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經疏卷下(末)

     大慈恩寺沙門圓測
 一校者 王 麗
       二校者 吳迎香
       改稿者 劉海燕

受持品第七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度論。由信力故。聞而奉行為受。由念力故。久久不失為持。此品正明十三法師受持般若。又令受。名受持品
  經爾時月光(至)般若波羅蜜釋曰。第二依文正釋。前五品中。辨正宗訖。故下二品。教奉持。於中有二。初明受持。後明付屬。此即初也。於品內。文別三。初問答正說十三法師。次佛告波斯下。付受持。後時諸大眾下。明時眾益。前中有二。初月光王請。後牟尼如來正說。請中有二。初觀瑞疑念。後發言陳請。此即初也。三節。一觀釋迦五種神變二見臺上寶滿佛。是一切佛化身主者。若准梵網經。是盧舍那佛。或云盧招那。亦云盧折羅。此云照也。以報佛色。遍周法界故。又日光。遍周一處。亦盧舍那。一也。或可義翻名寶滿。此佛化千葉釋迦佛。及百億葉上化佛。故言化身主也。三復現千華葉世界上佛者。即是千華葉上千佛。及一一葉上百億佛。其中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蜜。此當梵網經云。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問此上寶滿佛。於三身中。何身所攝。有說自受用身。此不爾。自受用土無法眾故。有說受用身。此亦不然。諸塵眾。聽佛說故。今解。於化身本末差別。非受用身(更勘無上依經大乘同性經毘盧舍那釋迦。有何差別也。)經白佛言(至)不可以識釋曰。自下第二發言陳請。初讚。後請。此即讚也。若依本記。過言說不可說。過心故不可解。過覺觀故不可以識。此當度論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解深密經。云心言路絕。
  經云何(至)開空法釋曰。第二請也。開謂發。道即道。於人法境。空慧。名空法道。此中問意。諸佛所說甚深般若。難說難識。云何男子。於此經中。明了覺解。依何觀門。為諸眾生開法空道。
  經牟尼言(至)為大法王釋曰。第二如正說。於中有三。初總標。次男子其法師下。別釋。後男子如是菩薩下。總結。前中有三。初總標。次別敘。後勸供。此即初也。
  經從習忍(至)依持建立釋曰。第二別敘。依謂所依。持謂攝持。為眾所依。能攝持建立正法
  經汝等大眾(至)而以供養釋曰。第二勸供應知。
  經男子其法師者釋曰。第二別釋十三法師。文別有二。初諜總名。後次第別釋。此即初也。
  經種性菩薩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十三法師。分為三。此即第一種性。文別有五。標位列名。二辨類差別三行不同。四舉劣顯勝。五入位時分。此即第一標位列名。謂十三法師中。第一法師種性菩薩
  經若在家(至)比丘尼釋曰。第二辨類差別。略辨四眾差。二優差。三比丘。四比丘尼。言差者。或云優婆塞。皆訛略也。正言鄔波索迦。此云近事男鄔波斯迦。此云近事女。索是男聲。斯是女聲。謂彼恒時親承善士。故名近事。廣釋如前。比丘比丘尼。亦如前釋。
  經修行十善釋曰。第三行不同。文別三。初十善。次修不淨忍。後住在佛家。此十善。謂不殺生十善業道。或可十信十種信心。雖有兩說。本記意存十信
  經自觀己身(至)分分不淨釋曰。第二修不淨忍。三種。一觀六大不淨諸根不淨三觀三界不淨。此觀六大。謂諸有情六界成身。所謂四大空界也。色界有漏識。皆是有漏。可破壞故。不淨。六別觀。故言分分。
  經復十四根(至)菩提心釋曰。第二諸根不淨。謂於二十二根中。復十四根。以為不淨。所謂五根。有五識情。或可有情數攝。名五情根。五受根者。苦樂喜捨。及男女意命。皆是有漏有無量過。故說四皆為不淨五根。及三無漏。皆唯善性。過不說。故觀行十四根。即發無上菩提心也。
  經常修三界(至)忍觀門釋曰。第三觀三界不淨。謂三界繫法。皆有漏故。亦是不淨。問曰。四靜慮無色界。亦有淨法。如何說為不淨邪。解云。不淨種。如瑜伽十六卷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二種。一不淨。謂髮毛等。二不淨。謂青瘀等。二者苦惱不淨。謂苦觸所生受。三不淨。所謂欲界。四不淨。如待無色清淨事。色界諸法便似不淨。待菩迦耶寂滅涅槃乃至有頂。皆似不淨。五煩惱不淨。謂三界所有一切睡眠隨煩惱纏。六違壞不淨。謂五取蘊無常無恒。不可保信。變壞法性。具說如彼。靜慮無色。皆名不淨
  經住在佛家釋曰。第三住佛家。文別有二。初明住在佛家。後修六和敬。此即初也。謂空無我處。佛家。此種性。初證空理。故為住
  經修六和敬(至)波羅蜜釋曰。第二修六和敬。謂住佛家故。修六和敬。所謂三業戒同見同學八萬四千波羅蜜。為六和敬
  經男子(至)有退有進釋曰。第四舉劣顯勝。文別有二。初舉劣。後是定人下。顯勝。前中有二。初上釋劣位。後雖以下。釋通伏難。前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即說。謂習忍以前十信菩薩。有退有進。故名劣位。
  經譬如輕毛隨風東西釋曰。第二舉喻。可知。
  經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釋曰。第三合喻。可知。
  經雖以(至)名不定人釋曰。第二釋通伏難。有兩節。初牒三伏難。後而不可下。標宗。略答十善菩薩。有其三義。一以千劫行十正道發菩提心。當入習忍位。三亦常學三伏忍。以三義。謂應不退。如何說言有退有進。作此言。雖三事。而不可字名。是種性。是名不定人。
  經此定人者(至)聖人性故釋曰。第二顯其勝位。文別有二。初明證理。後明離過。此即初也。謂十住位。初證生空理。證得聖人性故。為定人。亦是不退。問此種性菩薩。為此經。定不退耶。或有即耶。解云。設爾何失。若廣分別。如前已說。
