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八本
沙門基撰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錢冬霞 陳愛云
改稿者 王 麗
論。如是四緣至十五處立。述曰。就答緣中有二。上來已辨四種能生分別緣已。自下傍乘辨緣依處建立十因。此中有三。第一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等。顯前四緣依十五處說為十因問起下文。第二正答。第三總結傍論已了應辨正論。此即初也。顯四緣攝法盡義別更立。下答中有四。第一明依十五處立其十因。二辨十因與二因相攝。三明四緣依處等建立。與十因‧二因相攝。四明四緣依處等得果多少。又解今此標宗。言四緣義別依十五處立為十因。自下釋中。初依十五處立十因。次四緣依何處立等。後辨得果。其十因‧二因相攝。但是因明十因傍義。故非別門。
論。一語依處至所起語性。述曰。出依處體。言依處者。非是與因別體。語即依處。是持業釋。下皆如是。與因一體。然依者於義。俱第七囀聲。即於語體上。立隨說等因義也。如大論第五‧三十八‧顯揚十八‧對法第四‧中邊俱辨此因。然大論三十八。但有三種十因。及五果體無依處攝。對法唯有十因之名。亦非周悉。顯揚十八初有十因。後辨因依處。大論第五辨因依處不別明因。三十八‧及顯揚云。隨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彼諸法隨說因。彼論文勢似取詮一切法之名‧想‧語三法為因體。然今此文正解彼意。但取法‧及名‧想三法所起語是此因體。所以者何。但言依語依處立此因故。唯語為自性。不爾即應言依名‧想‧說依處立此因也。此中即以諸法為果。以名‧想‧與說為所依因。言說正是詮諸法因也。言說是語性。語性總言。即通三性語業為體。唯佛是善。餘皆無記。然有表示故語可言善‧惡。然實二性。名雖即語之差別。無表示故不如其語。語是業性。以除佛以外名皆無記。或可。大乘離聲無體。故名即通三性。但以三相及得例難同所依故。不可言相是共有因不同於名。大乘共有因義皆通故。
論。即依此處立隨說因。述曰。此顯說因依語依立。不是異體。依體立義也。
論。謂依此語至說諸義故。述曰。此釋依語立說因義。謂詮一切法。起名取其相狀。方有言說起。即依此語隨見‧聞‧覺‧知後。或隨彼所見等事說諸義故。依語立因。
論。此即能說為所說因。述曰。此釋因義。對何為因。此即能說之語。為所說一切法因。古師云所說一切法是此因體者不然。若爾即以言說為果故。其見‧聞等。如九十三‧及對法第一‧樞要等會。言隨者。是隨逐義。即隨所見聞等事起語言說。大論等並同此文。然有漏無記隨說因。果通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法。是持業義。以無記即因故。既以無記為果。詮無記事之說。說與無記為因。即依士釋。若前解因唯有漏‧無記。後解即通有漏‧無漏三性所攝。其染‧淨此因准此可解。
論。有論說此至隨起說故。述曰。此會相違。是名想見者。集論中說。由如名等。是彼釋文。此因名‧想‧見三法以為自體。謂想‧見二法如能詮名字而取境相。及興執著。想能取相執著由見。如名字起取相執著已隨起說故。即以三法為因所生之說是其果也。
論。若依彼說至是語依處。述曰。若依彼文。性是三法。三法與語為依處名語依處。語之依處。亦依士釋。若依此解。即顯此名‧想‧見因。是語之依處。三法為因體故。問何所以二論相違。答二論意別。論雖無會。今意釋言。若大論等。以一切法為果以說為因。約所詮是能詮之果。即能‧所二詮解因果。對法無著以生起為因果。即依名‧想‧見起言說故。亦不相違各據一義。故對法云。隨說能作。隨說者語也。隨說之能作。名‧想‧見也。又大論約貫通諸法詮境以說為因。對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說為果。不相違也。
論。二令受依處至能所受性。述曰。觀者對也。待者藉也。即是此因通能‧所受。然所假藉能所之受方是餘非。然有人云唯三受為體者不然。亦待食等而求噉等。即以所待食為欲因。若待情欲方求飲食。以受為食因。然領受處通能‧所受。不可言欲。欲不遍故。非受性故。即觀於此隨是能‧所受。領彼所‧能受果。或生住成得。此所待與所生等為因也。然大論等皆言待此若求‧若取。即所待受為所求等因。三十八等云。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未必以受為因。所待非受故。又此論云通所受故。然此所待若能所受皆此因攝。有以能受為因。能受為果。如待苦為樂。有以能受為因。所受為果。有以所受為因。所受為果。有以所受為因。能受為果。四句別也。所領受法亦名領受故。今於能受唯取受數。一常遍諸心。二五分位別。別境等法不常遍諸心。作意等四無五分位故。觸雖有爾。然於所受非領屬己。不如於受所以不取。其所受中通一切法。但除種子因緣之法。此因疏故。唯疏相待方是此因。如種望芽。內種望現皆非此因。不爾下應言得等流果。以不得故。唯疏相待者得。即親所待皆是引發‧牽引等攝。問何故說因緣是牽引‧生起攝故。亦是定異等攝。說觀待因是觀待。復是牽引等攝。竟有何失。答曰不然。以名遠故。名觀待者即要非親。定異等因名相通故。又解若親相待亦是此因。下此果中但據疏遠不言親者故。不說得等流果等也。此解為勝。又解觀待情欲是觀視義。要境待情。情待境方是即能所受性。以種望芽非情能所觀待故非此因。問若爾何故言足為因故有往來業。答亦是內法情所待故。因緣芽等法非情所待。情所待時非因緣故。前說正義。既所受中以所待為因。芽待於種亦可此因。且無記之因。若無記即因唯有漏。無記性果通漏無漏‧三性等法。若果是無記。與無記為因。即因通三性‧漏‧無漏。果唯無記。餘染等皆准此知。
論。即依此處立觀待因。述曰。此顯依處依之立因。
論。謂觀待此至彼觀待因。述曰。大論等意勢與此同。此顯觀待因果於四處轉。但除親因緣。
論。三習氣依處至遠自果故。述曰。謂內外種未成熟位。謂有漏‧無漏種子內外種子一切。未為善友力等所潤。貪愛等所潤。水‧土等所潤。皆名習氣依。以未為潤時。但能牽引遠自果故。不問同異性相稱故名為自果。且淨因中。與能證涅槃清淨之法為遠因。勿見大論等言此因證得涅槃為清淨因。便言此果是無為法。無為疏遠非因生故。論不說得離繫果故。今此因親。此三性之因果隨因性。因緣親生增上生故。能引等流‧增上果故。或染因中亦與果異性。謂異熟因。果唯無記。因通善‧惡也。若無記即因。果唯無記。若無漏即因。果唯無漏。善‧不善即因。果通三性。若無記之因。因通三性。果唯無記。如理應思。大論等同。
論。四有潤種子依處至近自果故。述曰。即前種子為善友等力潤已去名有潤依。以能生起近果。如淨因與近菩提為因緣者是。此中但與前所潤‧未潤別。更無別體。果性等並同前。大論等亦同。
論。五無間滅依處至等無間緣。述曰。即心‧心所法之等無間緣。以心‧心所法為果也。此緣如前辨。因隨何性果通三性各唯自識。唯以心‧心所為體故。
論。六境界依處至所緣緣。述曰。體通一切法。果唯心‧心所。有漏‧無漏等。並通因果。若以未來為因。果非現在。非因前而果後者。今亦不然。相分現在義似未來無實未來。故所緣緣無不有果。此三十八說此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所故。
論。七根依處至所依六根。述曰。體是六根。即通八識。五根為體。果唯是心‧心所。前三果果性皆同。因准可知。然無間緣。謂現在時為緣非在過去。過去無故。即現在有力用。能開導法令未來生故。入過去時其用方顯。果現前故。處所空故。
論。八作用依處至餘助現緣。述曰。謂於所作業作具之作用。如釿斧等有斫伐等用。即除種子餘助現緣者。謂除內外種生現。種生種。現生種。及親助緣。餘一切法疏助緣皆是。
論。九士用依處至餘作現緣。述曰。謂於所作業。能作者之作用。即取前所除中正作之士用親助緣者。其果寬狹同前作用。作用‧士用必同所作故。不取親者。非因緣故。此二果通漏‧無漏三性因亦爾。然此二及前五無記即因。除無間緣。及根依處。餘依處果通漏‧無漏。彼二果唯有漏。有漏二因是無記故。不生無漏也。此依六識作法。若七‧八識無間緣。無記即因。果通無漏。七有漏根。六無漏故。與無記為因。除無間緣。及根。餘因通漏‧無漏三性。此依六識為論。若依第七識無漏無間有漏可生。無記之因。其無間緣因亦通無漏。根中應分別。色根‧意根各有異故。然此中士用作用。唯約有情士夫用等說。故下言唯得士用果。不言得離繫等果故。今亦通取非但內有情也。然作用‧士用皆第三囀聲。梵云羯剌拏。是作具作用。羯剌多是士夫作用。故二別也。然大論三十八。說唯除種子所餘諸緣名攝受故。此乃助成攝受。此乃助成攝受。故除因緣。如眼識生。以眼根。及種為士用依。以等無間緣‧所緣緣等為作用依。根稍親故。此約法為士用說。若假人為士用非於法。准此應知。人望穀芽。人為士用。地‧水等為作用。作用疏於人功故。若依瑜伽三十八無記因中皆有士用。皆以地‧水等為士用。日‧及鋤治為作用。論。十真實見依處至能助引證。述曰。謂一切無漏見。與一切無為有為法為因。除見因果自熏成種以外望餘皆是此因。以因緣引發是引發因中攝。於無漏有為俱生法。能助令同所作。或令增長故。於後有為無漏能引。前引後法也。能證即與無為為因也。此顯勝果。
