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

        尊者勝友
    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校對者 袁雪梅
       改稿者 江 進

第四部四波底羅提舍尼

攝頌曰。

非親尼受 舍中分食
不請學家 受食於寺外

從非親受食學處第一

王舍城竹林園中。時蓮花色苾芻尼發願言。我乞食時得初滿缽奉施僧伽。得第二缽自供而食。後行乞見飢苾芻。復持第二缽以用布施。緣斯斷食。明日又乞初缽施僧。得第二缽方欲自食。時鄔波難陀從彼乞求。便持與。身體虛羸於大巷中絕倒地。諸居士見咸生譏議。沙門釋子悲愍意。由苾芻尼乞食。事過分廢闕待緣。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苾芻於村路中從非親苾芻尼受食食。是苾芻應還村外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
  言非親者。若是親受食非犯。苾芻尼者。謂已近圓清淨行。於村路中者。若尼取。若苾芻尼施主。食非乞得苾芻取。悉皆無犯手者。謂是他為受。若遣人送者無犯。言食者。謂五珂但五蒱膳受得便犯重。言食者。說本意也。是苾芻者。簡苾芻尼。應還村外處者。往本悔其罪。設村路中有苾芻者亦不應說。詣諸苾芻者。謂清淨人。我犯惡法者。謂是如來所遮之事。是不應為者。言非苾芻應作事。是名對者。各各對人說罪名字。問自餘諸罪皆對他說。云何於此對說名。答謂於處現有苾芻。皆須一一別對陳說。不同餘罪故受別名。又犯罪已。即須陳不得停息。復異餘罪。非親作非親想疑得根本罪。親非親想疑得惡作罪。於親非親而作親想無犯

尼指授食學處第二

室羅伐給孤獨園。時六眾苾芻。語窣難陀苾芻尼曰。施主請僧處。汝可就宅教彼施主多以好食與我。爾時彼尼既受教已。於他請處多持好食偏與六眾。此食少不得周遍。令諸苾芻空腹而去。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苾芻白衣家食。有苾芻尼指授此苾芻。應可多與美好飲食。諸苾芻應語是苾芻尼言。姊妹且止少時。待諸苾芻竟。一人是語者。是諸苾芻應還村外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言苾芻者。人已上乃至大眾白衣家者。謂有門戶巷陌之處。若在寺中者。無犯。食者上說。此與多好等者。顯勝顯多。姊妹且止少時者。謂據竟以為少時。是故云待諸苾芻竟。苾芻是語者。若一人無犯。若在外食者。應問門苾芻尼指授不。若不問者得惡作罪。有尼或出或入。亦應問之。若不問者亦得惡作。若尼親族家。若由彼尼而設供食指授者。無犯

學家受食學處第三

廣嚴城僧訶將軍已見諦理。正信常行惠施。所有庫藏遂致空竭。世尊知時白二羯磨。於彼舍內不受食有床座應為受之。時尊者舍利子目乾連。先彼請於舍內食。六眾是念。此人初見諦時亦請我食。又竟。彼家中有男女求食而泣。由乞食煩惱同前。制斯學處
苾芻學家僧。與作學家羯磨苾芻先不請。便詣彼家受食食。是苾芻應還村外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言學家者。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學人處在居家非無學位。學家羯磨者。謂共許作法成就先不請者。雖得羯磨請非犯。若非五羹菜等類取及得解法。並皆無犯。言解法者。謂彼貲財還復如故。應作二捨前遮法。想六句上應知阿蘭若外受學處第四。
劫比羅伐窣睹城多根樹園。時六眾苾芻。在阿蘭若住。時彼林野諸賊寇。信心者持供食來。欲就林興設福會。是時六眾預往迎食。女人被賊剝脫無衣服隱在草中。六眾已強令授食。家人後至問知非法。斷絕信心因生譏謗。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苾芻阿蘭若恐怖處住。先無觀察險難之人。於外受食者。是苾芻應還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
阿蘭若者。去村一拘盧舍。有僧處。此據緣起是說。更遠處亦同此制。凡是惡魔不信天眾。可畏藥叉及諸猛獸。並不應住若險難無看守人者。應差苾芻五法者令往看守。既被差已。彼應晨朝詣險難處用心觀察見賊時應放火煙。或道中布葉。或豎高幡令人遠見。施主送供食來。見此標時令其警備。或遣人迎接。其觀察人。聽在前食五正食。若看守人在道受供者無犯處外者。謂離處也。應還處者。前三學處過由家起故。云向村外。此一學處。過在空林故云應還處。實無看守無看守想疑。得根本罪。次二輕後無犯。在阿蘭若所居方地。星辰道路咸善知行人來往隨力供給乾及水。量時貯畜。見客至應唱善來。含笑先言不應嚬蹙。若女人來隨其年幾作母女姊妹等想。餘文可知。

