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69 B
樂邦遺稿并序

    四明石芝沙門宗曉
   輸入者 劉映霞
      一校者 韓紅霞
      二校者 呂廣林
      改稿者 譚海云

愚挺志于淨業。誓欲均被有情歸實界。故纘集樂邦文類。行於世外餘片文隻義。暨隨所見聞可益扶淨業者。續又紀為樂邦遺稿。蓋倣儒家典藉拾遺之說也。或辭之繁芿。則略舉綱要。雖曰未備。庶少暨見焉。甲子春旦振筆故序。
宗曉編次樂邦前後兩書。隨事標題盡之矣。靜而思之。此書專導群生歸於淨土。亦可目為樂邦歸志。蓋惟本有唯心樂國。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嗟乎枉諸趣。久而忘返。昔人興歎。請看路傍埋朽骨。其中多是未歸人是此也。茲幸佛祖開闢橫截要津。故今得以捃摭。毘贊助發人之信心。俾夫踊躍其修者。則明了歸途。不躊躇於生死兩岐之間。誠要道也。又名歸志。良在斯矣。覽者果不負故鄉之歸。始信蓮華勝友待多時。收拾身心好歸去。勉之勉之。

淨飯王與七萬釋種淨土

大寶積經第七十六卷。佛告父王飯曰。汝於佛法中。精進不放逸大王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王言。若一切法佛法者。一切眾生亦應是佛。言。若不放逸顛倒眾生者。即是佛也。大王一切法無生無動無搖。無取無捨。有相貌。自性大王。今可於此法中而安其心。勿信於他。佛說是法時。王與七萬釋種無生忍爾時世尊而現微笑。馬勝比丘以偈問佛。佛答曰。我現寂滅笑。馬勝諦聽如實說。釋種決定智諸法不可得釋種皆得知。是故於佛法決定心安住終已。安樂國。面奉無量壽無畏菩提

十二光如來尊號

大本無量壽經。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光明最尊第一一切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照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恒河佛剎。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除。身意柔軟。

彌陀佛國三乘

大智度論云。五濁世。於一乘道分為三乘。若爾。阿彌陀佛不於五濁生。何以復設三乘耶。答。諸佛初發心時。諸佛三乘度生發願云。今亦當以三乘法度生。

淨土水鳥樹林說法

大論又云。淨土風吹七寶之樹而出聲者。欲使眾生法故。問曰。諸佛有無神通。何以不變作。何須樹木音聲耶。答。眾生甚多。若佛現身眾生不信。謂為幻化不敬重。眾生。從人不悟。若從畜生法則受。以希有故。又畜生心直不誑故。人謂。畜生有情之物。皆有欺誑。以樹木無心而有音聲。則皆受(論文九三卷)

僧問講彌陀經座主

傳燈錄有僧。問講彌陀經座主曰。水鳥樹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麼生。講座主曰。基法師道。真友不待請。如母赴嬰兒。僧曰。如何是真友不待請。法眼代云。此是基法師語。

大本彌陀讚佛偈

十住毘婆沙論龍樹菩薩造。其第四卷列法華懺所禮十方佛號。各有偈讚之。其大本彌陀讚佛偈出自彼中。慈雲乃釆改成文。約佛佛道同。以讚彌陀耳。其偈曰。色相金山。此讚東方德佛句。面淨滿月。此讚方栴檀德佛句。身光智慧明。所照無邊際。摧破魔怨眾。化諸人天。此四句西無量佛。乘彼八道舡。能渡度海。聞名不退。是故稽首禮。此四句讚北方相德佛。論在資字函。

小本彌陀讚佛偈

勝鬘經說。舍衛國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之女。號曰鬘。妻于踰闍國王末利言。我女聰明利根見佛者。必速解法。即遣使與書。鬘得書。即說偈曰。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垂哀愍令我得見。纔說此偈。釋迦即於中現。鬘又讚曰。如來妙色身。世間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鬘說偈陳述本懷。佛即為授別。號曰普光如來等。天竺小本四聖懺乃用此偈讚佛。自大智大願力下乃懺主撰述也。

波斯匿王觀佛實相

仁王經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如來。王言。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後際。無中際。不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大四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三界不離三界乃至見聞覺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如來身言。如是觀。他觀者。是名邪觀

智者大師念佛五方便

天台智者大師示人念佛。有五方便門。凡觀想西往生者。不可不治。故文曰。凡一境為凝心禪。謂行者念佛之時。諦觀如來玉毫金相。凝然寂靜了亮洞徹故也。復次前雖凝心。所習未慣不覺馳散。今制之令還緣金相。名曰制心禪。復次制心得定。既非理觀。皆屬事修。今體之。本空誰凝誰制。無念。名曰真禪。復次前雖真。猶滯空寂無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從空入假。萬相洞至。不為空塵之所亂。名曰方便禪。復次前雖真及以方便隨緣。各據空有不離二邊。今諦觀諍亂本無相貌。名言路斷。思想亦絕。名曰息二邊分別禪。如是五門乃是從淺至深。若夫圓覺體性本無淺深。而淺深宛然。

