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論疏卷上

吉藏
      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
婆藪槃豆(此云天親菩薩
三藏法師菩提流支奉詔譯
輸入者 吳迎香
一校者 譚海云
改稿者 張曉云

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婆藪槃逗造。菩提留支譯。婆藪云天。槃逗云親。其本是天帝釋之弟。釋遣其下閻浮提修羅。故云天親菩提云道。留支曰希。謂道希也。並有別傳。今不具敘斯論譯之甚久。而不盛傳於世者良有二焉。一文旨簡略前後似亂。粗尋之不見首尾故也。二昔北土江南多以五時四宗以通斯教。並與論違。講匠守於舊執聖信凡。故不傳於世也。余講斯經文疏三種。一用關河叡朗舊宗。二依龍樹提婆通經意。三採此論綱領以法華。但昔三出疏猶未解論文。今具釋之。使論煥然可領。但此有二本。無前序直云經云歸命一切諸佛菩薩。此是集經人請護之辭也。二歸敬此是天親自作。今具二文三分。一歸敬三寶造論意。請威靈加護緣起分。二牒經解釋正體分。三重牒章門追示分齊為餘勢分。就初有二。一天親歸敬申造論意。二集經者歸敬申集經意。就初有二。前兩偈歸敬三寶造論意。次一偈半歸佛僧請威靈加護。就初又二。一通歸敬一體三寶造論意。次別歸敬釋迦佛僧申造論意。就初又二。前半偈歸敬一體三寶。次半偈造論意。就初又二。初兩字敘能敬之至誠。次八字歎所禮之尊極。頂禮第一句也。
頂禮三種。謂下中上。今謂品禮也。所敬既其尊極。能禮必須最上正覺海下第二明所敬之尊極。問。何以知此是一體三寶。答。既稱淨法無為僧。即明常住僧。在僧既爾。法佛例然。問。何故敬一體三寶耶。答。既是一乘究竟之經。必明究竟三寶。又以究竟三寶顯知一乘一乘圓極之經。仍用此言斥北土四宗之說江五時之教也。
正覺淨法無為僧言正覺海者。一法身佛。遍一切處如海之大。故普賢觀云。毘盧舍那一切處也。二深如海。謂七辨不能說。五眼忘其照。故謂深也。三一味如海。平等法身一身如味。四法身具一切功德。如海之備眾珍。餘僧易知為深利智者。第二申造論意又二。初句明教所為人。
為深利智者謂深利智者。一即解為利。達至理。所以斯論不盛傳者。末世群生既多淺鈍。故知音者希矣開示毘伽典者。明所為之緣。今明能被之教。
開示毘伽典所為之有利有深。能被之有開有示。即開與曲示也。毘伽論者。斯文引涅槃般若所說以歎今法華教也。稚子但教半字之經。長成則訓滿字毘伽羅論。昔說三乘喻同半字。今明一極謂滿字經。亦用斯言斥五時四宗之說。以彼謂涅槃之經獨。滿法華等教猶半教也。毘伽羅此云本。毘伽羅論未見翻譯。河西朗師云。是大權菩薩之所造也。祇虔牟尼尊下。第二別敬釋迦佛僧。所以須別敬者。三寶一體別體。故須通敬別敬也。又釋迦教主。欲釋所說之教。必須敬演敬之人。就文又二。初半歸佛僧。後半申造論意。兩章各二。初章二者。初祇虔兩字述能敬之至誠。次八字歎所禮之尊極。
祇虔祇者重也。虔者敬也。前已通禮。今復別敬。故名重也。亦可前明頂禮震旦之音。此稱祇虔依天竺之訓。猶未詳次。別請問譯人。
牟尼尊及菩薩聲聞利他下。明申造論意。亦開為兩。初句申造論意。
利他謂令解此妙法利益。謂成佛也。更傳授於他。使他成佛也略出勒伽論者。第二正造論
略出勒伽論從首至尾委曲釋者。謂為廣論。今但折其樞要。震領提綱。如脫犀象之牙甬。擿翡翠之毛羽也。勒伽論者。即摩德勒伽。謂解阿毘曇論。此翻為境界。尋斯論旨能利解。即生解之境界也。歸命過未世下。第二次明申敬請護。即開為兩。半行致敬。一偈請護各兩。初二者歸命兩字明能歸之至誠
歸命次之敘所敬之尊極。
過未現在菩薩弘慈降神力願施無畏弘慈降神力。使我所說合理稱機。無違理傷機之過次半請大悲加護使離彼四魔菩提增長
大悲四魔菩提增長初句請所者皆離。次明所應得者皆得也經曰歸命一切諸佛菩薩者。此第二集經者請護之辭。
經曰歸命一切諸佛菩薩前歸敬申造論意請威靈加護。此歸敬集經者佛經。亦請威靈加護一切經皆並有於此辭。但隨寄一文示存略故也經曰如是我聞。此是第二正明論體。但論略難明。今引二門敘其體例。一辨異。二敘斯論製作之方。異者。即什所經及留支所出帶論之經。其文不同。凡有五種。一者舊經略論經廣。如舊經歎羅漢有五句。論經有十六句。或可梵本廣略不同。或可聲聞常眾無會不集處歎之。故什略歎其德也。天親欲示經歎德。令譏經歎德之意。故廣說也。二舊經廣而論經略。如方便品。舊經為句。謂如是相如是性等。論經有五門。當是天親以略攝廣故也。三經同無廣略。如歎菩薩德。四品次前後。舊經屬累在藥王之前。論經在普賢之後。義意。是故在前天親同經常法。所以在後。五名義不同。舊經稱六二億恒河菩薩。論經稱六二億恒河沙佛。經文譯之。故云菩薩。論取義意歎釋其福等。顯初地菩薩真如法身即是佛。以觀音與六法身不二。故言福平等。所以稱佛。次明論製作不同者。如龍樹釋經。不預開章門。至後追詺於前。天親釋此經凡有二意。一者預開起盡。如初品七分。二至後方陳。如論末云方便品凡有五門。蓋是聖人適時而用也。天親開此經凡二章。所言三二者。即序品七分方便品五門謂二也。從譬喻品寶塔品。破種病利益十人即十段也。從藥草經明無上。又有十章。故合成三二也。問。初從宅竟於寶塔所破十病。云何更從藥草經明無上耶。答。付法藏經云。婆藪槃陀一切修多羅義。修多羅者凡有五義。一者顯示。謂顯示諸義故。如序品七段方便五門即顯示二種義也。二涌泉。謂義味無盡故。如解譬喻竟於寶塔更從藥草竟於經。釋於後竟而追解於前示義味無盡。即涌泉義也。三出生。諸義出生故。如解第無上功德力。歎經廣生功德無盡。即出生義也。四者繩墨。裁諸邪顯正故。破十病名曰裁邪。顯十種義所謂顯正。五者結鬘貫穿諸佛法。則三二章同為顯一道教一人。如結華鬘令身首嚴飾也。又釋後竟而更追解前者。聖人有無礙之智。有無方之辨。故能自在而譯。又從前譯向後示鳥目疾轉。從後向前如師子返擲。又前經竟有疑者重問之。故後更釋之。如今人義深後章別有料簡重也。蓋是外國聖人制論之大體也。就釋初品開為二。一者牒經。二者論譯。牒經但牒二章。謂序分經眾分經。牒序分經始從如是終竟崛山。即牒經序分也。
序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下。第二牒眾成就分也。什三。聲聞。二菩薩。三人天眾。今但牒前二。以二眾有歎德。今欲釋之。故牒以人天眾無歎德。又易解兼餘經已釋。故不牒之。就牒二眾即二。牒聲聞中舊經有比丘比丘尼。今但牒比丘比丘中有二。一顯名二密行。今但牒顯名不牒密行。並為易解兼不歎德故也。比丘中有六。標通號。二唱數。三明位。四歎德。五列名。六總結。今但列初四。不列後二。而論釋不釋初一通號及第五列名。
大比丘眾萬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煩惱自在心解脫慧解脫調伏大龍應作者作所作已辨重擔逮得已利諸有正智心解脫一切自在第一彼岸菩薩中亦六門一通號。二唱數。三明位。四歎德。五列名。六總結。而後論釋不釋初一及以後二。至文當顯。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辯財樂說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諸佛所種諸善根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大慈悲身心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普聞無量世界數百千眾生論曰下。第二論釋就文為二。第一通釋品。凡為七門。第二別列七門。
