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五經玄樞卷第八
輸入者 劉映霞
金勝陀羅尼品第八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一近接前生。謂前品明依人生福資智。人由法成。今欲依法生福資智。故此品生。二從遠來者。前來諸品廣說菩提涅槃因果。廣門難修。今依總略而攝持之。三為時機宜。如善住等。
二釋名者。宜云。金是七寶中上。理趣同是勝相諸佛母。(諸師意同。莊云。梵音呬囉云金。跋底云勝。陀羅尼云總持。從喻立稱名為金勝。譬如真金寶中為勝。此陀羅尼亦復如是。行中為勝。諸佛母故。沼取。加云。義同於前三身品說。興云。梵云醯囉拏云金。跋地云勝。義同前故。)
三決疑者。問。八定之中依何起耶。答。興云。雖通諸定。從多而言在第四定。問。何故對善住說。答。言善住者。即萬善所住之義。欲標金勝是佛塵之德。依處故對說之。
爾時至金勝下。第二依法生福資智慧也。宜云。有三。初序法德。二正說呪。三教持法。依此大段示別釋之。初中有二。初標名。後嘆德。初也。有三。一舉能說之主。二出受教之機。三示總持之名。竝文處顯。時處及人義皆准前。
若有至羅尼下。第二歎德有二。初總嘆。後別釋。初也。此具三意。求人歎法及勸持也。
何以故下。第二別釋有二。一歎所持之法。二美能持之人初也。既是佛母。故知法勝持人亦貴。
是故下。歎人也。有五句。一具福德。二種廣因。三持淨戒。四離障礙。五決定定下悟無生也。
世尊至訶薩下。第二正說神呪有二。初歸三寶。後說呪體。初又二。一總標。如文。二南謨下別禮。宜云。本云南無。今曰南謨。法華疏云。是救我也(興云。敬禮之名也。總歸三寶欲簡三部邪故。別禮二十五佛者。蓋欲遠離二十五有故。禮十菩薩者。欲伏十魔故)呪體如文。
佛告佛母下。第三明持呪法又二。初總嘆德。後別教修。初中又三。一總標。二別示。三總結初也。准銀主疏。能生諸佛功德智慧。故名佛母(沼興同之)。
若有善下。別示勝利有三。一與出世利。二與世間利。三合持二利。初也。謂授記是。
善住下。第二與世利有十。謂衣食財寶聞聰慧安命福也。善位持下。第三合持二利。夫善友者乃至成佛(莊云。冰伽羅者。此云金色)。
善住至是法下。第二別教行法又三。如上。此總標也。
先應誦下。第二別教有十二句。一前方。二擇處。三作壇。四求時。五須淨。六辨供。七歸禮。八懺悔。九遍數。十觀行。十一食法。宜云。黑食即夜食。以為齋戒耳(興意同之。沼云。染令黑也)十二期日。文處可見。總持妙門廣如別抄。
能令此下。第三總結勸修有三。一願遂。二重修。三莫忘。如文應知。
顯空性品第九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近由前來讚嘆能乘之人。總持所乘之法。如是人法唯依空性而得成立。故梁等言。般若以導前功德之(祥即取之)真空即是諸法性故。今廣說之。二非但一經廣顯佛意唯為令解真空。真空即是究竟中道。故言我已餘甚深等。依此宜云。欲說非空非有中道實相故來。此品有八來意。具如彼也。三為利時機故。言為欲利益菩薩重明空性。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空有多種。義如常釋。今顯真空中道妙理。故立名也(諸師皆同。莊云。瞬若此云空。遍計所執。瞬若多此云空性。謂真如性。雙顯二性故言空性。沼興取之。然沼加云。空者無也。顯者明也。重者復也。前雖略明猶未能解。餘經雖廣亦未能知。今復顯之。故云重顯空性品。興云。梵云薩賴云顯。輸若跢云空性。順此方云顯空性)。
三決疑者。問。若顯中道。應言顯中道品。既言顯空。豈合宗耶。答。如文之類多起此迷。如大論云。有無二事皆寂滅故名畢竟空。故曉釋云。空者即是遮遣之辭遮人法遣有無故。具顯此義。故云空品。如瑜伽云。一切無我總名為空。廣百論云。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復空空遍遣執心令契諸法非空非有究竟真理。諸法真理實非空性。空為門故假說為空。乃至廣說(取此興云。所謂空者。即有無雙亡無所存之義。名相皆絕無所遣之名。故欲言其有有即非有。欲言其無無亦非無。不可以相知之。不可以名求之。如廣百云乃至諸法真理。即自相空為其性故名空性。空性空智空因空果皆在此。故曰顯空性品)如是等義。廣如掌珍心鏡抄。及教時記也。
爾時至空性下。明道三中。第二明智慧導功德。就品本三。今用轉勢。初經家略標說空意。次如來廣顯真空理。後大眾得解空奉持。即初長行。次頌。後有長行(莊沼同之)初也。有二。初結前。後為欲下生後。又二。先舉能解機。後令得下指所解法。甚深真實及第一義皆如上釋。
而說至思議下。第二廣顯真空有三十三頌。為三。初三頌餘說空之意。二當知此下十七頌正說空理。三我斷一切下十三頌明如來觀空得佛以成上義。初又有三。初一頌明今略說。二一頌釋略說之意。三一頌明此略說合眾生機。生起可見(祥曉沼興皆取此釋。但莊影之)初也。有二。初半頌明昔已廣辨。後半頌明今日略說。以昔說有無皆空。今但明有空。又昔明內外空。今但明內。又昔文多今文少。諸般若廣說已。宜聞之。此中發言不宜廣者。前已聞廣明。今不更廣耳。此非後廣。非眾生不堪故。何以知者。此中人既宜聞常住三身等。何應不聞大品。詳即述云。般若等經廣明有無內外等法悉空寂。故言廣說。今此經中但明有法與內法空。故名略說(沼興取之。沼云。餘深經者。深密楞伽般若等經廣說。此經略者。總略即為人法別。總即十人空。十八空中但明八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影顯餘故。具配如彼。莊引八教。顯揚般若寶積大品婆沙涅槃中邊深密。興云。經論說雖多。非此經所指。今指般若楞伽等顯空差別。廣如莊興)三藏諸師既同般若為此經宗真空之本。有執隱密。若本不了末豈了耶。既言三世佛母。有心應思。故知罪業。廣如經說。
於諸廣下。第二釋略說意有二。初半明不宜聞廣。後半明宜須略說詳云。廣略之意。若就理言。廣為利根。略為鈍根。若就教論。廣鈍略利。又莫問教與理。廣利略鈍。鈍根之徒無總持力少智慧故。今此中略。意在第三(興即影之。加云。法鏡不云乎。極略難解知。極廣令智退)言無智者。沼云。有四種人不解。一執我法人。二怖空之人。三懈怠不修。四疑惑不學。故十八空論云。明此十八空理。能除四種過失。一除戲論。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初有二。一除世間外道我執。二除出世行人法執。此二著有。不能悟解二空之理。次眾生聞人法空怖不修道此即著空。佛為說有事用。若修得道乃至三身。次除懈怠者。若定言淨不勞修道。若定不淨永無除滅。今明如如非淨不淨。但有惑時名為不淨。除惑已去名得清淨。故應修道方可解脫。後除疑者。既聞如如非有無。則心猶豫。為其分別。人法二我決定非有。人法二無理定非無。故除疑惑令得開悟。故知斷惑理證之要無不此者。故言重敷演令於空法得開悟。
大悲哀下。第三明此略說合眾生機有二。初半知機。後半說教(祥即取之)初中。初句明應。本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若廣說無利。略說有益。故言起大悲心)後句明感。本云異妙方便種種因緣(今此略說異昔廣說。功稱物機故言異妙。種種緣者。謂下所說種種事也。曉意依之)後中。本云今我演說此妙經典。如我所解知眾生意准前亦二。上半設教。下半稱機。今舉設教以兼稱機。故言眾等(沼云。明者解也)。
當知至不相知下。第二正說空有五。一明十二入空。二明十八界空。三明人空。四明四大。五明十二緣(祥云。初十二頌半明人空。後四頌半明法空。即十二支。莊即依之。曉興影本)。本開祥合。故不相違。初中有三。謂標釋結。初也。本云是身虛偽猶如空聚。祥云。結賊所止無有真主。故云空聚。即遠離我(曉即影云。謂內六處積集名身。假合無實故言虛偽。虛無主故如空聚。沼興取之)。
六賊下。釋也。本云六入村落。結賊所止。言六入者內外二六也。又涅槃第十二大論十三云。有人馳走至一空聚。有一善人方便語之。此聚雖空是賊所止處。乃至空聚是六情。賊是六塵。具如彼說(曉云。六塵能起煩惱諸結。能奪善根。故名結賊。莊興取之。然莊加云。境能生貪等賊。於因說果故名賊。然境非賊。如佛說是諸妙境非真欲真分別涅槃。准知。沼取本義。故云。然六根境皆能為緣損壞善品。故竝名賊。故云六塵等)。
各不相下。結也。本云一切自住。各不相知。謂即六入當分通識取塵。塵六復爾(曉云。六塵依內六入為所止處。色止眼根。乃至法止意根。故言一切自住。而彼六根不覺是賊。又此六塵不知空聚。故言各不相知。莊取初說。故云。六賊依止六根。六根與六賊本非相知。然由分別有貪等生。若知護六根門。貪等賊不生。猶如龜藏六。野干不得便)。又次下六情諸根。各各自住諸塵境界不行他緣。祥總顯云。一切諸根各住自性不能相知。各緣自境不能互緣。無有自在。此即遣我(曉興取之)此正意也先云六賊依止不相知。亦准之。此即本義。如此次述。
