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經疏卷中(末)

 西明寺沙門圓測
      一校者 王 麗
      二校者 吳迎香
      改稿者 劉海燕

二諦品第四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二種。一者世諦。謂有為法。從緣而生。假而非實。故名世諦。二者真諦實相真如本生清淨。實而非假。故名真諦。或言世俗。及勝義諦。世謂隱覆。俗謂粗顯。謂色心等。粗顯現法隱覆勝義。世即是俗。故名世俗。是業釋。勝謂勝智。義即境義。謂真如理。是勝智之境義。故名勝義。是主釋。皆名諦者。如瑜伽說。二義一如所說相。不捨離義。二由觀此故。到究竟處。故為諦。如是總名二諦品者。此帶數釋。於此品中。辨二諦義。故名二諦品。
爾時(至)有世諦不釋曰。第二依文正釋。就內護中。文別三。初空品。明利行。次教化品。明利他行。後二諦品。明二護所依。上來已釋前二行訖。此第三二護所依。若依本記。於品內。大分為三。問答分別二諦不二。二白佛言下。問答分別說法不二。三白佛言下。問答法門不二。今解即分為五。初三同前。第四大七佛下。讚經功德第五大王此經下。讚名勸持。就初門中。先問後答。問中有三。初兩徵。次雙難。後總結。此即初也。謂王兩徵。謂第一義諦中為有世諦耶。為無世諦耶(不者無也)將欲設難。作兩徵。
經若言無者(至)智不應一釋曰。第難有無。先後有。然此難諸不同。依本記云。若言無者。凡夫智不應二謂真及俗。若言者。聖人智即不應一。謂第一義諦智。據理論之。不不二。若定一。凡夫見俗。亦真故。即應成聖。若依本業經佛母品。有其二問。二。二問有無。答四重。彼云。二諦法性。為一為二。為有為無。下佛答云。佛子二諦者。世諦有故不空。無諦空故不有。二常爾故不一。聖照空故不二佛。法界不變。法常清淨不二諸佛還為凡夫不空。無無故不有。空實故不一。本際不生不二。不壞假名諸法相故不空諸法即非諸法故不有。法非法不二。非非法故不一。具說如彼。
二之義其事云何釋曰。第三總結可知。
經佛告大王(至)二義釋曰。第二世尊正答。文別有二。初世尊略答。後七佛下。廣釋前難。略中有三。初讚問因。次略示義端。後勸發三慧。此即初也。謂王曾問過七佛。故今能二之義。言過七佛者。一毘婆尸佛前更一佛。如次第毘婆尸。第三式佛。第四尸棄。第五毘舍。第六拘那含。第七迦葉。(勘)又解。毘婆尸第一釋迦文第七。從多為論。故云過去七佛。據實釋迦一佛即是現在
經汝今無(至)二義釋曰。第二略示義端。謂汝今無聽。無說。謂本記云。有聽有說即是不一。無聽無說。即云不一。即是二諦一真二俗。不二即是第一義諦。非真非俗。故名第一義諦。一云不一。即是二諦差別義。不二即是二諦差別義。非謂二諦之外。更立第三諦。雖有兩說。後說為正。不爾應言三諦品也。有作是難。有說有聽。即為二義。便違上說。二諦為二。聽說皆是俗諦義故。今不爾。欲遮定執真俗一異。故今分別。隨凡情二諦定異。隨聖智非有差別。非謂聽說別配二諦
經王諦聽(至)如法修行釋曰。第三勸發三慧。准上應知。
七佛如是釋曰。自下第二廣釋前難。文別有二。初引七佛偈。以釋一異。後長行中。申今佛說。以前難。前中有二。初長行發起。後正引頌文。此即初也。
無相第一義(至)自無他作釋曰。正引偈文。有八偈半。大分為三。初三偈。正申二諦。次三偈。釋一異義。正王難。後二偈半。辨世諦虛。結成上義。前中有三。且依本記。初一偈。明其二諦體俱本有。次一偈文。以三假義。辨二諦有無。後一偈文。遣有無相。以辨二諦。釋初偈中。上半明真本有。謂無相真如本來有。自者。顯空。無他者。顯法空。又釋自者無我。無他者無我所。一云。自者。不從自生。無他者。不從他生。若具應言不共無因。為存略故。說初句。雖三釋。意存初說。下半明俗有。謂因緣法。佛。本來有之。自者。有為法空理。無他者。有為法法空理。更有二釋。准上應知。
