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傳燈錄卷第十六

 輸入者 毛小燕
    校對者 毛小燕 
    改稿者 江 進

青原山行思禪師第九世下至第
第九世下

金陵清涼文益禪師法嗣三人

蘇州薦福紹明禪師 澤州古賢謹禪師
宣州興福可勳禪師 洪州藍守訥禪師
撫州覆船和尚 杭州奉先法瑰禪師
廬山化城慧朗禪師 杭州永明道鴻禪師
高麗靈鑒禪師 荊門上泉和尚
廬山大林僧遁禪師 池州仁王緣勝禪師
廬山宗義禪師(已上一人見錄)
上方慧英禪師 荊州護國禪師
饒州芝嶺照禪師 廬山宗師禪師
廬山歸宗省一禪師 襄州延慶通性大師
廬山歸宗夢欽禪師 洪州舍利玄闡禪師
洪州永安禪師 洪州禪谿可莊禪師
潭州石霜禪師 江西靈山和尚
廬山佛手巖禪師 金陵保安止和尚
昇州華嚴禪師 袁州木平道達禪師
洪州寧道邁禪師 楚州興德賓禪師
鄂州黃龍禪師
洪州西山道聳禪師(已機緣語句不錄)

襄州清谿洪進禪師法嗣

平山從漪禪師
廬山圓通緣德禪師(已人見錄)

金陵清涼休復禪師法嗣

金陵奉先慧同禪師一人見錄)
廬山慶庵道習禪師一人無語句不錄)

撫州濟山紹禪師法嗣一人

河東廣原和尚一人見錄)

衡嶽臺守安禪法嗣

襄州鷲嶺善美禪師一人見錄)
慧日院明禪師一人機緣語句不錄)

漳州報劬院玄應禪師法嗣一人

報劬第二世仁義禪師一人機緣語句不錄)

漳州隆壽禪師法嗣一人

漳州隆壽法騫禪師一人見錄)

廬山歸宗道詮禪師法嗣一人

筠州九峰義詮禪師一人見錄)

眉州黃龍繼達禪師法嗣一人

二世黃龍和尚一人見錄)

朗州梁山緣觀禪師法嗣一人

郢州陽山警玄禪師一人見錄)

十世
天台山德韶國師法嗣九人

杭州永明寺延壽禪師
溫州寧可弘禪師
蘇州壽朋彥大師
杭州五雲山志逢大師
杭州報恩法端禪師 杭州報恩安禪
州廣平守威禪師 杭州報恩永安禪師
廣州師護禪師 杭州奉先清昱禪師
天台普聞禪師 溫州雁蕩願齊禪師
杭州普門希辯禪師 杭州慶遇安禪
天台般若友蟾禪師 婺州智者全肯禪師
玉泉義隆禪師 杭州冊曉榮禪師
杭州臣慶蕭禪師 越州心敬璡禪師
州嚴峰師朮禪師 潞州華嚴慧達禪師
越州清泰道圓禪師 杭州九曲慶祥禪師
杭州開化大師 越州開善義圓禪師
溫州瑞鹿遇安禪師 杭州龍華慧居禪師
婺州齊雲遇臻禪師
溫州鹿本先禪師(已上三十人見錄)
杭州報恩禪師 杭州靈隱處先禪師
天台善建省義禪師 越州觀音安禪
婺州壽澤禪師 越州雲門重曜禪師
越州大禹榮禪師 越州地藏禪師
杭州靈隱紹光禪師 杭州龍華紹鑾禪師
越州碧泉行新禪師 越州田默禪師
潤州登雲從堅禪師 越州觀音禪師
越州諸暨五峰和尚 越州何山道孜禪師
越州大禹自廣禪師 筠州黃蘗師逸禪師
蘇州光清表禪師(已上一機緣語句不錄)

杭州報恩寺慧明禪師法嗣一人

州保明道大師一人見錄)

金陵報慈道場文遂導師法嗣五人

常州齊雲慧禪師 洪州雙嶺祥禪師
洪州觀音真禪師 洪州龍沙茂禪師
洪州寧獎禪師(已上五機緣語句不錄)

杭州永明道潛禪師法嗣三人

杭州千光王瑰省禪師
衡州鎮境志澄大師
州崇福慶禪師(已上三人見錄)

杭州靈隱清聳禪師法嗣九人

杭州臣院道慈禪師
秀州羅漢願昭禪師
處州報恩師智禪師 衡州瀔寧可先禪師
杭州禪師 杭州保清遇寧禪師
支提辯隆禪師
杭州瑞龍希圓禪師(已上八人見錄)
杭州國泰德文禪師一人機緣語句不錄)

金陵報行言導師法嗣

洪州雲居義能禪師一人見錄)
饒州北禪清皎禪師一人機緣語句不錄)

金陵清涼泰欽禪師法嗣

洪州雲居道齊禪師一人見錄)
廬山棲賢禪師一人機緣語句不錄)

金陵報恩法安禪師法嗣

廬山棲賢道堅禪師
廬山歸宗第四世慧誠禪師人見錄)

廬州長安院延規禪師法嗣

廬州長安辯實禪師
潭州雲蓋用清禪師(已人見錄)


杭州永明寺延壽禪師法嗣

杭州富陽子蒙禪師
杭州朝明院津禪師(已機緣語句不錄)

蘇州壽院朋彥大師法嗣一人

壽第二世法齊禪師

杭州普門寺希辯禪師法嗣

高麗國慧洪禪師
越州林胡智禪師(已機緣語句不錄)

行思禪師第九世下
金陵清涼文益禪師法嗣

蘇州薦福院紹明禪師。州將錢仁奉請住持。乃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一切處看取。
澤州古賢院謹禪師。師勘僧云。如來堅密身一功塵中現。如何是堅密身。僧豎指。師云。現即現爾怎生會。僧無語。師侍立次慧問一僧云。自離此間什麽處去來。曰入嶺來。慧曰。不易。曰虛涉他如許多山水。慧曰。如許多山水也不惡。其僧無語。師於此言下大悟。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築著汝鼻孔。
宣州興福院可勳禪師。建州建陽人也。姓朱氏。自淨慧印心遂開法住持。僧問。如何是興福主。師曰。闍梨不識。曰莫只遮便是麽。師曰。縱未歇狂頭亦何失。問如何是道。師曰。勤而行之。問何云法空。師曰。不空。師有偈示眾曰。