五部眾學

  總攝頌曰。

衣食形齊整 俗舍善容儀
護缽除病 草水過人樹

眾學法者。謂於廣釋及七事中。所有惡作惡說。咸悉攝在眾學法中。如諸苾芻不應鼓樂。若供養不得告云汝可作樂。應語言汝可供養大師。不應三指點灰於自上畫為三道。亦不以鏡及水為好觀而觀蟲之時。見面無犯。若看面瘡痕。若看頭白面皺。觀知前後容顏改變厭離想。此皆無犯。不應以梳理髮。於諸善品不應懶惰。若為大眾種植諸樹未花未果不應捨而行若囑別人看守者無犯入門戶咸須用心。開閉之不應造次。若經行時勿緩勿急。應畜洗足器見瓶空應即添水。不應以杙釘於制底。不應登上。無求寂及以餘人者。應湯洗足為供養事上亦無犯。若大師形像。除腳釧耳璫。餘莊嚴具隨意應作。若菩薩像者聽。佛陀大會旋繞村城行道之時。五眾隨從圍繞其最老上座吉祥水。有力年應助擎像。如是等於律所不依行者咸得惡作。又於苾芻尼學處苾芻所不應為者。亦皆得罪。是故通言學法此等皆由法式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爾時世尊如是念。過去諸佛云何聲聞服耶。是時諸天白佛言。淨居天世尊。即以天眼觀知。如天所異也。因制苾芻衣法。言齊整者。離不齊整之過當學者是應學事。不太高者不過膝上。此中犯者。若苾芻不依佛教不顧羞恥非法者。捉衣開張得責心惡作。若披著身對說惡作。若苾芻有順奉心。而不如法。或時忘念。或是無知非法著有唯犯責心惡作如是於餘學處准此應知。不太下者語不下垂至地。齊何是著裙量。謂齊踝上四指。不象鼻者。不放裙邊當臍內襵下垂於地。由如象鼻。不蛇頭者。謂反出角。屈襵腰間。頭若龍蛇。不多羅葉者。謂捉裾邊細疊。成褶腰邊總襵。形若多羅葉。上聚下散不豆團形者。總捉上裙傍內腰裹。同俗婦女。著裙作豆團形。齊整披三衣者。亦是離不齊整衣過。不太高者。謂不過膝上。不太下者。不垂過裙緣。好正披者。不張手足現撩亂相。好正者。應好覆蓋不偏形。少語言者。不應同俗多作言說。不叫呼如童兒類。設有須喚他不聞時。應請俗人為其大喚。不高視者。舉目視前一踰伽地是為視量。踰伽量者長四肘也。不應傍視亦不迴顧。端形直視徐行而進。牛馬犬等應預觀察。不應逼近恐有傷損。不頭者。不以衣物頭如新嫁女。下衣不得偏抄一邊露現形體雙抄者總褶兩邊置於肩上。凡是步非大人相者。皆應遠離。不搖者。如衒色女搖身而行。不臂者。猶如小兒及瘨狂類。不搖頭者。猶如象子搖動其頭。不肩排者。不以肩髆排觸於他。不連手者。不應連手在路並行。未請坐不應坐者。在室羅伐悉底城。由鄔波難陀婆羅門舍。制斯學處不善觀察者。亦在室羅伐悉底城由鄔陀夷不觀床座坐殺小兒。放者緣在劫比羅伐窣睹城。由鄔陀夷菩薩。昔在宮時生戲弄心。放身而坐床座摧破招譏。故制。不壘足者。不以一腳重於腳上壘之而坐。不重內踝者謂不正身重踝而坐。不重外踝者。准事應知。恭敬受食者。凡受食時極須存念。不應寬慢致令缽破。不得滿缽受飯者。受食之時應觀其缽勿令流溢所有羹菜不應多請。後安飯時恐溢出故。食未至不應遙喚。隨到受之勿生貪想。若預申缽表有貪心。缽臨食上是醜惡相。言恭敬者。不多言說相同婬女。用心搏者。謂以手把飯非多非少。可口而非是搏令相著。張口待食現饕餮相。食在口不應言。說同白衣法。羹飯不得互掩者。意欲多求長心故。應於飲食厭離想。是為出家應作事。隨得隨食少欲為念。不彈舌食者。施主設食其食過甜。故為彈舌現醋相。不食者。其食實醋故脣作聲而現甜相。言呵氣食者。其食過熱戲現冷相呵之使熱。吹氣食者。其食過冷戲現熱相吹之使冷。此等皆是調弄施主致招譏過。不手散食者。不如雞爬食。不齧半者。半在口中半缽中。不舒舌者。長舒其舌舐掠兩脣。窣睹波形者。下置團倣其塔狀。上置蘿菔作輪形。是地獄中脯爛拏塔。為其調戲致俗譏嫌。舐手者。手有餘不應舌舐。手食水不振餘人。繫心而食充軀道。不得他生嫌賤心。污手捉水者。謂食所霑及不淨所污。凡欲噉。皆須土屑澡豆洗手已。方捉食器飲器及水瓶。有諸俗人苾芻乞缽中水。為吉祥故。為除病故。時鄔波難陀以所食缽水和殘飯。持與令生嫌賤。是故聖制授缽水法。應先三遍洗缽已。盛滿清水誦聖伽他。可兩三遍方授與人。地上無替不應安缽者。若以樹葉等為替者無犯。不立洗缽者。恐墮破故。及危險等處皆恐損故。聽之人先應虔敬。若懷憍慢法水不停。是故恭方能受道。離憍傲相及諸兵刃方為說法無犯若青草上好樹下。及花果樹人所停息者。不應小便。若棘刺叢處者無犯。若林中行枝葉交茂。離人處。若涉草田間處。應持乾葉布上便利可得者無犯。應於寺東北角圊廁。其廁四邊應栽棘刺。小行廁並須別作。各安門扇皆著傍扂。其便利處應在隱屏。凡入廁應脫上衣。在於上風淨處置。向洗手處於磚版石上。先置灰土用為洗淨。其置土物長一肘一磔手餘。用灰及土列作兩行。行別七聚。更安一聚總五聚。土須細末聚若半排。貯土之器用木槽。預收備擬無令闕乏。將入廁時持土三塊。事訖可用餘物隨時去穢。一用洗身二塊遍洗左手。其籌片等不應棄於廁內。應穿小孔向外棄之。下濕之鄉別為洗處。水流外出不應停溢。若懸絕臨崖者隨事籌量。初入廁時作聲謦欬。或時踢地。或復彈指。應掩門扇閉以傍扂。便轉既竟。左腋抱瓶右手門。至洗淨處蹲在一邊。土近右手瓶安左髀左臂牢擫。或安三叉木上注水向身。然後右手撥取七土但洗左手。後之七土兩手俱洗。餘一土用洗君持。其水隨洗隨流勿令停住。次向餘處別洗雙足。披衣持瓶。既到房已觸瓶。以乾糞揩手。取淨瓶如法再三洗漱。方為淨。得餘事。此由身子作斯洗淨。伏彼外道婆羅門故。世尊因此制諸苾芻。若不依行咸得惡作。若小便時。但一土洗身一土洗身。如廣文說。撿挍寺人數觀廁處。不淨即應掃拭塗治。或水洗令淨。其小行不淨時用草揩或破布拭以水灌洗。有泥決通無令臭穢人不能起動者。應穿床席作孔以破衣替。身恐生瘡損除棄不淨。應畜兩盆更互洗。或將油拭。小行不應披三衣。但著僧腳崎及裙。亦不用好者。善須詳審勿衣地。若苾芻小行訖。乃至未將水漱口。不他禮亦不禮他。不坐床座及噉飲食。違者皆得惡作飲藥湯無水可求者無犯。若服瀉藥若患苦痢。乃至未止不應數洗。須將籌等權時且用。若瀉痢竟法而洗。鞋履霑污即應洗除。人坐處及洗淨處勿令勞倦。若便利未至不應預去。時至不應久留。若泄下氣勿使作聲。旋溺事了不。應久住其處。於廁屋內若上座前若在淨地。及對食者皆不洟唾。凡洟唾時勿聲。亦不應數。若多唾者應向屏處有病緣聽安承器。若沙若石及草土等。安在器中勿使灒溢。應數洗之無令臭氣。不得中者。若水闊應於木上。可得同上草田。不上過人樹者。恐日時過望取食人。有虎豹聽上高樹。但難緣並皆無犯
眾學總為八例。一著服事。二入村事。三坐事。四食噉事。五護缽事。六說法事。七便利事。八觀望事。餘如廣文。
七滅諍法
攝頌曰。

現前憶念 不癡與求罪
人語自言 草掩除眾諍

現前毘柰耶 現前毘柰耶
憶念毘柰耶 憶念毘柰耶
與不癡毘柰耶 與不癡毘柰耶
與求罪自性毘柰耶
與求罪自性毘柰耶
人語毘柰耶 人語毘柰耶
自言毘柰耶 自言毘柰耶
與草掩毘柰耶 與草掩毘奈耶