  經必不起(至)無有是處釋曰。第二離過。有其四重五逆。所謂殺父母羅漢出佛身血和合僧不起六重。如優婆塞經第四卷受戒品說。殺生。二偷盜。三婬蕩。四妄語。五沽酒。六謗說在家出家四眾過失廣說如彼(餘經或四重八重四重者。一貪嫉。二慳。三嗔。四謗。三寶藏八重者。即菩薩八重。前四重上加僧四重。即名八重。言重者。前六重上加等四。重。今此說六犯。即失戒法為重法。過中極重。為重也)三者不起八輕。亦如優婆塞受戒品說。供養父母師長。二耽樂飲酒。三污不能瞻視病苦四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而與空遣還者。五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奉迎禮拜問訊。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憍慢我勝彼彼不如我。七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八四十里中有法處。不能往聽。九受招提僧具床座。有虫故便飲之。一險難之無伴行。宿尼寺三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四若以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若畜貓狸。十六畜養象馬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受戒者。七若不貯畜僧伽梨衣缽杖。八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水。及陸種處。九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說價已。不得前劫。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仕前互用。其不平。應語令平。十若於非處非時行欲一齎估反賣。不輸官稅。盜弄去者。犯國制。三若得新穀果菰菜茹。不先奉獻師供養三寶。先自受用者。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五道路若在諸比丘沙彌前行十六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七若養蠶者。八行路之時。遇見者。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屬所在。而捨去者。四不起諦法。謂定位者。不佛法。經書言非佛說
  經能以一阿僧祇(至)僧伽陀位釋曰。第四入位時分梵音阿僧祇劫。此云數劫。謂日月歲數。不可數故。名阿僧祇。或三災等劫。不可數故。乃至小乘宗。三大祇。名阿僧祇。今於此中。依日月歲數。非三災等。僧伽陀位者。相傳釋云。種性。或云離著。謂證空而不執著我有情等。此意說云。一僧祇修行習忍。始入種性
  經復次種性釋曰。第二性種性。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初學名習。習成性故。十行乃名種性也。
  經行十慧觀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於中有五。一行觀行二滅障。三知俗。四練觀。五修行。此即初也。言行十慧觀者。謂四念處三善根三世觀。如前教化品中說。
  經顛倒釋曰。第二滅障。言顛倒者。謂四念處觀除四顛倒三善根觀除其三毒。或三世觀除三世執。過去因。有未來果。及現在因果執。皆不順理。並名顛倒
  經及我人知見(至)不可得釋曰。第三知俗。謂我人知見者。世俗說。分分假偽。而非實有。但即是名假。但受即假。但有法法假道理。實不可得。故我人等者。皆世俗有
  經無定相(至)修道空觀釋曰。第四練定相者。總標我法。無其定相他相故者。別釋我法他相。此即兩釋。一云。自相者。顯無我相。無他相者。顯無法相。一云。自相者。無人我法我相。無他相者。無人我法我二種我所相。修護觀門者。觀門。未得名脩。已得名護。已上義趣難了。有諸異說。恐繁不述。
  經亦常行百萬(至)念念不去心釋曰。第五修行。謂此位中。觀漸勝故。行諸波羅蜜不離心。
  經以二阿僧祇(至)波羅陀位釋曰。第三入位時分波羅陀者。若依本記。翻名護。謂種性位。其堅牢。不失自性。名護位。此明十行以二僧祇正道法。得住迴向也。若依本記。配屬十行。名種性。便違經說伏忍聖胎三十人。
  經復次種性釋曰。第三道種性。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地上道之種性故。名種性。故上經云。修行伏忍。進入平等道。種性
  經住堅忍中(至)無生無滅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於中有二。初辨觀差別。後受報勝劣。前中有三。初總標觀相。次別敘十觀。後舉勝簡劣。此即初也。住十心名住忍。謂此位中觀一切法。皆是無生。生既不成。便無住滅。是空義
  經所謂五受(至)不可得故釋曰。第二別敘十觀。所謂五受三界二諦。言五受者。有漏五蘊所取。名五受蘊。由彼故。得五分法身三界三空忍。觀二諦無常無生二忍。廣如前說。如是十法他相。及如實性。不可得故。皆說為空。
  經而常入(至)心心寂滅釋曰。第三舉勝簡劣。謂此位中雖行十忍。而滿分中簡前九忍。而行第真諦忍觀。即無生忍觀。第一義諦觀也。心心寂滅者。寂謂寂靜。滅謂除滅。心行念念寂靜動。故名心心寂滅
  經而三界釋曰。第二受報勝劣。文別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總標。雖寂靜。而三界果報
  經何以故釋曰。第二徵也。謂外詰云。已得寂滅。如何能分段報耶。
  經業習業報(至)順道生釋曰。第三正釋。謂由舊業熏習力故。而三界分段生死。能為道之所依止故。名順道生。或可為化有情。受六道身。隨順道故。言順道生。雖有兩釋。前說為勝。上所說。種性菩薩不生道故。
  經復以三阿僧祇劫(至)正位釋曰。第三入位時分。言平等聖人地名。謂入初地道。離能所相。或可初地雙證二諦。故言平等毘跋致。此云不退。謂初地已上。證理不退。名不退。謂三阿僧祇諸度故。當入聖位。當不退
  經復次善覺菩薩摩訶薩釋曰。第四善覺。文別有五。標位列名。二辨修差別。三以四下。入藏時分。四三界下。明生差別。五常修下。登位分齊。此即第一標位列名。准上可知。
  經住平等忍(至)不去心釋曰。第二辨修差別。文別有二。初顯二智別相。後如是男子下。重顯二智異。前中有二。初立二章。後無相捨下。別釋二章。此即初也。言平等忍者第一章明其實智有無相。名平等忍。言修行四攝念念不去心者。立第方便智。謂以四攝眾生。名方便智
  經無相捨(至)煩惱釋曰。自下第二別釋二章。於中有二。初釋實智。釋上平等。後無量下。顯方便智。釋上四攝。前中有三。初總標實智。滅三界貪。次別釋實智三無為。後顯無為有無相。此即初也。離三輪捨。無貪性故。能滅三界貪欲煩惱
  經於第一義(至)為法性無為釋曰。第二別釋實智。證無為。文別三。初法性無為。次擇滅無為。後非擇滅無為。此即初也。此有兩名。一者法性。二者虛空
  經緣理而滅(至)無相無為釋曰。第二擇滅無為。謂緣真如一切煩惱等相。所顯真如。為擇滅無為。此三名。一者擇滅。體即是智。擇謂簡擇。擇所得滅。故名擇滅。二緣滅。數謂慧數慧數所得。名數緣滅。三智緣滅。擇之與智。其義一也。
  經住初忍時(至)無相無為釋曰。第三非擇滅無為。謂住信忍中。第一下忍。永斷一切分別煩惱。故能於無量未來法中。非擇滅無相無為。此三名。一非擇滅。二非緣滅。三非智緣滅。准上應知。然此二滅。有差別者。薩婆多宗。由智斷障。擇滅不由智。名非擇滅部宗。有漏智斷。名非擇滅無漏智斷。擇滅。今大乘大同部。具如別章。問豈不虛空非擇滅無漏智境。如何無相智得三無為。解云。諸宗不同。薩婆多宗。不許無漏智無為大乘宗真如上。假安立故。許無失。
