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 譯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袁雪梅
雜乾度中思品之二
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欲明善說法中三法等故。謂智所知行所緣覺所覺。惡說法中。此三法不等。為顛倒所覆故。是以欲明善說法三法等故。而作此論。智多耶所知多耶。答曰。所知多非智多。所以者何。所知攝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入一入少分四陰一陰少分。智攝一界一入一陰少分。復有說者。智多非所知多。所以者何。如非想非非想處一受。為欲界十種智所緣謂欲界苦集所斷五。他界緣見使苦集所斷。他界緣疑無明相應智善等智。如是初禪乃至無所有處。盡有十一。一智有九種。十智有九十種。自地則有十一遍智。謂七見苦集所斷疑無明相應。四智善等智不隱沒無記智如一受。一切受亦爾。如受一切心心數法亦爾。智增益如山。所知不增益。是故智多非所知多。若如是說者。所知多非智多。所以者何。欲界十種智相應法。是所知非智。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十三種智相應法。是所知非智。然智亦是所知。設令智非所知者。所知猶多。所以者何。所知攝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入一入少分四陰一陰少分。智攝一界少分一入少分一陰少分。何況智亦是所知。是故所知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智攝一界一入一陰少分。是故所知多非智多。
智多耶識多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欲決定重明所知多非智多。所以者何。一切智處盡有識。非一切識處盡有智。何處無智耶。謂忍相應識。一切識處。不必有智。是故識多非智多。智盡與識相應。識不必與智相應。何處不相應。謂忍也。所以者何。忍非智故。
問曰。何故忍非智耶。答曰。以不決定故忍非智。忍唯能見。不能知故。忍是初觀非畢竟故。忍是求覓非轉還故。忍所作不捨方便故。忍雖是疑對治。猶與疑得俱非決定故非智。無礙解脫道。雖同所作。不得俱在一剎那中故。尊者和須密說曰。欲可此事名忍。不可忍時名智。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所見究竟是智。忍時所見非究竟故非智。復有說者。若以陰界入故。識多非智多。所以者何。識攝七識界。智攝一界少分。識攝一入一陰。智攝一入一陰少分。是故識多非智多。
有漏行多。無漏行多。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並義者意。如摩訶僧祇部說。佛生身是無漏。彼何故作如是說。答曰。彼依佛經。佛經說。比丘當知。如來生世住世。出現世間。不為世法所染。以是義故。知如來生身是無漏。為止如是說者意明如來生身是有漏故。而作此論。若如來生身是無漏者。無比女人。不應於如來身生染心。央掘魔羅。不應生恚憍慢。婆羅門不應生慢。優樓頻蠡。不應生愚。以如來生身生他愛恚或生慢癡。是故知如來生身非是無漏。問曰。若如來生身。是有漏非無漏者。摩訶僧祇部所說。經云何通。答曰。彼經說如來法身。所以者何。若說如來生世住世。則說如來生身。若說出現世間不為世法所染。則說如來法身。復次不為世法所染者。如來不為世八法所染。世人隨順世八法。世八法亦隨順世人。世八法隨順如來。如來不隨順世八法。已解脫世法故。言不染世法。問曰。如來亦有世八法有利者。如優伽長者。一日中施佛三百萬兩財。無利者。如於婆羅婆羅門村乞食。空缽而入。空缽而還。有譽者。生時名徹他化自在天。成道時。名徹阿迦膩吒天。轉法輪時。名徹梵天。非譽者。旃遮女孫陀利女。謗非譽名徹十六大國。毀者。如婆羅婆闍惡口婆羅門。以五百偈現前罵佛。稱者。還以五百偈讚佛。如婆祇奢優婆離。以種種偈。讚舍利弗。讚歎佛無上法。阿難讚歎佛希有法。樂者。謂猗樂及得一切世間最勝樂。苦者。如佉陀羅剌剌腳。亦以瓦石傷於足指。頭痛背痛。如來亦有如是等世法。云何言不為世法所染。