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1經卷第三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3

馬血天子品第四三之二4

是時,弊波旬瞋恚熾盛,即告師子大將曰:『速集四部之眾,欲往攻伐沙門。又觀察為有何力勢,堪任與我共戰鬥耶?』我5爾時復更思惟:與凡人交戰猶不然,何況欲界豪貴者乎?要與彼少多爭競。時我,比丘!著仁慈之鎧,手執三昧之弓、智慧之箭,俟彼大眾是時,弊魔、大將兵眾八億數,顏貌各異,猿猴、師子來至我所
爾時剎之眾,或一身6頭;或有數十身而共一頭;或兩肩78,當心口;或手;或有兩手者;或復四手;或兩手擎頭,口銜死蛇;或9,口出火光10;或兩手擘口,欲前噉之;或披腹向,手執刀劍,擔11持戈矛12;或執舂杵;或擔山、負石、擔持13大樹者;或兩腳在上,頭在下;或乘象、師子、虎、狼、毒蟲;或步來者;或中飛。是時,弊魔將爾許之眾,圍繞14道樹15
「時,波旬在我左側而語我曰:『沙門速起。』時我,比丘然不對,如是再三。魔語我曰:『沙門不乎16?』我告之曰:『執心無所畏懼。』時波旬曰:『沙門!頗我四部之眾耶?然汝一己,17兵刃,禿頭形,著此三衣,復言:吾無所畏。』
爾時波旬,便說此偈:

『仁鎧三昧弓,手執智慧箭
為兵眾,今當壞汝軍。』

「時,波旬復語我曰:『我於沙門饒益。設不從語者,正爾取汝,灰滅其形。又復沙門,顏貌端正18,年壯可美,出處剎利轉輪王種,速起此處,習於五樂當將和使汝得作轉輪聖王。』時,我復報波旬曰:『汝所者,無常變易不得久住,亦當捨離,非吾所貪。』時,弊波旬復語我曰:『沙門!今日為何所求?志何願物?』時我報曰:『吾所願者:憂畏處,安隱1920涅槃城中;使此眾生流浪生死,沈翳苦惱者,導引正路。』
「魔報我曰:『設今沙門不速起乎2122者,當執23汝腳,擲著海表。』時我報波旬曰:『我自觀天上中,魔、若魔天、人、若非人,及汝四部之眾,不能使吾毛動24。』魔報我曰:『沙門!今日與吾戰乎?』我報之曰:『思得交戰。』魔報我曰:『汝怨是誰?』我復25報曰:『憍慢者是,增上慢、自慢、邪慢、慢中慢、增上慢。』魔語我曰:『汝以何義滅此諸慢?』時我報曰:『波旬當知:有慈26三昧、悲三昧、喜三昧、護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三昧。由空三昧無願三昧;因無願三昧無相三昧。以此三27三昧之力,與汝共戰。行盡則盡,盡則結盡,結盡則至涅槃。』
「魔語我曰:『沙門!頗以法滅法乎?』時我報曰:『可以法滅法。』魔問我言:『云何法滅法?』時我告曰:『以正見邪見,以28邪見29見;正治滅邪治,邪治正治;正語邪語邪語正語正業邪業邪業正業命滅邪命邪命命;方便方便方便方便正念滅邪念,邪念正念正定定,正定。』魔語我曰:『沙門!今日雖有斯語,此處難剋也。汝今速起,無令吾擲著海表。』
「時,我復語波旬曰:『汝作30福,一施,今得作欲界魔王昔所造功德能稱計。汝今所說,方言甚31難耶!』波旬報曰:『今我32福,汝今知;汝自稱說造數福,誰為知?』時我,比丘!即伸33右手以指案地,語波旬34:『我所功德之。』說此語35是時地神36出,叉手白言:『世尊知。』地神語適訖,時波旬愁憂苦惱,即退不現。
比丘!當以此37方便之:法猶尚滅,何況非法。我長夜與汝38覺喻經,不錄其文,況解其義。所以然者,此法玄邃,聲聞辟支佛39修此法者,獲大功德,得甘露無為之處。彼云何為乘筏之喻?所謂慢滅慢,慢已滅盡復諸惱亂想之念。猶如野狸之皮極治之,以手拳40加之,亦聲響41,無堅硬42處。此亦如是比丘慢盡都增減。是故,今告汝等曰:『設為賊所擒獲者,勿興惡念,當以慈心遍滿諸方。猶如彼極柔之皮,長夜便獲無為之處。』如是比丘是念!」
說此法時,於彼座上,三千天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六十餘比丘還捨法服白衣行;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得法眼淨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五)43
如是
一時摩竭國神祇恆水44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摩竭牧牛45愚惑,少智慧46,意欲從恆水此岸,渡47牛至彼岸;亦復不彼此之岸深淺之處,便驅牛入水。先渡瘦者,又犢尚小,在中央,極為羸劣,不能得至彼岸。復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不得渡,於中受其苦惱。次復,渡極有力者,亦在中,受其困厄。
