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九(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輸入者 袁雪梅 一校者 袁雪梅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毛小燕 提婆達多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來意有三。一者論解六記中。第四無怨記云。與提婆達多記者。示佛世尊無怨惡故。故此品來。二者四品讚重流通中。此為第三。顯持此經人可尊重。不吝軀命以求此法。於怨家所以身為床。故此品來。三者顯此經妙用利益無邊成道亦疾即是海會大眾龍女成道。故此品來。釋名者。提婆天也。達多授也。佛之黨弟。斛飯王之子。從天乞得。天授與之故名天授。 解妨者。此品亦明龍宮涌出‧龍女成道。何故唯以天授為名。答天授良緣乃釋迦之師傅。餘雖顯勝德非佛自事故。不以為品名。又從初立名天授往事。龍宮古涌出等現事故。問何故龍宮涌出‧龍女道成不別為品合天授耶。答文殊順緣之善友。非違己之良緣天授不然。顯經可重故以違緣為品目。勸人持經。不以順緣為品名。俱經良友。故合為品。 經爾時佛告(至)無有懈惓。贊曰。此品大文分二。初明天授與佛自身。違緣善友。欲顯但能持經不問怨親皆是善友。後明文殊與一切眾生順緣善友。說經益多速疾之力。初復分三。初明佛昔重法以求經。次明天授由經當來作佛。告諸四眾提婆達多下是。後結聞經獲益。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下是。初文有二。初明往昔求法。後明結會今古偈後文是。初中復二。初長行及偈明求法。後二頌求法所由。初長行分三。初明求法。次明仙許。後明隨順。求法有三。初明求法。次明修行。後明訪求。擊鼓宣令下是此初也。惓音渠眷反正應作惓。玉篇懈也劬也極也止也。亦作券字。或作惓。不知惓字所從。 經於多劫中(至)心不退轉。贊曰。下明修行。有四。一位高能下。二劣心以。勝三難財能施。四難位能捐。此初二也。 經為欲滿足(至)委政太子。贊曰。此後二也。時世人下難位能捐‧難財能施中。初施意。後所施。所施中初外財後內財。捐棄也癈捨也。在君為政在臣為事。今棄君政非己任也。 經繫鼓宣令(至)供給走使。贊曰。此明訪求。 經時有仙人(至)當為宣說。贊曰。此明仙許。 經王聞仙言(至)身心無倦。贊曰。下明隨奉。有二。初難行能為後難事能久。此初也。乃至者中間所經無量事業。謂打罵之曾不退等。 經于時奉事(至)令無所乏。贊曰。難事能久。 經爾時世尊(至)身當為奴僕。贊曰。五頌半頌前中分三。初二求法。一頌半仙許。二頌隨順。此初也。推擊也。有作槌都迴反槌也。字從木追。有作搥直淚反。關東謂搥關西謂。音竹革反。槌並非經義。 經時有阿私仙(至)吾當為汝說。贊曰。此仙許也。阿私仙者此云無比。 經時王聞仙言(至)身心無懈惓。贊曰。此隨順也。蓏作瓜音讀。玉篇果謂桃李之屬。蓏謂瓜瓞之屬。又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又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又木上曰果地上曰蓏。 經普為諸眾生(至)今故為汝說。贊曰。此二頌求法所由。勸示勤學。 經佛告諸比丘(至)善知識故。贊曰。此明結會今古。有二。初結會後領荷。領荷有二。初領十一別德。後領二種別德謂成覺‧度生。 經告諸四眾(至)住不退轉。贊曰。下明天授由經當來作佛。行損害故近雖沈沒。由經力故當成勝果無垢稱云示現作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唯有香象能與香象捔力鬥戰。非驢所堪。故知天授示現為也。授記有二。初記現在後記滅後。現在有四。一自體。二界名。三住壽。四利益。 經時天王佛(至)不退轉。贊曰。此記滅後。有四。一法住。二起塔。三供養。四利益。 經佛告諸比丘(至)蓮華化生。贊曰。下第三段結聞經獲益。信心不疑當具五德。一不墮三惡趣。二生佛前。三常聞此經。四生人‧天受樂。五佛前化生。凡難有八。謂三惡趣為三。四生佛前佛後。五諸根不具。六邪見世智辨聰。七邊地即攝北洲。八長壽天。成實論說四輪摧八難。一住善處謂生中國。除五難謂三惡趣‧邊地‧長壽天。二依善人謂遇佛。除生佛前佛後。三發正願謂正見。除邪見‧世智辨聰。四宿植善根。除諸根不具。今言不墮地獄等者離三途難。生佛前者除生佛前後。常聞此經除邪見‧世智辨聰。生人‧天受樂除諸根不具。佛前化生除邊地‧北洲。及長壽天。 經於時下方(至)當還本土。贊曰。下品第二大段明文殊順緣善友說經。益多速疾。中分四。初智積請歸。二釋迦留止。三文殊涌出。四智積談議。此初也。驗此文意。智積請歸明說經訖。故知八品正宗為勝。問何故白多寶。釋迦留待。答侍者請還故白多寶。賓主之道釋迦留之。 經釋迦牟尼佛(至)可還本土。贊曰。二釋迦留止。 經爾時文殊師利(至)詣靈鷲山。贊曰。下第三文殊涌出。有二。初涌出詣山。後下華致敬。此初也。問初標經首及答彌勒並在會中。何故此言龍宮涌出。答利益多端去住咸益。佛創說一乘便即隱而不現。今為證驗方出龍宮。此亦何失。從海涌出傍詣靈山。 經從蓮華下(至)卻坐一面。贊曰。此下華禮敬。既致禮世尊亦慰問菩薩。問分身既在不獨兩尊。何故文殊獨禮二聖。答逐近偏歸。未必要須普禮。相鄰致敬不假普禮分身。又現前易禮遠處難歸。故知東土上人偏禮二聖。觀音奉珠但為兩分。分身猶在亦復何愆。 經智積菩薩(至)其數幾何。贊曰。下智積談議。有二。初辨所化多少。後辨所化遲速。偈後智積問下是。初顯二益。一所度眾二所化難。皆從聲聞以入大故。後亦二益。一道成速二轉惡身。