有諍事起。當以七法大師教。如法律而除滅之。此等他詰問事。不忍他詰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七滅淨法者。於四諍七法能除。是故名此為七滅諍法。何謂四諍。一評論諍。二非言諍。三犯罪諍。四事諍。言評論諍者。如有諍云。凡說法時獲利養者。此物合入說法之人。有云不合此為緣。遂致紛競。因評論事而起諍故。名評論諍。此之諍論局在僧眾。或望別人諍有六。若緣差別乃有四。何謂為六。一忿恨。二覆惱。三嫉慳。四諂誑。五無慚愧。六惡欲邪見。何謂四事一法。二非法。三調伏。四非調伏。五有犯。六無犯。七重。八輕。九有餘。無餘一責心罪。二惡作罪。三惡說罪四越法罪。三對人說。又三種。謂善不善無記。亦是諍根。問曰。凡是評論即是諍耶。應作四句第一句是評論而非諍。謂但有評論不入諍門。第句是諍非評論。謂餘三諍。第三句前二合。第四句謂除前相餘之三諍。各為四句。准此應說。言非言諍者。若前人是不應詰責而詰責者。名非言諍。非者是鄙惡義。謂以鄙惡之法而責詰他如世人云。此非是人。意欲說其是鄙惡人。如以非法詰實力子而興於諍。此即是根。餘上說。犯罪諍者。謂五部罪。由諍此罪而於諍。此即是根。從語心有犯。唯苾芻。與未具人同室宿。未出已出想。若臥睡已。女人後至或睡不覺。他置高床。或他然燈燭等有犯。唯語謂無故心過五六語。為女人說法有犯唯心謂長淨有犯身心如殺飲酒有犯。語俱如為女說法。故心過五六語有犯俱。謂殺生飲酒發言稱歎。是謂三業犯罪差別事諍者。由作單白羯磨之事而為諍根。於所作事諍生故。已明四諍七滅云何。今於此中略言其要。初評論諍二法滅。謂現前人語。次非言諍以三法滅。謂現前憶念不癡。次犯罪諍以四法滅。謂現前自言。求罪自性草相掩。次事諍和合僧伽當為除殄。言現前者。有其二種。謂人法現前。人是能殄諍。人及所為者法。謂如法律為其除諍。言人語者。若諍難殄。應可行籌。據籌多者。而除其四種。行籌覆蓋顯露語。一切僧伽憶念者。如實力子。被他苾芻非法生愧恥。眾與作白四羯磨憶念之法彰其無犯。言不癡者。如西羯多苾芻。瘨狂之時造眾過惡。後被他詰眾應作不癡羯磨。言自言者。如有苾芻。既犯罪已或詰不詰。或令憶不憶。詣苾芻如法說罪。言求罪自性者。謂在中初言無犯輕慢心。後言有犯等。羯磨為治罰法。求罪自性草相掩者。兩朋鬥諍不和合時。二朋之中有尊宿者。各於自朋以理告示。於他黨處共作懺摩。其所犯罪咸皆悔。息高心求共和合如是展轉更相愧謝。草相掩三種人。舉事人。二被舉人。三處中人。此三各有十六法。及處中八法五法簡與重簡令就德付使往還。殄諍等。具如廣文。前云因論說法誦經之時。所獲施物誰當合得共生諍競者。言。但說法人下至一頌。所得利養法師合受。勿致疑惑。復次既識於諍及除滅事苾芻要行煩惱法笈摩教當略言之。此別解脫經統明首末。體義大綱要有事。謂止息忍證依仗僧伽淨信女人資生受用苾芻苾芻尼俗人之事取食威儀軌範共相詰事。若苾芻依此事修行之時。二種煩惱而生其犯。一遠二近。遠者謂由忘失正念。追尋昔事而起煩惱作其罪業。近者謂煩惱心忽然自起。於現前事作其罪業。時彼苾芻知其因已。遠離如避火坑。順理作意不起。若彼煩惱心力不能除者。應就尊宿及閑三藏行人對治法。作意除遣仍不除者。當於晝夜讀誦簡擇其義。於三寶所及師長處。至誠供養忘自劬勞。或向方或減食等。令彼煩惱不復現行。仍不除者。當往屍林獨居蘭若不淨觀。為四念住無常等想。仍不除者。應生慚恥如是念。我所為非。清淨。不能一一如法持。而復四事供養諸佛世尊及得天眼諸同梵行。并天神等悉遙見破戒。為此不應起煩惱心造諸惡業自剋責如救頭然。於清淨境說除所犯勿致後悔。上所說。不能依行及受信心所有衣食。皆得惡作罪。若對治時。性多煩惱來能殄息。仍起染心。雖受施亦有犯審察。雖作種種折伏方便。然煩惱不能除者。即應捨戒歸俗而為白衣勿令有罪施。此諸惡業定感當來異熟果。如增三經廣說其事。四諍七滅事了。

略教

問於此廣說毘柰耶中。或有事所遮亦非開許苾芻於此當云何行。答此事應觀略教律雜事中說。佛告諸苾芻。或有事先來非遮非許者。然於此事若違不清淨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行之。若違清淨不淨者。此是不淨即不行制此略教有其二意。一為遮外道釋迦子一切智故。二令未來弟子眾得安樂住故。總結如文。此是如來正等覺戒經中所說所攝。有餘之隨與此相應者。皆當修學。仁等共集歡喜無諍一心水乳合。應勤光頭大師教法。令安樂住勿為放逸。言所者。謂是句所攝。是義有餘。謂窣睹等。所說學法修習之隨法者。法謂涅槃清淨無累。隨法即是八聖道等。能隨順圓寂之處。是故名隨。餘文勸學可知。七佛略教法。
毘缽尸出現於世。諸聲聞多樂苦身以為正行。又諸邪師順其情欲為說邪法但由苦行能招樂果令生信解如是說。往昔惡業由苦身除。今日新罪更不復作。宿業苦果不生。果不生故破生死堰。永出獲得常樂如是行方曰沙門爾時為欲對治解故。說斯略教

忍是勤中上 能得涅槃
出家他人 不沙門

此頌意顯對治苦身修行之類。故說忍是精勤中上。不由餓苦身受熱惱涅槃。此忍者。謂諦察法忍。由解了法終獲涅槃。是常善故。不由苦身而能證會。復為遮彼邪見外道出家之輩。妄說異法教化他人。無益苦身令己行。他俱惱終果益故。云出家他。不名沙門沙門者是寂靜義。尸棄佛出現於世。諸聲聞多為天而修梵行。希望後世受天妙樂爾時為欲對治弟子眾。說斯略教

