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1
馬血天子問八政2品第四十三之一3
(三八○)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5非人之時6,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盡此世界不乎?我今問世尊,可以步盡世界不耶7?」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義理而作此問?」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時至婆8伽梵天所。是時,梵天遙見我來,而語我言:『善來,馬血天子!此處無為之境,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亦無愁、憂、苦、惱。』當我爾時,復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世界之極邊耶?設當是世界邊際者,是為世間可步度耶9?」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為何等類?」
天子白佛言10:「猶如力士善於射術,箭去無礙;我今神足其德如是,無所罣礙。」
世尊告曰:「我今問汝,隨所樂報之。猶如有四男子善於射術,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設有人來,意欲盡攝四面之箭11,使不墮地。云何,天子!此人極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墮于12地。
「天子當知:上日月前有捷13步天子,行來進止復踰斯人之14捷疾,然日月宮殿行甚於斯。計彼人天子及日月宮殿之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計三十三天之疾,不如豔天之疾。如是,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及15。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諸天,從劫至劫,乃至百劫,猶不能盡世境界16。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稱計。
「天子當知:我過去久遠世時,曾作仙人,名為馬血,與汝同字。欲愛已盡,飛行虛空,無所觸礙。我爾時,神足與人有異,彈指之頃,已17能攝此四方箭,使18不墮落。時,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盡境地19邊際乎?即涉20世界而不能盡其方域。命終之後,進德修業而成佛道,坐樹王下,端坐思惟往21昔經歷所施為事:本為仙人,以此神德猶不能盡其方面,當以何神力而得22究其邊際乎?時,我復作是念:要當乘賢聖23八品之24徑路,然後乃得盡生死邊際。
「彼云何名為乘25賢聖八品之徑路?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26。天子!又知斯名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諸過去恆沙諸佛得盡世界者,盡用此賢聖八品道而究世界。正使將來諸佛世尊出現世者,當以此賢聖之道得盡邊際。」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步涉無究竟,得盡世界者;
地種不可稱,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設意,於中起迷惑;
不別真正法,流轉五道中。
賢聖八品道,以此為舟船;
諸佛之所行,而究世界邊。
正使當來佛,彌勒之等類;
亦用八種道,得盡於世界。
是故有智士,修此賢聖道;
晝夜習行之,便至無為處。」
是時,馬血天子從如來聞說賢聖八品道,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天子即以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是時,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種種好華散如來上,即時便27說斯偈:
「流轉生死久,欲涉度世界;
賢聖八品道,不知又不見。
今我以見諦,又聞八品道;
便得盡邊際,諸佛所到處。」
爾時,世尊可彼天子所說。時,彼天子以見佛可之,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一)2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賢聖八關齋法29。汝等善思念之,隨喜30奉行!」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八關齋法?一者不殺生,二者31不與不32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過時食,七者不處高廣之床,八者遠離作倡伎樂、香華塗身。是謂,比丘!名為賢聖八關齋法。」
是時,彼33優波離白佛言:「云何修行八關齋法?」
