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竺佛念1

(三)第一分典尊經2第三

如是我聞
一時羅閱祇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千百五十人俱。
爾時,執樂天般遮翼3,於夜靜寂無人之時,放大光明4,照耆闍崛山來至所,足已,在面立。時,般遮翼世尊言:「昨5梵天王忉利天,與帝釋共議。我親從彼聞,今者寧可向世尊不?」
言:「汝欲者,便可說之。」
般遮翼言:「一時忉利諸天集法講堂所講論。時,四天王6隨其方面,各位坐,提帝賴吒7天王在東方坐,其面西向,帝釋在前。毗樓勒8天王方坐,其面北向,帝釋在前。毗樓博叉9天王西方坐,其面東向,帝釋在前。毗沙門10天王在北方坐,其面南向,帝釋在前。時,四天王皆先坐已,然後坐。復有餘神天11,皆先於所,梵行,於此終,生忉利天,使彼諸天增益五福: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稱,四者天樂,五者天威德。時,諸忉利天踊躍歡喜言:『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12眾。』爾時提桓13諸天人有歡喜心,即為忉利諸天而作頌曰:

忉利諸天人,帝釋娛樂
禮敬如來,最上之王14
諸天受影福,壽、色、名、樂、威;
於佛修梵行,故來生此間。
復有諸天人,光色甚巍巍;
佛智弟子此復殊勝。
忉利15思惟此自樂;
禮敬如來,最上之王。』

爾時忉利諸天聞此偈已,倍復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提桓因見忉利天歡喜悅豫,即告之曰:『諸賢!汝等頗欲聞如來無等16不?』時,忉利諸天言:『願樂欲聞。』
帝釋報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諸賢!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不見過去未來現在如來17至真十號具足,如佛者也。佛法微妙,善可講說智者所行不見過去未來現在微妙法,如佛者也。佛此法,而自覺悟,通達無礙,以自娛樂不見過去未來現在能於此法而自覺悟,通達無礙,以自娛樂,如佛者也。諸賢!以此自覺悟已,亦能開示涅槃徑路,親近漸至,寂滅。譬如恆河水、炎摩水18,二水並流,大海。佛亦如是開示涅槃徑路,親近漸至,寂滅不見過去未來現在開示涅槃徑路,如佛者也。諸賢!如來眷屬成就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有智慧者,皆是如來成就眷屬不見過去未來現在眷屬成就,如佛者也。諸賢!如來大眾成就,所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見過去未來現在大眾成就,如佛者也。諸賢!如來言行相應,所言如行,所行如言。如是則為法法成就不見過去未來現在言行相應法法成就,如佛者也。諸賢!如來饒益安樂,以愍心利益天人不見過去未來現在饒益安樂,如佛者也。諸賢!是為如來無等法。』
「時,忉利天是說言:『若使世間八佛出者,當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時,忉利天言:『且置八佛正使七佛、六佛,乃至出世者,亦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何況八佛?』時,提桓因告忉利天言:『我19聞,親從佛受,欲使一時出世無有是處,但使如來久存於世,愍,饒益天人獲安,則大增益諸天20,減損須倫眾。』」
時,般遮翼白佛言:「世尊忉利諸天所以集法講堂上者,共議思惟稱量觀察教令,然後為四天王。四天21受教已,各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異光22照於四方。時,忉利天見此光已,皆大驚愕:『今此異光,將有何怪?』諸天有威德者,亦皆驚怖:『今此異光,將有何怪?』時,大梵王童子,頭五角髻23,在大24眾上虛空中立,顏貌端正,與眾超絕,身紫金色,蔽諸天光。時,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時,梵童子25隨所詣坐,坐生26欣悅27。譬如剎利澆頭種,登王位時,踊躍歡喜。來28坐未久,復自變身,作童子像,頭五角髻,在大眾虛空中坐,譬如力士坐於安座,嶷然不動,而作頌曰:

忉利諸天人,帝釋娛樂
禮敬如來,最上之王。
諸天受影福,壽、色、名、樂、威;
於佛修梵行,故來生此間。
復有諸天人,光色甚巍巍;
佛智弟子此復殊勝。
忉利提,思惟此自樂;
禮敬如來,最上之王。』