眼根至分別下。五頌第二明十八界。有二。一明根塵空。二明六識空。初也。又二。初一頌半明有當分用。六根當分生識取六塵。故知無我。後半明無更互用。六根不能互生六識。故知無我。此中竝是舉法拆人也(曉云。眼根謂一切種子賴耶之所執受。四大所造色為境界。緣色境識之所依止。淨色為體。色蘊所攝。無見有對。耳等亦爾。但差別者各行自境。意根有二。一共。共通小乘及五識故。二不共。唯在大乘不通五識故。乃至此經意根分別一切法者。亦得通故。取二種意根。末那亦緣一切法故。此義具如二障章說)此中應論意根正因。如起信疏。
識如幻下。第二明六識空有二。初二頌明無我。後一頌明無常。初中有三。初半法說。次半舉譬。後一頌合之。三中各二。初明託根。後明取塵。後中有二。初三句體。滅根中。後一句用。滅塵中。初又二。初二句舉譬後一句合之。藉此等者。本云其心在在常處諸根。謂念念常生而託之也。(祥總顯云。心識如幻自生自滅。馳騁分別六塵所害。又常依止六根及境。各在所伺在處則滅。不能至於異處。如鳥投在細網即死。)
此身至業轉。一頌第三明人空。有二。初一句明真空。後三句明假有初文。本云身空虛偽。不可長養。無有諍訟。亦無正主。四句為三。一明色空不可長。(祥云。雖有衣食。不可長養。)一句明心空。心空故無有諍訟。(亦無自我與他諍訟。)一句明人空。人空故無正主。(亦無自性為身正主。)今此身者即明色空。應有空字。頌迮故略。無知者心空。無作者人空。義即顯也。後文轉之隨今為二。初一句標。因緣有。後二句釋。中初句由煩惱為因緣故有。本云無有堅實。妄想故起。無堅實者。即今所云體不堅固。後句明由業為緣故有。本云業力機關。假為空聚。言空聚者。五陰妄想無人法也。(但從因緣妄想緣起。如機關木人也。)故今總言皆從虛等。
地水至病生下。第四七頌明四大空。有二。初五頌俗空。後二頌真空。初有二。初三頌明無我觀。後二頌明無常觀。初有三。初一句舉體過人。次三句舉用過人。後二頌舉性過人。又二。初一頌明性各不同。後一頌釋不同意。初中有三。初句明性分不同。次二句明方處有異。本云二上二下諸方亦二。諸方二者。上方亦有地水。下方亦風火。乃至八方亦爾。(曉顯意云。謂於十方皆有上下二法之大。非謂上方唯有上性。下方唯有下性也。)又釋。東南二方是陽地。則昇有風火。西北是陰地。則沈有地水。故云諸方亦二。(祥即取之。)今言遍於身者准之。後一句明空無別方也。於此下釋不同意。(莊云一一大中有一百一病。興云。一大若違便生一百一病。四大皆乖即起四百四病。故云眾病生。如智度論。莊又云。何故先死後病。謂通經者語便故爾。理合先病然後有死。)既釋先句。何故必滅。謂由眾病故後明之。未必言便。
心識依下。第二無常觀有二。初一頌明心過猶少。後一頌明四大過多。初中有二。初一句明無常駈逼。本云心識二性。躁動不停。依三宗釋。心是通知。識是別用。用與體皆無常。若窮宗義。識是本識。心是梨耶。後三句業行牽於本云隨業受報人天諸趣。隨所作業而墮三有。有二。上半入六道。下半墮三有。今轉為二。初一句造善惡業。後二句六道受報。(祥云。五種不淨。此明種子不淨。心是梨耶。識是七識。躁動起業煩惱不淨種子受六道身。故言種子不淨。曉有三說。一意識名心。心王義故。以勝受名故。識蘊名識當相得名故。二無色四蘊名識。三蘊名心。從主得名故識蘊名識。當相得名故。三即取祥義。故云。本識名心。集起義故。七識名識。是轉識故。本識分別亦是散動故。亦得言躁動不停。興云。七識名識非也。末那必無造業受報故。今心者本識。集起增故。識者六識。了別勝故。無有心所離識而得生者。故不說之。六識依身造善惡業。本識當於五道中受苦樂報故。)設許不造。今經總顯諸識無常。必應說之。況乎如說七轉識波浪起動藏識海。何須除耶。然正取心餘相從故。故云正言心乃隨業受生。
遭諸疾下。第二四大過多有四。一一句明無常敗壞。二一句明不淨流溢。三一句明體生諸蟲。四一句明棄之冢所。此中具苦無常不淨等觀。正言心乃隨業受生無常不住。而有形段散毀不淨流溢。若是四大則有此過。(祥云。初二句外相不淨。次一句體性不淨。後一句究竟不淨。莊沼總取。興即取之。莊云。顯不淨。梵音屍陀此云寒。般那云林。謂著屍處。更無煖可得。故立寒名。然今義譯。故受屍林。舊受死陀林。死陀西域之言。林別東方之稱。沼加云。不淨相。解脫道論有十想。一膖脹想。乃至十骨想。興加云。廣如智論。)
汝等當下。第二二頌明真觀。有三。初一句勸。次三句釋。後一頌結。初汝等者。本云善女當觀。有二義。一對樹神之女。二呵一切之女人與眾生。有大小乘釋。小乘明。身外六塵是法。身內六塵六識六根是眾生。識心為一。段用曰人。人持馭義通。眾生明異木石義別。正為有根塵識。故異木石曰眾生也。大乘明。塵根識成心。心與我是梨耶。識曰眾生即是法。次塵有二。一外六塵但是法。二內六塵亦曰法。亦曰眾生。梨耶執馭義曰人。亦以能執馭曰我故。小乘先除人後除法。大乘先除法後除人。若外道我。菩薩亦先除之。但此梨耶屬法。具如二無我義中釋也。
云何執下。第二釋有二。初一句眾生空後二句四大空。
彼諸大下。第三結也。體無生者。祥云。四大本不生故。
無明至無明下。第五三頌明十二緣空。有二。初一頌明無明空。後二頌明十一支空。(沼興取之。)初也又二。初半明體。後半明名。(莊興取之。)初中。一句真無。(莊取。廣依廣百釋之。)一句俗有。言眾緣者。本云妄想因緣。准之應知。後中亦二。一句明名字是無。此明無召體之功。本云無所有故假名無明。祥云。無明之體即是真如淨。何處別有無明體相。故以假名名為無明。猶如波浪離水無別也。故知今言失正慧者。迷失此本淨正慧體。故云無明。一句明隨俗說有強名為名也。
第十一支有三。初一頌合出名體。次半明用。後半明空。空又二。初一句真無。後一句俗有。本云不善思惟心行所造。(莊云。謂無明等由不如理分別生故。乃至此中應言由不如理分別生。生者生無明等。而言生分別者。謂文章便故耳。沼云。由不如理虛妄生思惟。倒分別非他所作。興云如唯識云如是十二。十因二果。定不同世。然依瑜伽更有一義。前三因在過去收。四果在現在收。三因亦現在。後二果在未來。乃至雖有此說義門多途。故不相違。具如彼辨。)莊合本文。故莫謗先。又准興知。涅槃五因七果為無用者非也。如下述之。
我斷至皆空下。十三頌第三明釋迦觀空得佛。准本有二。依今加後合以為三。初五頌學空智以導有。次三頌修有行以資空。後有五頌舉格理以成前。初有二。初三句觀空。後四頌一句得佛。初也。又三。初句除惑。次句得解。後句觀空。現劫計有次也。順次第先觀空次得智後斷惑。此中明釋迦修空。餘處竝是弟子也。諸煩惱者。本云諸見纏等。諸見肉也。纏皮也。等者心也。
求證菩下。第二得佛果有三。初一句得佛果。次二頌轉法輪。後有二頌化眾生。初也。(祥為自利利他二果。自中。先二句斷德。後二句智德。言我斷者。謂釋迦我佛。由觀空斷見纏等裂諸煩惱。汝等亦應欲斷煩惱宜修空觀。故名勸修。下之勸意類此可尋。曉莊及興即皆取之。)
我開甘下。第二轉法輪有兩釋。一初一頌明教下理。後一頌明理上教。二初是小乘。後是大乘。且依後釋。於文為便。開雨蠡等皆是教故。(此利他果。又二。謂轉法輪及化眾生。初中二釋。即取此義。檢上下知。)初中有二。初三句說三慧。後一句說般若。即食甘味也。初開甘露門者明聞慧。聞慧始藉一言教入理。譬如開門。有通人之用。如教能引人入理。二示甘露器者。入門見器。如思慧捨文見理。三既得等者。本云入甘露處處甘露室。此譬修慧。今總略顯。既聞慧中云大城故。初入城。次至室。後得食。初譬始得實法空位解。永不復退如城堅固。次得頂忍世法猶如處室。此中門譬教。器譬理。甘露室譬修慧也。後句。本云令諸眾生食甘露味。謂得真明般若。如食甘露。(祥云。初二句就能化人說。一法略說名開。委悉分別為示。甘露譬涅槃果。如人間食天甘露生死果。證涅槃亦爾。後二句就所化人說。聞慧未證名入城。思慧近證名處室。修慧證得名食味。同法花中開示悟入。初二如文。彼入此名八處。彼悟此句食味。三師皆依。但沼略取。曉莊興加云。依前四慧證涅槃果受用入味。故名為食。如涅槃云。一常。二恒。三安。四清涼。五不老。六不死。七無垢。八快樂也。)
我擊最下。第二大乘有二。初三句說三慧。本如次列螺鼓燈雨。准此釋之。蠡譬聞慧。外國吹螺玫號。譬十信至二地改凡夫惑受聖人號。(祥云。如世間人欲改年號必以吹蠡。如來亦爾。欲改小乘名字章句。必說大乘教法鼓。曉述意云。外國之法改年之時吹蠡為標。以喻毘尼改惡成戒之教。)二擊鼓者。天鼓鳴有四事。一有賊來天鼓自鳴。二賊去自鳴。三鳴時令天樂。四鳴時使天覺悟。今法鼓有二義。譬二地至七地思慧。嚴鼓誡兵使知進退。如從聞進思。(如世鼓聲近遠皆聞齊心破敵。大乘教法亦爾。令一切聞進入勝境破煩惱敵。故名擊鼓。曉云。鼓之為功令心齊一。喻修多羅令成心一境性之教也。)三燃類者。譬八地已上修慧照第一義之理明了。(如世燃燈照了萬法令一切見。佛亦如是。說大乘顯了諸法令得一切智。故名燃燈。曉云。燈之為德破闇照物。喻達摩藏發慧滅惑之教也。)後一句明般若潤澤。(如世間雨令五穀增長。佛教亦爾。令善根增長。依法花論如此解也。曉云。以喻雜藏通生三學之善根也。)
降伏至皆除下。第三利眾生有三。初一句降天魔。二一句興佛法。(明摧邪德。即降天魔也。曉云。通喻前四藏勝。能破四魔之高範也。興徵曉云。違法花論。故不存之。)聖人之一言含無量義。豈無此旨。故無違理。三一頌半利眾生。(明拔苦德。即化六道。)有二。初一頌所化之境。後半頌舉能化之法。初又二。一除果患。二滅因縛。言無依止者。本云無所依止也。竝皆除者。本云令離燋熱也。
