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論新疏卷下

五臺大萬佑國寺開山住持
  源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印
開法大師長講沙門文才
輸入者 周愛東
          一校者 周海燕
          二校者 袁雪梅
          改稿者 劉海燕

涅槃無名論第四。涅槃唐譯圓寂。謂四德已備曰圓。三障已亡曰寂。即第一義真該通空有佛性是也。故下文中亦敘第一義。意在於此。亦名盡諦。如宗中說。約位則凡夫具而未證。三乘證而未極。佛果不盡。剋體則因果同源依正平等。在闡提不減。登極喜非增。下論云。地與我同根物與一體。然約出處。說四種。一自性。二有餘。三無餘。四無住處。體用混成四而非四。詳下可了。無名者。二意。一約對待謂隨流名生死。返流名涅槃待而生。因云涅槃生死若寂涅槃絕待對。誰名涅槃耶。故經云。生死涅槃不可得。二就本體。謂名因相隨名現。涅槃名自何生。下論云。不可以形名得。本經亦說。涅槃為強立。所以淨名杜口遍友亡言。只為無名故不說示。雖秦王首唱論主發揮。共稟教源述而不作
僧肇言。肇聞天一以清。地一以寧。君一以治下。表端不稱臣而稱名外之高也。後世弗能亦有臣稱。天得下語出老氏。一謂自然之道。三者一。然後能清寧等。
伏惟。陛下叡(聖)哲(智)欽(敬)明道神會。妙契環中理不統(貫)游刃萬機弘道終日。威被蒼生垂文作則(法)所以域中有四大。而居一焉。
尚書叡哲舜德。欽明堯德。以二帝之美秦王也。道謂至道屬涅槃也。神謂興之神智證會此也。環中者。出莊子。彼齊物篇云。樞始其環中以無窮。彼喻世之是非互指。彼此相反如環而無窮。環中之虛則無是非之可寄。以況道也。理不統。謂眾理悉貫也。威被下歎武以禦難文以經世。謂垂布文教與世為法。四大者。老氏云。大地道大。而王亦大等。
涅槃之道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之淵府。渺漭希夷絕視聽之域。幽致(旨)虛玄。殆非群情之所測。根異三所歸元一。三乘出界雖殊。然放捨身命。共以涅槃究竟之宅。渺漭者。水大之貌。幽致下如叢筠。身子地滿智雲智尚非知。況凡淺群情耶。
肇以人微猥蒙國恩。得閑居學肆。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雖經殊致勝趣非一。然涅槃義常以聽習為先。十有下。瑤公云。九見什。三一亡。雖眾下隨經所詮宗趣無窮。涅槃之義先所聽習。
但才識暗短雖屢(頻)蒙誨喻。猶懷疑漠漠。為竭(盡)愚不已。(止)亦如似有解。然未經高勝先唱。不敢自決。不幸什公去世諮參所。以為永慨。漠者。瑤云。不分明也。然未下論主謙云。雖似有解未曾經高勝之人先示。不敢自判以為必然。什弘始一年終。
而陛下德不孤。與什公神契。目擊道存。快盡其中寸。故能振(舉)彼玄風以啟末俗論語云。德不孤必有鄰。由秦建德。感什而來。同聲相應妙趣莫逆。故心神符合。目繫下莊子略云。溫伯雪子適齊。仲尼之兩一言。子路問之曰。若人者目擊而道存焉。謂目相擊觸已達道意寸心也。心。以弘法開悟末世之俗。風教也。啟開也。
一日遇蒙答安城侯姚嵩書問無為宗極。何者。夫眾生所以久流轉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欲止於心。則生死。既無生死潛神玄默。與虛空合其德。是名涅槃矣。既曰涅槃。復何容名於其間哉。姚嵩者。亦秦之宗枝。依唐弘明集八。略云。秦王先有詔云。夫道者無為為宗。姚嵩難云。不審明道無為為當以何為體。若以妙為宗者。雖在帝先而非極等。秦王答略云。吾以謂。道止無為未詳所以宗也。末又云。夫道以無寄為宗。若求寄所在。恐乃惑之大者也。文多不載無為涅槃也。生死推至涅槃故云流轉等。生死果也。必自因招故云著欲故也。欲下明返生死而復涅槃復下躡前以明潛神者。冥潛心神也。玄默者。準寂。默是漠字俱通。玄妙寂默涅槃也。虛空舉喻無相略同。故言合德。集中德作體字。既曰下正顯意。謂無為宗極生死有為。證涅槃無為無相無名何體何宗。恐心所係。當以無寄為宗耳。
乃窮微言之美。極象外之談者也。自非道參(合)文殊德侔(各)慈氏。孰能宣揚玄道法城塹。使夫大教卷而復舒。幽旨淪而更顯。初句美其深。微言者論也。得論之。美趣盡物外之高談。自非下歎其德遠。王者四海之尊三寶之主。歎雖過實勢合斯使夫下謂佛法大教卷而復伸。無名幽旨沈而又彰。皆之力也。
尋玩慇懃不能暫捨。欣悟交懷手舞弗暇謂所得既深欣感亦厚。不期於舞手。自舞之舞之弗止。亦應足之蹈之。
豈直當之勝軌。方乃累劫津梁矣。教既弘闡利及無窮。
然聖旨淵玄理微言約(少)可以匠(法)彼先進拯拔高士。懼言題(名)之流。或未盡上意。庶擬孔易十翼之作。豈貪豐文。圖以弘顯幽旨。輒(特)作涅槃無名論。有九折十演。博釆經託成譬。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豈曰關詣神心窮究遠當聊以擬議(法)玄門。班(布)喻學徒耳可以下謂無名之旨深妙。唯可法於先進拔高士之疑也。懼言題等者。謂守名言之輩但無名。未能盡解上意上屬王也。司馬遷紀事以帝為上。故庶擬下謂比擬十翼。以作十演且被。守言後進之輩。易本伏羲畫卦。文王繇辭。周公繫爻。孔子作十翼。即上彖下彖等。今九折十演彷佛于斯。豈貪下不在廣文而在演旨。輒下可知。豈曰下雖作演論。不敢自謂關涉造詣神妙之心。極盡玄遠允當之理。聊以下但倣法妙理之門。布曉學者爾。
論末章云。諸家通第一義諦。皆云廓然空寂聖人。吾常以為乖殊太甚逕庭不近人情。聖人知無者誰。末章者答。姚嵩書末後之章。廓然下時計勝義空寂不容聖。吾常下正明。乖殊差異也。下句莊子文。林希逸云疆界相遠也。今言太甚。蓋遠之又遠。下反覈。由證勝義故為聖人。今為無者非聖而誰。無指空寂。
  實如明詔。實如明詔。夫道恍惚窈冥其中有精。聖人誰與道游。頃諸學徒莫不躊躇道門怏怏此旨。懷疑終日莫之能正初句正許。夫道下出理。恍惚下文借老氏。彼云。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謂有無難象故云恍惚。深窈叵測故云窈冥。以窈冥目空寂。有精目聖人。躊躇者。將進將退之貌。怏怏謂心鬱滯不通之謂。
幸遭高判。宗徒嫿(火麥切)然扣關之儔。蔚登玄室。真可法輪於。閻浮道光重映於千載者矣。嫿破帛聲喻疑情破也蔚草木盛貌。玄室謂勝義涅槃意云。達逢明君高見判決。疑蓋嫿然而裂。扣關者盛登於玄室也。真可謂下歎。
今演論之作(立)旨曲辨涅槃無名之體。寂彼廓然。排外之談。作意三。一演無名二寂異說。三按梁傳。亦有什公長往。翹思彌厲惑而作也。雲庵云。寂者息也。息諸家廓然斷見也。排斥逐也。前文別無敘外之說。今兼排斥。意謂當時學流計空廓無聖。方為物外或排權小界生死界外涅槃等。今體用不二誰內誰外耶。故下云。標其方域不亦邈哉。
條牒如左。謹以仰呈。若少參(同)聖旨。願敕存記其有差。伏承指授僧肇言條謂條段。牒謂紙未有時但書簡牒今從古用。條段十演于牒以進。指授者。指示教授謙禮於君。本傳云。興覽之答旨慇懃備加讚述。敕令繕寫班諸子姪。其為時所推重如此。
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西梵僧五竺不同。鄉音成異。亦猶此方楚夏輕重。
九折十演者。折謂折辨。名興難曰折。演謂流演。無名通情曰演。
第一。十演之一也。開張也。宗本也。初略張宗本令識大義。後方折演委細巧示。令人深入。倣於孝經命章云爾。後之九演宗此演此。
無名曰。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秦言無為。亦名滅度。欲明無名之致。故牒名之二。竟顯此應物假號。以真常無名之妙。
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永滅超度四流。無為據體而言。滅度息障而稱。分段變易患。欲癡為四流。
斯蓋是鏡像之所歸。絕稱謂之幽宅也。初句喻況。以明所歸。後句說。略彰無名有無之跡如鏡中之像。像虛歸鏡跡虛歸性。此句絕相下句離名。幽宅目涅槃。以是三乘九流之所歸處。義言宅也。問若云絕稱。何立二名。
而曰有餘無餘者。良是出處之異號。應物之假名耳。出處猶靜也。出名有餘處名無餘。出不同有無名異。應物而有。不應則無以故為假。
