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

基撰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錢冬霞 陳愛云
     改稿者 王 麗

第七卷

尋伺有染離染三地別。不依彼種現起有無等者。瑜伽釋略三解。義。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尋伺共相應故。名有伺地。靜慮間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尋。唯可共相應故。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以上諸地諸心‧心所。前後相續決定不與尋‧伺相應。名無尋無伺地欲界地及初靜慮靜慮細心心所不與尋‧伺共相應者。及一切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法不與尋‧伺共相應故。亦皆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論言。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一向心地無心睡眠無心絕‧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及無餘依涅槃界。並名無心地。義此三就二離欲分依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未離欲名有伺地。靜慮諸法假者。尋已離欲。伺未離欲。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諸地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已離欲。名無尋無伺地。若在下地並已離欲。亦得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瑜伽第四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者。亦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實義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靜慮有漏無漏諸法。於中伺故名第地。第二靜慮已上諸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伺地。靜慮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色界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無漏有為初靜慮定。亦名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餘如前說。若就相應及就離欲建立三地不盡。亦大雜亂。雖言有尋有伺等地。心。此就一門粗相辨地。於此門中。唯說第二靜慮已上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無心地。餘一切名有心地後有四門建立。如後說。雖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然唯說彼第二靜慮已上諸地。必定已離尋‧伺欲故。不言已離尋‧伺下地諸法。亦得說名無尋無伺。若如是者。未離下地尋‧伺諸法。亦應說名有尋伺等。如是建立成大雜亂。是故此三唯就界地建立。今觀此意。依染‧離染有尋有伺無尋唯伺地。但釋無尋無伺地此論文便非盡理。云何言依有染無染三地別。身在下界三地染應名三地。已隨所離應非彼地故。今應問此第三師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別。由有地法粗細異故。彼粗細異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繫法別故。無漏離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是此有染種類。故彼地攝。言有染者。有現行染。故身在下雖成三界種子有染不名三地。言離染者。據生上義。即非前地。不言已離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識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禪以上為論。如前第三師會。又解。此中言有染者。現行染。離染者。即無漏等。隨所離染地。即前有染之地今離故名離染。隨此有‧染離染二種有殊。地界法異。皆所應二種皆是彼地所攝。不說有染是彼地。離染即非。故文妨。不同瑜伽瑜伽但說第三地故。真智亦屬三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以諸無漏離染法依彼他法。尚彼地。況已離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文正義。不爾便為不正義也。
十六云。問生第定或生地。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云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前云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乃至廣說
三‧七分別。今以十門分別。一出體二行相。三釋名。四廢立。五八識所攝。六有無漏。七三世所緣。八與十動十分別相攝。九斷位。十問分別。尋‧伺本末頌。

體‧境‧行‧等起 差別‧及決擇
行‧觸‧引‧相應 求業流轉