去畜生之貌轉女人之質。皆是經力所致然也。初文有六。一問化多少。二答數無央。三龍宮涌出。四文殊指示。五智積讚揚。六文殊告化。此初也。仁者周禮云仁者有六德。一曰仁鄭玄愛人以及物曰仁。上下相親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人曰仁。仁忍也。好生惡殺曰仁。善惡含忍曰仁。 經文殊師利(至)自當有證。贊曰。答數無殃。須臾者玉篇云俄頃也。有云自當證知聲不及此。 經所言未竟(至)大乘空義。贊曰。龍宮湧出。有二。初湧出詣山。後文殊化德。 經文殊師利(至)其事如是。贊曰。文殊指示。 經爾時智積(至)令速成菩提。贊曰。智積讚揚。 經文殊師利(至)妙法華經。贊曰。文殊告化。 經智積菩薩(至)速得佛不。贊曰。下辨所化遲速。有四。初智積問。二文殊答。三智積疑。四龍女現。此初也。 經文殊師利(至)能至菩提。贊曰。文殊答。有十六德。一龍。二女。三小。四慧利。五知根。六得總持法此聞持也。七得定。八了法。九得不退。十辨才。十一慈念。十二具德。十三迅辨。十四所說深遠。十五仁慈謙沖。十六和雅。如上此女速至菩提。剎那頃者時之極小也。俱舍論說。百二十剎那為怛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三十晝夜月。十二月為年。於中半減夜。華嚴經說。十信菩薩八相成道。今或說此勸示眾人。伽耶山頂經淨光天子問有幾發心文殊答有四。一證發心謂入初地。二行發心次六地。三不退發心八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今此龍女或即第四發心。化為龍女。小而能學法華速得菩提。勸獎眾人非為實爾。文殊問菩提經云。此四中初過聲聞。次過獨覺。次過不定地。後安住定地。據增勝為論不違前經。法印經菩提心有七。發菩提心論。有十發心。菩薩地有四緣十種發心。恐繁且止。 經智積菩薩(至)便成正覺。贊曰。智積疑也。有四。一時長。二行廣。三處遍。四意大方得菩提。故生疑也。 經言論未訖(至)度脫苦眾生。贊曰。下龍女現。有四。一龍女現讚。二鶖子申疑。三龍女道成。四時眾獲益。此初。有二。初現已歸敬。後以頌讚歎。三頌半中。初二半讚。後一申誠。此諷誦偈。 經爾時舍利弗(至)是事難信。贊曰。下鶖子申疑。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經所以者何(至)速得成佛。贊曰。此釋。有三。一穢身不得。能依勝法依勝人故。二時少不得。果妙大故。三障礙不得。離障無礙方圓覺故。超日明三昧經說。上座比丘謂慧施曰。不可女人身得成佛道。有三事隔五事礙故。何謂為三。在家從父母制。出嫁從夫制。夫亡從子制。亦同俗書三從之義。五礙同此。即彼經云。不得作梵天者。奉清淨行無有垢行。修四等心善達四禪。及昇梵天。婬恣無度。乃為女人。故不得作梵天。不得作帝釋者。勇猛小欲乃作帝釋。雜惡多態為其女故。不得作魔王者。十善具足尊敬三寶。奉事父母謙順長年。乃作魔王。輕慢不順毀失正教為女人故。不得作輪王者。行菩薩道慈愍群萌。供養三尊‧先聖‧師父乃作輪王。主四天下化行十善。尊崇道德為輪王故。無有淨行為女人故。不得作佛者。行菩薩心愍念一切。大慈大悲被大乘甲。消五蔭化六衰。行三三昧解二無我。證無生忍體達一切。乃得成佛。女無此事故不得成。菩薩地言。一切女人成就煩惱‧諸染污智。諸佛不以惡身能證無上大菩提。故說女人不得作佛。 經爾時龍女(至)復速於此。贊曰。下龍女道成。有二。初獻珠發喻。後示現道成。此初。有四。一獻珠。二返問。三直答。四結喻。 經當時眾會(至)演說妙法。贊曰。示現道成有二。一見因二見果。 經爾時娑婆(至)悉遙敬禮。贊曰。下明眾獲益。有四。一喜禮。二得益。三無垢界動。四眾會信受。此初也。 經無量眾生得受道記。贊曰。彼土眾生得益也。 經無垢世界(至)而得受記。贊曰。無垢界動。有二。初明見動。後明此益。由見彼動便證道果。 經智積菩薩(至)默然信受。贊曰。眾會信受也。 持品 二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來意有三。一者初科四品明讚重流通中。初之三品讚重人‧法勸人流通。此之一品時眾奉持。二者依十二品明一乘境。中分三。上來初八品正明權實三根得記。次上三品嘆人美法勸募持行。此持一品稟命捨權持行實法。故此品來。三者論云持力有三。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法師通能所持。安樂行唯所持。此品唯明能持。故此品來。 釋名者。持者住令不壞。書寫‧供養‧乃至修行皆名為持。非唯十中一受持也。前明募說亦讚書讀等人。今此云持。故知持通十行令法久住。眾生利益總名持故。亦有經題名為勸持品。本論亦言勸持品。因前佛勸而令持之。或此品中。佛顧菩薩亦即勸持。理雖未爽然經多分單名持品。 經爾時藥王(至)說此經典。贊曰。此品大文分三。初二萬菩薩請此方持。以眾生等多諸惡故。次四類聲聞請他方持。此處難化不能堪故。後顧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此彼俱持力勢大故。初文有三。初請護持。次明惡人。後明不怖棄命持經。此初也。 經後惡世(至)遠離解脫。贊曰。此明惡人。有六。一世惡。二生惡。三根性惡。四煩惱多惡。五貪名利惡。六不欲解脫惡。增不善根即多煩惱。 經雖難可教化(至)不惜身命。贊曰。此明不怖棄命持經。由具六惡雖難可化。我不怖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棄命持法。 經爾時眾中(至)廣說此經。贊曰。下第二段四類聲聞請他方持。有三。初五百。次八千。後尼眾。此初也。 經復有學無學(至)心不實故。贊曰。此八千請。初標後釋。