智者大師念佛禪四教離念

上雖用五方便觀佛真體。又須明於四教離念以示簡偏取圓之意。故文曰。夫不孤生。必託緣起行者念佛之時。意根為因。如來毫光為緣。所起之念即所生法。觀此三相遷動念念不住。分折方空。即藏教小乘念佛也。即觀念佛心起。能即空。妄謂起。體之即空。所觀佛相如鏡中像。無念。即通教大乘念佛也。即觀念佛心起。即假名。假名之心洞鑑無量名相。了知此心。如來藏歷劫斷證。離邊顯中。無念。即別教大乘念佛也。即觀念佛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若根若塵並是法界塵剎諸佛一念照明。六道眾生剎那普應。初心即是。今始覺知。如大福人執成寶。念別求離念。即邊而中。無念。此大乘圓教念佛瓔珞經頓悟如來此也。

彌陀丈六三十二相

觀經第八像觀云。是故行者心想佛時。是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至云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目見一寶像等。

彌陀八萬四千相好

觀經第九真法觀云。無量壽佛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金色佛身高六萬億恒河由旬。至云無量壽佛八萬四千相。一一名有八萬四千隨形好等。
四明宗解曰。前第八觀像。則似佛身。今對彼似故為真。然此色相報身。應同居士。亦名尊特。亦名應。而法身者。以報應二修全是性具故。下文又云。彌陀八萬相好。是彼如來奇特身。增長深位念佛三昧。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云。行者應知。日觀已來所修三觀。共於事禪。伏三界思。妙觀像思破。即登第七信位此位已。方可觀真法之身。八萬相顯。乃得念佛三昧圓觀所顯之相。誠謂奇特。實匪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見相

彌陀池上丈六

觀經三雜相觀云。至心西方者。先觀於丈六像在池上。如先所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如先所者。如第八像觀所說。彌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也)
宗解曰。雜想觀觀佛身略有二意。一為前觀八萬相好不成者。乃令捨大而觀丈六。二為觀前八萬勝相已成之人。令其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進。
諸佛因修六度萬行本有一體三身。今彌陀丈六應身也。六萬億恒河沙河由旬報身也。非報非應。遍一切處法身也。然則彌陀報身既爾高大。下凡心想羸劣。不可率爾而觀。佛世利如韋提希。蒙佛說十六觀。隨言進修。至第八像觀證入七信方遍觀。矧今末代鈍根。理不可便觀勝相。須先觀丈六。是故經曰。至心西方者。先觀池上丈六像。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此則釋迦如來異妙方便。指令機緣自小觀大。故是謂。或不如是。儻有於佛報身而便修習。則未免於望崖矣。道俗多不諳此意。凡禮讚稱想莫不首言八萬四千相好。以上佛祖之言評之。豈非越次失旨乎。愚固不敢臆斷。所幸聖教備存。因得考校。而今之後。或不以人廢言。請教理而敷揚之。

若念一佛諸佛自現

寶王論起信論曰。依方故迷。方實不轉。夫如是。則悟者悟於一方。群方自正。一佛諸佛現前。所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光淨因緣。虛空皓月現於清水。彼不來。我不住。念佛因緣如來月現於心水。故頌曰。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眾生心淨。菩提影現中。

念佛名者必成三昧

寶王論曰。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之水。念佛名者。必成就三昧。亦猶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後。心佛雙亡。心佛既亡則萬境無非三昧矣。

法師淨行法門

夫達無心心。有念無念有無不住。能所胡存。是則念念明。心心虛寂。茍昧斯旨。則法成尤。的契其宗。乃門通妙。今可無乖實際而示圓修。俾負重致遠者獲遂於息肩。流浪迷津者速登於彼岸。無先西淨業念佛觀門者也。故淨名經云。雖知諸佛國及以眾生空。而常淨土教化眾生。斯之謂歟。余輒為在家士女。博採大綱。述成西淨行法門。示彼所修。令其趣。有睹茲文。而復不能起信立修者。類乎狂熱投圊。唯露一髮欲垂拯救。未如之何也

發菩提心求生淨土

淨行法門曰。凡淨土行者。須發心。若為己厭五濁九品。則違菩提心。是聲聞行。不應發也。若為眾生大悲心。求往彼國。希速成道力神通遍歷十方。救一切。令共成佛道者。則順菩提心。是菩薩行當發也。

念佛者如私遇明君

淨行法門曰。懺悔似勤磨古鏡。旋消歷代之昏塵。念佛如私遇明君。頓獲他之徵拔。春夏秋冬之內。臥之間。勤思淨莊嚴。常憶阿彌陀佛如是念佛三昧現前矣。

無為淨土

錢唐慧寶閣照律師。為出家五眾淨土法。無為子見。而題其後曰。樂土清淨。非願力不能生。濁世罪尤。非懺悔不能去。罪如瓦石。投水必沈。願力為舟。載之則濟。既超彼岸念念菩提三寶威神惡皆消殞。如是觀者。下品懺悔也。罪如冰雪積於最陰。陽融和冰雪消釋。嚴凝一變。潤澤萌芽。如是觀者。中品懺悔也。如太虛曠徹空寂。塵不能坌。水不能洗。臥孰非彌陀生死去來孰非淨土如是觀者。品之懺悔也。茍悟于此。心滅罪亡。或未圓成。尤先法。示五眾等。當遵是言(無為集)