「時,諸忉利天童子曰:『吾等聞天帝釋稱說如來無等法,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時,梵童子忉利天言:『何等如來無等法?吾亦聞。』時,天帝釋即為童子如來無等法。忉利諸天童子29說已,倍復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是時童子歡喜,復增欣躍30,即告忉利天曰:『汝等欲無等31不?』天曰:『善哉!願樂欲聞。』
童子告曰:『汝聞者,諦聽!諦受!當為汝說。』告諸天曰:『如來往昔為菩薩時,在所聰明多智。諸賢!當知過去久遠時,有王名曰32第一太子名曰慈悲33。王有大臣名曰典尊34,大臣有子名曰燄鬘35。太子慈悲有朋友,其朋亦與六剎利大臣而為朋友。大王入深宮游戲娛樂時,即36以國事委付典尊大臣,然後入宮伎樂五欲自娛。時,典尊大臣欲理國事,先問其子,然後決斷;分,亦問37其子。
「『其後典尊忽然終,時主王聞其終,愍念哀傷,撫膺而曰:咄哉!何辜失國良輔38?太子慈悲自念39:王失典尊以為憂苦,今我宜往諫於大王,無以彼喪而生憂苦。所以然者,典尊有子名曰燄鬘,聰明多智乃過其父,今可徵召以理國事。時,慈悲太子即詣所,具以上事白其父王。王40聞太子語已,即召燄鬘而告之曰:吾今以汝補卿父處,授汝相印。彼時燄鬘相印已,王入宮,復付後事。
「『時,相燄鬘明於治理,父先所為燄鬘亦知,父所不及燄鬘亦知。其後稱流聞海內,下咸稱為大典尊。時,大典尊後41是念:今王主年已朽邁,餘壽未幾,若以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今寧可先往語彼六剎利大臣:今王主年已朽邁,餘壽未幾,若以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君等亦當別封王土,居位之日,勿相忘也。
「『時,大典尊即往詣六剎利大臣,而告之曰:諸君!當知今王主年已朽邁,餘壽未幾,若以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汝等可往白太子此意:我等與尊42小知舊43,尊苦我苦,尊樂我樂。今衰老,年已朽邁,餘壽未幾,今者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尊設登位,與我封。時,六剎利大臣聞其語已,即詣太子,說上事。太子報言:設吾登位,列土封國,當更與誰?
「『時,王未久忽然而崩,國中大臣尋拜太子補正位居位已,默自思念:今立宰相,宜准先王。復44自思念:誰堪此舉?正當即任大典尊位45。時,王慈悲46告大典尊:今使汝即於相位,授以印信,汝勤憂,綜理國事。時,大典尊聞王教已,即受印信。王每入宮,輒以後事付大典尊。
「『大典尊復自念言:吾今宜往六剎利所,問其寧憶昔所言不?即尋往詣語剎利曰:汝今寧憶昔所言不?今者太子以登王位,隱處深宮,五欲自娛。汝等今者可往問王:居天位,五欲自娛,寧復能憶昔所言不?時,六剎利聞是語已,即詣所,白大王言:居天47位,五欲自娛,寧復能憶昔所言不?列土封邑,誰應居之?王曰:不忘昔言;列土封邑,非卿而誰?王復自念:此閻浮提48地,內廣外狹49,誰能分此以為七分?復自念言:有大典尊乃能分耳50。即告之曰:汝可分此閻浮提地,使作七分。
「『時,大典尊即尋分之,所治城,村邑郡國,皆悉部分,六剎利國亦與分部。王慶言:我願已果。時,六剎利慶幸:我願已果,得成此業,大典尊力也。六剎利王復自思念:吾國初建,當須宰輔,誰能堪任?如大典尊,即當使之,通領國事。爾時,六剎利即命51典尊,而告之曰:吾國須相,卿當為吾通領國事。於是,六國各授相印。
「『時,大典尊相印已,六王入宮游觀娛樂,時皆以國事付大典尊。大典尊理七國事,不成辦52。時,國有七大居士,典尊亦為處分家事,又能教授七百梵志誦經典。七王敬視大典尊相,猶如神明,國七居土視如大王,七百梵志視如梵天。時,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自念言:大典尊相,常與梵天見,語坐起親善。
「『時,大典尊默識七王、居士梵志意,謂常與梵天見,語坐起;然我實不見梵天不與語,不可餐默53,虛受此稱。亦曾聞諸先宿言,於夏四月54閑居靜處四無量55者,梵天則下,與共相見。今我寧可四無量,使梵天下,共相不?於是,典尊至七所而白王言:大王顧臨國事!我欲於夏四月四無量。七王告曰:宜是時。大典尊相又告七居士:汝等各勤己務,吾欲夏56四月四無量居士曰:諾!宜是時。又告七百梵志:卿等勤諷誦,轉相教授我欲於夏四月四無量梵志曰:諾!今者大師是時
「『時,大典尊於彼城東造閑靜室,於夏四月,即於彼止,四無量,然彼梵天猶不來下。典尊自念我聞先宿舊57言,於夏四月四無量梵天下現。今者寂然,聊無髣髴。時,大典尊以五日月滿時,出其靜室,於露地坐。坐未久頃,有大光現,典尊默念:今此異光,無是梵欲下瑞耶?
「『時,梵天王童子,五角髻,在典虛空中坐,典尊已,即說頌曰:

此是何像,在於虛空中,
光照於四方,如燃?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梵世58諸天我梵童子
其餘人謂我,祀祠於大59神。

「『時,大典尊以偈報曰:

當諮承,奉誨致恭敬
設種種上味,願天我心。

「『時,梵童子60以偈報曰:
典尊汝所修,為何志求?
今設此供養,當為汝受之。

「『又告大典尊:汝所問,自恣問之,當為汝說。時,大典尊即自念言:今當問現在事耶?問61未然事耶?復自念言:今世現事,用復問為?當問未然幽冥之事。即向梵童子62以偈問曰:

今我問梵童,能決疑無疑
學何住何法,梵天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當捨我人63慈心64
臭穢,乃梵天

「『時,大典尊聞是偈已,即自念言:梵童子說偈,宜除臭穢不解此,今宜更問。時,大典尊即以偈問曰:

梵偈言臭穢,願今為說,
誰開65世間66,墮不生天?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欺妄懷嫉,習慢67增上慢68
貪欲瞋恚69自恣藏於心。
世間臭穢,今說令汝知,
此開世間門,墮不生天。

「『時,大典尊聞此偈已,復自念言:梵童子所說臭穢之義今已解,但在家者無由得除,今我寧可捨出家,剃除鬚髮,法服修道耶?
「『時,梵童子知其志念,以偈告曰:

汝能猛,此志為妙;
智者之所為,死必生梵天

「『於是,梵童子忽然不現。
「『時,大典尊還詣七王白言:大王願垂神善理國事,今出家離世,法服修道。所以者何?我親於梵童子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彼時,七王即自念言:凡婆羅門多貪財寶,今寧可開庫藏,恣其所須,使不出家。時,七國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設所須,吾盡相與,不足出家。時,大典尊尋白王曰:今以為蒙王賜已,大有財寶,今者盡留以上大王,願聽出家,遂我志願
「『時,七國王是念:凡婆羅門多貪美色,今我寧可出宮婇女,以滿其意,使不出家。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若須婇女,吾盡與汝,不足出家。典尊報曰:今已為蒙王賜已,家婇女多,今盡放遣,求離愛,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我親從梵童子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

「『時,大典尊向慈悲王,以偈頌曰:

王當聽我言,王為人中尊
賜財寶婇女,此實70非所樂。
「『時,慈悲王以偈報曰:

檀特伽陵71城,婆布和72城,
大天73城,鴦伽瞻婆74城,
75薩羅城,西陀路樓76城,
婆羅伽尸77城,盡汝典尊造。
五欲所少,吾盡相與
宜共理國事,不足出家去。

「『時,大典尊以偈報曰:

五欲不少,自不樂世間
已聞天所語,無心在家

「『時,慈悲王以偈報曰:

大典尊所言,為從何天聞,
五欲?今問當答我。

「『時,大典尊以偈答曰:

昔我於靜處,獨坐自思惟
梵天王來,普放大光明
從彼聞已,不樂世間

「『時,慈悲王以偈告曰:

小住大典尊,共弘善法化;
然後俱出家,汝即為我師。
譬如虛空中,清淨琉璃滿;
今我清淨信,充徧佛法中。

「『時,大典尊復作頌曰:

諸天世人,皆應捨五欲
蠲除諸穢汙,修於梵行

「『爾時,七國王語大典尊曰:汝可留住七歲之中,極世五欲共相娛樂,然後捨國,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如汝所獲,亦當同。時,大典尊報七王曰:世間無常78人命逝速,喘息之間,猶亦難保,乃至七歲,不亦遠耶?七王又言:七歲遠者,六歲、五歲……乃至一歲,留住靜宮,極世五欲共相娛樂,然後捨國,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如汝所得,亦宜同。時,大典尊復報王曰:此79世間無常人命逝速,喘息之間,猶亦難保,乃至一歲尚亦久耳,如是七月……至於一月,猶復不可。王又語言:可至七日,留住深宮,極世五欲共相娛樂,然後捨國,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大典尊答曰:七日不遠,自可留耳。大王勿違信誓,過七日已,王若不去,我出家
「『時,大典尊又至七居士語言:汝等各理已務,吾出家,修無為道。所以然者,我親從梵天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時,七居士報典尊曰:善哉!斯志!宜是時我等亦欲俱共出家,如汝所得,亦宜同。
「『時,大典尊復詣七百梵志所,而告之曰:卿等勤諷誦,廣探80道義,轉相教授,吾出家無為道。所以然者,我親從梵天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時,七百梵志白典尊曰:大師!勿出家也。夫在家安樂五欲自娛,人侍從,憂苦。出家之人在空野81所欲悉無,可貪取。典尊報曰:吾若以在家為樂,出家為苦,出家;吾以在家為苦,出家為樂,出家耳。梵志答曰:大師出家出家大師所行亦盡當82行。
「『時,大典尊至諸妻所,而告之曰:卿隨宜欲住者住,欲歸者歸。吾出家,求無為道。具論上事,明出家意。時,諸婦答曰:大典尊在,一如我夫,一如我父,設今出家,亦當隨從,典尊所行亦宜行。
「『過七日已,大典尊即剃除鬚髮,服三法83家而去。時,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轉,有八萬四行人出家,從大典尊。時,大典尊與諸大眾游行諸國,廣弘道化,饒益。』
爾時王告諸天眾曰:『時,典尊大臣豈異人乎?莫造斯觀,今釋迦文84即其身也。世尊爾時過七日已,出家修道大眾游行諸國,廣弘道化,饒益。汝等若於我言有餘疑者,世尊今在耆闍崛山,可往問也。如所言,受持之。』」
般遮翼言:「我以是緣,故來詣此。唯然世尊!彼大典尊即世尊是耶?世尊爾時過七日已,出家修道,與七國王乃至八萬四千出家游行諸國,廣弘道化,饒益耶?」
佛告般遮翼曰:「爾時大典尊豈異人乎?莫造斯觀,即我身是也。爾時,舉國男女來舉動,有所破損85,皆尋86舉聲曰:『南無大典尊七87南無大典尊七相!』如是至三,般遮翼!時,大典尊有大德力,然不能為弟子究竟道88,不能使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所說法弟子受行,身壞終,梵天;其次,行淺者自在天;次自在天兜率陀天、燄天、忉利天四天王剎利婆羅門居士家,所欲自在
般遮翼!彼大典尊弟子,皆無疑89出家果報有教90,然非究竟道,不能使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道勝者,極至梵天耳。今弟子說法,則能使其究竟道究竟梵行究竟安隱涅槃我所說法弟子行者有漏91無漏92心解脫慧解脫93。於現法中,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有。其次,行淺者五下結,即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此。其次,三結94盡,薄淫、怒、癡95來世間而般涅槃96。其次,斷三結,得須陀洹97,不墮道,極七往返,必得涅槃般遮翼!我諸弟子不疑出家果報有教誡,究竟道法,究竟梵行究竟安隱滅度。」
爾時般遮翼所說,歡喜奉行