答曰。世尊雖遇有利等四法。而心不高。雖遭無利等四法。而心不下。雖遇有利等四法。心不生愛。雖遭無利等四法。心不生恚。如愛恚欣慼憂喜說亦如是。譬如須彌山王安立在於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佛亦如是。安立戒輪之上。世間八法不能傾動。是故為止他義欲現己義故。而作此論。有漏行多。無漏行多。答曰。有漏行多。非有漏行多。所以者何。有漏行攝十入二入少分。無漏行攝二入少分。復有說者。無漏行多。非無漏行多。所以者何。如欲界繫一法。四無漏法緣。謂苦法忍苦法智。集法忍集法智。如欲界一法。餘欲界法亦如是。如色界繫一法。四無漏法緣。謂苦比忍苦比智。集比忍集比智。如一法。餘色界法亦如是。無色界說亦如是。猶有餘無漏法。是故無漏行多。非有漏行。復有說者。有漏行多。非無漏行。所以者何。如一無漏法為四種有漏法所緣。謂邪見疑無明善等智。如一無漏法。一切無漏法亦如是。餘有漏法猶多。是故有漏行多。非無漏行有為法多。無為法多耶。答曰。或有說者。有為法多。非無為法。所以者何。有為法攝十二入一入少分。無為法。攝一入少分。復有說者無為法多。非有為法。所以者何。隨所有有漏法。有爾所數滅法。隨所有無漏道。有爾所非數滅法。餘無為法者。有有漏法非數滅虛空。是故無為法多。非有為法。
云何行具足。云何守具足。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我聖弟子戒具足守具足。乃至行具足守具足。佛經雖說。而不分別。云何行具足。云何守具足。諸佛經中。所不說者。今欲說故。而作此論。
云何行具足。答曰。無學身戒口戒命清淨。問曰。如學人。非學非無學人。亦有此法。何以唯說無學人耶。答曰。以無學人勝故。廣說無學人勝。應如上第三品中。戒具足者。戒言尸羅。亦言行。亦言守信。亦言器。尸羅者。言冷。無破戒熱故。破戒者身心熱。持戒者身心冷。破戒者三惡道中。熱持戒者人天中冷。又尸羅言夢。持戒者身心不熱。常得善夢故。又尸羅言習。持戒者善習戒法故。又尸羅言定。住戒者心易定故。又尸羅言池。如佛說偈。
法泉戒水池 清淨無瑕穢
聖浴身不濕 必到於彼岸
又尸羅如瓔珞。有瓔珞嚴身。有少時好中年老年則不好。有中年好少年老年則不好。有老時好少年中年則不好。戒瓔珞嚴身。三時常好如佛說偈。
戒終老安 信善安止
慧為人寶 福無能盜
又尸羅如鏡。如鏡明淨。像於中現。戒清淨者。無我像現。如說依戒立戒。昇無上慧堂。又尸羅言威勢。如來所以於三千大千世界。有威勢者。皆是尸羅力故。曾聞罽賓國有龍。名阿利那。受性暴惡。去其住處不遠。有僧伽藍。其龍數為暴害。時有五百阿羅漢。皆共集會。入於禪定。以神足力。欲驅遣此龍。其大龍大威德。而不能遣。時有一羅漢。次從後至。時諸羅漢。具以是事。向後來者說。時後來者。不入禪定。直彈指語言。賢善遠此處去。是時此龍。聞彈指聲。即便遠去。時諸羅漢。語後來者言。汝以何禪定力。令此龍去耶。後來者而答之言。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我守護輕戒。猶如重禁。我以戒力故。令此龍去。是故尸羅名有威勢。又尸羅言頭。如人有頭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知法。如是行人有尸羅頭者。能見苦諦等色。聞名身等義。嗅覺意花香。嘗出離無事寂靜三菩提味。覺禪定解脫等觸。如色陰等法總相別相。是故尸羅言頭。何故尸羅名守信。此是世俗言說法。若人善護尸羅者。言是人守信。不能善護尸羅。言是人不。守信。是故世俗言說。尸羅名守信。尸羅言行者。如人有足能行至餘方。如是行人有尸羅足者。能行至善道及至涅槃。又尸羅言器者。以是一切功德所依之處。是故尸羅言器。尊者瞿沙說曰。不破義是尸羅義。如人不破於足。能有所至。如是行者不破尸羅故。能至涅槃。
云何守具足。答曰。阿羅漢諸根戒是也。此諸根。亦言守亦言根。亦言生亦言泉。亦言白淨。亦言所作。守者守境界故言守。復有說者。以念慧等根。守境界故言守。如鎌能刈名刈具。彼亦如是。根等餘處當廣說。此中略故不說。問曰。根戒根非戒體性是何。答曰。是念慧。何以知之。如經說。天神語比丘言。莫生瘡疣。比丘答曰。我當覆之。天復問言。瘡疣既大。以何覆耶。比丘答言。以念慧覆之。如餘偈說。
諸世所有流 正念能除斷
亦因念慧力 亭住而不行
