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竺佛念1

2行經第二後3

爾時,佛告阿難:「時王自念本積何功德?修何善本?今獲果報,巍巍如4是。復5自思念:以三因緣,致此福報。何謂三6?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禪思,以是因緣,今獲報。王復自念今已受人間福報,當復進修天福之業,宜自抑損,去離憒鬧,隱處閑居,以崇道術。時,王即命善賢寶女,而告之曰:『今已受人間福報,當復進修天福之業,宜自抑損,去離憒鬧,隱處閑居,以崇道術。』女言:『唯諾,如大王教。』即敕外,絕於侍覲。」
「時,王即昇法殿金樓觀,坐銀御床,思惟淫欲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第一禪。除滅覺、觀,內信歡悅,歛7心專一,覺、無觀,生喜、樂,得第二禪。捨喜護,專念8不亂,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樂行,得第三禪。捨滅苦、樂,先除憂、喜,不不樂護念清淨9,得第四禪10。時,善見王起銀御床,出金樓觀,詣正樓,坐琉璃床,修習11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周遍廣普無量,除眾瞋恨12無嫉惡,默慈柔以自娛樂。悲、喜、心,亦復如是
「時,玉13女寶默自念言:久違顏色,思一侍覲,今者寧可奉現大王。時,寶女善賢八萬四千婇女曰:『汝等宜各沐浴湯,嚴飾服。所以然者,我等久違顏色,宜一奉覲14。』諸女聞已,各嚴服,沐浴澡潔。時,寶女善賢又告主兵寶臣集四種兵:『我等久違朝覲,宜一奉現。』時,主兵臣即集四兵,白寶女言:『四兵已集,宜是時。』於是,寶女八萬四千婇女四兵導從,詣金多鄰園,大眾震動聲聞於王。王聲已,臨窗而觀,寶女即前,戶側而立。
「時,王見女,尋告之曰:『汝止勿前,吾將出觀。』時,善見王起頗梨座,出正樓,下正法殿,與玉女寶詣多鄰園,就座而坐。時,善見王容顏光澤有踰於常,善賢寶女自念言:今者大王色勝於15常,是何異瑞?時,女尋白大王:『今者顏色異常,將非異瑞,欲捨壽耶?今此八萬四千象,白象寶為第一。金銀交飾,珞用寶珠,自所有,願少留意,共相娛樂,勿便捨壽,孤棄萬民。又八萬四千馬,力王為第一八萬四千車,輪寶第一八萬四千珠,神第一八萬四千女,玉女寶第一八萬四千居士居士第一八萬四千剎利,主兵寶第一八萬四千城,拘尸城第一八萬四千殿,正法殿第一八萬四千樓,正樓第一八萬四千座,寶飾座16第一八萬四千億衣,柔軟衣17第一八萬四千種食,味味珍異。凡此寶,皆所有,願少留意,共相娛樂,勿便捨壽,孤棄萬民。』
「時,善見王答寶女曰:『自汝昔來恭奉於我,慈柔敬順,言無粗漏今者何故,乃作此語?』女白王曰:『不審所白有何不順?』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馬、寶車金輪、宮觀、名服、餚18膳,斯皆無常,不可久保,而勸我留,豈是順耶?』女白王言:『不審慈順當何以言?』王告女曰:『汝能言:象馬、寶車金輪、宮觀、名服、餚膳,斯皆無常,不可久保,戀著,以勞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幾當就後世,夫生有死,離,何此而永壽者?宜割愛以存道意。斯乃名曰敬順言也。』
阿難!時,玉女寶聞王此教,悲泣號啼19,捫20淚而言:『象馬、寶車金輪、宮觀、名服、餚膳,斯皆無常,不可久保,戀著,以勞神思。所以然者,王壽未21幾當就後世,夫生有死,離,何此而永壽者?宜割愛以存道意。』
阿難!彼玉女寶撫此言頃,時善見王忽然終,猶如壯士美飯一餐有苦惱,魂神生第七梵天22。其善見死七日後,輪寶自然不現,象寶馬寶、玉女寶、居士寶、主兵寶同日終。城池、法殿、樓觀、寶飾、金多鄰園,皆變為土木。」
佛告阿難:「此有為法無常變易,要歸磨23滅,貪欲厭,消24人命25戀著恩受,知足。唯聖智,諦見道者,爾乃知足阿難!我自憶念,曾於此處六返26,作轉輪聖王,終措骨於此。今我成無上正覺,復捨性命,措身於此,自今已後,生死永絕,有方土,措吾身處,此最後邊,更不27。」
爾時世尊拘尸那竭城本所處,娑羅園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諸末羅:『諸賢!當知如來夜半於娑羅雙樹間當般涅槃28,汝等可往諮問所疑,面受教誡,宜及是時,無從後悔。』」
是時阿難佛教已,即從座起,佛而去。與一比丘垂淚而行,入拘尸城,見五百末羅以少因緣,集在一處
時,諸末羅阿難來,即起作禮,於面立,白阿難言:「不審尊者今入此城,何甚29晚暮?何作為?」
阿難垂淚言:「吾為汝等,欲相饒益,故來相告。卿等當知,如來夜半30般涅槃,汝等可往諮問所疑,面受教誡,宜及是時,無從後悔。」
時,諸末羅聞是言已,舉聲悲號,宛轉躄地,絕而復甦31,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同舉聲言:「佛取滅度,何其駛哉!佛取滅度,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
是時阿難慰勞末羅言:「止!止!勿悲!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而常存者,無有是處不云乎?離,生必盡。」
時,諸末羅各相謂言:「吾等還歸,諸家屬,并持五百張32,共詣雙樹33。」
時,諸末羅各歸舍已,諸家屬,并持疊,出拘尸城,詣雙樹間,至阿難所。阿難遙見,默自念言:彼人多,若一一見佛,恐未周聞,佛先34滅度今寧可使於前夜35見佛。即將五百末羅及其家屬,至世尊所,禮足,在面立。阿難白佛言:「某甲某甲諸末羅等及其家屬,問訊世尊居增損。」
佛報言:「勞汝等來,當使汝等壽命延長,無病無痛。」阿難乃能末羅及其家屬,使見36世尊
時,諸末羅禮足,於面坐。爾時世尊無常示教利喜。時,諸末羅歡喜,即以五百張疊37,奉上世尊為受之,諸末羅即從座起,佛而去。
是時,拘尸城內,梵志38,名曰須跋39,年百十,耆舊多智,聞沙門40瞿曇今夜雙樹滅度自念言:吾於法疑,瞿曇能解41意,今當及時自力而行。即於其夜,出拘尸城,詣雙樹間,至阿難所,問訊已,面立,白阿難曰:「我聞瞿曇沙門今夜滅度,故來至此,求一相見。我於法有疑,願見瞿曇意,寧有閑暇得不?」
阿難報言:「止!止!須跋佛身有疾,無勞擾也。」
須跋固請,乃至再三:「吾聞如來時一出世,如優曇缽42時乃出,故來求現,欲決所疑,寧有閑暇暫不?」
阿難43如初:「佛身44有疾,無勞擾也。」
時,佛告阿難45:「汝勿止,聽使來入,此欲決疑,無嬈亂也,設聞我法,必得開解46。」
阿難乃告須跋:「汝欲覲佛,宜是時。」
須跋即入,問訊47面坐,而白佛言:「我於法有疑,寧有閑暇決所滯不?」
言:「恣汝所問。」
須跋即問:「云何瞿曇諸有別眾,自稱為師,不蘭迦葉48末伽梨憍舍梨49浮陀翅舍金披羅50、波浮迦旃51、薩若毗耶梨弗52揵子53,此諸師等,各異法瞿曇沙門能盡知耶?不盡知耶?」
言:「止!止!用論此為,吾悉知耳。今當為汝說深妙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須跋受教,佛告之曰:「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54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今我法中有八聖道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外道異眾沙門果。」爾時世尊須跋而說頌曰:

「我年九,出家道;
須跋成佛,今已五十年。
戒定智慧行,處而思惟
說法之要,此外55沙門。」

佛告須跋:「若諸比丘皆能自攝56,則此世間羅漢不空。」
是時須跋阿難言:「諸有57沙門瞿曇已行梵行,今行、當行者,為大利阿難!汝於如來所修梵行,亦大利。我得面覲如來,諮問所疑,亦大利。今者,如來則為以弟子58而莂59我已60。」
白佛言:「今寧得於如來法中出家受具不?」
佛告須跋:「梵志我法中修梵行者,當試四月,觀其人行,察其志性,威儀61無漏失者,則於我法受具戒。須跋!當知在人行耳。」
須跋復白言:「外道學於佛法中當試四月,觀其人行,察其志性,威儀無漏失者,乃具戒。今能於正法中四歲使役62威儀有漏失,乃受具戒。」
佛告須跋:「我先已說在人行耳。」
於是,須跋即於其夜,出家受戒梵行63,於現法64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得如實智,更不有。時夜未久,即成羅漢,是為如來最後弟子,便先滅度後焉。
是時阿難後立,撫床悲泣,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曀,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學地65,所業未成,而佛滅度。」
爾時世尊而故問:「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時,諸比丘如來曰:「阿難比丘今在後撫床悲泣,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曀,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學地,所業未成,而佛滅度。』」
佛告阿難:「止!止!勿憂莫悲泣也。汝侍我以66來,有慈,無量言行有慈,有慈,無量67阿難!汝供養我,功德甚大,供養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及汝者。汝68精進成道不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佛給侍弟子69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然過去佛給侍弟子,語然後知;今我阿難,舉目即知:如來須是,世尊須是。此是阿難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轉輪聖王奇特未曾有法70,何等四?聖王時,舉國民庶皆來奉迎,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有厭足。轉輪聖王若住、若坐,及與71臥時,國內臣民盡來所,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有厭足,是為轉輪聖王奇特法。今我阿難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難然入比丘眾,見72歡喜,為眾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有厭足。復次,阿難然至比丘尼中、優婆塞中、優婆夷中,見俱歡喜,若與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有厭足,是為阿難未曾有奇特之法。」
爾時阿難偏露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現在四方沙門耆舊多智73經律,清德高行者來覲世尊,我因得74禮敬,親覲75問訊佛滅度後,彼不復來,所瞻對,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遊行禮敬寺已,死皆天,除得道者。」
佛告阿難:「我般涅槃後,諸釋種來,道者,當聽出家,授具足戒76,勿使留難。諸梵志為道,亦聽出家77具足戒,勿試四月78。所以者何?彼異論,若小稽留,則本見。」
爾時阿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闡怒79比丘虜??80自用,佛滅度後,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我滅度後,若彼闡怒不順威儀,不受教誡,汝等當共行梵檀罰81,敕諸比丘不得與語,亦勿往返教授從事。」
是時阿難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未82受誨者,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莫與見。」
阿難又白:「設見者,當如之何?」
言:「莫與共語。」
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
言:「自撿心83阿難!汝謂佛滅度後,護,失所持84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85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86下相87,當順禮度88,斯則出家敬順之法。」
佛告諸比丘:「汝等若於佛、法、眾有疑,於有疑者,當速諮問,宜及是時,無從後悔。及吾現存,當為汝說。時,諸比丘無言
佛又告曰:「汝等若於佛、法、眾有疑,於有疑,當速諮問,宜及是時89,無從後悔。及吾現存,當為汝說。」時,諸比丘又復然。
佛復告曰:「汝等慚愧,不敢問者,識,速來諮問90,宜及是時,無從後悔。」時,諸比丘又復然。
阿難白佛言:「我信此眾皆有淨信比丘疑佛、法、眾,疑於道者。」
佛告阿難:「自知今此中最小比丘見道跡,不趣道,極七往返,必苦際。」爾時世尊即記莂千弟子得道果。
時,世尊鬱多羅僧,出金色臂,告諸比丘:「汝等如來出世,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爾時世尊重觀此義,而說偈言:

「右臂紫金色佛現如靈瑞;
去來無常,現滅放逸

「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末後所說。」於是,世尊即入初禪91,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92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入空處定。從93定起,入處定。從處定起,不用定94。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滅想定95
是時96阿難阿那律97:「世尊般涅槃耶?」
阿那律言:「未也,阿難世尊今者在滅想定。昔親從聞,從四禪起,乃般涅槃。」
於時98世尊滅想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不用定。從不用定起,入處定,從處定起,入空處定。從處定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禪起,入第一禪。從第一禪起,入第二禪。從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佛般涅槃。當於爾時地大震動諸天世人皆大驚怖。諸有幽冥月光明所不照處,皆蒙明,各得見,迭相謂言:「彼人生此,彼人生此。」其光普遍,過99諸天光。
時,忉利天虛空中,以文100陀羅花、優缽羅、波101頭摩、拘摩頭102、分陀利花散如來上,及散眾會。又以天末栴檀103而散佛上,及散大眾佛滅度已,時梵天王104虛空中以偈頌曰:

一切昏萌類105,皆當捨諸陰
無上尊世間無等106
如來大聖雄,有無神力
世尊應久住,而今般涅槃107。」

爾時提桓108復作頌曰:

「陰有常,但為興衰法;
生者不死佛滅之為樂。」

爾時,毗沙門109復作頌曰:

「福樹大叢林無上娑羅
受供之良田雙樹滅度。」

爾時阿那律復作頌曰:

佛以無為住110,不用出入息
本由寂滅來,靈曜111於是沒。」

爾時梵摩112比丘復作頌曰:

「不以懈慢心,約己修慧;
無著所染113無上尊。」

爾時阿難比丘復作頌曰:

天人恐怖,衣毛為之豎;
一切皆成就,正覺滅度114。」

爾時金毗羅115復作116頌曰:

世間護,群生永盲冥117
不復睹正覺師子。」

爾時密跡力士118復作頌曰:

「今世與後世梵世諸天人,
更不復睹見,師子。」

爾時佛母119復作頌曰:

生樓毗120園,其道廣流布;
還到本生處,永棄無常身。」

爾時雙樹121復作頌曰:

「何時當復以,非時花散佛;
十力122功德具,如來滅度。」

爾時娑羅園林神復作頌曰:

「彼處最妙樂,佛於此長;
轉法輪,又於此滅度。」

爾時四天王123復作頌曰:

如來無上智,常無常論;
解群生苦縛,究竟入寂滅。」

爾時忉利天124復作頌曰:

「於億千萬劫,求125無上道
解群生苦縛,究竟入寂滅。」

爾時,燄天126王復作頌曰:

「此是最後衣,纏裹如來身
佛既滅度已,衣當何處127施?」

爾時兜率陀128王復作頌曰:

「此是末後身,陰、界於此滅;
喜想129老死患。」

爾時,化自在天130王復作頌曰:

「佛於今後夜,偃右脅而臥;
於此娑羅園,師子滅度。」

爾時自在天131王復作頌曰:

世間永衰冥,星王月奄墜;
無常之所覆,大智日永翳。」

爾時,異132比丘而作頌曰:

「時如泡沫,危脆誰當樂?
金剛身,猶為無常壞。
諸佛金剛體,皆亦歸無常
速滅如少雪,其餘復何異133?」

佛般涅槃已,時諸比丘悲慟殞絕,投於地,宛轉號咷,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134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5。」
時,諸比丘亦復如是,悲慟殞絕,投於地,宛轉號咷,不能自勝,歔欷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
爾時長老阿那律告諸比丘:「止!止!勿悲!諸天在上,儻有怪責。」
時,諸比丘阿那律:「上有幾天?」
阿那律言:「充滿虛空,豈可計量?皆於中徘徊騷擾,悲號踊,垂淚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奉。』是時諸天亦復如是,皆於中徘徊騷擾,悲號躄踊,垂淚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
時,諸比丘竟夜達曉,講法語已,阿那律阿難言:「汝可入城,語諸末羅:『佛已滅度所欲施作,宜及時為。』」
是時阿難即起,足已,將一比躄,涕泣入城,遙見五百末羅以少因緣,集在一處。諸末羅阿難來,皆起奉迎,禮足而立,白阿難言:「今來何早?」
阿難答言:「今為欲饒益汝故,晨來至此。汝等當知:如來昨夜已取滅度,汝欲施作,宜及時為。」
時,諸末羅聞是語已,莫不悲慟,捫淚而言:「何駛哉!佛般涅槃何疾哉!世間眼滅。」
阿難報曰:「止!止!諸君勿為悲泣,欲使有為變易者,無有是處。佛已先說:『生者有死,離;一切愛,無常存者。』」
時,諸末羅各相謂言:「宜各還歸,辦諸136及眾伎樂,速詣雙樹供養舍利137,竟一日已,以舍利置於上,使末羅童子舉床四角,擎持幡蓋138燒香散華伎樂供養,入東城門,遍諸里巷,使國人民139皆得供養;然後出西城門,詣顯處而闍維之。」時,諸末羅作此論已,各自還家,供辦香華及眾伎樂,詣雙樹間,供養舍利,竟一日已,以舍利置於上,諸末羅眾來140舉床141,皆不能勝。
時,阿那律語諸末羅:「汝等且止,勿空疲勞,今者諸天欲來舉床。」
末羅曰:「天以何142意,欲舉此床?」
阿那律曰:「汝等欲以伎樂供養舍利,竟一日已,以舍利置於上,使末羅童子舉床四角,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伎樂供養,入東城門,遍諸里巷,使國人民皆得供養;然後出西城門,詣顯處而闍維之。而諸天意欲留舍利七日之中,伎樂禮敬供養;然後以舍利置於上,使末羅童子舉床四角,擎持幡蓋散花燒香,作眾伎樂供養舍利,入東城門,遍諸里巷,使國人民皆得供養;然後出城北門,渡熙連禪河143,到天冠144而闍維之。是意,使床不動。」
末羅曰:「諾!快哉斯言!隨諸天意。」
時,諸末羅自相謂言:「我等宜先入城,街里街里145,平治道路,掃灑燒香,還來至此,於七日中供養舍利。」時,諸末羅即共入城,街里街里,平治道路,掃灑燒香,訖已出城,於雙樹間,以伎樂供養舍利。訖七日已,時日向暮舉舍利置於上,末羅童子奉舉146四角,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作眾伎樂,前後導從,安詳而行。
時,忉利諸天陀羅花、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天末栴檀散舍利上,充滿街路。諸天作樂,鬼神歌詠。時,諸末羅自相謂言:「且置人樂,請設天樂供養舍利。」
於是,末羅奉床漸進,入東城門,止諸街巷,燒香散花伎樂供養。時,有路夷147末羅女篤佛道,手擎金花,大如車輪,供養舍利。時,母舉聲讚曰:「此諸末羅大利如來末後於此滅度,舉國士民快得供養。」
時,諸末羅供養已,出城北門,渡熙連禪河,到天冠寺,置床於地,告阿難曰:「我等當復以148供養?」
阿難報曰:「我親從聞,親受佛教,欲葬149舍利者,當如轉輪聖王葬法。」
又問阿難:「轉輪聖王葬法云何?」
答曰:「聖王葬法:先以湯洗浴其身,以新貝周遍纏身,五百張疊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鐵槨中,栴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收拾150舍利,於四衢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國行人151塔,思慕正化饒益。『阿難!汝欲葬我,先以湯洗浴,用新周匝纏身,以五百張疊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麻油畢,舉金棺置於第鐵槨中,栴檀香槨次重於外。積眾名香,厚衣其上而闍維之。收撿舍利,於四衢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生獲福利,死天,除得道者。
時,諸末羅各相謂言:「我等還城,供辦葬具、花、貝、棺槨、香油及與疊。」時,諸末羅即共入城,供辦葬具已,還到天冠寺,以淨湯洗浴佛身,以新周匝纏身,五百張疊次如纏之。內身金棺,灌以香油,奉舉金棺置於第鐵槨中,栴檀木槨重衣其外,以眾名香而其上。
時,有末羅大臣名曰路夷,執大炬火,燃佛152,而火不燃。又有大153末羅次前燃154,火又155不燃。時,阿那律末羅言:「止!止!諸賢!非汝所能。火不燃,是諸天意。」
末羅又問:「諸天何故使火不燃?」
阿那律言:「天以大迦葉156將五百弟子從波婆157國來,今在半道158,及未闍維,欲見佛身,天知其意,故使159火不燃。」
末羅又言:「願遂此意。」
爾時大迦葉將五百弟子從波婆國來,在道而行,遇一乾子手執陀羅花。時,大迦葉遙見乾子,就往問言:「汝從何來?」
報言:「吾從拘尸城來。」
迦葉又言:「汝我師160乎?」
答曰:「知。」
又問:「我師存耶?」
答曰:「滅度已來,已經七日,吾從彼來,天華。」迦葉聞之,悵然不悅。時,五百比丘佛滅度,皆大悲泣,宛轉號咷,不能自勝,捫淚而言:「如來滅度,何其駛哉!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哉!群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伏。又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奉。」
時,彼中有釋種子,字拔難陀161,止諸比丘言:「汝等勿憂,世尊滅度,我自在。彼者162常言:『當行是,不行是。』自今已後,隨我所為。」
迦葉聞已,悵然不悅,告諸比丘曰:「速嚴衣缽,時詣雙樹,及未闍維,可得見佛
時,諸比丘大迦葉語已,即從座起,侍從迦葉,詣拘尸城,渡禪河163水,到天冠寺,至阿難所。問訊已,面住,語阿難言:「我等面覲舍利,及未闍維,寧可不?」
阿難答言:「雖未闍維,難復可見。所以然者,佛身既洗164湯纏以貝,五百張疊次如纏之。藏於金棺,置於鐵槨中,栴檀香槨重衣其外,以為佛身難復可睹。」
迦葉請至三,阿難答如初,以為佛身難復得見。
時,大迦葉165向香166,於時佛身從重槨167內雙出兩足,足異色。迦葉已,怪問阿難:「佛身金色,足168何故異?」
阿難報曰:「向者母悲哀而前手撫足,淚墮其上,故色異耳。」
迦葉聞已,又不悅,即向香舍利。時,四部眾169及上諸天時俱禮,於是足忽然不現。時,大迦葉三匝,而作頌曰:

諸佛無等等170聖智不可稱
無等聖智今稽道禮。
無等等沙門,最上無瑕穢;
牟尼171絕愛枝,大仙172天人173
第一雄,稽首禮。
174無等侶,離著而人;
無染無垢塵,稽首無上尊
三垢175垢已盡,樂於空寂行;
無疇176匹,稽首十力尊
177為最上,二足178尊;
四諦止息稽首安隱智。
沙門無上,迴邪令正;
世尊179寂滅稽首湛然跡
無熱無瑕隙180,其心當寂定
練除諸塵穢,稽首無垢尊。
慧眼限量,甘露181稱;
希有難思議稽首無等倫。
吼聲182師子,在林無所畏
降魔四姓183,是故稽首184。」

