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四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輸入者 徐潔英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夏桂蘭 改稿者 劉海燕 轉妙法輪品下 爾時世尊。作是思惟。往昔諸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在何方所。轉於無上微妙法輪。於時世尊。發是心已。其地即時自然涌出。異於餘方。 爾時世尊。復如是念。往昔諸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云何而轉無上法輪。為當坐轉。為當臥轉。於時世尊。發是心已。彼地方所。即現五百師子高座。世尊見此五百座已。即發敬心。以敬過去諸世尊故。三匝圍繞三高座已至第四座。即上其上。加趺而坐。譬如師子無所怖畏無所驚動。時憍陳如。五比丘等。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即今悉有如許佛來同說法也。云何乃有若干高座。爾時佛告五比丘言。汝諸比丘。今應當知。此賢劫中。有五百佛。出現於世。三佛已過入般涅槃。我今第四。出現於世。餘者當來續復興顯爾時世尊。復如是念過去諸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為轉金輪。為轉銀轉。轉頗梨輪。轉琉璃輪。為當轉於赤真珠輪。轉馬瑙輪。轉硨輪。轉虎珀輪。轉珊瑚輪。轉七寶輪。為轉木輪。 爾時世尊。如是念時。於心內發自智見。知過去諸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依四聖諦。次第三轉十二種相因緣。而轉無上法輪。而世間中。無有沙門及婆羅門。或天或魔。或梵世界。無一眾生能作如是自在無畏轉法輪者。 爾時世尊。箕宿月初十五日內。十二日昊過半人影。當如是時。名毘闍耶(隋言難勝)北面而坐。合於鬼宿及房宿時。轉於無上清淨法輪。一切世間。所有沙門。及婆羅門天魔梵等。無有能轉如是法輪。以房宿日轉輪。無礙說法。依世故以此日。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如是言音。所謂如來有此言音。善能教授。善能慰喻。能教不缺。能教恭敬。不曲不諂。不麗不麤。不綺不朴。柔順調和。善能作業。不緩不急。無有妨礙。真正微妙。善巧分明。流靡甘美。悅可眾情。無濁無垢。不可毀壞。無與等者。離染清淨。久來常捨。不失不乏。無結無縛。解脫光潔。不貧不吃。亦不軟弱。能為一切眾生生樂。能與一切眾生身體。而作潤澤。能發一切諸眾生心。能斷慾心。斷瞋恚心。斷愚癡心。能攝諸魔。能破諸罪。悉能降伏一切外道。 世尊音響。善能教他。猶如鼓聲。猶如梵聲。猶如迦羅嚬伽鳥聲。如帝釋聲。如海波聲。如地動聲。崑崙震聲。孔雀鳥聲。拘翅羅聲。命命鳥聲。如鴈王聲。猶如鶴聲。猶如師子猛獸王聲。猶如箜篌琵琶。五絃箏笛等聲。聞者能令一切歡喜。教誨分明。意喜樂聞。微妙甚深。無處乏少。能令眾生造諸善根。聞者不空。字體分炳。文句顯了。義業幽邃。法藏真實。合時合節。合三摩耶。不過時授。知諸根情。順於法句。以諸種種布施莊嚴。持戒清淨。忍辱含受。精進勇猛。諸禪寂定。奮迅神通。智慧分別。世間善惡。慈成就樂。悲無勞倦。喜歡捨離。建立三乘。紹三寶種。分別三聚。淨三脫門。實語訓誨。智人所歎。聖所可意。無量無邊。猶如虛空。遍至一切。諸相具足。 世尊如是聲音。告諸五比丘言。汝諸比丘出家之人。恒常須捨世間二事。何等為二。一受欲樂。凡有行動。依於聚落。凡夫所歎。此須棄捨。第二捨者。自身所困。受苦之處。非聖所歎。不得自利。不得利他。此法須捨。而說偈言。 自身損處速棄捐 諸根境界悉須捨 若能捨此二種法 即得甘露正真道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當知。我如是捨彼二邊已。說有中路。我自證知。為開眼故。為作智故。為寂定故。為諸通故。為覺了故。為沙門故。為涅槃故。而得成就。汝等比丘。若欲得知。出有中路。