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中

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
三藏法師義淨奉詔譯
       輸入者 劉映霞
       一校者 劉映霞
       二校者 曹小梅
       改稿者 錢友楠

何謂能立因相

兩成重故 由等流殊勝
煩惱因性故 由劣亦勝故

言兩成重者。由所託處成制底塔故。謂是說法之地。其所依身成如大師重性故。即是經之施寶之地。及能施者如是事故。次下經文顯此法門。乃是諸佛親所證會等流之性。頗曾有法如來不者。此明何意。言有法如來獨說。皆是諸佛共宣揚故。
又此施珍寶福是苦惱生起之因。法門功德乃是煩惑除之要。優劣懸隔。是故下文將地塵為喻。如來說作非塵。此說為地塵。所言世界如來說為非界。此說為世界者。此有何意。言此地塵不是染等性塵。是故名作地塵。又彼世界非是煩惱之因名界。為此說為世界。界是因義。即是世之因也。斯言意顯彼福乃是煩惑塵坌之因由其外塵。雖是無記彼福縱方之極卑。況並成佛福因。而不更為劣。又彼能成丈夫所有業。媲此成菩提因。持說法門之福亦為是劣。由彼相非是正覺體性故。為此丈夫相。是彼標相故。由持說福能大覺性。為此名劣。亦勝過施寶之福。況法身因而不超越。是故劣亦勝也。即是寶福極卑為能成立因。此既成立施寶之福與此福因差別已。次下諸文更復成立。何所明。頌曰。

故 難逢勝事故
境岸非知故 於餘不共
甚深性故 勝餘略詮故
冑族高勝故 望福福殊勝

此述何義。答施寶之福獲得所受用果。彼身是勝。以能捨彼無邊之身。此福勝前。由彼身是苦性故。何況為彼而行其施。
爾時具壽妙生。了彼身是苦事故。由法勢力遂便墮淚。此之法門復是難逢。妙自從生智已來。亦未曾聞。復是勝事。此言欲顯般若之名。此下意欲成立是妙事。即經云如來說為般若波羅蜜多者。彼即非波羅蜜多。為何意趣如是說。答境岸非知故。由其所知境岸除佛於餘能知者。復是於餘不共故。此之法門所有實想。即實想者。除佛教已餘無故。言實想者此處有。言非實者是於餘不生義。是故文云如是想者。彼當成就第一希有。又此法門亦是甚深。由於此經或少受或遍持。於我等想不復生起。於我等不生故者。明於所取顛倒。於我等即是非想者。明於能取顛倒。此二如次第我法無性智。佛於此義隨印妙所說之事。言不驚不怖不畏者。此三皆為懼。即是驚懼怖懼畏懼。然隨不同。故三別。言驚者謂於非處生懼(若正譯梵音應云越怖今言驚等者此為不能移舊若准論釋驚度未甚相下二准此應可思之也)越正如發越正道惡故。言怖者(應云續怖)相續生懼怖。既已不能除斷故。言畏者(應云定怖)生決定心一向畏懼。此等無便成離惶惑(若不見本音本於文即未閑釋義為此註出本音斯乃可妄疑惑餘家釋 別義非此論)又此法門勝餘略詮故者。由經說此是最勝波羅蜜多如來所說(經是略詮)又此法門族冑高勝故。言勝族者。謂由諸佛所共說故。然彼寶斯眾德圓備。即是成立此福望前福聚昇況理別也。所云於身是其苦性。彼施即是苦果性故。其福卑劣者。然此法門有持說。彼之士行諸苦行。此亦豈非是招苦報。如何不是得苦果耶。為除此難故有下文。欲顯何義。頌曰。

