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王 麗
二校者 徐文美
改稿者 譚海云
名色初門第一
一名 二色
今辨法界初門。先從名色而始者。至論諸法本原清淨。絕名離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二而辨其二者。以行者初受一期妄報歌羅邏時。但有名色二法。當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攝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若諸大聖分別說一切法門。皆約名色而分別之。無有一法出於名色。故智度論偈云。
一切諸法中 但有名與色
若欲如實觀 但當觀名色
雖癡心多想 分別於異事
更無有一法 出於名色者
一名。心但有字故曰名也。即是心及相應數法。雖有能緣之用而無質礙可尋。既異於色而有心意識及諸數法種種之別名。故謂之為名也。
二色。有形質礙之法謂之為色。是十入及一入少分。皆是質礙之法。並無知覺之用。既異於心意識法。故稱為色也。
五陰初門第二
一色陰 二受陰
三想陰 四行陰
五識陰
次名色而辨五陰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聖教門開名則為四心。對色合為五也。此五通稱為陰者。一往而釋。陰以陰覆為義。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集散不絕。故通名為陰。
一色陰。有形質礙之法名為色。色有十四種。所謂四大五根五塵。此之十四。並是色法也。
二受陰。領納所緣名為受。受有六種。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但境既有違順。非違非順之別。故六受亦各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異也。
三想陰。能取所領之緣相名為想。想有六種。謂取所領六塵之相。為六想也。
四行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行有六種。大品經中。說為六思。思即是行。謂於六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無動業也。
五識陰。了別所緣之境名為識。識有六種。即是六識。若諸論師多云。識在二心之前。諸大乘經中。明識最居後。今依經為次料簡。
十二入初門第三。
內六根入。一眼入。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五身入。六意入。
外六塵入。一色入。二聲入。三香入。四味入。五觸入。六法入。
次五陰而辨十二入者。以惑者迷色偏重故。大聖教門。開色為十。心但為二。合為十二也。通稱入者。入以涉入為義。根塵相對則有識生。識依根塵仍為能入。根塵即是所入。今此十二從所入受名。故通受入名。內六入者。
此之六法親故屬內。為識所依。故名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為義。此六既並有生識之功。故通名根也。
一眼入。身分對色。能見色之處名眼。眼是四大造色。體為十色共成。所謂四大四微。身根微。眼根微色。
二耳入。身分對聲。能聞聲之處名耳。耳是四大造色。亦為十色共成。謂四大四微。身根微。耳根微。
三鼻入。身分對香。能聞香之處名鼻。鼻是四大造色。亦為十色共成。謂四大四微。身根微。鼻根微。
四舌入。身分對味。能知味之處名為舌。舌是四大造色。亦為十色所成。謂四大四微。身根微。舌根微也。
五身入。六分假合之體對觸。能覺觸處皆名為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謂四大四微。身根微。
六意入。心對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之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諸心數法。但取心王。以為意入。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屬外。識所遊涉。故名為入。亦名塵者。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識。故通名為塵也。
一色入。一切對眼。所見之色名為色。色有二種色。攝一切色。一正報可見色。眾生身色。青黃赤白黑色等。二依報可見色。外無青黃赤白黑色等也。
二聲入。一切對耳。所聞之色曰聲。聲有二種聲。攝一切聲。一從正報色出聲。眾生語言音聲也。二從依報色出聲也。
三香入。一切對鼻。所聞之色名香。香有二種香。攝一切香。一正報色處香。眾生身中香臭也。二依報色出香。外一切無知色中所有香臭。
四味入。一切對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種味。攝一切味。一正報色處味。眾生身中之六味也。二依報色處味。外一切無知色中所有六味也。
五觸入。一切對身。所覺之色名觸。觸有二種觸。攝一切觸。一正報色處觸。眾生身中。冷暖澀滑等十六觸也。二依報色處觸。外一切無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觸也。
六法入。一切對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種法。攝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數法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為法。
十八界初門第四
