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 輸入者 吳迎香 一校者 譚海云 改稿者 張曉云 集法緣成篇第一 諸界結解篇第二 諸戒受捨篇第三 衣藥受淨篇第四 諸說戒法篇第五 諸眾安居篇第六 諸自恣法篇第七 諸衣分法篇第八 諸罪懺法篇第九 雜法住持篇第十 集法緣成篇第一 (事法兼通大小齊降。如前舉綱領未振毛目。又緣通成壞教相須張。並如後列義無紊亂)。 僧法羯磨略有一百三十四(佛言。有三羯磨。攝一切羯磨。謂單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單白羯磨三十九法(三十中二十七。受懺法行缽法。餘語法。觸惱法。與剃髮法與出家法差教授法。喚入眾法。對眾問難法。說戒和法。僧懺悔法。僧發露法。非時和合法。諍滅說戒法。自恣和合法。難事略自恣法。修道增自恣法。諍事增自恣法。第二諍增自恣法。受功德衣法。捨功德衣法。第一增說戒法。第二增說戒法。簡集智人法。斷事遣人。不誦戒毘尼者出二法。遣捨正義者出法。草覆地法。差往王城結集法。迦葉論法毘尼法。問優波離法毘尼法。優波離答法。問阿難法毘尼法。阿難答法。七百中論法白。差比丘論法白。正論法毘尼法。白問一切法上座白。上座答白行舍羅應有法白)。白二羯磨五十七法(作小房法。作大房法。差分臥具法。差說粗罪法。二十七還衣法。離衣法。減六年臥具法。護缽法。差教授尼師法。制不往學家法并解。畜眾法。尼差求教授法。尼差自恣人往大僧中法。與外道住法。結受戒小界法并解。結說戒堂法并解。結大界法并解。結界場法。結不失衣界法并解。結說戒小界法并解。結二同界法。結一同界法。結食同法。上三應有解。與狂癡法并解。受日法。差受自恣人法。結自恣小界法并解。分四方僧物法。賞看病人法。分亡人輕物法。結庫藏法。差人守藏法。結淨地法應解。差人守功德衣法。付功德衣法。差人懺白衣法。差人行籌法。遣信受戒差使法。尼與僧作不禮法并解。差比丘料理房法。持故房與道俗經營二法。與覆缽法。差使告覆缽家法。解覆缽法。杖絡囊法。律文具出如上應有差分。粥分。小食分。佉闍尼差請敷臥具分。浴衣分。衣可取可與差比丘沙彌使)。白四羯磨三十八法(諫破僧法。諫助破僧法。諫擯謗法。諫惡性法。諫惡邪法。諫擯惡邪沙彌二法。諫隨舉比丘尼法。諫習近法。諫勸習近住法。諫瞋捨三寶法。諫發諍法。諫習近居士子法。式叉學戒法。受具戒法。學悔法。呵責法并解。擯出法并解。依止法并解。遮不至白衣家法并解。不見舉法并解。不懺法并解。不捨法并解。與覆藏法本日治法。摩那埵法。出罪法。憶念法。不癡法。罪處所法)。對首羯磨略有三十三(佛言三語受戒已名善作羯磨。說戒法中亦爾。十誦律云。對首心念分衣已名作羯磨。後來比丘不與分義分二別。一但對首法。二眾法對首法。文通諸部並如下列)。但對首法二十八(受三衣法并捨。受缽法并捨。受尼師壇法并捨。受百一衣物法并捨。捨請法。捨戒法。受請依止法。衣說淨法。缽說淨法藥說淨法。受三藥法。受七日法。安居法。與欲法。懺波逸提法。懺提舍尼法。懺偷蘭遮法。懺重突吉羅法。白露六聚法。露他重罪法。捨僧殘行法。白行行法。白僧殘諸行法。白入聚法。尼白入僧寺法。尼請教授法。作餘食法)。眾法對首有五(捨墮法。說戒法。自恣法。受僧得施法。受亡五眾物法)。心念羯磨略有十四(義分三別。一但心念法。二對首心念法。三眾法心念法。並通諸部至文自須。唯僧法羯磨獨四分一律)。但心念法有三(懺輕突吉羅法。六念法說戒座中發露諸罪法)。對首心念法有七(安居法。說淨法。受藥法。受七日法。受持三衣法。捨三衣法。受持缽法)。眾法心念法有四(說戒法。自恣法。受僧得施法。受亡五眾衣物法)。 已前略明緣集。已後辯緣成壞。 前明僧法(律中佛言。有四種僧。一者四人僧。除受戒自恣出罪。餘一切羯磨應作。二者五人僧。除中國受戒出罪。三者十人僧。除出罪。四者二十人僧。一切羯磨應作。況復過二十。若少一人非法非毘尼不成)。 一稱量前事(毘尼母論云。事謂人法也。律云。稱量比丘及白衣。稱量羯磨及犯事也。然所為之緣不出三種。謂人法事也。如受戒懺悔差使治擯等為人故作。如說戒自恣等為法故作。如結界攝衣淨地庫藏等為事故作。或具或單時離時合並先須量。校使成應法之緣)。 二法起託處(僧祇律云。非羯磨地不得受。欲行僧事律中若作羯磨必先結界。然託處有二種。若自然界中唯結界羯磨一法。自餘僧法並作法界中。若對首心念二法則通二界)。 三集僧方法(律云。佛言。當敷座打揵槌盡共集一處。五分律云。隨有木瓦銅鐵鳴者。令淨人沙彌打之。無沙彌者比丘亦得。不得過三通。付法藏傳中令有長打之法。三千威儀中具明杵下之數。薩婆多論云。夫集僧揵槌必有常准不得互易)。 四僧集約界(夫界有二若作法界則唯三種。謂大界戒場小界。若論小界無外可集。若戒場大界並盡唱制限集之。若自然界則分四別。謂聚落蘭若道行水界。初言聚落則有二種。若聚落界分不可分別者。准僧祇七樹之量。通計六間六十三步。若無異眾得成羯磨。若可分別聚落者。准十誦律盡聚落集之。二言蘭若亦有二種。若無難者諸部多云一拘盧舍。按雜寶藏云五里是也。相傳以此為定若難事蘭若。如善見論七槃陀之量。相去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得作羯磨。三明道行界。准薩婆多十誦律縱廣六百步。四明水界如五分律。船上眾中有力人以水若砂四面擲所及處。此之六相皆謂身面所向方隅限齊之內集僧。無人方可應法)。 五應法和合(律云。應來者來。應與欲者與欲。來現前得呵人不呵是名和合。反上三成別眾)。 六簡眾是非(律云未受具者出等。又云有四滿數。一者有人得滿數不應呵。若為作呵責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如是四人者是也。二者有人不得滿數應呵。謂若欲受大戒人。三者不得滿數不得呵者。若為比丘作羯磨。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足數。若言犯邊罪等十三難人。若被三舉。若滅。若應滅擯。若別住。若戒場上。若神足在空隱沒離見聞處。若所為作羯磨人。如是等二十八種不足數。又云行覆藏本日治摩那埵出罪人。十誦律云。行覆藏竟本日治竟。六夜竟此上七人。佛言不相足數。十誦又云。睡眠人。亂語人。憒鬧人。入定人。啞人。聾人。啞聾人。狂人。亂心人。病壞心人。樹上比丘白衣。如是等十二人不成受戒足數。摩德勒伽論云。重病人邊地人癡鈍人。如是等三人不成滿眾。僧祇云。若與欲人。若隔障。若半覆露中間隔障。若半覆露申手不相及。若一切露地坐申手不相及。又云若眾僧行作羯磨坐則非法。乃至住坐臥互作亦爾。四分云。我往說戒處不坐為作別眾。佛言非法。五分病人背羯磨說戒。佛言別眾義加醉人等。或自語前人不解。心境不相稱等並名非法。故律中受戒捨戒法內云。若眠醉狂恚不相領解。如前緣者並不成故。又須知別眾不足數等。四句差別臨機明練成壞兩緣。四者有人得滿數亦得呵。若善比丘同一界住不離見聞處。乃至語傍人如是等人具兼二法者)。 七說欲清淨(律云。諸比丘不來者說欲及清淨。於中有三。謂與欲受欲說欲等法。若有佛法僧事。病人看病事者並聽與欲唯除結界。一法有五種與欲。若言與汝欲。若言我說欲。若言為我說欲。若現身相。若廣說與欲成與欲。若不現相不口說者不成。應更與餘者欲。又云欲與清淨一時俱說不得單說。若欲廣說者應具修威儀。至可傳欲者所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某甲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便止。佛言。若能憶性相名類者。隨意多少受之。若不能記者但云眾多比丘與欲清淨。亦得二明受欲法。佛言。若受欲者受欲已便命過。若出界去。若罷道入外道眾別部眾至戒場上。若明相出等七緣。若自言犯邊罪等十三難人。三舉二滅在空隱沒離見開處如是等通前。二十八緣並不成受欲。若至中道若在僧中亦爾。應更與餘者欲。僧祇云。五種失欲如不足數中說。又云在界外受欲持欲者。出界與欲人出界與欲已。自至僧中還出眾第五持欲在僧中。因難驚起無一人住者。如是等並名失欲。十誦云。與覆藏等三人失欲。五分云。與尼等四人狂等三人。或倒出眾人皆不成欲。十誦云。取欲清淨人若取時若取竟。自言非比丘者不成清淨欲。律云持欲比丘自有事起不及詣僧聽。