「今我比丘亦復如是鈍,有慧眼,不別生死48,不別魔之橋船,意49欲渡生死之流,不習於之法,便為波旬其便也。從邪道涅槃,望得滅度50不果獲。自造罪業,復墮51他人著罪中。猶摩竭牧牛黠慧多智,意欲渡牛至彼此之52岸,先觀察深淺之處,前渡極盛力牛到彼岸;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得渡至彼岸;次渡極羸者,亦渡無他,小犢尋從其後而濟渡無為53
比丘如來亦復如是,善察今世、後世,觀生死54海,魔之徑路,自以八正度生死之難。復以此道度不度者,猶如導55牛之正;一正,餘者悉從。我弟子亦復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以證而自自遊化,度魔境界至無為處。亦如彼有力之牛渡彼恆水得至彼岸。我聲聞亦復如是五下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還來此56間,度魔境界至無為處。如彼中流之牛,不肥不瘦,得渡恆水而無疑難。我弟子亦復如是,斷三結使,淫、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57此世,盡於苦際,斷魔境界至無為之處。如彼瘦牛58諸小犢得渡彼59恆水。我弟子亦復如是,斷三60結使,成須陀洹,必至得度,度魔境界,度生死之難。如彼小犢從母得61渡,我弟子亦復如是,持信奉法,斷魔諸縛,至無為處。」
爾時世尊便說斯62偈:

魔王所應獲,不究生死邊;
如來究竟世間慧明
諸佛所覺了,梵志不明曉;
猶涉63生死岸,兼度未度者。
今此五種人,及餘不可計;
度生死難,盡佛威神力

「是故,比丘!當專其心,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賢聖八品之道;依賢聖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所以然者,猶如彼愚牧牛之人,外道梵志是也;自溺生死之流,復墮他人著罪中。彼恆水才,即是生死之海也。彼黠慧牧牛者,如來是也;度生死之難,由賢64八品道。是故,比丘方便,成八聖道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六)65
如是
一時羅閱耆婆伽梨66中,與67百五弟子俱,是阿68羅漢諸漏已盡,六通清徹,唯除一人阿難比丘也。
爾時,王阿闍世七月五日歲時69,夜半明星出現,告月光夫人曰:「今五日月盛滿,極為清明,當施行何事?」
夫人報曰:「今五日說戒之日,伎樂五欲娛樂。」
時,王聞此語已,不入其懷。王70復告優陀耶71太子曰:「今夜極清明應作何事?」
優陀耶太子白王言:「如今夜半極清明,應集四種之兵,諸外敵異國不靡伏者,當往攻伐。」
是時,王阿闍世聞此語已,亦復不入其意。復無畏太子曰:「如今極清明之夜,應何所施行?」
無畏72子報曰:「今不蘭迦葉,明諸數,兼知文地理,眾人所宗仰,可往至彼問此疑難。彼人與尊說極妙之理,永無留73滯。」
時,王聞此語已,亦不入其意。復語須尼74摩大臣曰:「如今之夜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摩白王言75:「如今夜半極為清明,然阿夷76近在不遠,曉了大王往問其宜!」
王聞此語已,亦復不入其意。復告婆沙婆羅門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婆羅門報曰:「如今五日極為清明,然有瞿耶樓近在不遠,大王往問其義!」
時,王聞此語已,復不合其意。復語摩特77梵志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作何事?」
梵志報曰:「大王當知:波78迦旃79近在不遠,大王往問其情!」
王聞此語已,復不合其80意。復告索摩典兵師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何所施81行?」
索摩報曰:「先畢82盧持近在不遠,明諸算術,可往問其義。」
王聞此言83已,亦不合其意。復告最勝大臣曰:「如今五日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最勝白王言:「今有揵子,博覽84諸經,師中最上,大王往問其義!」
王聞此語已,不合其意。復思惟:此諸人等,斯是愚惑,不別真偽,有巧便。
爾時耆婆85王子在王左側,顧語耆婆伽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是時耆婆伽即前長跪,而白王言:「今如來近在不遠,遊貧聚園中,將千百五弟子大王往問其義!然彼如來為明為光,亦無疑滯,知三世事,靡不貫博,自與王演說其事,所有疑,然自悟86。」
