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1經卷第三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3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4

三五五)5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如是議:「此須彌山極為廣大,非眾山之6所及,甚奇!甚特!廣極峻。如是,不久當復敗,有遺餘。依須彌山更有大山,亦復敗。」
爾時世尊天耳比丘是論,即從座7起,往至彼講堂所,即就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在此為何論?何所施行?」
比丘對曰:「諸人集此,論其事,向所論說,皆自如法。」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應法論,亦復不捨賢聖然。所以然者,比丘集聚一處,當施行事。云何為二?一者當共法論,二者當賢聖然。汝論此事,終獲安隱,不失時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議8?」
比丘對曰:「今比丘來集此堂,如是議:『甚奇!甚特!此須彌山廣大,然此須彌山如是不久當復敗壞9,及諸四面鐵圍山10亦當如是敗。』向者,集此如法論也。」
世尊告曰:「汝等欲聞此世間境界敗之變乎?」
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時世尊以時演說,使眾生之類心得解脫!」
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11善思念之,藏1213。」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須彌山者極為廣大,非眾山所及。比丘欲知須彌山上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萬四千由旬。然須彌山四種寶所造:金、銀、水精琉璃。又四角,亦四種所造:金、銀、水精琉璃。金城銀郭14,銀城金郭,水精琉璃郭,琉璃水精郭。然須彌山15五種天在彼居止,皆由宿16緣而住彼間。云何為五?所謂彼銀城中,有細腳天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歡悅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銀城間,毗沙門天王在彼居住,閱叉不可稱計;金城、水精間,有17毗留博18天王龍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19,有毗留勒叉20天王在彼居止;琉璃城、銀城間,有賴吒天王在彼居止。
比丘當知:須彌山下有須倫居止。若須倫三十三天共鬥時,先與細腳天共鬥;設21,復至金城與尸利沙天共鬥;已22尸利沙天,復至水精城與歡悅天共鬥;已23,復至琉璃城;已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鬥。
比丘當知:須彌山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晝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須彌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郭縱廣五由旬月天子城郭縱廣三24由旬,最大星縱廣由旬,最小星縱廣百步。須彌山頂東、西、南、北,縱廣八萬四千由旬,近須彌山南有鐵圍山,長八萬四千里,高八萬里。又此山表,有彌陀山25圍彼山;去26彌陀山,復有山名佉羅27;去此山,復更有山名伊沙28;去此山29,復更有山名馬頭山30;去馬頭山31,復更有山名毗那耶32;次毗那耶有山名鐵圍鐵圍山
「鐵圍間有八大地獄33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34。然彼鐵圍山閻浮里地饒益閻浮里地設無鐵35圍山者,此間恆當臭處鐵圍山表有香積36香積山側有八萬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間,各有六牙,金銀校37飾。彼香山中有八萬四千窟,諸象在彼居止,皆金、銀、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提桓38因躬乘之,最下象39者,轉輪聖王乘之。香積山側有陀池水,皆生優40蓮華、拘牟頭華,然彼諸象掘根而食。陀池水側復有山名優闍伽羅,然彼山皆生種草木,鳥狩41蟲??42悉在彼間。依彼山,皆神通得道之人而往43彼間,次復有山名般荼婆,次復有山名耆闍44山,此是閻浮里地所依之處。
比丘當知:或是時,若此世間敗時,然天不降雨,所種生苗不復長大,諸有小河泉源45皆悉枯竭一切諸行皆歸無常不得久住。比丘當知:或是時,此四大駛河,所謂恆伽、私46頭、死47陀、婆叉48,亦復枯竭而無遺餘。如是比丘無常百變正謂此耳!
比丘!或是時,若此世間有二日出時,是時百草樹木皆悉凋49落。如是比丘無常變易不得久停,是時諸泉源水皆悉枯竭比丘當知:若二日出時,爾時四大海水百由旬內皆悉枯竭,漸漸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當知:若世間50日出51時,四52大海水千由旬內,水自然竭,漸漸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當知:若四日出現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知;或是時,若世間有五日出時,是時四大海水,餘有七百由旬水,漸漸至百由旬比丘當知:若五日出時,是時由旬在,漸漸水竭而無遺餘。若五日出時,餘正有七尺水在,五53日出時,水盡竭有遺餘。比丘當知: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知:或是時,六日出時,此地厚六八千由旬皆悉煙出,須彌山亦漸漸融壞。若六日出時,此三千大千國土皆悉融壞,猶陶家燒器也。是時三千大千剎土,亦復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比丘當知:若六日出時,八大地獄亦復消滅,人民終。依須彌山五種之天,亦復終。三十三天、豔54天……乃至自在天,亦復終,宮殿皆空。若六日出時,是時須彌山三千大千剎土,皆悉洞然而無遺55餘。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知;或是時,若七日出56是時此地雖厚六八千由旬三千大千剎土皆悉火起。復七日出時,此須彌山漸漸融壞,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有餘,亦復不見塵煙之分,見灰乎!是時三十三天……乃至自在天宮殿,皆悉然,此間火炎乃至梵天上。新天子在彼天宮者,由來不見劫燒,見此炎光,普懷恐懼,畏為所燒;然彼舊天子等曾見劫燒,便來慰勞後生天子:『汝等勿懷恐懼57,此火不來至此間。』比丘當知:七日出時,從此間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剎土,悉為灰土,亦無形質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可久保,皆歸於盡!爾時,人民終,盡剎土,若天上。設復地獄眾生宿罪已畢,天上剎土;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剎土比丘當知:若七日出時,復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時日月已滅,復晝夜。是謂,比丘!由緣報故,致此敗。