轉受與餘比丘應作如是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與眾多比丘受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三明說欲法僧祇云。不得輒爾與人欲應與堪能持欲僧中說者。若有說者羯磨人。如上問已彼受欲者應答是言)。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我受彼欲清淨。彼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若自恣時應言與欲自恣。餘詞同上。佛言。若受欲人。若睡眠。若入定。若忘。若不故作並成。若故不說得突吉羅。若病重者應輿至僧中。恐病增動者僧就病者所。或出界作不合別眾故。若中道逢難界外持欲來得成)。八正陳本意(謂僧私兩緣僧中。或創立法處則豎標唱相。或常所集用則行籌告白等私事亦二。若違情治罰則作舉與罪。若順情請許多。須乞詞至文具顯)。九問事端緒(律云。僧今和合何所作為事。含通別臨時。唯一通問)。 十答所成法(律云。應答言作某羯磨。然事有先後法緣通別。說戒自恣應在後。作受戒捨墮義兼通別。若結界捨界理無雙答。並先須詳委然後答問)。 中明眾多人法(若作但對首法。如持衣說淨等法。通二界人唯是別。若作眾法對首法。如捨墮說戒等。二界。盡集人非別眾法則兩異並前須明識義無雜亂)。 後明一人法(若但心念法事通二界人。唯獨秉若對首心念及眾法心念界通二處。有人不得並如前集法中列。三相歷然不容臨機。致有乖殊法事不成)。 已前略辯成法具緣。後明非法之相。僧法羯磨具七非(佛言。有七羯磨非法不應作)。 一者非法非毘尼羯磨(謂一人舉一人乃至僧舉僧一白眾多白。一羯磨眾多羯磨。單白白二白四羯磨交絡互作。若有病無藥有藥無病。有事有法施不相當。毘尼母云。若說羯磨言不明了。如是等人法事相並初非所攝)。 二者非法別眾羯磨(謂白此事為彼事作羯磨名為非法。應來者不來。應與欲者不與欲。來現前得呵人呵者是名別眾)。 三者非法和合眾羯磨(非法同前和合反上)。 四者如法別眾羯磨(如法反非法別眾同前)。 五者法相似別眾羯磨(謂先作羯磨後作白。名法相似別眾同前)。 六者法相似和合羯磨(法相似如上和合同前)。 七者呵不止羯磨(謂如法羯磨須僧同秉今得呵人呵。若住應法違呵不止即名非法)。 義立七非(謂律據事隨事分七。今以義求收非斯盡謂單白羯磨三十九種。各有非相義同過別。白二白四類亦同之。若不別明成非莫顯。今且就單白說戒一法具解七非。餘之三種例之可曉)。 一者人非(謂識過不懺疑罪不露。罪內別眾人非應法等)。 二者法非(謂三人以下單白說戒。顛倒錯脫有呵不止。說不明了等)。 三者事非(謂時非正教廣略無緣。眾具有闕界非聖制)。 四者人法非(謂其二非唯事依法)。 五者人事非(法雖應教人事乖越)。 六者法事非(人雖應法二乖名壞)。 七者人法事非(三相並非如前類。取理須條貫諸緣明曉成敗。故佛在世一事五處作之並成非法。況今像末焉可輕哉義無怠慢)。 對首羯磨亦具七非(就中分二。若但對首法唯取持衣一法。以顯非相餘說淨等法類解於緣有異)。 一人非(謂受對之人犯重遮難有呵者呵。或對僧俗而作)。 二法非(謂持法錯脫說非明曉)。 三事非(謂犯捨異財不合聖教或五大上色受持不成)。 四者人法非。五人事非。六事法非。七具三非(並如上例知交絡識相若眾法對首亦具七非。今摘取捨墮一法條然具解。餘者例同有異)。 一人非(謂界內別眾人非。應法呵人設呵置止即非)。 二法非(捨懺還財諸法乖正)。 三事非(犯過衣財如律所斷必非聖制。理無懺捨並識相而加法非。有疑而過分有違加無知罪)。 四者人法非乃至第七具三非(顯相如上)。 心念羯磨亦具七非(就中有三。初但心念法唯取懺。輕突吉羅罪具解餘例同異)。 一人非(謂對人懺悔體非佛教)。 二法非(謂但心念而不口言。雖言而非明了。或增減錯忘)。 三事非(由事緣故誤犯則輕重。或境通眾多未了前相)。 四人法非乃至第七具三非(若對首心念及眾法心念各具七非。人通別眾界緣兩處。並須准例隨事曉知)。 諸界結解篇第二 (界別有三攝。僧界攝人以同處。令無別眾罪攝衣界攝衣。以屬人令無離宿罪。攝食界攝食以障僧。令無宿煮罪宗意如此)。 僧界結解法第一(有三種僧界。一者大界。二者戒場。三者小界。今就大界內又有三種。謂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別。初唯本制後隨緣別開)。 結初大界法(時四方僧集會疲極。佛言。聽隨所住處結界。應盡集不得受欲。是中舊住比丘應唱大界四方相。若有山樹林池城塹村舍。隨有稱之應須義設方法如前僧法中。具七緣已一比丘告僧云。) 大德僧聽。我舊住比丘為僧唱四方大界相。從東南角某處標。至西南角某處標。從此至西北角某處標。從此至東北角某處標。從此還至東南角某處標。此是大界外相一周訖(必有屈曲隨事稱之。並須別指分齊尺寸處所。由不知制限結既不成羯磨。虛設受戒等法俱是空作。故須如上分明唱相三遍已。佛言。眾中應差羯磨人。若上座。若次座。若誦律。若不誦律。堪能作羯磨者。問答已如是白)。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唱四方大界相。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唱四方大界相。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誰諸長老忍。僧今於此四方相內結大界。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於此四方相內。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大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解大界法(時諸比丘。意欲廣作者狹作者。佛言。欲改作者先解前界。然後廣狹作從意當如是解)。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解界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解界誰諸長老忍。僧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聽。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一羯磨通解有戒場大界者。由文無偏局故得)。 結同法利界法(爾時有二住處。別說戒別利養。欲得共說戒同利養。佛言。聽各自解界應盡集一處不得受欲。當唱方相結之。結文與前略同。唯有僧於此彼二處結大界。同說戒同利養為異)。 結同法別利界法(爾時有二住處別說戒別利養。欲同說戒別利養。佛言。當各解通結文略同前。又有二住處欲別說戒。同利養為守護住處故。佛言。聽之此四方僧物和法)。 結戒場法(時諸比丘有須四人眾羯磨事起。五人眾十人眾二十人眾羯磨事起。是中大眾集會疲極。佛言。聽結戒場稱四方界相。若安栓若石若標畔作齊限已。毘尼母云。必以大界圍遶。五分等律須在大界前結。若欲作者先安三重標相內裏。一重名戒場外相中間。一重名大界內相最外。一重名大界外相立。三相已盡自然界內僧集。在戒場標內先令一比丘唱。戒場外相應作如是言)。 大德僧聽。我此住處比丘為僧。稱四方小界相。從此住處東南角某標。西迴至西南角某標。從此北迴至西北角某標從此東迴至東北角某標。從此南迴還至東南角某標。此是戒場外相一周訖(三說已若有曲斜隨事稱之。羯磨者如上應和已白言)。 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於此四方小界相內。結作戒場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住處比丘稱四方小界相。僧今於此四方小界相內。結戒場誰諸長老忍。僧於此四方相內結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於此四方相內結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結已牓示顯處。