陳了翁談唯心淨土

了翁諱瓘書。與延慶法師台宗三千法。其間示唯心淨土之義曰。一念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念一毫法可得。法一毫念可得。此乃本性不遷之法。中理明之體。此體以如理為命。其壽無量。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本無名字。而不拒諸名。名其土曰極樂國。名其身曰阿彌陀身土交參融乎一妙。故能說法之音不離彼土。而廣長舌相具足同遍。其具如是。是體具乎。是佛具乎。是眾生具乎。能知彼具之樂者。不願往生者乎。向實際之中。要在不往而往。於方便之內。何妨去已還來。機熟感深。足須成辨(見了齋集)

一念佛力諸障

道綽禪師嘗著安樂集三卷述讚西方。其間問曰。何因緣故。一念佛力能斷一切諸障。答。如經云。譬如人。用師子筋為琴弦一奏。一切餘弦悉斷。若人於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一切煩惱障皆悉斷滅。亦如人。取羊驢馬諸乳置一器中。若將師了乳一渧投之。一切諸乳悉為水。若人於菩提心念佛三昧一切惡魔諸障直過難(見寶王論

念佛者終絕無

法師念佛正信訣問曰。或云。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臺來迎往生。並是事。此說如何。答。有依首楞嚴經修習三昧。或發動陰魔有依摩訶衍論修習三昧。或發動外魔有依止觀修習三昧。或發動時魅。此等並是約自力禪之人。先有魔種被定擊發。儻能明達對治。則成就聖法。若暗坐癡禪之人則被障礙矣。今所修念佛三昧者。託彼佛力。如近帝王。誰敢干犯。蓋彌陀大慈悲誓願威神三昧等力。有大摧邪力。有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天耳遙聞。心徹鑑。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如是功德之力。豈不能持念佛之人臨終無障礙耶。佛若不持。慈悲等力何在耶。故觀經云。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若人不信如是等力。是人則於佛功德海於減謗。且金臺來迎等事。此皆出自觀經。金口所說。何得貶為魔境耶。今為彼決邪疑。正信可也。

世人善輕惡重

孤山法師彌陀西資鈔曰。世人。為善心輕。為心重。何以淨土。請以現事驗之。對佛像則不如接大賓之恭謹。學經法則不如求財利之劬。毀他則氣粗言滑。讚彼則氣緩語澀。或以我惡之則覆善揚惡。我好之則掩短美長。或為積惡而怒他私說。或作微善恨人不知。於惡事則陰費千金亦能鈐口。施人則方營一食便自矜功。凡此用心方沈惡趣。欲以善而求生淨土者難乎哉。

遠法影堂明教大師契嵩

遠公事跡學者雖見。而鮮能盡之。使世不昭昭見先賢之德。亦後學之過也。予讀高僧傳蓮社記及九江新舊錄。愛遠公凡六事。謂可以勸也。乃引而釋之。列之於影堂以示來者。陸脩靜異教學者。而送過虎溪。是不以人而棄言也。陶淵明酖湎于酒。而與之交。蓋簡小節而取其達也。高僧以顯異被擯。而延且譽之。蓋重有識而矯嫉賢也。謝靈運雜不取。而果沒於刑。蓋識其器而慎其終也。盧循欲叛。而執手求舊。蓋信道也。桓公振威。而抗對不屈。有大節也。大凡古今人情莫不畏威而茍免。忘義而避疑。好名而昧實。黨世而忍孤。節行而畏累。自是而非人。孰道尊一代。為賢者師。肯以片言而從其人乎。孰有夙稟德。為行耿潔。肯交醉鄉。而高其達乎。孰有屈師之尊。禮斥逐之客。而伸其賢乎。孰有拒盛名之士。不與於教。而克全於終乎。孰不避禍。敦睦故舊而信道乎。孰有臨將帥之威。在殺罰暴虐之際。守不撓而全節乎。此故遠公識量遠大。獨出於古今矣。若其扶荷至教。廣大道。垂裕於天人者。非蒙及能盡之。其聖歟賢耶偉乎。大塊噫氣六合清風。遠公之名聞也。四海秋色山中聳。遠公之清高也。人龍鳳高揖巢許。遠公之風軌也。白雲丹嶂玉樹瑤草。遠公之棲處也。蒙後公而生。雖慕且恨也。瞻其遺像。稽首作禮。願以弊文題于屋壁(見鐔津集

齊已大師留題遠公影堂

余紀蓮社始祖遠法師傳。有齊已陶令醉多招不得之句。惜乎不得其全。後讀賢良陳舜俞廬山記得之。曰。白藕池邊舊影堂。劉雷風骨盡龍章。共輕天子諸侯貴。同愛吾師一法長。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妨。何人到此思高躅。風颭苔痕滿粉牆。

