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八(本)

   沙門基撰
   輸入者 袁雪梅
     一校者 袁雪梅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毛小燕

經諸比丘(至)深入禪定。贊曰。上說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下顯今果令知捨權以取實。文分為三。初法‧次喻‧後合說故。初有二。初明今實。後釋先權所由。比丘當知下。是初文又二。初知機熟後說一乘。此初也。機熟有五。一涅槃時到眾生機熟。恐涅槃深信二眾清淨煩惱輕微漸離染故。初說三乘出於濁世眾生垢重今久化之。漸令離垢故名清淨三信堅固。證解‧信。二皆堅固。非可阻壞。四了達空法空法有二。一生空。二法空。生空為所證法空為所知。已證生空後聞般若知法空故。五深入禪定四禪九定能出故此依退已還心。聲聞等說。要此五具足二權而歸一實。異則不然。
經便菩薩(至)得滅度耳。贊曰。此一乘乘既四而為了義一而為方便深密云。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故。於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差別鬘亦云。攝受正法男子等。堪能荷負四種重任逾彼大地。謂非法眾生人天善根成熟之。即是此說三中小草。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合是中草。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即是大草。又云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一乘有餘乘。故知據理一為權四為實。深密云非有情性差別故。今此經中為化退已還心。故一實而二是權。待根機五緣具足。方二乘而得滅度一佛乘滅度耳。涅槃經中說諸聲聞皆得作佛。皆不作佛。世尊並言不解意。故能知是了知經意。亦菩薩心。然今此會多皆退性。故一實而二為權。
比丘當知(至)則便受。贊曰。此釋先權所由。以方便智證入眾生根性‧勝解。由意樂小本五欲。我且拔除生死故。授以小法令離五欲五欲即是五境貪。故先說涅槃化城息苦。既得涅槃已。是人若聞今一乘引至寶所。即便受。
經譬如五百(至)至珍寶處。贊曰。下喻說。中有二。初喻昔權後喻今實。爾時導師知此人眾下是。初四。第一初將離險喻。第二所將人眾下中途方退喻。第三導師方便下為設化城。喻第四是時疲極之眾下眾倦皆息喻。前信解品喻昔權有六。今此彼。然無初二。以初退時猶未向小未設化城。所以今略唯同後四。或此第一初將離險。即攝彼第一‧第三。此中第二即攝彼第二‧第四。此後二喻即攝彼後二。開合有殊義亦無別。初四。一欲過惡處。二將往寶方。三商主諳途。四方引導。此初二也。五百由旬者。正法華云。五道生死名險難道。曠空也疏也久也遠也。絕者迥也。生死本無聖智如空久遠。絕迥無人甚可驚懼。五畏等名畏處。今又解者。正法華中出險道體非釋彼數。言五百者分段生死有惑‧業苦為三百。變易生死有無明‧苦為百。十煩惱十業道。所感十類果皆互相資故。合言五百。下言過三百由旬化城故。若以五道數即為五。過三惡道見諦未見化城云何稱入故應依後釋。珍寶處者大般涅槃佛果位也。喻越生死險方至佛位故。
導師(至)欲過此難。贊曰。此中有二。商主諳途方行引導也。導師謂佛。此具五德。一聰性利根故。二慧擇是非故。三明真俗四達不知故。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道謂諸趣。通謂五住。塞謂起二障。惑‧業有而為塞。苦因盡而為通。方行引導意可知。
