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概說

東 初

一、阿含之意義及其內容

(一)阿含之意義

初期佛教的研究,分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阿含佛教阿含釋尊及其直傳弟子言行實錄,為奉行佛法弟子根本的典型;從佛陀教起佛滅後百年頃佛教,即約西紀前五三○––三八○頃。原始佛教,乃釋尊再傳弟子以後的佛教,以維持教法傳承的心,確立教權。從佛滅後百年至五百年佛教,即西紀前三八○––西紀後第一世紀初。
阿含(Agama)二字,原為漢音笈摩、阿伽摩阿含暮等。秦言,法歸。僧肇長含序說:「法歸者,蓋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其為典也,淵博弘富,韞而彌廣,明宣禍福愚之跡,剖判真偽異齊之原。……道不由,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唐時意譯為傳、教法無比法等。阿含第一結集成立時起,即為上座部傳承的教法。在教團傳承上視為無比的價值。要依辭典的研究「Agama」近於來着、歸趣,或識、聖言、聖訓集、經典等意。
佛陀說法,經常所用兩種語言,一是巴利語,為印度古代通俗語,即說話的俗語;一是梵語,為古代聖典語,即是文學語。因兩種語言不同的關係,故所記載經典的也就不同了。今方(蘭)佛經,即用巴利語記載,其「五柯耶」(nikaya 譯為集)以及「大品」、「小品」等律為主要的經典。「五柯耶」,相當北方的四阿含,其律與北方所傳的「四分律大同小異,在根本上為統一的。而北方經典,以梵語記載為主,北方所傳的一切聖典的代表,現都存於自由國的尼泊爾,英人所輯集的:華嚴法華般若、律等經典都為梵語記載。因為語言不同,北方用梵語記載的說為四阿含方用巴利語記載的說為五阿含,南北兩傳阿含佛陀遺言景行上說:用通俗語記載的五阿含,比較用文學語記載的四阿含,原始的色彩較為豐富。茲將南北兩傳,分列於次:
阿含––巴利語 北傳阿含––漢譯
長部(Dighanikaya含三四經) 阿含(三○經)二卷
(後秦佛陀耶舍 念共譯)
中部(Majjhimanikaya一五經) 阿含經)六十卷
(東晉僧伽提婆譯)
相應部(Samyuttanikaya約二八九經)雜阿含(約三六經)五
(宋求那跋陀羅譯)
增支部(Anguttaranikaya約二三三經阿含(約四七經)五一卷
(東晉僧伽提婆譯)
小部(Khuddakanikaya小一五經) 其文散於漢譯各經中
要確實了知阿含成立的經過,當依結集次第研究。佛陀入滅後,第一夏季,在阿闍世王絕對保護下,五百阿羅漢會聚於王舍城七葉巖,以大迦葉為首,舉行第一結集。這時的法,即是經,阿難誦出,律依優波離誦出。阿含經的淵源,即導源於此時。律與經為一淵源,故其取材諸多相同。佛滅百年頃,因東印度吠舍比丘提倡新佛教,遭保守派反對,於吠舍離城,會集七百眾,以耶舍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以討論律為心。佛滅百三十年頃,於波吒利弗城,阿育王命,以目犍連帝須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於是三藏教法始行完成。但這次結集,許多學者不以為然。總之,阿含經第一結集誦出,於第二結集以後,即紀元前三世紀前後,應為阿含經正式的時期。以文體長短,分為中部長部、雜部、一,總稱為四阿含。就中以雜部、增部較為通俗,原始跡象,極為豐富。中部似經再整理,句整齊,經名分類。但四部中互有複,以長部卷數最少,僅二卷。
初期佛教,所謂經典,就是「無字聖典」,只是口傳誦,根本沒有文字記載。這個經典,到阿育王時,由摩哂陀(Mahinda)傳入蘭,約紀元前八年Vattag-anani王時,始命比丘書寫此經,「有字聖典」,初次出世
佛滅後的教團經第二次結集,即種了分裂的種子,在思想上分為保守派與進步派。後來保守派一心要保守佛陀原始言行跡象,便離開中天竺,到北天竺濕羅毘國,以北方為根據,另組織教團。於地域上分中北二天竺,中天竺進步派稱為大眾部,以般若經為主。北天竺保守派稱為上座部,以阿含為主。中北二天教團分裂,但對阿含教義,深為信任,極為重。尤以中天竺大眾部,特別重視阿含分別說部重視阿含,但兩派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不同,北天竺上座部薩婆多部,即一切有部對於宇宙萬主張實有,故稱為實有思想中天竺大眾部對於宇宙萬有,或分析或破壞,主張一切皆空,故稱為空觀思想。在教義上無形劃分北天竺實有主義,中天竺空觀主義。於是分道揚鑣而向東南發展的大眾部,漸漸開拓大乘佛教,向西北發展的上座部然拘泥於保守,被斥為小乘。到佛滅後六七百年間,進步派大眾龍樹提婆出世龍樹身於方,出家後曾到北方雪山修學見中北各趨極端均非佛教之福。故龍樹貫徹南北空有思想,綜合小乘的精華,倡導真空大乘中道教,保守派北天竺上座部系;佛滅後九百年間,無著世親兄弟出世,倡導幻有大乘教但空有的立論,都諸法緣起義。以一切法假因託緣而有,空無自性自性故說為真空一切法緣而有,無徧計我性,但事象宛然存在,故說為似有。故空有辯論的方法雖不同,但同立論於緣起義。而空、緣起中道本為阿含的深義。故空有二派,雖說是受傳統保守與進步思想響,實同受北方阿含教義引導。立足於緣起性空龍樹深入阿含龍樹中論所引證佛經,都出於阿含龍樹發揮實相義一切皆空,為阿含根本義。立足於緣起幻有無著世親,不消身於阿含的根據地;世親思想根本發源於阿含俱舍論所依的經,就是阿含。是故印度中觀瑜伽兩系大乘教思想,可說都與阿含有深刻的淵源,阿含經中雖沒有大乘菩薩,若大智文殊菩薩,或大悲觀世音菩薩參加教團,但阿含充滿了大乘思想,可說為大乘思想的淵源,或為通於大乘共依根本經典
(二)阿含之內容
阿含雖為非大乘小乘教,要是以忠實比較佛陀說法的行動,當要研究阿含聖典。在這裡頭可搜集後來小乘思想,特別大乘思想生起重要的依據。在思想發展上雖不及大乘思想豐富,但大乘教的空、緣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術語:若三十七道品、三增上學、四攝事等,都預見於阿含經中。龍樹的空,無著的有,顯明的都受了阿含深刻的響,尤以龍樹為甚。是故阿含不宜大乘小乘的拘束。阿含內容所攝極為廣泛,絕不是限於小乘局部的思想,是一切大乘思想的淵源,尤其對於空、緣起中道般的思想,都有深刻的發揮。
(一)無常即空「色為無常無常即是苦,者是無我無我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增含二四,一一)。無常、苦、空、無我,原是阿含根本思想,因為無常的常性既不可得,故說為無我無我是我性的不可得,故無常無我都是空的異名。「此無常受想行識無常是苦,受想行識是苦,無我受想行識無我」(雜含三,四)。阿含無常、苦、空、無我說,不是就境說,乃依有情身說。無常者,是變易雜含一,六)。變易即是無常異名。譬個茶杯是無常則可,說是苦則不可,因為茶杯根本領受作用所謂不苦。是故說苦必須於有情身起了老、病、死的變化,才能說是苦。是故阿含無常、苦、空、無我,是根據佛的慧觀無常即是空。「若因,若緣,而生滅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生法滅法欲法所知法,是名聖法印清淨」(雜含三,七),這就是因緣而顯無常,因無常悟入空性,以彼因彼緣皆悉無常,故說為空。或依次第空,或緣起顯空,都在以無常而顯空義
「佛告阿難多行空……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羊、財物、穀米、奴婢;然不空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中含小空經)。這是釋尊善巧演繹空有義。所謂空,是空的財物知見,故說,「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所謂不空,就是空去知見所顯的有,故說: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要能體驗空有義,才能達到「行真實空不顛倒也」。釋尊唯恐眾生不了解這個初步次第觀法悟入空有義。故又進一步的演繹說:「阿難比丘欲多行空,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當事想,彼如是於村想,於人想,然不空事想……乃至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真實空不顛倒」(小空經)。這是次第空法。初於空、物空,而不空事想,這個不空事想,心仍所著,故要層層進步於村想,於人想,事想,無量處想……無量識處想……無所有處想……無想心定乃至本所行本所思不樂彼,不求彼,不住此,不住彼,無所著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達到真實空不顛倒。這是初步空法中含大空經,更從內空發展到外空內外空,或依空三昧觀想,達到,「我得空,能起無相無作無所有知見,是則善說」(雜含三,一六)。這都是依次第觀想所顯的心空。故能無所得所作,於一切不起所著,所得,戲論,故說為空。但這個空只是觀想所成的空,所緣的空;不是正的法空正的法空,要緣起而顯其本性空。即緣起而知空,才是一切法真空勝義
