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

     輸入者 錢冬霞
     一校者 錢冬霞
     二校者 王 玲
     改稿者 錢友楠

護法等四種罪人不定
闡提善根
廣辯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三漏義辨七漏

王品之第二

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是名不聞而聞。案。僧亮曰。上說有為作因無常涅槃了因得則常。若爾者。十二部經。皆是涅槃了因即是經也。文深義奧。非二乘所聞也。聲聞緣覺經中。無闡提佛性。所以重說此事者。欲發王問也。
光明遍照高貴王(至)何故闡提耶。案。僧亮曰。王以難。初以佛性一難。成前第五涅槃不定之義。若佛性是善。應遮地獄闡提也。性若常者。應遮令不無常也。僧宗曰。此問之生。由前而來。前六難。初句令本無今有。如來已釋此義。明非是始有。言佛性之理。萬化之表。生死之外。其旨已彰。其令承本有之言。便謂與陰為一。陰既無常。使性亦無常。此中有八句。前三句難使不得已有。有則應見用。無則金剛謝時方有。還復成本無今有。本無今有。便是無常也。下五句不定難。意皆欲佛果無常。成前六句無常難也。尋不定難之來由。前佛高貴。明不定之理。今難言。若以不定使不問。可得聞者。便應還生也。初難言。佛性。則應有用。便應遮地獄。而令四禁五逆之人。不免道。當身中非是本有。若非本有。則無常也。第難言。若有性。此性既常。便應有常樂之用。何故復言無常樂我耶。無常我。則身不得有性也。第三難言。闡提善。而佛性既云已有。便應為闡提所斷。若汝言雖有。不可斷者。復不得無常樂我。若言時未有。則是本無之義。又且有性。不可令斷者。即闡提之義。不定反覆致難也。犯四重不定者。先就中。四種人不定。故無常也。第二就正定聚中。二乘人是不定。故無常也。第三就如來不定。第四就涅槃不定。第五總一切法通因果。皆為不定。下至闡提。上至諸佛闡提窮惡之原。以其不定。得成佛者。如來是盡善之極。亦以不定之義。還為生死。雖有五句。意在難果也。寶亮曰。王第二問。後卷方答。何故爾。向答初問後言。犯重禁人。及闡提。盡佛性。今於此經。而得聞之。王今因斯語。復更作難。正德先遺此義。故來假答向涅槃之相也。後中。初難有五關。若使犯重闡提佛性者。佛性是善。何故地獄。第二關言。若使是等。必佛性。不應言常樂我淨。第三關言。若善根。名闡提。佛善。何故不斷。第四關言。若佛性果斷。復云何言是常樂我淨。第五關言。若佛性不斷。則不應得受闡提名也。雖此五關。皆展轉相成。共結一難。秀曰。由佛答前難云。涅槃本無今有。體非法。此第三翻。更復設難執闡提無性。及以不定。使涅槃體。還成本無今有。便是無常可聞之法也。初三句為難雖異。意正欲佛性非是本有涅槃應是本無今有。不得非是法。後五句作不定難責。使諸法皆悉不定。涅般既爾。應還為無常法也。
世尊四重禁不定(至)闡提等當得涅槃。案。僧亮曰。第闡提不應成佛。何者。四人是定。若不定正定亦應不定。若不定者。涅槃非常常樂。則闡提不應成佛也。寶亮曰。此下作不定難。且前并列不定之事。然後結難。若闡提不定。後還成佛者。萬法皆然。涅槃既是萬法之數。亦應不定。還可作生死法瑤曰。更是不定。當知常樂也。
爾時世尊光明遍照(至)吾當為汝分別演說。案。寶亮曰。將欲答難。先讚其得理兼識之也。