論曰此經法門中初第一示現七種功德成就就初又句。此法門者一部之通號也。初第一品者一章之別稱也。七種皆稱功德者。此之七種皆能顯道利物故並云功德一一章中明義具足無餘不可破壞故云成就。何等為七下。第二別列七門。就文又二。初列次釋文
何等為七一者序分成就二者眾成就三者如來說法時至成就四者依所說法威儀隨順成就五者依上成就六者大眾現前成就七者文殊師利成就序分成就者下。第二釋七章門。即成七分。初分有五。一如是。我聞。三一時四教主。五住處。今但釋第五。初分四餘經已明。兼復易解故不釋也。論曰序分成就者。此牒序分成就義也。
序分成就者此法門中。示現二種勝成就知者。第二釋序分成就。就文為二。一正釋。二舉經示釋處。就初又四。二種勝義勸知。何等為二下。第二別出二種勝義。如王舍城下。第三正舉城山示二種勝義。顯此法門最勝義故下。第四正明勝義
法門示現二種勝成就應知何等為二一者示現諸法門中最勝義成就故二示現自在功德成就故如王舍城勝於諸餘一切城舍耆闍崛山勝餘諸山故問。王舍城云何一切城。答。別傳云。五天竺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千小國有六大城。而王舍城最大。龍樹云。佛滅度阿闍世王人民減小故更別立小城。猶勝一切城。何況本王舍城。譬此經於一切經勝者。凡乘四種。一是人天世間乘。二小乘三大乘四一乘。此經正明一佛乘中經勝。又盡理之法暢眾聖之心滿諸佛之願。華嚴法華前教雖盡理之法未明五乘眾生成佛。未暢諸佛之心。是故斯經最勝。結束一化始終。是故最勝。如神力品云。如來所有一切諸法一切自在神力一切祕要之藏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餘經但當教明義未暢諸佛之心。是故此經最勝。又如論下品云。此經有七種名顯示七種甚深功德。是故最勝。問。大乘一乘此有何異。答。有同異。所言同者即一而包故一乘稱大。即二故大乘名一。故下文云。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妙法蓮華。亦如攝受正法摩訶衍。故知二。所言異者。攝論已稱小乘大乘一乘金剛般若云。為大乘者說。最上乘者說。故知大與一異。所言異者大乘未廢二。一乘已廢二。大乘密廢二。一乘顯廢二。大乘但是因。一乘即是果。如度論云。是乘從三界出至薩婆若中住。至乘反名一切種智。不復名乘。故知大乘但因。法華三車一城皆是位。故知一乘但果。又大乘因果。如十二門論諸佛所乘故為大。士所乘故為大。一乘但果如法華說。又法華論云。一乘者謂無上菩提究竟故。此一徒判。更有餘義。涅槃經云。佛性一乘波若首楞嚴師子吼。若此文即一乘亦因與二。問。何故一乘偏屬果。答。昔明三果究竟。至此經即二果究竟佛果究竟。是故一乘偏屬佛果鷲山一切山者。伽陀國有五山。於五山鷲山最勝也。問。如十地等經明寶山云何及取鷲山一切耶。答。鷲山三世諸佛常所處。餘山不爾故偏言勝。問。云何自在義耶。答。既乘。佛即自在。又餘經當教明義。此經結束融一化始終出生收入。故言自在。問。章門中明一勝義自在義。今辨城山並是勝義云何自在耶。答。勝故是自在。又王城自在。山取其勝也。
顯此法門最勝義故如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故眾成就下。七分中第二眾成就分文為二。初標次釋。
成就四種義成就應知釋中初列四種章門。次釋四種章門。
何等為四一者數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攝功德成就四者威儀如法成就初四章總釋。小乘四事也一數成就下。第二明釋四章門。即成四別也。
一數成就者謂大眾數故數成就總明二眾之數。如聲聞菩薩八萬之流也。所言數者。示存略故總云不可說二行成就下釋第二章也。就文又二。初總釋二眾。凡四行。次別釋行體。
二行成就四種一者諸聲聞小乘行二者謂諸菩薩大乘行三者謂諸菩薩神通自在隨時示現修行婆羅菩薩十六賢士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而常示現種種形相謂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等故四者出家聲聞威儀一定不同菩薩四行凡有二。一對小。不定小者聲聞定修小行菩薩大行。次明定不定者。菩薩大行方能示無無方之行。如十六賢士能示為小乘四眾。即大包小故。大示小行也。次比丘出家聲聞行者。畢定住出家威儀也。問。論何故舉十六大士。答。十六在家菩薩。以對小乘出家明道俗明定不定也皆是阿羅漢下。此第二別釋小乘大乘二種行事。又二。初總列小二功德數次別釋二也。
皆是阿羅漢等者有十六示現聲聞功德成就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有三句示現菩薩功德成就小乘十六功德者。論經廣故有十六也。菩薩三句者。什經與天親論經同也。阿羅漢功德成就者。釋上章門也。今前釋羅漢章門。又開為二。初列三章門。次三章門。
阿羅漢功德成就者彼十六示現三種門攝義應知何等三種門一者上起門二者總別相門三者攝取事門即用此三門以釋上十六經文上起門者第二釋也。
上起門者謂諸漏已盡故阿羅漢以心自在諸漏諸漏已盡故羅漢煩惱故名心自在心解脫慧解脫故名心自在遠離能見所見故名煩惱心解脫慧解脫故名調伏大龍者行諸如平坦路拘礙行者已行應到處已到故應作者已作者大龍對治降伏煩惱怨敵所作已辨者更不後生如相應事已成辨故重擔者已應作者作所作已辨後生重擔已捨離故逮得己利者已捨重擔涅槃諸有結者已逮得己利諸想惱因故正智心解脫諸漏已盡故一切自在善知見道修道智故到第一彼岸正智心得解脫神通無諍三昧功德大阿羅漢等者心自在第一彼岸故眾所知識者諸王王子大臣人民帝釋天梵天王等皆識故又復聲聞菩薩等是勝智者彼勝智者皆悉善知是名眾所知識可就二義釋門。一就義釋。二依文釋。就義釋者。學人功德凡夫功德為上。無學人功德勝於學人功德。故云上。如下論云。正智心解脫功德。唯羅漢功德也。又羅漢二種。一鈍根羅漢功德為上。今歎羅漢功德故云上也。又羅漢有二功德功德。二功德。今十六句歎功德也。起者欲生起此功德也。依下釋之。已云上即上為上上為下。下互相顯上起門也。觀下釋中都有五意。一以下釋上。二以上釋下。三以上釋上。四以下釋下。五以及下足釋一句。以下釋上者。謂諸漏已盡故阿羅漢諸漏已盡者。以心自在故。此亦是以下釋上。與前句異者。前是攝次以下釋上。今是超句以下釋上。以煩惱故名心自在。此以上釋下也。心解脫名心自在。此以下釋上也。故釋心自在一句用兩句下釋之。問。云何心得解脫慧得解脫。答。度論云。屬愛盡名心脫。屬見惑盡名慧脫。又釋云。定障盡名心解脫慧障盡名慧解脫。依毘曇是定數。慧是數慧。解脫亦是解脫數。與定相解脫名定解脫慧解脫亦爾。以遠離能見所見故名煩惱者。此當句釋。夫起惑要由能見所見生。已遠離能見所見即煩惱不起。心解脫慧解脫調伏者。此以上釋下也。大龍者。此當句釋也。前遠離能見所見。是當上釋上。今是下釋下也。應作者此用上釋下。所作已辨者此當句也。如相應事已成就者。與四諦相應也。重擔者。此以上釋下。用句以釋此句也。逮得己利者。用上釋下也。諸有結者。以上釋下。正智心解脫者。用上釋下。一切自在者。當句釋也。到第一彼岸者。以上釋下。亦當句釋也大阿羅漢者。下釋經如是所知大阿羅漢也。用上歎德自在到彼岸句釋之。以到彼岸究竟聲聞故稱大阿羅漢。問。心自在云何是釋大阿羅漢。答。前釋心自在具定慧。兩障俱盡名心自在。此必是大阿羅漢。釋眾所知識中。前明凡眾識。又聲聞下明聖眾識。以具凡聖二眾所知故稱為眾也總別門者釋第二門。初標章門。皆是阿羅漢等下釋總別門。阿羅漢一句為總。漏盡已下五句為別。