此國有八惡願於餘國持經。一處惡。二人惡。弊困極也。又作娑音扶列反。輕薄易怒貌。弊姎也。姎音於悅反。三慢惡。四德惡。五瞋惡。六濁惡。近外道故起諸見也。七諂惡。諂諛也。佞也傾身似有下也。睎意道言謂之諂。身語諂也。八心不實。口有心無。智度論云。世間眾生善好者小。弊惡者多。或雖行善貧賤鄙陋。或雖富貴端正而行不善。或樂布施而乏資財。或富有財慳貪自弊。或見默無說。便謂憍高不為卑下接物。或見卑下引接恩慧普滋。便謂欺誑諂曲。或見能善言論。便謂恃此小智憍慢。或見質直無偽。便共欺誑調弄。將為癡鈍陵辱。或見調善柔軟。便共蹴踏罵毀。若見持戒修行。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敬。如是十種弊惡眾生實難教化。為此等輩難可教化願他國持。法鼓經中。迦葉白言。世尊我終不能攝受惡人。寧以兩肩荷負須彌至百千劫。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謗法‧污法‧非法音聲。世尊我寧屬他為他僕使。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背法‧違法‧壞法非法音聲。世尊我寧頂戴大地山海經百千劫。不能堪忍聽彼惡人犯戒滅法自高毀他非法音聲。世尊我寧恒受聾盲瘖啞。不能堪忍聽彼惡人毀犯淨戒。為利出家受他信施非法音聲。出尊我寧捨身疾般涅槃。不能堪忍聽彼惡人毀犯淨戒螺聲之行。而身行諂曲口言虛妄。如是諸惡非法音聲。故此聲聞不願於此持法華經。 經爾時佛姨母(至)目不暫捨。贊曰。下第三段尼眾請持。有二。初授記後持經。初文有二。初二類得記。後二類喜領。初文復二。初母後妻。初中復二。初請後記。此初也。佛之小母。母之雁行故稱姨也。 經於時世尊(至)三菩提記耶。贊曰。下記有二。初問後授記。此初也。梵云喬答摩。此云日炙種。亦云甘蔗種。男聲中呼。佛是釋迦姓之本望也。今云喬答彌。於女聲中呼日。炙甘蔗種。是佛母故以彌聲呼。訛云憍曇彌。若毀之曰泥土種牛糞種故曰彌。瞿曇姓。廣此所因如西域記。 經憍曇彌(至)俱為法師。贊曰。下記中。初彰已說與授因記。後受果記。此初也。 經汝如是漸漸(至)三菩提。贊曰。此正記果。初姨母。後傳記。 經爾時羅睺羅母(至)獨不說我名。贊曰。下妻。有二。初念後記。此初也。 經佛告(至)阿僧祇劫。贊曰。此記。中初因後果。果中初體後壽。 經爾時(至)心安具足。贊曰。此二類喜領。初長行後頌。 經諸比丘尼(至)廣宣此經。贊曰。第二持經。 經爾時世尊(至)摩訶薩。贊曰。下第三段顧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持。中有二。初佛視後請持。此初也。以身加之發起眾心令持經故。所以視之。故論本中名勸持品以身勸故。 經是諸菩薩(至)我當云何。贊曰。下請持。長行有三。一讚德。二念請。三言請。此初二也。德中初位次。阿惟越致此云不退八地已上。後轉法輪下是所成德。心念有二。如文可知。 經時諸菩薩(至)遙見守護。贊曰。此言請中。初請持略有七行。無施他‧聽聞‧供養三行易而略之。後請護。 經即時諸菩薩(至)我等當廣說。贊曰。下有二十頌。分三。初一頌標當說。次十八頌釋當忍受。後一頌結誓。此初也。 經有諸無智人(至)我等皆當忍。贊曰。下十八頌釋當忍受。中分二。初十六頌行忍持。後二頌勸說持。初文有四。一頌罵打忍九。頌半慢謗忍。三頌毀辱忍。二頌半擯默忍。此初也。罵音莫下莫霸二反。詈音力智反。詈亦罵也。今解惡言及之曰罵。誹毀咒咀曰詈。 經惡世中比丘(至)我慢心充滿。贊曰。下九頌半慢謗忍。有三。一頌舉慢相。次七頌誹謗忍。一頌半結成忍。此初也。邪智故世智辨聰諂曲故讚朋所事。餘之二慢其相可知。 經或有阿練若(至)如六通羅漢。贊曰。下七頌誹謗忍。中有四。二頌顯惡人。一頌明假行。二頌誹謗行。二頌說惡行。此初也。梵云阿練若此云閑寂處。離村一俱盧舍。六百餘步。 經是人懷惡心(至)好出我等過。贊曰。此明假行。 經而作如是言(至)分別說是經。贊曰。此誹謗行。 經常在大眾中(至)說外道論議。贊曰。此說惡行誹音府謂反亦謗也。玉篇甫違反。謗音補矌反。玉篇毀也詛也。對人說其惡也。 經我等敬佛故(至)皆當忍受之。贊曰。結成忍也。 經濁劫惡世中(至)護持佛所囑。贊曰。下三頌毀辱忍。分三。一所忍事。一忍辱意。一結護持。鎧音苦愛反甲也。 經世尊自當知(至)皆當忍是事。贊曰。此擯默忍也。為此經故擯出我者。我當忍之。擯斥逐也。 經諸聚落城邑(至)願佛安隱住。贊曰。此二頌勸說持。 經我於世尊前(至)佛自知我心。贊曰。此結誓也。 安樂行品 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來意有五。一者初科三流通中。上來四品讚重流通。自下七品學行流通。學弘此經正行助行。令無傷毀。雖已讚重若不說所學能行弘經之行。末世多難頻生傷毀。不能弘通。故說七品學行流通。一安樂行。二湧出。三壽量。四分別功德。五隨喜功德。六法師功德。七常不輕。其安樂一品所學弘經之行。湧出等六能行持經之人。人由法以成德。法藉人以弘宣。若無所學之行其人何由建德。故安樂品為所學行。若無能行之人其法無因廣布。故湧出等為能行人。故前品後此品來也。二者後科十九品為正宗中有三。上來十二品明一乘境訖。次下二品明一乘行。此安樂行品明所行行。後湧出品明能行人。故次此二品來。三者為除七染慢中。第六集功德人。謂有功德人說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增上慢。為此說髻中明珠與之。求三乘果者名集功德人。昔雖總相為說大乘。彼心未定退趣一乘。而將為勝取非大乘。說功勳小但賜餘物。如今既發心定欣大乘建功既大。故解明珠與之。