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經論現前地第六卷之八

     天親菩薩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周海燕
       二校者 譚海云
       改稿者 吳迎香

論曰。如五地三分差別勝慢對治不住道行勝及彼勝。第六地如是。應知轉勝故。云何勝。第四地中說眾我慢解法慢對治。第五地中已說身淨分別對治。今第六地中說取染。淨法分別對治。以十平等法故。
經曰。爾時金剛藏菩薩言。諸佛子。若菩薩具足五地道。入第六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法得入六地。何等為十。一者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四一切無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六一切法本淨平等故。七一切法無戲平等故。八一切法無取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是菩薩如是一切法相除垢故。隨順故。無分別故。得入六菩薩現前地。得明利順忍無生法忍
論曰。取染淨分別對治者。謂十平等法。是中一切法無相乃至一切有無不二平等者。是十二入一切法自性無相平等故。復次分別對治有九種。一十二入自相想。如經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二念展轉行相。如經一切法無生平等故。三生展轉行相。如經一切法無成平等故。四染相。如經一切法寂靜平等故。五淨相。如經一切法本淨平等故。六分別相。如經一切法無戲平等故。七出沒相。如經一切法無取平等故。八非有相。如經一切法如幻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九成壞相。如經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除垢者遠離障垢故。隨順隨順平等真如法故。無分別者。不生分別相故。明利者。微細對治故。前地中粗中慢對治故。得軟忍順者。隨順無生法忍故。未無生法忍者。此忍順無生法忍非即無生忍故。是名取染淨分別對治云何不住道行勝。
經曰。是菩薩如是一切法相隨順得至。復以勝大悲為首故。大悲增上故。令大悲滿足故。世間生滅故。
論曰。是菩薩如是一切法相隨順得至者。得至不住道行勝故。不住道行勝者不捨眾生過去現在未來大悲勝故。一切所知法淨故。一切種微細因緣集觀故。不世間涅槃故。如經復以大悲為首。乃至世間生滅故。
經曰。是菩薩世間生滅已。是念。世間所有受身差別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世間處。菩薩是念。此諸凡夫愚癡所盲貪著於我。無智闇障求有無。恒隨邪念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動行。以是行故種子有漏取想故。起未來老死身復後有為地無明覆蔽。愛水為潤我心溉灌。種種見網令得增長生名色牙增長名色增長已成諸根諸根成已迭互相對生觸。觸相對生受。受後所悕生愛。以有愛故生取。取增長已生有。有成已生五陰身。五陰增長已。於五道中漸漸衰變為老。衰老變滅為死。後生熱惱。因熱惱一切憂悲苦惱聚。是因緣集。有集者自然而集。滅者自然而滅。是菩薩如是隨順因緣集。
論曰。是中世間所有受身差別者。五道所有生死差別是名世間所有差別。此因緣三種觀門應知。一成相差別。二第一義諦差別三世差別云何差別初明因緣集釋無我義成一世間所有受身處。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世間處。即無我義成。若第一義中實我相者。著我即是第一義智。不應在世受身處生。又復若第一義中實我相者。若離著我則應常生世間。顯示此義。如經世間所有受身差別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世間處故。云何差別。若實無我云何著我。此中應是難。即自答言。愚癡所盲貪著於我。此示現如經菩薩是念。此諸凡夫愚癡所盲貪著於我故。如是我有。何次第貪著於我。生間受身處。成此示現。如經無智闇障求有無故。如是答難差別。是中無有無者悕求常斷。此示無明有愛是二有支根本故。恒隨邪念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動行。恒隨邪者。示無明因故。妄行邪道者。示於解脫不正行故。集起行者。示菩薩勝義故。菩薩雖行於不名妄行。以是行故種子有漏取想乃至隨順因緣集。是中種子者。示老死體性。復後有者。隨順攝取成就罪福等行為地故。前無智闇障無明覆蔽故。常求有無愛水為潤故。如是如是生心我所我想是慢不生如是等種種見網自然而滅者性自滅故。非智緣滅。如是答難因緣集釋無我義成已。云何相差別。若因緣無我以何相住因緣集行。
