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末

 沙門基撰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錢冬霞 陳愛云
    改稿者 王 麗

論。復如何知至有實自性述曰。自下第五薩婆多實有四相中有四。初問外人。次外人答。第三廣破。第四述正。至下當知。此即初也。
論。契經說故至乃至廣說述曰。此即第二外人引經證有實相。此中應言三有為之相。有為。是所相法。三之相者。即顯有為三能相也。重言之有為者。此屬能相。顯法有此。有為。是緣生性。非如鷺。表水非無。亦非如童女相。表法是善‧不善。不重言有為。疑表有為有。或表有為善惡性。今為簡此重言有為。又此之言即第六轉。是士釋。故知法別有相體。非異法可說之言問既四相。何故此經但說三種俱舍二說。初云除住。若法令三世遷流。經說為相。生遷未來法。令流入現在。異‧滅遷現法。令流入過去。令其衰異‧及滅故。如三怨敵見怨處林。牽出‧衰力。損壞其命。於彼攝受安立不相離。不說相中。又無為法自相住。住相濫彼故經不說。然經說異。是此異別名。如生名起。滅為盡第二師說。此經中住‧異合說名異相。住是有情愛著處。為令與異合說。如示耳與吉祥乃至廣說者。謂有為之起赤可了知。如樞要說然今大乘釋經者文各不同。或一相。謂四嗢柁中取諸行無常。或說二相。謂璽弟子應觀諸法生滅而住。或八不不生不滅。或說三相此經說三有為相。或四相處皆同有何密意作此說此一相者。謂說生滅等總名無常非常相故。八一云起盡故是無常也。即是生‧等合名無常。如瑜伽論二說。若此相起厭思惟。但說為相。能起離欲解脫本無生。有已還無滅。名無常相。故經一謂即無常何故生‧等合名無常非恒有。無非恒無故。無非恒所以生。非恒所以言滅。無為有而恒有。無法無而恒無。以二常相今此有為不恒不同無為不恒不同兔角。故合名無常。無彼有‧無之常相故。此非即是四中滅相。亦兼生故住異與生。有故合說。
二相者。瑜伽論說。生及俱生所顯。故住異二一分建立生品。於第建立滅品。此法有生品。若後無常為滅品。令諸弟子隨觀住。八不翻此。為除執著故但說二更不說餘。又無常相起厭思惟即是此中說二所以說三相者。謂一生二滅三住性。瑜伽論說。由一切三世所顯。由未來世本無而生。彼既落謝過去現在世二相所顯。謂住及異唯現在法有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在。總說異而為一相俱舍二師說。然世不同四相者。義用四故然今此引三相之經。共許經也。
論。此經不說至為不成述曰。此即總非。大乘四相。與色‧心等。非一非異。遮外定異有實體。故言此經不說異等。
此下別破有七。
論。非第六聲至色心故述曰。第一六轉差難。破所引第六轉言彼量云。之有為相言。別有體第六轉言故。如天授之衣。祠授之鉢等。今為作不定過。又如世言色‧心之體。非色‧心而別有體。返成等非法有體亦然。謂量言。第六轉言所目諸法。非別體。第六轉故。如色‧心之體。識之別等。不遮諸法有別體者。然遮有法決定相違
外人救云。其能相體。非即所相。說能所相故。如煙表火等。等為例亦爾。即能‧所相定各異。故知等與法定論主破云。
論。非能相體至異等故述曰。第二能所不異難。表火之相能所別。例等相能所殊。等堅等能所一。例無別體。地堅為相。乃至風動為相。雖有之言。及能所義。然非體別。等應然然就極成便無實士。以眾同分大乘經部皆不許故。若就義。士亦成。薩婆多等。今宗引士相有體為例。若依共許。彼例不成。故俱舍中返以為難。云非士相士等。引中比量返覆可知。然為他因作不定過此中遮定第六轉言有別自性。非遮一切
外人復曰。能所是一者。何故經言有為之相。
論。有為相至應異所相述曰。第三二相應齊難。比論主徵。經言無為寂靜為相。又經說言無為之相。故離能無別所相
量云。汝無為相離體有。說之相言故。如有為相。返為有為比量可知然今論主理亦應然。經說有為相。別立其相。經無為相。應別立相。相有立‧不立。實相亦然。亦者。有無者故有為變異差別可立假。無為不異。何須立無為無生。無老。無滅。亦應立此三種能相體無起盡。又非多法顯分位殊。故無為法相。此義應思外人復云。無為不墮世。不與能相合。有為既墮世。故與能相合此亦不然。有為墮世。墮世相合。無為非世。非世相合。大乘應爾。無為非世。非世無相。有為墮世。墮世無相此難不然。為顯差別墮世相。無為差別。何得立相。
更重難云。
論。又等相至齊興作用述曰。第四四相齊興難。三子段。第一例體應俱難量云。汝生用時。住等三用亦應即起。體現有故。猶如生相住等三法起用時。生用應起。以現有體故。如住等三用。住等三用比量亦然。彼宗計為前後起故。
論。若相違故用不頓興述曰。子段第二例用相違難。此古昔薩婆多。救用前後起論主牒用相違故用不頓起。
論。體亦相違如何俱有述曰。此論主難。彼若救言相違故得俱起。用相違不得並者。即應難云以體同用亦應相違不離用故。如用以用從體用應不違。不離體故。如體。
此上。古薩婆多四相用違。前後別起故為此難。正理論師為救此義。復別解云。三相用俱一時。所望別故。住引等流果。異衰其力令後果弱不及前法。其滅可知子段第三新宗背古難。論主非之。
論。又異滅用不應俱述曰。以相違故。如苦‧樂受彼苦救言。誰謂相違。若爾滅相應不滅。相違故。如生相等。
又難此師。
論。能相所相至無別性故述曰。第五段第一如體本有難。彼部計用離無。故為此難。令用同體本來有。
彼若救言。以待因‧緣用不頓起。因謂同類因等。緣謂餘三緣次子段第二因本有難。論主答破。
論。若謂彼用至應非本有述曰。此既本有何不頓生。所待因緣若先無者。便自執。論主亦然。種子本有。何不用恒種子本無。理種子。若以假故要待緣。合方生。亦實故要待實緣方起。汝實現有。何不恒合。汝假緣恒有。何不頓生。解云。虛疏之法。緣雖現種。更無緣。即不能起。以劣弱故。汝之法何得例然。此義應思。
正理論師復救之曰。法待因‧緣故不頓起。有親疏。緣法亦爾。親因雖有。無疏緣用。亦不得生。如雖種。水不合時。芽不生故。次子段第三生能難。論主破。
論。又執等便為無用述曰。既有同類因緣體。餘緣亦合。即已生。故執等便為無用。既有水‧種復待餘生。如是橫執實為無用。
論。所相恒有至亦等述曰。第六體等相同難。又所相三世恒有。而言等來與法合。汝之無為體恒有。應等合。以此返成無為無生等。有為亦應然。此中比量返覆可知。
論。彼此異因不可得故述曰。彼若救言三世之法是有為故。與等合。無為常住。何等。難云。三世法體有為有為之相合。無為常住。應有無為之相合。又彼救言有為起可待相合。無為無生不須相合。難云。無為無起不須相合。有為體起何須相合。由如是理徵難不窮。故次論云。彼此異因不可得故。因者所以。
論。又去來世至非實有性述曰。第七有‧無乖角難。有二。初難後結。中有四子段。第一有無難。欲破生滅無。先破世非有。量云。去‧來二世。非實有體。非現在故。及非常故。如空華等。非常之言簡無為法。此定去‧來無。
次子段第二生‧滅非依難。
論。生名為有至應非現在述曰。生法名有未來既無。如何生在彼無世。現在既是有。過去為無。滅體令無。應非是現在故。滅相過去世薩婆多說在現在故。
彼復救言。誰言滅相是無令成過去
論。滅‧若非無生非有述曰。子段第三滅‧生相翻難。此論主難。生‧滅相違生法是有。滅‧生相返故。滅法體成無。滅體若非無。生應非是有。然理師。未來之世生有功能。及過去與果功能而非作用作用現在即是取果用。此亦不然。何不去‧來法皆令功能。生非作用與果亦非是作用故。即未來一切法應恒時生。過去一切法應恒與果。若言作用現在。過‧未說功能。即現在功能。應為過‧未。住相取果可名作用。異‧能取果。即是功能。便非現在。若謂作用不要取果。即顯生相亦非功能。此義應審。諸論有。婆沙第三說未來三法有作用者。復如何通。
論。又滅違住至何容世述曰。子段第四違同須異難。又滅能滅法住法相違。寧執世。住既不違生。一種法有。何容返世。故應生‧住同在現時。滅相體無令成過去世定不同。
論。故彼所執進退非理述曰。第二總結非也。進為相違不得俱有退不相返。何不齊生。又進非理滅與時。退非理。生‧住例應世。又進住‧世。便宗。退住‧滅世同。復乖理。別破異相俱舍說。即前異不成。異前非一法廣說如彼。今略不破。
論。然有為法四相述曰。下述自義有其二。初申自義。後結成假初述正義。文復有五。初簡他宗相意。意可知。
論。本無今有至無時名滅述曰。自下第二說相狀言四相者。即本無今有等法。暫停名住。與前後念法別名異。生‧滅可知。此並如菩薩地十六卷說。
論。前三有故至故在過去述曰。第三約世辨相。
論。如何無法有為相述曰。第四釋難。此外人問滅若是無。如何與現在有體法為相。
論。表此後無為相何失述曰。此論主答。不表現在。但表後無。因明者。得為無因故亦無過若爾即龜毛等應立為相答此不同彼。非後無故。本無今無故非是相。即現在法於後無時。名之為滅。假言過去。過去體無。非彼世。
論。生表有法乃至暫有用述曰。此文正述說相所由。及相所表。意義可知。
論。故此四相至而表異述曰。雖於一法義別四。所望既異故表不同。
論。此依剎那至亦得立述曰。第五立一期。此中四表但約剎那。然一期生十時分位。亦得立。一剎那立同薩婆多一期等立同量部。合二者同部師。
論。初名生至轉變名異述曰。此則正敘一期四相菩薩地剎那四相。餘論等處但約一期。此中通說。彼皆互舉。同顯揚‧及瑜伽八說。諸論皆說剎那之異。唯望於前。此說於異亦望於後。諸論通一切有情無學後法故唯望前作。此論亦說除彼末心。餘有情類可有為語。亦不相違。既一期自望為相。故立異相轉變立。不同剎那望前後法。
論。是故四相皆是立述曰。總結相假遮外法。言四相者。帶數釋名。相者狀。標印名相此標法有為。諸門分別如餘處說。
論。復如何知至名句文身述曰自下第六破名‧句等身。此則論主初問外人。
論。契經說故至名句文身述曰。外人第二舉經答有。謂成佛時。未曾有名身等故。
論。此經不說至為不成述曰。論主第三總非外人引經說有。
論。若名句文至非實能詮述曰。此下別破中有五。第一論主別出理非。如非詮難。等異聲實有非實能詮等應爾。量云。如汝所說實名‧句等。非實能詮汝許有實體故。如色‧香等。我宗所許等。異聲實體無故。能詮汝許有。如能詮
論。謂聲能生至何用等述曰。下第二無用難。更責非。汝計生名等聲有屈曲。此屈曲聲足能詮義。何用計離聲外別等。薩婆多名由顯。生二義。今取生破。顯類破之。
理師救云。聲上屈曲是名‧文。體於聲而定實有
論。若謂聲上至異聲實有述曰。此下第三聲差難。論主牒云若謂此者。
次下正難。
論。所色上至別有實體述曰。法上形量屈曲。即是長‧短‧方‧圓‧表等。或即書上文字。亦是之屈曲。然之屈曲。不色處攝。聲上屈曲。應不異聲聲處所收。量云。聲之屈曲。應非離所依有實體法所收。色蘊上屈曲故。或色‧聲之上隨一屈曲故。如色處長等。若不法處所收。同喻便所立不成。又汝色上屈曲。應別有體法處所收。色蘊上屈曲故。如聲上屈曲等。此外例亦復如是。汝大乘師聲上屈曲。雖體非實。仍法處收。色上屈曲。應體非法處所攝。若以聲能顯義。有教性故。意識所得故法處收。等我宗亦爾。彼此異因不可得故此不然。不唯依聲立等故。亦依光明等而立故。既依多法唯所緣。故法處收。不可難言戒體但依思應別處攝。現處故。
自下第四例生語詮難。
論。若謂聲上至非能詮者述曰。下第四段。子段四。第一隨他不詮難。牒彼救言。語聲上屈曲。非能詮表。聲上屈曲故。如絃管聲。又此屈曲是聲體性故。如色上屈曲。體性。此不能詮此故知別等。