總別相門者皆是阿羅漢者。從此下但釋總不釋別。
皆是阿羅漢十六句中初句是總餘句別故皆是阿羅漢者彼阿羅漢名之為應有五種義應知何等五一者飲食臥具供養恭敬故二者應將大眾教化一切故三者應入聚落城邑等故四者應降伏外道等故五者應以智慧觀察諸法故六者應不疾不遲說法如法相應不疲倦故七者應靜坐閑處飲食一切資生不積不聚少欲知足故八者應一向行善不著諸禪故九者空聖行故十者無相聖行一者無願聖行二者應降伏世間禪淨心三者應起諸神通功德四者應證第一義功德五者如實知生諸眾生功德利益一切諸眾故。總羅漢或翻不生殺賊無著應供。今天親直翻為應。五中釋初一句。明飲食正是應供義。餘四但稱為應。如文所列。第五云如實知眾生功德者。然經云。有二種五種佛子。並從佛口生。謂眾生。一者四果緣覺為五種佛子。二者四果法身菩薩為五種佛子攝取事門者。釋第三門。就文為二。初總標次別釋。
攝取事門者此五句攝取功德應知示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此五句攝取功德知者。明用五句攝取功德也。示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者。解云。有為果可說。無為不可說。若依之釋者。作功德名為可說。不作功德名不可說也。何等為十下。明別功德
何等為一者攝取斷德功德示現如經諸漏煩惱故二三句攝取功德一句降伏世間功德如經心自在故二降伏出世間學人功德如經心解脫慧解脫故三者攝取不違功德隨順如來教行故如經調伏故四者攝取功德如經大龍故五者攝取應作功德應作者謂能依供養恭敬重如來故如經應作者作故六者攝取滿足功德滿足學地故如經所作已辨故七者三句攝取功德一者過愛故二者過求命供養恭敬故三者過下界已過學地故如經重擔逮德己利諸有結故八者攝取功德如經正智心解脫故九者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如經一切自在故十者攝取上首功德如經到第一彼岸故一者攝取功德示現者。問。云何名德功德。答。一切羅漢必應諸漏煩惱故說德功德。二者三句攝取功德者。問。云何名諸功德。答。三句之中初句降凡。次兩句降聖。所以名諸也。攝取過亦三句何不名諸。以初故。又後三云過。此三應三降伏功德。但立名不同耳。三者攝取不違功德者前句明能於下降。此句歎其上順。謂得羅漢已後方能佛教行故。四者攝取功德。謂。諸羅漢最勝大龍。五者攝取應作功德。明雖得羅漢報佛恩更應敬養重於佛。前第三敘順法。此句辨尊人。六者攝取滿足功德學地所作未辨故未滿足。今所作已辨。故云滿足也。七者三句攝取功德。前列三過。初二過過凡。後一過過下界。謂。過學地實過三界。而言下界欲界為散。二界為靜。故下攝三界也。次舉三句者。重擔釋上過愛。重擔雖具五陰為其主。逮得己利釋過求命供養恭敬。以得涅槃利故不求世間求命敬養利也。諸有結釋上過下界。已盡三有之結。故過下界也。八者攝取功德者。問。正智心解脫云何功德。答。論前上起門中云。云何正智心解脫者。諸滿已盡故。就義釋者意在漏盡。是故漏盡功德。就文釋者。諸漏盡者功德中最初功德。故云上也。九者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以一切自在故。能自在利益於物。十者攝取上首功德毘婆沙波羅蜜聲聞。此經到第一彼岸第一彼岸即是波羅蜜也。問。云何到彼岸。答。一切羅漢諸勝功德。如無諍三昧等皆悉究竟。故名到彼岸。問。什經功德中凡具幾耶。答。但三功德諸漏煩惱。即功德中德功德也。逮得己利諸有結。即是第七過功德。論過功德中有三句。今不攝重擔。但是逮得己利諸有結也。心自在即是功德中第二諸功德。論明諸功德三句。今但有降伏世間功德。謂心自在心解脫慧解脫。此二降伏學人功德。今不攝也菩薩功德成就者。第二次別釋菩薩功德。就有二。初總標。
菩薩功德成就者有三句已下。第解釋又二。初標二門。次釋二門。初又二。前總標二門勸知。
三句功德二門攝義示現應知何等二門下。此別出二門
何等二門一者上支下支門二者攝取事門上支下支。門者。謂總相別相也。總相在前為上支。別相在後為下支也。欲辨總別二義枝條不同。故稱為支也。攝取事門者。以三句攝取菩薩功德事。故云攝取事門皆於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者。此第二釋二門。即成二別。今前釋上支下支門。
上支下支門者所謂總相別相比義應知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總相餘者是別相不退轉示現應知一者住不退。此句之別。即第二釋別門亦次第相生也。
何等為一者住不退轉如經皆得陀羅尼故二樂說不退轉如經辨財樂說故三者不退轉如經不退轉法輪故四者依止善知識不退轉以己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如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故於諸佛所種諸善根故五者斷一切不退轉如經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故六者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彼彼不退轉如經以大慈悲身心故七者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善入佛慧故八者依我空法空不退轉如經通達大智故九者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到於彼岸故十者作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如經普聞無量世界無量百千眾生故初不退聞持也。二樂說不退者。內雖不忘外復樂說辨才也。三不退者已不忘。復有辨才。然復得為物說法也。四依善知識不退者。以上三功德皆由善知識所成故須說也。以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者。身心業謂菩薩身心等三業供養千佛。依色身者。色身即是佛身菩薩依止色身善根也。問。何故不法身善根。答。即明供養善根等事。故須明色身也。攝取者依佛色身一切善根攝取也。五斷一切不退者。雖種善根有疑未了就佛決之。故於三寶不壞信。已無疑決了。故為佛歎也。六者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彼彼不退者。已無疑。便並起口意為物說法。