論。總依此六至辨無漏故。述曰。前六依處是攝受因體。以前五依疏所攝受故。成辨三界有漏諸法。若六合疏所攝受辨無漏法。即第六依不通有漏也。助成因緣名為攝受。故除因緣親能生法。故對法言。如田‧水‧糞等。望穀生。芽等。雖自種所生。然增彼力名攝受因。然隨所應有五‧有六。非諸有漏皆具五等。心‧心所生皆具五依。非心‧心所。即便無故。此中前五通無記因。後一非也。隨其所應三性應思。
論。十一隨順依處至無為法故。述曰。謂三性法通無漏也。現種諸行能隨順同類勝品諸法。同類言。簡異類為因唯望自性。然勝品言。簡自同類與下品為因。大論第五等。云無記與善‧染為因。謂本識中各別自種。然望現行亦性同也。即與涅槃亦為因也。同大論等。現引種。種引現。現引現。種引種。皆是此因。此以性論之則狹。以界論之則寬。隨其所應。顯揚等論云。欲界法與三界無漏為因。色界與色界。無色界。無漏法為因。無色與無色。及無漏為因。無漏與無漏為因。不言與下法為因也。果望自類其性必同。界繫有異。
論。十二差別功能依處至自乘果故。述曰。此唯自性。設他性唯相稱。謂善業定引人‧天第八識非惡趣。以相稱故。故非別性不相稱為因。謂自界法與自界為因。自界中自性與自性類因。自性中色與色為因。色中內與內為因。內中長養與長養為因。如是等。及自乘種子望自乘有為無為果亦爾。即淨因也。以界論之則狹。以性論之則寬。其大論等同。果易故不說。謂於有為因能起果。若於無為因能證彼果。差別勢力自性相稱名定。不共他故名異也。
論。十三和合依處至一事業故。述曰。以前六因為性。不取言說。以疏遠故。言說與法不相和合。勢疏遠故不取為性。因既即前。其果亦爾。於生等果約一事業也。因通漏‧無漏。一准於前。
論。十四障礙依處至生等事故。述曰。此相違‧不相違中。因通漏‧無漏。果亦爾。令有為無漏不生。無為不顯故。然領受。及此後三因。同瑜伽第五。皆言於生‧住等果。不言餘者餘因狹故。此四寬故。然大論‧顯揚但有後三。有於生等之一果言。觀待中無。此中觀待寬彼論唯望情欲作法。其性狹故。三十八唯依於生以明障礙。據勝顯故。六相違中。唯此勝故。亦不違也。此中無記‧染‧善皆准應知。大乘滅相雖不待因。相違因與後後法為生因。與前法相違名相違因。非與前法滅為因也。
論。十五不障礙依處至生等事故。述曰。翻於上障礙依處其相可知。
論。如是十因至方便因攝。述曰。自下第二二因相攝中。有二師別解。初師中二。初引菩薩地。後引有尋等地文。此菩薩地中有三。一引文。二正釋。三立理。引文訖。能生因親。方便因疏。初解與古來大異。第二大同。
論。此說牽引至名生起種。述曰。下正解之。初解能生。後解方便。言菩薩地說牽引因。除業習氣。及外無記因。生起因中亦爾。亦除業等。彼非因緣故。問曰何以得知生起因中有業種也。論文二處皆言此因是能生因。不說有增上緣故。答此謂不爾。今亦有文。謂大論第十。彼問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緣立。十二支也。答依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引發三因說非有因緣。故知此生起之中亦有非因緣種也。又理准。若未潤種既有業。亦在牽引中。何故已潤業種。非生起因也。又菩薩地等。誰謂彼言生起因是此因也。如此文是。其引發因取種引自種。種引現行。為因緣者。除現引種。及引現行。異姓種。及涅槃等。彼非因緣故。定異因亦爾。唯取為因緣者。除引自乘。及異熟增上。等流果。或亦取引發中現能熏種為因緣者。亦是引發等二能生因攝。下有二釋故。其同事。不相違攝前因。為自體故。即是合六因中諸因緣種未潤已前。亦未成就皆名牽引種。遠牽自果。即牽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潤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牽引因。是此生起因。近能生起果故。
何以知者。
論。彼六因中至二位中故。述曰。六因之中皆有因緣能生所攝。此二種子既是因緣。故六因中有因緣者皆此所攝。若不爾者。即攝因緣不遍盡故。
問既爾現行熏成種亦因緣收。何故此中不攝。亦非盡理故。
論。雖有現起至此略不說。述曰。此問不然。除牽引‧生起二因。以此二因唯種子故。如前六因中引發等四因內。現行能生種為因緣者。以多間斷非如種子性恒相續故。此菩薩地略而不說。此就不盡理據一義為言。
又解。
論。或親辨果至穀麥等種。述曰。即此現行親辨果故。亦名為種生起種攝。近生果故。何以現行亦名種者。此中有例。如假說現行穀麥等種。彼既然此亦爾。此六因中何因所攝。餘四因攝。
上來已解能生因攝訖。自下明所餘因方便因攝。
論。所餘因謂至方便因攝。述曰。謂第一言說。第二觀待。第五攝受‧第九相違全。及前六因中非因緣法。皆是前說未潤生位。已潤熟位二因種餘。即說此四全。六少分為方便因。此方便因亦有等無間‧所緣緣二種。今就一總言但是增上緣。非無少別。至下當知。
上來已出因顯數相攝。下出於理。
論。非此二種至有因緣種故。述曰。非此牽引‧生起二種。唯屬彼十因中牽引‧生起二因全。所以者何。此二之中有非因緣。攝盡便寬。能生是因緣故。餘引發等四因中有因緣種故。若唯攝二不攝便狹。
論。非唯彼八至非因緣種故。述曰。非唯除生起‧牽引外八因全皆名所餘因。所以者何。四中有因緣。攝盡便寬。以方便因非因緣故。彼生起‧牽引二因中亦有非因緣種。謂業種等。若唯八因名之。所餘不攝便狹。彼有非因緣。方便不攝故。菩薩地文不是盡理。故於此中皆如我說。
次會第五卷尋伺地文。
論。有尋等地至餘方便攝。述曰。於中有三。一牒文。二正解。三立理。此牒彼文。
有尋等者。等有伺等。次下正解。
論。此文意說至自類果故。述曰。能生因是因緣故。如前所說。六因中若現若種已潤未潤但互為因緣者。是名生起因。皆能生攝。若現若種潤未潤時。皆能生起自類果故。自類果故言顯是因緣種及現行。簡非因緣種及現者。
論。此所餘因皆方便攝。述曰。方便疏故。此六因中因緣種外。及餘四因全。皆名方便因。疏體同故。
何以知者。
論。非此生起至有因緣種故。述曰。下立理也。非此尋‧伺文生起因屬十因中第四生起因。若唯一生起因者。生起中非因緣法。攝盡便寬。又即彼牽引等五因中。若現。若種。有因緣故。不攝便狹。
論。非唯彼九至有非因緣故。述曰。非除生起因外彼九因名所餘因。若唯取九。九中亦有因緣。方便疏故。攝九盡便寬。生起之中有非因緣故。方便攝便不盡亦太狹。若因緣唯攝生起。即攝增上業種太寬。若不攝餘五因緣。五因緣不盡太狹。若方便定攝九因。即五因中有因緣者。亦方便攝是太寬失。不攝生起業種是太狹失。故知文勢如我所解。此中影略。但以攝不盡。太狹為解而影取寬。上皆准知。問何以菩薩地因緣分二。能生因亦名牽引種。雖有二名猶攝現行因緣不盡。尋伺地一生起因即攝現‧種俱盡。答約潤‧未潤唯約種論。胡須分二。能起於果體是因緣。不分潤與未潤故。尋伺地唯一生起。亦無違也。此第一師辨訖。
論。或菩薩地至即彼餘八。述曰。第二師中釋二文為二解。一一中又二。初正解。後釋難。此初也。菩薩地所說二種種子。即十因中彼牽引‧生起二因如名所攝。所餘諸因。即十因中餘八所攝。
下自釋難。
論。雖二因內至勝顯故偏說。述曰。牽引‧生起二因之內。雖復亦有非能生因。以業種等非能生故。此二因中因緣種子。一親辨體。二受果無盡。勝故偏說是能生因。不說增上業種所攝。
論。雖餘因內至多顯故偏說。述曰。雖八因內四因中有非方便因。謂因緣種等。以四因全四少分中增上多故。論乃偏說是方便因。即前能生因隱增上者。後方便因隱因緣者。俱不明故為不盡理也。
論。有尋等地至即彼餘九。述曰。下文亦二。准有應知。彼說生起因。即十因中第四生起因攝。餘因之言餘九因也。
何以爾者。
論。雖生起中至親顯故便說。述曰。下釋難云。生起之因雖有業種等非因緣攝。以對牽引因已潤故。是近得果。就自因中名言種子與果同性。以是親顯故偏說之。略牽引因。及自因中業種不說。偏說生起因是能生因。以已潤竟方名生起。故望牽引為近也。
論。雖牽引中至親隱故不說。述曰。雖知菩薩地牽引因。亦有因緣種是能生因。而望生起是遠。未被潤故。作惡不即受。故疏遠故。即業種顯。親名言種相貌隱故。遂不說其因緣種子。而說業種為牽引故。不說牽引因也。理亦無違。
論。餘方便攝准上應知。述曰。雖餘四因中亦有因緣。而四因全。五因少分。是方便攝。如上增上多故。偏說非能生因。實理亦是文不盡理。
第三以四緣依十五處。及攝十因‧二因。
論。所說四緣至十因二因。述曰。卷初標云四緣依十五處。義差別故立為十因。上來雖有二文。但依十五處立十因。十因‧二因相攝。未明依十五處立四緣。及十因‧二因相攝。故有此問。於中初問。次答。答中先答緣依處。後辨與因相攝。
論。論說因緣至立增上。述曰。初中有二。初引文後正解。此引瑜伽第五。顯揚十八皆同。
論。此中種子至因緣種攝。述曰。下解有二。初解因緣依處。後解中二緣依處。於中各有二師釋之。所言種子是因緣者。即十五依處中第三習氣‧第四有潤種子‧第十一隨順‧十二差別功能‧十三和合‧十五不障礙‧合六依處中。除其現行因緣種攝。即前所說六因依處種子是因緣故。