令後來者知諸界分齊。餘條准此)。 解戒場法(律無正文准諸解界翻結即得。今亦例出理通文順應作是言)。 大德僧聽。僧今集此住處解戒場。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戒場白如是。大德僧聽。僧今集此住處解戒場。誰諸長老忍。僧集此住處解戒場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僧集解戒場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有戒場大界法(佛言。不得合河水結。除常有舡橋梁者。又不得二界相接應留中間。五分云。不唱方相結界不成。律文少略應如是唱相)。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四方大界內外相。先唱內相從戒場外相。東南角標外二尺許某標者(此約當時有者。言之不必誦文)。 此是大界內相東南角某標。從此西迴至西南角某標。從此北迴至西北角某標。從此東迴至東北角某標。從此南迴還至東南角某標。次唱外相從此住處東南角某處標。西迴到西南角某標。從此北迴至西北角某標。從此東迴至東北角某標。從此南迴還至東南角某處。彼為內相。此為外相。此是大界內外相一周訖(三唱已若欲唱相應。將四五比丘出戒場外盡標相內集僧。然後唱二重標相已僧中方加羯磨。其文如初結大界法無異故不出)。 結三小界法(此三小界並為難事故興。律云。不同意者未出界。聽在界外疾。疾一處集結小界受戒。又言。若布薩日於無村曠野中。行眾僧不得和合者。隨同師善友下道各集一處結小界說戒。又言。若自恣日。於非村阿蘭若道路行。若不得和合者。隨同師親友移異處結小界自恣。故知非難無緣輒結類諸難開若違制犯。又皆無外相即身所坐處以為界體。故受戒中云。此僧一處集結小界。說戒中云。今有爾許比丘集結小界。自恣中云。諸比丘坐處已滿齊。如是比丘坐處僧於中結小界等。故知俱無外相為遮呵人即小界受戒法。云界外呵不成呵也。此文釋成無外相明矣。今有立界相房院。於中結者羯磨不成。以大界立相不唱非法小界無相。若立非法故大界別人唱相。羯磨文中牒之。小界既無唱法。羯磨自顯標相。故重委明示庶無疑濫脫。隨面結則成多犯。一非是開緣。二輒立相。三處留久固。文云。不應不解而去等。四妄通餘法即非制。而制其羯磨文如常也)。 結解衣界法第二(有三種僧伽藍。若大界共伽藍等。或界小於伽藍並不須結。若界大於伽藍者依法結之。則隨界攝衣也。然有羯磨立無村結者。若准律文先結衣界村內攝衣。後因事起方乃除村。今通立一法不問有村無村法爾須除。薩婆多論正立此義。以有村來五意故除。若先無村作法結已。淨人住處外村來入隨所及處皆非衣界。若本村還出衣界仍攝。若先有村村在非攝村去空地衣界還滿。由村來去非結解故。五分律中咸有斯意)。 結攝衣界法(時有厭離比丘。見阿蘭若處有一好窟。自念言。我若得離衣宿者。可即依此窟住。佛言。聽結不失衣。除駃流水。白云)。 大德僧聽。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白如是。大德僧聽。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今僧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誰諸長老忍。僧於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結已准上牓示顯處)。 解攝衣界法(佛言。應先解不失衣界。卻解大界應作如是解)。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解不失衣界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住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僧今解不失衣界。誰諸長老忍。僧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結解食界法第三(佛言。有四種淨地。一者檀越淨。若為僧作伽藍未施與僧。二者院相不周淨。若僧住處半有籬障都無籬障。若垣若牆若塹若柵亦如是。三者處分淨。初作僧伽藍時。檀越若經勞人處分。如是言。某處為僧作淨地。四者僧作白二羯磨結。若疑先有淨地應解已更結)。 結攝食界法(時有吐下病比丘未及得粥便死。佛言。聽在僧伽藍內邊房靜處。結淨廚應唱房。若溫室若經行堂處。若出家五眾房得作除去比丘。五分云。若於一房一角半房半角。或中庭。或通結僧坊內作淨地。並得律令唱相今結法時僧在院外。遙唱遙結應唱相言)。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淨地處所。此僧伽藍內東廂廚院中。若諸果樹下並作淨地(如是三唱若更餘處任時據量隨事。通局。羯磨者作是白言)。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結(東廂廚院中若諸果樹下)。 作淨地白如是。大德僧聽僧今結(東廂廚院中及諸果樹下)。 作淨地誰諸長老忍僧結(東廂廚院中及諸果樹下)。 作淨地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結(東廂廚院中及諸果樹下)。 作淨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解淨地法(律云。若有緣者解已更結。不出解文例准解法應言)。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解某處淨地白如是。大德僧聽。僧今解某處淨地誰諸長老忍。僧解某處淨地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解某處淨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戒受法篇第三 (戒法理通義該道俗。以五戒有犯則具戒。成難。故須條貫始終體相明練。七眾所受次如下列)。 受三歸法(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倰故也。歸依佛者歸於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於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歸依僧者歸於第一義僧。謂良祐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善見論云。並須師受言音相順。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稱名不解故不成應云)。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得法屬已)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結已律無受法。准諸論文具出此。但受歸法無有戒法。故論云三歸下有所加得歸及戒。若無加者有歸無戒)。 受五戒法(經云。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論云。一由戒故施得清淨也。當於受戒前具問遮難故。善生經云。汝不盜現前僧物不於六親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淨行。父母師長有病棄去不。殺發菩提心眾生。如是等具問已。若無者應語言。此戒甚難能為聲聞菩薩戒而作根本。善男子戒有五種。一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優婆塞。具持五戒名為滿分優婆塞。汝今欲受何分之戒。當隨意受。爾時智者應隨語為受阿含等經云。於受前懺罪已然後受法。