眼避險途 能至安隱
智者於生界 能遠離諸惡

人有眼能避險難終獲安隱。此中眼者。謂是慧眼明照。與慧相應故名眼。險途者。謂是二處。一是天。二是道。雖復勝樂。報盡之後還墮惡趣安隱處者。所謂涅槃安隱常住智者即是方便出離因。生界者。謂是二界眾生。諸惡者。謂是愚夫殺羊祠祀求生天樂智者了非不隨其見。修出離行遠彼邪途。
毘舍浮佛出現於世。諸聲聞多於持戒喜足不修勝行。又常樂他人過失。以語以意惱害於人。為遮彼故。說斯略教

不毀亦不害 善護戒經
飲食知止足 受用臥具
增上定 此是諸佛

此頌意明初遮口過不毀訾他次防意業不欲害彼。善護戒經等者。為對治彼不能證得沙門果故。令教行求妙涅槃。要由淨捨諸欲樂。及以苦不同白衣外道輩。二邊過方契故。言飲食知止足下臥具者。謂在邊房。受粗臥具。及蘭若處常定門。順教故。云增上定此是諸佛教。
拘留孫馱出現於世。諸聲聞多希利養善品。為欲遮彼。說斯略教

譬如蜂採花 不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 苾芻入聚然

佛世尊。教諸苾芻行入聚落乞食之時。不應壞彼施主敬心。喻若遊蜂在於花處。少持輕蕊香。趣得充虛勿生惱壞。又釋云。苾芻有二端嚴。猶如妙花具足持戒色具。定如香。乞食資身勿虧此二。
羯諾迦牟尼出現於世。諸聲聞眾自談己勝毀訾於他。唯習多聞論義理。好相違逆人行。為對治彼。說斯略教

違逆他人 不觀作不作
自觀行 若正若不正

時彼苾芻。由持戒破戒常樂求他人過失。是應作是不應作。令散亂不能證解。為對治彼說初半頌。下之兩句反上應知。不正者。謂善惡行。
迦攝波出現於世。諸聲聞多樂定。味著更不進修。為對治彼。說斯略教

定心 寂靜處
能救者憂 常令不失
若人能惠施 福增怨自息
除眾惡 惑盡至涅槃

定心者。勸勿放逸耽味於定。寂靜處者。謂是涅槃。勸彼速令證入見諦。由見諦理。是妙涅槃處故。能救者。謂是苾芻憂。常令不失者。顯由見諦獲斯果利長憂惱。假令定暫憂。由定不能煩惱故。由有煩惱圓滿。於未來世憂惱還生見諦理更不復退。諸餘煩惱漸次除。次一行見諦者斷餘煩惱次第之義初之三句。明斷欲界煩惱。除慳貪垢故能行等。其福漸增。又於聖人清淨尸羅及行忍等息諸怨諍。由等持力故。能除欲界散亂心。惑盡至涅槃者。若三界惑盡業累俱亡。契會無生涅槃樂
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諸聲聞眾性多煩惱造諸惡業。多行放逸善品。作善時便生喜足。為三事故說其三頌。為遮惡行示方便。令不忘念善品日增。於二年中為無疱僧伽。說斯波羅底木叉略教

一切惡莫作 一切
遍調於心 是則諸佛
護身善哉 能護語亦善
護意為善哉 盡護最為善
苾芻一切 解脫眾苦
善護於口言 亦善護於意
不作諸惡 常三種業
是則能隨順 大仙所行

此中初頌上句云。一切惡莫作者。明性遮罪俱不應作。遮其惡行事通三業。故云一切惡莫作。所有眾善悉奉行。故云一切修。心所處悉皆調伏。故云遍調於心。是則略教誡。次頌即是方便。初之三句次第。別護三業。故云善護身等。一一不作體皆是善。然生死涅槃皆由三業捨惡從善。勸令盡護。即解脫眾苦故歎善哉。是故苾芻隨其力分。常善護能證常樂次第三頌令不忘念。然於三時人多忘念教令存意攝想現前。一於他人詰罪之時。應審護口以答於他。勿令失念為卒暴言。故言善護於口言。於先時所經欲境憶念善護心勿生愛著。故言亦善護於意。三於所行境而作遊行。他不與物而輒自取。所不應食而強食之。或時以身觸惱於彼。離此諸過故。言不作諸惡。此之三業常令清淨名善苾芻。方是光顯奉順聖教。能隨大師所行正道。然七佛世尊褒灑陀日。隨機設教多少不同。初則六月。一為長淨說其略教。次則五月。乃至釋迦如來半月半月說斯略教

毘缽尸式棄 毘舍俱留孫
羯諾迦牟尼 釋迦
如是中天 無上調御
七佛皆雄猛 能護世
具足稱 咸說此戒法
諸佛弟子 咸共尊敬戒
恭敬戒經獲得無上
出離 佛教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
所為說戒和合長淨
當共尊敬戒 如犛牛愛尾
我已說戒眾僧長淨竟
福利諸有情 皆共成佛

三頌結集所說。初一頌彰七佛名。言中天者。一切諸佛皆是淨天。由彼自證清淨無上法故。釋迦大師中天獨能於此五濁世調難調者。號調御師隨機教化令得解脫。故曰中天。次有二頌讚佛德。諸聲聞戒經。次有二頌是結集引經。勸希出離解脫。言汝出離者。發心捨俗修出離行。於無常等不應樂著。於佛教修者。謂得見道降伏生死軍者。謂得修道。如象摧草舍者。譬如象摧於草舍未勞盡力。智者亦爾。生死獄不假多時。奉行結漏。於佛教不為放逸。出煩惱海苦邊際證妙菩提。次有二頌亦是結集所置。初序勸誡慇懃寧死不犯。如犛牛愛尾不顧身命。次明所為迴施有情廣利無邊成佛果。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
四波羅底提舍尼

攝頌曰。

非親尼受 舍中分食
不請學家 受食於寺外

從非親受食學處第一

王舍城竹林園中。時蓮華色苾芻尼發願言。我乞食時。得初滿缽奉施僧伽。得第二缽自供而食。後行乞見飢苾芻。復持第二缽。以用布施。緣斯斷食。明日又乞。初缽施僧。得第二缽方欲自食。時鄔波難陀從彼乞求。便持與。身體虛羸。於大巷中絕倒地。諸居士見咸生譏議。自言出家悲愍意。由苾芻尼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苾芻於村路中。從非親苾芻尼受食食。是苾芻應還村外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
言非親者。若是親受食於彼非犯。故苾芻尼者。謂已近圓清淨行。於村路中者。若尼取。若苾芻尼施主施食非乞得。苾芻取悉皆無犯手者為是受。他為受。若遣人送者無犯言食者。謂五珂但五蒲膳尼。受謂受得即獲其罪。言若噉嚼者。此說本意也。是苾芻者。簡苾芻尼。應還處者。聖制遣村外悔其罪。設村路中有苾芻者。亦不應說。詣諸苾芻者。謂清淨人。我犯惡法者。謂是如來所遮之事。是不應為者。言非苾芻應作法。是名對者。各各對人出罪名也問曰。自餘諸罪亦聽對說。云何於此對說名。答曰。謂於處現有苾芻。皆須一一別對陳說。不同餘罪故。受別名。又犯罪已。即須陳說。不得停息。亦異餘罪。非親作非親想疑。得根本罪。親非親想疑。得惡作罪。於親非親而作親想無犯