世尊告曰:「於是,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34,往詣沙門若長老比丘所,自稱名字,從朝至暮如羅35漢,持心不移不動,刀杖不加群生,普慈於一切:『我今受齋法,一無所犯,不起殺心,習彼真人之教;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過時食,不在高廣之座,不習作倡伎樂、香華塗身。』設有智慧者,當作是說;假令無智者,當教彼如此之教。又彼比丘當一一指授,無令失次,亦莫超越。復當教使發誓願。」
優波離白佛言:「云何當發願?」
世尊告曰:「彼發願時:『我今以此八關齋法,莫墮地獄,餓鬼、畜生,亦莫墮八難之處,莫處邊境,莫墮凶弊之處,莫與惡知識從事,父母專正,無習邪見,生中國中,聞其36善法,分別思惟,法法成就。持此齋法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善37,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持此誓願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復持此八關齋38法,用學佛道、辟支佛道、阿羅漢道,諸世界學正法者亦習此業,正使將來彌勒佛出現世時,如來、至真、等正覺值遇彼會,使得時度。』彌勒出現世時,聲聞三會39,初會之時九十六億比丘之眾,第二之會九十四億比丘之眾,第三會40九十二億比丘之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亦值彼王及國土教授師,作如是之教,無令缺漏。」
是時,優波離白世尊言:「設彼善男子、善女人雖持八關齋,於中不發誓願者,豈不得大功德乎?」
世尊告曰:「雖獲其福,福不足言41。所以然者,我今當說:
「過去世時,有王名寶岳,以法治化,無有阿曲,領此閻浮提42境界。爾時,有佛名曰寶藏43如來、至真、等正覺、明44云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45、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彼王有女名曰46牟尼,顏貌殊特,面如桃華色,皆由前世供養諸佛之所致也。爾時,彼佛亦復三會,聲聞初47會之時一億六萬八千之眾,第二之會一億六萬之眾,第三之會一億三萬之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
「是時,彼佛與諸弟子說如此之法:『諸比丘!當念坐禪,勿有懈怠。復求方便,誦習經戒。』彼佛侍者名曰滿願,多聞第一,如我今日阿難比丘多聞最勝。時,彼滿願比丘白寶藏佛言:『諸有比丘諸根闇鈍,亦不精進48於禪定法49,又不誦習。今日世尊欲安此人著何聚中?』寶藏佛告曰:『設有比丘諸根闇鈍,不堪任行禪法50者,當修三上人法業。云何為三?所謂坐禪51、誦經、佐勸52眾事。』如是彼佛與諸弟子說如此微妙之法。
「爾時,有長老比丘,亦不堪任修行禪法。時,彼比丘便作是念:我今年衰長大,亦不能修其禪法,今當求願行勸助之法。是時,彼長老比丘入野馬城中,求燭火、麻油,日來供養寶藏如來,使明不斷。
「是時,王女牟尼見此長老比丘里巷乞求,即問彼比丘曰:『比丘!今日為何所求?』比丘報曰:『聖53女當知:我年衰邁,不堪行禪法,故求乞脂油,用供養佛,續尊光明。』是時,彼女聞佛名號,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白彼長老比丘曰:『汝今,比丘!勿在餘處乞求,我自相供給,麻油燈炷盡相惠施。』
「是時,長老比丘受彼女施,日來取油供養寶藏如來,持此功德福業,施與無上正真之道,口自演說:『年既衰大,又復鈍根,無有智慧得行禪法,持此功德之業,所生之處莫墮惡趣,使將來之54世值遇聖尊,如今寶藏如來無異;亦遇聖眾如今聖眾而無有異;說法亦當如今無異。』是時,寶藏如來知彼比丘心中所念,即時便笑,口出五色光,而告之曰:『汝今,比丘!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作佛,號曰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時,長老比丘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身心堅固,意不退轉,顏色特55勝,不與常同。
「時,彼牟尼女人見彼比丘顏色殊常56,即前問曰:『比丘!今日顏色極為殊妙,不與常同,得何意故?』比丘報曰:『王女當知:向者,如來以甘露見灌。』牟尼女問曰:『云何如來以甘露見灌?』比丘報曰:『我為寶藏如來所授決57,言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曰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身心牢固,意不退轉。如是,王女!為彼如來之所授決也。』王女問曰:『彼佛頗授我決乎?』長老比丘報曰:『我亦不知為授汝莂不?』
「是時,王女聞比丘說58已,即乘羽寶59之車,往至寶藏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王女白佛言:『我今是60檀越施主,所須脂油恆相供給,然今世尊授彼比丘決,獨不見授莂。』寶藏如來告曰:『發心求願,其福難量,何況以財惠施乎?』牟尼女報曰:『設當如來不授我莂者,當自斷其命根。』寶藏如來報曰;『夫處女人之身,求作轉輪聖王者,終不獲也;求作帝釋者,亦不可獲也;求作梵天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魔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如來者,亦不可得也。』女曰:『我定不能得成無上道乎?』寶藏佛報曰:『能也,牟尼女!成無上正真道也。然王女當知:將來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識,彼佛當授汝決。』