內六根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六意界。
外六塵界。一色界。二聲界。三香界。四味界。五觸界。六法界。
六識界。一眼識界。二耳識界。三鼻識界。四舌識界。五身識界。六意識界。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於名色俱重故。開色為十。離名作八。合為十八界也。通名界者。以界別為義。此十八法各有別體。
義無渾濫。故通受界名也。
內六根界。此具如前明。內六根入中分別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欲使修觀之徒推析無謬。不滯十六知見之妄計也。
外六塵界。此具如前。外六塵入中分別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
六識界者。若根塵相對即有識生。識以識別為義。識依於根。能識別於塵。故此六通名識也。若了識從緣生。豈計有神使知謬取也。
一眼識界。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生時。即識色塵。故名眼識界也。
二耳識界。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生時。即識聲塵。故名耳識界也。
三鼻識界。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生時。即識香塵。故名鼻識界也。
四舌識界。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生時。即識味塵。故名舌識界也。
五身識界。身根若對觸塵。即生身識。身識生時。即識觸塵。故名身識界也。
六意識界。五識生已即滅。意為意識。此意識續生。意識生時。即識法塵。若五識能生意識。即以前五識為根。後意識為意識。此意識滅次識續生。是則前意識生後意識。如是亦脫傳受根識之名。皆以能生為根。所生為識。今說所生之識。為意識界也。
十六知見初門第五
一我。二眾生。三壽者。四命者。五生者。六養育。七眾數。八人。九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
次名色陰入界。而辨十六知見者。名色等法中。神我本不可得。而未見道者。悉於名色等法中。妄計有我。我所。計我之心。歷緣略辨。即有十六知見之別。廣對諸緣。則妄計不可稱數。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今為欲於後明生法二空等一切觀門。必須善識假實之法。故略依傍大智度論釋之也。
一我。若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無明不了。若即若離中。妄計有我我所之實。故名我為也。
二眾生。於名色陰入界等法和合中。妄計有我生。故名眾生。
三壽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有我受一期果報壽有長短。故名壽者。
四命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命根成就連持不斷。故名命者。
五生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起眾事。如父生子。名為生者。亦計我來人中受生。故名生者。
六養育。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養育於他。故名養育。亦計我從生已來。為父母養育。故名養育。
七眾數。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名色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因緣。是眾法有數故名眾數。
八人。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是行人。異於非行之人。故名為人。亦計我生人道。異於餘道。故名為人。
九作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起者。
十二使起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能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當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當令他受苦樂果報。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有五根能知五塵。故名知者。
十六見者。於名色陰入界等法中。妄計我有眼根故。能見一切色。亦計我能起邪見。我起正見名見者。
見愛二煩惱初門第六
一見煩惱。二愛煩惱。
次名色陰入界。及我等十六。而辨見愛者。若迷此假實二法。則倒想紛然。故三界流轉無際。皆是煩惱使之然也。若論煩惱根本。不出見愛。枝派分別。則科目甚多。所謂三毒五蓋十使。九十八煩惱。八萬四千乃至塵沙等數。此諸科目雖數有多少。而同是煩惱潤生之力。體無殊別。但教門善巧。乃約增減之數而制立之。故纓絡經云。見著二法迷法界色心。廣起一切三界煩惱。通名煩惱者。煩以喧煩為義。惱以逼亂為義。能喧煩之法逼亂行者心神。致使真明不得開發。故名煩惱也。
一見煩惱。邪心觀理名之為見。若於假實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隨見偏理妄執為實。通名為見。見煩惱者。謂五利使。見諦所斷八十八使。及六十二見等也。