由是至樂處下。三頌第二修萬行。本有初二。(祥即取之。)今加後一即以為三。初一頌難行能行。次一頌一句難捨能捨。後三句難得能得。所謂因圓果滿。初也。有四。一長時修。二恭敬修。三無休修。四無餘修。(祥云。如次配四句文。即是攝論中四修也。)法身安樂處者。如如最妙無虛妄也。
施他眼下。第二能捨。本二。今三。初半捨正報。次半捨依果。(初一句內施。次一句內外施。後二句明外施也。)竝明初度。戒行准上。後一句明遍修餘度。餘迦三十三阿僧祇劫行。一僧祇捨身。乃成佛故。言由是我於無量劫等。本云於無量劫遵修諸行。曉云。無量劫者。顯佛昔日修時長遠遵修行者。所修萬行皆順空理。故言順修。遵者順也。如起信言。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慢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離散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案云。此言法性即是空理。今此品說諸法空性。如來隨順修檀等行。以之故言導行諸行。乃至自舉所修。如是行者勤諸眾生效修行也。具釋如彼。
十地圓下。第三果滿。初句果滿。次句德號。後句難量。大意准前。故祥上云下之勸意類此可尋。依此沼云。故者所以。以我觀空修諸行滿故得稱一切智。故者亦由我觀空。餘如前解。上云問。觀此空有何利益。答。十八空論云。令諸眾生離五過失生五功德。言五失者。一除下劣心。若人不信實有佛性是應可得。是故不能發菩提心常守下劣。由信有性令其發心能除下劣。二除高慢心。若不能解佛性平等。謂我有性故能發心。他無佛性不能發心。故生高慢。若體此理無有彼此。高心即滅。此悟行性之理無有彼此。三除妄想執。若識生死妄想非真。則不見能罵所罵等。由不見能所能除妄想。唯見眾生緣有佛性功德圓滿。以是義故即生慈悲成大菩薩。四除我見。一切諸法本自性空。若有若無二皆平等。由作此解捨我見執。五除怖畏心。能令眾生信受甚深有相無相。何以故。若解佛性則能信受相無相法。是故不謗空不空義。五功德者。一除下劣心生正勤事。二除高慢心生恭敬心。三除虛妄想生慈悲行。四除我見心生般若觀。五除怖畏心樂受正法。配釋今文具如彼辨。即同天親佛性論也。問。今觀此釋。既入一乘。何執一分無性義耶。答。隨教起言。故不相違。
假使至空界下。五頌第三格量顯勝成前空有二行。有二。初三頌舉所量境。後二頌出能量智。初也。金剛般若三重格量初二同今。初舉一三千界。後舉多三千界。准彼知之。
假使下。第二出能量智又二。初多塵數尚知。後一念智難量也。
時諸下。品第三大段大眾信行。有三。初總舉機法。諸大眾者能解機。聞佛等者所解法。次有無量下別指機法。有三。一舉能解人。二述所解法。三顯欣厭事。後深心下結也。
依空滿願品第十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次前三章具顯福慧有空之理。今此第三合明福慧不定有無同法界理。(興云。若定有必不可修。若定無者亦不可修。都無所得爾乃可修菩提之行。寄幻化等之喻以示朝露等之行。故龍樹言。諸法不空即無罪福。諸法空故罪福可得。然即非空非有離邊行名菩提道。乃至廣說。)二宜云。已明法性空理。如說觀空證法性理將可成佛。故來此品。三為利時會。如光耀等。
二釋名者。名表三義。一依。二空。三滿願。初一是因。二是緣。三是果。依者通達不有有無。(通達義。無分別智通達於如如。)此顯最勝修行。空者攝一切法。(無人法二我故為空。)此明最勝境界。滿願者明二種自在。一淨土自在。於五濁世菩薩今成(此利他。)二智慧自在。不有不無之照。(此自利。)不住涅槃不著生死。不捨涅槃不攝生死。依此三義故立品名。(諸師皆潤。興云。梵云輸若云空。尼知也云願。富鬱那云滿。故存正云空依願滿。今從方名。)
三決疑者。問。興徵隨云。有說。如意備二自在。聞說此品入善慧地云滿願。即違餘經從人德立品之屬。如法花中藥王普賢品等。若如言者可言如意寶光品故。又品內說菩提中道之行。亦有二義。不可准言是如意德。非所說義故。今菩提行依證空之智以滿自他利益之願。故因名之。何釋通耶。答。誰障亦得從能問人云寶光品。即如法花彌勒品也。又義准之。法不孤弘。既依人問說中道行。准言何妨。但今止別從通名之。問。前何異耶。答。此品與前大有八異。一此品明五陰空。空品具明五科。空品明真諦。此品明第一義空。(隋云。前明二諦。今明一諦。)空品但明有不有。此品明無亦不無。又前但空攝有。此品有亦攝空。前正明學空。今明由學願滿。(莊即取之。)前如來為說。今菩薩修行。前明智慧導功德。此明功德智慧不有不無。云依空滿願。欲示解生見理。見理令願滿。又滿願由智應言依智。但今明依見通達如如。智用通達也。(隋云。但今明依空生智故。)成實論云。依智者即是依空也。問。興引引義成五對云。一二諦一諦對。二宣說修行對。三法空說空對。四行因成果對。五存智遣智對。此恐不然。空既備二諦。證空所成必非一諦故。(此難初對。)如來所說即菩薩修行。菩薩修行即佛所說故。法若不有說如何有。言說亦法故。既許修學必不可言如來為說故。若存智者空必有餘故如其次第彼說五對還不得成故。空品廣成滅障品之意。此品別述最淨地品之旨。於理為勝。答。未足共論。然為幼朦總略釋之。一一章中明義既盡。然各各意傍正互存。且如空品。二諦即是一諦。故云令解真第一義故明空性。如是乃至壽量盡顯中道。若爾何勞待說餘品。但夫引接之巧無方。絇練之術非一。乘時葉機先名真空後稱平等。故亦先云二諦今為一諦。此是無礙之辯也。何唯守指忘月耶。准之後四莫不水解。別釋可知況更翻教三藏之說。唯仰信耳。子異所成今且正之。夫釋義者必依文也。三藏言合結者。經云依於法界行平等行。乃至故知五陰非有非無。述二品意出何文處。聖人一言含無邊義。以兼言者應言通成。何但成彼空品無文。若滅障中眾生聞勸滅罪求樂。還起有執。仍更說空。故成彼者常命三身蓮花金勝。總是有行。何非皆成。若滿願中菩提之文同淨地者。彼依地說。今即依空。行平等行何執別述。若此平等成彼旨者。故唯應依翻教三藏合結福慧不有不無。勿師心也。
爾時至踊躍下。第三一品明福慧平等。品文有五。一菩薩請問。二如來解釋。三菩薩修行。四佛言如是下如來讚述。五爾時大梵下諸天守護。生起可見。初又二。一出請人。二明請事。人又二。一標名字。二歎形儀。初中本有三。今加後一為四。一請時。二請主。三請處。四請因。具此四義法可信也。爾時有時節也。此品明義。心與空異時也。亦是菩薩自利利他之時。聞法之後為梵王說。是利他時。自聞願滿是自利時。(隨此加初說空品竟時以為三義。)如意下明請人。名有四義。一自利利他令心滿足。故云如意。二自攝善功德可愛如寶。三自不為煩惱污故云光。四能除他煩惱故云耀也。(曉莊沼興皆潤節之。)天女者。本云善女天。作女形有五義。一於因中不生倒心。二於果無疑心。此二種自利。三於眾生中生慈悲 一種為利他。四願樂菩提通自他。言女人者。一為他下心眾生令其忿慨修道。二息他生輕劣心言女人無堪。三欲破外道明女人不得作男。男不得作女四欲明依法不依人。五示理平等。修者皆得。故菩薩示為形也。(曉興即取。莊取初三。沼總初二。故生長他善故曰女。)隋加云。又女身有五不為即述法花五障。又度女人出家有五過失。一損五百年正法。二若不度女人。諸天恭敬出家人如事火法。三若不度女。世人皆以髮布地令比丘踐上而過。四不度女。世間當作一切食領四道頭供我弟子。五若不度女世間當作種種四事供養眾僧也。天者略也。若准大論。自在清淨名之為天。推此女位是八地頂。聞此品入九地。下明轉女身為梵天形。八地菩薩託二禪生也。八地自行滿。九地方學化他。又明。此女為梵說法。即是四辯成就。令五濁眾生皆作金色三十二相。即六通成就。此二在九地中。又明。為梵說無生忍。是八地也。(諸師皆取。沼又加云。或六地准前得第六地相能令界淨。現七寶花地遍世界故。)高行顯然。何更下之。不可加也。問。此女應身。何天報耶。答。四天王示其卑。而作天女者。示其心有自然如如之解也。於大下處所也。表三義。一明師是可尊勝人。以大眾中說。大眾信受故。二示法必可信。三顯此天聞勝。既眾中聞故。聞說下明請因。既聞妙法不能自坐。感起問意。(沼云。身悅曰歡。心悅名喜。踊躍者跣足跳也。)本此略也。
從座至之法下。第二歎形儀有五。一座起者除不尊重正師。二偏袒除不尊重正法。此即除不信受如漏器。三右膝除邪行如不淨器。四合掌除不聽聞。即如覆器。五百佛下明法有主審可信也。(隋云。佛有三義。一一切智。二有慈悲。三平等。有此三堪為師。)又上四事為四應證。一正行應證。斷放逸故。從座起不放逸故。未來應得正行。二清淨應證。除不羞慚故偏袒右肩。三道果應證。除顛倒故右膝著地。四利他應證。除散亂故合掌恭敬。具如三身也。就第五中令有總請。本即略之。
