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解題

今津洪嶽

阿含經聖典中之

印度大乘佛教後期,接近於堅慧入大乘論等之時代。中國南北朝時代,相當隋眾經目錄等時期。根據考察,大、小二乘才各具三藏。此說為佛教界接受之史實。三藏具備,所謂小乘佛教(原始佛教)。但大乘經之一藏阿含傳稱柯耶)對毘奈耶)、論(阿毘達磨二藏說,稱為經(修多羅)藏。若論對經說,論是副法,故只有法二藏,稱為法藏。法、二藏又包括經、律、論三藏,總稱為原始聖典,是佛教聖典中最原始的,這是不可否認的,特別以法、二藏為然。
法、二藏中,何者先出?所謂經先律後,或律先經後的問題,學者間不同看法。吾人經先律後之說。這些古代聖典,毫異議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研究的主要依據。當吾人所謂部派佛教,即大、小乘諸教學派,有些已不是任何阿含聖典固有的資料矣。這意味著此法、二藏,及後來成立的三藏所有佛教諸教學之母胎,特以法藏,即經藏而說。從各種文獻中徵實,部派佛教時代,建立藏部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說一切有部及其另一派立三藏說,量部除開論藏外,建立經、二藏說。論藏不過是註解或祖述經藏而已。大眾部及其一派建立三藏外加雜藏為四藏說。或更加禁藏而建立五藏說。法藏部三藏咒藏,加菩薩藏五藏,而成實一派加雜藏、菩薩藏五藏。當然,無論如何,阿含柯耶)聖典經藏根本內容,決定無疑
大乘聖典中,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中是立三藏,加般若陀羅尼二藏,說有五藏菩薩處胎經說有聲聞藏、胎化藏、中陰藏、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菩薩藏、雜藏、金剛藏佛藏共說九藏。聲聞藏阿含柯耶)聖典之稱,在印度演變後的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皆自稱己派之聖典菩薩藏摩訶衍藏摩訶方等藏,對小乘三藏稱為聲聞藏,為劣根人開說聲聞,為菩薩大機所說是菩薩藏,主張此藏獨擅開顯佛陀之真意。
佛教了中國,特別是在南北朝佛教以後,所謂隋唐佛教十三宗派之諸宗教學,除俱舍成實二宗,其餘諸宗均貶說小乘三藏之一阿含聖典小乘經典,為最下層之聖典,他們差不多都持有這種看法,日本佛教中國佛教之延長,論起宗派亦不此範圍。如天台宗智者大師判釋東流一代諸教為五時八教之判攝,阿含五時教中為第一阿含時八教中,化法四教判釋三藏教。又華嚴賢首大師五教十宗判釋中,若依五教判釋第一小乘教。十宗判釋第一我法俱有宗。如是則由第六諸法但名宗所攝。以主張諸大乘始終二,最公平立場三論嘉祥大師也將阿含攝在聲聞藏和枝末法輪中。他們對阿含聖典的輕視,從稱呼小乘佛教聲聞藏之名上,即可得知其一斑矣。
然而據佛教學研究,特別是歷史的研究成果,卻完全推翻了有關對阿含聖典教判解釋,而再度切實地認識阿含位和價值。三藏中特別是阿含柯耶)聖典,不但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研究資料,是二的寶典時也是佛教發展與所謂除開小乘佛教諸教學的大乘佛教諸學派的母胎,阿含聖典一切大、小乘教學思想之基礎與軸心。要了三藏,不從阿含柯耶)聖典著手已難求得。大乘諸教學,主要以阿含根本原理,從而開顯其幽微深意,其或為適應進展中的意識,惟證明不外是改變、調整其說明之形式和組織之大要而已。這意義說明阿含柯耶)聖典之研究,在是研究三藏之基礎。若不去理解這一聖典,則不能說是進步的、徹底佛教之研究。此外,阿含柯耶)聖典之研究,除原來佛教宗教哲學以外,還包含有當時很多的化研究資料,即使在化史的研究上,也饒富意義,這是一寶貴的重要文獻,值得重視,故試對本聖典加以解說。