應如是授言)。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盡形壽)。 為(一戒一分五戒滿分)優婆塞。如是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授已告云向授三歸正是戒體。今又三結示戒所歸)。我某甲。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盡形壽)為(一戒一分五戒滿分)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結已告言。今當示汝戒相。汝諦聽受之)。盡形壽不殺生。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盜。是估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邪婬。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妄語。若飲酒(並准上具問答已。餘有六重二十八輕。諸雜行相。廣如善生經及行事鈔中說發願同行八戒)。 受八戒法(善生經。增一阿含云。佛告優婆塞。當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詣長老比丘所。一一受八戒。一一授之。勿令失次。論中令五眾授之。成實云。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俱舍論云。若先作意於齋日受者。雖食竟亦得。前受戒者下心合掌。隨施戒人語勿前勿俱。若違不成。論云。若受八戒應言。一日一夜莫使與終身戒相亂。成實云。五戒八戒隨日月長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重受減受並得。應如是授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一年一月)為淨行優婆塞(如是三授)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一年一月)為淨行優婆塞竟(三結已次授戒相言)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某甲一日夜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盜。某甲一日夜不盜。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婬。某甲一日夜不婬。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某甲一日。夜不妄語。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某甲一日夜不飲酒。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離華香瓔珞香油塗身。某甲一日夜亦離華香瓔珞香油塗身。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某甲一日夜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能持不(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離非時食。某甲一日夜離非時食。能持不(答言能持。阿含經云。如上次第授已。當教發願言)。 我今以此八關齋功德。不墮惡趣八難邊地。持此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惡。所有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亦使將來彌勒佛世三會得度生老病死(經云。設有善男子女人。不發此願而持八齋者。得少許福田。引古證言)。 出家受戒法(七分明之。一明出家功由菩薩。二明有益超世。三明障出大損。四明既出家已行於罪行。五明既出家行凡福行。六明出家修道要業。七明大小正行三學為本。廣如鈔中)。 乞度人法(時諸比丘。輒便度人不知教授。以愚癡故彼不被教授。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缽食。於大食小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聽僧與授具足者白二羯磨。彼欲度人者。當往眾中偏露右肩脫革屣禮僧足右膝著地合掌應作如是乞言)。 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求眾僧乞度人授具足戒。願僧聽。我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慈愍故。(三乞律中。准羯磨文。為授具足者須乞畜眾法。若按受戒揵度中前具列和上德已。總結文云。如是畜依止畜沙彌亦爾。故知並須以無德不合故)。 與度人法(佛言。當觀察此人。若不堪教授。復不以二事攝取。一者法。二者衣食。當語言大德。止勿度人。若有智慧堪能教授。又以二事攝事。應與羯磨作是白言)。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今從眾僧乞度人授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今從眾僧乞度人授具足戒。僧今與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度人授具足戒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度沙彌法(律中。度羅睺羅為最初。僧祇云。若年七歲解知好惡。與出家過七十臥起。須人不得度。若能修習諸業聽出家。若初欲出家者。為說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學問答能者度)。 與剃髮法(時諸比丘輒度人故眾僧不知。僧言汝若欲僧伽藍中剃髮。當白一切僧。若不得和合。房房語令知。已與剃髮。若和合作白已剃髮。作是白言)。 大德僧聽。彼某甲欲求某甲比丘剃髮。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剃髮。白如是(作白已。喚入眾中與剃髮。度人法式廣如鈔中。五分云。先與受五戒已。後受十戒)。 授十戒法(佛言。若在僧伽藍中。度令出家者。當白一切僧。白已聽與出家。應作如是白云)。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某甲比丘求出家。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出家。白如是。授戒體法(善見云。阿闍梨告言。汝隨我語。教汝授三歸。答言爾。又應問遮難發戒緣起。准如經律例。須具問方乃授云)。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尚。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授已便得戒)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我今隨佛出家已。某甲為和尚。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結已與戒相)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偷盜。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婬。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妄語。