「是時,王女白彼佛言:『受者清淨,施主穢濁乎?』寶藏佛告曰:『吾今所說者,心意清淨,發願牢固。』是時,王女語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優波離當知:無數阿僧祇劫,燈光佛乃出現於世,治在缽頭摩大國,與大比丘眾十六萬八千眾俱,國王61、人民悉來承事。是時,彼國有王名提波延那,以法治化,領此閻浮境界。是時,彼王請佛及比丘僧而飯食之。是時,燈光如來清旦著衣持缽,將諸比丘眾入城。
「爾時,有梵志子名曰彌勒62,顏貌63端正64,眾中獨出,像如梵天,通諸經藏,靡不貫練,諸書咒術,皆悉明了,天文地理,靡不了知。是時,彼梵志遙見燈光佛來,顏貌殊特,世之奇異,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見已,便發喜豫之意,善心生焉:『書籍所載如來出現,甚為難遇,時時乃出,猶如優65缽華時乃出66耳!我今當往試之。』是時,梵志手執五華往至世尊所,復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根67華散如來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見三十相,而不見二相,即興狐疑,今觀世尊不見廣長舌及陰馬藏。即時說此偈:
『聞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
今不見二相,相好為具不?
頗有陰馬藏,貞潔不淫乎?
豈有廣長舌,舐耳覆面乎?
為我現其相,斷諸狐疑結;
陰馬及舌相,唯願欲見之!』
「是時,燈光佛即入三昧定,使彼梵志見其二相。是時,燈光佛復出廣長舌,左右舐耳68放大光明,還從頂上入。是時,梵志見如來有三十二相具足。見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並69作是說:『唯願世尊當見觀察!我今持五華奉上如來,又持此身供養聖尊。』發此誓願時,彼五華在空中化成寶臺,極為殊妙,四柱四門,彼時,見交露臺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發此誓願:『使我將來之世作佛,當如燈光佛,弟子翼從,悉皆70如是。』
「是時,燈光佛71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時便笑。諸72佛世尊常法:若授決時世尊笑者,口出五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是時,光明已照三千大千世界,日月無復光明,還從頂上入。設如來授決之時,光從頂上入;設授辟支佛決時,光從口出還入耳73中;若授聲聞莂者,光從肩上入;若授生天之決者,是時光明從臂中入;若莂生人中者,是時光明從兩脅入;若授生餓鬼決者,是時光明從腋入;若授生畜生決者,光明從膝入;若授生地獄決者,是時光明從腳底入。
「是時,梵志見光從頂上入,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布髮在地,並作是說:『設如來不授我決者,即於此處自斷壞,不成諸根。』是時,燈光佛知梵志心中所念,即告之曰:『汝速還起,將來之世,當成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時,摩納聞佛授決已,心懷踊躍,不能自勝。即於彼處,得遍現三昧,踊在虛空,去地七仞74,叉手向燈光如來。
「汝優波離莫作異觀,爾時寶藏如來時長老比丘,豈是異人乎?爾時燈光如來是也。爾時王女牟尼,今我75是也。時寶藏如來76立我名號字釋迦文,我今以此因緣故,說此八關齋法。當發誓願,無願不果。所以然者,若彼女人77作是誓願,即於彼劫成其所願也。若長老比丘不發誓願78者,終不成佛道。誓願之福不可稱記,得至甘露滅盡之處。如是,優波離!當作是學!」
爾時,優波離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二)79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界,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至江水側。
爾時,世尊見江水中,有大材木為水所漂,即坐水側一樹下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木為水所漂乎?」
諸比丘白佛言80:「唯然,見之。」
世尊告曰:「設當此木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沒,復非81在岸上,不為人所捉,復非為非人所捉者,復非為水所迴轉,復非腐敗者,便當漸漸至海。所以然者,海82,諸江之原本。汝等比丘亦如是,設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83、非人所捉,亦不為水所迴轉,亦不腐敗,便84當漸漸至涅槃處85。所以然者,涅槃者,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涅槃之原本。」