故須上智也。為何等事說法者。所為事不同故重言何等也。入彼彼法者。於種種法門通達也。七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者。慈悲今辨智慧。故相須也。問。一切智云何如實境界。答。一切智菩薩是所入之境界也。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者。有慧今辨空慧。故相須也。問。我空法空何故名大智。答。我空法空諸法實相實相廣大。依實相所生故云大智。又小乘空以為小智。菩薩具得二空。故言大智也。九如實境界不退者。空有二慧。今辨空有二境。亦可接上空慧。但明境界如實境也。十作所應作不退轉者。菩薩如實境界。得到彼岸。復令物亦到彼岸。故接上也。作所應作者化物也。化物是應作也。以常化物不絕故云住持也。問。化物何故偏言作所應作。答。大品云。大事者所謂救一切眾生。此是菩薩常所應作事。度論云。菩薩無生忍已後更無餘事。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此中正明無生忍菩薩。故唯當應教化眾生。所以云作所應作攝取事門者釋第二攝取事門。凡有二周。初周別標章門。次釋章門。
攝取事門者所言攝取事者。以三句攝取菩薩事也示現菩薩下。第二釋章門。就有二。初列三門。次三門。住何等清淨地中者。下列三門也。
示現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因何等方便於何等境界應作所作清淨地明菩薩位也龍樹十地論云。地者謂菩薩階級處。因何等方便者。列第二章門。即地中應作勝用方便。於何等境界者列第三章門。即行所對境界。於境界所作故也地清淨者下三章門。即成三別。
清淨者八地以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謂八九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者。六地不淨七地二國間亦不淨。八地已上名定清淨七地無相有功用故未寂靜。八地無相無功用寂靜寂靜清淨。又亦無相為八地寂靜九地清淨者謂十地。以十地於惑智二障中或障結習纏盡。故名清淨方便者下釋第二門也。
方便四種一者攝取妙法方便住持妙法樂說力為人說故二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所作應作故三者攝取眾生方便不捨眾生故四者攝取方便教化眾生令入彼智故四種者。總唱方便四種也。一者攝取妙法方便者。標方便住持妙法已下釋方便住持妙法者即上皆得陀羅尼。以得聞持故。今所聞妙法不失即是住持。以樂說者攝樂說辨才。為人者攝上轉不退轉法輪。故以經三句攝取妙法方便。問云何名此為方便。答。即住持乃至為人說名方便。問。云何妙法。答。初句皆於三菩提不退轉。即以菩提妙法。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者。標方便名。以依善知識下釋方便。又攝經三句。以依善知識經文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作應作者攝經三句。一攝供養二攝諸佛所種諸善根。三攝常為諸佛之所護念。此三並是依善知識所作應作事。三者攝取眾生方便者標方便名。以不捨眾生故者釋方便。即攝經以大方便。即攝經以大慈悲身心。四者攝取方便者標方便名。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者方便也。則攝經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也。
境界者易境界易解者。即釋上第三於何等境界應作所作故。則攝經到於彼岸也。故前論文云如實境界不退轉則到於彼岸。又後文更三智境界故此文不釋復有攝取事門者。第二周重釋取事門。初標事門。
復更有攝取事門從示現諸地攝取功德下。釋門也。即簡與前門為異。前門明地位及方便境界。今明攝取地上功德也。
示現諸地攝取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第八地中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不能動故自然而行故於第九地勝進陀羅尼門具足四無礙自在智故於第十地不退轉法輪得受佛位轉輪王太子故以得同攝功德義故不同二乘功德者。總明地功德不同二乘也。第八地中無功用者下。別明三地功德。不同下上故者。簡八地功德也。初標不同下。從不同下者釋不同下。下功用不能動者。從初地七地並是功用位。就功用位中開為分。六地已下名有有功用位。七地一地無相有功用位。今登八不為此下二功用所動也。自然行者。則第八地無相無功用也。以無功用故言自然而行也。又大判十地為三位。有相有功用位。無相有功用位。三無相無功用位。初地六地有相有功用位。第七地無相有功用位。八地已上無相無功用位。論云下功用不能動則是初位。上無相行不能動即第二。自然而行則第三位。問。何故云下功用無相行不能動。答。正釋不動地名。所以不動者不為二功用所動故名不動法華論此三位。餘所無。問。不同二乘及不同下位釋何經耶。答。釋上於三菩提不退轉。言不退轉者。不退二乘。則上不同二乘功德謂勉位退也。下功用不能動謂不退也。上無相行不能動謂不退也。以勉三退故言於三菩提不退轉也。亦得從不同二乘功德竟至自然而行。並是釋八地功德次第八地不退轉地。以勉三退故也。於第九地中者釋九地功德勝進陀羅尼則攝上皆得陀羅尼具足四無礙智樂說辨才。則九地菩薩具足四無礙智。於第十地中者簡第十地功德不退轉法轉者。攝上經文不退轉法輪。以得同攝功德義故者。則攝上善入佛慧已下經文。已云善入佛慧。則與佛同慧名同攝功德。又依仁王經五忍義。第五寂滅忍佛與菩薩同共此忍。下忍菩薩上忍為佛。故言同攝功德初位稱歎菩薩德者。從初三菩提不退轉是歎八地功德。皆得陀羅尼樂說辨才歎九地功德。從不退轉法輪竟能度百千眾生。歎十地功德三攝功德成就者眾成就四門。一數。二行已竟。今釋第三攝功德門。今詳此論文當是通釋二眾功德。前二門別釋二眾功德竟。今後二門總釋二眾功德。就文為二。初標章。
三攝功德成就示現依何處下釋章門。就有二。初列五章門。則是問。
示現依何處依何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境界能辨故從依何處下釋五章門。即是答。
依何處者依善知識故依何心者我依眾生心教化畢竟利益一切眾生故依何智者三種智一者授記密智二者諸通智三者真實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種智所攝應知夫二乘菩薩所有功德。必依善知識而有故。初明善知識。依何心者初句明上所憑。此句明下所利菩薩正爾。二乘亦得分有之。故前釋羅漢總別門中云。應將大眾教化一切故故為應。乃至五句云。如實知眾生功德。為利益一切眾生故。當知二乘亦有下濟之心。依何智者釋第三智章門。授記是未來冥密之事。故云授記密智。諸通則是五神通。並以智慧為體。三者真實智無漏智及照空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合彼第四五也。即三種智所攝應知者。合釋第四第五也。謂所照境則釋境界義。三智所照境起三智為能辨。問。論主依何文明此五門。答。還依歎菩薩德中起此五門。前第二周攝取事門歎八九三地。第十地只釋其不退轉法輪。從供養無量百千諸佛至能無量百千眾生。其文未釋。今欲釋此經文故開為五門。依善知識處起。即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依何即是大慈悲身心。依何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依何等境界到於彼岸。依何等能辨即能無量百千眾生。問。若依歎菩薩德中。起此五門者云何二乘。答。二乘有上憑下濟之義。故得通明四威儀如法成就者。釋第四。前標章。
