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1經卷第四十六2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3

4牛品第四5四分別誦6

(四三四)7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放牛兒成就十一法,牛群長益,亦復不能將護其牛。云何一!於是,放牛人亦不別其色,不解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8,不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安隱之處,亦復不知渡9所,不知時宜,若10不留遺餘盡取11之,是時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12。是謂,比丘!若牧牛成就十一法不能長養其牛,將護其身。
「今此比丘亦復如是不能長益云何一?於是,比丘不別其色,不曉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渡處,亦復不知安隱之處,不知時宜,不知留遺餘13,諸長老比丘不敬14
云何比丘不知色?於是,比丘四大四大所造色,皆悉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色。
云何比丘不別其相?於是,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智,如實而不知15如是比丘不別其相。
云何比丘摩刷而不摩刷?於是,比丘色便起色想,有諸亂念,又且不眼根,以不善念,造眾殃舋,不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聲,鼻嗅香,舌16知味,身知滑,知法,起諸亂想,亦不意根,不改其行,如是比丘摩刷而不摩刷
云何比丘護瘡?於是,比丘想而不捨離,亦不除去其念,瞋想、殺害想,起諸不善想,不捨之,如是比丘護瘡。
云何比丘隨時起煙?於是,比丘所諷誦法,不隨時向人說,如是比丘隨時放煙
云何比丘不知良田茂草處17?於是,比丘不知四意止,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知良田茂草處。
云何比丘不知渡處?於是,比丘不別賢聖八品道,如是比丘不知渡處。
云何比丘不知所愛?於是,比丘二部契經祇夜、授18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不知所愛。
云何比丘不知時宜?於是,比丘便往輕賤家、博戲家,如是比丘不知時宜。
云何比丘不留遺餘?於是,比丘梵志優婆塞往而請19之,然諸比丘貪著飲食不知止足,如是比丘不留遺餘。
云何比丘不敬長者諸高德比丘?於是,比丘不起恭敬之心向諸有德人,如是比丘所犯,是謂比丘不敬長老比丘成就十一法不能於此法中饒益
牧牛成就十一法者,能擁護其牛,不失時,饒益云何一?於是,牧牛人知其色,別其相,應摩刷摩刷護瘡痍,隨時而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渡20要處,愛其牛,分別時宜,亦性行,若21牛時知留遺餘,亦復知隨時將護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將護牛。如是比丘!若牧牛成就十一法,不失時節者,不可沮壞。
如是比丘成就十一法者,於此現法饒益云何十一法?於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護瘡,知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所愛,知擇道行,知渡22處,食止足,知敬奉長老比丘隨時禮拜
云何比丘而知色?於是,比丘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謂比丘知色。
云何比丘知相?於是,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實之,如是比丘知相。
云何比丘摩刷?於是,比丘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不善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
云何比丘護瘡?於是,比丘不起色想,亦不染著淨眼根,除去愁憂不善法不貪樂,於中而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滑,知法,不起識想,亦不染著意根如是比丘護瘡。
云何比丘知起煙?於是,比丘所從法廣與人說,如是比丘為知起煙。
云何比丘良田茂草處?於是,比丘賢聖八品如實知之,是謂比丘良田茂草處。
云何比丘知所愛23?於是,比丘若聞如來說法寶,心便愛樂如是比丘為知所愛。
云何比丘道行?於是,比丘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
云何比丘知渡處?於是,比丘知四意止,是謂比丘知渡處。
云何比丘食止足?於是,比丘梵志優婆塞來請者,不貪飲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為知止足。
