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毘婆沙論卷第

     聖者龍樹
  後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周海燕
       二校者 譚海云
       改稿者 吳迎香

譬喻品

問曰。菩薩善知諸法。未佛道不退者。其喻云何。答曰。

導師 善知道相
此處與彼處 轉道之所宜
資糧具 皆悉令備足
於彼險道中 令眾得安隱
得至大城邑 能令眾
由是導師 能知道故
善知諸地轉 具足助道
菩薩善知道 好惡此彼處
自度生死險 兼導多眾生
令至安隱無為涅槃城
悉令於道 不遇眾苦
菩薩方便力 能知道故

道相者。有薪草水。有寇賊師子狼虎及諸惡獸毒虫之屬。不寒不熱。有惡山溝坑絕澗險隘深榛叢林隈障。亦無高下平直夷通少於岐道。寬博多容處。厭惓有華果可食之物。如是等事為好道相。與此相違道相。此處名人眾宿食息之處。彼處名從是處至異處。若宿間亦名異處。轉道有岐道。至大城者。是餘者應捨。資糧蜜摶等道路所食。力名勢力有財解治法。備足名飲食所乏少。安名有賊寇恐怖之事。隱名有疾病苦衰患。大城名多容人眾能令人眾得至大城。導師道相患難。亦令人眾有患難。善諳道故。有寒熱飢渴怨賊惡獸毒虫惡山惡水深坑坎等如是過患。何以故。善知道路好惡相故。以此喻歡喜十地人行路去不休息能至大城。菩薩如是行是十地。得至佛法涅槃大城。如彼好道有薪草水等。行者無乏。草名人乘馬路多好草馬力強盛。十地功德如是。諦捨滅慧四勝處。助諸功德為草。何以故。若人貴於諦語。當親近實語者。見實有利樂事。深惡妄語遠離妄語。見妄語過不欲樂聞。如是因緣得諦勝處等三處亦如是知。如彼好道須諸象馬等得至大城草助成其力。如是諦捨滅慧處。能令至佛法涅槃大城。薪名多聞修慧能至大智慧業。如薪能令然亦令猛盛。如是聞思修慧能大慧能令增長。如火能燒能煮能照智慧火如是。燒諸煩惱成熟善根四聖諦。如火是智慧薪是能生智慧諸法。多水名諸流河渠隨意取用充足大眾。泉井及池所不能爾。
復次多水者。人乘船隨水至大城。井泉陂池水則不能得爾。如經說。信為大河福德為岸。如河除熱除渴除垢能生勢力。善法中信亦如是。能滅三毒熱。除三惡行垢。除三有渴。為涅槃故。於善法中得勢力。如彼好道諸根藥草行者無乏。十地道亦如是。根名深心所愛。如根故則生芽莖枝葉等及諸果實。深心愛道。生憶念大願功德藥草諸波羅蜜。如藥草諸毒諸波羅蜜藥草恚癡毒諸煩惱病亦復如是。如彼好不失韋陀。則行道安隱韋陀秦言無對義。是符檄。如行者不失符檄則在所欲障礙十地道亦如是。不失韋陀則在所過諸地所集善根則能隨意助成。增長現在善根。彼又能教聲聞辟支佛欲界色界諸天眾生令住佛道。若魔若外道不能干亂。是名不失韋陀。如彼好道有蚊虻毒虫之屬。十地道亦如是有憂愁啼哭之聲。如彼好道有賊難。十地道亦如是五蓋諸惡賊眾。如佛告比丘聚落賊者。所謂五蓋。如賊先奪物後乃害命。五蓋賊亦如是。先奪善根後斷慧命。則墮放逸而死。道中師子虎狼諸惡獸等。十地道亦如是瞋恚鬥諍。如師子等惡獸好惱害瞋恚等為他故生亦復如是。如惡獸等噉肉飲血。瞋恨等食多聞慧肉飲修慧等血亦復如是。如彼好道有寒熱過惡。十地道亦如是不墮寒冰地獄有寒過惡。不墮熱地獄有熱過惡。如彼好道無深坑諸難。十地道亦如是外道苦行諸難。所謂灰身入冰拔髮日三洗翹一足。日一食二日一食乃至一月一食然至死。常一臂常行忍辱五熱炙身臥刺蕀上。入火入水投高巖。深爐中立牛屎身。直一方不避諸難。常著濕衣裳。中臥等。身苦心苦不至正智。無如是等故難。道無邪徑。十地道亦如是惡業為無邪徑。道無刺蕀者。十地道亦如是業障刺蕀故為無刺蕀。如刺刺腳則廢行路。業障刺蕀障佛法涅槃正直十地道亦如是一切諂曲欺誑故正直道少岐道。十地道亦如是少於異道。何以故。發大乘者少行聲聞辟支佛道。是故少於異道。或有菩薩行二乘道者。當知未到菩薩地。未正位。行於邊行故。如彼好道叢林妨礙。十住道亦如是五欲諸惡叢林。問曰。何故不言都無五欲叢林但言惡林耶。答曰。發大乘者。福德因緣第一五欲。是故不得言無。但惡耳。復次如深叢林難入難過諸難礙。菩薩五欲則不然。不如凡夫五欲生諸過惡。如是故但叢林道寬博多容不相妨礙。十住道亦如是所容受。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共發無上道心而不相妨礙。是百千萬億眾生一切眾生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同行不相妨礙。所行十住道亦如是恒河沙等過去現在諸佛。行菩薩道時皆此道。如彼好道行不疲厭。十住道亦如是因果諸樂。所謂多生人天中受果報。樂離欲故受歡喜禪定喜樂現在樂。得是諸樂故有疲厭。有華果根。十住道亦如是多根華果。根者三善根。華者七覺華是。如經說。七華七覺意是。果者四沙門果是。無如是等違好道功德過故。惡。如導師道中是中應食是應宿彼處亦應宿。菩薩行十地如是知何處可宿何處可食。可宿名有現在佛處。可食名可得修善法處。如食能利益諸根亦助壽命。諸善法如是。能益諸根助成慧命。異處宿名從彼所至餘所。復次此佛國土彼佛國間亦名異處。善知轉者。如彼導師安隱則轉。菩薩如是善知是道至聲聞。是道至辟支佛。是道至佛。如是知已。捨聲聞辟支佛道。但行至佛道。如彼好道飲食十住道亦如是布施持戒禪。如彼導師財物能治法有勢力。菩薩如是有財物治法故有勢力。財者七財。所謂信戒慚愧聞慧。治法者。一切魔種種沙門婆羅門外道論師悉能摧伏。是為威勢。如彼大城怨賊疫病暴死種種衰惱故。安隱涅槃大城亦如是有諸魔外道諸流貪欲瞋恚放逸死憂悲苦惱啼哭故。安隱。如彼大城飲食為豐饒。涅槃城如是有諸深禪定解脫三昧故。為豐饒。如彼大城所容受故為大城。涅槃城如是。多受眾生為大。假令一切眾生諸法故。皆無餘涅槃。而涅槃無減。如彼導師能將多眾安隱示好道故。導師菩薩如是。善將眾生佛法涅槃。從生死險道得至涅槃故。導師。如彼導師善知道相故。身及餘人皆有惡。菩薩如是。自不行貪瞋諸蓋諸惡苦行老死深坑。亦不墮寒熱地獄餓鬼故。為自不得惡所隨從者亦不得惡。是故偈中說善知道相故。自不得惡餘不得惡。