彼行堪忍時 雖苦行善故
彼德難量故 由斯名勝事
恚怒情 不苦性
安樂大悲 苦果

此述何義。答縱令彼人行苦有苦惱果。然於彼時由有堪忍性故。此名勝事。有其二因。一是善性故。由諸波羅蜜多皆以體性故。二是彼德難量故。如經云此即是其非波羅蜜多。由彼德岸曾無知者。為此為不知其岸。由與勝法相應故。難行之苦。望前苦惱有殊別。何況我想瞋想悉皆無故。必無其苦。非但無苦更生悲樂。如經云無是想亦非無想。言非無想者。此顯有想悲心相應。准斯語理。若諸有情於我想等不除遣者。苦行之時有苦惱。即便欲捨菩提之心。是故諸想。乃至廣說。此何所顯。若人不發勝菩提心。便過失生瞋心。頌曰。

生心不捨 是故應堅求

問於何處是此生因。而遣堅固勤求。復於何處是不捨菩提心因令進求也。頌曰。

謂是得忍邊 及此心方便

此謂入初地勝義之心。得忍邊際行。無住心即是。文云諸想發起無上正等覺心。何以故者。此謂顯其無住著心生起之因。若於等處有住著心者。此必不能進佛果故。諸菩薩所住而布施者。意欲明施攝六到彼岸即是生起無住著心方便。謂得忍已。雖復遭苦而不棄大菩提心。問如何起行為利有情。復遣不住利有情事。此則取捨同。問疑情遂發。答曰。菩薩如是布施為利諸眾生等。此顯何意。頌曰。

正行者 利生因故
有情事相 應知遍除遣

此述何義。言此正行者。是利益眾生因。應知即是利益有情。而不有情所有相貌。何謂有情相貌事耶。頌曰。

彼事謂名聚

眾生者。即是名字施設。喚為眾生所依事。何者是其正行。謂於眾生事相皆除遣故。由彼名字想者即是非想。以彼體本非有故。眾生不是眾生。謂於五蘊眾生。由彼眾生體無故。此我法無性。何以故。由佛世尊並除諸想。此明我法二想皆無。如何能成最勝妙事。頌曰。

最勝除其想 諸世尊
見相

此述何義。由非彼二是實有性。而諸大師強除彼想。然諸如來見相應故。果不住因位。如何得彼果之因。既此疑。答如經云妙如來實語者。有其四句。頌曰。

果不住因位 是得彼果因
世尊實語故 應知四種

實語性有其四種。何謂為四。頌曰。

要說下乘 及說大乘
由諸授記事 皆有差舛

由佛自立要期。元佛果有妄謬。於下劣乘及以大乘并諸授記。並無謬故。於此隨其次第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而相配屬。言如來者。由於聲聞乘四諦。是實不虛。於其大乘說法無性。所顯真如實知故。如來知義。於一切時過去未來現在所有授記其事故。皆無妄謬故曰如來。經云如來證法及所說法。此即非非妄者。此有何意。答曰。

不得彼順故 是非非妄
如言而執者 對彼故宣說

言諸如來所有說法。此不得彼故。而是隨順於彼。由彼說法不能親獲內證法故。於其言下有體故。故非是實。由順彼故。故非是妄言。我現證無上覺者。此據道理此說。問何故世尊自立要言真實語者。而所說法非虛。說兩兼理成信。此答云。如言而執者。對彼故宣說。言諸聖人無為所顯者。然真如性常時遍有。如何佛果無住心方能證得非有心。又復如何常時遍有實真如。或有得者或不得者。為除此疑。說入闇喻。此明何義。頌曰。

常時諸處有 於真性不獲
無知有住 智無住得真

此中意真如之性。雖是常時遍有。由其無心故。即不能得。是不清淨義。由其有智無住心故。即便得見是清淨義。然佛世尊真如所顯。由斯理故。以有不能證得此頌曰。

無智由如闇 當闇智若明
能對及所治 得失現前

猶如闇者。是與闇相似義。由斯以闇比其識。以其日光譬同有有眼。如文具述。故云能對及所治得失現前故。隨其所應由其有眼者顯得能對。夜分曉已顯破所治冥闇謝故。日明既出者。顯能對現前日光既照見眾色像。次後之文欲說何事。頌曰。