威儀如法成就四種下。釋章又二。前釋。
四種示現何等為四一者眾圍遶二者前後三者供養恭敬四者讚歎次示經處。
如經爾時世尊四眾圍遶供養恭敬讚歎故此亦通大小二乘。問。經云四眾圍遶。但聲聞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云何菩薩耶。答。菩薩亦有在家出家度論云。菩薩必隨四眾中。四眾未必隨菩薩中。如來說法時至成就者。釋七分中第三欲說時至分。問。今正說無量義經云何言是欲說成就耶。答。望後說法華故為欲耳。以將欲法華故前無量義。則無量義法華之由序也。就文為二。初標章名。
如來說法時至成就者為諸菩薩下。釋章名。就文為三門。一示釋經處。二正解釋。三敘解釋之意。
為諸菩薩大乘經故初如文此大乘修多羅下。第解釋。就有二。初總標七種名勸知。
大乘修多羅七種名顯示甚深功德應知何等七下。第解釋。問。論何故辨此經有七種名耶。答。略明五義。一者天親作論。多作總別釋經。此七是經之總目。七之外是經之別。二者欲顯名有功德。勸一切眾生受持供養尊極之心。三者定教淺深使讀誦之流改邪從正。人謂法華無常教。二者謂是覆相明常。三者執定性常住。今具七種名並破此三說。故下第二名一切諸佛堅固舍利。謂如來真如法身於此修多羅不壞故。已明真如法身。故知非無常非覆相。真如之體言忘慮絕。亦非定性之常也。四者正欲經之題。題云妙法蓮華妙法者謂如來淨妙法身也。五者從來講人謂無量義妙法蓮華今釋隨義異故立於異名。或名無量義。或名妙法華。就釋七種名則成七。
何等云何顯示一名無量義經者成就字義故以此法門方便說彼甚深妙境界故彼甚深妙境界者諸佛如來最勝境界無量義者標經名。成就字義故者釋無量義名也。字則是教。義謂為理明理教無量也。此與無量義經相應無量義經云。眾生根無量故教無量。教無量無量。是故今云成就字義也。以此法門方便甚深妙境界故者。釋上字義也。以說方便甚深。此之二說釋上字所說方便甚深也。釋上字故。故云字義。彼甚深妙境界是諸佛如來妙境界。此亦與無量義經相應。彼經云。無量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謂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實相。故知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甚深境界。問。說甚深已是佛妙境界。說方便者何等方便義耶。答。無量義經具前說於五乘。於人天二乘方便。說大乘稱為甚深。又理實無五。說於五乘皆是方便。又約理教明實方便。教能詮理故以教為理義之方便也。是故論文但釋甚深不解方便。當知方便為顯於理。若所顯之即識能顯之教。故不釋方便也。
二名最勝修多羅者於三藏最勝妙藏此法門中善成就故二最勝修多羅者。若對小乘三藏則以此經屬菩薩藏。二者於大乘三藏。如大乘說。而法華修多羅藏。勝餘二藏
三名大方廣無量大乘法隨順眾生根住持成就故三名大方廣者。方廣大乘通名。即釋此經為諸菩薩大乘經。又大乘義俱廣。故名大方廣也。此論文釋者正以教廣為廣。故云無量大乘門。門則教也。隨順眾生根住持成就者。釋大乘無量也。以大乘眾生根無量大乘教無量。以教無量以教能顯理順機故名住持
四名教菩薩法者以為教化根熟菩薩隨順法器善成就故四名教菩薩法者。至法華時回小大。及直往菩薩根皆已熟。故下云如來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也。
五名佛所護念者依佛如來此法故五名佛所護念者。下經云佛自住大乘。故佛常護念此法。今還為眾生說大乘。亦眾生得住大乘。即眾生亦令為佛所護念。又如攝論云。十二部經法身流出。即是今文依佛如來此法故也。
六名一切諸佛祕密法者此法甚深如來知故六名一切諸佛祕密法者。亦如下文云。能知不妄授祕密也。
七名一切諸佛之藏者如來功德三昧之藏在此經故七名一切諸佛藏者。如神力品云。如來所有一切諸法一切自在神力乃至一切甚深之事。皆攝入此經也。
八名一切諸佛祕密處者以根未熟眾生等非受法器不授與故八名一切一佛祕密處者。如五千之徒起去。不堪聞故也。亦如四十餘年未得演說
九名能一切諸佛經者聞此法門能成諸佛大菩提故九名能一切諸佛者。如法師品云。聞此經一句皆與授記作佛也。
十名一切諸佛道場者聞此法門能成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餘修多羅十名一切諸佛道場者。三菩提於此經。故稱為場。神力品云。當知此處即是道場。在處已然經豈不爾。
一名一切諸佛轉法輪者以此法門能破一切障礙一名一切諸佛妙法輪者。藥王品云。能破一切不善之闇。亦如下論破決定等三義。餘五種驚怖斷四種著。乃至種人病也。
二名一切諸佛堅固舍利經者如來真如法身於此修多羅不敗毀故二名如前解。此用佛塔意云法身不壞。亦如壽量品中意明如來三身。及用法師品中當知此處如來全身之文也。
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者依此法門大菩提已為眾生說天人聲聞辟支佛善法三名大巧方便者。文正以一佛乘真實一佛乘竟於一佛乘二乘人天乘方便
四名一乘經者以此法門顯示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之體彼二乘究竟四名一乘經者。此中正以無上菩提果為一乘體。方便品中用真如法身一乘體。此不違。就隱而言則以真如法身為體。約顯而無上菩提果法為體。
五名第一義住者此法門即是如來法身究竟處故五名第一義住者。第一義則是法身。此經能顯法身。則是法身處。
十六妙法蓮華者有二種義何等二種一者水義以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復蓮華出泥喻諸聲聞得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如來無上智慧清淨境界得證如來密藏故二開義以諸眾生大乘中其心怯弱不能生信是故開示諸佛如來淨妙法身令生信心十六妙法蓮華者。正釋經題。論主二義釋之一者水義。二者開義。就中更開為二。一者水義。此標水義也。以不可盡出離二乘泥濁故者。釋水也。此經明出離小乘泥濁水法。故言出離小乘泥濁水也。問。但應云出離二乘泥濁水。何故言不可盡耶。答。一者不可究盡。不可究盡者則是實相法身。今說實相法身。故得出離二乘泥濁水也。以實相法身雖在二乘泥濁不可令其滅盡。則是有垢真如出成無垢真如。二者三世佛眾生二乘濁水成佛。而乘不可盡。如譬喻品云。以我此物周給一國尚不匱。何況諸子也。三者蓮華雖出濁水而不捨泥水。今亦爾。雖令眾生出離二乘成佛常作二乘方便教化眾生。亦如藥草喻品明。理雖隨緣說二。及於有二。復義已下第二義。借蓮華二乘人迴小大。得在如來大眾中坐。應同菩薩坐蓮華坐故與菩薩法華作佛。前義與後義異者。可有二意。初就法釋。以此經說就佛法出離二乘濁水。後約人出二乘濁水。二者前約直往菩薩。後就迴小大也。二者就開義。喻者就開而實顯一乘教開一乘理現。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一切眾生淨信也。淨妙法身即是經題妙法也。
