類」。
221「槃」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由涅槃」三字。
222本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23「得至淨」,麗本作「淨至」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至淨」三字。
224「即」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時」字。
225彌多那尼(Mantani)(巴),又作彌多羅尼,譯為滿慈女。「那」,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226宋、元、明三本均無「其」字。
227宋、元、明三本均無「等」字。
228波提舍(Upatissa)(巴),又作憂波提,譯為大光,從父得名。「憂」,宋、元、明三本均作「優」。「提」,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帝」。
229今與大人共論,……尋時發遣」,阿含九經七車經(佛光一‧六二)作:「今與世尊弟子共論而不知,第二尊共論而不知,法將共論而不知,轉法輪復轉弟子共論而不知。若尊者舍梨子者,不能答一句復爾所深論。」
230「舍」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尊者二字
231「園」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中」字。
232「議」,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義」。
233「喜」,正本作「善」。
234「波」,宋、元、明三本均作「婆」。
235「三」,聖本作「二」。「三」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