是故念慧是根戒體性。亂念惡慧是根非戒體性。問曰。若念慧是根戒體性者。此經云何通。如說念慧滿足故。能滿足根戒。云何以自體。滿自體耶。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念慧有因性。亦有果性。因性者。說名念慧。果性說名根戒。復有說者。不放逸是根戒。放逸是根非戒。復有說者。六常住法是根戒。諸煩惱依此六門而生。是根非戒。復有說者。五根若斷若知得成就。是根戒。若五根不斷不知不得不成就。是根非戒。若作是說。則明成就不成就是根戒。非根戒。復有說者。若成就緣五根煩惱。不成就斷緣五根煩惱對治。是名根非戒。若不成就緣五根煩惱。成就斷緣五根煩惱對治。是名根戒。若作是說。則明成就不成就是根戒是根非戒。復有說者。染污性是根非戒。不染污性是根戒。復有說者。若五根能生惡行煩惱。是非戒。若五根能生善根善行是戒。世尊亦說。根戒根非戒。若作是說。則明根戒根非戒是五陰性。復有說者。罽賓國有二阿羅漢。作如是說。根戒是不隱沒無記性。所以者何。不定故。不說在善中。不說在不善中。問曰。若體性不定者。云何說此是根戒此是根非戒。答曰。不隱沒無記體是一行。或時隨順善。或時隨順不善。若隨順善時。是名戒。若隨順不善時。是名非戒。
問曰。已說根戒根非戒。斷戒云何。答曰。若以世俗道。斷欲界結。未至禪所攝九無礙道斷對治是也。若依二禪邊。斷初禪結。第二禪邊所攝九無礙道是也。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邊。斷無所有處結。非想非非想邊所攝九無礙道是也。若以無漏道。斷欲界結。未至禪所攝九無礙道是也。斷初禪結。三地所攝九無礙道是也。如是次第。第二禪是四地。第三禪五地。斷第四禪結。及無色界見道所斷是六地。空處修道所斷是七地。識處八地。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修道所斷是九地。九地所攝無礙道是斷戒。
云何凡夫性。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異義者意故。如犢子部說。欲界見苦所斷十種煩惱。是凡夫性。彼說凡夫性。定是欲界繫是染污。是見道斷。是相應。為止如是說者意明凡夫性是三界繫是不染污。是修道所斷是不相應法故而作此論。云何凡夫性。答曰。若不得聖法。乃至廣說。問曰。為不得一切聖法是凡夫性。為不得苦法忍是凡夫性耶。若不得一切聖法。是凡夫性者。無有聖人得一切聖法者。則無非凡夫性人。佛世尊則非成就一切無漏法。謂聲聞辟支佛無漏法。及自身學法。若得苦法忍。是凡夫性者。道比智已生。捨苦法忍。應是凡夫性。答曰。或有說者。應作是說。不得苦法忍。是凡夫性。問曰。若然者。道比智生捨苦法忍。是凡夫性耶。答曰。苦法忍生時。破凡夫性。永更不生。苦法忍。不得言得。不得言不得。如不得未來眼根。得現在者。以得現在眼根故。破未來眼根。不得未來眼根。不名得。不名不得。彼亦如是。復有說者。道比智生捨苦法忍。體性是不得。如不得未來眼根。得現在眼根。而不得過去眼根。如是得道比智。不得苦法忍。問曰。若然者云何非凡夫性耶。答曰。成就依果故。聖人身中。無有不成就苦法忍。依果時雖不成就苦法忍。而非凡夫。常是聖人。問曰。若不得聖法。是凡夫性者。如說云何凡夫性。三果不染污心不相應行。其義云何。答曰。若說不得聖法是凡夫性者。即明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行義。所以者何。不得聖法性。即是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行。復有說者。先說是對治。後說是體性。復有說者。凡夫性體是一法。猶如命根。非不得性是不染污心不相應行修道所斷。評曰。不應作是說。體性是不得聖法。如是說者好。復有說者。不得一切無漏法。是凡夫性。問曰。若然者。無有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則無非凡夫性。答曰。雖無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然非凡夫。所以者何。亦有不得聖道。亦有得聖道故。復有說者。若不得是不共。是凡夫性。若不得是共。非凡夫性。復有說者。若不得不破。是凡夫性。若不得破。是非凡夫性。復次亦不得聖暖聖忍聖見聖欲聖慧。乃至廣說。問曰。此復顯現何義耶。答曰。先是略說。今是廣說。先不分別。今則分別。復有說者。此說極下凡夫。不得達分善根者。聖暖者是暖法。聖見者是頂法。聖忍者是下中忍。聖欲者是上忍。聖慧者是世第一法。是故此中說極下凡夫。復有說者。此中唯分別苦法忍。所以者何。苦法忍。亦名暖見忍欲慧。令有種子熱故名暖。轉行故名見。堪忍故名忍。可諦故名欲。分別故名慧。復有說者。令有種子熱故名暖。轉行故名見。行忍故名忍。欲解脫故名欲。覺知故名慧。是故此中。唯分別苦法忍。