行品

菩薩歡喜地 今已略說竟
菩薩住是中 多作閻浮
常離慳貪垢 不失三寶
心常作佛 眾生

初地歡喜。已略說竟。諸佛無量無邊是地為本。若廣說無量無邊。是故言略說。菩薩住是地中。多作閻浮提勢力轉輪王先世修習是地因緣故。信樂布施慳貪垢。常施三寶故不失三寶念。常念作佛救諸眾生如是等善念常在心中。復次。

出家 心行精進
能得數百定 得見數百佛
能動百世界 飛行如是
放光明 能照百世界
化數百種人 能住壽百劫
能擇數百法 能變作百身
能化菩薩 示現眷屬
利根過是數 依神力
已說初地果力淨治
今當復更說 第無垢地

果名得數百定見數百等。勢力名能化數百眾生。餘偈義先已說。不復解餘偈。今當復說第無垢地。問曰。汝欲廣說菩薩所行法。初地義尚多。諸學者恐轉增廣則懈怠不能讀誦。是故汝今應為不能多讀誦者。略解菩薩所行諸法。答曰。

菩薩所有法 是法皆
一切惡應捨 是則名略說

上來諸品所說。能增長諸地法。上諸品中說。若於餘處者。皆應令生菩薩過惡事皆應遠離。是名略菩薩行。如法句中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法佛道菩薩行。云何為一。所謂於善法一心不放逸。如佛告阿難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