  經無相無為(至)無無相故釋曰。第三顯三無為有無相。意顯三種其性皆空。然釋此文。諸不同。一云。釋無相有其三句。初他者遣其有相。無無者遣其無相。言無相故者雙遣。亦有無相。或有說者。具遣四句他相。遣有相。無無者。遣無相。言無相者。遣第三句亦有亦無相。及第四句非有無相。今解。他者遣我相。即顯生空理無。無無相者。顯法空理非無。相故言無無。非有相故言無相
  經無量方便現前觀釋曰。第二顯方便智。文別有二。初總標六種。後別釋六種。此即初也。亦非一故名無量。非內證智故名方便
  經實相方便(至)不顛倒釋曰。自下第二別釋六種方便。即分為六。皆有二段。先牒。後釋。此釋第一實相方便。緣第一義故名實相。起巧功能方便。問與根本智。有何差別。解云。如成唯識云。根本智內證體。不變影像。此後得智。緣真如境變影而緣。不能親證於第一義諦。不沈等言。諸不同。若依本記。凡夫名沈。沒生死故。二乘名出。出生死故。三十心十地已還不轉佛地名不顛倒迴向中。學此法也。此不然。所以者何。彼釋如是男子下方初地。已上諸文屬迴向。不當經意。故今不依。一云。今不然。初二如十住可轉。迴向猶有顛倒初地離前四位。故四不。一云。沈謂惛沈即是定障。出即掉舉即是慧障。轉者疑等餘惑顛倒即是我見等倒。入初地時。離上四過。故四不。
  經遍學方便(至)一切學釋曰。第二遍學方便。依本記云。俗中有真非證。中有俗非不證。有說五乘不取人天二乘故非證。有大乘故非不證。如成實論。廣學諸異論遍知聖者意。又戒經。遍學五明論等。而不分別不證。雖非不證。而能學一切法。有本云一切學者謬。
  經迴向方便而向薩婆若釋曰。第三迴向方便。謂求大菩提。不同二乘。求住小果。名非住果。不凡夫無求住果。名非不住。求趣菩提。名向薩波若
  經魔自在(至)四魔不動釋曰。第四魔自在方便者。接引方便也。非道佛道者。即維摩云。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也。魔不動者。即維摩中。在欲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其便也。言四魔者。一煩惱陰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前四魔上。更加無常無我不淨苦。別名八魔也。又釋謂雖行事。巧便自在。故名魔自在方便。故維摩云。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又佛道品云。若菩薩行非道。是為通達佛道云何菩薩行非道。答曰。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患。乃至云示有妻妾綵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是為菩薩通達佛道。具說如彼。
  經一乘方便(至)一切行故釋曰。第五一乘方便。謂理體二。故一乘。於一乘法。巧知眾生差別相。方便不二相者。釋上一乘。於中通達一切行相者。釋其方便。又金光明經云。法界無分別。為眾生分別說三乘。又法華諸佛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具一乘。義如別章。
  經變方便(至)淨佛國土釋曰。第六變化方便。言變化者。變易異名。故顯揚及唯識。依此說變易生死。名變化生。此明地菩薩。由願力故。於淨土中。受變易生。不三界分段之身。故名變化方便
  經如是男子(至)實智照釋曰。第重顯二智異。於中有三。初結上異相。次舉喻顯非一異。後以一切成就者。顯行成就。此即初也。文別有二。初顯實智相。後顯方便智。此即初也。謂於初地根本智生。創生法二空。故言初覺智。此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故。是實智照故。前文言他相。無無相故也。
  經巧用不證(至)方便觀釋曰。第二顯方便智。言巧用者。總標四用。謂彼地後得智。四用巧妙。為巧用。不證等者。別顯四用。不證者。不同外道四靜慮以為涅槃。不沈者。不凡夫沈沒生死不出者。不同二乘出離生死。不到者。不同地前菩薩不到初地。或可不到者謬也。應言不倒。謂地前菩薩猶起顛倒。為簡彼故。故言不倒。是方便觀者。結上四用。皆後得智
  經譬水之與波不不異。釋曰。自下第二舉喻。顯非一異。文別有二。初明二智不異。後類顯諸行。亦體非一異。謂二智一剎那。二用別故不一。一慧故不異。譬水之波。相別故不一。波即水故不異。
  經乃至一切行(至)不不二故。釋曰。第類釋。諸行亦非一異。謂如二智不異。如是乃至一切八萬四千波羅蜜行。諸禪定門。及陀羅尼門展轉相望。皆非一異
  經而一一成就釋曰。第三顯行成就。謂此位中。二智成故。餘一切行。悉皆成就
  經以四阿僧祇(至)功德藏門釋曰。第三入藏時分。謂於此地。無漏觀成。攝藏一切功德門。由斯別立功德藏門。理應諸位。應此門。以非初故。故不別立。此中意阿僧祇諸行故。入此藏門。有釋。此文准下文。應置一切淨土已後方說此文。所以者何。四劫滿當入後位故。
  經三界(至)畢竟故不造新釋曰。第四生差別。文別有二。初明不生三界。後明淨土。此即初也。謂入初地。斷分別我見。不造三界業。故畢故業而不造新。問地上菩薩分段身。諸所說十王報。以何業受西方諸師。有兩釋。一云。地上菩薩皆受變易故受十王皆是化身。不爾處應不見王。變易妙身非彼境故。一云。一論師。名調伏光。深密。此說。八地已上所現王身。變化七地已前。故起煩惱。資三界業。分段身。此則實身。十王報。故有失。
  經以願力故(至)一切淨土。釋曰。第二以願力故。淨土有解。從多分說。若煩惱資。或生三界。如調伏光說。
  經常捨觀(至)常授與人釋曰。第五登位分齊。文別有二。初明登位。後明寶施。此明登位鳩摩伽。若依本記。翻為勝惡魔初地離五畏。過二乘魔也。
  經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釋曰。第二寶施。諸不同。一云。三藏及雜藏。施諸眾生。一云。勝鬘經。四種寶藏。一者無價菩薩乘也。二者上價。緣覺乘也。三者價。聲聞乘也。四者下價。人天乘也。若依地持。四攝益物。名四寶藏
  經復次德慧菩薩釋曰。第五德菩薩。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謂具律儀三種戒德。與慧俱生。故名德慧。
  經以四無量心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文別三。初顯地別行。次辨除障。後位分齊。此即初也。為欲對治煩惱故。四無量。義上說。
  經滅三有嗔等煩惱釋曰。第二辨除障也。由慈故。能滅三界嗔等煩惱。然嗔煩惱諸宗不同。若依薩婆多。唯在欲界部宗。嗔通三界大乘宗瑜伽等說。同薩婆多。今依此經。同部說。或可此經隨轉理門。或可此文言總意別。謂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嗔等據實。不通上界