七名最勝法門者攝成就故攝成就攝取無量名句字身頻婆羅門阿閦婆等舒盧迦(亦云偈)故七名法門者。自上來乘。具足德。所以辨眾無量。今明德已無量文亦無量也。故下文云。說是法華經如恒沙偈。亦如藥王品云。八百千萬億頻婆羅等偈。藥王品稱偈。今明舒盧迦。亦可以偈翻舒盧迦。亦可異名也。此具如法華疏釋。外國或名首盧。或名舒盧迦。是彼音不同耳。問。何故云首盧偈。答曰。首盧是通偈。外國長行若偈並名首盧。故不取別偈。此十七句法門是總餘句是別者。此第三釋具七種名意。
十七句法門者是總餘句是別故如經為諸菩薩大乘經無量義如是等故論主所以具七種名者。總一部經名。若解此七種名則識一部法華意盡。蓋是慈悲之心。令人聞少而悟於多意也所依說法隨順威儀成就者。釋第四分。初牒章名。次釋。
所依說法隨順威儀成就者牒章門中。云隨順威儀住者。隨順過去佛威儀。如過去說法華時入定動地雨華。今亦如是。二者隨順眾生現在威儀故。後文云。為隨順眾生示現對治攝取菩提分法示現依何等法下釋章門。就文為二。初問次答。示現何等說法者。則是問。
示現依何等說法問意云。佛依何等法用說此法華經三種法故下則是答。初總標三法。一者三昧成就故者。別釋三法
三種法故就為二。初別釋三昧。次總釋依動地雨華。就釋三昧復開二別。初正釋。次舉經示釋處。正釋中初標三昧
一者三昧成就故以三昧成就三種示現。釋三昧所以。
三昧成就二種示現何等為二一者成就自在身心不動故二者離一切障礙隨自在力故此自在力復有示現二種一為隨順眾生不見對治攝取菩提分法故二對治無量世來堅報煩惱故應有問云。今說法華經何故不法華三昧無量義處三昧。是故釋云。無量義三昧二種力。所以依之。一者成就自在身心不動故者。釋自在力以身心不動。是故靜極。以靜極故所以鑒明也。二者離一切諸障者。依下論釋三昧無人能驚悟則是離一切障。又入此定說於法華緣為作障礙不得說。又緣為障礙眾生不得聞也。問。何以知此力。答。文云離一切諸障。已云一切無障不離也。隨自在力故者釋離一切障心。三昧自在力故一切障不能障也。此自在力復有二種下。重三昧更有二力。一為隨順眾生示現對治者。謂隨二乘眾生四十餘年示現對治二乘病法。又如後論隨順十種眾生示現對治也。攝取菩提分法故者。此出能對治法入三昧。正用無上菩提對治二乘人病攝取。而稱覺菩提分法者具言應言無上正遍知道。今為存略但稱覺菩提。覺則菩提故。菩提以智為體。而言分者正因無上菩提泯於二乘不用餘法。故稱為分。又大乘道七覺分八聖道分。分歎七覺泯之。故云覺菩提分也。敘覺菩提猶分菩提覺知分也。分之言因。因則是二乘菩提攝取菩提分者。即二乘菩提入分菩提也。二為對治無量世來堅報煩惱故者。前明知藥此敘識病。合而言之無量義有其四力。一者內。即身不動。二則外。無障礙外一雙。三則識藥。四即知病。謂藥病一雙。以此力故無量義定不法華三昧也。此品與無量義經相應。故無量義經云。是無量義經文理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魔。群道得入不為生死之所壞毀。無量義經已爾。無量義定亦然如經已下。第二示釋經處。
如經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無量義處三昧故二者依器世間已下。第二合釋動地之與雨華。就文亦二。一者正釋。次引經示釋處。就初有二。初雙牒二依。
二者依器世間三者依眾生世間謂依器世間眾生世間振動已下雙釋二依。
震動世界及知過去無量劫事等故即二也。震動世界釋依器世間。以過去佛說法華地六種動。今亦如是。所以依動地者說大法。破部故。大利益故。令眾生歡喜故也。及知過去無量劫事等故者。釋依眾生世間過去無量劫佛說法華。時數盛天雨四華大眾歡喜。今亦如是。以說第一理之法暢諸佛之心滿眾生之願。數盛天雨四華大眾歡喜。問。大眾歡喜可是眾生世間。天雨四華云何眾生世間。答。天則眾生數故也如經已下第二列經示釋處。
如經是時天雨曼陀羅乃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故此列經正證眾生世間。前明震動世界。已是證器世界竟也依此成就者。此第五分。就文為二。初牒章名。
依止成就者彼諸大眾已下釋章名。就文為三。一正釋。二者引經示釋處。三斷簡。就初正釋又三。初釋放光意。次正釋放光三明光中所現事。初釋章名。則是解放光意。
彼諸大眾現見異相不可思議如來今者應為渴仰欲聞生希有心名依止成就是故如來放大光明示現世界中種種事故言依因者。正是眾生內心。言內心渴仰法華。雖明入定雨華動地。內心渴仰欲聞之心。不得說法華也。又上入定動地雨華是其緣。今渴仰欲聞之因。因緣具足方得說教。問。上雨華動地已令眾歡喜則是因竟。今云何更辨因耶。答。上雖生歡喜未知欲說大法。今睹佛放光現東方諸佛土事。必知應為說於大法。是故渴仰聞名為因成就也。先示外事者第二正釋。放光則是簡前後二瑞不同。
先為大眾示現外事六種震動等次示現法門內證甚深微密法故雨華動地並為外事。放光智炬將輝。故身光前耀。故名內事。內證甚深微密法者。依方便品釋則是無上菩提。今說無上菩提。亦令眾生得於此作佛也又依器世間下。此第三釋出光中所現事。
又依器世間眾生世間。數種種無量種種具足煩惱差別具足清淨差別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故復乘差別世界世界佛令眾生見修行者未得道者已果故於中略明事。器世間者東方千佛土也。眾生世間八千土中眾生也。數種種者釋明眾生數種種不同也。量種種者明器世界形量不同也。具足煩惱差別者。釋六道眾生不同也。六道不同皆由煩惱上中下差別故也。具足清淨差別者。釋清淨世界差別不同也。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故者。佛東方八千土中佛。法則是八千土中說法弟子四眾乃至菩薩。復乘差別者。四果小乘菩薩大乘。有世界世界佛者。東方世界現在佛。又諸佛般涅槃後以舍利七寶佛。令眾生見者。明現事。此明令眾生睹見事。則釋經中於此世界之言也。修行者未果下。上釋未盡今重簡之。凡釋事。初釋四眾修行也。未果者修三學行未得四果得道者已得四果如經下示所釋處。
如經諸修行得道者故數種種者。第二釋前數種種示現
數種種者示現種種觀故略四種一者食住二者法三者修行四者樂種種觀者正釋數種種。佛放光可觀者見也。彼東方菩薩等食及法。示現八千土眾生。種種不同。故名數種種觀也。略四種觀者。釋種種觀也。一者食亦可是悅為食。亦可是揣等四食二明法。三者法竟修行。四者修行果為如經下第二亦示釋如經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乃至舍利七寶塔故行菩薩道者。第三料簡菩薩中種種信解乃至菩薩道之言也。