如我所證。為開眼故。為生智故。為寂定故。乃至涅槃八正聖道。所謂正見正分別。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汝等比丘。此是中路。我已證知。為開眼故。為生智故。為寂定故。為發諸通。為覺了故。為沙門故。為涅槃故。當得成就。而說偈言。 如是八種正路因 除滅死生恐怖盡 既得除滅諸業已 永更不受一切生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比丘。至心諦聽。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若滅聖諦。得道聖諦。如此名為四種聖諦。 諸比丘。何等相名為苦聖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憂悲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此諸苦故。名苦聖諦。 諸比丘。何等名為苦集聖諦。所謂此愛數數動心。發思慾事。處處思想。是則名為苦集聖諦。 諸比丘。何等名為苦滅聖諦。所謂彼愛遠離棄捨。悉除滅盡。不留餘殘。心及心想。一切寂定。是則名為苦滅聖諦。 諸比丘。何等名為得道聖諦。逮得於此八正聖路。所謂正見正分別。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名滅苦得道聖諦。 此苦聖諦。我往昔來。不從他聞。於諸法中。自生眼智。生意生明。生誓願。生智慧。此苦聖諦。須如是知。乃至未聞。諸法之中。生眼智慧。彼苦聖諦已照知竟(梵本再疊今略取要) 如是苦集聖諦。不從他聞。於諸法中。生眼及智。彼苦集法。悉須滅之。如是乃至。苦集聖諦。已滅盡訖。 如是苦滅聖諦。不從他聞。於諸法中。生眼及智。彼苦滅諦。今應須證。如是乃至生智慧已。苦滅聖諦。得證知盡。如是苦集滅已得道聖諦。不從他聞於諸法中。生眼及智。彼苦集滅。知得道證。乃至生智慧。還彼苦滅。得道證竟(已上四章並皆疊道) 諸比丘。乃至我此四種聖諦。如是三轉十二因緣。如實未證。我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可得言我覺了也。 諸比丘。我以此四聖諦三種轉如實十二相證。然後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可言我覺了也。 諸比丘。我於爾時。生智生見。不散亂心。正得解脫。諸比丘。此我最後生。更不受有也。 佛說如是法相之時。長老憍陳如。即於彼坐。遠塵離垢。除諸纏縛。淨諸煩惱。於諸法中。得淨眼智。所有集法。一切皆滅。知法滅已。如實證知。譬如淨衣。無有垢穢。無有黑縷。隨所染處。而受其色。如是如是。彼憍陳如。即於坐處。諸垢皆除。煩惱盡滅。得法眼淨。如實而知。是時彼會六萬天子。遠塵離垢。亦於諸法。得淨眼智。 爾時世尊。作師子吼。說是偈言。 不可言說法甚深 真如寂靜無名字 最勝憍陳如先證 我所求道得不空 而有偈說。 如是甚深法說時 最勝世尊慈悲行 憍陳如得淨法眼 復有諸天億萬千 爾時所有地居諸天。聞世尊說如是法相。一時大唱。作如是言。仁者各知。今日婆伽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在波羅鹿野苑中。往昔諸仙所居住處。轉於無上微妙法輪。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梵若魔。實不能轉如是法輪。而說偈言。 善哉世尊真如見 為眾轉甘露法輪 持戒禪定輻輞釭 慚愧精進軸鐧轂 甚深無異正真說 建立是輪三界尊 今在波羅城邊 鹿野苑中如是轉 爾時彼處地居諸天。唱是聲已。其聲上徹四天王天。四王聞已。復傳唱聲。其聲中作如是言說。今日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在波羅鹿野苑中。轉於無上微妙法輪。一切世間。若有沙門。及婆羅門。若梵若魔。實無有人能然轉者。 四天王天。作是聲時。忉利天聞。忉利天王。如是作聲。夜摩天聞。夜摩作聲。兜率天聞。兜率作聲。化樂天聞。化樂作聲。他化天聞。他化作聲。梵天王聞。時梵天王。即作是言。