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第十七
輸入者 劉映霞
提婆品
1 提婆品羅什譯歟事
2 四本違三事
3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事
4 天王如來記別事
5 今品可說乘平等耶事
6 啟多寶佛當還本土事
7 文殊往龍宮時分事
8 忽有華現事
9 文殊禮多寶歟事
10 文殊禮分身耶事
11 以龍及女可為德耶事
12 十信八相龍女成道證歟
13 可許速疾成道耶事
14 龍女成道現證利歟事
15 龍女成道四類益事
以上十五帖
法華經第五卷開示抄(提婆品)
提婆品
問。宗家意。見行提婆品為羅什所譯將如何。答。玄贊非什公所譯(云云)付之傳印度之正本。翻貝葉之真文。譯家有何故。輒可除一品哉。就中云仙人弘經。云龍女成佛。勝妙速疾力。專在此品。設略餘捨品誰此品。是以寶唱錄中。什公具譯二十八品。僧叡開為九轍也(云云)天台智者禪師依用彼說若爾玄贊解釋有何證據乎。
私云。鳩摩羅什所翻唯二十七品。闕無提婆達多品者。玄贊引道惠宋齊錄。詳明其始末。法意真諦兩譯此品之中。正所安寶塔品後者。則彼梁朝家依之所翻也。草堂流布之時。無此品之事者。古來無諍。若實有所譯者。何故不行于世。而寶唱錄有二十八品者。無指誠說歟。天台守一說。何必及會釋。但什公不翻之故。嘉祥雖作三釋。贊主不許。自釋云。但是什公梵本脫差脫。邊國訛鄙多脫錯故(云云)若爾。梵漢聖教本多亂脫。自致謬錯。非譯家故意。何拘所說要不哉。重尋云。天台依寶唱錄。大師用道惠說。二家錄中寶唱說者。次第委悉遮表分明也。道惠只付見行二十七品。謂都不翻。而至寶唱者。長安宮人請此品。淹留在內意者。三藏雖翻。宮人有別故。別留此一品。祕在禁中。不傳于世也。其故雖不分明推之大王求法顧世機嫌歟。或又達多授記龍女成道者。超餘經勝他品。貴重之餘。宮人淹留歟。此說既有由來。何況文句云見長安舊本(云云)天台正見羅什之真本。現有此品歟。誰諍之耶。
會云。傳燈之道。弘濟為懷。豈依少緣空忘大利哉。翻經館之席。八百學徒受旨。逍遙園之庭。三千大眾唄讚。什師在高放光講經。其時隱天授一品者。一部科文可失首尾。若又其席雖講。後時除之者。來會大眾普皆聽受。利根聽慧之人。誦而可傳。設雖不及全文。寧不聞大旨乎。不記品題耶。祕而淹留似嬰兒戲但天台所用。定可有深旨。今只依玄贊。聊述一隅。次見長安舊本者。南岳禪師在寶塔品後。次第相應。如翻出草本(為言)不云直見其本歟。自後秦至大隋數百年。國亡時移。其幾許。譯寮最初之本。恐難傳顗師之室歟。
重尋云。法護三藏在前譯之。其本既有天授品。羅什所持本。若無此品者。何不疑耶。爰以。非本脫落歟。
答。法護在晉。羅什在秦。晉國所譯何必傳姚秦乎。設又雖知自本差脫。輒難改易。東域得梵本。甚希有之故也。況如此難者。法護經既有此品。世知大王求法等事耶。設雖淹留新翻之一品。無祕藏之益歟。
九轍之事。寶唱似為二十八品證。然而其意未詳。無指天授品所說故也。具如屬累品。文集等閑可記之。
玄贊一云。案此經根本。秦姚興時。鳩摩羅什所翻二十七品。無提婆達多品。沙門道惠宋齊錄云。上定林寺釋法獻。於于闐國得此經梵本。有此一品。瓦官寺沙門法意。以齊永明八年十二月譯出此品。猶未安置法華經內。至梁末有西天竺優禪尼國沙門拘羅那陀。此云家依。亦云婆羅末陀。此云真諦。又翻此品。始安見寶塔後。有燉煌沙門法護。於惡武之世譯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亦安在見寶塔品後。什公本無之者。古傳解云○但知。梵本有之。而什公本闕。隨本翻譯故無此品。既非以東西判定。亦不可義越刪之但是什公梵本差脫。邊國訛鄙多脫錯故(云云)。