論云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一乘與之。令二乘同十地行滿。今者如來密與解釋。如解明珠與之。此品明之。故此品來。四者論解第十無上。七力中持力者。謂法師‧安樂行持品。此安樂行是所持行。前持品既明能持。必有所持之行。故此品來。即四安樂行文是。此是文殘。前說明珠是後文故。五者論云。六者示現說無上故說髻中明珠與之。以此法賜如解珠與。所說之法更無上故。雖文有異俱說珠故。是前義殘。故此品來。釋名者。離危怖曰安。適身心為樂。威儀可軌語言有則。心除諂慢之流。志蘊慈悲之品。緣涉靡輟名之為行。安樂是果。行是因義。安樂之行是依主釋。若修因時離諸危怖。適悅身心名安樂行。即持業釋。行通平‧去。行此經時獲安樂故。 釋妨難者。問此品亦明解寶珠事。何故不為品名。答因明勝行讚經勝德。非欲對機正明珠事。故但以此安樂行為名。 經爾時(至)能說此經。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二。初啟請後開示。此初。有二。初讚揚希有。後請說軌儀。云何後世無傷損說。 經佛告(至)安住四法。贊曰。下開示有二。初告所問因安樂四行。後於品末頌中有二十一頌半。因便總告果安樂之相。讀是經者常無憂惱下是。初告有三。一標答。二顯答。三結答。其後顯安樂果。頌次前一頌半我滅度後下是。此即初文。四法者下四段文。皆有長行及偈各是一行。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意離諸惡自利行。四心修諸善利他行。由此四行攝諸行盡。由質直故無惡不離。自利行滿。由慈悲故無善不生。利他行滿。經從勝說第三質直。第四慈悲。實皆通也。准下經文。初身行中亦明心行者。教行之時。其心安住空有之門。由住二門。以為根本引餘行生。非是初行亦通於心。初行唯明離惡身行修善身行。故於四行中皆應說有空‧有二種。唯在初行中說空‧有行者。例餘三行皆應具有。故住空‧有二種是修四行之。通運身心。四名法者。法謂軌持。法是所依三業能依。此二俱是所行之行。安謂安處。住者依止。能行行者安處三業。依四行中名安住四法。或法者因義。要諸菩薩先觀人法三事體空。遂能身離邪惡之儀。語合正善之則。滅諂誑之想起慈悲等之心。息自瘡疣離他譏毀。大教弘而未已。多生益而無墜。此中之大意也。又前法師品入如來室。即此第四大慈悲心。著如來和忍之衣。坐如來法空之座。是此第一通行。滅妄想於空門。起真心於有府。故可以身語調而利濟心意順而道圓。是此之所由也。 經一者(至)演說是經。贊曰。釋身行。中有三。一標行處親近處。二別釋。三結之於末後五句頌是也。或有經本為長行者今取作頌為正此標也。處謂處所即前法也。三業諸行所依行處可親近處。行謂遊息或復道理。如世說言。汝向何處行在。意言何道理中行在。其說經者於一切時。心常遊息此處所中。或安心神於是道理處所中故。故名行處。親謂親輔。近謂習近。處義同前。行者身心所應親輔。所習近處名親近處。行謂內所行寢息身心行。親近謂外境。外緣所狹習。是此二種粗相差別。身行有親‧疏有總‧別獨名親近處。餘三不爾。但爾總得安樂行名。 經文殊師利(至)摩訶薩行處。贊曰。別釋中分二。初明行處後親近處。行處即是四行通因。起四行時應依此門而方起也。行處有三。一問。二釋。三結。此初也。 經若菩薩(至)心亦不驚。贊曰。下釋有三。初修有行次修空行後雙拂二行。此初也。唯修有行以非空滯生死而無所證。唯修空行以非有滯涅槃而無所利。顯成無住空‧有雙觀。不同凡夫及二乘也。同無垢稱。行不住道。又唯修有行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長。但習空行而非有。真心無因而不生。故滅妄想於空門。起真心於有府。有‧空雙觀方成中道。即是此之行處也。有行有四。一住忍地。且如說法之時怨害能容。苦逼能受‧諦法能印。二柔和善順。身隨妙行。語起善言。心無惡想。外離粗礦名曰柔和。內契玄宗名為善順。三而不卒暴。卒謂卒爾。暴謂縱橫。終不卒爾縱橫。非理三業舉措既未圓善。一一起時皆須審諦。安徐思念智為前導。然後動發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名為不卒。設思而起亦不非理名為不卒暴。卒音粗沒反。若倉猝作猝。猝音切韻則沒‧子出二反。俱非此用。玉篇為倉卒。亦為猝字。暴音薄報反。古作字。四心亦不驚。設於大義曾所未聞。他近詰徵違宗返己。供養‧親近‧打罵疏背‧名利‧威勢‧毀辱‧擯默‧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一切安固不動。心亦不驚。故有頌言。諸佛常遊於世間。利樂一切有情類。八法熱風邪分別。不能傾動不拘礙。或住忍辱地總句。語常柔和。善順身安而不卒暴。內心恒亦不驚。三業順此理而行於有。何經弘而見擁。忍辱名地者地是所依生長之義。以忍為依生長善故。喻之於地。又云從喻為名。行忍之時如地而忍順違不動。故鑿深谿而不怒。搆崇堂而不愛。遇萬物而皆載。任德用而逾大。掘擾發於甘泉。種蒔竟無希賚。故行三忍標以地名。熟思熟思。可謂菩薩摩訶薩矣。或地是位義。於一切位常行忍故。 經又復於法(至)如實相。贊曰。此修空也。行者分別執著之義。於法無所行者。於一切法中唯見眾生及法皆空。而不分別。執著為有。而觀諸法如實相者。既觀我‧法二空為門。復觀諸法如來藏性。法之真理如實體相。我法體無名之為空。其如來藏名為空性。不觀二空門不見空真性。故此二種同名空觀。 經亦不行不分別。贊曰。上來所觀空有。恐滯空有之中。故今雙觀拂。謂雖觀空而亦不行滯著空中。謂雖觀有而不分別滯著有中。應俱無住而明觀法。若有所住者則為非住。故下頌雖依人法二空解此二種。總是於法而無所行。攝於理無違。又復於法無所行觀諸法空。頌言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故。