秋江煙島晴 鷗鷺行行立
觀世音 爭知普門

洪州藍院守訥禪師堂謂眾曰。盡令提綱無人掃地叢林兄弟相共證明。晚進之流有疑請問。有僧問。甘露門第一義。不落有無中。請師垂指示。師曰。大眾證明。曰恁麽即屈去也。師曰。閑語。問如何是佛。師曰。更問阿誰
撫州覆船和尚。僧問。如何是佛。師曰。不識。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莫謗祖師
杭州奉先寺法明普照禪師法瑰。僧問。釋迦出世天雨四華地搖六動。未審和尚今日有何祥瑞。師曰。大眾盡見。曰法王法如是也。師曰。人王在。問慧寶和尚親傳。今日一會當付何人。師曰。誰分。曰恁麽即音普震無邊剎也。師曰。也須善聽。
廬山化城寺慧朗禪師。江南相宋齊丘請開堂。師升座曰。今日令公請山僧為眾。莫非承佛付囑不忘佛恩。中有問話者出來。為令公結緣。僧問曰。令公親降大眾雲臻。從上宗乘請師舉唱。師曰。莫是孤負令公麽。問師常苦口為什麽學人不明。師曰。闍梨什麽不明。曰不明處請師決斷。師曰。適來向汝道什麽。曰恁麽即全因今日去也。師曰。退後禮三拜
杭州慧日永明寺通辯禪師道鴻(第三世住)僧問。遠離天台境。來登慧日峰。久聞師子吼。今日請師通。師曰。聞麽。曰恁麽即昔時崇壽今日永明也。師曰。幸自靈利何須亂道。師謂眾曰。道廓然古今常爾。真心周遍量之智皎然。萬象森羅咸真實相。該天括地亙古亙今。大眾還會麽。還辨白得麽。問國王嘉命公貴臨筵。未審今日當為何事。師曰。驗取。曰此意如何。師曰。什麽處去來。曰恁麽即猶成造次也。師曰。休亂道。問諸佛出世放百光明。師登寶座有何祥瑞。師曰。可驗。曰法王法如是。師曰。也是虛言。
高麗靈鑒禪師。僧問。如何是清淨伽藍。師曰。牛欄是。問如何是佛。師曰。拽出癲漢著。
荊門上泉和尚。僧問。二龍爭珠誰是得者。師曰。我得。問遠遠投師如何一接。師接杖視之。其僧禮拜。師便喝。問尺璧無瑕時如何。師曰。不重。曰不重後如何。師曰。裏螂蟉飛天。
廬山大林寺僧遁禪師初住圓通。有僧舉。僧問玄沙和尚向上宗乘此間如何言論玄沙云。少人聽。今問師。不玄沙意旨如何。師曰。待汝移卻石耳峰即向汝(歸宗柔別云。且低聲)。
池州仁王院緣勝禪師。僧問。農家擊壤時如何。師曰。僧家有本分事。曰不問僧家本分事。農家擊壤時如何。師曰。話頭何在。
廬山歸宗寺義柔禪師(第三世住)師初升座。維那白槌曰。法筵龍象眾第一義。師曰。若是第一義且作麽生觀。恁麽道落在什麽處。為是觀。為復不許人觀。先德上座共相證明。後學初心莫喚作返問語倒靠語。有疑請問。僧問。諸佛出世說法人感天動地。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師曰。人天大眾前寱。語作麽。問諸官己大眾側聆。如何是出世一言之事。師曰。大眾證明。問香煙起處師登座。未審宗乘事若何。師曰。乘也恁麽會。問優曇華拆人皆睹達本無事若何。師曰。謾語。曰恁麽即能別有深深旨。不是心心人不知。師曰。事須飽叢林。問昔日余峰今日歸宗。未審是一是二。師曰。謝汝證明。問智藏箭直射歸宗。歸宗箭當射何人。師曰。莫謗我智藏。問此日知軍親證法。師從何處答深恩。師曰。教我道什麽得。師又曰。問一答也無了期。佛法也不是恁麽道理大眾此日之事故非本心。實謂只箇住山有意向來成佛無心。蓋緣是知軍請命寺眾誠心。即到遮裏。且說箇什麽得。還相悉麽。此若不及古人便道。相逢欲喚脈脈不能語。作麽生會。若會堪報不報之恩。足助無為之化。若也不會。莫道長老開堂只舉古人語。此之盛事天高海深。況喻不及。更不敢讚祝皇風迴向清列。何以故。古人猶道吾禱久矣。豈況聖明者哉。久立珍重。僧問。如何是王廟。師曰。莫少神。曰如何是廟人。師曰。適來不謾道。問靈龜未兆時如何。師曰。是吉是凶。問未達其源乞師方便。師曰。達也。曰達後如何。師曰。不恁麽問。問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是此意。師曰。又道中忘。
前襄州清谿洪進禪師法嗣
平山從漪禪師。有僧問。如何得三界。師曰。將三界來與汝出。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顯露地。問如何是佛。師曰。不指地。曰為什麽不指地。師曰。獨尊。問如何是平。師曰。八凹九凸。問洞深杳杳清谿水飲者如何不升墜。師曰。更見什麽。問大眾雲集合譚何事。師曰。香煙起處森羅見。
廬山圓通禪師錢塘人也。姓黃氏。初出家於臨安朗瞻院落髮。依年往天台山受具。始習禪那天龍順德大師。尋往江表問道。值洪進山主印心。時江南國主於廬山建院請師開法。師示眾曰。諸上座明取道眼好。是腳僧本分事。道眼若未明有什麽用處。只是移盤喫飯。道眼若明有何障礙。若未明得強說多端。也無用事也好尋究。僧問。如何是四不遷。師曰。地水火風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水鳥樹林。曰學人不會。師曰。會取學人。問久負勿絃琴請師彈一曲。師曰。負來得多少時也。曰未審作何音調。師曰。話墮珍重。問如何是佛法意。師云。過去燈明佛光瑞此。問如何是學人己。師云。特地申問是什麽意。問如何是大梅主。師云。闍梨今日離什麽處。
前昇州清涼休復禪師法嗣
昇州奉先寺淨照禪師慧同。魏府人也。姓張氏。幼歲出家禮饒州北禪院惟直禪師披削。年滿受具於撫州希操律師清涼得法。僧問。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又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於此二途請師說。師曰。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汝疑阿那箇不是。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曰。更問阿誰
前撫州濟山紹禪師法嗣
河東廣原和尚。僧問。如何是佛法意。師示偈曰。