男子闡提者亦不決定(至)以不決定是故能得。案。僧亮曰。先答後問也。僧宗曰。就答中先答第四。其前引四種為難。令且舉闡提。後更歷四人出也。次答第三。義勢兼答第一第二。下答二乘竟。未答第五。先答涅槃第六句也。初句實如汝語。正以不定佛。但不可一類。欲使涅槃亦是不定。何以故爾。夫法有異。若是有為。則備三種。以其體無常故。是相續假。以其自性故。一時成假也。待得稱故。有相待假。答涅槃唯可名中待耳。以此義故。亦義不定。以其是常。免二假之相。故可為實不定也。僧亮曰。未是正答。且略舉第二問。以虛眾人之心。令體萬法定相也。秀曰。所以別答。前問難者。欲明闡提成佛。知所斷之善。非是佛性。為成答前三難義。此第一先舉第四難。第四事偏別答第四難者。欲明闡提後得成佛。故知中所斷之善。非是佛性。為成答前三難義耳。
如汝所言佛性不斷(至)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案。僧亮曰。答第三也。從理名內。不從理名外。外皆是惟。不可斷也。僧宗曰。此下答前三中第三句。其前難意。欲闡提善根既斷。性亦應斷。今答言。二種之與外。意業為內。口業為外。佛性外。故非無常也。闡提佛性。既是當有。非為已有。豈可責令遮地獄。既言當有。豈常樂我淨義。勢可得兼當第一難也。復有二種。更廣佛性不同此也。此言無漏。是因地無漏也。非常者。佛性不同三心滅處。及三無為常也。若斷已得名闡提者。言起作之善是可斷。後復還得故。以斷起作之善。故稱闡提佛性理常。性相恒爾。豈可斷耶。寶亮曰。正與第一問來答我上言。譬提佛性正因性。本不有緣因。何作此之難。而令斷已得善故。受闡提名也。二種。一內二外者。若意地名內。從為外。正因之性。非此攝。故不斷也。有漏者。若狹相所起之善名有漏。若於緣中稱境解。不與惑俱。名之無漏。明正因性亦非此二善。是故不斷也。常無常者。昔於滅諦中善名常。從緣中起者。名無常正因性亦非常無常善。所以不斷也。而正因佛性若可斷。則應同上所列善。而今不然。故知不斷正斷緣中善故。闡提名也。
復有二種一者常(至)佛性非常無常是故不斷。案。僧亮曰。正因是常。緣因無常也。
若是斷者則應還得(至)若斷已得名闡提。案。僧亮曰。明起作法力相傾奪。起邪見善根地獄。起正見則斷闡提地獄佛性非起作。不能遮地獄無常。及闡提通答前三難也。
四重者亦是不定(至)見一切法無常相。案。僧亮曰。犯四重者。更稱後難答也。寶亮曰。此下答第二問。明闡提雖當時善根。後若善根發時。其必成佛間停者。若是定者云何成佛耶。涅槃乃可是萬法之數。其體用是定故。不得生死虛偽也。真不動。跡無定相。先說十譬。明萬法是虛。後廣明化物也。
  男子亦有定相(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案。僧亮曰。謂涅槃者。對二十五有。故為定也。
男子如來今於拘城(至)尸如來涅槃亦復如是。案。僧亮曰。涅槃小。亦多義。今唯涅槃常樂我淨四義是定。餘義皆不定也。如有為法無常苦定。餘不定也。二端不可燒者。明其應二身不可滅也。寶亮曰。此下乃至非說非非說。當知如來之身。非如來。非不如來。是故如來不定
男子當知如來亦復不定(至)以是義故如來不定。案。僧亮曰。前非天一句四種天如來並非也。從非人以下。先列竟。後次第釋也。
男子何故如來不名世(至)是故如來亦非非定。案。僧亮曰。說眾生相者。自言人中師子諸法各各別異相者。如眼不見香。耳不睹色。諸佛不爾也。一相者。可以法身為目。不可以六根分別也。金剛身品云。除一法相。不可以人天一相而名也。如來法界者。如來法性也。久已遠離諸相者。三十二相。下明如來久離此事也。善知諸相者。隨眾生諸相善知應之也。虛空相故者。空無分別如來不爾。