經所將人眾(至)今欲退還。贊曰。此第二中途方退喻。大乘因未過六十劫。倦修菩薩行名中路疲懈。大行難修艱辛備歷。為疲極。以倦為疲極。懼聖行海怯有進修復名畏。由行大畏。不能進求大菩提果。經三大劫前路猶遠。退大不學還住生死名今退還。此乃義說。非實二乘昔時白佛方退住小。
導師方便(至)化作一城。贊曰。此下第三為設化城喻四。假思念。二設化城。三勸住勿怖。四說入城益。此初二也。大乘云。如末尼天鼓無思成自事。雖無勉勵思亦有任運思。雖無實思假稱思故。諸佛常六返書夜眾生。義如思故。過三百由旬者。若言五趣為五百者。此過分段生死三界故。或令永出三惡趣為三百。如五下分結見等三後時說故。實初已斷。分段雖亦出於人天變易猶為人天趣攝不為出。若依正說。分段生死有惑‧業苦。離此三故名過三百由旬涅槃在於無學位故。化作一城者。本論云諸三昧城過彼城已令涅槃城。故施設本無實體故言化作。彼證滅心相禪定輕安樂能息粗重。佛教之得化作滅理二。對種智車。故為一。又雖是假人各有殊。以假義同故為一。又以機學二乘證殊故。下偈云息處故說二。以假對真真既不二。假寧不一。此有餘涅槃業斷故當不生無餘。餘身智在未與證名。後身智亡方為證。如想受滅無為據終滿處說。
經告眾人言(至)亦可得去。贊曰。此中有二勸住勿怖說入城益。若入是城下是。不須怖大而不肯修。且入此城隨意所作。任力所修息真顯意。密設方入益有二。安穩而息眾苦。二向佛位後漸可修。
是時疲極之眾(至)生安隱想。贊曰。此第四眾倦皆息喻。有二。初在有學歡喜。言歎心歡規免險道。後成無學解脫道位前入化城有餘已度想越生死離苦集故。變易生死實未離故。已度想生安隱想。無學故證滅道故。未涅槃安隱安隱想。遂生四智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鬘云。阿羅漢成就一切無量功德故。言得涅槃。又言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是佛方便有餘了義說。故此化城是佛設。正起生空智生空理。後惑不生為入城。當此之時此二想。後入世俗定卻觀前位遂此想。涅槃假滅二乘證故。言前化城。二車種智本來無。二子出宅車不上。車是不繫出宅而索城。於路施故言前入此等妨難皆如前說。
爾時導師(至)為止息耳。贊曰。下第二段喻今說實。有二。初標滅化。後正告真。滅化者引至大乘。說二乘涅槃是假擇滅。故言滅化。非是實以神力滅彼化城。此中語言向者大城我所化作。指說化城即是滅故。去處近者即告真也。雖復無學迂迴行遲於頓悟。望有學迴心乃極疾故言在近。
經諸比丘(至)應去應度。贊曰。下合說。中有二。初合昔權後眾生下方合今實。初三。初合初將離險。次眾生但聞下中途方退。後佛為說化城。不合第四眾倦皆息。欲明權實二道。不欲正明苦息事故。此初也。去者向涅槃。度者越生死
眾生(至)乃可得成。贊曰。此中途方退。若但讚佛乘眾生不能以是得度。久受勤苦故遂便退失。佛道長遠倦長故。久受勤苦行大故。
(至)說涅槃。贊曰。此為說化城。怯弱大乘劣樂小。故於中道涅槃。二機所學二智所證名涅槃涅槃體但是有餘。非說有餘無餘為二。前言一城以假對真。是一故以理對事理異故今對根機修因證智涅槃。亦不相違
眾生(至)分別說三。贊曰。下合今實。有二。初滅化告真。後合滅化告真‧此初。分二。初說彼非真。後說二乘意汝等所作未辦者。鬘云。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不純。究竟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所作未辦即當有所作聖諦也。猶有法空道諦之智當所作故。舉此攝餘亦所學。汝之梵行已立滅諦之智。證有餘涅槃之地。近於佛慧非真。有餘梵行不成故不純。謂所知障未滅無住涅槃猶未得。故觀察籌量苦集二智亦復非真。故所得涅槃真實也。況初說二乘。意云但是如來方便之力。
經如彼導師(至)我化作耳。贊曰。此合滅化告真。