文句八云。寶唱經目錄云。法華凡四譯兩存兩沒○鳩摩羅什。此云童壽。是龜茲國人以姚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長安道遙園。譯大品竟。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譯此妙法蓮華經命僧叡講之。叡開為九轍。當時二十八品。長安宮人請此品。淹留在內。江東所傳。此得二十七品。梁有滿法師。講經一百遍。於長沙郡燒身。仍以此品安持品之前。後自私案。聞天下。陳有南岳禪師。以此品在寶塔之後。脫以正法華勘之。甚相應。今四瀆混和。見長安舊本。故知。二師深得經意(云云)。疏記八云。諸新舊章皆云。什譯元無此品。並准齊宋錄云。上定林寺釋法獻。於于闐國得梵本。瓦官寺沙門釋法意。齊永明八年十二月譯訖。仍自別行。至梁初有滿法師。講經百遍。於寺燒身。乃以此品置持品前。若未行天下。至梁末有西天竺沙門拘羅那陀。此云真諦。重譯此品置寶塔品後。今謂。若准正法華。西晉譯時。已有此品。則梵本不無。若觀所譯。全以似什公文體。若准嘉祥。三藏度量。一者外國相傳。流沙已東多無此品。什公未見。今謂。什公親遊五竺。豈獨流沙。二者譯經多好存略。如智度論百論之流。此亦不然。西方好廣。但略其重。豈可令除正文一品。三云。與寶塔命持品應命。以提婆間者。全成剩經。何以安之。今文不云真諦重譯。復云。南岳私案。若必真諦。重譯不虛。何妨本譯。江東未有。以此驗之。乃成三人俱契經理。望嘉祥三藏。全不可依(云云)。
貞元錄云。什七歲亦復出家。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誦毘曇既過師授。其義即自通解。無幽不暢。年九歲。進到罽賓。遇名德法師繁頭達多。○遂誦雜藏中長二阿含。凡四百萬言○至年十二。其母攜什還龜茲。○又從須利耶蘇摩諮稟大乘。歎曰。昔學小乘。譬人不識金。以鍮石為妙矣。於是廣求義要。誦中百二論及十二門論等○後往罽賓。為其師繁頭達多。具說一乘妙義。師感悟心服。即禮什為師言。我是和上小乘師。和上是我大乘師矣。西域諸國。服什神俊。咸共崇仰。每至講說。諸王長跪座側。令什踐而登焉(云云)。
屬累義問答云(定慶)問。文句釋提婆品。引寶唱目錄云。○文句記云。○答而於文句當有五疑。一若羅什譯者。何非其筆。若羅什者。何諸家錄。他三藏譯云。三聖德太子。是求世觀音權化身也。而所造疏。專不解釋提婆品。豈觀音大智。不知羅什所譯耶。四隱士劉虯註法華經。不註解提婆品。五嘉祥疏云什公不譯。三義釋之所以。明知。非羅什譯。問。以何得知非其筆乎。答。是其文體。更非其筆。略有三證。一第八卷云。調達破僧罪(云云)。略言調達。至于此品。提婆達多二第一卷云。娑伽羅龍王(云云)至于此品。娑竭羅龍王(云云)三第一卷云。六種震動至于此品。六反震動(云云)。諸唐本等文句疏記。以言全似。彌得明知非羅什譯。若什公譯。何云似耶。問。諸家目錄。云他三藏譯者。誰三藏耶。答。玄贊○如文。亦開元錄云。法意譯○又玄贊引宋齊錄言真諦譯也。各有誠證。所以明知。而羅什譯。淹留塔天內未流布間。既隱沒也(云云)。
問。法護所譯經中。以寶塔天授二品。合為一品歟。兩方。若合為一品者。大師餘處中。難添品法華中。合寶塔天授二品為一品義。四本違三(云云)。正經若以寶塔天授。合為一品者。何不云違二哉。若由之爾者。正見正法華。一品中。明寶塔涌現事。及大王求法。龍女成道等事。合為一品之旨見文分明也。依之淄州大師。以寶在授二品。合為一品(云云)。
會云。正法華經。說寶塔涌現。達多弘經事。依大師解釋者。各別二品也(云云)。故玄贊經品廢立門云。復有燉煌沙門竺法護。於晉武之世譯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亦安在見寶塔品後(云云)四本違三文其意又同。依之栖覆師釋云。正法妙法本論名是為三。然者大師所覽本有二十八品。分彼兩本云事全無疑。是以勘新渡唐本正法華經。七寶塔品第十一。梵志品第十二七寶塔品云。七寶之塔。從地涌出(云云)梵志品云。吾往無數難稱限劫。求法華經(云云)即同玄讚所判。但淄州解釋。恐同見行多分本。不可為怪矣。
玄贊一云。復有燉煌沙門竺法護。於晉武之世譯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亦安在見寶塔品後。
鏡水抄云。言晉武之世者。唐錄云。○譯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今安見寶塔品後。又至隋朝。○譯出添品法華經。其提婆品。亦安在塔品後也(云云)。
同玄贊云。又云合有二十七品。以天授品與寶塔同品。四本違三。寔為未可(云云)。
義決云。明經品得中有二。○正法華云。光瑞品。方便品。○七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入寶塔品內)勸悅品○(云云)。
