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摩訶衍論卷第九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詔譯 輸入者 周海燕 一校者 周海燕 二校者 顧周娟 改稿者 張曉云 已說修行方便善巧門。次說廣釋魔事對治門。 本曰。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論曰。即此門中自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略說略示總持門。二者廣說廣示散剖門。第一門中即有五門。云何為五。一者眾生勝劣不同門。二者能作障礙假人門。三者顯示所作業用門。四者顯示對治行法門。五者顯示因治之力得益門。是名為五。言眾生勝劣不同門者。二種眾生各不同故。云何為二一者因緣具足眾生。二者因緣闕失眾生。具眾生者具五事故。闕眾生者。闕四事故。云何五具。一者信具。深愛樂故。二者人具。能守護故。三者法具。能善通達邪正區故。四者時具。隨應當故。五者性具有真性故是名為五。若有眾生具此五事終無障礙。云何四闕謂與彼前四相違故。若有眾生雖有真性。闕此四事終無離障。今此文中取闕應知。如本或有眾生無善根力故。 已說眾生勝劣不同門。次說能作障礙假人門。作障假人雖有無量而不出四。云何為四。一者魔。二者外道。三者鬼。四者神。是名為四。所言魔者。四種大魔三萬二千眷屬魔眾。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所言鬼者。十種大鬼。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鬼。所言神者。十五大神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神。如是諸類一切皆悉礙亂正教令向非道故名邪道。魔及外道名義差別。出現經中分明說故。且略不釋。鬼及神事。出現經中無分明故。便造作釋綱要略說。言十鬼者名字云何。一者遮毘多提鬼。二者伊伽羅尸鬼。三者伊提伽帝鬼。四者婆那鍵多鬼五者。爾羅爾梨提鬼。六者班尼陀鬼。七者阿阿彌鬼。八者闍佉婆尼鬼。九者多阿多伊多鬼。十者堆惕鬼。是名為十。如是十鬼用各云何。若第一鬼或作晝境。或作夜境。或作日月及星宿境。或作節境。隨應變轉。若第二鬼作種種香味種種衣具種種草木境隨應變轉。若第三鬼作地水火風之境界隨應變轉。若第四鬼作飛騰境隨應無礙。若第五鬼作諸根識閉開之境隨應無礙。若第六鬼作作六親眷屬亦有亦無境隨應無礙。若第七鬼作老少境隨應無礙。若第八鬼作有智無智之境隨應無礙。若第九鬼作無有境隨應無礙。若第十鬼作蝎蠅蟻龍虎師子種種音聲等之境界隨應無礙。是名為用。如是諸用各因何力而得成就。各因三事而得成就。云何為三。一者師。二者教。三者習。師謂教人。教謂所學。習謂宿熏。是名為三。如是十鬼恒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作障礎事。用之名字從增建立。如第一稱。十五神者名字云何。一者筏羅羅鍵多提神。二者阿只陀彌梨尼神。三者補多帝陀訶訶婆神。四者闍毘摩只尼神。五者那多婆奢神。六者多多多多地地神。七者阿里摩羅神。八者尸叉尼帝婆竭那神。九者班彌陀羅鄔多提神。十者唵唵吟吟神。十一者阿阿訶帝神。十二者修梨彌尼神。十三者頭頭牛頭神。十四者婆鳩神。十五者精媚神。是名十五。此十五神用各云何。若第一神作聰明境。若第二神作闇鈍境。若第三神作樂有光明之境界。若第四神作樂空光明之境界。若第五神作浮散境。若第六神作專注境。若第七神作惡空善有之境界。若第八神作一切覺者之境界。若第九神作我覺他惑之境界。若第十神作俱不修行之境界。第十一神作無無境。第十二神作速進退之境界。第十三神作移轉境。第十四神作堅固境。第十五神作應時境。如是十五大神王者。恒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而作礙事惱亂行者。魔及外道云何差別。所言魔者令作惡事。言外道者令捨善事。二種差別應如是知。鬼并及神云何差別。障身為鬼。障心為神。二種差別應如是知。如是四障當云何治。此中對治即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隨順轉對治。二者相逆相違對治。三者俱行對治。四者俱非對治。言隨順隨轉對治者。即是無礙自在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作是念。從無始來此事如是終不破事。所以者何。如是諸見本有本覺自家實德。非過患故。若作是解。諸邪見類伏從如化。所以者何。隨見增損。無漏性德亦大小故。是名隨順隨轉對治。言相逆相違對治者。即是簡擇別相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求方便。逆迴違移相反相違令簡擇故。是名相逆相違對治。言俱行對治者。即是具足俱轉對治。所謂一時具足逆順二治。不離轉故。是名為俱行對治相。