如是正行 如是福量
正行者 用今

如是正行者。此明文正行。頌曰。

三種 受持演說

三者。一受持。二讀誦。三演說。言受持者。謂持法人。讀誦者依多聞說。雖不能持由能讀故亦多聞攝。義正行者。謂是周遍其義故。頌曰。

義得由從他 及己思故

義之得因從他及己。何謂從他。云何由己。為思故。次第從他及己而得者。據遍義。此謂正行。頌曰。

此謂熟內己 餘成有情
由事大性 望福福殊勝

受持等。但為成熟內己。餘成有情即是於他廣為正說。獲如是福量者。顯其福量差別。由事大性望福福殊勝。此捨身福望前捨身福。由事大故有其差別。及由大。由一日中尚以極多身而布施。復經多時於正行者用今說。何謂彼用耶。頌曰。

非境性獨性 能依大人
可得聞 無上增長
若但持正法 所依處成器
蠲除諸業障 速獲智通
世妙圓滿 異熟極尊
於此法修行 應知獲斯業

經云不可思者。此顯不是凡情。比度所行境界。言不可稱者。此顯獨性所獲之福。於聲聞等是不共性故。言為益發趣極上最勝乘有情者。顯此法門大人所依大乘教。名極上乘大乘行。名最勝乘。樂劣者不欲聞故。此顯難聞性。聽者得故。由能成就不可思量福聚故。此顯增長無上之因。福種增長故。此文云不可思不可稱者。謂以非量非度。如次應知。當是人則為以肩荷負等者。此即顯其能持法者。由彼持法即是菩提也。所在之處供養者。此顯所依之處成妙器。由被輕辱故。所有應生惡趣之業。皆當消盡故。此顯業障。言此為善事者。謂遭輕辱時。顯被辱之人有福德性故。言此為善事(自古翻譯此語由梵本中字隱密故)於然燈佛先供事諸佛。所得之福比於末代。於此法門受持等。獲福故。此顯得智通性。資糧圓滿故。乃至當知。是經不可思議。此顯果報不可思也。即是世妙圓滿果報極尊貴。謂於護世帝釋婆羅門所有圓滿皆當攝取。言亂者。應知此是狂心因。言不可思果報者。此之多性勝性二種。皆非凡情所測。斯謂於正行。便能安住如是眾德。是故名此為正行果報功用。又復如前三種問答。此中重問。義有何殊。答曰。

時 將己為菩薩
為心障 違於無住心

妙生實有法可名菩薩者。菩薩云何如來於然燈所。菩薩行耶。答此疑曰。實有法如來於然燈如是等。此顯何義。頌曰。

授後時記故 然燈行非勝
菩提彼行同 非實由因造

此中意言昔於然燈所。非是菩薩行。而時實有法可於彼邊證得正覺。若證覺者即不記我後成佛。此中意者。言彼時自云成佛。若言菩提非有者。佛亦是無。即總撥無為除此難。文云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異名。謂顛倒義實性。無改變義是曰真如。妙生有說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妄語者。此顯何義。答曰。菩提彼行同非實由因造。由昔菩薩修行之時實可行。諸佛亦爾。無法菩提。此還總撥實無無上正等菩提。答斯難曰。妙如來所有正覺之法。此即非非妄者。此有何意。然真如理是所證。彼即非實由從因生。諸有為相是聚相義。彼即無其等相故。頌曰。

無彼相為相 故顯非是妄
由法是佛法 非有為相

謂此無彼色聲等相。無是其自相此故云無彼相為相故。顯非是妄。是故如來說。一切法即是佛法。此顯何義。由如來證此法故。由法是佛法非有為相者。此顯以無為體此何所陳。由一切法。以真如自性。此乃但是所覺悟。是故一切法佛法等不能持相故。所有諸色聲等法。皆不是法。由不是法是故此成其法。即是畢竟能持非有之相。丈夫之喻何所顯耶。頌曰。

