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義章卷第十六本
遠法師撰
輸入者 陳香君
一校者 陳香君
二校者 劉海燕
改稿者 陳香君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四門(十六特勝義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 二十種法師德義 三十七道品義)
十六特勝七門分別(一釋名辨相 二約對四念分別 三所求成差別 四就位分別 五約禪分別 六就人分別 七隨義分別)
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十六特勝如成實說。毘婆娑中亦廣分別。言特勝者。此觀勝於不淨觀法故名特勝。勝相如何。釋有八種。一破患勝。不淨觀門但破貪欲。此觀能破一切煩惱。何故而然。一切煩惱因惡覺生。念出入息除滅惡覺。惡覺斷故煩惱不起。故破一切。二斷結勝。彼不淨觀但能伏結。十六特勝亦伏亦永斷。三寬廣勝。彼不淨觀但觀色法以為不淨。特勝通觀色心等法。四微細勝。彼不淨觀但觀骨等。特勝微細能觀無常斷離滅等。五堅固勝。彼不淨觀緣他身起。得而易失。十六特勝緣自身起。得而難失。六調停勝。如成實說。彼不淨觀未得離欲。已自厭惡。如彼婆求河邊比丘。由觀不淨服毒墜高求刀自殺。如藥過增反更為患。特勝不爾。能破貪欲而不生厭。七所生勝。如毘婆娑說。彼不淨觀增眾生想。以其觀察男女等骨為不淨故。十六特勝增長法想。以空三昧之根本故。八所異勝。如毘婆沙說。彼不淨觀與外道共。十六特勝不共外道。具斯八義故名特勝。名義如是。特勝不同離分十六。名字是何。念出入息。若長若短息遍身。除身行。以為初四。覺喜覺樂。覺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復以為四。通前為八。覺心令心喜令心攝令心解脫。念出入息復以為四。通前十二。觀察無常斷離滅等。念出入息復以為四。通前十六。名字如是。相狀如何。言息短者。如人上山擔重疲極氣息則短。行者亦爾。在粗心中氣息則短。何者粗心。所謂躁疾散亂心也。言息長者。如人定止氣息則細。細時則長。行者如是。心細息細。細則長矣。息遍身者。行者信解己身浮虛。見諸毛孔風行出入名息遍身。除身行者。行者繫念住息境界。得境界力心則安靜。心安靜故粗息則滅。名除身行。問曰。氣息長短有無為當由身。為當由心。釋言。俱由。如人初始處胎之時。及在四空則無氣息。明知。由身。在第四禪及滅盡定便無氣息。明知。由心。問曰。氣息不由念生。如人雖復心念餘事息常出入。云何說言由心生乎。釋言。是息雖不由於作念而生。但以眾緣和合故起。有心則有。無心則無。心粗息短。心細息長。故說由心。又問。此息為由地有。為由心有。釋言。俱由。故論釋言。由地由心。三禪已還是有息地。云何俱由。有人身在出入息地而無三禪已還之心則無氣息。故知。由心。雖復有心而身不在出入息地。爾時亦無。故知。由地。要身在於出入息地。并復有其出入息心。爾時方有。故知。俱由。問曰。出息從何處生至何處滅。入息復從何處而生至何處滅。釋言。出息從齊輪生至外便滅。入息從於身外而生入身便滅。隨心粗細近遠不定。問曰。於彼出入息中何者最先何者最後。依如成實眾生生時出息最先。眾生死時入息最後。出第四禪與生時同。入第四禪與死時同。毘曇所說生及死時與成實同。出入四禪與彼正翻。相狀如何。如毘曇說。出初入定。入初出定。入第四禪出息最後。出第四禪入息最先。故與彼翻。此初分竟。第二四中言覺喜者。由前四行心得定住。從此定法心生大喜。本雖有喜心不能如是。故名覺喜。言覺樂者。由前心喜身得調適。身調適故便得猗息。猗息故樂。如人疲苦得息安樂。故名覺樂。故經說言。