論。此如彼聲不別生名等述曰。此正難云。如彼絃管聲雖有屈曲。不能生名等。此語聲上屈曲。例亦應爾。量云。汝內屈曲聲。不能生實名。聲屈曲故。如絃管聲。又若語聲上屈曲。即能生名。絃管屈曲。不能生名如是。語聲上屈曲能詮表義。絃上屈曲不能詮表。如生名相似故。言此如彼聲不別生名等。他宗許絃上屈曲不別生名
此即且就他宗為論且例令齊。此下復出己之正義。
論。又誰說彼定不能詮述曰。第二子段。正義詮同難。亦不說絃上屈曲非不能詮。但如汝化人身‧語二業非善‧惡性。今大乘因俱故。如林聲說法。亦等。離質化不廢通善。汝若以聲上屈曲。例同於色。不能詮表。亦以色上屈曲。例同於聲。不生等。既以生名不等。明知詮表亦異。色屈曲不能詮。聲屈曲許能詮。此有何過。
論。聲能詮至應有詮用述曰。子段第三。例生非詮難。彼復救言若一切聲皆有詮表。如絃管等者。即風鈴等聲應有詮用。我許內聲能生名等故有詮表。非一切聲皆生名等。風鈴等聲故無詮用。汝既以聲即能詮表。風鈴等聲應有詮用。
論。此如彼至名句文身述曰。論主質云。此風鈴等聲。如彼所執不能別生實名句文。我宗亦說風鈴等聲亦無詮表。彼計語聲能生名等。風鈴等聲不能生。我許聲體能詮表。何妨風鈴等聲不能詮。以內語聲。有屈曲音韻故能詮表。風鈴等聲則不如是。不別生實名‧句等者。顯二家義。彼此風鈴並不能生實‧假句等。內聲即能生實‧假名等故。
論。若唯語聲至唯語能詮述曰。子段第四。例能詮難。更成語詮。彼復救言風鈴等聲是外法。不能生名等。語聲是內法。何妨即能別生名者且就彼計申自義云。語聲是內聲。聲體即能詮風鈴聲是外。即不能詮表。汝雖內聲能生名。非一切內聲皆能生名。我雖內聲能詮表。非一切內聲皆能詮。正義應言。汝許語聲方能生名。非風鈴等。我許屈曲之有詮表。如絃管等。即風鈴等既無屈曲。不能詮表。能詮用故。內生名能詮量。內聲詮表何妨亦是能詮量。外法聲不然。生名能詮。彼能詮故。
論。何理定知能詮即語述曰。此下第五段。徵機調難有三。問。二詰。三調。此初。外人問言。何理定知能詮法者。非名身等。體即是語。若聲能生名。名可能詮能詮能詮離聲既無別體。初發聲時應即能詮。何為初不能詮後方能詮。故知後時等生也。此故知能詮即語。
論。寧知異語別能詮述曰。論主詰云。汝亦寧知異語聲體別能詮。汝言能生名能詮故異語者。汝如何不可一法分分漸生。又諸非聚集起如何名生。亦應初聲即能生名等。彼若救言如表發待前表等最後生故。既爾。即應末生名。汝應但聞末後之聲。便能解義。理既不爾。故知但由無始串習。前前諸聲分位力故。後生解時謂聞名等。其實耳等但能取得聲之自性剎那便滅。意識於中詮解究竟等。非別實有。是故汝等寧知異語別能詮
論。語不異能詮天愛非餘述曰。下論主調。語即能詮。若人‧若天皆共了達。共知聲語即能詮故。執能詮是名。體於語。唯汝天愛。非餘智者。以語與名不即不離。然但可言離無體天愛者。以其愚癡可錄念。唯天所愛方自存。如言此人天矜故爾故名天愛。又名癡人即是天也。說奴為郎君等。此調之言。咄天汝甚可矜。故言天愛。天即是愛。如樞要中說此義也。
外人問。既聲體即能詮。如何等三種差別
論。然語聲至名句文身述曰。下申正義四。一顯假差別也。此論主解。依聲立名‧句‧文身。如梵音斫芻。但言斫。唯言芻。未所目。說為字分位。若二連合能詮法體。詮於眼體說為名分位。然未有句位。更添言阿薩和縛。有漏。說為句位。故依分位以立等。一切位。非自在者。
外人問。雖言分位差別。何者是也。
論。自性至為二所依述曰。二顯三用殊。自性差別。文是字。為名‧句之所依。不能詮自性‧及差別故。文者彰義。與二為依彰表二故。又為顯。與二為依能顯義故。而體非顯。字者無改轉義。是其字體。文是功能功能即體故言文即是字等。或字為初首。即多剎那聲集成一字。集字為所依。次能成諸法體。集名已後成句身差別。即雜集云自性差別。及此二言。總一切。彼二言者。即是字也。字即語故說之為言。名‧句二種所依止之言也。瑜伽言名於自性施設。句於差別施設名句所依止性說之為字。又顯揚言句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不必名。如樞要說問曰此卷。言諸法但得共相不得自相。何故今言自性。答曰。此有密意。謂諸法自相共相。體非是遍。自相共相。如青等相。共相自相如空無我等。其自性差別。體即遍通。自相共相皆有自性自相共相皆有差別。何以知者。如因明有法自性。法是差別。如五蘊中思數。自性有漏無漏‧我‧無我差別數論師立是思。即以自性。以是有法故。思為差別。以是法故。是我‧非我共相。亦有自性。思之自相亦有差別。今此中言不同於彼。諸法自相等詮。唯現量證。名唯詮共相。今言詮自性者。即是共相自性自性體義差別者體上差別義。即自相共相。皆有體性‧及差別義故問曰。何故名自相共相。答曰。體唯證智知。言說不及是自相。若法體言說所及假所緣是為共相問曰。一切法皆言不及。而復乃云言說及者是為共相何乖返。答曰共相體上義。更無別體。且詮火等法時。遮非火等。此義即通一切火上。故言共相其義也。非苦‧空等之共相理。若爾即一切法不可言。不可言言亦不稱理。遮可言故言不可言。非不可言即法體法體亦非不可言故。而今乃言名自者。共相自性。故今應解。此非法體其義可然。言等詮共相。非謂共相體。但遮自相故。言共相。問曰。若爾即名不詮自性不得共相自性故。又准五根五塵。心‧心法得。此義應思。然不得共相之別義名自性。非詮稱共相體也。問曰。如色蘊自相。漏‧無漏共相色蘊之中色處等是自相色蘊共相色處中青等是自相色處共相。又青等是共相隨一樹等是自相。樹等是共相。枝等是自相。枝等是共相極微自相。今言不得自相。為是不得色蘊色總自相。為不得青等色別自相。答曰。俱不得色及青等。皆詮不及故。問曰。若爾即漏‧無漏等豈詮得及。如有漏非有漏。凡夫無漏凡夫言非無漏。如詮火時亦不燒口。豈得漏‧無漏耶。而言名得共相自性。此義但遮自相非謂名共相。然法體不可說自相共相。以假言詮也。謂有量且名共相。非謂自‧共相者。名言所及。何故不頌為不相應。以離名‧句‧文無別用故。詮法體義名‧句以周。為二所依文用已足。故頌不立。進不及等。退不如文故。此雖有字未了名如悉曇章等。有字名未了有句。如雜心云。眼‧耳及與鼻等。雖名字無句。顯義未圓故。若般若燈集法滿足即說為句。今是名攝故不別說頌。
問曰。上來雖言等即聲。若等是不相應行者。色上屈曲非不相應。聲何故爾。
論。此三離聲至亦不即聲述曰。三明即離論主答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等是假。聲是實有。假‧實異故。故等三非即是聲。非聲處攝。但是差別之聲義說等。以詮義故是不相應。無別種子生故言即聲。
論。此法辭至亦各異。述曰。外人問言。若等即聲。法‧辭無礙解境有何別。答曰。此緣故二異。法無礙解假名等。辭無礙解緣實聲等。故說差別。非俱緣實。雖二自性互不相離。法對所詮故但取名。辭多對機故但說聲。耳聲已意了義故。以所對不同說二異。非體異也。又此二境‧及等三。與聲別者。蘊‧處‧界攝異故。色蘊行蘊聲處法處聲界法界次第攝聲‧等。問曰。聲上屈曲假。即言不相應。色上屈曲假。應非色處攝答聲上有教不相應。色上教故是色處攝。
問曰。聲上屈曲即以為教。色上屈曲應亦為教。
論。且依此土至非謂一切。述曰。四會相違等依聲者依此土說。諸餘佛土等依餘故。
論。諸餘佛土立三故。述曰。餘佛土者。何者是耶。如無垢稱經說。或以光明妙香。及味。等者等取觸‧思數等。此上皆得等三種。亦是不相應攝此三法故。問曰。小乘不信方佛。何故以此為證。又如何知有方佛。證此量云。除此三千界方。亦應時教化眾生人天眾生故。猶此土。證光明等為佛教。量云。光明等上。亦等。眾生機欲待故。此聲上等。由依多法立名故。非聲處攝。依發身‧語多法立無表色。依多法立命根等與六處為根。長等不同。表‧命根一立。然非教性。故所依法處所攝。梵云便善那此四義。一者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鹽。能顯諸物中味故。味即文是。如言義巧妙目之為便繕那。此中四義總是一顯義。古德為味。對法云。此又名顯。能顯彼義故。為名句所依能顯義故。察那是字。無改轉義。如對法說鉢陀是跡。如尋象跡以覓象等。此為句。理應名跡。義之跡故。尋此知義也。順古所翻稱之為句。播陀是足上來且依俱舍不相應訖。如瑜伽二‧五四六等‧及顯揚‧五蘊對法二等說。大乘雖依色‧心上立。然與色‧不異。名與聲。無別體‧及別種故言不異。假實等攝別故言不一。餘種法皆應知也。又約界地漏無漏現行種子凡夫諸義。如別抄說。八一卷亦有說也。
論。隨眠行蘊所攝。述曰。此是大眾彌沙塞計。說等同。此如俱舍隨眠品說。
論。彼亦非理至非不相應。述曰。論主破之。此中量云。隨眠。非不相應攝。名等故。如現行等。此中貪‧嗔‧癡一一為之。薩婆多隨眠是纏現行法。諸部之中此義最心粗也。大乘隨眠即是心‧心所法第八識中諸染污種。故以破之。非遮彼不相應即是相應。此非一‧異故。
論。執別有餘至皆應止述曰。有餘部執不失‧增長。為不相應。是得異名。皆准此破。此如成業論量部。舊云不失法如券是也。并理師和合性等。及破成實論無表戒等。
次下第三無為法。於中有三。初外計。次顯理。第三結非。就外中。初總非。後別破。總非中有三。初總非無實。次顯法定無。後為量遮破。
論。諸無為法至理不可得。述曰。此即最初總非無實薩婆多實有無為。此中皆破。然不相應色‧心等。故初遮中皆言不異。此諸無為等。不可言不異。但可言實有無。大乘真如有為法。非即非離不異不一。既殊彼計。故無失。
論。且有法三種。述曰。此即第二顯法定無。極成不過三種。
論。一現所知法色心等。述曰。即是五識身他心智境。謂五塵‧及心‧心所。此約總聚。不別分別此何境。現量所知名現所知
論。二現受用法如瓶衣等。述曰。此雖現見受用。而非現量所得。是假法故。但是世現所受用物。
論。如是二法不得成。述曰。一切世間皆共知有。更不須待比量成立。問此中緣等心是何量攝。答非量收。不親緣得法體故。非比度故。非量所收。非量不要唯執故。
論。三有作用法至是有。述曰。此五色根非現量得。亦非現世人所共知。此眼‧耳等。各由彼彼有發識用。比是有言知者證成道理也。以現見果比因故。果謂所生心‧心所法比量知有清淨色根。此非現量他心智知。然今大乘第八識境。亦現量得。佛智緣時亦現量緣。今就他部除以外共許為論。非世共悉。是故但言比是有。
論。無為非世至如耳等。述曰。且三無為。非如前二。世共知有。不同第三。比作用了如眼‧耳等。故知無。量云。汝宗所立三種無為無別實性。前三法不攝故。或非世共知及無用故。如龜毛等。然我真如。非全於色‧心等有。不定過。又應簡別。汝無為。非真實有。以無用故。如兔用等。
論。設許有用至無為有。述曰。汝宗無為。應非無為無常法。許有用故。如眼‧耳等。下結文許通於上。此非彼宗。設義破也。故不可執無為實有
此下即是三量破。
論。然諸無為至所顯性故。述曰。此舉有法二種因。色心等所顯性者。謂色亦能顯色心等。如燈‧日‧月照等法。以色顯色。以聲詮色‧心。以身‧語業表善‧惡色‧心等此即以色表色‧心也。心顯色‧心其理可解。
論。如色心等至無為性。述曰。此舉同喻‧及與宗法。謂量云。汝諸無為。不應執為色‧心等實無為性。所知性故。或色心等所顯性故。如色‧心等然色‧心等非等實無為性。故以等為其同喻。此中宗等尋文可知。今此比量破歸唯識