凡夫性。當言善耶。乃至廣說。答曰。凡夫性。當言無記。所以者何。善法由善方便得。亦由餘善法得。由方便者。是方便善根。由此善根。亦令餘善未來世修。如見道邊等智盡智邊所得三界善根。問曰。此中何故不說生得善耶。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復有說者。若勝好善。此中則說。彼是下劣。是故不說。復有說者。方便得善說。方便善根。由他得善。說離欲得善。復有說者。方便生善。說達分勝進分善根。由他得善。說住分退分善根。復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善法若方便得。若得方便者。是方便得。得者是生得。復有說者。得善法若方便。若離欲若得若退。復有說者。方便得者。是方便生。若得者善根斷還生時得善根是也。無有作方便求為凡夫。所以者何。無有本非凡夫者。此是下賤法故。無有求者。若凡夫性是善則有大過。斷善根時。永滅善法。不成就得。是時應非凡夫。若極惡下賤。非凡夫者。是事不然。欲令無如是過故。凡夫性不當言善。何故非不善耶。答曰。凡夫離欲界欲。不成就不善法。離欲界則非凡夫。以如是說。則止凡夫性。是不善者意。若凡夫性。是不善者。凡夫人離欲界欲者。則不應還生欲界。然還生欲界。是故凡夫性不得言不善。
凡夫性當言欲界繫耶。乃至廣說。答曰。凡夫性。或欲界繫。或色無色界繫。問曰。凡夫性何故不當言定欲界繫耶。答曰。欲界沒生無色界。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不說欲界沒生色界中耶。答曰。欲界沒生色界中。雖捨欲界法而不悉捨。生無色界悉捨。所以者何。生色界中猶成就欲界法。謂欲界變化心。生無色界。不成就欲界法。以是事故。不當言定欲界繫。何故不當言定色界繫。答曰。色界沒生無色界中。悉不成就色界繫法。問曰。色界沒生欲界中。亦捨色界法。此中何以不說耶。答曰。雖捨色界法而不悉捨。生無色界悉捨。是故說色界沒生無色界。乃至廣說。若當定是色界繫者。阿私陀阿羅荼鬱陀迦等。則不應還生。復次所以不說色界沒生欲界者。色界沒生欲界中。成就色界法。生無色界。悉不成就色界法。是以不說。何故凡夫性。不當言定無色界繫。答曰。得正決定時。乃至廣說。法應如是。若成就彼地凡夫性。先見彼地苦。然聖道生為凡夫性。作對治故。若聖道生。先見無色界凡夫苦者。凡夫性當言定無色界繫。但不爾。問曰。若以聖道初生者。凡夫性當言定欲界繫。答曰。不應以此設難。彼說不當言定欲界繫者。先已說故。
凡夫性當言見道斷耶。乃至廣說。答曰。凡夫性當言修道斷。不當言見道斷。所以者何。見道所斷法悉染污。凡夫性非染污。若是見道斷者則是染污。然凡夫性非染污。其事云何。若是見道。如世第一法滅。乃至廣說。染污法要斷得不成就。隨斷幾種染污法。得不成就彼種。乃至廣說。是時未斷一種染污法。而不成就凡夫性。若凡夫性是染污法者。行者亦是凡夫。亦是聖人。所以者何。住苦法忍時。成就五種染污法。是時亦是具縛。亦是聖人。問曰無有成就色無色界凡夫性者。何以言是時三界凡夫得不成就耶。答曰。或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三界中凡夫。得不成就。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曰。欲令三數滿故作如是說。成就欲界凡夫性。不成就色無色界凡夫性。若不成就欲界凡夫性。是人不名成就三界凡夫性。是故欲令三數滿故作如是說。復有說者。斷其可生處故作如是說。彼有更生之處。令悉斷之。令彼法不復得生。復有說者。欲令不成就法復不成就故。云何不成就法復不成就耶。答曰。欲令極遠故。復有說者。三界凡夫性。得非數滅故說三界。