以心喜故身得猗息。以身猗故則得受樂。覺心行者。論言。從喜生於貪心名為心行。見受有此生貪之過名覺心行。除心行者。行者以見從喜生貪。除受去貪心則安穩。名除心行。此四遠從念出入息方便發生。是故名為念出入息。此兩分竟。第三四中言覺心者。以除心行見心寂靜故名覺心。令心喜者。是心或時還復沈沒。榮發令喜名令心喜。令心攝者。若心還掉攝之令住名令心攝。令心脫者。若離沈掉心則調停捨離二邊。名令心脫。此亦遠從念出入息方便發生。是故亦名念出入息。此三分竟。第四四中無常行者。由心寂定見法生滅名無常行。所言斷者。用無常行斷諸煩惱故名斷行。所言離者。於有為法悉生厭離。故名離行。所言滅者。以心厭離得一切滅故名滅行。有人復說。觀五陰無常名無常行。觀察五陰空與無我名為斷行。觀五陰苦生於厭離。名為離行。觀陰不生是寂滅法。故名滅行。有人復說。觀身無常名無常行。斷除無明名為斷行。遠離愛結名為離行。證得涅槃寂靜之法名為涅槃行。有人復說。觀心心法無常生滅名無常行。斷除愛法名為斷行。離餘煩惱名為離行。通滅一切諸煩惱結名為滅行。復有人說。觀法無常名無常行。斷過去煩惱名為斷行。離未來煩惱名為離行。滅現在煩惱名為滅行。此五義中初之一義如成實釋。後之四義如毘婆沙。此亦遠從念出入息方便發生。是故亦名念出入息。此四分竟。相別如是(此一門竟)次約四念以別十六。於中初四正念氣息。名身念觀。次觀四受念。次四心念。後四法念。問曰。此之十六持勝乃是安那般那觀行。安那般那五停心攝。世尊何故說為四念。毘婆娑云。以此四念之方便故名為四念。又復四念義通始終。故名四念。此亦名為四種身憶。問曰。憶者緣於過去。所念氣息在於現在。云何名憶。成實釋言。此實是其破假名智以憶名說。諸心心法更為名故(此二門竟)次明所成。修此十六。能成五行。如成實說。所謂聖行梵行天行學行無學行。觀彼氣息念念生滅。是故無常。無常故空。空即聖行。又如論釋。氣息名風。風行虛中。虛相復能開導壞相。壞相即空。空即聖行。能生淨天。故名天行。為到寂滅故名梵行。為得學果故名學行。為得無學行為無學行(此三門竟)次就位論。總相論之。此之十六名為安那般那觀行。安那般那五停心攝故。成實中辨此名為出入息品。毘婆娑中亦說此為出入息觀。理實行者觀一一法。皆能到於無學聖果故觀氣息。從始至終不唯局在五停心位。是義云何。通相論之。從凡乃至無學之果。分分皆得具為此觀。於中別分。初四始起在五停心。成在四念。次八在於念處位中。後四在於暖等已上乃至無學。位別如是(此四門竟)次約禪論。如毘婆娑說。息短初禪。息長二禪。遍身三禪。除身四禪。餘亦如是。論文直爾。不廣分別。准義具論。初四如上。第二四中覺喜在於初禪二禪。覺樂三禪。覺心除心在第四禪。第三四中令心喜者在初二禪。令心攝者在第三禪。令心定及令心脫在第四禪。初得名定。成滿名脫。亦可。有漏名之為定。無漏名脫。第四四種皆遍諸禪。約禮如是(此五門竟)次就人論。如毘婆娑說。何人能具。謂佛如來。餘皆不具。有人復說。羅漢辟支及佛能具。餘皆不具(此六門竟)。次隨義分別。於中且以九義分別。一十智分別攝終從始唯等智性。故毘婆娑云唯一等智。始終別論初十二門唯等智性。無常行者具六智性。所謂等智及與苦智法比二智盡無生智。在見道前名為等智。見道已去名為苦智。觀欲無常名為法智。觀上無常名為比智。在無學果名盡無生。斷離及滅義則不定。若言能斷能離能滅則七智性。所謂等智苦集二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世俗斷結是其等智。無漏斷結是苦集智。所緣氣息苦集性故。緣欲界斷名為法智。緣上界斷名為比智。在無學果名盡無生。若言緣斷緣離緣滅則六智性。所謂等智及與滅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在見道前名為等智。