如來非有漏何以故(至)如來是故非漏。案。僧宗曰。此下釋非漏。先總明非三漏。從三漏從起七漏。二是漏。五是助漏因緣。其或有從治道制名。或從受稱。將說起見故。先明心。此是之所由也。又一釋。生六種見者。此正見見漏。體無別有。思惟漏。義剋可知。寶亮曰。諸佛所以能此乘跡體盡。一切漏。具一切德。故所運。為絕人天之境。而凡夫具漏故。故此神德。下去因即廣明凡夫起漏之過患。若尋其漏。原不出見思惟。兩漏為本。正此兩漏。能廣生諸漏。今一方明漏。大分七種。若離三漏為七。亦不離見諦思惟七漏者。第一見諦漏。第二思惟漏。第三根漏。第四離漏。第五親近漏。第六受漏。第七念漏。下去次第。解此七門。述其過患。行人若當依此涅槃作觀解。其漏即滅。常昇無為也。秀曰。此下明七漏中。始舉三漏出見思惟。為正漏體。次出疑見。是別顯見諦漏也。
復次一切凡夫不見有漏(至)常修聖行是故無漏。案。僧亮曰。下釋七漏也。有漏見漏是實漏。餘五是漏因說也。於有漏中。分為見漏。從疑生故。先明也。以凡夫不見有漏過故也。僧宗曰。前二為章門。言我見我者。是假我。而實我。亦可佛地真我。而計為麻麥我也。我見無我者。實是我。計為無我也。無我計我者。於生死計我也。生六種見。決定我者。起見也。無我斷見也。無我見我者。如眠是無我。見於淨我色也。我見我者。以定力。見未來相續不斷我見無我者。若以捉四陰為我。色為非我。可一我自釋無在也。我作受知。此三句為一。此用為小異不見也。若不爾。前決定為章門。後分我作知。更為三句也。寶亮曰。此下出漏體。明此七漏不離見諦思惟。然眾生癡重。種種妄計。皆不得法實。疑見生六種心者。在始二心決定我。決定無我。是總句。恐非六之數。我見我者第一心。但有假名我。以凡夫計。一性我之法也。我見無我者。第二心實是真我。橫計為無我也。無我見我者。第三心。實神我。然是假名假名我執者。言是實性我也。下餘三心。謂作者受者知者。而凡夫妄計。所以成邪見如來永斷此漏源。是故非漏。
男子凡夫不能五根(至)觀如是諸過患。案。僧亮曰。下次明根漏。依六根所起。名曰根漏。能攝六根三業。制不為非。其惡則止。若就所對治。名曰戒漏也。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至)永斷根本是故非漏。案。僧亮曰。五里譬二界。以相為喻也。王譬佛。一臣譬菩薩油缽譬念慧。斷汝命者失念慧。故慧命斷也。一人拔刀者。譬精進淨。不生色相。至識亦如是。明真俗。觀真則無色。觀俗則苦。不作生相。至不作因相生滅行苦是集也。釋中。尚無苦集。況色觀也。和合相者。釋俗和合。是苦是集也。
復次男子復(至)思惟其義是為離。案。僧亮曰。者。以行經為離。先說離體也。寶亮曰。此下明惡漏。若從治道。為離漏。如昔教明惡知識等。能長人惡法教令避也。就今經為論。直睹之為生死無我遠離。何以然。既體諸佛所師法。便知生死虛妄如來藏有故。不假遠避也。從云何親近漏下。第五若親近飲食。則生人貪染。斷於慧命。若不著四事。便善日夜增。惡法稍斷。若據所對治。名之近漏。
何以故男子不見(至)亦復如是不造惡。案。僧亮曰。上說行經者。此經是離也。
男子譬如世間有善咒術(至)如是無量功德。案。僧亮曰。師教長良弟子恭。事。能惡也。咒術以下。廣譬經能者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