經曰。是菩薩是念。不如實知諸諦第一義無明無明所作果是為行。依初心識。與識共生四受陰名色名色增長六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有漏觸。觸共生受。受染著故名愛。愛增長故名取。從取起有漏業名有業有果報名生。生陰增長衰變為老。老已陰壞為死。死別離時愚人貪著心熱為憂發聲啼哭為悲。五根相對為苦。意根相對為憂。憂苦轉為惱。如是有苦增長有作者。菩薩是念。有作者則有作事。無作者則無作事。第一義有作有作事。
論曰。是中無明所作果者。所謂名色於中識者彼依止故。名色與識共生故。識名色迭互相依故。無作者於中分別事亦無。此因緣分。無作事故。是名有次第因緣集觀。應知云何第一義諦差別如是第一義諦則得解脫彼觀故。
經曰。是菩薩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云何世諦差別隨順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此觀有六種。何者是染染依止觀。二因觀。三攝過觀。四護過觀。五不厭厭觀。六深觀。是中染依止觀者。因緣依止一心故。
經曰。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皆一心。所以者何隨事貪欲生。即是識事即是行。行心故名無明無明生名名色名色增長六入六入分名觸。觸共生名受。受已無厭足名愛。愛攝不捨名取。此和合生有所起名生。生變熟名老。老壞名死。
論曰。此是二諦差別一心雜染和合因緣集觀。因觀者有二種。一他因觀。二自因觀。云何他因觀。
經曰。是中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行亦有二種作。一者生未來世果報。二者與識作因。識亦有二種作。一者能令有相續。二者與名色作因。名色亦有二種作。一者互相助成。二者與六入作因。六入亦有二種作。一者能緣六塵。二者與觸作因。觸亦有二種作。一者能觸所緣。二者與受作因。受亦有二種作。一者覺憎愛等事。二者與愛作因。愛亦有二種作。一者於可染中生心。二者與取作因。取亦有二種作。一者增長煩惱染縛。二者與有作因。有亦有二種作。一者能於餘道中生。二者與生作因。生亦有二種作。一者增長五陰。二者與老作因。老亦有二種者作。一者令諸根熟。二者與死作因。死亦有二種作。一者壞五陰身。二者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絕。
論曰。是中壞五陰身以不見而令相續不絕者。壞五陰能作後生因。以不見知故能作後生因。是名他因觀。云何自因觀。無明等自生因緣事故。何者是無明因緣不斷助成故。
經曰。是中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不斷助成行故。行緣識者。因緣令識不斷助成識故。識緣名色者。識因緣名色不斷助成名色故。名色六入者。名色因緣六入不斷助成六入故。六入緣觸者。六入因緣令觸不斷助成觸故。受者觸因緣令不斷助成受故。受緣愛者。因緣不斷助成愛故。愛緣取者。愛因緣令取不斷助成取故。取緣有者。因緣不斷助成有故。有緣生者。有因緣不斷助成生故。生緣老死者。生因緣令老死不斷助成老死無明滅故則滅。無明因緣無行不助成故。滅故則識滅。因緣不助成故。識滅故則名色滅。識因緣無名不助成故。名色滅故則六入滅。名色因緣六入不助成故。六入滅故則觸滅。六入因緣無觸不助成故。觸滅故則受滅。觸因不助成故。受滅故則愛滅。因緣無愛不助成故。愛滅故則取滅。愛因緣無取不助成故。取滅故則滅。因緣不助成故。滅故則生滅有因緣無生不助成故。生滅故則老死滅。生因老死不助成故。
論曰。是中無明緣行無明因緣不斷助成行故者。無明有二種子時二果時。是中子時者。令不斷二種義故。緣事示現如是因緣分自生因二種義緣事應知。自因觀者。不相捨離觀故。離前支後支觀故。不離無明則成行觀。若不離無明有行者。不應言無明緣行。若離無明有行成者。異則不成。是故偈言。

緣所生法 是則不即因
亦復不異因 非斷亦非常

生因緣觀如前說。無明有二種子時二果時。行乃至老死如是。先際後際中際亦無是故不說。云何攝過觀。所謂三道苦因苦果故。
經曰。是中無明愛取三分不斷煩惱道不斷業道。餘因緣不斷苦道。先際後際相續不斷故。是三道不斷如是三道我我所。但生滅故猶如束竹。
論曰。云何護過觀。若言因緣生者。分別三種過。一者一切一時過。何以故。異因故。二者自業受報過。何以故。無作者故。三者失過。何以故。未受果業已滅故。此三種過以過去世異因答故。生報差別故。
經曰。無明緣行者。是過去世事。識名色六入受是現在世事。愛取老死。是見未來世事。於是三世轉。無明滅故諸行滅。為斷因緣相續說。