問。釋尊奉仕阿私仙。求今經者。為成劫時。將住劫歟。若成劫者。成劫佛未出世。何隨仙人聞法華耶若住劫者。經說大王求法相。時世人民壽命無量(云云)。既云無量歲。豈非成劫耶。
會云。大王求法。可在住劫。誰能為我說大乘者等者。知有大乘法求其師。成劫無佛世者。爭知佛法名字哉。但壽命無量者。對今人壽命百歲時。以八萬歲等總云無量歟。或又成劫時也。正像末三時者。於世間共同談多分也。先佛世聞法不忘之類。設雖成劫等。竊皆受持修習。若不爾者。豈得聞持陀羅尼等之人。默而不行哉。是以大王。世世受持妙法。實雖讀誦。假示不知。就他求重也。
鏡水抄云。經云。言壽命無量者。只是指八萬歲時。以當時人壽命長故。故言無量(云云)。
問。當品中。提婆達多。授天王如來記別。爾者在今經會座。得記別歟。答。經文不說在會座得記也。付之凡四十餘年間。漸調根機。至法華會上。授作佛記別。天授與記。何獨非現前記別耶。
會云。調達在奈梨者。諸教常說也。今經記別之時。來會座云事。既無誠文。乍在地獄受記有何過。依之人師天授正在地獄。不得聞經。但三根聲聞中。猶有不現前授記。何況於無怨記者。其相頗異也。尋往昔因緣。與違緣善友記之。何必疑之耶。
玄贊一云。經於六處示現授記。一者別記。○二者同記。○三者後記。○四無怨記。示現如來無怨惡故。與提婆達多記。五通行記○六具因記○初三及第五利。聞法華記。餘之二種。非由聞此說。
玄贊五云。授記若別者。○瑜伽四十六說。略由六相。蒙諸如來於無上正等菩提與記別。何等為六。一安住種性未發心位。二已發心位。三現在前位。四不現前位。○五有定時限。○六無定時限。○。
問。今品可說乘平等耶。兩方。若說者。法華論中。釋乘平等。謂與聲聞授菩提記。今品不授聲聞記別。何云說乘平等耶。若由之如此者。大師餘處說乘平等(云云)。
私云。此品說乘平等無疑。玄贊第五。平等有九品提婆達多品等。又攝釋七喻平等相對四句之中。平等非喻句舉此品。三平等中生死。與身平等唯在寶塔品。今所明者。皆乘平等也。但提婆達多修二乘行。至暖善根。授佛記別故。為乘平等歟。雖未入聖位。下乘方便也。有破乘異執之義。有何過。
調達雖大菩薩。依示現為聲聞如滿慈等。
論云。一者乘平等。謂與聲聞授菩提記(云云)。唯有大乘無二乘故。是乘平等無差別故(云云)。文廣可見。
玄贊五云。三平等有九品。一譬喻。二授記。三五百弟子授記。四授有學無學人記。五法師品。六持品。七提婆達多品。八常不輕。九見寶塔。初之八品。皆有授記。說初乘平等(云云)。
攝釋云。第一七喻三平等為四句者。○二有平等非喻有七品。謂授記。授學。法師。寶塔。天授。勸持。不輕○(云云)平等無上相對四句中。亦同取天授品(文)。
問。宗家意。以當品何文。證八品正宗義耶。
問。經文啟多寶佛。當還本土(云云)爾者以此文。可證八品正宗義耶。玄贊以此請證八品正宗義勝也。就之依玄贊解釋。思多寶來歸。智積進請當還本土。釋尊留唱旦待須臾。是則智積在下位不測大聖施為故也。何忽以此文為八品正宗證耶。就中多寶來此土。是為聽經也。如云為聽是經故。云常為聽法也。寶塔涌現之時。正宗事訖者。多寶來詣何為哉。若爾以此文為八品正宗證難思。如何可會耶。
會云。多寶如來踊出靈山。證明佛說。唱善哉善哉。云如所說者。皆指已說。印可之詞也侍者大士。請還本土。來至之本意事。已究竟之故也。若正宗猶殘。所作未畢。何乖佛意猥請還歸。爰知。一乘正宗。不及後品云事。但下位不測上聖者。攝釋會經之一相義也。智積菩薩者。隨從塔娑獨臨一乘之座席。聖揚文殊。秀施本土眉目豈無故請還。有謬招嘲哉。下位不測上者。是可初心始行。至智積者。何及輕賤乎。但為聽是經者。流通亦是經也。何不聽聞。或依為為章。今為字以義也。是於本土聽經故。涌現此處云也。不期正宗聞法之義歟。
尋云。攝釋議曰。樸揚實義也。而於玄贊帝被徵難。結云。然但不得引請還事證八為正(云云)若爾。疏是一相釋也。攝釋以稟承實說。難疏不用歟。例如衣裓机安體會疏一處。為古師久等也。
答。攝釋實難會。殆似師資御意相違。但為學者研心。道理所至。堅設徵難也。於疏主者。全無異義。第一卷云。智積菩薩。白多寶佛可還本土。故知。事了方始請還。明知。說一乘處正是經宗○又事既未了。如何智積中路請還(云云)上下之文其意皆同也。返覆之徵。其理實窮。依之義決云。雖有二釋。意取初釋初釋者。八品正宗義也。但攝釋云然但不得引請還事。證八為正者。付八品釋。猶此事不證云者。代末世疑者。未難勢不遁也。然而智積無故請還者。既失大聖深意。仍不如疏釋歟。衣裓机案體。玄贊上下有二意。故開一義。於古師不同此事者也。天台分經為二段也。跡門本門。各有序正流通。實雖微妙。玄贊深叶法華論。若又付自宗。中路請還。彌無所由。仍為證可然歟。經云。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啟多寶佛當還本土(云云)。