論。雖現四處至此略不說。述曰。上解本文。下釋不盡。但言種子不說現故。雖除第三‧四兩依處。外餘四依處亦有現行是因緣者。而多間斷。此略不說是因緣攝。但言種子是因緣故。
論。或彼亦能至亦立種名。述曰。又解除牽引‧生起。四中現行能為因緣者。亦是此中種子言攝。親辨自果故。喻如前解。此釋彼文將為盡理。
論。或種子言至取捨如前。述曰。第二師解。此種子言。唯屬十五依處之中。第四有潤種子依處。以有種子言故。此有潤中不簡去業。不攝習氣中因緣種。及四依處中因緣者。取捨如前攝二因等。此師意解。約生起親近故不說餘。因緣種顯不說業等。以牽引等遠疏等別故。略而不說。即以此文為不盡理。
論。言無間滅至二緣義故。述曰。上解因緣。下解中二。此即是前第一師義。彼二處言意顯。但是此二緣者。非唯第五無間滅處‧第六境界依處所攝。其餘領受‧及下和合‧不障礙處三依處中。亦皆有此二緣義故。觀待待境心等得生。餘二合前以為體故。即以此文而為盡理。
論。或唯五六至略不說之。述曰。此即是前第二師說。二緣依處唯彼第五‧第六依處。非餘三依處。餘三雖有此二緣依處。以相隱而復少故不說之。此二處全。名亦顯故。論但說二隱餘少者略不說也。即以此文為不盡理。依所餘立增上。易故略不說之。隨前所應盡理不盡。除三之餘皆增上故。
論。論說因緣至攝受因攝。述曰。此下即答四緣‧十因‧二因相攝。此中合作十因‧二因攝也。於中有二。初引文。後正解。三十八說。因緣即是能生因攝。增上緣者即方便因。中間等無間。及所緣緣。此之二緣攝受因攝。此中別疏攝受因攝上二緣。自餘九因二緣所攝理准可成故論不說。但以攝受之中二緣相顯所以偏說。非方便內不攝二緣。觀待‧同事‧不相違。方便攝故。又已辨二因與十因相攝。但言能生是因緣。方便是增上。中二是攝受。即顯二因中方便攝三緣。能生攝因緣。義亦兼顯十因中六少分是因緣攝。一因少分是中二謂攝受。或兼觀待‧同事‧不相違亦有二緣。論唯說攝受以顯故。餘是增上緣理已成立。文言略也。
論。雖方便內至故此偏說。述曰。今釋彼文為不盡理。若准方便攝餘因盡。有非增上者。以等無間。及所緣緣。是方便攝故。以增上緣攝因多故。謂除觀待‧同事‧不相違少分餘皆增上。偏說方便是增上緣。此約不相亂增上緣體解。若相亂體。以餘二緣亦增上故。皆方便攝。若不爾者。不說能生。是增上故。顯方便中具三緣也。
論。餘因亦有至顯故偏說。述曰。十因之中。則六因內是因緣者。皆能生因。四緣之中因緣所攝。領受‧攝受‧同事‧不相違因中等無間緣。是方便因中等無間緣攝。領受‧攝受‧同事‧不相違中所緣緣。皆方便中所緣緣攝。雖此領受等四因之內。亦有中間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此於四緣位居中故。然攝受中。以有二依處名‧體全顯故偏說之。餘無名‧體依處全二緣者。故略不說。
論。初能生攝進退如前。述曰。然能生因是因緣者。或說六因。或說二因。且依菩薩地。若通取六名進。若唯取二名退。或取六中唯取種子是能生因。攝現不盡名之為退。若并取現名之為進。依有尋等地。若取六因名之為進。唯取一因名之為退。今此通說。皆如前說。
論。所說因緣至依何處得。述曰。此為問也。第四辨依處等得果此問。因謂十因。緣即四緣。必應有果。果有幾種。依何處得。問依何處而得何果故。
下文有三。先答果有幾。次答依處得果。後明十因‧四緣得果。未明依處等得果。先出果體。
論。果有五種至異熟生無記。述曰。謂有漏善等所招異熟生無記。有漏善者。簡無漏善。自相續者。簡他‧及非情。若但言異熟。即六識中報非真異熟攝。今為總攝彼。故言異熟生。然本識亦名異熟生無記。如前第二卷會。此中即顯古道生法師善不受報論非也。同小乘中。由有漏善亦感報故。此位稍長。至金剛心頓斷。通二乘無學三十八‧顯揚‧對法第十五皆同。
論。二者等流至後果隨轉。述曰。謂習善‧無記‧不善所引同類。不望異類之因為等流果。又同類中如上品與下中品及自上品為果。非下品與中上品為果。果勝而因可劣。非果劣而因勝。三十八等皆言善法增等為自果也。對法唯據善法。論實此果非不通餘。或似先業後果隨轉者。三十八等亦同此意。謂如殺生得短命報。是先業之同類。以第八短長分限為等流也。隨順相門。即無記果與自業相似。與善不為同類也。唯此一法。非餘法皆是假說。實增上果。然假名等流。非同性果。故。以異性法非同類故。由令他命短自命亦短。相似之義假名等流。實業所感。此果即通有漏‧無漏。唯是有為凡聖皆通。亦現望種。種望現亦是。瑜伽等依據前後即通論也。
論。三者離繫至善無為法。述曰。此即無漏斷障所證。八無為中不動‧想受滅。擇滅三性真如是。對法云。隨眠永滅是此果故。瑜伽三十八‧顯揚亦云。異生以世俗智滅諸煩惱。不究竟故非此果攝。然此果有義。唯斷煩惱障所得。非所知障。若所知障為言定障亦是。如下第十卷說。有義所知障亦得。此中通說。亦不相違。
論。四者士用至所辨事業。述曰。謂諸作者假諸作具等所辨事業。然三十八等。皆但云士夫用。乃至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諸稼穡等。是士用果。不言如俱有因等得俱生‧無間‧隔越‧不生之果。由此故有二說。一者唯士夫為因所得是士用果。因唯假者。非少實法。第二師意。心‧心所俱等亦得此果。即不唯士夫假者為因故。文但通言諸作者假作具所辨事。前師唯有為少分為果體。士夫力所辨故。第二師即通無為亦是果體。因法為作者。緣法為作具故。從喻為名。
論。五者增上至餘所得果。述曰。若論別相。除上四果即是此果。寬通有漏‧無漏等也。
論。瑜伽等說至得增上果。述曰。出果體已。次依處得果。於中有二。初引文。後正解。瑜伽第五。及顯揚十八云。習氣依處得異熟等乃至廣說。
出得果文。已下有二師解。第一解中有二。初正解。後立理。即前解十因‧二因攝等初師。
論。習氣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顯異熟果十五依處中五依處所得。謂習氣‧有潤‧差別功能‧和合‧不障礙五依處得。以引發唯望自類果為言。觀待性復疏遠。業得果義親故。攝受中據士夫為作用依處等。亦無異熟果。若法作用依處亦得此果。即六依處得也。故前論云。若攝受五辨有漏法。除心‧心所餘二依處。攝受一切有漏故。今但總言顯諸依處不別也。何以知五。准下因得果不說攝受因得此果故。士用果有二說。此亦應爾。
論。隨順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顯等流果即依處中七依所得。謂習氣望自類種。有潤望現行。及自類種。真實見亦望自類現行隨順‧差別功能‧和合‧不障礙七也。此說士夫為士用。有說士用。作用依處亦得此果。以法為士用等故。此師即九得等流果。又解士夫可得。作用依疏未必可得。助現緣故非作現緣。唯八依得。領受唯望有情士夫能‧所領受。或疏相望不親望法故不得也。無間滅依所望不同。或以下品後念果故亦不說得。餘可知也。
論。真見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謂依處中五依處得。謂真見‧隨順亦引涅槃故。差別功能各引自乘果故。和合‧不障礙處得。此說以士夫為士用。若說法為士用。即士用‧作用俱得此果。餘不得可知。非觀待因得者。疏遠相待不以證待。又彼約有為法。為清淨觀待因故。又待能證有所證。於生住成得果處轉。如何不得。合七依處得離繫果。下文不說觀待因亦得離繫故。約清淨有為為果故。
論。士用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即依處中。有說五處得。謂領受依處。亦望士夫為士用為觀待因故。士用‧作用‧和合‧不障礙依處所得。隨順唯望自善法等。定異亦約別別法體。不望士夫。故不得也。第二師說。法亦名士夫。即領受‧習氣‧有潤‧無間滅‧士用‧作用‧真見‧隨順‧差別功能‧和合‧不障礙十一依處得。語依處‧與法。非士夫用‧果。果與因不相密合。說非士夫法故。此果必生。彼語依處顯於法故。以下十因中不言語因得士用果。故知依處准亦應爾。
論。所餘處言至一切功能。述曰。此即隨前所不攝法並是此體。此據別體。謂語‧境界‧根‧障礙依處全。餘十一小分。若不爾者一切皆是。
依何意故作是說耶。
論。不爾便應太寬太狹。述曰。自下立理。若不如前解者。各有太寬‧太狹之失。且如習氣唯目第三。即第三中有非業者。亦得異熟果便為太寬。餘四依處有業種不得即太狹也。隨順處言唯目第十一。彼自依處中。亦引涅槃及非同類異界無漏等法故。非等流果故太寬失。餘或六‧或八‧或七依處中亦有不攝即太狹失。真見處言唯目第十亦為太寬。自處亦攝俱時。及後同類諸法非離繫果故。餘四處中亦得離繫。既為不說即太狹也。士用處言唯目第九。即自依處中。亦引增上‧等流果等。若攝彼盡即太寬失。餘或四‧或十處亦得此果。若不攝者亦太狹失。餘依處中亦有太寬。即前四外餘依處中。有等流等四果體在。若並是別增上果者即為太寬。唯除前四所攝之外為所餘者。前依處中亦有增上果。如習氣中不得異熟果者。即諸因緣種。隨順中不得等流者。即得涅槃。真見亦有不得離繫者。引後自類等。領受中亦有不得士用者。如脛待足等。若不攝彼便為太狹。故知於我所說為正。或此增上唯應難狹。餘四依處得餘果故。然此寬狹一准於前得果依處頭數說故也。