(四)佛說阿含98第一分闍沙經99第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游那提100揵稚101,與大比丘眾干百五十人俱。
爾時尊者阿難靜室坐,默自102思念:甚奇!甚特103如來104饒益。彼伽羅大臣終,如來記之:此人命終,五下結,即於天上而取滅度,不來此世。第105迦陵伽,三毗伽陀,四伽利106輸,五遮樓,六婆耶樓,七婆頭樓,八藪婆頭,九他梨舍,十藪達梨舍輸,輸多樓,諸大臣等終,佛亦記之:五下結,即於天上而取滅度,不來生此。復有餘五十人命終,佛亦記之:斷三結,淫、怒、癡薄,得斯陀含,來此世便苦際。復有五百人命終,佛亦記之;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極七往返必苦際弟子終,佛皆記之:某生某處、某生某處。鴦伽國、摩竭國、迦尸國、居薩羅國、拔祇國、末羅國、支提國、拔沙國、居樓國、般闍羅107國、頗漯波108國、阿般提109國、婆蹉國、蘇羅110國、乾陀羅國、劍洴沙111國,彼十六大國112終者,佛悉記之。摩竭國人113皆是所親任,有終者,不記之。
爾時阿難靜室起,至世尊所,禮足,在面坐,而白佛言:「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佛授114記,饒益十六大國終者,佛悉記之,唯摩竭國人,所親任,有終者,獨不蒙記。世尊當為記之!世尊當為記之,饒益一切天人得安!又佛於摩竭得道,其國人命終,獨不與記。世尊當為記之!世尊當為記之!又摩竭缾沙115王為優婆塞,篤信於佛,多設供養,然後終,此王故,信解供養三寶,而今如來不為授記。世尊與記之,饒益眾生,使天人得安!」爾時阿難摩竭116勸請世尊,即從座起,佛而去。
爾時世尊持缽,入那伽乞食已,至林處坐樹下,思惟摩竭人命處。時,去不遠,鬼神,自稱己名,白世尊曰:「是闍沙!是闍沙!」
言:「汝因何事,自稱己為闍117?汝因何法,自以妙言稱見道跡?」
沙言:「非餘處也。本為人王,於如來法中為優婆塞一心念佛而取終,故生為毗沙門天王太子。自從是來,常照諸法,得須陀洹,不墮道,於七生中常名闍沙。」
時,世尊林處隨宜已,詣118那陀揵稚處,就座而坐,告一比丘:「汝持我聲,喚阿難來。」
對曰:「唯然!」即承佛教,往喚阿難
阿難尋來,至世尊所,禮足,在面住,而白佛言:「今如來顏色勝常,諸根119寂定。住何思惟,容色乃爾?」
爾時世尊阿難曰:「汝向因摩竭國人來至我所,請記而去。我尋於後,持缽,入那羅120乞食乞食訖已,詣彼林,坐樹下,思惟摩竭人命處。時,去不遠,鬼神,自稱己名,而白我言:『是闍沙!是闍沙!』阿難!汝曾彼闍沙名不?」
阿難白佛言:「未曾聞也。今聞其名,乃至121畏,衣毛為豎。世尊!此鬼神必有大威德,故名闍沙耳。」
言:「我先問彼:『汝因何法,自以妙言稱見道跡?』闍沙言:『不於餘處,不在餘法。昔為人王,為世尊弟子,以篤信心優婆塞一心念佛,然後終,為毗沙門天王作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極七往返,乃苦際。於七生122中,常名闍沙。一時世尊林中樹下坐,我時乘天千輻寶車,以少因緣,欲詣毗樓勒天王遙見世尊樹下,顏貌端正,諸根寂定,譬如深淵澄淨123清明念言今寧可往問世尊摩竭人有終者,生何所?又復一時,毗沙門王自於中,而說偈言:

我等不自憶,過去所更事;
今遭遇124世尊壽命增益

「『又復一時忉利諸天以少因緣,集在一處。時,四天王位坐,提帝125賴吒在東方坐,其面西向,帝釋在前。毗樓勒126天在方坐,其面北向,帝釋在前。毗樓博127天王西方坐,其面東向,帝釋在前。毗沙門天王在北方坐,其面南向,帝釋在前。時,四天王皆先坐已,然後坐。復有餘神天,皆先於所,梵行,於此終,生忉利天增益諸天,受天五福: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稱,四者天樂,五者天威德。時,諸忉利天踊躍歡喜言:增益諸天眾,減損須倫眾。爾時提桓因知忉利諸天歡喜心,即作頌曰:

忉利諸天人,帝釋娛樂
禮敬如來,最上之王128
諸天受影福,壽、色、名、樂、威;
於佛修梵行,故來生此間。
復有諸天人,光色甚巍巍;
佛智弟子129此復殊勝。
忉利提,思惟此自樂;
禮敬如來,最上之王130。』

「闍沙神復言:『所以忉利諸天集法131者,共議思惟觀察稱量教令,然後敕四天王四王受教已,各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異光照於四方,時忉利天見此異光,皆大驚愕:今此異光將有何怪?餘天有威德者,皆亦驚怖132:今此異光將有何怪?時,大梵王化作童子,頭大角髻,在天眾虛空中立,顏貌端正,與眾超絕,身紫金色,蔽諸天光。時,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時,梵童子隨所詣座133,座生欣悅,譬如剎利澆頭種,登王位時,踊躍歡喜。其坐134未久,復自變身,作童子像,頭五角髻,在大眾虛空中坐,譬如力士坐於安座,嶷然不動,而作頌曰:

調伏無上尊,教世生明處
明演法,梵行無等侶,
使清淨眾生淨妙天。

「『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135。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今更說,汝等善聽!如來弟子摩竭優婆塞終有得阿那含,有得斯陀含,有得須陀洹者,自在天者,自在天136兜率天、燄天、忉利天四天王者,剎利婆羅門居士家,五欲自然者。時,梵童子偈頌曰:

摩竭優婆塞諸有終者,
八萬四千人,吾聞俱得道
成就須陀洹,不復墮惡趣
俱乘平正路,得道救濟
此等類,功德所扶持,
智慧愛,漸愧離欺妄。
於彼諸天眾,梵童記如是
言得須陀洹諸天歡喜

「『時,毗沙門王聞此偈已,歡喜而言:世尊出世真實法,甚奇!甚特!未曾有也。本不知如來出世,說如是法,於未來世,當復佛說如是137,能使忉利諸天歡喜心。
「『時,梵童子告毗沙門王曰:汝何作此言?如來出世如是法,為甚奇!甚138特!未曾有139如來方便力不善具足說法無所得,說空淨法有所得。此法微妙,猶如醍醐140
「『時,梵童子又告忉利天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更為汝說。如來至真分別四念處。何謂141為四?一者內身142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143。受、意、觀亦復如是,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身觀已,他身智。內觀受已,受智。內觀意已,他意智。內觀法已,法智。是為如來分別四念處。復次,諸天!汝等善聽!吾當更說,如來分別說七定具144,何等為145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命、方便正念,是為如來分別說七定具。復次,諸天如來分別神足,何等146謂四?一者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147,二者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三者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四者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是為如來分別神足
「『又告諸天過去沙門婆羅門方便,現無量神足,皆由四神足起;正使當來沙門婆羅門148方便,現無量神足,亦皆由是四神足起;如今現在沙門婆羅門方便,現無量神足者,亦皆由是四神足起。時,梵童子即自變化形為三十三身,與三十三天一一同坐,而告之曰:汝今神變149不?答曰:唯然已見。梵童子曰:神足故,能如是變化
「『時,三十三天是念:今梵童子獨於坐而說是語,而彼梵童一化語,餘化150亦語;一化身默,餘化亦默。時,彼梵童還攝神足,處帝釋151,告忉利天曰:說,汝等善聽!如來至真自以己力三徑路,自致正覺。何謂為三?或眾生親近貪欲不善行,彼人於後近善知識,得法言,法法成就152,於是離欲不善行,和歡喜心,恬153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人捨於粗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為如來自以己力開初徑路,成最正覺。又眾生多於瞋恚不捨身、口、惡業,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法言,法法成就惡行、口、惡行,生歡喜心,恬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人捨於粗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為如來開第二徑路。又眾生愚冥無智154,不識善惡,不能如實知苦、集155盡、道,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法言,法法成就,識不善,能如實知苦、集、盡、道,捨不善行,生歡喜心,恬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人捨於粗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為如來開第三徑路。』」
時,梵童子忉利天上說此正法毗沙門天王復為眷屬說此正法,闍沙神復於前說是正法世尊復為阿難說此正法阿難復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正法
是時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156長阿含經卷第五157