論曰。無明緣行即是過去世事者。現在生是過去作故。現在即是當來即是過去世因義。識乃至受是現在世事者。過去世所有業彼業得現在識果報。復能未來果報愛取是見未來世事者。復一往定故。於是三世轉者。復後世轉故此說何義。三種義故。過去業不得報。或有未作或已作未得報。或對治斷故。是中無明緣行是作示現行緣識乃至受。此已得報示現愛取不斷不得對治示現。若斷愛取有作業則無明緣行不能生有。是故諸業有已作未作。有果。有已斷未斷。若如是一切一時過。若爾非一切業即當來受。亦非不受亦非一時自作果報不失。非他身受故。若如是自業不受報過他不作故。離彼三業定果不失。若如是則無失過。是名護三種過示現云何不厭厭觀。厭種種微苦分別所有受皆是故。及厭種種粗故。
經曰。十二因緣分說名三苦。是中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行苦苦。餘因緣壞苦無明滅故乃至生滅老死滅。為斷三苦相續說。
論曰。云何深觀。
經曰。無明因緣生因緣能餘亦如是無明無餘如是無明因緣行是生縛說餘亦如是無明滅是滅縛說餘亦如是無明因緣行是隨順有觀說餘亦如是無明滅是隨順無所有盡觀說餘亦如是
論曰。深觀者四種。一者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緣生故。如經無明因緣生因緣能餘亦如是無明無餘如是故。三者非二作隨順生故。無知者故。作不住故。如經無明因緣行是生縛說餘亦如是無明滅是滅縛說餘亦如是故。四者非無因作隨順有故。如經無明因緣行是隨順有觀說餘亦如是無明滅是隨順無所有盡觀說餘亦如是故。無因生生應常生非不生以無定因故亦可恒不生。何以故。無因生故。此非佛法所樂。若爾隨順有觀因非無因故。無因不得隨順有。是名十種因緣集觀相差別觀已說。
經曰。是菩薩如是逆順因緣集法。所謂因緣次第故。一心所攝故。自業成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先後際故。三苦集故。因緣生故。因緣生滅縛故。隨順盡觀故。
論曰。復有二種異觀。大悲隨順觀。二一切相智分別觀。大悲隨順觀者四種。一愚癡顛倒二餘處求解脫。三異道求解脫四求異解脫。云何愚癡顛倒。隨所著處愚癡顛倒事觀故。以著我故。一切處遠離我故。則生。云何愚癡無明闇故。如經是菩薩世間生滅是念世間所有受身差別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世間處故。愚癡所盲貪著於我。如是顛倒有相支中疑惑顛倒。如經菩薩是念此諸凡夫愚癡所盲貪著無智闇障求有如是等故。云何餘處求解脫。是凡夫如是愚癡顛倒常應於阿梨耶識阿陀那識中求解脫。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此對治。如經是菩薩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乃至老壞名死故。云何異道求解脫。於顛倒中求解脫顛倒三種。性因自在天苦行因及無因。不如是求。何以故。因緣有支二種業能起因緣事故。如經是中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如是等故。自生因故。如經是中無明緣行無明因緣不斷助成行故。如是等故。煩惱妄想因故。非因故。如經是中無明愛取三分不斷煩惱道如是等故。先中際因故。及後際因故。中際前後二際故。如經是中無明因緣行者過去世事。如是等故。如是事則種種眾生亦無。云何異解解脫種相。離一切苦相無為相遠離染相。出世間相。彼諸行苦事隨逐乃至無色有縛。如經十二因緣分說名三苦無明乃至六入行苦如是等故。如是因緣生故。如經是中無明因緣因緣餘亦如是是等故。如是復染生縛。如經是中無明緣行是生縛說餘亦如是等故。如是隨順有求無色有解脫。如經無明因緣隨順有觀說餘亦如是等故。如是大悲隨順因緣集已說。一切相智分別觀者。是中有九種。一染淨分別觀。著我我慢染淨故。如經是菩薩世間生滅是念世間所有受身差別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世間處故。二依止觀。此因緣集依何等法。如經是菩薩如實知諸諦第一義無明如是等故。三方便觀。因緣有支二種業能起因緣事故。如經是中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如是等故。四因緣相觀。有支無作故。如經是中無明緣行無明因緣不斷助成行故。如是等故。五入諦觀三道苦集諦故。如經是中無明愛取三分不斷煩惱道不斷業道。餘因緣不斷苦道故。六力無力信入依觀。先後際化勝故。如經無明緣行者是過去世事。如是等故。七增上慢增上慢入觀。不如實知微苦我慢故。如經是中無明乃至六入行苦如是等故。八無始觀。中際因緣生故。後際隨順縛故。如經無明因緣因緣餘亦如是無明因緣行是生縛說餘亦如是故。九種種觀。隨順有觀故。色無色愛等。如經無明因緣隨順有觀說餘亦如是故。如是不住道行勝已說。次說彼有五種相對治勝及離障勝。二得修勝。三三昧勝。四不壞心勝。五自在力勝。云何對治勝。謂三解脫門
經曰。是菩薩如是因緣集已。無我壽命眾生自性空作者受者如是觀時空解脫門現前生。是菩薩有支自性滅故。常解脫現前。見因緣法相可生。如是不見法相故。無相解脫門現前生。是菩薩如是入空無相不生願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如是無願解脫門現前生。是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作者受者相。有無相。