(二)緣起即空 緣起阿含的深義。「第一空法云何第一空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增含一,三○);這就是說若於緣起來處去處,仍不能悟入空性。「若過去未來……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雜含六,三四);這是緣起所顯不來不去非一非異的空義。是故要了知空義,必要了解緣起,不能了解緣起的意義,即不能理解真空勝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是諸法生起,必託「緣此而彼起」的因緣相依的關係。但這個因緣相依所生諸法,都是空無自性。「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雜含一,六);這就是依因緣所生法,明確地是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無常(法)即是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然者,此性自爾」(雜含九,四六)。佛說得更明白,諸行,若因,若緣所色,若苦,若樂,不不樂,都是無常,都是空。為什麼他是空,是「此性自爾」。並不是佛的發明,也非是上帝所作,故佛說:「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雜含二,六八)。這是把緣起性視為常住不生不滅所顯諸法理性自性空,故「因緣生法即是空」。依因緣所生法,都是生滅的,緣起和合所顯的本有性,都是無常無我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不異的空寂性,所以說為無常無我即是空。這個空,即緣起而顯空,或緣起即空非緣起以外而有空,或空以外而有緣起。故曰「法住法空法如法爾不離如,不異如」(雜含二,六八)。這是緣起性空不生不滅、非一非異的空義這個不生不滅性空義,在聲聞比丘中,也只有舍利弗須菩提才能完全通達舍利弗說:「我恒遊空三昧」(增含四二,二),須菩提證得無諍三昧解空第一。像苦行大迦葉,只是拘泥生死事相上說明生滅無常,不能於緣起而知不生不滅性空,即緣起悟空,或於生滅中而知不生不滅的「此性自爾勝義空這個「此性自爾」的空義即是阿含空義
(三)中道義 世俗知見,不是偏於有,就是偏於無,都是落於二邊知見佛說中道緣起法即是不落於二邊,亦「即是二邊,說於中道」。「樂受者是一邊,苦受者是二邊,不不樂是其中,者是一邊,集是二邊,受是其中。」(雜含四三,四六)這就是說有說無,或苦或樂,都落於情識的二邊知見,不是絕對中道法。絕對中道法,是不不樂,不依情識知見而以正智正見為出發點。是故釋尊開示迦旃延說:「世人顛倒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若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問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雜含十,五四)。「如實正知見,若世間者,有,是二邊,說於中道」(雜含二,六九)。世間人總依顛倒知見有說無。佛法緣起見到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正見中道義,故不落於二邊。不惑於二邊正見,為佛法根本思想釋尊初於鹿苑四諦八正道,即以正智正見為領導,建立正智正見中道義這個正見中道義也只有迦旃延才能了達,絕不是聲聞比丘所能了知,是故佛陀緣起、空、中道本懷教義,至聲聞比丘中失去了普徧性。
(四)阿含思想與當時宗教哲學諸種思想有嚴格交涉的關係。特別對於非婆羅門教六師思想的批判阿含沙門果經等,以及心的世界觀、人生思想的糾正阿含梵動經等,人生家庭會倫理德標準的確定若阿含生經等,神教迷信的破除阿含三明經等。在這些問題上都充分反映出,阿含是富有組織的論理學,特別富有時代交涉的精神。故研究原始佛教書籍雖多,若阿毘達磨論,只是限於經文比句表面的解釋,而沒有深刻內容意義的價值。是故欲了解原始佛教,不僅限於佛教一部份經典,必須注意到當佛教有關係的宗教哲學思想的對照研究。阿含的思意涉及到佛陀時代前後百年間的印度宗教哲學的思想。是故研究阿含,不僅可窺見佛根本思想,也可窺見印度當時所有宗教哲學思想的體系。
(五)阿含雖被尊為根本佛教經典,但從其內容思想體系說,顯與佛滅百年後部派思想相混合。要是想研究真的根本佛教思想,這於阿含研究取材方面,應有區別新舊思想的必要。就如佛預示百年後,阿育王及優婆毱多的事跡,這純為上座部佛滅後三百年前後所編纂以抬高己的身價。不能視為根本佛教的跡象。但是要嚴格區別這個新舊思想的問題,僅依漢譯阿含的內容,還不足以決定,尤其思想方面,以原始佛教教理不是佛陀一代所完成的,佛陀僅止於一種暗示。必須追溯佛陀以前吠陀書、奧義書佛陀以後部派的經典,始能探佛陀思想的起源背景及教團組織的次第。初期佛教所用的術語,若三皈依、五戒齋、四諦十二因緣一類法門,顯都與吠陀書(經)、奧義書思想有密切的淵源。
(六)阿含不但在思想上涉及小乘思想內容及導源的關係,且涉及佛教全體思想及歷史的淵源。最顯著的部份:(一)釋尊自說出家年月,說法的時代,「我年九,出家道,須跋成佛,今已五千年」(長含遊行經)。(二)釋尊預示百年後,阿育王及優婆毱多的事跡。「於我滅度百年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統領一方,為轉輪王,姓孔雀阿育正法治世。又復廣布我舍利,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雜含二三,三二)。(三)其餘有關釋尊迦葉阿難傳承及與各國王的關係。這都為研究佛史重要的資料,於考證佛陀紀元問題具有決定性響。至在北傳方面認為是此。
(七)阿含不獨為佛教全體思想的淵源,且為研究印度宗教思想的依據。佛陀時代的婆羅門教,雖失去統治心的功用,但般國民宗教意識(神的思想)及生活習慣(祭祀神格、歌)仍然與婆羅門教有密切的關係,阿含梵志十經,特別可以看出婆羅門教潛伏的勢力。非婆羅門教六師,雖以自由思想為號召,然在思想上缺少了正覺的依據,趨於極端(參閱長含沙門果經),故不能統一民心。佛陀以新鮮正覺思想覺範下,救濟人間,故能折伏當時諸種思想六師)。是故不了解阿含不特不能了知空有大乘教,並且不能了知一切經根本思想的源流,甚至不了解整個佛法思想起源的背景,亦非過言。阿含小乘思想的根源,是故阿含有其獨特性,不可拘泥於小之間,日本佛教徒或稱為「根本佛教」或稱為「原始佛教」,這都有損於阿含獨特性的價值。我以為阿含,就是阿含,不必再加上形容詞的稱,為了彰顯阿含獨特性的價值,故尊為「阿含佛教」。
二、阿含思想與當時的思潮
(一)當時般的思潮
釋尊的時代,不消說,即指西紀前五、六世紀時而言。這時的印度思潮,無論在思想上,或民族思想上,或政治趨勢上,或宗教改革上,以及般教學上,都立於劃時代轉向的階段。在思想體系上,是新舊思想交替,新印度宗教哲學思想開始勃興的時期。
要詳細的分析這時的思潮,至少要有數種以上。然當時最顯著思想的傾向,也不過三四種而已。
(一)正統婆羅門教的思潮 奧義書興起後,形式的婆羅門教雖漸趨衰落,然尚能以傳統的精神對抗新興自由派及革新派,以維持吠陀天啟主義、婆羅門族至上主義、祭式萬能主義,為教系心。
(二)俗信的思潮 這不同於前者拘泥形式主義,對吠陀以來種種神格雖多崇敬信仰。然以梵天(Brahmadeva)、毗紐拏(Visnu)、濕婆(Siva)三神為心。然主要的,以期養成一神教的思潮,大敘事詩的思想,實是這種通俗運動的核心。
(三)哲學的思潮 以梵書奧義書為根據的哲學思想,特別奧義書理論發展所掀起的派別:初為數論瑜伽,後為六派哲學部份思想,都於此時。
(四)非吠陀的思潮 非吠陀思想,即反對上面三種思潮,否認吠陀的權威。以自由立的思想為標榜,即所謂六師佛教為這一派的代表。
吠陀思想為適應時代思潮而起,反抗傳統的婆羅門主義。這是西紀前六百年頃至四百年間印度思想界的總代表。反吠陀思想,雖以自由覺悟人生為目的,但其本身缺乏健全思想的體系,而趨於極端懷疑論斷滅物的在論,不特無益於人類反危害世道人(詳長含沙門果經)。古的婆羅門教思想,既失去心的歸趣,而新的思想又未能帶來人類的光明。雖說為新鮮潑的思想,實是極端混沌的思潮。在此心極度不安,思想混亂的時候,以自覺覺天下的思潮開始導演,以綜合婆羅門教與非婆羅門教思想而樹起正覺思想體系者,這即是佛陀思想的起源。(西紀前五六○––四八○)佛陀思想無疑的屬於非婆羅門佛系。但有時也採婆羅門的特長,即如佛教出家齋、四諦輪迴解脫等術語,都導源於婆羅門教奧義書。而以佛陀大智慧思想把它融會改造成為佛教法門佛陀無論於苦或樂,都以中道的立場,避免極端,實是當時嶄新健全德的思想佛陀雖為當時崇高偉大人覺悟者,但對古的思想––婆羅門教––或不徹底思想––六師學––面用嚴格批評的態度,面以偉大人精神的感化,或接他們的歸降,或改造他們的思想,互不相礙,同受王者所敬,這是佛陀大人精神的感召。
這時所有學的派別,要依佛教史料說:最著名的就是六師外道六師當時亦以摩竭陀國為心,發揮其特長,因與佛陀居處相近,常與佛陀接觸,阿含經中常常提到佛陀六師辯論教義。今依阿含沙門果經,略敘其思想派別於次:
一、富蘭那迦葉(Purana Kasyapah)即所謂無因無緣論,為倫理懷疑論。對人生行為善惡因果,存有懷疑的態度。說人生行為不能為絕對善惡的標準,在戰場上以刀人,或於路旁惠施小利,都不能決斷為為惡?要究其心理動機為何?因此不信因果。「若是以利劍臠割一切眾生,以此由聚彌滿世間,此非為惡。於恒南臠割眾生,亦惡報,於恒水北岸施為大會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長含沙門果經)。因此,說善惡因果都為偶然論。這是排斥善惡因果斷滅論