言俱非對治者。即是無念無依對治。所謂於一切法無有所念。無有所慮。無有所著。無有所求。其心寂靜住無住故。是名為俱非對治相。如是治相。於後文中說相明故。此決擇中略去而已。如本即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故。 已說能作障礙假人門。次說顯示所作業用門。就此門中即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是總。二者是別。總相門中即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總相所作業用門。二者通達對治行法門。第一門者其相云何。所謂如上所說一切邪類。現六道像亂行者心故。今當作釋分明散說。若鬼及神。多分造作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之四道亂行者心。如本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故。若魔多分造作天道亂行者心。如本或現端正故。若外道眾多分造作人道亂行者心。如本男女故。言等相者。即是同相。所謂造作同品依正亂行者心故。 已說總相所作業用門。次說通達對治行法門。謂有眾生作如是觀。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無心外法。已無外法。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事。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攝法界心攝法界。無量無邊妄想境界。寂靜無起中中離相。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風風永止波波盡住。是名通達對治之相。所以者何。一切行者若不歸此對治門者。無以摧邪道伏謬執故。如本當念唯心境界即滅終不為惱故。 已說通達對治行法門。次說別相所作業用門。就此門中則有八門。云何為八。一者出現人相令信門。二者出現言說亂識門。三者得三世智惑人門。四者不離世間縛纏門。五者心性無常生亂門。六者令得邪定非真門。七者勸請行者離邪門。八者簡擇真偽令了門。是名為八。如其次第說相應觀。就第一門中有三種人。云何為三。一者天人。二者菩薩人。三者如來人。是名為三。若外道人為作三像。各用幾門。各六門故。云何為六。一者造像門。二者禱祀門。三者神咒門。四者誦經門。五者阿呼門。六者勸請門。是名為六。言造像門者。隨用何人像處。作其人像故。言禱祀門者。以種種飲食種種眾生身命而作祀事故。言神咒門者。隨應當處誦陀羅尼故。言誦經門者。讀誦八陀多等諸經故。言阿呼門者。隨所作事不須餘語。唯作是言阿呼阿故。言勸請門者。向自世尊勸請神力故。言造像者其相云何。且作天像時中當如何耶。謂頭面眼耳鼻舌身手足。此九種處中各各誦一萬八千遍陀羅尼咒成立此處。謂若為作眼像時中。則誦咒曰。 遮阿那尸帝 筏鄔多阿碓婆阿碓叉婆帝跋逃陀陀那 尸婆尸叉那鄔吒鄔??尸 囉囉囉囉囉囉囉囉囉 諾諾諾吒諾諾諾吒諾諾諾 跋多跋多帝佉只囉迦結那囉囉佉只那遮尸阿阿帝 加加加加遮跋尸 毘鍵毘鍵尸 那叉娑娑娑 鍵跋帝阿多那尸 阿多那尸 跋多那尸 跋多那尸 訶娑訶伊多利利娑梨帝 遮遮遮遮遮 伊伊伊伊伊 多多多多多 尸尸尸尸碓碓碓碓碓 嵐嵐嵐嵐帝帝帝帝那尸那阿伊阿伊跋陀帝跋多提多多跋多提娑婆阿呵訶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眼之像清淨具成精動根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耳像時中。即誦咒言。 唵嚤娑只伊那 唵嚤娑只伊多 跋陀陀提鄔提鄔阿那提囉 堨那那那囉囉那囉 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遮遮遮遮遮遮遮遮遮 陀陀陀陀陀陀陀陀陀只只只只只只只只 帝帝帝帝帝帝帝 哪哪哪哪哪哪哪 陀陀咜陀陀 鄔提鄔提 跋陀鄔多提 毘娑嚤阿??陀 婆堨那 那那尸娑婆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耳之像清淨具成。開動理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鼻像時中。即誦咒言。 婆抧囉囉帝 阿摩陀??嵐婆阿尸提抧鄔堨哪尸 呼呼呼呼呼呵毘遮鍵那尸提樓摩 摩尸摩囉鄔遮哪 薩婆提梨帝 鄔陀尸 堨坦陀毘尸那 遮呵帝阿呵阿呼 那囉那囉尸抧阿婆 叉叉叉叉叉叉叉叉叉叉 婆叉阿陀伊那 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 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 呵呵婆婆 婆婆阿呵 訶抧 摩抧阿枳阿尸帝 鍵婆闍闍闍闍 婆跋尸 吐吐娑婆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鼻之像清淨具成。