經法本無相(至)三伽集假有釋曰。第二一行偈。以三假義。立二諦有無。由三假故。無名相中。作名相說。於中三。初之句。明無義。次一句。明義。後有一句。雙結二諦。皆是假有法性本無相者。諸法實性本來無相。是無義第一義空如者。異名重釋。亦名第一義空。亦名真如諸有本有法者。此明俗諦義。謂諸有諸法因緣故有。三假假有者。雙結二諦皆是立。言三假者。本記云。名相依他二種假故。立俗諦有。無相無生一種假故。立無義有說一頌。上半明真。下半明俗。言三假者。名假。義上說。
經無無諦實無(至)有無如是釋曰。第三有一偈。明亡即不二。存即不一。文別三。初之句。明無義。次一句。顯俗義。後有一句。雙有無。言無無諦者。遣名相之有。即是無義無名相之有。亦是無義。雙牒兩無。故名無無諦。無。實是無也。故言實無。寂滅第一空者。遣前無。謂前無。對有之無。即安立諦。非究竟理。第句明非安立諦斷惑證滅。故言寂滅。體即一味真如。故言第一義空諸法因緣者。釋俗義。第四一句。雙結可知。然此三偈。諸不同。有云。上來三行。初一人空。次一法空。第三雙牒無。故言無無。有說。初偈出二諦體。次偈釋二諦義。後偈雙結二諦有無義。一云。顯其二諦有其三門無相因緣二諦門。次偈實假二諦門。後一偈有無二諦門。
有無本是二(至)二諦常不即釋曰。自下第二三偈。明二義。正通王難。文別三。初之一偈理智相對。顯非二。次一偈。智理相對。遣一異執。後有一偈。智理相對。讚入義。此即初也。於中上半。舉喻顯法。謂真俗境。本自恒有。如牛兩角。下半明非二。聖達諸法不離真故。隨相立理。有無並故。
  經解心不二(至)非二何可得釋曰。第二智相對。遣二一執。謂無分別智。唯證真故。不可執為二。所立道理有無別故。不可執為一。
經於解常自一(至)真入第一義釋曰。第三智相對。讚入義。此二者。一牒上於解常義。謂無分別智。證一如來。無別俗諦。故言通達。此二。真入第一義
世諦幻化起(至)因緣故誑有釋曰。自下第三有兩偈半。辨世諦虛。結成上義。於中有三。初之一偈。總顯世虛。次一偈。顯能所化虛。後有半偈。結觀歸人。就初偈中。初之一句。顯世諦法。虛如幻起。後有三句。舉喻顯法。三種。一者空華。二者樹影。三者第三手(或有本云三首者謬之也)然釋此喻。諸不同。有說空華有相無體。喻分別性。樹影託質而起。喻依他性。第三手。相性並無。譬真實性。是安立故。遂是世諦。由因緣故。妄執為有。一云。三喻喻一切法空。故大品等。顯十喻。以說諸法不皆空。一云。三喻顯所執空。故深密云。由所執性。立三無性。會般若云。一切諸法自性者。依自性性說。故知不遣依他亦是空。具如別章。
幻化幻化(至)諦實則皆無釋曰。第二顯能所化虛。謂幻化幻化者。皆非實有。故維摩云。其說法者。無示。其聽法者。得。諸不同。准上應知。
諸佛觀。菩薩觀亦然釋曰。第三結觀歸人上所說。二之義。是菩薩之所觀也。
大王菩薩(至)化眾生釋曰。自下第二申今佛說二之義。文別有二。初明二義後佛及下。釋其義。此即二義。謂佛告大王菩薩摩訶薩。於第一義中。為化眾生常照二諦。由般若故。常照真諦不著生死凡夫。由大悲故。常照俗諦不著涅槃二乘。此即二義
經佛及眾生(至)一而二釋曰。自下第二釋其義。文別三。一能所化以明義。二一切法下。境智相對以明義。後菩薩下。染淨相對以明義。就能所中。復分為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標宗。謂略答中。無聽無說。為義也
經何以故釋曰。次徵。能所既殊。如何言一。
經以眾生空故(至)得置眾生空釋曰。第三釋成一義。隨能所化。俗相雖殊。而空理一。由斯所化能化亦空。能所俱空。是其義。
經以一切法空空空釋曰。第二境智相對。以明義。文別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標宗。且一門。辨一切法。不出境智皆空。故言空空
經何以故釋曰。徵。境智既殊。空應非一。