而說至聽許下。第二出請事有三。初一行申己欲問。次一行如來許答。後一行正出請事。初也。上半申欲問下半請聽許。照世界者有三義。一身光照世智光照界。界是法界。世是俗世。二如來法光有二種。一說俗曰世。二說真曰界。三眾生有二。一惡道。二善道。一說世。謂施戒定三法除三苦。施除貧窮苦。戒除惡道苦。定除人天苦。說此三法故曰世。世是惡道。二說界。為度善道即說三乘皆得法界也。(曉莊沼興但取初身光照義耳。)兩足尊者有五義。一如來於人天兩足最為勝尊。二兩足是二乘。如來具說大小二乘。故云最勝。三如來為生死解脫二處作依。故曰兩足。能作二依即是最勝。四福智二種。聲聞但慧無福。故名一足。菩薩具二。故云二足。五照世化身。照界應身。兩足法身。法身有應化二足。故云最勝。隋云。照世界有二義。一略釋。即舉此第五義。二廣釋。即前身光等三義。(諸師皆取初義釋兩足也。興釋最勝無別自說。取曉云世即界無別義。又體既同。而別世界為化應者。可謂大過。)當知先示俗世真界即是別也。若言世必界者。辨中邊等云界即因義。世亦因歟。又此歎佛遍照之德既照三種。有情及器并真法界。如意妙辯豈但美照俗德。可謂此知與不知也。
正行法者問佛正行。正行菩薩道。正法菩薩果也。(沼意顯之。)正行有二。不了行即有相行。慈悲。二了行無相行。智慧。今問了行。二成就佛法是菩薩正行。成就眾生是菩薩正法。三自利是正行。利他是正法。四此正法智皆是菩薩正行。故言正行法也。(興云。初義即違如來唯廣答行義故。又第二義無典語故。今正行法者。即雙標正行正行法之略言故。正行即平等行。離於二邊不住道故。正行法者即菩提法。正行必有軌即可觀故。唯答行者。意謂。唯問因故。唯答行義。何引果耶。)若爾何自下云。菩提法者即正行所得之果。乃至三身四德無上之果。前後相害。後徵非也。如大論云。菩薩得無生忍已後更無餘事。唯有二事。謂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此二豈離平等行耶。縱令無典亦違何理。若無的文。了上總請云修行之法者即智悲因行。亦有何文。人體多欣。蓋為求名。良雖盡暇不可非釋。正法有九種。一菩薩行生死。譬如病人服苦澁藥不為其味但為除病。菩薩欲化眾生故住生死。非著生死。二菩薩行於眾生。譬如藥師在病眾中雖為病人呵打不以為惡。但欲治病令差。菩薩亦爾。雖為眾生所苦不以為惡。此譬怨家等人作心欲苦菩薩者。三菩薩行於五塵中。不大貪欲五塵。如估客於財物中恐損失故不大用之。四菩薩於自身修行。譬如主人使大力奴隨意使役不畏疲極。菩薩亦爾。於自身修種種行不自惜身。五於三業修行。譬如洗衣人取淨乃罷。菩薩亦爾。三業未淨故修行不罷。六慈悲不困苦他修行。譬如養兒兒不淨以污父母父母不生嗔惡。菩薩亦爾。於眾生中有觸惱不以為恨。此就無智眾生。不作惡心而惱菩薩。七於善中修行。譬如鑽火未得不息。菩薩亦爾。於善中修行未滿不止。八於定中修行。譬如出責者於取責人日望利。菩薩亦爾。日日不得空過恒生法利。九於慧中修行。譬如幻中行不可定說有無。菩薩亦爾。於智慧中不定生有無心也。前七化他。後二自利。此即菩薩正法也。唯願慈聽許者。本垂代慈。三意。一垂者與我立義。聽者受我難問。許為我解釋。此三生起可見。又佛說法有三義。一立義。二引證。三譬說。為眾生有三。一無智。二疑惑。三顛倒。立義除無智。引證除疑心。譬說除顛倒。垂除無智即聞慧生智。聽除疑心即思慧。許除顛倒解即修慧也。(曉云。垂者敬上之辭。興即取本。)
佛言至分別說。第二許可有三。一上半與其立義。二一句聽其作問。三一句許為其釋。即酬上三也。初與立義者。示佛有慈悲。慈悲念眾生無解。今與其生解。就聽問有二義。一示佛有一切智即無方能答。二成昔願。昔願為一切除疑。就許有三義。一為報正法恩。我依正法得無畏處。今須說法。二為護正法令久住世故許說法。三為除邪法須說正法。隨意問者有三。一為欲信說法人故問。二為我不知故問。三為生他解問。此必為後兩也。第二問中自有三義。一為受持。二為修行。三為他解說。初一為凡夫。二為聲聞。三為菩薩。又隨意問有三。一問俗。二問真。三問如如。又一為自問。二為他問。隨二意問也。三吾當分別者。隨上諸問一一為分別說也。又合論前兩偈有五義。一佛是能度。二女天是所度。三疑心應度。四隨意問度方便。五當分別正度也。
是時至自他故。第三正問為四。一句問離四人。一句問修四道。一句問除四障。一句問得四德。四人者。二凡二聖。今問菩薩。(隋加云。出離四人之上為菩薩也。興云。若有眾生無菩薩種。必不能修大菩提道。故云諸菩薩。)設雖有性。隨緣不定。正取發心求大乘行。非謂有性。故如本也。上一句通貫下三句也。行菩提行者道也。有四。一願樂大乘。二修行空解。三修破空定。四修大慈悲。(即四十心。)離生死涅槃明四障。一闡提貪生死障。二身見計我人障。三聲聞畏生死不為他障。四緣覺不利他障。前二就生死。後二就涅槃。捨生死二障得淨我二德。捨涅槃二障得樂常二德。(淨我由自利有之。常樂由利他有之。故云利益自他。故已捨小乘不畏生死。捨中乘心利他。菩薩以慈悲不著涅槃不捨生死。以智慧不住生死不捨涅槃。)又菩提正行真實解。離生死等是除滅障。利益是自他證果。初見地。次一修地。後一究竟地。(曉莊及興取隨述意。沼有三釋。初同三師。後即取本。興徵後云。即違如意問菩提正行之義。以究竟地是已成德故。若利自他非菩薩道者。不應佛地有此用故。意謂。佛地德已成者。更不須問。今問因行。又二利者菩薩亦行。何但佛地。)初即同上。後不足言。誰云非通。今據勝說。二利圓滿唯佛故。
佛告至平等行下。品第二佛答有三。一標二牒。三釋。初也。有三。一句明法界之境。二明菩提之行。三一句明平等之因。言依者通達義。(隋云。通達法界。)法界者。法是自性不破壞義。(法界有三義。一即此是也。如如真實法故。二法是聖道。三是生死五陰。)界者性義因義。因者種義。種者本義。為生死解脫二處本。(生死涅槃聖道三處之。本。莊沼即之。故云。言法界者謂真勝義。為一切法真實性故。界是性義因義。如辨中邊。沼云。辨中邊云。乃至因義。問。攝論唯議等。第八為一切法因。何故中邊說真如理為諸法因。答。約流轉還滅依。說第八為因。持彼種故。若約迷悟依。說真如性故。勝鬘寶性中為依持建立等此增上緣因。非親因緣。今此云依是所緣因。於是境聲。)若非親者。佛無大悲。既聞真空即問修方。何故無慈答疎因耶。又有慳貪。故法華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今即准之。又法是俗。界是真。真有法家之界。又但真空有二。一無有空。二無有自性空。初人法二無我所有。後此二空是無所有。無所有亦無自性。故言無有自性空。初明非有。後明非無非無有曰法界也。若無法界則無涅槃。故言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也。菩提法是慧。平等行是福。福德見初地遍滿等十如如相。智慧見法如如何體。出離四謗。此二種皆依法界而有之。(興徵曉說。又徵本云。夫平等者。遠離生死涅槃之義。若離三乘樂涅槃心故利他者。既離凡夫染生死見。必不可言非自利故。菩提法即智。平等行即福。定重言失。)先說能通。偏執還失。見疏可知。後重者是何語耶。夫一乘義於一切法不守自性。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福非自福是智之福。智亦例之。故福即智。智即是福。今三藏意略示方隅。何以封心量無礙宗。若未知者應學初章及四種釋。亦應言依於法界修平等行。又菩提法成就自利。平等行成就化他。(隋加云。菩提本有之理曰行。平等是始學之法曰修。)又菩薩二行。一見行。二修行。菩提法是見行。從發心至初地。修平等即從二地至金剛。此見修二行依法界故曰成就也。
云何至平等行。第二佛更自牒作問有三義。一若弟子更問。必須恭敬等事空失時節。二大眾攝心。定若更起。亂動大眾。(興取此二。合為自。)三如來體重。人問為難多不成就。故自作問也。
謂於至可說下第三解釋。但明五陰法界者。一切虛妄解脫及生死。悉是五陰所攝也。就文有二。一釋法界義。二善女欲求阿耨下釋菩提行義。(隋加云。修平等行不別釋也。有二義。一菩提法即是平等行。二解菩提法平等行自成。興取初義。)初又二。一略標法界體無增減。二善女云何下廣明用非因果。初又三。一標。二釋。三結。(曉即取之。)初也。有三句。初句明五陰能現法界。次句明五陰不定即法界非自現。後句明五陰不定異法界非現他。謂於等者。本云善女天王陰能令現法界。(沼云。謂於者指斥標舉發端之義。即於五蘊能現法界。又是境聲。緣勝義諦行菩提法。即取莊說。)准本顯也。何必假勞。五陰從法界出。若無五陰即無法界。既有五陰知有法界。是故五陰能現法界。(隋加云。又五陰即是法界。故言五陰能現法界。曉云。五陰是事。法界是理。理不離事。事能現理。故言五陰能現法界。)又五陰妄想不有。不有即法界。既有五陰即有法界。故五陰能現法界。(興取此二義。)又五陰非斷常。斷常即法界故。能現法界。又五陰若不能現法界。一切聖人但著俗不通真。以聖人見五陰虛妄即能見真故。言五陰能現法界也。次句明非自顯。顯有二義。一自顯。二顯他。顯他者如煙表火。顯自者如熱是火。今五陰顯法界。法界若異五陰。即是現他義。聖人見真即不通俗。故言非陰亦不可說。二非自顯者。若法界即是五陰。一切凡夫見五陰即見法界。凡是聖故。云法界是五陰亦不可說。(曉云。然能現義略有三種。即上自他二現加現非自非他。謂如瓶瓫現微塵性等。以為第三。今此中現在第三門。陰與法非一異故。莊云。法界即五蘊者。謂色等法不離法界故。此顯雖說色即是空。受想行議亦爾。雖是空性不壞假名。如經空即色。又云。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不動真際建立諸法相。又中論云。因緣生法我說即空。乃至第一義五蘊下可說。色即空故。非五蘊不可說。空即蘊故。沼云。色即空者。空性即如故。深密等於第二時乃至轉正輪等。)法界即蘊。空即色故。此則圓旨莫不在此。沼為深密等第二者。此及前空亦應爾耶。又陰與法界若一。即無解脫。五陰不淨。法界亦不淨。此謗淨品。陰與法界若異。生死不成。本由法界有生死。生死異法界者。法界外復無生死。此謗不淨品。又五陰是妄想所攝。法界非妄。故言不一。既言妄想即是真。明人法二無所有。二無所有即是法界。故言不異。(沼云。然約不一異釋。順中邊十八空論。依此經文即通二解。然依重詰為通釋文。即不一異為勝。前徵。後結。依影顯說。即通說勝。)