以下別破空多。初薩婆多等立三無為者計。第二例破餘部。第三總破。言無為者。此非六釋二義故。如云鶻路波雖三字共目一色。無別體義不可別釋。以合故。由擇所得滅擇滅。由第三囀上士釋。不唯第六囀有依士釋。非由擇力所得亦爾。苦樂受之滅。士釋也。其虛空不動。既無別體義。不可別解。善法真如。亦士釋。真即如者。業釋也。
論。又虛空等為一為多。述曰。下有二。初審。後破。此問定宗。三無為法為是一。為是多。薩婆多師此有二說。一云是一。一云是多。故今俱破。如婆沙第十。虛空有二說。
論。若一遍一切處。述曰。此定外人三體各一。
論。虛空容受至體應成多。述曰。且彼虛空等故。隨其一‧一色等法合。虛空體應成多。此舉宗已。
論。所合處餘不合故。述曰。更一因。宗如前。一處色合處。餘處不合。故如餘處色。餘處色合處。彼不合故體非是一。虛空亦應爾。比量應思。
不破設救。謂此合處餘色亦合。
論。不爾諸法應互相遍。述曰。比量可知。若非此處色合時。餘處不合。法應互相遍。以此處色合時。餘處色亦合。此處即餘處色故。一‧一色等應互相遍。隨彼虛空其量遍故。
論。若謂虛空至如餘無為。述曰。彼言虛空不與法合破云。虛空應不能容受。不與法合故。如餘無為。今言合者謂容受義。故初標宗。虛空容受等法故。本計容受。今設不容受。故此過。更非餘意。
論。又中有虛空不。述曰。更審外人。
論。有應雜無應不遍。述曰。有‧無並難。色中有空。色體與空體應雜。量云。色中虛空。體應色。無別故。此處色體。雜者。是義。若此色體中虛空虛空應不遍一切法。不遍一切法故應是有為地‧水別。
論。一部品至餘品擇滅。述曰。破一已。又若擇滅是一者。且如五部。一部九品品結斷時。應得餘未斷四部。八品擇滅無為。以是一故。如彼已一部。品所得擇滅
論。一法闕至非擇滅。述曰。非擇無為是一者。一法不生時。應於一切法非擇滅。以非擇體是一故。如已所非擇之法。
問。何故難空令色中有空。次難令亦得餘部品擇滅。後難令亦得餘法非擇滅
論。執彼體一理應爾故。述曰。汝執此三各體一。故理應如是過失
論。若是多至非實無為。述曰。此等比量准可知。此三無為體各多者。應是有為。便有類。此處三類。非彼類故。如等法。非實無為。此即總三體多訖。
論。虛空又應非遍容受。述曰。別破空多。汝今既說虛空體多。應非遍。非容受。等中無故非是遍。無色處有故非容受。此即別薩婆多等執有實無為者。此三無為雖復各有破其一‧多。毘婆沙師取空體一。餘二各多。此難雙關一‧多並破。
論。餘部所執至准前應破。述曰。大眾等四部立九無為地部亦執有九。各各不同。此下方破。此等無為。離心‧心所體非實有。許無為故。如三無為如是一切准前應破。
下重總破以上諸部。
論。又諸無為至非異心等有。述曰。諸無為法。非定實有無因果故。如兔角等。他部無為因果因果。而無因果也。因果即是六因五果。為離繫果時。非六因所得。為能作因等時。不得五果故。無為異心等。故無過失。
論。然契經說至略有二種。述曰。下申正義也。
若諸無為非實是有。何故經中。及此宗內。說虛空等以為無為。答此所說略有二種
論。一依識變施設有。述曰。此無本質唯心所變。如極微等。
依何生。
論。謂曾說至虛空等相。述曰。聞佛‧菩薩虛空名。隨此名後起分別心。虛空等相以為緣力
論。習力故至無為相現。述曰。由曾說。今時復聞。習力故。心等生起緣空等時。便似虛空無為相現。謂變空無色等礙相。乃至非擇作法闕緣而不生相。此即七地以前有漏加行心等。緣名起分別相地入果聖人無漏後得智。緣前無分別智中法性之空等。及遠緣加行智等中。及親聞佛說虛空等故。似空等相現。此皆變境而緣故也。有漏一識無漏二識無漏三智。或說八識
問曰。此心之相有為。何故乃說虛空無為
論。此所現相說為常。述曰。所現空相前後相似有改易。唯為一類虛空等相。故說為無為。而理無實本質。此如顯揚第八說。有漏心所現相。多分苦諦所攝。若善‧不善心等。亦集諦攝。論據多分但說苦諦無漏心者道諦所攝。非是常。即是生滅生滅依他性攝。三性有誠證。
論。二法性施設有。述曰。此顯空等依真如立。
何者是法性
論。謂空無我至非一異等。述曰。此空無我所顯真如有。離無。離俱有無。離俱非有無。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與一切法非一非異。等者等即離等。此前總顯法性之體。
論。是法真理故名法性。述曰。法性名。性者體也。諸法真理。故名法性
如何依此說空等。
論。障礙至故名擇滅。述曰。真如障礙。故名虛空。由無漏簡擇力故。雜染雜染之言通有漏法究竟證會。真如擇滅。即由惠力方證會故。
論。不由擇力至名非擇滅。述曰。而此本性不由惠能性清淨。名非擇滅。或有為法不生不生之滅顯真理故。名非擇滅。離無漏惠而自滅故。
論。苦樂受滅至想受滅。述曰。若離第三靜慮欲時。得於一切苦樂受滅。真如說名不動乃至若離無所有處不行真如想受滅對法第二‧及瑜伽第五十三‧顯揚第一‧第等說。然顯揚亦說。苦樂無為。是暫時離繫。此說二性無為三性中通計所執有‧合說。
論。此五皆依至施設名。述曰。真如約詮而論。體是一。此五無為真如假名空等。而真如體非如非不如。故真如名亦是立。如食油虫等。不稱彼體。唯言顯故。
真如所詮非如體。何故說如為有。
論。遮撥為無故說為有。述曰。遮惡取空‧及邪見者撥體全無。故說為有。體非有非不有。
若爾何故經說為空。
論。遮執為有故說為空。述曰。遮地部說。執故說為空。非言為空而體即空。非空非不空故。
何故論中說物有。即瑜伽論五法中說。
論。勿謂虛幻故說為實。述曰。遮一說部一切皆假。謂如為虛。同依他法。故說為實。又虛簡所執。幻簡依他。此真如體非實。非不實。
若爾何故真如
論。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述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後簡依他。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別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
若爾此與地部計實有真如。有何差別
論。不同餘宗至名曰真如。述曰。我部所言。與等法非一異故。亦非是實。非不實故。不同於餘地部。色‧心等定實有法。
論。故諸無為非定實有。述曰。此即第三總結非也。然此無為四門分別。一諸部增減。二出體性。三釋名四釋妨難第一諸部增減者。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立有九種。一釋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支性。九道支性。地部舊云地部。亦立有九。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舊云無我謬也。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量‧及譬喻師三無為有體性。毘婆闍婆提。說三滅中立無常滅。亦是無為薩婆多部亦立三種。然是實有乃至虛空。或說一或說為多。然大乘中。此‧及百法但唯說六。瑜伽三說二。謂空‧非擇。五蘊論四。不不動等二。即擇滅故。又瑜伽論對法‧顯揚論說有八種。於此六中真如為三。約詮約理所望別故。
二出體性者。一實體。八無為體皆是真如此論中真如虛空等。二假體。即隨有漏無漏心中所現空無為虛空等。或依障斷所得滅處。擇滅不動無色之處虛空法緣闕時義名非擇。約詮為論名等如。即依假體皆可假。實亦可然。皆可說實。若通三性。體遍有無釋名者。無別釋名虛空之體即是無為乃至真如此即無為。皆業釋。
四釋妨難者。何故擇滅外別立不動‧及想受滅。唯於二受滅立不動無為捨受滅時立想受滅。非餘受滅亦立無為。且定障說。據實。一切染污不障定。今約別行定者說。不障一法得多無為故。又斷所知障無為不。及釋諸論相違等妨。皆此論第卷說。於中復有外。三性依他等攝。安立非安立世俗勝義苦集滅道。及七真如相攝等。得非得體性多。五果凡聖得之多少。其擇非擇滅有漏事。為隨煩惱類數多少諸門分別。如別章說。大般若經辨中邊論。說真如名有二種。謂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虛空界實際不思議界對法第二‧佛地論等。雖釋此名然少於彼。
上來三別外道小乘法非有訖。自下第四合破小乘外道所‧能取無。
論。外道餘乘至如心心所。述曰。言餘乘者。顯非此乘。所執諸法三聚法。除心‧心所。為簡自許依他性心‧及心所所變諸法法性真如與心等一異等。不同彼一向異。故無過失也。謂量云。外道餘乘所執三聚如前諸法。是有法也。異心心所實有性。即是法也。合為宗。因云。是所取故。喻云。如心‧心所心‧心所亦是所立。今此比量一分相符之過。故今除之。此成所取無。
次成能取亦不緣彼。
論。能取彼覺至如緣此覺。述曰。薩婆多等言。若無實云何緣時生心心所。今量云。汝言能取等覺。亦不緣彼諸法。是能取故。如緣此覺之所有覺。覺者是心‧心所總名。此者即是心‧心所也。緣心等心。即他心智等。然有法中先言如汝所執法能緣之覺。不緣於彼故。自言相違又無違宗等。不許緣彼心外法生心故。前我執下亦此結。
上來難破無。仍恐許心等同外計實有故今應破。
論。諸心心所至非真實有。述曰。謂量云。諸心‧心所。非實有性。依他起故。如幻事等。諸部皆許事非實。
問若爾心‧境都差別。何故乃說有識耶。
論。為遣妄執至說有識。述曰。為外道等心心所外執實有境故。有識。非唯識言便有實識。
論。若執唯識至亦是法執。述曰。由是理故但應遣彼心外之境同兔角無。能緣彼心如幻事有。故別不同。非謂即心亦名實有量云。執心所取真實唯識。體非實有。執所取故。所執等。執實唯識心等。亦是法執。執實有法故。如執色心等。
論。然諸法執至二者分別。述曰。自下第五解上法執分別俱生伏‧斷位次。二障三住通。十地斷位諸門分別。如第九卷。文中有二。初解行相‧斷位。如是所說下。顯執所緣或無。或有。初中有三。初牒執舉數。次依執別烈。後依烈別釋。准義可知。護法云。法執寬故。人執俱時必有法執。有法執時可無人執。與前人執性起。體寬廣故。有法執種子生故。有唯從人執種起。又俱所變我法亦爾。故妨難。問曰何故人執必帶法執法執不帶人。
能持體說為法。即一切法皆持體。有常一用方為我。故非一切法皆是我。如計境為法非我。即顯內法非一常。
論。俱生法執至恒與身俱。述曰。下隨別釋。此中顯彼俱生法執。由自種子因力生。釋其俱義。
論。不待邪教至故名俱生。述曰。顯非緣方始得起。釋其生義。
論。此復二種至執為法。述曰。此顯相續第七識。未得無漏道已來。恒相續起要入佛地方永不生間亦有間轉位次。未入聖時恒無轉故。相續。然第七識有說無法法執亦通第八識有。今此但舉正義所取。此中解釋我執說。此識相如下當知。