凡夫性是何等法耶。答曰。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行。問曰。何故復作此論。答曰。為止說凡夫性定欲界繫是染污是見道斷是相應法者意故。而作此論。說三界則止定在欲界。不染污則止染污。修道斷則止見道斷。不相應則止是相應法者意。問曰。凡夫性體性是何。答曰。如此經說。不得聖道。乃至廣說。此中說凡夫性是不成就不隱沒無記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問曰。凡夫性。非行陰所攝。所以者何。心不相應行法中。不說此法故。答曰。亦說在如是等諸法名心不相應行中。此是凡夫性體性。乃至廣說。
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凡夫性是何義。阿毘曇人說曰。凡夫分凡夫性。凡夫身凡夫體。是凡夫性義。尊者瞿沙說曰。與凡夫相似義是凡夫性義。如牛似牛故名牛性。餘禽獸等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曰。多處受身義是凡夫性義。異界生義是凡夫性義。趣異趣義是凡夫性義。更諸生義是凡夫性義。受諸生義是凡夫性義。信異師義是凡夫性義。行異類義是凡夫性義。造異業義是凡夫性義。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受異界異趣異生增長生死義是凡夫性義。行異類義是凡夫性義。
問曰。何故名凡夫耶。尊者和須蜜說曰。受異生異界異生處造異業行異煩惱信異師行異類等諸法故名凡夫。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異於聖法故名凡夫。問曰。何故說凡夫法耶。答曰。此法是凡夫所有故名凡夫法。猶如聖人所有法名聖法。復次凡夫等得此法。成就在身中。是故名凡夫法。復次凡夫為此法所覆所蔽所纏故。名凡夫法。復有說者。凡夫人。作此法。行此法。隨逐此法。故名凡夫。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此法是凡夫人法。生增長凡夫性故。名凡夫法。問曰。凡夫法。凡夫性。有何差別。答曰。因是凡夫性。果是凡夫法。如因果作已作。廣說亦如是。復次無記是凡夫性。善不善無記是凡夫法。無報是凡夫性。有報無報。是凡夫法。如有報無報生一果二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說亦如是。復次凡夫性攝一陰少分。凡夫法攝五陰。復次凡夫性是不相應。凡夫法是相應不相應。如相應不相應。有依無依等。說亦如是。復次凡夫性是不染污。凡夫法是染污不染污。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異趣所行。是凡夫性。異趣所得陰界入法。是凡夫法。如牛羊禽獸所行是牛羊禽獸性牛羊禽獸所得法是牛羊禽獸法。如是等相。是名差別。
若凡夫性不斷。亦成就凡夫性耶。若成就凡夫性。彼凡夫性不斷耶。乃至廣作四句。凡夫性不斷不成就凡夫性者。生欲界凡夫人。未離初禪欲。從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離初禪欲未離第二禪欲。從第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乃至離無所有處欲。非想非非思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生初禪凡夫人未離第二禪欲。第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離第二禪欲未離第三禪欲。從第三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乃至離無所有處欲。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如凡夫人生初禪。乃至生識處。說亦如是。凡夫人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凡夫人則爾。聖人云何。聖人未離欲界欲。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從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非想非非想處。