爾時世尊(至)更雨新好者。贊曰。下四九頌半分二。初三十頌半。頌前初說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大通智勝如來九頌頌顯今果令知捨權以取實化城喻事。初文復二。初八頌半頌昔因緣。後之二頌結誡勿怖初復分二。初七頌半頌會身事。後一頌頌會弟子事。初文長行有二。初說佛滅久近後正明彼事。今唯頌後。初已頌訖。彼事長行四。今此亦然。初四頌佛壽成道。第二次三頌轉正法輪。第三次九頌半子繼傳燈。第四後有一頌會成今佛。初中有二。初三頌現前。後一頌成道不頌佛壽。初中復二。初一頌現前。後二頌華樂供養。此即二文不頌敷座長行梵天雨華。此加八部
經過十小劫已(至)心皆懷踊躍。贊曰。成道
經彼十六子(至)震動一切。贊曰。下第二段三頌轉正法輪。有二。初八頌請後五頌正轉。請中有二。初三頌十六子請。無供養也。後五頌諸王請此初也。
經東方諸世界(至)然坐。贊曰。下五頌王請。初三頌東方後二餘方。此初也。文亦四。准前可知。
經三方及四維(至)轉無上法輪。贊曰。餘方請也。
無量慧世尊(至)汝等當知。贊曰。下五頌正轉。有二。初二頌許可正說。後三頌眾生獲益。此初也。無明老死皆從者。此釋長行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義。此生者不是生支。是能生生。此言者不是有支。是有無有。謂如行支無明支緣。故方有。其識支體從前行支能緣故有。乃至老死前生支能生之緣故有。不是無因平等因之所生起。皆從緣生故。即顯無明老死能生之緣故有輪轉無窮。故名緣起
經宣暢是法時(至)不能其邊。贊曰。眾生獲益也。初頌第一會。次頌第二會。後頌第三第四會。垓音古哀反數也。風俗通千曰萬。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猶大數也即前長行六百萬億他。他垓也。
經時十六王子(至)慧眼第一淨。贊曰。下第三段子繼傳燈長行有五。此中有四。初二頌出家啟請。次二頌半佛許正說。次四頌諸子傳燈後。一頌所化常益。此初也。唯四佛讚歎。營衛翊。從即臣佐也。
童子(至)如恒河沙偈。贊曰。第佛許正說
經彼佛說經已(至)恒河眾。贊曰。第三諸子傳燈三。初一頌入寂定。次二頌諸子傳燈。後一頌所度多少。
經彼佛滅度後(至)常與師俱生。贊曰。第四所化常益。
經是十六沙彌(至)各得成正覺。贊曰。第四大段會成今佛。上來四段七頌半。合是第一身事。
爾時法者(至)漸教佛道。贊曰。此第大段。一頌會弟子事。合八頌半。頌昔因緣退大就小。
十六數(至)慎勿懷驚懼。贊曰。第大段結成今說誡勿驚怖。上合三十頌半說宿因緣。令念退大以就小大通事。
經譬如險(至)在險濟眾難。贊曰。下第大段有九頌。頌顯今果令知捨權以取實化城喻事。分二。初一頌半頌喻說。後七頌半頌合不頌說。初文復二。初九頌頌昔說權喻。後二頌半頌今說實喻。初四。初三頌初將離險喻。次一頌中途方退喻。次四頌為設化城喻。後一頌眾倦皆息喻。此初三。初一頌道險多難。次一頌欲過路遙。後一頌導師濟難。多毒獸者煩惱惡業果也。無水者佛法教。無草者佛理義。導師生死險濟眾人難。
經眾人皆疲倦(至)於此欲退還。贊曰。第二中途方退喻。
導師(至)而失大珍寶。贊曰。下第三有四頌為設化城喻。分三。初一頌起念。次二頌化作。後一頌勸八。此初也。
經尋時思方便(至)男女皆充滿。贊曰。第二化作也。城郭者有餘涅槃。城即是郭。其中眾生畢竟空舍宅無垢稱云。思空勝義舍。覺品華莊嚴。總持為園苑。大法樹。九為渠流。八解浴池三解脫門為重門。重門即高樓閣。高逾外道生死表故入空舍故。真實諦法為男生空真智是。慈悲為女撫養群生故。無垢稱經以釋此義。
經即是化已(至)各可隨所樂。贊曰。第三勸入也。
經諸人既入城(至)自謂已得度。贊曰第四眾倦皆息喻。
導師息已(至)當共至寶所。贊曰。此第二段頌今說實喻。初一頌標滅化後一頌半正告真。
亦復如是(至)所作皆已辦。贊曰。下第大段有七頌半。合說中分二。初二頌半頌合昔權。後有五頌頌合今說實。此初也。初半頌初將離險。次一頌中途方退。後一頌為設化城