二愛煩惱。貪染之心名之為愛。若於假實二事。情迷隨心。所對一切事境染著纏綿。通名為愛。愛煩惱者。謂五鈍使。思惟所斷十使。及所斷結流。愛扼纏蓋纏等也。
三毒初門第七
一貪毒。二瞋毒。三癡毒。
次見愛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離之異。事須分別。若合但取癡一分為見。餘一分及貪恚。並合為愛也。若離則見愛之中各有三毒。如此歷三界五行。則離出九十八使。一切煩惱通名毒者。毒以沈毒為義。惱壞之甚。故云沈毒。以其能壞出世善心。故名為毒也。
一貪毒。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即是貪毒。歷三界五行。十五貪使並是貪毒。但上二界煩惱既薄故。別受愛名。
二瞋毒。違忿之心。名之為瞋。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即是瞋毒。歷欲界五行下。即有五瞋使。並是瞋毒。數人義上二界無瞋也。
三癡毒。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若迷一切事理之法。無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諸邪行。即是癡毒。亦名無明。無明有二種。一者相應無明。即是與三界五行下八十八使。相應共起。二者不相應無明。即是三界五行下十五癡使也。
五蓋初門第八
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睡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
次三毒而辨五蓋者。若論三毒之體。豈異五蓋。但科目不同。名字增減有異。故次分別。所以然者。若沒癡毒之名而離癡法。為睡眠掉悔疑三蓋。足貪瞋為五蓋也。若開五蓋則煩惱無量。通名蓋者。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善心。不得開發。故名為蓋。而此五蓋既的為在下所明諸禪正障。故須略辨其相。
一貪欲蓋。引取心無厭足為貪欲。分別體相。具如貪毒中說。三界五行中十五貪使。即是貪欲蓋。
二瞋恚蓋。忿怒之心名為瞋恚。分別體相。具如前說。欲界五行五種瞋使。即是瞋蓋也。
三睡眠蓋。意識惛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若心依無記則增長無明。故意識惛惛而熟。五情暗冥無所覺知。謂之睡眠也。數人說為增心數法。猶屬見思所斷十五癡使攝也。
四掉悔蓋。邪心動念曰掉。退思憂悴為悔。若縱無明謬取。則戲論動掉心生。既所為乖失。退思則有憂悔也。亦是增心數法。正屬見諦所斷三十二見使。攝思惟斷。亦有少分也。
五疑蓋。癡心求理。猶預不決。名之為疑。若修道定等法。無明暗鈍。不別真偽。因生猶預。心無決斷。皆謂疑也。世間通疑。非一正論。障道之疑。即是見諦所斷。三界四行十二疑使也。
十使初門第九
五鈍使。一貪使。二瞋使。三無明使。四慢使。五疑使。
五利使。一身見使。二邊見使。三邪見使。四戒取使。五見取使。
次五蓋而辨十使者。豈有十使異於五蓋。若教門但為修定者說。略立三毒五蓋之數。若為修慧者說。欲使明識所斷之惑無謬。故須分別為十使也。所以然者。貪瞋二蓋。即是貪瞋二使。睡蓋之本。即是癡使。離癡出慢。即為慢使。疑蓋即疑使也。是為五鈍使。掉悔即是邪思掉動之心。若細分別其相。則有五利五鈍使之別。而此推之還是五蓋。分別為十使也。若開十使。則出一切煩惱。此十通名使者。使以驅役為義。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故通受使名。亦名十煩惱。煩惱義如前說。
一貪欲使。引取無厭。名曰貪欲。分別其相。具如貪毒中說。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中十五貪。皆是貪使。
二瞋恚使。忿怒之心。名之曰瞋。分別其相。具如瞋毒中說。見思所斷。欲界五行中五恚。即是恚使也。
三無明使。迷惑不了之心。名為無明。若以迷心緣境。隨有所起。則念念永失。而不知慚愧者。皆是癡也。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下十五癡。即是無明使。
四慢使。自恃輕他之心曰慢。若自恃種姓富貴有德才能。輕蔑於他。即是慢也。慢有八種。在下別出。乃至見思所斷。三界五行下十五慢。皆是慢使也。
五疑使。迷心乖理。猶預不決曰疑。分別其相。具如疑蓋中說。三界四行十二種疑。並是疑使也。
六身見使。若於名色陰入界中。妄計為身。名為身見。若以無明不了。則於五陰中。起二十種身見。則身見有二十種。見諦所斷。一行中歷三界有二身見也。
七邊見使。執邊之心。名為邊見。若於四邊。不了隨見。一邊為實。餘邊悉為妄語。如其所見。互執一邊。悉墮邊見。歷三世五陰。即有六十二見。並是見諦所斷。合六十二見。同是一邊見攝也。又約見諦所斷。一行中歷三界即有三邊見。
八邪見使。邪心取理故名邪見。若無明不了。四諦因果。邪心推護。謂無此理。因斷滅出世間善根。乃至世間善根。作闡提行。是為邪見。見諦所斷三界四行中。有十二邪見是也。
九見取使。於非真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而取。故曰見取。若行道之時。雖入種種觀門。而真明未發。無明不了。便謬計所得。以為真為勝。生心取著。皆名見取也。見諦所斷。三界四行。有十二見取是也。
十戒取使。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以進行。故曰戒取。若取雞狗牛戒。乃至九十五種外道所行之戒。以為真戒。皆名戒取。若人雖持佛戒。見有戒相。亦是戒取。見諦所斷三界二行。有六種戒取是也。
九十八使初門第十
見諦門八十八使。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有二十八使。無色界二十八使。