論。二有間斷至執為法。述曰。識既不能取外法。唯緣所變蘊‧界等。或總緣蘊。或別緣蘊界‧處亦然。起心相執為法。非句見‧及六五等。見道斷故。如我見說此執。有說。通五識起。今舉正義故不相違。然本相即唯言蘊。其法本相言界‧處者。我作用義。故說言蘊。無為無用計為我少。故不說處‧界。然為一‧及常者亦說有。於作‧受之用其不然。但計有體即計為法。故計於法亦處界。處‧界即是真如擇滅等。不了此界‧處而執有法故。下准此知。又緣識所變諸蘊‧處‧界。起心相執為法。同前我中解。然涅槃經外道佛性為我。此不相似非我相故。無作用故。但名緣蘊。法可與同。佛性不失體故。故於我中唯言緣蘊。雖無作有少功能故。法體不然。故通界‧處。又本質分。相似相似合說。我中應言處‧界。故計佛性為我。若但依相似法為論。法中應但言蘊。以親所取。與本質真如相似故。以前准後前加處界。以後准前應除界‧處。以親有漏故。我執加取字。後依本質有無漏故。故減取字。又我唯總執故五蘊通總‧別故說三科
論。此二法執至方能除滅。述曰。第六識俱生法執。於其十地數備。地別斷。以障地故。第七識者。於十地中道數備。要至金剛方能除斷。此中合說若道‧若斷。故言數方能除斷。此唯菩薩。非二乘者。若數斷。習‧種俱然。又除有二。一伏。二斷六識伏亦斷。第七伏不斷故。皆言數。此中言細以品而論。說為難斷約道而說。方除。非劣道故。若以見道三心之中。中中名中。第三名上。彼約易易斷名細。粗品亦名細。下道能除。以品從道初為細。道下品故。今以道從品難斷名細。亦不相違。准我執說。又我執難斷言修道除。通三乘故。此言十地菩薩故。然初地中入‧住‧出別。故十地中皆有修道。言勝法空。顯法空觀簡遊觀心。唯取無間斷法執道。此中說執不言五識。若所知障五識亦通十地中斷。
論。分別法執至非與身俱。述曰。顯緣。及內種二因力起故言亦由。
論。要待邪教至故名分別。述曰。正顯緣釋分別義。
論。唯在第六意識中有。述曰。顯執所在。強思計度間斷非恒。唯第六有。故非餘識。下二障五識所知障初地斷。以無分別籌度惠性。不能起執。故此中無。
論。此亦二種至執為法。述曰。此文可知。即小乘等並名邪故。不稱理故。
論。二緣邪教至執為法。述曰。自性即是數論勝性。等取勝論句義等。如是非一。其數論師本若未變為大等時但名自性故。古名冥性。初小乘等所執。後外道等所執。心相重准我中解。此二亦有總‧別緣者句見‧六二等。許皆有故。
論。此二法執至即能除滅。述曰。分別相粗。粗觀能斷。行相猛故。下道能除。故入初地除之。一心而論准我中說。若三心者。二心斷名初。第三道除望修道為初故。如樞要說。或頓‧或漸。至下當知。
論。如是所說至或有或無。述曰。下顯所依或有‧或無。第七本法定有。第六本法或無。修道法定有。見道本法或無。計等或容有。計自性無。准我見說。
論。內法一切皆有。述曰。心之所變因緣生一切故有。
論。是故法執至執為實有。述曰。此顯所執親唯內相。故諸法執皆緣內心依他相有。
論。然法相至是如幻有。述曰。內心所變種子所生。不同真如。故如幻有。
論。所執法至決定非有。述曰。依前依他執為實有。不稱法。故體無。此即以理成內相有唯心所現。以無。
下以經證。
論。故世尊說至如幻事等。述曰。此引即是解深密經。如大乘第四五說。下亦引之。至下當悉。此故知。唯緣依他幻有。等言等取妄所執無。
論。如是外道至皆非實有。述曰。此下文第四別徵總結。於中有三。初牒前所非。次申別破上座等計。後重總結引經成。此結牒上所非破。外道小乘離識我法。皆非實有。以無體故。如前理徵。
論。故心心所至為所緣緣。述曰。此總結也。
論。緣用必依實有體故。述曰。外法無緣義所由。所執既無故非緣也。相情現。如第二月。不遮所緣
外道等徵曰。外色實無。可非境。實有。寧非所緣。又佛他心智能取心。二十唯識說。除佛他心智。不知如所行境故。名不如實。即取心外法。如何言心取不離境。
論。現在彼聚至他聚攝故。述曰。比量應云。現在彼聚他心智所緣之境心‧心所法。非此聚識親所緣緣。他聚攝故。如非所緣。若所緣不障故。此因在後。喻在於前。外道小乘皆在此破。他聚者。謂他身。或身中八識更相望為他聚識也。護法解云。二十唯識說。佛他心智所變之相。是與本質心相相似故勝餘之智。非謂親能取心。名異餘智。不爾便有識非唯故。二十唯識世親自釋。及護法唯識釋。皆不言親取。如十疏及下第七自廣解。然上座部法藏部等計。同聚心相應之法亦互能緣。地部說。緣共有法西方師說。惠俱五蘊俱有法。五蘊根。俱有身中等是根種類。故能緣之。意識無間意。所依非色。不能緣俱有身中等。非根種類故。大眾部說心‧心所法能取體。與大乘同。今此唯破上座部法藏部計。意兼破餘也。
論。同聚心所至如餘非所取。述曰。立比量云。同聚心所。非心親所緣。與體異故。如餘眼根等非所取法。此有二說。說。設佛鏡能現智影。自相應法亦非所緣。以自證分緣體盡故。亦成遍智見分之境心等必同。自證分境許各別故。第二師說。鏡智相應心‧心所法。亦許相緣。此但遮親不遮疏也。於見分佛現彼影名遍智故。然一一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分境。名所緣。非要皆見分所緣故。又遮親所緣。非即許彼為所緣因明法爾。又上座等心等不能自緣唯緣相應法。問曰。心緣受時。不。若緣者有緣自性之過。不緣者即心心所所緣過。何得共取前境。唯心獨能緣相應法。受等不能自緣也。彼部心等不自緣故。其破緣共俱生等法。是共有法體。廣如娑第九。不能引之。然大乘大眾部等。自緣妨。如次前中第二師釋。
論。此應知至似境生。述曰。下顯世間我法因。總結上也。
論。是故契經至故似彼而轉。述曰。如經頌者。厚嚴經頌。是大乘經證法唯識無心境。由妄習力似境現。實但內心。故引之也。
上來已廣破外執。解初頌上三句訖。自下第二妨難。重三句
論。有作是難至假亦無。述曰。此吠世師難也。於中有三。初敘難。次破斥。後結正。初中有三。初總申難意。次申理‧喻。後結成難。此為初也。上所言無實我法世間聖教仍說有假。依何說。不可毛而似龜毛。以其所似都無體故。
論。謂假必依至共法而立。述曰。下申理‧喻中。初申理。後申喻。此申理也。謂立假者必三法方可假。一謂真事。二謂似事。
共法
論。如有真火至此人為火。述曰。申有二。初指後例。此即初也。舉世三事。如有真火。為真事。似火人。即是似事。有猛赤說為共法。火‧人之上俱有猛赤故名共法。此中難意。既所變等能似之法。有善‧惡作用等共法。即於三中有似事‧共法。明知。心有別真法為真事。如真火。不可說人似於火故。然似事中有法無我。我但無相分故。法則不爾。依他性故。法謂軌持依他中有法。我謂主宰依他之中無我主宰故。若和合名假主宰。此即是無別種生。依他假我如瓶‧盆等。不同於法有別種生。說雖極微亦名法故。我則不爾。又如婆羅門。其性猛。其色赤。猶如火。如世人說此婆羅門赤急似火。火是真事。人為似事。猛赤是共法。可說婆羅門似火。三法不成。真事即似於誰。無似事說誰為似。無猛赤法。如何似也。
論。說牛等應知亦爾。述曰。此例指也。即如人負重。形質猶如於牛。亦復如是。等餘狗等。
論。我法無至似境轉。述曰。此結成難。我法為真事。所變為似事。所變不捨自相共法。可說所變法。說之為假。今無心外我法真事。真事既無故。所假依何有無所說義假法故。其體法亦不成。似無依故。即義依體假。又所變之似既無。能說之假既無。所變之似不有。有體施設假。此似既無。如何說心似境轉。無故。心何所似。誰似於誰。誰為能似。是彼難也。世間我法無。故今但難聖教我法
論。彼難非理。述曰。下破彼計。初外道。後破小乘外道中先破真事無。後破似事‧共法亦無。
論。離識我法前已破故。述曰。此破真事無。以假我法為能似。真我法為所似。前破我法中已總破彼真我法訖。此即不極成之真事。故指如前。
論。依類依實至俱不成故。述曰。下破似事。及破共法。於中有二。初總非。後別破。此總非也。前舉中真火論主非之。在於心外法中破。似事之中。有依類。有依實說似。類者性也。即是異。其大有句義者。今不取之。何以知者。下破德與類互相離。故異。若大有為類。以是一法決定不相離故。即不成因。類是別義故。實者即是彼實句義地‧水‧火等。汝今所言。於似事說為火。所假火。依異類。及火等實。皆不成故。此即總非依皆不成。
論。依類說至非類有故。述曰。下別破也。於中有二。初破。後結。破中有二。初德非類有破。後德‧類相離破。此初也。先破假火依類不成。其猛赤等實火之德。非是異德。故彼宗計。四德。謂色‧味‧香‧觸‧數‧量‧別性‧合離‧彼性‧此性‧液性‧潤‧行。水亦四德。前四中除香取重。一種。水四中除味‧潤‧重性。有九德。火一中除色‧液性故。是火等德。而異類德。今言猛赤等德非是類有。猛即中勢用作因。非念因也。亦為利。即是火上猛利之勢。赤是色德。此在於火。非是類德。
論。無共德至說火等名。述曰。顯其非理。共德者即猛赤也。雖有異類而無德等亦得說為火者。於水等中應得說為火。亦有異類德故。如似火人。以人例水。亦應不得說為似火。如汝所說人似火。似火應不依類。類無共德故。猶水等。水等返覆可知。
論。若謂猛等至此亦不然。述曰。下相離。先牒計非。若彼宗言猛等雖非類德。而不相離故。可說。以人之類。必與德猛赤等法。不相離故。可說人為火。中類離德。何得說為火者。此亦不然。
論。人類猛等至互相離故。述曰。此出非理。人類及猛德等。現見互相離故。如無猛赤調順之人。但人類無猛等德。如火及彼似火牛中。雖有猛等。而無人類。豈非類‧互相離。又見貧人。先無猛赤。後富貴已方有猛赤。或復翻此。豈非相離。故不可說假依類得成。以其人類無猛赤等德。不可說人定似於火。故知於類。或復亦無人類。故不可以不相離救。
論。類既德至不依類成。述曰。今總結之。類既德。牒初破。又互相離。牒第二破。故知不依類成。此總結非。皆有比量。思可知也。
論。依實說至非共有故。述曰。就破似事‧共法之中。上來已破依類不成。自下復破依實不成。於中有二。初破。後結。破中‧有二。初無共不成破。後在非德破。此初也等者。等取別性‧此‧彼等。隨其所應猛赤等德非共有故。
此中總非。下顯非共。
論。謂猛赤等至所依異故。述曰。此顯非共。若猛赤等一法。一頭在人。一頭在火。此猛赤等可名共法而是共有。既非共有。所依別故。依實不成。此猛赤德在所依實火等異。在人所依實火等異。非是一德而在二邊。既無共法。故知說亦不依實。
論。無共過同前。述曰。若外救言無共說亦有何失。今論主非。無共說。過同前。同前於水應名火等。以無共故。
論。若謂人火至理亦不然。述曰。下在非德破。此牒計非。謂彼救言水無赤德故。與火不相似也。人‧火雖復猛赤所依之實各別。以相似故可者。理亦不然。
論。說火在人不在德故。述曰。世間但說人似於火。不說德似火。德似火時。當猛似猛。赤似赤。德是實家德。可依說。今不在德。唯在於人。乃言假依實說。此既便依假人說實火故。若說火在德。德是德。以德相似名火依實。既說火在人。應人相似為火。不說火依實。
論。不依實成。述曰。即總結也。此中有救。及如前解依類不成亦有救破。不異前也。
論。又假必依至亦不理。述曰。上來已外道真事。次破小乘伏難真事。破前外道勝論為首。餘亦從之。今小乘等自辨真事准前立三法。故今破也。或是外道佛法共許真事。假亦不依。三。一總非。二別顯。三結依。此總非也。
論。真謂自相至俱非境故。述曰。下別顯三。初顯不依真。唯依共相轉。此真事。非謂心外實體名真。但心所取法相。言說不及。假智緣不著。說之為真。此唯現量知。性言說。及智分別。此出真體非智‧詮及。