般若無相二諦虛空。釋曰。第三成一義。文別有二。初正釋義。後般若下。逐難重釋。此即初也。謂般若對境。能取所取相故空。二諦第一義差別故空。是故般若二諦。一而二。
般若空(至)無他相故釋曰。第二逐難重釋。所以者何。一切法空相。顯可知。般若空相。有何差別。是故偏說般若空相。文別有二。初依諸位。顯體空相。後依佛果。顯用空相。此即初也。謂般若空。從於生死十二緣生位。乃至涅槃一切智位。無人相自相無法相故無他相。即以人法二空。而為相。
五眼成就所見釋曰。第二謂依佛果。顯用空相。文別有二。初明無見用。後明受用。此即初也。五眼成就時者。總舉五眼。意取後三。肉天眼。非般若故。三眼見時。能見相即是空義
經行亦不受(至)一切法亦不受釋曰。第二明受用。言不受者。不執著義。不四。一行。謂著行。不行。謂不著行。三非行非不行即是無記行。四不受一切法。此明三眼。於四境中。皆不執著執著用。故說為空。此皆空故。亦是義。
菩薩成佛時(至)以煩惱菩提釋曰。第三染淨相對。以釋義。文別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初也。染謂煩惱。是生死根本。淨謂菩提。為涅槃本。二種。用空為性。以未悟時。迷菩提性。故為煩惱。至已悟時。覺煩惱即是菩提
經何以故釋曰。次徵。謂染淨乖違。如何成一
經於第一義(至)一切法如故釋曰。第三釋成一義。有其二因。一遮。二表。謂第一義中。無染淨相。故言二。一切諸法。皆悉如故。是一空義。依本記。有九種義。以釋不二。恐繁不述。
白佛言(至)而行諸法相釋曰。自下第二問答分別說法不二。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此問意云。若一切法如如文字云何諸佛文字。行諸法相。
大王(至)釋曰。第二如來正答 。文別有二。初明說空。即是利他。後明修空。是利空。前中有三。初別明二部空。次是名味下。總辨教空。後若取者。顯不行空。法輪者。法輪有二。一教。二行。此中說教。以為法輪法本如等者。列十二部經。然二名。諸教不同。經文。唯梵非翻。如深密解脫經第三卷。所謂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伽陀憂陀那尼陀那陀那帝憂伽‧闍伽‧毘佛略‧浮陀檀摩‧憂波提舍‧經文‧唯翻非梵。如解深密經第三卷。所謂契經‧應誦‧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議‧經文。梵翻雜用。如法第一卷。所謂修多羅伽陀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緣譬喻‧并祇夜優波提舍等。所以如是諸本異者。諸代翻譯意樂別故。深密解脫。與深密。同本譯別。如是等義。具如別章。今云法本如等者。一梵音修多羅。此云法本二義。一教為理本。二總為別本。二祇夜。此云重誦。誦前長行三和伽羅那。此云受記。受佛記別。四伽陀。此云不誦偈。亦名諷誦。不誦長行。五憂陀那。此云自說。六尼陀那。此云因緣。亦名調伏。由彼廣明制戒緣起。故名戒經。七陀那。此云譬喻。八帝憂伽。此云法界。亦名本生。界是生義。九闍伽。此云本事。十毘佛略。此云方廣(勘)。浮陀檀摩。此云未曾有二憂波提舍。此云議。如是二。皆云如者。如是空義
經是名味(至)一切釋曰。第二總辨教空。若依本記。有其四義。故本記云。二結成四。一名味句。是應說。二音聲。是正說三果報。是能說。四一切如。即是依說。依此真如理。而說法。實無法可說也。今不爾。此即第二總辨教體空。然出教體。諸不同。有處說等為體。有處說聲。有處合說。具如別章。今依此經。名句文身及為體。故前空品云。佛說文聲。而今所說名味句音聲果者。等是假。聲是實。依實聲上。等。故言聲果。如是文字記句。皆是如也。
經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釋曰。第三不行空。謂若依文字。不悟如者。如諸部等。不行空也