思惟門十使。欲界有四使。色界有三使。無色界有三使。
次十使而辨九十八使者。正為見思兩道惑障不同。欲使修觀之者。精識所治之惑。斷伏無濫。故教門歷三界五行。細分別十使。則有九十八也。亦名九十八煩惱。通名為使。名煩惱者。類如前釋。若離九十八使。則出一切煩惱。今依數人明九十八使也。若成實論人。所解則異也。
見諦惑欲界三十二使。苦諦下具有十使。集諦下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七使。亦除瞋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八使。但除身見邊見。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
見諦惑色界二十八使。苦諦下有九使除瞋。集諦下有六使除瞋。及除身見邊見戒取。滅諦下有六使。亦除瞋及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有七使。亦除使及身見邊見。故色界四行下。合有二十八使也。
見諦惑無色界二十八使。苦諦下有九使。集諦下有六使。滅諦下有六使。道諦下有七使。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別。故無色界四行下。合二十八使。合三界四諦下。有八十八使。並是能障見諦之惑。為須陀洹見道之所斷也。分別使相略說。並如前十使章門辨也。
思惟惑欲界四使一貪使。二瞋使。三癡使。四慢使。
此使從斯陀含向。入修道斷。乃至阿那含果。九品方盡。
思惟惑色界三使。一貪使。二癡使。三慢使。
此三使並是阿羅漢向。用修道智斷也。
思惟惑無色界三使。一貪使。二癡使。三慢使。
故三界思惟惑合有十使。足前見諦。合為九十八使。但此三使亦是阿羅漢向斷。至果方盡也。
次此應廣出諸煩惱科目。所謂三漏。四流。四縛。八邪。八倒。九結。九惱。十纏。乃至五百煩惱。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及恒沙等數煩惱。皆從見愛九十八使。離合而辨。若具出科目。今略出數科。足以顯教門明煩惱離合惑障潤生之法。諸煩惱科目(云云)至第六卷中。別當更隨要而出。
十惡初門第十一
身有三惡。一殺生。二偷盜。三邪婬。口有四惡。一妄語。二兩舌。三惡口。四綺語。
意有三惡。一貪欲。二瞋恚。三邪見。
次諸煩惱結使而辨十惡者。以煩惱既是惑亂之法。能驅役行者心神。乃令觸境顛倒。若縱此惑情而起身口意者。則動與理乖。故於三業所起。備有十惡也。通名惡者。惡以乖理為義。此十並是乖理而起。故名為惡。亦名十不善道。以其能通苦報。故非善道也。
一殺生。斷一切眾生命。故名為殺生。
二偷盜。盜取他財物。故名為偷盜。
三邪婬。於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婬。
四妄語。以言誑他。故名妄語。
五兩舌。搆鬥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為兩舌。
六惡口。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
七綺語。綺側語辭言乖道理。名為綺語。
八貪欲。引取順情塵境。心無厭足。名為貪欲。
九瞋恚。若對違境。心生忿怒。名為瞋恚。
十邪見。撥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見。
次此應出四重。五逆。七逆。謗方等經。用僧鬘物。作闡提行。十六惡律儀等。諸輕重惡業科目。皆從十惡中。離合分別而說者。今欲論諸入道要門具出(云云)至後第六卷中。別當更出。
十善初門第十二
身三種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婬。
口四種善。一不妄語。二不兩舌。三不惡口。四不綺語。
意三種善。一不貪欲。二不瞋恚。三不邪見。
次十惡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惡是乖理之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則必須息惡行善。可以來世永致清升之樂果。是以次十惡而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
一不殺生。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婬。即是止善。止前於非妻妾婬欲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語。即是止善。止前虛言誑他之惡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即是止善。止前搆鬥兩邊之惡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六不惡口。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七不綺語。即是止善。止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八不貪欲。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之觀行善。
九不瞋恚。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者當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見。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