瑜伽第五。尋‧伺以七門分別一體性。二所緣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別。六決擇。七流轉。一體性者。不深推度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惠為體性。二所緣者。以名‧句‧文身義為所緣三行相者。求行是尋。察行是伺。四等起者。謂發語言。五差別者。謂七分別。六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等。若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道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法七流轉者。五趣之處皆為六問。如那落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乃至初靜慮尋‧伺為問亦爾。且地獄中慼行轉。觸非愛境。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解脫。嬈業轉。一向苦受餓鬼亦爾。傍生‧人趣餓鬼。多分戚行。少分引樂。多憂相應。少喜相應。多分求脫苦。少分求遇樂。嬈業轉。欲界天尋‧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觸可愛。少觸非愛。多引樂。少引苦。多喜相應。少憂相應。多分求遇樂。少分求脫苦。嬈業轉。初靜慮一向欣行。一向髑可愛境。一向引樂。一向俱。唯不離樂。不嬈業轉。
不共業。頌曰。

分別‧審所緣 醉‧狂‧夢‧覺‧悶
醒‧發業‧離欲 退‧斷‧續‧生‧死

瑜伽第一意識五種不共業一分所緣。即七分別。二審慮所緣。謂如理‧不如理。及俱非所引。三醉。四狂。五夢。六覺。七悶。八醒。九能發身‧語業。十離欲離欲退二斷善。三續善。十四生五死。
法華第二。舍利弗云。而今從所未聞未曾有法疑悔。彼偈又云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疑悔惡作。厭也。惠俱無貪。疑事疑。疑不作佛。憂即是悔。悔先惡故。悔即是疑。
此中正思惟。若是尋通無漏者。何故五二十二根五根。不攝三七中六法。謂語‧業‧命‧喜‧安‧捨。故正思惟別即惠根。此師以因果論故體即惠。前師此可為正。故尋非無漏。以尋名說之。如三界適悅名樂。瑜伽第四云。無漏界有為所攝初靜慮。亦名有伺。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故知尋‧伺引無漏無漏引中兩解皆得。若言尋‧伺必是分別。而不定說唯屬第三故通無漏。何不對分別四句分別。以互有寬狹故。悔離欲捨者。法華經第二。舍利子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所未聞未曾有法疑悔。悔者是法疑悔。非煩惱也。
十六說。三。謂出‧息‧及身業語行亦三。謂尋‧伺‧及語業正思惟與語為目故。尋通無漏。五七。五根不攝三七品中六語‧業‧命‧喜‧安‧捨。不不攝正思惟即是惠故。此云何通。瑜伽十六說。三。謂入‧出息‧及身業語行亦三。謂尋‧伺‧及語業行亦三。謂受‧楊‧及意業。故尋‧伺何妨語轉。不無故。第四禪中二息等既無其身得住。定處尋‧伺。及語業故語應亦轉。遍‧非遍行故。如前已說。身業不可為例。又論且舉身業染者。論實亦有無善法。不爾佛身語如何得轉耶。故以業思為轉。常入第四定故。
心所俱生頌曰。

五法俱起 九法必六俱
九法必
三法十六 八法七俱
心所相應 惠者當思

瑜伽二十二根中。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行及行。無身寐於窟。答依意根處。由於前際無始時故。遍緣一切所知境故。行。諸心相一一轉故。主宰故。行。無色無見無對故。為無身。依止色故名寐於窟。攝論第四云。遊歷一切所識境故。行。為證此義。復說行。第二故。言無者。無形質故。寐於窟故。居在內故。言調此者。於如是心作自在故。難調心者。性悷故。
上座部勘有中有。無何得說言中有必起潤生煩惱耶。本計無中有。末計有故。已下文理唯識中看。
無想異熟威儀除行。無在行入定故。果難起故。
和上所立唯識比量云。真故極成色。不離眼識自許初三攝所不攝故。猶如眼識。順憬師決定相違云。真故極成色。定眼識自許初三攝眼識不攝故。猶如眼根
此如憬師抄解。裕師邊取。
他心智中。應敘安惠師解二十唯識文。
瑜伽有八種。初二外。後六即六六法建立。所以後勘。前第三論抄注之。
不還對治力強正潤不起煩惱等者。於中有五難。取下第五問應為第一。第應為第二。第一為第三。餘如次。問。如五九云見諦唯以隨眠潤。初聖亦以現行潤。既說異生現‧種潤。異生應有唯種潤。答多階降潤有現行異生類等故無唯種。亦應聖他地唯種潤生。若自地以現行潤故。異生亦應爾。若自地未有治道故可用現。他地應唯種潤。今不然。無漏道圓。勢勝煩惱無漏道缺。或現便強。不異生故不為例。
難。初二果自地潤通現行不還處義應現潤。答此可爾。准初二果故。如不還等。論略不說。又理不然。初二果未有圓道故。可用現潤。第三果已有圓道故。設自地亦唯種潤。論五說現行潤故。唯初二果說用現故。三難。何故異生潤現‧種俱潤。聖人但種。種強彼耶。答聖業決定。業強可唯藉種。異生不爾故通現行。問若爾者初二果業亦已決定。應唯種潤。答凡生苦善業微。必藉現行方可潤。聖生苦善業勝。此唯用種子潤。無漏亦可資有漏故。不凡夫。又凡夫不覺生多小。可藉煩惱現‧種皆助潤。聖人知業多小定。此唯用種子潤。四難。六行所伏不伏潤生等。唯伏散境等。何故凡夫得定而不下生潤。業皆在乃他地。答藉助伴貪愛等故可潤生。彼伴已亡力弱不能獨潤。不生下地。又凡造新業勝而生。聖由故業而生。種即生彼地如凡夫欲界五趣之業。隨一業勝而先生。故雖下不無。上業勝初先往。若上業劣。排之為後報退失上定而自界。亦有失。五難。何故不許六識俱生我見等。雖世道而不能伏。雖得第三果下不能斷。至上方斷如第七識耶。答彼障果及出自地故。不同第七微細不障果及出自地故。
瑜伽二云滅定中云。先於其善修治故。不分別諸行狀。能入此定能出於定。由極修習故。任運出。滅定時觸二種觸不動無所有。三無相出定之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次第三種觸。緣於有境而出定時。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乃至未來當有等。故觸不動觸。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無瞋無癡所有。故定觸無所有觸。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思惟故。無相界故。言觸無相觸。此意言出定已緣三境。有境者有為五蘊即以依非想相而入定心今出。滅境者即以依滅盡相而於定今出。於二之上煩惱所有。故觸無所有名緣境境。引後不定。隨彼出不與入同。行相別故。或緣六塵而出於定總名境境。此是境之境。此說任運自在出定。若未自在出定時緣於境界。雖不過此三。