隨動導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舌像時中。即誦咒言。 阿摩阿伊 佉那尸 帝提跋多提 阿抧婆摩陀 阿囉帝哪鄔婆哪鄔哪鄔尸鄔鄔 抧跋伊坦提 阿抧阿尼毘奢鄔抧哪 哪舒帝鄔舒帝陀 槃抧 尸呵 摩闍阿帝堨那呵 婆那呵 鄔尸帝 迦毘提那阿抧陀 摩那尸摩那尸 闍抧闍抧 毘闍抧 娑婆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舌之像清淨具成。了動業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身像時中。即誦咒言。 佉阿伊帝迦伊迦伊 婆婆毘婆婆婆婆婆提舒鄔嚤舒鄔 跋阿跋陀婆堨那 訶伊訶伊訶訶訶訶伊 咇鄔帝嚤那尸 剖帝 佉枳鄔帝 恥婆恥 阿尼 婆婆阿尼 闍訶嚤闍訶婆帝 堨那尸堨那尸 阿帝阿囉娑婆 阿訶阿阿阿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身之像清淨具成。方作面變。若為造作手像時中。即誦咒言。 掩嚤鄔帝 阿阿曼 鄔哪婆帝毘哪尸 舒囀婆 迦囉鄔 訶陀尸 摩尸尸 尸尸 枳咇帝 婆毘嚤 阿毘嚤 訶鍵跋帝 鄔那 婆那娑婆阿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手之像清淨具成。指圓爪具。若為造作足像時中。即誦咒言。 柯伊 嚤伊 堨囉帝 婆囉帝 鍵那鍵那鳩嚤鳩帝 鳩嚤跋帝 阿只娑阿只婆 呵那呵那娑婆訶 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則足之像清淨具成。指圓爪具。若為造作頭面時中。如其次第。初二神咒初以為後。後以為初。逆次第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頭面像清淨具成。好妙相好。若種種根造作已訖。即須輪咒令付心識。謂方寸所中付標堨那羅字輪。即誦咒言。 (於呼反)(那闇反)(伊因反)(毘入反)娑婆阿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心量具無所不了。 已說造像門。次說禱祀門。為成天像。以神咒門圓具無闕。有何不足更以祀門。以神咒門雖足其理而時節量不得久住。唯七日量不過此故。若以祀門止住其像。或十七日或百七日乃至千故。以此義故以禱祀門。禱祀門者其相云何。謂造像已。彼像前中以種種供而作祀事。祀事已訖即彼圖像喜樂受用。受用已訖即告人言。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及一百日。乃至千萬億日中。住我身心隨汝所樂。隨汝所求隨順不逆。今以此事為門之要。 已說禱祀門。次說神咒門。以前二門其理圓滿無所闕失。以何義故更須神咒。所謂二種事闕失故。云何為二。一者莊嚴。二者往來。以此義故立神咒門。若為成立天上種種妙莊嚴具。當須何等之神咒耶。謂若為作天上莊嚴具。即說咒言。 唵嚤帝 闍毘那 阿呵尸 鍵鄔嚤迦尸帝 佉尸陀叉羅阿嚤伊嚤伊嚤 鄔呵那 鄔呵訶鄔呵訶 鄔訶那 (阻立反)跋阿跋阿阿阿阿阿阿 跋摩尸 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嚚(語巾反)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二萬千三千遍已訖。即便從時種種勝妙天莊嚴具。皆悉出現無餘現前。出現已訖。即隨當處至身分中周遍莊嚴。若為往來無有障礙。當須何等之神咒耶。謂若為欲自在往來。即誦咒言。 阿婆婆婆梨 那囉阿囉阿囉帝鳩那尸嚤呵陀 喃阿伊 阿喃阿伊耶 阿阿阿喃阿阿阿阿耶 婆婆阿喃阿耶 尸那尸那 嚤尸那嚤尸那陀帝 堨囉堨囉婆堨那 陀陀帝 提 堨堨那 娑婆訶 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二萬一千遍已訖。所造之像或往或來或飛或騰。隨時隨處隨求隨樂。無所障礙自在往來。今以此事為門之要。 已說神咒門。次說誦經門。以何義故建立此門。謂為令增威德力故。此事云何。彼佛弟子。以種種門對治時中。若不須此誦經門者。力難對故。若如是者誦何等經。謂八陀多經魔頭陀經婆鄔舍經等。誦此等經以為對門。以此義故立誦經門。 已說誦經門。次說阿呼門。以何義故建立此門。謂能成事要言說故。此義云何。若為成事須餘言語即不成就。若成事時作如是說阿呼阿唱即便成就。所以者何。不共說故。以此義故立阿呼門。 已說阿呼門。次說勸請門。以何義故建立此門。為作禮故。此義云何。為有所為仰自上人更勸請故。以此義故立勸請門。 已說造作天像差別門。次說造作菩薩形相門。說此門中亦具六門。然通及別差別而已。通謂禱祀門神咒門阿呼門勸請門。別謂造像門誦經門。別相二中初造像門其相云何。謂如前說。九種處中各誦陀羅尼神咒故。各其相云何。若為造作頭像時中。即誦咒言。 