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開示八帖之內第

輸入者 劉映霞

弟子品

1 唯凡非聖
2 憶昔善根事者得定後歟
3 五百千百授記名同記
富樓那陳如等為高名眾歟
5 五百聲聞授記領解後歟
6 滿慈領解
富樓那權化證文
過去七佛釋尊
9 於昔千億佛
10 滿慈授記記化身成道
11 陳如者五百弟子內歟
12 五百羅漢聲聞內歟
13 其不在此會
14 繫其衣裹
15 其人醉臥
16 起已遊行到於他國

已上十六

法華經第四卷開示抄(弟子品

弟子品

問。玄贊解當品來意引法華論。為對治無定人。於虛妄增上慢。說繫寶珠云云)無定人者。通凡聖歟。進云。樸揚大師。唯凡非聖(云云)付之勘法華論。為七種具足煩惱眾生說七喻。為三種煩惱人說三平等煩惱人者。無學聖者也。具足煩惱眾生。不攝有學者。豈不對治三果聖者染慢乎。是以玄贊。此是有學凡夫云云)。凡夫外云有學。豈非聖者乎。依之師。有學文兼聖者云云)。
譬喻品抄。
問。法華論中。為無定人說繫寶珠喻。令憶領導之去所有大乘善根云云)爾者得定後憶之歟。玄贊。今令入定憶念彼時大乘善根付之論云。示其過去所有善根。令憶念已。然後。教令三昧故(云云)。憶念過去畢。後令入定
會云。無定人者其散亂故。雖不知昔心。佛說宿世因緣。并加被憶念過去善根聞思修三惠中。俱有憶念之義。其中論文者。先令憶念已。教令三昧玄贊入定之後。能令憶念散心之中。難憶故。為顯次第。續論隱處。修惠之中。說憶念之義也。然而依佛加被故。散心非無憶念。仍論文無過
尋云。論并玄贊。唯明自憶念義。未云佛加被。何今加此義耶。答。無學宿住所知。猶至極不過八萬劫。何況凡夫。豈以自力憶念三千塵點劫之事耶定心猶不能。況又於無定人乎。而論。未入三昧之前。許憶念。知。是非自力。佛內垂加被。外說宿緣之力也。
論云。第五人者。示其過去所有善根。令憶念已。然後教令三昧故(云云。上文同玄贊之文)。
玄贊云。二者論云。為除七種具足煩惱眾生。有七種增上慢中。第五無定人。於虛妄解。起增上慢。為此說繫寶珠喻。謂彼散亂心。實有定。過去雖有大乘善根。而不自覺知。彼不求大乘。於虛妄解。以為第一乘對治此故。說繫寶珠喻。故論文云。第五人者。顯示過去善根。令憶念教入三昧故。此是有學凡夫。未得定心。執二乘道以為究竟。不知過去大乘善根。今令入定憶念彼時大乘善根。如醉酒臥。密繫寶珠。故此品來(云云)。
私記云。問。何故論云令憶念已。然後教令三昧故。疏云。今令入定憶念彼時大乘善根。答。初意。彼聞佛說思中。憶念過去事已故。云令憶念已。更修惠觀令知故。教令入定也。疏意。且說入定修惠憶念故。云令入定憶念彼時等故不相違也(云云)。
問。玄贊出別記同記等六記。爾者以誰人授記名同記耶。玄贊云。富樓那等五百及千百。共一號(云云)。
付之滿慈名法明。陳如等名普明。其名既不同也。何稱同記耶。
會云。此品與記滿慈及五百千百。總名同記。名號同故。其中纔滿慈一人雖不同。從多分名同記。其滿慈名一字雖異。明言亦同故。總名同記也。玄贊云。然滿慈名法明。餘名普明。明義同故。多名故為同記。普雖異。明名同故。故名同記(云云)。
論云。言授記者。六處亦現。○富樓那等五百人千百人等。一名故。俱與記。學無學等。俱一號。又復非是眾所知識故。一時與記(云云)。
玄贊云。四者論解授記。有六處示現。○同記富樓那五百及千百。共一號。非眾所知與記故此品來。然滿慈名法明。餘名普明。明義同故。多名故。為同記。
水抄二云。同記者。金云。同三義。一者與記。不前不後故。二者多分名故名同記。所以疏言五百千百人。○三者明名共同。滿慈五百明名同故。滿慈名法明。五百人名普明。義同故與同記。問。明名雖同。普全別。如何。答以少從多。故名同也(云云)。
釋一云。疏別記等者。問。法明普明二種不同。何名同耶。答。普雖異。明名同故。故名同記。○若爾。善現我相學無學寶相名同故。應名同記。答。經品不同。根性亦異。不可為例。問。品性等。即名同記。慶喜羅睺羅。性等品同。應名同記。答。性品雖名不同故。或慶喜等名同無失。為別於前。故名後記。隨一邊不可齊責。不如前釋(云云)。