今日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在波羅鹿野苑中。轉於無上微妙法輪。一切世間。若有沙門。及婆羅門。一切魔梵。實不能轉。如是次第。經一念頃時上諸天。各各相告。其聲遍滿如是乃至大梵天所。 爾時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既聞聲已。復發如是梵音唱言。今日世尊佛婆伽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在波羅鹿野苑中。轉於無上微妙法輪。一切世間。若有沙門。若婆羅門。天人魔梵。實無有人能作如是如法轉者。如是次第。至有頂天。 爾時世尊。當轉法輪。是時天人魔梵沙門。及婆羅門。一切世間。大光普照。其鐵圍山。大鐵圍山。其兩山間。幽冥黑暗。所有眾生。受極重苦。而此日月。如是光明。如是大德。如是神通。如是威力。如是自在。而於彼處。不能照耀。不能令光。佛威神故。彼處普照。其中眾生。得光明故。各各相見。各各相知。各相謂言。此處亦復有眾生也(已上兩句梵本再稱) 爾時世界土地。所有一切樹木。百卉藥草。悉皆順時。隨其種類。大小各各。自生莖葉花果。生已花自然來雨於佛上。為供養故。其虛空中。清淨無有塵霧煙霞。暫起輕雲。降微細雨。以灑於地。雨水清涼。具八功德。雨已還晴。復起微風。涼冷調適。四方皆淨。顯現分明。無有塵翳。上界虛空。諸天聚集。作天音樂。唱天妙歌。雨天種種曼陀羅花。并及摩訶曼陀羅花。又雨諸天細妙之衣。雨天金銀琉璃。所作七寶蓮花。復雨無量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下如來上。復雨無量種種雜香末香塗香。散如來上。散已復散。如來坐處。四面周匝。方一由旬。其種種花。悉皆遍滿。間無空缺。復此大地。六種震動。動遍動等遍動。震遍震等遍震。涌遍涌等遍涌。吼遍吼等遍吼。覺遍覺等遍覺。一切眾生。一向悉皆受大快樂。於彼時中。無一眾生有慾惱者。瞋恚惱者。愚癡惱者。我慢惱者。貢高惱者。不驚不怖。無一眾生造作諸罪。若患眾生。即得除差。飢渴眾生。即得飽滿。酒醉眾生。即得醒悟。顛狂眾生。皆得本心。盲者得視。聾者得聽。若有六根不完具者。悉得具足。貧凍裸露諸眾生等。皆得富饒。羸瘦眾生。皆得肥滿。繫閉眾生。皆得解脫。枷鎖杻械諸眾生等。自然得出。地獄眾生。即得滅惱。六畜眾生。無有驚怖。餓鬼眾生。飢渴得定。如是因緣。其憍陳如。得名證智。 爾時長老憍陳如。身如實得見一切諸法。如實得知一切諸法。如實得證一切諸法。如實得度煩惱險路。度煩惱磧。度無疑處。心中決定無有滯礙。已得無畏。不從他學。時憍陳如。知彼法行。從坐而起。頂禮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入佛法。世尊度我。以為沙門。與具足戒。願作比丘。 爾時佛告憍陳如言。善來比丘。入我法中。行於梵行。盡苦邊故。是時長老憍陳如。身即便出家。成具足戒。餘四比丘。各說法要。隨機教授。而彼眾中。有三比丘。乞食他行。唯二比丘。稟受教誨。其後三人。既將食來。合有六人。相共坐食。彼等已得如來說法教化承受。當是之時。次一長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賢)其次長老名婆沙波(隋言起氣)是等二人。即於坐中。遠塵離垢。盡諸結惑。淨煩惱界。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所有結惑。一切皆盡。識無常法如實證知。譬如淨衣。無有黑縷。無有脂膩。隨所欲染。受正其色。如是如是。而彼長老跋提梨迦。并及長老婆沙波等。在於彼坐。遠塵離垢。得淨法眼。略說乃至。即成出家。得具足戒。 如是次第。彼後來人所乞食者。如法教化。如法攝受。世尊如法示現之時。彼之長老摩訶那摩(隋言大名)并及長老阿奢踰時(隋言調馬)即於彼坐。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淨法眼。如是如是長老大名長老調馬。即於彼坐。盡煩惱垢。如實證知。彼等自見得諸法相。度法相已。無復疑心。到無畏地。不從他聞。於佛法中。得知證已。