  經既知到涅槃(至)為說真實法。贊曰。下有五頌頌合今說實。三。初一頌標今說實。次三頌勸捨權就實。後一頌結之。此初也。
諸佛方便力(至)乃是真實滅。贊曰。此勸捨權以就實。初一頌半勸捨權。後一頌半勸取實。
諸佛導師(至)引佛慧。贊曰。此結成前。

五百弟子受記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來四。一者上根之徒一法而便記。中根之悲再法而與記。今下根之儔三周法既能悟解。所以與記。故此品來。二者論云為除七種具足煩惱眾生有七種增上慢中。第五無定人於劣心。生虛妄解起增上慢。為此說繫寶珠喻。謂彼散亂心實有定。過去雖有大乘善根而不自覺知。彼不求大乘劣心。生虛妄解以為第一乘對治此故說繫寶珠喻。故論又云第五人者。顯示過去善根憶念教入三昧故。此是有學凡夫得定心。執二乘道以為究竟。不知過去大乘善根。今令入定憶念彼時大乘善根。如醉酒臥密繫寶珠。故此品來。三者無上中第四令無上。說珠喻。謂說往緣令生覺知有大乘善根妙寶。故此品來是義殘也。四者論解授記有六處示現。一別記。舍利弗四大聲聞是。同記富樓那等五百及千百。共一號非眾所知。俱與記。故此品來。然滿慈名法明餘名普明。明義同故多名故為同記。釋名者。受音植酉反。玉篇容納也領也得也。五百者數。弟子者人。受記者事。從三以得名。五百弟子受納佛記記之受名受記主釋也。解妨者。問無上七喻之中皆言繫寶珠。何故不以為名以受記為目。答根熟發心即為別。後方喻繫於寶珠。從初為名故名受記。問上根等。領並在記前。何因五百領悟在受記後。謂繫寶珠。是五百弟子之領悟也。答上‧不待受記說而便領解下根稟性既遲。因記方生喜意。喜意既發方申領悟。故與前二領不同。又下根滿慈已前領悟。五百下品記訖更申明本意。領悟深重非時始領先已領故。問此品之中。滿慈及百同皆得記。何故唯記五百為名。答四解。一云五百在會現前得記。千人有不在會。不現前故。二云五百佛自與記。千百人佛於偈中令傳為記。三云五百人佛與別記。謂轉次授記等別說其相貌。千百人佛但總記不別顯相。四云其五百人能生領解說繫寶珠喻。千無別領悟。滿慈一人少故不說。故但以五百為品名以全數故。不以千百等為品號數不全故。
爾時富樓那(至)神通之力。贊曰。此品文分三。第三周說法四。已上佛說故下三。初滿慈心領解。次爾時佛告下世尊發言印述。後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下正為授記。一人為首餘亦理同。略一隅三隅返故。初有二。初明領解‧虔恭。後明心領解。初文復二。初明所領後明虔恭。此初也。所領四。一領說法。近領化城寶所。遠領方便品下初權後實。二領授記。近領授記品末云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咸得作佛。遠領鶖子已下授記。三領宿世因緣。近領十六王子近事。遠領鶖子方便品云。世已曾從佛受化譬喻品言。昔教汝志願佛道。四領神通。近領前品中設化城。是神境智作證通。中語能化設之。大通十劫坐於道場震動十方放光遠照十方王觀光來集等事。遠領釋迦初時召集動地雨華放光遠照。乃至方便品云作此思惟時。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等。皆是諸佛神通也。
未曾有(至)目不暫捨。贊曰。此明虔恭。有八。希法二心淨。三踊躍。四從坐起。五到前。六禮足。七卻住。八瞻仰
經而(至)深心本願。贊曰。此明心領解。初讚佛上德。後申一心領解領解之情謂知及欲。事既非一能深且廣。言不能宣。我心何假具述。
爾時佛告(至)彌多羅尼子不。贊曰。下第三周。第三大世尊發言印述。三。初問眾見‧不。次常稱其下歎其今德。後汝等勿謂下談其往德。此初也。見是識義非是眾人不見。但不識如何。又見者看義。現前立住汝等看不。又雖眾見未必存心。今欲說其行問眾不。眾生熟視瞻睹聽察行故言見‧不。