論。謂假智詮至共相而轉。述曰。如色法等。礙為自性。火以煖為性。水以濕為性。但可知。言說不及。第六意識五識後起緣此智發語等。但是所緣說法共相。非彼自相緣著自相者。如緣張人。即應張身中諸事皆應了知。緣及張人之自相故。應量云。如第六意識緣張人時。張身中餘一切法皆應緣著自相故。所緣等。此就他宗而為此量。非謂共許。張身以多法為自性。緣彼之時但得眾法所成之人。非一‧一法能別知。一‧一法能別知。是證量故。言共相者。如言色時遮餘非色一切色法皆在所言。乃至言青遮非青。一切青皆在所言。貫通諸法。不唯在一事體中。故名共相說為假也。遮自相名得共相。若所變中有共相法是可得者體。應一切法可說‧可緣。故共相法亦說‧不及。然非是執。不堅取故。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空‧無我等理為共相。分蘊成處。色成於十。處名自相。蘊名共相一色蘊該十故。於一處中。青‧黃等類別。類名自相。處名共相。於一青等類中。有多事體。菓青非華等。以類為共相。事自相。一事中有極微。以事為共相。以極微自相如是展轉不可說自相。可說極微等為共相。故以理推自相體。且不可法體自相。可說為共相。以理而論。共既非共。自亦非自。為互遮故。但各別說。說空‧無我等是共相者。從假智說。此但行解。都無所緣真實共體。入真觀時則一一法皆別了知。非作共解。
言說若著自相者。說火之時火應燒口。火以燒物為自相故。緣亦如是。緣火之時火應燒心。今不燒心。及不燒口。明緣‧及說。俱得共相。若爾喚火何不得不得火之自相故如喚於水此理不然。無始串習共呼召故。今緣於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稱前法。如眼識色。稱自相不作色解。後起意識共相不著色故遂作青解。遮餘非青之物。遂作青解。非謂青解即稱青事。故二唯識伽他中言。現覺如夢等。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寧許有現量。此謂假智唯緣共相而得起故。自相分別故。言說亦爾。不稱本法。亦但只於共相處轉。青蓮華等。所遮故。今大乘宗自相體。都無共相體。假智‧及詮。但唯得共不得自相。若說共相有觀心。現量通緣自相共相。若自相現量得。共相亦通比量所得。乃至故言唯於諸法共相而轉。此之自相證量所知。非言說等境。故。
下文第二顯假詮功能
論。亦非離此至為假所依。述曰。方便者。所以義‧因義‧安立施設義‧善巧義。非離假智‧及言說有別所以。便施設自相。說為假智詮之所依。假智‧及詮。依所詮與彼自相相似之義說為假故。以為疏緣親不得自性自性不作解。作青即非自性。故知自性非假所依。然緣自性色。及詮故。作青解。故說自相為假所依
論。然假智詮必依聲起。述曰。下第三文總申不依真事。謂此假智及詮。必定依聲而起。如聞某甲即便緣之。或起言說。故必依聲。如作色解。及說色言。由聞他聲說之為色方能了故。詮謂等。有詮辨故。聲謂表業。雖不相離各據一勝。若爾嬰兒等。無比智。及生無色比智無。不聞他聲起假智故。此理不然。如鼠聞貓聲。及或見鵄等即便急走。豈彼能起證智耶。此鼠生前曾為貓‧鴟之所噉。今既已有比智生。定知如前還被彼殺。即便急走。生無色亦爾。無始下界曾熏習故。曾有無色界修生彼故。不爾此中唯說下界智依聲起。除無色界起故知諸智皆緣共。生假智‧及詮。詮謂等。必依聲起。
論。聲不及處此便不轉。述曰。如香‧味‧觸。根合自相。豈能以聲得彼體。聲既不及自相之處。故定知此假智及詮。皆不及彼自相而轉。猶如於聲。
論。能詮所詮至不依真事。述曰。說為能詮之名。所詮之法。俱非自相。聲是耳所得。所詮表故。今此能詮。是名‧句等。意識所緣。緣之起解。故知能‧所二詮俱非自相共相無別體。是假法故。問曰若不著自相。橫為分別。何非是執。即善心等中應有法執。如法不善心亦不稱境故。今答曰。法執之心非但不稱本質。亦不稱影像所緣緣共相法依他性者。故為執。或堅著此親分故。說之為執。此善心等緣共相時。雖不稱自相本質。而稱於影像所變。亦不橫計堅著。與法執不同。以彼影像依他性故。或比量等心緣親分。亦不相稱。若相稱者應名得體。此但非堅著此境。故不名執。若爾五境有別能緣故。有緣自相五根。及種子亦爾。本識境故。心‧心所法此是誰緣。若言他心智能緣此。應非證量。是散心故。如餘散心。此理不然。護法釋云。一切凡‧聖自證分等為證量故。安惠云。謂即諸佛他心智緣。是通果故。如通是證量修惠所攝。二十唯識伽他中云。他心智云何。知如實。如知心智。不知如佛境。此證量者。皆不起言說。及有分別智。以自相故。如五識境。餘二乘凡夫所得他心智。不稱心法自相。橫緣共相故。妄執意識故。故知。不依真事。此總結之。
論。此但依似事而轉。述曰。此總結也。定知。不自相假。依似事說。
論。似謂增益至假必依真。述曰。此顯似事非真實有。謂於自相之上。增益共相依他有法。謂一色相。通諸色上故名增益。此通三性心。及於此中遍計所執是無。自相之上妄增為有。隨情說相非稱本境。勿謂善心亦是執。不堅取故。執心必違影像相故。共相不違影像相故。能詮之聲。依共相自相。故假法不依真起。心變共相外必有體。然與自相必須合緣。如色時亦隨自相變為一共遍諸色上故成所緣緣乃至空華等。隨作青解。或於蘊法。或別緣兔角等。與有體法並合緣之。故無非所緣緣失。一切准知。又解即共相別緣亦依他性。然不實仍是有性所緣緣。今假我法者。但隨妄情。非謂別有真論說於假也。
論。是故彼難不理。述曰。總結前所明釋非道理。謂前所破。初就外宗設許真事等為難。後就小乘等共許真事為難。問曰。若爾世尊如何知共相法苦‧無常等。應不能緣二三諦等。答如佛地論第六卷中廣三解。如薩婆多五蘊自相無常等理是共相因明乃有多重。並如別處廣敘不能煩引。學者應知。
論。然依識變假似言。述曰。下顯正教我法因。依所變見‧分法。為遣所執隨情假我法言。故非真實有。
論。契經我法名。述曰。即厚嚴經。我法無體。但有其名。此非安惠文也。意易詳。故今不解。
上來雖有略‧廣二段。總是解頌上之三句。答頌前問‧訖。自下釋頌下之三句
論。所變相至類別唯三。述曰。於中有二。初別三句。後別解能變義。三句不同即分為二。此解初句也所變相者。釋頌此言。此見‧狀各各有無量故。所言唯者。是決定義。此見‧所依能變之識。體類定三。非增減故。或簡別義。如前已說。
論。一謂異熟至多異熟性故。述曰。合解下句。謂初二識。及第三識如理應知。多異熟者。謂此體總三位。一我愛執藏現行位。即唯七地以前菩薩二乘有學一切異生。從無始來。謂名阿賴耶。至無人執位。此名執藏二善惡業位。謂從無始乃至菩薩金剛心。或解脫道時。乃至二乘無餘依位。謂名毘播迦。此云異熟識。毘者異也。播迦熟義。至所知障位。三相續執持位。謂從無始乃至如來未來際利樂有情位。謂名阿陀那。此云執持。或名心等。長短分限不過三位。以異熟名亦通初位故。論說言多異熟性故不言初以狹故。不言後以寬故。寬狹何事不說也。此中意說熏習位識。若說寬時無熏習。即無用。若說狹時八地以後猶有熏習。便為不足。又但虛妄位。不說於佛。故說異熟識。是多異熟性。寬狹皆得。又為五位一異位。二乘有學位。三二乘無學位。四十地菩薩位。五如來位。異熟一名四位故。言多異熟性不說餘名。又三位通二故。又七地樞要說。
論。二謂思量至恒審思量故。述曰。謂第七識恒審思量。此說恒言簡第六識意識雖審思而非是恒。有間斷故。次審思言。復簡第八。第八雖恒。非審思故。恒‧審思量。雙簡五識。彼非恒起。非審思故。若言此實內思量。何故此不言內者。通無漏說。佛此亦緣境相故。此恒等言各所簡。如樞要說。
論。三謂了境至了境相粗故。述曰。下解第三句也。以前六識同了粗境異七‧八故。一名。問此前六識亦緣細境。如六識等。何故但名粗。答多分故。二易知故。三諸有情共可悉故。四內‧外道皆許有故。五大小乘極成故。六不共義故。七‧八二識不粗了故。此後二識亦通淨名。非所熏故。又互顯故。以上如樞要說。
論。及言顯六一種。述曰。謂前頌言及了別境識。解彼及字。及者合集義。以了識六種不同。今一名為了境。故言及也。及字雖通相違及等。今顯合集。故解及言。
上來雖別解後三句能變體。然未解釋能變之義。故今應說。於中有三。初牒烈數。次依標解。後總料簡
論。此三皆名至能變有二種。述曰。初牒能變列其數也。束三能變二種。即以二義能變也。
論。一因能變二因習氣。述曰。次依標解為二文也。此言因者。即所由故。謂種子也。辨體現為現行生之所由也。此名唯望現果為名。據理而言應名果變。種及現行所引生故。今望果現行因故。變者。是轉變義。在三能變異熟中。顯所依能持之識。所有等流異熟二種習氣是也。言習氣者。是現氣分。熏所成故名習氣自性親因等流種。性招感名異熟種。一切種二種攝盡。士用‧增上。於此二中施設立故不說之。謂因即能變能變。謂此二因轉變類種同類現行。及異熟果故。
論。等流習氣至熏令長。述曰不以等流所變之果顯其自性。但舉等流能變之因以顯體。義顯所生通諸有三性之法。各自種子所引八識。各‧各自果名種子是也。等謂相似。流謂流類。種子與果性同。相似等。果是彼類名之為流。即從等所流。從因為名。故等流。即等之流。士釋也。即名言種子。是等流習氣等流習氣等流非因名。故等流習氣業釋。以第八識能熏故。唯說七生。七唯無記六通三性
論。異熟習氣至熏令長。述曰。前等流因緣種。其所生果即通八識種。此異熟因增上緣種。即是分熏種子。不以所生異熟之果顯其因性。但舉此能變之因以彰體。義顯所生除第七識。可通餘識。及五蘊無記之法此體唯通善‧惡二性無記。前因因‧果皆通三性第七識無記。非異熟因。勢力羸劣感果也。此非異熟覆性故。第八不能熏。此中皆不說。能變即是種子轉變生果。果通種子。及與現行種子亦相生故。瑜伽五種子七義云。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剎那。舉能熏。意顯七識現行法。亦為因。亦名能變故二習氣各舉能熏。諸因緣辨體生果者。名能變故。轉變義通現‧種也。種因變唯在第八。現因變通餘七識。不我見種子。離此二無別體故。於名言中別離出故。不能別招後果生故。言異熟者。如前已釋。異熟習氣。唯士釋。果是異熟。因名習氣。故第八唯果變而非因。種子因變而非果。現七識亦因亦果能變。前六識異熟無記心等。同第八識果能變。非能熏故。至下當知。問既現行能變種子何故非果能變。對誰名因。答此中果變。謂有緣能變現義。故種子非。若是果而能轉變種子亦是。今論但說有八識現種種相。故知。但現行果法果能變。由以現名能變故。種子但以轉變名變。三熏習等下自說。
論。二果能變至現種種相。述曰。即前二因現果。謂有緣能變現者名果能變。非所生皆為果。不爾種子應名果變。自相生故。此果能變自證能變現生見相分果。此言變者與前不同。是有緣變。現為義。識中種子果之所變所緣故。由前等流能變力故。八識三性因緣果生。由前異熟能變力故。除第七識餘之七識無記果生。舉因顯果。無記法體羸劣。要等流異熟二因生名果能變。餘則不爾。種種相者。顯相應等見‧分法。五蘊一言種種也。若種子轉變名變。若第八識現名變。能熏七識二變名。此前所說並在因位有漏之心。若在因位無漏之種。唯第六‧七種及現行等流因果能變。若佛果八識現行等流果能變攝。以在不熏習故。其諸種子能變類種。及現行故。三界具幾如理應思。
論。等流習氣差別而生。述曰。後總料簡。前能變等流習氣習氣種子也。必有其果。未知生何。如何生果。能起何果。三義。今顯所生通於八識能為因緣生八識也。體。謂體性。相。謂狀。自證‧見‧相俱為識。
論。等流果似因故。述曰。顯是何果。釋等流義。為因緣生因緣之法必性故。
論。異熟習氣至立異熟名。述曰。前能變中言異熟習氣。既是種子。未知生何。如何生果。能起何果。今顯增上緣不親生故。所生異熟者唯第八識增上緣生性不同故。唯第八識是總果故。是果之主餘果方生。主引生故。由強勝業引總果故。餘別弱方能生果。據其勝業名引。引餘生故。報亦名引。引餘果故。業勝名引。果無間故說恒相續。由恒相續。及是引果立果熟名。餘法亦爾。