玄贊云。驗此文意。智積請歸。明說經訖。故知。八品正宗為勝。問。何故白多寶釋迦唱待。答。侍者請還故白多寶。賓主之道。釋迦留之(云云)。
水抄云。言智積請歸者。○問。何故智積請歸答。智積菩薩。見說正宗。經云。將謂更無事。所以請歸。問。此品已前既有十品。何言八品。
答。法師授記為後之由。塔品問答。未容請歸。今此一品語及身勸已竟。所以遠結前義。故言八品為正宗也。問。既說正宗了。多寶何以不歸耶。答。多寶佛不言歸者。意既欲聽問。下流通經文。智積下位菩薩。不知上位意。所以請歸也(云云)。
決擇記云。疏驗此文至為勝者。問。若證八品為勝。何故此品方始言歸塔。既現時說經畢。故應以塔現證說經訖。塔現請歸。皆證說訖。前來次第未合請故。故此品明。於理何失(云云)。
玄贊一云。今為二解。初一品名序。次八品名正宗。正說一乘授三根記。根本所為。皆已獲益。化彼二乘出濁水故。此經下云。今此經中。唯說一乘。○又提婆達多品。智積菩薩白多寶佛。可還本土。故知。事了方始請還。明知。說一乘處正是經宗。○又事既未了。如何智積中路請還(云云)。
義決云。分別本文中。一說。方便品下一品為正宗。一說。乃至不輕菩薩品為正宗。雖有二釋。意取初釋(云云)。
攝釋一云。疏智積還等者。議曰。引此證彼八品為正宗。恐成返唾。所以然者。多寶本意。來聽法華及至出時說經已訖出何所益。若言本來祇為勸證。不言聽經者。若爾請歸亦為不可。勸證之事而未畢故。又違經文經自說云。為聽法故塔誦其前。准此經文證十九品為正宗也。若爾智積何事請歸聽未說故。斯亦無失。智積下根。不測上聖。隨自心請。亦何違理。更熟思之。
問。塔品既云為聽法故而涌現前。即前八品。定不得名以為正宗。云何疏斷初解為勝。答。夫言經者。序正流通。並總名經。雖後不聞序正兩分。聽於流通名為聽經。亦復何失。由斯之理。疏斷初解以為正也。然但不得引請還事。證八為正。過如前辨(云云)。
文句八云。○智積謂多寶為證經故出。勸物流通既訖。是故請還釋迦止者。雖跡門事訖本門未彰。故託在文殊以留多寶。佛之密意。非菩薩所知(云云)。
經四云。其佛本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云云)。
問。文殊往龍宮者。為正宗前將何。兩方。若正宗前者。夫文殊者釋尊之輔翼。說教之對揚也。三周正說之時。何忽入海中耶。就中見經文。正宗以前。無往龍宮之文。依之他宗意。正說一乘之後入海若依之爾者。海會所化。其數無量也。以知。久在龍宮。多時化之云事。是以當品玄贊。佛創說一乘。即隱而不現水抄釋此文云。序品之終。正宗之前。
會云。文殊入海相。猶無經文。況於其時分乎。但玄贊創字。似指初分。任鏡水抄。可云序品之後正宗之前。八萬大士之中。文殊施為超過餘聖。如來入定之間。先說燈明本緣。靈山開演之和。獨化龍宮大會。補處之推仁。妙音之請見。殆近教主。為彼覺母之故也。若爾不專聞法之志。何必居正宗之席哉或可云。對流通。以正宗總稱創說也。以說字案之。正說之後入龍宮歟。
尋云。妙樂云。不起此會。於海化物義亦何事(云云)嘉祥云。雖去而住。不往而來也。大師即隱而不現釋。恐似不及餘師。況全不聞正宗者。經文不見。如何。
答。多寶分身妙音等。他方大聖皆說來去相。何至文殊。不起靈山亦住海中乎。但自在神通不所遮歟。水抄云聖人感應神變難思。不可以相求。不可以事取疏主慧解豈不及末弟乎。
玄讚云。問。初標經首及答彌勒。並在會中。何故此言龍宮涌出。答。利益多端。去住成益。佛創說一乘。便即隱而不現。今為證驗。方於龍宮。此亦何失。從海涌出。傍詣靈山(云云)。
鏡水抄云。言住去成益者。問。來時菩薩無數可言其益。去時眾人不知。何成利益。答。今言者即益彼。來則益此故也。言佛創說一乘等者。序品末頌言諸人今當知等。諸人專住之。皆便隱而往龍宮也(云云)。
新撰疏五云○據理而談者。文殊本停鷲嶺。而忽在龍宮可謂。雖去而住。不往而來也。
問。文殊從海會詣靈山時。為瑞花現。為當如何。兩方。若現者。經云從海涌出詣靈鷲山。更不云瑞花現耶。若不現者。贊主處處中。文殊從海會詣靈山時。瑞花現(云云)。旁難思。如何。
