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三

     輸入者 錢冬霞
     一校者 錢冬霞
     二校者 王 玲
     改稿者 錢友楠

釋極愛一子地
不為眾生煩惱因
明釋殺婆羅門一子地
婆羅門地獄發三念
明殺闡提無罪
出曠野鬼神緣起
調達之跡
果謂空平等
廣釋十一空

梵行品之第三

復次男子菩薩摩訶薩(至)得住極愛子之地。案。僧亮曰。下以五譬。釋此地名也。僧宗曰。第四無量果也。言極愛子者。此是第七地也。言七地菩薩眾生在苦。乃至血流灑地。此是深於前。為勝也。八地以上。一心萬行。息空有二相。是故沒其愛。名受苦平等之稱也。此下有五譬。第一譬極愛。第二譬以下四譬。譬子。明登地平等之慈也。
男子云何此地名曰極愛(至)是故此地名曰極愛。案。僧亮曰。第一善則喜也。僧宗曰。此譬無量也。
男子譬如父母見子遇患(至)是故此地子。案。僧亮曰。第二譬見惡則憂也。僧宗曰。此下四譬。是明病苦有輕重。推可有慈悲闕無捨也。
男子人小時拾取土塊(至)是故此地復名子。案。僧亮曰。第三譬明教行善法也。僧宗曰。左手足頭譬之實慧。右手挑出譬方便慧。
男子譬如父母所愛(至)是故此地復名子。案。僧亮曰。第四譬地獄眾生男子譬如父母子(至)是故此地復名子。案。僧亮曰。第五譬明不嗔加惡。若嗔加惡。無益之苦。菩薩則不為也。有別地。今但言三耳。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至)復乃因緣不墮地獄。案。僧亮曰。聞上以五譬釋地名。今問佛者。為菩薩時。斷人命根。既不與地義相稱。而不墮地獄。進退未了
若使等視一切眾生(至)云何相違背。案。僧宗曰。向舉殺婆羅門。以難因地身業也。今舉罵提婆達。以難果地之中業也。若如是意業自可知也。寶亮曰。迦葉作兩難。四關。據始引終。事無遺也。故下更舉事。以審佛復不應爾也。
世尊須菩提者住虛空地(至)使諸眾生起重心。案。僧亮曰。聲聞尚復。將護彼意。況菩薩起重惡耶。
佛告迦葉汝今不應至不為作煩惱因緣。案。僧亮曰。將欲正答。且先借譬。設之辭。明不為眾生煩惱因緣也。有兩意。前不作。後明不應說也。陀羅樹作炭。一燒六日乃滅。堅利傷人。
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往昔(至)於諸眾生終無奪命。案。僧亮曰。正答中有三意。此第一歷舉六度明。乃是施命。豈云奪命。豈於蟻子。尚不無益而殺。況婆羅門耶。舉初度。指明現在有益。後舉五度。明二世益也。僧宗曰。此下答初難之前關。菩薩之為法。蟻子尚不殺。況婆羅門。但自此人。設不殺之。亦墮地獄聖人今為作因緣。故令反迷有速也。若不為其作緣。則墮墜無已。斯乃所以作解脫因緣。非謂為殺也。因廣彰事驗。明菩薩所行恒施眾生壽命云何言斷其命耶。然菩薩所施眾生壽。乃是佛果無為法性之命。無苦之樂。豈復與彼眾生生死。三受命者乎。故知其理必然也。于時已此地者。但自慈心殺。非是心故也。設一譬以顯之。正為護法。故斷其命。令善心生耳。然菩薩此心。隨眾生善法者。不問好惡。要當為之。是以諸婆羅門終之後。即生三念。既捨人間報受地獄苦重。即覺所作為鄙。兼得宿命智。知從人道來。知所生是地獄。悟謗經之因緣重。是以致斯報。既知罪業此。便信敬之志。悔昔所作。即壞本業。人天。故得知於常理生信。一詣不感也。有解言。阿鼻。受聞。應不得生三念。一家所解。不憚此為妨。乃可生在無間不得樂受耳。何容於苦識之中。都不得生心。而所壞憶耶。故知此言妨也。
男子汝向所問殺婆羅門(至)斷其命根心也。案。僧宗曰。第二意也。言此地。故為三念。有利益殺。所以無罪也。
男子譬如父母子(至)令改往遵善法。案。僧亮曰。直以慈心殺義為喻。不遍取譬。
菩薩常作思惟(至)隨其方便要當為之。案。僧亮曰。但使有益事。不問善惡也。
婆羅門終之後(至)十劫壽命云何名殺。案。僧亮曰。因殺而施命。不起彼煩惱。以地義也。