剎剎現形儀 塵具覺知
性源常鼓浪 不悟未曾移

前衡嶽臺守安禪法嗣
襄州鷲嶺善美禪師(第三世住)僧問。如何是鷲嶺境。師曰。峴山對碧玉江水往南流。曰如何是境人。師曰。有什麽事。問百川異流還歸大海。未審大海有幾滴。師曰。汝還到海也未。曰到海後如何。師曰。明日來向汝道。
前漳州隆壽院禪師法嗣
隆壽法騫禪師州晉江縣人也。姓施氏。母廖氏始娠頓惡葷腥。及長捨於本州開元寺菩提出家納戒。詣漳州參逸和尚得旨。刺史陳洪銛請開堂住持(隆壽第三世住)堂謂眾曰。今日隆壽。出世三世諸佛森羅萬象出世轉法輪。諸人還見麽。僧問。如何是隆壽境。師曰。無汝插足處。曰如何是境人。師曰。未境在。有僧到參。至明日入方丈請師心要。師曰。昨日相逢序居。今朝見事還如。如何卻覓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
廬山歸宗寺道詮禪師法嗣
筠州九峰義詮禪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有力者負之而趨。
前眉州黃龍繼達禪師法嗣
眉州黃龍二世和尚。僧問。如何是密室。師曰。斫不開。曰如何是密室人。師曰。非男女相。問國內接劍者是誰。師曰。昌福。曰忽遇貴時如何。師曰。不遺。
前朗州梁山緣觀禪師法嗣
郢州陽山警玄禪師。僧問。叢林浩浩鼓喧喧。向上宗乘如何舉唱。師曰。他無箇消息爭肯當。曰今日宗乘已蒙師指示。未審法嗣嗣何人。師曰。梁山點出秦時鏡。慶峰前一樣輝。問如何是陽境。師曰。孤鶴老猿啼谷韻。瘦松寒竹鎖青煙。曰如何是境人。師曰。作麽作麽。問如何是大陽家風。師曰。滿缾傾不出大地勿饑人。問如何是佛。師曰。汝何不是佛。曰學人不會時如何。師曰。迢然不挂三秋月。一句當陽豈在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解問不當。曰學人不會時如何。師曰。陜府鐵牛人皆嚮。卞和得玉至今傳。問如何是陽透法身底句。師曰。大洋底紅塵起。須彌頂上水橫流。問牛頭未見四祖時為什麽百鳥銜華。師曰。出戶雞頭戴雪。曰見後為什麽不銜華。師曰。杲日當天後雞出戶飛。

行思禪師十世
天台山德韶國師法嗣

杭州慧日永明寺禪師延壽。餘杭人也。姓王氏。總角之歲歸心佛乘。既冠不茹葷。日一食持法華經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誦之。感群羊跪聽。年八為亭鎮將。屬翠巖永明大師遷止冊寺大闡玄化。時吳越文穆王知師慕道。乃從其志放令出家。禮翠巖為師。執勞供眾都忘身宰。衣不繒纊食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尋往天台山柱峰九旬定。有鳥類尺鷃巢于衣褶中。暨謁韶國師一見而深器之密授玄旨。仍謂師曰。汝與元帥有緣。他日受記初住雪竇學侶臻湊(咸平元年賜額曰聖寺)師堂曰。雪竇遮裏迅瀑千尋不停纖粟。奇巖萬仞無立足處。汝諸人向什麽處進步。有僧問。雪竇一徑如何履踐。師曰。步步寒華結言言徹底水。建隆元年忠懿王請靈隱山新寺為第一世。明年復請住永明道場為第二世。眾盈千。僧問。如何是永明妙旨。師曰。更添香著。曰謝師指示。師曰。且喜勿交涉。師有偈曰。