常稱其(至)種種功德。贊曰。下歎今德。有二。初歎人後歎德。歎有二。初總後別。此歎人及總歎德。
經精勤持(至)言論之辨。贊曰。此別歎德。有五。一助宣正法。二能於四眾示教利喜。三能釋佛法。四利益同行。五言辨高峻。饒多也。豐厚也益也餘也。
經汝等勿謂(至)亦最第一。贊曰。下談往德。有十。此中有二。一護助宣法。為護法受持正法攝受正法成勝人。
經又於諸佛(至)疑惑。贊曰。此四德二空即空觀有故。二得四辨。住善慧地故。三常宣說順所證故離所詮故。四無疑惑。理‧事二疑並已盡故。
具足菩薩(至)百千眾生。贊曰。此三德。一神通法雲地大事業故。二修梵行。常持菩薩三聚戒故。三隱行大利。以小乘法利益眾生
經又化無量(至)教化眾生。贊曰。此中一德。故攝論云。化故一乘。即菩薩化作聲聞引接同類令發心。亦即楞伽云經於多劫三昧酒。醉後從彼起方發心。勸餘聲聞無量百返曾於聲聞無餘依涅槃般涅槃。以彼非真滅從彼起。故於今者還發心。汝等云何今猶住小如是等義。如前一乘章。此有二。一利他行他令立無上菩提。二即利他利行。為淨佛常作事。
經諸比丘(至)亦復第一。贊曰。下第三周。第四大段正為授記。有二。初授滿慈記。後授五百記。初記又二。初記因後記果。記有六。此初記成勝人。七佛者即過去七佛。前劫三謂毘缽尸佛‧尸棄佛毘濕縛浮佛‧賢劫四。謂迦路迦村陀佛‧迦路迦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辨賢劫等義並如彌勒生疏說。此為總陳過去七佛。今於我者現在別陳。
經而皆持(至)三菩提。贊曰。此有二記。一護助宣法。二化立菩提
經為淨佛土(至)菩薩之道。贊曰。此三記。一常勤。二利生。三具菩薩道
經過無量(至)佛世尊。贊曰。下果記。有六。此名號也。法義故名法明
經其以(至)充滿其中。贊曰。下第二土相。有二。初顯後結。顯中有六。此中有二。一寬狹二相狀。三。一寶地。地平。陵者玉篇大阜也。又丘陵塚也。澗水名也。廣深四尺即為溝壑谷也深也坑也虛也窟室也。三臺觀。
諸天宮殿(至)婬欲。贊曰。此中有一。有惡。四。一天近。二相見。三女人。四無欲化生
神通(至)而自莊嚴。贊曰。此中亦一。人天之相。有七。得通二身光。三飛行。四志固。五精進六智慧。七相好
經其國眾生(至)悅食。贊曰。此一。謂食持。此說二食佛地經說二。廣大法味喜‧所持。無垢稱云既飡不死法還飲解脫味。餘經四謂段觸思識攝論四。清淨。二清淨。三不淨。四示現依止住食。增壹阿含經九食。四是世間食。五是出世間食。何等四種世間之食。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廣說其相。云何五種出世間食一禪食。二願食‧三念食‧四八解脫食‧五喜食。常共專念除捨四種世間之食。於五種出世間食無漏之法破裂有漏非有漏食。有漏之法無漏無漏食。實各名食。暫爾持可假名食。究竟即非。此‧及佛地無垢稱經無漏非有漏食。餘處有漏食非無漏食。阿含說九通二種食。攝論說四依人辨食非是法食。異佛地法味所生喜樂法喜。此依初得唯在意識欲界緣教但言喜食。彼依後時亦通六識。通色界有故開喜樂。此合名喜適悅同故。彼但約不說悅。即是輕安食。此通說內緣故兼說悅。此依初得唯在意識但喜名食。彼無垢稱經假實有為無為勝為食。解脫故名解脫食真如理性不死食。二永資益故偏說之。餘經四謂段等者。唯說有漏能長氣力。能長喜樂能長希望。能諸根大種造色。并壽與煖相續不壞。又身‧受‧法‧心此四如次長有漏身。觀入念住。故但四。阿含九有漏。無漏二合說故。後五之中禪‧喜二種二食能長法身。資益勝故。所以偏說。願‧念‧解脫。雖亦實有資長之義彼為食。以非殊勝通一切有。緣外‧內生劣於法‧禪故此等經略而不說。
有無(至)及八解脫。贊曰。此中一。謂三乘眷屬菩薩三德聲聞三德
經其佛國土(至)莊嚴成就。贊曰。此結土相。
經劫名寶明(至)遍滿其國。贊曰。此四記。一劫。二國。三壽。四塔