論。或習氣者至故此偏說。述曰。第二師說。五果體性寬狹如前。但釋論文有盡理‧不盡為異於前。此習氣言。唯屬十五依處中第三依處。雖此報因餘四處亦有。習氣中亦有非報因者。識等五種生現行是。以異熟因熟時去果相遠。習氣依處望果亦遠故。偏說習氣得異熟果。不言習氣並是報因。餘依處中無此因也。
論。隨順處言至故偏說之。述曰。此隨順處唯屬第十一。得等流果。雖知如前六‧七‧八依處中。亦得等流果。此處亦得非等流果。如與涅槃為因者是。以等流因必下‧等法。與自‧上法為其因故。隨順亦爾。招勝有為行相顯故論偏說之。亦不盡理也。
論。真見處言至相顯故偏說。述曰。此真見處。唯屬第十處。雖如前說餘四依處。或五依處亦得此果。此處亦能引同類等。非皆得離繫。以真見之名招離繫相顯故論偏說。亦不盡理也。
論。士用處言至是故偏說。述曰。准上可解。以士用果望於處者。即士用處名顯。及體相亦顯。故偏說之。非餘四或十依處無也。但是士用依處必得士用果。不可同前言此處亦能得非士用果。但有總言亦能招增上等。此士用依所得士用。亦得名增上等故。亦不盡理。
論。所餘唯屬至故此偏說。述曰。此攝所餘。餘十一處。即除前果依處之外法也。以餘四依處。已顯得餘四果故。不說餘四處亦得增上果故。此十一處亦得餘四果。而增上多顯故偏說之。皆不盡理略說之也。
依處既示。次明十因‧四緣多少得果。
論。如是即說至增上緣得。述曰。此中得果隨文且釋。其理不盡如樞要說。是十因中五因得異熟果。觀待唯望士夫為因。故不取也。若望法為因即取。有十因中六因也。餘可知。此中依處得有別者。如前已說。此四緣中增上緣得。大乘報因非因緣故。
論。若等流果至初後緣得。述曰。等流果七因得如文。此中若種望現等是因緣。餘是增上緣。皆應如理知。然依依處有寬狹如前。餘不得可知。因緣‧增上二種。四緣中居初‧後故。
論。若離繫果至增上緣得。述曰。離繫果五因得。以望士夫為觀待故不說得之。以望清淨有為牽引故亦不得。餘因不得義可知也。然依處寬狹如前可知。此唯增上緣得。
論。若士用果至增上緣得。述曰。此有二說。初師四因得。以士夫為士用故。餘不得者非士夫故。各各是望別法為也。觀待相同故取之也。唯增上緣得。
論。有義觀待至餘三緣故。述曰。此第二師。通法為士夫。即八因得。唯說因不得。如前處中說。餘者可知。以但能顯非是能生。能生所生者是此果故。既爾即除所緣緣餘三緣得。外法無如士夫之用故。非所緣緣得。無間亦名為士用故。依處寬狹如前已說。但無不生之士用也。
論。若增上果至一切容得。述曰。此增上果據通體者為論。十因‧四緣得也。或解不爾。除前所用為四果之因。外餘因所得。所望不同。果各別也。然不相違中攝無為。如何得增上。答十因皆得果無不得者。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果‧因也。不言有取‧與為因。然與所不障礙為因所不礙。即是此無為之果也。無與‧取義不同小乘也。即隨說因是。觀待等亦然。
論。傍論已了應辨正論。述曰。此有二解。一唯明依十五處說四緣下是名傍論。餘已上是正論。以明緣所生法文。應明能生緣故。四緣是正論也。第二四緣已下並傍論攝。雖明緣所生不欲辨緣故。今准此卷次云。既以緣生法相望作緣多少為正論。故知四緣是正論也。若不辨體何以解用也。此等妙焉或舊曾聞。或先所未了。後諸學者宜詳義焉。然據瑜伽等。即以士夫所得為士用果。然理不障餘法故二師皆是也。隨用皆得。然此十因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三界繫不繫。見所斷等。皆如理思。
前問之中問緣及生。雖已明緣而未解生。自下解生。於中有二。初辨現‧種生。後總結釋。初中有二。初辨生現。後辨生種。生現中。初辨種生後辨現生。種‧現生中各有二。初染。後淨。
論。本識中種至除等無間。述曰。謂本識中種子總而言之。容作三緣生現分別。分別之言通攝心‧心所若見‧相分。非唯自體也。除等無間者。唯心‧心所相望立此緣故。
論。謂各親種是彼因緣。述曰。釋為三緣。此簡業種生異熟果及餘增上。雖眼識生藉根等種。非親種故。亦非因緣。總而言之。一切相‧見等法。皆有此緣而生。無非識種生故。
論。為所緣緣於能緣者。述曰。謂要能緣種心‧心所法。種子方為彼所緣緣。除一切相分。相分不能緣故。及除自體分。不緣種故。然見分中除五七識。不緣種故。但與第八一切時見分。第六有時緣者彼與為緣。今簡爾所不為緣故。言為所緣於能緣者。是簡略言。
論。若種於彼至是增上緣。述曰。謂有種子於現行法能助與力。如根種於識種。作意種於識等。二又雖無助力但不為障。如異識種子望異現行等。皆是增上緣。然簡無漏種與有漏現行。為生等緣。彼能障礙故。雖亦是增上緣不相違因攝。然於生現分別中。非能不障故非也。或亦是此緣。現未為障故。障必不生故。此中但簡障礙現行令不生之緣故。此即種望染現為緣訖。
論。生淨現行應知亦爾。述曰。然此總言。於見分中通與一切見分為所緣緣。皆能緣種故。亦與自證分等為所緣緣。佛果識體緣一切法故。與染別也。
總是第一以種望現為緣能生分別。是一切種如是如是變訖。第二以現相望為緣生分別。於中初總。後別。
論。現起分別至無因緣故。述曰。此文總也。不簡自他識等。相望容作三緣。現望於現非親辨體。無因緣故。
論。謂有情類至除等無間。述曰。自下別中第一子門。自他身相望。謂自他身分別。展轉容作二緣。因緣有無前總門中已定除訖。下但於餘三緣中取捨。此除等無間。等無間法唯自一識故。此中分別既攝見‧相分等故。由他生者皆名分別。但知不唯是見分也。即唯前六識。或亦第八識。許變他處故。
論。自八識聚至或無或有。述曰。第二子門。自身八識。隨一一八識相應法等見‧相分等。總名自識聚。以識為主同聚法故。即下言聚皆如是知。且自八識聚相望。定有增上緣。此緣通故。必無等無間。唯自識相望為此緣故。
此即明簡定有無訖。於四緣中二定無也。謂因緣‧等無間。一緣定有。謂增上緣。所緣緣不定。下別辨之。
論。八於七有至所杖質故。述曰。此謂第八於餘七識有所緣緣義。七於第八無此緣義。以第八相色等為其本質。生五識相分色等故。第七亦緣彼見分為境故。第六理通以相‧見為境。若無第八定為本質。五‧七不生故。雖非親所緣緣。然是疏所緣緣也。第八不託七識而生故。七非八所緣緣也。第八若有七識必有。七但為八定有增上緣。非所緣緣也。
論。第七於六至一切皆無。述曰。第七於餘前之六識。於初五識無此緣義。與一意識為所緣緣。意緣一切法故。五識無者不緣七故。前之六識於第七識。並非彼所緣緣。彼不緣六故。自是一行法故不問八。
論。第六於五無至第八相故。述曰。其第六識於前五識無此緣義。五識於六有此緣義。五識緣本識所變為境。不待第六識所變色等為自境故。有力生識者方為此緣故。不以五識自相望為所緣緣者以定無故。
論。自類前後至取現境故。述曰。第三子門。自身八識一一自類前後相望能為幾緣。前第六識聚。容作三緣生後自第六識聚。即除因緣現行相望故。有所緣緣據緣者說故。此中不除阿羅漢末後心等無間緣。據長時故。但說容故。餘之七識但有二緣。無因緣‧所緣。皆非種子。又不能自緣前念識聚故唯緣現境故。此第一師即長途義。
論。許五後見至亦有三緣。述曰。自下第二依陳那觀所緣緣論中。說許五識後念見分緣前念相分。彼論言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彼隨經部因果異時。既非現境生五識故。前念五識現行相分為能熏。引相分種子。生於後念五識相分。前念五相有力能生後識見分故是緣義。後念之識帶彼前相生故是所緣義。即以相分為行相。本質為疏所緣緣義。今敘彼意許五識後見緣前念自識相者。五識及第七識前與後亦有三緣。亦者亦第六也。非第八識者。以非能熏不能引種。故前念相非自後識所緣緣也。此師自識前後。異於前義也。
論。前七於八至相見種故。述曰。若後以前念為所緣。自身八識品相望中。前七於第八亦容有所緣緣。以前七識皆能熏成彼第八品相‧見種故。謂前五識為能熏。成彼第八相分色等相分種故。是第八見分所緣緣。第七識為能熏。成彼第八見分種故。是自證分所緣緣。自證等種生自證等隨應亦爾。第六識若緣第八‧見相而熏種。即雙熏彼二分種子。若緣虛空‧心心所等以為相分。亦熏彼生空等相種也。非是能熏生彼第八現行相‧見分種也。第八不緣虛空等故。此七識中望彼第八相‧見分等應作四句。其第六識具後二句如理可知。即是二義與前師別。六望七等准此應知。
論。同聚異體至不相緣故。述曰。第四子門。就如一眼識中。俱時心‧心所。一一別互相望。雖是同聚而是別體。展轉相望唯有增上緣。見分‧相分一切皆然。不相緣故。然此心‧心所不相緣。相分所杖本質同。若見分‧相分不相緣故。非如大眾部緣俱生心‧心法故。若許緣者不同一所緣過。受不與心同一緣故。大乘見分不許自緣。亦有此妨。然極相近不緣俱法。說自證分既得自緣。即無前過但有後失。若爾如何名同一所緣。謂所杖質同名同一。非多見分共一親相分名為同也。若爾且如第八心王。不能緣心所之相。即無本質。如何名為同一所緣。同一所緣總有二義。一所杖質同名為同一。如五識等俱心所法。必同本識所變質生故。二相似名同一。即第八俱心‧心所法。及第六識緣過‧未等。雖或無本質不託他變。各各自變相似名同一。不要心王緣心所之境生名為同一也。此第一義。