問。富樓那陳如等。為高名眾。淨將如何。兩方。若高名眾者。玄贊富樓那等五百千百。非眾所知云云)。知。非高名眾云事。若非高名眾者。序品中。指此等類。如是所知識(云云)。加之下品玄贊品高名眾與記(云云)。
會云。稱高下。形待隨宜鶖子目連等上中二根者。其秀世。名高之無諍三根外。經不舉名數之類。下名之義可知。於富樓那等五百千百人者。高下二邊不定也。若望上中者非高也。若對雜眾者高名也。玄贊前後。各一邊。或是高名眾所攝也。經正說如是所知識故。今品。玄贊隨多分云非眾所知(已二義天竺寺崇俊師會疏之意也)。
決擇記云。○答。解。一云。下根輩。皆不如鶖子四大聲聞。言非眾識。二云。前列名者。實皆眾所知識。今從多分故言非也(云云)。
玄贊云(如以上)。
同下文(記品)云。一者下根之徒。復略有類。名高之輩與記。名非高輩。此品與記。故此品來(云云)。
問。就於三周說各有說法領解等四段。下根中。陳如等五百聲聞。得授記者。為在領解後。將何。兩方。若領解後授記者。見經文五百聲聞。得普明如來別。後說寶珠喻。且陳領解。未見授記前有領解。若依之爾者。法譬二周說。授記以前必有領解下根五百。何授記後申領解。況於下根中。滿慈別。既有領解後。陳如等何不爾耶。
會云。贊有二釋。初釋云。上不待授記。說而便領解下根稟性既遲。因記方生喜意。喜意既發。方申領悟。故與前二領不同。此釋。依文立義也。見經文。初述滿慈心領解。而是念。世尊奇特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云云)。佛因之授法明如來別。次述千心念我等歡喜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餘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云云)。雖生歡喜欣授記。未陳領解相。次先記陳如。次記五百。後記千百。其後始五百羅漢歡喜餘。過自責。說繫寶珠喻。明知。陳如等五百人。授記前未及領解根性遲鈍故。因聞別生歡喜心既發。方申領解也。後釋云。又下根滿慈。已前領悟。五百下品記訖。更申。重明本意。領悟深重。非時始領。先已領故(云云)。此釋依理會文也。
會意云。五百領解。實滿慈時也。至下述領解詞者。是重顯前意。領悟深重故。釋云。滿慈領際。五百之徒亦同領訖(云云)意者指領解時節同滿慈也。疏領悟深重者。初領解猶淺。授記後領解深重故。別重說譬喻。申領解志云歟。會經文。釋趣分明也。不能委細。
玄贊云。問。上根解領。並在地前。何因五百領悟在授記後。謂繫寶珠。是五百弟子之領悟也。答。上不待授記。說而便領解下根稟性既遲鈍因記方生喜意。喜意既發。方申領悟。故與前二領不同。又下根滿慈已前解悟。五百下品記訖更申。重明本意。領悟深重。非時始領。先已領故(云云)。
釋云。疏又下根至先已領故者。滿慈領際。五百之徒。亦同領訖。餘如文(云云)。
水抄云。疏有解。○二云。又下根滿慈子等。第解只滿慈領解之時。已申五百人意總領解了。此亦是領解了。授記品如人於大眾中拜歲。一人申言。餘皆准也。五百記了。重更領解者。喜領深故(云云)。
問。玄贊中。於滿慈心領解。出四種不同。爾者。遠領授記時。可領解方便品所說聲聞總記耶。玄贊不領見。付之方便品中。或云千羅漢。悉亦作佛。或聲聞。若菩薩乃至)皆成佛無疑。滿慈領解。何不遠及彼總記耶。況領解說法宿世因緣。皆方便品說。至授記遠領。豈隔初周總說耶。就中。舍利弗領解彼品說滿慈何不爾乎。
會云。滿慈領解。所領四。四種各近。領授記中。所遠領者。上中二根授記也。故玄贊云。遠領鶖子已下授記。但方便品聲聞菩薩成佛無疑。云千羅漢悉亦作佛者。雖解顯成佛。未及正授記故。以之不為所領授記也。次於例難者。領說法者。方便品初權後實也。既初周正曉喻段也。若除之者。以何為所領說法。又領神通。廣可及一會。何除雨花放光。重意云。三周有說法領解述成授記四段。於其正說法授記。可所領義而方便品開權實者。皆正說法段也。捨處故皆所領。於授記段。至譬喻品。授花光如來國劫名號別。以之為授記初。依之釋論六處示現授記。其中舍利弗為初。未指以前總說文。故釋云。方便品中。雖總言成。未見別與二乘別。懷猶預。授記品前。已鶖子等得別方生決定。所以領義(云云)。