  經忍中一切功德釋曰。第三位分齊也。謂信忍住。通在三地。此當第二。故名忍。謂此位中。無量為首。通諸行
  經以五阿僧祇(至)化一切眾生釋曰。第三入位時分。闍陀波羅。若依本記。翻為滿足力。謂五大劫行大慈觀。常現前故。智力滿足。化諸眾生故。亦入闍陀波羅位。亦云離闍。亦名無畏
  經復次明慧道人釋曰。第六明慧菩薩。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入位時分。此即初也。謂此位中。行三明觀。故名明慧
  經常以無相(至)三明觀釋曰。第二辨觀差別。文別三。初顯地別行。次辨位除障。後明滿足。前中有二。初標三明觀。後釋其行相。此即初也。三明觀者。宿命智明。二生死智明。三漏盡智明。廣如序品
  經如三世法(至)心心寂滅釋曰。第二釋其行相。知三世法者。標三明。知三世法。無來無住處者。別顯三明所行之境。謂未來未有。過去已滅。現在不住。不同薩婆多三世有實體。心心寂滅者。所緣無故。能緣之心。念念寂滅
  經盡三界煩惱釋曰。第二辨位。除障知三世故。能除三界三世愚。
  經三明一切功德觀故。釋曰。第三明滿足。謂除三世愚故。能得隨順三明功德觀。
  經常以六阿僧(至)一切法釋曰。第三入位時分伽羅陀者。此云度邊。謂此位中。於邊鄙下賤諸見。故云伽羅陀。雖此釋。未勘誠文。謂六大僧祇無量明故。入伽羅陀位。以無相行受持諸法
  經復次(至)聖覺菩薩釋曰。自下第七法師。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顯地別行。後時分。此即初也。言爾炎者。此云智母。謂此位中。生法二空。能生道。故名智母。言聖覺達者。即所生聖智。前之三地。行施修。相凡夫。於此位中。起品觀。初證聖覺。達二空理。名聖覺達。
  經修行順法忍釋曰。第二顯地別行。文別三。初法位。次神通。後滅障分齊。就初位中。文復有二。初屬順忍。後辨住位。此即初也。謂順忍中。有其三位。謂下中上。此第四地。於三忍中。位在初忍。順道故。修行順法忍也。
  經逆五見流(至)住須陀洹釋曰。第二辨其住位。言須陀洹者。有其二義。一逆流二修習。於此地中。起品觀。逆五見流。集無量德故。名住須陀洹位。依瑜伽等翻為預流。預者入也。流即流類。初入聖流。故名預流。問是不五見分別起者。入初地時。皆已永斷。如何此云依第四地。逆五見流。解云。據實分別五見初地位斷。今斷習氣。名五見。若不爾者。疑但分別煩惱所攝。唯見所斷。如何此云五地所斷。故知此約習氣而說。
  經常以天眼(至)身通達釋曰。此即第二神通。於此位中。未至究竟。故六通中除漏盡通。而度論及下文中。菩薩漏盡者。依未盡位。漏盡。故不相違
  經念念中滅三界一切見釋曰。此即第三滅障分齊。謂此位中配須陀洹。故說能滅三界諸見
  經亦以(至)不離心釋曰。第三行時分。以七大劫神通。及波羅蜜故。於滿分中。功德。常不離色也。
  經復次勝達菩薩釋曰。次辨第八法師。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顯地別行。後修行時分。此即初也。謂能了達二三諦。故名勝達。亦名勝慧。或可此地真俗雙行。如是事此地能勝。故名勝達。
  經於順道忍以四無畏釋曰。第二顯地別行。文別三。一行四無畏。二辨除障。三入位分齊。就地數中。文別有二。初總標四數。後次第別釋。此即初也。謂第五地順道忍。起四無畏。於四難怯懼。故名無畏
  經觀(至)一切智人釋曰。第二次第別釋。釋四無畏。即分為四。此即第一一切智無畏。謂於二所不知。一觀他諦。謂二三諦及八諦等。其甚多。名他。內道論。即五明中。內明論也。外道論者。因明論聲明。藥方即是醫方。工巧究術。並是工巧明論。此四明論雖通外。今一相。且說外言。一切智人者。自唱德號。於四無畏。皆有二義。一執跡生疑。謂外疑難佛。問阿難從何所來。或問外聲是何聲等。若一切智。何謂發問。二自唱德號一切智隨順世間故。作此慰問。
  經滅三界(至)我相已盡釋曰。第二漏無畏。亦有事。一執跡生疑。謂外難言。世尊愛語羅睺。呵罵提婆。如何漏盡。二自唱德號。我漏已盡。順世間故。示現愛嗔(或有本云我相已盡謬也)。
  經知地所出故名出道釋曰。第三釋苦道無畏。亦有事。一執跡生疑。謂外難言。以諸道。不能苦。見阿羅漢。蛇蜇等苦。似不盡故。二自唱德號。謂諸羅漢未來苦。故言斷苦。非謂現無故說斷。
  經有何不出故名障釋曰。第四惑能障道無畏。亦有事。一執跡生疑。謂須陀洹等。雖有愛等。而道故。不能障道。三自德號。雖不能障預流果等。而能障礙那含等道。上來且釋四無畏。今此文中。說第五地菩薩無畏無畏之相。尋即可知。
  經逆三界疑釋曰。第二除障。此約習氣。故說除疑。據實已斷。唯分別
  經修集無量(至)入斯陀含位釋曰。第三入位分齊。謂此地中。已滅三界疑等惑故。修集無量勝分功德此便入斯陀含位。斯陀含者。此云一往來。謂斷欲界六品惑盡。三品故。於人天一往來。名一往來。
  經復集行(至)不去心釋曰。第三修時分。謂於此地。八劫修行陀羅尼。及四無畏。常不去心。
  經復次常現真實釋曰。次釋第九法師。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明修行時分。此即初也。
  經住順忍中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差別。文別有五。一配忍分齊二作地別觀。三辨取除障。四辨觀行相。五立差別。此即初也。謂順忍中。品取攝。故言住順忍中。
  經作中道觀釋曰。第二作地別觀。謂無相觀有無。及常斷等。或依十二緣生觀。離常故。名中道觀也。
  經盡三界因集一切煩惱故釋曰。第三辨所除障。言集因者。總標三煩惱。及業集諦。言集業者。別釋罪諸業。一切煩惱者。別釋根本隨惑煩惱。或可集因者。發業煩惱一切煩惱者。潤業煩惱
  經觀非有非無(至)而二釋曰。第四辨觀行相。言一切者。真如一味相。即是一相無相。是以無量義經云。一相無相也。而二者。結上一相無相。皆有無二相也。
  經證阿那含位釋曰。第五立果也。謂此地中。雖斷三界一切煩惱。而微細者。猶現在前。是取深密等云。第七地來諸菩薩眾。猶起三界煩惱。是故此中。立阿那含阿那含者。翻為不還。據實六地菩薩。亦生欲界。如度論。今一相配。故言不還
  經復作九阿僧祇劫(至)一切佛土釋曰。第三修時分。樂謂願樂。謂於此地。九阿僧祇中道觀。隨願樂力。生諸佛土。
  經復次玄達菩薩釋曰。辨第十法師。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入位時分三常三空下。辨觀差別。此即標名。玄謂玄遠。達即通達。遠至功用後邊。名之為玄。創無生忍為達也。
  經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釋曰。自下第二入時分有五別。一入位分齊。二辨所分辨。三住身分齊。四諸德。五立果。此即第一入位分齊。語五忍中。第四無生忍。有其三品。此即下品。此地菩薩僧祇。修下無生忍