云何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於是,比丘恆以身、口、意善行,向諸長老比丘如是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如是,若成就十一法者,於現法饒益。」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牧牛不放逸,其主獲其福;
六牛六年中,展轉牛。
比丘成就,於禪自在
六根寂然,六年成六通
如是比丘人能離此惡法,成後24十一法者,於現法饒益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五25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成就十一法者,必能所成長。云何一?於是,比丘!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諸根寂靜飲食知止足,恆修行共法,亦知其方便分別其義,不著利養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堪任長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正有十一法。」
爾時阿難世尊言:「何以故,正有26十一法出者?云何一?」
「所謂阿練若乞食一處坐,一時食,正中食,不擇家食,守三衣,坐樹下,露坐閑27之處,補衲28衣,若在冢間。是謂,比丘成就十一法,便能所至。今復重告汝,一年中學此法,即於現身阿那含,轉身便成阿羅漢。諸比丘!且捨一年,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年學此法者,便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羅漢。且捨月,一月之中修行其法,彼比丘必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羅漢。所以然者,十二因緣皆出十一法中,所謂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今教諸比丘,當如迦葉比丘之比,設人行謙苦之法,此行難及。所以然者,迦葉比丘成就十一法,當知過去多薩29等正覺,亦成就十一苦法。今迦葉比丘,皆愍30一切眾生,若供養過去聲聞後身方當乃得受報;設供養迦葉者,現身便受其報;設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等正覺因緣故,迦葉比丘過去聲聞,其能如迦葉比丘者,此則行。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六)31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佛與眾生,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舍利弗比丘經行目乾32連及大迦葉阿那律離越迦旃延滿願子,優波33離、須菩提云、阿難比丘,各各將比丘自相娛樂提婆達兜亦復將比丘而自經行
爾時世尊神足弟子,各將其眾而自經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與善共并,惡者與惡共并,猶如乳與乳相應,酥34與酥相應,糞與35屎、溺36自相應。此亦如是眾生根所行法則各自相應;善者與相應,惡者與惡相應37。汝等頗見舍利弗比丘比丘經行乎?」
比丘白佛言:「唯然之。」
佛告比丘:「此諸人皆智慧之士。」
又告比丘:「汝等頗目連比丘比丘經行38?」
比丘白佛言:「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比丘皆是神足之士。」
又問:「汝等見迦葉比丘經行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39頭陀行之人也。」
又問:「汝等見阿那律比丘不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賢士天眼第一。」
又問:「頗見離越比丘不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比丘:「此諸人皆是入定之士。」
又問:「汝等頗見迦旃延比丘不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分別義理之人。」
又問:「汝等頗見滿願比丘不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比丘:「此諸賢士皆是說法之人。」
又問:「汝等頗見優波離比丘經行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人40皆是持禁之人。」
又問:「汝等頗見須菩提比丘不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人皆是解空第一。」
又問:「汝等頗見比丘不乎?」
比丘白佛言:「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是具足士。」
又問:「汝等頗見阿難比丘不乎?」
比丘白佛言:「唯然之。」
佛告比41丘:「此諸賢士皆是多聞第一,所不忘。」
又問:「汝等頗見提婆達兜比丘諸人而經行乎?」
比丘對曰:「唯然之。」
佛告之曰:「此諸人為惡之首42善本。」
爾時世尊便說斯頌:
「莫與惡知識,與愚共從事;
善知識智者而交通43
本無惡,親近於惡人
後必成惡因名遍下。」
爾時提婆達兜弟子三十餘人,聞世尊說此偈已,便捨提婆達兜來至所,禮足,求改重罪。又白世尊:「我等愚惑不識真偽,捨善知識,近惡知識世尊當見原44恕,後更不犯!」