余嘗試言之。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心知。超群有以幽升。量太虛而永久。隨之弗其蹤。迎之罔(不)眺(見)其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潢漭恍惚若存往。五目莫睹其容。二聽不聞其響。冥冥窅窅誰見誰曉。彌綸靡所不在。而獨曳(出)於有無之表。夫涅下總九句。初句標體餘皆辨相。即自性清淨涅槃通凡及聖。如出現經體真常門。初二對皆上句顯相。下句顯離。前離名相後離心緣群有二十五有離苦也。量太下太虛而永久。妙存非空也。隨之下句非前後際。離無常也。六趣生滅離也。亦離無我。謂涅槃真我有實主宰自在義故。不能攝之令化之令滅。此約破二乘四倒以釋。潢漭下積水成池曰潢。水大曰漭。今取廣大之義。存往難定故云恍惚謂言存此邈然往彼謂言往彼。居然存此。亦如老氏。大曰逝逝曰反。亦可存往猶有無也。五目下成前無相。五目即五眼。二聽即二耳。成前無名。冥冥下冥幽也。目深曰窅。今取深義。誰見誰曉成前離心。彌綸者。包羅之義。靡所不在者。華嚴云。法性遍在一切處等。
  然則言之者失其真。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不知非名非相。強言強知。失真而反愚。不知非有非無強謂有無。故乖性而傷軀。傷軀者。身本性起今既為無。故自傷身。東安莊公云。有質不成。搜源則冥。質不成。緣起萬形。
所以釋迦掩室摩竭淨名杜口毘耶須菩提無說以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花。通引三事。前二明無說。後一兼明無聽。反證前言之者失其真。靡竭國名。法華說。如來成佛三七日中而不說法智論第七云。佛得道七日不說等。義言掩室也。淨名經事可知。釋梵等者。大品般若天主品以來。須菩提幻化喻。廣說甚深般若無說無聽之理。至散花提桓因及三千大千世界四天王等。化作花散佛及大眾上等。意云。須菩提說聽空。故說而無說。以顯實相諸天解空聽而無聽。為供深法故散花也。
斯皆理為神遇。故口以之而默。豈曰無辨。辨所不能言也。斯皆者。通指上三。唯證相應。所以口皆默也。非謂釋迦淨名樂說之辯。但有辯而不能說也。
經曰。解脫者。於言數。寂滅永安無始無終。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虛空無名無說。論曰。涅槃非有亦復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義引涅槃淨名等經。涅槃第五廣說解脫相一中亦說。涅槃諸相故。淨名阿閦佛品說觀實相。文亦多同。細引恐繁。大義涅槃之。體即是諸法實相第一義。空絕於名數諸對待。性本自離非方便也。論即中論。
尋夫論之作(立)豈虛搆(造)哉。果有其所以不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故。不可得耳詮理為教。茍無其理。豈虛造其文矣。
何者(徵)本(尋)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鄉則幽靈不竭(盡)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則萬累都捐(棄)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然故神而功。神而功故至功常存。與道能同故沖(深)而不改。沖而不改故不可為有至功常存故。不可為無。初二對有無雙非二種苦陰已亡。故云永滅。無亦非鄉。但有無疆域兩異。義言鄉也。般若妙存。故云不竭。與理冥一。故云抱一。業苦事如塵如沙。故萬累。都捐者。解脫故亦可五陰永滅樂也。幽靈不竭我也。抱一湛然常也。萬累都捐淨也。與道通同者。三事四德體。故抱一下明體神而下顯用。功者。即神而常湛故。常存者。雖曰功。神無息故。故涅槃經云。能建大義。後四句約體以明非有。就用以明非無。體用一源故。非有非無。若各者。五陰滅故萬累捐。萬累捐故與道同。與道同故沖而不改。沖而不改。故不可為有。相躡釋成前本之有境等。已上約體用可例說。
然則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暨(及)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平)怕然而泰(通)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此亦躡前而起。初句絕二種相。次句二種名。視聽下由非名相。故視聽不及。四空者。即四無色昏昧者。謂涅槃四空之定。若以此求之。則何能明了。故云昏昧。恬焉下復成前義。何故爾耶。以其恬焉而夷等。九流有二。一云九地。一云治世九流。即儒墨等。眾聖三乘也意云。涅槃之道是九流所歸。眾聖所會。王成不二殊途而歸。
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而欲以有無題榜標(指)其方域而語其神(妙)道者。不亦邈(遠)哉涅槃非色。豈可以有餘為有。無餘為無。名榜示標指處。所謂宮託質為有。雙林跡為無。而說其妙道。豈不遠乎。以成前文應物之假名爾。
覈體第二。九折之一也。覈考覈也。因前說涅槃之體非有非無。故今折之。體竟何在。此假二乘有無之問。以破其執。
  名曰。夫名號不虛生。稱謂不自起。稱謂言說也。約義生名。因名起說。
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蓋是返本之真名神道之妙稱者也。請試陳(布張)之返本無餘之名。神道有餘之號。謂隱現難測曰神。往來所遊曰道。
有餘者。謂如來大覺始興。法身初建。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覺之茂林積萬善曠劫。蕩無始之遺塵。三乘之人煩惱障。寂無喧擾謂之涅槃有餘緣等未滅名有餘。論意謂。正覺成佛積德自利利他等。皆有餘樂也。如來者。如實道來成正覺。揀於分小之覺。故云大覺戒等五分法身依報而住。故此先後。八解者。因修八觀隨得解脫。即有色等。此能淨惑喻澡清流。七覺者。謂念擇等覺分。佛已修圓如休息於茂林。滿下因圓。積萬下小皆說三僧祇六度萬行。然義復殊不繁具示。蕩下明斷惑。樹下合斷。謂三四心等。坌污智喻于塵也。
三明鏡於內光照於外。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三明即知三世生死之智。在鑑他為外。僧那梵音。此云弘誓。難者。謂生死界。以如來初心結誓盡度生界。故成佛已酬願利生
仰攀玄根俯提弱喪。超邁(出)三域獨蹈(踐)方。啟八正之平路坦(平)眾庶之夷途。騁六通之神驥。乘五衍之安車。此顯利生之儀。仰向上也。俯就下也。玄根喻理。弱喪者。弱而失國。喻背覺合塵。此意人救溺上攀於樹。下拯溺者則不陷。如來亦爾。本智照真後智救物。生死不縛。次句明超。三域即三界界外方。亦二空之理也。佛獨踐之。以小教說唯悉達一人遍覺性。故八正者。謂正見正思等。眾庶者。庶謂庶孽即異見外道。謂八正以坦諸邪。邪徑不平由坦而夷故。騁謂馳騁。駿馬曰驥神通化物應機敏速。故喻神驥。梵云衍那。此云乘。即五乘之法。謂戒善六度等。安車者。雲庵云。三乘三界人天三途。故云安也。化儀大況。啟正摧邪運通說法
至於出生與物推移。道不洽(霑)德(恩)不施。窮化母之始物。極玄樞之妙用。初句明隨機則出宜滅則入。但益物是懷推移何定。意兼隨類之化。次句明化博。謂八正等布三界俱霑。五衍齊運群機皆濟。化母下道書以氣為化母。雲庵云。因緣能生諸法如化母也。玄樞喻智。門樞運轉。喻後智應動。然此上句舉化境。下句明化智。謂窮盡因緣生物之理。極其智用。因緣生滅之教。知可度者度之。不可度者存之。又知宜大宜小等。由斯而知所以極智妙神用而化矣。
廓(靜)虛宇於無疆。耀薩雲以幽燭。將絕眹於九止。永淪太虛。初句所證。次句能證。梵語。薩雲若。此云一切智。謂騰耀智光深照前理。眹微兆也。九止九地也。太虛無餘也。欲有餘之名。先舉證理入寂。詳此折意。謂如來本欲淪虛。但餘不盡居有餘
有餘不盡。餘跡不泯。業報猶魂聖智尚存。此有餘涅槃也。通四事。一餘緣即度餘之機。二餘跡即所依之身。三餘業即感報之業猶有魂氣四聖未滅有餘也。
經曰。陶冶塵滓如鍊金。萬累都盡而靈覺獨存。初句喻說塵如萬累。金如靈覺鑛穢去而金現。萬累盡而靈覺存。陶謂陶汰。冶鎔冶。