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飲酒。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著華鬘香油塗身。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歌舞倡技及故往觀聽。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得高大床上坐。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非時食。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得捉生像金銀錢寶。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此是沙彌十戒。盡形壽不得犯。(如請僧福田經。沙彌應知五德。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為度人故。依如僧祇律。應為說十數。一者一切眾生皆依飲食。二者名色。三者痛痒想。四者四諦。五者五陰。六者六入。七者七覺意。八者八正道。九者九眾生居。十者十一切入。其列數釋相對治顯正。並廣如行事鈔中說)。 比丘授戒法。(佛言。善來比丘破結使比丘。三語比丘邊地持律五人。受戒比丘第五。中國十人。受戒比丘上列五受。並正律文善來。三語唯局佛在。餘三通於滅後)。 授比丘戒緣(戒是生死舟航正法根本。必須緣集相應。有違雖受不得。今解二種羯磨。具足五緣。方成一能受之人。有五種。一是人道故。律云。天子阿修羅非人畜生。不得戒故。論云。三歸五戒唯人中有。餘道所無。二諸根具足。律云。若狂若聾若啞若身相不具百遮等人。一切能污辱眾僧者。皆不得故。三身器清淨薩婆多云。先受五戒八戒。曾破重者。更受十戒不得故。律云。先受戒破於重戒。還來受者名邊罪難。又白衣沙彌造諸重業。並十三難攝故。四出家相具。律云應剃髮著袈裟。與出家人同。若著俗服外道服眾莊嚴具。裸形等不名受具故。五得少分法。律云。不與沙彌戒而受具戒。眾僧得罪故。第二所對有七。一結戒成就以結不成。羯磨無所依故。二有秉法僧以白四聖教。非法眾者不合秉故。二僧數滿足。非謂頭數滿十故。毘尼母云。和上二阿闍梨。並須如法七僧為證。皆清淨明曉故。律云。若無和尚若十眾不滿。如不滿數中所明。皆不成就故。四界內盡集和合。律云。更無方便得別眾羯磨故。五中有白四教法。毘尼母云。羯磨如法故。六資緣具足。律云。若無衣缽。若借他衣缽並非法故。七佛法時中。毘曇論云。若至法滅。一切結界受戒皆失沒故。第三發心乞戒。律云。若受戒人不自稱名。不稱和尚名。教乞而不乞。若眠醉瞋恚。若無心受皆不得戒故。第四心境相應或心不當境。或境不稱心。或心境俱不相稱。並非法故。第五事成究竟。始從請師終于受竟前後無違得名辦事)。正授戒體前具八法。初明請師法(律云。弟子無師教授故。造作非法。佛言。當立和尚。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想敬重相瞻視。又病比丘無人看故。便致命終。佛言當立弟子。應共相敬重瞻視。便得正法久住增益廣大。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想。善見云。以初不請故。後便違教。佛制令請也。若依本律。請法不在僧中。今依十誦僧祇。令受戒人先入僧中。教使次第一一頭面禮僧足。然後請之。當偏袒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教如是請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請大德。為和尚。願大德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請已。僧祇云。眾中三請已。和尚應語發彼喜心。律本言)。可爾教授。汝清淨莫放逸(依佛阿毘曇中。二阿闍梨。亦有請法。即准上文。餘師義例)。 二安受者所在(佛言受戒人。不得在空隱沒離見聞處。若在界外。其和尚及足數人。亦不得在空乃至界外。佛言。當安欲受戒者。眼見耳不聞處立)。 三差人問緣(時有欲受戒者。將至界外脫衣看稽留受戒事。佛言。不應爾。自今已去聽。於先問十三難事然後受戒。戒師當問云。眾中誰能與某甲作教授師。若有者答言。我某甲能。戒師應和。僧索欲已白言)。大德僧。聽彼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為教授師。白如是。 四出眾問法(五分云。應安慰言。汝莫恐懼須臾持汝著高勝處。等已取其衣缽示語之言)。此是安多會。此是鬱多羅僧。此是僧伽梨(薩婆多云。此三衣名。九十六種外道所無。唯佛法中有。今故示汝)。此是缽多羅(十誦云。缽是恒沙諸佛標幟)。此衣缽是汝有不(答言。是諸部中。亦即加受法者)。應語言。善男子諦聽。今是至誠時。我今當問汝汝隨我問應答。若不實者當言不實。若實言實。汝不犯邊罪耶(答言。無者應語言。汝應不識此罪名。謂曾受佛戒已犯於四重。即是佛法海外人。故名邊罪。汝不有邪義。決云。凡問難有無意在相解。故中邊不相領解。尚不成犯戒捨戒。今雖問而不識者。與不問無別。律云。不成受戒故。以下類此可知)。汝不污比丘尼不(僧祇律云。謂白衣時。污淨戒尼梵行)。汝非賊住耶(謂白衣沙彌時。盜聽說戒羯磨同僧法事)。汝不破內外道耶(謂曾作外道來受具足戒。後復入外道。今又重來受具戒者)。汝非黃門耶(謂非生揵妒變半月自截等六種者)。汝非殺父耶。汝非殺母耶。汝非殺阿羅漢耶。汝非破僧耶。汝非惡心出佛身血耶(僧祇律云。此二難佛滅後無。佛久涅槃。依舊文問耳)。汝非是非人耶(謂諸天鬼神等。變為人形。而受者)。汝非畜生耶(謂有龍畜能變形為人而來受者)。汝非二形耶(謂此身中具有男女根。正乖道器。汝今無不應。一一具解。問已若答言無者)。汝今字誰和上字誰。年滿二十不(此三事及十三難。並須一一問答。以不具故不得戒)。三衣缽具足不。父母聽汝不。汝非負人債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律本云。年滿二十者。能耐寒熱風雨飢渴持戒一食。忍惡言及毒蟲十事。是丈夫相。僧祇云。二十已上七十已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得與受戒。若過若減縱有所堪。及是應法而無所堪者。並不得與授戒)。丈夫有如是病。癩癰疽白癩乾痟癲狂。汝無如此諸病不(並依有無具答)如我今問。汝僧中亦當如是問。如汝向者答。我僧中亦當如是答。(教授師應正理威儀已。便告言待至僧中。召命當來)。 五白召入眾法(佛言。彼教授師問已還來眾中。如常威儀相去舒手相及處立。當作如是白言)。大德僧聽。彼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問竟聽將來白如是(作此白已。應喚來來已當為捉衣缽。在戒師前。右膝著地合掌。當教如是乞)。 六明乞戒法(彼教授師。如前教已。應語言計乞戒法。汝應自陳。但以不解故。我教汝應言)。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願僧慈愍故拔濟我(三乞已教授師復坐)。 七戒師和問法(應作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上。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白如是。 八正問法(應言。此安多會。鬱多羅僧。僧伽梨。缽多羅。此衣缽是汝有不。彼答言是語言)。善男子聽。今是至誠時。實語時。今隨所問汝當隨實答(僧祇云。汝若不實答。便欺誑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亦欺誑如來及以眾僧。自得大罪)。汝不犯邊罪耶。汝不犯比丘尼耶。汝非賊心受戒耶。汝非破內外道耶。汝非黃門耶。汝非殺父耶。汝非殺母耶。汝非殺阿羅漢耶。汝非破僧耶。