佛告比丘:「聽汝過,改往修來,勿復更犯。」爾時提婆達兜弟子世尊教誡45,在閑46之處,思惟妙義,剋己行法,所以47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道者無上梵行爾時,諸比丘皆得阿羅漢
比丘當知:眾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相從,過去眾生根源,亦復如是,以類相從。猶如以淨與淨相應,不淨者與不淨相應。是故,比丘!當學與淨相應;淨48,去49不淨如是比丘是學!」
爾時,諸比丘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七)50
如是
一時在拘留沙51法行52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舍利弗53還捨法服白衣54爾時阿難持缽,入城乞食,漸漸至舍利弗家。爾時舍利弗5556女人肩上。阿難遙見已,便懷愁憂不歡之想。舍利弗阿難已,極懷慚愧處而坐。
爾時阿難乞食周訖,還出城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爾時阿難白佛言:「向入城乞食,漸漸至舍利弗家,見扶兩婦人肩上。當之時,甚懷愁憂。」
世尊告曰:「汝之,為生何意?」
阿難白佛言:「我念舍利弗精進多聞,性行柔和,長與諸梵行之人說法無厭足云何如今還捨法服白衣行?時我見已,甚懷愁憂。然此舍利弗神力威德無量自念昔曾提桓因共論,云何今日習為惡?」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但非阿羅漢。夫阿羅漢者,不還法服白衣行。但今,阿難!勿懷愁悒57舍利弗卻後七日,當來至此間,盡有漏無漏行。然此舍利弗,宿行所牽,故致此耳?今具滿,當盡有漏。」
爾時舍利弗卻後七日,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須臾,退坐白佛言:「唯然世尊!聽在末行,修沙門行。」爾時舍利弗比丘得作沙門,尋於座58上得阿羅漢
爾時舍利弗持缽,入城乞食。時,有59梵志便60生斯念:此諸釋種子,無不有,無不遍,又遏絕我等所行咒術。吾今當向城人民說此沙門瑕愆61爾時,此梵志語城人民曰:「汝諸人頗見舍利弗乎?昔日自62稱言是阿羅漢。中還捨法服白衣行,與五欲娛樂,今復更作沙門家家乞食,佯63現貞6465,觀諸婦人,興欲情想,還至園中,思惟女色不去心首,亦如乏驢,不任負馱,寂然臥住。此釋種子亦復如是,佯現乞食,觀諸女色思惟66計。」
爾時舍利弗聞此梵志有惡聲響67,便此念:此人極為愚癡,興嫉心;他得利養,起慳心;若己得利養,便懷歡喜,至白衣家主行誹謗。吾今當制令不為惡68,無令此人受罪無量
爾時舍利弗飛在中,告梵志曰:
眼無巧便,興意謗梵行
自造無益事,久受地獄苦。」
爾時舍利弗說此偈已,便自退還,還歸所在。
是時,城人民聞梵志誹謗,又聞舍利弗說偈,各生斯念:若當如梵志語者,然後現神足難及;又我等見還捨法服白衣行。是時人民各各相將至舍利弗所,禮足69,在面坐。爾時人民問舍利弗曰:「阿羅漢還捨法服白衣行耶70?」
舍利弗報曰:「阿羅漢還捨法服白衣行。」
是時,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阿羅漢頗由本緣犯戒乎?」
舍利弗報言:「已71阿羅漢不犯戒。」
諸人民復白言:「在學地之人,由本緣故而犯戒乎?」
舍利弗報言:「有,若學地之人,由本緣故而犯禁戒。」
時,諸人民復言72:「尊者先已是阿羅漢73,復捨法服白衣行,於五欲自相娛樂;今復出家道,本先神足,今何故乃爾?」
爾時舍利弗便說此偈:
「遊於世俗禪,至竟不解脫
不得滅盡跡,復習於五欲
無薪火不燃74無根不生
有胎75羅漢不受漏。」
爾時,諸人民復問舍利弗曰:「尊先非羅漢乎?」
舍利弗報曰:「我先非羅漢也。諸居士當知:五通76六通77,各各差別,今一通。夫五通仙人欲愛已盡,若生上界,復來墮欲界六通阿羅漢如來弟子者,得漏盡通,即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時,諸人民復白言:「我等觀察78舍利弗所說,世間阿羅漢79法服白衣行。」
時,舍利弗報曰:「如是,如汝所言,阿羅漢還捨法服白衣行者。有十一法阿羅漢所不習者。云何一?漏盡阿羅漢不捨法服白衣行;漏盡阿羅漢不淨行漏盡阿羅漢殺生漏盡阿羅漢不盜;漏盡阿羅漢不留遺余;漏盡阿羅漢妄語漏盡阿羅漢群類相佐;漏盡阿羅漢不吐惡言漏盡阿羅漢不有疑;漏盡阿羅漢不恐懼;漏盡阿羅漢餘師,又不更受胎。是謂,諸賢士漏盡阿羅漢不處一之地。」
爾時,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我等尊者所說,觀外道學,如空瓶而無所有;今察內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今如來正法亦復如是。今彼梵志受罪無量。」
爾時舍利弗飛在虛空結跏80趺坐,便說此偈:
「不解彼此要,習於外道術;
彼此而鬥亂,智者不行。」
爾時,拘留沙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所說過多,實為難及,猶盲者眼,耳81聾者得聽。今尊者所說亦復如是方便說法教。我等82今日如來法及比丘僧,尊者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復殺生!」
爾時舍利弗與諸人民說微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各從座起,禮足而去。