論曰。是中空解脫門三種相說。一見眾生無我二見法無我。三彼二作無見無作者故。如經是菩薩如是因緣集已。無我壽命眾生自性空作者受者如是觀時空解脫門現前生故。見眾生無我者。無我壽命眾生。此句示現見法無我自性空。此句示現二作無者。見眾生無作事等。以無作事亦無。不見作者故。作者受者。此句示現無相解脫門。亦三種相說。一滅障。二對治。三念相不行。如經是菩薩有支自性滅故。常解脫現前。見因緣法相可生。如是不見法相故。無相解脫門現前生。是中滅障者。有支自性滅故。此句示現對治者常解脫現前。此句示現念相不行者。見因緣法相可生。此句示現無願解脫門三種相說。一依止二體三勝。如經是菩薩如是入空無相不生願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如是無願解脫門現前生故。是中入空無相是名依止。以依止入空無相故。能成無願不生不生願樂是名無願體。大悲為首教化眾生者是為勝。聲聞不生願樂。無願遠離大悲不樂教化眾生故。滅障勝者三種相故。如經是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作者受者相。有無相故如是次第五地遠離平等深淨心故四地中遠離出沒等相。此六地遠離平等故。云何得修勝。
經曰。是菩薩大悲轉增以重悲故。勤行精進未滿助菩提分法滿足菩薩是念。有為和合故。行離和合故。不行緣具故。不具故不行有為法多過。不應具和合因緣。亦不畢竟有為法。為教化眾生故。諸佛子。菩薩如是有為法多過。離自性不生不滅自性觀。是菩薩作如是觀已。起大悲故。不捨一切眾生故。無障礙智門現前。名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前。是菩薩成就如是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前照已。為滿助菩提分法因緣不與有為法共住。觀有為法寂滅相。亦不住其中。欲具足無上菩提分法故。
論曰。得修勝者二種修行修行。二起丈夫修行。發修行者。知有為法多過。遠離生業煩惱同縛。作利益眾生。如經是菩薩大悲轉增以重悲故。勤行精進未滿助菩提分法滿足菩薩是念。有為和合故。行離和合故。不行緣具故。不具故不行有為法多過。不應具和合因緣。亦不畢竟有為法。為教化眾生故。起丈夫修行者。厭對觀見多過觀故。滅對故。自性同相無觀故。如經諸佛菩薩如是有為法多過離自性不生不滅自性觀故。修行勝者智及大悲隨順故。不住道行無障礙智門現前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前。知有為法涅槃平等證故。彼不共住故。彼助道不滿故。如經是菩薩作如是觀已起大悲故。不捨一切眾生故。無障礙智門現前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前。是菩薩成就如是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前照已。為滿助菩提分法因緣不與有為法共住。觀有為法寂滅相亦不住其中。欲具足無上菩提分法故。無障礙智者。謂如來智。然此未成就光明現前云何三昧勝。有十空三昧門同為上首。及彼眷屬故。
經曰。是菩薩住此菩薩現前地中。信空三昧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空三昧空三昧如實分別空三昧不捨空三昧得離不離空三昧。是菩薩如是等十空三昧上首。百千萬空三昧現在前。如是無相三昧上首。百千萬無相三昧現在前。如是無願三昧上首。百千萬無願三昧現在前。
論曰。此空三昧四種差別。一觀不放逸三得增上事。除第四三昧有五三昧。是為觀。一眾生無我。如經信空三昧故。觀法無我。如經性空三昧故。三取彼空觀。如經第一義空三昧故。四依阿黎耶識觀。如經大空三昧故。五觀轉識。如經合空三昧故。不放逸者。第四三昧分別善修行故。修行無厭足故。如經第一空三昧故。得增上者。第七三昧增上功德。如經起空三昧故。事者。餘三種三昧智障淨因事。如經如實分別空三昧故。教化眾生事。如經不捨空三昧故。願事。如經得離不離空三昧故。如是遠離煩惱染而隨順諸有故。名離不離云何不壞心勝。
經曰。是菩薩菩薩現前地中。復轉滿足不壞心決定心真心深心不退轉不休息心淨心無邊心求智心滿足方便智行心。
論曰。不壞心者。堅固不退故。是不壞心有九種。一信不壞。如經決定心故。二堪受調柔不壞。如經真心故。三於不驚怖不壞。如經深心故。四不動不壞。如經不退轉心故。五發精進不壞。如經不休息心故。六離嫉妒破戒垢不壞。如經淨心故。七廣利益眾生不壞。如經無邊心故。八求上勝解脫不壞。如經求智心故。九化眾生不壞。如經滿足方便智行心故。云何自在力勝。
經曰。是菩薩此諸菩薩隨順成就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精進成一外道異論不能動故。隨順諸智地故。遠離成轉。聲聞辟支佛地故。一向決定佛智故。不退成一切諸魔煩惱不能壞故。堅住善住菩薩智慧明故。住成善修空無相無願法行故。助正行方便智觀故。不捨行成集助菩提分法故。是菩薩菩薩現前地中。般若波羅蜜增上成就。得第三利順忍隨順如實違逆故。