阿含柯耶之意義
Agama依其音譯,有笈摩、阿伽摩鋡摩、阿含摩之文字。烏依里阿姆的梵英辭典中用義解說其意。是用毘陀從最早意義到佛教使用語之遷而做的歷史性說明。善見律毘婆沙中舉出有容受、聚集二義。是因聚集佛陀聖弟子聖言教說而容納接受之義。瑜伽師地論中有:「此道理師弟展轉傳來,故名笈摩。」慈恩大師展轉傳來之義說。東晉道安解說為無義嘉祥法華論疏引用道安之說:「一切法皆趣畢竟空法故名無。」實因a+gam+a解釋為a+gam+ma是不確當的。什門下之僧肇有法歸之義。天台大義說為無比語之義。無比語是將阿字解為短音。賢首大師淨影慧遠解說為淨教、來等義,此言教是從煩惱的人之一邊來的。又、此聖言三世諸佛所同說,不但是古今諸佛相傳之說,故又解釋為傳。慧琳音義,有傳教、法藏之義,解釋為眾善所歸。玄應音義,以教法、傳義,解釋展轉傳來,以此法展轉相傳授,此襲用瑜伽釋義。原來Agama有來著之義、傳之義。此取用聖言(量)之異名展轉傳來阿含之義。僧肇的教說,所謂法歸之義,即歸著之義,轉成為傳承教說之意。此是阿含經中語皆襲用此義之原因。佉的聖言(Apta-vacana)及吠陀聞持(Sruti)皆聖傳之同義。因此,傳法藏(Dharma-pitaka),即指經典所在之處。
方巴利典學者,部派傳說之意,不外毘奈耶、鴦崛多羅、那先比丘經大事經等的Agama所解。諸派分裂後隨著有五部柯耶(部)而產生。於是經別不稱部Nikaya而以傳Agama見稱,部是派別之稱,是經別改稱為傳即阿含,但也不必這樣的分類。要言之,阿含的定義,不外是集聚佛陀聖弟子聖言教說,接納容受,師資展轉流傳於後代之意,即佛陀聖弟子教說集,又名聖訓集。柯耶Nikaya是聚集存在之義,善見律毘婆沙稱:「以聚集存在名柯耶」云。又可譯為部別、部類、部屬之義。法藏由長(Digha-nikaya)、中(Majjhiman)、相應(Samyutta-n.)、增上(Anguttara-n.)、小(Khnddaka-n.)五部所成。此五柯耶是三藏中,經藏(Sutta pitaka)的整個內容。

阿含經之成立
阿含經聖典成立時代之研究,是佛教史上千古難題,任何人亦無法正確的解決。說到經典結集史佛陀入滅後不久,就聖典結集,當時以摩訶迦葉上首,由五百大阿羅漢共同編集,此是第一結集。其後,又三次或四次的結集云。傳律中,小品第一結集法、二藏結集完成云。北傳五分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阿含序品中云:此時集成長、中、雜、增之四阿含及雜藏之五藏。而結集所傳,均由阿難陀誦出經藏。按照第一結集所說,佛陀入滅後不久,依摩訶迦葉等起發。阿難陀優波離弟子相會於王舍城,費了干日,僅僅誦出彼等所能記憶的佛陀教說,如想到佛陀在世安居布薩會,想到世尊在世之訓誡,互相誦出憶持恩師之教說,並且彼等對恩師之追憶,以資道行實修,且提供對遺法持之資料。以吾人所能想到,如是追憶等誦,恐怕每年均有舉行,此使教說次第整理聚集。姑且說為連續結集
說到第三、第四次之結集相傳在這些連續結集中,是較大規模的等誦,此連續的、團體的等誦形式,相傳優波離入滅後,凡三十年頃,完成了名的十二分教舊譯十二部經)之原始型態。十二分教者:多Sutta(經)、祇夜Geyya(應頌)、和伽羅那Veyyakarana(解釋、授記)、伽陀Gatha(偈)、優陀那Udana(感興、自說)、伊諦佛伽Itivuttaka(如是語、本事)、闍多Jataka(本生)、浮多達磨Abbutadhamma(未曾有法)、為陀羅Vedalla(方廣、獲明)、尼陀那Nidana(因緣)、阿波陀那Apadana(譬喻)、優婆提舍Upadesa(議)。