大迦葉大威德,四辯185具足,說此偈已,時彼佛不燒自燃。諸末羅等各相謂言:「今火猛熾,燄盛難止,闍維舍利,或能消186盡,當於何所求水滅之?」時,佛側有娑羅樹神,篤佛道,尋以神力滅佛火。
時,諸末羅復相謂言:「此拘尸城由旬所有花,盡當採取,供佛舍利。」尋詣城側,取諸花,以用供養
時,波婆國末羅民眾,聞佛於雙樹滅度,皆自念言:今我宜往,求舍利187,自於本土,供養。時,波婆國諸末羅即下國中,嚴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到拘尸城,遣使者言:「聞佛眾祐,止此滅度,彼亦我師,敬慕之心,來請骨分,當於本國供養。」
拘尸王答曰:「如是如是,誠188言,但為世尊垂降此土,於茲滅度,國內士民,供養。遠勞諸君,舍189利分不190可得。」
時,羅頗191國諸跋離192民眾,及羅摩伽193拘利194民眾、毗留提195婆羅門眾、迦維羅衛196釋種197民眾、毗舍離離車198民眾,及摩竭阿闍世199,聞200如來於拘尸城雙樹間而取滅度,皆自念言:今我宜往,求舍利分。
時,諸國王阿闍世等,即下國中,嚴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進渡201恆水202,即敕婆羅門香姓203:「汝持我名,入拘尸城,致問諸末羅等:『居輕利,遊步強耶?吾於諸賢,每相宗敬,鄰境義和,曾無諍訟。我聞如來於君國內而取滅度,唯無上尊實我所入從遠來,求請骨分,欲還本土,供養。設與我者,舉國寶,與君共之。』」
時,香姓婆羅門受王教已,即詣彼城,語204末羅曰:「摩竭大王致問無量:『居輕利,遊步強耶?吾於諸君,每相宗敬,鄰境義和,曾無諍訟。我聞如來於君國內而取滅度,唯無上尊實我所天,故從遠來,求請骨分,欲還本土,供養。設與我者,舉國寶,與君共之。』」
時,諸末羅香姓曰:「如是如是,誠如君言,但為世尊垂降此土,於茲滅度,國內士民自當供養。遠勞諸君,舍利不可得。」
時,諸國王即集群臣,共立議,作頌205告曰:

「吾等和議206,遠來拜首,
遜言求分,不見與,
四兵在此,不惜身命
義而弗獲,當以力取。」

時,拘尸國即集群臣,共立議,以偈答曰:

「遠勞諸君,屈辱拜首,
如來遺形207,不敢208相許,
彼欲舉兵,吾斯亦有,
畢命相抵,未之有畏。」

時,香姓婆羅門曉眾人曰:「諸賢!長夜佛教誡,口誦法言,心服仁化,一切眾生常念欲安,寧可爭209舍利共相殘害210如來遺形211以廣益,舍利現在當分212。」
眾咸稱善,尋復議言:「誰堪分者?」
皆言213香姓婆羅門仁智平214均,可使分也。
時,諸國王即命香姓:「汝為我等舍利,均作八分。」
於時,香姓聞諸王語已,即詣舍利所,面禮畢,徐前取佛上牙,別置面。尋遣使者,齎佛上牙,詣阿闍世王所,語使者言:「汝以我聲,上白大王:『居輕利,遊步強耶?舍利未至,傾遲無量耶?今付使如來上牙,並可供養,以慰企望,明星出時,分舍利訖,自奉送。』」
時,彼使者受香姓語已,即詣阿闍世王所,白言:香姓婆羅門致問無量:『居輕利,遊步強耶?舍利未至,傾遲無量耶?今付使如來上牙,並可供養,以慰企望,明星出時,分舍利訖,自奉送。』」
爾時香姓以一瓶受一215石許,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告眾人言:」「願以此瓶,眾議與,自欲於舍供養。」
皆言:「智哉!是為知時。」即共聽與。
時,有畢缽216村人白眾人言:「乞地燋炭,供養。」皆言與之。
217,拘尸國人得舍利分,即於其土供養婆婆國人、羅國、羅摩伽國、毗留提國、迦維羅衛國、毗舍離國、摩竭阿闍世王等,得舍利分已,各歸其國,供養香姓婆羅門舍利瓶歸塔廟畢缽村人持地燋炭歸塔廟。當於爾時如來舍利八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一生髮塔。何等時生?何等時出家218?何等成道?何等時滅度?沸219星出時生,沸星出家沸星成道沸星滅度220

等生二足尊?何等出叢林苦?
等得上道?何涅槃城
沸星二足尊,沸星叢林苦,
沸星得最上道沸星涅槃城
八日如來生,八日出家
八日成菩提221,八日取滅度
八日生二足尊,八日出叢林苦,
八日成最上道,八日入泥洹城。
如來生,出家
月成菩提222涅槃
月生二足尊,月出叢林苦,
月得最上道涅槃城
婆羅花熾盛,種種相照;
於其本生處,如來滅度
大慈223般涅槃稱讚禮;
諸恐畏,決定滅度