比丘復當知:劫還成就時,或是時,火還自滅,虛空中有雲起,漸漸降雨。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遍滿其中,水乃梵天上。比丘當知:是時此水漸漸停住而自消58滅。復有風起名曰隨嵐59,吹此水聚著一處是時,彼風起60須彌山、千祇彌陀山、千彌陀山、千佉羅山、千伊沙山、千毗那耶61山、千鐵圍山、千鐵圍山;復生八千地獄,復生千馬頭山、千香積山、千般荼婆山、千優闍伽羅62山、千閻浮提63、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鬱單曰64;復生千四65水,復生千四天王宮、千三十三天、千豔天、千兜術66天、千化自在天、千自在天
比丘當知:或是時,水滅地復還生是時地上自然地肥67,極為香美,勝於甘露。欲地肥氣味,猶如甜蒲68桃酒。比丘當知:或此時,光音天自相謂言:『我等欲至閻浮提,觀看69彼地形還復之時。』光音天子來下世間見地地肥,便以指嘗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時天子地肥多者,轉無威神,又光明身體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復能70飛。又彼天子地肥少者71身體不重,亦復不失神足,亦能在虛空飛行
是時天子神足者,皆共號72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為窮厄,復失神足,即世間,不能復還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視顏色。彼時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娛樂。是謂,比丘!初世成時此淫法73,流布世間,是舊常之法,女人必出於世:亦復舊法非適今也。是時,餘光音天見此天子74墮落,皆來呵罵而告之曰:『汝等何為不淨之行?』是時眾生75是念:我等方便76,宜共宿,使人不見作屋舍,自覆形體。是謂,比丘因緣,今77有屋舍。
比丘當知:或是時地肥自然地,後粳米,極為鮮淨;亦無皮表,極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謂,比丘!爾78時始粳米79名生。比丘!或是時,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是念:今何為日日收此粳米當二日一收。是時,彼人二日一收粳米爾時,人民展轉懷妊80分。
「復眾生語彼眾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時,彼人報曰:『吾已81取二日食糧。』此人聞已,復此念:當儲四日食糧。時辦四日食糧。復眾生語彼眾生82:『可共相將外收粳米。』此人報曰;『吾已收四日食糧。』彼人聞已,便此念:吾當辦八日食糧。即辦八日食儲。爾時,彼粳米更不復生。
是時眾生此念:世間有大災患,今此粳米遂不本,今當分粳米時分粳米爾時眾生此念:今可自藏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自藏粳米,便盜他粳米。彼主見盜粳米,語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捨汝罪,後莫更犯。』爾時世間盜心是時,復眾生聞此語83,復自84今可自藏85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便捨己物,而取他物。彼主見86已,語彼人曰:『汝今何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然不對。是時,物主時手拳87相加,自今已後,更莫相侵。
是時人民聞眾生相盜,各共雲88集,自相89言:『世間非法,各共相盜,今當立守田人,使護田。其眾生聰明高才者,當立為守90田主。』是時,即選擇91主而語之曰:『汝等當知世間非法竊盜,汝今守田當雇92其直,諸人民來取他粳米者,即懲93其罪,』爾時,即安田94主。比丘當知:爾時,其守田者,號為剎利95。皆是舊法,非為今96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始剎利種,姓中之上者;
聰明高才人,天人所敬待97
爾時,其人民侵他物者,是時剎利取懲罰之。然復98彼人不改其愆,故復犯之,是時剎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梟其首。爾時世間殺生是時人民聞此教99令:『其有竊盜粳米者,剎利主即取殺之。』皆懷恐懼,衣毛皆豎,各100作草蘆101於中坐禪,修其梵行,而一其心,捨離家業、妻子、兒婦102獨靜其志,修於梵行。因此已來,而有婆羅門103104名姓。是時,便二種出現世間
比丘當知:彼時由盜故便殺生,由殺故便有刀杖。是時剎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正105高才者,當使統此人民。』又告之曰:『其人民竊盜者,使106懲其罪。』爾時,便毗舍107種姓108出現於世。
爾時眾生便此念:今日眾生之類各共殺生,皆由109業之所致也110,今可來往周旋以自生活。爾時,便有首陀111種姓出現世間。」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初剎利種,次有婆羅門
第三名毗舍,次復首陀姓。
此四種姓,漸漸而相生;
皆是天身來,而同為一色
比丘當知:爾時此殺、盜心自然粳米爾時,便有五種穀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枝112子,四者華113子,五者果114子,及餘所生之115種子,是謂五種之子。皆是剎土風吹使來,取用作種以此自濟。如是比丘世間116瑞應,便生、老、病、死,致117使今日有五盛陰身,不得盡於苦際,此為劫成敗變易也。吾與汝說,諸佛世尊常所行,今盡與汝說之。當樂閑居靜處,當念坐禪,勿起懈118怠,今不精誠,後悔無益。此是我之119也!」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六?0
如是
一時羅閱121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摩竭國王阿闍世,在群臣中而是說:「此拔122祇國極為熾盛,人民多,吾當攻伐,攝彼邦土。」
是時阿闍世王婆利123婆羅門曰:「汝今往至世尊所,持吾姓名,往問訊世尊禮敬124承事云:『王阿闍世世尊言:意欲攻125伐拔祇國,為可爾不?』設如來者,汝善思惟,來向吾說。所以然者,如來不有二。」
是時婆羅門受王教敕,往至世來所,共相問訊,在面坐。是時婆羅門白佛言:「王阿闍世禮敬世尊,承事問訊!」又復重白:「意欲往攻伐拔祇國,先來為可爾不?」
爾時,彼婆羅門以衣頭腳,著牙屐126,腰帶利劍,不應127說法