是時,王阿闍世耆婆伽語已,歡喜踊躍善心生焉,即歎耆婆伽曰:「善哉善哉!王子!快說斯言。所以然者,身心極為熾然,又復無故取父王殺87,我恆長夜是念:誰堪任悟我意者?今耆婆伽向88者,意。甚奇!甚特!聞如來音響89大悟。」
時,王向耆婆伽便說此偈:

「今日極清明不得悟;
汝等人說,往問誰義?
不蘭、阿夷耑,揵梵弟子
斯等不可依,不能所濟。
今日極清明,月滿無瑕穢;
今問耆婆伽,往問誰義?」
是時耆婆伽復以偈報王曰:
「聞其柔軟音,得脫摩竭魚;
願時詣佛,永無畏境。」

時,王復以偈報曰:

昔所施行,於無益事;
害彼真佛子,名曰頻婆90
今極懷羞恥,無顏見世尊
汝今云何說,使吾往之?」
是時耆婆伽復以偈報王曰:
諸佛無彼此,諸結永已91除;
平等二心,此是佛法義。
設以栴檀香,以塗右手者;
執刀斷左手,不起增減。
如愍云子,一息二;
心向提婆怨親異。
大王屈,往覲如來顏;
斷其疑,勿足有留滯。」

是時,王阿闍世耆婆伽王子曰:「汝今速嚴駕五百牙象,五百牸象,然五百燈92。」
耆婆伽對曰:「如是大王!」是時耆婆伽王子嚴駕千象,及然五百燈,前白王言:「嚴駕已辦,王是時。」
爾時,王阿闍世諸營從,往詣梨園中,中路便懷恐怖,衣毛皆豎,還顧謂耆婆伽王子曰:「吾今將非為汝所誤乎?將非持吾與怨家耶?」
耆婆伽白王:「實此理。大王小復前進,今如來去此不遠!」
時,王阿闍世意猶懷恐,重告耆婆伽曰:「將非為汝所惑?又聞如來將千百五弟子,今不聞其聲?」
耆婆伽報曰:「如來弟子恆入三昧亂想大王小復前進!」
93闍世王即下車,步入門講堂前,然而立 ,觀察聖眾,還顧謂耆婆伽曰:「如來今在何處?」爾時一切聖眾盡入炎三昧,照彼講堂,靡不周遍。
是時耆婆長跪,伸94右手指示如來言:「此是如來,最在中央,如日披95雲。」
是時,王阿闍世耆婆伽曰:「甚奇!甚特!今此聖眾心定乃爾。復以何光明?」
耆婆伽白王:「三昧之力故放光明耳!」
王復告曰:「如今日觀察聖眾,極為寂然,使我優陀耶太子亦當如是寂然無為。」時,王阿闍世叉手,自稱說曰:「世尊當見觀察!」
世尊告曰:「善來大王!」王聞如來音響,極懷歡喜如來乃見稱說王號。
時,王阿闍世即至所,王體投地,以兩手著如來足上,而自稱說:「世尊當見垂愍,受其過!父無罪而取害之,願受悔,後更不犯,自改往修來。」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宜時過,無令有失。夫人世,過能自改者,斯名人,於我法中,極為廣大,宜時懺悔。」是時,王禮如來足已,在96面坐。
時王白佛言:「欲有所問,如來聽者,乃敢問耳!」
佛告王曰:「有疑難者,宜時問之。」
白佛言:「於現世造福,得現報不乎?」
佛告王曰:「古昔已來頗以此義,曾問人乎?」
白佛言:「昔曾以此義而問他人,亦問97不蘭迦葉:『云何,不蘭迦葉現世福得現報乎?』不蘭迦葉報我言:『無福、無施,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世阿羅漢成就者。』當我98爾時,問此受果之報,彼報曰:『無也99。』如人問以100瓜義,報以101,今此迦葉亦復如是。時,我是念:此梵志已不解義102,豪族王103種所問之義,此人方便引餘事報。時104我,世尊!我105即欲斷其頭,即不受其語,尋發遣之。
「時,我復至阿夷耑所,而106問此義。阿夷耑報我言:『若於江左殺害眾生,作罪無量,亦有罪,亦無107惡果之報108。』時我,世尊!復是念:今問現世受報之義,此人乃持殺害報吾,猶如人問梨之義,以報之,即捨之去。
「復至瞿耶樓所,而問此義。彼人報我曰:『於江右邊造諸功德不可稱計,於中亦無善之報109。』我爾時是念:吾今所問義者,竟不報其理,復捨之去。
「復110往至波111休迦栴112所,而問斯義。彼人報曰:『有一人出世一人113一人往返114受其苦樂。』時我復是念:今所問現世之報,乃將115生死來相答,復捨之去。
「往問先毗盧持116此之義。彼人報我言:『過去者已117滅,更不復生;當來未至,亦復不有;現在不往,住118者即變易119。』時我復是念:今所問現世之報,乃持120三世相酬,此非理,即復捨去。
「至揵子所,而問此義:『云何揵子!現世福得現世報121?』彼報我言:『無因無緣眾生縛;亦因,亦無有緣眾生縛;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時我復是念:此梵志等斯是愚惑,不別真偽122,猶盲無目,所問之義,竟不相報,如似弄123轉輪124種,尋復捨之125去。今我,世尊!故問其義,現世福現受報也?世尊演說其義!」
爾時世尊告曰:「大王今問汝義,隨所樂報之。大王有典酒、廚宰126,賞127護物右使人乎?」
白佛言:「唯然,有之。」
「設彼使人執勞經久,復當賞遺不乎?」