其中尼陀那因緣)是對分別所說的波羅提木叉制戒因緣,在律藏中佔有重要位。優婆提舍論藏中之立中堅部分。阿波陀那譬喻)初攝收在阿含中部經),有失其立之體系。所有只是九分教。故十二分教成立於九分教以後無容置疑。十二分教最古的恐是優陀那(感興、自說),係阿難誦出。在結集史傳中是第一次誦出。原有八品八經,今存八品八十經,並收進小部經中,大品受戒篇等數部經。另外相次較古的是伽陀多、祇夜、伊諦佛伽等。佛滅以後約百年間,此等分教經過多少增減,到了所謂第二次結集之前後,綜合了伽陀多成為經集。纂輯了祇夜及和伽羅那成為雜阿含相應部經)。小部經所收經集五篇之中,初之四品即多,第五波羅延品即伽陀相應部經四篇中,第一有偈品即祇夜,其他大概與和伽羅那(解釋、授記)相當。
此,四阿含(四柯耶)之內,雜阿含相應部經)之原型,約在佛滅百年頃所成立。句、長老偈長老尼偈之原型編纂也恐怕是在這一時期。次第浮多達磨、為陀羅等雜阿含相應部經)之編纂。阿含中部經)之編纂,攝收很多失去十二分教立之型態。阿含未曾有法相當於中部經所收的浮多達磨。另外,阿含相當增上部經,其中也有二、三經相同。阿含根本分別十經相當中部經之諸經,即是陀羅。為陀羅散在雜(相應)、長(長)、一(增上)三阿含之中。阿含編纂在阿含中部經)以後,阿含增上部經)之編纂恐怕是四阿含最後的一部。約在佛陀滅後百年頃,四阿含(四柯耶)之編纂才整個的完成。即佛滅後第二世紀初頃至末期之間。
阿含增上部經)大體與伊諦佛伽形式相同。異法門中,就是其中之一,直接資料來自於雜阿含相應部),間接的資料是長、中二阿含柯耶),其響之大,完全攝收了伊諦佛伽中全部,如十念品。小部經並設有完全攝收十二分教中諸經,其後又編成輯錄,與四阿含相合成為五柯耶(PancaNikaya)。此,原型的四阿含佛滅後第二世紀才全部的成立,以後才進入了部派時代。這些傳持,依部派不同,又不少的變更,這些受部派的響很多。大方等大集經中說:密、有部飲光、犢子、地、大眾諸部派各有其特異的經藏義淨大眾上座有部量之四派有其特有的三藏玄奘攜回有上座、大眾有部量、地、法藏飲光諸部之三藏此等所傳及原始原型的阿含經柯耶)所傳部派,經過其部派特三藏加以傳持上不少改變,因此現存的南、北兩傳的四阿含柯耶)決定不是成立當時原型的四阿含柯耶)了。

四 現傳阿含經所屬的部派
四阿含(五柯耶)及四阿含所傳次第和五阿含所傳乃至部派的關係是非常趣的,這一重大的問題,受篇幅所限,不能詳談。現傳阿含經柯耶)約語文的分類有巴利語本、西藏語本、漢譯本、滿州語本、蒙古語本及英譯本、德語譯本之不同語文。依渡邊海旭氏說,高昌發現的梵文斷章八葉,正相當於雜阿含于闐所發現梵文斷片屬於中、雜二阿含阿含所攝之吒那胝經、眾集經云。亦即梵語本現尚有存在無疑。然現傳諸本中,以巴利語本、西藏語本、漢譯本三種為心。英、德二譯本根據巴利語本所譯;滿、蒙二語本不外從漢譯本之譯出。此等三譯本中,巴利語柯耶屬於南方佛教上座分別說部Thera Vibhajavada,其所屬部派很明顯。西藏本是傳承說一切有部所傳。有關漢譯四阿含慈恩大師解說為大眾部所傳,相同於時院湛慧所說。俱舍論稽古著者法幢說:雜、中二阿含是屬有部阿含地部,阿含大眾部,別譯雜阿含法藏部所傳。都之古論草則四阿含之中、阿含法藏部所傳。諸部論以為異說,各家不一。
四阿含之一的雜阿含,從五分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撰集三藏及雜藏、分別功德論等所傳內容教義上去看,很明顯的不是地、法藏大眾諸部之所傳。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所傳比較接近,想是有部或接近有部的一派所傳。更況毘婆沙之開始引用俱舍理、顯宗諸論,與現傳雜阿含完全一致。有很多方面推定作為此說之根據。