無餘者。謂至人教緣都訖。靈照永滅。廓爾無眹故曰無餘。緣跡既了。業智兼亡。皆所餘。
何則(徵)夫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有二對。皆初句舉患。後句欣寂。初身後智如文可了。老氏云。吾有患為吾有身
然則智以(因)形倦形以智勞。輪轉修(長)途疲而弗已。欲養其形智慮籌畫。是智因形而疲倦。智既籌慮。反使其身晝夜勞作。是形因智而勞。因此相役於生死長途。如輪運轉雖疲弗止。
經云。智為雜毒形如桎梏。淵默以之而遼(遠)患難以之而起智慮不一故云雜。毒如世毒藥。能損命故。桎梏刑器。械足曰桎。械手曰梏。桎梏禁人。人實厭之。形能患人。厭亦應爾。淵默下示過。淵默謂無餘。身智兼存而有二過。一遠於無餘。二於勞患。
所以至人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無機照之勤外息患之本。超然與群有永分。混爾與太虛同體。寂焉聞。怕焉無兆。冥冥長往莫知所之(往)。至人如來。體質名身。容儀為形。灰身乃捐其形患。智即心體慮即心用。滅智乃絕其思慮。次句釋成患。超群下六句明益。群有離生滅相太虛無為益。三非非色。四究竟不退
其猶燈盡火滅膏明俱竭。此無餘涅槃也。燈喻身智。膏明喻形慮。
經云。五陰永盡。譬如滅。五陰身心通體。
然則有餘可以稱。無餘可以無名無名立則宗虛者。欣尚於沖默。則懷德者。彌仰於聖功。斯乃典誥之所垂文。先聖之所軌轍。初句謂有斯二理。可立二名。次句正彰所益。宗虛謂二乘小機性本好滅。名求實而無餘。懷德謂六度大人。性好立德。名求實而仰有餘。後之句。一聖教量故。二先聖軌轍故。
而曰。有無絕於內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懷德者自絕。宗虛者靡託。初四句引前違文。後句顯失二機。
異杜耳目於胎(卵)掩玄(夫)象於霄外。而責夫宮商之異。辨緇素之殊者也。玄象天上星彩。霄謂霄漢。宮商五音之二。合舉二喻。以喻外亡名相內絕有無。二喻略。具云掩玄。象於霄外。閟琴瑟於堂中。卻責盲瞶之徒。令辨玄象黑白之殊。琴聲宮商之異。何由能之。法中意云。內存有無。外存稱謂。猶恐不入。今外雙絕。何以寄懷而悟入
子徒知遠推至人有無之表。高韻絕唱於形名之外。而論旨竟莫知所歸。幽途故自蘊而未顯。靜思幽尋寄懷所初句舉得。而論下顯失。至人者。即涅槃也。出現疏云。雖明現身涅槃用大有無下謂雙絕名相幽途者。幽深途徑。謂無名相而引物。物不能造。是自蘊藏。靜思名者。尋思所措懷。
豈所謂朗明於冥室。奏玄響於聞者哉。明日也。謂若名相雙絕。不應根宜。不可謂之明杲日於暗室。令見其相奏妙音於未聞。使聽其玄。皆約名相以難。
位體第三。十演之二也。位猶安也。亦立也。名覈體寄懷所。故今位之。
無名曰。有餘無餘者。蓋是涅槃之外稱。應物之假名耳。外稱亦強名也。
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由言封名志器耽象。所以雙亡。楞伽云。名相隨而妄想
名也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所不象。題目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於無形者哉。初句彰名相所盡。世間物象非方則圓。次正明妙體。非象故方圓何能象。非名故題目何所傳。大鈔象是寫字。後句正顯不可。名但名於可名。象但象於可象。無名象之體。焉可強名強象哉。題云涅槃無名
  難序云。有餘無餘者。信是權寂致(立)教之本意。亦是如來隱顯之誠跡也。初句牒前名家敘有餘無餘之文。信是下縱是權宜。縱有二意。一權寂是無餘隨宜方便。故云權也。立教有餘。皆如來化生之本意。隱顯之實跡。隱為無餘。顯為有餘
但未是玄寂絕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環中之妙術(道)耳。奪也。前是權寂立教之意。未是玄寂絕言之致。無相故玄。無名故寂。前是隱顯之跡。亦非環中之妙。環中之妙豈容隱顯
子徒不正觀之說歟。維摩詰言。我如來無始無終六入已過三界已出。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不可以識。不可以智知。無言無說心行處滅。以此觀者乃名正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放光云。佛如虛空去無來應緣而現。方所。初句告問者。經正觀。子獨未聞耶。維摩下亦約義引之。無始三句顯超。生相已盡故云無始滅相又亡故云無終。又三際已斷故。六入六根也。境相入故名六入。已過者無漏不入塵故。三界下界繫已亡故。不在下四句時。不可下四句顯體深玄。以此下結揀邪正。皆古譯之經與今經少殊。放光下即義。引彼經第三法上菩薩薩陀波崙所問之意。大疏云。方所此現彼無。無方所故感處即形。此前皆示自性涅槃。下示無住。亦應化涅槃也。
  然則聖人之在下也。寂寞虛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承前經以辨。前云。佛如虛空隨緣而現。故云在下。謂不周與體同遍。寂寞下顯非聲色。身非執受故。執永無故。竟諍也。無諍涅槃故。導而下因感而導。疾前無藥故。
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弗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無住也。初四句喻說。後六句喻皆通。谷鏡皆喻無名之體。對鏡之質。呼谷之人皆喻能感之機。若響若像皆喻於應。於中像喻應身。響喻說法。感之而來謂之有餘。來非來。雖對之而不知所從。不有餘也。感謝而往謂之無餘。往非往。欲隨之而不知所向。不無餘也。喻意可知。動有也。隱即無也。機見去來所住。故云動而等。出幽下釋成無入有棄有無。變化權宜理非常準。無名之道。譬印空虧盈不遷入常湛。
其為稱也(二名)因應而作。顯跡為生。跡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生滅因乎顯息。有無復由生滅。隨跡而起。非假名何。
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于何不名。有無跡也。末也無名。實也。本也跡從。實現末自本名。
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承前于何不名。以示用也。逐器應形不能也。方圓喻殊機。天為天。應人名人。同類擇鹿馬居士宰官等。本經廣示。
原(窮)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是天是人之定報。豈能應人而現形。正由非天非人。所以能天人有體方用。
其為治(化)也。應而不為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為故。為莫之大。現身名應。感而後應。不為也。現通說法施。因機而作。不施也。施作也。平聲。起信論用大云。第一義諦世諦於施作。但隨眾生見益等。莫之者。含具二意。一最大最廣故。眾生界一時皆感。亦一時普應。此應之大更無大於此者。施例之。二忘廣大之相。亦云莫之。如下云。
為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乎無名。莫之者。亦忘乎至大至廣之相也。由忘乎大。故曰小成。但寄小以遣大。豈住小成。由忘乎廣故歸無名。總前意云。謂依體起用即用恒體。非體不用用不體。體用無住不住也。
經曰。菩提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下深不可測。大包地細無間。故謂之道。經即太子本起瑞應經也。菩提祕藏中般若故。圖度思慮也。何故不可耶。以高而無上等。謂高深有際可思。下無窮故不可也。地至大智又包含。無間至小智復無間。如子微極細無間也。以證涅槃體大用廣。
然則涅槃之道。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
而惑者睹神變因謂之有。滅度便謂之無。有無之境妄想之域。豈足以標榜玄道。而語聖心者乎。執跡迷本。亦猶逐派而亡源。且略標涅槃。令其知有。而於正位猶為剩名。計跡為實空花結果。