白佛言:「隨功敘128用,不令怨。」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現129福得現報云何大王!既處位,恤130民以禮,當復賞遺不乎?」
白佛言:「唯然世尊!食共同甘,并命不恨。」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昔日出處極卑,漸漸積功,與王同歡。以是之故,現世福得現報。」
佛告王曰:「彼有勞之人,經歷年歲,來白王言:『我等功勞已立所明131知,欲從王求所願。』王當以與132不乎?」
白佛言:「隨彼所願而不違之。」
佛告王曰:「彼有勞之人,得辭王,剃除鬚髮,三法衣,出家道,修清淨行,王聽不乎?」
白佛言:「唯然,聽之。」
佛告王曰:「設王133彼剃除鬚髮,出家道,在我右,王何所施為?」
白佛言:「承供養隨時禮拜。」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現134福得現報。設彼有勞之人,持戒完具,所犯,王何所施行?」
白佛言:「盡其形壽供給衣被飲食、床敷135臥具病瘦醫藥,不使缺減。」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現身福得現報。設復彼人已作沙門,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己證而自遊化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有,如實知之。王何為?」
白佛言:「當盡形壽,承供養衣被、飲136食,床臥137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現世福得現報。設復彼人盡其形壽,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者,王何所施設138?」
白佛言:「當於四道頭起神寺,兼以香華供養,懸繒、幡、蓋,承事禮敬。所以然者,彼是天身,非為身。」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現世福得現報。」
白佛言:「今以此139譬喻於中受解,今日世尊重演其義,自今已後受其義,世尊受為弟子歸於佛、法、比丘僧,今復懺悔如愚、如惑,父無過而取害之,今以身命歸,世尊除其罪?0!演其妙法長夜無為,如我自知所作罪報善本。」
佛告王曰:「世141二種無罪終,如屈伸142臂頃,天上云何為二?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為罪改其所造。是謂人而取天上,亦無留143滯。」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人極惡行,過轉薄;
日悔無懈息罪根永已拔。

「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夫以法治化者,身壞終,善處天上。彼已144終,名譽遠布,周聞四方,後人共傳:『昔日有王,正法治化,無有阿曲。』人以稱傳彼人所生之處,壽益算,中夭。是故,大王!當發歡喜之心,向三尊:佛、法、聖眾如是大王是學!
爾時阿闍世王即從座145起,足,便退而去。王去不遠,佛告諸比丘:「今此阿闍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應得初沙門果證,在四雙八輩146中,亦復得賢聖八品道,除去八愛超越八難。雖爾,今猶獲大幸,無根之信147。是故,比丘!為罪之人,方便,成無根之信。我優婆塞無根信者,所謂阿闍世148是也。「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七?9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法150隨世151迴轉。云何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毀,四者譽,五者稱,六者譏,七者苦,八者樂。是謂,比丘八法隨世迴轉。諸比丘方便,除此八法如是,諸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八?2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間,又於世界成佛道,然不著世間八法,猶與周旋,猶如淤153出生蓮華,極為鮮潔,不著塵水,諸天愛敬見者心歡。如來亦復如是,由胎生,於中長養,得成佛身,亦如琉璃之寶、水之珍,不為塵垢154所染如來亦復如是,亦世間,不為世155156八法157所染著。