汝非惡心出佛身血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二形耶(若隨答言無者)汝字何等。和上字誰。年滿二十未。三衣缽具足不。父母聽汝不。汝不負人債不。汝非奴不。汝非官人不。汝是丈夫不。丈夫有如是病癩癰疽白癩乾痟癲狂病。汝今有如是病無耶(並依問已有無具答。詞義相領同前教授)。 二正授戒體法(薩婆多論云。凡欲受戒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於一切境上起慈悲心。便得增上戒。應語彼言。六道眾生多是戒障。唯人得受猶含遮難。不必並堪。汝無遮難定得受戒。汝當依文發增上心。所謂救攝一切眾生以法度彼。又戒是諸善根本。能作三乘正因。又戒是佛法中寶。餘道所無。又能護持佛法。令正法久住。又羯磨威勢眾僧大力。能舉法界勝法置汝身心中。汝當一心諦受應作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僧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白如是(僧祇云。作白已問僧成就不。乃至羯磨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十誦云。羯磨受戒時。當一心聽莫餘覺餘思惟應敬重。當正思惟心心相憶念。應分別之。違者突吉羅)。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授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上。次第問答無違者得)。僧已忍與某甲授具足戒竟。某甲為和尚。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善見論中。及律本並云。授具足已。和尚阿闍梨等當為記春夏冬時。某月某日。乃至量影等時。授具足戒)。次說隨相(時有比丘受具已。眾僧捨去既不識犯。便造重罪。佛言。自今已去。作羯磨已。當先與說四波羅夷法)。善男子聽。如來至真等正覺。說四波羅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門非釋子。汝一切不得犯。婬作不淨行。若比丘犯不淨行受婬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門非釋子。爾時世尊與說譬喻。猶如有人截其頭終不能還活。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已。不能還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一切不得盜。下至草葉。若比丘盜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燒若埋若壞色者。彼非沙門非釋子。譬如斷多羅樹心終不復更生長。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已。終不還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一切不得故斷眾生命下至蟻子。若比丘故自手斷人命。持刀授與人教死歎死。與人非藥若墮胎若禱殺。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沙門非釋子。譬喻者說言猶如鍼鼻缺不堪復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已。不復還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一切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非真實非己有。自說言我得上人法得禪得解脫得定得四空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龍來鬼神來供養我。彼非沙門非釋子。譬喻者說譬如大石破為二分終不可還合。比丘亦復如是。犯此波羅夷法已。不復還成比丘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 授四依法(時世飢儉乞求難得。有外道輒自出家受戒。後僧無食便即休道。佛言。先與四依然後授戒。復有外道求僧出家。先說四依。彼即報言。我堪二依。若納衣腐藥不堪。此二便即休道。佛言。此外道大有所失。自今已去。後授四依。應如是授言)。善男子聽。如來至真等正覺。說四依法。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比丘依糞掃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比丘依乞食。比丘依是得出家受具足戒。得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僧常食檀越請食。得受。依樹下坐。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若別房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得受。依腐爛藥比丘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酥油生酥蜜石蜜得受。汝已受戒已。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尚如法。阿闍梨如法眾僧具足滿。汝當善受教法。應當勸化作福治塔。供養眾僧和尚阿闍梨。若一切如法教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懃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不絕。餘所未知。當問和尚阿闍梨(佛言。當令受具戒者在前而去。弟子當日三時問訊和尚。朝中日暮當為和尚執作二事。勞苦不得辭設。一者修理房舍。二者補浣衣服。和尚一切如法教盡當奉行。違者如法治)。 請依止師法(時有比丘。和尚命終。若休道決意出界外。以無人教授故種種破戒。作非威儀。佛言。聽有阿闍梨當共相奉敬瞻視如和尚法。當具修威儀。如是請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求大德為依止。願大德與我依止。我依大德住(三說已。其阿闍梨亦須乞畜。眾法如和尚法不異。彼受請已應報言)。可爾與汝依止。汝莫放逸(弟子當為執作二事。不得辭設請經問義。有所知解至滿五歲得離依止。若無所知誦戒不利盡形依止。阿闍梨須具五德。知犯知不犯知輕知重。滿十歲方得攝他。若無此德不依無過。和尚之德類此)。 尼眾授戒法(善見云。尼者女也摩者母也。重尼故稱之。智度論云。尼得無量律儀故。應次比丘後。佛以儀式不便故在沙彌後。愛道經云。女人但惑色畜眾。知須臾事故制依大僧)。 授沙彌尼戒法(其畜眾羯磨剃髮法出家法。具如上僧中。唯加尼字為異)。 授式叉摩那尼法(律本諸尼輒度人出家受戒。以不知戒相故造作非法。佛言。應與學戒羯磨十誦中。輒度妊身女人過起。佛言。與二歲羯磨可知。有無然六法淨心二歲淨身)。 乞學戒法(佛言。聽十歲曾嫁及十八童女。欲二歲學戒者。當詣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禮尼僧足。兩膝著地合掌教作乞言)。大姊僧聽。我某甲沙彌尼。今從僧乞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願僧與我二歲學戒。慈愍故(三乞已。沙彌尼應往離聞處著見處立)。 與學戒法(彼尼眾中作羯磨者應言)大姊僧聽彼某甲沙彌尼。今從僧乞二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白如是。大姊僧聽。