男子若人掘地刈草斫樹。雖奪其命而非心。案。僧亮曰。答上不地獄難也。上云。善心殺故無罪。似如父母善心殺。復無罪。故須明也。此心。地復無罪。故不墮地獄也。夫得殺罪者。三種。由心得罪。如心人殺闡提。二由地得罪。如善心人殺人三由心地共得罪。不善心人殺人也。僧宗曰。心雖殺無罪也。寶亮曰。答初難之後。關也。無殺心故。不隨地獄也。以婆羅門悉是闡提。無傷田之義。故知得殺罪者。必我由有心。傷彼福田也。
男子婆羅門法若殺蟻子(至)數千年在地獄中。案。僧亮曰。將明殺婆羅門。無從地得罪義也。先舉外道所言。無罪。此說非也。
男子佛及菩薩三(至)是故雖殺不墮地獄。案。僧亮曰。謂在三者。從地得罪。若不墮此三者。闡提善根。故無從地得罪義也。僧宗曰。第三意證殺所以無罪也。謂三種之中。必因殺而有利者。尚有罪。何況不墮三種殺中。而有罪耶。
男子汝上所言如來何故(至)遍知方便故。案。僧亮曰。此下答果上口過之難也。明以知方便故。莫問語之粗細。但使有益便說。無益則不。此非二乘所知也。僧宗曰。此答中有三意。此第一先明善照機宜。動必有益也。寶亮曰。答第難。明所以發此言者。要使是時是法。必有利耳。諸佛豈空發言乎。
男子如一時遊彼曠野(至)故示如是種種方便。案。僧宗曰。此第二意。明但必有益乃至身業苦楚眾生。何況粗言耶。
男子我於爾時實不罵辱(至)不如是疑網。案。僧亮曰。第三意。拂跡。明提婆達非實人也。寶亮曰。答後難也。提婆達多非近情所測。云何墮此獄耶。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至)所謂極愛一子地。案。僧宗曰。前來第一四無量名數第二明淺深。第三明有實益。第四無量果。此第五歎佛說也。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至)空平等地如須菩提。案。僧亮曰。以小譬大證也。理必平也。僧宗曰。前第四段。無量果。第五仍歎佛。此第六結捨果也。此中有八重明義。第一心故。得空平等地。即十一空。為其果也。第二明非但識空。復能深照世諦。出八種知見覺也。既空有兩解。故第三明則第四辨以益物也。既有益之跡。執滯之家。謂四可得。故第四說無以遺執也。第五文殊本無今有偈。意存無取無著。以無著。雖明無以遣有。而復執無以為勝。故第六明反常之說。雙遺其患也。乃至反常之旨。尚使當有益。況有無之教。而非益乎。於是物情迷悶。寄所。是以第七明雖無所得。於體理者。終曰有得。故言菩薩第一義也。言第一義者。即涅槃耳。第八舉已有見者。證有得也。知須菩提者。此於聲聞中。第一。既為時人所知。故借淺以明深也。寶亮曰。第五段捨果也。亦同在初地。夫四無量行。本相關涉。不得相離。今言平等地者。是登初地日。得無漏也。見法體空故。以空平等為名。而所以別結者。欲使人樂此空法。而修行耳。秀曰。此下第二段也。三科第一問果在何地。第二問空是何空。第三說得利者也。此即答其第一問。正辨捨果。明此果在心。則能照空。從所照受名。謂所得之地。為空平等也。
男子菩薩摩訶薩(至)能修空法故。案。僧亮曰。釋空平等義。以明地相地名也。譬如虛空者。釋所以空平等為地者。善修諸法空故也。秀曰。明本性自空。故所見。非是不能見法也。
迦葉菩薩白佛世尊云何名空(至)是名俱空。案。僧亮曰。內情名內。以二種空觀也。一互空。如牛中無馬。無他法。空也二相待名空。無外故無內。何者。父母是外。亦不自外。因內故外也。內中無故。外不可得。外不可得。故無內也。眾生壽命常樂我淨。七法橫計。亦為外。大品云。二諦眾生知眾等。是橫計也。雖有性者。七法橫故可耳。佛性不橫。故須明也。內法外法。是別也。因別有總。空亦同上。不在二空者。二空。不在空也。但說二者。別中既無。總中可知也。僧宗曰。十一空乃至一時之教也。自大品諸經。乃有十八空。當知空無多少。以遺惑有廣狹。故教門不同耳。就十一門中。前五空遺六諦家病也。百論中言。外道一總有之法。與一切法合。今前五空。遺其總心。言內中無外。外中無內。有為無為如是。豈有總與法合耶。