亦不行‧不分別如次不行我‧我所執。觀眾生為空。頌言亦不分別是男是女等。由觀此二我法為空。便證二空如實之性。又於法無所行者謂不行所說法中。唯觀實相真如。亦不行者不行我能說中。亦不分別所授化者。即觀三事法。人二種體性為空。而觀真如實相為有。又一切法有二。一妄二真。於諸妄法應無所行。捨諸妄故。於法真性應常觀察。求證達故。雖作此行亦不作真智行。於實相為有。亦不作俗智行於分別為空。故般若云。應無所行而行。是名為行。不行故無所不行。不分別故無所不分別。不行不分別故。妄幻皆除。無所不行不分別故真際咸達。由此雙修照辨一切。於事依他住忍地等。於理成實觀如實相。所執人法皆照為空。 經是名菩薩(至)行處。贊曰。結也。 經云何名菩薩(至)親近處。贊曰。下明親近處。有二。一問。二釋。此問也。 經菩薩(至)變現之戲。贊曰。下釋有二。初離外惡緣不可親近處。返顯不離外善緣可親近處。即是人境。後外觀真法可親近處。返顯外觀妄法不可親近處。即是法境。互影顯彰。即分為二。然觀真法應通餘行。通引四故。寄初行明不唯初行。初文有二。初釋後結。離諸惡緣。初修戒行常好坐禪。次修定行。後親近處觀空境等方修慧行。初文分三。初四為一段。次一為一段。後五為一段。初中復二。初明離四後明不離。此中三離。一損害緣。二惡見緣。三壞亂緣。菩薩雖復普化群生始行之人應為簡擇。非久學者亦復如是。又此許令說法導利。但和其光。不得隨順同塵交好。所以離之。遮初不遮後。遮同不遮異。遮順不遮違。許化不許好。故不相違。若近王等唯自增損如律中說。若入王宮有十種過。吳王同輦一化為榮秦主讓妻千齡受恥。外道邪人恒伺法短。故律不聽自手與食況應親近。尼揵子者離繫外道也。文筆經書者。詩歌之類為文。碑誌之屬為筆。書者周禮六藝。五曰六書謂象形等。書著也著於竹帛等如音中解。今舉彼類西方與此不同。路伽耶陀者先云惡答對人正言路迦也底迦。云順世外道。逆路伽耶陀者先云惡徵問人。正言縛摩路迦也底迦。云左順世外道。執與前乖者名左順世也。下一者言貫上二處。那羅等者文畫其身。變現戲者作世幻術等。兇音許容反惡也。玉篇肝鞏反恐懼也。今此從初。有作凶危咎也。惡不過也。阿含經言智者常懷憂如似獄中囚。愚者常喜悅猶如光音天。掉戲之人如無鉤象‧穴鼻駝牛難可禁制。又偈云汝已剃髮著染衣。執持瓦缽行乞食。云何樂著戲笑法。既無法利失功德。由此不應相扠撲等。扠音丑佳反以拳加人。又作摑字。撲音蒲角反應作撲字。 經又不親近(至)諸惡律儀。贊曰。第四惡業緣。旃陀羅云屠者不律儀也。正言旃荼羅此云嚴幟。惡業自嚴行持標識。搖鈴持竹為自標故。此中舉六。雜心有十二。謂屠羊‧養雞‧養豬‧捕魚‧捕鳥‧獵師‧作賊‧魁膾‧守獄‧咒龍‧屠犬‧伺獵‧涅槃經十六。牛羊豬雞為利故買。肥已轉賣。為利故買。買已屠殺。即為前八。九鉤魚。十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膾‧十三捕鳥。十四兩舌‧十五獄卒‧十六咒龍。對法第八有十四。屠羊‧養豬‧捕鳥‧捕魚‧獵鹿‧罝‧劫盜‧魁‧害牛‧縛象‧立壇‧咒龍‧守獄‧讒構‧好為損等。此文意說。意思廣重損害寔深。計利養命終身不輟。皆名不律儀故言好為損等。故此經言諸惡律儀。畋音徒賢反取禽獸也。又徒見反地平畋。畋今從初。有作田為田除害也。音語居反亦捕也。應作。玉篇語去反捕魚也。又作漁又作魚非也。 經如是人等(至)無所悕望贊曰。此明不離。許和光而化之。不許同塵。故不親狎經又不親近(至)無所悕求。贊曰。此第二段。初離後不離。第五劣友緣。涅槃經言菩薩怖畏二乘如惜命人。寂調音天子所問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譬如有人飢渴羸瘦寧。忍飢渴終不食於雜毒之食。菩薩亦爾。寧慳嫉破戒惡口懶墮志念無智。終不悕求二乘果地。佛告天子。如貪人食是輪王毒。故二乘者持戒精進。即是菩薩破戒懶墮。故不應親近。來為說法不悕親俠利養恭敬。 經文殊師利(至)以為親厚。贊曰。下第三段。初離第六長染緣‧第七非器緣。第八譏呵緣。第九非軌緣。第十散亂緣。後明自行。五離中此文有二。第六長染緣。第七非器緣。十誦律云。譬如熟食人之所食。一切女人亦復如是。令人愛著不能捨離。智度論云清風無形猶可捉。蚖蛇含毒猶可觸。女人之心難可得。執劍向敵猶可勝。女賊害人難可禁。四分律說。數往白衣家有五種過。一數見女人。二見數相親。三轉親俠四便生慾想。五或時致死次死苦惱。故應遠離。五種不男者謂生便‧除去‧嫉妒‧半月灌灑。由有二過。男女煩惱恒俱行故。好人難得非法器故不應親近。 經不獨入他家(至)不樂與同師。贊曰。此中有三。第八譏訶緣‧第九非軌緣‧第十散亂緣。瑜伽論言。應離十四垢業。藏隱六方。遠四惡友攝四善友。離十四垢業者。長阿含云。身語惡業有四。殺‧盜‧邪婬‧妄語。不依此四作諸惡事。惡因有四。謂貪‧瞋‧癡‧慢。不依此四起惡業。離六損財法。一耽酒。二博戲‧三放蕩。四迷著伎樂。五惡友相損。六漸隨彼說。此六之中各有六種。如是合名十四垢業。藏隱六方者長阿含說。羅悅城中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積世相傳於清旦時恒禮六方。令六方神常護家業。所作諧偶忽然值佛。問有是法不。佛答言有。與汝不同。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子為西方。親友為北方。僕使為下方。沙門高德為上方。六方之中各有五事。言常藏隱在此六中。不生憍舉隨其所應。若能住此六方之中故言藏隱。遠四惡友者。長阿含說。一者如親惡友。畏而伏之實而親意。二者美言惡友。言順意違。三者敬順惡友。心雖敬順然於所作善惡皆從無相諫心。四者同事惡友。為惡事伴。或同飲酒‧博戲。婬逸‧及歌舞等。此四之中各各有四。言四可惡而常遠之。