論。或依見分至為觸等相質。述曰。此第二釋。亦許相緣。或依見分同聚心‧心所說不相緣。無緣俱時他見分故。此依因位。佛則不然。若依相分有相緣義。謂諸相分互為本質方得起故。如本識中諸法種子。為同時五所觸等相分本質。此顯其事。
論。不爾無色彼應無境故。述曰。若不爾者。無色界中五種心所應無境故。既彼有境故。必以本識所變為質也。諸心‧心所理例並然。然前師意各各緣自所變種子。然唯心王所變種子能生現行。非五所變。如眼根等無能生識用也。此師難曰。何故同一所緣分為二義。第八五數無本質也。前師解云。若必有本質。如第六識緣虛空時以何為質。第八心王不託五數境生。如何同本質。有說一切心必託本質方生。如緣虛空託名為本質。第八心王以五數所變相假力故為本質起。名同所緣。
論。設許變色至不同質故。述曰。此依因位。果亦可然。至下當知。今此後師設許無色界第八亦變下界之色。五所如本識亦定緣種。勿第八俱六箇見分境不同質故。自證分境許不同緣緣自見故。今依可爾說有本質。非要爾也。此義應思。同一所緣相似名同。各各變故。何要同質方名同也。又唯識之境取心內境。若待外質方生。良恐理乖唯識。是故前師甚可翫矣。
論。同體相分至但有增上。述曰。第五子門。如一受相分與見同體。相望為緣者為見分二緣。謂所緣‧增上。見分於境無所緣緣。但有增上。相與餘分但為增上。若約疏所緣緣亦非。見與相分不相似故。或可說得。由相為緣見分生故。
第六子門。
論。見與自證相望亦爾。述曰。謂見與自證如相與見能為二緣。自證與見但為一緣。如前說故。見與第四亦但一緣。此據親義。若疏所緣亦得有之。今約親說不相違也。
論。餘二展轉俱作二緣。述曰。自證。及證自證為二。見分之餘也。展轉為二緣。互得相緣故。二與見‧相分但為增上。
論。此中不依至。互為緣故。述曰。然前相分與見為二緣。不言種子亦為相分得為因緣者。此中不依種子為相分說。以說現行互為緣故。又種為緣生分別者。前第一門以解訖故。此即現行染八識聚說為緣訖。
論。淨八識聚至能遍緣故。述曰。淨八識聚若自‧他身。自‧他八識為緣。皆增所緣緣。以淨八識皆得緣他及自身者互得相緣故。即淨八識皆得互緣。同時心‧心所。亦得互自緣同時心‧心所。以彼功能遍現影故。識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分同緣緣自見分。餘淨心所義例亦然。又或能緣彼相分故。若不現彼影。應非知一切。又有解者。上文所言勿見分境不同質故。即識見分與相應見分定必同緣。如何自證與相應法見分。同緣識之見分不自緣也。若自緣者與自證分何別。若不緣者便違上文。今有二解。一云前依因位非依果說。依果說者見分之境亦不必同。又識等見分與相應法亦定同緣。亦自緣見分。亦緣自證分。與相應法見境齊故。然與自證作用各別。自證唯內緣更不別變。其見分自緣等亦更別變。然相分攝。與相應法同外取故。相應法緣識既不外取別變相分。識之見分例亦應然。亦不違上見分境同。此義雖勝然稍難知。
論。唯除見分至能緣用故。述曰。若通佛說。非見分等為相分所緣緣。一切相分是親所變名為相分。相分必無能緣用故。如化心等亦爾。化心不緣故。故此第三‧四亦非相所緣。見分攝故。文中唯有見分非相分境也。不除同聚心‧心所相緣。以得緣故。即顯自證分亦見所緣。現作相分緣故。如無分別智。唯是現量無外境故不緣。不同後得智。後得智見分返緣自證。作影像緣。仍是相分。不爾即與證自證無別。何須四分。由是一切心皆具四分。今緣相應法見分。緣自證分。亦能緣證自證分。證自證分亦能緣見分‧相分者。唯在佛位餘者不能。此中但遮見分非相所緣。義遮第三‧四分亦非相所緣。意顯餘三分互緣一切法。名遍緣故。雖作此解三分何別。各相似故。如前所得者親得。餘新所得影說。故成差別。又解然今但遮相為能緣。及遮見分不緣自證。非顯餘二得緣一切。此不及前解。
論。既現分別至能作幾緣。述曰。上來第一現起分別緣其種子‧現行生訖。自下第二明種子亦應緣其現行‧及種子起。此言緣者是緣藉義。非緣慮義。以種亦是分別攝故。今論解言緣生分別。現行‧及種望於一種子能作幾緣問也。
論。種必不由至立彼二故。述曰。種子必無等無間緣‧所緣緣起。此之二緣四緣之中位居中故。以此二緣待心‧心所為果方能生故。種非心等故非二緣果。
論。現於親種至但為增上。述曰。今依因位。現行望自親所熏種能為二緣。即因增上。唯除第八。及六識中極劣無記。非能熏故。與非親種不辨體故。除自種外。但一增上。
論。種望親種至亦但增上。述曰。於一切位種子望自親種亦具二緣。除中二也。於異性非親種亦一增上。此中巨細如理應思。准前顯後淨種亦爾。文言略之。與染同故。
此上總解緣生分別訖。次下第二總結有二。初結非。後破小乘心外之緣。
論。依斯內識至何固執為。述曰。謂依內識若種‧若現互為緣起。一切分別若因若果能生所生皆悉成立。汝等小乘所執心外之緣設有無用。況違理‧教而固執何為。
論。雖分別言至具廣分別。述曰。此略指也。下解彼彼分別。此言分別唯是有漏心‧心所。中邊論說虛妄分別。謂是三界心‧心所故。此非執心。然隨勝者聖教多門顯示。
有二三等者。至此卷下三性之中自當廣解。如餘論中具廣分別者。瑜伽三十八‧七十三‧七十四‧顯揚等。並如下解。楞伽第五亦有十分別等也。
上來解此頌中。初依頌釋文。第二廣解廣解中。初問緣生分別。第二答解。解中初解四緣等。第二解生分別。生分別中。初辨生現‧種分別等。後總結。或從前釋中分三。初略解頌。次廣解。後結。或於廣中分三。初解四緣等。次明生分別。第三廣分別。或於此廣生分別分二。初辨生。後辨分別。餘解同前。就明唯識相中。初廣分別三能變相。次前前頌明唯識訖。自前頌來解諸妨難。於中有二。初二頌釋違理難。後五頌釋違教難。初二頌解違理難中。上來已一頌訖。自下第二釋諸有情續生死難。前頌所明雖無外境。而諸分別皆緣所生不離內識。外人問曰。
論。雖有內識至生死相續。述曰。此初寄問以發論端。雖知論主唯有內識。而既無有心外實緣。假說我法一切有情由何法故生死相續。若無心外緣生死不續難。
論。頌曰至復生餘異熟。述曰。上二句答相續所由。下二句正答相續。長行答中有四復次。至文當知。
論。諸業謂福至不善思業。述曰。初釋中有二。初別解頌文。後總結頌意。別解頌中文分為四。上二句別解為二。下二句合解為一。第四總牒第一句由字。第三句既盡字。第四句復生等字。合解其頌。解第一句中。先解諸業。次解習氣。後總解之。以業有三故言諸業。此解業義如第一卷解。福等三業如對法第七‧第八‧及大論第九‧五十三等解。福者勝義。自體及果俱可愛樂相殊勝故。非福者不可愛樂。自體及果俱不可樂。相鄙劣故。不動者不可改轉義。其業多少住一境界不移動故。又復移轉境如生得散善。亦從於定總名不動。對法論說。欲界繫善業名福。瑜伽論言。謂感善趣異熟。及順五趣受善業名福。前是人‧天總業。後是五趣別業。然說地獄亦有別善業者受等流果。如涼風觸身等。別相似業名為善也。又令地獄諸苦輕微名為善業。如不斷善等。又約六趣為論。除地獄取非天。五趣有善業果也。非福業者。瑜伽論云。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異熟。初是三惡趣總業。後是五趣別業。不動者謂感色‧無色界異熟。及順色‧無色界受業前是總業。後是別業對法論說。何故色‧無色業名為不動。答如欲界餘趣業。遇緣轉得餘趣處受。彼業不爾。定於自處受故。問曰何故爾也。定所攝故。非同散業。若爾如何熏禪資下故業生五淨居。故此解非。又定地攝名為不動。以定能住於一境故。且福之名應通三果滿業。以上善業別有勝能名為不動。欲界善業別得總名也。然不動中順受別業瑜伽論少別。如彼抄解。然此三業通身‧語‧意。意業通三界。身‧語唯二地。有尋‧伺故。此體性者。即有漏善‧不善二思為此業體。遊履身‧語身‧語動作故名為業。身‧語唯無記。非善‧惡性故。唯以思為體。
此中為唯以思為業。為復有餘。
論。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述曰。即五蘊性。善‧不善律儀實業眷屬故。餘則可知。
何意眷屬亦說名業。
論。同招引滿異熟果故。述曰。以皆與業同招引‧滿異熟果故。不同小乘具十隨轉。無過‧未世實四相故。此總‧別果如第二卷已廣具解。
上來所說謂初作時即現起法。若異熟因非即受果。現既久滅如何感果。非過‧未有故。為答此問故次論文。
論。此雖纔起至當異熟果。述曰。下解習氣。現行此業雖纔起已更無異問而便即滅。無別義理可如薩婆多雖現用無有過‧去體能招當來真異熟果。
若爾如何。
論。而熏本識至說為習氣。述曰。現行之業當造之時。熏於本識起自業之功能。功能即是頌中所說為習氣者。
何以名習氣。
論。是業氣分至故名習氣。述曰。是業氣分。解氣。由現熏習所成。解習。此業熏成不同無慚計業皆宿作。並是曾有。化地部等業入過去現皆有體。又此習氣簡薩婆多等過去有體之曾業也。及簡順世外道說一切果唯現業所得作時即受。今此習氣理則不然。由過去無間滅現行熏習故。種子念念前滅後生恒現在有。故簡彼曾世有用於過去世現有業體。即此種子非作時即受果。後時或一生多年或多生等方始受果故。故簡現作業時即受果。由此義故有詮有遮。故名習氣。即解頌中習氣二字。總合此上解第一句下四字訖。
論。如是習氣至勝增上緣。述曰。此善‧不善業能感當來若別若總異熟之果勝增上緣。非同性故。非親能辨果體生故。