是時世尊阿難曰:「若拔祇人民修七法128者,不為外寇所壞。云何為七?若當拔祇國人民,盡集一處而不散者,便不為他國所壞,是謂129不為外寇所敗。
「復次,阿難!拔祇國人和順130,拔祇人民不為外人所擒131。是謂,阿難132!第二之不為外寇所壞。
「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亦不淫他133,著女人色,是謂第三之不為外寇所壞。
「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不從此間而傳至彼,亦復不從彼間傳來至此,是謂第四之不為外寇所壞。
「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供養134沙門婆羅門,承事禮敬梵行人者,是謂第五之法,是時便不為外寇所壞135
「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民不貪著他財寶者,是謂第六法不為外寇所壞。
「復次,阿難!若拔祇國人民皆一心,不向神寺,專精其意,便不為外寇 所壞也,是謂第七之不為外寇所壞。是謂,阿難!彼拔祇人修此七法者,不為外人所壞。」
是時梵志白佛言:「設當彼人成就一法,猶不可壞,何七法而可壞乎?」
「止!止!」
世尊!國事猥多,欲還所止。」爾時梵志即從座起而去。
梵志136不遠,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七不退轉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
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世尊告曰:「云何137不退轉138法?比丘當知:比丘集一處,皆共和順下相奉,轉進於上,善法不退轉,亦不為魔所得便,是謂初不退轉139
「復次,眾僧和合順從其教,轉進於上而140不退轉,不為魔王所壞,是謂第二之不退轉也。
「復次,比丘不著事務,不世榮141,轉進於上,不為魔天其便,是謂第三不退142之法也143
「復次,比丘!不諷誦雜書,終日策144役其情意,轉進於上,不為魔王145其便,是謂第四不退轉之法也。
「復次,比丘修其法,除去睡眠,恆自警寤146,轉進於上,不為弊魔而其便,是謂第五不退轉之法。
「復次,比丘!不學算術,亦不使人習之;樂閑之處,修習其法,轉進於上,不為弊魔其便也,是謂第六不退轉之法。
「復次,比丘!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習於禪行,忍諸法教,轉進於上,不為魔所其便147,是謂第148不退轉法也。比丘成就七法,共和順149者,便不為魔其便也。」
爾時世尊說此偈言150
「除去於業,又非思惟亂;
不行此者,亦不得三昧
能樂於法者,分別法義
比丘樂此行,便致三昧定。
「是故,比丘方便,成此七法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七?1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七使152,汝等善思念之。」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云何為七?一者貪欲使,二者瞋恚使,三者憍慢使,四者癡使,五者疑使,六者見使,七者欲世間使153。是謂,比丘七使,使眾生之類,永處幽闇,纏結其身,流轉世間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猶如彼二牛,一黑白,共一軛154共相牽引,不得相遠。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此貪欲使無明使所纏結,不得相離,其餘五使,亦復追從,五使適從,七使亦然。若凡夫之人,為此155七使所縛,流轉生死不得解脫,不能知苦之元156本。
比丘當知:七使,便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七使,不能得度魔境界。然此七使之法復有七藥云何為七?貪欲使者,意治之;瞋恚使者,法意治之;邪見使者,精進意治之;欲世間使者,意治之;憍慢使者,猗意治之;疑使者,意治之;無明使者,護意治之。是謂,比丘!此七157使158七覺意治之。
比丘當知:本未成佛道為菩薩行,坐道樹下,便生斯念:欲界眾生為何等所繫?復是念:此眾生類為七使流轉生死,永不得解脫159今亦為此七使所繫,不得解脫爾時,復是念:此七使何治之160?復重思惟:此七使者當用七覺意治之;思惟七覺意。思惟七覺161時,有漏心盡,便162解脫,後成無上正真之道。七日之中結跏趺坐,重思惟七覺意。是故,諸比丘欲捨七使者,當念修行七覺意法。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八?3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種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云何164七種人?所謂七人者: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護,五者行空,六者無想165,七者無願。是謂七種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所以然者,其眾生七法166,於現法中獲其果報。」
爾時阿難世尊言:「何以故不說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佛,乃說此七事乎?」
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與須陀洹乃至佛其不同;雖供養須陀洹乃至佛,不現得報;然供養此七167人者,於現世得報。是故,阿難勤加猛成辦七法如是阿難是學!」
爾時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九?8
如是
一時毗舍離獼猴池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世尊到時,持缽,及將阿難毗舍離乞食爾時毗舍離有大長者名毗羅先,饒財寶,不可稱計;然復慳貪無惠施之心,唯食169宿福,更不造新。爾時,彼長者婇女在後宮倡伎170樂,自相娛樂
爾時世尊往詣彼巷,而問阿難曰:「今聞伎樂為是何家?」
阿難白佛:「是毗羅先長者家。」
佛告阿難:「此長者卻後七日終,生涕171地獄中。所以然者,此是常法,若善根之人,終之時,皆生涕哭地獄中。今此長者宿福已盡,更不造新。」
阿難白佛言:「有因緣使此長者七日不終乎?」
佛告阿難:「因緣172!昔所種行,今日已盡,此不可免。」
阿難白佛173:「有方宜令此長者不生涕哭地獄乎?」
佛告阿難:「此方宜可使長者地獄耳!」
阿難白佛174:「何等因緣使長者地獄?」
佛告阿難:「設此長者剃除鬚髮,三法衣,出家道者,便得免此罪也。」
阿難白佛言:「今能使此長者出家道。」
爾時阿難世尊已,往至彼長者家,在外立。是時長者遙見阿難來,即出奉迎,便請使坐。時,阿難長者曰:「今一切智人175邊聞176,然如來今記:汝身卻後七日當身壞177終,生涕哭地獄中。」
長者聞已,即懷恐懼,衣毛皆豎,白阿難曰:「因緣使七日之終乎?」
阿難告曰:「因緣令七日中得免終。」
長者復白言:「有因緣178不生涕哭地獄中乎?」