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源。存不為有亡不為無。至人法身德也。正位中有無幾微。亦不形兆。故云寂怕。餘可了。
何則言。吾無生不生。雖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為有。初句放光十六文。無形下亦義。引放光涅槃等經。以知下論斷。生謂四生無生不生者。猶云一生不生。形謂六道萬類之形。猶云一形而不形。何者。如忍辱太子胎生也。雁王鸚鵡卵生也。生手生濕生也。為天為鬼化生也。四生攝於萬類。如涅槃二云。菩薩摩訶薩受羆身乃至鹿兔龍蛇等身。然但由感起即應而真故。復云不生不形。即不為有也。
經云。菩薩無盡三昧。盡過去滅度諸佛。又云。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為無初引晉華嚴。即安住長者成就法門名不滅度。所三昧無盡佛性。唐譯名佛種無盡。梵云三昧。此云正思亦云正受無盡者。以佛性無盡。故入此三昧三世佛無盡。又此宗中三世互現故。現在過未佛也。廣示如經。後引義同。即本經一中之義。是知栴檀觀元存。靈鷲山釋迦常在。莫隨妄去來
亡不為無。故雖無而有。存不為有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躡前以顯二非之中。無住涅槃。跡不可軌。
  然則涅槃道果有無之域。絕言象之逕斷矣。四法皆非。應莫羈。有無不住言象何及。教明如鏡理直似絃。喻合符契義皎白晝斷然超絕。無襲前惑。
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無乃乖乎神極。傷於玄旨者也。此非答前正問。以前名家敘無餘。所以云。身為患。智為雜毒。此見淺近過患良深。故答問已。兼破此(計初敘計)無乃下責非。神極者。神妙至理玄旨者。幽玄經旨。
經曰。法身無相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緣而。晉經三二略云。清淨法身非有非無。隨眾生所應。悉能示現。下對即諸部般若之意。無身而形。非心而照。引此意明。身心尚無勞患何起。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心於彼此。情繫於靜者乎。般若無知也。初四句說萬機大數也。不撓有二。機感故。水澄月現。二由無思故如摩尼出生。千難例同。次句喻明有餘名動。如行雲無餘名靜。猶谷神也。谷神出道經。彼云。谷不死。後正明無心
無心靜。亦無相去來法身無相也。初句躡前。後句例身。以釋前法身無相。去為無餘。來為有餘
去來不以相故。無器而不形。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躡前雙明身心。以成前文。應物而形對緣而照。
然則心。相出於有相。機有身心之感而聖。有身心之應。
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動。紜紜(多)自彼。於何為。象非聖出。心非聖生。既由機感而現。此身此心何患何勞。出現疏云。象非我有。自彼器之虧盈。心非我生。豈普現之前後。金石下即莊子逍遙篇云。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等。
所以智周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八極八方之極際也。無心之心遍知一切而何勞。非身之身分應八方而弗患。至于遣侍問候。只敘禮儀。答以輕安俯隨世範。豈曰小疾須乳為雷居士呵哉。後句以身心無為。故非所損益。初句擬繫辭。
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權。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阿含等說如來向拘尸羅城中路背痛。令弟子四疊僧伽黎權下何息等。天棺好金棺也。依古聖輪王葬儀而作。故言天棺。意云。身心非有自感而興。非益能盈非損可虧。豈同小乘之見半路背痛雙林壽終。靈智滅於天棺聖體灰於焚燎也。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尋殊應之跡。秉執規矩以擬方。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無。因以名之。豈可謂釆微言於聽表。拔玄根於虛壤者哉。初說。次句喻明。方曰規。圓曰矩。今之梓匠所用斗尺也。意云。任見聞之情執殊應之跡。欲求無名之妙。人手執斗尺擬量方。不知其可也。故本經二乘曲見。欲以下正明謬執。豈可下責其淺近。言即名言。謂有無之名應權施設無實體性。非名之名。故云微言。會意忘名。故云聽表。玄根涅槃出生出世善故。事相本空。故云虛壤。意謂。有無二種名相兩虛。無相無名涅槃顯現。義說釆拔。
徵出第四。九折之二也。徵責也。前章云。涅槃道果有無之境。徵意云。有無二法攝盡一切。如何有無之外別涅槃之體。今詳徵辭。包舉儒有無之說。復引小乘有無二為例以徵之。下超境中皆超此有無
名曰。夫混元剖判萬有參(雜)分。有既有矣。不得不無。不自無必因於有。所以高下相有無相生。此乃自然之。數極於是。混謂混沌。元謂根元。剖判分裂也。萬有即物。世典多說。元氣鴻濛而為混沌。形如雞子。爾後清氣上升。穹窿為天。濁氣下沈磅礡為地。即混元剖判。亦一生二也。盤古生中八千歲(云云)是二生三。盤古後形分物兆。物叢生。是三生物。今意混元已前屬無。一氣始萌即入有境。是無而生有也。次二對明有無相成。所以下引老氏以結。皆明相因而起。此乃下顯是定數。非由使令。故曰自然
以此而觀化母所育(生)理無幽顯。恢憰怪無非有也。有化而無。無非無也。然則有無之境。理不統。化母道也。亦氣也。理不據理而推。不論幽顯兩途之中。物有恢而大者。而奇者。憰而詐者。怪而妖者。妍醜多端巨細萬狀。無非是有。既因無而有。必有而無。千狀萬態皆無也。然則下正明遍統。恢一句用莊子文。已上儒老皆此論。何晏王弼諸儒各有申說。謂之清談。事在通鑑諸書。故今論主假問而遣。
經云。有無二法一切法。又稱三無為者。虛空緣盡非緣盡。數名慧數。緣即是慧盡為滅諦。謂無漏慧煩惱。證滅諦理。唐譯名擇滅無為。非緣盡者。即諸法緣離自滅。於此三中取第二為小乘涅槃。第三同前儒老。無。以明有無出世。以無餘出世法故。
而論曰。有無之表別有妙道。妙於有無謂之涅槃。請覈妙道之本(體)果有也。雖妙非無。雖妙非無。即入有境果無也。無即差。無而差即境。總而括(檢東)之即而究之。異有而非無。無而非有者明矣。初四句引前違文。請覈正難。下意云。妙道之體畢竟有之。體雖玄妙不可謂無。便入有境。下無例同總而下正顯所收。意謂妙本非有。非無者。非有即是無。非無即是有。未曾見一法異有之外而為非無者。下句例說。
而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謂之涅槃。吾聞其語矣。未即於心也。耳雖聞其說心未悟其理。吾聞其語矣論語文。
超境第五。十演之三也。超越也。境有無六塵之境。徵中欲以有無統收涅槃。演中指二法俗諦之境。涅槃真諦卓然超越。以外宗有無之見。
無名曰。有無之數誠以無法不該。理不統然(縱)其所統俗諦而已(奪)有無雖寬收一切。但不收真諦
經曰。真諦何耶涅槃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是。義引大品道樹品云。菩薩世諦故。示眾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諦。問以屬體二諦迢。然仁王經亦以有無俗諦
何則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有無所以稱有。所以稱無。然則於無。無生於有。有無離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初句明二法相因。由有於所以是有。下句例之。次句承前以生句。然則下順明相待兩成。有下反顯不待皆非。有無相生下引類。非直有無待至於高下是非前後等皆然也。
然則有無雖殊俱未免于有也。此乃言象之所以形(興)是非之所以(起)豈是以統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初句中對有之時無乃是無。若二法無。皆是有也。此乃下隨有無而興言象。言象而起是非。豈足明於幽深神妙之道乎。