會云。見經現文。靈山預現花座云事。妙音來詣之時。雖有其瑞。文殊出海之庭。全無其相。知。疏文誤妙音而為文殊也。故攝釋云。此引文誤。誤引妙音來此之文(云云)。
玄贊一云。又文殊海會。將至此間。預在靈山。忽有花現(云云)。
攝釋一云。疏文殊海會至花現者。此引文誤。誤引妙音來此之文。文殊釋云。爾時文殊師利至詣靈鷲山。意取詣山以為證也。設取妙音。何非為證。答。他說妙音來此之時。此已成穢土。合有山何故得為證。不取也(云云)。
決擇記二云。疏又文殊海會至花現者。攝云○引餘文。又云。妙音來日。有花顯現。海會將至。經中不說有花先現。應云預者入也至也。海會於靈山所乘花座即為花。非要預前花至隨從身來方名為預。若作此解。文不謬矣此解與上抄有別(云云)。
問。文殊從海會來靈山時。為禮多寶世尊將何。兩方若不禮者。釋迦多寶。同在塔中。何禮釋迦不禮多寶。是以經文頭面敬禮二世尊足。若由之爾者。淄州大師。文殊不禮多寶(云云)如何。
會云。文殊禮多寶也。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之文無諍。但義決云多寶者。恐是可分身。文殊雖禮釋迦多寶。不禮十方分身。其時分身非無。以之難他也。是以義決妙音闕敬證不可之中云。妙音不禮。即證已去。亦應文殊不禮。分身已去(云云)。二分不齊中所引者。彼事也。若傳寫誤歟。
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從於大海娑竭羅宮自然涌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前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云云)。
義決云。九二分不齊證不可。若以多寶但為二分。不奉化佛。明無化佛。亦應龍女。但奉釋迦多寶。亦應以去。又文殊不禮多寶。多寶不無。觀音不奉分身。何即得云以去。同次文云(如次下)。
問。文殊詣靈山時。可禮分身諸佛耶。答。玄贊不禮(云云)。付之樹下分身現在八方。文殊詣靈山時。何不禮之耶。況釋迦多寶二佛既禮之。何不禮分身諸佛耶。
會云。釋迦多寶塔中同坐。禮教主時。爭不敬多寶。分身散住諸方。遙遠也無數也。不同近處多寶獨居。故玄贊會此事云。逐近偏歸。未必要須普禮(乃至)又現前易禮。遠處難歸(云云)。二義俱以近遠為差別。其中初義。意業發歸依事。近處勝云歟。後義付身業禮拜現前易禮。遠處難作云歟。若不許之強難者。妙音何偏禮二聖。觀音何但為兩分。彼既不及分身。此亦有何過。故玄贊云。東土上人。偏禮二聖。觀音奉珠。但為兩分。分身獨在亦復何愆(云云)。
玄贊云。問。分身既在不獨兩尊。何故文殊獨禮二聖。答。逐近偏歸。未以要須普禮。相鄰致敬。不假普禮分身。又現前易禮遠處難歸。故知。東土上人偏禮二聖。觀音奉殊。但為兩分。分身獨在。亦復何愆(云云)。
鏡水抄云。言逐近偏歸等者。此顯禮多寶釋迦二佛。意不必事須禮分身也。言又現前易者。二同坐近處即禮分身。佛在於八方遠。故不禮也(云云)。
義決云。三妙音闕敬證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禮。分身妙音不禮。即證已去。亦應文殊不禮分身已去。提婆多品亦云。二世尊所修敬已畢。往智積所。不言遍禮。豈化佛去。故為不可(云云)。
問。當品中就嘆龍女德。且以龍及女可為聽耶。答。玄贊為德。付之龍者畜趣隨一。其報尤下劣也。女者垢穢依身。全非大法器。何立別德耶。依之興法師。難贊主。唯立智慧利根事十三德耶。
會云。人師釋贊意云。初之三德表難事。故立以德名(云云)意者。傍生女身。幼少皆非法器。而娑竭小女能成勝法。欲歎其希奇。雖立德名。實龍等不正德云歟。重意者。為龍成勝法。為女成勝法。其成勝邊為德也。
玄贊云。文殊答有十六德。一龍。二女。三小。四慧利。五知根○十六和雅(云云)。
會古通今抄云。疏有十六德等者。初之三德。以是傍生女身幼小。能成勝法。表難事故。立以德名(云云)。
問。玄贊中引華嚴十信菩薩八相成道文。爾者為證何事引之耶。進云。為證龍女之成道也。付之無垢界成道。妙經難思勝用也。說坐寶蓮華成等正覺。定可妙覺成道。若十信位示現八相者。經文所說。似無其實。就中眾會見彼成道。或發菩提心。或至不退轉。若漏位化現成道者。何得不退轉勝益耶。