  經爾時世尊(至)化諸眾生類。贊曰。一頌半。分二初二頌頌上佛印述。後九頌半頌正為記。初文又二。初七頌頌歎今德。後五頌頌歎往德不頌問眾。理雖但頌今德。文勢似頌一切應化弟子。初三初二頌半標舉。次三頌釋成。後一頌半結略。此初也。
自說聲聞(至)又現邪見相。贊曰。釋成有二。初一頌半示住聲聞佛道遠。化諸眾生。後一頌半示現處小實淨佛土。
經我弟子如是(至)心則懷疑惑。贊曰。此結略也。
經今此富樓那(至)多聞智慧。贊曰。下五頌頌往德。有種。此中有三。一護法勝人。三多聞有智慧長行所無。
經所無所畏(至)而自淨佛土。贊曰。此中有七。一能說。二得通。三具無礙解。四識根。五說淨法。六為大益。七淨佛土。
未來供養(至)持法寶藏。贊曰。下九頌半頌授記中有二。常二頌半因記。後之七頌果記。此初。有六。一供佛。二宣法。三淨佛土。四說法。五利生。六護法
經其後得成佛(至)亦道。贊曰。下果記。有二。初五頌半頌記。後一頌半結略。此初四。一體。二國名。三劫名。四土相。菩薩眾甚多下皆土所攝。准前所說故。
富樓那比丘(至)今但略說。贊曰。結略也。觀此意授八地已上報佛土記。
爾時百(至)不亦快乎。贊曰。下第大段五百記。四。一心悕。二許可三正記。四悔領。此初也。
此等(至)三菩提記。贊曰。二許可也。
經於此中(至)佛世尊。贊曰。三正為記。有二。初現前記後頌中末。後一頌半不現前記。初有二。初長行偈頌長行有二。初陳如後五百。此初也。
  經其五百(至)名曰普明。贊曰。此記五百。有解。一云即千百中五百也。二云別也。前解為正。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優陀夷此云出現周陀此云蛇。奴莎伽陀正云娑婆揭多。此云善來。餘如前釋。
爾時世尊(至)故號為普明。贊曰。一頌分二。初九頌半頌現前記。後一頌半頌不現前記。初九頌半頌前記。中六頌頌陳如記。後三頌半頌五百記。初中有五。此有二。一頌時。一頌半體。
經其國土清淨(至)法滅天人憂。贊曰。此中有三。一句國土。二頌‧一句眷屬。後一頌住壽。
經其五百比丘(至)皆上所說。贊曰。此五百記。三。三句體。一頌‧一句傳記。一頌半結類。
迦葉汝已知(至)汝當為宣說。贊曰。此第二段不現前記。授千不在者。
爾時五百(至)過自責。贊曰。第四悔領。有二。初標歡喜悔責。後申言悔責。此初也。
世尊(至)小智為足。贊曰。下申言悔責。有二。長行偈頌長行有二。初自責。後領解。此初也。初標後釋。
世尊(至)與之而去。贊曰。領解。有二。初喻後合。喻中有二。初領昔權後領今實。於後親友會遇之下是。初三。一領初將離險。二其人醉臥下領中途方退。三起已遊行下領為設化城。不領第四眾倦皆息。此初也。即十六王子等所最初相逢。人者自喻己身。親友家者喻前王子真善友故。友同志也親也。禮記云僚友稱其。執友稱其仁。鄭玄僚友同官執友同志。前以佛法為國。大乘為城。中道大乘為舍。今此家者即是彼舍。彼生死中往佛法故。時猶凡夫煩惱未斷無明所纏。惛醉迷心當寢生死。雖遇佛法猶名醉臥。是時王子此化緣息。餘處行化名官事當行。亦如汎駃舟而東邁。矚凝沼而西流。其實不行自行背真遂謂佛去。華嚴經說有十種行。一法行。二說法行。三不隨貪瞋癡四欲界行。五色無色界三昧行。六義法行。七一切趣行。八一切佛剎行。九菩薩行十成滿諸佛行。隨當釋。此為十方法王佛法而往化故。言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謂。大菩提心。寶珠三。水清。二如意。三吐金。吐金三。一下品得千倍。二中品吐得萬倍。三品吐無量倍。喻於一乘三乘。從小至大如次配之。水清總喻佛法煩惱故。如意大菩提心。隨求皆滿故。今取此為喻。衣謂意識繫謂熏習。教之發心已。行化名與而去。
經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贊曰。第二領中途方退。當時猶為煩惱惛醉。雖臥大乘親友之舍不自覺知有菩提心珠。唯識引經惛醉纏心曾無醒覺。彼以末那相應無明為醉體。今以第六不共無明正為醉體。在異生位起遊行故。