阿難告曰:「世尊此教:若當長者剃除鬚髮,三法衣,出家道者,便不地獄中。汝今可宜出家道,得至彼岸。」
長者白言:「阿難並在前去179正爾當往。」
是時阿難便捨而去。長者便是念:言七日者猶尚180為遠,吾今宜可五欲娛樂,然後當出家道。是時阿難明日復至長者家,語長者曰:「一日已過,餘有六日在,可時出家。」
長者白言:「阿難並在前,正爾當尋從。」
然彼長者猶故不去。是時阿難二日、三日……乃至六日至長者家,語長者曰:「可時出家,後悔無及。設不出家者,今日終,生涕哭地獄中。」
長者阿難曰:「尊者並在前,正爾當隨後。」
阿難告曰:「長者!今日以何神足至彼間?方言先遣吾耶?但今欲共一時181往!」
是時阿難將此長者往至世尊所,到已,禮足白佛言:「今此長者出家道,如來與剃除鬚髮,使得道!」
佛告阿難:「汝今躬可度此長者。」
是時阿難佛教敕,長者剃除鬚髮,教令三法衣,使學182正法是時阿難教彼比丘曰:「汝當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當修行如是之法。是謂,比丘十念者,便獲大果報,得甘露法味。」
是時,毗羅先修行如法183,即其日終,生四天王中。
是時阿難即闍維184彼身,還至世尊所,禮足,在面立。爾時阿難世尊言:「向者比丘毗羅先者今已終為生何處?」
世尊告曰:「今此比丘終生四天王185。」
阿難白佛言:「於彼生何處?」
世尊告曰:「汝彼三十三天展轉生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自在天,從彼終復還來生乃至四天王中。是謂,阿難!毗羅先比丘七變186周旋天人之中,最後身,出家道,當盡苦際。所以然者,斯於如來信心故。
阿難當知:此閻浮提地南北由旬,東西七千由旬,設供養閻浮地人,其福為多不?」
阿難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告187阿難:「眾生188牛頃,信心不絕修行十念者,其不可量,能量189者。如是阿難方便修行十念如是阿難是學!」
爾時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0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191極妙之法,初、中、竟善,義理192深邃,具足得修梵行,此經諸漏法,汝等善思念之。」
193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194諸漏法?或有漏195見得斷;或有漏恭敬196;或有漏親近斷;或有漏遠離斷;或有漏娛樂斷,或有漏威儀斷;或有漏思惟197198
「彼云何有漏見得斷?於是,凡夫之人不睹聖人,不順從如來之法,不能擁護賢聖之法,不親近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其所應思惟法者亦不分別,不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未生欲漏199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便增多;未生無明漏200而生,已生無明漏便增多。此不應思惟思惟201
「彼云何法應思惟,然不思惟此法?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令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令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202。是謂此法應思惟而不思惟,所不應思惟者便思惟之。所203思惟者復不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彼人如是思惟云何過去久遠當有過去久遠?或復思惟無過久遠云何當有過去久遠?為誰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遠204當有久遠?或復言:『無久遠云何當有久遠?為誰有久遠云何205眾生久遠?此眾生久遠為從何來?從此生何處206?』彼人起此不祥之念,便興六見,展轉邪見207我見此見;我見審興此見;我見無我見於中起審見;又復自觀身復興此見;於已而不見己;復興此見,於無我不見無我,於中起此見。爾時,彼人復邪見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存208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209,是謂邪見之聚。邪見災患、憂、悲、苦、惱,皆此生而不可療治,亦復不能捨,遂增苦本。由是不為沙門之行、涅槃之道。
「又復,比丘賢聖弟子210其法,不失次敘211擁護,與善知識共從事,彼能分別;不可思惟法亦能知212;所可思惟法亦能知之;彼所不應思惟法亦不思惟之;所應思惟法而思惟之。
「彼云何不應思惟法而不思惟之?於是,諸法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是謂此不應思惟者而不213思惟之。
「彼何等法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於是214諸法未生欲漏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而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而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思惟215思惟之。
「彼不應思惟者亦不216思惟之,可思惟者便思惟之,彼如是思惟,便滅三法云何為三?217盜、疑。設不知、見218,則增有漏之行;設見、聞、念、知者,則不增有漏之行;已知、已見,有漏便不生。是謂此漏見所斷也。
「彼云何恭敬所斷219?於是,比丘堪忍飢寒,勤苦風雨、蚊虻、惡言、罵辱,生痛惱220,極為煩疼,命垂欲斷,便能忍之。若不爾者,便起苦惱;設復能堪忍者,如是不生。是謂此漏恭敬所斷。
「彼云何漏親近所斷221?於是,比丘心受衣,不興榮飾,但欲222支其形體,除寒熱,令風雨不加其身,又覆形不令外露。又223隨時乞食,不起染著之心,但欲趣支形體,使故痛224225,新者不生行,所觸犯,長夜安隱而修梵行,久存於世。復意親近床座,亦不著榮華服飾,但除飢寒、風雨、蚊虻之類,趣支其形,得行道法。又復心親近醫藥,不生染著之心;於彼醫藥,但欲使疾病除愈故,身體安隱。設不親近者,則生有漏之患;若親近,則有漏之患。是謂此漏親近所斷。
「彼云何有漏遠離所斷226?於是,比丘!除去亂想,猶如惡象、駱駝、牛、馬、虎、狼、狗、蛇蚖、深坑、危岸、柘227228、峻崖、濕229泥,皆當遠離之。莫與惡知識從事,亦復不與惡人相近。能熟思惟不去心首,設不將護者,則生有漏;設擁護者,則不生有漏。是謂有漏遠離所斷。
「彼云何有漏娛樂所斷230?於是,比丘!生想而不捨離,設起瞋恚想,亦不捨離,設復起疾想231,亦不捨離。設不捨者,則生有漏;設232能捨者,便能不起有漏。是謂此漏娛樂所斷。
云何有漏威儀所斷233?於是234比丘!若不起色想,亦不起染汙之心,具足眼根,亦缺漏而護眼根,若耳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滑、知法,都不起染汙之心,亦不起想著而護意根。若不攝其威儀,則生有漏;若攝其威儀者,則有漏之患。是謂此漏威儀所斷。