文通大師留題東林

廬山記載僧匡白留題東林。愛其句佳而有響慕西方之志。就而錄之。東林佳境何長。蘭蕙生多地亦香。堪嘆世人不得。便隨雲樹老何妨。倚天蒼翠晴當戶。谷口潺湲夜繞廊。到此秖除重結社。自餘閑事莫思量

慧持法師割愛

廬山十八賢傳云。慧持師遠公之弟也。沖然遠量神俊爽。一日辭遠入蜀遠留之不可。乃嘆曰。人生愛聚。汝樂離耶。持曰。若滯情愛聚者。本不應出家。今既割愛求道。正以西方為期耳。於是悵然而別。

顯得十六觀經而大喜

昔有僧顯。得新譯十六觀經淨土三事因願九品往生。而大喜曰。吾以身居五濁眾苦嬰纏。而遽此經。若飛出塗炭羽翼太虛。而今之後念歸矣。於是僶俛而修者凡九月。一日忽見阿彌陀佛放光接引身登金剛臺。而逝。

劉遺民厭官爵

往生傳曰。東晉劉遺民初至廬山遠法師。遠曰。官錄巍巍。何不為。劉曰。君臣相疑。疣贅相戲。晉室無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為哉。遠聞之相器重。遂相與白蓮社

諸法師皆生西

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曰。昔長安僧叡法師慧崇慧通。近後周實禪師西河法師等數百餘人。並生西方。西河禪師等。因見鸞公淨土。各率有緣專修淨業。綽公又撰西方記驗。名安樂集。行于世(此傳見大藏養字函)

淨土名義

法苑珠林曰。世界皎絜目之為淨。即所居名之為土。攝論云。所居之士無於五濁。名曰清淨土也。

蓮社名義

釋氏要覽云。東晉遠法雁門人也。止于廬山虎溪。招十八賢士。修西淨業鑿池栽白蓮華。又彌陀佛國蓮華九品次第接人。故稱蓮社。或有云。嘉此社人。不為名利淤泥所染。喻蓮華。故以名之。又有云。遠公有弟子法要。能刻木為蓮華。植於中用以機關。凡析葉是一時。與刻差。俾禮不失時。因此名其社為蓮社也。

西域西方淨土不同

此方儒典盛說西方。如周書異記。蘇由奏周昭王曰。有大聖人。生在西方。又列子。商太宰問孔子。孔子答曰。西聖者焉。文中子曰。佛法西方之教。此等儒書皆以佛教西方。乃是西五天竺國。非所謂西方淨土也。且三千大千世界釋迦一化之境。五天竺國當閻浮之中。神州在彼東南。以此望彼故號西方。若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出在大千世界之外。復過萬億佛剎一佛剎約以三千大千世界)即與此閻浮提西五天竺近霄壤誠不可雷同也。

廬山蓮社圖記

白蓮社圖熙寧龍眠李公麟伯時所作也。即雲松泉石遂為道場。不以屋室礙所見也。挈經乘馬以入者。謝康樂靈運也。籃輿而出隨以酒者。陶潛淵明也。捉手相遇而笑談者。社主法師慧遠與簡寂先生陸脩靜也。坐石相對者。罽擯佛陀耶舍尊者佛馱跋陀羅尊者也。設師子金像而讚佛事者。雁門周續之道祖法師常道昺也。圍坐於石臺而翻經者。彭城劉遺民仲思。南陽張詮秀碩西林釋覺寂大師慧永。與法師慧持慧叡也。觀流瀑而浣足者。南陽張野萊民也。據胡床而憑几者。東林普濟大師竺道生也。坐獸皮而執白羽者。豫章次宗仲倫也。展法具趺坐者。法師曇詵與道敬也。策杖而行於山徑間者。法師曇順南陽宗炳少文也。蓋雷仲倫劉仲思周道祖宗少文張萊民張秀碩。皆慕遠師名德而投社者也。若釋慧永道生耶舍尊者跋陀羅尊者慧叡。皆與遠師德相契者也。慧持遠師之睠弟也。曇順常道昺道敬曇詵。皆遠師弟子也。是為十八賢。至於陸脩靜。則遠公每與之游。必過虎溪者也。陶淵明則遠公為置酒邀之。而不肯入社者。謝靈運則常種池蓮願入社。遠公止之者也。右三人外馳驅行者。執經俗士。與僮行胡奴。凡七人皆附於圖。自遠公而下十八賢陳舜俞令舉為廬山記有傳。龍眠李楶德素為書其略。紹興改元歲次辛亥臘望日謹記。

念佛三昧寶王論

夫子曰。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漢書曰。坐則見堯於牆。食則見堯於羹。道之不可須臾此。雖然此特域中之道爾。楞嚴經云。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得心開。余謂。念佛三昧。亦當如參前倚衡與夫見堯之義。臥皆應憶念。何患不見佛哉。此真出世成道要津也。豈特見堯於牆於羹但虛想乎。政和七年一月三日。於符離境舟中。因觀飛錫念佛三昧寶王論。遂思夫吾夫子與漢史之言。與佛合若符契。乃紀於此帙。冀時觀之以自策焉。凡見聞者其亦勉諸。黃伯思長孺父謹書。