大王如如文字諸佛智母釋曰。第二修空。若依本記。第二修空有五。第一能修。第二所修。第三本性。第四如理修。第五結成。一能修之智。修如如佛母。能生佛故名智母。二所修正是佛母。即薩婆若。即一切智三義。一眾生性。譬如意珠。所須皆能成就二眾生根。譬如清水。影和潤清。如慈悲心。三眾生智。譬如虛空。於如如不轉不異。性是不改義。所求竟得。是不改。也根是能生義。能生慈悲利益一切眾生第三明本性以為母。未佛時。以當智母。若佛時。即薩婆若。是一切智諸佛成佛時。名自性即是隱為如來藏。後修得佛。解脫道時。性顯為法身。即薩婆若。覺顯本性。名修者為化。為化能顯本佛。故名智母。未得為性者。未時但有本性。故名性佛性。若道中佛性。果即涅槃。即至果佛性也。未來得通二性。已得涅槃性。三乘三種三乘一乘三乘者。樹王是小中大乘緣覺中。聲聞小中小。同觀四諦故。次大乘三乘迴向聲聞緣覺無我空為二。地前菩薩如。得入無我空故大若相望者。迴向聲聞緣覺為內。大乘內。外小中寂靜聲聞緣覺為外。大乘外也。第三就初地後為三者。初地名見。地至七地為修。八地至佛地究竟地。若取大望小乘。同觀四諦。皆為小。若小望大。同如如。皆為大。據修習三乘。論其本性。皆不生滅。一切眾生。以此為覺性者。通結本性義。分為三也。第四如理修者。文言若菩薩受下。有五波羅蜜無分別波羅蜜有二。一凡夫不能通達。亦名受。不受著故。今菩薩通達。而不受著也。能不受故。文字。無語言波羅蜜文字說。理論無也三文字波羅蜜。四非非文字波羅蜜菩薩修解。能文字。得解脫。此解是果。是非文字解。此解亦空。故言非非文字。五為修文字者。明一味波羅蜜故。證真性最勝。翻波羅蜜。為究竟最勝也。第五結佛果。護十地。護因。護化眾生利他。今不爾。問答分別說法不二。文別有初問答分別說法不二。後大王下。依上說法智母。上來已釋空訖。自下第二。智母。文別三。初廣辨修習。次三乘下。逐難重釋。後大王下。結所成。就廣辨修。文別有二。初明因位智母。後即為薩波若體者。果之智母。就因位中。文別有二。初明修性智母。後一切下。明理性智母如是二性。能生佛智。故言智母。此即第一修性智母。謂從地前。至金剛位。教空修習。生受用身一切智果。即是生因。若望法身。即謂了因。或可如者指示。亦顯文字非一。是故重言如如文字諸佛智母者。謂諸位中。所修諸行。能生諸佛智。故言諸佛智母
  經一切眾生性根智母。釋曰。自下第二明理性智母。謂諸因位真如佛性。能顯法身本覺智果。故言性根智母即是正因。若望受用即是依因
經即為薩波若體顯果智母。謂薩波若諸佛根本。亦名智母
諸佛成佛(至)已得為薩波若釋曰。此即第二依時屬當。謂諸佛成佛。以當智母。用法身報身智母。未得為性者。在因位中。行性理性。以為佛性。已得為薩波若者。至位中。法身本覺報身覺。為一切智也。
三乘(至)以此為覺性故釋曰。自下第二逐難重釋。謂前文云。諸佛智母。或云性根智母。其相解。故今重釋。文別有二。初釋理性。後菩薩下。重釋。文別有二。初釋理性。後菩薩下。重釋行性。此即初也。謂前所說性根智母者。即三乘身中。理性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是故一切眾生。以此為佛性。即以此文。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或可三乘菩薩。皆為覺。用此實相般若。為三乘覺性
經若菩薩(至)波羅蜜釋曰。第重釋行性。謂前所說。如如文字智母。而未能顯相差別。故今重釋。有兩節。即初釋如如文字。後修無脩下。釋智母。謂若菩薩乃至非非文者。如如文字。然此四句。諸不同。一云。受者總句。菩薩不執文字。故言不受。文字者。下三句。別釋不受。不受文字。以不執著文字故。文字者。非文字義。若文字應非文字作此言。不受文字。若非非文字。應非非文字作此言。不非非文字。一云。不受文字。不所執文字。不受文字者。不受依他。不非非文字者。不受圓成實性文字。修文字等者。釋上諸佛智母。謂菩薩修行不作是念。是能修文字。為所修者。乃得真性般若波羅蜜