第六無始。遺二十五諦家之計也。上五空迷果。此冥諦迷因也。人情謂遺向橫計。方有空生。今言不待遺橫。但其體性空也無所有空者。向雖言性空。何以辨耶。今以智撿。都無所有。驗所以空也第一義空者。夫是生著之處。向借無以遺有。此無於有。其理則勝。是為第一讚歎。以受名也。空空者。物情生執。謂遺有會空。理極於此。執之為勝。復為病也。言本為遺有故說空。豈有空可得耶。大空者。前已遣境。今復遺境。今復遺。境智雙忘。始為大也。內法中無外法故。豈一總有遍一切處耶。未得為性。已得為三寶也。非非外者。以眾生有為佛性無為故也。無為。故言非內也。不離眾生有性。故言非外也。內外空者。二空心弱。不能並觀。今心力轉勝。故能雙觀也。八地之心。豈有強弱。示門有次第耳。佛性。不在二空者。雙觀二法。雖復外之異。然是同。而如來佛性三寶非有法。雖復雙觀。而外不攝此四法也。今至雙觀時。不言父母。但言三寶等者。以父母不離外。故不復說。而三寶外。故說也。寶亮曰。此第六段。於初地果上。更進十一空乃至十地界。亦如聖行中得初住竟。更二十五三昧乃至十地。此十一空義解者不同。人作互解者。謂此十一空。皆是趣道之近門。取極果之要途也。前九空。是九人。各自捉一空入道乃至九地。所以者何。明前九空。會自不辨有深淺之異。至第十第一。乃辨也。故知各自逐其先所修所好樂便者。而入道也。今論若得初一空時。餘者理然悉得。但逐其所習為有。是為前四空。更相成。其次二空。將後以證前。又一空將假來證實。餘悉位辨義也。如內空時。見悉空者。知內觀成就。不爾。則不成也。內空。謂直觀己五陰為內。見自五陰。亦見外怨親人悉空時。知內空成也。除常樂我之外。財物皆空。何故爾。果頭諸法。非五陰。亦非五陰。是以除也。又解。作內觀時。四法財物等悉屬外。非我正觀故也。佛性非外者。正因性是避苦求樂之解。用尋此解。用無時不有。雖在五陰中。然五陰除。而此不可失。終至成佛。是以錄此始終之常用。無興廢之法為正因外觀也。此內法中。是正觀故。所以料簡也。常住不變者。非是湛然常。但此解未會不有。故言常也。外空者。亦如是有。內法者。人直觀外空。亦不見有。五陰。異外法時。得知外觀成也。此中亦爾。四法及與正因性。亦復料簡也。內外空者。此人發家。外雙觀法。不過外。雙觀盡空。成也。如來佛性。不在二空者。還簡出也。本觀生死二法耳。三寶等。非生死法。故簡也。秀曰。此下答第二問列名。并釋觀法。先列名。空有一者。是一方之化法也。尋空無一。緣遺物病。逐法為別。有一耳。次釋觀法。以外道人。計大我一切處。與分為一也。用初五空。以互無之理。明外法不得相有。以破物執。初內法即是己身。推尋此身。無外諸法。謂內為空。復除佛性者。緣佛性。雖繫眾生。然不定外。故隨宜除之。內法云無壽命者。無外眾生命也。觀有為空云無壽命者。即是當果住命也。無為空無我者。此捉有為五陰法體自在力。無我。蓋非第一義空無我也。無始空外道人。計八萬劫始。是其所不知處。謂為冥諦。以之為常。今觀此中。諸法流動無常。此是正破其執。故諸句隨。并觀之耳。此中云壽命者故。是當果常命也。觀性空。此破計萬法。皆有性病。無所有空。此破計有無為法。為得繩所繫者之病也。壽萬不有。假計為空。眾生。尋名妄執說法空。謂空法。第十次空。空破其此病云是者。是所執空也。是無者。明此空是無也。既聞於此空。復謂此觀為是。次復破之云是。是者。出其所是也。非是者。明所是亦無也。第九第一義空正觀無生理。第大空。觀此能觀之智。不可得。此二空並是無生理。其餘九空。悉是隨事破病。故說非無生理。
男子有為空有為(至)是名菩薩無為空。案。僧亮曰。生滅有為無生滅是無為也。今說有中無。有之義。同外也。僧宗曰。亦互無也。有為緣成之法。所可言無。無於空也。言內外空等者。舉此諸法空。明有為法。是假有無。此諸法也。寶亮曰。有為之法。亦不是三寶等。是無為法。若觀有為法空。不見無為相異者。乃知有為觀成也。舉無為法。以成耳。無為空者。有一人發初便三無為觀。觀有餘涅槃。作無為無餘涅槃。作非緣滅無為此觀。不見有為無為有為亦空。乃是無為觀成。故舉有為。以成也。亦簡三寶等法。不同有為無為。若使神明此妙本。何故至無為空時。復簡正因性耶。