二、末伽梨舍羅(Makkhali Gosala)所謂生命派(Ajivika)的開祖。即人生行為命運自然行為原則,不拘束於因果法則,雖經數百劫輪迴亦能獨得解脫六師中除乾子外此為最有力者。故曰:「無施與無祭祀法亦無善惡無善報。有今世,亦後世母,無天惡地,眾生世,沙門婆羅門平等行者,亦無今世後世者」(長含沙門果經),這是純粹邪見的命論。
三、阿夷多翅婆羅(Ajita Kesakam balah)這屬於物論。這說人生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四大分散一切都空,為所滅者,在這裏父母沙門婆羅門。人在世間只有肉體,不須德,故主張人生目的,要以快樂,排斥一切嚴肅倫理的觀念,這即後世盛行的順世派,為快樂主義的大成者。
四、浮陀迦旃延(Kakuda Katyanah)這一派卻與物論相反,是主張物不滅論。但是極端機械的,說人生依地、水、火、風、苦、樂、生命七種要素所成。依其集散離合,說生死現象。但身雖生死,然七素身是不滅的。即如以刀切物,僅能分散物體,而物的不滅。
五、散惹耶毗羅梨子(Sanjaya Vairatiputrah)這一派為一種詭辯論。即於現前議上不易分判他的立論根據,就如問有沙門果呼?答曰:「此是如是,此事實,此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故稱為詭辯。他說真理不是固定不變的,就如氣氛一樣,為一種不定論。在辯論上雖說此,亦寓有哲理,舍利弗目犍連人未歸前,即屬此派。
六、乾子提子(Nirgrantha Jnatiputrah)這是耆那開祖,也是耆那教大成者。他與佛陀時,其教勢佛教在伯仲之間,其教理以命非命元論為基礎。但在實行上是極端苦行者,亦主張不殺生,為六師中最有力者,即現今印度有相當的教勢。佛教聲聞弟子中的苦行思想即受它的響。
以上簡單的介紹六師思想。其主義雖有種,但其思想主要的輪廓,不外苦樂主義。當時思想界除六師以外,還有許多的學。最名的阿含梵動經,實是網羅當時所有學的派別。而對宇宙人生問題的解答,作種的探求。總共有八類:
(一)常見論:即世界我,都是常恒不變的。
(二)半常半無常論:即世界我有一部分皆無常,一部分為常恒的。
(三)有邊無邊論:即世界有情為有限與限。
(四)詭辯論:即任何問題,都不作具體的解答。
(五)無因論一切都是偶然的現象,並無因果的關係。
(六)後論:對於意識狀態作種種解釋
(七)斷見論:對於後主張斷滅,猶如燈息般,無影無形。
(八)現法涅槃論:即以現狀態為最高的境界
要詳細分析上面八類主張,就是六十二見都包括其中。於此可窺見,當時般思潮複雜的情形。
(二)正覺思想
這個世界,從何而來?依何而能相續呢?以及我們人生又從何而來?將往何處?這個世界有邊?抑為無邊呢?佛陀時代的印度思想,對於這些問題,雖提無慮數種解答,但都不出前章所說六師外道梵動經的八種主張。然佛陀對當時世界人生所舉最特色的思想,認為有辯論價值的僅舉其三種。阿含業相應經說:「人生所為皆因宿命造,或謂人所為一切皆因祐造(神論),或謂人所為一切無因無緣(偶然論)。」這即是佛陀所論的三種外道論。
第一宿命論 所謂宿命論就是定命論,說人生現前一切的遭遇,都是前世預先安排的,不是後天可以挽救的。以人生觀擴大到世界觀,這個世界有個永遠規定的運動,所謂決定世界觀。佛陀時代摩訶瞿舍經的主張,正是其代表。這種完全宿命說,忽視現前人生善行的價值,為所否認,佛教雖同意宿業說,但猶重視現前業力的招感,以現能減輕宿業,或根本改變宿業惡業善業
第二神論(祐說)就是一切於神的意志無疑的,這是婆羅門教心,為當時神論者主張。把人世間一切現象都歸於神的安排,不但人不能改現前環境,就是「若沙門梵志,若天魔及餘世間,皆能伏,皆能穢,皆能制」(中含四,二三)。人世間一切現象都屬於上帝或梵天的主使,這人生不需要精進善行,「若於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可以教」(中含相應度經)。迷信祐說,只有枯竭類智慧,失去人生的價值,故佛陀斥為因。
第三偶然論 說人世間一切遭遇,都是無因無緣偶然的現象為偶然,惡也是偶然,善惡都是偶然的。這是一種機械世界觀。這與六師阿夷多翅婆羅物論相近
佛陀對於第一、第二說:以為忽視人生行為的價值,立於德的觀念,都斥為因。第三說,表面與上兩不同,但忽視人生有價值的行為都是相同的,以一切為偶然論。佛陀對於以上三種因論,以及當時所有學派別的思想,不問是苦樂極端派,或常斷極端派,或物論、唯神論,依照各個立場異見分別演其對症下藥正覺導。
一、神的創神––因緣所生 當時印度宗教哲學都受神的支配,一切都是唯神論,把人生的遭遇都歸於神的賞罰,人世間一切現象,都為神的安排。宇宙山河為神的創造,梵天或上帝為萬能的,主宰一切,常遠的存在!人是渺小的,只有屈服在梵天或上帝座下,永為上帝的奴隸。這樣說法不特違背宇宙人生真理,剝削人權,並且違背因果的定律。所以佛教根本否認神造物說。人世間一切法生起,皆假因緣所生。「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相依相助的關係而成立。要是捨去彼此相依的關係,則一切法根本不存在。所謂因緣,即關係的異名。就如庭前一株花,先有花種為因,次有水土、日光、人工、肥料的助緣,才有花生。是故一切法依因緣所生。花是此,人也是一樣,是己創造己。今日的我,即過去我所創造。今日的我,又創造來的我。這個我相軀殼雖有死亡,但我所創作的業,是沒生避的。所謂業,就是行為論。現在己的行為,為感受未來人生的主因,這即是己創造己的原理。自業自得業有善惡分別,故果有苦樂的不同。善果惡因惡果完全取決於人生行為––業。絕不是取決於神的賞罰。是故佛教否認神格的創造,確信自力更生,發揚人生的價值,不但合乎因果定律的原理,並且合乎人權時代科學的理想,達到人能天的目的!挽回人權,第一要否認神權的創造。
二、奴隸階級––一律平等 人類的會,根本平等的、自由的;不平等現象,由於人的識的淺深,而響到職業的高低,絕不是導源於人種的優劣。婆羅門教託神說:「我種清淨,餘者黑冥,我婆羅門種出自梵天,從梵天口生,所化,現得清淨,後亦清淨」(長含小緣經)。這是想藉種族優秀,於會上造成特殊的位,剝削人民。而奴隸階級,不但享不到般人民的權利,並且要受王族、農商族、婆羅門族的鄙視。常受上等階級人民的壓迫,所有的權利都被上等階級剝削殆盡。奴隸階級沒有選擇職業的權利,沒有購置土地財產的權利,沒受教育的權利,也沒信仰宗教的權利,甚至也沒有禮拜神的權利,是故奴隸的階級,身為奴隸,永遠不到神的庇祐?永遠沒有懺悔的機會,前途永遠是黑暗的,當時印度會受宗教觀念支配,造成會嚴格差別的制度。佛教根本排斥古代的宗教,否認階級的制度,主張人類一律平等,不但人與平等,人與其他動物乃至蟻蟲等都是平等的。正法律不需要種姓四姓出家,同為釋氏。只要成就信、戒、施、聞、修的善行貪欲等的煩惱,即獲得解放。自恃種族優秀的婆羅門族,身犯殺、盜、淫等十惡法,身壞終,要墮地獄首陀羅族行善行善、口行善行善身壞終,同樣的要善處天上。這猶如國家立法,不問官吏或人民,犯了國家法律,同樣的要受法律的制裁善惡因果的定律,是絕對種族優劣的分別佛陀特許奴隸階級優波離加入教團,打破婆羅門教故所樹的會階級制度,提倡人類平等開示人類機會均等。否定奴隸,發揚人類平等精神
三、犧牲主義––不殺主義 迷信神教的人,以為神掌管人類生殺的權能,猶如耶教上帝,信之導天堂不信降墮地獄。於是人能信神、神,即能獲得神的庇祐。人便成神的奴隸。傷盡性,殘殺眾生,討好神靈。想己的幸福。這種犧牲他命,以沽己,古代印度會所舉行大會(猶如臺灣拜拜的陋俗),動輒要殺數的生命,祭祀神靈。佛陀對這種迷信神靈殘殺眾生根本反對。「若大會,繫群少特牛水特水牸,及諸羊犢小小眾生,悉皆傷殺,逼迫苦切,僕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號呼,不喜不樂眾苦作役如是大會不稱歎,以造大難故」(雜念四,一八)。這種殘殺眾生無邊。而迷信神教的人竟妄想殘殺眾生,祭祀神靈,求得善報。這種愚癡行為異投石河中,人在岸上祈禱,希石浮現,同樣的愚癡佛陀為悲憐眾生,積極提倡不殺主義,對抗邪道犧牲主義。人生前途的苦樂,絕不是取決於天神,是或仰賴祭神的迷信舉動。乃取決於人生善惡行為。要是精進不殺、不盜、不淫等十善業道殺,斷殺,不與取淫,乃至邪見而生正見身壞終,便善處天上。要是身犯殺、盜、淫的罪惡,想藉祭師祈禱而改變果報,就同阿含三明經說:「奉使日月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神教祭師的萬能,釋尊特別的反對。佛教殺,不但生命動物不殺,甚至一草一木都不傷害,不殺生養成仁德性,為人生應有的善行佛教不傷害主義,後世人類思想很大,不殺生,才是發揚人道主義的根本
四、邪命––命 職業的宗教徒,迷信遮道修法咒術,或為祈禱,相吉凶,為己的生活,不從事於正當的職業。或以非法取得的金錢,不問供養父母,或給妻子奴婢親屬,這種生命,都叫做邪命。故命。正覺釋尊根本反對咒術相,邪命自沽,瞻相男女,吉凶好醜,及相蓄生以利養……或召喚鬼神,或復驅遣,或能令住種種禱,數方道,恐嚇於人,能聚能散,能苦能樂。……苦行,以利養,或為人咒病,或誦惡術,或為善咒,或為醫方,鍼靈藥石,廣治病。或言此國彼,彼國不如,或言彼國勝此,此國不如,瞻相吉凶,說其盛衰,我法中者,無如是事(長含阿摩晝經)。人世間一切恐怖皆從愚癡生,不從智者生。是故佛教反對邪命遮道法。「若凡夫人信卜問凶者,必是處,阿難見諦人,從餘沙門梵志卜問吉凶……或求一句咒,句,三句四句,百千句,令脫我苦,終無是處」(中含多興經)。佛教否認邪命遮道法為生命,主張以正當職業,隨其善巧,要與正知正見相應而發生的正業正語命。佛告族姓:「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如是業求圖錢財」(中含苦行經)。以正當職業、合理方法依法取得的金錢,或供養父母,或給妻子、宗親、眷屬乃至供養沙門,才能人生業,故說為命。若梵志陀然那樣「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梵志居士,欺誑於王」(中含梵志陀然經)。「不依正業,法以強權剝削人民,或以非法貪污、敲詐,取金錢,雖能供養父母,或妻子奴婢乃至供養沙門,或施善都不能減輕己剝削人民的罪惡。」