不放逸成佛 世間與等
不放逸 何事而不成

復有二法能攝佛道不放逸二智慧。說。

不放逸智慧 佛說是利門
不見不放逸 不成者

三法能攝佛道。一學勝戒。二學勝心三學勝慧。說。

戒生上三昧 三昧智慧
智散諸煩惱 如風吹浮雲

四法能攝佛道一諦處。二捨處。三滅處。四慧處。說。

諦捨定具足 慧利清淨
精進佛道 當集此四法

復有五法能攝佛道。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說。

信根精進根 念定堅牢
大悲不退佛道
人得五根 通達五塵
等根 能通諸法

復有六法能攝佛道。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說。

所說六度 降伏煩惱
增長善根 不久當

復有七法能攝佛道。所謂七正法。信慚愧精進念慧。說。

得七正法 當樂定精進
除去七邪法 能知功德
是人能疾得 無上菩提
拔沒生死者 令在安隱

復有八法能攝佛道。所謂八大人覺少欲知足遠離精進念定戲論說。

若人決定心 八大人覺
佛道故 除諸惡覺
如是則不久 疾無上道
行善者 必當得妙果

復有九法能攝佛道。所謂大慈大悲慧念不恚不癡。說。

具足大慈大悲
又能於慧 念及心中
深心無貪 恚癡善根
如是佛道則在手

復有十法能攝佛道。所謂十善道。自不殺生他殺見殺稱讚見殺不喜。乃至邪見如是。以是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

惱害眾生 不行劫盜
不婬犯他婦 是三為身業
妄語兩舌 惡口綺語
不貪惱邪見 是七口
如是則能開 無上佛道
佛者 當行是初門

如是等法菩薩應生。已應護。護已應增長。於善事轉增。亦當知。佛道者。於一惡法應疾遠離。所謂遠離不放逸說。

若人不能度 生死
是為可呵責 最是罪惡
雖樂於富樂 而生貧賤家
不能種善根 為人作奴僕
皆由於放逸 因緣之所致
是故有智者 疾遠如惡毒
若未成大悲 無生忍不退
而行放逸者 是則為死

復有二過應疾遠離。一貪聲聞地。二貪辟支地。如佛說

若墮聲聞地 辟支佛
是名菩薩死 亦名一切
地獄 不應生
二乘 菩薩
地獄 不永遮佛道
二乘 畢竟佛道
佛說命者 斬首則
如是作佛 二乘

三過應疾遠離。一憎諸菩薩。二憎菩薩所行。三憎甚深大乘經說。

小智以小緣 憎恚諸菩薩
亦憎菩薩道 亦憎大乘經
不解故不信 墮在大地
畏大驚喚 是事應遠離

四過應疾遠離。一諂。二曲。三急性。四愍。說。

自言菩薩 諂曲
急性所容 不行愍心
是近阿鼻獄 離佛道甚遠

復有五過應疾遠離。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調戲。五疑。是名五蓋心。說。

若人放逸者 諸蓋則
天猶尚難 何況於
勤行精進 則能裂諸蓋
能裂諸蓋 隨願悉皆得

復有六過與六波羅蜜相違。應疾遠離。一慳貪。二破戒。三瞋恚。四懈怠。五調戲。六愚癡說。

慳貪垢污心 破戒懈怠
無知羊 好瞋如毒蛇
心亂獼猴 遠離諸蓋
天為甚難 何況佛道

復有七過應疾遠離。一樂多事務。二樂多讀誦。三樂睡眠。四樂語說。五貪利養。六常令人喜。七迷悶於愛行說。

弊人樂事務 樂多誦外經
癡人睡眠 共聚眾語
雖願欲作佛 而深著利養
愛奴僕 迷悶於佛道
如是惡人 自言菩薩

復有八法應疾遠離。一邪見。二思惟。三邪語。四邪業。五邪命。六方便。七邪念。八定。說。

愚癡 行於八邪道
學邪諸經法隨逐邪師
遠離八聖道 深妙功德
堅深著煩惱 而或願菩提
如是愚癡人 欲度於大海
捨好堅牢船 抱石欲求

復有九法應遠離不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聞已不信。三若不受。四不誦持。五若又誦持不知義趣。六知不說。七若說行。八若不能常行。九能常不能善行說。

癡人不欲聞 無上正真道
聞已不能信 又不能誦持
不知義不說 不所說行
不能常善行 無念安慧
如是愚癡人 不堪得道
猶如罪惡不得天上

復有十過應疾遠離。所謂不善道。說。

癡人於少時 貪愛五欲
捨離十善道 不善
諸天樂在手 而復自捨棄
如貪小錢利 而捨大寶藏

問曰。汝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名字菩薩。若是三不菩薩者。成就法名為真菩薩。答曰。