云何菩薩摩訶薩無始空(至)是名菩薩無始空。案。僧亮曰。外道有為無為。皆無始故。名無始空也。僧宗曰。遺真諦之計也。佛法之中。皆由無明諸行生死苦。豈有真諦為始邪。今以解心。照知無始。明其所計是空也
云何菩薩觀於性空(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觀於性空。案。僧亮曰。法從緣得。以無性空也有為從緣得。無為從緣見。皆無性也。僧宗曰。此言諸法體性是空。豈假遣病耶。所以舉常無常雙來者。以無常是空。故所不論。今談常樂。乃可於世諦妙有。然此法既待。待則為假。故相與空也寶亮曰。無始空性空。俱是除計作名也。菩薩萬法本來無始乃至生死。及三寶佛性盡空。此將後以證前也。無性如是。豈有冥初世性耶。
云何菩薩摩訶薩(至)菩薩摩訶薩無所有空。案。僧亮曰。此空本就人說也。僧宗曰。此以智驗空也。不取無子為譬。為取貧窮之人。言一切空為譬也。寶亮曰。此是習觀空。成。直見一切萬法體性皆空。即大品經中所明者也。
云何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義空。案。僧亮曰。現在眼。是有為空也。僧宗曰。舉假名二法空也等為空也等為實作者假名。此二家無生。於有為是勝。故受第一義耳。空乃無假實。約假實以明空耳。寶亮曰。此法空也。何以言之。所從來。去所至。故知法空。所以舉作者。用假名空。證法空成也。若不見假實異。故知法空成也。
云何菩薩摩訶薩觀於空空(至)是名菩薩觀於空空。案。僧亮曰。是是無。是名空空者。謂是有空空也。是空亦空也。以後空空於前空。故立空空。以破執相者之所存也。是是非是。是名空空者。初二是雙稱上句也。次是雙非。次是結句也。所以然者。欲遺後空。不得不本其所空。故雙非。然後結句也。僧宗曰。九空是遺有。此空。人情生著。謂有空。是可得故。所以遺也。是是無者。謂汝前九空所遺之有。能遺之無。亦此無也。為遺有故無。豈有無之可待耶。是則有無斯空。故言空空也。是是非是。是名空空者。物情於遺著之中。展轉生患。言向以空遺有。此是相對得稱。故宜不可得也。今謂二著俱捨。此為勝。欲保此心。復為患矣。是是者。指環中之旨也。若謂以此為極。亦此也。是則心之與理。俱不可得。謂空空也。寶亮曰。此是法雲地之所得也。空空二種。如昔小乘觀於萬是空。愛著此空。故言此即是空。亦名作空空也。復一種觀萬一空。此空之智。復即是空。此亦是空空也。今言空者。悉不同二種空空。何者。從九地以還。至信首五根。非不相貌。信知八自在我空。但九地以來。盡無我觀。乘此無我空觀。來至十地少分見八自在我空。以乘空得空。故言空空。亦即空三昧也。乃是二乘迷沒處者。讚歎空理妙。非己心所緣也。是是無者。為二法名也。是者。謂九地以來。所無我空。此無我空。由斷滅空。又此既是事像之法。故還作名說也。是無者。是八自在我空也。此空時。有無之心。皆不行也。若作取亦不得無取不得有無二心既得行。便是中道解。故言是無也。為二法名竟。後結言。是名空空也。是是者。解會此旨。謂平定之意也。還是前九也。所無我。事像之空也。事像是有法。故言是是也。非是者。還非九地人。謂九地以來。所得空解為極。今則非極。若乘無我空。得八自在我空。得言非是向者九地所得空。故言非是也。故文言。十住尚於是中通達少分。況九地以還得耶。不作此解。則不會經文意也。
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則得虛空等地。案。僧亮曰。與一切有皆空。故名般若。亦一切相盡。故名大空也。僧宗曰。謂智體亦空也。下二譬。悉美平等之解也。寶亮曰。十地滿足金剛是也。金剛心萬法盡。名學地一切種智。具五眼。稱般若波羅蜜智慧滿足也。

大般涅槃集解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