五、斷見––輪迴 所謂斷見,即物的在論,只相現前真實不信後世,更不信善惡因果報應六師富蘭那迦葉末伽梨舍羅,就屬於這派––斷見––「有我此終後身,想有苦有想,或不不樂有想,或一想,或有多想,或有少想,或有無想,此實餘虛」(長含梵動經)。這是徹底斷見論,以為死了,就同燈熄了般,永遠消滅無影,無形,無善惡後報,還有什麼後世?「世,亦無更生,無善惡報」(長含弊宿經)。人世間後世,無善惡報應根本就不成為人的世界,就如現在物史觀危害人類的前途,視人為物。佛陀人間,對此斷見,以輪迴對抗。輪迴相續流轉意,說人生軀殼雖有死亡,但人的識神靈魂)不隨人的身軀而歿亡。人的識神不滅,並且永遠相續,人可相續為人,也可轉為畜生,或善處天上這個生,就叫做輪迴,而輪迴的動力,就是業力。人善惡與否,完全人生現前業力為轉移。是故人生前途的苦樂,要業力支配,不是受上帝或神的支配。這即是業力不滅論。任何人都逃不了業力的範圍,人為什麼業力支配呢?就是「作業故」。「作業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作業說此不受報」(中含相應思經)。所謂作,就是身、口、意十惡業,必受苦報。不作業,就是身、口、意精進行善業,具足戒法。「成就清淨成就清淨成就清淨……正念正智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四維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成就遊」(中含相應思經)。這就是人生前途的苦樂完全操在業力,絕不是上帝的賞罰。人雖業力支配,但人也可改變業力惡業可轉為善業這個改變的作用完全取決於人生現前有價值的善良行為。是故佛教輪迴論,不特提高人生行為的價值,並且鼓勵人生努力向上,創造光明的前途。
六、常見––無常 這個常見,卻與斷見相反。說人世間一切都是常存不變易的,「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世間是常,此實餘虛」(長含梵動經)。或說人間復為人間,牛復為牛,瓜復為瓜,人復為人。說是遺傳性的常性,這種說法然不出神教的範圍。照這樣的說,人世間永遠沒有進步的希望,不獨違背人類會進化的原理,且違背宇宙人生真理,是故佛陀對此常見,說諸行無常佛法無常論,不僅依死,或物朽說為無常,乃依因緣生法,生、住、異、不停的變易,或進化,或退化,或動,或靜,或高,或下,都是無常變易的狀態。依此說為無常不許「無常說為常,不恒說為恒」(中含九,百六)。無常、苦、無我,本為阿含的深義。佛常對弟子演說無常義大王,色為有常?為無常耶?答曰:無常世尊。復問曰:無常是苦非苦耶?答曰:苦變易也。復問曰:無常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是彼所耶?答曰:不也世尊中含頻婆娑羅王佛經)。是故無常,是從有情自身觀察到世界,是從一,到多法,發見人世間一切法,都是生、住、異滅法無常
七、苦行––安樂 所謂苦行,就是以為人生現前所受的苦,都是前生所作惡業,故今生要受苦,假使現在盡量受苦,把所有受的苦受盡,這快樂自在。於是「或以一日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食,或半月一月一食,或復果,或復食莠,或食飯斗,或食麻米,或食??稻,或食糞,或食鹿糞,或食樹根樹枝,或衣樹皮,或著間衣,或有常手,或常坐,或常蹲,或有臥荊棘上者,或有裸形臥糞上者……數苦役此身」(長含裸形梵志經)。六師尼犍子,就屬於這一派的代表者。佛教根本反對苦行,因為這種苦行根本沒有價值的意義。「彼具足具足,不能修,亦不廣普」(長含裸形梵志經)。既沒有正知正見,怎麼能了知三世因果前生我呢?抑為無我?本所作惡?抑未惡呢?以及現在所吃的苦為已盡呢?抑為未呢?這種種問題,若沒根本智慧是不能解答的。況且因果業報有其定律,若是樂報,絕不會因苦行而轉為苦報,或是苦報也絕不會因苦行轉為樂報。現世報業絕不會因苦行而轉為後世報。後世報業,也不會因苦行而轉為現世報盡甜來的說法,全是虛妄,實無所得。要解脫苦報,要依正正見正定成就一切智,獲諸快樂。佛告裸形迦葉曰:「若如來至真出家現於世,乃至四課,於現法中而得快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一心,樂於閑靜不放逸故,迦棄,是為具足,見具足,勝諸苦行微妙第一」(長含裸形梵志經)。是故佛陀現世一切法獲得究竟了知,便「知此苦如真」,無惱常住安樂有苦悲。故以安樂救濟苦行
八、我––無我 古代的印度,不問是哲學,或是宗教,都是與我相配合的,最著名的數論師,就是主張神我自性相合的我哲學,或清淨婆羅門教,都逃不了我的幽囚。人世一切的諍奪,都導源於我。有個我,我所(欲望),我所,故有諍奪。「以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姊妹親族,更相說惡。……乃至王王相諍」(中含苦陰經)。因各人要滿足我的欲望,故造成人世間諍奪的痛苦。佛陀人間,根絕人世間的諍奪,故說為無我佛法無我,不是理論分別,乃依有情身,依佛法慧觀,說生必有死,判無常無常即是苦,不自在不自在,怎麼可說為我呢?無常、苦、無我阿含的深義。無我的根源,乃從緣起說:以一切法生起,皆假緣而生。「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關係,以及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老死無明滅則滅,乃至生滅老死滅的緣起觀愚癡凡夫,不了緣起的深義,於緣起法妄認為我我所,於法生時便認為我,於滅法時,便認為無我這個無我,皆依因和合我我所無因緣,即無我我所。在因緣和合當中好像有個實體東西在那裏生滅。其實「自性」。有實體或自性,怎麼會生滅呢?阿含普徧的說明這個無常無常故苦無我我所乃至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非彼所」(中含佛經)。佛法緣起無我,而化我。
九、懷疑論––因果論 所謂懷疑論,即是世間一切法生起的原理,以及善惡因果都有懷疑的態度,不信因果的律定。故說:「於恒南臠割眾生,亦惡報,於恒水北岸為大施一切眾,利人等利,亦無福報」(長含沙門果經)。由於對善惡因果觀念的懷疑。甚至說:「無施與無祭祀法,亦無善惡,無善惡報。有今世,亦後世母,無天無地,眾生世」(同前)。因為缺少正知正見,對宇宙間一切法生起,而沒有正覺的了知。故發生懷疑,由懷疑而生邪見,以為世間一切法都是偶然會合,「無因無緣而想生,無因無緣而想滅」(長含布吒婆樓經)。這近於斷滅邪見論。佛陀對此懷疑的邪見,說「有緣有想生,有緣而想滅」。一切法生起,皆依因緣所生,依因緣生法,說善惡相應因善報,惡因惡報因果循環,貫達三世,或今生受報,或未來受報,因果定律,如響聲如影隨形,沒有絲毫的遺誤,更沒有懷疑的餘地,佛陀對此無因無果的懷疑論,說善惡因果報應決定人生向上努力善的行為,建設合理的人生觀。
十、現世主義––三世因果 所謂現世主義,即是無過去無未來,只認現世實有。「彼人愚惑欺誑世間,說有世,言有更生,言有善惡報,而實無世,亦無更生,無善惡報」(長含弊宿經)。佛陀對此現世主義,不承認過去未來以及善惡報應,是違背現世的原理。過去,才有現世現世,才有未來,這是相續性的世間觀。無過去怎麼可現世,故迦葉弊宿曰:「今上日月,為此耶?為耶?為人為天耶?弊宿答曰:日月是世,非此世也。是天非人」(弊宿經)。既承認有世,因果報應。故佛對此現世主義,說三世因果,以過去現在我的因,現在的我,又為未來我的因。故以三世因果化現主義。
一、物主義––唯心主義 物主義,我們人生整個身軀,都是物質的構造,依地火風四大原素而成。死以後,四大分散,「地大還歸地,水還歸水,火還歸火,風還歸風,皆悉敗壞,諸根歸空」(長含沙門果經)。這是極端排斥倫理觀念。故思想,並非發明於歐洲。古代印度會極為風行,母,無善惡報,無因無緣思想,都是受了當時思想響,馬列主義,視人為物,於此有何分別呢?佛陀對此物論,說唯心主義,以一切唯心所造。但佛陀非是全偏唯心心義,因救濟物論,故強調唯心說:依此一心可以為人,可以為天人,可以為鬼,可以成佛。以身體根本。使身體獲得合理的調和。一切皆從心理為主。僅有身體,不能構想理論,人世間一切宗教、哲學、政治主義,皆導源於心地佛法唯心說,可說為理想主義,以一切理想皆導源於心思。為理想的總匯。我們格能夠向上,全根據理想主義。思想,只是摧毀人類倫理觀念,排斥一切宗教把人類陷母獸性的世界。故說佛唯心主義救濟思想
二、神格的心––心 不論神教,或神教,或泛神教,都以神格為心,宇宙人生為神格的創造,天時風雨,為神格的主使。於是把宇宙觀、人生觀都納入神格觀念裏。神是萬能,自由,人只有敬神祭神變成神的奴隸,一切畜生成神的犧牲品。古代印度會惑於神教的迷信不動要殺數的生命供養神,以博神的歡樂,貪穢厭的神怪,不知要殺多少辜的生命佛教根本否認神格,重人類平等,以格為心。人不但與神平等,並且與佛平等人間,長於人間佛於人間。人類愚不肖的差別,絕不是人種的問題,乃是格的問題。格的,就是聖人賢人,沒格的,就是不肖的愚夫佛陀根本不是婆羅門族,而能完成偉大的格,佛教格完成的宗教。是故佛教極重視格主義,否認神格的觀念,並且鼓勵向上,凡人而超人而達到圓滿完整格的佛。人類歷史上首格的,就是佛教,是故佛教格為心,否認神格主宰一切