爾時,有牧牛人名曰難陀86,憑杖而立。是時,彼牧牛人遙聞如是87所說,漸來至世尊所而立。爾時,牧牛人白世尊言:「我今亦不著此岸,不在彼岸,又非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捉,復非為非人所捉,不為水所迴轉,亦非腐敗,漸88當至涅槃之處。唯願世尊聽在道次,得作沙門!」
世尊告曰:「汝今還主89牛已,然後乃得作沙門耳!」
牧牛人難陀報曰:『斯牛哀念犢故,自當還家。唯願世尊聽在道次!「
世尊告曰:「此牛雖當還家,故須汝往付授之。」
是時,牧牛人即受其教,往付牛已,還至佛所,白世尊言:「今已付牛,唯願世尊聽作沙門!」是時,如來即聽作沙門,受具足戒。
有一異比丘白世尊言:「云何為此岸?云何為彼岸?云何為中沒?云何在岸上?云何不為人所捉?云何不為非人所捉?云何不為水所迴轉?云何不腐敗?」
佛告比丘曰:「此岸者身90也;彼岸者身滅耶91;中沒者欲愛耶;在岸上者五欲也;為人所捉者,如有族姓子發此誓願:『持此功德福祐,作大國王,若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如有比丘有此誓願:『生四天王中及諸天中92而行梵行,今93持功德生諸天之中。』是謂名為非人所捉。為水所迴轉者,此是邪疑也。腐敗者,邪見、邪治、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此是腐敗也。」
是時,難陀比丘在閑靜之94處而自修剋,所以族姓之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95。即於座上成阿羅漢。
爾時,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三)96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提婆達兜97以98失神足,阿闍世太子日遣五百釜食而供養之。是時,眾多比丘聞提婆達兜以失神足,又為阿闍世所供養,共相將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佛言:「提婆達兜者極大威力,今為阿闍世王所供養,日遣五百釜食。」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告諸比丘:「汝等莫興此意,貪提婆達兜比丘利養;彼愚人由此利養自當滅亡。所以然者,於是,比丘!提婆達兜所以出家學者,不果其願。
「比丘當知:猶如有人出其村落,手執利斧,往詣大樹,先意所望,欲望大樹,及其到樹,持枝99葉而100還101。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貪著利養;由此利養,向他自譽,毀呰他人,比丘所行宜102,則不果其願。彼由此利養故,不103求方便、起勇猛心,如彼人求寶104不得,為智者所棄。
「設有比丘得利養已,亦不自譽,復不毀他人;或時復向他人自稱說:『我是持戒之人,彼是犯戒之士。』比丘所願者而不果獲,如人捨根105,持枝還家,智者見已:『此人雖持枝還家,然不識根。』此中比丘亦復如是,以得利養,奉持戒律,并修梵行,好修三昧。彼以此三昧心向他自譽:『我今得定,餘人無定。』比丘所應行法亦不果獲,猶如有人其求106實木,往至大樹,望其實,捨其枝葉,取其根持還。智者見已,便作是說:『此人別其根。』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興起利養,奉持戒律,亦不自譽,復非毀他人,修行三昧,亦復如是,漸行智慧。夫智慧者,於此法中最為第一。提婆達兜比丘於此法中竟不獲智慧、三昧,亦復不具戒律之法。」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彼提婆達兜者,云何不解戒律之法?彼有神德成就諸行,有此智慧,云何不解戒律之法?有智慧則有三昧,有三昧則有戒律?」
世尊告曰:「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數;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數:神足飛行者,亦是世俗常數;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義。」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由禪得神足,至上不究竟;
不獲無為際,還墮五欲中。
智慧最為107上,無憂無所慮;
久108畢獲等見,斷於生死有。