重尋云。玄贊舍利弗領解云。今聞。得作所以疑除。聞可作佛者。是方便品成佛無疑別也。若譬喻品已前。無正別故者。鶖子何領前乎。舍利弗上根也。異中下二根相。其事幾許。故釋云。不同舍利弗上根人。而能領解方便品也(云云)。況若不領方便品者。於鶖子者。可所領授記。
釋尋云。尚懷猶預者。五百聲聞猶預歟。若爾。初二周說法亦五百未悟。可有猶預。何預之乎。又方生決定者。誰決定乎。又所以預之者。領鶖子別云歟。答。猶預者。中下根猶預歟。舍利弗者領彼除疑。無猶預義歟。方生決定者。下根決定也。次所以領之者。授記品末。我諸弟子咸得成佛領解也。問中。授記與方便品。總記之文相對。為例難故。答之雖不預方便品說。領授記品(為言)。
問。上舉授記品前鶖子別。云所以領之。知。上中二根授記。皆領之云也如何。答。今釋問答意趣上。上中二根授記。非不許領之。依玄贊意。皆雖許之。釋別設例難。答其所例舉事也。其答意云。譬喻品以後。聲聞授記既分明故。授記品末五百聲聞。可成佛云事五百自生不疑故。雖第三周別前事。領之無過。不似方便品
此事有學異義歟。但此義順文歟。
玄贊云。所領者四。一領說法。近領化城寶所。遠領方便品下初權後實。二領授記。近領授記品末。云我諸弟子威德具足。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咸得作佛。遠領鶖子已下授記。三領宿世因緣。近領十六王子近事。遠領鶖子方便品世已曾從佛授記。譬喻品昔教汝志願佛道。四領神通。近領前品中設化城。是神境智證通中路能化設之。大通十劫坐於道場振動十方放光遠照十方王睹光來集等事。遠領釋迦初時召集。動地雨華放光。遠照。方便品云作此思惟時。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等。皆是諸佛神通也(云云)。
釋云。疏二領授記等者。問。授記品末。總言弟子皆當授記。今即領之。方便品末。亦言聲聞一偈。皆成於佛。何不領之。答。方便品中。雖總言成。未見別與二乘別。尚懷猶預。授記品前。已說鶖子得別別。方生決定所以領之。不同舍利弗上根人。而能領解方便品也。疏鶖子已下授記者。通取四大聲聞之事。故言已下(云云)。
水抄云。問。何不領方便品羅漢。悉亦作佛。答。彼但是總相說授記。聲未敢准擬。未是別授記。所以下根人不敢領(云云)。
問。富樓那尊者權化聲聞云事。引楞伽經文證之耶。玄贊楞伽經。云經於多劫三昧酒。醉後從彼起。方發心之文為證。付之楞伽經文。忽不見應化聲聞。何引之耶。他宗無餘還生。以此文為規模。贊主證應化聲聞。豈不招嘲乎。何況准彼經餘卷文者。是可說第八寂滅樂門。依之淄州大師述此旨給。若爾楞伽經文。他兩宗。俱難為應化聲聞乎。
今云。勘卷伽始終。第四卷無量劫不覺乃至無上身(云云)。似說無餘聲聞迴心向大。第七卷說寂滅樂聲聞。是不定性迴心後。住第八地也。第八卷說應化聲聞。其中應化聲聞者。昔證聲聞果。迴心之後至深位宿習相催。常現聲聞形。引攝同類富樓那即其人也。楞伽經第七卷所說寂滅樂聲聞。亦是不定性迴心向大。入八地相也。設應化寂滅樂聲聞。亦其體雖有何過。何況玄贊指第八卷應化聲聞。釋滿慈相。設彼經中。雖有寂滅樂門。何疑應化邊乎。但無餘迴心者。不聖教正說他宗設雖致一往聊簡。贊主。何怖彼不述正義乎。次惠日論者。玄贊之外別釋也。不可和會
尋云。玄贊意者。先引攝論化故一乘文。次亦即楞伽云。經於多劫。耽三昧酒醉後從彼起。方發云云)以第四卷文為應化聲聞。會無餘迴心也。而今第七卷寂滅樂聲聞。與應化聲聞同體者。第四卷所說無餘三昧酒者。即第八卷寂滅之樂歟。若爾者。惠日論云。得滅盡定。名墮三昧樂門(云云)。設雖示現無餘涅槃真如也。又身智悉滅。滅定與彼大異也。何相即乎。
答。漸悟菩薩。至深位二利所作。種種不同也。化現無餘。是利他行也。實住滅定者。是身所樂也。兩事雖異。一身俱行。爾者依人體者。俱漸悟大菩薩也。若論二利所作。彼此差別也。就中無餘寂減。與滅定寂滅。其相大異也。