問何故悶‧睡俱引無心。問觸塵之體。睡不爾耶。睡有睡心所。悶即無耶。心悶時此悶何也。由悶觸增引生悶位。不同睡數引別位生故。無悶心所也。睡何故非觸塵。能引心所即是睡數。能引悶觸即是心悶故。所以無也。悶或惛沈。無堪任故。或悶即依五蘊立。如生無色生死悶數。即本識相應六數也。
無心。三一界。謂睡唯欲。無想定‧生唯色一通三界。謂悶。一非界。謂滅定。二一界起。謂睡‧無想天一通二界起。謂無想定一通三界起。謂悶。一通三界‧非界起。謂滅定。亦在淨土起故。二唯善。謂定。三唯無記。謂餘三。
行相有二。一影像相行相。何故即似本境。二見分名行相。何故不似耶。答影像行相見分行解狀。見分之行但境相貌。見分行相。行於境體中故。如無分別智無狀相。故似不似。又未必影像相一向似境。無為緣等即不似故。
無間有六。一且隨他義答。二舉自正義答。三識無初答。四例所心答。五指喻顯法答。六別以理微答。
三界唯心。依有漏法以明唯識。又說所緣唯識所現。依生境以明唯識。又說諸法不離心。此不離以顯唯識一門諸法。又說有情心垢‧淨。內異以明唯識。又說成就四智菩薩。依修因以明唯識。又伽他心意識所緣等。亦以所緣唯識
四智中初唯觀境。次唯觀智。三雙觀境‧心。又初唯薩婆多。次唯部。後雙破。
現量乖宗中。應敘薩婆多量部‧大眾部。及取他又乖為難。解中應亦疏牒。
光舒光至彼。違對法第二。破云如光頓發聲亦爾。勘抄。舒光者隨順門。頓發大乘義。
謂諸異生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大自在宮菩提故。此中問言。瑜伽四說四靜慮凡聖處天。各由耎‧中‧上三品熏故生。無想天即廣果攝更無別處。復有諸不共五淨居地。謂煩‧無熱善現善見‧及究竟。由耎‧中‧上‧上勝‧上極品雜熏修第四靜慮故。復超過淨居天大自在處。第十地菩薩由極熏生其中。今觀義意。熏修定等而招生者四句。一有漏熏。如第八說捨福命行等。分段生死四禪中各三處生。論但言熏修不言雜修。故第二言餘取雜修五淨居。不生下故。有唯無漏修。一切變易生死有漏無漏雜修。謂生五淨居者。第瑜伽云。謂如一已有漏及與無漏四靜慮相續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此為於定自在故。等至自在果故。即現法樂住轉更淨。又此故不退道。又解脫勝處等勝品功德能引之道。有餘取而終者。因緣便入淨居。不說生下諸靜慮故。即依此修資先所造三天業。令其轉五淨居。非今新能感異熟不造業故。
第四既言極熏修第十地故第十地生彼。八地已去既受變易生。如何十地更熏修生彼。即是八地已生第四定三天處。今極純無漏勝前三地業資感今業而生彼。據非更新生。以同地業於彼受果處往名生。同地名生。往地別故名之為往。不相違也。第四句非二所資而生。即一切欲界異生等。以色界等業定心住境不動。非不異處受故名不動。既言第十地菩薩四禪之主故。於自在宮起果相。現大寶蓮華座故要生彼。非第八地已生彼。唯說第十地極熏故。又八地菩薩非彼主故。亦非變易生死故。設許生何者新生業
第七識不說初起何界後生。以不定故。若說色界迴心。初起唯欲界。若說色界迴心。初起通色界。以定不在。初起法空故。若平等初起在色界身。
無漏種子在識。及無漏五塵在內即質變化。第八皆不緣。謂有無五根五識依。第八不緣。此有何失。解云。五根實者第八必緣。假者不要第八色。種子等不要八緣方成實用。故於有無五根。問等可爾。云何種子八不緣而成實種子如相應法‧及第六識緣皆非實種。何故不要第八有實種用。
此義應思。
所緣緣者。與五二相違。彼云無生心故。應會彼云。
五識必有所緣者。此依業力界地若定通力所變五塵。非必有本質。如生上界下界地色。或身在下起天眼‧耳等。又解異熟心緣境浮淺。非要藉本質第八識是雖緣似他身。仍不名本質。前五識有分別故必杖本質。緣異地時。雖本識本質。有他變者為本質故。若爾即前六識無時本質故。恒分別故。前解為勝。五識粗者行相易知。鈍者行相不相續。劣者引方生。自力起故。
本識等者。第六識所變。以帶質通情本。今隨本說故。
二十二根中。幾欲界繫。答四男女憂苦‧少分。除三無漏‧及前四。幾色界繫。答少分。幾無色界繫。答八少分。意捨命‧等五。幾不繫。答三無漏‧九少分。幾欲界繫欲界為義。答四。二欲‧色二界繫。欲界繫為義。三欲‧色二界繫。以二界為義。二欲‧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七三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一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為義。不繫一切為義。問五色根何義。答等五各別境。第六根何義。答一切法界。男女根何義。因欲相應即觸所攝。五受根何義。隨順苦‧樂‧憂‧喜‧捨受六根義。等根何義。應得應捨所有境界精進根即於得‧所彈。念根於聞‧思‧修憶持不忘。定根何義。答奢摩他毘缽舍那。惠根何義。所知真實。未知當知根何義。修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五根義。即是根義。已知根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五根義。是此根義知根從初無學道乃至無餘涅槃五根義。是此根義。依六九‧及對法第九‧第十‧及第三並明修。應廣分別。地已前得‧行二修有漏。唯得修無漏。若在見道。得‧行二修無漏得修有漏七地已前二修。通有漏無漏。八地已後二修無漏得修有漏。受為十王位故。若出世間智世出世間智。已辨修並下修。串習‧未串習等。何位起‧不起。一切如理應思。三無色中無四善根故。無漏見道所言者。故知有漏曾得故。對法知根。或十或九根。憂根在中即通有漏有漏修道位中亦是已知根。此中雖除憂根。何故不有漏等耶。若言以有漏皆除即未知根既除憂根。亦應不取餘有漏有漏彼既皆取。此亦應爾。初根樂心深憂根亦是。此有漏劣於無漏無漏之者是根。據實而言。有漏亦是。除劣取勝。但無漏為已知根。其知根若成無學即通有漏。為根增上有漏有漏等。不名知根。其已知根亦應准此文。言無漏故。故有漏者亦所除中。一增上義是根義云何增上義立根。為顯於彼彼事。彼彼最勝義故。非一根法於一切法增上義故。意顯於別別法中有最勝義。故立為根。二廢立。五七。八復次釋廢立。取境(六)。續家族。(二)活命。(一)果。(五)世間。(五)出世淨。(三)依此量立根。能受顯‧隱境。(八)受用邊際。(一)受境發雜染。(五)立清淨後根。心所依‧此別‧此住‧此雜染‧此資糧‧此淨此量立根。三假實者十六實。六非實。謂男‧女‧命‧三無漏男女身根小分。命根即意種子故是假有。三無漏九根分。故六假。四心心所不相應無為分別者。七色。是色等五‧及男女一心。謂意。三小分。三無漏小分。十全心所。謂五受等五及三無漏根小分。不相應。謂命根一切有為無為非根。五幾善。八唯善。謂等五‧三無漏。八唯無記。謂七色‧及命根一根通善‧不善。謂憂根。五根三性。謂‧四受‧及意。六幾欲界繫。四唯欲。謂男‧女‧憂‧苦。五小分。謂五色根‧意‧命‧三受等五。除三無漏根。即前五小分色界繫。八小分無色界繫。謂等五‧意‧命‧三無漏根‧九根小分之不繫。七未至幾可得。答一。意‧喜‧捨‧等五‧三無漏初靜慮八根可得。除憂‧苦‧男‧女。第定亦爾。第三定七。除喜根。第四定十六‧除樂。前三無色一。謂命‧意‧捨‧等五‧三無漏非想八。除三無漏根