「彼何等有漏思惟所斷235?於是,比丘意,無欲無汙,依滅盡而求出要修法意、精進意、意、猗意、意、護意,無欲無汙、依滅盡而求出要。若不修此者,則生有漏之患;設能修者,則不生有漏之患。是謂此漏思惟所斷。
復,比丘!於比丘中諸所有漏,見斷者便見斷之,恭敬斷者便236恭敬斷之,親近斷者親近斷之,遠離斷者遠離斷之,娛樂斷者娛樂斷之237威儀斷者威儀斷之,思惟斷者思惟斷之。是謂,比丘具足一切威儀,能斷結、去愛238,度於四流,漸漸越苦239。是謂,比丘!除有漏之法,諸佛世尊常所施行240一切有形之類,今已施行,汝等常樂閑居樹下,勤加精進,勿有懈怠。今不勤加者,後悔無益!此是我之訓教241。」
爾時,諸242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243


1「含」,聖本作「鋡」。
2「四」,聖本作「三」。
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四十之一」四字,聖本作「三九」三字,宋、元二本均無「之一」二字
5本經敘說敗劫時,七日出世界滅,一切諸行皆歸無常成劫時,世界生成,光音天眾來此世界,部份天眾因貪食,淪落人間定居,衍生子息,爾後漸四姓、五種穀子,便生、老、病、死,致今日有五盛陰身,不得苦際。當樂閑居靜處,當念坐禪,勿起懈怠增支部(A﹒762﹒Suriya ◎ 日)、阿含第八經七日經(佛光一‧四五)、宋‧法賢佛說薩缽多酥哩踰捺野經(大一‧八一一下)、阿含第五經小緣經(佛光一‧二三三),參閱長部(D﹒27﹒Agganna-suttanta 起世因本經)。
6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7「座」,聖本作「坐」。
8「議」,麗本作「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9「敗壞」,宋、元、明三本均作「敗」。
10鐵圍山(Cakkavala-pabbata)(巴),又作鐵圍山、金剛山,為圍繞須彌四周外海之鐵山,以須彌山心,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鹹第,四大部洲位於此,鐵圍山即繞此鹹海,是為世界
11「諸比丘曰汝等」六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曰汝諸比丘」五字。
12「藏」,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戢」。
13「懷」,麗本作「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懷」。
14「郭」,聖本作「墎」。
15「上」,宋本作「下」。
16「宿」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命」字。
17宋、元、明三本均無「有」字。
18「博」,宋、元、明三本均作「波」。
19本無「間」字。
20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叉」字。
21「勝」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已」字。
22「已」,聖本作「以」。
23「彼」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天」字。
24「三」,宋、元、明三本均作「四」。
25彌陀山彌陀(Nemindhara)(巴),又作尼民陀,譯為邊、持地。為七重金山中最外邊之山。
26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去」字。
27佉羅山:佉羅(Karavika)(巴),又作羅置,譯為檐木、空破。此山樹,形若檐山木。
28伊沙山:伊沙(Isadhara)(巴),又作伊沙陀,譯為軸、自在持。「伊」,麗本作「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伊」。
29宋、元、明三本均無「山」字。
30馬頭山頭,音譯為沙干那(Assakanna)(巴),山形似頭。
31本無「去馬頭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2那耶山:毗那耶,又作毗那多(Vinataka)(巴),譯為障礙象鼻。此山鬼神頭,能障一切,此山峰形狀似彼神頭。
33地獄:又作那落迦(naraka)(巴)、泥犁(niraya)(巴),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有。六道之一。有情眾生罪業所感召之極苦處,參閱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地獄品(佛光二‧七三)、阿含八難品第三七經(佛光三‧三七二)。
34十六隔子」,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地獄品(佛光二‧七三)作「十六小地獄」。
35「鐵」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此」字。
36香積山:又作醉山,醉(Gandhamadana)(巴),音譯為犍陀摩羅,此山種種樹出香薰,嗅時令人陶醉其中。
37「校」,聖本作「挍」。
38「桓」,聖本作「洹」,正本作「恒」。
39本無「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0「優」,聖本作「憂」。
41「狩」,宋、元、明三本均作「獸」。
42「??」,宋本作「豹」,明本作「豸」。
43「往」,聖本作「住」。
44「崛」,聖本作「掘」。
45諸有小河泉源」,巴利本(A﹒vol﹒4,p﹒101)作 Ye te mahasara,yato ima mahanadiyo sambhavanti,seyyathidam Anotatta Sihapapata Rathakara Kannamunda Kunala Chaddanta Mandakini,(凡所有生起大河流的大湖水,譬如阿耨達、稀哈巴巴達、辣達卡羅、康那汶達、枯那羅、遮壇多、曼那吉尼。)「源」,宋本作「原」。
46「私」,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辛」。
47「死」,宋、元、明三本均作「悉」,聖本作「私」。
48「恆伽、私頭、死陀、婆叉」,巴利本(A﹒vol﹒4,p﹒101)作Ganga Yamuna Aciravati Sarabhu Mahi,(恆伽、閻那、阿致羅筏底、舍牢浮、摩醯)。薩多酥哩踰野經(大一‧八二上)作:「恆河信度河、細多河、嚩芻河。」
49「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彫」。
50「三」,元本作「二」。
51宋、元、明三本均無「現」字。
52「四」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二字
53「五」字之上,聖本有一「時」字。
54「豔」,宋、元、明三本均作「燄」。
55「遺」,宋、元、明三本均作「有」。
56「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時」字。