是以論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六境涅槃之宅。故借出以袪(道)之。初句牒前位體中結文。六境者。古譯六塵六境。皆緣生之事形。兆入有緣無。豈涅槃之居宅。故假借出之言以顯高邁。
庶希道之流。彷彿幽途託情絕域。意亡言體其非有非無。豈曰有無之外別有而可稱哉。彷彿者。相似比擬也。猶言倣法玄道而悟。如何法耶。一相絕。二亡。不可守有無之言而隔玄悟。體其下但可體究其非有非無。不生覺自與玄會。若計有無之外。別涅槃復入有境。豈能超之。
經曰。三無為者。蓋是群生紛繞。生乎篤(厚)患。篤患之尤(甚)莫先於有。絕有之稱莫先於無。故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經即什所譯仁王也。紛繞煩惱也。亦業也。篤患生死也。有謂三有有為有漏故。絕有下謂欲引出有為。則無為第一。此意佛說無為。令群生息有為之患。爾借下但假借無為之名。以引著有之物。令悟非有。故放光云。有為亦無無為等。非謂非有是斷無之無。恐儒老之流計有無一切。謂涅槃亦無之所攝。曲引佛經有為無為。以為類例。涅槃既是無為亦合攝。故合攝。故設此難以揀之。一揀涅槃非有攝。二揀無為之無。非二家所計有無之無。
  搜(尋)玄第六。九折之三也。亦承前起。至下可知。
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無。初句敘前豈。曰有無之外等。次句敘前良以有無等。
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一也)不出有無則不可以有無求之矣(二也)求之所便應都無(三也)二所不得所。究竟無體徒說何為。
然復不無其道。其不無則幽途可尋。所以千聖同轍。未嘗虛返(歸)者也。初明玄體非斷。所以千聖歸。必有實理。
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異旨。可得聞乎。若斷可許不在不出。既存何云雙離。
妙存第七。十演之四也。不出不在曰妙。體非斷絕曰存。亦示無住之深。
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無相無名無名無說無說聞。初三句舉妄。後三句顯真。可相者。相由起。心於相上印可分別。故言可相猶言相由心現。
經曰。涅槃非法非法無說心所本經一云。略謂涅槃非相非不相。非物非不物等。無謂等亦淨名文。理事善惡等皆為法。今順論意。且以有無為法。非法不在也。非非法不出也。不出不在無說也。無說聞。聞則無知也。
吾何敢言。而子欲聞之耶。此由名家執出在之名而折非出非在之妙。願樂欲聞。故於答前先舉妙體之玄。以拂聞相。令忘名會旨。
雖然善吉有言。眾生能以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吾當以無言言之。庶述其言。亦可以言也。義引大品須菩提提桓諸天子之意。非正文也。事如前引。予以論勘經。論主引用實有多式。或引正文。或取義引之。或出經名。或汎舉之。或但引經人名。或合集下字文。或合集兩經引之。或略或詳。細推自見。
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入佛界。彼經弟子品云。不斷煩惱涅槃天女下即寶女所問經第四。寶女偈答舍利弗云。如魔之境界佛境界。則平等相應一類。以是印見印。
然則玄道在乎妙悟妙悟在於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齊觀則彼已莫二。初句於貴悟。如何悟耶。即妄而真故。如前云。不離煩惱涅槃等。次句既不離緣而即真。之時莫非見空。空之時莫非色。故云齊觀。彼己目心境心境一如。故云莫二。
所以地與我同根。物與一體物皆境也。即心也。既云同根一體。則本無二。文似莊子。
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同我者心境異亦理事冥同。非復有無者。有無之事泯絕也。異我下心理事兩殊。不能會證冥同也。詳此句。唯同唯異皆非。亦同亦諸過。出在兩成。何者。由異事理相違。所以不在。今若唯同非復有無。則不在之旨不成。由同事理相即。所以不出。今若唯異乖於會通。不出之旨不成。以涅槃有無屬事。故相躡各有二過。可知。
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
何則夫至人虛心冥照理不統。懷六合於胸中。而靈鑑有餘。鏡萬有於寸。而其神常虛。初句汎明一智皆虛冥也。次句示正智照理。四方為六合。後句示後智達事。鏡萬下謂萬有於寸而無慮焉。故云常虛。此辯智玄下明證妙。
至(竟)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動以心。恬淡淵默妙契自然。至能下承前以明。玄根喻真拔喻於證。未始二意。一未猶無也。理無始故智始會非照今有。二智雖極真未始照。故如前云虛心等。群動俗也。應之時初無應相故云心。後句如次成二智無相自然者。感而後應不加功力信云。自然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所以處不有。居不無。居不無故不無於無。處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無者也。所以下略至人二字。初句承前釋成。處有居無明不出也。不無明不在也。次四句躡前雙示不住。故能下結成。
然則有無之相。有無之知。有無之知。則無心內法有無之相則數(相)於外。於數於無心。此彼寂滅物(境)我心冥一。怕爾無眹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絕矣。初句顯心境無相。次四句明心境兩亡。次四句心境冥一。怕爾下結離心思。圖度思慮也。
豈容責之於有無之內。又可徵之於有無之外耶。
難差第八。九折之四也。此亦承前心境不二之妙。以難三乘修證之差。
名曰。涅槃既絕圖度之域。則超六境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獨存。斯則窮盡性。究竟之道妙差。理其然矣。通敘前理。窮盡性語出周易。彼云。窮盡性以至於命。理其然者。許可其理。
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為。而有差別四中之文。亦少不同義則異。金剛亦云。一切賢聖法皆等(云云)。
言。昔為菩薩名曰儒童。於然燈所。已涅槃儒童菩薩時於七住獲無生忍。進修三位。緣起本行說。詳意儒童時居七住。無生忍無生理。名涅槃。折以既得涅槃。謂究竟修。如何復修後三住乎。古譯十地亦名十住
  若涅槃一也。則不應三。三則非究竟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異說何以取中耶。初四句三乘有差。以三一互違故非究竟。則無常也。次句躡前以難三位之殊。升降高下也。中謂折中亦正也。
辨差第九。十演之五也。辨謂分辨。
無名曰。然究竟道理差也。理二。實所以究竟
法華經云。第一有兩正。吾以方便為怠慢者。於一乘道分別說三三車宅。即其事也。亦義引法華前後之文正法善權品云。是一乘道寂然之地有二上等。妙法化城品云。為求道者中路懈廢。意止息故以方便力。於一乘道分別說三。懈廢亦怠慢也。宅可知。
以俱出生死故。同稱無為。所乘不一故三名。統其會歸一而已矣。三乘云殊免是同。所乘下通理教行果。今略就教行釋之。教者。謂一乘分別說三。即緣度。行者三乘三行不一。統其下意謂能乘之人隨所乘之法。不一而三名。所歸之二。
而難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為而有差別。此以人三。三於無為。非無為三也。初四句敘難。此以下出理。三差在機不在於理。
放光云。涅槃差別耶。答曰。差別。但如來結習都盡。聲聞結習末盡耳。彼經四中之文。但如來下彼云。但如來諸習結盡爾。聲聞不悉盡等。即二障種子習氣。此約三乘斷惑淺深。以分三異。非涅槃三也。
請以近喻以況遠旨。人斬木去尺無尺去寸無寸。修短在於尺寸。不在於無也。已見邊為近。未見邊為遠。人喻三乘。斬喻智斷。木喻種現無喻無為。尺寸喻三乘斷惑多少也。以喻量法昭然可見。