何以至是常見。第二釋有二句。初若捨五陰即捨法界。即不得法身。故云斷見。後五陰既是無所有。若離五陰有法界。法界便是有。即是常見。又五陰若是法界。五陰無常。法界亦然。即為斷見。若五陰定異法界。五陰無常。法界是常。即墮常見也。(興即取之。)
離於至無相下。第三結也。有二。一別結。二總結。初也。有六句以為二。初二句就境結。後四句就智結。初二者。一離二相。本云離二邊。非有無二不著二邊非斷常。(眾師釋不離此。)又離四謗四邊言離二相者。離增減二邊。不著二相者。不著相違戲論二謗邊。明離四謗是名法界也。又離者離一異二邊。不著者不著淨不淨二邊。不淨生死。淨是涅槃。法界非生死非涅槃也。後就智者。有三位人。一不可見過。凡夫本來不見法界如生盲人。故云不可見。二二乘未見法界。如初生小兒未見日輪。故云過所見。三無名相者。法界非始行菩薩境界。行淺猶著名見相。未見如如無相無名。(興取此也。)又初二句顯無我空。無名者顯無願空。無相者顯無相空。一除皮。二除肉。三除心。(隋云。無相者無十相。如下述之。)又初二句邊煩惱。無名者過業。無相者過果報。又不見是肉惑。即五見。過所見是貪嗔等。即皮也。無名相過心。
是則下。第二總結也。
善女天至所生故下。第二廣釋五陰現法界用非因果。相生是用也。文有三。一法。二譬。三合。初也。有三。一標。二遣。三釋。一云何能現。現五用也。
二如是下。遣。不從因緣生者。煩惱是因。業是緣。五陰是果。果不從上二生也。若未見五陰空即未捨我見。未見我見即業果不盡。以我見為因業為緣五陰為果。若見空者因緣皆虛妄。不能生果。果亦虛妄不從因緣生。因果皆不成就也。(曉云。此就四雙八不廣破二邊諸執。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此中大意就於五陰破此諸邊。則顯法界離邊道理。乃至不從因緣生者。通破三宗所執緣生。謂外道小乘及學大乘有所得者。彼皆執有。因緣生故具如彼也。諸師皆取。宜云。即是八不義。莊云。此中有四對八不。一不生等。沼云。意就法界離於八不。故依五蘊能現法界。初舉不生明。後例餘七。興云。別將八不廣破諸執。具如各也。)中邊亦同。故云。所知空性其相云何。頌曰。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具如莊述。故知八不究竟說也。然沼離八不者為謬。若離八不即墮八計。亦須審耳。
三何以下。釋。生義不出因果。果有二。一已生。二未生。能生不出四。一自生。二他生。三自他生。四無因生。若未生自生者。自體未有。云何能自生。因不成就。若已生自生者。不勞更自生。果不成就。若自未生他生者。未生是未有。未有無自待他。他亦非是有。有何他生自。因不成就。若果已生。生竟何用他生。果不成就也。次雙破自他生。亦如前。四破無因生者。若無因緣。無物論誰能生。若有物從無因緣生者。此無因緣能作因緣。即是有因緣。是故不得名無因生。又若未有無因不能生。若已有不勞無因生。又若無因令有生。今何不無因令無生。今此釋中有三。初牒上因果兩章門。二釋。三非是因下結。初又二。一若從等者。牒上四因緣義二為已生下。牒上已未二生義也。
若已生下。第二釋有二。一釋已生。二釋未生。不別釋四因緣也。初本有二。一何用因緣者。本云何因緣生。明因不成就不用因故。二不從因生。明果不成就。果已有故更何生也。今略舉初兼收後。此明三過。一顯因無用。二顯無窮生。三顯因果時節無復前後。能所竝有故。(隨云。依上離意。思之可見。)後文明三過。一因果不成就。若未生是無。無不可生。因不成就。若果未生。即是未有。未有有而生果。何不生非果。非果亦未有故。果不成就。(莊云。已生生者。已先有體。不名為生。以本有故如虛空等。廣百第五云。本無今有名生。本有今無名滅。生之與滅二分合成。如舍如林。豈名真實。乃至未生生者。未生之法定不應生。許未生故。如角等。沼引十二門云。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等頌。并先有則不生。先無亦不生。有無亦不生。誰當有生者頌。及各釋文釋初句。又引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自性生。并若因中無果而果生等廣釋後句。興云。果體已有。生義不成。何用因緣。如廣百云。若於因中先定有果。果即如因。應不更生。未生生者。無如兔角不可得生。乃至如廣百云。若因中先定無果。即如非果應不可生。多取曉義。)二處所不成就。處即三世世也。言不有者。後際已無故言不有。前際寂靜故云無名。中際非有故云無相。三境界不成就。言非校量等者。本云非算數譬喻之所能知。數有二種。一聚數。如百千萬等數。二單數。如從一二乃至十等。之所能及者。及字。本代知也。所是境能是心。能知有二。一比知。二證知。此二不能知也。所知有二種。一同相。即比境。二別相。即證境。言非譬喻者非比知境。非算數者非證知境也。知沼云非校量等者無比量能立令生者。是疎本。然曉莊興立量述者。依廣百釋。故不例也。
非是下。第三結。梁牒云是故非下也。(隋云。非因緣。因緣無也。所生者果無。少一非字也。曉云。未生諸法等者。體無所有故不有。非名所詮故言無名。非相所表故言無相。無別相故非數所知。無同相故曰非譬能知。如兔角等無故。不生故。非因緣之所生也。如中觀論顯此意云。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緣。先有何用緣。乃至廣說。廣百論言。若執果先有。造宅舍嚴具。柱等則唐捐。果先無亦爾。長行釋云。因果道理最為微細。非定一異。非先有無。若執一異先有先無。皆失正理。具如彼述。莊引廣百第四云。如說已滅未生無體等文并頌釋也。沼引十二門云。若不生不法生。一切不生法皆應生等。又兔馬等角不生而生等文釋之。乃至廣百第四等皆悉有破。恐煩不引。)
善女天至是鼓聲下。第二譬說。顯上無有能所生義。聲有三種。一水聲。二樹木等聲。三眾生。今偏舉鼓聲者。欲顯人法二空。人工況人空。木皮等況法空。就文有二。一聲譬五陰自性空。二若不可生下。明四種真實空。初中有三。一正明空。二釋空意。三是則不生雙結。初又二。一就四法明自性空。二就三世明自性空。初也。鼓是因緣。故曰鼓聲。桴是增上緣。高下奢役由之故。人工是次第緣。先打後出聲故。(興即取之。)故出聲者。此聲若已有。不須依此法生。若未有者。誰依四生故依若義。明不有不無也。如是鼓聲。本云是鼓聲空。是鼓聲故所以空也。(隋云。鼓不真實。聲云何有耶。)
過去至亦空。第二就三世。既自性不有不無。不在三世。故言三世亦空。三世既自然。世中聲豈有耶。又欲明因果自性不成就義有三句。若因前生果後有者。則因不成因。若因未生果是因者。非因亦未果。亦應因與非因不異。故因不成就。二若果前生因後有。此因無用。果已生故。三若因果時俱生俱滅。同無因力故。亦不成就。言過去亦空者即果前因後。未來空者即果後因前。現亦空者即因果一時也。(曉取意釋。廣引廣百。莊一依之。亦引廣百第四第九。并曉上引中論文釋。興義依之。)
何以至三世生。第二釋有二。一釋四法自性空。又何以故貫上二處也。二不於下。釋三世中自性空。(沼引中論諸法不自生等頌釋之。)
是則下。第三雙結。二處無自性故不生也。
若不可至不異。第二明四種真實空。亦曰四如如。一相真實。二事真實。三住真實。四攝真實。相者即生滅也。法界不生不滅故云相真實。事者三世去來也。法界無去來故云事真實。住者即諸法斷常。法界無斷無常故云真實。(隋加云。往中道中也。)攝者即為無為諸行。同如如一味攝之。凡夫見俗不通真。聖人即通俗。俗與真無異故。同為法界故。言不可生滅即相真實。無來去者即事真實。不斷常者即住真實。不一異者即攝真實。但二乘執生死斷。涅槃常。凡夫計生死常。涅槃斷。文言若來常。若去即為也。若非常等俗。斷則異真。常即不異真。不斷不常故無一無二。又凡夫但見一俗。二乘見真俗二。菩薩通達俗如如與真如不一不異故。如如攝真攝俗故謂攝真實。又從如如生二種。一生死。二解脫。違逆故生死。隨順故解脫。生死有二種。一形貌虛妄。即五陰六道苦果故言不生不滅。二邪行虛妄。是集因故言不去不來。解脫有二。一正行清淨是道。即言不斷不常。二真實清淨是滅。文言不一不異。此四次第相生。以無相故不生。不生故不滅。不滅故不去。不去故不來。不來故不常。不常故不斷。不斷故不一。(隋云。不與如如定一。)不一故不異。(不與如如定二。莊依廣百廣釋八不。具如彼。)