尼指授食學處第二

室羅筏給孤獨園。時六眾苾芻。語窣難陀苾芻尼曰。施主請僧處。汝可就宅教彼施主。多以好食與我爾時彼尼既受教已。於他請處。多持好食偏授六眾。此食少不得周遍。令諸苾芻空腹而去。由飲食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苾芻白衣家食。有苾芻尼指授。此與根果此與餅飯。此與羹菜此可多與諸苾芻應語是苾芻尼言。姊妹。且止少時。待諸苾芻竟。一人是語者。是諸苾芻應還村外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言苾芻者。人已上乃至大眾白衣家者。謂有門戶巷陌處也。若在寺中無犯。食者上說。此與根食等者。顯勝顯多。姊妹。且止少時者。謂據竟。以為少時。是故云待諸苾芻竟。一人苾芻是語者。若一人無犯。若在外食者。應問門苾芻尼指授不。若不問者。得惡作罪。有尼或出或入。亦應問之。若不問者。亦得惡作。若尼親族家。若由彼尼而設供食指授者無犯

學家受食學處第三

廣嚴城僧訶將軍已見諦理。正信。常行惠施。所有庫藏遂致空竭。世尊知時白二羯磨。於彼舍內不受食有床座應為受之。時尊者舍利子目乾連。先彼請。於舍內食。六眾是念。此人初見諦時。亦請我就食。又竟。彼家中有男女求食而泣。由乞食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苾芻學家僧與作學家羯磨苾芻先不請。便詣彼家取珂但尼蒲膳尼食。是苾芻應還村外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
僧伽者。謂眾已為作遮護法。言學家者。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惟此學人處。在居家非無學人也。學家法者。謂眾詳許羯磨。先不請者。雖得羯磨請非犯。言手者。謂從彼手墮此手中。初墮手時便得本罪。列五食者。欲明羹菜等類無犯。若作解法竟者無犯。言解法者。謂彼貲財還復如故。應作二。捨前遮法。想六句上應知。

阿蘭若外受學處第四

劫畢羅筏窣睹城多根樹園。時六眾苾芻阿蘭若處而住。時彼林野諸賊寇。信心者持供食來。欲就林興設福會。是時六眾預往迎食。女人被賊剝脫。形體露現隱於草中。六眾已強令授食。家人後至問知非法。斷絕信心因生譏謗。由飲食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苾芻阿蘭若恐怖處住。先無觀察險難之人。於外受食者。是苾芻應還處。詣諸苾芻所。各別告言。大德。我犯對說惡法。是不應為。今對悔。是名對說法
阿蘭若者。去村一拘盧舍。有僧處。此據緣起是言。更遠處亦同此制。凡是處。惡魔不信天眾可畏藥叉及諸猛獸。並不應住。若險難無看守人者。應著苾芻。具五法者。令往看守。既被差已。彼應晨朝詣險難處。用心觀察見賊時應放火煙。或道中怖葉。或豎高幡令人遠見。施主送供食來見此摽時令其警備。或遣人迎接。其觀察人聽在前食五正食。若看守人在道受供者無犯處外者。謂離處也。應還處者。前三學處。過由家起故云向村外。此一學處過在空林。故云應還處。實無看守。無看守想疑。得根本罪。次二輕後無犯。在阿蘭若所居方地星辰道路。咸善知行人來往。隨力供給乾及水量時貯畜。見客至應唱善來。含笑先言不應嚬蹙。若女人來隨其年幾。作母女姊妹等想。餘文可知。