呵帝婆婆婆婆伊婆婆婆帝叉婆叉婆囉帝嚤呵帝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頭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面像時中。即誦咒言。 哪鄔婆帝呵呵呵呵嚤佉 鳩馱尸陀帝 摩呵阿摩呵咇鄔帝 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三千七百遍已訖。即面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眼像時中。即誦咒言。 馱跋尸哪嚤尼佉娑帝遮闍毘阿嚤尸阿嚤尸陀尼迦哪迦僧佉訶婆尼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眼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耳像時中。即誦咒言。 阿嚤嚤伊嚤嚤婆嚤嚤嚤嚤鍵鳩提迦鳩帝 毘那尸迦迦迦迦迦迦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六萬一千遍已訖。即耳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鼻像時中。即誦咒言。 婆婆婆婆毘婆婆婆帝鍵那尸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十萬八千遍已訖。即鼻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舌像時中。即誦咒言。 帝帝帝帝那陀那陀鄔提鄔提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五萬七千遍已訖。即舌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身像時中。即誦咒言。 毘提毘提毘提 那囉尸帝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十萬四千遍已訖。即身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手像時中。即誦咒言。 吒提吒提 喃帝喃帝 陀陀那那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八萬一千遍已訖。即手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足像時中。即誦咒言。 吱陀 吱陀 佉枳囉嚤枳呵尼吒喃尸囉囉囉囉囉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三萬二千一百遍已訖。即足之像具足成立。造作根已。即須輪咒令付心識。謂方寸所中付標堨那羅字輪。即誦咒言。 (隱天反)。 (於阿反)。 (弗入反)。 (去言反)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二萬三千遍已訖。即心識具無所不了。 已說造像門。次說誦經門。其相本云何。謂誦毘舍闍尼經阿佉多陀經優婆羅一尸經叉提佉羅經等故。 已說造作菩薩形相門。次說造作如來形相門。就此門中亦具六門。然通及別不同而已。別謂造像門。通謂所餘五門。造像門者其相云何。謂如前說。九處咒中如其次第各加一句。若付心咒各別而已所加句者其相云何。咒言。 (伊入反)(阿含反)(只因反)(伊允反)。 那那阿那羅婆婆帝鳩奢陀嚤尼枳呵尸吒娑闍尼枳陀帝帝咇鄔提陀陀帝叉婆尼。 付心咒相其相云何。咒言。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心識具無所不了。已說所治。次說能治。若清妙天子天女像來到行者所時。邪正差別云何知耶。此何所疑。由雜亂故。此義云何。謂無量光明契經中作如是說。若修行者其心清淨。無量無邊諸天子。無量無邊諸天女。雨種種妙花。燒種種所有名香。出現種種微妙妓樂。開布種種勝妙莊嚴具。甚可愛樂貌來到行者所供養行者。所以者何。重其法故。彼外道人亦作天像。來到行者所。如前無異者。其邪正差別難可了知故。解釋此疑即有六門。云何為六。一者咒知根壞不壞門。二者嚴具圓珠有無門。三者身光眼入不入門。四者頭髮末結不結門。五者雙背無所取著門。六者俱取攝不除遣門。是名為六。言咒知根壞不壞門者。謂誦對治阿羅尼咒。若真實天不壞其根。若虛偽天諸根壞失皆無所有。以之為別。誦咒形相其相云何。謂有二意故。云何為二。一者誦外咒故。二者誦內咒故。誦外咒時若真實天無增減異。若虛偽天其諸根相漸漸增長。誦神咒相如其次第不超數量。如如誦故。以之為別。言內咒者其相云何。謂且咒眼。即誦咒言。 跮嚤呵鳩尸帝迦那毘只帝尼 嘶鄔婆 咇陀尼 婆奢毘阿那帝阿枳尼阿枳尼 陀陀帝娑婆呵帝 嚤呵娑婆訶帝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三七遍。眼根壞失皆無所有所餘諸處各有神咒。而無要故略去不釋。 