第八卷(見聞覺知對法第一抄)

雖二目非能生果種勝顯者。此二名牽引‧生起。潤‧未潤別果顯故。相續無斷故。
十因之義。如別章說。六十六有因法云。又先所作諸業‧煩惱。於三界異熟果勝。此異熟果由業‧煩惱因發因故名有因法者。此非十因中第六引發因引發因論不說得異熟果故。此是望等。隨其所應異熟因者對滿別引發因名。疏相引發故。對滿果滿因說故。
六種相違。三八說。一語相違二道相違三生相違四同相違五怨相違。六相違
五果如別章說。
八既無記攝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別法亦名士用。不爾無記此因。六種處俱無記故。既知作用士用依處即田‧水等。明知用果不唯假者得。
無間滅及境界。疏中或三或四依處。何故見‧隨順二中無間滅。答具攝受六辨無漏法。若爾有二等無間取前無漏後生故。不取無間滅。隨順下引中故。
異熟果牽引生起定異同事不相違因得者。此說雜染十因異熟果無記法十因。准三八不此果。彼亦無記為隨因‧待因‧同事不相違因。及以無記相違因故。其清淨十因中。二因異熟果。謂攝受因‧及相違因清淨攝受因者。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隨法行。及先所作諸根成就攝受因。即顯此與出世法攝受因。故得異熟果相違因者。若清淨諸相違因。即是雜染法因故得異熟果同事‧不相違亦得異熟。即攝受因故。論中據雜染因故有失。或此皆非。清淨因以清淨法為果故。無異熟果。
等流果三種十因皆得。
士用果不說生起等得者。前第二卷云。能熏種。種起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第七末云。此生士用果一切種云何因緣士用果。有解。一云如小乘。非大乘義許。二云如彼文亦得。此中據別體士用果。非雜體故不相違
離繫清淨非餘二。雜染法相違因何故不得離繫果。三八云。謂出世間種姓具足。值出世演說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隨法行。及與一切菩提分法。是雜染法相違因故。此不說得離繫果。然彼解清淨因云。若雜染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因。故知雜染相違因亦得離繫果。此中但說清淨順因。故略不說。又與雜染相違因雜染法離繫果故不得
攝論第四云。此復云何。謂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種子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種子。若善趣惡趣生識。此由有支種子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虛妄分別皆得顯現。
三熏習中以八門辨。一出體。二釋名。三廢立。應思之。四三界無色界定果色‧有亦無失。五三性。六八識七有無漏八位次。何故第二卷說能變等流異熟我執此中說耶。
十二支廢立。如第一障‧及安立。獎導‧攝‧圓滿三分別受用。引起‧並連縛。現前‧苦‧果故。此惱世間。三‧二‧七雜染。由虛妄分別
論說識支既是所引。即顯種能引業收。如識即為能引。識種名色收。
與三種二種緣生相攝。
問何緣發業要現無明潤業位中亦通唯種。答二理皆齊。前不放逸異生福‧不動唯種發故。經說言非無明發。若種亦不發。何得稱為非明為緣非違有支。與見諦何別。此故知。唯種亦發。問若爾何故生上初行支不唯種發。有現無明勝因起。遠真實義現見有故。不不放逸異生
九云。能取所取所為取取支者。
欲界惡趣極重者。見惡相已不生欲界業輕引。及二界惡趣者。不見惡相。見往同類相。遂於生希求愛。緣起不依前義故不求。總愛見所有支義。不爾上界不生惡趣無愛‧取。現在未來俱不愛故。
假支攬他為自名假。不攬他為自名非假。不說自支中無體名假中有假名思等色故。
一事。違第九瑜伽。彼取六識。故九三云。彼一切相續為論。非實支體。此說實故。
應斷之法者。五九說。從彼相應‧及所緣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然六五說。由五相建立有漏由事故。二隨眠故。三相應故。四所緣故。五生起故。云何有漏法事。謂清淨內色。及彼相依‧不相外色。若諸染污心心所若善無記心心所等。此有漏法隨其所應由餘四相名有漏。謂隨眠故等。若於清淨諸色。及於如前所一切心‧心所中。煩惱種子未害未斷說名隨眠。亦名粗重。若彼乃至無餘斷。當知一切隨眠故說名有漏。此中意說。於清淨色‧若染無記心心所等。由諸煩惱所有種子未害未斷種子說名隨眠。亦名粗重。故由隨眠名有漏。於此心所。若染污心‧心所。由相應故說名有漏。與彼俱故。若諸有事。若現量所行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有漏所緣故說名有漏。此中現在有事過去未來非有事。即現在中。若依清淨色所行現量所行。此意即五識及俱所緣五塵。名現量所行。若餘所行名非現量所行若內諸處增上生一切外處。名有所生增上所起。即第八識所變外處。或雖現量所行。非所緣故成有漏。謂一切定心境界等。故復第三重言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唯在五‧六‧八識所緣五塵。唯彼所緣當知有漏。所以者何。若緣去‧來起諸煩惱過去未來非有事故。不由所緣名有漏。若現在事非現量所行。如清淨色‧及一切染污‧善‧無記心心所。彼亦非煩惱所緣故說名有漏。但由自分別所起相起諸煩惱。非彼諸法為此分明所行境故。准此五境現在本‧影二塵。所緣有漏。餘一切非。由生起故成有漏者。