夫群生萬端識不一。智鑑有淺深。有厚薄。初句總指次句。識謂識心。即樂欲不同。謂樂樂小。根謂根性。即種性不一。即大機小機。次句大乘雙照二空名深。小乘獨見名淺。行下利之行名薄。二行雙行名厚亦可緣之行名薄。六度萬行名厚。
  所以俱之(往)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豈異。異我耳。由識差別故。所以俱往彼岸而高下不齊。喻以生死此岸煩惱中流涅槃彼岸彼岸一為力。不同故成異也。
然則經殊辨其致不乖(差)由前云。異說何以取中。今引法華。明三乘一起。三雖差別。至道一。三位例然。
責異第十。九折之五也。所證之理既一。如何能證之人三殊耶。此亦躡前而問。下文自具。
名曰。俱出火則患一也。同出生無為一也。而云彼岸我耳。彼岸無為岸也。我則體(證)無為者也。初喻次法免患既同。無為定一。而云下舉前違文。彼岸約法約人。先定其理而後難云。
請問無為為一為異。若無為無為亦即我。不得無為我也。無為。我則非無為無為無為。我自常有為。冥會之致又滯而不通。初雙審。若我下出第一過。明人法相。即既人法相即三法三。何云一也。又若我下出第二過。明人法兩異。無為有為兩分。有為三乘應(不)冥會於無為之理。何言三乘冥會耶。
然則無為。一亦三異亦三。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以人從法。一人一也。異則不證於何三耶。
會異第一。十演之六也。會謂會通。下文自顯。
無名曰。夫止此而此適彼而彼。所以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此目此岸。彼目彼岸。猶言居生死之岸。則生死之患。無為例之。所以下承前已明。文擬老氏。同於得下釋前適彼而彼。得謂證得然通能所。能得之人所得之理時。理亦同於能得之人。如下云。無為無為即我。同於失下釋前。止此而此。能所不相得也。反前可知。
我適無為無為無為何乖不一耶。人證法人法必即也。所以亦三者。理雖一味。證有淺深故。於法略示。下喻及中具顯。
譬猶三鳥出網同適患之域。患雖同而鳥鳥各異。不可以鳥鳥各異。謂患亦異。又不可以患既一而一於眾鳥。然則鳥即患。患即鳥。患豈異自鳥耳。初四句喻體。三鳥隨舉中小者。在網為患。出網之時近雖殊。皆為患之域。以喻三乘斷惑出界。不可下鳥患相望反責一異。然則下釋成相即。又不防鳥異。美哉斯喻何疑不遣。
如是三乘眾生俱越妄想之樊。同適無為無為雖同而乘各異。不可以乘各異。謂無為亦為異。又不可以無為既一而一於三乘也。然則無為無為無為。豈我耳。三乘眾生者。諸蘊未轉二死猶存。相續之心猶生。和合之識未破。等覺已降皆此名。亦前四句明人證法。不可下四句以人會理。會許淺深。人可云異。理何異耶。亦不可云由理一故。不許證有淺深之殊。何云一亦三耶。然則下結成相即。理則元證則三也。句句合前不煩重指。
所以患雖同。而升虛近。無為雖一而幽(妙)鑑有淺深。承前喻。以答異亦三也。初句喻明。後說。前舉三鳥雖異免是同。免則相即。不妨人異。以明一亦三。此舉(逃)患雖同異。以明異亦三。但異在近不在於法。幽鑑三乘之智也。
無為即乘也。乘即無為也。此非我無為。以未無為三耳。初明相異。此非下以相即故非異。非異故冥會。誰云其異而乖於冥會耶。以未盡故三。誰云異亦三。血脈隱微。可細推繹。
詰漸第二。九折之六也。詰難也。由前未盡三。以是漸義故今詰之。
名曰。萬累滋彰本於妄想妄想既袪則萬累都息。二乘盡智菩薩無生智是時妄想都盡。縛永除。枝末粗惑名萬滋益也。彰著也。妄想根本無明細惑。意云。枝末雖眾本惑一。但剪本惑末惑頓息。理可證。盡智大品說。三乘之人共十一智。第九名盡智。謂苦已盡見等。第十名無生智。謂苦已見而不更見等。則前之十智聲聞皆有。盡智在已辨地得之。今云。菩薩無生智者。地已上第九菩薩地阿鞞跋致。如實知諸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名無生智不共二乘也。意謂智起惑亡即顯現。如大品放光智論廣說
縛既除則無為。心既無為無餘翳。初一句躡前。次句明證。後句惑盡。理如明鏡惑如塵翳。妄惑既盡淨。
經曰。是諸聖智相違背。不出不在其實俱空。又曰。無為道平二。放光第二略云。聲聞辟支佛菩薩佛世尊。是諸聖智相違背。乃至云。不出不在其實空有差殊。與大品大同。今謂在字宜是生字。傳之誤也。智論三解云。因邊不起為不出。緣邊不起。不生。又曰下亦義引大品等。如三慧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為法中可差別不。言。不也等。
既曰二。則不容異。不體(證)則已。體應窮微而曰體而未盡。是所未悟也。初句躡前理智二。次句會前不相違背。不體下意云。三乘之智無殊。是唯不證證則頓盡。如何分小大之殊。談漸盡之理。
明漸第三。十演之七也。謂結習不可頓盡。無為不可頓見。譬如磨鏡塵亦漸除。明亦漸現。
無名曰。無為二則已然矣。結使重惑而謂可頓盡。亦所未(曉)也。初句許前。結使正明其漸。此明方便淨也。三乘之人皆以惑。登見道已始盡分別思惟位中漸斷俱生如是已歷乾慧乃至已辦及辟支佛菩薩等地。方得無漏盡無生智
經曰。三箭中的。三獸渡河。中渡異而有淺深之殊者。為力不同故也。初二喻皆古譯毘婆沙論之義。故彼論二云。猶一的若木若鐵。眾箭所中如是一。無為體為三想所行等。五五云。於甚深十二因緣河。能盡其底。是為佛。二乘不爾。如三獸渡河。謂兔馬象。兔則騰擲乃渡。馬或盡底或不盡底。香象一切時不盡底等。
如是三乘眾生俱濟緣起之津。同鑑四諦之的。絕偽即真同升無為。然其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緣起十二因緣。津謂渡處。渡已名濟。四諦可知。若緣若諦。隨一法門三人同稟。通教意也。所稟法門無殊。隨其機宜但成菩提。亦婆沙之意。涅槃略云。十二緣生下智觀者得聲聞道等。見諦之理名曰中的。行相皆多。如婆沙說。絕偽者。斷惑也。即真者。證理也。同升無為者。明所趣非異。然其下明能趣有殊。後句即論語云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以法對喻。昭然可知。
群有雖眾。然其量有涯。正(直)使(令)智猶身子辨若滿願。窮才極慮莫闚其畔。群有物也。量謂邊量緣起事法。雖廣多際。然名有相皆屬分限。故云有涯。身子舍利弗智慧第一故。滿願富樓那。辨才第一故。意云。有限俗諦直令窮滿願之辨才。不能盡談其名極。身子之智慮不能遍知其狀。故涅槃五云。我往一時耆闍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況夫虛無之數(妙)玄之域。其道無涯。之頓盡耶。虛無玄擬老書為文。謂涅槃也。有涯之數令智辨之人尚不闚其畔。無涯之真使三乘眾生令頓盡。豈能爾耶。譬乎九層之臺不可躐等。萬里青冥頓欲階升。於道未許故。
書不云乎。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為道者。為於無為者也。為於無為而日日損。此豈頓得之謂。要損之又損之。以至於損耳。例引老書。論主間而釋之。以喻漸斷之理。如前見後之節級。性宗相宗之位次寄位斷惑。皆此理也。
經喻螢日智用。可知矣。放光第二云。舍利弗譬如螢火虫不作念言。我光明閻浮提。普令明。如是舍利弗聲聞辟支佛亦無是念言當行六波羅蜜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脫眾生舍利弗譬如日出遍照閻浮提。莫不蒙明者。如是菩薩行六波羅蜜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不可計一切眾生
譏動第四。九折之七也。譏諷也。亦詰難之謂。前斷惑證理損益等皆動。故論文雖別引經以辯。然意中含有前旨。如下云。既以取捨為心。損益為體。豈非盡惑證理之動也。所以譏動者。欲明動而常寂。寂而恒動。無住之行。事理雙修。不爾奚無住涅槃之果。
名曰。經法身已上無為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測。體絕入心寂滅。而復云。進修三位積德彌廣。方廣分中共示菩薩地。心證真如分別故智不知。以法為身故象弗測。至七地身心無相。如何復進後之三地。焉非其動乎。