1「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均作「姚秦三藏法師六字,聖本無「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四字。
2長部(D.19.Maha-Govinda Suttanta大典尊經)、宋‧施護等譯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一‧二○七)。
3「執樂天般遮翼子」,巴利本作 Pancasikho Gandhabba-putto(樂神之子五髻)。
4本無「明」字。
5「昨」,宋、元、明三本均作「近」。
6四天王(cattaro Maharaja)(巴),為佛教四大護法神。指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係欲界六天中之第一天,又稱四大王眾天,佛教世界觀中,於須彌山之第四層,一山名由揵陀羅,山四頭,四天王及部眾各居其一,各鎮護一下,故稱護世四王天、四鎮,其居所則稱「四王天」。又天王天眾壽量為五百歲,其晝夜相當於人間五十年。於欲界六天之中,此天之境域最為寬廣。
7提帝賴吒(Dhata-rattha)(巴),譯為國天,謂能國土,居須彌山黃金埵,住賢上城。「帝」,明本作「頭」。
8毗樓勒(Virulha)(巴),譯為增長天,能令眾生善根增長,居須彌山琉璃埵,住善見城
9毗樓博叉(Virupakkha)(巴),譯為廣目天,能以淨天眼常觀護閻浮提,居須彌山白銀埵,住周羅善見城
10沙門(Vessavana)(巴),譯為多聞天,能賜福德並知聞四方,居須彌山晶埵,住可畏、天敬、眾歸三城。
11「復有餘神天」,巴利本作te deva(彼諸天)。
12須倫(asura)(巴),又作阿修羅、非天。
13提桓因(Sakko devanam Indo)(巴),即帝釋天,為三十三天之主。正本作「釋桓提因」。
14「王」,聖本作「法」。
15忉利提」,巴利本作 Tavatimsa sahindaka(帝釋天與諸忉利天眾)。
16「八無等法」,巴利本作attha yathabhucca vanna(八如實輝)。指後文中八種與倫比之成就
17「來」,宋、元、明三本均作「是」。
18炎摩水(Yamu「爭」a)(巴),印度五河之一。
19「我」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一「親」字。
20本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四天」,宋、元、明三本均作「四」。
22「大異光」,巴利本作 ulara aloka(廣大光明)。
23頭五角髻(Pancasikha)(巴),又作般遮翼。「髻」,聖本作「結」。
24「大」,宋、元、明三本均作「天」。
25「梵童子」,巴利本作Brahma Sanamkumara devanam(常童梵天)。
26「生」,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主」。
27「時,忉利天亦不起迎……坐生欣悅」,巴利本(D.vol.2,p.226)作:會眾中任何天神不敬禮,也不起來歡迎,也不以座位招待(不請坐),全部合掌結跏趺坐,而此﹝想﹞:現在,常童梵天如果對於某天神所欲求,當會坐上某天神的座椅。然而,世尊!凡是其座椅被常童梵天所坐的天神,彼天神獲得大智明的感受,得到偉大喜悅的感受。
28「來」,宋、元、明三本均作「其」。
29童子」,宋、元、明三本均作「重」。
30「躍」,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踊」。
31經文義觀之,並與巴利本對照,「無等法」或為「八無等法」之誤。
32主(Disampati)(巴),人名,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一‧二○九下)作「域主」。
33慈悲(Renu)(巴),人名,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作「黎努」。
34典尊(Govinda)(巴),人名,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作「堅固」。
35燄鬘(Jotipala)(巴),人名,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作「明」。
36「即」,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則」。
37「問」,明本作「聞」。
38「輔」,麗本作「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輔」。
39「言」,麗本作「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40本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41「後」,明本作「復」。
42尊(bhoto)(巴),此處係用作對太子之尊稱。
43小知舊」。巴利本作 sahaya piya manapa appatikkula (可愛、可意、逆之友伴)。
44「復」,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覆」。
45「位」,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耳」。
46「即」,正本作「聞」。
47「天」,元、明二本均作「大」。
48閻浮提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一‧二一○中)提及此處時,祇言「此國境」、「此地界」,巴利本(D.vol.2,p.235)僅謂:此大地
49「內廣外狹」,巴利本作 uttarena ayatam dakkhinena sakata-mukham 其意為:北方廣闊,方如車前部。即謂北廣南狹。
50「耳」,麗本作「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耳」。
51「命」,聖本作「令」。
52「辦」,正本作「辨」。