論。感前六識有間斷故。述曰。顯異熟因所生未盡。即明亦感前之六識。俱增上緣。此是別果。故業名滿。引如作模。滿如填綵。以此六識第八識異熟起名異熟生。以非是主。有間斷故。不名異熟。成圓果事。具足事。名之為滿。亦通因果。皆有滿義。業勝名滿。
論。即前異熟至果異因故。述曰。釋生何果。言異熟果。及釋異熟是善‧惡果無記故。別從總稱二種異熟果。即由如前所說理故。其第七識異熟種之所引生。因位唯染。果無漏故。問六識報者非直異熟異熟生者。三性法應異熟生。並從真實異熟起故。答曰。不然。對法五說。若法是異熟。從異熟起者異熟生等唯從彼起。不是異熟故不名異熟生。若爾即異熟從自前念‧及種起故。應名異熟生。合具二義故。答曰。可然。如瑜伽三有心地廣說如彼。今應義釋。若法異熟異熟起。無間遍者異熟。名異熟生。若法異熟異熟起。有間不遍者名異熟生。不名異熟。若法非異熟有間不遍。雖從異熟起。不名異熟。不名異熟生。若法有漏依異熟者。可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漏種子皆名異熟生。由是無漏種子不名異熟生非有漏不性故若法有為依異熟有。不名異熟。名異熟生無漏並名異熟生。故五七云。二十二根一切有異熟種子。由是佛果無漏法異熟生。若法緣合與本性變異而熟果始能生。名異熟生。即一切有為異熟生。故知根異熟生佛果無漏諸有為法。皆名異熟生。今五義中取第一義。唯第八識。不取於餘。
論。此中且說至非謂一切。述曰。雖異熟果七識有。今初能變異熟我所藏故。持染種故。名異熟。非一切所感者皆初能變。持雜染種。即顯善‧惡業果名識。能變果識者。顯此非是能變中因能變也。不能熏故。我愛執藏。顯初名也。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易而熟。或異類而熟。或異熟因所招名異熟果。前文解。第三‧第四依士釋。或業釋。異熟即果故。然下十因五果處。彼自料簡故今不述。如第八卷。此中所言異熟生者。一切色法非第八品亦異熟生。此但舉心為勝故。
論。雖已略說至其相云何。述曰。初三判本頌云。前四頌。明唯識相。於中有二。初一頌半略外難。略標識相。上說訖。下有二行頌半。廣明識相。於中有三。初有四行頌半。廣前三句頌。明三種能變識相。次一頌正辨唯識。廣前彼依所變。下有七頌。廣前句頌。釋諸妨難
問頌文何故如是次第。答曰。宗明唯識。若不了知能變體。何以能解法皆識變。雖了能變‧及法唯識。義猶未盡。理更須彰。故為三段如是次第。復於能變四半頌中。初有二行半頌。解異熟識初能變相。次三行頌。明思量識第二能變後有九頌。釋了第三能變。依境‧行‧果判文准此。世俗諦中分判之故又三釋云。三分。上一頌半。略標離無別我法。辨識相訖。次有三行頌半。廣明唯識若相‧若性。釋諸妨難。此中有三。初有五頌半。廣解唯識若相‧若性等。廣顯下四句。次有七頌。釋諸妨難。廣顯句。後有一頌。明唯識性。初一頌半。所明是所執無。依他有。今明圓成性。此廣之中然初二段。宗明依他世俗諦理。後之段。宗明圓成勝義諦理。就初五頌半廣明唯識中有二。先以四頌半辨三能變。次一頌正解唯識能變之義。辨三能變中。初二頌半解初能變。初中有二。初結前生後以發論端。次依所問舉頌正答。此即初也。准下長行釋即分為二。初釋頌文廣明三能變。第二總為分別八識一‧異等義。
論。頌曰初阿賴耶識阿羅漢位捨。述曰。三師俱云。初二行頌半解初能變中。本頌以十門解釋。一自相。謂初阿賴耶識二果相‧謂異熟三因相。謂一切種。四所緣。謂執受處。五行相。謂了不可知者。即於所緣行相差別之義。既無別用。故非別門。若別開者。束五受相應中攝。俱心所故。六相應。謂常與觸作意受想相應。七五受。謂相應捨受一相應言通二處也。八三性。謂是無記。九因果譬喻。謂恒轉如暴流。十伏斷位次。謂阿羅漢位捨。等亦如是者。俱心所例同於王。非是分別第八識也。長行有二。初八段義釋此頌文。後以十理‧五經證此有。八段義者。初之三相一門所緣行相一門明。義相順故。餘門各別。七門正解義。一門別解等。於初八段等中。文復有二。初以八段別解本識心王心所。後以有漏無漏二位。總明本識心王‧心所。其前八段若解本識唯七門也。至下當知。頌致初字。即是顯三能變之中第一能變。或別釋頌文復分為三。初別釋頌文。次釋識異名。後以十門無漏辨。至下當悉。分為二者。於理為勝。
論。初能變識至名阿賴耶。述曰。第一合解頌句。即是自相因相果相。於中有二。初略三。後廣分別。就略解中有二。初三相。後總結之。三相中。先解自相。次解果相。後解因相中有三。一顯藏義。二即頌名。三釋妨難。此即初也。此識總於大‧小乘教名阿賴耶。下第三卷。大‧小乘經有證故。非此阿賴耶大乘獨有。
論。此識具有至執藏義故。述曰。此釋藏義。通含三種。攝論第二云。謂與染法互為緣故。為染末那所緣義故。此即略標。
論。謂與雜染內我故。述曰。能持染種種所藏。此識是能藏。是雜染法所熏所依染法能藏。此識為所藏攝論二等云。非如大等藏最勝等中即能所藏。彼論又言。為染第七等之所執藏。以為內我執藏義。此論云。謂與雜染互為緣故。解能‧所藏諸有漏法皆名雜染。非唯染法。梵云吉隸爍。此名雜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有情執為內我故。解執藏義。唯煩惱障義。非所知障義。不爾無學此名。此不別執為其我所‧及與他我。名內我。此即正解阿賴耶義。阿賴耶者。此翻為藏。藏三義。如論已說。義雖三。正取唯以執藏為名。不爾二乘‧八地菩薩此名。三名闕不得名。若爾七地已前。二乘有學無漏心。我愛不執應此名。至下當辨。
論。此即顯示至所有自相。述曰。此即頌名。故今結言此即顯示初能變所有自相自相者。相也。但言藏識業釋。藏即識故。
問言與雜染互為緣者。說為能藏即是因義。言為所藏即是果義。因果之外豈更無別相耶。
論。攝持因果自相故。述曰。是總。因果是別。自相攝持因果二相體故。攝是包含義。包二為一故。持是依持義。以總為別所依故。別為總所包。總為別所依。故名攝持。又無總。攝二為體。二是總義。總是義之體。體與義為名之為持。攝二義為體名攝。問若爾自相應是假有
答此亦不然。有條然因‧果兩相合之為自相自相可成假。既離自相無別因‧果相因‧果相體之上別義說之。故非假也。
問前言第八有三位名。何故於三能變之中。乃舉異熟果相之號。於別釋中遂致染分藏識之名。
論。此自相至是故偏說。述曰。此釋妨難。三能變中舉異熟者。如前已解。今二義阿賴耶自相三位。以彼藏名三位之中初位所攝。自從無始乃至七地二乘有學最初捨故。又以是名我執所執。過失重故。雖染分名亦通異熟異熟名望此仍輕。以此藏名通二種義過失之重。故今偏說。
論。此是能引至說名異熟。述曰。自下解果相。即頌言異熟也。於中有四。一顯異熟義。二簡他宗。三即頌名。四釋妨難。此即初也。謂此識是能引諸界‧諸趣‧諸生。總善‧惡業異熟果說名異熟。此意說是總業之果。明是總報故名異熟簡別報果別報果者。但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故。
論。離此命根不可得故。述曰。此簡他宗。顯離本識無別異熟。謂若離此第八異熟識。有別命根。及眾同分等。等者。等取或執別有窮生死等。恒不斷相續生滅。殊勝真實異熟果體。不可得也。即薩婆多命根眾同分異熟。破地部等離此別有窮生死蘊。大眾部根本識上座部分別論者。別有分識等。為勝異熟果不可得也。返顯不離本識恒時。相續。勝異熟果。可得之義。恒之言。已顯相續相續之言。更何所顯。恒時簡間斷相續簡常。故無失也。勝異熟者。顯異熟異熟生法異熟故。破命根同分如前卷末解。然有量云。第八識命根同分。能執持異熟果不可得。非第八識故。如外色等。然彼本計六種轉識執持身。今此亦簡謂異熟。彼非異熟。不極成故。
破離第八有生死等。亦不成者。如下第三卷中廣解。成第八識執持者。如下十證。攝論第三末等。皆當解釋
論。此即顯示至所有果相。述曰。此即頌名結上頌中異熟果相。
阿賴耶他那名亦是果相。獨言異熟有何意耶。
論。此識果相至故偏說之。述曰。此釋妨難。此識果相雖多位者。如前三位。或復五位。故言多位。言種者。即五果中。四果。除離繫果此可具有。謂前望後為等流果心所望此心王士用果種子生時亦名士用。故論下言如俱有因得士用故。亦名增上果異熟果可知。三。除士用果五蘊假者所得名士夫果。本識三‧四果故言種。此識果相雖多位‧種。以異熟之名一寬‧不共故偏說之。三位通二位。五位四位。故說言寬有餘三果。可通餘法。唯異熟果不通餘法故言不共。此諍異熟故偏說之。此明有漏八心品。除取餘三分。并自種子。為果相體。餘分‧及餘種。非真果。以不恒相續故。或此唯現為果相種相隱故。據實而言。現‧種俱通果‧因二相。然種果狹。唯果故。因相亦通一切種子。然今此文。三相皆唯取現行識。
論。此能執持至名一切種。述曰。此第三解因相。頌言一切種也。以現行執持諸法自‧他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釋因相義。此第八識所執諸法諸法之因。今說亦是此識因相。即種子識。今望能持且說於現。三相皆唯現行之識。所望義別。實無寬狹。實通現‧種。故下論文。一切種相分別。即通一切三性種子。其第八識若現‧若種。皆是因相現行為種等依持之因。種子即是諸法因緣。皆因相也。問何故果相異熟法因相通耶。答餘法非異熟故。餘非果相諸法皆為因。因無別名。故現‧種皆因相。此即通出因相之體。三相寬狹有別。自相因相一切法異熟。約互為緣果相亦通。三相一種(如樞要說)。
論。離此餘法至不可得故。述曰。此簡他宗譬喻師等。如五說。彼計。中有心‧心所等‧及四大種種子。心‧心所中有種子等。以於有色無色界生時。互能持種故。及假類能持等如下十廣破。今量云。彼不能持一切種子。非第八識故。如外色等。返顯第八能執持義。然執持義。下執受中自廣說
論。此即顯示至所有因相。述曰。即上頌名。
問曰。因相六因十因皆是因相。此中何故但說現行
論。此識因相至是故偏說。述曰。下釋妨難因相種者。謂為同類因前後自生故。亦為俱有即是種子故。如下自說現行雖望種非。種望之是。如四小相望本等。又亦為相應因心所法故。今於能作因中辨種因。是不共故。於十因隨義可解故論說言因相雖多不共。又不須於六因十因為論。但通因相。謂依持因‧生起等。但種之能不共餘法。餘不能功力。非是共故。是故偏說。
下第三結。
論。初能變識至三相。述曰。謂此體變為見‧相狀。又亦為清淨種依。或為等流果等。或為同類因等。體上所有義相非一。故言雖多。以自證分但三義。略說三相
論。一切種相種子。述曰。下第二廣上三相。於中有三。初發問。次廣釋。後總結之。此即初也。
上來雖言能持法種與法為種。仍未盡理分別種相。故今應說先發論端。自下廣釋。初出體等。以十門分別種子。後第二辨熏習相。
論。謂本識中至功能差別。述曰。此出體也。言本識者。顯種所在。簡部師色‧心等持種。親自果。簡異熟因。望所生果非種子故。要望自品能親生故。功能差別。簡現行七轉識等。望所種雖是因緣亦親生果。是現法故。非名功能。故以功能種子相。
第二一‧分別
論。此與本識至不不異。述曰。種望所依及所生果為不一異。此即立宗
何所以然。