夫進修本(因)於好(去)尚。積德生(起)於涉求。好尚則取捨情見。涉求則損益交陳。初句推因。謂心有好尚於後位。所以進修其勝分。有涉於眾德。所以復出於自分。次句顯其過患。取後捨前損障益德。皆分別之動。既以取捨為心。損益為體。而曰體絕入心寂滅。此文乖致(旨)殊。而會之一人。以此四者身心兩現。如何乃云體絕(云云義既殊靜互戾。會屬於儒童一人如何。
南為北。以曉迷夫也。南喻動北喻寂。經中云寂云動。令人服行。既二理相違。如何準的。譬之欲北而反南。若今謂寂而反示動。何以令迷夫行人曉解耶。南北喻靜者。南為朱明故喻動。北為玄冥故喻寂。
  動寂第五。十演之八也。法身行行合真無相。焉動而不寂。寂而不動耶。今標靜不云寂動者。以問中但譏其動。意謂動則違寂。不知動時全寂。故云動寂。然稟實教行者悟理起行。不揀凡夫。況七地乎。演此顯無住之因。方契無住之果矣。
無名曰。經稱聖人無為所不為。放光四云。言。適無所為故。行般若波羅蜜等。無為寂也。所不為動也。寂不妨動故。
無為故。雖動而常寂所不為故。雖寂而常動。雖寂而常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常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初四句相躡顯動寂無違。次四句二法非一非異。後四句躡前。釋成二行雙流
所以為即無為無為即為。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也。承前三對之文。一致已明。此但結成前所引經。通答進修之動。既為即無為。如何進修三位。一句屬動。
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彼經初卷文。據前問中。身心各說。以進修是取捨之心。積德是涉求之身。今答中初答進修。引為不為之文。意復屬身以運行由身故。今答積德。而卻引心亦不有之文。以涉求豈非是心。大底行由身運身由心策。身心相應互舉皆可。況法身菩薩證心成身。未嘗宛異不惟動寂無殊。亦乃身心一致
者。不若(似)心之有。不無者。不無心之無。義如下釋。
何者。(徵)心則眾庶是也。無心太虛是也。眾庶止於妄想太虛絕於靈照。豈可止於妄想絕於靈照。標其神道而語聖心者哉。眾庶謂凡夫。初句指體。次句彰過。豈可下正揀。
  是以聖心不有。不可謂之無。聖心不無。不可謂之有。為斥二見故。言非有非無。豈可非有。卻計是無等。謂者計謂之謂。
  不有故。心想都滅。不無故。理不契。理不契故。德斯弘。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初句離過。次句證理。次句初由契理。恒沙佛法一一隨理周遍法界。後句由心想滅故功皆無相。無容我證為。如何乃至積德於涉求哉。
所以應化無方未嘗有為寂然不動未嘗不為。經曰。所行不行。信矣。答問至此理已明。前結後證文皆可了。所引之經亦義引大品等。如無作品云。菩薩行般若不行色。為行般若不行受想等為行般若等。自此已下廣會教理。旨不異前。
儒童曰。昔我於數劫。以國財身命數。以妄想心則非為施也。今以無生心五華施佛。始施爾。又空行菩薩入空解脫門。方言。今是非謂證時。智論十六云。我於無量劫中。頭目髓腦以施眾生。合其願滿。乃至慇懃精進求此功德。欲具足波羅蜜是時有所得。見然燈佛。以五華施佛。布髮泥中無生法忍六波羅蜜滿等。釋曰。七地已前智相未盡故。三輪未或全空。住相非真施也。以不順真故。施既戒等皆然。一例諸也。至無相地。智相已亡。無生又證所住。冥然契真。施雖五花之尟。勝前身命之多。蹄涔海量何敢相望。施華之本行經。又空行放光十略云。菩薩行空無相無願三昧等。今正是波羅蜜時。非是證時。皆顯動寂妨。
然則心彌虛行彌廣。終日不乖無行者也。謂行行忘相。動而恒寂。
是以賢劫稱無捨之檀。成具美不為之為。禪典唱無緣之慈。益演不之知。梵云檀那。此云布施賢劫經說。一切諸法有與者。是曰布施成具經云。不為而過為。禪經說。慈心三昧有無緣之慈。思益經略云。無取捨之知方為知矣。
聖旨幽玄殊文同辨。文雖四異。旨則貫而玄通。
豈可以有為便有為無為便無為哉。菩薩住盡不盡平等法門。不盡有為。不無為。即其事也。初句責其異見菩薩下引經顯理。即名經略云。上方香積世界菩薩欲還本國。向佛求法言。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云云)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無為。彼疏解云。有為雖偽。捨之而大不成。無為雖實。住之而慧心不明。即其事者。同前動寂無礙有無異見豈順義。既云平等。則盡與不盡其一也。
而以南北為喻。殊非領會之唱(說)。領謂領納。會謂契會。雲庵云。南北之方定異。寂動二行常一。將定異喻常一。豈能領會也。
窮源第十六。九折之八也。窮謂窮討。源謂根源。雲庵云。由前章已知一乘正行動寂時。今則行成必證。未識能證之人與所證之法。誰先誰後。隨一為源俱有過。故今窮之。
名曰。非眾生無以御(控進)三乘。非三乘無以成涅槃。然必先眾生後有涅槃。反顯也。意云。由先眾生。然後控御三乘之因。證涅槃之果。此立理也。然必下定先後。
是則涅槃有始。有始必有終。有始終生滅之過。何故前引經云。無始無終。又云。六趣不能生。力負不能化
而經曰。涅槃無始無終。湛虛空。則涅槃先有。本經一云。涅槃非始非終等。虛空為喻。在經有。
非復學而後成者也。因修成之過。涅槃既先則性圓成。非由修學而後成就。何須行三乘之行耶。
通古第七。十演之九也。通同也。古先也。意云。涅槃體性出自古無始無終。今三乘之智本是即理之智。不證則已。證則冥通。何有即理之證即智之理。尚分今古之異而不通同。故生公云。若尋其趣乃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為大。既云大矣。所以稱常。故下云。理而成聖不異理。演此明證自性自性也。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象。而物無非我(心)造。聖人與理冥一。故云象。下心寂然。亦不離諸法。以一切法心所起。
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會證會也。聖人了法即心。前則依性起相。此則會相歸心。所以成聖。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轉物如來。雲庵云。昔石頭和尚讀至於此。遂豁然大悟曰。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法身無相誰云他。鑑虛照於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
何則(徵)非理不理。理而成聖者不異理也。初明心境互成。若不證於性空之理。何以成聖人。若非聖智。亦不見性空之理。此則同前般若論外相與而成功。後明心境非異。初一句躡前。既證理為聖。聖智於理耶。此明聖智與理通同。顯無古今先後之異。
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不可於色中求。亦不可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見佛。初文即大品散花品文。般若即能證之心。即所證之境。舉色例諸。萬法皆然。不可於色中求者。由心境非一故。不可者。由心境非異故。以色即是空即如境。如無智。故言不離。又曰下即涅槃文。緣起十二因緣也。法即空性佛即覺智。見緣性空即為見佛。如智非異。
斯則物我不異之傚也。物即境也。即物明如故即心也。約聖稱我故畢竟證會。涅槃非先三乘非後。
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前引聖教。以明理智冥符二而不二。以為量。方明至人以智契理。亦寂然冥通。戢止也。亦歛也。玄機智也。未兆謂證理時。全用歸不存眹兆。清涼大師云。智體即是證如。冥寂也。運動也。即如智之合稱。化謂萬化即就也。意云。冥運之體即萬化之有。事顯理隱義言藏也。清涼大師云。冥真體於萬化之域。六合謂俗諦之有。以用也。謂總括六合之事。以為靈鑑之心。未一法非心也。一去來下去謂過去。即古也。來謂未來。亦現在今也。既混融三世為體。何古而弗通。前則統六合遍十方。此則該三世通今古。成體者。且約聖智真俗心境會。義言成爾。圭山云。去無來。冥通三際。問佛用蘇漫多說。論主何以文為。答方便善巧逗華人之機。故封文之流謂言同俗。贊寧嘲其用文。達解其孟浪。以子愚瑣。頗求立言之意。如達不害於文矣。故今定解。但用內義而釋雅言。令知論主文托於彼。義屬於此。