菩薩道教化眾生四攝取法方便攝取應知如經所說自推取言四攝法攝取者。布施攝之。今背惡向為己眷屬愛語攝之。今發菩提心利行攝。令善根增長同事攝之。令其成佛。如經所說自推取者。前釋四眾修行得道者示經處。今釋菩薩中行菩薩道不示經處。但云如經所說自推取也。所以爾者前文略引之易。從後文廣引之難也。故經云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相貌行菩薩道也。每欲示其存略此言自此已下示現大眾現前法成就。此釋第六分經。就文為二。前牒章名。
自此已下示現大眾現前法成就一人者已下。第大眾疑有二。一者大眾疑念。二者彌勒發問。今具釋此二也。大眾疑念中有二。一彌勒疑念。今但釋彌勒不釋大眾彌勒疑念三。問佛何因緣故現瑞。二訪決疑之人。三得袟彈之主。則但釋初後二也。問。一人文殊。應是第三釋得袟彈之主。而在初則此釋者。斯論宗明取意而釋經也。彌勒三章之經而意在問於文殊。是故在前釋問文殊意也。何故唯問文殊一人者。此是問也。
一人者問意云。何唯問文殊一人不問餘人耶。人欲聞生希有心者。此則是答。
人欲聞生希有是故唯問文殊師利如是示現世尊弟子隨順相違故以人欲聞文殊之答也。是故唯問文殊師利者。結問文殊意也。問。大眾不知文殊是能答之人。云何乃言人欲聞文殊之答。答。彌勒大眾機緣屬在文殊。若聞文殊所說必生希有之心故也。如是示現世尊弟子隨順相違故者。釋文殊能答之意也。然彌勒位窮補處。遂不能知現瑞之意則能知三昧不可得問。雖文殊過去佛但今日示現世尊弟子耳。故餘經言。昔為能人師今作弟子化。二尊不出並故示為菩薩隨順相違者。此有二義。一者實是前師而示為弟子。蓋是隨順所相違。二者文殊了達法相不與法相相違故能答問也。
佛世尊神變相者。正釋彌勒疑。初問現神變之意也。此初句牒經文
佛世尊神變相為何等義者。釋彌勒疑念云以何因緣此瑞也。經云以何因緣。今云以何等義。義則是因緣。為現相因故者。論主彌勒疑則是答也。就文為二。初標現相因二章門。
為何等現義為現相因故為相已下。釋二章門。初相章門。
為現相者為說妙法蓮華經故現大瑞相為欲說大法故。應謂為現大瑞相也為說如來所得妙法不可思議句者。釋上第二因章門。
為說如來所得妙法不可思議文字章句故以即是教是理因故稱為因。又因欲說法華經故現大瑞相。即法華經。故現大瑞相法華瑞相因也。詳前後文具三因一法華教為理因。二法華為瑞相因。三因瑞相故知說法華。故瑞相法華因也。
二種義所以仰推文殊者。此釋第三正文殊。就文為二。初釋問文殊意。次釋問文殊經文
二種義是故仰推文殊師利何等為二一者現見諸法故二因緣成就彼法故問文殊意者。一者文殊是佛現見諸法。二者因緣因緣者。以文殊非推度以類而知。成論云。現見中因無用也。唯成就彼法者。釋離因緣。以文殊彼事故。不假餘因緣示現種種瑞相者。第二釋問文殊經文
示現種種瑞相示現彼彼事故如彼事相現沒住應知大眾文云。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故。今將示現種種瑞相。此出文殊過去諸佛種種瑞相也。彼彼事者。過去諸佛種種瑞相有為事也。如彼瑞相現沒住知者過去諸佛現在沒者有住者滅盡者。應知者大眾過去斯等事。故云應知以文殊能記彼事故。此釋經文已曾親近供養過去諸佛之言也。更明文殊有二之義。一者得陀羅尼能記彼事故。二者文殊所作成就因果成就現見彼法故。前列成就章門。
文殊師利能記彼事故以文殊師利所作成就因果成就現見彼法故所作成就下。釋二章門。功德成就智慧成就。釋所作章門。
所作成就者有二種一者功德成就二者智慧成就成就下。釋因果章門。前釋因。次釋果。
成就一切智成就緣因成就具足也釋中有二因。一正因二緣因。正因者謂一切智。以一切智能見過去世事相也。又緣因成就相者。釋第二緣因也。言相者。謂動地雨華放光相。由過去世佛現相故現大法。今見釋迦相亦說大法。故相為說法之因也果相成就者釋第二果相章門。
成就者說大法一切智瑞相故知欲說大法。故為相之果種種佛土者。自上已來釋彌勒疑念竟。今第二釋彌勒發問。大眾中問有二章。問意。二正問。今但釋正問不釋問意。正問中有二。一長行。二偈頌。今具釋二也。釋長行中有二。一正釋。二舉經示釋處。正有二。一釋現瑞。二釋睹瑞。
種種佛國土者示現佛國土中種種差別應知種種佛土者。則釋千佛土也。示現國土中種種差別知者。此有二意。一者示八千土種種差別。二者示現八千土中差別。如前所淨妙國土者。第二釋睹瑞。
淨妙國土者謂煩惱眾處故即釋經中悉佛國莊嚴文也。二者上通八千土。今別淨土。如經下第二示釋經處。
如經照於東方萬八千世界乃至佛國莊嚴故照於東方萬八千世界。示初段所釋經處。乃至悉見示第二都瑞經如來上首第二釋偈。亦開為二。初釋偈。二示經處。
如來上首者諸菩薩如來住故以彼如來於彼國土大眾自在如來上首者。牒經又睹諸佛聖主師子文也。如來已為眾聖之主。故稱上首也。諸菩薩如來住故者。菩薩有依佛得於理。故菩薩上首。以彼如來師子之言也。以佛於大眾自在。故云師子。問。何故不釋偈初文。答。長行已釋。故不復釋也。問。何故但上首句。答。此二攝一切經盡。以上首一切菩薩二乘眾依佛得住理。又佛於一切自在能化眾。下一切經不出斯事。是以但釋二也如經下第二引經云釋處。
如經又彼土現在諸佛如是等故自此已下釋第七文殊答問分。就文為二。初總明文殊能答之德。次別釋出經所答之事。
自此已下明聖者文殊師利菩薩宿命智宿命智者則是能答之德現見已下出所之事。就文又二。初列三門。次三門。言三門者一過去因相二果相。三成就種事。
現見過去因相果相成就種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彌勒菩薩現見過去因相者下。三章門。則為三別。
現見過去因相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曾於彼諸佛國土中修種種行事光之前未能為眾說法因相現見果相者。釋第二章門。
現見過去果相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是過去世菩薩於彼所聞此法門眾生說故從法華經為眾說此稱為果相。問。此因果相釋何處經文。答。從初語彌勒竟惟忖之言也成就種事者。釋第三章門。就有二。初標列成就。則是標章門。成就種事者何等為一者現見大義成就二者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成就三者現見希有成就四者現見妙因成就五者現見受用成就六者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成就七者現見善堅如來法輪成就八者現見能進入成就九者現見憶念成就十者現見身所逕事成就大義成就者。第二釋種章門。則成十數。言大義成就者。即釋經欲說大法之言。故稱為大。此大甚深所以名之為義。因則是因緣。欲說八種甚深義之因緣。故現斯瑞。就文又二。初標章牒經。
大義成就者第二釋章經。初又三。初標章總明八句勸知。
八句示現應知從一者欲論大法已下。第二牒經八事。
一者欲論大法二者欲雨大法雨三者欲擊大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大法燈六者欲吹大法螺七者不斷大法鼓八者欲說大法此八句示現已下。第三論主總釋。
此八句欲示現如來欲論大法等故何者為八種大義下。第二釋章解經。經三句。論但有八句也。