非但發自言菩薩
名字菩薩 略說能成就
二法者 乃菩薩

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諸波羅蜜等。是不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二。一深心一切眾生求諸安樂。二能諸佛智中。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四不憎惡他。五道堅固。六不假偽結託親愛。七乃至涅槃常為眾生親友。八親疏心。九已許善事不退轉。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二常求正法無疲懈。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多聞而解義。五常省己過。十六不譏彼闕。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八施報。持戒不求一切處。十於一切眾生忍無瞋礙。一能精進修習一切善根不隨無色生。方便所攝智慧四攝法方便五持二。十六一心聽法。一心阿練若處住。八不世間種種雜事。九不貪著小乘。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三遠離惡知識。三二親善知識菩薩住是三二法。能成七法。所謂四無量心。能游戲神通。常於智。常不捨善惡眾生。所言決定言必皆實。一切善法無厭足。是為三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真實菩薩

分別業道第一

菩薩已得 具足初地
得第種心

菩薩已得歡喜初地。為得地故生種心。十心能得第地。人欲上樓觀要因梯而上。問曰。何等是十心得第方便。答曰。

直心用心 軟伏寂滅
真妙不雜貪 快為十

菩薩具足初地得第地。生是十方便心。一直心。二堪用心。三柔軟心。四降伏心。五寂滅心。六真妙心。七不雜心。八不心。九廣快心。心。直心者。離諂曲。離諂曲轉柔軟。柔軟者。不剛強粗惡。菩薩得是柔軟心。種種禪定。亦修習善法。觀諸法實相。心則堪用。心堪用故生伏心。伏心者。降伏諸根。如經中說。何等是道。所謂比丘降伏眼根乃至意根。以降伏六根故。為伏心。心已降伏則易生寂滅心。寂滅心者。能滅貪欲瞋恚愚癡煩惱。先伏心已遮令寂滅。復人言。禪定是名寂滅心。如經說。若人善知禪定相不貪其味。是名寂滅心。得寂滅心已。必生真妙心。真妙心者。於諸禪定神通所願事中如意得用。譬如隨意所用。行者既得直心乃至真妙心已。為護是心故。不雜心。不雜心者。不與在家出家從事。是人是念。我得如是等心。皆由禪定力故。以是諸心當得第無量利益。若與眾人雜者則失此利。何以故。若人與眾人雜得。則眼等六根或時還發諸不善法。何以故。親近可染可瞋可癡法故。諸根發動煩惱然。煩惱然故則失此利。見此等過故不雜心。不在家出家雜行。是人得是不雜心已。次心。不心者。於在家出家中所謂父母兄弟上師長等不生貪著是念。若我於在家出家貪著者。必當來問訊。我則何不雜心耶。是故我欲令諸禪定等利不雜心者。當於在家出家貪著心。問曰。菩薩不應捨眾生。不應生心。如助菩提中說。

菩薩精進 所有方便力
應令諸眾生 大乘
若人教恒沙 眾生羅漢
不如教一人 住大乘為勝
若人少勢力 不堪發大乘
次當教令辟支聲聞乘
若人不堪住 辟支聲聞乘
應教此眾生 令行福因
不任三乘 不堪人天
常以今事 隨而利益
有諸眾生 菩薩
於此不應捨 應生大慈悲

云何菩薩不雜心。若菩薩不貪眾生則為捨離。何能度耶。答曰。隨順菩薩行心。何以故。是人因生廣快心。是念。我若捨是眾鬧當得禪定禪定妙廣快法。得是法已其後則能利益眾生。勝今千萬倍。是故為多利益眾生少時心權捨眾鬧。當得禪定神通利益眾生菩薩如是方便菩薩心而是念。大人大利益故不存小利。是故大人隨而修學如是勤加精進大利益。所謂諸禪定神通滅苦解脫等。是故汝說非也。問曰。初地中已有直心等法。何故復菩薩十心。答曰。初地此法未得深樂。未有堅固。在此地中心常喜樂轉深堅固堪任施用。是故汝難非也。問曰。若深樂堅固此法者得何異事。答曰。

若其一時得 深樂堅固
更不復用功 如使常隨逐

如使一時生常隨逐人。菩薩如是一時得深樂堅固心已即常隨逐。更不須用功而生若以少因緣便生。何以故。根深入故莖節相續。問曰。若菩薩得是種心得何等果。答曰。

若得是諸心 住第
三種離垢 惡業煩惱

菩薩得是直等十心。即名住第二菩薩地。一離垢者。地名也。二離垢者。於此地中不善罪業之垢。三離垢者。貪欲瞋恚煩惱垢故。離垢。復次離垢義者。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