已說咒知根壞不壞門。次說嚴具圓珠有無門。其相云何。謂若真實天者。其莊嚴具中有十圓珠。若虛偽天者。其莊嚴具中無此珠故。以之為別。已說嚴具圓珠有無門。次說身光眼入不入門。其相云何。謂且彼行者目閉時中。若真實天其身光明入於眼內。若虛偽天不入眼內。以之為別。已說身光眼入不入門。次說頭髮末結不結門。其相云何。謂見髮相。若真實天兩末相結。若虛偽天兩末互解。以之為別。已說頭髮末結不結門。次說雙背無所取著門。其相云何。謂觀若真實天若虛偽天。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以之為治。已說雙背無所取著門。次說俱取攝不除遣門。其相云何。謂觀若真實天若虛偽天。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以之為治。已說對治天像除遣門。次說對治菩薩形像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誦咒了知邪正門。二者智慧觀察無著門。言誦咒門者其相云何。謂且咒心即誦咒言。 阿舸毘提 嚤鳩帝婆尼婆婆尼 嘶咇帝 闍那那尸鄔嚤阿只陀阿只陀沙婆呵 若此神咒誦八百十遍已訖。即彼菩薩漠漠不動。譬如木石以之為治。一切根及莊嚴具中。各有神咒等多種門。而無要故略而不說。已說誦咒了知邪正門。次說智慧觀察無著門。其相云何。謂以智慧觀察諸法空無相理。無執著故。已說對治菩薩形像門。次說對治如來形像門。其相云何。就此門中亦具二門。名如前說。言神咒門者其相云何。謂且咒光明。即誦咒言。 跮唵那羅帝 岑枳羅 馱尸闍鍵尼婆鍵尼嚤那耶 鄔婆帝 闍嚤羅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四百遍。若實如來其身光明即不損減。若偽如來其身光明。即便損減作闇之色。以之為別。彼第二門觀所前說應審思惟。謂有外道。造作一切種種異類。來到行者所。亂行者心。爾時當各誦何等咒。謂有神咒是通非別。所謂如來總持法藏因緣契經中所說神咒大陀羅尼。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彼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一切種種邪道之類。來到於行者所亂行者心時。當須何等門而以除遣。於是如來即告文殊師利言。有深法門。能善通治一切邪道。所謂諸佛無盡藏無礙自在印陀羅網隨順隨轉總持大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文殊師利。所言通達無礙自在總持大陀羅尼法門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護念之寶藏。十方三世一切菩薩。常所誦持之大軌則。十方三世一切神王及一切天人。皆悉所禮拜供養之廣大福田焉。於是世尊。即誦咒言。 怛咃 那羅尸 伽諾鄔帝 娑毘提呵呵陀尼 婆伽婆尸帝馱馱鄔嚤闍那筏尼帝 伽怛尼娑 鳩那婆提婆呵嚤 伊婆尼 毘舒訶 鄔佉陀尼提 叉阿 鍵那尸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八千七百五十一遍已訖。隨其所應一切邪類皆悉退失。不能惱亂故。如本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故。已說出現人相令信門。次說出現言說亂識門。就此門中即有三門。云何為三。一者說陀羅尼門。二者說修行因門。三者說果滿德門。是名為三。如是三說各何人說。所謂若天像多說陀羅尼。若菩薩像多說行因。若如來像多說果德。所以者何。各說自得行者信故。所說陀羅尼當其相云何。所謂而能說光明連續陀羅尼。故若誦此咒當有何利。謂若誦此咒自身光明續他身故。是故天像來到彼修行者所中。說此陀羅尼門已訖。即彼行者古無光明今有光明。極歡喜故作如是念。我今承修行之力故。今有如是殊勝光明。亂自正行入外邪網。以此義故。彼天像說陀羅尼門。即誦咒言。 阿嚤嚤阿婆尸 那佉耶 鄔婆娑尼帝佉 呵伽帝婆尸呵 筏那鳩筏帝迦嚤 叉尼陀陀尼 娑婆呵婆婆婆婆呵阿尼婆尼娑婆阿呵。 若此神咒誦五千三百遍已訖。即便光明相續作一焉。爾時行者。即誦咒言。 遮尼 阿婆陀帝 叉跋那尼嚤鄔提 婆佉那羅帝毘呵鄔帝跋跋那提 多筏陀阿嚤囉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一百遍。彼身光明斷絕不著。終不為惱。如本若說陀羅尼故。已說說陀羅尼門。次說說修行因門。修行因門雖有無量。而不出六種波羅蜜。是故彼像為修行者說六資糧。亂彼行者令入邪網。彼外道人當有何利。作如是說亂行者耶。彼修行者當時意樂。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圓滿因行無所闕失。彼外道人示現同心。令捨離正道趣向邪道故。如本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故。已說說修行因門。次說說果滿德門。圓滿果門雖有無量。