論。體用因果理應爾故。述曰。本識是體。種子是用。種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之二法如是。不不異。本識望種。四出體攝相歸性故皆無記。種從現行望於本識。相用別論故通三性。若即是一。不可說因‧果法有體‧用法。若一向異。應穀麥等能生豆等。以許因果一向異故。不爾法滅應方有用。以許體‧用一向異故。用相似氣勢必同。果‧因相似。功能‧狀貌可隨順。非一向異然瑜伽決擇第五十一末‧五二末廣說。而彼但言種望現法即是中因望果義。非唯種子本識義。彼約因‧果門。此亦體‧用門。
清辨等宗‧譬喻師等。第三問答辨假‧實門。如生望法非一異。即說生為假。種望於法非是一異種子應非實。
論。雖非一異至非因緣故。述曰。假法。如龜毛無法。非因緣故。種子望法即是因緣故體實有。問等既如無。應非行蘊攝。答法施設故。故是行蘊收。然法非果。生非是因。即於法上施設故。亦有唯於現行等法。或種上立。故例不同。種子現行。因‧差別故。
論。此與諸法至是假非實。述曰。此安惠等難。問等與法非因果。不可例同於種子者。此與諸法既非一異因果故。等是假非實。瓶為假果體。等為因故。
論。若爾真如至真勝義諦。述曰。此論主質。如與諸法既非一異。應是假有。如種子故。真如法性。與一異如前已解。故得為喻。此難清辨‧安惠等。設彼救言。真如亦假。不起故。如空華。許則便勝義諦。真勝義諦若許無者。約誰說有世俗諦耶。何涅槃。而有造修求成佛等。蘊‧處‧界等通真‧俗諦真如唯真名真勝義
自下第四二諦分別。問真如非假是勝義有。種亦應然。實有體故。
論。然諸種子至不同真如。述曰。謂此種子世俗諦說為實有。不同真如真如勝義勝義種子不然。非唯勝義。亦通世俗道理世俗故。今顯勝義。故說唯世俗。非不通勝義也。又依瑜伽勝義非安立諦。故種言唯。勝義。據實種子亦通勝義。又於俗諦中可名實有。推入勝義虛妄假法真如隨在二諦皆實。勝義亦是實故。若非安立一種。此即諦唯。不通真故。若立四勝義。此是實唯。勝義諦假故。此助瑜伽會於此等瑜伽並有誠文同此。此則通一切有漏無漏種子。義皆同故。
第五有漏種子本識何分。即是四分分別門也。
論。種子雖依至分非餘。述曰。此種雖依異熟識體。即是自體分也。亦非見分見分一向緣前境故。是自體分義用別故。非受熏故。此言種子依體。即是所受熏處。不可見分餘熏。種後便自體分住。此依附。即體。若據別攝。分攝。非見等攝。即是見分自證差別功能。以為分。非是緣於自證分體。若不爾。即無證自證分。又說見分但緣外故。
何故不是自體分攝。
  論。見分恒取此為境故。述曰。此護法釋。見分恒緣故是分。即是功能義分。故成相分。真如亦是識之自證。應為分。真如實性攝故。既稱無相不同種子種子非是實性故。故為分。真如但是識之性攝。體實無相見分唯不緣識體。若護月師。今解。無色界以無內身色先厭色故。且緣種。隱器不論。瑜伽文非盡理也。若舊相傳護月師。唯種依識見分而住。自證分緣唯三分故。瑜伽說。生無色者第八唯緣內種子者。自證所緣境說。既爾生無色不還聖者等第八見分。緣何為境。必不生欲‧色界故。雖當不生。許通緣故。如下當辨。
自下第六三性分別
論。諸有種至無記性攝。述曰。此有漏種與本第八體無別故。性類是同。無記
論。因果俱有至亦名等。述曰。能所生法皆通等。故通三性。謂此種子能熏現行之因。及後所現行之果。皆通三性。故言因果等性。即是功能差別門說。非依體門無記。如前已說。
問何故爾。答不相違無記不違善‧惡品故。對法三末。及第四初。等起即是種子。此三性同。及瑜伽論十六云。謂十八界決定差別種子。廣解種子稍勝餘文。
此辨有漏種。無漏種云何
論。諸無漏種為善。述曰。此無漏種異熟識性所攝故。故非無記體性不順本識體故。體既不同。不可相即。又性類別。能治‧所治漏‧無漏殊。不可相即。故一性言。義乃合通體‧類二種。既不從識名無記性。此為何性。因果俱是善性攝故。為善。若法爾種。前念同類因本性是善。後念等流果。是善亦然。乃至後生現行果。亦爾。既法爾力非第八性之所攝故。善性過。此即種子未熏習位。類相望如是義。若後熏習。由見道前聞‧思等熏。令其增長。雖有漏因增上緣中為果增長。然亦名善。見道已去理顯可知。故唯善性非惡‧無記法爾一切無漏之法。順理。違生。惡‧無記
問曰。無漏與識性類別。不得隨識名無記無漏不同。應非隨識名異熟。為此義故次論問。
論。若爾何故至皆異熟生。述曰。第五十七決擇分說。二十二根一切有異熟種子。又一切異熟生。此為二問。一異熟種。二異熟生
論。雖名異熟至名異熟種。述曰。此諸種子雖名異熟。而非無記。何故爾也。體非異熟。由所依識是異熟故名異熟種。
若爾此等體非無記無記故應名無記
論。性相眼等識。述曰。如眼等識性相依。從根為名但名眼識。即士釋。依眼根識名眼識也。不可說言識依眼故亦名無記。應返質云。無漏依識名異熟。亦令從識名無記。識於眼名眼識。應亦從眼名無記。此既不爾彼云何然。故無漏種不名無記。此除無漏。即齊義解
不齊釋。
論。或無漏種至所攝異熟。述曰。此無漏種由熏習力轉變成熟。與本種異立異熟名。即轉變已而方成熟現行。非如善惡而為因故。所招無記性所攝之異熟。非是因果性別云異。果起酬因說為熟之異熟也。此佛果無漏種。又設除佛。此中但言經熏習氣。非未熏時變異成熟位。所以者何。如前已解。如眼識等。即唯類未熏時義。今此中解即熏已位。又復前解通熏‧未熏。此解但據已熏之種。據顯偏說。又前解通熏已‧未熏。今解據三家種子無諍義。法爾不許故。若言熏者諸皆許故。前約本有等義。此約新熏等義。故文差別。故瑜伽論二十二根皆名異熟。無處而言皆通無記。不可為難。意諸論未詳。古昔文抄皆須毀棄。
第七新熏‧本有分別。於中有三。初本有。上古已來多說此。今護法論師。敘近者護月等義。
論。此中有義至不從熏生。述曰。於中有四。標宗。二釋難。三引證。四立理。此即標宗。一切有漏無漏種子法爾有。非是本無今從熏生。
論。由熏習力但可增長。述曰。此言即是論第二子段也。諸論言由熏習有。此謂增長。非新成故。此本有寧異佉彼是常故。此生滅
自下第三引有漏無漏本有經等。
論。如契經說至法爾而有。述曰。自下第三引證三也。初引有漏無漏通經。次引唯無漏經。後有漏例同。大莊嚴論亦引此經。名無盡意。此即三乘通信之經。毘婆沙等前分亦此文。既言無始時來種種界。故知。有漏無漏種子。皆是無始法爾而有。其惡叉形。如無食子。落在地時多為聚故。以為喻也。
論。界即種子差別名故。述曰。此中言界。界即種子差別之名。故知種子法爾有。
此下第二是阿毘達磨經。即大乘通用。
論。又契經說至界是因義。述曰。此證種子無始有。如下解。此合經。
此下所引。如瑜伽率第三卷說。
論。瑜伽亦說至新所熏發。述曰。此故知。有漏無漏種本有。然新染淨熏發之中。有漏淨染熏於有漏本有種增。有漏淨及無漏。復發本有無漏種增也。
又第三卷次前上文。
論。諸有情類至菩提種子。述曰。法者道理義也。有般涅槃之義。名般涅槃法。此中意說。有漏無漏名具。非無法爾種而可具足‧不具足。故即二論證有‧無漏種皆是本有
論。如是等文誠證非一。述曰。此則曲有漏無漏法爾經。
論。又諸有情至不由熏生。述曰。此第二引論通證。即是楞伽第二卷。無上依經上卷。善般若第一卷。大般若經第五百九三卷。說前種姓大莊嚴論第一卷末種姓品。及此瑜伽十一聲聞地。皆說有五種姓別。故應有法無漏種子。不由熏生。
論。又瑜伽說至是種非現。述曰。第二偏引無漏本有。即瑜伽論七卷二十二根中。地獄成就三無漏根種子非現。
論。又從無始本性住姓。述曰。此持‧戒經菩薩地並是。第一種姓品云。又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本性住姓。即是菩薩本性住姓。彼有六處言。取唯第六處阿賴耶中有此種故。
論。此等證至不從熏生。述曰。即無漏此三文。無漏種法爾本有不新熏生。
下准有漏法爾有。
論。有漏亦應至不別熏生。述曰。無漏種子無始不起。論誠說有法爾種故。有漏種無始曾起故。分明別說之教。設無上通證有漏論者。准亦應有法爾種。
上雖引經。此有何理。
論。如是建立因果不亂。述曰。第四立理。即諸法種子初但物。後生果時可無雜亂更有新熏。或新熏者。種子便多。後生果時從何種起。新熏‧法爾功能既齊。生‧不生因果便亂。若二種子共生一芽。外麥‧豆等例亦應爾。若新一種理亦不然。不可初熏後不熏故。比量齊故。如我所立因亂。然無漏種增長位名本性住姓。後增長已名所成姓。有漏亦爾。本有未熏本性種。後熏增已名所成。若新熏說何以為本性種。本有無漏種子者。見道如何生。
自下第二新熏。即勝軍祖師難陀尊者義。
論。種子皆熏故生。述曰。於中有四。一立宗。二釋難。三引證。四解違。此第一也。一切有漏無漏種子法爾新生。此第一立宗也。
自下第二釋難
論。所熏能熏無始成就。述曰。非無漏能熏無始有故。有漏種子無始成就即是難陀會前所引一切無始有漏種文。
論。種子既是至花熏故生。述曰。此種子者。習氣異名習氣之法必由熏有。如胡麻所有香氣華熏故生。西方欲作塗身香油。先以香華和於苣勝。聚之一處令便極爛。後以押油。油遂香馥。故攝論第二說華熏苣勝。非華習氣不熏苣勝。苣勝之氣而是本有。故諸習氣必由熏生。此即理也。
次第三引經證也。
論。如契經說至之所積集。述曰。此經中。不言不由染‧淨熏習諸種積集。故知諸種皆是新熏。此引即是界經也。
論。論說內種至或有或無。述曰。攝論無著云。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等熏習果生非道理。故無內種不由熏有。外種華熏苣勝香氣是有。從炭‧糞‧毛。生苣勝‧青蓮華根‧及蒲。非彼俱生‧俱滅互相重習。苣勝等生外種或無熏習。
論。又名言等至必藉熏生。述曰。此中即是教申理。其名言等三種熏習。總一切有漏種盡。彼既由熏其種方有。故有漏種必藉熏生。不爾名言等應攝種不盡。以法爾種非此攝故。
上來所引有漏種證。次第無漏種證。
論。無漏種生亦由熏習。述曰。此即立宗
何以知者
論。說熏習至而熏起故。述曰。等流正法正法法界平等而流出。從正智次第生故。攝論第三卷出世淨章中。說熏習聞淨法界等流正法。而熏習起故。又瑜伽論二說。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與此文同。
論。是出世心種子性故。述曰。又攝論說。地前既是有漏。為出世法種子性。故知有法無漏種。唯以有漏見道因故。
四大段解眾文違。若新熏如何五種種姓差別
論。有情本來種子有無。述曰。本未熏故。如何說有五種姓別。
論。但依無障建立。述曰。即是煩惱所知障有無建立
何以知者
論。如瑜伽說至如來種姓。述曰。五二說。於真如二障畢竟不可斷者。立為不般涅槃法性。唯不可斷所知障者。一分立為聲聞種性一分立為獨覺種性。此如何別。障雖齊有利鈍。於煩惱斷修習差別故。煩惱所知二障皆可斷。即立此為如來種姓
論故知本來至非無漏種。述曰。以文證理故依障立。非無漏種子有無
上來即會前種姓文。若爾成就三無漏根是種非現瑜伽文等如何通。
論。所說成就至非已有體。述曰。約煩惱等可斷之義。說後無漏種子生名成就。非無漏種未熏之時有體性。
三師護法自意。難破前師。
論。種子各有類。述曰。有漏無漏各有類。於中有四。第一立宗。第二引證。三破斥。四總結。此即初也。
論一。者本有功能差別。述曰。此文即是種子體。
自下引經。
論。世尊依此至廣說如初。述曰。此引經證同護月也。
論。此即本性種。述曰。法爾有故。
論。二者始起至熏習而有。述曰。此出種體。