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在於佛前。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與我具戒。 爾時佛告二比丘言。汝等比丘。善來入我自說法中。行於梵行。正盡苦邊。時二長老。即成出家。得具足戒。而有偈說。 小賢起氣憍陳如 摩訶那摩及調馬 彼等初證知見此 如來甘露鼓法門 爾時世尊。即告彼等五比丘言。汝諸比丘。我日夜恒行正念故。正行行已。得於無上正真解脫。具足證知。汝等比丘。應當學我作如是念。行於正行。汝等亦當得此無上正真解脫。當證知耳。 爾時魔王波旬。往詣佛世尊所。到佛所已。即以偈頌。而白佛言。 瞿曇以慾愛自纏 一切天慾及人慾 今既入此大纏縛 我決不放汝沙門 爾時世尊。思惟知是魔波旬說。世尊如是思惟知已。即還以偈答波旬言。 我以久脫諸愛纏 天慾人慾悉並離 大縛我既得出訖 況復汝先被我降 爾時魔王波旬聞佛說此偈已默然而住。如是思惟。沙門瞿曇。知我意行。沙門釋子。見我心情。即懷悵怏。苦惱不樂。於彼地方。沒身不現。 爾時世尊。復更重告五比丘言。汝等比丘。若知諸色是無我者。是色則不作惱壞相。當不受苦。應如是見。應如是知。如是有色。以色無我。是故一切色。能生惱。色能生苦。雖生苦惱。亦不可得色之定性。色既不定。亦不可願色如是有。亦不可道願如是無。其色既然。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汝等比丘。當知於識亦無有我。識若有我。此識應當不作於惱。不作於苦。以識體無不可得故。云何乃得作如是有。亦不可道願如是無。以識無我。是故識能作惱作苦。以識本無。即不可願識如是有如是不有。 復告比丘。於汝意云何。識為當常為當無常。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此識無常。佛復問言。識既無常為苦為樂。諸比丘言。世尊。此識是苦。佛復告言。識既是苦無常破壞。非是正法。非是常住。若能如是見於識者。乃可能作如是思惟。彼是於我。或我是彼。或我見我是於我耶。諸比丘言。不也世尊。 佛告諸比丘。汝等當知。所有諸色。或過去色。現在未來。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上若下。若近若遠。一切不可作如是念。彼是於我。我是於彼。如是如是。如實正智。應須如是。所有一切受想行識。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上下。遠近諸識。不作是念。我是於彼。彼是於我。或我是我。如是如是。如實正見。當如是知。 佛告諸比丘。汝等當知。若有多聞聲聞之人。能作如是思惟見者。當厭離色受想行識。既厭離已。一切不樂。既心不樂。而得解脫。既得解脫。當生是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如是知。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時五比丘。於有為中。諸漏滅盡。心得解脫。當於是時。此世間有六阿羅漢。一是世尊。五是比丘。而於後時。如來授記。汝等比丘。若知我初轉於法輪說法之時。不違我教。最第一者。謂五仙首其憍陳如比丘是也。 時諸比丘。聞是語已。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其憍陳如長老比丘。作何善根。以是因緣。如來初轉無上法輪。其能不違。作是語已。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比丘。至心諦聽。我念往昔。還在此處波羅捺城。有一瓦師。是時彼有一辟支佛。身體帶患。欲治病故。入於聚落。夏將欲至。其辟支佛。為治病故。詣瓦師邊。既到彼已。語瓦師言。仁者瓦師。汝若不辭。我寄汝家一夏安坐。乃至治病。將息差故。時彼瓦師。以清淨心。白辟支佛。作如是言。善哉大仙。此語不違。隨意而住。我當稱力。給奉大仙。四事供養。時彼瓦師。為辟支佛。去家不遠。作一房屋。與彼令坐。安施臥具。蠅拂燈脂。時辟支佛。即於彼夜。入火三昧。時彼瓦師。見大火光。作是思惟。何故此燈如是熾明。而久不滅。