發心決定

覺壽禪師神棲安養賦注文曰。但發心決定生。祇慮堅牢前後間斷耳。禪師此語真實。讀者幸竊銘心。

淨土十種利益

群疑論云。西方淨土種益。一受清淨佛土。二大法樂。三親近佛身。四游歷十方供養諸佛。五於諸佛所得受記莂。六圓滿。七速證菩提八天人同會。九常退轉十行增益一靈禽演法。二風樹樂音三水苦空四樂聲微妙五永絕三塗十六金色七形無醜陋。具足五通常住正定不善壽命永長。二衣自然三但諸樂。三十二相女人十六小乘八難三法忍九身常光明。三十得那羅延身

決定求生當起忻厭(略文)


天台十疑論曰。今欲決定求生。未知作何業。且俗人皆有妻子不斷婬欲。還生彼否。答。若決欲生。須具二行。一者厭離行。常觀此身膿血屎尿惡露臭穢。一觀婬欲身從貪愛生。即是種子不淨父母交會赤白和合。即是不淨三住母胎藏。即是不淨。四在母胎時唯食母血。即是不淨。五月滿從產門出。即是不淨六身內膿血。即是不淨。七後胮脹爛壞。即是究竟不淨自既爾。所愛人亦然。如是觀者。縱使妻房不能頓斷。亦漸漸減小。二者忻願行。所以求生者。為欲一切眾生故。然後希起想。緣彌陀金色相好。又彼土七寶莊嚴妙樂。此謂忻願門也。

淨土十疑論敘 飛山珠述

難見則有疑。紛疑委感不唯干眾人。雖其鶖子。猶且在小乘而懷以厭。趨大乘而疑以難。其居穢則疑混。混也者。隱而有以不能辨者也。疑也者。似而有以不能決者也。以鶖子最大之智。不能決疑混之理。是豈所未思哉。佛道難思所未至也。故曰。四果之明不能測如來之奧。十地不能窮極果之妙。矧藉凡夫慧目。陷三界有必因之。妄指淨土膠難轉之疑。疑之於身。知五蘊未滅。疑之於心。知萬惑之未遣。疑之於行。知六度之未濟。由漂流未濟之行。期濟于己濟之域。在於其己猶惑之。況他人哉。此物情信。為道俗所共疑也。隨智者大師與物冥。智將神會。乘時翼教。異跡尤著。因其所異考其所證。不知其三賢之人乎。聖之人乎。其為正等覺。妙神化于難思乎。蓋亦思之不能知也。但大師念定總持昭晰業。期淨土間無容髮。發大師所有存者。其疑之文乎。然其文遠取諸經近取諸論。去就其以取諸傳。離經以備事。無飾辭以增巧。審辭達意。能極九品之所生。乃見大師之用心也。見大師之心者。其於淨土有疑乎。所謂高天雲。群星列彩。經紀所相殊。躔次之所相異。粲粲然一而隱者也。余其文。載念能仁所稱淨土者累焉。諸佛證而成之者。或舌相以覆大千。或潮音而不可梵說。余與大師遐年相隔。不得一時以相輝映。烏有今日尚無言哉。故於論首略陳二。以慶于所懷。雖辭膚理淺不足起大師之化。在其先成之義且歸矣。

淨土十疑論

吳興黃公鉞。頃嘗刊印天台十疑論。題其後曰。古人以懼心迫。發矢入石。怒氣激烈。刺山飛泉。誠由中。無情能感。況於裂除疑網凝結信根念佛三昧精進不變。淨土雖遠決定生。而世人相半。是用掇智者之答問。列無為序引。刊印普施。用廣流傳。助我善友堅持信心者也。

勸念三世諸佛(出觀心法界圖) 天竺懺主

過去如來 安住祕密藏
現在十方成道轉法輪
未來世尊 三乘六道
妄想執著煩惱蓋纏
迷成六道身 虛三界
唯念過去佛 不敬未來
與佛結冤讎 或烹宰殺害
不了眾生相 全是法性身
昔有常不輕 禮拜一切
不輕汝 汝等作佛
能念未來
現在增福壽 生生生佛

慈慧梵行法門(略文) 大智律師

酒肉與婬欲 三者不相離
若人噉酒肉 色力既充盛
思行婬欲 若人荒婬欲
血氣既怙燥 必思噉酒肉
若人酒肉 自然婬欲
若人離婬欲 自然忘酒肉
能除此三事 一切戒具足
不斷此三 長囚三有
談禪與說教 悉是佛法
禪師云 若不誡食肉
永斷慈悲種 若不誡飲酒
斷智慧種 若不誡婬欲
永斷清淨種 誡肉顯本
誡酒發本慧 誡婬復本淨
本淨法身 本慧是般若
本慈為解脫 三身三德
悉由三事生 是故此法門
名慈慧梵行 大乘教
諸佛普願說行
極樂