凡夫性不斷亦不成就。是名不斷亦不成就。成就非不斷者。凡夫人生欲界。離欲界欲。成就欲界凡夫性非不斷。生初禪離初禪欲。乃至廣說。無所有處。離無所有處欲。成就無所有處凡夫性非不斷。是名成就非不斷。不斷非不成就者。凡夫人生欲界中。未離欲界欲。欲界凡夫性不斷非不成就。生初禪未離初禪欲。乃至生無所有處。未離無所有處欲。說亦如是。生非想非非想處。彼凡夫性不斷非不成就。是名不斷非不成就。非不斷不成就者。凡夫人生欲界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從初禪地。乃至無所有處。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生初禪中離無所有處欲。從第二禪。乃至無所有處。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乃至生識處。離無所有處欲。無所有處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空處乃至欲界。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凡夫人生無所有處識處。乃至欲界。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生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乃至欲界。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一切阿羅漢。三界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阿那含離無所有處欲。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乃至聖人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欲界凡夫性。非不斷不成就。是名非不斷不成就。若凡夫性已斷亦不成就耶。若不成就凡夫性已斷耶。乃至廣作四句。彼初句作此第二句彼第二句作此初句彼第四句作此第三句。彼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凡夫性若是數滅。復是非數滅耶。若是非數滅。復是數滅耶。乃至廣作四句。是數滅非非數滅者。凡夫人離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是也。是非數滅非是數滅者。聖人未離欲界欲是也。是數滅亦非數滅者。聖人離欲界欲。諸地說亦如是。乃至阿羅漢。三界凡夫性。得數滅亦得非數滅。非數滅非非數滅者。未離欲凡夫人是也。問曰。頗有法一種時捨九種時斷耶。答曰有。謂凡夫性是也。一種時捨者。謂苦法忍是也。九種時斷者。謂離欲界欲時。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是也。諸法與邪見相應。復與邪覺邪。乃至廣說。問曰。何以說凡夫性。次說八邪枝耶。答曰。以此二法展轉相扶持故。凡夫性扶持八邪枝。八邪枝扶持凡夫性。復次行者憎惡此八邪法。而修道故。諸法與邪見相應。復與邪覺邪。乃至廣作四句。邪見一切地中可得。非一切染污心中可得。邪覺一切染污心中可得。非一切地中可得。此中說謗因果邪見。不盡說五邪見。是以作大四句。與邪見相應非邪覺者。邪覺相應邪見。欲界未至禪地禪地邪見相應聚中邪覺體。與邪見相應非邪覺。所以者何。以三事故。自體不應自體。一者一剎那中無二邪覺。二者前後剎那不俱。三者除其自體。與他一切法作緣。餘邪覺不相應邪見相應法。彼是何耶。謂禪中間。乃至無色界。九大地法。九煩惱大地睡心觀。如是等法。與邪見相應非邪覺。所以者何。彼地無邪覺故。邪覺相應非邪見者。邪見相應邪覺。欲界未至禪初禪邪見體。應於邪覺。所以者何。以三事故。自體不應自體。如前說。餘邪見不相應邪覺相應法。彼是何耶。除欲界未至禪初禪邪見相應法。諸餘染污聚邪覺相應法。謂身見邊見戒取見取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聚。