欲識永明前一湖水
日照光明生 風來波浪起

學人久在永明。為什麽不會永明家風。師曰。不會處會取。曰不會如何會。師曰。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問成佛成祖亦出不得六道輪迴亦出不得。未審出箇什麽不得。師曰。出汝問不得。問承教有言。一切諸佛佛法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經。師曰。不停非義亦非聲。曰如何受持。師曰。受持者應須用眼聽。問如何是鏡。師曰。破砂盆。師居永明道場五載。度弟千七百人。寶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約萬餘人。常與七眾受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諸不可稱算。六時散華行道餘力念法華經三千部。著宗鏡錄百卷。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播于海外。高麗國王覽師言教。遣使齎書敘弟子之禮。奉金線織成袈裟水精數珠金澡罐等。彼國僧三十六人親承印記。前後歸本國各化一方。以寶八年乙亥月示疾。十六日辰時焚香告眾跏趺而亡。明年正月六日塔于大慈山。壽七二。臘四二。太宗皇帝賜額曰禪院
溫州寧院可弘禪師。僧問。如何是正真一路。師曰。七顛八倒。曰恁麽即法門無別去也。師曰。知汝錯會去。問皎皎地絲頭時如何。師曰。話頭已墮。曰乞師指示。師曰。適來亦不虛設。問向上宗乘請師舉揚。師曰。汝問太遲生。曰恁麽即不陀去也。師曰。深知汝恁麽去。
蘇州壽院朋彥大師永嘉人也。姓秦氏本州開元寺業。初參婺州金鱗寶資和尚。後因慧明禪師激發而歸于天台之室悟正法眼。自此隨緣法盛化。姑蘇節帥錢仁奉禮重創院請轉法輪。本國賜紫衣。署廣大師。僧問。如何是玄旨。師曰。四稜塌地。問如何是絕絲豪底法。師曰。山河大地。曰恁麽則相而無相也。師曰。也是狂言。問如何是徑直之言。師曰。千迂萬曲曰恁麽即不總是也。師曰。是何言歟。問如何是道。師曰。跛涉不易。師建隆二年辛酉以住持付門人法齊繼說法。即其年四月六日示滅。壽四九。臘三五。
杭州五雲華嚴道場志逢大師餘杭人也。生惡葷血膚體香潔。幼歲出家于本邑東山朗瞻院。依年受具。通貫三學了達性相。嘗夢升須彌山三佛列坐。初釋迦彌勒皆禮其足。唯不識第三佛。但仰視而已。時釋迦示之曰。此是彌勒補處師子月佛。師方作禮。覺後因閱大藏經乃符所夢。天福中遊方抵天台山雲居道場國師。賓主緣契頓發玄祕。一日因入普賢殿中宴坐。倏神人跪膝于前。師問曰。汝其誰乎。曰戒神也。師曰。吾患有宿愆未殄汝之乎。曰師有何罪小過耳。師曰。何也。曰凡折缽水亦施主物。師每常傾棄非所宜也。言訖而隱。師自此洗缽水盡飲之。積久因致脾胃疾。十載方愈(凡折退飲食及涕唾便利等。並宜鳴指默念咒發施心而傾棄之)吳越國王嚮其道風。召賜紫署普覺大師。初命住臨安臣院。玄侶輻湊。師堂曰。諸上座識而參識。盡學善財南游之式樣也。且問上座。只如善財禮辭文殊擬登妙峰山謁德雲比丘。及到彼所何以德雲卻於別峰見。夫教意祖意方便終無別理。彼若明得此亦昭然。諸上座即今簇著老僧。是見是不見。此處是妙峰是別峰。脫或從此省去。可謂不孤負老僧。亦常見德雲比丘。未嘗剎那相捨離。還信得及麽。僧問。叢林舉唱曲為今時。如何是臣的的意。師曰。見麽。曰恁麽即大眾咸欣也。師曰。將謂師子兒。問佛佛授手祖祖傳心。未審和尚傳箇什麽。師曰。汝承當得麽。曰學人承當不得。還別人承當得否。師曰。大眾笑汝。問如何是如來藏。師曰。恰問著。問如何是諸佛機。師曰。道是得麽。師一日良久曰。大眾看看。便下座歸方丈寶初忠懿王創普門精舍三請住持再揚宗要。即普門第一世。師堂曰。古德法行腳實不憚勤勞。如雪峰和尚三迴到投子九度上洞山。盤桓往返尚求箇入路不得。看汝近世參學人。才跨門來便待老僧接引指掌說禪。且汝欲造玄極之道。豈同等閑。況此事悟亦有時。躁求焉得。汝等要知悟時麽。如今各且下去堂中靜坐。直待仰家峰點頭。老僧即為汝分說。有僧出曰。仰家峰點頭也請師說。師曰。大眾且道。此老僧語不會老僧語。其僧禮拜。師曰。今日偶然失鑒。問如何是普門家風。師曰。幾人不足。曰如何是普門境。師曰。汝到處且問家風了休。師寶四年固辭國主。稱年老願依泉頤養。大將凌超以五雲山新創華嚴道場。奉施為終老之所。雍熙二年乙酉一月忽示疾。五日命侍僧辦水盥沐跏趺而坐。良久告寂。壽七七。臘五八。塔曰常照
杭州報恩教寺慧月禪師法端(第三世住)師堂曰。數夜與諸上座東語西話猶未盡其源。今日與諸上座方便一時說卻。還願樂也無。久立珍重。僧問。學人恁麽上來請師接。師曰。不接。曰為什麽不接。師曰。為汝太靈利。
杭州報恩教寺通辯明達禪師紹安(第四世住)師堂曰。一句染神萬劫不朽。今日為諸上座一句。分明記取珍重。僧問。大眾側聆請不吝。師曰。奇怪。曰恁麽即今日得遇於師也。師曰。是何言歟。師有時示眾曰。幸有樓臺匝地常提祖印。不妨諸上座參取。久立珍重。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一切處成。曰恁麽即亙古亙今也。師曰。莫閑語。
州廣平院守威宗一禪州侯官人也。西峰山業。天台得旨。國師授之法衣有僧問曰。太庾嶺頭提不起。如何傳授於師。師拈起衣曰。人敢道天台得麽。時吳越忠懿王嚮德命闡法住持。署于師名玄徒臻萃。示眾曰。達磨大師云。吾法三千年後不移絲髮。山僧今日不移達磨絲髮。先達之者共相證明。若未達者不移絲髮。僧問。洪鍾韻絕大眾臨筵。祖意西來請師提唱。師曰。洪鍾韻絕大眾臨筵。問古人云。任汝千聖我有天真佛。如何是天真佛。師曰。千聖是弟。問如何是廣平家風。師曰。誰不受用。師後遷住怡山慶。堂謂眾曰。不用作梵。不用展鈔牒科。還有理論處也無。設有理論處乃是方便之譚。宗乘事作麽生。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未曾有人答得。曰請師方便。師曰。何不更問。師後終于慶。
杭州報恩教寺第五世住永安禪師溫州永嘉人也。姓翁氏。幼歲依本郡彙征大師出家。後唐天成本師入國。吳越忠懿王命征為正。師尤不喜俗務。擬潛往閩川投訪禪。會屬路岐艱阻。遂迴天台山結茆而止。尋遇韶國師開示頓悟本心乃辭山。征師聞于忠懿王。初命住越州清泰院。次召居上寺署正覺空慧禪師。師堂曰。十方諸佛一時雲集。與諸上座證明。諸上座諸佛一時證明。還信麽。切忌卜度。僧問。四眾雲臻如何舉唱。師曰。若到諸方切莫錯舉。曰非但學人大眾有賴。師曰。禮拜著。僧問。五乘三藏委者頗多。祖意西來乞師指示。師曰。五乘三藏。曰向上有事也無。師曰。汝卻靈利。問如何是大作佛事。師曰。嫌什麽。曰恁麽即親承摩頂去也。師曰。何處見世尊。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汝過遮邊立。僧移步。師曰。會麽。曰不會。師示偈曰。

汝問西來意 且過遮邊立
昨夜三更時 雨打虛空
電影豁然明 不似蚰蜓急

寶七年甲戌夏六月示疾。告眾為別。有僧問。昔日如來正法迦葉親傳。未審和尚玄風百年後如何體會。師曰。汝什麽處見迦葉來。曰恁麽即奉行不忘斯旨也。師曰。佛法不是遮箇道理。言訖坐亡。壽六四。臘四四。既闍維而不壞。柔軟如紅葉。今藏于普賢道場中。師以華嚴長者釋論旨趣宏奧。因將合經成百卷雕印。遍行下。
廣州道場師護禪師閩越人也。自天台得法化行嶺表。國主劉氏待以師禮。創伽藍請師居焉。署大義之號。僧問。昔日王請佛今日國主臨筵。祖嗣西來如何舉唱。師曰。不要西來。山僧已舉唱了也。曰豈無方便。師曰。適來豈不是方便。問國王三請來坐道場。未審和尚法嗣何方。師曰。聲鼕鼓萬戶齊窺。曰恁麽即天台妙旨聖親承也。師曰。莫亂道。問學人乍入叢林西來妙訣乞師指示。師曰。汝未入叢林我已示汝了也。曰如何領會。師曰。不要領會。
杭州奉先寺清昱禪師永嘉人也。得法天台國師。吳越忠懿王召入問道。命軍使薛溫於西湖建伽藍曰奉先。建大佛寶閣。延請師居之演暢宗旨。署圓通禪師。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舉似大眾。師寶中示滅于本寺
台州天台山紫凝普聞禪師。僧問。如何是空手把鋤頭。師曰。但恁麽諦信。曰如何是步行騎水牛。師曰。汝自何來。師有頌示眾曰。