以上所舉的二種思想,雖說是為五百年印度會所流行思想,也可說為現在人類所有思想的體系。佛陀出世後,對當時印度宗教哲學思想提出種種的清算––包括上說二種在內––使人類對於宗教哲學思想起了革命的作用,對宇宙人生有了新的認識,發現人生的價值,完全在善良的行為及完整的格,不在神教的庇祐。佛陀開創了印度新文明,破除神教的迷信,糾正偏見哲學的思想,建設合理化的宇宙人生觀,揭開人類光明的前途。使人類對人生的價值有了嶄新的覺悟,促進人類自由平等的實現。是故佛陀思想,不特於五百年前為適當時會的思潮,即於今日,猶不失為嶄新進步的思想
三、佛法根本有情
(一)以有情為本說
一、有情的意義 佛法根本的論題,即在觀察有情生流轉相續真相究竟從何處而來?將向何處去?以及有情身心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形態是怎樣?這都是佛法觀察根本對象。佛說無常、苦、空、無我、蘊、處、界的一切法門,都是依有情為立論的心。依有情建立佛法,離開有情,即佛法可說。是故要瞭解佛法,必先探求有情的意義,不能瞭有情,即不能瞭解佛法義。
梵語薩埵,譯為有情、人、士等。情,即是情感或情欲思。具有堅強意欲前進的力量,這與普通所說動物相近。但奧義書所說有情較為廣泛,上從天界,下至植物,都說為有情。然有情真實的構造,是物質與非物質二種要素,亦即是精神與肉體二者結合體所成者為有情。依佛法說,即是名色」(Namarupam),此語原出於梵書時代,含有現象或個體(individual)的意味。釋尊採用此成立有情單位佛法說「名」為精神,即五蘊的受、想、行、識;「色」為物質,即四大四大所造的肉體。阿含拘絺經說:「云何知名?謂非色陰為名。云何知色?謂四大四大造色。此說色,前說名,是為名色。」簡捷的說:名色,即指有情身心合成的身體般所說生命(Jiva),即包括精神與肉體而言。非是離開「名色」,另生命。所以佛法不是偏於物質,或是偏於精神佛法生命,是精神物質平等和合相應體。但佛法又非元論的思想,是精神物質併行論(parallelism)。
護人世間解脫一切有情的痛苦,原是一切宗教哲學的本懷,但宗教學家,都陷於主觀的錯誤,不是從客觀立場去分析元、元、多元,或唯心物,就是妄想自然界以外神秘的神、上帝主宰等。想以此作為解決有情的痛苦,全是一種空幻倚賴感。這樣的結果,不是落於客觀的物的在論,就落於空幻的神秘唯神論。這都忽略了有情本身的了解。要解脫有情的痛苦,有情身心去求解脫佛說中道法,是離去二邊。所以佛法不偏於物質,也不落於唯神論。佛法根本否認神秘的神格。人生苦樂,取決於有情正覺知行合一的行,絕不是取決於梵天或是上帝,佛法自覺力行的宗教皈依佛法僧三寶,是重新認識人生,把握知行合一的行,達到圓滿成就行善、口行善行善,淨化人生的目的。阿含思經說:「作業說彼必受其報。……若不作業者,說此不必受報。」明確地指出人生天堂,墮地獄,都看作業與否為標準,絕不是仰靠梵天或上帝的挽救。假使作了十惡業道最後死了,必定要墮入惡趣。這時任憑牧師怎樣為你祈禱,想接你天堂,也是一種誑妄愚蠢的舉動。猶如投石河中,人在岸上祈禱,希石浮現,同樣的愚癡佛法不同於宗教就在此,不存倚賴的幻想,或求超越自然界以外的神力,腳踏實際努力於知行合一的行,取決有情正覺行為,所以佛法有情根本
二、有情的種類 佛說眾生無量,而無量眾生有情),依其精神活動的不同,可分為五類,或曰五趣(Panca Gatyah)或曰六趣(sad Gatyah)。所謂五趣,即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是古代的分類,再加上阿修羅,即為六趣。亦即通常所謂六道輪迴,無論五趣六趣,都存於世間的。在人間裏,人,有畜生,有餓鬼畜生中包括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走獸,以及水裏的魚蝦,這又稱為傍生,鬼雖為人所不易見,但也住在人間人間以上天,天也種種不同,有高的天,有低的天,全視天人福報分別。在人間低一層的,是地獄地獄是極苦的所在,通常形容地獄的苦處,有十八層地獄,有刀山火箭種種的苦狀,全視有情業力輕重而分別,長含世紀經就此有詳細的說明。阿修羅徧於五趣,其性好鬥。五趣六趣。除掉人間畜生,其餘都含神話的性質,但為各宗教一致信仰,即地獄天堂一類的,釋尊也認為這是一種輪迴應有的現象
五趣中,最有意義價值的,就是人間的「身」。在人間以上的天人雖比人間壽命長,但只沉醉庸俗的欲樂根本沒有正覺真理人間以下的地獄苦趣的有情,受不暇,那裏還能努力修行畜生餓鬼,雖在人間根本業力所縛,愚癡而沒有智慧,遠不及人類。是故五趣中只人類才苦求樂的覺。人在五趣中居在昇降最重要的樞紐。於是造成一般人想昇天界,怕墮地獄觀念。但在佛法上說:天人雖有五欲可享,但五衰現前福報享盡,然要下墮,惟人間最好,所以佛說:「三十三天五欲,彼以人間為其善處……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得也。」(增含等見品)這就是天上根本佛可成,真理可求,要求真理,要求解脫,只有向人間求。所以佛說:「我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佛。」(同上)人間聖者,是即人而成佛,不是天上的上帝,也不是上帝的使者;是人間最偉大覺者,天人為了要求真理智慧梵天帝釋四天王常率領天人下降人間,參加法會,請開出正覺真理之道,所以天人要仰望人間為其善處。愚昧的眾生,卻為上帝使者所欺騙,說天堂是怎樣的快樂人間怎樣的黑暗?把他們的心眼,都接引個渺茫天國上去了,釋尊出現人間徹底覺悟人生真諦佛說:「得」,又把他們叫回到人間,要他們重新的認識人生,建設人間淨土
三、有情的產生 無論是五趣或是六趣有情,要依有情長育種種去分別,可分為四生(Caturyoni):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一、胎生人、牛、羊等畜生,都從母胎生。二、卵生,如雞、鴨、鳥、雀等,都從卵生。三、濕生,如蚊蚋、魚蝦等,都從濕地而生。四、化生,如天界地獄,都是三生以外的自然化生四生說法,也非釋尊的發明,早於奧義書提出,胎生(Jarayuja)、卵生(Andaja)、濕生(Samsvdaja)、種(hija)。釋尊化生代替第四種生,因為佛法未把植物納入輪迴界,但釋尊於植物也非常愛護,不準無故傷害植物的一草一木,這在制戒條中也明文規定。佛說四生;可見比奧義書四生廣泛而具體。
四生長的助緣說,胎生卵生,都必賴二性和合的助緣;濕生,無論蚊蚋,或是魚、蝦,都從身分散成為新生命化生,不需假憑肉體的結合,純業力而生。四生中以化生為最高––天界,也為最低––地獄,並且普徧人、鬼、畜的三趣中。大智度論(八,五四)說:「五道生法,各各不同,諸天地獄化生餓鬼二種生,若胎生化生人道畜生四種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人是胎生,是普徧的說法,但人的化生卵生濕生,雖是科學發達的今日,尚未能有證明。但在佛法中早有說明,劫初的人是化生卵生濕生大智度論中雖根據的說明,然尚待現代科學者來證明
有情的欲望說,佛說欲望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以欲界最盛五欲,從地獄天界一部以及四生中都以欲為本。「以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親族展轉共諍。……以為本故,王王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中含苦陰經)人世間一切人我是非諍奪,都以為本故。色界無色界,純為天部,且屬化生,二者同為禪定力勝,色界雖然有物質(肉體),但以禪定,故無欲望的活動。
四、有情的延續 要瞭有情身心的活動,不僅從種類方面分別,必須從生命方面去觀察有情生命的延續,就如燈般,必須時添油,使它能繼續發揮光明。使這個光明永遠的延續下去,維持有情一期生命主要的因素,就是飲食。佛告諸比丘:「四食,資益眾生,食得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麤摶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雜含一五,八三)飲食有情生命不僅加新的活動力,並於體質上加了營養,使一期生命得以延續,並且能使精神體質歷久而不衰。「諸比丘,於此四食食,識住增長故……諸行增長諸行增長故,當來增長。」(雜含一五,八三)明白的出,飲食不獨能延續有情現前生命,並且能延續當來生命。是故佛說:「一切眾生食住。」(長含集經)古時印度苦行外道,因為找不到解脫苦的方法,迷信宿作因,於是盡量逼迫的吃苦,減少飲食,或一日一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一食,或食樹皮,或食草根,存着「盡甜來」的幻想。釋尊出家,依仙人學,雪山六年苦行,日食麻麥,也受了苦行響。後來覺得這個究竟之道,故接受牧女獻乳,恢復身體的健康,才於菩提樹下完成正覺。可見飲食不特有益有情色身法身資養,雖不要飲食,但需假借色身而修,無形中飲食法身有間接的助緣。故根本說一切有部(第九,一五三)說:「斷食者,得越法罪。」可見飲食於我們修道者是多麼的重要呢?