玄贊云。故攝論云。化故一乘。即菩薩化作聲聞引攝同類令發心。次亦即楞伽云。經於他劫耽三昧酒。醉後從彼起。方發心。勸餘聲聞無量劫曾於聲聞無餘依涅槃般涅槃。以彼非真滅。從彼起故。於今者還發心。汝等云何今猶住小。如是等義。如前一乘章(云云)。
同四云。九化故○廣如楞伽說。阿羅漢無餘涅槃。經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方發心。皆是菩薩所化作。若不爾者。實無餘涅槃。身智都盡。後從彼起。法從何生。故是化(云云)。
楞伽第七云。大惠聲聞三種。言入八地寂滅門者。此是先修菩薩行者。墮聲聞地。還依本心菩薩行。同入八地寂滅樂門。非增上慢寂滅聲聞。以彼不能入善菩薩行。未曾覺知三界唯心等(云云)同經八云○大惠。此世界中及餘佛國。有諸眾生菩薩行。復示於聲聞法行。為轉彼取大菩提應化佛。為應化聲聞授記。非報佛法身而授別。
問經四云。
問。經文富樓那尊者德。亦於七佛說法中而得第一云云)。爾者過去七佛中。可取釋尊耶。答。玄贊取之(云云)。付之釋尊現在佛也。何過去七佛取之乎。
依之次文。今於我所說法中。亦為第一云云)上七佛中。取釋迦者。何別舉之乎。加之經歎迦葉童子德。即與第七佛同。共一名號(云云)。若以釋尊為第七佛者。可云第六佛一名號。如何。
會云。七佛者。毘婆尸第一釋迦牟尼為第七。七佛父母姓字經七佛陀羅尼經。涅槃經灌頂經等。所說皆同也。玄贊解釋。既有證據。他宗師。解釋皆同也。但過去七佛者。栖覆會云。對彼來世現在亦是過去。或以少從多(云云)次今經文者。玄讚會云。此為總陳過去七佛。今於我者現在別陳意者上七佛之中。雖釋迦教主德重故。別重舉之也。次即與第七佛者。太賢璟興會云。迦葉童子當來作佛具足十號。與今釋迦所具十號同故。說同其一名號(云云淨影釋云。釋迦牟尼。此翻能滿。眾生心中充滿法。與釋迦牟尼尊德同也。天台釋云佛義同也。諸師會釋非一。若以迦葉佛為第七佛者。即違涅槃經文。彼經云。天人大眾所不知。瞿曇。乃能了。世尊久已捨病苦。故得為第七佛。彼經意。既以釋尊為第七佛。至歎童子德。何亂本旨哉。
又難云。度論破迦旃延子十方佛義。引阿含稽首去來現在諸佛。亦復歸命釋迦文佛之文。難云。既三世外。別列釋迦。故知。現在十方有多佛也。今總別而舉釋尊者。彼文亦可爾。迦旃延子。豈不會阿含哉。
答。此之事。以實理為先。大小二乘立自他。相例雖難遁。遂所歸唯在理歟。
經云。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中。亦為第一。於賢劫當來諸佛說法中。亦復第一
玄贊云。七佛者。即過去七佛。前劫三。謂毘婆尸佛尸棄佛毘濕縛浮佛賢劫四。謂迦路迦忖陀佛迦路牟尼佛。迦葉波佛。釋迦牟尼佛。○此為總陳。過去七佛。今於我者現在別陳(云云)。
釋云。疏七佛等者。問。實恒數。何唯言七。答。傳云。佛之施化。本利群惑。或俗而立七廟之事。今隨於彼故立七佛。欲漸化之歸真實故。○問。七佛之中。已兼釋迦云何復言。今於我所說法中亦第一耶。答。七佛據總。今於我所者。依別而說。是今化主。故更明。下言賢劫總別准知(云云)。
水抄云。問云佛如恒沙。何故唯言有七。答。沼云。施化本利群生。意順人門七世及七廟之事也。問。若爾順七廟。總是已過去。何七中六箇佛。屬已過去釋迦現在耶。答。只釋迦雖是現在。將現在對彼未來現在佛亦是過去攝。二者以少從多。亦名過去。若據疏意。但是總說過去七佛。不必過去七佛數。是以釋迦現在。所以別陳也。疏總指云即過去七佛也。若准章敬云。只是相好劫初。逢觀佛。自茲厥後總遇六尊。兼已而論故陳七佛。諸師言同七廟。於理今乖現在釋迦。已入七佛數攝。豈現在佛亦入七廟耶。故依此說。可順理也(云云)。
仁王經西明疏云。言過七佛者。一毘婆尸佛前。更一佛如次。第二毘婆尸。第三式佛。第四尸棄佛第五毘舍。第六那含。第七迦葉。又解。毘婆尸第一釋迦文第七。從多為論故云過去七佛。據實釋迦佛。即是現在涅槃經八云。迦葉。汝當知。○今當至心聽。汝於諸菩薩。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云云)。