今年五五 腳未蹋寸土
山河是眼睛 大海是我肚

太平興國四年例試僧經業。山門老宿各寫法名。唯不閑書札。時通判李憲問禪師。世尊還解書也無。師曰。下人知。至淳化初不疾命侍僧開浴。浴訖垂誡徒眾安坐而逝。塔于本山。三年後門人遷塔。發龕睹師全不散。容儀儼若髭髮仍長。迎入新塔。
溫州雁蕩山願齊禪師錢塘人也。姓江氏。少依水心寺紹巖禪師出家受具。初習智者教精研止觀圓融門。後天台國師發明玄奧。乃住雁蕩山。寶五年吳越王長子。於西關建請師開法住持。仍於城下諸禪中訪名行三百人同入新寺。師堂有僧問。夜月舒光為什麽碧潭無影。師曰。作家弄影漢。其從東過西立。師曰。不唯弄影兼乃怖頭。師居之未幾固辭山。太平興國中示滅。
杭州普門寺希辯禪師蘇州常熟人也。幼出家禮本邑延福院啟祥禪師落髮具戒。詣楞伽山聽律。尋謁天台心印。乾德初吳越忠懿王命住越州清泰院。署慧智禪師寶中復召普門寺(即第二世住)師堂曰。山僧素乏知見。復寡聞持。頃雖侍坐於山中。和尚亦不蒙一句開示。以至今與諸仁者聚會。更一法可相助發。何況能為諸仁者。區別緇素商量古今。還怪得山僧麽。有怪者且道。此人具眼具眼。有賓主無賓主義。晚學初機必須審細。有僧問。如何是普門示現神通事。師曰。恁麽即闍梨老僧也。曰不怪時如何。師曰。汝且下堂思惟去。太平興國三年吳越王入覲。師隨寶塔至見于滋福殿。賜紫慧明大師。端拱中上言願還故里。詔從之賜御製詩。及忠懿王施金。於常熟本山院創塼浮圖七級高百尺。功既就。至道三年八月五日示疾而逝。壽七七。臘六三。塔于院之西北隅。
杭州慶寺遇安禪師錢塘人也。姓沈氏。丱歲出家。于天台頂峰禮庵主重蕭披剃依年受具。尋遇本山國師密契宗旨。乾德中吳越忠懿王命住北關傾心院。又召天龍寺寶七年甲戌安僖王請於慶寺眾。署善智禪師。初堂有僧問。無價寶珠請師分付。師曰。能吐露。曰恁麽即具足也。師曰。珠在什麽處。僧乃禮拜。師曰。也是虛言。問提綱舉領盡立主賓。如何是主。師曰。深委此問。曰如何是賓。師曰。適來向汝道什麽。曰賓主道合時如何。師曰。其令不行。問月孤圓光吞萬象。如何是吞萬象底光。師曰。大眾總見汝恁麽。問曰。光吞萬象從師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曰鷺倚雪巢猶可辨。光吞萬象事難明。師曰。謹退。問曰青山緣水分明。和尚家風乞垂一句。師曰。盡被汝道了也。曰未必斯請師答話。師曰。不用閑言。又一僧方禮拜。師曰。問答俱備。僧擬伸問。師乃叱之。師有時示眾曰。欲識曹谿旨。雲飛前面山。分明真實箇。不用別追攀。問承古德有言。井底紅塵生山頭波浪起。未審此意如何。師曰。若到諸方但恁麽問。曰和尚意旨如何。師曰。適來向汝道什麽。師又曰。古今相承皆云。塵生井底浪起山頭。結子空華生兒女。且作麽生會。莫是和聲送事就物呈心句裏藏鋒前全露麽。莫是無體異唱玄譚麽。上座自會得古人意旨。不然既恁麽會不得作麽生會。上座得會麽。但看泥牛處陽焰翻波。木馬嘶時空華墜影。聖凡道理分明。何須久立珍重。太平興國三年隨寶塔見于滋福殿。賜紫號朗智大師。淳化初還慶舊寺。三年九月一日歸寂
天台山般若寺友蟾禪師錢塘臨安人也。幼歲出家。於本邑東山朗瞻院得度。聞天台國師盛化。遠趨函丈密印心地。初命住雲居普賢院。僧侶咸湊。吳越忠懿王署慈悟禪師。遷止上寺眾盈五百。僧問。鼓聲才動大眾雲臻。向上宗乘請師舉唱。師曰。虧汝什麽。曰恁麽即人盡霑恩去也。師曰。莫亂道。雍熙三年以山門大眾弟子隆一繼踵開法。至淳化初示滅。歸葬于本山
婺州智者寺全肯禪師。初天台天台問。汝名什麽。曰全肯。天台曰。肯箇什麽。師乃禮拜後有僧問。人不肯。師還甘也無。師曰。若人問即向伊道。師太平興國中以住持付法弟子紹忠繼說法。尋於本寺歸寂
玉泉義隆禪師堂曰。山河大地盡在諸人眼睛裏。因什麽會與不會。有僧問曰。山河大地眼睛裏。師今欲更指歸誰。師曰。只為上座分明。曰若不上來伸此問。焉知方便不虛施。師曰。依俙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杭州冊寺第五世住曉榮禪師溫州鹿人也。姓鄧氏。幼依鹿寺出家登戒。聞天台國師盛化。遂山參禮心法初住杭州富陽淨福院。後住冊寺。二處皆聚徒開法。僧問。祖祖相傳未審和尚阿誰。師曰。汝還識得祖未。慧文問。如何是真實沙門。師曰。汝是慧文。問如何是般若神珠。師曰。般若神珠分形萬億軀。塵彰妙體剎剎盡毘盧。問日用事如何。師曰。一念沙界。日用萬般通。湛然常寂滅。常轉家風。師一日善臺大眾參。有僧問。向上事即不問。如何是善臺中的的意。師曰。若到諸方分舉似。曰恁麽即雲山勢水無投澗聲。師乃叱之。師淳化元年庚寅八月九日於秀州靈光寺淨土歸寂。預告門人致書辭同道。壽七一。臘五十六
杭州臨安縣臣院慶蕭禪師。僧問。如何是臣家風。師曰明暗空。曰恁麽即諸法無生去也。師曰。汝喚什麽諸法。師乃頌曰。