佛說224長阿含經卷第四225


1「後秦弘始年」五字,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聖本
則無「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四字。
2「遊」字之上,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有「第一分」三字。
3「後」,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之三」二字
4「如」,宋、元、明三本均作「若」。
5「復」,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覆」。
6「三」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為」字。
7「歛」,麗本作「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歛」。
8「念」,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心」。
9護念清淨」,參閱阿含經晝度樹經佛光一‧一○)作「捨、念、清淨」。
10以上初禪第四禪,參閱阿含經晝度樹經佛光一‧一○)。
11慈(metta)(巴),與悲、喜、三者並稱四無量心
12瞋恨:為三毒之一。「瞋」,麗本作「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瞋」。
13「玉」,宋本作「王」。
14「覲」,宋、元、明三本均作「現」。
15「色勝於」,宋、元、明三本均作「光色勝」。
16本無「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7本無「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8「餚」,聖本作「飯」。
19「號啼」,巴利本作 parodi (號哭)。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歔欹」。正本作「??啼」。
20「捫」,元、明二本均作「抆」。
21「壽未」,宋、元、明三本均作「未命」,聖本作「未壽」。
22「第七梵天」,巴利本作 Brahma-loka(梵界)。梵天十界,其第七界即為第七梵天
23「磨」,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摩」。
24「消」,宋、元、明三本均作「銷」。
25「命」,宋、元、明三本與聖作均作「念」。
26「返」,宋、元、明三本均作「反」。
27阿含遊行經(佛光一‧三六)「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白佛言:莫於此鄙陋小城荒毀之土取滅度也……」至本卷此處,參閱長部(D.17.Mahasudassana-suttanta大善見王經)、阿含第六十八經大善見王經(佛光一‧五○二)。
28般涅槃(parinibbana)(巴)、(parinirvana)(梵),又作圓寂般泥洹,即滅度之意。
29「甚」,宋、元、明三本均作「其」。
30「夜半」,巴利本作 rattiya pacchima yama (後夜)。印度人將夜晚分為初夜(pathama yama)(巴)、中夜(majjhimayama)(巴)與後夜。
31「甦」,聖本作「蘇」。
32「疊」,宋、元、明三本均作「」。
33「樹」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間」字。
34「先」,元、明二本均作「當」。
35「前夜」,巴利本作pathama yama(初夜)。
36「見」,宋、元、明三本均作「現」。
37「疊」字之上,聖本有一「白」字。
38梵志」,巴利本作paribbajaka(遊行者),為外道出家道者的總稱。
39須跋(Subhadda)(巴),又作須跋陀須跋陀羅,為最後佛陀教誡證得羅漢果之弟子
40沙門(samana)(巴),又作沙門那、沙聞那,譯為勤息,為出家道者之總稱,即剃除鬚髮,息滅貪瞋癡修戒定慧,以期行趣於涅槃者。
41「解」,宋、元、明三本均作「知」。
42優曇缽(udumbara)(巴),又作優曇華,每隔千年花一度,為一種極其珍奇之花。
43「答」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曰」字。
44宋、元二本均無「身」字。
45「難」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曰」字。
46開解」,巴利本(D.vol.2,p.150)作ajanissati(將開悟理解)。
47「已」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畢於」二字
48不蘭迦葉(Purana-Kassapa)(巴),佛世時的六師外道之一,德論者,否認善、惡之業報。「不」,宋、元、明三本均作「富」。
49末伽梨憍舍梨(Makkhali-Gosala)(巴),佛世六師外道之一,為宿命論者,主張苦樂不由因緣,而惟自然產生,係阿耆毗伽派之主導者。「梨」,麗本作「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50浮陀翅舍金披羅(Ajita-kesakambali)(巴),佛世時的六師外道之一,物論、快樂論者,以苦行為道,乃路伽耶派之先驅。宋、元二本均作「浮多翅舍欽婆羅」,明本作「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51波浮迦旃(Pakudha-Kaccayana)(巴),佛世時的六師外道之一,無因論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立之要素。
52薩若毗耶梨弗(Sanjaya Belatthiputta)(巴),佛世時的六師外道之一,懷疑論者,不承認認知有普遍之正確性,而主張不可知論,且認為不頓修,經八萬劫自然而得。
53揵子(Nigantha-Nathaputta)(巴),又作乾子,佛世時的六師外道之一,為著名的裸形外道耆那教之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應償之,並非今世行道所能斷者。以上六師外道係於佛陀時代反對婆羅門思想自由思想家,而在般民眾會所流行思想體系中所興起的各派思想之代表者。
54第一沙門果……第四沙門果:即預流來、不還不生四果
55此外:指除此八正道之外。宋、元、明三本均作「外道」。
56「能自攝者」,巴利本作 samma viharati(住),即指以八正道而生活者。
57「從」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能」字。
58「莂」,宋本作「別」。
59「莂」,麗本作「別」。今依據元、明二本與聖本改作「莂」。
60是時須跋阿難……莂而莂我已」,巴利本(D.vol.2,p.152)作:此說完時,須跋遊行者,對世尊此說:偉哉!世尊!偉哉!世尊!猶如把倒者扶起,或把被開顯,或為迷者指示道路,或於黑暗處帶來油燈,使有眼者諸色
61威儀:指臥的一切作法儀則。
62「使役」,巴利本作parivasissami(別住)。別住,犯僧殘重罪比丘,為求返歸僧團,「別住一處,嚴持戒律,而梵行
63梵行:參閱阿含六重品第九經(大二‧七四下)作:「戒律具足所犯,此名清淨修得梵行。」
64現法中(ditthe va dhamme)(巴),謂於現實世界之中。
65學地有學(sekha)(巴),非漏盡阿羅漢學人。參閱雜阿含卷八第二四經(正‧卷八‧二經)。
66「以」,宋、元、明三本均作「已」。