會云。龍女成道化現。非實其故非一。今舉一二者。果滿成道。設雖化身。其相不輒。其方其界舊住菩薩。補處前佛。上生下生一國普知。而龍女者。俄從他方來。非彼土舊住。何時聽前佛受補處記哉。又因位調機。果地施益。於娑婆龍宮。初發菩提心。須臾唱覺。無垢界眾生。設善根雖熟。是可餘佛餘聖之引攝。新成佛已前。未曾調化。豈無自功。偏度他眾哉。思此等道理。定可因位示現。況速疾成道。深違教理(如下)。
玄贊云○華嚴經說十信菩薩八相成道。今或說此勸示眾人。伽耶山頂經淨光天子問有幾發心。文殊答有四。一證發心。謂入初地。二行發心。次六地。三不退發心。八九地。四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今此龍女。或即第四發心。化為龍女。小而能學法華。速得菩提。勸獎眾人。非為實爾(云云)。
新撰疏云。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成佛者。伽耶山頂經明有四種發心。一初發心。謂入初地。二行發心。二地至七地。三不退發心。謂八九地。一生補處發心。謂第十地。龍女發心成佛。是第四義也。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位不可知也。
問。當品中說龍女德。於剎那頃。發菩提心(云云)爾者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中何。玄贊第四。一生補處發心(云云)。付之玄贊次上付之。
問。宗家意。菩薩修行。必為經三無數劫。將可許速疾成道義耶。答。不許也。付之菩薩機根。其類非一。若有最上利根之機。聞至極甚深之法者。何無即疾成道。依之見今經文。智積對文殊。問修行此經速得佛否之時。龍女忽現。唱正覺於南方。問答始終。互許其類。現證又以分明也。加之。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大品般若。述從初發心即坐道場。宗家何限歷劫一門。不許頓成之要路耶。
私云。成道時量。諸宗大諍也。今依宗家者。都無異義。凡無上菩提者。廣大深遠也。不虛感其果。不輒滿其因。位則歷四十二位。劫必送三無數劫。所修之行。所化之生。皆以無邊也。誰人剎那須臾之間。忽得成就。諸大乘經。併述其旨。四依論師。都無異說。就中解深密經瑜伽論等。決判性相。建立階位。他宗恣雖遣之於權門。補處真宗相承無暗。但提婆品說者。玄贊或云顯此經妙用利益無邊成道亦疾。或述經威速疾(云云)龍女道成。若任法力。須有速成。若尋機根。實無其義。龍女示現勸眾會。若尋機根。實無二體歟。無垢成道者。依玄贊意者。是十信菩薩人相作佛也。或一生補處菩薩示現為龍女。華嚴者十信最初發心。或初地證發心也。大品文其趣亦同。天台玄義引華嚴大品龍女事云。此諸大乘。悉明圓初發住位也(云云)。立即身成佛之家。猶非為究竟成道。何況於自宗哉。
重尋云天台立四教法相。彼名別義通也。華嚴立五教。唯識其始教大乘也。隨四教五教。菩薩根性。有劣有勝。何為一類可齊行位耶。必定不必定入印經說菩薩行。出羊乘。象乘。日月神通乘。如來乘四類行。今守羊乘象乘之遲鈍。疑日月如來之速疾。譬如小乘諸部之輕大乘。次諸論無異說者。龍樹菩提心論云。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如何可會。
起信論云。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逕三阿僧祇(云云)。
私云。此文會諸經超地頓成之說。遂顯實義。云無有云一切云皆逕。遮表二門。決判分明。諸宗皆依憑馬鳴龍樹。會釋此文。如何。又法華經上下。多有歷劫文。既稱純圓教。如何交權門乎。設本跡二門異者。不輕品者。本門已後說也。教主所化何其經無量阿僧祇劫耶。抑妙樂以不輕品四十億佛。證速疾義。其意如何。天台即身成佛者。傳教云。初住分真之位也(云云)。此義叶本書。而一生入妙覺之有無。彼宗學者有諍。尋而可決。又華嚴經善財知識者。聞圓經之後。多經曠劫。普賢機成道。不必三生歟。若以二門會之者。圓融門一念。即無量劫義。法相亦許。文理炳然也。而謂因位實三祇佛果始攝一剎那者。恐未尋中宗實義歟。一念多劫俱雖實義。修行階位性相所諍。不如三祇歟。菩提心論者。真言門意也。顯密二宗。自門他門。古來多兼學。未及立破歟。但依常義者。可有縱集二門。縱則可同華嚴經。奪亦彼論不龍樹真說(云云)。
