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五(德五品五)

     輸入者 錢冬霞
     一校者 錢冬霞
     二校者 王 玲
     改稿者 錢友楠

廣出是三乘三乘等事
釋聞不聞義謂三世聲並不可聞

王品第二。案。僧亮曰。已說五門。次說行之所得功德也。僧宗曰。此品廣前五行也。功德中之勝。未至佛果。且功德也。功德之與行。乃義因果果耳。如苦樂一法。以能生之義為集。從生之義為苦。今行與功德。亦如是也。功德中。以初功德。及第二功德。同廣聖行。第三第四。同廣梵行。第五第六。同廣天行。第七至第十。無別所廣。並通廣上三行也。寶亮曰。五行功德。蓋右為名也。行以從因向果為義。功德讚歎受名也。又五行是因語。功德是果語也。所以者向。金剛心中之極。涅槃中之極。自一念以上。通一切行。涅槃之因。雖然金剛已還。亦因果之義。但未測起善之久。近要取前一念為因。能資生後念後念生。必由前念為因。如是後念相續者。至佛果有即因即果義。若捉後念而望前念是因。捉前念而望後念是果。是則五行據因。功德據果也。今功德。還廣前五行。何以之。聖行戒定慧為體今初功德。還明三慧。終迄漏盡通為體也。第二功德。以五通為體。慧即是智慧五通是定家之果。故以此二功德。廣聖行也。第三功德。以慈悲為體。第四功德。以事為體。即是喜捨。故用此二。廣梵行也。第五功德。以五事為體。第六功德。以金剛三昧為體。此二廣天行天行以八禪定為體故也。五事者。一諸根具。故能修定不生邊地。以非難故能修定。三諸天護念四世愛念宿植德本。故天護人愛。便能修定。五得宿命智即是果也。修此五事。便得天行金剛三昧即是中之極。故知廣天行也。第七第八兩功德。廣嬰兒行。第七以四法為體。謂親近善友聽聞正法繫念思惟修行。此四本是始行之所行。教嬰兒之法。第八以九聚法為體。從五陰乃至心善解脫。亦是始教之法。是故得知此二功德。並廣嬰兒行也。第功德病行。而相傳用前三種人。及須陀洹等五種人。為病行相。今第九功德。還明三種人也。第功德。明三七品。此三七品。即是彼五種人。所行之法。是故廣病行也。秀曰。大判品。凡有二意。初列總歎。第二隨辨體。別為十者。蓋一塗之法門耳。
爾時世尊光明遍(至)照有相世間所無。案。僧亮曰。此菩薩好修功德命為語對也。一行得二功德五行十德也。僧宗曰。二乘心劣。豈能思量耶。非內者。非二乘也。非外者。非外道所能行。非難者。於菩薩不難也。非易者。二乘不能行也。非相非非相者。中道忘相之解。與理冥符。是出世之法也。寶亮曰。今將欲解功德。故先一往。且總讚歎。云不與二乘共者。二乘之行。本不近道。云何心得此理耶。故發軫唱云。不二乘共也。不可思議者。十地解。有無之相。豈是有無之心。可圖度耶。聞則驚怪者。理玄深寂。豈是相者。所能解。故曰驚也。非下過之所知。故稱怪也。非非外者。若為有無之所攝。可屬外。既絕心之境。安得是內是外耶。非難非易者。心得所。心會而非難。於不行道者。而息望故。言非易也。非相非非相者。體絕形名。故言非相也。然非不現相莊嚴。故亦言非非相也。非是世法者。神解以法性為本。非因之所生。豈是世法。若據體以辨用。義亦因之也。有相貌者。體既有無無。豈有相貌可示耶。世間所無者。真體既絕百非。百是豈為世間所據。此總歎功德體也。
何等為一者有五(至)能知如來密藏是為五事。案。僧宗曰。名雖有五。以性而錄。理不三也。何等初一事明聞慧。中二為思慧。後一為修慧也。寶亮曰。義惟五事。雖復不三慧。然而不可定以初事是聞慧。以第事為修慧也。但必知總三慧為體耳。何故然耶。群生根性萬差。有利鈍。發解之時節復豈。豈可定耶。秀曰。五事第一第二第五。此三事。即是聞思修慧也。第三第四。此事就慧。能所斷功用為體也。下文釋第五修慧云。雖知眾生實我。此句明善照於空。兼達於有。初是眾生空。後是法空。次下諸句。明善照於有。兼知於空。通約假名眾生。以顯義也。