「比丘當知:以此方便,知提婆達兜不解戒律之法,亦復不解智慧、三昧之行。汝等比丘!莫如提婆達兜貪著利養。夫利養者,墮人109惡處,不至善趣。若110著利養,便習邪見,離於正見;習於邪治,離於正治;習於邪語,離於正語;習於邪業,離於正業;習於邪命,離於正命;習於111邪方便,離於正方便;習於邪念,離於正念;習於邪定,離於正定。是故,比丘!勿112起利養之心,制令不起;已起利養之心,求方便而滅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當說此微妙之法,六十餘比丘捨除法服,習白衣行;復有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四?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船筏譬喻,汝等善思念之,戢在心懷!」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船筏譬喻?若汝等行路114為賊所擒,當執心意,無起惡情;當起慈、悲、喜115、護心,遍滿諸方所116,無量無限不可稱計。持心當如地,猶如此地亦受於淨,亦受於不淨,屎尿穢惡皆悉受之,然地不起增減之心,不言此好、此醜。汝今所行亦當如是。設為賊所擒獲,莫生惡念,起增減心,亦如地、水、火、風,亦受於惡,亦受於好,都無增減之117心;起慈、悲、喜、護之心,向一切眾生。所以然者,行善之法猶可捨之,何況惡法而可翫習!如118有人遭恐難之處,欲119度難處至安隱之處,隨意馳走,求其安處。彼見大河極為深廣,亦無船、橋而可得渡至彼岸者;然所立之處極為恐難,彼岸無為。
「爾時,彼人思惟方計:此120河水極深且廣121,今可收拾材木草葉,縛筏求渡,依此筏已,從此岸得至彼岸。爾時,彼人即收拾材木草葉,縛筏而122渡123,從此岸至124彼岸。彼人已渡岸,復作是念:此筏於我,多所饒益,由此筏得濟厄難,從有恐之地,得至無為之處。我今不捨此筏,持用自隨。云何,比丘!彼人所至到處,能用此筏自隨乎?為不能耶?」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彼人所願,今已果獲,復用筏自隨乎?」
佛告比丘:「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當捨於法,而況非法?我等豈非由法學道乎?」
世尊告曰:「依憍慢滅憍慢125、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見慢、慢中慢、增上慢,以無慢滅慢慢,滅無慢、正慢,滅邪慢、增上之慢,盡滅四慢。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時,便生此念:欲界之中誰最豪貴,我當降伏126?此欲界之中,天及人民,皆悉靡伏。時,我復重作是念:聞有弊魔波旬,今當與彼戰。以降波旬,一切憍慢豪貴之天,一切靡伏。時我,比丘!於座上笑,使魔波旬境界皆悉震動。」
虛空之中聞說偈聲:
「捨真淨王法,出家學甘露;
設剋廣127願者,空此三惡趣。
我今集兵眾,瞻彼沙門顏;
設不用我計,執腳擲海表。」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1「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十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2宋、元、明三本均無「問八政」三字。
3麗本無「之一」二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4本經敘說佛為馬血天子開示三世諸佛皆以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馬血天子聞此,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增支部(A﹒4﹒45﹒Rohitassa(1)◎赤馬)、相應部(S﹒2﹒3﹒6﹒Rohita ◎ 赤的 ),參閱雜阿含卷四十九第一三○四經(大正‧卷四九‧一三○七經)、別譯雜阿含卷十五第三○六經(大二‧四七七上)。
5馬血天子(Rohitassa devaputta)(巴),又作赤馬天子。
6「非人之時」,雜阿含卷四十九第一三○四經(大正‧卷四九‧一三○七經)作「於後夜時」。
7「可以步盡世界不耶」雜阿含卷四十九第一三○四經(大正‧卷四九‧一三○七經)作「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不?」
8「婆」,宋、元、明三本均作「娑」。
9「耶」,宋、元、明三本均作「也」。
10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11「箭」,宋、元、明三本均作「矢」。
12「于」,明本作「於」。
13「捷」,宋、元、明三本均作「健」。
14「之」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捷速也如彼人及天子」九字。
15「及」,宋、元、明三本均作「知」。
16「界」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也」字。
17「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8「箭使」,元、明二本均作「箭使令」,宋本作「使箭令」。
19「境地」,宋、元、明三本均作「地境」。
20「涉」,宋、元、明三本均作「步」。
21宋、元、明三本均無「往」字。
22「得」,大正本作「為」。
23「賢聖」,麗本作「聖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賢聖」。
24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25宋、元、明三本均無「乘」字。
26「彼云何名為乘賢聖八品之徑路?所謂正見……正三昧」,雜阿含卷四十九第一三○四經(大正‧卷四九‧一三○七經)作:「何等為世間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間滅道跡。」