謂諸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現在前故。於彼現起不如理作意故。因緣所有法。生‧已生‧或復生。如是一切生起故說名有漏。又從一切不善煩惱。諸異熟果‧及異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如是一切生起故。說名有漏。乃至廣說生起有漏之相。生者漏俱。生者引起。已生者間生。並相應所緣合有五例。此說有漏。雖五相殊。論其斷門正對治斷莫過二種。親疏二種所緣縛。故論說斷莫過二種。今說義別親疏異。故有現量所行等異。若不爾者。第七緣第八。應不名藏能緣斷故說所緣斷此但此中說。又解彼二斷隨轉理門。今據實義故說有漏有其五相。然諸有漏略為五例。第一人天五塵。唯由所緣縛名有漏。不在內故非漏俱。第二善五根內塵有漏。謂所緣‧漏俱。以在內故。其不善業外塵亦二。所緣二漏引。第三除惡趣果。餘無記心‧心所三緣所緣如第七緣八等類二漏俱。三間生。惡趣五根四塵亦由三緣。謂所緣‧漏俱‧漏引。第四善心心所四緣。謂所緣‧漏俱‧間生‧漏引。其惡趣無記心‧心所亦四。由不善有漏之所引故。第五一切染污心‧心所五緣。謂所緣‧漏俱‧間生‧漏引‧相應大乘相應所緣二縛小乘異。漏體謂煩惱及隨。八識遍行別境不定四。性是無記。與善一相應名善。其心‧心所煩惱隨煩惱俱名染心心所。其煩惱隨自斷法。其俱識等相應名斷。即染一切心‧心所相應斷。餘不染法所緣斷所緣一切有故。論文中自性斷者。即染心心所。離緣彼煩惱者。即親‧疏二所緣。雜彼煩惱者。謂俱者雜‧引雜‧間雜三種雜也。此應分別第八識能緣善趣二義所緣二漏俱。惡趣三。加漏引。第八現行分。隨善‧惡趣亦爾。然諸種子分。隨諸現行分別具義。外塵不爾。
第七識見分五緣一相應。二所緣。三引起四間生。五漏俱。是染污故。分通情‧本二性故。有所緣‧漏俱。亦得漏引。像在心故。染見此故。第六識見分三性。如前三性心‧心所說。無記威儀‧工巧二心由三。謂間生‧俱生所緣。此中所緣由緣種子現行亦不所緣。去‧來無體現在無染心所緣之。餘皆准此。其異熟心由四。此三中加漏引。其通果無記心‧心所二緣所緣二漏俱。善心心所由四。謂漏俱‧間生‧所引‧所緣染污由五。其分中一切異界緣‧無漏緣‧無本質緣皆名影。准能緣說但除相應。其善趣本質五根‧及五塵二緣。謂所緣‧漏俱。其惡趣外果亦二。謂所緣‧漏引。惡趣內根‧塵二等。謂所緣‧漏引。皆同前根門五識見分亦通三性。皆同第六。善趣外唯所緣。內通漏俱。惡趣加漏引。雖如是有漏不同。但以相應所緣二縛增上二種。不依斷俱等名斷。如前第七識第六證中分別
三苦中若依生苦相。初二唯欲。後一通三。若據其性苦唯欲。有迫緣故。壞苦色界樂受故。如經中說入變壞心。後一通三界
三受俱中識等六支既是種子云何相應二義。一依位說。二依隨順俱有義。亦無違也。故種名俱。俱是相應異名故。若爾依有支生。云何相應。識等五種當有現行種說相應有支威力曾於行支中有相應故。種亦說相應。或從識等位說。
決擇分說四諦體。如疏。
事分中說逆觀中。生支及識等五。皆是老死集。即苦‧集體同者。集有二種。一招感異熟名集。即決擇說。唯業‧煩惱。二能生苦果名集。事品中生支等是。二論雖別不相違也。
二種生死。以八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招生死差別相。四解位次。五解得處。六四種生死相攝。七三種生死不同。八問答分別。體‧名‧問答三門如論。其得如前第七卷解第八識無漏中說。然應料簡諸果不同。其位次預流等得初地得。如瑜伽決擇‧聲聞地‧及佛地論。其三種生死不同。如疏中引楞伽。然且鬘‧及此論三種身三乘決定楞伽大乘頓悟煩惱者說。或通不定性差別勝位。地前一劫本無別。所以不說。辨招生死差別相者。分段有二。一散。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緣生。唯欲界全。上界小分。依生得得報別。二勝聞‧思生得善心。轉延福壽雜資所起唯在欲界。心猛利故。中有三。有漏定願轉福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靜慮廣果下‧乃四無色有漏業熏三品禪生。三生五淨居有‧無漏雜。變易唯二。有漏發願等並無漏。合資故業。謂七地已前‧一切二乘。皆已現行無明等為緣資。二八地已上。唯無漏定資。現行智障等並已無故。攝四生者。無上經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緣。二者生因。三者有。四者有。何者緣惑。即是無明住地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生因惑。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生。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滅。譬如緣三有念念老死。下文又云。阿難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二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生死。如三界內生根難。無明住地所起生死。如三界過失難。三界有異熟體。有苦等。有行苦相。以無漏資生死亦說為難。問答分別。既得變易三大劫。亦有變易百劫麟角耶。答不得。不以所知障為緣故若所留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設許無漏定願所資助感其分段。有何過失而不許耶。以極勝故非分段收。非變易者不能無漏資身久住。勢力弱故。
對法四說分別。謂無性分別有性分別增益分別‧損分別一性分別性分別‧自性分別差別分別‧隨名義分別‧隨義名分別。廣如彼配釋般若經文。
三性之前後中。與諸處三文不同。如唯識章會。何故二空理有淺深。悟不必悟法。二性淺深不悟深時必不悟淺。要達理方達事也。答二理別障。斷生執不悟法空二性無別障。不悟本不能悟末事。未有先悟事而後悟生空故。真理方了欲事思之可知。
三解脫門與諸論攝不同。如別抄。
無性無常對法苦諦無常行此行。初除所執。次觀依他故。亦可性‧諦俱實。
所遍計法唯言依他。為唯護法。亦安惠耶。此二師文。護法分。安惠本質皆得。三解俱得。勘之。