大王(至)為若此釋曰。第三結所成。謂若菩薩修習。能成三答。所謂護佛。護化。護十地行。
白佛言(至)為無量耶釋曰。第三問答分別法門不二。若依本記。文別三。一正明法門不二。二讚經德。三立經名。就初門中。先問。後答。此即王問。有其三問。問根。有二。一佛性為根。二道中為根。二問行。即八萬四千入等門。三問法門。有二。一方便法門無量眾生修學二正法門。常修不不二第一問理。第二問行。第三問教也。今不爾。此品五段中第三問答分別法門數量。文別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謂王問邪正無量品。眾生有利鈍等。有無量。或貪慢等。或迷陰等。無量心行。為彼所說。諸法觀門。為一為二。為無量耶。
大王(至)乃有無量釋曰。第二如來正答。文別三。初隨問略答。次若菩薩下。廣釋。後眾生品品下結。文中有二。初明觀門。後明所觀法。此即初也。謂所說觀門。非但二。乃至無量
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無相釋曰。第二明觀法。非二。故說亦言。然釋此文。諸不同。有說。亦非有相者。單破有相。非非無相者。復破有相。依本記云。相不可得。故言非有相。非非是非無相。彼相者。相與一。與相異。般若相與一。法未成就。誰與相一。若已成就。即不所相。有云。應作四句。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為存略故。且說初後。今解。准上三句。一非有相。若爾應是無相。故言非無相。若爾非應是非無相。故言非非無相。今舉初後。准顯中句。故但句。
經若菩薩(至)第一義諦也釋曰。自下第二廣釋。文別三。初二諦。顯諸法相。次三諦。顯諸法相。後就三假。辨諸法空。此即初也。謂若菩薩眾生二是俗諦不見二是真諦。今明俗即真故。言二者。是第一義諦也。
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 據實有無。即是俗諦非有非無。即是真諦。今正顯俗。故言有無者即世諦也。或可色諦心諦。無者空諦
  經以三諦一切法釋曰。自下第二就三諦以明諸法。文別三。初明三諦一切法次列三諦名。後引說成。此即初也。
空諦色諦心諦釋曰。第二列三諦名。言三諦者。一空諦。謂第一義諦色諦。謂五根等。三心諦。謂六識二諦門中。初一是真。後二是俗。若廣分別本記。
經故一切法三諦釋曰。第三引說成。
我人(至)一切法空釋曰。第三三假以明空相我人知見名假故空。五受陰假故空。一切法法。假故空也
眾生品品(至)非二法門釋曰。第三結答。本記云。理論非一非二。俗乃無量者不然。本問三。為一。為二。為無量。皆依俗義。
大王(至)無別釋曰。自下第四讚經德。文別三。初明七佛同說。勸眾受持。次是經下。明多佛同說。讚經勸持。後況復下。依今佛說。勸眾受持。此即初也。有二節。初明同說。後汝等下。勸眾受持
經是經功德(至)不可窮盡釋曰。第二多佛同說。勸眾受持。文顯可知。故不繁述。
經況復(至)不久釋曰。第三依今佛說。勸眾受持。文別有二。初勸眾受持。後時眾益。此即初也。
大眾(至)十地性釋曰。第二時益。若依本說。三空者。三假空也地前觀。大空者。登地也。或可三空者。空無相無願
大王(至)般若波羅蜜釋曰。第五讚名勸持。文別三。初標名勸持。次重讚異名。後舉喻勸持。此即初也。
經是經復(至)一切眾生身釋曰。第異名名有四種。一護國二法藥。三護舍。四護身。
般若(至)亦復如是釋曰。第三舉喻勸持。文別三。初說。次舉喻。後汝等下。舉同喻

仁王經疏中卷(末)

元久二年朱明四月書寫
同月一日交點已了
傳領
傳領覺聽
招提寺五室住侶宗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