  經滅三界因業果釋曰。第二所分齊。於此位中。滅三界果細習
  經後身中釋曰。第三住身分齊。住分段生死中。最後一身。(至)第八地。即成變易報也。
  經無量功德(至)皆滿足釋曰。第四顯諸德。謂六神通盡無生智乃至五分法身。悉皆具足如是諸德。皆上說
  經住第十地(至)梵天位釋曰。第五立果也。謂十三法師中。住第十法師位。於四果中。第四果也。梵天位者。梵者淨也。已住清淨行位故。
  經常脩三空(至)弘化法藏釋曰。第三辨觀差別。謂此地中。空等三昧。已得圓滿具足百萬三昧。又以如來多羅藏等三藏聖教。弘化眾生
  經復次等覺者釋曰。次辨第十一法師。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千阿僧祇下。脩時分。此即初也。者謂假者。謂第八地。於一切或時。真俗雙觀。等覺者。
  經無生忍中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差別。文別三。初明有無觀。次辨十力觀。後顯登差別。前中有二。初配屬忍位。後正明有無觀。此即初也。謂於三品無生忍中。中品忍也。
  經觀心寂滅(至)無知知釋曰。第二辨有無觀。文別三。初別有無。次合有無。後雙有無。前中有二。初寂而常用。後用而常寂。此即初也。此地中觀心寂滅者。念念皆空故。心心寂滅。此顯常寂靜義。言無相相無身無知知者。顯常用義。謂常寂故離一切相。而依俗故示現無相。似常空寂色身。而依俗故常用色身。以常寂無知。而依故恒能照。
  經而用心(至)無住之住釋曰。第二用而常寂。初之句。顯其有用。惔怕已下。顯常寂義(有本任於無任之任者謬)。
  經在(至)常萬化釋曰。第二合有無。言在有常脩空者。釋上用而常寂。處空常萬化者。釋上寂而常用。
  經雙照一切法故釋曰。第三雙結。謂俗不離真。寂而常用。真不離俗。用而常寂
  經處非處乃至一切智十力觀故釋曰。第二明十力觀。謂此位中。十力觀。舉初後二。顯間八合。有十力觀。十力差別。義如別章。
  經而能發摩訶羅伽位。化一切國土(有本無登字)。釋曰。第三登差別摩訶羅伽。若依本記。翻為大聖。即佛法之大將。或云無功用位。或翻力。或翻龍象
  經千阿僧祇劫(至)見佛三昧釋曰。第三脩時分。此結自位經爾所劫。從此以後。功難成故。時分漸多。
  經復次慧光神變者釋曰。次辨第二法師。文別三。初標位列名。次辨觀差別。後萬阿僧祇下。明入位時分。此即初也。謂第九地四無礙智。化諸有情。或起六神通慧光神變者。
  經住無生忍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差別四節。一配忍三品。二明心心相。三四眼見法觀。四生淨土。此即第一配忍三位。謂無生忍有其三品。此即品。而言上者。前上是勝義。後上順品數。謂此第九地。得四辨等。故言勝也。
  經滅心心相釋曰。第二明心相。於此位中。除滅心心相故。名言勝也滅心心相。有說見分二相。故言滅心心相。今解。滅自性為滅心。若滅心上差別。名滅心相
  經法一切法三眼空見釋曰。第三四眼觀門。謂法眼一切法病藥等種種別相三眼空者。謂肉眼見粗色。天眼見粗細。慧眼空。據實慧眼諸法空。今對肉天眼。故但說空也。若依本記。法眼一切真如也。餘如前說。
  經以大願力。常一切淨土釋曰。第四常淨土
  經萬阿僧祇(至)佛華三昧釋曰。第三入位時分薄伽梵位。此云世尊諸德故。亦說九地世尊佛華三昧亦復如是。似佛定故。佛華
  經復次觀佛菩薩釋曰。次辨第十三法師。文別四。標位列名。二登住時分三善男子下。諸位相對差別相。四常脩下。明入位住定。此即第一標位列名。謂此位中。二種觀佛。見者。唯受用定心見。通三身
  經住寂滅忍者(至)住金剛臺釋曰。第二登位時分四節。一配五忍。二逕時分齊。三辨所脩德。四顯登住位。言住寂滅忍者。配五忍位。謂寂滅忍二種。一者下品。二者品。今第十地即是第五寂滅忍中。位下品忍也。言從始至逕百萬阿僧祇劫者。總計從種性。至灌頂忍。逕百萬阿僧祇劫也。言脩百萬阿僧祇劫功德者。辨所脩德量。言登一切法解脫者。就當得位。即是覺。住金剛臺者。金剛三昧正明等覺如來。或可解脫有兩種。一者等覺。二者覺。今此金剛雖非解脫果攝。而成等覺解脫。故名登一切法解脫
  經男子(至)一切煩惱釋曰。自下第三諸位相對。辨差別相。文別有五。一伏斷差別。二差別。三頓漸差別。四常無常異。五無等異。此即第一伏斷差別。文別有二。先伏。後斷。此即伏也。謂從習忍。至頂三昧。皆為伏一切煩惱者。伏義寬故。通為伏。依本記云。皆名伏者。從十信金剛末。斷阿賴耶識一剎那在。故說為伏一切煩惱廣說如彼。
  經而無相(至)照第一義諦釋曰。此顯第二斷義狹故。初地已上無漏信位。方能欲斷。言無相者。即是無漏也。有漏相。故名無相。謂無相信。為無間道斷滅一切煩惱。生解脫道。照見第一義諦
  經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釋曰。第二差別。文別有二。初正釋見。後引說成。此即初也。除佛已前。但說為信。不為見。所謂見者。是一切智
  經是故(至)不見不覺(有本云。所知者謬)釋曰。第二引說成。知見覺三。異名同體。雖通因果。皆此名。今從勝說。故唯在果。
  經佛頓解。不為信。漸漸伏者。釋曰。第三漸頓差別佛頓解。不為信。漸漸伏者。所以者何。頓斷一切二障盡故。但為見。不名信者。亦不為漸漸伏者
  經慧雖起滅(至)無生無滅釋曰。第四常無常異。或可無礙。與解脫異。即依此文。有兩釋。一真三藏如是義。佛果功德菩提涅槃。皆無生滅。故通伏難。以三宗義。謂外難云。無間道時。慧生滅。如何能無生滅智作此言。金剛時慧雖生滅。能無生滅理。由斯勝慧。證理深故。此心若滅。便能證得累盡涅槃。亦能證得無生無滅常住菩提。故前經言。薩云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二慈恩三藏如是說。金剛時慧雖生滅。而能證無生滅理。故能證得果盡涅槃。亦能證得常住大菩提也。前經所說常住不變者。就勝說故。且說實相。而非觀照。
  經金剛三昧(至)無等等釋曰。第五無等異。或可無間解脫異。文別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即說。謂金剛三昧清淨無染。同道後真如際等。於道前法性真如也。言而未能無等等者。謂佛世尊下不及故。無等。與諸佛齊。故為等。金剛已還能等。無等等也。
  經譬如人(至)不斯了釋曰。第二舉喻。可知。
  經住三昧。亦復如是釋曰。第三合喻。應知。
  經常脩一切(至)佛慧三昧釋曰。第四入位住定。謂此位中。一切六度。及四攝等。行已滿足。具功德藏。入婆伽度。住佛慧三昧梵音婆伽度。此云世尊。即十號中之位也。住此位中。三身三昧。方得圓滿
  經男子如是(至)果釋曰。就依請正說十三法師。文別三。初標。次男子下。別釋。後男子下。結歎。上來已釋兩段訖。此即第三結歎德與異。