(一)麤摶食 或曰段食即是我們日常食料所成的飲食,可以分成一段的食。「或大或小,如今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噉者,是謂摶食。」(增含苦樂品)此又稱為段食飲食為滋養色身重要的原素,延長有情生命的根本,特別我們人間有情一日不可少的––食。故佛說:「聚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增含苦樂品)奧義書也說:食味所成我,即指飲食為肉體的要素。
(二)觸食 觸,即是根、塵、識和合所發生的感覺。由所發生感覺的不同,如意的,如意的。如意的,叫做樂受;不如意的,叫做苦受。這裏所說的觸食,當然主要的是指如意樂受而言。因為在如意感覺上––樂受,才能使身心得到快慰的喜悅,精神才能暢旺,如同吃飯一樣能增長身體的營養,活動力增強。有這樣的效力,故叫做食。不如意的感觸,能使人苦悶煩惱,或刺激精神,甚至失望,都有損身體的健康。身體疲憊時,需要臥睡按摩,也能增長身體精神阿含彌尼經說:「身粗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臥、按摩、澡浴,強忍……。」可有情生命的延續,不僅需要飲食,猶需要觸食飲食只能增長肉體的營養,觸食增長精神的暢旺,為精神生命重要的因素。
(三)思食 思,即心所的願望,簡捷的說,就是心思的希望,有情生命,不但需要飲食來滋養,並且需要理想的希望來鼓勵,使其精神奮發身心安樂個人要是感覺到沒有希望,即成為絕望,絕望的人生,就不能活下去。故自殺的人,多半是對人生前途覺得沒有希望,成為絕望,非自殺不可。假使一點希望的人,絕不會自殺。梁啟超嘗說:「人生於希望」,也就是這個道理。可見思食有情生命的關係,是怎樣的重要了!
(四)識食 這個識,不是第六意識的識,乃十二因緣無明、行、行緣識的識。這個識,又名「取識」,即有情身心體,能使生命延續,發展身心的力量。識緣名色,為佛法重要的教義。「名色」,即是有情身心體。有情托胎時,攝受父精母血赤二渧,就是取識。能使「名色」延續滋養,繼續的出胎乃至長大成人,都是這個識的力量。中含嗏帝經說「識為輪迴」的主體,雖遭釋尊批判,但釋尊初觀緣起觀時,僅止於識,雜含二,六五)說:「有故名色緣故名色有,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這個取識,不特為有情生命延續重要的因素,並為有情生命再造的主體,初期十二因緣根本,故一分學者說,無明與行二支是後來所附加,初期緣起觀,僅止於識,即根據於此。
四食,是釋尊經過深刻的觀察,所揭示出來的,第一屬肉體的要素,第二、第三、第四,屬於精神的要素。有情有賴於四食延續一期生命,並為發展當來的新生命的主體。是故人類的生存與未來生命的延續,都有賴思食取識的再創。人類有個共生存的欲望––思食,不但希望個人的生存,並且從個人到家庭,乃至整個民族的繁榮,整個國家的生存。不僅人類的有情此,即是非人類的一切畜生乃至昆蟲螞蟻,都要繁榮他的種族,都要生命,這是人類有情非人類的有情共同而普徧的希求。釋尊慧觀,洞澈一切有情生存的欲望,故極端主張殺,使一切有情都能達到共榮生存的欲望,故有「情與無情同願種智」的悲願此可知,四食有情生命延續是如何的重要了!
(二)有情組織的要素
我們於「名色」的分別,瞭有情生命延續的要義,但有情身心組織是怎樣呢?依佛陀慧觀分別,即依蘊、處、界詳細的觀察,說明有情身心組織的內容。蘊觀,為心理的分析,處觀為生理的分析,界觀是物理的分析。依蘊、處、界三法不同的立場,詳細去觀察有情身心心理、生理、物理組織的真相,說明有情色心平等義。
蘊、處、界一、蘊觀 蘊,是積聚之義,即同類相聚,大則是五,小則無量,這類似細胞的說法雜含(二,一一)說:「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陰,是覆蔽義,蔽覆本性,為蘊的異譯。經佛陀慧觀,把有情身心的組織,總歸為五聚;物質)、受(感情)、想(表象)、行(意志)、識(意識悟性)。這是有情心理組織的要素。
(Rupam)色的定義,為變壞質礙義。雜含(二)說:「可礙可分,是名色。」變壞者,有體質礙歸是變壞的。質礙者,即甲乙二種物質不可時佔據一處所,所謂物質不可入性。具此二義名色。故色可分廣義與狹義,廣義的色,即顯色(青、黃、赤、白等)、形色(長、短、方、圓、高、低等),甚至說:「寒亦是色,熱亦是色;飢亦是色,渴亦是色。」(增含聽法品)故色的範圍極廣,狹義的色,即是肉體,諸如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及法處所攝色,都為色。
受(Vedana)受,是領納義,前說的色,是屬物質方面,今說受屬精神活動方面。即心理學所說:感覺感情作用感情純為精神活動的表情,即於外界色法,無論是顯色,或形色乃至音聲等引一種反應,使精神上發生苦感覺感情作用佛法的術語,即是受。受的原語(Vadaa),即從知的語而來,由識而起的感覺這個感覺不樂的表情;佛法依情識的分別為三,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即心理學所說的快、不快、中庸的三種感情,全是有情心理情緒的作用
想(Samjna)想的定義,為「緣」,或曰「想像」,「亦是知,知青、黃、白、黑、苦、樂」(增含聽法品)。就是於感覺覺上構成一概念、聯想、分析、綜合的作用。即如依所感受彩色、鼻所領納香味、由手觸感的形狀等,綜合各種感覺成一花的觀念,這即是「取像」義。或曰想像花的色、香、形狀。但這個「想像」,並不限於外界的覺,即記憶以往領受上對象,亦是想的作用,故稱為「想像」。
行(samskara)行的定義,即造作思。增含(聽法品)說:「能所作,故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即於外界花境,引起內心取花供佛觀念,經心思的考慮,而發生「取花供佛」的行動。思考即行為作業根本。行的主要,即「思」心所,「思」為業本。這「行」相當心理學的意志廣義一切心理活動的基本。
識(Vijnanam)識,是別義。「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為識。」(增含聽法品)前說受想三法,雖為心理作用。但此作用生起根本,即依心體識,此識為精神活動的主觀體。於受想行的對象上發生區別的作用即是識蘊。而識又是支配前三作用者,他的任務,即在保持這三種作用成為統一性
心理學上說,這個識純為統覺(apperception)或悟性(understanding)的作用。就是統一判斷推理分別司心的作用,不但區分青黃赤白的顯色,而且判苦、樂、不不樂的情緒,於此故說為識。要依心理學說明受、想、行、識、作用;這可知、情、相配合;想與識屬知,受屬情,行為意。這四種,全為心理作用,而統一心的全體作用即是識。故在心理學上識為「統覺」義。
五蘊的分類,全為身心組織的要素,五蘊的色,屬物質的––色,受想行識精神的––心,也是精神的要素。佛雖說色心二法,但非是區別色心,是以綜合色心不二為主體。或以五蘊全體為名色,或區別為名色與識,或名色有識,或依識而名色分別。要以主客觀的分別,識為主觀,其他四蘊為客觀,或曰識為能詮,餘四蘊所詮。總之,五蘊純為有情心理分別的組織。
五蘊
不二
色蘊––變礙––肉體––色
一心
心作
受蘊––領納––感覺
想蘊––取像––觀念
行蘊––造作
觀念
聯合
識蘊––別––心體
二、處觀 處是梵語(Ayana),即長門的意義,以有情六識,不能單生起,必須有其所依所,所,而引發六識分別色聲香味境界。是故六處,為主觀所緣根本處。由六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引生眼色、耳緣聲、鼻緣香、舌緣味、身緣觸、緣法六境。依六境引發六識取境的作用。故六根六境皆依六處心。若沒有六處,這能緣識所緣境,即失去處。佛說:「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 舌、味、身、觸、意、法。……因緣生眼識。……此三法和合觸,觸已受,受已思,已想。」(雜含八,四四)要依識的分別六根門不同,所謂六六法門。雜含三,七○)說:「六入處,六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身。」這由於根門不同,引起認識區別的作用六處中的前五處,即耳鼻舌身,為生理的機構,於五蘊中的色蘊受想行識四蘊意處所攝,但意處所緣的境,總括色心一切法,故當五蘊的全部。有情一切活動依據,就是六處六處六境相合,十二處釋尊眾生迷於心的道理,也就是不明精神現象,故詳細說明五蘊心理的內容。為有情迷於色的道理,即不解生理物質現象,故詳說十二處。分析色法說明有情生理的組織。要是迷於色心二法,即說十八界,廣心色的內容,以有情迷執,今將五蘊十二處的關係,示圖於次:
五蘊
十二處
六根
色 前五根
第六意根
六境
五境
受想行識) 第六法
三、界觀 這個純以物質為主要,為說明有情身體的組織而分為六界。中含分別六界經說:「有情依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成。」前五界為物質的機械,骨肉屬地,血液屬水,熱氣屬火,呼吸屬風,但所依空間屬空。此地、水、火、風、空五大,即成立無情器世界最後一界識,即屬精神活動的現象。綜合六大成為有情。如增含(聽法品)說:當知六之人,稟父母精氣而生。……人生稟此精氣而生六入。」這又與名色相似雜含(三,二)說:「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四大所造色。」世間一切物質都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五根五塵。要詳細了解地、水、火、風、空、識於有情身心的關係,可參閱中含界經。前說五蘊中的色,而界中地、水、火、風,故五蘊有類同的地方。
有情本質 蘊、處、界,是說明有情組織的要素,但構成這個要素,必有其本質這個本質即是構成有情的動力,也就是有情本質
所謂有情本質,亦即是有情成立的因素。這個因素有說法,或說(karman),或無明(Avidya),或說欲(Chandah),這三者為有情流轉生死根本,也就是有情本質的因素。如雜含(一○,五七)說:「眾生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苦際。」有情流轉生死第一因素,就是無明,是無始以來存在着,這與生俱來的,不能探其起源,故說為無始無明解釋,要以阿含最具體。說為「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苦,不知集,不知滅,不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不善有罪無罪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不知。」(雜含二,六九)這是無明的性質。有情無明所蓋,於一切有為法無為法不善法,缺少正覺了解,故為「所繫」。但所謂愛,不外自體愛,及境界的愛。體的愛。又名我愛我愛的活動,即必然我所愛,這就是「此有故彼有」的關係。佛說的愛,為有情生存意欲的根源。經中常說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欲」,即是五欲,色、聲、香、味、觸。對此五塵貪愛追求,始不捨,就是欲愛。「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雜含十,五六)這是形容有情所繫流轉現象。「有」即指有情體而言,佛法有情為本,以有情存在為「有」。或說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或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有愛有情體的愛。無有愛即是了解因緣生法,否認體愛的存生這個愛在三愛中最重要。一切人我是非爭奪都由於自體愛不能打破。佛法不是講愛,是要洗滌有情情欲,達到無有愛一切有情都因為「欲」、「渴愛」所縛,故對於五塵境,發生貪愛追求,有愛取,故名色體的「取識」產生,而為生死根本。這即是有情愛繫縛而生死流轉的根本義。
有情一切的活動,都脫離不了情愛繫縛的支配,它的活動範圍,非常的廣泛。不特留戀以往境界,並且欣求未來的美果,總想未來會比現在好,但對現在環境,無論怎樣的好,總是不滿足的。在過去未來現在間,過去是已幻滅,未來尚在中,只有對現在貪愛不捨雜含九)說:「顧戀過去欣求未來,耽着現在。」由於有情為愛所繫縛,對於無常遷現實的境界,缺少正覺的了解,構成心理上的矛盾,這個矛盾的根源,然是無明的關係,雜含三,九五)說「愛無明因」。無明者,就是不正思維,不正思維又以何為因呢?「謂色,不正思維,於癡。……彼癡者是無明,癡為欲,愛所作為業。……無明因愛,愛因為業,業因為眼。」(同前)有情由於不正思維,引起意識的活動,即養成有情欲愛的性格。因貪愛作業這個愛業即是有情成立的動力。無明、鬃、欲都屬於煩惱部分,由於有情愛的活動的結果,才業。以煩惱根本,才有五蘊,若沒有煩惱等業,即不能產生有情的組織。世間業而轉,有情業而轉,有情所縛,猶如車依車軸而轉。
有情業而相續流轉四食的滋養生命得以延續,依蘊、處、界和合構成有情體。無明、愛、所詮的意義,都為有情活動的原理,也就是有情本質有無明,而愛,而造作業,才有五蘊身。無明身內,非是身外的活動。在未活動以前原始狀態,無明,要展開無明體,即是五取蘊有情不特身心的組織要依此,有情一切活動都要取決於業的本質。因為業的關係,有情才能無始無終相續,絕非單如車輪的流轉
(三)有情生流轉根本
一、生死流轉義 有情為蘊、處、界的結合體。在表面上說:以四食的滋養,而延續生命實際有情生流轉,不僅是靠四食的滋養,且與業有根本的關係。所以不能具體的了解業,就不能了有情生死相續的根本。因為業的性質不同,才種性、種種欲的有情產生。這個不同的原理,就是業力的關係,非是有個神或是上帝在主使。這又輪迴(samsara 流轉),業而有輪迴。但輪迴思想,亦非始於佛教。古代印度哲學,即倡導此說;這與吠陀時代的「常我論相似,到佛陀時代,才捨去極端在論,加以改造成為佛教人生觀。業而有輪迴,為佛教人生觀的重要的教義。要離開業,就無法說明人生種種的差別,甚至不能明瞭人生理想的歸宿。
古代印度業力說,無論是宗教家或哲學家,都不能脫離「我」的關係。不是認為「我」所幻化自作,就是認為「我」的以外創作––他作。結果把所創造的新生命,都不出於「我」的幽囚。所以雜含(七,三五)說:「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者?何所見?我令三苦世間轉。」佛教根本否認我,故非自作,亦非他作,以中道緣起說明有情生流轉有情生死相根本在於業,但業從何而生起呢?雜含(十,五七)說:「眾生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苦際。」無明有情生流轉根本無明解釋,在前章說過,就是不明,或不正思維。簡捷的說,對於宇宙人生缺乏正覺的了解,所以於色生起貪欲追求。如雜含(三,三)說:「愚癡無聞凡夫,無無明,於五受陰我見繫著,使心繫著,而生貪欲。」由於有情貪欲於色,為所縛,於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所轉。「以縛生,以縛死,以縛從此世至世」(雜含三,一六)。甚至說:「譬如狗繩繫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雜含十,五七)。明確地說明有情色縛所縛的真相有情色欲不斷不斷不斷,於色變易,便生諸憂悲苦惱,要是「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雜含十,五七)。由於貪著於色,不獨為現在憂悲苦惱因緣,並且為流轉生死根本。「於色我,令眾生無明蓋,愛繫其首,道驅馳,生死流轉」(雜含六,三四)。因為有情貪著色,是故不能解脫生死苦惱,所謂心惱故,眾生惱。有情迷悟解脫根本,就在色。迷則流轉生死,悟則淨,眾生淨。「不樂於色,於色得解脫受想行識解脫受想行識解脫說彼解脫老死憂悲苦惱」(雜含十,五七)。是故說貪愛有情流轉的主因,也就是業的根本
二、相續有情現世獲得定身分,為生命的必然性。從生下到時,這一期不斷活動中,即是生活(Jiva),或曰壽。此外的特徵,依身體說,有煖氣,有呼吸。依心理上說,則有識。即依壽、煖、識三,說為有情壽命中含拘絺羅經說:「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間,如木無情;……三法生身死已棄間,如木無情云何為三?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此三法生身死已,身棄間,如木無情。」這是分別有情死亡與否,即依煖識來判斷,壽命終了,溫軟已去,諸根敗壞,即是一期壽命結束。但修道比丘入滅盡定時,不滅訖,亦軟不去,諸根不壞,故不能說為死亡