27「即時便」三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時」字。
28本經敘說佛為優波離說修持八關齋戒及發願功德,並舉示自己昔日在寶藏如來及燈光如來之時,發願成佛而蒙授記之本生事,說明發願功德不可稱記,能至甘露滅盡處。增支部(A﹒8﹒41﹒Sankhitte﹝uposatho﹞◎ 略(說)布薩)。
29八關齋法:又作八齋戒(atthanga uposatha)(巴)、八支布薩,即優婆塞、優婆夷於一日一夜受持之八種戒法。參閱增一阿含高幢品第二一○經(佛光二‧五五一)。
30「喜」,宋、元、明三本均作「而」。
31「者」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不得犯」三字。
32宋、元、明三本均無「不」字。
33宋、元、明三本均無「彼」字。
34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即白月之齋日。黑月之齋日相當於陰曆二十三日,及月末二日,以上合為六齋日。
35「羅」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阿」字。
36「其」,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37「善」,宋本作「惡」。
38「齋」,大正本作「齊」。
39三會: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彌勒菩薩出世,於龍華樹下成道,證等正覺,三會說法,度人無數,皆為釋尊之遺教弟子,名為慈氏弟子,參閱增一阿含十不善品第四三○經(佛光四‧一六四一)。
40「會」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41「言」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也」字。
42宋、元、明三本均無「提」字。
43寶藏:又作寶髻、勒那識祇(Ratnasikhi)(梵)、(Ratanasikhi)(巴)。
44「明」,明本作「名」。
45宋、元、明三本均無「士」字。
46宋、元、明三本均無「曰」字。
47「聲聞初」,宋、元、明三本均作「初聲聞」。
48「進」,宋、元、明三本均作「勤」。
49「法」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之」字。
50禪法:指禪那(jhana)(巴),即初禪、二、三、四禪。
51坐禪:指獨坐(patisallana)(巴),即宴默、獨處靜坐。
52「勸」,宋、元、明三本均作「助」。
53「聖」定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王」字。
54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55「特」,宋、元、明三本均作「常」。
56「色殊常」,宋、元、明三本均作「貌殊特」。
57授決(veyyakarana)(巴),又作授記、受莂、記別,原指佛說法中問答分別之部分,即十二部經之一,後轉指弟子等死後之生處,特別是指弟子等當來成佛時,其名號、佛國等之記別。
58「說」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59「寶」,元、明二本均作「葆」。
60「是」,麗本作「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61「王」,麗本作「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62「勒」,宋、元、明三本均作「佉」。
63「貌」,宋、元、明三本均作「色」。
64「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65「優」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曇」字。
66「出」,宋、元、明三本均作「有」。
67「根」,宋、元、明三本均作「莖」。
68「耳」,宋本作「面」。
69「並」,麗本作「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並」。
70「悉皆」,宋、元、明三本均作「皆悉」。
71麗本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2麗本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3「耳」,元、明二本均作「口」。
74仞:古長度名,一仞為七尺或八尺。「仞」,麗本作「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仞」。
75「今我」,大正本作「我今」。
76「寶藏如來」,依本經前文:「是時,燈光佛知梵志心中所念,即告知曰:『汝速還起,將來之世當成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擬作「燈光如來」。
77「人」,宋、元、明三本均作「復」。
78宋、元、明三本均無「願」字。
79本經敘說佛因見水漂木,為諸比丘說漂木若不逢八事,便將漸入海,以喻行人之修道,若無八事,便將至涅槃。牧牛難陀聞此喻,發心出家。相應部(S﹒35﹒200 ‧Darukkhandha ◎ 木聚)、雜阿含卷十第二六八經(大正‧卷四三‧一一七四經)。