論曰。是菩薩此諸菩薩隨順成就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得般若波羅蜜行力勝能深入故。是中力有九種。一能降伏他力。如經不退轉精進成一外道異論不能動故。二能疑力。如經隨順諸智地故。三自不動力。如經遠離成轉聲聞辟支佛地故。四密處決定信力。如經一向決定佛智故。五不散壞力。如經不退成一切諸魔煩惱不能壞故。六依煩惱障對治堅固力。如經堅住善住菩薩智慧明故。七廣對治力。如經住成善修空無相無願法行故。八化眾生力。如經助正行方便智觀故。九智障淨力。如經不捨行成集助菩提分法故。是菩薩菩薩現前地中。般若波羅蜜增上成就。得第三利順忍隨順如實違逆。是諸法上所說力勝所攝故。
經曰。諸佛子。是菩薩住此菩薩現前地已多諸佛神通力大願力故。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他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百千萬億他佛。以神通力大願力故。是菩薩諸佛時。以深心供養恭敬讚歎飲食臥具湯藥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諸菩薩妙樂供養眾僧。以此善根皆願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生上恭敬專心聽法聞已受持。聞受持已得如實三昧智慧光隨順修行行已憶持。是菩薩智慧轉勝。復諸佛法藏。是菩薩住此菩薩現前地中。於無量百劫。彼諸善根轉勝淨。無量千劫無量百千劫無量百千他劫無量億劫無量億劫無量億劫無量百千億劫無量百千億他劫。彼諸善根轉勝淨。諸佛子。譬金以琉璃磨瑩光色轉勝淨。 諸佛菩薩如是。住此菩薩現前地中。彼諸善根方便智觀轉勝淨。寂滅成就不壞。諸佛子。譬如月光明輪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吹所不能壞。諸佛子。菩薩如是住此菩薩現前地中。彼諸善根能滅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煩惱之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是菩薩十波羅蜜中般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不修習隨力隨分。諸佛子。是名略菩薩六菩薩現前地。若菩薩住此地中。多作樂天王。所作自在善巧眾生我慢眾生我慢法心。所作善業布施愛語利益同事。是諸福德不離念佛念法念僧菩薩菩薩行波羅蜜十地不壞力無畏不共佛法乃至不離一切種一切智智。常生是心。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大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師為尊。乃至一切智智依止者。復從是念發精進行。以精進力故。於一念間得百千億三昧。見百千億佛。知百千億神力。能動百千億佛世界。能入百千億佛世界。能照百千億佛世界能教化百千億佛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千億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千億劫事。能善入百千法門能變身為百千億。於一一身能示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若以願力自在上。菩薩願力過於此數。示種種神通。或身或光明神通或眼或境界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加或信或業是諸神通乃至無量百千萬億他劫不可數知。
論曰。聞受持已。得如實三昧智慧光隨順修行者。陀羅尼。此句示現因彼事故說三昧奢摩他毘婆舍那光明勝行。行已憶持者。能持彼行故。是菩薩智慧轉勝。乃至彼諸善根轉勝淨者。解脫彼障證彼義故。琉璃磨瑩金喻者。此地中出世間智增上光明轉勝示現。如經諸佛子譬金以琉璃磨瑩光色轉勝淨。乃至方便智觀轉勝淨故。以無障礙現前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前故。現前地方便智觀者。不住道行所攝智故。月光明輪喻者。勝前地智示現輪小光明大。如經諸佛子譬如月光明輪。乃至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故。魔道者。隨順事魔行故。餘如前釋。

十地經論現前地第六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