爾時尊者阿難梵志舍利弗,然所至,尚不能熟視舍利弗與共論!即往世尊所,以此因緣,具如來爾時世尊阿難曰:「夫論平等阿羅漢舍利弗是也。所以然者,今舍利弗83阿羅漢,昔所傳羅漢名者今日已84獲,世俗五通真實行,後必還失;六通者是真實行。所以然者,此象85舍利弗先有五通,今獲六通。汝亦當舍利弗。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爾時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八)86
如是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因緣之法,善思念之,修習其行。」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因緣之法?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有,有緣生緣死87死緣88憂、悲89、苦、惱、不可稱計,如是成此五陰之身。
「彼云何無明?所謂不苦,不知集90,不知盡,不道,此為無 明。
「彼云何為行?所謂行者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行、口行、行,是謂為行。
「彼云何為識?所謂六識身是也。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為識91
云何92為名?所謂名者,痛、想、念、更樂、思惟,是為名。
「彼云何為色?所謂四大身及四大所造色,是謂為色,色異、名異、故曰名色
「彼云何93入?內六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
「彼云何為更樂?所謂六更身。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更樂,是謂為更樂。
「彼云何為痛?所謂三痛。云何為三?所謂樂痛、苦痛、不不樂痛,是謂為痛。
「彼云何為愛?所謂三愛身是也。欲愛有愛無有愛,是謂為愛94。 「云何為受?所謂四受是。云何為四?所謂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是謂四受。
「彼云何為有?所謂三有云何為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為有。
「彼云何為生?所謂生者具出處95諸有,得五陰諸入,是謂為生96
「彼云何為老?所謂彼彼眾生,於此身分,齒落髮白,氣力劣竭,諸根純熟壽命日衰,本識,是謂為老。
云何為死?所謂彼彼眾生展轉受形,身體無熅97無常變易,五親分張,捨五陰身,命根壞,是謂為死。比丘當知:故為老、病、死,此因緣之法,廣分別其義。諸佛如來施行大慈哀,吾今已辦。當念在樹下露坐,若在冢間,當念坐禪,勿懷恐難。今不精勤,後悔無益!」
爾時阿難世尊言:「如來與諸比丘甚深本,然我觀察甚深98之義。」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勿興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昔未覺此因緣法時,流浪生死出期。又復,阿難!不但今日汝言因緣甚深99,昔日已100來言不甚深也。所以然者,乃昔過去世時,有須焰須倫王竊此念101:欲捉日月。出大海水,化身102大,水齊腰。
爾時,彼須倫王有兒名拘那羅,自白其父:『今欲於沐浴。』須103須倫報曰:『莫樂中浴。所以然者,水極深且廣,不堪住中浴。』時,拘那羅白言:『今觀水齊大王腰。何以故復言甚深?』是時須倫王即取兒大海中。爾時須倫兒足不至水底,極懷恐怖爾時,須焰告其子曰:『我先敕汝,甚深,汝言無苦。能在大海水洗浴,非汝104所能洗浴105。』
爾時須焰須倫者,豈異人乎?莫是觀。所以然者,須焰者即我身是也。爾時須兒,即汝身是也。爾時甚深,汝言無苦,今復言十二因緣甚深之法,汝復言無是甚深。其眾生不解二緣法,流轉生死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106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我107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108垢。又我,阿難三轉二說此本時,即成道。以此方便,知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如是阿難!當念109甚深,奉十二因緣之法。當念是學!」
爾時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九?0
如是
一時羅閱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羅閱中有梵志,名曰施羅111,備知諸術,外道學經籍所記,文、地理靡不貫練112,又復教授五百梵志童子。又彼城中有學之士,名曰翅甯113,多114所知,為頻毗娑羅王見愛敬,隨時供養給與梵志所須之施。
爾時如來稱遠布,如來至真等正覺行成為、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無量出現世間是時,翅115梵志116此念:如來名號甚為難聞,今我欲問訊,親禮敬是時,翅甯梵志便往所,禮足,在面坐。爾時梵志世尊言:「沙門瞿曇!為姓何等?」
佛告梵志:「吾姓剎利。」