是故,比丘158精進修行八法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九?9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種之160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161云何為八?趣須陀洹、得須陀洹、趣斯陀含、得斯陀含、趣阿那含、得阿那含、趣阿羅漢、得阿羅漢。是謂,比丘此八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是故,比丘!求其方便度生死之難,勿住生死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馬血‧齋162難陀提婆達船筏
牧牛無根信世法‧善‧八人。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163


1「含」,聖本作「鋡」。
2「九」,聖本作「八」。
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第四三之二」六字,聖本作「分之餘」三字。「二」,宋、元二本均作 「餘」。
5「我」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時」字。
6「干」,明本作「千」。
7本無「三」字。
8「頸」,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頭」。
  9「然」,宋、元、明三本均作「燃」。
10「口出火光」,宋、元、明三本均作「或口出火」。
11「擔」,宋本作「攫」,元、明二本均作「擭」。
12「矛」,宋、元、明三本均作「鉾」,聖本作「牟」。
13「擔持」,聖本作「持擔」,宋、元、明三本均無「擔」字。
14「繞」,正本作「遶」。
15道樹:又作覺樹思惟樹,即菩提樹(bodhi-rukkha)(巴),佛陀曾坐於此樹下成道,故稱之為菩提樹。此樹原多(assattha )(巴),又作貝多,譯為吉祥,其果實畢缽羅(pippali)(巴),故又稱為畢缽羅樹。阿含第一大本經(佛光一‧八):「釋迦牟尼佛)今如來至真,坐多樹下成最正覺。」
16「乎」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爾時我再三不對魔語我曰沙門不乎」七字。
17「仗」,麗本作「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仗」。
18「正」,麗本作「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19「恬」,宋、元、明三本均作「淡」。
20「泊」,聖本作「怕」。
21「乎」,宋、元、明三本均作「于」。
22「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23「執」,宋、元、明三本均作「捉」。
24「動」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也」字。
25「復」,宋、元、明三本均作「當」。
26「慈」字之下,麗本有一「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7明本無「三」字。
28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以」字。
29「正」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以」字。
30「作」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本」字。
31「甚」,元、明二本均作「其」。
32「我」,麗本作「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
33「伸」,宋本與聖本均作「申」。
34「旬」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曰」字。
35「語」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時」字。
36「涌」,宋本與聖本均作「勇」。
37本無「此」字。
38「一」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緣」字。
39「所」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修行二字
40「拳」,聖本作「捧」。