五部眾學

眾學法者。謂於廣釋及七事中。所有惡作惡說。咸悉攝在眾學法中。是故總言學法。如苾芻眾不應鼓樂。若供養不得告云。汝可作樂。應語言。汝可供養大師不。應三指點灰於自上畫為三道。亦不以鏡及水為好觀面。觀蟲之時見面無犯。若看面瘡痕。若看頭白面皺。觀知前後容顏改變。厭離想。此皆無犯。不應以梳理髮。於諸善品不應懶惰。若為大眾種植園圃。未華未果不應捨而行。若屬別人看守者無犯入門戶咸須用心。開閉之不應造次。若經行時勿緩勿急。應畜洗足器。見瓶空應即添水。不應以杙釘於制底。不應登上。無求寂及以餘人者。應湯洗足為供養事。上亦無犯。若大師形像。除腳玔耳璫莊嚴具隨意應作。若菩薩像者聽。佛陀大會旋繞村城。行道之時五種咸隨從圍繞。其最老上座吉祥水。有力年應助擎像。如是等於律所不依行者。咸得惡作。又於苾芻尼學處苾芻所不應為者。亦皆得罪。是故通言學法此等皆由法式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爾時世尊如是念。過去諸佛云何聲聞服耶。是時諸天白佛言。淨居天服。世尊即以天眼觀知。如諸天異也。因制苾芻衣法。言齊整者。離不齊整衣過也。當學者。是應學事。不太高者。不過膝上也。此中犯者。若苾芻不依佛教不顧羞恥。非法者。捉衣開張。得責心惡作。若披著身。對說惡作。若苾芻有順奉心而不如法。或時忘念。或是無知非法著者。惟犯責心惡作如是於餘學處。准此應知。不太下者。謂不下垂至地。齊何是著裙量。謂齊踝上四指。不象鼻者。不放裙邊當齊內擫下垂於地由如象鼻故以為喻。不蛇頭者。謂反出角屈擫腰間頭若龍蛇。不多羅葉者。謂捉裙邊細疊成褶。腰邊總擫。形若多羅葉。上聚下散。者是也。不豆團形者。總捉上裙傍內腰裹。同俗婦女著裙作豆團形也。齊整披三衣者。亦是離不齊整衣過也。不太高者。謂不過膝上。不太下者。不垂過裙緣。好正披者。不張手足現撩亂相。好正者。應好覆蓋不偏形。少語言者。不應同俗多作言說。不叫呼。如童兒類。設有須喚他不聞時。應請俗人為其大喚。不高視者。舉目視前一踰伽地。是為視量。踰伽量者。長四肘也。不應傍視亦不迴顧。端形直視徐行而進。牛馬犬等應預觀察。不應逼近。恐有傷損。不頭者。不以衣物頭。猶如新嫁女下衣服。不得偏抄一邊露現形體。雙抄者。總攝兩邊置於肩上。凡是步非大人相者。皆應遠離。不搖者。如衒色女搖身而行。不臂者。猶如小兒及癲狂類。不搖頭者。猶如象子搖動其頭。不肩排者。不以肩搏排觸於他。不連手者。不應連手在路並行。未請坐不應坐者。在室羅筏悉底城。由鄔波難陀婆羅門舍。制斯學處
不善觀察者。亦在室羅筏悉底城。由鄔陀夷不觀床座座坐殺小兒。放者。緣在劫畢羅伐窣睹城。由鄔陀夷菩薩。昔在宮時生戲弄心。放身而坐。床座摧破。招譏故制。不壘蹲足者。不以一腳重於腳上壘之而坐。不重內踝者。謂不正身重踝而坐。不重外踝者。准事應知。恭敬受食者。凡受食時極須存念。不應寬慢致令缽破。食缽不得滿者。受食之時。應觀其缽。勿令流溢所有羹菜不應多請。後安飯時。恐溢出故。食未至。不應遙喚隨到受之。勿生食想。若預申缽表有貪心。缽臨食上是醜惡相。言恭敬者。不多言說相同婬女。用心。摶者。謂以手爬飯非多非少。可口而內。非是搏令相著張口待食。現饕餮相。食在口不應言說。同白衣法。羹飯不得互掩者。意欲多求長心故。應於飲食厭離想。是為出家應作事。隨得隨食。少欲為念。不彈舌食者。施主設食其食過甜故。為彈舌現醋相。不食者。其食實醋故脣作聲而現甜相。言呵氣食者。其食過熱戲現冷相。呵之使熱。吹氣食者。其食過冷戲現熱相。吹之使冷。此等皆是調弄施主致招譏過。不手散食者。不如雞爬食。不齧半者半在口中。半缽中。不舒舌者。長舒其舌。舐掠兩脣。窣睹波形者。下置團像其塔狀。上置蘿菔作輪形。是地獄中脯爛拏塔為其調戲。致俗譏嫌。舐手者。手有餘不應舌舐。手食水不振餘人。繫心而食充軀道。不得他生嫌賤心。污手捉水者。謂食所霑及不淨所污。凡欲噉。皆須土屑澡豆等淨。洗手已方捉食器飲器。及水瓶。有諸俗人苾芻乞缽中水為吉祥故。為除病故。時鄔波難陀。以所食缽水。和殘飯持與。令生嫌賤。是故聖制授缽水法。應先三遍洗缽已。盛滿清水。誦聖伽他。可兩三遍。方授與人地上無替。不應安缽者。若以樹葉等為替者無犯。不立洗缽者恐墮破故。及危險等處。皆恐損故。聽之人先應虔敬。若懷憍慢法水不停。是故恭方能受道。離憍傲相。及諸兵刃方為說法無犯若青草上好樹下及華果樹。人所停息者。不應小便。若棘刺叢處者無犯。若林中行枝葉交茂。離人處。若涉草田間處。應持乾葉布上便利可香得者無犯。應於寺東北角圊廁。其廁四邊應栽棘刺。小行廁並須別作。各安門扇皆著傍扂。其便利處應在隱屏。凡入廁應脫上衣。在於上風淨處置。向洗手處。於磚版石上先置灰土。用為洗淨。其置土物長一肘闊一揭手。餘用灰及土列作兩行。行別七聚。更安一聚。總五聚。土須細末聚若半挑。貯土之器用木槽預收備擬。無令闕令。將入廁時。持土三塊事訖可用。此物隨時去穢。一將拭體一用洗身。一塊偏灑左手。有籌片兩塊。便其籌不應棄於廁內。應穿小孔。向外棄之。不濕之鄉別為洗處。水流外出。不應停溢。若懸絕臨崖者。隨事籌量。初入廁時作聲謦咳。或時蹋地。或復彈指。應掩門扇閉以傍扂。便轉既竟。左腋抱瓶右手門。至洗淨處。蹲在一邊土近右手。瓶安左膝。左臂牢壓。或安三叉木上。注水向身。然後右手撥取七土。但洗左手。後之七土兩手俱洗。餘一土。用洗君持。其水隨洗隨流。勿令停住。次向餘處別洗雙足。披衣持瓶。既到房已觸瓶。以乾糞揩手。取淨瓶如法再三洗漱。方為淨。得餘事。此由身子作斯洗淨。伏彼外道婆羅門故。世尊。因此制諸苾芻。若不依行。咸得惡作。若小便時。但一土洗身。一土洗手。如廣文說。檢校寺人數觀廁處。不淨即應掃拭塗治。或水行令淨其小行處。不淨時用草揩。或破布拭以水灌洗。有泥決通無令臭穢人不能起動者。應穿床席作孔。以破衣替身恐生瘡損。除棄不淨。應畜兩盆。更互洗。并將油拭。小行不應披三衣。但著僧腳崎及裙。亦不用。好者善須詳審。勿衣地。若苾芻小行訖。乃至未將水漱口。不他禮。亦不禮他。不坐床座及噉飲食。違者皆得惡作飲藥湯無水可求者無犯。若服瀉藥若患苦痢。乃至未差不應數洗。須將籌土權時且拭。若瀉痢竟法而洗。鞋履霑污即應洗除。人坐處及洗淨處。勿令勞倦。若便利未至不應預去。時至不應久留。若放下氣勿使作聲。旋溺事竟。不應久停圊內。於廁屋不棄洟唾。若上座前。若在淨地及食者前皆不洟唾。凡洟唾時勿聲。亦不應數為洟唾。若性多洟唾者。應向屏處有病緣聽安承唾器。若沙若以石若斬草豎安器中莫使灒溢。應數先之。勿令臭氣。不在中者。若水闊應於木上。可得同上草田。樹過人不上者。恐日時過望取食人。有虎豹聽上高樹。但緣者無犯
眾學總為八例。一著服事。二入村事。三坐事。四食噉事。五護缽事。六說法事。七便利事。八觀望事。餘如廣文。

七滅諍法

現前毘奈耶 現前毘奈耶
憶念毘奈耶 憶念毘奈耶
與不癡毘奈耶 與不癡毘奈耶
與求罪自性毘奈耶 與求罪自性毘奈耶
人語毘奈耶 人語毘奈耶
自言毘奈耶 自言毘奈耶
與草掩毘奈耶 與草掩毘奈耶