何等不聞而能得聞(至)是名不聞而能得聞。案。僧亮曰。第一第二功德。對聖行也。第一漏盡通。此五事斷漏事。佛性涅槃五事。一曰四果。皆說常法。昔所不聞。而今得聞。此辨因也。僧宗曰。向已列數。念明此法。妙絕常倫。事見金剛身品也。寶亮曰。此第一事也。昔日機根未熟。所以未能得聞。今日機緣既發。便感聲激。是則昔以無感故不聞。今以因惑而聞也。雖復藉言教而聞。即所聞。故言所未聞。理雖此。有從不聞不聞。從聞不聞者也。第事語其法而致。第三事談其得解後有所除。第四事明其內解心決。第五事出其所解之境。從此經而知理。然文中釋初事。有兩重。第一從所謂甚深涅槃微密之義下。正列不聞之法體者。謂大般涅槃常樂我淨也。尋此之旨故。得知功德之名。據於果語。明果。百非所能盡。是則昔所不聞。而能得聞。第二從復不聞謂外道經書下。列出不聞。今以邪法所據。明此等經。悉無如是深密之義。亦因此經而知也。
聞已利益能聽受(至)是名聞已能為利益。案。僧亮曰。第二是利益事得果也。僧宗曰。經識旨。得無礙也。寶亮曰。下云四事義例相從。推可知也。
心者疑有二種(至)是名能疑惑之心。案。僧宗曰。生疑亦不必皆此經。若疑二乘有為無。法華諸經已能除之。此乃遍引耳。
慧心正直無邪曲者(至)是名菩薩摩訶薩正直之見。案。僧亮曰。第三第四第五類辨果也。僧宗曰。曲二種一謂外道。二謂聲聞。今於此經得教下旨。故謂正直解也。
能知如來密義者(至)是名甚深秘密之義。案。僧亮曰。因果難知。甚深義也。佛性是因之深者。無我以下。皆說中道也。僧宗曰。此第五辨修慧也。不異前。但解力轉深耳。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至)解所說聞不聞不然。案。僧亮曰。承上所聞。佛性五事。皆是常法。若常示可聞。不應是常。假難以辨之也。下構六難也。僧宗曰。此難於初句也。若初句滯。則餘亦通矣。故先以為難也。將欲諸顯不定。遠彰空義。故不定之難耳。寶亮曰。王今作難者。意在時情也。下復有五難。成此初執。六難也。凡夫封著。實為可患。聞有則成性執。無便成斷見秀曰。此下三翻難兩翻問。今第一中有七句。第一作定難。第二第六第七同作不聞難。第三第四同作聞難。第五一句防難也。不然者。不然聞不聞之旨也。
何以故法者便應(至)便應滅。案。僧亮曰。意在前關也。聞不聞義。不離此二。若聞作不聞。則有法滅。若不聞作聞。則無法可生也。此第一難也。僧宗曰。先說兩關。令法相是定也。若者。可從聲教而聞。若無者。則妙絕於相。永不可聞也。不應生者。若理絕聲教。不可聲而聞也。滅者。謂聲教是可聞之法。不可令不聞也。寶亮曰。夫有之法。則常可得聞。若必定無。則常不可聞。所以所不聞。此不然。
其聞者是則為聞(至)云何而言所不聞。案。道生曰。合難聞不聞也。謂聞不聞。似若成不聞。理既不然。但應聞自是聞。不聞自是不聞也。僧亮曰。無。已竟結成難也。
世尊。若不可聞是為不聞云何而言所不聞。案。道生曰。離難聞不聞也。若果不如向言。便是聞復聞也。夫聞不可重聞。猶不可聞必不可聞也。僧亮曰。重難無法不應可聞。如已聞之法。而不可得聞。況本來無法。而當可聞。寶亮曰。此下頻借四譬。結成前難也。此第一譬。明聲是可法。涅槃既非音聲云何而言所不聞耶。秀曰。第難也。謂已謝者。不可聞也。