次解二取。此有八解。
論。相見名色至皆二取攝。述曰。一相‧見。謂即取彼實能取‧實所取名二取。二者取名‧色。色者色蘊。名者四蘊。即是執取五蘊為義。前言相中亦通取無為。以為本質故。今此唯顯取親所緣。不能緣得心外法故。又變無為之影相分亦名所攝。不離心等故。三者取心‧及心所。一切五蘊法。不離此二故。四者本末。謂取現果。第八識是諸異熟之根本故名之為本。餘識中異熟名之為末。是第八識之末果故。即取二異熟也。謂愛樂執取緣取也。或第八識總報品名本。餘識別報品名末。攝一切法盡。唯簡異熟。以極狹故。第五彼取者。即彼上四取也。即一取言。通上四處。是單取。及通上彼上。是重取。謂有取取前第一能‧所取之取。如重緣心。取下三取亦然。故有八解。此八皆是二取所攝。即是現行之取也。或前四是境。彼取能取。但有四也。
何以名習氣。
論。彼所熏發至名二取習氣。述曰。即彼八所熏發。親能生彼八。居在第八識上功能名二取習氣。即前八中皆具二義。名為習氣。皆有所生‧能生義故。本末若為異熟解者。取為所取故亦具二義。即名言種由取二而生故能生本識。此非善不善。但是無記親生之種。此中二取通七識所熏。隨其所應生第八識相‧見分等。
此二取言欲顯何義。
論。此顯來世至諸因緣種。述曰。顯當來世異熟果心。及心相應法。各望自果為因緣種子親能生果故。簡前業種。即顯名言種子生果無盡。隨所欲生便能生故。以心為主但言生心。實通五蘊。此當來世言。或一分位三世。或生死三世等可知。解第二句頌上四字訖。
論。俱謂業種至互相助義。述曰。頌言俱者。謂前諸業。及後二取之種子俱。即是同時感生果也。非如小乘異熟因果必不同世也。作時受時雖世不同。種正受果時。必與果同世。以過‧未世無體性故。
問於生果位親者因緣。若論感果力能勝者唯是業種。或二種既俱。何故頌中先說業種。後說因緣。
論。業招生顯故頌先說。述曰。業招生顯。由業感生勝故。顯故。故頌先說非因緣也。解第二句五個字訖。
論。前異熟者至業異熟果。述曰。頌中所言前異熟者。謂前前生業異熟果。異熟果者。顯通總別。頌文狹故但言異熟。意亦通也。以過去世多生之業。同於一身得受果。謂前前生業異熟果也。又前前生業之異熟。非唯一生名前前也。又前前異熟體非一故。後亦當爾。
既第三句中不解下二字。解第四句先解下三字。謂餘異熟等。將欲解頌既既盡等言故。先發言云。
論。雖二取種至同易感。述曰。二取種子受果無窮。攝大乘第三說無受盡相。業習氣有盡。彼論說為有受盡相故。所以者何。由異熟果一者性別。與業性殊不多相順。二者難招業雖招得。謂必異世果方熟也。故業習氣有盡。如沈麝穢草有萎歇故。其等流果‧及增上果。一者性同。體性相順。二者易感。同時生故。此念熏已即能生果。故二取種易感果也。何者為等流。何者為增上。增上寬。但等流必增上。等流者謂種與現行及自種。為俱生同類因故也。增上更無別體。即等流性故。又解是等流果故性同。是增上果故易感。以具二果故具二義也。又種望現行是增上。望自類種是等流。業種望彼現及種皆異性故但是異熟。
上來已別解頌文。下欲解意。并解第一句由字‧第三句既盡二字。第四句復生字故。
論。由感餘生至餘異熟果。述曰。由感當來餘生業等種子熟故。於今身中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即是此身臨終之位。彼所熟業復別能生後餘果起。即先果盡時。後果業種熟。其異熟果而復得生。所以生死不斷絕也。由感餘生者。解由字。由者緣由也。前果盡時者。解既盡。復別生果等者。解餘異熟復生也。
下結答難。
論。由斯生死至方得相續。述曰。由此所說業果無斷。生死相續輪轉無窮。何假藉心外之緣。方得生死相續。此結答也。
論。此頌意說至為彼性故。述曰。總此頌意。由業及二取為緣為因故生死輪迴皆不離識。非心外法令生死續。以業‧二取不離心‧心所而得相續。為生死因果之體性故也。
論。復次生死相續至總有三種。述曰。第二復次。解頌答問。於中有三。一總標。二別解。三指例。此初也。今三習氣即攝論第三‧第四三種熏習。
論。一名言習氣至各別親種。述曰。別解有二。初別解三。後配屬頌。但此名言分為二種攝一切法習氣盡也。此是三性諸法因緣。彼論但有言說熏習。
論。名言有二至音聲差別。述曰。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不能發。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簡非詮表聲。彼非名故。名唯無記。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說故。聲自性唯無記。然聲有表是業性攝。以能表思名為三性。體唯無記。名非業性。故從聲本說為無記。然名是聲屈曲差別。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種。因名起種名名言種。一切熏種皆由心‧心所。心‧心所熏種。有因外緣。有不依外。不依外者名顯境名。若依外者名表義名。以分二別。然名自體不能熏種。問曰如緣五境而熏種等亦依外緣。何不別說因義熏習。
答境非勝緣。因境而心熏。但是顯境所攝。有能詮之法。令因起執流轉生死。帶此勝用為緣而熏故。立表義名言熏習。又一切法名為先故想。名在於內發詮召法勝。但說依名不說依境。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善。內名為緣熏五蘊種心變似故。雖亦依句等而成熏習。總說為名詮召諸法名最勝故。從勝為目但說名言熏習。名言進退攝句字故。
論。二顯境名言至心心所法。述曰。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即是一切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說名顯所詮法。此心‧心所能顯所了境如彼故名之為名。體非名也。名體是彼不相應行故。又如四蘊名名體即是名。能顯義故。瑜伽論中第五十六說。順趣種種所緣境義。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四蘊名名。是通三性見‧相分種。境從見說亦名名也。了境心等之所了也。即通三界有漏無漏。即攝一切有為法盡。攝論唯據言說名。唯有漏也。
論。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述曰。隨二為緣相分等中熏五蘊種親辨體故。
論。二我執習氣至我我所種。述曰。此令自他成其差別通六‧七識。非如攝論唯說第七。
論。一俱生我執至自他差別。述曰。因我執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蘊種。即名言熏習。由熏我執種令自他別故別立之也。初通六‧七。後唯第六。其文易解。無勞更釋。
論。三有支習氣至善惡趣別。述曰。有謂三有。支者因義。分義。即三有因生善惡趣差別因也。通六識皆有此熏。餘文可知。然不善中所言諸者。顯惡多於善。令生厭故。令五趣別由業力也。
論。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述曰。此後二種望異熟果是增上緣。以異性故。我執相分所熏成種。雖作因緣親生本識。見分種子令彼自他差別故成增上。此中名言種。與異熟果為因緣親生故。有支為增上緣異性故。我執種子為增上緣。令自他別故。此是見分執種。若相分種亦得親生。文意如此也。第一言說名。唯欲界。及初定。有尋‧伺故。此熏習至第四定皆得。依名起熏習故。或通無色。無色諸天佛處聽故。顯境名言通三界九地熏習。有支‧我執亦皆通三界。
第二名言熏習通三性。有分熏習唯善‧不善。我執熏習通有覆‧不善。俱生唯有覆。分別通不善。第三表義名言唯第六識緣之熏習。顯境名言通前七識。第八不熏故。有支通前六識。有善惡性故。我執唯第六‧七。七唯俱生。六通分別。第四後二熏習唯有漏。名言熏習通無漏。無漏亦依表義‧顯境名言熏成種故。攝論但約有漏表義名說。此說盡理。第五位次。名言熏習唯除佛位。第六識有漏至八地。餘六識。及諸無漏通十地。有支非聖者。聖不造業故。設造別業不名有支。非行支故名言所攝。或類相從亦有支攝。分別我執唯異生資糧位起。聖說不共無明內異生亦無故。俱生我執除二乘無學。八地以去菩薩。及如來。
此即別解三習氣已下配屬頌。
論。此頌所言至有支習氣。述曰。以三熏習即頌習氣。頌中所言業習氣者。即此三中有支習氣也。
論。二取習氣至皆說名取。述曰。即取我執。及取名言以為境界。而熏所成二種習氣皆名為取。取此二故名之為取。非此二種體自能熏可名取也。此即解頌上二句中三習氣也。
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述曰。此餘俱義。及習氣義果。有前盡而後生義。如前師解。此中同者不別出之。若有異者皆別解也。下准此知。然此熏習。十一識等相攝分齊皆如理知。
第三復次以十二支解頌。
論。復次生死相續由惑業苦。述曰。於中有二。初汎解惑‧業‧苦屬釋論文。後以有支釋惑業苦。初中有三。初總舉生死由惑‧業‧苦。次別解惑‧業‧苦。後指例餘文。此則初也。