何以至不一下。第三合譬有三。初明非定一。次明非定異。後雙明非有非無。初是凡夫見一。次是二乘見二。後菩薩及佛見不一不二也。(依此隋云。若不可生下第三合。即有二。一明四種理。二何以下明三種智。初四理者即前四真實。後三智者。即令三見也。)初也。有三。一標。二釋。三結。一何故者。何以故不一不二耶。二若一下釋。若如是者。本云若爾者。凡夫見法界與五陰定一。一則凡夫見俗即是見真。凡是聖也。無上安樂者道內。有餘未淨。法界涅槃者道後。清淨法界無餘也。(沼即取之。)既不如是者。義不可然也。三故知下結也。
若言異至三菩提下。第二文也。有三。初明若如二乘見俗異真。諸佛行俗不即通真。便執著也。二未得下明有煩惱。三即不證下明不得菩提也。(沼影取之。)
何以至不異上。第三明諸佛菩薩不見一二。有三。初略明。諸佛菩薩不見一二。二故知下廣釋。三是故下結。初何故者。何以故凡夫見一二乘見二菩薩為過耶。一切聖者。諸佛菩薩也。行非行者。本云於行非行法中。行者凡夫見一。非行者二乘見二也。同真性者。本云同智慧行。菩薩及佛見俗同如如。見真亦同如如。同以一智行二境也。是故不異者。是佛一智行故。知真俗不一二之異也。(興云。即違二諦差別之義。智行既同境不應異。境若無異即無二諦故。今行者即五蘊。非行者即真地界。故諸佛菩薩證真法界時。亦達世俗同真如理。故無執著。能斷二障便得菩提。故不知也。)既取曉說還墮闇中。猶服甘露還成毒藥。故彼疏云。行法者五陰。非行法者法界。同智行者。謂於彼法同無分別之智慧行。而諸聖人實斷煩惱而得菩薩提。則其行相不成執著。沼亦取之。子由未學無礙之義。屢起此迷。如說一切世諦。若於如來即第一義。是即境智宛然。真俗雙照。不同執情。
故知至緣生下。第二廣釋有四。初明非二因所生。顯本今轉勢相對悉之。謂明非生因生。如集生苦。非了因了。如道了滅。法界非有故異苦。不為生因得。非無故異滅。非了因得。言非有者非如苦有。言非無者非如滅無也。不從因緣生者。不從生因如苦。不從了因了如滅。滅以道為緣。苦以集為因也。(隋云。問。如如為道顯之。云何言異滅。答。約虛妄言道。除就如如理無。小乘不爾。沼云。八不或約真如。或約遍計。非依他起。設依依他說其八不。亦約計說。興云。有二義。一唯初後性。依他性必有生滅故。如瑜伽論。二皆通三性。無自然生義無異故。如對法云。於遍計相無自性故。於依他起生無自性故。於圓成勝無性故。乃至雖有此義。而此文唯據初二性以說五蘊不生滅故。具如彼也。)既有三諦之八不乎。何但約二。
非無至餘境故。第二明佛能至得也。非無因緣生者。本云非不有五陰。此今前云非無之義。本今相代。意即無違。言非無者決非無此理也。是聖等者是如如智見也。聖境有五。一無語言。乃至五一味。如三身中解。此五是聖境界。五陰不出五如如故。(興即取之。)
亦非至所能及。第三明非二乘境。微細非聞慧麁故。真實非思慧境。思慧境是雙名也。甚深非修慧境。修思淺未能見如如甚深理。故云非及。即二乘三慧所不及也。(隋迦云。二乘但見四諦及人空耳。智慧麁淺。未能見如如理故。)二乘有能知異所知。菩薩即自觀般若體是如如故。非二乘所及。亦非淺行菩薩三慧知之。登地三慧即是聖智。能見此理也。
無明至自空。第四明如如過於二乘之果。此有七句。即明佛果有七種清淨。一無名。如如不可言故即說清淨。無能所說。無受者故言說清淨。二無相非覺觀境。即境界清淨。三無因緣。有無不相應故。因緣是相應。知如如非有非無故不相應。如穀子生芽。芽生有果。果符因也。如藥除病。此是相違因果。如如不爾。此離有無二邊。會中道理故。是正行清淨。四無有境界。今略。上云非餘境故。生死涅槃平等是依處清淨。凡夫生死是境。二乘涅槃是其境。如如於生死涅槃平等。非二人境。故名依處清淨。依如如有生死解脫及自行化他。故云依處。今即正行淨中兼之。如如既非二所緣故。五無譬喻。譬喻是比智。如見苦果知作惡因。見樂果知行善因。故舉二果比知二智。此明無垢清淨。如如非道。道非煩惱。故云無垢清淨。道前本淨非垢。道後又非始除惑非淨。六始終寂靜。始是因。終是果。因中無所捨。果中無所得。故云寂靜。此是因果清淨。七本來自空。非人非法故。即自性清淨。(沼云。即深密云。說一切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義。)准此及無量義故。知無生滅等是了說。又無名者唯佛智自知。不可如我所知言說示他。無相者自不可思惟。無因緣者非十相所攝。十相者。三世男女五塵。無境者過五根境故。(隋云。過六識因故。)無譬喻者過四識住。四識住者因。識能令四住。住者是果。若住處麁即識麁。若住處細。以住處顯識。此以果顯因。如如非麁細。不可以果表故云無譬喻。始終靜者。過煩惱境界故。遣後如如。竝無妄想生滅故始終寂靜。本來空者。人空法空。始終無人法故云本來自空也。
是故下。第三合結。五陰即七清淨。七清淨即五陰。故云能現法界。義如上也。上來至此釋法界竟。
善女至三菩提下。第二釋行菩提行有六。一道因。二道障。三道方便。四道修習。五道依處。六道體。(興影取之。)初也。欲求菩提者四種。一願樂大乘。破闡提不願樂。(隋加云。樂佛淨行。十信。)二不謗真實理。破身見。(求佛我行。十解。)三無怖畏心。破聲聞。(求佛樂行。十行。)四不貪自利。破緣覺。(求佛常行。十迴向也。)備此四義即欲求菩提。故云道因也。
異真下。第二道障。凡夫在俗異真。二乘在真異俗。凡為俗攝。聖為真攝。真即涅槃。俗即生死。俗是凡夫所攝故異真。真是聖人所攝故異俗。違中道之理故云難思量。(曉影興取。)若說俗異真真異俗。即真俗不成。何者。若俗異真。欲即有體。即不應成真。(隋云。俗之有體。俗應成真。)若真異俗。真不遍滿。真不成真。(真復成俗。)又若真俗不相開。二種各自有體。體曰真應并成真。若俗自有體。曰俗應併成俗。此一不可思量。若俗異真。聖人行俗應不通真著凡夫地。此二不可思量。執真異俗故名道障。
於凡聖下第三道方便。俗是凡境。真是聖境。言體非一異者。本云不異思惟。不執真俗異。即是同如如心。未見如如。故云不異思惟。(唯道方便。興即加云。真俗既不二故體不異。凡聖境異故體非一。由此不可思惟異相。)今即准之。
不捨下。第四道修習。不捨俗即福德行。為慈悲利他。不捨真即智慧行。為般若自利(又慈悲不著真。智慧不著俗。興影取之。)
依於法界。第五道依處也。從初地至金剛。法界有三相。一譬如意寶珠。二譬虛空。三譬清水。如意寶者清淨威德成就一切。即譬法身。虛空者清淨無礙無變。即譬自性般若。清水者清淨濡軟。譬自性慈悲有??潤之用。若通論。法身皆有三種。今別論。三種自性即三德也。
行菩下。第六道體初地至金剛修得如如智也。此六次第相生。(依上義應言行菩提法。而云行者有三義。一此法即行。二法身行亦立。三明此菩提法家之行。意如益初也。初云法界義。行菩提法義。釋此二種修平等行。不別釋者。一菩提法。即平等行。二解菩提法。平等行自成。興云。違聖教云法隨行義。法之與行有差別故。意謂。上云菩提法者。三身四德無上之果。平等行。六度四攝不住之道故如論云法者涅槃。隨法者八聖道。即其例也。)或同或別。如說六度行六度法。是行即法。如云能修行所修法。是行與法何得一准。然得意者同異無妨。
爾時至今當學下。品第三天女修行有二。一自行。二化他。成上行菩提法。修平等二義。(隋加云。示登九地人。)初也。有四。一通達正教。(作是語已。已有二義。一佛已說。二彼已聞。)二時善女下得解生善。(歡喜有二義。一理中言歡。事義言喜。二化身現有此事。如善吉之悲。)三即從下尊重正法。(有五句為三意。初一句敬人。次三句重法。後一句願樂正法。具如別。)四而白佛下頂受修行。(所說有三。一依法界。二行菩提法。三修平等行。人六事即前道因等是。當學者。上三事及六事。)
是時至自在下。第二化他有三。一問。二難。三請。三各有四。合十二也。問四者。一問。二答。三重問。四重答。難四者。一難。二釋。三重難。四重釋。請四者。一請。二酬。三重請。四重酬。意亦現下文。初也。本云娑婆世界。應言沙呵世界。此云可忍。言娑婆者此言死人。(沼云。索訶此云堪忍界。即生死於中多怨難。菩薩能忍。興同。加云。初禪量等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禪始等二禪。二禪為火災頂。一千二禪始等三禪。三千為水災頂。一千三禪方等四禪。四禪為風災頂。乃是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堪忍。)此界主即初禪第三天也。(隋加云。七地菩薩化。梵者淨也。天者自然。大者至極。示彼女有自性清淨一諦之解也。曉位取之。莊云。摩訶云大。缽羅摩此云極淨。阿羅闍此云王。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梵即大故名為大梵。最初生故。最後沒故。威德勝故。名為大梵。沼。或云初靜慮王。或第四靜慮王。大千主故。興云。即第四禪王。梵云梵摩此云寂靜。清淨淨潔皆得言梵。梵者略也。位同曉也。)須此問有五義。一為具足正法。佛前略說未具明之今問便令廣說。二為自利。前一過聞心未清淨故。今欲長自解。三為他鈍人未悟。四為化天魔外道令信正法故使分明解之。