41「響」,聖本作「嚮」。
42「硬」,宋、元、明三本均作「??」。
43本經敘說:(一)佛舉摩竭牧牛愚惑、少智慧,渡牛無方,致牛群和己均遭受困厄,以喻心智鈍不明,不習禁比丘。(二)佛舉善牧者知牛性,知水性,導牛有方,能使牛群安然渡河,如來八正自度人,正如善牧之人。比丘當以放逸行,修習八正道。中部(M﹒34﹒Culagopalaka-sutta牧牛小經)、雜阿含卷三十六第九九經(正‧卷四七‧二四八經)。
44恆水;即恆河(Ganga)(巴)。
45摩竭牧牛人(Magadhaka-gopalaka)(巴),即摩竭國之牧牛人。
46宋、元、明三本均無「慧」字。
47「渡」,宋、元、明三本均作「度」。
48「位」,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徑」。
49宋、元、明三本均無「意」字。
50「度」,聖本作「渡」。
51「墮」,元本作「隨」。
52「此之」,宋、元、明三本均作「岸此」。
53「猶摩竭牧牛黠慧多智,……小犢尋從其後而濟渡無為」,巴利本(M﹒vol﹒1,p﹒225 )作:「比丘們!昔摩竭人有智慧牧牛者,於秋雨期最後之月,觀察恆河此岸以及觀察彼岸,依渡場驅牛渡至對岸之鞞陀提國。彼先渡牡牛、牛父、牛群之首領,彼等能橫切恆河之流,安穩到彼岸。其次渡力強及已被馴服的,……又其次是渡已離乳之牡牛、牝牛,……最後是渡力弱之犢,彼等亦能橫切恆河之流,安穩到達彼岸。」
54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55「導」,麗本作「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導」。
56「此」,宋、元、明三本均作「世」。
57「至」,元、明二本均作「生」。
58本無「牛」字。
59宋、元、明三本均無「彼」字。
60本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1「從母得」,宋、元、明三本均作「隨從母」。
62「斯」,宋、元、明三本均作「此」。
63「猶涉」,聖本作「獨步」。
64本無「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65本經敘說:(一)阿闍世王於七月五日歲之日,受耆婆伽之勸請,與諸侍從,往梨園晉見世尊佛受悔殺父之過,並誓願改往修來。(二)佛受阿闍世過,並為廣演法義;王法,受教義,歸命三寶。(三)佛囑付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並讚許阿闍世優婆塞無根之信者。長部(D﹒2﹒Samannaphala-sutta 沙門果經)、阿含七經沙門果經佛光二‧六三一)、東晉‧竺曇無蘭佛說志果經(大一‧七○下)。
66耆婆伽梨園(Jivakambavana)(巴),又作耆婆菴婆羅林、耆舊童子菴婆園。「伽」,聖本作「加」。
67「與」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大比丘」三字。
68宋、元、明三本均無「阿」字。
69「七月五日歲時」,巴利本(D﹒vol﹒1,p﹒47)作 uposathe pannarase Komudiya catumasiniya punnaya punnamaya rattiya (第四月的高牟氐月滿月之夜,布薩日之時。)
70宋、元、明三本均無「王」字。
71優陀耶(Udaya)(巴),又作優陀耶陀、優耶陀(Udaya-bhadra)(巴),譯為帛賢,阿闍世王所摯愛之子。十誦律卷第三十六(大二三二六一下)作:「(優陀耶陀)於道頭與狗子共戲,……王(阿闍世)言:『喚來!與共食。』……王子言:『王聽與狗子食者,爾乃食耳!』王言:『隨意。』……王語母言:『我作事,何以故?我澆頂剎利王以愛念兒故,與狗共食。』」
72「王」,宋、元、明三本均作「太」。
73「留」,宋、元、明三本均作「流」。
74「尼」,宋、元、明三本均作「泥」。
75「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76「耑」,宋、元、明三本均作「湍」。
77「特」,宋本與聖本均作「持」。
78「波」,麗本作「彼」,今依據明本與聖本改作「波」。
79「旃」,宋、元二本均作「栴」,明本作「栴延」,聖本作「旃延」。
80宋、元、明三本均無「其」字。
81宋、元、明三本均無「施」字。
82「畢」,宋、元、明三本均作「毗」。
83「言」,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84「覽」,聖本作「攬」。