莫彼草屋被火所燒。 爾時瓦師。安徐輕足。至草菴所。密私伺看。見辟支佛。結加而坐。如大火聚。熾然放光。其身儼然不被燒爇。瓦師見已。速疾卻看。急走而還。後日信心倍生希有。而彼尊者辟支佛。住彼瓦師家。如是寂靜。經停一夏。安居將養。而彼瓦師所須四事。悉皆供奉。而供養之。復將醫師。遣為治病。須藥療者。悉皆與之。而不能得彼辟支佛身病損差。彼辟支佛。既因身病。遂便命終。 爾時瓦師。見彼尊者辟支佛身入般涅槃。見已悵怏。憂愁不樂。啼哭流淚。鳴呼稱冤。是時無量無邊人民。聞彼瓦師哭泣聲已。詣彼借問言。汝瓦師。何故如是嗚呼而哭。時彼瓦師。向彼人輩。說辟支佛神通因緣。此之仙人。如是精進。如是持戒。常行妙法。我將醫師。來為療治。不能得差。 爾時別有諸辟支佛。唯少一人。不滿五百。將栴檀木。以神通飛。從空而來。闍維於彼辟支佛身訖。而慰勞彼瓦師言。仁者瓦師。汝心應生歡喜踴躍遍滿於體。何以故。汝既供養此仙人身。汝此功德。汝當來世大得善利。汝見我等神通已不。瓦師言見。 爾時彼等諸辟支佛。復語瓦語。作如是言。如今我等所作神通。此之仙人神通亦然。於我等邊。此最老大。時彼瓦師。即問彼等辟支佛言。尊者今居在何處所。諸辟支佛。報瓦師言。去於此處。有一聚落。名王舍城。去城不遠。有一山名諸仙居山。我等居在彼處而住。 爾時瓦師。即白彼等辟支佛言。善來諸仙。受我家食訖隨意去。 爾時彼等諸辟支佛。一切皆受彼之飯食。食訖已後語瓦師言。於當來世。有佛出現。汝於彼邊。發心乞願。藉此功德清淨之心。聞已即白彼諸仙聖辟支佛言。尊諸仙輩。前我門師。最老最大。願我亦然。亦未來世。當得值遇釋迦如來。教法之中。得出家者。願我老大成最上座。彼等仙言。願汝此誓決成就也。 爾時彼等諸辟支佛。與於瓦師此誓願已。即從彼處。飛空而去。瓦師既見辟支佛等。飛騰虛空。神通而行。以清淨心。觀彼等行。合十指掌。頂禮彼等。爾時瓦師。見彼尊者辟支佛身入般涅槃。收其舍利。而起於塔。莊嚴彼塔。著好相輪。輪內懸鈴。繒綵幡幢。將諸香花。燒香末香塗香。而以供養。發誓願言。藉此善根。於當來世。願值於彼釋迦如來。彼所說法。願我證知。我於彼邊願成最大最老聲聞。汝等比丘當知。爾時彼瓦師者。今此長老大憍陳如比丘是也。其憍陳如。往昔供養彼辟支佛。以是善根因緣力故。今於我邊。最初說法。而得證知。我復授記。於諸僧內。最初知法。不違我心。於先出家。謂憍陳如比丘是也。 佛本行集經耶輸陀因緣品第三十八上 爾時波羅國。去城不遠。於中有一尼拘陀樹。彼樹扶蓊蔚滋茂。其城內外。一切人民。或諸王子。宰相百官。皆悉以時祭祀承事供養彼樹。其樹所有人來乞願。願我此願。皆得稱可。我有所作。皆當得成。若我成就如是事時。我當祭祀奉報恩福。而彼等人。或復先世業種清淨。或福力強。成就彼因。或逐現報。而隨心念。謂言此樹能與我願。而彼人來。作大供養。而報賽之。復有別人。來乞於願。隨願亦成。若復有人。來彼樹間。乞求男女。其人先業福德因緣。而得男女。而彼等人。各心念言。彼等樹能與我男女。彼等人來。各大祭祀。作大供養。報償彼樹。而彼林樹。一切人民。為其作名。號曰乞求所願。皆得如是神樹。 爾時彼城有一最大巨富長者。名曰善覺。而彼長者。多有資財。勢力自在。無量畜牧。所謂象馬牛羊駱駝。及驢騾等。無所乏少。豐饒五穀。多有奴婢。音聲伎妾。估客作人。真珠虎珀。琉璃頗梨。硨碼瑙。白玉珂貝。金銀銅錢。眾事具足。無所騫闕。其長者宅。猶如北方毘沙門天大王宮殿。一種無異。時彼長者。無有男女。所有親眷來往之者。作如是言。謂仁長者。若仁自知。仁家巨富。多有勢力。略說乃至。眾事備悉。但仁家中。無有子息。而此城外。有一神樹。名曰乞求所願。皆得彼樹。若有男子女人。來從乞求男女皆得。長者何故不往詣於彼樹邊乞求索男女。若能乞者。必應得生男女不疑。勿令仁家種族斷絕。 時彼長者。報其一切諸親族言。何有是事。而彼樹木。無識無情。若能與人男女願者。無有是處。凡男女者。皆由父母先業因緣。或復福力。而得男女。而彼人言。我等自身各親祈請。並彼樹邊。得於男女。以得願故。至彼樹所。作大供養。報償彼樹。時彼長者諸親眷屬。再過三過。慇懃勸請彼長者言。汝大長者。不可不信。彼樹實能如是與願。彼已得男。彼已得女。長者但去彼樹能與人之心願。索男得男。索女得女。決定無疑。 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