婬慾殺害更相助發

淨土文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制之無斯為聖人。節而不縱可為賢人。縱而不節是為下愚。蓋此二者造業之所更相助發。蓋飲食充則血氣盛使婬欲多。婬欲多則反損血氣。又賴飲食以滋補。若俱能省減。此乃延年之道也。慈覺師云。飲食於人日月長。精粗隨分塞飢瘡。纔過三寸成何物。不用將心細校量。務實野夫云。皮包骨肉并尿糞強作嬌嬈誑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坑塵。果戒事。在世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後何由有地獄鬼畜。若決欲求淨土。當謹護於此。

國清寺三隱士

唐貞觀中有寒山拾得豐干三人。隱于天台國清寺。始者正諫大夫閭丘胤出刺于台州。尚未登途而遽爾沈痾。欲起不能。忽見一僧曰。吾豐干也。其止者天台。以公病故來。因取水噀其面。病即而穌。公幸其復生。因復請曰。天台吾屬邑。其賢者可親乎。干曰。可親而不可見寒山焉。可見而不可附拾得焉。彼文殊普賢士也。胤至郡之五日。訪之道翹。曰。豐干院在經藏後。今已無人。塞拾在廚然爨。又問。豐干作何業。答曰。唯供舂。夜則唱歌自樂。時復騎虎松徑往來。公至廚見而禮之。且詬且罵曰。饒干饒舌彼自彌陀不識卻來何為。徒眾驚之。二子隱矣。古人有言曰。聖賢混跡。而世難見。豈其人耶。三士之詩警世良多。具見集。

龍牙禪師

傳燈錄紀。龍牙禪師頌曰。成佛人稀念佛多。念來歲久卻成魔。君今成佛無念不校多。
多見禪人常舉此頌以障念佛之人。蓋彼專以空寂為宗。遂將念佛為著相者。殊不知天王般若所謂以所念而念佛。是豈有著相之病乎。謹和一頌以破其惑云。念佛人多成佛多。誰云歲久卻成魔。清珠濁喻親切。喚不迴頭爭柰何。

圓澤法師報緣生死

士人李源與僧圓澤以道相契。一日相約游西蜀。李欲自荊州路。澤欲自長安路。澤不得已從源之志。舟抵荊州浦。忽見婦人錦襠負汲。澤見而泣曰。吾不欲行此為是也。王氏吾當為之子。孕三歲矣。吾既來。可逃者。過三日浴兒。願公臨我。以一笑為信。後二年中秋月夜。右於杭州天竺寺外相見。言已坐亡。婦人竟產。過三日。源往請見兒。果一笑。自後二年。源赴其約至西湖葛洪川畔。忽聞牧童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性長存。源因問曰。澤公健否。彼答曰。李公真信人也。然俗緣未盡。切勿相近。唯修不墮。乃復見。言已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芒芒。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卻迴煙棹上瞿塘。言已遂去(見東坡大全。若準高僧。則云圓觀法師。未知孰是也)
余觀澤公能生死不昧。頗為達者。雖然。亦以生死未盡之故。所以累經胎獄之苦也。竊嘗聞。諸小教初果聖人為欲惑所牽。七返人間天上次第生死。故大論初果生屠兒家之說。至二果位猶欲界生者。今詳澤師所為。為大乘位權示生死此耶。為小乘根性次第受生死耶。若實小乘初果人。雖未三界。其任運三界。雖未大乘。其於方便土中。必任運大乘。固可慮者。茍惟不然。則輪轉五道。方未有涯矣。然則生死之難出。此者。較之淨土橫截徑路之修。可不加勉哉。

法師淨土非所願

續高僧傳慧布法師廣陵人。姓郝氏。家本將師。少懷道操。從師剃。染於道深研。時號得慧布。陳朝諸王嘗從受戒。師嘗有言曰。方土雖淨。非吾願也。若使大劫蓮華不得見佛受樂。不若三塗眾生也。殆師之終七日大地震動脫之次手屈三指。太史奏云。得道人星滅矣。
布公此說固發於悲智心者。然茲乃是已無生忍位。及粗垢先落之人方能爾耳。降此已還至乎博地。則自尚不能救。安能救他。猶無船援溺則彼此俱沒矣。今觀布公臨終手屈三指。縱未為應生菩薩。抑亦無疑矣。茍未到此田地。要須常不離佛。俟我道力既成。然後卻來五濁度生可也。不然則大論所謂凡夫大悲心苦。無有是處者。可不鑑乎。

徐陵丞相發五誓願

國清百錄紀。陳朝宰相發願云。陵和南弟子思出樊籠。無由羽化。既善根微弱。覬願力莊嚴臨終正念成就。二不更地獄三塗三願卻來人間不高不下處託生。四願童真出家如法奉戒。五願不墜流俗之僧。憑此誓心以策西暮。今書丹悃仰乞證明