80宋、元、明三本均無「言」字。
81「非」,宋、元、明三本均作「不」。
82「海」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者」字。
83「人」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所捉不為」四字。
84宋、元、明三本均無「便」字。
85「漸漸至涅槃處」,巴利本作 nibbananinna nibbanapona nibbanapabbhara (臨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86難陀(Nanda)(巴),又作難屠,譯為喜。原為牧牛者,因聽佛說水漂木八事有省,發心出家,證阿羅漢。為與孫陀羅難陀區分,又作牧牛難陀。
87「是」,宋、元、明三本均作「來」。
88「漸」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漸」字。
89「主」,元本作「王」。
90「身」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邪」字。
91「耶」,宋、元、明三本均作「也」。
92麗本無「及諸天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3「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我」字。
94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95宋、元、明三本均無「更不復受」四字。
96本經敘說阿闍世太子日遣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兜,比丘聞此,稟告佛陀,佛為說提婆達兜貪著利養,必不能獲得智慧、三昧,亦不能具足戒行;貪著利養,習八邪道,將墮至惡處,已起利養心者,當求方便而滅之。中部(M﹒29﹒Mahasaropama-sutta 心材喻大經)。
97「兜」,宋、元、明三本均作「多」。
98「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99宋、元、明三本均無「枝」字。
100宋、元、明三本均無「而」字。
101「還」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家時智者見問之曰汝今竟不得其實方持葉還」十九字。
102「宜」,元、明二本均作「儀」。
103「不」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更」字。
104「寶」,宋、元、明三本均作「實」。
105「根」,巴利本作 sara (心材),即實木。
106「其求」,宋、元、明三本均作「求其」。
107「最為」,宋、元、明三本均作「為最」。
108「久」,宋、元、明三本均作「究」。
109「人」,宋、元、明三本均作「入」。
110「若」宋、元、明三本均作「以」。
111麗本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2「勿」,宋、元、明三本均作「若」。
113本經敘說:(一)佛舉乘船筏之譬喻,以示弟子: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二)佛舉示昔日降魔事跡。(三)佛示依慢減慢,慢已滅盡,則無諸惱亂之想;設為賊所擒,勿起惡情,當以慈、悲、喜、護、心治之;心當如地,納受一切穢惡好壞。中部(M﹒22﹒Alagaddupama-sutta 蛇喻經),參閱中阿含第二○○經阿梨吒經(佛光四‧一八二三)。
114「行路」,宋、元、明三本均作「路行」。
115麗本無「慈悲喜」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6宋、元、明三本均無「所」字。
117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18「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猶」字。
119「欲」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求」字。
120「此」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今」字。
121「廣」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無由得渡」四字。
122「而」,宋、元、明三本均作「求」。
123「渡」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依此筏已」四字。
124「至」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得」字。
125「依憍慢滅憍慢」,參閱雜阿含卷二十一第五六三經(大正‧卷二十一‧五六四經)。
126「伏「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已降伏」三字。
127「廣」,宋本作「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