85耆婆伽(Jivaka-komarabhacca)(巴),又作耆婆、祇域,譯為活、壽命女之子,出生時手持針藥囊,年長從賓迦羅習醫,醫術明。女祇域因緣經(大四‧九○一下):「祇域爾時過去生)為貧家作子,見供養比丘尼),意甚慕樂,而無財,乃常為比丘尼掃除,掃除潔淨已,輒發誓言令我能掃除身病如是快耶!女憐其貧窮,又加其勤力,常呼為子。其比丘尼有疾時,常使祇域及合湯藥曰:令汝後世與我共獲是福。祇域迎醫所治悉愈,乃誓曰:願我後世醫王,常治一切四大之病,所向皆愈。
86「悟」,聖本作「寤」。
87「取父王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七(大二四‧一九○中)作:未生怨王(阿闍世)嗔恚心止,起憐愛心,語諸臣佐:『如人言:老王活者,分國半位。』人於老王皆生憐愛,聞王此語,奔競走看。其老王遠聞走聲,極眾在獄驚懼,思惟:必當喚我種種苦刑。長嘆喘息,迷悶於地,便即捨命。」
88宋、元、明三本均無「向」字。「向」字之下,聖本有一「我」字。
89「響」,聖本作「嚮」。
90頻婆娑(Bimbisara)(巴),又作毗沙、頻婆娑羅,譯為光澤第一影勝摩竭陀國國王阿闍世王之父,篤信三尊,後為逆子阿闍世所害。有關其本生因緣,參閱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八(大二四‧一九○下)。
91「已」,聖本作「以」。
92「燈」,聖本作「鐙」。
93「阿」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是時二字
94「伸」,宋本與聖本均作「申」。
95「披」,宋本作「被」。
96「住」,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在」。
97本無「亦問」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補上。
98「當我」,宋、元、明三本均作「當」。
99「無也」,巴利本(D﹒vol﹒1,p﹒53)作akiriyam vyakasi(說非業)。
100「以」,聖本作「已」。
101「如人問以瓜義,報以理」。巴利本(D﹒vol﹒1,p﹒53作Seyyathapi bhante ambam va puttho labujam vyakareyya,labujam va puttho ambam vyakareyya,(大德!譬如問以菴羅樹之果實,就以麵麭樹來說明;又問以麵麭樹之果實,就以菴羅樹來說明。)阿含七經沙門果經佛光二‧六三九)作:「猶如人問瓜報李,問李報瓜。」佛說志果經(大一‧七一下)作:「譬如問奈以瓜答,問瓜以奈答。」「」,明本作「柰」。
102「義」,明本作「我」。
103「王」,宋本作「生」。
104本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05宋、元、明三本均無「我」字。
106宋、元、明三本均無「而」字。
107「無」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有」字。
108「若於江左殺害眾生,……亦惡果之報」,巴利本(D﹒vol﹒1,p﹒55)作uccheda-vadam (斷滅論)。
109「於江右邊造諸功德不可稱計,於中亦無善之報」,巴利本(D﹒vol﹒1,p﹒53)作「大王有情染汙無因無緣,以無因無緣有染汙,有情清淨無因無緣,以無因無緣而有清淨自作、無他作、無人之作,又無力、無精進,無士夫之剛毅,無士夫猛。一切有情一切生物、一切有類、一切命者自在力、無力、無精進,依決定、結合(於階段狀態境遇之結合)、本性而互變化,於六種階級(以膚色分六種:黑、青、赤、黃、白、純白)受苦樂。」按:此為無因論者。「善」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惡」字。
110「復」,宋、元、明三本均作「後」。
111「波」,麗本作「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112「栴」,宋、元、明三本均作「旃延二字,聖本作「旃」字。
113「死」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人生」三字。
114「返」,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115「將」,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持」。
116先毗盧持:又作若夷毗羅梨沸(Sanjaya Belatthi-putta)(巴),為六師外道中之詭辯論者。「持」,宋本作「特」。