53「不可餐默」,巴利本作 na Brahmuna mantemi(不與梵天密語)。「餐」,宋、元、明三本均作「養」。
54四月印度季節全年分為夏季、雨季、冬季三季,故每一季四個月,此處夏四月即指夏季之四個月。巴利本則謂雨季四月
55四無量(catasso appamannayo)(巴),即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56宋、元、明三本均無「夏」字。
57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舊」字。
58梵世(Brahma-loka)(巴),即梵天界
59「大」,宋、元、明三本均作「火」。
60本無「復」字。
61宋、元、明三本均無「問」字。
62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無「子」字。
63當捨我人想」,巴利本作Hitva mamattam manujesu brahme(婆羅門!於人捨斷我所執)。
64慈心」,巴利本作 karunadhimutto 其意為:悲信解,謂志向於悲。
65「開」,宋、元、明三本均作「閉」。
66「誰開世間門」,巴利本作 kena avata……nivuta brahmaloka (依何閉覆梵世界)。
67「習慢」,巴利本作 kadariyata(貪婪)。
68增上慢」,巴利本作 atimana(過慢)。過慢,為七慢之一。與人相等時,則謂我勝於人;他人勝於我時,則謂與之齊等。
69貪欲(lobha)(巴)、瞋恚(dosa)(巴)、癡(moha)(巴),即三毒
70「實」,麗本作「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實」。
71檀特(Dantapura)(巴),國名,或謂城名,又作多布囉。伽陵(Kalinga)(巴),城名。
72婆(Assaka)(巴),國名,又作阿濕波,位於蘇羅婆之南,為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婆」,宋、元、明三本均作「波」。布和(Potana)(巴),城名。
73槃(Avanti )(巴),國名,又作阿般提,位於阿濕波之南。「阿」,明本作「可」。大天(Mahissati)(巴),城名。
74鴦伽(Anga)(巴),國名,為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摩竭陀之東,佛世時隸屬於摩竭陀。瞻波(Campa)(巴),城名,鴦伽國之首都。
75「數」,聖本作「藪」。
76路樓(Roruka)(巴),城名。
77婆羅(Baranasi)(巴),國名,或謂城名。伽尸(Kasi)(巴),城名。
78無常(anicca)(巴)、(anitya)(梵),謂世間萬事變易,皆非常、恆、住者。「諸行無常」為三法印之一。
79宋、元、明三本均無「此」字。
80「探」,宋、元、明三本均作「採」,聖本作「深」。
81「野」,宋、元、明三本均作「閑」。
82宋、元、明三本均無「當」字。
83三法衣(tini kasayani vatthani )(巴),出家道者所著之三種袈裟:(一)僧伽梨(sanghati)(巴),重衣。(二)鬱多羅僧(uttarasanga)(巴),外衣。(三)安陀會(antara-vasaka)(巴),衣。
84釋迦文佛:即是釋迦牟尼佛(Sakyamuni-buddha)(巴)。
85有所破損」,巴利本作khipanti va upakkhalanti va(或打噴嚏,或跌倒。)參閱長部(D.vol.2,p,.250)。
86「皆尋」,宋、元、明三本均作「尋皆」。
87南無大典尊七相」,巴利本作Nam atthuMaha-Govindassa brahmanassa,nam atthu satta-purohitassa ti其意為:當歸命於大典婆羅門,當歸命終七﹝之﹞相。
88究竟道(uttara-magga)(巴),謂最高至極之道。
89「疑」,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癡」。
90「誡」,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戒」。
91有漏(asava)(巴),「漏」為煩惱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謂之有漏一切世間之事體盡為有漏法
92無漏(anasava)(巴),謂煩惱滅盡
93心解脫(ceto-vimutti)(巴),參閱雜阿含卷三七卷一○一五經(正‧卷三七‧一○七經)作「於欲離故心解脫」。慧解脫,(panna-vimutti)(巴),參閱雜阿含卷三第一○一五經(正‧卷三七‧一○七經)作「離無明慧解脫」。
94三結(tini samyojanani)(巴),即五下結中之前三者––見、戒禁取、疑。
95「薄淫、怒、癡」,巴利本作 raga-dosa-mohanam tanutta(諸貪、瞋、癡的薄弱狀態)。
96來世間而般涅槃:謂已證得沙門報之果第二位––斯陀含。
97須陀洹(sotapanna)(巴),譯為預流,為沙門果位之最初位
98本無佛說二字。宋、元二本於「含」字之下均一「經」字。明本無「佛說阿含」五字。
99長部(D.18.Janavasabha Suttanta闍沙經)、宋‧法賢佛說人仙經(大一‧二三)。
100那提(Nadika)(巴),村名,同下文之那伽那羅,靠近牛角娑羅林,此村有煉瓦之家,佛曾於此。
101揵稚處」,巴利本作Ginjakavasathe(以煉瓦做的房屋)。「稚」,宋、元、明三本均作「椎」。
102「自」,宋、元、明三本均作「然」。
103「特」,元本作「時」。
104別(veyyakarana)(巴),佛陀弟子分別預說後再生乃至成佛的各種狀況。「別」,明本與聖本均作「莂」。
105宋、元、明三本均無「第」字。
106「利」,宋、元、明三本均作「梨」。
107迦尸(Kasi)(巴),位於摩竭陀國之西,居薩羅東南,即今之貝那拉斯,具有勢力。居薩羅(Kosala)(巴),又作拘薩羅,占中印度北部,與摩竭陀國共為當之強國,釋迦族隸屬之。拔祇(Vajji)(巴),又作跋耆,隔恆河摩竭陀國之北,與離車、毗提訶諸族同盟,成立共和國。末羅(Malla)(巴),在拔祇之北,以拘尸那揭羅城為首都。支提(Ceti)(巴),位於迦尸國之西,以賞彌為首都。拔沙(Vamsa)(巴),又作跋蹉,在迦尸國之西,支提國之南,時或視同支提國。居樓(Kuru)(巴),又作拘留,位於恆河上流西岸,即今德里之地。般闍羅(Pancala)(巴),又作般遮羅,隔恆河在居樓之東,分成南北兩部