涅槃義疏八云。言與第七佛名號者。第七即是釋迦。汝今身中有佛性寶性。即與釋迦同。願定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也。次宗法師云。此言第七佛即是賢劫中第七佛賢劫中佛釋迦第四。彌勒五教主第七者。與此佛同。此意者。第七佛。當名迦葉。而未見文中也。迦葉與第七佛佛性。同有真歸性(云云)。疏五云。○有說牟尼者滿。眾生中法身充滿。與牟尼尊德滿不殊。故與第七佛同其名也。此恐不然。既云同其名。不可以滿義例。故今一往答。唯迦葉已備無漏業。果義定。與餘人異。可言汝當果具足十號。即同現佛釋迦斯即一切眾生。皆有正因佛種必有當起妙果種獲。差別故。以義通答此難也(云云)。
古跡云○謂釋迦文為第七。汝於諸菩薩。獨請得聞重。則與釋迦文。當共同十號云云)。
涅槃經一(現病品)云。爾時一切天龍鬼神非人等○而說偈言。

稽首精進 無上正覺兩足尊
天人大眾所不知 瞿曇乃能了○
世尊久已捨病苦 故得為第七佛
度論第九云。

問。經文於昔千億佛。所行道等。說何事乎。答。說富樓那尊者事也(如文)。付之長行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說法第一云云)。今何云千億所乎。
會云。富樓那者。八地以上大菩薩也。過現供佛之數。可及干恒沙。長行偈頌。各舉別地別位所供養歟。下文。略互顯常習也。或又於億數三重。是九十箇千億也。長行以大億數只云億。偈頌以小億。開出云千億歟。
經云。爾時富樓那。於昔千億所行道。宣諸佛云云)。
長行云。只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持助宣佛之正法云云)。
問。就明滿慈授記。爾者記變化身成佛歟。將授報土別歟。玄贊授八地已上報佛土記(云云)。付之見經文。當於此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其聲聞眾。數挍計所不能知云云)又云。佛滅度後。起七寶塔准此等文。授變化別。設雖會此等文。以何知八地已上報佛土記云事。
會云。玄贊意者。富樓那者。八地已上大菩薩故。於報佛受記別云也。非指當成佛土相。云八地已上居報上。
尋云。以何知滿慈者八地已上菩薩。答玄贊云。住惠地知。第九地菩薩也。問。設雖然。何於化土不得記。現聲聞形化身釋迦故。答。設於他土受記。又不可遮。但八地以上決定變易身。實身必在報上。不同七地以前。為顯其德殊。此釋歟。加之八地以上名大授記位。常於諸佛所得別之位也。滿慈內德。超餘聲聞故也。釋功德悉成滿文。贊主歎彼德也。或可云。明相云報土也。
經云。
玄贊云。經富樓那比丘今但略說。贊曰。結略也。觀此意。授八地○上報佛土記(云云)。
水抄三一云。經云。純一變化生者。七地以前報土菩薩猶在父母生。今純一變化生即是八地已上報土也。
問。陳如者為五百弟子之內。為當云何。兩方。若五百內者。經初與陳如記。何其五百阿羅漢等。依之玄贊初。陳如後五百若由之爾者。論釋同記不舉陳如。玄贊題目妨。又不舉陳如為問耶。會云。陳如者五百之內也。五百又千百之內也。陳其外數者。何授記初云是千阿羅漢。即授陳如耶。但陳如最初出家。最前悟解。其德勝故。於五百中先別與記自餘類總云五百。單重總別也。全非疑。玄贊釋不此意。況釋題目妨。不舉陳如。還此義證也。
別問云。富樓那者五百之外歟。若外者。何以此品名五百弟子授記品耶。若內者。先記滿慈已下。初標千百。別舉五百。知滿慈非此類云事。
今案。五百之內也。同記類故。任品題故但應化人也。其德大故。為五百中上首。先與其記也。
又案。五百之外也。經與記前後為別段故。但題目者。付多分立之歟。若強疑此者。七百聲聞現前授記。又此品。豈不違題目耶。若會彼云且現前授記邊立其名者。會滿慈事。可云不顧少分也。
問。付後尋云。依花嚴經等者。舍利弗目連迦葉等。皆五百聲聞隨一也。滿慈何不攝之耶。
答。實雖五百之內。今經三根差別三周與記。故上中五人。別別舉其名。至下根記。初以總數云五百。其時。於滿慈攝不攝不攝義難知。然而今經未舉千百名之前。一人故。為別類也。
經云。
玄贊云。長行有二。初陳如。後五百。