業‧惑‧苦者。此應第二方解其惑。心隨發業次第而說故此非倒。
論。發業潤生至眾苦名苦。述曰。次別解也。能感後有諸業名業。即通一切總報‧別報現‧後等業。除無記業。及無漏業。皆名為業。能感異熟生故。惑者即是發業潤生煩惱。對法第四一切欲界分別煩惱。皆能發業皆是不善。任運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即修道我見‧邊見。及此相應貪‧慢‧無明皆非不善上來數明。然緣起經上卷云。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由於生死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此文證。故離我見等俱起法。亦有獨頭愛等無記。即緣後有起愛潤生愛等。或餘本有位起。此愛等亦是不發業者。及除上界無明等發業者。外餘一切不發業惑。餘者皆是此中發業惑攝。餘隨起有覆等是潤生攝。若助發潤即通一切。苦中即攝三苦‧八苦。文易可知。
論。惑業苦種皆名習氣。述曰。前說現行此種。即現之習氣也。
論。前二習氣至親生苦故。述曰。以三種望果談其親疏。今此三中惑‧業二種非異熟性。與果異性。但增上緣。助生苦故。但為勢引。非正親生。若苦種子與生死苦為正因緣。以能辨體親生苦故。
論。頌三習氣如應當知。述曰。惑‧苦種子名為二取。業種可知。故言隨應。
問何故此中惑‧苦名取。業不名取。
論。惑苦名取能所取故。述曰。釋彼得名。惑是能取。染著性故。苦是所取。染所著故。
論。取是著義業不得名。述曰。此釋唯業不名為取。世間有情多於現果起執著言。今此是我‧我所攝故。即能‧所執著名為取。世間有情不多於業起執著故。如有執我而為作者我物等故。前說以取是著義故。不多於業而起於著也。
論。俱等餘文義如前解。述曰。一准於前義可知也。然於此中惑‧業‧苦攝一切惑‧業‧苦盡。即總門也。
論。此惑業苦至如論廣釋。述曰。第二別攝十二有支。此中以總復攝於別十二支故。
問何以知十二支是別。攝總惑‧業‧苦不盡耶。答若除此中無明‧愛‧取餘一切惑。除正感後世行。餘別報等行。并別報體。苦聖者身行。及苦等。非十二支故。就解十二支中有三。初以惑‧業‧苦總攝十二支。即此文是。二廣明十二有支。即論云此十二支略攝為四謂能引支等以下文是。三總結支歸惑‧業‧苦。即下論云由惑‧業‧苦即十二支故。此能令生死相續也。今此惑‧業‧苦總攝十二支中。指如餘論廣釋。即瑜伽第九‧第十‧第九十三。對法第四。十地論第八。及天親所造十二因緣論等。此為論也。然緣起經中亦甚廣明。至下論中此所無者附文解出。此十二支且略以十門解釋。一列支名辨總別體。二明支總別名義得名。三次第所由。四總‧別業用。五因果差別。六支互為緣四句料簡。七能‧所引生諸論對釋。八廢立增減釋諸妨難。九定世破邪。十諸門辨釋。論文有四。一能‧所引生。二釋妨。三定世。四諸門辨。一列支名辨總‧別體者。列名可知。總五事中相及分別。三性之中唯依他性。取蘊‧處‧界一分為體。別體性者。一無明支者。以行蘊中無明為體。不取餘法。何以知者。緣起經云。初無明有十一殊勝非餘法故。大論第九云。以七無知等為無明支。故唯取無用不取餘法。問若爾何故對法第四云。無明與行得為因緣。無明俱思種名無明支故。答曰不爾。彼非因緣故。此論解云。無明俱思假說為無明。實非此支攝。由假說彼為行因緣。實非取餘為此支體。大論第十。及此論下。說為一事故不取餘法。又諸論‧此論皆言。正發業唯是無明。餘者是助故不取也。非如小乘約分位辨。此有十九‧七‧五‧六種諸無知等。如大論第九等說。此無明支別有實性。何以知者。下十二支假實之中說為實故。大論第十。乃至五十六緣起善巧中皆言實故。又五十五明諸煩惱假實之中。言五見假。此為實故。又緣起經下卷。五十六中。皆廣問答簡諸餘法故名無明。俱舍第十文勢同也。此通現行‧及種為體。十地經云。無明有二。謂子時‧果時。緣起下卷云。無明有四。謂隨眠等。又唯發業性。通不善‧無記。然發福‧非福‧不動三無明別。如對法第七。二行支者以身‧語‧意三行為體。心‧心所法為體。謂行體是思。此身‧語‧意三在欲界名福‧非福。身‧語在色界。意亦通無色。名為不動。大論第九等同此解。此支亦通現行‧種子。十地經說行有二種。謂如無明有子‧果時行亦爾故。唯善‧不善性。三識支者唯取阿賴耶識親因緣為體。九十三云於母胎中因識為緣。續生果識隨轉不絕。任持所有羯剌藍等。非餘七識隨轉不絕能任持故。彼下文云。又即此識當來後有名色等種之所隨逐。非餘七識諸種所隨故。此論又云。所引支者。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此中識種謂本識因。故知識支不取餘七。問曰若爾何故大論第九卷末。以六識為識支廣解已。云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唯一。答曰。九十三中自有會。云行為緣故令識轉變。此識現法但是因性。攝受當生諸識果故。約就一切相續為名說六識身。既有此解故言六識者。是就二乘一切身語。彼不立有第八識故。又一身中約一切識相續為名說言六識。其實唯取阿賴耶也。果報主故。說與名色互為緣故。乃至命終恒隨轉故。此唯種子不取現行。何以知者。大論第十‧此論等云胎藏苦故。問若爾何故大論第九云三行所熏發種子六識。及種子所生果時六識名為識支。處處又說行熏於識。識與名色得互為緣識入母胎。非種子時有是義故。十地論云如無明有子時‧果時。乃至於生‧老死亦爾。答此論下云。此五種子在於因時無有前後。約當生果位中說故有前後也。或於現在是過去世。此生‧老死位說識支故。有現行識其實唯種。不爾便違五十六說。彼說五種胎藏苦故。此論所引支中。又言識等五是種故。識既如此說名色入母胎。乃至說受亦有二種。謂境界受為愛緣等。皆准此知。此五體皆唯種子故約當生位。及於生‧老死位說故。言有現行實皆無也。此唯無覆無記性攝。四名色支者。有二種體。一者一切有漏五蘊皆是此體。通異熟‧非異熟。如九十三說。又五色根。根依大種。根處大種。所生諸色。及餘諸名。皆名色攝。大論第九云。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十有色處‧法處色等。皆名色支。此論下云。或名色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通取三性以為體也。若准此論及諸論等。通取異熟。及餘性故。若約名色不相雜亂說此支者。即除六根‧觸‧受法種皆名色攝。謂色蘊中除根餘色。除受蘊全。除行蘊觸。除識蘊中本識‧意根。餘想蘊全。三蘊少分。為名色支體。此論下云。此中識種謂本識因。除後三因餘因。皆是名色種攝。故此二體寬狹不同。前體即是四蘊名名。色蘊名色。汎爾通釋。即體相濫。後解名色五種各別可有差別稍似分明。不爾如何名五種子。五體即是一名色故。此唯異熟無記性故第八相應中除觸‧及受。六識俱中又除一切異熟觸‧受。所餘現在異熟六識及過。未世所餘異熟心所法種。皆是此體。又九十三云。俱生五根名之為色。無間滅意名之為名。即與六處無別體也。然說六識為識支故。由說與彼互為緣故。偏說六根。非實此支之體唯爾。前解為勝。此約六處與名色支無別體性一義解釋。非謂盡理。無覆無記性。五六處支。唯內六處。此唯取彼異熟種故。即五色根。及前六識若有異熟居過去世說為意也。此約一意二世分別。即義說別。若不爾者名中無識。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也。若約當生分位說者。即名色支具足五蘊。初生之位在過去識名為意者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故。此唯種子。有處亦說為現行者。如名色中說。下至觸‧受皆准此知。六觸支者。除第七識取餘第八相應觸全。六識之中若異熟觸一切皆是。此約五種同時為論。若分位為言。六處位後所有觸數方是此體。大論第九說六觸身名為觸故。七受支。此亦同前觸應知也。作用分位義皆同故。然論說受為愛緣者。約當來生。及於現在生老位中現起受說。然即彼體是生支攝。今此受支唯在種位。以識等五論皆名為胎藏苦故。九十三云。此五皆是唯種子故。八愛支。唯取愛數一法為體。大論第十初云。愛謂三界愛。亦通現‧種。十地論說故。此論下文云。愛支與取得為因緣。非現望現體是因緣故。愛種‧現為此支體。九取支。通取一切煩惱。瑜伽論說一切煩惱令生續故。即通見‧修所有煩惱令生相續。又下文說。正唯修斷。助潤通見。論文多據四取為體。在家出家二諍本故。四取以三見。及貪為體。大論第十‧及九十三等云。欲取云何謂欲貪。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即三見故也。諸在家者以欲貪為先而興諍故。諸出家者依三見為先而興諍故瑜伽上下四取體三文不同。一唯取四取是四取體。二緣四取貪為四取體。三若能取。若所取。若所為取。皆四取體。今此合取。所說義別故無妨難。勘別抄也。問若爾何故十地經等云愛增名取。答下自會言。雖取支中攝諸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非無餘惑。此通種‧現。十地經說故。