五為示三寶可重。自有三義。一顯佛巧說於深示淺。二顯此女於佛淺中能作深說。三顯正法得現世勝果。如下淨土等也。言難可修行者有五義。一如如道。理深難行。二生死眾苦所惱難行。三所化眾生多作惡難行。四天魔外道種種邪難難可通釋。菩薩於大眾中如法答之。五久長時節為度眾生受生死苦。(曉興影之。)初一為自。即是行菩提法。後四為他。即是平等行也。而得自在者有三。一入自在未得能得。二住自在未長。(曉云。得已不退。)三出自在。離下昇上(乘進後位。此三更加安樂自在。得無功用以為四種。興即取之。)爾時至難知下。第二答有二。一歎上所行之法。(隋云。歎上所行之法皆難。酬其前問。)二示有能之行。(酬其後問。)初也。有六義。一真實性義。二甚深明因。三一切下明果。四是聖下明事。五微妙明理。六能知明道理不可思惟。(此六義次第。初際有自性故須二因。因滿故有果圓滿。有二種事。事不離理。理難可思量。)初自性有三義。一成就。二遍滿。三本來真實。成就者。一切法悉無自性。法身真實成就不可破壞。遍滿者。法身攝一切法更無出之。三本來實有者。非修行始起。二因義有二種無分別智。一道中出世無分別。(十地般若。)除現在妄想。二道後出世無分別。(果地應身。)除未來妄想。法身離二種障。以此二智為因。此二智唯佛菩薩通達。故云甚深。(此二智是除障之因故曰因。前一無礙得。後一解脫得。一約前際顯意生身。不更生故曰常。常故不生。二約後際不更滅。不更滅故住。若滅即不在。三合約前後際二處。無增損故無漏。無漏故寂靜。四無此三法。過三世變異。故曰湛然。初無生故常。常故無滅。無滅故恒。恒離二邊故寂靜。有佛無佛性常爾。故曰湛然。)二障者。一煩惱障。二智障。心或不。不名煩惱障者有三義。一無濁。二無失。二無量功德無濁者。初地以上煩惱不入心。無失者。以煩惱為佛事。如六群等作惡而利他。無量功德者。為有煩惱故常修無量功德。而名智障者。障佛一切智不現也。皮肉名煩惱者。皮煩惱他。肉自惱。心自他俱不惱。皮依外生故惱他。肉依內生故自惱。皮肉位。業煩惱自在。智慧不自在。煩惱制智慧。心位。煩惱不自在。智慧能制去留生死。三果者二解脫也。一煩惱解脫二智慧解脫解脫又二。一性得解脫。二修得解脫。一切凡夫未得此用。故云不解其義。本云不得其味。有二義。一未信。二未修。若不信道前性得解脫。亦不得道後修得解脫。故云不得其味。若信煩惱虛妄。即信道前法身不被縛。若不信道後煩惱虛妄。即不信道後法身解脫。四事者有二。一道中無分別智能具足法身。二道後無分別智能清淨法身。前是修得。後是性得。性得本有曰清淨。修得始有曰具足。(前帶惑宜言清淨。後無惑宜言具足。又前修因曰清淨。後證果故言具足。若無無分別智。即應法二身之果不具足。此具足法身。即涅槃解脫。)解脫有二分。一無漏分。一切煩惱習氣永滅。(此無八識。)二遍滿分。無礙無著。(無著者離一切相。無礙者即一切法。此無真俗境智之別。此解脫即是法身。)法身有一分。即非行法。無盡無失故云非行。失有四分。一死失生。二老失少。三異失壯。四不可思惟退轉。如二乘及七地菩薩。猶有本識微細虛妄之心曰退轉也。一切眾生及下地不能思惟見之。唯佛菩薩見之。故曰不可思惟。除此四失得四種德。一除死得湛然。二除老得寂靜。三除異得恒在。四除不可思惟退轉得常住。此事但是聖境界也。五微妙者。道理是義有十種。一本來無生常住義。二自體無滅湛然義。三無動寂靜義有二種。一外無煩惱業。過去謂外。二內無病死。現在謂內。四恒理不可破壞。(無異恒在義。)五最妙是滅諦故。六遍滿通達一切故。七不分別。無所依故。八無著煩惱盡故。九無障。一切知障已清淨故。十最善。自性最清淨故。具此十種道理故云微妙。(而前二曰事此十名理者。前二約治道明隨願有修習故是事。後十直明本來如此故是理。理是真中有之。事是虛妄。)六難知。是不可思惟。非三慧境。(三慧境。二諦理。)如上說也。(興即取之。)
若使至安樂住下。第二示自有菩提行依上四義生。(隋云六義。)就文有二。一明有解行。二明外有神通。神通利他。解行自利。(一明內有菩提法。二明外有平等行。)以此二答上問。初也。依此法者。依上六義。無著無失故云安樂。無所見無分別故云住。又安樂者道成就。住者果成就。不住功力自然而得故云住也。又安樂者增勝義。住者不退義。
是實至非女下。第二明外能利物又二。一發誓欲現神通。二神通如誓而現。(曉莊依之。)初有二。一明眾生世界正報。二坐寶蓮下。器世界依報。(興影依之。)二各有三事。初三者一色。二相。三心。後三者。一地。二水。三空。初也。五濁者。大乘義有七。一劫濁。業過失作十惡也。劫者此翻不可數。有三。一節。二眾生三處所。合此三故稱為劫。二命濁。即時節過失。三眾生濁。即果報過失。四煩惱濁。行過失。五見濁。道過失。六外道濁。障真解脫。七二乘濁。(隋加云。障大乘解脫。此七濁次第相生。)十惡名劫濁。(眾生修善是淨劫。於淨劫中起十惡名劫濁。)造惡受命損減。故名命濁。果報損減形相醜陋互相輕慢。故云眾生濁。因相輕慢嫉妒起三毒等。故云煩惱濁。此是在家人。見濁者。出家人起常我等諸見。外道濁不信正法。二乘濁不信大乘也。正法千年。像法六百九十年。佛滅已得一千二百四十年也。菩薩說法之前現此神通事者為五義。一令信正法。道理甚深難可信受。今見神通令他證信。以女人能令通達理難信故。二為除他輕慢。女人於說法不足尊重。故見神通轉身為男。三為生他正勤除眾生懈怠。著樂下劣不修大乘。今示此女人於大乘中有勝神力。令他生願欲修正法。四為他下善種子。有眾生受三惡苦永不修道。現神通力暫除其苦。由道力故生善心之種。五為除正法障礙。惡魔外鬼障聞正法。令現神力為擁其貢高嫉妬惡心等。示法有大力也。(曉取初二。)非男女者。即嚴心也。(興取此。)男於女不生欲。女於男不生欲。二無著心。故云非男女也。
坐寶蓮下。第二依報有三。此初嚴地。二受樂嚴水。三雨花下嚴空也。水中言樂。示空地亦樂。地空有物。示水亦爾。互舉一也。
時善女至天妓樂下。第二神通如誓有二。一他變。二自變。初也。又二。初正。後依。二中亦。二如上。言大人相者。本云三十二相。(莊即述之。)如他化者。此無作果報與眾生。如他化天化為樂具也。果報有三種。一宿世業得。如下四天。二現世功力得。如化樂天。三依他得。如他化天也。上二界但果報得。下界具三也。(興云。蓮花果報。菩薩與眾生如第六天化為樂具。即違如意立誓欲令眾生得金色相受無量樂。)蓮華非也。但果報者。此顯眾生依菩薩力自無功用能受樂果如他化天。他化自用喻取少分。不可迷也。
如意至天身。第二自變又二。一轉女形。(隋云。示捨八地。八地內行如女。)二受天報。(八九地。九地解化如男子。興云。不然。不動善慧皆有內外行故。今女者必有所欣之名。愛欲現起故。梵天者即出所厭。離欲之主。不動菩薩教化眾生有功用心如女。善慧菩薩真俗兩觀皆無功用如天。即表如意聞法捨不動地以入九地。故作梵天。總而言之。如意令除大眾輕慢之心而生尊重故。令諸眾生生正勤心。以除懈怠修大乘故。現此神變。)據有內外。令隨勝說。又轉形者。即顯諸法無有定相。未必欣厭故。沼云。此自證成無定異相。故女成男。又不為相用煩惱之所動。故云不動地。何以有功無功釋之。又自所表既取本義如上述之。而還徵者。如父被生還逆父耳。神通有三。一修得。二報得。三依他。依他有三。一依呪述。二依實語。三依妙藥。此中明依實語現通。又有三種。一空行神通有二。一身行神通。如二乘能輕遠到。二心疾神通。如諸佛菩薩前念在此次念至彼。二轉變神通。即雨花等事。三生神通。無而忽有。問。此神通為變為化。答。興云。亦變亦化。花座天樂無而忽有。故即化也。金色非男女換質而成。故即變也。問。變有十八。此何變耶。答。隱顯也。隱穢處相顯淨土故。隱男女相顯非男女故。問。四禪定中依何禪耶。答。應第四禪。諸勝功德多依四定故。如意所現神變希勝故。作梵身者。七地生初禪。八地生二禪。九地生三禪。十地生四禪。今此如是。八地人也。(莊即取之。)
時大梵至提行。第三重問。本云汝昔以何行菩提行。即十度十地。今問於十度中已修何度。於十地中已修何地而有解行及神通如此。(興即取之。)