57「懼」,宋、元、明三本均作「怖」。
58「消」,宋、元、明三本均作「銷」。
59隨嵐:又作毗嵐、毗藍婆(veramba)(巴),譯為迅猛、旋,即劫災時迅速猛烈之風,此所到之處,物悉皆散壞
60「起」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復」字。
61本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2本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3「提」,聖本作「地」。
64「曰」,宋、元、明三本均作「越」。
65本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6「術」,宋、元、明三本均作「述」。
67地肥」,巴利本作bhumi-pappataka (大地生成物)。
68「蒲」,宋、元、明三本均作「婆」,聖本作「??」。
69「提觀看」,宋、元、明三本均作「地看觀」,聖本作「地觀看」。
70「復能」,宋、元、明三本均作「能復」。
71本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2「號」,麗本作「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號」。
73「法」,宋、元、明三本均作「欲」。
74「以」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既已」二字
75「生」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等」字。
76本無「便」字。
77「今」,元、明二本均作「令」。
78「爾」,宋本作「今」。
79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80「妊」,聖本作「任」。
81「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字。
82「生」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曰」字。
83「語」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已」字。
84「念」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此」字。
85「自藏」,麗本作「藏此已」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藏」二字
86「見」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之」字。
87「拳」,聖本作「捲」。
88「雲」,麗本作「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89「謂」,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90本無「守」字。
91宋、元、明三本均無「田」字。
92「雇」,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顧」。
93「懲」,聖本作「徵」。
94本無「田」字。
95「其守田者,號為剎利種」,阿含第五經小緣經(佛光一‧二四三)作:「以正法治民,故名剎利。」
96「今」,麗本作「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97「待」,元、明二本與聖本均作「侍」。
98「復」,宋、元、明三本均作「後」。
99「教」,宋本作「殺」。
100本無「各」字。
101「蘆」,正本作「盧」。
102兒婦」,聖本作「婦兒」。
103婆羅門」,阿含第五經小緣經(佛光一‧二四四):「彼婆羅門中有不樂閑靜坐禪思惟者,便入人間習為業,又自稱言:是不禪人。於是,世人不禪婆羅門。由入人間故,人間婆羅門。」不禪婆羅門,為不樂於閑靜處修習坐禪思惟婆羅門人間婆羅門,即專事誦念之婆羅門
104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05「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106「使」,宋、元、明三本均作「便」。
107毗舍」,阿含第五經小緣經(佛光一‧二四四):「彼眾生中有人好營居業,多積財寶,是眾人居士。」
108本無「姓」字。
109「由」字之下,元、明二本均一「田」字。
110宋、元、明三本均無「也」字。
111首陀羅」,阿含第五經小緣經(佛光一‧二四四):「彼眾生中有多機巧,造作,於是世間始有首陀羅工巧之名。」
112「枝」,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華」。
113「華」,宋、元、明三本均作「果」,聖本作「果」。
114「果」,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枝」,明本作「技」。
115本無「之」字。
116「此」,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117「致」,宋、元、明三本均作「至」。
118「懈」,宋本作「解」,元本作「誨」。
119「誨」,宋本作「悔」,元本作「懈」。
120本經敘說:(一)阿闍世王欲征伐拔祇國,遣婆利迦請示佛陀。(二)為說拔祇人修七不衰退法,非外寇所能侵,阿闍世王是作罷。(三)佛說比丘不退轉法。增支部(A﹒720﹒Vassakara ◎ 婆沙迦羅)、長部(D﹒16﹒Mahaparinibbana-suttanta 大般涅槃經)、阿含第一經雨勢經(佛光三‧二一○),參閱阿含遊行經(佛光一‧六七)、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大一‧一六○)、失譯般泥洹經(大一‧七六)、東晉‧法顯大般涅槃經(大一‧一九一)、唐‧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大二四‧三八二下)。
121「閱」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祇」字。
122「拔」,宋、元、明三本均作「跋」。
123婆利迦:又作婆利迦羅(Vassakara)(巴),譯為雨勢、禹舍,摩揭陀國阿闍世王之大臣,頗重用,以建築巴陵弗城,防??拔祇而成名。「迦」,宋、元、明三本均作「迦羅」三字。
124禮敬」,明本作「敬禮」。
125「攻」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往」字。
126「屐」,聖本作「??」
127「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與」字。
128七法」,阿含第一經雨勢經(佛光三‧二)作「七不衰法」。巴利本作satta-adhikarana-pamatha (七滅諍)。
129「謂」,正本作「調」。
130「順」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二字
131「擒」,聖本作「??」。
132宋、元、明三本均無「阿難二字
