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開示抄(開結)
輸入者 劉映霞
無量義經
1 輪王眾
2 大小輪王金銀等之外歟
3 忍善根益
4 不經僧祇
5 經文所說華嚴即華嚴經歟
6 我先道場等
普賢經
1 若見普賢
2 然後方得
3 寶樹高妙五千由旬
4 即見東方
5 但見寶地寶座
6 諸大菩薩以為眷屬
法華經開示抄(無量義經普賢經)
無量義經
問。今經會座可有輪王眾耶。進云。經文有。付之諸佛出世減劫之時。輪王出世增劫之時也。既出世劫時遙隔。何今經會座說有輪王眾耶。如何。
答。自界並出者。疑難可然。他三千界輪王眾可來。例彼觀法華時。如說他方萬億轉輪王來聞一乘。所謂經云。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心合黨。以敬心欲聞具足道。仍無失。
問。經文大轉輪王小轉輪王。爾者。金銀等四種輪王外歟。如何。兩方。若四種之內者。見經文。說大轉輪王小轉輪王金輪銀輪諸輪之王。四種輪王外見。依之披餘經說。以領大千界名大轉輪王。以領小千界名小轉輪王若依之爾者。智度論中。輪王不過金銀等四種判給。兩方如何。
會云。索怛覽帶意趣。阿毘達摩決性相。智論文。既分明也。仰可信之。但至經文者。見圓測疏釋。大小相待。四種相待。二廢立也。大轉輪王者金輪王也。小轉輪王者。餘三輪王也。故非四種之外。次金輪銀輪諸輪之王者。大小二轉輪王。別金銀等相待立也。故不可云別輪王但至大乘經說者。自本經論廢立異也。此一廢立也。以大千小千界王。假且稱輪王也。雖然。此非轉輪王也。
問。今經。得益可有忍善根益耶。兩方。若無者。既論煖頂世第一法益。何無忍善根益乎。依之惠日論中。引今經得益。四善根俱舉之。若依之爾者。見經文無說忍善根益乎。如何。
會云。見經文處處舉三善根。不說忍善根。依經文思之。今經會座。無忍善根益歟。集會得益。不可必調何必有忍善根益乎。例如彼涅槃經中。說會座得益。不舉忍善根益。但至惠日論者。或本不同也。即如經文但舉三善根。不列忍善根本有。若依此本者。疑難不可來。若依有忍法本。是乘語勢故。仍一義存分。如此無相違歟。
問。今經時。可有忍善根益耶。兩方。若有者。列三法四果益。舉一地乃至十地益。未見有忍善根益乎。若依之爾者。既說餘三善根益。有何別因不說忍善根益乎。淄洲大師。引今經文。列忍善根乎。加之今經疏。有四善根益見如何。
答。物略人意樂不同。故翻譯者。只舉三善根。略忍善根無過。付中忍位至三品不同。其位廣故。且略之歟。
問。今經如說修行人。可超無數大劫耶。答。宗家意。不許超無數大劫之義也。付之今經。名疾得菩提法門。何無超無數大劫乎。依之見經文。生死煩惱一時斷壞。昇於菩薩第七之地(云云)加之大師述般若修行得益。不經僧祇。經十六劫。便入初地(云云)今經何不爾乎。如何。
答。大果以難感必經三祇修行。如云大果難感。故經五位。依之瑜伽論。決定無轉無數大劫。但以今經名疾得菩提法門者。此經行者。久不流轉生死故也。次於經文者。或談經勝妙力歟。或別時意趣歟。或第六地菩薩。斷分段生死煩惱無久留。疾昇第七地云歟。次大師解釋者。談佛法勝妙力歟。實非云超僧祇劫。況云十六劫。時量不審。可尋之。
問。經文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云云)。爾者所言華嚴者。則華嚴經歟。答。爾也。付之。華嚴經。如來成道第二七日說。在鹿苑四諦教之前。而既云般若經後說。知。非彼經云事如何。
答。依說教前後。華嚴經雖四諦教前說。今依義類相從論之。是第三時中道教故。為般若經後說也。故淄州大師釋云。華嚴乃至說四諦前云何無量義經。判為第三時說。若云據義類說不據前後。深密亦爾。何獨不信(云云)故無相違。
問。經文我先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云云)說何事耶。
答。見經文始終。我先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云)。付之驚經文尋釋尊因行。六年苦行先。坐道樹下後也。如何。
答。依業不依文。定談也。隨義道可訓文。我先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失。
普賢經
問。經文若見普賢。及不見者。除卻罪數顯何事耶。答。見普賢色身。或不見人。俱除罪障云也。付之見普賢人。除罪障事可爾。不見人。如何除罪障乎。例如彼不念觀音者。不蒙利益。如何。
答。除滅罪障事。不限見佛一行。或讀誦大乘經。或唱諸佛名號等也。若爾者。雖不見普賢色身。修此等行。深重懺悔之類。除罪苦故。及不見者除卻罪數云也。
問。經文然後方得旋陀羅尼(云云)。顯何事耶。答。普賢行者。得旋陀羅尼云也。付之普賢行者。四善根菩薩旋陀羅尼第七地所得也如何。
答。於旋陀羅尼。若論實得者。第七地也。云分得通地前也。或於地前由修普賢持法力。遂至第七地得此功德云歟。
問。經文寶樹高妙五千由旬(云云)。顯何事耶。答。普賢行者所見佛土。寶樹高妙五千由旬也云。此文所顯也付之普賢行者。四善根菩薩所見。豈可及五千由旬。是以妙經寶塔品中。十方諸佛土。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如何。
答。先德釋此事作三釋。一隨所宜不同也。二彼約化佛土。此約報土。三彼為迴心而變淨土。此為直往以現淨土故不同也。雖有多釋。且可依第二釋意。普賢行者亦通入地菩薩。故說報土相也。尤可存此釋也。論文有所釋也。
問。經文即見東方一切無量世界(云云)。顯何事耶。答。普賢行見東方無量世界云也。付之普賢行者。四善根菩薩也。唯可見一大千界。何云無量世界耶。
答。誠自力所見之分齊者。可如所難。今見無量世界者。依普賢菩薩加被力也。故經云。普賢菩薩。神通力故。令持經者皆悉得見。
問。經文但見寶地寶座及與寶樹。不見諸佛(云云)說誰人事耶。答。普賢行者不見諸佛云事說也。付之尋普賢行者。位居四善根。德備六清淨。於大千界能化。何隔知見乎。況既見寶座寶樹。何不見諸佛乎如何。
答。諸佛不見事者。重修懺悔。令除罪障。後見佛也。故今經文。以佛方便不見事說也。經下文。懺悔見說。
問。經文百億無量諸大菩薩以為眷屬(云云)。顯何事耶。答。分身諸佛以無量菩薩為眷屬。此文意也。付之見法華經文。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何背彼文。以無量大菩薩為眷屬乎。
答。法華經時。無量分身來集。雖各將一大菩薩為侍者。分身無量故云無量菩薩也。一分身佛以無量菩薩。為眷屬來非云也。
(寫本云)春日社新造屋之本也
永祿二年六月十三日於室生寺夏坊書之
第六番結番滅罪生善(云云)執筆清胤一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