經起已遊行(至)便以為足。贊曰。第三領為設化城。既退大起規勝法名遊行。遂至二乘佛法之中為他國。非曾長故。昔在生死名自國故。處大乘中名親友舍。若發心佛法內人。以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故前說言久住他國五十餘年。未發心前佛法外人。以生死為自國佛法為他國。此文是亦同涅槃經所說也。或以大乘為父舍小乘為他國。求正法為衣食。勵己精勤以規正法。名勤力求甚大艱辛。此在二乘因位五欲樂‧放逸具故。有所得二乘菩提更不進求便以為足。已度想‧安隱想故。
經於後親友(至)乃至如是。贊曰。下第二段領今說實。有二。初領滅化。後領說實。此初也。何故為求無漏衣食。而枉至於二乘地耶。如是艱辛得小果利。此非實耳。
令(至)甚為癡也。贊曰。下領正說實。三。初說刱遇。次責住權。後令取實此初二也。五欲樂者即五安樂。一自性樂‧二因樂‧三受樂‧四苦對治樂‧五無惱害樂。或佛果五法清淨法界‧及四智品。或是大乘無漏五蘊。謂戒身等。昔為令汝此樂故繫無價菩提妙因。熏汝之心識衣裏現在。責住權云而汝不知。虛自憂勞以利。法執不求五樂。甚為癡也。
經汝今可以(至)所乏短。贊曰。此令取實。貿音莫候反換易也交易物為貿字。從貝從卯。卯音酉。有作貿玉篇歌雅反人姓也。非此義今從莫侯反不知貿字所出以。貿易者用初心寶珠親近諸佛正法更增善根。易取大乘福智。大如意珠珍寶也。得已後常可如意所乏短。眾德滿故。
經佛亦如是(至)一切智心。贊曰。下合。中有二。初合領昔權。後今者世尊下合領今實初文亦三此合初將離險。
  經而尋廢忘不知不覺。贊曰。二合領中途方退。
經既得阿羅漢(至)猶在不失。贊曰。三合領為設化城修行規覓聖法財寶之時。虛費功力資生艱難。艱土治也。釋名艱根也。如物根耳。難憚也人所忌憚。得阿羅漢得道滿少謂為足。昔因本願今者猶在。今時熟故。
經今者世導(至)滅度。贊曰。下合領今說實。有二。初合領滅化。後合領說實。此初也。示涅槃為佛之因。故言令汝種佛善根。示涅槃相
世尊(至)未曾有。贊曰。此合領今說實。喜未曾有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至)便自以為足。贊曰。二頌半分二。初二頌半頌悔責。後十頌領解。此初也。初一頌標禮。後一頌半自責。
經譬如貧窮人(至)時臥不覺知。贊曰。下頌領解。為二。初六頌頌喻領。後四頌頌合領。初復為二。初四頌頌領昔權喻。後二頌頌領今說實喻。領權為三。此有二初七句領初發心喻。次一句領中途方退喻。從生死中至大乘舍故為往。法財無量故名大富。以教法為膳。菩提心為珠。雖遇大乘無明醉故臥不覺
經是人既已起(至)有無寶珠。贊曰。三領為設化城喻退大已後從生死起。往二乘國。
經與珠之親友(至)五欲自恣。贊曰。領今說實喻。初頌示往因滅化顯真。後頌明生歡喜。雖現未富當富諸財。未得五欲。如異。如見樹居鷺表水非無故。
我等如是(至)自足不求餘。贊曰。下四頌合領。有二。初二頌頌合領昔權。後二頌頌合領今說實。此初也。初一頌頌合領初將離險。次半頌頌合領中途方退。後半頌頌合領為設化城
經今覺悟(至)身心歡喜。贊曰。二頌合領今說實。為二。初一頌頌合領滅化顯真。後一頌頌以生歡喜

學無學記品

三門分別來意。二釋名。三解妨。來有二。一者下根之徒略有類。名高之輩前品與記。名非高輩此品與記。故此品來。二者佛與記中。上與同記此與後記。故此品來。釋名者。求進習為。進習止滿名無學。今佛與彼記。名授學無學記品。解妨者。問何故為中根。記品。為下根記分二品耶。答高名之記一異同。滿慈‧陳如類別故。非高名輩一同二異。千‧阿難等兩類別故。此兩類分成二品。中性不然。高名之中滿慈為化。下名之輩阿難為化故也。
爾時阿難(至)不亦快乎。贊曰。此品有二。初眾自希望。後佛別。初有二。初人希請。後千希請。初中復二。一心念。二申言。此初也。