梵志問曰:「諸婆羅門此論:『吾姓最豪,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羅門自稱言:『梵天所生。』今,沙門瞿曇論說?」
佛告之曰:「梵志當知:其有婚姻嫁娶,便求豪貴之姓。然正法之中,有高下、是非之名姓117也。」
梵志復白言:「云何瞿曇清淨,然後法得清淨?」
佛告梵志:「汝用法清淨清淨為乎118?」
梵志又曰:「諸婆羅門各興此論:『吾姓最豪,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羅門自稱言:『梵天所生。』」
佛告梵志:「若當剎利女出119120婆羅門家,設生男兒者當從何姓?」
梵志報曰:「彼當言婆羅門種。所以然者,由父遺121形故,此兒。」
佛告梵志:「婆羅門女出適剎利家,生男兒者彼當從何姓?」
梵志報曰:「彼人當是剎利種。所以然者,由父遺形故,此兒。」
佛告梵志:「熟自思惟,然後報吾。汝今所說前與後皆不相應云何梵志!設驢從馬後生駒者,當言是馬?為是驢也?」
梵志報曰:「此之類當言驢馬。所以然者,由驢遺形故,此駒也。」
佛告梵志:「汝熟思惟,然後報吾。汝今所說前後不相應。汝前所說剎利女出適婆羅門家,若生兒者,便言婆羅門種,今驢逐122馬生駒者,便言驢馬,將不違前語乎?設復,梵志!若馬逐驢生駒者,名之云何?」
梵志報曰:「當為馬驢。」
佛告之曰:「云何梵志!馬驢、驢馬豈復異乎?人言寶一斛,復人言一斛寶,此二義異乎?」
梵志報曰:「此是義。所以然者,寶一、一寶不異也。」
佛告梵志:「云何馬驢、驢馬此非義乎?」
梵志報言:「今,沙門瞿曇!雖有斯言,然婆羅門自稱言:『吾姓最豪,出者。』」
佛告梵志:「汝先稱譽其母,後復歎說其父。復父亦是婆羅門種。母亦是波羅門種,後生二兒,彼時其中一兒,諸技123術,不覽124,第二子者了所知是時父母為敬待何者?為當敬待有智者?為當敬待所知者?」
梵志報曰:「其父母當敬待高德聰明者,不應敬待智者。所以然者,今此不了,不閑125,正應敬待此子,不應敬待無智之子。」
佛告梵志:「若彼二子,一聰明者,便復興意作殺126、盜、淫泆127十惡之法;彼子不聰明者,護身、口、行,十善所犯。彼父母當敬待何者?」
梵志報曰:「彼父母當敬待行十善之子,彼不善128之人復敬待為?」
佛告梵志:「汝先歎其多聞,後歎其戒。云何梵志復有二子,子父專正,母不專正;子父不專正,母專正。彼子若母正、父不正者,不閑,博知經術。第二子父正、母不正者,既不博學,但持十善。然其父母應敬待何者?為當敬待母淨父不淨者?為當129敬待父淨母不淨者?」
梵志報曰:「當敬待母淨之子。所以然者,由知經書,博諸伎130術故,所謂第二子父淨母不淨,雖復持戒而無智慧,竟何所至?有聞則有戒。」
佛告梵志:「汝前歎說父淨,不歎說母淨;今復歎說母淨,不歎說父淨131;先歎聞德,後歎禁戒;復歎說戒,後方說聞。云何梵志!若彼二梵志子,其中多聞博學,兼持十善;其第二子既有132智慧,兼行十惡。彼父母當敬待何者?」
梵志報曰:「當敬父淨、母不淨之子。所以然者,由其博覽諸經,曉諸技術,由父生得此子,兼行十善所觸犯,一切具足德本故。」
佛告之曰:「汝本說其姓,後說其聞,不說其姓;後復說戒,不說133聞;後復說其聞,不說其戒。汝今歎說父母聞、戒,豈不違前言乎?」
梵志白佛言:「沙門瞿曇雖有斯言,然婆羅門自稱言:『我姓最豪貴,出者。』」
世尊告曰:「諸有嫁娶之處則論姓,然我法此義。汝頗聞邊國遠邦及餘邊地人乎?」
梵志報曰:「唯然,聞之,此諸人。」
世尊告曰:「彼土人民有二種之姓134云何為二?一者人,二者奴,此二姓亦復不定。」
又問:「云何不定?」
世尊告曰:「或先135作人,後作奴;或先136作奴,後作人。然眾生之類,盡一類而無干。復,梵志地敗毀137世間皆空。是時,山河草木之徒,皆悉燒盡,人亦終。若地還欲成時,未有日月年歲之限。爾時光音天來至此間。是時光音天福德稍盡,復精光,展轉相視,興起想。欲意偏多者便成女人,欲意少者138成男子,展轉交接,便成胎。因緣,故最初人,四姓,流布下。當以此方便,知人民盡出於剎利種。」
爾時梵志世尊言:「止139瞿曇!如僂者得伸140,盲者141目,冥者得見明沙門瞿曇亦復如是方便說法沙門瞿曇願與說法,聽為優婆塞!」
爾時梵志復白世尊:「如來受我請,比丘眾當至我家。」
爾時世尊請。是時梵志見佛請,即從座起,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辦具飲食,敷諸坐142具,香汁灑地,並143自吐言:「如來當於此座。」
爾時,施羅梵志將五百弟子,至翅甯梵志家,遙見彼家敷好坐具已,問翅甯梵志:「汝今男女嫁娶,為欲請摩竭國頻毗娑羅王乎?」
翅甯梵志報曰:「不請頻毗娑羅王,亦無嫁娶之事。今欲施設業。」
施羅梵志問曰:「願聞其意,欲業?」
爾時,翅甯梵志報施羅梵志144:「當知有釋種出家道,成無上至真等正覺今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辦具種種坐具耳!」
是時,施羅梵志語翅甯梵志:「汝今言佛乎?」
報曰:「吾今言佛。」
又問:「甚奇!甚特!今乃聞佛音響,如來竟為所在?吾欲之。」
翅甯報曰:「今在羅閱城外竹園中住145,將五百弟子自相娛樂,欲往見146者,宜是時。」
147,此梵志即將五百弟子,往至所。到已,共相問訊,在面坐。爾時,施羅梵志便此念:沙門瞿曇148為端正149作黃金色我等經籍亦有斯言:『如來出世150之時,實不可遇,猶如優曇缽時乃現。若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趣二處:若在家轉輪聖王七寶具足;若出家道者,必成無上道,為三界世祐。』今欲觀佛三十二相爾時梵志唯見三十相,而不睹二相,起疑猶豫,不見廣長舌、馬藏。
爾時,施羅梵志即以偈問曰:

「吾聞三151大人相好
不見二相,竟為在何所?