高昌于闐發現梵文片斷章與現傳雜阿含完全符合,此為有力推知現傳雜阿含梵語本譯出。又與巴利語本相應部經之不處,在姊崎博士之漢巴四阿含對照中,一見即知,其中內容教義不同之處很多。阿含不屬於一部派,此可從梵志經等之比較中得知,另外也顯出了大眾部交互的思想阿含在漢譯律藏之始,有覺音之結集記事等,也說到聚集不長不短之中量經之記載以外,內容所抵觸,則所記之事確不能一致之處。譯者僧伽提婆是健馱羅系之有部學者,誦出之人僧伽羅叉也是一處人。所譯之書不但有阿毘曇心論三法度論有部系之書,即傳譯之人也是宏傳有部之人。其所譯書中內容與有部一致,特別如八聖道無為說,又與毘婆沙初始引多是一致,所以于闐發現之梵文斷片是漢譯本的梵語本,證實是有部所傳。已經散佚的曇摩難提阿含非有部所傳,因為譯者是兜勒人,其所譯係阿含,推定不是有部所傳。長阿含經四分律中,其內容以梵動一、增十、世界成敗、僧祇陀、因緣天帝釋問經為次第五分律是以一、增十、因緣僧祇陀、沙門果梵動經為次第覺音是以網、沙門果等為次第網放在第一說是保存長部經之型態。傳說龍樹福蓋正行經,最初結集是謂梵網經。徵其內容,現在不許出世,與有部主張是一致的,佛陀言說成道涅槃始終是如實說的。三十七道品應加四禪說,臨終念佛說,菩薩觀及世記經所說與有部主張是不一致的。十誦律中列舉的大經,當然收錄在阿含中,而現傳長阿含經不見此經。于闐發現之梵文斷片中,有吒那胝經、眾集經,均屬於阿含吒那胝經是十誦律列舉大經吒那斂(晉言鬼神成經)現傳長阿含經不存此經。從這些證明中,可以推定阿含非有部所傳。
長部經不一致之處也不少,大體上說長阿含經上座部思想根本,很顯然混有大眾部一派的思想,這一情形可以從四分律所傳之長阿含經內容與現傳長阿含經內容作一比較,即可斷定現傳長阿含經完全法藏部所傳。承認二百五十戒,勸獎建立佛陀塔婆,成立羅漢身是無漏等,此極符合法藏部之所說。特別是第四分中有世記經。譯者佛陀耶舍曇無德部之人,故成為四分律之譯者。現傳長阿含經法藏部,最接近其部派所傳,無容置疑。
阿含經有部,說到十法為止,缺少序品,這可閱讀分別功德論,所記載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毘婆沙論等事。在四分律五分律、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中說阿含經未說到一事,與現傳阿含經是雜藏傳所傳頗接近。現傳阿含經十一法品從放牛品至三寶品,總共有三經,與增上部經所說十一法品之十一法極少相同,想來這十一法品是後來所附加的,這可以從大毘婆沙論等之百增說產生看出。雜藏所傳選擇有限,現傳阿含經恐未到放牛品。雜藏所傳全部所說是迦葉結經有部雜事及大智度論所引集法經所說,其共通處頗多,傳說是有關結集之不同說。此點阿含有部所傳,與摩訶僧祇律分別功德論阿含序品所說解釋必定不是有部所傳卻又不同了。如分別功德論所說明,註阿含序品,若然,則現傳阿含經大眾部及其一派所傳。考徵其內容,認為與大眾部思想頗多相同,特別是佛身觀、菩薩觀為然,此被認為是大乘運動勃興以後的思想
其他,別譯雜阿含在最初,不認為是四阿含中之外別譯,其中很多抄經,仔細檢討此等經很多是所屬部派不同而成立的。

阿含經之傳譯
阿含經的部分傳譯,早在後漢時代已存在了,即西元四八年以後,依息國高譯出一些阿含生經。後來到了西元七三年頃,支婁迦讖竺佛朔等東來,大乘聖典之譯出,阿含之傳譯也就一時衰微下來。到了西晉時代,竺法護等東來,很多大、小乘經典譯出,阿含之研究尚未勃興起來;然而從西元三八○年頃,由於阿毘曇學者東來者漸多,前秦建元十年至一年之間,兜勒國之曇摩難提傳來阿含經一卷(上部十六完全,下部五卷錄偈中缺),四百七經,中阿含經九卷。佛念之翻譯,曇嵩、道安法和等參與其譯事。當時道安一心勉力研究,惜因年漸古稀,加之以戰亂關係未曾達成完整階段。