經云。
玄贊上文云。三者顯此經妙用利益無邊成道亦疾。即是海會大眾龍女成道故此品來(云云)。
同七云。復有教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經下言。八生乃至一生當得菩提。亦有說言。三大劫修方登正覺。諸師於此眾議不同也○初地菩提發心便證。此證發心也。非如種性發心。與此經同人生乃至一生當得。或此經中據證發心。論解證得初地菩提故。其初發心即登正覺者。種性發心菩提因故。三大劫修得菩提者。無上菩提果滿菩提。大劫修故亦不相違。佛果廣非少因成。若更異想。深乖正道。故涅槃言。證佛難成。與速授記。說佛易成與遲授記(云云)。
同一云。佛果不可虛成。必由業行方得。行不孤記。必願資生。行願雖復自興。無緣不能獨會。雖逢緣以求重。非率爾而果成。要由持學。始能得果(云云)。
法華經速疾功能有無事
問。見今經。多說速疾成道。所謂法師品云須臾聞之速得究竟。今品說於須臾頃便成正覺(此文雖智積難詞。准前後實許此義。)方知。經力實有速疾成道。若會之為假說者。文殊何答智積之修行此經速得不之問。云有娑竭羅龍。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遂有現證唱南方成道哉。若經德異餘者。如文可信。何玄贊作二釋。拄會經文哉。
答。若談法功能。須速成佛。若尋人根機。實無此類。而他宗意。許即身成佛故。破彼會經文也。若又自宗末學。見祖師會釋。令無經勝能者。此亦不稱佛意。然者他宗於人有增益執。末學於法有損減謗。并存二門。是我宗實義也。
問。於經有速疾功力者。若有宗家釋哉。答。處處非一。玄贊釋今品來意。顯此經妙用利益無邊成道亦疾。經品廢立云。經威速疾(云云)義決以十勝讚今經。第十速得成成佛勝。如提婆及不輕品說(云云)。此其證也。
問。若爾修行此法之人。實速可成佛。隨病授藥。必應機故。何不許之。答。此經說釋尊本生并本事。昔發大心。久在因位。所經劫數無量無邊。若行此經者速疾成佛者。藥王妙音彌勒華德等。今何居因位。大通之五子。送三十塵點之劫威王之遺弟過無量無邊之僧祇。今經賢劫始唱正覺。是皆雖一乘功力。尚逕多劫地位故。不輕品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皆得阿耨菩提(云云)加之智積對文殊。疑龍女成佛。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然後得成菩提道。則三千世界捨身命處。無芥子隙。非他方佛。非過未尊。正指教主。詳出現證。不可會言餘經意。後不輕品。以多劫後成佛。為今經速疾力故。方知。此經功能雖殊勝。不廢長劫行云事。然者自宗所存者。以教主為其體。以此經為誠證。他宗設立四教五時。雖捨餘經。一乘圓教中違文難遁。依之天台文句云。南方緣熟。宜以八相成道。此豈權巧之力彼宗猶以龍女成道為八相化現。自宗會之有何過哉。但以法定機。一往雖然。依實論之。亦有二門。如定性二乘聞大乘法。法是雖成佛之道。機無正覺之期。其例非一。
問。談經功力者。可速成佛者。其意如何。答。須臾用之即得究竟。是其法力證也。玄贊會云當得究竟大菩提也者。是實論機前相也。重意云。若任法功力。雖頓速究竟。其機不堪故。實不然(云云)。
問。諸經皆有此功能哉。答。大乘功能。有通有別。若云通德。諸經皆同也。若論別德。未必齊等。諸經所說依之不同也。而正法華經。有速疾成道文。祕密神咒亦有此能。於餘法。多以無之。方知。一乘有勝餘法歟。問。若爾者。華嚴天台二宗。可勝法相。以二經為依憑故。答。誰言。華嚴經非我宗依憑。法界唯心為之中宗。六經中。華嚴為始。世親菩薩。回小入大。依聞華嚴十地品。無著授經。始令造釋。依之護法菩薩。答外人唯識所因難。如契經說。三界唯心者。最先引華嚴經也。然者彼經初發心時但成正覺之文。談唯識行者速疾成道也。又一乘妙法。天親造論。三祖製疏。若非自宗者。徒數鄰財哉。華嚴天台以屬自乘。後人忘源皆輕我宗。可悲(云云)。
問。以龍女成道。可攝今經現證利耶。兩方。若不攝者。改五障女身。唱無垢成道。實是今經勝事也。何非現證利。若由之爾者。贊主餘處列今經二十五現證利之中。不舉龍女成道。知。不取現證利云事。