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太均乃曰涅槃。顯前心境冥寂之體也。初句中約終教辨。如大疏云。心冥至道混一古今。約頓教一念不生後際斷。何古何今。依圓教則古今二相即入圓融。尤見通也。次句以始終同故。三乘涅槃初證非始。證極非終。本末即理事海波一濕故。浩然謂浩浩然廣多際。太均謂情非情差。染非染平等。未一法涅槃也。
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又曰下放光三十云。諸法無邊際故。般若波羅蜜無邊際等。引此證理智皆依諸法。即顯心境不異也。二文互影。細尋可知。
以知涅槃之道存(在)於妙契。妙契之致本(因)乎冥一。以知者經求理。理自昭著貴於妙合。妙合之旨因乎忘智。內冥二而不二一亦遣矣。此文亦通包前義智會之時通於古也。
然則物不異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如智玄寂寄言無極。非別有如智歸矣。
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於其間哉。進退約人。先後通約人法三乘進而證之非先也。以無前際故。迷夫退而未證非後也。以後際故。
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久。淨名經說。舍利弗天女。止此室其已久如。曰如耆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也。天女云云)。解云。耆年謂身子耆宿。身子所證解脫。豈屬久近之時。故云爾也。
考得第八。九折之九也。考稽也。承前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因之考稽。盡陰存陰違教理。當何得乎。所以最後辨此者。謂從前決擇悟修先後。義意已周。究竟證入最居於後故今考也。
名。經云。眾生之性(體)極於五陰之內。又云。得涅槃五陰都盡。譬猶滅。本經九云。離五陰已無別眾生。又云下初示眾生之體。五陰即體故。次句示證相。喻可知。
然則眾生之性。頓盡於五陰之內。涅槃道獨。建於三有之外。邈(遠)然殊(別)域。非復眾生涅槃也。順經而理也。以能得者五陰已盡於有內。所得者。涅槃立有外。若云得者。有二理。一盡陰誰得。二外懸絕。
有得則眾生之性不止(唯)於五陰。必若止於五陰。則五陰不都盡。五陰若都盡。誰復得涅槃耶。存陰順理而卻違經。若定許得。餘有二義。一應五陰之外更眾生之性。五陰令盡。陰外之性令得。故今論云。果有得(云云)二恐違以前經云極於五陰。豈許陰外更生性耶。若此五陰不都斷盡。或盡粗存細或滅色存心。為能得者。必若都盡誰是能得耶。故論云。必若止於五陰云云)此理已通亦違前經云五陰部盡。據此存盡皆違不可不考。此意明。三乘之教斷盡生死。轉得涅槃。不知二際二。故假此問答。令悟即妄而真。
玄得第九。十演之十也。前演證窮。此演得妙。不存得相而得曰玄。
無名曰。夫真由離起。(顯)偽因著生。著故有得。離故無名。忘得曰離。涅槃從此而顯。有得曰著。名相從此而生。無名者。猶云得。對前避文。亦可由離故。無名之理。
是以則(法)真者同真。法偽者同偽。法真離得智亦真矣。依偽生著。心念妄矣。
子以有得為得。故求得於有得耳。吾以得為得。故得在於得也。有得者法偽。得亦得。得者則真。得而得也。心經云。以無所得故。而菩提
且談論之作必先定其本。既論涅槃。不可離涅槃而語涅槃。若即(就)涅槃以興言。誰獨非涅槃。而得之耶。言隨起。談真以真為本。說俗以俗為根。既談涅槃之體。正當如體而言。涅槃之體彌綸法界。未一法而非涅槃。若此則本來即是更何論得。起信論云。一切諸法畢竟平等。即真即云云)。
何者(徵)夫涅槃之道妙盡常數。融(和)冶(銷)二儀。滌蕩萬有。均天人一異。內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未嘗有得。未嘗得。初一句標體。次七句辨相。後雙絕。常數者。即三世有為事相等。此總示也。下別列。二儀即地。萬者。即緣生物。融冶故所以均天人。滌蕩故所以一異。顯自性涅槃差別之相。內視下句約見聞以辨。眼不循色曰內視。性空空無對觸。故云不己見。耳不循聲曰返聽。聲之性空空故亡音。故云不我聞。己我皆屬涅槃。知非身外故云己我。未嘗下可知。
經曰。涅槃眾生。亦不異眾生維摩詰言。若彌勒滅度者。一切眾生當滅度。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本性常滅。不復更滅。本經二云。如來眾生非非眾生。以如來涅槃故。可義引也。九云。眾生佛性不二等。次引淨名。即初卷菩薩品文亦少別。彼云。諸佛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等。
此名滅度。在於無滅者也。生死空花本來不起。則已滅也。四流陽焰相元空。則已度也。
然則眾生眾生。誰為得之者。涅槃涅槃。誰為可得者。然則者。因前而起。眾生滅度。於滅度能所總非。何為得相哉。
放光云。菩提從有得耶。答曰。不也。從得耶。答曰。不也。從有無得耶。答曰。不也。有無得耶。答曰。不也。然則都無所得也。答曰。不也。是義云何。答曰。無所得故為得。是故無所得也。此以義合集放光下之文。而成此理非正文也。大品亦同。三慧品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言不。不修般若薩婆若不。言不。修不修得薩婆若不。言不。非修非不修。得薩婆若不。言不等。放光四略云。須菩提言。世尊。不第一要義。成阿惟三佛不。言不。乃至云。世尊不逮正覺耶。言。不也等。答曰已下放光等經。皆是此義。而前四有得。第五得。皆不許得而得。始為玄爾。
無所得謂之得者。誰獨不然耶。得而正由冥通冥通道體一切。故楞伽經云。以知眾本來涅槃。誰獨不得。此則本來得矣。而前云捨陰存陰謂內謂外。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然則玄道在於絕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之。象隱於無形。故不見之。大音匿於希聲。故不聞以聞之此四對。皆上句示體。下句辨得。初二對約心境玄道境也。絕域事之外也。妙智心也。皆非俗故。故云物外。下句可了。但約境言得。約心言知。後二對約名以辨。象非相。不存相以見。然後見。存相則不見也。大音非聲。不循聲以聞。然後普聞。循聲則不聞也。是故離朱外馳而不得。只為無形。觀音返聞而圓通。良由即性。願諸達士勿循形聲。
故能囊括終古導(開引)達(示悟)群方(類)亭毒蒼生。疏(遠)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顯涅槃之用也。即出現大用無涯。前兩科如是次第者。深所以。謂初示所得之體。次示證得之門。既非得而得從得起用。開示眾生。故最後用之大。至哉。斯論三語皆善。記錄登為四聖。今古號為四絕。歷世名德寶而玩之。良有以也。囊括小變易文。彼曰。括囊無咎。謂括結其囊口也。今取包含之義。終古久也。謂涅槃之體既遍既圓。稱體之用亦彌綸包羅。亭毒養育也。疏而下謂妙用無形。義如疏遠。然應機之道未嘗遺漏。文借老書。彼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汪洋歎用廣大
梵志曰。吾聞佛道厥(其)義弘(大)深。汪洋無涯。靡(無)不成就。靡不度生。即八師經梵志闍旬歎佛之言。正取化生之用為證。
然則三乘之路開。真偽之途辨。賢聖之道存。無名之致顯矣。九折之義皆三乘也。十演之談皆一乘也。以一乘之實。三是權。令捨小大引權歸實。正同法方便門示真實相。無名為偽。賢聖下準表中。諸家談義諦廓然無聖。今論聖人證體起用。賢哲倣之。儒童證涅而進修。空行入空起行。豈曰無耶。故云存。本演無名以作論故。十演之文以名之執。執既喪亡本致自顯。分文結會。恐入局見。

肇論新疏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