謂以法身佛 應知喻丈夫
無障圓具身 是遍滿性故
及得體大故 亦大身
非有身是有 說彼作非身

煩惱所知二障無故。名圓具身。言遍滿者是遍行義。遍諸處故為具身。及得體大故。亦大身。此遍行者。應知即是真如之性。在諸法性故。云非有身。是有說彼作非如來說為非身。為具身。大身者。斯何所陳。以非有為身故。名彼為非身。即真如性故。由其無身故。是故名此為具身大身。若言菩薩者。正覺亦無。所覺亦無。亦眾生涅槃。亦不嚴淨諸佛國土。有何所為。諸菩薩等。令諸眾生圓寂。又復作意淨佛土耶。為答斯難故有下文。此顯何義。頌曰。

不了於法界 作度有情
清淨土田 此為誑妄

若言此是其誑妄。為此不名菩薩者。若爾何得名。答妙生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者。如是等此文欲顯何義。答曰。

菩薩眾生 諸法自性
若解雖非聖 名聖慧應知

此明何義。無性無性者。此據眾生菩薩所有之法。於彼能信解。或出世。謂是異生及聖。皆名菩薩此便成決定。許勝義二種菩薩。此即顯其順彼。再菩薩菩薩經文前云。如來得所顯者成明白。若如是者。豈彼聖人所見。為答斯難許有五眼。為顯其義。頌曰。

不見諸法 此非有眼
佛能具五種 由境虛妄

此乃如何不是妄耶。為答此難先為喻已。彼諸眾生種性其心流轉。我悉之。如是廣說。此顯何義。言彼非是妄見。由境虛妄故。何者是虛妄境。謂種種妄識。頌曰。

種種心流轉 念處
彼無持常轉 故說為虛妄

即是種識六識殊故。復是其妄。何因名識為心流轉。經云如來說為無陀羅者。此顯念處性故。由彼念處是此持處。彼無者。即是無持。陀羅阿羅陀羅。此之三名。共目二義。皆得名持。亦流注義。由無即流散。言無持者。為顯常轉之緣。既無故顯其常轉。是虛妄性(問何故本經初留梵語陀羅。不譯為漢守者。有何意趣。答梵本三處皆是陀羅。而義有差別。今時譯者若也全為梵字。即響帶於東土。其總作唐音。頓理乖於西域。是故初題梵字。可謂義詮流轉所由。於內道持。便是正述執持之事。作斯譯者。方稱頌本無菩薩之意。符釋者世親菩薩之情。不作斯傳。定貽傷手之患。若總譯為流。持理便成不現。咸為持字。流義固乃金無。作此雙兼。方為愜當。若譯為流。於理亦得。然含多義。不及陀羅一處既爾。餘皆類知。諸存梵本者咸異意。此波若已經四譯五譯。尋者當須觀。不是好異。重譯意存鞠理。西聲明一名目多事。一事有名。為此陀羅一言。遂含眾義。流有持。理應體方俗之殊致。不得恃昔而膠柱。若勘舊譯全成疏漏。無暇言其藏否)何以故者。由過去等心不可得言故。所云過去未來心者。由是過去未來性故。是不可得。其現在即是遍計所執自性非有故。此顯流轉之心。是妄識性所緣三世性故。復有何意說福聚喻耶。答曰。

是智持 福乃非虛妄
顯此福因故 重陳其喻說

此述何義。心既流轉是誑妄性故。所有福聚亦並成虛。此既是妄何成於善。既有深疑理須明決。答流轉之心可是其妄。所言福聚不是虛。由是正覺智之故。如何顯此是其持性。如云妙生若此福聚者。如來即不說為福聚。此何意趣。由五取蘊虛妄。若此福聚取蘊者。如來即不說此福聚福聚性。是不說為智之持處義。若言如來是非集造所顯。如何如來說有諸好及相耶。為除此難故云。不應色身圓滿及相具足觀於如來言色者。是墮好義故。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