後來經過數年間,於隆安元年正月,罽賓國沙門僧伽提婆法和洛陽東亭寺譯出阿含經沙門道祖擔任筆受。即現傳之五一卷本。中阿含經是在同年一月日請罽賓國沙門僧伽羅叉講授梵本僧伽提婆擔任傳語,沙門道慈筆受,得六十卷本,即現在流行本。名的佛國記著者法顯帶回長、雜二阿含梵本,當時並未譯出。從弘始二所起至五年止,罽賓國沙門佛陀耶舍譯出阿含二卷,佛念任傳語,道含當筆授。到劉宋文帝之時,中印沙門求那跋陀羅,譯出雜阿含卷。因應沙門慧觀等之請,將法顯攜回之梵本譯出也。雜阿含生經早已譯出,高是依雜阿含三章一卷,應是現傳一卷本之雜阿含經,現傳一卷經十六經所成。另外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秦代失譯,法幢說是飲光部所傳。
長阿含經第四,是世記經之別譯。是西晉時代,法矩、法立所共譯,係炭經六卷。隋之闍那崛多起世經卷,隋之達磨笈多起世因本經卷等。這些均可作比較研究。阿含經典,假使就是一部所傳,不可能四阿含此完備,加之四阿含解釋,並且很多別生經同類經之譯出。即雜阿含經之別生經,是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現存有二十部阿含生經謙譯之七知經,有五三部長阿含經之別生經西白法祖之般涅洹經,有二部阿含經生經,北宋法賢阿羅漢具德經三十部之多。這些是很多不同部派所傳,對學界來說有很多裨益。柯耶之版本及英、德文等譯本解說也不少,因篇幅關係省略。

阿含經典組織及漢巴文之比較
南北兩傳阿含經之比較,姊崎博士之大著「漢巴四阿含對照」一書,任何人讀後皆知其一斑。但缺少阿含是一遺憾之事。雜阿含瑜伽師地論中載云:此經內容能者(佛及其弟子),所說(五蘊六處因緣品等),所為者(苾蒭、天、魔、梵、釋等)。其組織以說分別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出息、念、學、證淨相應八眾說眾相應。略同於五分律摩訶僧祇律等之梵天雜、帝釋雜、根雜、力雜等云。雜是相應之義,等於雜藏傳中阿含經種種說明,但其意義,是相同的。蓋等類相應為輯集,次第、安布是阿含之意也。開元釋教錄解釋為雜糅整理應該是取其原意也。
相應部五品、五十六相應所成,有偈品Sagatha-vaggo,一相應有百七經。因緣品Nidana-vaggo,十相應有百八十六經。蘊品Khandha-vaggo,二相應,七百三三經六處品Salayatana-vaggo,十相應,百九經。大品Maha-vaggo,二相應,百八經。五品中有十六相應,總共千八百八九經覺音說有七千七百六經,這是將經更分為數經,細算所得之數)。
雜阿含經五蘊六入、因、弟子所說、道、八眾、偈、如來之八誦所成,前後共千三百六經。倘若詳密算出例略諸經,其差別萬五千經之多,其內容豐富可想而知。僧肇長阿含經序云:「雜阿含經由中分誦所成。」又如中阿含經後記及道慈序說:「一部六十卷,由四分、五誦、八品所成,包括有經,五萬四千八百五字。」
中部經由根本(Mulapannasa)、中(Majjhimapannasa)、後(Uparipannasa)三篇所成。根本蘊有五品五十經、中蘊有五品五十經,後蘊有五品經,總共有五品百五經。其中有十八經與北傳是一致的。從此可見阿含的中樞思想中阿含經四經中部以外,其他認為是疑似之經,南北兩傳一致的九十八經中阿含經證明有五誦八品,特別第四分別誦、第五分後誦二誦幾乎全部與一致的。稱為中阿含經中部經)者,是以經、律中所傳的不短不長,處中而說以解釋之。非如長阿含經長部經)那樣長,亦非如雜阿含經相應部經)那樣短,故云阿含僧肇四分五誦而分類,即同於現傳本。長阿含經四分二卷,三三經。其中第四分是世記經,這與世論時發達而成立的,恐怕是別部所傳。即原型的阿含最初有小緣經,沒有世記經,長部經缺世記經,因而不一。然而若除去世記經,南北傳長部部分是一致的,三、四處入而已。