如去者至則不去去則不至。案。道生曰。譬前合難也。僧亮曰。以此譬前有無各定也。寶亮曰。至則不去。譬聞已不法。則不至譬不聞不聞也。
亦如不生不生(至)不聞不聞亦復如是。案。僧亮曰。以此譬後重難也。寶亮曰。不生。譬聞已不聞。不生不生。譬不聞不聞也。得已不得。亦如是也。
世尊若不聞者一切眾生(至)雖見佛性未得明了。案。道生曰。若不聞復為聞。一往如似可得教義。而聞更作聞。為躓大矣。僧亮曰。第難也。僧宗曰。茲決難也。不聞之理。可強得者。菩提亦可強得也。仍取佛意。若亦可強得者。十住菩薩見佛性未明了。何不強明了耶。寶亮曰。借菩提為決。若菩提不可強得者。不聞之理。豈可強聞耶。
世尊若不聞者如來往昔(至)於阿含中復言師。案。僧亮曰。第三難也。寶亮曰。若不聞之法。要必得聞者。佛應師。若言師。云何而說所不聞也。
若不聞不聞如來得成(至)不聞是經亦應得見。案。道生曰。不聞之理。遂不可聞者。躓亦大也。僧亮曰。第四難也。僧宗曰。逆取佛意。若言改以不聞。此不聞佛者。彌過也。寶亮曰。若果自然得不聞不聞者。眾生亦應爾。不假聞此不聞。
世尊凡是色者或可見(至)云何而言可得見聞。案。道生曰。更單難前聞義也。僧亮曰。第五難也。僧宗曰。第五第六難相似而第五難小賒。第六難轉切也。今此中猶許現在有聞也。寶亮曰。上四難一向反理。此下兩難。傍助佛解。明萬法無定。正承此而答也。難意謂可之法。猶有見不見。況涅槃非色非聲。云何可得而聞耶。
世尊過去已滅則不可聞(至)涅槃經所不聞。案。僧亮曰。第六難也。寶亮曰。亦如第五難異。若萬法定性。則三世。以無定故。經三世耳。而已過之。聲不可聞者。未至亦不聞。現在即滅。又不可聞。故論云。諸法取取麈無處。以況涅槃也。
爾時世尊光明遍照(至)如十住菩薩所知見。案。道生曰。善其難也。僧亮曰。難其解空也。常與無常。皆從有已。而常法從緣。無常法。從緣生也。緣則是空。空則無見聞也。唯十地所知耳。寶亮曰。印可其後難。謂萬法無性如幻如炎等也。
大眾中忽然之頃(至)譬如比丘師子王定。案。僧亮曰。非青見青等。皆表諸法無定也。所以兩佛相證者。法相不異。諸佛道同。法從緣見則常也。十號不異。法輪亦同也。從緣所生。無常國土穢不同。眾生善惡亦異耳。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至)爾時如來然不說。案。僧亮曰。光以證所說。所以不得答也。寶亮曰。時眾之疑未去。不答也。眾生執心既重。若直以理答。不必為彼用。所以寄事以感其情也。
迦葉菩薩復問文殊師利(至)雖相諮問然無答者。案。僧亮曰。文殊應答而不答者。未聞命故也。
爾時世尊文殊師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燈。案。僧亮曰。彼滿月佛。現此光也。從因而現。因即慧也。無因緣者。常不從生因生故也。亦有因緣者。從了因見也。
文殊師利汝今莫入(至)應以世諦解脫之。案。僧亮曰。謂深說為第一義。淺說為世諦也。寶亮曰。命使為說光所由來處也。
文殊師利世尊於此東方(至)眾鳥遊集。其上。案。僧亮曰。示從緣生法無常也。
有無量虎狼師子(至)心常憐愍一切眾生。案。僧亮曰。說眾淨心者。即示淨土因也。
佛號滿月光明(至)菩薩摩訶薩所問異。案。僧亮曰。從緣法常故一也。十號同法不異也。
滿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至)是名因緣亦非因緣。案。僧亮曰。具因緣。即說世諦有來去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