世人來生出家

靈芝大智律師觀經義疏曰。發願。願未得道前。所生之處值法。童真出家。今謂若淨土。則任運值佛。出家為僧。秖由不淨土此願。亦猶徐陵願云。願卻來人間不高不下處託生。童真出家。彼在儒流。不在言責。禪講宗師率多此見。嘗試語曰。汝今已得男子出家。秖合便求出離。何乃復求男子。再願出家。略勝進乎。
靈芝評徐相不在言責。實責之深矣。雖然徐之為儒。固非常流。蓋嘗稟學吾祖天台。是實深諳教觀者。其五誓願乃對智者以陳之。故之於百錄中。斯有志為物洪通。是故然爾。殆乎改報而來。果酬夙願。為僧道。師承章安。補天台六祖。即所謂法華智威尊者者是也。故麗智淳師讚之曰。親逢智者陳良願。果作宗師副夙期。夫如是靈芝疏記雖欲救弊。何玉石之不分耶。

評晁太傳以淨土小乘

晁太傅耄智遺書曰。淨土觀法。乃小乘權術也。所有有舍。盡為生死輪迴。見太乘之人了知。
晁公迥顯官于仁廟朝。引年多暇。廣閱外典籍。詳求理味。慕超塵世。著院集及法藏碎金。讀者誰不賞心。然觀其造趣。唯以一真虛靜為所詣之處。晚節又譔耄一書。間建言。淨土小乘權術等者。此失旨之尤也。嗟夫晁公明卓識。而不曉佛教小乘。遽此言。驥騄不追矣。余固不敏。且欲要與公淨土緣。故勉強論之。原夫小乘之為教。以教偏行拙故。唯詮一真空。見思破已。則身淪太虛。亦無國土可生。安得言小乘權觀淨土乎。當知大乘方說中道妙理身土交參。故有佛剎之謂。若論生。蓋無生無生即生矣。故楊無為曰。有念無念無生即是生。不勞移一步。透徹覺皇城。是也。廣明此義。如天竺行願決疑及四明答楊公書。味道君子試撿詳之。

有六種人於淨土

觀經義疏云。略說於淨土生障隔有六種人。一云。淨土難生。吾無力量。非敢過望。但不失身足矣。一云。吾破齋惡業深重。淨土何由可生。一云。佛說西方。權誘眾生。且令為善。皆無其實。見修淨業。返生嗤笑。一云。聰明利智直悟己心。任己所為。無非合道。豈同下士念佛耶。一云。凡夫血氣所聚。假名為身。及乎死去。百骸歸空。何有淨土可生耶。一云。臨終作想。奪彼胎陰剎那。換報不必歷胎也。哉我佛。大慈開示淨土。殷勤勸往。苦沈溺。如來說為可憐憫者。慈恩法師有言。唯安養淨業捷直可修。臨終眾聖現前授手接引。當學此法。古賢法語能無從乎。

斥人謂淨土取著

觀經義疏云。人謂。求生淨土念佛修觀。皆是執著相。殊非超越之法。今謂。不著相者。蓋令不著我人眾生壽者。不住所修法相。遣蕩人法二執。即達人法二空。何嘗以繫念進修而為著相乎。今謂。念佛三昧。定非著相。以佛身無相。有何可著。夫般若真空元為修六度人令不住相六度不修。般若焉用。真道者達修修了無念。終日修而未始修。終日念而未嘗念。故金剛經云。無我眾生壽者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故知了達之士何嘗不善耶。

辨於色聲邪道

觀經義疏問曰。經云。若以色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今觀佛念佛非色見聲求耶。答曰。三十二相猶皎月落於百川。四辨八音若清響發於幽谷。然有披潭捉月入谷聲。不了性空。故不見佛。達士不爾。了非色。何妨端想於聖容。達非聲。豈礙側聞於妙法。故華嚴云。色相不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覿茲語。寧復生疑障乎。

人命不得念佛

群疑論云。予世間。有種人。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三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四者亂失心。注想難成。五或遭火。不暇志誠。六遭遇豺狼。善友。七臨終惡友壞彼信心。八飽食過度。昏迷致死。九軍陣鬥戰。奄爾而亡。十忽墜高巖。傷壞性命如是十種眾生終斷不念佛往生。應須預修使淨業先成。縱經難緣。必得彌陀接引而往也。

淨土是被鈍根權說問

降興中台宗思梵講主。久居臨平山。解行峻。深造一家教觀淵源。每與士大夫往復。隨所問。答釋粲然。具見于會宗集。一日有通判鄭公。問曰。經教中所明念彌陀佛願淨土。此莫專為鈍根方便權說否。上根佛地。豈假他佛之力耶。師答曰。吾宗先達呵此說云。佛世文殊普賢滅後馬鳴龍樹此土智者覺。皆願往生。應是鈍根乎。釋迦勸父王飯并六萬釋種往生。應是凡器乎。若以此為權。將何為實。昔孫莘老亦疑於此。因會楊次公王敏仲辨論。遂息此疑。乃云。則淨土聖人設。真禪侶之棲止也。當知本朝洞曉淨土。唯楊王二賢矣。楊敘決疑集引華嚴云。知一切法猶如影像目心水。不來此。不往彼。我欲見阿彌陀佛。隨即見。是知注者定見斯乃稱性實言。非權教也。