長部經,戒蘊品(Silakkhandha-vaggo)有三經大品(Maha-vaggo)有十經。當學品(Patika-vaggo)有經,即三品三四經。(北傳)長阿含經初有大本經,次第遊行、典尊經等。長部經初有梵網經次第沙門果阿摩盡等。四分律梵動次第一、增十等經。五分律一,次第增十等,見其順次有參差不同。因此,僧肇說是四分四誦。
阿含經,在道安序云:「曇摩難提一卷,四百七經。」宋、元、明三本藏經本中,同署為曇摩難提譯。經末記云:「十一法,竟五萬首盧,其有八萬言,五百五十聞如是一時也。」有五卷,五二品,高麗藏本中說:東晉僧伽提婆譯。經末記云:「一法(是)初,乃至十一法竟。」缺少分次第之文,有五一卷、五十品。比較研究譯者依麗本,品數分次第三本藏經本。五百五五聞如是云,實際是四百五一聞如是也。但第一卷所收十人,以一偈經,道安四百七經。五十品由序品第一品至大愛道般涅槃第五十僧肇說是四分八誦。
增上部經,從一法集至十一法集,由一集所成,各集又各分幾品,總共百七十品,百九經所成。覺音說有九千五百五七經,不外是更詳分其法數而已,有很多略經可為例。形式大體同於漢譯,是由整頓而來,內容與其相似而已。
傳除此四種柯耶以外,更有小部經,即屈陀柯耶,共有五部經。北傳之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等說四阿含經外之雜藏,有五部經。現存有玄奘本事經為初,以及諸譯法句經本生經缺少整理譯出。小部經所收之五經名目列舉如下:一屈陀迦集(Khuddakapatha),二法(Dhammapada),三嫗陀那(Udana),四伊諦佛多迦(Itivuttaka),五波多(Sutta-nipata),六毘摩耶跋登(Vimana-vatthu),七卑多跋登(Peta-vatthu),八涕迦陀(Thera-gatha),九涕利迦陀(Theri-gatha),十本生(Jataka),一尼涕娑(Niddesa),二波致參毘陀(Patisambhida),譬喻(Apadana),四佛種性經(Buddhavamsa),五若用藏(Cariya-pitaka)。覺音對以上全部詳細涉獵而亦有註解,與四種柯耶相同,是研究柯耶一指南云。

阿含經之內容

四種阿含經以各個立場相同而數目多的經典類聚編纂而成,已如前說。然而亦非各部經典沒有獨內容,因此類聚此些經典為何成為四種阿含?當然首先是有多方面之內容,特別雜(相應部)、一(增上部)二阿含為然。如阿含中部經),漢譯有八品,經。中部三篇,百五經,不是沒有多方面之內容,經數最少的阿含長部經),四分,三十經成三品,三四經。故以各種阿含經說是一種叢書,於此無法詳實解釋,特別雜阿含所收經很多,極大多數,幾乎品目是不可分類,前後頗為混雜,想整理亦非易事。阿含也略相同,因為篇幅有限,不能多說。主要雜阿含相應部)經所收各經,是以佛陀及其聖弟子之特定人對於特定處教說分類之輯錄,差不多以佛陀教說為主而網羅一處,大弟子及其餘弟子等亦不少。以這種整理方式而獲得根本佛教的概說。阿含中部),阿含長部),雜阿含相應部)經也是於特定時、處,於特定人所輯錄的教說。在何時、何處、對何人、以何目的為組織佛陀教說之通則。雜阿含相應部)經列舉佛陀句及對念、處、界、理論到實踐的分別。裨使佛教根本理論為初步實踐觀。如阿含長部)經,其內容所表示,一方面發揮佛教之長處,試以組織法相時另一方面極端的有對外的辯論詞,很明顯含有與外道對抗之意。阿含增上部)經,於法相組織發達之時代,為配合佛教有法相的加,也為了能使人憶持不忘而編纂。前說諸阿含柯耶)經,對教學之著作說確是思辨的大用。四阿含一一的內容是收在各部經中,需要直接去研究,才能知真實義。(釋印海佛學思想譯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