152馬藏,其相甚難喻;
有廣長舌,舐耳覆面153不?
願出廣長舌,使疑;
又使我見之,永無疑結網154。」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155



1「含」,聖本作「鋡」。
2「六」,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五」。
3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三字,宋、元二本均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二字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九字
4「放」,宋、元、明三本均作「牧」。
5「九」,麗本作「七」,今依順序改作「九」。明本作「九之一」三字,聖本作「八」字。
6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7本經敘說放牛人牧牛得法與否,各以十一法成就之;比丘修道如法與否,如放牛人之放牧,亦各有十一法;此丘能離去惡法成就十一善法者,於現法饒益增支部(A﹒1118﹒Gopalaka ◎ 牧牛者)、中部(M﹒33﹒Mahagopalaka-sutta 牧牛大經)、雜阿含卷三十六第九九三經正‧卷四七‧二四九經)、後秦‧鳩摩羅什佛說放牛經(大二‧五四六上)。
8「應摩刷而不摩刷」,雜阿含卷三十六第九九三經正‧卷四七‧二四九經)作「不去蟲」。巴利本(M﹒vol﹒1,p﹒220)作 na asatikam sateta hoti (不去除蟲卵。)
9「渡」,聖本作「度」。
10」,宋本作「搆」,元本作「??」,明本作「??」,聖本作「捔」。
11」,宋、元、明三本均作「搆」,聖本作「捔」。
12「諸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雜阿含卷三十六第九九三經正‧卷四七‧二四九經)作「不善料理能領群者」。巴利本(M﹒vol﹒1,p﹒220 )作 Ye te usabha gopitaro goparinayaka te na atirekapujaya pujeta hoti﹒(不以最上恭敬供養牡牛、牛父、牛群之首領。)
13不知留遺餘」,巴利本(M﹒vol﹒1,p﹒220 )作anavasesadohi(榨乳無殘留。)
14「諸長老比丘不敬待」,雜阿含卷三十六第九九三經正‧卷四七‧二四九經)作;「有上多聞耆舊久修梵行大師所歎,不向諸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巴利本(M﹒vol﹒1,p﹒220作 Ye te bhikkhu thera rattannu cirapabbajita sanghapitaro sanghaparinayaka te na atirekapujaya pujeta hoti﹒(對比丘長老、耆宿、久修行者僧伽之父、僧伽之首領,不以最上恭敬恭敬之。)「待」,聖本作「侍」。
15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智,如實而不知」,巴利本(A﹒vol﹒5,p﹒348)作Idha bhikkhave bhikkhu kammalakkhano balo,kammalakkhano pandito ti yathabhutam na pajanati﹒(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如實知,由於業相而愚,由於業相而賢。)
16「舌」,聖本作「口」。
17本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18「授」,宋、元、明三本均作「受」。
19「請」,宋、元、明三本均作「語」。
20「處知渡」,宋、元、明三本均作「知渡知」。
21」,宋本作「搆」,元本作「??」,明本作「??」,聖本作「捔」。
22「渡」,宋、明二本與聖本均作「度」。
23「愛」字之下,聖本有一「處」字。
24「後」,元、明二本均作「就」。
25本經敘說比丘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見慧、根寂、知止足、修法、知方便分別義、不著利養十一法,若是,則必能所成長;並讚許迦葉成就一苦行,能如迦葉者,則為行。
26「有」,聖本作「言」。
27「閑」,明本作「閒」。
28「衲」,麗本作「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衲」。
29多薩竭(tathagata)(巴),又作多陀阿伽度,譯為如來佛陀十號之一。阿含七經清淨經(佛光二‧四五三)作:「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於其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復次,如來所說如事,事所說,故名如來。」
30「愍」,宋本作「敏」,元、明二本均作「慜」。
31本經敘說佛見舍利弗大比丘提婆達兜各自率領徒眾經行,乃為諸比丘說眾生根源皆自相類聚,惡者與惡者相從,善者與善者相從,如同淨者與淨者相應不淨者與不淨相應;當學與淨者相應而去離不淨者。相應部(S﹒1415﹒Kamma 業)、雜阿含十六第四四六經(正‧卷一六‧四四七經)。
32「乾」,宋、元、明三本均作「揵」,聖本作「健」。
33「波」,聖本作「婆」。
34「酥」,聖本作「蘇」。
35「與」,麗本作「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36「溺」,聖本作「尿」。