有情必於一定時期內不能持續壽、煖、識,即是死亡,也就是壽終。這是四大所成的肉體的解體而說;不能說有情生命終了,或永遠終斷。因為有情業而生命有情的身軀雖有死亡,但有情的業,不隨身體消滅的,是相續流轉着。本事經五說:「二法隨,謂業與壽,業亦有壽,業,即無壽。若業壽消滅,則有情不死,若壽業盡滅,則含識有情)死。」
這是說業而生命,業滅,則壽亦滅。有情的業既是流轉相續,這有情壽命也隨之流轉。所以佛說有情的死,並非有生命的絕滅,這只限於意識的活動及五根的敗壞。而有情生死的根本––無明然存在。並且業的性格是不斷長,一遇到長的機會,馬上又是個新生命出現
佛法有情流轉生死現實的經過,先要求男女的結合,這是流轉胎生)的第一步,雖有男女的結合,要是不能持其本能的欲望,然不能產生子女,若依生命說,純是業的創造力,己創造己,不過假借男女結合的助緣。佛法說:「父母乾闥婆(Gandharvah)三事和合,才有胎生。」乾闥婆雖屬神話的稱,佛陀說為有情生命的異名。或說為識,即攝收父母赤白三渧為有情體,即是名色。在母胎中經過五位出胎,其應有的生命出現這個為再生。
有情生後再生的經過,差不多是這樣。後的現象,在外面看,雖屬絕滅的樣子,實際有情生命的體,然可能繼續五蘊,其性格再現實化托生,其間雖一度解體,仍可再結合新的五蘊這個再生的五蘊然為前生五蘊引續五蘊變化的繼續,這如燈般繼續的光明
這裏有個疑問?假使有情身心的組織,為前生五蘊引續而生,為什麼不能記憶前生的事?依佛法說:生命本質,不是識,是因業而感召的生命。長含大緣經說:「若識不母胎者,名色否?答曰:無也。若胎不出者可名色否?答曰:無也。」這是說:識雖於母胎,但是所詮無意識的意志,乃生命異名,不是意識,所以嗏帝比丘說:「今以識往生不更異」,(中含嗏帝經)。主張識為輪迴的主體,被佛批判。有情意識不能記憶前生的事,這是合理的解釋。要是聖者佛陀,不消說,前生後生無量世都能解了佛陀常對弟子前生後生命運說:
十六大國終者,佛悉記之。––阿含沙經。
我有弟子有緣無量過去本昔所生。––阿含箭毛經。
復次比丘尼聞某比丘尼於某處終,彼如所說: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正覺
到了聖者位,所不知,了達三世因緣輪迴,以及有情一切作用有情只能記憶今生、過去事,還不能記憶前生後生輪迴有無佛陀慧觀,洞察一切有情業因輪迴佛法不是發明輪迴,是要有情了達輪迴根本原理––業。要有情覺悟離生輪迴業的束縛。
三、業的本質 佛教生命觀,即依有情五蘊積聚業相解釋。離五蘊根本就不能理解業的相續真相五蘊有情身心的組織,有情一切活動的根據。「於色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雜含六,三四)由於有情為本的心所引發一切身心的活動,即為業。故行與業,即指心所引發身心活動而言。由身心活動而有力用,即稱為業。又分「表業」與「無表業」。要業的發展經過說;一切善惡業,都由於有情對現實時,引起心所,經過思維的考慮,發動語行動,在語行動的時候,即留有行動的遺痕,這個行動遺痕,即稱為業。是故業是經過內心語相互激動的關係,因此,有說為色,但質礙有說為心,又無知覺。所以不能看做單獨個體的性質。既不可說物質,又不可說精神,是附屬於識的某部分,業雖為有情身心活動的結晶,但又不即是有情色心,然又非離開有情單獨存在的部分。所以古代印度哲學者,說靈魂的附着物,要是離開靈魂的主體,即不存在。佛說有情身心活動的遺痕,雖不離有情色心,但又不即是有情色心的潛能。中含鸚鵡經說:「彼眾生者,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業,業處眾生墮其高下處妙不妙。……何因?何緣?男子女人壽命極短。……何因何緣?男子女人壽命極長。……何因何緣?男子女人多疾病。……何因何緣?男子女人無疾病。……業有如是報。」由於有情對現實境,經過內心語引起行動的結果,這個行動有不善的關係,故響於有情生命前途,決定有情生命前途的主力。有情生命的長短、高低、美醜、善惡、貴賤、貧富、愚、黑白一切惡趣善趣,都是業得報,取決於善惡行為,絕不是仰靠上帝的賞罰。
有情生命前途的一切現象,雖多取決於己的業力,但業的種類,非常廣泛,略說三類:(一)定業不定業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定業不定業,也取決於有情行為,譬個人,犯了國法,法要處極刑,但因他知過改善,或帶罪立功,因此,極刑減為徒刑,由極刑減為徒刑,即成為不定這個不定」由於改過行善所致,非是無條件的不定有情持戒修定修慧業而轉為輕業,也成為不定業。(二)共業不共業自作受原則,一人做事,一人承當。但人類共依會,有時一人做事,不但響了己,時還響到他人,甚至整個國家民族都受到他的響。就一人作亂,勾聯異族的叛變,從己部分說,即是不共業,從響他人方面說,即是共業己的不共業遭遇病苦疾難,只有忍受,他人的共業方面,只有相相攝,構成一個複雜的會。個人的不共業,只有努力改善,但會的共業,必須大眾共同努力改進,或挽救。如遇到天然災難,水災、地震等,即要會群策群力共同救濟。(三)引業滿業。人類的美醜、善惡,雖決斷在業。但在業的功用上也有區別的,在引業所感的人類說:人類的本質,大都相同的,所謂同所感,但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部分,人的相貌、愚、長短、貧富等,這是過去各人滿業所感的現象。這種差別,多部為過去業力所感,也有為共業己現所造成。一人,於今犯盜罪時,五體所損傷,即為己現所成。由於引業所感的人類既成定局,現在無法挽救改造––如短者不能高,醜狀者不能美麗。但由滿業現在業所感的人生,可以改造的;不善的,改為善,善的,使增長佛法雖說有定業,但猶重視人生現前的改造,由個人的改造到會全體的改造,達到個純善美的共同的會––共業。所以佛法會觀沒神造的思想,是己創造己,乃至改造會全體的責任,都需己做起。
四、業與因果的關係 業而因果因果為業的必然性。阿含思經說:「作業說彼必受其報。……若不作業者,說此不必受報。」這於善惡因果的定義。依因果意義說:分為同類因果及異類因果重。
(一)同類因果 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定律,即如今生的聰明,可為來世賢明的因,今生怠墮,來世愚癡。從前佛陀時代,有兩個持狗雞戒的外道來問佛,來會感如何的果報?佛答:「持狗雞戒,修狗雞心,觀狗雞形,身死終,生狗雞類。」佛陀明白地因果輪迴果報,絕不是第三者的賞罰,完全取決於己的業力。所以佛說修狗雞心成狗雞報,懷鬼心,投鬼胎,十善天界,這是自然的法則。善行者受善果惡行者受惡果,是故因果說法,不僅重視人生行為的價值,並且鼓勵人生努力向上,力行善法,己創造,達到人能天的目的!
(二)異類因果 由於有情現象間的性質不同,說因果的關係,主要的,就依倫理的立場說:即人類有情現象,往往行為惡的人,而能享受幸福,終日行善種德的人反遭受禍患,所以許人對於善惡因果報應發生懷疑,這是由於不明瞭三世因果的意義。要現前有情行為,絕不能判定這種現前人生矛盾的現象。就如今生壽命短宿的好人,照今他的行為,是找不出他的短命的證據,但要是追向他以往,……前世。這由於前世多行殺生,今生感短命報。反之今行為惡的人,為什麼壽呢?這由於前世慈心憐愍他命,所以今生壽命長短果報,不能與今善惡行為相提並論。依因果的意義,區別有情現象果報,二者都脫不了因果的定律。即如今世為什麼多疾病?前世苦惱眾生故。今生為什麼無病前世慈心愛撫眾生故。今世為什麼相貌醜陋?前世多瞋故。今世為什麼端正?前世柔和故。乃至今世貧苦,前世行善故。今生富貴者,前世善故––即於此中,殺生與短命、愛撫與壽,這都屬於異類因果的關係。今出善惡行為或在今生受報,或在未來受報,說為因果。異數的因果,不僅為人類會勸善懲惡的教育,並且為了解人類會種種差別現象,極重要的理論
這兩重因果有情同類因果,比較容易了解。即自作受,這是基於心理的根據。最難理解,就是異類因果這個不是直接意志的創造,就如前面說的:由於前生剎生,依其習慣,今當還要殺生?但殺生的人,感短壽報。這從那裏找到證據呢?同樣的,前生多惱眾生,今世感苦厄報,前生慈心愛撫眾生,今生為福德神。這種種都從那裏獲得妥當的證明有慧者說,現前一切現象都可做證明。前說的同類因果,是基於己性格,闡明己創造己的意義。要現前說:善即賞,惡即罰,即是最明顯的事實。善惡分明,無諍論的餘地。因果自然的法則,是附不可思議力。佛陀慧觀,洞澈有情前因後果的真相,說明人類會前途的苦樂,不是繫於神明賞罰而取決於有情己,粉碎人類超越的倚賴感,揭示人類光明的前途,所以佛法有情為本,即在此。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