而不出寂靜涅盤界。是故彼像為修行者說涅盤德。亂彼行者令入邪網。彼外道人當有何利作如是說亂行者耶。彼修行者修因意趣當證果故。是故外道出現行者所欲求之殊勝果德。彼行者心能令愛著趣向邪道。如本或說平等空無相無作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故。已說出現言說亂識門。次說得三世智惑人門。如是三達智各其相云何。所謂若過未之二達智各達自境。其最遠際八萬劫量。其最近際能善通達經一生事。如本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故。言現達智者。即是他心智。所謂而能達現在人種種心故。如本得他心智故。已說得三世智惑人門。次說不離世間縛纏門。謂外道人令使成就一億四萬六千種諸世論之辯。十萬八千種諸戲論之才。縛纏眾生止住世間不得出離故。如本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故。已說不離世間縛纏門。次說心性無常生亂門。所謂破壞堅固之信。而能令發無常之心。斷修行之足絕趣入之路。引入邪網及無性故。如本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故。已說心性無常生亂門。次說令得邪定非真門。謂外道人得二十一種邪三昧。亂修行者入邪網故。如本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故。已說令得邪定非真門。次說勸請行者離邪門。言勸請行者離邪門者。勸修智慧。諸善分別除愚癡之病。遣邪論之謬故。如本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故。已說勸請行者離邪門。次說簡擇真偽令了門。所謂隨順於世間中名偽三昧。若隨順於出世間中名真三昧。二種三昧應如是知。如本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故。 已說廣釋魔事對治門次說讚歎三昧功德門。 本曰。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云何為十。一者當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惱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即能損減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是總標門。二者是散說門。言總標門者。總標所說故。如本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故。散說門中自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是總問門。二者是別說門。言總問門者。總問所說故。如本云何為十故。就別說門中故有十種勝妙功德。由一真定而所成就云何為十。一者守護功德。常為一切無量無邊諸佛菩薩所護念故。如本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故。二者怖魔功德。能善降伏一切魔故。如本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故。三者出道功德。能善出離一切外道諸邪道故。如本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故。四者離謗功德。能善遠離誹謗大乘等諸罪故。如本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故。五者決疑功德。能善決斷諸疑惑故。如本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故。六者深信功德。於勝妙境起樂信心更轉深故。如本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故。七者勇猛功德。緣眾生界起大悲心。集成萬行無懈怠故。如本七者遠離憂惱於生死中勇猛不怯故。八者無我功德能善斷除一切我慢作意。皆是佛清淨意故。如本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故。九者厭離功德。於一切時一切處等諸境界中。能善伏除種種煩惱。不樂世間生死之海故。如本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損減煩惱不樂世間故。十者寂靜功德。於一切諸散動境界。其心安定無有動故。如本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故。如其次第不亂數量。止心之波應審思擇。 釋摩訶衍論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