如愛引證。十有支。即取前行。及五果種為愛‧取潤已轉名為有。九十三等云。愛‧取和合潤先引因轉名為有。是當生起因所攝故。此有或唯說業等者下文自會。今上來解此唯種子。由前六法種子轉名有故。十一生者。即五果現行。以異熟五蘊為體。十二老死亦然。然老死即前五蘊變滅。然生‧老死二名。是於五蘊假立名。即不相應行蘊。今取實體亦前五蘊。此不取種。唯引果故。種即是前五種支故。若約分位未潤已前名識等五種。被潤已去有果起已名生‧老死。亦通種子無妨。緣起經說生‧引同時。即雖被潤總轉名為有。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唯取現行至下當悉。薩婆多師一一皆以五蘊為性。如俱舍第九‧婆沙第二十二三等解。第二辨支總別名義得名者。初解總名。此名緣起。亦名緣生。五十六云。無有主宰‧作者‧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託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能潤所潤墮相續法名為緣生。大論第十釋云。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此依字釋名。又解即依緣字‧起字解此名也。唯有漏十二支得此名矣。又依託眾緣速謝滅等。依剎那釋通一切法。又眾緣過去而不捨等。此依義釋名。今依此解。又乃至。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等。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展轉傳說故名緣起。此解亦得。合有五釋不能煩引。五十六說。因名緣起。果名緣生。謂此無明隨眠不斷有故彼無明纏有。此纏生故彼諸行轉。如是乃至老死亦爾。然五種果中以前後相望為因緣。為因時非果。為果時非因。據義別故。世親俱舍自意同此。亦得別名。緣起經云。如是諸分各由自緣和合無闕相續而起名緣起義。釋總名已。次辨別名。名義得名者。言無明者非六釋攝。以無別體義可為六釋故。初離無與明別解。後合之總釋。故名離合。舊云六釋者是。謂此六釋依二法簡別。離合方可為解。非如眼等雖有二字名曰斫芻。而體一法無可簡別用此六釋。六釋不遍諸法釋故。如別抄解。行者當體彰名。造作是行義。亦功能得稱。了別名識。觸境名觸。領納名受。耽染名愛。
追欲名取。有果名有。蘊起名。生義。勝鬘經及緣起經等。瑜伽等亦有別釋。皆同於行。不能別引。言名色者是相違釋。名之與色體各別故。如云能立與能破言。五十六云。何故四無色蘊名名。答順趣種種所緣境義。或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故說為名。何故色蘊名色答於彼彼方所種殖增長義。及變礙義故說為色。變礙有二乃至廣說。既各彰別體。故是相違釋。非名體即色。非是依名之色。名所有色故。六處者帶數釋。處者生長門義。體類不同有其六種。此帶六言故帶數釋。老死者變異義是老義。滅無義是死義。前是異相。後是滅相。各有所表既如名色。故相違釋。不說異相而言老者毀責名也。亦相違釋。老死別故。
第三次第所由者。大論第十有三復次解。初云。諸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方起邪行。起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生相續故諸根圓滿。根圓滿故受用境。受用境。故耽著‧希求。耽著‧希求故煩惱滋長。煩惱滋長故發後有業。業滋長故五趣果生。生已變壞老死生起。故十二支如是次第。此約當生五果。為因次第。第二約二緣建立十二有支。前六支內身緣立。後六支境界緣立。第三約由有三有情聚立。一樂出世有情緣起增白法。二樂世間有情立前六支。三樂著境界有情立後六支。如彼廣解。故十二支次第如是。此二亦約當生果位說因次第。以識等五因支熏時無次第故。緣起經云。一時而起次第宣說。問若爾何故淨緣起中先觀老死逆觀緣起。
答依諦先後道理立故。如餘處說。此中染者依鄰次第二世因果說。隔越多身說即不定。思准可知。下亦略辨。第四總別業用者。謂此能令有情生死流轉。生死體者謂生‧老死。前十能令生等轉故。此總業用。別業用者。對法云。無明有二業。一令有情於有愚癡。謂由彼覆故於三際不如實了起過‧未疑等。二與行為緣。謂由彼力令後有業得增長故。十地經云。無明有二。一緣中癡令眾生惑。即前於有所知境等。不了疑也。二與行作因。同前對法餘乃至老死對法二業云。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壞少盛故。二數令有情壽命變異壞壽命故。十地云。老有二。一令諸根熟。二與死為因。死有二。一壞五陰身。二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斷。然對法合作法。十地開之。又對法約老死無果終義。十地約死有果為論。故言以不知見故相續不斷等。又以前十二支中十地上下皆同此論。文雖稍別義意大同。不能繁引。問且如行中福‧不動。以正簡擇力而起。何故仍說以無明為緣也。
答瑜伽第十云由不了知世俗苦故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故起福‧不動行。緣起亦云。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故以無明為因生福‧不動。世俗勝義苦。非謂苦苦‧壞苦名世俗。行苦名勝義。若爾即色‧無色無壞苦故。若亦迷彼豈唯發非福也。但可總言。世俗易了知者名世俗苦。即三塗等苦。彼不了故造非福行。難了知者名勝義苦。即人‧天善趣。勝義道理體皆是苦。世俗難了謂為善勝。迷之故造福‧不動也。是亦有壞苦。名勝義苦也。不可定判三苦分之。如對法第七。大論第十。顯揚破苦品等。別抄說。問如經說諸業以貪‧瞋‧癡為緣。何故唯說癡。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故。貪‧瞋‧癡緣唯生非福故。問身。語二業思所發起。而行亦緣行。何故唯說無明為緣。答依發一切行緣而說。及依生善‧染思緣說故。此行如是既問答已。乃至老死問答皆爾。如大論第十一一廣說。不能繁引。此中且說鄰近。無明與行為緣。若隔越為緣。乃至老死亦爾。然後支非前緣。非為斷前支修後支。但為斷後修前支生故。第五因果差別。此有五種。一等起因果。謂前前支為因。後後支為果。十二支無明唯因。老死唯果。餘亦因亦果。無明無所從。老死無所起故。此約十二支內分別也。故第十云。初一唯因。後一唯果。餘通因果。二本末因果。無明‧愛‧取三體是煩惱。業苦本故唯是因也。生‧老死二唯是於果體唯是苦。惑業之果。五種之果故。餘亦因亦果。是煩惱之果。生老之因故。第十云。三唯是因。二唯是果。餘通因果。又生‧老死唯果。末故。前六‧及愛‧取‧有三是因。本故。受通因‧果。通本‧末等。第十云。前六‧愛‧取‧有三是因分。後二為果分。受通二種。此有二等。廣如彼說。三異熟非異熟因果。即識等五‧及生‧老死七法是果。識等五種望生‧老死雖是苦因。於現亦說五為現行。即在生老位中而說故。七是果異熟法故亦正果體。餘五是因非異熟故。五十六云。又現世果所攝五支。及未來果所攝二支。總名果所攝緣起。當知餘支因所攝緣起。故中邊上卷云。有因雜染‧果雜染。因雜染者謂煩惱業分。果雜染者謂所餘分。四熟未熟因果。前七支是因。猶未熟故。後五支是果。名已離故。謂無明熟成於愛‧取。愛‧取是前無明增長故。有是行等六法熟故。生老死二正是熟時。熟謂熟變故也。對法云。於因時有能引所引。於果時有能生‧所生。有作是釋。愛‧取‧有三鄰近果故名之為果。若爾正生果故。即識等五應亦名果。前解為勝。五正熟非正熟因果即前十支是因。二支是果。生‧老二支是正熟故。大論第九‧第十等皆云。能引‧所引俱是引因。引生‧老死二種果故。能生是生因。近生生等故。生‧老死二二因果故正熟果體。即此論下文等云。此十二支十因二果者也。若約五果當生位說雖亦是果。然今明時分定體不取也。此中因果十二支相望更無增減。其無明望自種雖成因果。非此所明。自支攝故。略此五門攝諸經論為因果義。更無增減。第六支互為緣問答料簡。問若法無明緣彼是行耶。設是行無明為緣耶。應作四句。初句謂無漏。無覆無記行。第二句謂除行所餘支。第三句即行支。第四句謂無漏識等。
如是乃至受望愛為四句。第一句者。謂希求解脫。依於善愛而捨餘愛。第二句者。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生除愛所餘有支。第三句者即愛支。第四句可知。愛望取作順後句答。謂取皆愛為緣。有愛為緣非取。謂除取餘支。如是乃至生望老死。皆順後句答。或生為緣非老死者。謂疾病。怨憎會苦等。餘可知。如是一一皆如大論第十廣解。以上六門此論雖有初體性門。然以能引等四義攝故。文勢長遠義理散廣。恐學者難曉。故今此中別束出體。論所明處名能引等。至彼料簡。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