67無量(advayena appamanena)(巴),指二心無量身、口、意業服侍如來
68宋、元、明三本均無「汝」字。
69「給侍弟子」,巴利本作upatthaka(侍者)。
70奇特未曾有法」,巴利本作acchariya abbhuta dhamma(諸希有不可思議法)。
71「與」,宋、元、明三本均作「舉」。
72「見」,麗本作「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73「智」,宋、元、明三本均作「知」。
74宋、元、明三本均無「得」字。
75「覲」,聖本作「現」。
76具足戒比丘比丘尼所應具足戒律儀則。
77「受」,聖本作「授」。
78「我般涅槃後……勿試四月」,巴利本未提及此事。參閱般泥洹經卷下(大一‧二中)作:「吾滅度後,其有世人棄家去穢,欲作沙門,入比丘中,先試三月,知行高下。」及「我滅度後,僅外學他術在異生輩,欲棄束髮來踐法者,沐浴清化,家就戒,當聽可彼以為沙門。何則用彼有意故,當先誡之三月,知能用心與不。」(大一‧一八八上)。大般涅槃經卷下(大一‧二○四中)作:「我般涅槃後,外道欲於我法出家者,汝等不應便聽許之,先令四月經典,觀其意性為虛為實。」
79闡怒(Channa)(巴),又作車匿,譯為欲作、樂作。本為釋迦種的奴隸之子,佛陀每出城皆由其任御者。佛陀成佛後首次歸城時,闡怒亦從佛陀出家,但不改惡口之性。佛陀涅槃時,闡怒被處檀罪。「怒」,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弩」。
80「??」,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扈」。
81梵檀罰,(brahma-danda)(巴),眾僧有犯戒者,令其處,其餘僧眾不與之語,梵檀罰又作「擯」。參閱般泥洹經(大一‧一八四中)作:「作梵檀罰,令眾默屏,莫復與語,彼當羞慚而自改悔。」「梵檀罰」,宋、元、明三本均作「壇罪」。
82「未」,宋、元、明三本均作「來」。
83是時阿難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自撿心』」,巴利本(D.vol.2,p.72此段經文
84「持」,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恃」。
85「持」,元、明二本均作「恃」。
86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巴利本作 Akankhamano Ananda samgho mam accayenakhuddanukhuddakani sikkhapadani samuhantu (阿難有意者,在我亡後,僧團允准除去微細學處。)
87「呼」,宋、元、明三本均作「和」。
88下相呼,當順禮度」,巴利本謂較為耆年比丘向年少比丘呼「名或姓」(namena va gottena va )(巴),或是呼「友!」(avuso)(巴)。較為年少比丘長老比丘稱「尊者!」(bhante)(巴)或「具壽!」,(ayasma)(巴)。
89是時」,宋、元、明三本均作「時為」,聖本則無「是」字。
90識,速來諮問」,巴利本作 sahayako pi sahayakassa aroceti其意為:(如)朋友對朋友(一樣地)來發問。
91「禪」字之下,麗本有一「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2宋、元、明三本均無「第」字。
93宋、元、明三本均無「處」字。
94不用定:即無所有處定
95滅想定(sanna-vedayita-nirodha samapatti)(巴),又作想知滅定,為五中之最位。阿含第一六八經行經(佛光三‧一五○七)作:「比丘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斷智。彼諸中,此定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復生老病死苦,是說苦邊。」
96「是」,明本作「起」。
97阿那律(Anuruddha)(巴),又作阿那律陀,為佛陀的從弟,屬迦毗羅衛城之釋迦種,其後成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參閱阿含弟子品經(大二‧五五七中)作:「天眼第一,是十方域所,謂阿那律比丘是。」
98「時」,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99「過」,宋、元、明三本均作「遏」。
100「文」,宋、元、明三本均作「曼」。
101「波」,宋、元、明三本均作「缽」。
102摩頭」,宋、元、明三本均作「勿頭」,聖本作「頭摩」。
103末栴檀:即栴檀香所研成的粉末。「栴」,聖本作「旃」。
104梵天王」,巴利本作Brahma Sahampati(梵天娑婆主)。
105「昏萌類」,巴利本作bhuta(諸有),即指有情類。
106無等倫(appatipuggala)(巴),與倫比、最上、最勝之意。
107涅槃」,宋、元、明三本均作「泥洹」。
108提桓因(Sakka devanam inda)(巴),即帝釋天,為忉利天之主。以下之偈頌:「陰無……為樂」極為著名,參閱正二‧一五三下、二‧六七二中、二‧七四六下、二‧七五二下。
109沙門王(Vessavana)(巴),又作多聞天,為四天王鎮守北方之王。
110佛以無為住」,巴利本作Anejo santim arabbha(無貪愛者發勤達寂靜)。
111靈曜:即太陽,此處則指佛陀
112「摩」,宋、元、明三本均作「魔」。
113「愛」,聖本作「受」。
114以上梵天王提桓因、阿那律阿難所說偈,參閱雜阿含卷四第一一八經(正‧卷四四‧一一七經)。
115金毗羅神(Kumbhila)(巴)、(Kumbhira)(梵),藥師十二神將之一、般若十六善神之一。主領夜叉誓願佛法,為夜叉上首
116本無「作」字。
117「冥」,宋、元、明三本均作「暝」。
118密跡力士(Guyhaka)(巴),又作密跡金剛,為職司護的金剛神
119耶」(Maya)(巴),為中印度天臂城,善覺之女。宋、元、明三本均作「摩訶摩耶」四字。
120樓毗(Lumbini)(巴),又作樓毗尼、藍毗尼,位於迦毗羅衛城東,為佛陀的誕地。
121雙樹神:指娑羅雙樹之樹神。
122十力(dasa-balani)(巴),佛陀具足十力功德,故又以「十力」作為對佛陀的尊稱。參閱雜阿含十六第六九六經(正‧卷十六‧六八四經)。
123四天王(cattaro Maharaja)(巴),分別鎮守東南西北四方位之神,為佛教守護神。居於六欲天第一天。
124忉利天王:即三十三天提桓因。忉利天位於六欲天之第二天
125「求」,明本作「永」。
126燄天:位於六欲天之第三天。「燄」,宋、元、明三本均作「炎」。
127「處」,宋、元、明三本均作「所」。
128兜率陀(Tusita)(巴)、(Tusita)(梵),位於六欲天之第四天。
129「想」,聖本作「相」。
130自在天(Nimmanarati deva)(巴),又作樂天,位於六欲天之第五天
131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nadeva)(巴),位於六欲天第六天
132「異」,宋、元、明三本均作「諸」。
133「異」,麗本作「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異」。
134「駛」,聖本作「駃」。
135「奉」,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湊」。
136花」,巴利本作 gandha-mala(香及華鬘)。
137舍利:此處係指尚未毗的佛陀遺體。
138「擎持幡蓋」,巴利本作 cela-vitanani karonta mandala-malani patiyadenta (張天蓋,捧曼陀羅華鬘)。「擎」,聖本作「摬」。