下文云。初九頌半。頌現前記中。六頌頌陳如記。後三頌半頌五百記(云云)。
水抄云。問。何故五百中。別與陳如記耶。答。最初出家。最初悟解。故佛別標記。
問。經文其五百阿羅漢等。爾者五百阿羅漢者為千聲聞內將何。答。玄贊有二釋。千百內為正。付之會座羅漢。既及萬千。誰知五百千百非別類云事。依之見經前後。五百千百別別舉之。況法花論五百千百。俱與記(云云)。玄贊上文。五百現前授記。千百不現前記(云云)。
會云。玄贊云。一云。即千百中五百。二云。別也。前解為正(云云)。判為正故者。見經文。是千阿羅漢今當現前次第授記。此品所可記。既以千百為大數。知。五百外。只七百人也。若夫云五百云千百為別類者。先授現前授記之時。可云五百阿羅漢今當現前。豈置現前五百。表不現前百耶。重案其理。釋尊一代根本所化聲聞眾。千百五十人也。三周所化三段授記。專可彼眾。若除五百更有千百者。千百數。既當餘所說。是可高名大德眾。其外云五百。豈三迦葉離婆多。薄羅等哉。
經云。
玄贊云。經其五百至名曰普明。贊曰。此記五百有解。一云。即千百中五百。二云。別也。前解為正。水抄云。言即千百中等者。問。題品既言五百阿羅漢。何故經云作念。即言千百人。答。此有兩解。一云。五百人與干百人各別。五百是千百外也。二云。正義云。五百是干中數也。此千人有類。一五百人在會。親與記。二者餘七百人不在會。佛令傳記。若在會不在會。總經文。有千百人。若唯據在會。親與故題五百人。問。若爾在會唯五百者。何故經云千百人各是念耶。答。如世眾人共所求事。一人先往眾心亦同。此亦如是雖不在會。亦有作云云)。
興疏六云。經曰其五百阿羅漢至名曰普明者。此五百人雖後千百之數。二乘道之初數。於中五百。即述領解之略言故別標。千百及五百人意在此也(云云)。
問。經文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云云)。說何事耶。答。千聲聞中。五百在會座者。現在授記。餘無會座者。迦葉當傳記云也。付之千聲聞者。釋尊一代根本所化也。四十餘年漸調根機法華會上與作佛記。至下根授記時。七百聲聞。何去會座不直佛記別乎。況迦葉尊者聲聞等侶。豈為傳記體耶。閣多士獨預佛敕。有何由耶。是以見長行文。是千阿羅漢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千二聲聞。俱可現前授記
會云。千百人同記之中。五百現前授記也。其人在會故。釋尊直與其記。七百不現前授記也。其時無座故。為不現前人。猶與別。其體聞事者。在迦葉傳記時。經文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類不同。經文分明也。但七百聲聞雖聞三周法。漏授記會座。聞迦葉傳記。直不聞佛說。定可有因緣凡智難量。彼須達之之者婢。乖如來教化。隨羅雲之之引攝。機緣宿習所催云。師釋云。彼傳記眾。迦葉弟子此釋。難未遣疑。舍利弗弟子。雖有其中。佛直授記不寄其師故。不如只任佛不生推求。次是千百者。舉總數。今當現前等者。限○別類。以現前言。還顯不現前。其五百阿羅漢等已下。列其現前體故。全無相違。或佛意者。為千百人。皆雖現前記。五百者在會。七百者機緣少劣。不堪現前記歟。彼成道之後。佛思惟最前欲度鬱頭藍子。中有聲告去。鬱頭既死。次第思惟。其機多云。鹿苑五人。現在受化。此亦可然歟。經云。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云云)。
玄贊云。迦葉汝已知至汝當為定說。贊曰。此第二段不現前記。授千不在者(云云)。
水抄上文云。問。餘七百人。既不在會。云何得知。佛與授記而領受耶。答。展轉令轉亦名得記。經許可次第與授阿耨菩提記等。世尊既言次第授記。既初富樓那。次千百人。後五記。據此取五百人向千百中攝為正(云云)。
義疏八云。迦葉汝已知下。第三須。今迦葉宣說。以二乘一乘一切聲聞作佛。令之宣記意。在於此(云云)。
會古通今抄上文云。經爾時百等者。准此等。文勢千百人俱總在會。而現前也疏云。千中。不在者。據容有說經文但言餘諸聲聞。意中總指不定種性一切聲聞。或復在會不在者。至文當悉(云云)。