37眾生根所行法則各自相應;善者與相應,惡者與惡相應」,巴利本(S﹒vol﹒2,p﹒156 )作Dhatuso bhikkhave satta samsandanti samenti﹒Hinadhimuttika hinadhimuttikehi saddhim samsandanti samenti﹒Kalyanadhimuttika kalyanadhimuttikehi saddhim samsandanti samenti﹒(比丘們!眾生是與界﹝俱﹞關連和合;劣意志是與劣意志俱關連和合意志是與意志俱關連和合。)雜阿含十六第四四六經(正‧卷一六‧四四七經)作:「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與界俱?謂眾生不善不善界俱,善心善界俱,鄙心與鄙界俱,勝心與勝界俱。」「源」,宋本作「無」。
38「乎」,聖本作「于」。
39「一」,宋、元、明三本均作「二」。
40「人」字之下,聖本有一「等」字。
41「比」字之上,聖本有一「諸」字。
42「首」,聖本作「道」。
43「通」,聖本作「道」。
44「原」,聖本作「無」。
45「誡」,聖本作「戒」。
46「閑」,明本作「閒」。
47「以」字之下,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一「然」字。
48本無「淨」字。
49宋、元、明三本均無「去」字。
50本經敘說舍利弗還俗後,復出家修行阿羅漢果,為諸人民說捨戒不淨行殺生、偷盜、殘食、妄語群黨惡言疑、恐懼、餘師及受胎等十一法,為阿羅漢所不習,並分別五通六通差別
51拘留沙(Kuru)(巴),又作拘樓、俱盧,譯為作,為佛世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巴利本作Kurusu(於拘留人間)。
52法行城:又作劍摩瑟曇(Kammassadhamma)(巴)、摩沙摩沙處,譯為調牛、雜色牧牛。位於拘留沙國。
53舍利弗(Citta-Hatthirohaputta)(巴),又作質多舍利弗阿含弟子品十八經佛光一‧八四):「入三昧,不以為難,所謂質多舍利弗比丘是。」其出家因緣,巴利本(J﹒vol﹒1,p﹒311 )作So kira Savatthiyam eko kuladarako﹒Ath ekadivasam kasitva agacchanto viharam pavisitva ekassa therassa pattato siniddham madhuram panitabhojanam labhitva cintesi:mayam rattimdivam sahatthena nanakammani kurumanapi evarupam madhuraharam na labhama,mayapi samanena bhavitabban ti so pabbajitva(彼是舍衛城之良家子,一日於耕作歸途進入精舍,從上坐(比丘)之缽得到多脂又甘美之食物,彼心念:我們日夜﹝辛苦﹞以己的手作種種工作,而不得美食,我也能成為沙門吧!因此,彼終於出家。)
54白衣行:在家之生活。
55「憑」,麗本作「馮」,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憑」,聖本作「馮」。
56「兩」,宋本作「滿」。
57「悒」,聖本作「邑」。
58「座」,麗本作「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59「有」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舍靳」二字
60「便」字之上,元、明二本均有「遙見舍利弗入城乞食字。
61「愆」,正本作「愆」。
62「自」,聖本作「目」。
63「佯」,聖本作「陽」。
64「貞」,宋本作「真」。
65「廉」,聖本作「兼」。
66「挍」,宋、元、明三本均作「校」。
67「響」,聖本作「嚮」。
68本無「惡」字。
69「面禮足」,麗本作「禮足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面禮足」。
70本無「耶」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71「已」,麗本作「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72「言」字之上,元、明二本均一「白」字。
73「漢」字之下,聖本有一「後」字。
74「燃」,聖本作「然」。
75「胎」,宋、元、明三本均作「生」。
76五通(panca abhinna)(巴),又作五神通、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77六通(chalabhinna)(巴),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78本無「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9「捨」字之上,元、明二本與聖本均一「還」字。
80「跏」,麗本作「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跏」。
81宋、元、明三本均無「耳」字。
82本無我等二字
83「已」,聖本作「以」。
84「已」,宋本與聖本均作「以」。
85本無「象」字。
86本經敘說為諸比丘廣演十二因緣甚深法義,又舉昔日為須焰須倫本生,誡阿難勿輕視此十二因緣法,並說己初成佛道,以思惟十二因緣降伏眷屬,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塵垢三轉二說此十二因緣法,當念奉十二因緣法。相應部(S﹒122﹒Vibhanga 分別)、雜阿含三第三三六經(正‧卷二‧九八經)。
87「死」,宋、元、明三本均作「老」。
88宋、元、明三本均無「緣」字。
89「悲」,明本作「愁」。
90「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91「識」,聖本作「六」。
92宋、元、明三本均無「名」字。
93「六」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名」字。