133「淫他」,宋本作「他婬」,元、明二本均作「邪婬」,聖本作「犯淫」。
134「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精進二字
135「壞」,麗本作「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壞」。
136麗本無「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7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138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39「轉」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140「而」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行」字。
141不著事務,不世榮」,中阿含經第一經雨勢經(佛光三‧七)作:「比丘施設不更施設,本所施設而不改易,我所說戒奉行者。」「榮」,宋、元、明三本均作「業」。
142本無「轉」字。
143宋、元、明三本均無「也」字。
144宋、元、明三本均無「策」字。
145「得」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而」字。
146「寤」,宋、元、明三本均作「??」
147「其便」,宋、元、明三本均作「便也」。
148本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9「順」,宋、元、明三本均作「合」。
150「說此偈言」,宋、元、明三本均作「便說此偈」。
151本經敘說貪欲瞋恚憍慢、癡、疑、見、欲世間七使,使人流轉生死不得解脫,當以念、法、精進、喜、猗、定、護等七覺對治之。參閱增支部(A﹒711¯12﹒Anusaya(1)(2)◎隨眠)。
152七使:又作七隨眠(satta anusaya)(巴),隨眠根本煩惱之異稱,隨逐有情而起,且其行相微細,故云隨眠。(一)貪欲使(kamaraganusaya)(巴)。(二)瞋恚使(patighanusaya)(巴)。(三)憍慢使(mananusaya)(巴)。(四)癡使(avijjanusaya)(巴)。(五)疑使(vicikicchanusaya)(巴)。(六)見使(ditthanusaya)(巴)。(七)有貪使(bhavaraganusaya)(巴)。
153世間使」,聖本作「使世間」。
154「軛」,宋、元、明三本均作「??」,聖本作「扼」。
155「之人為此」四字,宋、元、明三本均作「人為」二字
156「元」,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原」。
157本無「七」字。
158「使」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者」字。
159本無「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0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61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思惟七覺意」五字。
162「盡便」,宋本作「使」。
163本經敘說修行慈、悲、喜、護、空、無想無願七種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於現法果報勤加猛修此七法
164宋、元、明三本均無「為」字。
165「想」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相」。
166宋、元、明三本均無「者」字。
167宋、元、明三本均無「七」字。
168本經敘說佛告阿難:毗羅先長者於七日後七日後終,墮地獄阿難度令出家一日十念終生四天王中;記說毗羅先當七變周旋天人之中,最後出家道,盡於苦際方便修行十念
169「之心唯食」四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心雖殖」三字。
170「伎」,宋、元、明三本均作「妓」。
171「涕」,宋、元、明三本均作「啼」。
172「終」字之下,麗本有一「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73「佛」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言」字。
174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175一切智人具足一切智慧之人,指佛陀一切智(sabbannu)(巴),又作薩婆若多,即了知一切之法。
176「邊聞」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阿難言」三字。
177身壞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取」字。
178今」,聖本作「令我」。
179本無「去」字。
180「尚」,麗本作「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尚」。
181宋、元、明三本均無「俱」字。
182「學」,宋、元、明三本均作「遵」。
183「已」,宋本作「以」。
184「闍維」,宋本與聖本均作「維耶」,元、明二本均作「耶維」。
185本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6「變」,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187「佛告」,宋、元、明三本均作「告曰」。
188」,聖本作「捔」。
189「量」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稱」字。
190本經緣見、恭敬、親近、遠離娛樂娛樂威儀思惟七法諸有漏法;具足一切威儀,能斷結、去愛,度於四流,越於苦際中部(M﹒2﹒Sabbasava-sutta 一切漏經)、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三)、後漢‧高譯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大一‧八三)。
191「我」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今」字。
192「中竟善義理」五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善中善竟善理義」七字。「中竟」,聖本作「善中」。
193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4宋、元、明三本均無「名」字。
195有漏(bhavasava)(巴),執著於生存之煩惱。漏,煩惱異名
196本無「或有漏恭敬斷」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97思惟」,巴利本作bhavana(修習)。