  經佛告波斯(至)般若波羅蜜釋曰。自下第二付受持。文別四。一讚用勸持。大王般若下。讚名勸三大今下。釋勸所由。四大王今下。稱名付屬。初中有二。前略讚勸持。後大王下。廣讚勸持。略中有五。一應時勸持。二勸持所由。三結屬諸王四外人徵詰。五如來釋。此即初也。謂正法滅時。受持一部仁王般若
  經大作佛事(至)般若波羅蜜釋曰。第二勸持所由。有其三種。作佛事。謂善。二國土安立。三萬姓快樂。或可初一內護。後二外護如是利益。皆由般若
  經是故付屬(至)清信女釋曰。第三結屬諸王。
  經何以故 釋曰。第四外人徵詰。
  經無王力(至)解其義理釋曰。第五始來正釋。
  經大王吾今(至)帝王歡喜釋曰。自下第二廣讚勸者。文別有二。初總標。除難生。後問答分別。別釋七難。此即初也。三千大千世界分齊。義如常釋。言七福者。記說。返前七難。以為七福。七福者。萬姓國王。二四海賓伏。三怨敵退散。四國王受已身。五四方歌讚。六百姓豐樂。七未來道。
  經云何釋曰。第二問答分別七難。文別有二。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經日月失度(至)為一難也釋曰。第二答也。就答七難。即分為八。此即第一日月失度難也。謂時節轉異。多令飢餓。數量轉異。多刀兵起。色相轉異。多疾病也。   
  經二十八宿(至)為難也釋曰。第二星宿變怪難。
  經燒國(至)為三難也釋曰。第三大焚燒難。
  經水漂沒(至)為四難也釋曰。四大水漂沒難。
  經風吹殺(至)為五難也釋曰。第五大風吹殺難。
  經國土(至)為六難也釋曰。六亢旱不熟難。
  經四方賊來(至)為七難也釋曰。第七惡賊侵逼難。廣釋七難。具本記
  經大王是般(至)王釋曰。第二讚名勸持。文別有二。初讚名殊勝。後勸持王供養也。此即初也。然此八名。諸不同。一云。八中初一顯實相般若。是諸凡聖心神體故。第二明觀照般若。生諸國王慧解心故。後六辨文字般若。有六勝因護國土故。一云。此能與凡聖為依。故名本。能生王位。故譬父母。能護身命。故譬神符。能治邪魔。名辟鬼珠。能滿諸願。故名如意珠。令國安隱。名護國珠。明顯因果。名天地鏡。法中最勝。威力難思。名王。本記云。六識名心。第七名識。第八名神。此經能與凡聖八識為依。故為本。能生出世國王。故譬父母外道魔王不能降伏。故喻神符。能除不活等五種怖畏。名辟鬼珠。能攝利眾生。名如意珠。能降七難。名護國珠。能顯所知。名天地鏡道前道後清淨不異。名王。廣說如彼。
  經彼佛告(至)以經置。上釋曰。第二勸王供養。文別有二。初示供養法。後別示供養。此即初也。法有六事。一九色幡長九丈。九色華高二丈。三千枝燈高五丈。四九玉箱。五九玉巾。六七寶案。言九色者。依本記云。黑黃赤青。此是五塵色。并四大色為九。四大色者。地依灰色。水依頗梨水精。火作光色火珠。風作煙色。
  經若王時(至)不生釋曰。第二行供養。文別有二。初供養法。後供養法。此即時也。
  經若王時(至)如事帝釋釋曰。第二住供養。如經可知。
  經大王五眼(至)七難安起釋曰。第三釋勸所由。文別有二。初明三世諸王有興衰。後明未來持。大作利益。此即初也。
  經若未來世(至)往護其國釋曰。未來持。文別三。標章舉數。二次第別釋。三結釋勸供養。此即初也。
  經一金剛吼(至)往護其國釋曰。自下第二。次第別釋。文顯可知。
  經是力士(至)而供養之釋曰。第三結釋勸供。是五大力士者。結五菩薩。五千王等者。釋成利益。當立像形下。勸供養。勸供養法。如五因緣經中說。雷電吼菩薩因緣中。人作讀經寫經法。法用者。應作團屋。八面安壁。外薝隨莊嚴。今其精好。八角之中。開小門通人出。於其室內。置八面床。留小空地。擬人處。八壁外。香泥塗飾。一一壁上。各量身坐當兩眼前。以開兩吼。使得見經。正當二手。復開二孔。得容二手。來去捉經。欲讀經時。安經壁外經架案上。壁內壁外。並燒好香。湯豆麵。以浴身手。及將瀨口。善須風。若也東風。即東壁外經卷。在壁內向東讀經。使風吹口氣。隨風西去。不熏經卷。以口有番氣。作此屋。寫經類讚。法用如前(更勘)。
  經大王吾今三寶(至)一切諸王釋曰。第四稱名付屬。文別三。初總明付屬。次就勝列名。後如是一切下。結勸應持。此即初也。
  經薩羅國(至)波提國釋曰。第二就勝列名(或本。列五國。闕沙陀衛國也)然十六大國名號藏分第十六毘婆沙四。梵音不同。不可和會(勘)。
  經如是一切(至)波羅蜜釋曰。第三結勸應持。
  經時諸大眾(至)不生彼國釋曰。第三時益。於中有五。一明脩羅益。二顯人王獲益。三辨梵天等益。四解餘眾獲益。五釋菩薩獲益。此即初也。時諸大眾即總句。脩輪下。顯利益也。謂彼脩羅七難。身怖聲悲。發願不生彼惡國土即是惡欣善益也。
  經時十六國王(至)出家釋曰。自下第人王獲益。於中有二。初總明諸王捨俗入道。後明脩差別。此即初也。以國付弟。即是捨俗。出家脩道。即是入道。廣釋在家過失出家利。如文殊問經第二卷。
  經觀四大(至)出相釋曰。自下第二別明脩道。差別。於中有二。初明諸觀。後是為下。結成證得。前中有四。一明八勝處二明遍處。三顯初地相。四辨九地相。此即初也。觀地水火風能造四大。青黃赤白所造四色。名八勝處所緣境勝煩惱。故名勝處出離貪欲。故名出。相謂相。或是狀。或是行相。是八勝處行解相也。大般若。與此稍異。彼云。一有色想觀外色小。二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小。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復為四種。名八勝處。依瓔珞經。八名復異。四大同此經。四色同般若經有色等四。不說青等以為四色。或可此經。同瓔珞經。義亦無違
  經四大(至)入行相釋曰。第二明遍處地水火風。青黃赤白。處識處。名遍處。亦一切入。即是所緣寬廣。有間隙。故名遍處行相即是一切行解相也。言不用者。乘語故也。故以不說八解脫者。此三科法。是下中上三根人觀。此中有中二根下根故。以是不論。
  經三十忍初地相釋曰。第三明初地相。地前十心。名三十忍即是初地方便相也。初地即用第一義諦為體。
  經第一義諦九地相釋曰。第四明九地相。初地證如境智平等。名第一義。與後九地。作其因相。名九地相。故攝論云。若於初地。達法界時。速能通達。後一切地頌有。如。作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
  經是故大王(至)般若波羅蜜釋曰。此即第二結成證得有兩節。初明捨凡入聖。後明捨分段變易。言是故大王者。所告人。言捨凡夫者。謂捨地前凡夫身也。言入六住者。謂入初地至第六地住地身也。此上即捨凡入聖。言捨七報身者。謂捨七地分段報身也。故度論云。七地未捨虫身肉身。言入八法者。謂入八地已上變易法身。故前偈云。未度報身一生在。進入等觀法流地。言一地般若波羅者。此法身萬行俱也。或可通說。十地萬行俱也。
  經八梵天王無生境釋曰。自下第三梵天等益。等言等取須輪也。於中有二。初明益。後顯供養。此即初也。謂梵天等。隨其根性證得三乘真實觀門。問人法無生空理。以為境也。前說脩羅。得世益。今此脩羅三乘觀。與前異故。與梵天同。故與梵天一處合說。