念佛成就三力則易超往

會宗云。多見世間人。從前念佛。及乎病苦。乃怕說著死字。秖觀音求救。吾謂。斯人顛倒之甚。今為說三種之力。可決疑情令念佛味。一者眾生本具佛性力。眾生本心自具佛性。與阿彌陀異。如如藏經云。一切眾生煩惱中有如來身趺坐。儼然不動。德相具足。即其義也。二彌陀攝取力。經云。佛心大慈悲是。以無緣慈眾生。又八萬四千光明攝取念佛眾生。其不捨。是其義也。三者信心念佛功勳力。信心念佛人如子叫母母必護之。如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也。此三種力如三股繩為大索能牽重物方也。又火鏡子若將對日以艾引之得火矣。對月得水亦然。今以鏡體具火性可喻眾生本具佛性力也須假日月之光來照。可喻彌陀攝取力也。以鏡艾能引火。可喻信心念佛功勳力也。此三種物和合火方生。喻三力相資淨土則易也。

般舟念佛有想則癡

會宗問曰。般舟經中。令念念阿彌陀佛。此則心有想也。而經後乃云。心有想則癡。無想涅槃。前後相違何耶。答曰。彼經初明觀想彌陀。不可無念。後約三昧功成見十方佛住立中。此時當了我心佛一真不可思議。故云。有想則癡。無想涅槃。非謂從初不得觀想也。又復無念無生之智佛地方成。今人未入觀行之門。便無生無念。豈知馬鳴所教從念至於無念從說至於無說文殊般若經云。人學射。久習即巧。後雖無心。箭發皆中。若人一行三昧。專稱名字。念念相續。即於念中見十方佛。是知以念止念。以言遣言。皆佛祖修行正轍也。

辨志公愚人樂往西

會宗問曰。經教有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禪集中有志公語曰。智者是佛。愚人樂往西方。是則淨土者是愚人耶。答此或後造語耳。縱是志公之言。蓋取唯心即佛之意。不取觀念彌陀。此名以理奪理故也。如先德曰。若以理奪事。則穢取捨之殊。若以事奪理。則捨苦得樂之異。更問曰。若事理一如體非相奪。又作麽生。答曰。也知秖在秋江上。月蘆花何處尋。

菩薩兜率天

疑論云。兜率天彌勒所居。又有女人諸天愛著。不如彌陀淨土云云)昔西有無世親師子覺菩薩。結契兜率。若先去者得見彌陀。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數年不來。後世親亡。三年已方來。無著問曰。何故爾遲。世親曰。吾至彼聽彌勒說法。旋遶即來。彼天日長。故此三載。若師子覺。生彼在外天宮五欲。自去總不見彌勒。是故不來。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故勸生西方。不勸生兜率也。

淨則國土

淨土文小卷。觀其語言諄諄。其必王舒之為文也。余讀之頗愛。渠評禪宗淨業者云。游心禪定性宗。人示以淨土。必曰。淨土唯心。我心既淨。則國土淨。何用別求生處。今復問之。且淨名經中。如來指案地。見娑婆悉皆嚴淨。而眾會不見。唯螺髻得知。今之禪者能如見清淨土否。況汝所居卑室陋屋必羨之以大廈高堂。脫粟藜羹必羨之以珍羞甘美。弊袍端褐必羨之以綾羅輕縠。若云淨土淨。則不消分別也。況當死苦世間違情之時。顏色與未悟者同。是則口唱淨土淨之言。身被穢土苦惱之縛。其欺之甚也。不然應須教仰理。於淨土一門擇善從而修之。

求生淨土佛願力則易

室曰。眾生善業。唯自力故難成就淨土。依佛願力故易建立自力難成者。眾生心志劣弱。惡業厚重。以劣弱之心敵厚重之業。是故勝。而況外為惡友魔外所折。或為酒色財帛所汨。所修善法豈易得成乎。依佛願力易者。良由彌陀本願度生下至十念功成即往。依怙佛之是願故。善法即易建立。譬如人欲渡大海往詣寶山求寶。一人種樹。待其長大。造船以往。無何其樹為霜雹人畜所摧。竟不成材者有之。縱復成材。歲月長久。云何卒得成船。自力修行亦復如是之難。一人者更不造船。即於岸等候忽偶商主乘大舶。是人即便投告。商主憫之。即便引手招接上船。風帆利便。撚指之間便到寶山。依佛願西方亦復如是。其商主者以譬如來接引眾生。其大舶者即是佛之大願普度一切海。是越生死之長流。寶山極樂國土也。龍樹大住毘婆沙論讚佛。所謂乘彼八道船。能渡度海。此旨也。阿彌陀佛與二菩薩乘大願船生死海。就此娑婆苦惱之鄉。呼引一切眾生。上大願船。越生死海。到於西涅槃彼岸。諒無餘蘊矣。

道門成仙不出輪迴

禪師安養賦注文曰。西佛土十剎寶王。長舌揚不同道門之書。皆云。青烏來。石崖崩得。既能說之人。又所說之處。足知誑誕不可依據。設上升。不了輪迴三界也。

樂邦遺稿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