大乘云。如是菩薩悟入意言義相悟入遍計所執悟入唯識悟入依他起性。若已意言法熏種類唯識之相。乃至爾時菩薩平等平等無分別智生起悟入圓成實性。又云。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無義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初半頌悟入遍計所執。次半頌悟入依他起性。後一頌悟入圓成實性。成唯識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如是不同。攝論初文煖‧頂二位悟入所執。忍‧第一悟入依他初地初心圓成實攝論第二文煖‧頂尋思悟入二性。四如實智悟入圓成。成唯識文要入初地方悟三性。雖義理唯二。一者二證。二者相似。成唯識中據實親證。由無漏二智真‧俗前後方可證得二性故。證二性不見二取。即名證彼計所執無。無法體無。智何所證。心所無依他起攝。真如理無圓成實攝。故計所執不說別證。但於二性不見二取。可名悟入遍計所執。然正體智達無證理。多說此證計所執。雖見道前亦已不見。未親得不名無故於初地方名證得攝論初文悟圓成者據證得。與唯識同。悟前二性相似悟。時多分意解思惟二性故。時小分雖亦相似悟入圓成。非時多分亦非親證。故據實說。攝論次文悟入三性。總據相似意趣而說。創觀名‧相屬故名悟所執。次觀有識量及假名諸法。雖未證實。名悟依他如實智位雖實有相而未證真。二取俱亡與真真觀相似趣入意解亦謂即是真如。故實智位名入圓成。實未悟入攝論相似意解三性別明悟入唯識真實別證二性。通證所執雖異而不相違。餘所有文皆准此釋。
攝論五說八喻喻依他。云何無義遍計度時。分明顯現似所行境。為除此疑說事喻。如實象而有幻象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無性解云此於內事生疑。諸師解云。此於內身色‧聲‧香等而生疑惑故說事喻。天親菩薩有二復次釋。第解云。此中幻喻為除等六種內處。譬如幻象雖非有而現可得。以此准無性所緣六處。非是色‧聲‧香等六處即是六內處法。等是色故說等。言色六處理亦妨。不爾與第二所餘有何差別。古解云。初是塵體。第二是界。故二差別。又如陽焰於飄動時實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間亦復如是。又如夢睡眠心‧心所極成昧略。雖無女等種種境義。而有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亦爾。又如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別見影像。而此影像無所有。非等引地善‧思業本質為緣。影像果生亦復如是唯識鏡像。又如影由弄影者膜弊其光起種種影。地中種種諸識。於無實差別而轉。又如谷響實有聲。而令聽者似聞言說境界。種種言說語業亦爾。又水月由水潤滑澄清性故。雖有月而月可取。緣實義境之所熏修潤清為性。諸三摩地相應之意。亦復如是。雖無所緣實義境界而似有轉。此與第四影像有何差別。定‧不定地而有差別。又如變化依此變化說名變化。雖有實。而能化顛倒。於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薩亦爾。雖無遍計所執有情。於依他諸有情類。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諸所攝受體。無性解云。應知此中爾所虛妄執事。所謂內‧外受差別身業語業三種意等引地‧若等引地‧顛倒。於此八事。諸佛世尊說八種喻。諸有智者。聞是所說。於定不定地義中。能正解了。此中內者。第一事喻所顯。外是第二陽焰喻所顯。受用差別。是第三夢境喻所顯。身業。是第五影喻所顯。語業。第六谷響喻所顯。三種意業中初非等引地。是第四影像喻所顯。若等引地。是第七水月喻所顯。顛倒。是第八變化喻所顯。天親菩薩二復次釋。第二復次云。說事喻。為除等內六處。說陽焰喻。為除器世間。說所夢喻。為除所受用境。顯所夢無。而能為因起愛‧非受用差別。說影像喻為除身業果。顯善‧不善業為緣。而有餘影像生起。說谷響喻。為除語業果。顯語業因感語業果猶如谷響。說影喻。為除非等引地諸意業果。顯此意業諸果。猶如影。說水月喻。為除等引地諸意業果。顯等引地諸意業果猶水月。說變化喻。為除聞種類意業。聞種類者即是聞‧思之所熏習。此即顯示聞種類差別而轉。猶如變化。此意為除內外受差別語業果‧三種意業。故說八喻。與無性不同金。剛般若云。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此中九喻天親菩薩釋云。別喻九事。謂見‧相‧識‧器‧身‧受‧過‧現‧未世故說九喻。各依別義。不可會同。釋頌異故。中邊論八喻。通依他‧所執二性似喻依他。實喻所執。亦不相違
三性凡聖境中。前後四文及應實說合五。如理應思。
應總立三假。謂應立一實假。真如勝義故。如第一百卷說。餘世俗假。或不待此餘實如受等。待此餘假如等。或不待名言實。謂一切法。待名言假。謂一切法。如雜集第三疏釋。
解業‧業道等。與唯識第一相違。勘之。

第九卷

愚夫於彼增益妄執者。亦有邪見撥無。何故唯言增益。答以多分故。執我法門必增益故。說三性損減門。說三無性增益門。
依他自然生者自然有二。無因自然生。舉此一切無因。二以自然為因生。舉此一切冥性等不平等因生。無因自然。及平等自然生。故名自然無生依他起中亦有無因‧惡因非一橫執。何故唯遮自然生耶。答且舉自然。餘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說三無性破非餘增益。餘損減三性所違。故非無因
依他起性勝義無性。論文但有無之言非勝義之性名勝義無性。亦有體勝義無計所執名勝義無性。是後得智所行義故。說是彼四勝義攝。論略無之。理亦有也。
唯識之中但有二對。何故不說前二以為虛妄無漏有為虛妄故。何故不說前二以為世俗勝義勝義中。初亦名俗故。今據有體世俗。彼無體故。理實亦有。准二諦故。此中實唯取真如。但有常‧無常門。不說漏無漏門者。無漏有為實性故。
攝論四位唯識如唯識章說。
理實威儀‧工巧與所知障法執亦俱。今約孤行故。言非威儀等。亦不相違。據實執非彼等心。是彼等心而不起執。
七品以九法為體。遍行一謂喜受別境三謂念‧定‧惠。四謂信‧進‧捨‧輕安色法一謂表。喜為一謂覺支為四根‧力‧覺‧道各一。為八四神足根力道各為一。惠為九四念住根力覺支各為一。道支為二謂正見正思惟思惟自中是依惠尋。佛果唯惠。瑜伽七云。三七品與五根云何相攝品攝根非根攝道。謂語‧業‧命‧喜‧安‧捨。故正思惟其體即惠。信為二謂根‧力。精進為八謂四正斷根力道中各為一。捨為一謂覺支輕安為一謂安覺支表為三謂正語‧業‧命。故九開成三七。四攝事施以無貪‧及三業為體。愛語語業為體。利行同事三業為性。謂無貪‧及思。假實和合說故。四無量三法為體謂無瞋不害‧及捨。喜以不嫉為體。體即無瞋。故唯三法六度合以八九法或十一法為體。遍行一謂思。別境四欲勝解‧定‧惠。四。信‧精進無貪無瞋。並身‧語業表無表色當知。下自廣說同下六度中。