論。世尊依此至熏習故生。述曰。此引經證於不言如前引證。此後自會。由彼亦非新熏證。故不指也。
論。此即所成種。述曰。新熏生故。
自下第三破斥。有二。先難本有。後破新熏。難本有中有二。初引經成理難。後結違諸教難。
論。若本有至為因緣生。述曰。引經成理中有五。初總標彰難意也。至下當知。
論。如契經說至亦常為因性。述曰。第二引教成前理。此引阿毘達磨經也。諸法識藏。能攝藏也。謂與諸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二為彼所依。識於法亦爾所攝藏也。謂諸轉識阿賴耶亦為二緣。一於現法長養彼種。於後攝植彼種。互相生故。所生為果。即顯互亦能為因也。常為因性者。顯此二法更互亦常為因。顯非異此而因也。故常言亦通果。常為果故。於果說互。於因說常。略故也。如大乘第二卷說。瑜伽師論五一中廣說其相。
論。此頌意言至互為因果。述曰。第三釋頌顯前徵。總釋頌言成因緣理
此由未顯。何以得知互為因緣是此經意。
論。大乘說至互為因緣。述曰。雜染法三性。即一切有漏法。餘七識品既為能熏亦所生故。互為因緣
論。如炷與焰至互相住。述曰。舉增上緣因緣義。如燈炷與燈焰展轉生燒。由炷生焰。如種現。由焰燒炷。如現熏種。故名展轉。此顯三法。如蘆相依。為俱有因。二法為喻。喻因緣義。
論。唯依此二至不可得故。述曰。唯種與現實名因緣。除此所餘因緣無故。不以現行七識望第八現為因也。但取種子望後為因。又此中望體。因緣體盡。若望果別。亦種子生種子。豈非因緣。由是此中但約體說。又不盡。不無漏故。
論。若諸種子有因緣義。述曰。第四結上無因義。本有。即二相無因義。
若彼救言但熏增長名曰因緣
論。非熏令長至為因緣故。述曰。第五重破伏難。初之句牒彼計非。次三句難。勿善惡業與異熟果因緣故。汝言諸法各但一種。若異熟果‧因。但是一種生。善‧惡業現行熏果種增時。善‧惡業與果應為因緣故。又汝若言善‧惡業一種生。異熟果一種生。各一種者。而異熟果現不自熏。但善‧惡業現行熏。令果種增長。其種本有。業於果種能令增長應名因緣。如自業種。但令增長因緣故。或復名言種。應是因緣。既非因緣故。非增長名曰因緣。果種。如種亦增長故。故非本有。亦有新熏。若爾設俱新熏。豈俱新起俱名因緣。並新生故。此難不齊。如無記心熏無記種。復善‧惡業自熏自種。親辨體故。故是因緣。但緣資彼無記種子故非因緣。汝之種子俱不辨體。但資增長。不辨體齊。故應俱是因緣攝也。然觀本意後解是本。今難本意。由是義顯應現行本有種不名因緣。熏增長故。此本有種唯以類為其因緣。既爾此因應不生現。有新起種生故。此義應思。然以種類同於新亦因緣攝。不同本有故彼非因緣
論。又諸聖教至理教相違。述曰。此下第二違多經失。違聖教說種由熏生。故與理教相違也。前者理。後違教故。
自下第新熏。
論。若唯始起至應不得生。述曰。此下第二破立新熏。於中有五。一正難本宗。二乘廣破分別論者。三申正義。四釋相違。五總結。此下即初也。有為無漏見道等。無本有種。無因緣故。應不得生。量云。汝初無漏不得生。無因緣故。如免角等。
若彼救言以世第一法為其因緣有漏法中此為勝故。此不然。
論。有漏不應至生有漏故。述曰。此二相違。如何有漏對治因。無漏法有漏因。今以理徵。有漏無漏無漏生有漏。許漏‧無漏得相生故。如有漏善無漏無漏不得有漏相違者。如何有漏無漏。此初無漏無因緣亦有何妨。答曰不然。佛說一法因緣生故。無因生便非釋種量云。汝初無漏心。無漏種因緣生有為無漏法故。如後無漏法
論。許應諸佛不善等種。述曰。若許有漏無漏。則無漏生有漏。許便諸佛有漏復生。此中亦有學聖者對治生有漏。然以世尊全是無漏故但舉之。非餘無也。外曰不然。以勝劣故。劣可為勝因。勝非劣因。若爾不善應為因。又若相違得為因者。等應為不善等種。小乘可爾為同類因大乘不然故以為難。
自下第二破分別論。諸邪分別皆名毘婆闍婆提。即大眾說‧出世‧雞胤四部。因諍無漏無因緣故今亦敘破。本即大乘唯說新熏心溷師等。名分別論。亦是說。
論。分別論者至非無因生。述曰。於中有三。初敘宗。次他。後解。此初也。彼計。無法爾種。心性本淨。離煩惱時既體清淨無漏因。如乳變為酪。乳中有酪性。木中火亦然。此立宗也。無垢稱經此說。
論主問。
論。而心性言彼說何義。述曰。下他也。於中有二。初問彼經意。後別以理徵。
論。若說空理諸法種子。述曰。下別徵。於中有二。初空理非因難。後起心非淨難。此即初也。此中空理即是真如。空非心因。常非種子故。
彼若救言常為種子於理何妨。
論。以體前後無轉變故。述曰。即復難言。此真如體既許為因。應取‧與。以體前後無轉變故。無取與故不為因下六義第一剎那滅即簡真如。非心因緣生滅取‧與故。一切無為所緣緣此亦妨。因緣不然。親能辨體力生故。
論。若即說至而體常一。述曰。下心非淨難。有八。若言心性即是心體。體能緣法此中說心。應同數論謂彼大等相雖轉變。而體常一。此有漏心相轉為無漏。以無漏心體無漏故。非前體滅故言性常。失前有漏得無漏相故名相轉變
若言前無漏體滅無漏體生。此亦不然。以有漏為相性是無漏者。難云。
論。無記心又應是善。述曰。以有漏善心性淨故。不善無記亦應名善。心性淨故。如有漏善
論。許則相應。述曰。若許有漏不善心等體性是善。相應法故。等心所相應。若是無為已如前說。亦無過失。共許法性真如善故。非有善心等故。以心相應善故。此中應敘諸師立善各有幾種。如別抄說。若如色‧聲等。此是何法。若是不相應。亦非心性。若是色法。故非心性。若說心‧心所。必等心所相應。量云。汝不善等心等心所相應。許有為淨類攝故。如餘無漏善心等。
論。不許便應至況是無漏。述曰。又若不許此等者。應非善心等故。如染色等。此不善心等尚不名善。況是無漏。此即成立不善無記心性非善。
彼若救言有漏善心。等俱故可無漏不善無記等故非淨者。
論。有漏善無漏為因。述曰。自下正難。有漏善心。性非無漏。名雜染故。不善等。此雜染言通一切三性有漏法得為因也。言雜染者。為諸煩惱所緣縛義。又此有漏善心。不無漏為因。是雜染故。不善心等。或可總云。有漏善心性無漏。不無漏為因。是雜染故。如心等。此有法極成。誰許有漏善心性無漏。故如前所說為善。
何故有漏不得無漏因
論。勿善惡等互為因故。述曰。為因何事。宗故。非親生故。性相違故。
論。有漏不可得故。述曰。又難相違得互為因。有漏心性無漏無漏心性應是有漏。以相違故。如有漏性。若有漏性是無漏。非無漏心性有漏差別所以不可得故。若勝劣故劣可勝性。非有劣性。以勝劣故劣勝性。以相違故。劣勝性。是對治故。勝性。
論。又異生至應名聖者。述曰。心性即是無漏。諸異生無漏現行。許現行有漏心性淨故。如等聖。應名聖者
論。若異生至無斯過者。述曰。牒彼救言。由相有染不名無漏者。
論。則種子性相同故。述曰。自下正難。種子亦應由相有染不名無漏。何故彼論說諸異生唯成無漏種。不言成現行現行種子性之與相皆類同故。
下申正義。外人問曰。若爾心性淨者。此是何法。
論。然契經至真實性故。述曰。下解也。即心空理真如是心。心性淨者真實性故。勝鬘經中具說此義。其對法論第三轉依中。解轉依真如說為本性淨。以起煩惱覆此淨心。今斷染惑證淨心性故。
論。或說心體至名性本淨。述曰。或依他心體非煩惱名性本淨。以煩惱相應惑心擾令斷客染心解脫。如瑜伽四說心所等亦爾。
論。非有至故名本淨。述曰。心性者。真如也。真如無為非心之因。亦非種子果法。如虛空等。故非有心性無漏本性淨也。
論。此應信至類此應知。述曰。自下第三申其正義。應信本有無漏種子。至解脫分善根已去名勝進位。但熏增長。復熏成種。謂見道。且如無漏既有本有及與新熏。有漏法種類此應悉。已如前說。
四大段。外問經‧論等妨難新熏難言。論說內種有熏習。此如何通有本有故。
論。諸聖教中至本有種子。述曰。自下第四釋相違也。若本有此義難通。我兼本有有妨。既不定一切種子皆熏故生。汝寧全撥無本有種。
若爾何須論說內種有熏習。
論。然本有種至有熏習。述曰。謂本有種亦由熏習令其盛方能果。新熏理然。故說內種有熏習。
外人復曰。此義可爾如何說熏習聞淨法界等流正法。而熏起也。復言是出世心種子性也。
論。其熏習非有漏。述曰。顯熏習通有‧無漏
論。聞正法時至名聞熏習。述曰。種解脫分善根已去。聞正法時。由現行有漏‧及自因緣所熏有漏種。為增上緣。令其本有無漏種子。亦得增長展轉增勝。即以所增無漏勝種。後時出世之心。亦無漏增長名聞熏習。對法第四云。決擇分善根亦是有漏。亦名無漏。據各別故。
論。熏習中至勝增上緣。述曰。此第一有漏性者是修所斷。即同對法第四卷決擇分善修道所斷文感勝異熟出世法增上緣。即如瑜伽第五十一卷說。感總‧別果如第九說。
論。無漏性者至正為因緣。述曰。亦同對法第四卷文。與出世法正為因緣辨體生故。
論。此正因緣至出世心種。述曰。又第解此無漏種出世心正因緣微隱難了。未起現行故。狀難知故。大乘諸論等處。但寄粗顯有漏熏是無漏增上緣者。方便說此為出世心種。此增上緣。非正因緣種。有漏熏習者。無漏之種不生現行故寄有漏勝者說也。第一就實正因緣解。第二就勝增上緣解故。攝論無相違失。由是對法等意。問曰。解脫‧決擇二善根中。其無漏種增長何別。答曰。約有漏行有上中下。其無漏種增長異。解脫分中。下品增故。決擇耎‧頂。中品增故。其增上忍‧世第一法品增故。問此無漏種本有既多。後生果時何者能生。何者不生。答曰。其同類種隨遇緣合即便能生。不合不生。如三世未來生法。何者前生。何者後生。故隨緣合即能生果。如後卷中自釋妨難。問本有者。為三品種。為品種。答若據本有‧及新熏。皆品。此是轉滅。轉滅下等作中等故。本有家一種子。若新熏初時一種生故。今第三師三品種。即齊義。有漏亦爾。
既爾如何五二說障‧無障種姓別。
論。依障建立如來種姓。述曰。意顯無漏種子有無等文可解。有圓寂法者。是涅槃種姓也。無者。可知。
論。故由無漏至不可斷義。述曰。由有無種子差別故。障可斷‧不可斷義。
若爾既由無漏種故。障可斷不可斷者。何故彼論但約障立姓耶。
論。然無漏種至不可害者。述曰。由無漏種微隱難知故。約彼障顯姓差別。若不爾者。因者所以。有何所以。彼障可害‧不可害別。
論。若謂法爾至寧不許然。述曰。彼若救法爾力故障可害‧不可害者。即難彼云。無漏法種寧不許有法種子姓各別也。若彼復言有漏曾熏故。法爾可害‧不可害。無漏未曾熏故。種無法爾。此有言都有理。既言有漏由熏。如何復法爾無漏無法爾應不說言由熏。
論。本全無至永不得生。述曰。以無因故永不生也。
論。誰當能害至立種姓別。述曰。無漏種無誰能害障。汝今乃說依障立姓。
論。既彼道至亦定非理。述曰。種必無生義。約當可生說地獄等成種非現。亦定非理無因不生故。無治障不斷故。若言有漏心等為因。或說心性本淨為因。並如前破。此則以理返徵及會眾經‧論意。
自下結此總說理。
論。然諸聖教至理教相違。述曰。自下第五曲文總結。處說有本有種子。皆違新熏所立義故。故唯始起。理教相違諸經‧論中無定文言一切種子皆法爾有。有熏生。無定處言一切種是新熏無法爾種。故二皆取。契經
論。此應知至始起類。述曰。文第四總結之也。諸法種子有漏無漏各有類。本有‧新熏。理無失故。不違經故。見道已別熏種。無漏行故。地前但令舊種增長有漏現行勢力弱故。不別能令無漏種起。此中但言由熏習令本有種漸盛故。諸法師等皆言護法解脫分等有新種生。護月但令種子增長故有別者。理亦不然。此文為正。以前‧及後瑜伽第五‧攝論二本第二。勘讀其理方明。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