彼某甲沙彌尼從僧乞二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僧今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誰諸大姊忍僧與彼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如是三說)僧已忍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某甲尼為和尚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次說戒相法(佛言。應喚來入眾與說六法名字)某甲諦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六法不得犯不淨行行婬欲法。若式叉摩那行婬欲法。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與染污心男子身相觸。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偷盜乃至草葉。若式叉摩那取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斫教人斫。若燒若埋若壞色。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取減五錢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故斷眾生命乃至蟻子。若式叉摩那故自手斷人命。求刀授與人教死讚死。若與非藥若墮胎若禱咒術。自作教人作者。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斷畜生不能變化者命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實。非己有自稱言得上人法。得禪得解脫三昧正受。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此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於眾中故作妄語。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非時食。若式叉摩那非時食。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飲酒。若式叉摩那飲酒。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佛言。式叉尼一切大尼戒。應學除自手取食授食與他。此學法女具學三法。一學根本即四重是。二學六法謂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也。三學行法。謂大尼諸戒及威儀。並制學之。若犯根本戒法者。應滅擯若缺學法者。更與二年羯磨。若違行法直犯佛教。即須懺悔不壞本所學六法)。 授比丘尼戒法(佛言。有八敬比丘尼。善來比丘尼。破結使比丘尼。羯磨受中有遣信比丘尼。十歲曾嫁比丘尼。十八童女。二歲學戒。二十眾比丘尼。邊方義立十眾比丘尼。前三唯局佛世。後五通於像末)。 乞畜眾法(佛言。尼滿十二歲。欲度人者應具修威儀禮諸尼僧足。如大僧法三乞已。文同故不出。其度沙彌尼式叉尼大戒尼。並須別乞以年年度弟子犯罪故。或捨畜眾法等故)。 與畜眾法(佛言。尼僧當觀此人堪能教授。二歲學戒二事攝取者。當與羯磨文。亦如上。若不堪教授攝取者。羯磨非法)。 正授戒前具八緣。一明請和尚法(佛言。若十歲曾嫁。二歲學戒。年滿十二。若十八童女二歲學戒。年滿二十者。應與授戒具修威儀教言)。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求阿姨為和尚。願阿姨為我作和尚。我依阿姨故得受大戒慈愍故(三請已。答言可爾。乃至請三闍梨七證戒人亦爾)。二佛言。當安受戒人離聞處著見處立。 三差教師法(是中戒師應問言。誰能與某甲作教授師。有者答言。我某甲能應作。白差如是言)。大姊僧聽。彼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為教授師。白如是。四教師出眾問法(當起禮尼僧足。已往受戒者所語言)。妹此是安陀會。此鬱多羅僧。此僧伽梨。此僧祇支。此覆肩衣。此缽多羅。此衣缽。是汝有不(答言是)妹聽。今是真誠時實語時。我今問汝實當言實。不實當言不實。汝不犯邊罪不(謂曾受五戒八戒十戒。犯四重已及受大戒。犯八重已還俗訖。今重來者名邊罪人。應答云不犯。已下難遮並准上問。以彼此不解者。非問答故)。汝不犯淨行比丘不。汝非賊心受戒不。汝不破內外道不。汝非黃門不。汝非殺父不汝非殺母不。汝非殺阿羅漢不。汝非破僧不。汝非惡心出佛身血不。汝非非人不。汝非畜生不。汝非二形不(並答言非)汝字何等(答言某甲)和尚字誰(答言某甲)年歲滿不(云滿)衣缽具不(答言具)父母夫主聽不(隨當時有者言之不得兩牒。若無言無)。汝不負債不(答云言無)汝非婢不(答云非)汝是女人不(答言是)女人有如是諸病癩癰疽白癩乾痟癲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常漏大小便涕唾常流出。汝有如此病不(並答言無者又應告言)如我向問汝事。僧中亦當如是問。如汝向者答。我眾僧中亦當如是答。 五喚入眾法(佛言。彼教授師問已。來至眾中舒手相及處立已。應作白召言)。大姊僧聽。彼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教授竟。聽使來白如是(即遙語言。汝來來已為捉衣缽令入僧中)。 六明乞戒法(當禮僧足在戒師前兩膝著地合掌。教師教乞言)。大姊僧聽。我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我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願僧濟度我慈愍故(如是三乞)。 七戒師白和法(彼戒師應白言)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白如是。 八對眾問法(彼戒師應問言)汝諦聽。今時真誠時。我今問汝。有當言有無當言無。汝不犯邊罪耶。汝不犯比丘耶。汝不賊心受戒耶。汝不破內外道耶。汝非黃門耶。汝不殺父耶。汝不殺母耶。汝不殺阿羅漢耶。汝不破僧耶。汝不惡心出佛身血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二形耶(並答言無)汝字何等。和尚字誰。年歲滿不。衣缽具足不。父母夫主聽汝不。汝不負債不。汝非婢不。汝是女人不。女人有如是諸痛癩癰疽白癩乾痟癲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涕唾常出。汝有如是諸病不(並隨有無具須答已)。 正授本法羯磨文(彼戒師。當隨機示道。令發增上心。使具本法已應白言)。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求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缽具足。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某甲授大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缽具足。僧今為某甲授大戒。和尚尼某甲誰諸大姊忍僧。今為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忍與某甲授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本法尼往大僧中受戒法(五分律云。彼和上阿闍梨。復集十比丘尼僧。往比丘僧中。在羯磨師前。小遠兩膝著地乞受具戒等義。准尼僧自結大界。護別眾過等)。 請羯磨師法(律無正文。