139「人民」,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民人」。
140「眾來」,宋、元、明三本均作「來共」,聖本無「眾」字。
141「床」字之上,聖本有一「??」字。
142「以何」,宋、元、明三本均作「何以」。
143熙連禪河(Hirannavatinadi)(巴),譯為金、有金,涅槃俱尸那羅娑羅林,即位於此河之北岸。
144天冠寺(Makuta-bandhana cetiya)(巴),位於拘尸那羅城東之郊外,佛陀之遺骸即於在此毗。
145「街里」,宋、元、明三本均作「巷陌」。
146「奉舉」,宋、元、明三本均作「捧舉」。
147路夷:人名,末羅族之大臣。
148「以」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應」字。
149「葬」,宋、元、明三本均作「瘞」。
150「拾」,元、明二本均作「歛」。
151「王」,聖本作「佛」。
152:即以香木堆積起,作為佛陀毗之用。「」,麗本作「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
153「大」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諸」字。
154」,聖本作「積」。
155「火又」,正本作「又火」。
156大迦葉(Mahakassapa)(巴)、(Mahakasyapa)(梵),本為摩竭陀國之婆羅門,後歸依佛教,成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為諸弟子頭陀行第一。於佛陀滅度後,率領教團舉行第一次的經典結集
157「婆」,聖本作「波」。
158半道:即半路上,此處指從波婆國至拘尸那竭城之半路上。
159本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0「師」字之下,麗本有一「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61「拔難陀」,巴利本作Subhadda(須拔陀),為一比丘,此比丘涅槃歡喜第一經典結集之動機,相傳即是由於此比丘而起。「拔」,宋、元、明三本均作「跋」。
162「者」,宋、元、明三本均作「老」。
163禪河(Neranjara nadi)(巴),位於優留毗羅村旁之河名,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後於此河沐浴。「禪河」,宋、元二本與聖本均作「連」,,明本作「熙連」。
164「洗」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浴」字。
165「適」,元、明二本均作「迴」。
166「向香」,聖本作「香向」。
167「槨」,宋、元、明三本均作「棺」。
168「足」,麗本作「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足」。
169四部眾:又作四眾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種佛教團的主要成員。
170無等等(asamasama)(巴),為對佛陀之尊稱,與「無等」同義,佛陀人天中之最尊最勝者,餘世人無人可與齊等。
171牟尼(muni)(巴),即寂默寂靜之意。本為印度道,了脫三業煩惱者之尊稱,今作為對佛陀之尊稱。
172大仙(mahesi)(巴),又大僊,即對佛之敬稱。
173「尊」,聖本作「等」。
174「苦」,明本作「若」。
175三垢三毒(貪、瞋、痴)之異名
176「疇」,宋、元、明三本均作「儔」。
177逝(sugata)(巴),為佛陀十號之一,謂如實彼岸,不再退回生死世界。「善」,麗本作「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善」。
178二足尊:佛陀尊號。謂於中之最貴者。二足譬喻福、慧,以佛圓滿福、慧之二足,故稱二足尊。
179「施」,元、明二本均作「於」。
180「隙」,麗本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隙」。
181「威」,麗本作「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威」。
182吼聲(nada)(巴),以獅子之吼聲,譬喻佛陀說法
183「姓」,宋、元、明三本均作「性」。
184長部無以上之頌文。
185四辯:又作四無礙解四無礙辯四無礙智,指四種無自在的解智。即:(一)法無礙解,(二)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樂說無礙解186「消」,宋、元、明三本均作「銷」。
187舍利分(sariranam bhagam)(巴),謂佛陀遺骨、舍利之一部分。
188「所」,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君」。
189「舍」字之上,元、明二本均一「求」字。
190「不」字之上,元、明二本均一「終」字。
191羅頗(Allakappa)(巴),為摩竭陀國附近之小國。
192跋離(Bulayo)(巴),羅頗國之居民,屬跋離族。
193羅摩伽(Ramagama)(巴),為拘利族之一邑名。
194拘利(Koliya)(巴),謂羅摩伽國之居民。
195毗留提(Vethadipa)(巴),國名。
196迦維羅衛(Kapilavatthu)(巴),又作迦毗羅衛,國名。
197釋種:即指釋迦族之人。
198離車(Licchavi)(巴),又作隸車,族名。
199阿闍世(Ajata-sattu)(巴),王名。
200「聞」,聖本作「王」。
201「渡」,宋、元、明三本均作「度」。
202恆水:即恆河(Ganga nadi)(巴),又作恆伽、恆伽,為中印度之大河。
203香姓(Dona)(巴),婆羅門名,曾任拘留與班陀波人之戰術導。佛陀滅度時,香姓被推處為舍利的分配者。
204「語」,宋、元、明三本均作「謂」。
205「頌」,明本作「訟」。
206「議」,聖本作「義」。
207如來遺形:謂佛陀舍利
208「敢」,聖本作「取」。
209「爭」,麗本作「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爭」。
210「害」,聖本作「割」。
211「欲」,聖本作「所」。
212「取」,聖本作「耳」。
213「言」,宋、元、明三本均作「曰」。
214「平」,宋、元、明三本均作「乎」。
215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一」字。
216畢缽(Pipphalivana)(巴),村名。
217「時」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一「爾」字。
218本無「何等時出家」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9「沸」,聖本作「佛」。
220「度」字之下,麗本有「丹本注云問中應有何等時出家諸本並闕」七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刪去。
221菩提(bodhi)(巴),覺者所悟得之覺智。
222月」,麗本作「八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改作「月」。
223「慈」,聖本作「悲」。
224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佛說二字
225「四」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