有諍事起。當以七法大師教。如法律而除滅之。此等他詰問事。不忍他詰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七滅諍法者。於四諍七法能除。是故名此為七滅諍法。何謂四諍。一評論諍。二非言諍。三犯罪諍。四事諍。言評論諍者。如有諍云。凡說法時獲利養者。此物合入說法之人。有云不合。此為緣遂致紛競。因評論事而起諍故。名評論諍。此之諍論局在僧眾。或望別人諍有六。若緣差別乃有四。何謂為六。一忿恨。二覆惱。三嫉慳。四諂誑。五無慚愧。六惡欲邪見。何謂四事一法。二非法。三調伏。四非調伏。五有犯。六無犯。七重。八輕。九有餘。無餘一責心罪。二惡作罪。三惡說罪四越法罪。三對人說。又三種。謂善不善無記。亦是諍根。問曰。凡是評論即是諍耶。應作四句第一句評論。但私未入諍門。第句是諍非評論。謂餘二諍。第三句前二諍合。第四句謂除前相餘之三諍。各為四句准此應說。言非言諍者。若前人是善。不應詰責而詰責者名非。言諍非者。是鄙惡義。謂以鄙惡之法而言詰他。如世人云。此非是人意欲說其是鄙惡人。如以非法詰實力子。而興於諍。此即是根。餘上說。犯罪諍者。謂五部罪由爭此罪而於諍。此即是根從語心有犯。惟苾芻與未具人同室宿。未出已出想。若臥睡已女人後至。或睡不覺他置高床。或他然燈燭等有犯。惟語謂無故心過五六語。為女人說法有犯。惟心謂長淨有犯身心如殺飲酒有犯。語俱如為女說法故。心過五六語有犯俱謂殺生飲酒發言稱歎。是謂三業犯罪。差別事諍者。由作單白羯磨之事。而為諍根。於所作事諍生故。已明四諍七滅云何今於此中。略言其要。初評論諍二法滅。謂現前人語。及行籌三種人。謂能詰所詰及處中人。能中能詰人有十六事。當審觀察。然後詰他。信語不其事實。不是順時。不有利益。不是聞疑根。不為身為語。若村野晝夜有餘無餘我有力不如是稱量五法成就。方始詰他。異此不應。其被詰人亦有十六事。當審觀察。容他詰問。此詰我人。是持戒不有追悔。不有多聞不善律教。不見二如前已說。稱量彼人具五法不。又處中人亦具十六法。謂持戒等有慈愛心。親往二朋和諧事。能。異此便非應。以現前法而殄其諍。有二現前。謂人及法。其稱量事有多十六法。及以八法。諸進不事其相繁多。此不詳述。
其所治人。若不肯隨順者。應連韁杙等棄而調御之。若仍不隨順者。應授與僧及簡重簡人。并行解三藏者。若皆不能殄息。應付上座不令諍。若此亦不息者。應還付作行籌等。是名三法具如廣文。又非言諍如初諍說。憶念法者。如實力子憶念法不癡法者。如西羯多苾芻癡狂時犯。不癡法。又犯罪諍。以四法事諍。惟對眾滅有諍事。不以七法除滅。得銷殄耶。有謂人為鬥隨一身死。或時歸俗。或復長病。或向他言。前云。說法誦經之時。所獲施物誰當合得。因生諍競者。但說法之人。下至宣說一頌。所得利養法師合受。勿致疑惑。有七種事。以七法滅。云何為七。謂所犯自言事。於所說言無犯事。制不自由曾為惡事。他詰問便諱事。他詰時。不自臣事。先有許言。後慢事。初謂苾芻自言悔事。共相朋黨為傲不臣。其罪眾應彼犯罪。對面詰問。彼臣其察彼罪非罪相。隨所犯罪。應令悔。不令更詰。此之事。以現前法而除滅之。復次於所說。具以三根而詰問時。彼云。不憶其事。眾善察問。能詰者令其憶念如虛實。以憶念法而除滅之。復次制不由己。曾為臣事。他詰問時云。我癡狂不自省覺。差後不為眾對。彼善三藏者。宣陳其事。彼善察。於犯不犯求其實性。以求法而除滅之。復次他詰問時。初言有犯。後言無犯。眾善察。彼對自言其犯。今云不犯。取人語而除滅之。復次他詰問時。不往自言有罪。即如法悔。以自言法而除滅之。復次若彼此兩朋共相紛競。各執己見恃怙慢情。有善苾芻。於後此朋各令諍。更相謝。悔其罪。起卑下心不相舉發。以草敷法而除滅之。既識事及除滅法苾芻要行。當總言之。此別解脫戒經統明首末。體義大綱要有其事。謂不忍不證依仗僧伽淨信女人受用苾芻苾芻尼俗人相涉。取食請。威儀軌範。共相詰問。若苾芻依此十相修行之時。有二種煩惱。或容生起由忘正念。便曾經遠境起愛心。造眾過失。復由觀現前近境。起愛心而犯罪。苾芻了知起犯已。即於此事生對治心。令其除滅。若染緣強盛。不能除遣。應就尊宿及閑三藏行者所請。受教作意蠲除。若仍不息者。勤晝夜請誦簡擇深義。於三寶所。至誠供養。師長等處。忘自劬勞。盡心供給。或遊方。或復滅食。於時中制斷飲食。或往屍林獨居蘭若。修不淨觀等。或為四念住。或無常死想。冀令煩惱因斯除滅。若仍不除者。應生慚恥如是念。我所為非清淨。犯不隨小。不能一一如法持。而復信心施主四事供養。又復諸佛世尊天眼梵行者并諸天人悉觀破戒。為此不應造眾惡業自勀責如救頭然。於清淨境說除其罪。勿致後悔。上所說。不能依行及受信心所有衣食皆得惡作罪。若如前對治時。性多煩惱。未能殄息。雖受施者無犯。然應審自觀察。雖作種種折伏方便。仍煩惱不能除者。即應捨戒而為白衣。勿令有罪施。由受用時更造罪惡之業。定感當來異熟果。如經廣說善修持言。此是如來戒經中所說。所攝者。於戒經所有句。為所說。其所有義即所攝。謂是略教。或有事。非是佛遮。亦非佛許。苾芻於此當云何行。此者應觀。略教律雜事中說。佛告諸苾芻。諸所有先來非遮非許。若違不清淨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行之。若違清淨順不清淨者。此是不淨。即不行。略教有其二意。為遮外道云佛非一切智故。又令未來弟子眾得安樂住故(即如用筋喫食著黃衣等是。由事無定准但以義攝之耳)言有餘者。謂是七事等所說學法。咸修習法及隨法者。法謂涅槃清淨無累正行之法。八聖道等能隨順圓寂之處故。名隨法。餘文勸學勿為放逸奉行

略教

問於此廣說毘奈耶中。或有事所遮。亦非開許。苾芻於此當云何行。答此事。應觀略教律雜事中說。佛告諸苾芻。或有事先來非遮非許者。然於此事。若違不清淨。順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行之。若違清淨不淨者。此是不淨。即不行。制此略教有其二意。一為遮外道。云釋迦子一切智故。二令未來弟子眾得安樂住故。總結如文。此是如來正等覺戒經中所說所攝。有餘之隨法。與此相應者。皆當修學。仁等共集歡喜無諍一心水乳合。應勤光顯大師教法。令安樂住。勿為放逸。言所者。謂是句所攝是義有餘。謂窣睹等所說學法。咸修習之隨法者。謂涅槃清淨無累。隨法即是八聖道等。能隨順圓寂之處。是故名隨。餘文勸學可知。