四善根唯色五地。卻照無色無漏見道。故是有漏修也。如前說。
見道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惠厭心非殊勝故者。此依所知障俱有煩惱障對治。或唯煩惱障見道義。非依唯斷所知障對治義。以欲界見道煩惱不善‧及五趣四生。厭心可深能見道上界不爾。若唯斷所知障。不藉深厭心。但求菩提不折解脫上界亦得故。有聲聞色界迴心見道等。此說直往。彼說迂會。亦不相違。七無相取有數十悉解。應勘敘之。問若許無分別智有見無相。如自證分。何不即緣自證。若以取故不得者。既爾應成相分所攝。即體故不成相分者。既體故應緣自證。若以相‧性別故不得緣者。相‧性別故應分緣。彼無相故不可為例。又無分別故說非能取實有見分。亦差別無相實有分。相謂狀。狀貌。此狀貌相之法。非境體。以無分別差別相故名無相分。見分之言通非分別。故彼有。
見道二師說。勝進道緣何為境。即緣解脫道境。更無別行相。思之。義漸者。依疏以三心為漸。五九說三心為頓。准此文釋。頓通一心三心。諸釋漸如別抄多小別引。
三心分粗細。如第一抄顯解。
二乘見道為唯安立。亦一心非安立。有二說。或有。或無。其三心見道二乘者。唯斷人執。唯二心非安立亦何妨。二種十六心下諦境在前作。初十六心在後作。初粗觀事。後細觀理故。又諸說道類智名已知根建立預流果故。今以相粗顯故。所以先說觀智後說現前‧不現前言。依欲界身入現觀論師非色界入現觀亦爾。彼言下‧上界別故。此十六心獨覺聖者如何不說。亦作不出觀。期心未滿。雖至第十六心不名第三果。若非想九品障。無間解脫剎那思之可知。若不作相見道者有何意也。思之。
三種現觀勘抄敘。
聖性有解。通取一切現行無漏種子。不異生性。彼能發業招生品類故。唯見道故。八地已上菩薩不生欲界。何故不名不還耶。又不定性還生欲界故。頓悟菩薩還於欲界利生故。
對法三說十現觀一法現觀最勝順解脫分善根所攝清淨勝解。若准瑜伽六現觀。唯取喜受相應所成惠。若准顯揚現觀。通聞‧思‧修最勝三惠。然對法現觀。由即於上所說法中。如理作意增上緣力。故知法觀亦即思惠。如理作意故。今依唯識唯取思。二義現觀。即最勝順決擇分二坐煖為下品。頂‧忍為中品世第一法品。三現觀。謂見道。四後現觀。謂修道。此二共唯識別。唯識安立非安立別。對法道位別。亦不相違五寶現觀。即現觀。得四不壞信。唯別取無漏瑜伽等寬。通有漏故。或能越惡。對法但說寶名。唯識通取一切信。六不行現觀。謂戒能遮犯戒不行。七究竟現觀。同唯識。八聲聞。九獨覺。十菩薩。此三約能證乘別故。唯識但約所證明廣現觀。所以除決擇分。不約人為論。所以三乘對法不約廣略。但明明了親得名現觀。約人‧法為論。所以有十亦不相違。顯揚七說六及八。六同此論。論八者。一聞。二思。三修。四決擇分智。五見道。六修道。七究竟道八不清淨世俗智。九清淨世俗智勝義智。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二善清淨行有分別智。三善清淨行無分別智四成所作加行智。成所作智十六所作後智。聲聞等智菩薩等智現觀。此八中分五位。初七約五道以明現觀。次三依真俗智以明現觀。次三依有無有分別無分別以明現觀。次三依加行根本‧後三智以明現觀。後二依上乘下乘以明現觀。然此唯明惠觀。觀察諸法故不取信‧戒。然解脫分智定‧散有殊。三惠類異故分三種。真俗中有漏唯世俗無漏通二種。故合分三種。有分別無分別中。亦有漏無漏別。無漏通二。有漏有分別三業行以顯智殊。此中成所作四智成所作智。乃是本期所作智。加行正體‧後得。如諸無智上乘下乘因果論。故但二種。故與唯識六現觀對法現觀。亦不相違攝論六現觀一種差別。即對法三。聲聞菩薩現觀差別一。更無別類。
建立六度中。度度三相。應互相攝六度八法為體。無貪身業色‧語業聲‧意業思‧無瞋精進‧惠定。或一。加欲‧勝解‧信。遍行一思。別境四欲‧解‧定‧惠。善四信‧勤‧無貪‧瞋。色法二身語業
三界九地行相地前地上一一行相四句一一六度。相望為四句名雜。種類四句。不依有無句。
六度五果。應諸不同。
異生性障分別障種。三界名何異生。若取能生。離下染分別染法皆起。名何異生。若取依此地第八有此地名。應第八識自名異生。何須障種。不爾菩薩十地。此地第八識未斷故應成異生此應知。取依此地第八分別二障種立。染污覆性收。二障體定故。望二障亦爾思之。
惡趣果非染污法。云何見道說為斷也。如無餘滅。
地名離垢。無誤犯三業初地誤犯。猶須思擇。此不然。如行之時虫自分任運不傷。故無誤犯。初地不爾。猶有誤犯。何故十障但說邪行二愚兼說誤犯三業。是根本故。彼亦邪行收。第二釋云或唯不了業愚。即邪行攝。更所小。
第三地闇能障。於所聞思修法忘失者。何故初地名已不退。此猶忘耶。又菩薩地勝解位於久所作說法有時忘失。不爾。如何今說有忘失耶。定位所得多分忘失。地前猶有。地上無名不退。其聞‧思‧所得。猶小有退忘非多。又無漏忘。有漏三惠境猶忘。亦不相違。三定成無也。又應不是退也。何故諸地十障皆舉小分。唯第二第三地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障攝二愚皆盡。法盡故。有初四有通有別。初地異生性本故。惡趣愚末故。此依前釋。若依後釋。即總攝盡更不須說。第四地障見等不入二愚中。二愚不說為十障有何意也。答二愚據因。前地所起說與後為障。見等據久遠所行十障。又十障據因說。見等能起煩惱故。後二為果正能障故說為二愚。不相違也。
何故九地障。三無礙解為障。餘無礙解障。有何意也。要速前三方辦說故。前後輕重等故。開合不同。
十地神通為一。智雲及所含藏為一者。內德‧外業有差別故。
何故餘地障皆有二愚。唯第四地障不即二愚
異生不斷粗重。云何靜慮苦根粗重。二乘如是。今解。凡夫小伏現行粗重。二乘亦能分滅定障小分種子苦根粗重。亦得何妨。如理應思。



應說三乘斷見‧修別。第七識頓斷任運見道一切。內起簡修道緣事頭貪‧瞋‧癡等。以此二義故無粗細。無粗細言。簡修道迷理身‧邊二見‧及此相應九地有粗細故。如是總簡一切惑盡。
菩薩煩惱助願生中。唯以現行勢力遠資。非如潤生愛等。如行殺生貪‧瞋等惑方能利樂。未得無漏利生。故以貪‧瞋引無漏道。方始能利為助願。非如等潤生用之。此應為四句分別。有唯現潤非種。謂七地菩薩。有唯種潤非現。謂第三果俱潤。謂一切異生俱非潤。謂變易‧及化身等。
俱生地前漸伏地上伏盡。此依六識為論。何故見所斷煩惱所知伏與不伏。俱生煩惱地伏。不隨所知所知後伏。煩惱先伏。見所斷不爾。見障利故時。修障鈍故漸次。又見道猛。修道不爾。