117「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18「住」字之上,宋、元、明三本與磧砂藏均一「不」字。
119過去者已滅,更不復生;……住者即變易」,此為詭辯法,巴利本稱此類論者為不死矯亂論者(amara-vikkhepika)(巴)。
120「持」,宋、元、明三本均作「將」。
121「也」,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122「偽」,麗本作「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偽」。
123「弄」,宋、元、明三本均作「哢」。
124宋、元、明三本均無「聖」字。
125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26「宰」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及」字。
127「賞」,聖本作「掌」。
128「敘」,聖本作「緒」。
129「現」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在」字。
130「恤」,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卹」。
131「明」,麗本作「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明」。
132「以與」,宋、元、明三本均作「與之」。
133「王」,明本作「有」。
134「現」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身」字,聖本有一「世」字。
135「敷」,聖本作「蓐」。
136「飲」,聖本作「飯」。
137「臥」字之上,明本一「敷」字,聖本有一「蓐」字。
138「設」,宋、元、明三本均作「為」。
139「此」,宋、元、明三本均作「先」。「此」字之下,聖本有一「先」字。
140「愆」,正本作「愆」。
141宋、元、明三本均無「世」字。
142「伸」,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申」。
143「留」,麗本作「流」,今依據磧砂藏改作「留」。
144「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145「座」,聖本作「坐」。
146「之」,宋、元、明三本均作「眾」。
147無根之信:指初信根,今蒙佛力而生信。
148「世」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王」字。
149本經敘說比丘當除世間之利、衰、毀、譽、稱、譏、苦、八法增支部(A﹒85﹒Lokavipatti(1)世間之失)。
150八法」,巴利本作 attha lokadhamma (八世間法)。
151「世」,正本作「生」。
152本經敘說如來出現世間不著世間八法,猶蓮華出淤泥,卻不著塵水。精進,勿為世間八法所染
153「淤」,聖本作「瘀」。
154「垢」,聖本作「埃」。
155明本無「世」字。
156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間」字。
157「法」字之下,明本一「之」字。
158「勤」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加」字。
159本經四向四果流轉生死,而不住生死求其方便度生死之難,勿住生死。參閱增支部(A﹒859¯60﹒Atthapuggala(1)(2)八輩)。
160宋、元、明三本均無「之」字。
161「有八種之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巴利本(A﹒vol﹒4,p﹒292)作 Atth ime bhikkhave puggala ahuneyya pahuneyya dakkhineyya anjalikaraniya anuttaram punnakkhettam lokassa。(比丘們!八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供養、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162「齋」,麗本作「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齋」。
163「九」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