  經復散華供養釋曰。自下第二別釋供養三別。初總標供養。次別列華名。後正顯供養。此即初也。供養有二。一財。二法。今此文中。顯供養
  經空華(至)三七品華釋曰。第二別列華名。空華空。法性法空。此二種華。表伏忍也。地前仰學二空觀故。聖人華表信忍也。初入聖無漏信故。順華表順忍也。四五六地無生故。無生華表中品無生忍也。證無生最是初故。法樂華表品無無忍也。四辨自在說法樂故。金剛華表下品寂滅忍也。金剛三昧破諸結故。此上七華大乘法緣觀中道華表緣覺法。證解緣生中道觀故。三七品華表聲聞法。品觀中自在故。
  經而散佛上(至)大菩薩眾釋曰。第三正供養。由前梵等。三乘觀。以三乘華。散等上。
  經其餘一切證道跡果釋曰。第四明餘眾益。三段。初明益。次列華名。後正供養。此即初也。是前眾餘。故名餘眾。道跡是向。果即是果。又解。道跡有學。果即無學。通三乘也。前三乘觀。此三乘果。故有差別
  經散心空華(至)覺華釋曰。第二別列華名。心空華者。四空也。三學之中為心學。心樹華者。緣生觀也。十二緣生為華樹。六波羅蜜華者。十地行也。此上三華。如次顯彼三乘法也。覺華者。佛果行也。中說果。名覺華
  經菩薩來世眾生釋曰。第五明菩薩益。於中有二。初明菩薩三昧益。後顯十億菩薩現成佛益。前中有二。初明能證人。後辨所定。此即初也。謂此皆是地上菩薩。得同體大悲憐念未來眾生也。
  經即登(至)金剛三昧釋曰。第二明定。於中有三。初明緣果定。次顯義定。後顯得餘定。此即初也。謂佛果德妙窮真俗。故云覺。照理圓盡。故曰明。不沮壞故云金剛。今此菩薩證得緣三之定。從所緣為名也。
  經世諦三昧(至)第一義諦三昧釋曰。第二緣義定也。於中有二。初明三定。後顯三勝。此即初也。知有漏定。名世諦三昧。知無漏定。名真諦三昧。知非安立真如。名第一義諦三昧
  經此三諦(至)三昧釋曰。第二顯三勝也。此三統一切三昧。有勝用。故為王。度論云。三昧三昧
  經亦得(至)一切三昧釋曰。第三得餘定也。無量三昧者。四無量定也。七財三昧者。緣七財定也。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施六聞七慧。如瓔珞經說。廣釋如異門論第十六卷。二十五有三昧者。證解二十五有定也。四四惡四空四禪六欲天無想那含。是名二十五有。廣如涅槃四。及度論說。又解。對治二十五有定。名二十五有三昧。故涅槃云。無垢三昧。能對治地獄有乃至得我三味。能對治非想非想有。廣說如彼。一切三昧者。總諸行定也。
  經復有現成正覺釋曰。第十億菩薩現成佛益。謂此皆是第十地菩薩經力故。登金剛座。坐金剛定現成佛故。
  經囑累品第八。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釋品名者。囑謂付囑。累即重累。如來付囑此經。累代流行。故名囑累品。
  經佛告(至)我誡敕汝等(有本無等字者脫也)釋曰。自下第二正釋經文。前品已明勸學流通。故此品明付囑流通。於中有二。初明付囑誡勸。後爾時無量下。教奉持。前中有二。初累標付屬誡敕。後廣釋付囑誡勸。此即初也。誡謂誡勸。即標七誡。敕謂教敕。明其付囑。等言等取餘大眾也。
  經吾滅度後(至)信女時釋曰。第二廣釋付囑誡勸。於中有二。初明付囑後五濁下。廣明誡勸。前中有二。初明付囑時。後正明付囑。此即初也。言八十年等者。釋此經文。諸不同。一云。佛滅百年內。五人住持。一迦葉十年。二阿難十年。三未田地十年。三人持法。經六十年。見佛在世。以行法故。持法不滅。第四商那和脩十年持。第五優婆毱多亦十年。此人。各十年。商那和脩以不現見佛化故。威儀法滅。言八百年者。正法五百年內。五師住持佛法。並是聖人相傳佛法不滅。第六百年馬鳴菩薩。第七百年龍樹菩薩故。佛法不滅。八百年中持法人小。故法滅。言八千年者。像法末法眾生邪法。故像末二法滅。涅槃云。末世大菩薩善持我法不滅。就凡所見。故言滅耳。有說。此云八十年者。正法五百年內後八十年。八百年者。像法千年後八百年。故言八百年。八千年者。末法年中取後八千年。故八千年也。雖此說。未見誠文。故不可依。然此像末法。意趣難了。故今略以五門分別第一釋名二出體性三時分長短。四四滅法之相。五會釋違文廣如別記。言佛至信女時者。顯上唯舉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意。以此時中三寶沈沒弘法人希。是故唯舉八十年佛法時。今言名無。亦有令無名無。
  經此經三寶(至)讀誦解義者釋曰。自下第二正付囑。文別有二。初付法令持。後付眾令化。此即初也。謂此惡時付王四眾。皆令受持讀誦解義。
  經為三界眾生(至)化一切眾生釋曰。第二付眾令化。謂與三界眾生三行化也。言三行者。一者空行七賢行。三十善行。有說付囑有二。初付囑令解。後為三界下。付眾令化。開空慧道者無漏慧也。七賢行者。七方便觀。十善行者十善業道。此即從勝向行也。或可信行七賢行也。問何故前品唯付諸王。今此品中通付四眾。解云。前品付囑持。故唯付王。此品付囑令解教化眾生。故通四部眾也。
  經後五濁世(至)滅破吾法釋曰。自下第二廣辨七誡。文別有二。初廣辨七誡。後爾時十六下。教奉持。此即第一廣辨七誡。即分為七。一誡諸滅法過。二誡壞四部行。三誡約因禁不法。四誡自毀。五誡使役。六誡自咎。七誡謬信。此即第一誡諸滅法過。文別三。初明滅法人。次明下。辨滅法過。後當知下。結成過。此即初也。三節。初五濁世者。滅法時分。即五濁時。此五濁義。略以三門分別。一別釋名二出體。三立五所由。第一釋名。略有二種。一者總名。二者別名。言五濁者。即是總名。五是標數。濁是滓穢美。故俱舍論二云。減時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為濁。又順理三二云。云何濁義。極鄙下故。應辨捨故。如滓穢故。總言五濁者。帶數釋也。言別名者。一者壽濁。二者劫濁。三煩惱濁。四者見濁。五有情濁瑜伽四云。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壽者。不過百年。昔不爾。是名壽濁。(文殊問經云。歲而生。三十乃至千年。長短故。此謂命濁也)如於今時。漸次趣入三災中劫。現多飢饉疫病刀兵可得。昔不爾。是名劫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杖。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下不善法。現可了知。昔不爾。是名煩惱濁。(經云。多貪嗔痴。名煩惱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正法多像似正法。靈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不爾。是名見濁。(經云邪見取。取。常見斷見有見無見我見眾生見。