198「彼云何諸漏法?……或有漏思惟斷」,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五)作:「有七斷漏煩惱、憂慼法。云何為七?有漏從見斷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有漏從用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一切攝守困經(大一‧八三中)作:「有比丘七流,從是惱生,從是熱、從是憂。何等為七?有比丘流從見斷,流從攝斷,流從避斷,流從更斷,流從忍斷,流從曉斷,流從行念斷。」
199欲漏(Kamasava)(巴),煩惱
200無明漏(avijjasava)(巴),無智之煩惱
201「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此不應思惟思惟之。」一切流攝守因經(大一‧八三上)作:「令未流便生,已生流令增饒不致;未生有亦癡便生,已生有亦癡便增饒不致;以不知不解,如有令不可念法便念,可應念法者便不念。」
202「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一切流攝守因經(大一‧八三上)作:「本者,未生愛流不生已生愛流能捨;未生愛流亦癡流不生已生愛流亦癡流能捨;若是如知便所不應念便不念,所應念法便念。」
203本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04「遠」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過去久遠為誰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遠九字
205「此」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有」字。
206云何過去久遠當有過去久遠?……生何處?」巴利本(M﹒vol﹒1,p﹒8)作:「(一)我於過去世實有存在嗎?(二)我於過去世實無存在嗎?(三)我於過去世是何存在?(四)我於過去世如何存在?(五)我於過去世是何存在,後又是何存在?(六)我於未來世當有存在嗎?(七)我於未來世當不存在嗎?(八)我於未來世當是何存在?(九)我於未來世當如何存在?(10)我於未來世當是何存在,後又當是何存在?於現在時我疑:(一)我實存在嗎?(二)我實不存在嗎?(三)是何存在?(四)我如何存在?(五)此存在何處來,他去何處?」參閱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六)、後漢‧高譯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大一‧八三中)。
207「彼人起此不祥之念,便興六見,展轉邪見想」,巴利本作Tassa evam ayoniso manasikaroto channam ditthinam annatara ditthi upajjati (當彼人如是如理作意時,生起六見中之任何一見。)「邪見想」,麗本作「耶想」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見想」三字。
208「存」,聖本作「在」。
209我見此見;……復不移動」,巴利本(M﹒vol﹒1,p﹒8)作:「(一)彼真實生起我的『我』之見,(二)彼真實生起我的『我』之見,(三)彼真實生起我由『我』想『我』之見,(四)彼真實生起我由『我』想『無我』之見,(五)彼真實生起我由『無我』想『我』之見,(六)又彼生起如是見:我所言之此『我』者,由於彼彼處受善惡業之果報而可得知;彼我之此『我』是常住常恆、恆存,非變易法,永存也。」巴利本譯文中「我」aham,指第一人稱代名詞;『我』attan或『無我』anattan,指邪見之常、一、主宰之『我』。
210「修」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行」字。
211「敘」,元本與聖本均作「緒」。
212本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3本無思惟者而不」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4宋、元、明三本均無「是」字。
215本無思惟而」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6「不」字之下,聖本有一「可」字。
217「邪」,麗本作「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218「見」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不」字。
219「漏恭敬所斷」,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八)作「有漏從忍斷」。
220「惱」,麗本作「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惱」。
221「漏親近所斷」,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八)作「有漏從用斷」。
222「欲」,宋、元、明三本均作「使」。
223「又」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復」字。
224「痛」,元、明二本均作「疾」。
225「差」,宋、元、明三本均作「瘥」。
226云何有漏遠離所斷」,巴利本作 Katame……asava adhivasana pahatabba (那些有漏由迴避可以捨斷呢?)
227「柘」,元、明二本均作「荊」。
228「棘」,聖本作「蕀」。
229「濕」,宋、元、明三本均作「深」聖本作「涅」。
230有漏娛樂所斷」,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九)作「有漏從除斷」。
231「疾想」,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九)作「害念」。
232本無「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3有漏威儀所斷」,阿含第十經漏盡經(佛光一‧六六)作「有漏從護斷」。
234「是」,麗本作「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235「何等有漏思惟所斷」,巴利本作 katame……avasa bhavana pahatabba (那此有漏修習可以捨斷呢?)
236宋、元、明三本均無「便」字。
237本無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38「結去愛」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結」二字
239「苦」,宋、元、明三本均作「於苦際」三字。
240「慈」,宋、元、明三本均作「愍」。
241「訓教」,宋、元、明三本均作「教訓」。
242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43「四」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