問。當品中說繫寶珠喻。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裹(云云)。爾者。其衣者。合法者其體何物耶。答。進云。衣謂意識識(云云)。付之無價寶珠者。菩提心種子也。定可繫第八衣。轉識所熏處。豈繫寶珠不失耶。況既云繫汝衣裹今故現在云云)。知。非間斷識云事。
會云。釋云釋衣謂意識解。初解云。發菩提心而在意識。故以喻衣(云云)亦云。菩提心意識五根也。以心王所依故。以等為寶珠。以意識為衣。能依珠。所依意識俱有種子現行現行間斷種子相續。隱第八依六識雖論。實不遮種識。是故不違猶在不失文。後釋云。或第八識意識。在意處故。立意識名。是處熏處以喻衣也。若不爾者。第六意識體非能持云何得言汝所珠。今故現在云云)其心易知。
重尋云。付初釋。違疏繫謂熏習文。所熏第八能熏意識相對。以種子熏第八處。為繫衣義。故付後釋。在意處故立意識名云不可然。既在意處。何名意識十二處廢立識名。十八界廢立有意識。與意別體也。又不名意處云何
答。初釋意。言熏習者。與意識相應等熏種之義也。所根心王者。不可有熏習義故。以後釋義勢不可為難。次第二釋心者。第八識意識者。意十二處也。意體自識故名意識。不云處中立識名第八立名。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文。六處中第六意處意處第八識能持無漏種子。云六處殊勝。准彼可知。
經云。
玄贊云。經世尊至之而去。贊曰。○即十六王子等所最初相逢。○以無價寶珠。謂大菩提心○如意菩提心。隨求皆滿故。今取此為喻。衣謂意識。繫謂重習。教之發心已。行化名與而去(云云)。
釋云。疏衣謂意識者。發菩提心而在意識故以喻衣。或第八識意識。在意處故立意識名。是處熏以喻衣也。若不爾者。第六意識體非能持云何得言汝衣裹珠今故現在云云)。
決擇記云。疏衣謂意識者。據熏種子。含在本識中。今約正能熏菩提心親依。即是第六識。其菩提心雖取心心所。然剋實六相應惠。是故所依識為衣。又言衣是第八識。以第六意處攝故。亦如六處殊勝(云云)。
問。經文其人醉臥都不覺知。醉者六七二識中何識相應無明耶。玄贊云。今以第六不共無明云云)付之見經文。醉中繫菩提心寶珠云云菩提心者。第六善心也。若以第六無明為醉體者。豈一心中。癡與無癡並起耶。是以護法論主。引契經惛醉纏心之文。證第七無明。今經說亦可爾歟。
會云。玄贊意。以第六無明為醉體者。經說起已遊行故也。所謂第七無明者。異生位全無間斷。既惛醉不止。豈二乘凡位發心。云從醉臥而起耶。是知。此文於第六無明有間斷。顯醉起兩位也。故玄贊云。今以第六不共無明正為醉體。在異生位。起遊行故。釋云。若第七識異生位。一類染污云何可言起已遊行。第六可善心證法時。名起無失(云云)。但醉中繫寶珠者。多分起煩惱位。暫時發菩提心故。總為醉位歟。不云染之所相應也。
尋云。釋議曰。第七識癡為醉體(云云)。不似疏意云何。加之以二乘發心云起已遊行。若第七者。全無間斷。豈云起已遊行耶。
答。議曰者。疏外義歟。其例非一。或疏第六識上。更加第七歟。但付釋醉心雖未止。依別緣。六識之中發善心故。起義云歟。可尋之。
玄贊云。經其人醉臥至都不覺知。贊曰。第二領中途方退。當時猶為煩惱惛醉。雖臥大乘親友之舍。不自覺知有菩提心珠。唯識引經惛醉纏心。曾無醒覺故。以末那相應無明為醉體。今以第六不共無明。正為醉體。在異生位。起已遊行故(云云)。
釋云。疏今以第六不共無明等者。若第七識異生位。一類染污云何可云起已遊行。第六可善心求勝法時。名起無失。議曰。菩提心珠。第六意識發之時。不得無明俱。云何得言醉時而繫此理故。取第七識癡為醉體。亦無失。後言遊行。據第六善。然亦而是醉中行也。無漏智方名醒故(云云)。
決擇記云。疏今第六至遊行故者。既言起已遊行異生位。明知。醉醒無明斷。若取第七相應無明為醉體。入聖方。暫不行故。此不取。問。菩提心珠第六意發之時。不得無明俱。云何得言醉與繫。答。若據此理。通取六七八識。俱是十二處意處攝故。正發心時。即是第六。正迷醉時即是第七。持珠體即是第八。隨而取亦不相違云云)。
鏡水抄云。