會云。現證利中出二十五種。龍女成道不攝其數。故非現證利。靈山親聞佛說。現前即得利益名現證利。龍女者。於海中雖蒙文殊教化。不直聞釋尊說法。往他方雖唱速疾成道。非是靈山會上得益。只是妙經威力也。非現證利類。故玄贊云。雖龍女涌出。龍女成道。皆由法華。非靈山會益。略而不說。鏡水法師。成贊意云。當在會中聞於法華。現得益故。名現證利。雖龍宮涌出無量菩薩亦得道成。然皆文殊下方教化。亦得證利。不由靈山聞法得益(云云)。
尋云。略而不說者。實雖現證利。略而不舉之云歟。
今尋云。變成男子。具菩薩道者。於靈山會上聞法華。具菩薩行云歟若云爾者。可攝現證利。在今經會。現得此益故。若於無垢界具菩薩道者。既云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界。以知。先在靈山具菩薩行之後。往無垢界唱覺云事。
私云。變成男子者。靈山見佛後也。具菩薩道者。總指海中聞法以後也。後段舉之故者。將成佛時。因行滿不難知故。殊云菩薩行具足歟。詣靈山之後。住南方之前。佛全無說。聞何得益哉。但雖改色身。不內悟證。仍不名現證利歟。
玄贊一云。現證利者。復有多種。如提婆達多品。雖龍宮涌出現女成道皆由法華。非靈山會益。略而不說。鏡水抄云。言雖龍宮涌出等者。簡非益也。當在會中聞於法華。現得益故名現證利。雖龍宮涌出無量菩薩。亦得道成。然文殊下方教化。亦得現證利。不由靈山聞法得益故○此間現證利。更狹果記利。果記利尚自許當來始得果。此中現證利。如來亦說法未散席中間。聞法所得利益。是此門收也。散席已得利後也(云云)。
問。當品經文。龍女成道時。有聞法悟解得不退轉等四類益(云云)。爾者初二益者。為此土得益。將如何。兩方。若此界眾生得益者。既於無垢界唱成道。尤可有彼土得益。而後二益雖表娑婆世界。自餘二種。無娑婆言。知。他界益云事況以初二益猶屬此土者。寧出世成道之土全無得益之者耶。是以當玄贊中。彼界得益也。若依之彼土益者。大師餘處。以四類益。同為今經現證利。若非此界得益者。何為現證利哉。況此土眾生。見無垢界動地相。已得發心授記益。例又可有聞法悟解益耶。會云。玄寺上下各設別釋。經文難定故也。然而屬此土。猶順文相。若彼土益者。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之下。可案無量眾生聞法悟解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授道記文。中間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乃至)心大歡喜者。似隔越。是故悉遙敬禮與無量眾生聞法悟解者。文句相憐。又自得授道記返于敬禮者。娑婆菩薩聲聞。何敬無垢界初心耶。若悉遙敬禮。與無量眾生別段。上明此界眾敬禮。下出他方悟解。移他界闕表詞。無垢世界六反震動下。更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大眾敬禮之下。豈不表異界耶。但彼土益者。必然也。非希奇故略不舉之歟。
經云。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悟解。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授記(云云)。
玄贊云。經爾時娑婆至悉遙敬禮。贊曰。下時眾獲益有四。一喜悅。二得益。三無垢界動。四眾會信受。此初也。經無量眾生至得受道記。贊曰。彼土眾生得益也(云云)。
同一云。
攝釋一云。疏如提婆品至合四位益者。問。前二位為是此界。為彼方耶。若是彼方。何關此經現益之事。若此界者。經無明文。以何為准。又復疏主下釋彼文云。前二位彼土得益。一何鉾楯。答。准下上疏。疏有二意。一者四位總此界益。故判四位總名利今。二者。前二彼界之益。經文形勢有此難准。故為二釋(云云)。
鏡水抄四云。言唯有龍女等者。科疏為六段。此文獲益。彼此合四位益。若准經文。奄含進退不定。除卻彌勒佛下生來即定得。餘人定不得。疏主尚自不敢定斷○從無垢世界六反等。向後兩位益。決定是此方利。今中收前前兩位是此方。或彼方益則不定(云云。文廣可披見之)。
文安元年七月十三日書功訖
文安元年七月十四日一交了
春日社新造屋開示抄二十八帖之內也
不可有餘用矣
文安二年(乙丑)二月日
(朱書云)寬政七年二月初七以寫本一交了
玉手 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