攝四善友者。長阿含說。一止非善友。惡事相止故。二慈愍善友。苦事相怜故。三利人友樂事相與故。四同事善友。善事相同故。一一之中各各有四。皆廣如彼不能繁引。 經常好坐禪(至)初親近處。贊曰。此修定行。及結也。常離闠鬧獨處閑居。誡初學者應自靜住。誡久學者身雖處鬧。心常靜故。理實四行諸惡皆離。諸善皆修。且談說經多所起者。故上下文唯說惡行以勸修習。非唯爾許。說經比丘於餘戒行已具持故。上明人境下明法境。 經復次(至)不轉。贊曰。第二親近處。學慧行中有二。初教觀後結之。教觀中初空觀後有觀。真俗二諦觀也。空觀有十八句為三釋。一云此中唯觀遍計所執空。顯真如無相一體之法。下有觀方教作俗事觀。十八句中分為八類。此有二類。初三句依三性以顯真。由真體妙自性難知。故依詮顯。初句依遍計所執無以顯人法皆空故。第二依圓成實性。第三依依他起性染法顛倒。真如淨法不顛倒故。次三句依常住以顯真。有為有三品。中品可遷動。不隨下品退敗可隨上品進轉。無為不爾。 經如虛空(至)不起。贊曰。此有三類。初一句離二得以顯真如。太虛空無能得所得性故。次一句舉內證以顯真如。名言不及唯智證故。次三句非有為以顯真如。涅槃經言無因緣故名無生。以無為故名無出。無造善故名無作。此名無起體非因緣生。非體先有從他新出。亦非從業新所起作。 經無名(至)無障。贊曰。此有三類。初二句離詮旨以顯真。無名相故。次一句離妄法以顯真。無妄能取‧所取相故。後四句舉體妙以顯真。大品經說超三世故無量。趣十方故無邊。離惑障品名無礙。離所知障品名無障。此中總顯法性真如。是如實相無所執人法。亦非依他顛倒之體。體性常住非二得得。故唯內智證非因緣造。離名離義離能所取。非三世十方攝無惑智二障。應以此理而觀真性。即前所云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或初三句顯我如實性故大自在故。次三句顯常無進退故。次七句顯樂無生等故。次五句顯淨離妄三世十方等故。由對二性故成四德。或初六句空行境。次五句無相行境。後七句無願行境。同觀真如起三觀故。 經但以因緣有(至)故說。贊曰。此有觀也。上觀一切法真空以起欣。此觀一切法妄有而生厭。但遍三界五趣四生一切法境皆作是觀以因緣。有。從二障倒‧或四七倒。或心亂倒生故說為有。非真實有深生厭捨仁王經言。世界虛幻起。譬若虛空華。如影實皆無因緣故誑有。攝論亦言。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心逢俗境應作是觀。或此釋伏難。謂有難言。若此性空語言道斷。云何復說為空等耶。由待從彼顛倒所生。虛妄有法說為空性。非空體有。空亦空故。中論頌云。若有所不空應當有所空。所空不可得何況得於空。由此即答空亦無體。此依三論非中道宗。又有解云此待妄有顛倒生法故說為空非空定空。言因緣者因由緣藉之義。無垢稱云。說法非有亦非無。一切皆待因緣立。此意說真非體實無。但非體定空。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故。 經常樂觀如是(至)第二親近處。贊曰。結也。 經爾時世尊(至)及親近處。贊曰。初二十七行半。頌前中分二。初二十三行頌。頌前二處。後。四頌半頌得安樂果。初中復二。初一頌半觀示。後二十一頌半頌前二處。此初也。 經常離國王(至)皆勿親近。贊曰。下頌二處。分三初。十三頌半頌外人境有法二處。次二頌半頌初內有空法行處。後五頌半頌外真法境親近處。長行中初說行處。次說親近處。親近處中。初離外妄有。後觀外真空。今頌初離外妄親近處。次方明內行處。後頌外真法親近處。乍觀文勢初雙頌行‧親近二處。結文雙結故。然初文內無行處文。但以頌言於此惡緣無所畏心。無所悕望而為說法。義由柔和及善順等。方無怖畏無所悕望名為行處。故文雙舉。實唯近處。十三頌半外親近處。中分二。初十二半頌近處。後一頌結。初文復二。初六頌半頌離五緣。後六頌頌離四緣。不頌散亂緣。初復分二。初四頌半頌離。後二頌不離此初也。初一頌半離四緣。一損害。二壞亂。三惡業。四惡見。後三頌離一緣。謂劣友。前開後合。亦非次頌。 經若是人等(至)而為說法。贊曰。頌不離也。由觀空有以遊止心。故無畏等。名為行處。 經寡女處女(至)一心念佛。贊曰。此六頌頌離四處。一長染‧二非器‧三非軌‧四譏訶。文分為五。一頌長染‧非器二緣。二頌重頌惡業。魁音苦迴反師也。膾音古外反割也。細切為膾。衒音戶練反行賣也自媒也。一頌重頌壞亂長染。一頌頌非軌。屏音必郢反蔽也。若隱僻作偋音卑政反。又蒲定反。一頌譏訶里者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二十五家里居也。方居一里之中。乞食法有十三種。一住正戒。二住正威儀。三住正念。四住正見。五依法。六依時。七依處。八依次。九離貪。十離取著。十一離瞋惱。十二離粗礦。十三離憍慢心。此中初四住正乞食。次四住軌則。後五捨煩惱。如經廣說。乞食為二事。一為自資行正道故。二為利生具檀捨故。受者施者各成六度所以行乞。纓珞經乞食為二十事。寶雲經說隨所乞得分為四分。一分擬與同梵行者。一分擬施貧下乞兒。一分擬施水陸眾生。一分自食。然以一食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自食當懷食想。如食曠野子肉等。願得法身離諸過失。念報施主恩如是想食。又如無垢稱說大迦葉問疾無垢示之。 經是則名為(至)能安樂說。贊曰。結也。無所畏等名為行處。離惡外緣名為近處。 經又復不行(至)菩薩行處。贊曰。此頌有空法行處初頌法空。後一頌半生空。前說二處即有觀故。頌更不頌住忍辱等。 經一切諸法(至)是名近處。贊曰。此五頌半頌外真法親近處。為三。初一半頌十八句中生法二空離有為無為。次二頌如山心定。後二頌亂頌餘句。隨其所應如義應知。 經若有比丘(至)無有怯弱。