見道已去名為滅智。餘四可解。二約根分別。如毘婆沙說。唯意相應。三三世分別。如毘婆沙說。體三世攝。緣於三世。四三性分別。如毘婆沙說。體性唯善。所緣氣息唯是無記。五三界分別。如毘婆沙說。是其欲界色界所攝。所緣氣息亦息是欲界色界所收。六就學無學及與非學非無學等三義分別。攝終從始體性唯是非學無學。所緣亦然。氣息非是學無學。故此義如彼毘婆沙說。始終別論。初之十二體性及緣備如前判。後之四種通學無學及與非學非無學攝。等智能斷非學非無學。無漏能斷名學無學。七就見斷修斷無斷三義分別。攝終從始唯是修斷。所緣氣息亦是修斷。此義如彼毘婆沙說。始終別論。初之十二備如前判。後四通其見斷修斷及與無斷。所緣如上。唯是修斷。八就名緣義緣分別。如毘婆沙說。唯是義緣。非是名緣。所緣氣息非名字故。九自他分別。如毘婆沙說。此觀通緣自他氣息。非唯自緣。十六持勝辨之粗爾。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
菩薩十八不共法義出奮迅王菩薩問經。菩薩行德超出二乘。不與彼同故曰不共。隨別細分不共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十八。名字是何。六度為六。身口意業所作殊勝復以為三。通前為九。不因他故自然能知一切世間五明處等。通前為十。以大悲心常為眾生廣治諸病。後授涅槃不為利養為第十一。不願世間釋焚諸王而常具受為第十二。於好國土放逸之處能教眾生修習亦念為第十三。種種惡人於菩薩所不能加害。若見菩薩心則清淨為第十四。有諸眾生不信三寶。若見菩薩則生信心為第十五。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若見菩薩即生師相禮事供養為第十六。於一切處為尊為導。化諸眾生斷惡修善。生天解脫為第十七。隨所修習菩提分法具足神通魔不得便為第十八。此之十八始起菩薩成滿在佛。今就起處以彰其名。名為菩薩不共法矣。不共法辨之略爾。
二十種法師德義
法師之德出地經論地持論中。亦具辨之。以法逆世名為法師。師德不同。且說二十。名字是何。地論地持各有差別。然今且依地論列之。一名時說。二名正意。三名頓說。四名相續。五名為漸。六名為次。七句義漸次。八名為樂。九名為喜。十名為勸。十一具德。十二不毀。十三不亂。十四如法。十五隨眾。十六慈心。十七安心。十八哀愍安樂心。十九不自讚毀他。二十不著名利。此二十中前之十五名隨順說。外順說義。後之五種名清淨說。內心無過。前十五中三門辨之。一以地論對彼地持辨其同異。二隨義分判。三依名解釋。同異如何。此十五中四門是同。十一門異。異相如何。地持四門地論為八。彼初時說地論分二。時與正意。彼地持中第六一門名為歡喜。地論分二。漸之與次。彼地持中第八一門名之為喜。地論分二。樂之與喜。彼地持中第九一門名之為勸。地論分二。勸與具德。地經論中有其三門。地持為七。地經論中第三一門名為頓說。地持分二。名一切說不為法慳。地經論中第四一門名相續說。地持分二。名無間說不作師倦。地經論中第十三門一名為不亂說。地持分三。名不亂說文字具足不除隱說。餘四相似。就此四中句義漸次。地持論中名之為欲不毀。如法及與隨眾名義皆同。本應悉同。當是翻者不同故爾。同義且然。次隨義分。此之十五以義相從攝以為七。初有兩門。合為第一。隨他所宜。於中時說隨物心宜。欲受為說。無欲則止。正意一種隨他形宜。恭肅為說。慢高則止。次有兩門。合為第二。隨自所宜。於中頓說明己無慳。相續一種明己無惰。次有三門。合為第三。隨法所宜。於中漸說明順教法。次順義法。句義漸次雙順教義。亦可。此句順於行法。次有三門。合為第四。重復明其隨他所宜。與前何別。而復更來。向前初分隨他現在聽法心宜及與形宜。此門隨他根性所宜。大根授大小根授小。如是一切。