是名見濁也)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今後世罪。不見畏。不修惠施。不作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不爾。是名有情濁。五濁。亦同瑜伽(經云。善惡眾生。下中上眾生。勝劣眾生第一第一眾生。是名眾生濁)第二出體。壽濁。即以命根為性。劫濁眾生濁。謂以五蘊為性。煩惱濁。除五見一切煩惱為性。見濁。即用五見為性。第三立五所由者。如順理云。豈不壽劫有情濁三。互不相離。見濁即用煩惱為性。五應不成。理實應然。但為次第五衰損。極盛時。何等五種衰損壽命損。時極短故。二資具衰損光澤故。三善損。欣惡行故。四寂靜損。展轉相違。來諠諍故。五損。非出世間功德器故。為欲次第顯此五種衰損不同。故分五濁。顯宗亦同。又俱舍論二云。由前二濁。次第壽命極致損。由次二濁。善品損。以耽欲樂自在行故。或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身。身量色力。勇。及無病故。廣如別章。次比丘等者。辨滅法人。有其四類。四部眾。言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者。標別顯總。二天八部者。即八部眾。此亦標別顯總。三鬼神眾。四王等貴眾。後自恃齊高貴(或有本云。自是高貴者。謬也)滅破吾法者。滅法勝緣。由高貴故。能成諸過也。          
  經明作制(至)佛塔形釋曰。第二辨滅法過。文別有二。初制四福。後立四邪。此制四福。一制出家。二制行道。三制造像。四制造塔。如經可知。
  經立統官(至)都非吾法釋曰。第二立四邪教。一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不依僧法過。二比丘地立白衣高坐。此即失高下相。此有兩釋。一云。於僧地中白衣高坐。二云。比丘下立。白衣高坐。三兵奴為比丘。便違福田貴之相。四受別請者。失福田相。是外道法。非吾法也。是故比丘應供法行經云。若我弟子受別請者。是人定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名比丘。是其不得國王行。不得飲食國王水。有五百鬼。常遮其前。是比丘七劫不見佛。不授手。不得檀越物。五千大鬼常隨其後。言佛法中大賊。諸比丘應作次第請僧七佛法如是。次第中。佛化僧四道果菩薩僧七賢凡夫僧。欲使四方檀越如是僧故。莫別受請。具說如彼。又梵網經云。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已。而此利養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已。又云。次第請者。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不僧次凡夫僧。若別請者。是外道法。七佛無也。具說如彼。居士請僧福田經意亦同。
  經當知爾時(至)不久釋曰。第三結過。應知。
  經大王(至)是汝等作釋曰。第三壞四部行。文別四。標過名。二辨過相。三顯其累。四結過重。此即初也。壞亂四部所行正道
  經自恃威力(至)弟子釋曰。第二辨過相也。謂制四部所行理。
  經百姓疾病(至)破國因緣釋曰。第三顯其果也。由制四部。現感惡報
  經說五(至)不盡釋曰。第四結過重也。如理可知。
  經大王(至)非法之行釋曰。第三誡約囚禁。不法律。文別四。一總標過失。二別顯過相。三非法等。明非法囚禁。四當知等者。結過重。此即初也。 
  經橫與佛法(至)過釋曰。第二別顯過相。如經可知。
  經非法(至)如囚禁法釋曰。第三非法囚禁。
  經當爾之時法滅不久釋曰。第四結成過重經大王(至)滅三寶釋曰。自下第四誡約自毀。文別三。初自毀。次惡。後招報。就自毀中。先法。後喻。此即初也。如經可知。
  經如師子身中虫(至)非外道也釋曰。第二舉喻重釋。釋此喻相。蓮華面經。佛告阿難。譬如師子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身自生諸虫。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解云。彼經但喻出家比丘。不同此經通道俗
  經壞我佛法(至)至于百歲釋曰。第二明惡。惡三種。一壞法罪惡二正不行惡。三惡壽減惡。
  經其壞佛教(至)連禍縱橫釋曰。第三招報。於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即說。於中有三。初明現報。次顯生報。後辨後報。此明現報。有其五種。一壞佛教子。三六親不和。(父母兄弟夫妻)四天神不祐等。五災怪不絕。
  經死地獄餓鬼畜生釋曰。第二顯生報也。
  經若出為人兵奴果報釋曰。第三辨後報也。廣辨三報。具如別章。
  經如響如影(至)火滅字在釋曰。第二舉喻。三種。初之二喻。喻其現報。如有聲形。響影必逐。有現業處。報定時故。後之一喻。喻後報人夜書。火滅字在現業雖滅。二報仍在。或可前二通喻三時三業。必果隨。如聲形處。必有響影。
  經三界果報亦復如是釋曰。第三合法。應知。
  經大王(至)如兵奴法釋曰。第五誡使役也。四別。一橫制。二使役。三攝錄。四示過。橫制三。一能制人。二橫制誡。三屬當白衣。是兵奴法也。
  經若我弟子(至)是兵奴法釋曰。第二使役也。三節。一立籍。二強使。三顯非弟子。是兵奴法。
  經立統官攝僧(至)兵奴之法釋曰。第三攝錄也。四節。一官攝。二典攝。三僧攝。四屬是獄囚。兵奴法也。
  經當爾之時佛法不久釋曰。第四示過也。
  經大王(至)非佛法僧釋曰。第六誡自咎也。破國等緣。自作受。非佛法僧
  經大王(至)常所行釋曰。第七誡謬信也。四別。一示善。二示惡。三謬信。四示過。此即示善。此經乃是七佛法器十方諸佛所行路。故應流通
  經諸比丘(至)破國因緣釋曰。第二示惡也。諸比丘名利故。於王等前。自說破法破國因緣比丘自說破法王令作。為破國。
  經其不別(至)不依佛法釋曰。第三謬信也。王等不知名利故。受諂言。橫作法制。不依佛誡。
  經是為破佛(至)正法不久釋曰。第四示過也。信他諂語。不依言。是破佛國因緣法滅不久也。
  經爾時十六(至)失光不現釋曰。自下第大眾奉持。於中有二。初人王傷感。後天王嗟歎。前中有二。初明傷感。後顯受持。此即初也。十六大王佛七未來惡事。悲泣出聲。震動三千。諸光不現也。
  經時諸王等(至)當如佛教釋曰。第二受佛教如佛誡。不敢違逆
  經爾時大眾(至)是佛世釋曰。第二天王嗟歎。謂天王等。嗟歎惡時出世。是空虛也。
  經爾時無量(至)輪王釋曰。自下第大眾奉行。於中有二。初明能受人。後顯所受法。此即初也。三節。一是菩薩。二是聲聞。三是雜品。
  經聞所說(至)波羅蜜釋曰。第二受法。聞所說二護因緣頂戴受持奉行此法也。

仁王經疏卷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