贊曰。此四頌半明安樂果。分二。初一頌半標。後三頌釋。離過非故所以無怯。怯畏也劣也多畏也。 經文殊師利(至)說法華經。贊曰。結也。 經文殊師利(至)安樂行。贊曰。第二正語行。有三。初標勸。次別示後。五頌顯安樂果。此初也。 經若口宣說(至)好惡長短。贊曰。下別示。長行有二。初離惡後脩善。善脩如是安樂心故下是。初離七惡。此即初四。智度論云善人相者不自讚毀不讚毀他。若毀法者。百喻經說如二人洗父之腳。互相誹毀便令損折。 經於聲聞人(至)怨嫌之心。贊曰。此離三過。怨音於願反。無平音。又屈者作冤。枉作惌。屈草自覆作宛。故無也。嫌音戶兼反心不平也。非但獨離爾所語惡。隨說經要且說爾所。下皆准知。明善亦爾。 經善脩如是(至)一切種智。贊曰。此脩善有三。一順意為說。二各以大乘。三令得種智。 經爾時世尊(至)隨問為說。贊曰。十六頌半分二。初十一頌半頌前。後五頌安樂果。頌前分八。此文有二。一頌安座處一。頌半軌儀。著新淨衣。浣故名淨。正法華云淨潔被服。此下復云內外俱淨。有作新染非也。 經若有比丘(至)和顏為說。贊曰。第三若逢緣至和顏為說。 經若有難問(至)入於佛道。贊曰。第四問答。得所令他得利益。 經除懶墮意(至)咸令歡喜。贊曰。初一頌第五自除惡染。後一頌半第六示其所說。嬾墮是放逸與懈怠別。 經衣服臥具(至)安樂供養。贊曰。初一頌第七自不悕求。後一頌半第八教安心想。智度論云大慈怜愍為眾說法。不為衣食名聲勢力。大慈悲故心清淨故。得無生忍。如有頌言。多聞辨智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不雨。博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不雨。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妙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小雲無雷雨。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澍洪雨。法之大將持法鏡。照明佛法智慧藏。持誦廣宣振法鈴。如海中船渡一切。亦如蜂王集諸味。說如佛言隨佛意。助佛明法度眾生。如是法師甚難值。得入旃檀林而但取其葉。既入七寶山而更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樂。返求利供養是皆為自欺。故令不悕而為說法。 經我滅度後(至)說不能盡。贊曰。此五頌安樂果。分三。一頌標。二離惡。二獲善。 經又文殊師利(至)求其長短。贊曰。第三意離諸惡自利行。長行中有二。一示行。二示果。示行有二。初教離惡後教脩善當於一切眾生下是。離惡有四此為初二。初行有三並意業。一離嫉妒。二離諂曲。三離誑詐。第二行不相非下皆語業。 經若比丘(至)有所諍競。贊曰。後二離惡一。不惱他二不戲論。爭音側莖反捔也。諍鬥也。二皆得。 經當於一切(至)亦不多說。贊曰。脩善有三。一脩意業住三想中。二修身業恭敬禮拜。三脩語業平等說法少說貴說。 經文殊師利(至)尊重讚歎。贊曰。安樂果中有四。一無惱亂。二得善友。三得眾聽。四轉入法。此四果皆與前行相應。恐文繁廣故略不說。 經爾時世尊(至)云汝不得佛。贊曰。六頌分三。初二離惡。次三脩善。後一勸脩此初也。初頌離七惡以質直。後頌離三過以傳授。偽詐不實也。蔑音莫結反。說文相輕侮也。切韻無也。若輕作蔑。 經是佛子說法(至)說法無障礙。贊曰。明脩善分三。初一於生脩四行。次一敬菩薩。後一於佛起父想。 經第三法如是(至)無量眾所敬。贊曰。此勸脩也。 經又文殊師利(至)生大悲心。贊曰。第四心脩諸善利他行。長行中分三。初明行法。次文殊師利是菩薩等下明安樂果。後於無量國下歎經勝妙。初文有二。初教慈悲後教作念。此初也。行法緣慈欲與法樂。故於在家出家起慈。此於菩薩種姓中起不怖生死苦。故於非菩薩。謂一闡提二乘等身。多怖眾苦故起悲心。行眾生緣悲及法緣悲。其實慈‧悲二類雙運。今據增上。亦不相違。華嚴經說。佛子菩薩有十種大悲常觀眾生。一觀無所歸依。二隨逐邪道。三貧無善根。四長寢生死。五行不善法。六欲縛所縛。七在生死海。八久遠長病。九無欲善法。十失諸佛法。 經應作是念(至)不信不解。贊曰。下教作念。有二。初念惛迷後念化導。此初也。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者。即法華經開昔逗小說三乘。示今逗大明一實。不近善友耳不曾聞。心曾不知不自覺悟。又不問人設聞不信。雖信不解惛迷之相。 經其人雖不問(至)住是法中。贊曰。此念化導。謂所化人今雖不聞等。後彼住於九地或是七地或凡聖地。或隨何方域地。我成佛已必當引之住大乘法中。 經文殊師利(至)無有過失。贊曰。下明安樂果分二。初總標無失離諸危怖。後明有得勝果安樂。此初也。 經常為比丘(至)皆得歡喜。贊曰。下明有得勝安樂果有二。初明得三德。後釋所由。此初也。一得名利。二諸天隨侍。三問難歡喜。 經所以者何(至)聽所護故。贊曰。此釋所由。義深故佛護。佛護故有得。 經文殊師利(至)受持讀誦。贊曰。下歎經勝妙。有二。初標勝妙。後喻合成。此初也。 經文殊師利(至)降伏諸國。贊曰。下明喻合成。有二。初喻‧法合昔授權方。後喻‧法合今施實教。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下是。初文復二。初喻後合。喻中有五。一法王施化喻。二眾魔拒逆喻。三聖者伏除喻。四隨功授道喻。五末賜此經喻。此初也。強力者勝生死故。輪王有四如瑜伽說。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振威乃伏。鐵輪奮戈始定。法身‧自受用‧他受用‧化身如次配喻。