故留煩惱本擬潤生。八地以去分段死。不藉煩惱助潤。何故不斷耶。答如初地煩惱。即伏而受變易。亦如二乘有學迴心即受變易。雖分段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非親助潤變易。如分段生。遠勢亦有。又惑種在變易長。不假數資。無惑種變易時促。如二乘無學數資。然四句。唯勝無惑助。亦不時受變易。如二乘無學迴心。雖有惑種助。資。亦不時。如二乘有學迴心。有惑助及勝資。即變易時受。如十地菩薩。故願留之。不同二乘斷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種助。不由願資而不名留。菩薩正由願資。傍種助。故說留之。若即斷之於無力。惑因亡果隨盡故。又由菩薩意樂菩提十地練根。不假煩惱煩惱在不障得地故名留。
見道頓斷。五三心亦名頓。然所知煩惱二障各分為二。云何為二。若以九品粗品先斷。即十地修道應先斷粗。若以隨所障道以辨粗細。九地不定。即煩惱云何所知以明粗細。此義應思。今解云。如十地修道地所斷。初為粗後為細。煩惱隨彼以說粗細。此亦應爾。見道自分別力粗先斷。引力細後斷。有先伏煩惱超得第二三果。無先伏所知而超入地。然地已如聞半頌以捨身超者。然無超大劫。以極難斷故等。此義應思。
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品品別斷中有二義。一云闕無超人。二云此中兼盡。先世道亦九品。後不伏者九品故。菩薩利根見道既許分三。二乘根鈍見道三品。何故彼一此三。菩薩二障為三。二乘障為二。分粗細故。
九有勝進即後加行。後所有道即前勝進文。與對法同。四道以諸門分別作用二釋。
損力益能轉中。有懺悔罪滅。應敘。六十卷業有四。謂異熟決定不定俱定。及阿羅漢受殘等。處阿闍世王五逆業滅。瑜伽云。依未解脫建立定業。為和會應知。
四智佛地各有十喻。應勘敘之。
有漏會習相執所引等者。今觀此意。有漏觀心由俱第七惑前相執勢所引故。乃順於障不斷隨眠無漏不爾。
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隨眠者。故六四云。若安立諦已立為諦。何須復說非安立耶。答由安立諦取於有相。以有相相縛未脫。相縛未脫故於粗重縛亦未能斷。此准知。唯無分別智隨眠。第二義後無分別智。斷迷事隨眠者。解前文云。先據斷迷理隨眠非斷迷事。又前約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斷二障種語。又前約有漏安立無漏安立諦語。非後非安立語。亦無分別相故。彼論云。若不要緣非安立者。有於淨定心順決擇分者轉緣諸諦時。應隨眠等。彼既不爾。故但簡有漏等。非為盡理。不果。披彼文應尋之。
疏中但有二乘用之非菩薩。今更解。菩薩亦用此智。十地中非念念斷法執故。亦別時斷法所知障故。前師釋修道出世斷道者。此依菩薩修道有獨用無分別智。名出世道。有真俗合用智斷。如舉勝者。下下地障雖不由俗然必俱時。若不爾者。豈後勝地要唯無分別智不與後得俱方斷惑耶。初唯出世斷通三乘。後兼菩薩是說。二理教齊。任情取捨。
涅槃體有二義一理三事即於真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義故。二體三事。三體各別故。合名涅槃
十地不起無漏五識比量云。十地有漏五根。必不能發無漏五識有漏不共必俱所攝故。地前位。
常樂我淨等。以除二乘顛倒心故。二乘正證此法性者。非作常‧無常解。由加行心作無常解故入。後出觀時復觀前觀。不審所緣。便見加行。謂是真智所緣亦是無常等。便謂真實諸法無常等。諸加行心及有漏後得。雖非是執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執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於法報所引之果有漏觀心上。說能引法報障為顛倒無法執時此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顛倒‧或十二倒。謂想‧心‧見等執身等為淨。為除彼無常等行非常等令其證。論其真理非常無常。然二乘者由隨佛方便言及執引故。無常解。今為除彼令證極果。說此真如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證其法也。正證彼時非常無常諸佛我。或時說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非我。餘皆類然。此依護法唯六‧七有染心執為論。其八地以前。起下乘般涅槃障‧生滅等障。皆准此釋故。八地以去皆不論現行觀心為障﹒
其安惠無漏一切有漏有法執故。說二乘無漏心等為四顛倒。八地以前說功用加行為障。不爾加行道應非二愚攝。一切有漏善心等及因無漏有法執。今論真理非常無常等。為斷法無常等故。說為常樂等也。眾善所依。顯性無貪‧瞋‧癡等種種煩惱。因之為善。能順諸為依故具功德
法身利言。顯不同利他展轉說故。其自受用身修因。本為利他故修。又為利他所依止故不說。對受用利義微。所以不說。理亦不遮。
受用變化。何故不說利。諸佛利他利故。理亦應然。意為利他現生故。從意樂說為利他故。前資糧位。云一切功德皆屬二利隨意樂力。今此隨增上。故三身別。
自受用身淨土量遍法界者。應作解。一實爾。二依用說。智是佛故。以所無邊故。如世間言所見處高言眼孔大。所學廣故說智惠大。
四智緣境門中。自受用土唯淨無漏。餘不見故。所知受用土本唯無漏‧淨。見者唯淨。一切不善異熟果皆已無故。然通有‧無漏。第八‧五識所觀有漏故。見者穢土利樂有情亦為現穢。見亦通穢。通諸境。化土本唯無漏。然有淨‧穢。見者亦爾。通有‧無漏然有淨‧穢。十地菩薩亦得見故。上知下故。然由本為十地菩薩淨土故。論說化土有其淨言。化土本為地前等見。不別言淨。總說見身‧土各據增勝。本為而說。亦不相違。下不上故。地前二乘不見無漏土。
此中諸土皆四智境。由隨增勝本擊發因。說智別現。不爾便遍智過。若五蘊計是等收。何故不許有情攝。有情異熟。佛非有情。攝持為法。佛可所收。
純雜義解由增劣不同。但依親分說若依影‧質復不同。影中自地變純。通力引雜。非退力中八現純。緣種雜。第七識中得名影純雜。影從見‧質說性故。五識善惡雜。無記心純。第六五俱等通。法應思准。假實中約識分別復別。有無對‧有為無為對‧有漏無漏對‧自界他界緣對。思准純雜。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