如是等法。與邪覺相應非邪見。所以者何。彼聚中無邪見故。邪見相應亦邪覺者。除邪覺應邪見。除邪見應邪覺。餘邪見邪覺相應法。彼是何耶。謂欲界未至禪初禪邪見邪覺相應聚。除其自體。除慧餘有九大地。餘惡慧。餘九煩惱大地。心觀睡時眠時。如是等法。與邪見相應。亦應邪覺。不與邪見邪覺相應者。邪覺不應邪見。彼是何耶。謂除欲界未至禪初禪邪見相應聚邪覺。諸餘染污聚邪覺體。不應邪見。所以者何。聚各異故。亦不應邪覺。所以者何。自體不應自體。以三事故。亦如上說。邪見不應邪覺。彼是何耶。謂禪中間。乃至無色界邪見。不應邪覺不應邪見。所以者何。以三事故。自體不應自體。亦如上說。亦不與邪覺相應。彼地無覺故。諸餘心心數法。謂除中間禪乃至無色界邪見相應法。諸餘染污聚。不與邪見相應。彼聚中無邪見故。不與邪覺相應。彼地中無邪覺故。善心不隱沒無記心。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善心無記心不應者。非染污故。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不應者。非緣法故。
諸法與邪見相應。復與邪方便耶。若與邪方便相應。復與邪見耶。乃至廣作四句。邪見一切地可得。非一切染污心中可得。邪方便一切地一切染污心中可得故。作中四句。邪見相應非邪方便者。邪方便應邪見。邪見相應邪方便體。應於邪見非邪方便。以三事故。自體不應自體。亦如上說。應邪方便非邪見者。謂邪見邪方便聚中邪見體。應邪方便非邪見。所以者何。以三事故。自體不應自體。亦如上說。餘邪見不相應法邪方便相應法。彼是何耶。除邪見相應聚。諸餘染污聚。與邪方便相應非邪見。如是等法。與邪方便相應非邪見。所以者何。彼聚中無邪見故。與邪見亦與邪方便相應者。除邪方便應邪見。諸餘邪見相應法。除邪方便者。以邪方便多故。除邪見相應聚邪方便體。彼是所除。諸餘邪見相應法。亦除邪見體。是為於彼聚中除邪方便體。亦除邪見體。諸餘心心數法。彼是何耶。謂除慧餘九大地。除惡慧餘九煩惱大地。心覺觀睡無慚無愧眠應隨相說。不與邪見邪方便相應者。邪方便不應邪見。彼是何耶。謂除邪見相應聚。諸餘染污聚。彼聚中邪方便體。不應邪見。所以者何。彼聚中無邪見故。不應邪方便。以三事故。自體不應自體。亦如上說。諸餘心心數法。謂善不隱沒無記。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善心不隱沒無記心。非染污故。色無為心不相應行。非緣法故。如邪見邪方便。邪念邪定。說亦如是。邪覺對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
諸法與邪方便相應。復與邪念相應耶。乃至廣作四句。此二法一切地一切染污心中可得。是故作小四句。與邪方便相應不與邪念相應者。謂邪念是也。邪念體應邪方便非邪念。所以者何。以三事故。體不自應。亦如上說。邪念相應非邪方便者。謂邪方便是也。餘如上說。亦與邪方便邪念相應者。除邪方便邪念體。諸餘染污心心數法。彼是何耶。除念餘九大地八煩惱大地睡覺觀眠時心。無慚無愧應隨相說。非邪方便非邪念相應者。諸餘心心數法。謂善心不隱沒無記心。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所以如前說。如邪方便對邪念。對邪定亦如是。邪念對邪定亦如是。
問曰。此八邪枝。幾在欲界。幾在色無色界。答曰。欲界有八。色界有八。無色界有四。除邪語邪業邪命邪覺。幾見道斷。幾修道斷。答曰。一是見道斷。謂邪見。三是修道斷。謂邪語邪業邪命。四是見道修道斷。謂邪覺邪方便邪念邪定。問曰。此中何故最後說諸邪枝耶。答曰。欲顯現世第一法功用故。此乾度初明出要善法。如世第一法。能入見道。能生聖道。聖道見道。能壞邪見。是故始明聖道。終明邪道。
世第一及智 人品與愛敬
無慚色無義 思品最在後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宋本此卷首云。智犍度八道品中。若成就見亦成就智耶云云。乃至卷末云。與喜覺支相應非念覺支相應者等。由二十六紙文。其與國本宋本迥異者何耶。今撿宋本錯亂。此文全是此論第四十八卷之文。而重書為此第二十四卷耳。今依二本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