今化二乘既是化佛。即取鐵輪王為喻。起兵戰故。威勢謂神通智慧。諸國謂生死業惑。降伏者斷滅義。 經而諸小王不順其命。贊曰。眾魔拒逆喻。分段‧變易生死。及煩惱‧所知障品。三種摩類並示現天魔等。名諸小王拒逆佛化難可除斷名不順命。 經時轉輪王(至)而往討伐。贊曰。聖者伏除喻也。象‧馬‧車‧步四名種種兵。喻聲聞‧緣覺。各有有學‧凡‧聖。令其伏斷名往討伐。 經王見兵眾(至)即大歡喜。贊曰。隨功授道喻。有二。初歡喜後賞賜。此初也。除斷惑障‧並分段生‧死三魔之類。非伏天魔‧及所知障品三種魔軍名戰有功。順契佛心故大歡喜。 經隨功賞賜(至)奴婢人民。贊曰。賞賜有三。初喻無為功德。合中言賜涅槃城故。次喻內有為行德五根五力等。後喻差別果德禪定解脫等如次配經三箇或字。總相配喻。或斷德生空理如田。眾生畢竟空為宅。因中擇滅如聚落。無學果滿擇滅涅槃如城邑。慚愧忍辱為衣服。五分法身‧六恒住為嚴具禪定解脫等為種種珍寶。七聖財為金銀等六通為象馬車乘。生空智為奴驅策現前故。八勝處為婢勝伏所緣故。十遍處等為人庶處處遍滿故。 經唯髻中明珠至(至)必大驚怪。贊曰。末賜大乘喻也。明珠即是法華大乘。是佛心首所持故言髻中。見功猶小不斷智障品之四魔。法華會前尚住權智未為說此。王眷屬者謂大菩薩。必驚怪者。見不順機而說妙法。故生疑怪。 經文殊師利(至)王於三界。贊曰。下合亦五。此合法王施化。 經而諸魔王不肯順伏。贊曰。此合眾魔拒逆。 經如來賢聖諸至與之共戰。贊曰。此合聖者伏除。 經其有功者(至)令皆歡喜。贊曰。此合隨功授道。初喜後賜禪定等者合喻中下二或字。涅槃城者合初或字。准前喻配義可知也。 經而不為說是法華經。贊曰。此合末賜此經。 經文殊師利(至)而今與之。贊曰。下喻法合今施實教。有二。初喻法合今與實。即記第立集功德人增上慢。後喻合與第一。即十無上中說無上也。初文有二。初喻後合。此初也。諸兵眾者謂十地菩薩也。實破四魔破分段故。既小能破變易四魔為說。無量義經亦名妙法蓮華。二乘聖者隨其所應。全破分破分段三魔。當必能破變易四魔。發心悕大當必破故。如世軍將功勳小者。待施功而愛賞。志意驍雄預賜勳傭之旨。獎進其心。故說為與此猶未入十地之位。且賜明珠之教。入十地已分破變易四魔。乃賜明珠之體。 經如來亦復(至)亦大歡喜。贊曰。下合有二。一喜。二與。此初也。此明已破分段四魔更起大心當破變易。有大功勳。故佛歡喜與此法華。非是一切但破分段四魔。不發大心。當破變易四魔。名大功勳者而皆賜此經。趣寂聲聞不與之故。退心有學亦與之故。或復今者且據退心二乘無學已破分段四魔。名大功勳。不說趣寂。四魔有二。一分段。二變易。如破魔章說。今隨要者。分段三魔體性可悉。欲界第六他化天子名曰天魔。變易三魔理亦可知。八地已上諸大菩薩示現為天魔。故無垢稱云。示現為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唯有龍象能與龍象為戰諍故。如前已說。然彼降位降時不同。如理趣疏。今依大集經說。知苦‧斷集‧證滅‧脩道。如次能壞蘊‧煩惱‧死‧及與天魔。復次觀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如次壞蘊‧煩惱‧死‧及天魔。復次觀空。無相。無願。具此三已迴向菩提。如次壞四。復次觀身‧受‧心法如次壞四。智度論云。菩薩得道故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蘊魔。得道及法性身。故破死魔。常一心入不動三昧。故破天魔。 經此法華經(至)而今說之。贊曰。此明與之。此經是佛之因。多饒怨謗。而今與之如解明珠。 經文殊師利(至)今乃與之。贊曰。此喻合與第一。即說無上。有二。初所詮理最先故得無上。 經文殊師利(至)而敷演之。贊曰。此能詮教最先故無上。 經爾時世尊(至)佛所讚經。贊曰。合初十四頌半頌第四行。中分二。初四頌頌安樂行。後十頌半頌經勝德初文有二。初一頌總標後三頌別頌。此初也。哀慈也愍悲也。 經後末世時(至)令住其中。贊曰。此三別頌。一頌一句頌起慈悲。一頌三句頌起思念。 經譬如強力(至)明珠賜之。贊曰。下十頌半頌經勝妙。中有二。初四頌喻後。六頌半合。此初也。初三頌喻權後。一頌喻實。權有三喻一王。二功。三賜。 經如來亦爾(至)說此諸經。贊曰。下六頌半頌合。中分二。初三頌半頌合昔權。後三頌頌合今實。此初也。今亦唯有三。一頌半法王。一頌功。一頌賜。說此諸經者說此會已前經。 經既知眾生(至)為汝等說。贊曰。此合今實有二。一頌半頌合今實。一頌半頌合與第一。 經我滅度後(至)如是四法。贊曰。此第三段結成四行。 經讀是經者(至)如日之照。贊曰。下二十一頌半。是第二大段明通安樂果。中分三。初四頌半明寤時果。次十六頌明夢中果。後一頌結前果。此初也。一頌半自體無六惡。一頌眾生敬慕天為僕使。一頌外三惡不侵。一頌無畏聰慧。 經若於夢中(至)而為說法。贊曰。下夢中果。分五。此初二文。初一半見佛。後一半見自說法。 經又見諸佛(至)合掌聽法。贊曰。此六頌半見佛授記。曲分為四。一頌半見佛說法。二頌身處證悟。一頌標記。二頌正授。 經又見自身(至)常有是好夢。贊曰。此二頌半見身寂靜脩行見佛。 經又夢作國王(至)如煙盡燈滅。贊曰。此四頌見身捨俗成道。分四。一頌見脩行。一頌成道。一頌半利生。半頌入滅。 經若後惡世中(至)如上諸功德。贊曰。此結前果。 法華玄贊卷第九(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廿一日以興福寺圓如房之本移點已了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本者皆點本也以朱付左借名所所或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