次有一門。以為第五。重復明其隨自所宜。與前何別。前第二分明己說心無慳無惰。此明說德。有智便說。無智則止。次有三門。合為第六。重復明其隨法所宜。與前何別。前第三分隨法次第。此順法體。於中不毀言順出道。不亂順理。亦順教法。如法順於四諦法相。末後一門以為第七。說能順眾。義別如是。次釋名義。言時說者。觀諸眾生有心樂聞。無憂惱等障難之時。為之宣說故名時說。言正意者。菩薩正意觀諸眾生住於恭敬求法威儀然後為說。如戒經中自立他坐不應說等。名為正意。此二地持合名時說。言頓說者。為一切眾說一切法心無慳吝。名為頓說。為一切眾於人頓也。說一切法於法頓也。心無慳吝內心頓也。地持論中別分無慳以為一門。不為法慳。言相續者。說無德息。捨諸法中嫉妒之意名相續說。說無德息明說相續。捨嫉妒意明心相續。地持論中分無嫉意別為一門。不作師倦。漸者依教次第說也。故論釋言。依字句味次第說矣。次者依義次第說也。說苦至集說滅至道。如是一切。故論釋言。如字句次第義亦如是。此漸與次地持論中合為一門。名曰歡喜。次第宣說易可記持。故令物喜。句義漸次者。論家釋言。說同義法不說異義。此相如何。於向前教及與義中。淺則俱淺。深則俱深。不離宣說名說同義。如苦諦中宣說有作。集滅道中亦說有作。苦諦之中宣說無作。集滅道中亦說無作。如是一切。名說同義。亦可。此就行法之中明其淨第。或一處。如是一切。名說同義。此地持中名之為欲。辨宣行法令人樂行故名為欲。示者論言示所應示。小根眾生應示小法。大根眾生應示大法。如是一切。名示應示。此約教法。喜者論言喜所應喜。隨根不同。為之辨義。令其心喜應喜。此約義法。此示與喜地持論中合為一門。直名為喜。彼中具釋。乃有四句。一示應示。二授應授。三照應照。四喜應喜。示授約教。總舉稱示。樂正與為授。照喜約義總舉令知。名之為照。稱機別教令其歡喜故名為喜。此四皆悉稱物根宜故並云應。勸者論言。怯弱眾生勸令勇猛故名為勸。此義地持隱而不彰。言具德者論言。依於現智比智阿含所證。而為人說名為具德。言現智者現量智也。言比智者比量智也。此知法相。言阿含者教量智也。此知教法。此三如前三量章中具廣分別。證是證智。此知理法。具此方說故名具德。地持論中說此為勸。言不毀者地論釋言。順善道說。地持釋言。順向善趣此名出道。以為善趣。凡所言論隨順出道名向善趣。言不亂者論自釋言。不動不雜正入非稠林行故曰不亂。言不動者離於淺過。淺近之言差失法理故為動。言不雜者離於深過。不雜除隱故名不雜。言正入者顯前不動。言正順理故云正入。非稠林者顯前不雜。佛法雖深開示令淺小兒亦解。離深隱覆名非稠林。地持論中分此為三。一名不亂。亦名為應。言順理法與理相應。二文字具足。亦名善說。言順教法。三不除隱。亦名不雜。言順化僕不雜除隱。言如法者順四真諦。凡所言論應四真諦。令人依之除苦斷集證滅修道。言隨眾者論言。隨順四眾八部而為說法。於比丘中說比丘法。於尼眾中為說尼法。如是一切。此前十五名隨順說。就後五種清淨說中。依四無量為人說法名清淨說。初一是慈。次二是悲。次一是喜。後一是捨。於怨眾生慈心說者。怨所多嗔故須慈說。於惡眾生安心說者。惡行眾生有其危怖。授善令安名安心說。苦樂放逸貧乞眾生住哀愍心安樂說者。違緣逼惱名苦眾生。得樂自縱名樂放逸。順緣不足名貧眾生。於此三人共起二心。於苦及貧憐其現苦。於樂放逸愍其當苦。是故通起哀愍心說。於苦眾生欲令得其苦對治樂。放逸樂者欲令離罪得無過樂。於貧乞者欲令得其眾具之樂。是故通起安樂心說。不以嫉纏自讚毀他。喜心說也。不著名利捨心說也。若依地持先捨後喜。此五是清淨心說。法師之德辨之粗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六(本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