經即從座起(至)我等所歸。贊曰。下申言。三。初陳已分以歸佛。次述人合記所由。後正申請。此初也。
經又我等(至)是佛之子。贊曰。此述人合記所由。
經若佛見授(至)眾望亦足。贊曰。正申請記。
爾時學無學(至)住立面。贊曰。此千希請。袒音徒旱反。裼也。肉袒脫膊也。
爾時佛告(至)世尊。贊曰。下第二段別。三。初記阿難次記羅睺。後記千。初記四。一佛記‧二眾疑‧三佛知告之‧四阿難證說佛記。初長行有八。一佛名‧二因行‧三利益‧四國名‧五土相‧六劫名‧七住壽‧八讚歎‧此初也。由持法藏。智如海深而叵測名如山高而難仰名山海慧。所得神通縱任專擅名自在障礙故名通王。
經當供養(至)三菩提。贊曰。此記行。經教十(至)妙音遍滿。贊曰。此四記。一利益‧二國名‧三土相‧四劫名。
經其佛壽命(至)復倍正法。贊曰。此記住壽。
阿難(至)稱其功德。贊曰。此記讚歎
爾時世尊(至)然後成正覺。贊曰。此一頌因記。後四頌果記。
經號曰山海慧(至)種佛道因緣。贊曰。果記有六。初半頌名。次一句土相。一句國名。半頌利益。半頌讚歎。二頌住壽。利益眾生佛因行。
爾時會中(至)得如是決。贊曰。第二眾疑。
爾時世尊(至)三菩提心。贊曰。下第三佛知告之。三。初說始因。次陳後行。後結得記。此初也。俱舍論說。釋迦初逢釋迦發心。如彼頌曰。於三數劫。逆次逢觀。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尼。今說中途隨一所逢之佛。非最初也。
阿難常樂(至)故獲斯記。贊曰。此陳後行及結得記。故華嚴云。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半錢分。多聞如是等。故不唯多聞便能超越要行助故。彼經云。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惡。一切時精進。亦不唯彼行菩提。要假多聞導引故復如經云。多聞能引樂。多聞眾善。多聞無義多聞涅槃。故知此文據一相論。四意趣眾生意樂意趣。於善根或讚或毀化不定故。然諸佛行。初地已往德力皆齊。成佛之相亦復如是。但以本願異宜不同。故有差別。故此結言本願如是
阿難(至)亦識本願。贊曰。第四阿難證說。有二。初經家敘證。後彼自陳說。此初也。
爾時阿難(至)諸佛法。贊曰。彼自陳說顯自位高。示為侍故言方便
爾時佛告(至)猶如今也。贊曰。下第二羅睺羅記長行四。一名二因‧三例前‧四繼嗣‧此初二記。
經是蹈七寶(至)三菩提。贊曰。此後二記。蹈音徒倒反。玉篇踐也履行也。釋名云。蹈道也以足踐之道。
爾時世尊(至)一心佛道。贊曰。四頌為四。一常為我子。二為諸佛子。三陳密行四說勝因。此初二也三子此大云長。
經羅睺羅密行(至)以來無上道。贊曰。此後二也。尊者留身瞻部不涅槃。即今西有見者。
爾時世尊(至)千人不。贊曰。第三為千記。四。一佛見問‧二阿難答‧三正別‧四千喜領。此初也。柔軟者調順根熟。寂然者心澄妙理清淨者非惑所惱。一心者更不異思。
唯然已見。贊曰。此阿難答。
阿難(至)持法藏。贊曰。下記。長行有二。一記因二記果。此初也。
  經末後時(至)皆悉同等。贊曰。下果記。有二。一名二餘同。
爾時世尊(至)後當成正覺。贊曰。五頌為五。此有二。一頌標一頌因。
  經各於十方國(至)漸涅槃。贊曰。此三。一頌標名同。一頌名‧土等同。一頌神用‧名同。長行所無。
爾時學無學(至)如甘露見灌。贊曰。第四千喜領。

法華經玄贊第八(本)

保安三年十六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隆寺僧覺印移點已了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
本者皆點本也以朱付朱此者書本體也為相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