會古通今抄云。疏今以第六等者。不共有二。一恒不共。在第七識不共。在第六識。疏意正取第六。兼取第七。故置正言。起已遊行。似有醒覺。第七恒行醉中故。無漏真智現在前時。乃名真覺云云)。
演祕前後兩本抄(善珠)云。演祕第六引對法云。由真實義愚。發不動行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癡真實義愚。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縛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如實知。便能發起後有因性不動行此文知。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中。菩提心中所起無明。由之醉臥。即癡種子無明。非是現行。若不爾者。現行心中。解惑二心不得並起無明種中。現行善心並得起故。由彼無明種子勢力。菩提善心三界苦。不如實知故。云醉臥。義燈文中。亦引彼論第七。以述此義。具如彼明(云云)。
問。經文起已遊行到於他國。他國者何耶。進云。佛法為他國(云云)。付之至大乘親友之家。繫大菩提心之珠以來。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今云到於他國。定可指生死。況中根之人。退流生死喻中。云久住他國五十餘年。既生死為他國。此何不爾。是以玄贊發心已去。以佛法為自國。以生死為他國此既發心人也。尤以生死可為他國耶。
會云。玄贊云。遂至二乘佛法之中為他國。非曾長故。昔在生死名自國故(云云)意云。五百聲聞昔久在生死名之為自國。雖發不離生死故也。二乘佛法為他國。初入其地前長故也。但發心已去義故。若以佛法為自國時。以生死為他國也。窮子喻者對父長者家。論所故。以為他國也。所望既異也不可為難。
玄贊云。經起已遊行至便以為足。贊曰。第三領為設化城退大起睹勝法。遊行。遂至二乘佛法之中。為他國。非曾長故。昔在生死或自國故。處大乘中名親友舍。若發心已去。佛法內人。以生死佛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故。前說言久住他國五十餘年。未發心前佛法外人。以生死為自國。佛法為他國。此文。是亦同涅槃經所說也。或以大乘為父舍。小乘為他國。求正法為衣食。勵己精進懃以規正法。名勤力。求尋大艱辛。此在二乘因位。捨五欲樂。放逸具故。有所得二乘菩薩更不進求。但以為足已度想安穩想故(云云)。
鏡水抄云。言既退大心等者。問。既退大心規求何法。答。喻上說欲求衣食法中。論退卻大乘小乘也。○言遂至二乘等者。解經到他國也。他國自國相對不同。總有二說。一云。大乘為自國。二乘為他國。喻上親友舍醉臥臥處起。便入他國衣食。法中論大乘教親友舍。退卻大乘心二乘中名他國。他國者。非曾長。二乘之中。不曾大乘智等。名非長處也。言昔大生死。第三解也。生死為自國。大乘親友舍。二乘涅槃為他國也。言若發心已等者。總三乘佛法名自國。生死為他國。言未發心前等者。結當唱經文也。若發心已後。二乘法為自國。生死為他國。問。二乘既曾發大乘心云何佛法外人。答。由退在心。卻住生死。更未發心。是故名佛法。外人以生死為自國。二乘佛法名他國。貧人緣醉向生死中。地上凡夫。寢臥生死。然從醉處地上起。向地求衣食。即是生死二乘也。所以疏言。此文。是解句。經云。起已遊行到於他國。○言或以大乘者。結前大乘名自國。二乘為他國。或大乘為父舍。小乘為他國也(云云)。會古通今抄云。疏未發心前等者前雖已發心。卻退生死之地。望未發心名佛法外。疏或以大乘等者。此第二義。以窮子喻文為例釋。此文中。即以小乘。對前親友之舍為他國(云云)。

以寫本一交了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八帖之內第
料紙顯定房大僧
永祿二年年九月六日 清胤
寬政第七年年月朔日夜以寫本
一校了 玉手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