准前具有應教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大戒。慈愍故(三請已彼應如上答)可爾。 乞受戒法(佛言。彼受戒者。禮僧足兩膝著地合掌教乞言)。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我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願僧拔濟我。慈愍故(三說已。尼教授師當復本座)。 戒師和問法(此中戒師應索欲問答訖。應如是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諸難事。白如是。 正問難遮法(應安慰法如上已便語言)汝諦聽。今是真誠時。我今問汝有當言有無當言無。汝不犯邊罪耶。汝不犯比丘耶。汝非賊心為道耶。汝非壞二道耶。汝非黃門耶。汝非殺父耶。汝非殺母耶。汝非殺阿羅漢耶。汝非破僧耶。汝不惡心出佛身血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二形耶(並令識相分明顯答。以不解故。無由得戒)。汝字何等。和尚字誰。年歲滿二十未衣缽具足不。父母夫主聽汝不。汝不負人債不。汝非婢不。汝是女人不。女人有如是諸病癩癰疽白癩乾痟癲狂。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常漏涕唾常出。汝無如是諸病不(並隨前事有無具答)汝學戒未(即應答言)已學戒(復應問言)清淨不(復重答言)清淨(復應問餘尼言)某甲已學戒未(餘尼答言)已學戒(重問言)清淨不(餘尼重答)清淨。 正授戒體法(戒師應略說發戒方便。如大僧受戒中所說。以得戒在大僧。理須知正法羯磨云)。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缽具足。已學戒清淨。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為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缽具足已學戒清淨。僧今為某甲授大戒。和尚尼某甲。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授大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三說如上問成就已應言)僧已忍為某甲授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授已亦如上。為說記春夏冬時節。示語云)。 次授戒相(應語云)族姓女聽。此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八波羅夷法。犯者非比丘尼。非釋種女。不得作不淨行。行婬欲法。若比丘尼意樂作不淨行。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盜乃至草葉。若比丘尼偷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斫教人斫。若自破教人破。若燒若埋若壞色。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故斷眾生命。乃至蟻子。若比丘尼故自手斷人命。若持刀與人教死讚死。若與非樂。若復墮人胎禱咒咀殺。若自作若教人作。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尼非真實非己有。自稱言我得上人法。我得禪得解脫三昧正受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身相觸。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有染污心。與染污心男子身相觸。從腋以下膝以上。若捺若摩若牽若推若逆摩順摩。若舉若下若捉若急捺。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犯八事。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有染污心。受染污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近共期犯此八事。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犯八事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覆藏他罪。乃至突吉羅惡說。若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罪。若不自舉不白僧。若眾多人後於異時。此比丘尼若罷道。若滅擯若遮不共僧事。若入外道後便作是說。我先知有如是如是事。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覆藏重罪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得隨舉。比丘乃至守園人及沙彌。若比丘尼。知比丘為僧所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而隨順。是比丘諸比丘尼諫是比丘尼言。汝妹知不。今僧舉此比丘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隨順是比丘尼諫。是比丘尼時堅持不捨。是比丘尼當三諫捨此事故。乃至三諫捨者善。不捨者。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由隨舉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五分云。說八重已。總說四譬。應如是告言)。族姓女聽。如來無所著。已說八波羅夷。又說四種譬喻。若犯八重如斷人頭已不可復起。又如截多羅樹心不更生長。又如鍼鼻缺不堪復用。又如折大石分為二分不可還合。若比丘尼犯八重已。不得還成比丘尼行。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次說四依法。 又應告言。族姓女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依法。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依糞掃衣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依乞食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四日食。十五日食。若月初日食。若眾僧常食。若檀越請食應受。依樹下坐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別房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得受。依腐爛藥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酥油生酥蜜石蜜應受。汝已受大戒竟。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上如法阿闍梨如法。二部僧具足滿。汝當善受教法。應勸化作福治塔供養。眾僧若和上阿闍梨。一切如法教授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勤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不絕餘所。未知當問和上阿闍梨。(應令受戒人在前。餘尼在後而去也)。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