七佛略教

毘缽尸出現於世。諸聲聞多樂苦身以為正行。又諸邪師順其情欲。為說邪法。但由苦行能招樂果。令生信解如是說。往昔惡業由苦身除。今日新罪更不復作。宿業苦果不生。果不生故破生死堰。永出獲得常樂如是行。方曰沙門爾時為欲對治弟子故。說斯略教

忍是勤中上 能得涅槃
出家他人 不沙門

此頌意顯對治苦身修行之類。故說忍是精勤中上。不由餓苦身受熱惱涅槃。此忍者。謂諦察法忍。由解了法終獲涅槃。是常善故不由苦身而能證會。復為遮彼邪見外道出家之類。妄說異法教化他人。無益苦身令己行。他俱惱終果益。故云出家他人。不沙門沙門者是寂靜義。
尸棄佛出現於世。諸聲聞多為天而修梵行。希望後世受天妙樂爾時為欲對治弟子眾。說斯略教

眼避險途 能至安隱
智者於生界 能遠離諸惡

人有眼能避險難終獲安隱。此中眼者。謂是慧眼明照。與慧相應故。名眼。險途者。謂是二處。一是天。二是道。雖復天有勝樂。報盡之後還墮惡趣安隱處者。所謂涅槃安隱常住智者即是方便出離因。生界者。謂是三界眾生。諸惡者。謂是愚夫殺羊祠祀求生天樂智者了非不隨其見。修出離行遠彼邪途。
毘舍浮佛出現於世。諸聲聞多於持戒喜足。更不修餘所有勝行。又常樂他人過失。以語以意惱害於人。為遮彼故。說斯略教

不毀亦不害 善護戒經
飲食知止足 受用臥具
增上定 此是諸佛

此頌意明初遮口過不毀訾他。次防意業。不欲害彼。善護戒經等者。為對治彼不能證得沙門果故。令教行求妙涅槃。要由諸欲樂。及以苦不同白衣。及諸外道二邊過。方能出離故。言飲食知止足下臥具者。謂在蘭若寂靜處。常定門順教修。故云增上定。此是諸佛教。
拘留孫馱出現於世。諸聲聞多希利養善品。為欲遮彼說斯略教

譬如蜂採華 不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 苾芻入聚然

佛世尊。教諸苾芻行入聚落乞食之時。不應壞彼淨信敬心。喻若遊蜂在於華處。少持輕蕊香。趣得充虛勿生惱壞。又釋云。苾芻有二端嚴。猶如妙華具足持戒喻色。具定如香。乞食資身勿虧此二。
羯諾迦牟尼出現於世。諸聲聞多自談己勝毀訾於他。惟習多聞論義理。好相違逆人行。為對治彼說斯略教

違逆他人 不觀作不作
自觀行 若正若不正

時彼苾芻持戒破戒。常多求他人過失。是應作是不應作。令散亂不能證悟。為對治彼說初半頌。下之兩句反上應不正者。謂善惡行。
迦攝波出現於世。諸聲聞多樂定心味著。更不進修。為對治彼說斯略教

定心 寂靜處
能救者憂 常令不失
若人能惠施 福增怨自息
除眾惡 惑盡至涅槃

定心者。勸勿放逸耽味於定。寂靜處者。謂是涅槃勸彼速令證入見諦。由見諦理是妙涅槃處故。能救者。謂是苾芻憂。常令不失者。顯由見諦獲斯果利。長憂惱。假令定暫憂。由定不能煩惱故。由有煩惱息。圓滿。於未來世憂惱還生見諦理更不復退。諸餘煩惱漸次除。次一行見諦者。斷餘煩惱次第之義。初之三句明斷欲界煩惱。除慳貪垢故。能行等其福漸增。又於聖人清淨尸羅及行忍等。息諸怨諍由等持力故。能除欲界散亂心。惑盡至涅槃者。若三界惑盡業累俱亡。契會無生涅槃樂
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諸聲聞眾性多煩惱。造諸惡業。多行放逸善品。作善時便生喜足。為三事故說其三頌。為遮惡行示方便。令不忘念善品日增。於二年中為無疱僧伽。說斯波羅底木叉略教

一切惡莫作 一切
遍調於心 是則諸佛
護身善哉 能護語亦善
護意為善哉 盡護最為善
苾芻一切 解脫眾苦
善護於口言 亦善護於意
不作諸惡 常三種業
是則能隨順 大仙所行

此中初頌上句云。一切惡莫作者。明性遮罪。俱不應作。遮其惡行事通三業故。云一切惡莫作。所有眾善悉奉行故。云一切修。心所處悉皆調伏故。云遍調於心。是則略教誡。次頌即是方便。初之三句次第別護三業故。云善護身等。一一不作體皆是善。然生死涅槃皆由三業。捨惡從善。勸令盡護即解脫眾苦故。歎善哉。是故苾芻隨其力分。常善護持。能證常樂次第三頌令不忘念。然於三時人多忘念教令存意。攝想現前。一於他人詰罪之時。應審護口以答於彼。勿令失念。為卒暴言故。言善護於口言。於先時所經欲境。憶念善護心勿生愛著。故言亦善護於意。三於所行境而作遊行。他不與物而輒自取。所不應食而強食之。或時以身觸惱於他。離此諸過故。言不作諸惡。此之三業常令清淨。名善苾芻。方是光顯奉順聖教。能隨大師所行正道。然七佛世尊褒灑陀日。隨機布教。多少不同。初則六月一為長淨說其略教。次則五月乃至釋迦如來半月半月說斯略教

毘缽尸式棄 毘舍俱留孫
羯諾迦牟尼 釋迦
如是中天 無上調御
七佛皆雄猛 能護世
具足稱 咸說此戒法
諸佛弟子 咸共尊敬戒
恭敬戒經獲得無上
出離 佛教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
所為說戒和合長淨
當共尊敬戒 如犛牛愛尾
我已說戒眾僧長淨竟
福利諸有情 皆共成佛

三頌。是結集所說。初則總說七佛名。號言中天者。一切諸佛皆是淨天。由彼自證清淨無上法故。釋迦大師中天。獨能於此五濁世調難調者。號調御師隨機教化令得解脫故。曰中天。次有二頌。讚佛德。諸聲聞戒經。次有二頌。是結集引經。勸希出離解脫。言汝出離者。發心出家出離行。於無常等不應樂著。於佛教修者。謂得見道降伏生死軍者。謂得修道。如象摧草舍者。譬如象摧於草舍。未勞盡力。智者亦爾。生死獄不假多時。奉行利。結漏。於佛教不為放逸。出煩惱海苦邊際。證妙菩提。次三頌。亦是結集所置。初序勸誡意。戒殷勤。寧死不犯。如犛牛愛尾不顧身命。次明所為迴施有情。廣利無邊成佛果。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