108頗漯波(Assaka)(巴),宋、元、明三本均作「阿濕波」。
109阿般提(Avanti)(巴)。「般」,聖本作「槃」。
110婆蹉(Maccha)(巴)。「蘇羅娑」,巴利本作Surasena(戍囉西那),在鹽牟那河西岸,北鄰婆蹉,末土羅為其都城。「娑」,麗本作「婆」,今依據聖本改作「娑」。
111乾陀羅(Gandhara)(巴),占五河地方,旁遮普之西北,首都為呾叉始羅。劍洴沙(Kamboja)(巴),位於印度河西岸,即乾陀羅之西南,墮羅缽底為其首府。「洴」,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浮」。
112十六大國:上述經文十六國家,為佛世十六大國,巴利本(D.vol.2,p.200)僅列出十國。
113摩竭國人」,巴利本作 Magadhaka paricaraka(摩竭陀國的信徒們)。
114「授」,宋本作「受」。
115缾沙(Bimbisara)(巴),又作頻婆娑羅,譯為影勝、顏色端正,在世時,中印摩竭陀國之君王。
116本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17沙(Janavasabha)(巴),鬼神名,譯為仙、勝威、最勝尊,於頻婆娑羅王後,毗沙門天宮。參閱仙經(大一‧二四中)。「沙」字之下,麗本有「闍沙秦言勝結使」八小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118「詣」,元、明二本均作「諸」。
119諸根(indryani)(巴),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120那羅:為上文所提及之那提那伽的另一譯名。
121宋、元、明三本均無「至」字。
122「生」字之下,麗本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3「淨」,麗本作「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淨」。
124「遇」,宋、元、明三本均作「值」。
125「帝」,麗本作「頭」,今依據聖本改作「帝」。
126「勒」字之下,麗本有一「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27「博」,聖本作「波」。
128「王」,麗本作「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129智慧弟子」,巴利本作 savaka Bhuri-Pannassa其意為:廣慧者之聲聞弟子
130「王」,麗本作「法」,今依據前文改作「王」。
131法堂(Sudhamma sabha)(巴),天宮名,又作善法堂、參議殿舍。
132「怖」,麗本作「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133「座」,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均作「坐」。
134「坐」,宋、元、明三本均作「座」。
135以上五者,巴利本(D.vol.2,p.211則謂:具備八者––(一)玲瓏、(二)清澈、(三)妙、(四)和雅、(五)充滿、(六)不亂、(七)甚深、(八)廣博
136本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37本無「於未來世當復佛說如是法」二字
138宋、元、明三本均無「甚」字。
139「也」,宋、元、明三本均作「耶」。
140醍醐:為五味中之最上味五味即牛乳(khira)(巴)、酪(dadhi)(巴)、生酥(takka)(巴)、熟酥(navanita)(巴)、醍醐(sappi)(巴)。「醍醐」,聖本作「提湖」。
141「謂」,宋、元、明三本均作「等」。
142本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43「憂」字之上,麗本無內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十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補上。
144七定具(satta samadhi-parikkhara)(巴),指正見正志正語正業命、方便正念等七種修習正定具。
145「等為」,宋、元、明三本均作「謂」。
146宋、元、明三本均無「等」字。
147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巴利本作 chavda-samadhi-padhana-samkhara-samannagatam iddhipadam bhaveti 其意為:修習勤行成就神足。勤(padhana)(巴)與滅(pahana)(巴)之原文音非常相近經時或將「勤」譯作「滅」。餘三者類推。
148「數」,宋、元、明三本均作「量」。
149神變力」,巴利本作iddh anubhava(神通威德)。
150「餘化」,巴利本作sabbe nimmita (一切所化作的),即指梵童化現諸天身。
151「坐」,參考前後意或宜作「座」。
152「彼人於後近善知識,得法言,法法成就」,巴利本作 So aparena samayena ariyam dhammam sunati yoniso manasikaroti dhammanudhammam patipajjati (彼於後時聞聖法如理思惟之,志向於正法。)參閱雜阿含經卷三十第八五五經(正‧卷三十‧八四三經)作:「四種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次法向。」
153「恬」,宋、元、明三本均作「淡」,聖本作「沽」。
154「智」,宋、元、明三本均作「知」。
155「集」,麗本作「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156宋、元二本與聖本均無「佛說二字
157「五」字之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