臣家風 明暗
法非異 心心
恁麽會得 諸佛真宗

越州心敬璡禪師。僧問。結束囊裝請師分付。師曰。莫諱。曰什麽處孤負和尚。師曰。卻是汝孤負我。師後遷住杭州保安院示滅。
州嚴峰師朮禪師。初開堂升座極樂和尚問曰。大眾顒望請震法雷。師曰。大眾還會麽還辨得麽。今日不異靈山乃至諸佛國土天上人間總皆如是。亙古亙今常無變異。作麽生會無變異道理。若會得所以道。無邊剎境他不隔於豪端。十世古今始不移於當念。問靈山一會迦葉親聞。今日嚴峰一會誰是聞者。師曰。問者不弱。問如何是文殊。師曰。來處甚分明。
潞州華嚴慧達禪師。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山河大地。問如何是華嚴境。師曰。滿目無形影。
越州剡縣清泰院道圓禪師。僧問。亡僧遷化向什麽處去也。師曰。今日遷化。嶺中上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不可向汝道庭前柏樹子。
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餘杭人也。姓沈氏。身長七尺餘。辯才多聞強記。時天台門下推為傑出。僧問。險道中以何為津梁。師曰。以此為津梁。曰如何是此。師曰。築著汝鼻孔。
杭州開化寺傳法大師明。本州人也。姓于氏。少投雪竇禪師披剃。及覺遷住永明道場。有徒千。王臣欽仰法化彌盛。師自天台受記永明。翼贊本師海眾傾仰。寶八年歸寂。師遂能仁寺。忠懿王又建和寺(尋改名六和寺。後太宗皇帝賜號開化)延請住持二處。皆聚徒說法。僧問。如何是開化中流方便。師曰。日日潮音兩度聞。問如何是無盡燈。師曰。謝闍梨照燭。太宗皇帝賜紫師號。咸平四年四月六日示滅。
越州蕭山縣漁浦開善寺義圓禪師。僧問一年一年來。方便門中請師開。師曰。分明記取。曰恁麽即昔時師子吼今日象王迴。師曰。且喜勿交涉。
溫州鹿寺上方安禪州人也。得法天台。又常閱首楞嚴了義。時謂之安楞嚴也。至道元年季春月將示滅。有法弟子蘊仁侍坐。師乃說偈曰。

不是嶺頭攜得事 豈從雞足付
自古聖賢皆若此 非吾今日為君裁

師說偈付囑。以水沐身易衣安坐。令舁棺至室。良久入棺。經三日門人與本寺闍梨輒啟棺睹。師右脅吉祥而臥。四眾哀慟師乃再起說法。及責垂誡曰。此度更啟吾棺者非吾之子。言訖復入棺長往。
杭州龍華寺禪師閩越人也。自天台領旨。吳越忠懿王命住上寺。初開堂眾集定。師曰。從上宗乘到此如何言論。又如何舉唱。只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如瓶注水。古德尚云。猶如夢事寱語般。且道古德據什麽道理便恁麽道。還會麽。大施門開何曾擁塞。生凡育不漏纖塵。言凡則全凡。舉聖則全聖。凡聖獨尊。所以道山河大地時說放光地水火風一一如是有僧出禮拜。師曰。好箇問頭如法來。僧方進前。師曰。又勿交涉也。僧問。諸佛出世放光動地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師曰。話頭自破。異日堂謂眾曰。龍華遮裏也只是拈柴擇菜。上來下去晨朝一粥。齋時一飯睡後喫茶。但恁麽參取珍重。僧問。學人未明己。如何辨得淺深。師曰。己眼。曰如何是己眼。師曰。向汝道什麽。
婺州齊雲山遇臻禪師越州人也。姓楊氏。幼歲依本州善寺出家。年滿登具。預天台之室親承印記。住齊雲山宴居。法侶咸湊。僧問。如何是縫塔。師曰。五六尺。其僧禮拜。師曰。塔倒也。問明了知為什麽不因心念。師曰。明了知。曰何異心念。師曰。汝喚什麽作心念。師秋夕閑坐。偶成頌曰。

秋庭肅肅風颾颾 寒星列空蟾魄高
搘頤靜坐不勞 窠無端拈布毛

其諸歌偈事而作。三百餘首流行見乎別錄。至道中卒于善寺。
溫州鹿本先禪師溫州永嘉人也。姓鄭氏。幼歲於本州集慶院出家納戒天台國清寺得法天台韶國師。師初遇國師國師導以非幡動仁者心動之語。師時悟解。後乃示徒曰。吾初學天台法門諸下便薦。然千日之四儀之中。似物礙膺。如讎所。千日之後一日之中物不礙膺讎不所。安樂頓覺前咎。乃述頌三首。一非幡動仁者心動。頌曰。