何者為八種大義謂有疑者為疑故已疑者增長淳熟彼智身故根淳熟者為說二種微密境界一謂聲聞境界二謂菩薩境界大法鼓示現以遠聞故入密境界者令進取清淨義故取清淨義者取一切智現見故令彼進取一切種智現見者為一切法建立名字句義建立名字句義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謂有疑者為疑故者。此釋第一欲論大法。則是無論經欲說大法。自古至今不依論釋經者。但案文前後意釋此一章經。依天親釋意者就位從淺至深釋也。自四十餘年舊疑及法華新生疑等。欲說大法斷此新舊二疑也。故下文殊偈末云。諸求三乘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有餘也。已疑者憎長淳熟彼智身故者。釋第二雨大法雨世間之雨能令物增長成就一乘法雨令三乘人並入平等大慧。如身子領解中云疑悔永已斷安住實智中。根淳熟者為說二種微密境界。釋第三欲大法鼓及第七不斷大法鼓也。前已明三乘智身淳熟。今次授三乘作佛名記。密境界度論云。法華經二乘作佛祕密法。祕密法者甚深解故也。又四十餘年不明此事。故稱密。大法鼓示現者。一是擊大法鼓。二是不斷大法鼓也。以遠聞故者正鼓之名。夫擊大法鼓令人遠聞。今就大法並授三乘記。令十方遠聞。問。何故云不斷鼓。答。夫二乘獨善竟無傳化。若得受記成佛竟更傳化餘人亦令成佛。故云不斷鼓也。入密境界者令進取清淨義故者。釋第四欲大法幢。三乘已得受記。然後行菩薩行菩薩行遠離二邊。是中道行故稱清淨。在幢已二門高。故稱清淨義。取清淨義者令進取一切種智現見故者。釋第五欲大法燈。夫燈有二義。一者闇。二者顯物。令三乘人行行已滿無明闇一切種智。故能見佛性等法。前之四句三乘人因行成。今此一句三乘德滿。取一切智見者。釋第六句欲吹大法蠡。夫吹蠡出語言音聲三乘佛果竟更為眾生說一切教。故云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也。建立名字句義者。釋第八欲說大法。前第七成佛竟為物演教。今第八說教令悟理。於理亦得成佛。問。何故云不可說證智轉法輪。答曰。令物得證真實智。時則外並冥緣觀俱寂名不可說。則此智體法輪。從彼至此故稱為轉。今更總釋八句。佛說法華凡有二意。一令眾生作佛。二令眾生他亦使成佛。前六句則是自行。後他。此二各兩自行中五句辨一句論果。他中初句為物演教。次句令物證入。問。何故說法自行他。答。二乘之人唯能獨善。今已成佛竟化眾生亦令成佛也。就五句為二。初句疑令其惑滅。次四句令其解生。開二。初句十信成就。次句解行純熟入密境界。故得受記十行迴向清淨義初地乃至十地現見世間名字章句意甚深成就者。釋十章第二。前牒章名。
現見世間名字章句意甚深成就者如經下示釋經處。
如經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乃至故現斯瑞故問。名字章句意甚深。正釋何處經文。答。釋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經文也。夫令三乘作佛正是信之事。五千起去則解之事。問。何故云名字章句意甚深。答。夫教為顯所詮之理。絕言。詮理之言亦絕。故下云。是不可示。言辭相寂滅現見希有成就者。釋第三章經。前牒章。
現見希有成就者以無量時下釋章。前釋次舉經示釋處。
無量不可得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者示現過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復示現五種劫一者夜二者晝三者月四者時五者年示現無量無邊劫故釋中為二。一者明阿僧祇劫不可說。二者明不可說阿僧祇劫不可說者。以有無阿僧祇故也。復示現五種劫者。此第二明不可說也。問。晝夜等云何亦名劫。答。外國稱劫簸。此翻為分別時節。故劫是時之通名也。但經中取地始終者。立其通稱名為之劫。日月晝夜受其別名。問。章名中何故云現見希有成就。答。以過去久遠時方有說法華之事故名希有如經已下第二示釋處。
如經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佛號燈明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種智故此但取經過去無量無邊劫示釋處。從爾時佛號燈明下。並不釋也現見妙因成就者。釋第四。前牒名。
現見妙因成就者言妙因者。萬億佛說法皆七善文為妙以諸佛菩薩自受用示現故者。第解釋。前釋次示經處。
諸佛菩薩自受用示現故佛受用七善化物。菩薩亦然。故云受用如經下示經處。
如經次復佛亦名日燈明乃至所可說法後善故此但取後所可說法不取前文也。以佛說法門七善故云所可說法後善。所以一處合釋之也現見受用成就者。釋第五。前牒章名。
現見受用成就受用因者。王子未出家時受妙樂乃至大眾十劫法華經受於法樂不生疲倦。故名現見受用成就是時王子第解釋
是時王子受妙樂各捨出家復彼大眾於爾許不生疲倦心故易知如經下示釋處。
如經其最後佛未出家乃至佛授記已便於中夜無餘涅槃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成就者。第六前牒章名。上來五章佛化行事竟。四章屬能化益物。次一明所化益物。所辨菩薩佛滅度弘經即是轉法輪不斷事。
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成就者言一切佛者。現見一切轉之於前。菩薩佛滅後敷之不絕。即令一切佛法不絕。故言一切也。
法輪不斷故如經佛滅度菩薩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故釋及列經易知現見善堅如來法輪成就者。釋第七前牒章名。
現見善堅如來法輪成就者而言善堅如來法輪者。光從八十劫已後乃至八子堅固無上菩提無量時就。法輪不壞善堅如來法輪
佛滅度無量時說故如經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乃至皆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釋及列經易知現見進入成就者。此釋八。上第七明能化事。今明八子益。即是進入成就也。
現見進入成就者彼諸王子大菩提故如經是諸王子乃至成佛道故釋及列經易知現見憶念成就者。釋第九明憶念
現見憶念成就過去化王子皆得成佛。故名憶念成就
為他說法利益他故如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乃至讚歎故如經者不正釋經文。但釋經意。明憶念過去八子成佛。後憶念燃燈化釋迦成佛乃至彌勒成佛現見身所逕事成就者。釋第十明文殊憶念
現見身所逕事成就過去光能悟解法華。復能為人演說即是身受妙樂
文殊身受妙樂故如經彌勒當知乃至佛所護念故汝號名者示現過去事故復示現得彼法具足故如經者下但菩薩豈異。我身是也。直釋此一句。汝號名者。別釋知彌勒事。句。初釋彌勒始號名。復示現得彼法故。示彌勒終名。以彌勒法具成佛也。
日東天台後學沙門實觀分會

法華論疏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