94本無「是謂為愛」四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95「處」,麗本作「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96「所謂生者,……是謂為生」,巴利本(S﹒vol﹒2,p﹒3)作 Ya tesam tesam sattanam tamhi tamhi sattanikaye jati sanjati okkanti abhinibbatti khandhanam patubhavo ayatananam patilabho,ayam vuccati bhikkhave jati﹒(彼彼眾生彼彼眾生之部類中出生、出產、降生、誕生、顯現諸蘊獲得諸處。比丘們!此稱為生。)雜阿含三第三三六經(正‧卷二‧九八經)作:「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生,超越和合出生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為生。」
97「熅」,宋、元、明三本均作「溫」。
98本無「深」字。
99「深」字之下,元、明二本與聖本均一「也」字。
100「已」,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以」。
101「念」,宋本作「於」。
102「極」,明本作「及」。
103本無「須」字。
104本無「汝」字。
105「洗浴」,麗本作「欲洗」,今依據聖本改作「洗浴」。
106「後」,擬作「前」。
107「我」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如」字。
108「塵」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復」字。
109宋、元、明三本均無「念」字。
110本經敘說:(一)翅甯梵志佛說後,歸依佛成為優婆塞。(二)施羅梵志見佛三十二相好,歡喜踊躍,便向佛請示道法為說具足八正道者,能得至涅槃,唯除一種人不能此八種之道,施羅梵志及五百弟子皆隨出家道。小部經集(Sn﹒37﹒Sela-sutta 施羅經),參閱中部(M﹒92﹒Sela-sutta 施羅經)。
111施羅(Sela)(巴),又作施盧、貫夷羅。阿含弟子品三經佛光一‧七四):「一食,不移乎處,所謂施羅比丘是。」
112「備知諸術,外道學經籍所記,文、地理靡不貫練」,巴利本(Sn﹒vol﹒1,p﹒105)作 tinnam vedanam paragu sanighanduketubhanam sakkharappabhedanam itihasapancamanam padako veyyakarano lokayatanamahapurisalakkhanesu anavayo (通曉三吠陀通達含有語彙,儀軌、音韻論、語源論﹝之類﹞,﹝以及﹞第五之古傳說﹝諸經典﹞之句和法,熟達順世論、大人相論。)通曉三吠陀,係形容博學識之婆羅門順世論,謂指世俗的學問。
113「翅甯」,巴利本(Sn﹒vol﹒1,p﹒103 )作Keniyo jatilo(結髮苦行者﹞雞耶)。
114「多」,宋、元、明三本均作「各」。
115「翅」,聖本作「施」。
116「興」,聖本作「與」。
117「姓」,聖本作「生」。
118「乎」,聖本作「于」。
119本無「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0「適」,宋、元、明三本均作「??」。
121本無「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22「逐」,宋本作「遂」。
123「技」,宋本作「伎」。
124「覽」,聖本作「攬」。
125「閑」,聖本作「開」。
126「殺」字之下,聖本有「興意作殺」四字。
127「泆」字之下,聖本有一「行」字。
128不善二字,宋、元、明三本均作「惡」字。
129「為當」,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當為」。
130「伎」,元、明二本均作「技」。
131「淨」字之下,聖本有一「女」字。
132「有」,明本作「無」。
133「說」字之下,聖本有一「其」字。
134「姓」,宋本作「法」。
135本無「先」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與聖本補上。
136本無「先」字,今依據明本與聖本補上。「先」字之下,元本一「作」字。
137「毀」,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時」字。
138「者」字之下,聖本有一「則」字。
139「止」字之下,元、明二本均一「止」字。
140「伸」,麗本作「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141宋、元、明三本均無「眼」字。
142「坐」,宋、元、明三本均作「座」。
143「並」,麗本作「普」,今依據聖本改作「並」。宋、元、明三本均作「并」。
144「翅甯梵志執施羅梵志曰」,麗本作「梵志偏露右肩長跪叉手世尊自陳姓施羅」九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翅甯梵志報施羅梵志曰」字。
145宋、元、明三本均無「住」字。
146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見」字。
147本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8本無「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9「正」,聖本作「政」。
150「世」,明本作「家」。
151「三二」,聖本作「卅二相」。
152「貞」,宋本與聖本均作「真」。
153「面」,宋本作「耳」。
154「網」,聖本作「惘」。
155宋、元、明三本均無「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字(不分卷)。「六」,聖本作「五」。「六」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