幡動唯心動 自古相傳直至今
今後水雲徒欲曉 祖師真實好知音

二見色便見心。頌曰。

若是色便見心 人來問著方難答
若求道理說多般 孤負平生三事衲

三明己。頌曰。

大劫來秖如是 如是同天亦同地
同地同天作麽形 作麽形兮不是

自爾足不歷城邑。手不度財貨。不設臥具。不衣繭絲。卯齋終日宴坐。申旦誨誘徒眾。朝夕懇至踰三十載其志彌厲。師示眾云。爾諸人還見竹林蘭若山水院舍人眾麽。若道見則心有法。若不見焉奈竹林蘭若山水院舍人眾現在摐然地。還會恁麽告示麽。若會不妨靈利。事莫立。師示眾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若道佛身充滿於法界去。菩薩緣覺聲聞界天界修羅界人界畜生界餓鬼地獄界如是等界應須勿有蹤跡去始得。為什麽二三說。為道法佛身。便恁麽道恁麽道既成二三。又作麽生說。是充滿法界佛身。向遮裏為爾等亂道。還得麽。於遮箇說話若也薦得。不妨省心力。若也薦不得爾等且道。不歷僧祇法身。是箇甚人。彼此出浴勞倦不妨且退。師有時云。大凡參學佛法未必學問話是。參學未必學揀話是。參學未必學代語是。參學未必學別語是。參學未必學捻論中奇特語是。參學未必捻破諸祖師奇特語是。參學若也於如是參學。任爾七通八達。於佛法中儻無箇實見處。喚作乾慧之徒。豈不聞古德云。聰明不敵生死。乾慧豈免輪。諸人若也參學。應須真實參學。始得真實參學也。時參取。立時立時參取。坐時坐時參取。時參取。語時語時參取。默時默時參取。一切作務時一切作務時參取。既向如是等時參。且道參箇甚人參箇什麽說。到遮裏須有箇明處始得。若非明處喚作造次參學則無究了。又云。幽林鳥叫碧澗魚跳。雲片展張瀑聲嗚咽。爾等還知得如是多景象示爾等箇入處麽。若也知不妨參取好。又云。天台教中說文殊觀音普賢三門文殊門者一切色。觀音門者一切聲。普賢門者不動步。而到我道。文殊門者不是一切色。觀音門者不是一切聲。普賢門者是箇什麽。莫道別卻天台教說話。事且退。又云。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若是求三界修行底人。聞遮箇語不妨疑不妨驚怛。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千變萬化不出真常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須會異類中行會得遮箇語。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東家是南泉西家是南泉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東家郎君子西家郎君子。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東家是什麽西家是什麽。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乃作驢叫又作馬嘶。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喚什麽作東家驢。喚甚麽作西家馬。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既問遷化答在問處。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作露柱處去。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或會云。東空作驢虧南泉甚處。西家作馬虧南泉甚處。如是諸家會也。總於佛法安樂處。南泉遷化向甚處去。東家作驢西家作馬。學人不會。要騎便騎要下便下。遮箇答話不消得多道理而會。見法界性去也勿多事。珍重。又云。晨朝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喫茶。喫茶了禮拜禮拜和尚主事問訊和尚主事問訊僧堂行益僧堂行益堂喫粥。堂喫粥了歸下處打睡。歸下處打睡了起來洗手面盥漱。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喫茶。喫茶了東事西事。東事西事了齋時僧堂行益齋時僧堂行益堂喫飯。堂喫飯了盥漱。盥漱了喫茶。喫茶了東事西事。東事西事了黃昏唱禮。黃唱禮昏了僧堂喝參僧堂喝參主事喝參主事喝參和尚問訊和尚問訊初夜唱禮初夜唱禮僧堂前喝珍重僧堂前喝珍重和尚問訊和尚問訊禮拜行道誦經念佛此之外或往莊上。或入郡中。或歸俗家。或到巿肆。既如是運為。且作麽生說箇勿轉動相底道理。且作麽生說箇那伽常在不定體底道理。還說得麽。若也說一任說取。珍重。又云。鑑中形影唯憑鑑光顯現。爾諸人所作一切事。且道唯憑箇什麽顯現。還知得麽。若也知得於參學千足萬足。事莫立。又云。爾諸人夜間眠熟不知一切。既不知一切。且問。爾等那本來性。若道那本來性。那時又不知一切與死異。若道那時無本來性。那時睡眠。忽醒覺知如故。還會麽。不知一切與死異。睡眠忽省覺知如故。如是等時是箇什麽。若也不會各體究取。事莫立。又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如是語好箇入底門戶。且問。爾諸人一切色。耳一切聲。鼻嗅一切香。舌知一切味。身觸一切軟滑。意分別一切諸法。只如耳鼻舌身所對之物。為復是爾等心。為復非是爾等心。若道是爾等心。何不與等身都作一塊了休。為什麽所對之物卻在爾等耳鼻舌身意外。爾等若道眼耳鼻舌身所對之物非是爾等心。又焉奈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語留在世間何人不舉著。爾等見遮箇說話。還會麽。若也不會用心商量教會去。幸在其中莫令厭學。事且退。中祥符元年月師忽謂上足如晝曰。可造石龕。仲秋望日吾將順化。如晝稟命尋即成就。及期近士庶奔趨瞻仰。是日參問如常。至午時安坐方丈手結寶印。復謂如晝曰。古人云。騎頭打尾。中央事作麽生。如晝答云。也只是如晝。師云。爾問我。晝乃問。騎頭打尾中央事和尚作麽生。師云。我也弄不出。言訖奄然。開目微視而寂。壽六七。臘四二。長吏具以事聞。詔本州常加檢視。如晝乃奉師嘗所著竹林集卷詩篇歌辭共千餘首詣闕上進。詔藏祕閣。如晝特賜紫衣。
杭州報恩寺慧明禪師法嗣
州長谿保明院通大師道誠。師堂曰。如為一人多亦然。珍重。僧問。如何是保明家風。師曰看。問圓音普震三等齊聞。竺土仙心請師密付。師良久。僧曰。恁麽即意馬已成於寶馬。心牛頓作於白牛。師曰。七顛八倒。曰若不然者幾招哂笑。師曰。禮拜退後。問如何是和尚西來意。師曰。不曾到西天。曰如何是學人西來意。師曰。汝在東土多少時。
杭州永明寺道潛禪師法嗣
杭州千光王寺瑰省禪師溫州陶山人也。姓鄭氏。幼歲出家精究部。聽天台句棲心於圓頓止觀。後閱楞嚴文理宏濬未能洞曉。一夕誦經既久就案。若假寐中見日輪自空降開口吞之。自是倏然發悟。差別義門渙然滯。後聞國城永明法席隆盛。專申參問永明無別指喻。即以忠懿所遣衲衣授之表信。後住湖西嚴淨院。寶三年衢州刺史翁晟仰重師道。乃開西山創禪苑。太宗皇帝改賜寶雲寺額。請師居之。學者臻萃。師堂曰。諸上座佛法事。昔之日月今之日月。昔日風今日風。昔日上座今日上座。莫道舉亦了說亦了。一切成現好珍重。師寶五年壬申七月示疾不求醫。三日前有浴池現。師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七日晡時眾言別安坐而逝。壽六十有七。闍維舍利門人建塔。
衢州鎮境志澄大師。僧問。如何是定乾坤底劍。師曰。不漏絲髮。曰用者如何。師曰。不知。問或因普請鋤頭損傷蝦蟆蚯蚓。還有罪也無。師曰。阿誰是下手者。曰恁麽即無罪過。師曰。因果歷然。師後遷住杭州西寶雲寺說法。本國賜紫署積善大師
州崇福院慶祥禪師堂曰。諸禪德見性周遍聞性亦然。洞徹十方無外。所以古人道隨緣無作寂常真。此施為全真智用。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堂六尺甚分明。曰只本來人還此相貌也無。師曰。汝喚什麽作本來人。曰乞師方便。師曰。教誰方便
杭州靈隱寺清聳禪師法嗣
杭州臨安臣院道慈禪師。問師登寶座大眾咸臻請師舉揚宗教。師曰。大眾證明上座曰。恁麽即亙古亙今也。師曰。也須領話始得。
秀州羅漢院願昭禪師錢塘人也。依本部西山保清院業。自靈隱發明眾請出世。師堂曰。山河大地真善識。時常說法人。不妨諸上座參請事久立。僧問。羅漢家風請師一句。師曰。嘉禾合穗。上國傳芳。曰此猶是嘉禾家風。如何是羅漢家風。師曰。或到諸方分舉似。師後住杭州香嚴寺。僧問。不立纖塵請師直道。師曰。眾人笑汝。曰如何領會。師曰。還我話頭來。
處州報恩院師智禪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誰人不見。問如何是一相三昧。師曰。青黃赤白。曰一相何在。師曰。汝卻靈利。問祖祖相傳傳祖印。師今法嗣嗣何人。師曰。靈鷲峰前月輪皎皎。
衢州瀔寧可先禪師。僧問。如何是瀔寧家風。師曰。謝指示。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怪老僧什麽處。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師曰。適來豈不是問西來意。
杭州臨安孝院禪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聲問著。曰莫即便是也無。師曰。勿交涉。師後住靈隱寺示滅。
杭州西山保清院遇寧禪師。初開堂升座。有二僧一時禮拜。師曰。人俱錯。僧擬進語。師便下座。
支提山雍熙寺辯隆禪師州人也。依靈隱寺了悟禪師出家。遂心印。師堂曰。巍巍寶相偪塞虛空金剛之體破壞大眾不見。若言見也且實相之體本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亦非見聞覺知之法。且作麽生說見底道理。若言不見又道。巍巍實相偪塞虛空。為什麽不見。僧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腳下底。曰恁麽即常履踐。師曰。莫錯認。問如何是堅密身。師曰。裸裸地。曰恁麽即不密也。師曰。見什麽。
杭州龍院希圓禪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特謝闍梨借問。曰借問即不家風作麽生。師曰。瞌睡漢。
前金陵報行言導師法嗣
洪州雲居山義能禪師(第九世住)師堂曰。不用上來。堂中上座為諸上座第一義法輪。還得麽。信得各歸堂參取。師下堂後。卻問一僧。只如山僧適來教上座參取聖僧聖僧還道箇什麽。僧曰。特謝和尚再舉。問如何是佛。師曰。即心是佛。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師曰。方便呼為佛迴光返照看身心是何物。
前金陵清涼泰欽禪師法嗣
洪州雲居山世住道齊禪師洪州人也。姓金氏。禮百丈山明照禪師得度。遍歷禪會學心未息。後遇法燈禪師機緣頓契。暨法燈藍院。師乃主經藏一日侍立次法燈謂師曰。藏主我有西來意話。汝作麽生會。師對曰。不東不西。法燈曰。有什麽交涉。曰道齊只恁麽。未審和尚尊意如何。法燈曰。他家有兒孫在。師於是頓明厥旨。初住筠州東禪院。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阿誰。問荊棘林中無出路。請師方便為畬開。師曰。汝擬去什麽處。曰幾不到此。師曰。閑語。問不免輪迴不求解脫時如何。師曰。還曾問建山麽。曰學人不會乞師方便。師曰。放爾三十棒。問如何是三寶。師曰。汝是什麽寶。曰如何。師曰。土木瓦礫。師次住洪州雙林院。後住雲居山三處說著語要搜玄拈古代別集盛行諸方。此不繁錄。至道三年丁酉九月示疾。八日申時令聲鍾眾。維那白云。眾已集。師曰。老僧三處住持三十餘年。十方兄弟相聚話道。主事頭首勤心贊助老僧。今日火風相逼。特與諸人相見。諸人還見麽。今日見是末後方便諸人向什麽處見。為向四大五陰處見。六入十二處見。遮裏見。便可謂雲居山十年間後學有賴。吾去後山門大眾付契瑰開堂住持凡事更在勤而行之。各自努力珍重大眾才散。師歸西挾告寂。壽六九。臘四八。今塔存本山
前金陵報恩法安禪師法嗣
廬山棲賢寺道堅禪師。有官人問。某甲收金陵布陳數。還有罪也無。師曰。老僧只管看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揚瀾左里風浪起。問如何是棲賢境。師曰。棲賢有什麽境。
廬山歸宗寺四世慧誠禪師揚州人也。姓崔氏。幼出家於撫州明水院受具。遊方緣契禪師密承心印。庵于廬山之余峰。淳化四年孟夏月歸宗柔和歸寂。郡牧與山門徒眾三請開法住持。初堂未升座。謂眾曰。天人得道此為證。恁麽便散去。已是周遮。其未曉再為重敷。方乃升座。僧問。郡主臨筵請師演法。師曰。不及汝。問如何是佛。師曰。如何不是。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不知。師又曰。問話且住諸上座問到窮劫問也不著山僧答到窮劫答也不及。何以故。為上座各有本分圓滿十方亙古亙今。乃至諸佛也不敢錯誤上座。謂之頂族只助發上座。所以道。十方法界諸有念念以證逝果。彼既丈夫亦爾。何自輕而退屈。諸上座不要退屈信取便休。祖師西來只道見性成佛。其餘所不及此說。更有箇奇特方便舉似諸人分明記取。到諸方莫錯舉。久立珍重。異日堂。僧問。不通風如何過得。師曰。汝從什麽處來。僧舉南泉云。銅瓶是境中有水。不得動著境與老僧將水來。鄧隱峰便拈瓶瀉水。南泉乃休。師曰。鄧隱峰甚奇怪。要且亂瀉。師接武歸宗十四載。常聚五百餘眾。景德四年三月十八日堂辭眾。安然而化壽六十有七。臘五二。全身塔本山
前廬州長安院延規禪師法嗣
廬州長安院辯實禪師(第二世住)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少室靈峰住九霄。
潭州雲蓋山海會寺用清禪師河州人也。姓趙氏。本州出家酷志求法。遠參長安潛契宗旨。先住韶州東平山。淳化二年知潭州張茂宗請居雲蓋(第六世住)僧問。有一人在萬丈井底如何出得。師曰。且喜見。曰恁麽即穿雲透月去也。師曰。三十三天事作麽生。僧無語。問如何是雲蓋境。師曰。外三泉井。曰如何是境人。師曰。童行作子。師有頌示眾曰。

雲蓋鎖口訣 擬議皆腦裂
拍手趁玄空 雲露西山月

僧問。如何是雲蓋鎖口訣。師曰。遍天遍地。曰恁麽即石人點頭露柱拍手。師曰。一瓶水一鑪香。曰此猶是井底蝦蟆。師曰。勞煩大眾。師常節段食隨眾二時但展缽而已。或逾年月。亦不調練服餌妨作務。有請必開。即便飽食而亡拘執。至道二年四月二日示疾而逝。闍維建塔于本山

行思禪師
前蘇州壽院朋彥大師法嗣

壽第二世法齊禪師婺州人也。姓丁氏。始講百法因明二論。尋置講遊方。心印於廣大師。建隆二年廣法歸寂付授住持。節使錢仁奉禮重請揚真要。有百法座主問。令公請命四眾雲臻。向上宗乘請師舉唱。師曰。百法明門論。曰畢竟作麽生。師曰。一切法無我。問城東母與佛生。為什麽卻不見佛。師曰。不見即道。曰恁麽即見去也。師曰。城東母與佛生。師太平興國三年戊寅捨眾就本院創別室宴居。咸平三年庚子一日示滅。壽八九。臘七二。

景德傳燈錄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