答言至菩提行。第四重答。明於八地頂不見如如及虛妄。無功用心不定有無也。行相難解。以喻顯之即有四喻。水月夢等喻眾生三種四虛妄。初四者。一塵虛妄。二根虛妄。三我虛妄。四識虛妄。第二四者見聞覺知。第三四者四識住也。塵虛妄者。唯有形相無用無體。譬如水月亦有形無體用。又水月似色塵而非是色。心作色解。解與色皆虛妄。五塵亦爾。似有非有。心作有解。二處皆妄故。此譬除二種虛妄為自體故不有。為虛妄故不無。若無見為惡道本。是邪見。道生有見是善道本。是世間正見。若不執有無是解脫本是出世正見。如水中月。有形故不無。無體用故不有。(隋加云。指案目見二月。二月一體故不無。無有第二體故不有。於第一上作第二解。可此異空花。)後三譬亦爾。次夢譬根空。不依和合生譬如夢見。若依根塵空明四義和合方見。此是真實。若見夢時不依四義和合而見。故是虛妄。譬根亦爾。以有五根名為眾生。根自無。眼本以對色為義。色以對眼為義。眼若能對有自在力應恒對色。須外緣故知自不能對。既不能對不成眼義。色既不恒可見非色義。既非眼非色不能生識。不能生識三事不和合不成觸。無觸則無受想。無受想等行故無眾生也。又根能對塵。塵是所依。為至故依。為不至故依。若至故依者。此眼有十方分。若眼憐虛一分至。塵則有分非憐虛。若分應令至則合為無。根一塵異。若不至不能依塵也。由又大性不相離。若相離則無四大。若不相離則憐虛。四大若皆至無兩別。若一大二土。此大不有故。釋論破無憐虛塵了。不言而有方分。中邊論云若汝言證見所得故有夢。是故有眾生與夢異者。是義不然。如證見火輪而非真實。又言證見悉真實者。凡夫應成聖。是真見故。而不爾。故知凡夫證見五塵等皆虛妄故。五根不有不無如夢也。次炎者。四五月眼根壞者。見地氣日影言是於水。譬計自他者我見壞心。煩惱熟觸故見自他。自他非有非無。如上釋也。(露從下昇上。如無我計我。)次譬闇闇一本云響。非自有依他力顯。是闇本來寂靜。譬六識依他故無有自生。次此四譬世間見聞覺知。所見如月。所聞如響。所知如夢。所覺如炎。次此四譬四住。色住如月。想如炎。受如夢。行如響。色不有不無。若言有為憐虛所成。既無憐虛故知無色。既有名相不得言無。譬月不可定有定無。本由和合有觸受。觸受既非和合生如夢。想如炎。由心顛倒所生故。行依他力所生如響。(依他力者。前三心無別境也。曉開炎露以為五喻。即喻五陰。莊興取之。沼取本故云有四喻。興更徵云。夢喻識蘊。響喻行蘊。即違瑜伽蘊次第故。沼云。但總相喻離有無相。不別配蘊。又依見聞覺知。如次喻四所取境界離有無。准下問答約見聞辨故。)教門不同。不可一准。總喻離執。何更待言。別配五蘊有何妨耶。
時大梵王至此語。第五難。若如前說四譬。明菩薩無修行義。無行有四。一外道說我常無行無動故無業。若如此立無行義。即墮邪見。二外道說無眾生故無行。若依此無因無果亦邪見。三依他言從自在天生。無自功力故無行者。此同外道不由業因。亦入邪見。四若言如如無增無減故依如如說無行者。一切人皆同如如無行義。(興既取之。)
答言至得成故。第六釋。不如前三如後一。言無一法等者。無有一法實相常破第一。無有一法實相定無人破第二。無有一法實相是自在天作破第三。後但由因緣等者。本云因果相成故。釋上無一法定有無義。因果相成者。待因有果。待果有因。若定有不須待。若定無無有待。故不有不無。不得言定有定無也。(曉引本業經廣百論釋之。大意同也。興引廣百同文釋也。)
梵王言至菩提。第七重難。若言諸法虛假。聖人虛假與凡不異。凡應成聖。若言唯如如真實。凡聖如如不異俱應是佛。
答言至解脫異下。第八重釋有三。一法。二譬。三合。初有二。一明愚人見有。外凡至迴向。二明智者知無。初地至十地。(沼意取之。)初也。有三。一見愚智。二見菩提。三見解脫言仁以何意者。本云以何思惟。汝向問我依何作如此說。我今訶汝。以何思惟言有三異乎。言愚智者能行人異一。菩提者道異二。解脫者果異三也。(沼即取之。)愚癡有二。一闡提貪著五塵二執見推思有理。聖道有二。一執相道二乘。二無相菩薩也。菩提有三。即三乘。非菩提者皮肉心等。解脫有二。一煩惱解脫。二一切智解脫也。非解脫有二。一生死。二界外也。
梵王至無減。第二明智者知無。有四平等。一事平等。二相平等三因果平等。四道理平等。今總解之。事平等者除二種顛倒。一凡夫見生死常樂貪著怖胃涅槃。二除二乘見生死怖畏涅槃貪著。菩薩不執生死不執涅槃。故云如是諸法平等無異。即事平等。二於此下即相平等。法者諸法。界者如如。此如如是法界之相。今立法界平等相者。為除執二我心。一切凡夫執人我。一切二乘執法我。為虛妄說不無。為無相說不有。不有除不無。不無除不有。法界雙除不有不無法界於二邊平等故。以此除凡夫二乘人法分別心。三無有中下。因果平等。為除二乘眾生懶墮故立無間平等。道前法身是一間。道後法身是一間。雖為惑染無不淨。道後本無煩惱。故言非淨。若執道前法身自性定不淨。即眾生不可修道。若執自性定淨。即不須修道。若言自性淨無煩惱可除故除二種懶墮。四無增減者道理平等。除始行菩薩疑惑。於空中生散亂心。不令見如如也。道前法身不減道後法身不增。又煩惱不減智慧不增也。(莊潤此義為六平等。乃至大小相納十句。三世相納四十九句。皆引中觀瑜伽等釋。具如彼辨。)
譬如至倉庫下。第二譬顯上義。梵王上難。若一切法無異者無凡聖殊。今舉譬明凡聖有異。若據法界真實即凡聖不異。右就虛妄即聖凡夫有分故。以幻為譬譬亦有亦無也。就文有二。一愚人見有。譬從外凡至十迴。二有智人下。智人知無。譬十地。初又二。一略。二廣作譬初也。有五。一虛妄過失。二不知理過失。三邪行過失。四不正說過失。五不立正義過失。初也。言幻師者。阿羅耶識無始以來能造諸虛妄。故言幻也。幻弟子者。即六識中意識也。(隋云七識。曉莊取之。沼有三釋。第二取之。)善幻術者。四謗十四倒也。微細幻是羅耶所造。中者陀那變。麁者六識所造。又眾生有二種。一能分別六識境多見譬幻師。二愚癡人多愛所攝受故譬弟子。又師者心煩惱。弟子者皮肉惑也。(興云。經論不同。或有業名幻師。如十住婆沙第五云諸行如幻。誑惑愚人無有實事。因業故有。業盡即滅。是故如幻。或有業煩惱皆名幻師。瑜伽六十云。如幻士眾中。示種種形類。異生處流轉。現多身亦爾。煩惱業因緣。令種種諸行。數數而積集。如幻化所起。或有業所生識名幻師。即八十四云。識如幻士。隨福非福不動行識。此經既無別說故。備彼三義。具如彼也。)四衢道者。譬離四謗之理。(曉即取之。興云。義亦不定。或說四識住。瑜伽八十四云。四衢道者住四識住。或說四諦。增一經云。四衢道喻四諦。或說四念處。如雜阿含二十等。四衢喻四念處。今此皆有彼義。莊依瑜伽義。沼有三釋。初取增一。第二同莊。第三四生。)二取諸下。不如理過失。立人法二執。又解。土沙草等譬行非行者過三世。(曉影後也。)三聚在下。邪行過失譬人法二我。於六道中隨一道中隨一道悉起人我二執也。作諸幻者。生四謗十四倒也。明自邪行四使人下。不正說過失。謂說邪言令他邪行也。象眾四兵者譬四謗也。五七寶下。不立正義過失。是十四倒。上云四兵是外事。如教。七寶是內財。如理也。
若有至思惟下。第二廣說。亦五名。即如前(曉影前四為四邊。)此初虛妄過失。言愚癡者闡提。無智者身見也。二不能下。不知理失。是二乘也。不知幻本者。始行菩薩未見法界。初行菩薩於空散亂。十信至十迴。初地以上方於空中寂靜。(曉即取之。莊取初二。興依莊云。愚癡喻闡提等。即違外道。亦不能思惟故。今愚癡者凡夫外道。無智二乘者解行。外道凡夫由有無明故不能思如幻之本。解行二乘由無證智故不能知諸法之本。)但唯守指諸德皆知。然略開端。若如言者。外道凡夫亦無證智。解行二乘亦有無明。何偏言哉。又初行菩薩。為徵曉。下云地前未得無漏猶在凡地不證法空。今何攝耶。三若見下。不正行過失。若見者自不正思惟。若聞者聽他邪法。(曉即取之。莊同。故云。見色聞說等。興云。若爾凡夫外道應不具八識惑業故。今若見有為若聞無為。由無明故執有真實。象馬等眾即人法執。以無智故執有真實。七寶倉庫即法執也。執我法已遂住見取等。)此亦准前。誰言凡等不具識等。又二執并住見取等。還取本義。見上下耳。作是思惟者。思惟上二也。如我所見者即自見。如我所聞者即聽邪師。象馬等眾此實有者。謂是真實即譬執四謗等定有定無。今略。本云象馬等眾謂是真實如見如聞隨能隨力執著所見。見聞如前。能者證見五陰力者比見我人。又能者於法相中。力者於人中相。外道於法中證見。於我中比見。六識對六塵法名證見。不六識故云比見。識見能生比見故曰能。比是證寂用曰力。又有先信比後證名力。比智有三。從證智出。一有餘比智。二如前比智。三平等見比智。有餘者如見角知有牛。如前者有三。一如前過去。如見江滿水知過去已雨。二未來如前者。如見蟻聚知應當雨。三現在如前者。如聞鳥聲即識是??等也。平等比智者。如春時見此樹生花。即知他方一切樹亦生花。執著所見聞者。於見聞中起見取也。(曉影取之。)四此是實下。不正說過失。本云自言是實。即我所聞見是也。言者出口化他。餘皆虛妄者。本云於他非真。此非我所見聞者皆謂非理。又自言實者自立邪法。於他非真者謗於正法。(曉依此說。)又自言實者立非道理。於他非真者破如道理義也。五於後下。不正立義過失。即上自見是七寶也。外道決定分別邪義。但見有無不更思惟不有不無也。
有知至如是下。第二智人知無。譬初地有五。即無前五過失。(曉意如前。位亦依之。沼興亦取。)此初無虛妄失。言不如是者方便也。
二了於下。無不知理也。
三若見下。無不正行也。於己自見及從他聞也。作是念者。思惟見聞於俗中即通達真也。如我所見聞象馬等者。即通達四謗等無也。唯有幻事者。明無人法唯有虛妄名字也。惑人目者。眼目有三。一法眼。地前。二慧。登地。三佛。佛地。今別論四謗等能障三眼。一人見障法眼。法眼照真。三十心人。二法見障慧眼。慧眼見第三諦。十迴十地。三見能知所知境智分別。此障佛眼道後至見也。妄謂象馬等。本云是處說名象馬等眾。是處者聞見處。說名象馬者是虛妄法。故言唯有名字。今即准之。如我見聞。本云如我所見如我所聞。牒云如我所見聞者。無實人法體。如我聞見但有名字耳。
四不執為實。無不正說也。依此別釋此文。即為無不正行。准前五中并後總標及今文勢分配如是。今略。本云隨能隨力不執所見而言是實於他非真。能者慧也。力者定也。定慧俱不執。又隨能思擇。隨力修行。不執見者無見取也。而言等者此正說也。初句自說正法。後句破邪法也。今總攝云不執為實。
五後時下。立正義也。立十二部經等。本今轉勢。相對見之。有四。一正明能立義。問。此之幻事有無何耶。答。興云。依薩婆多順正理云。如變化色由定力起。故眼識境。幻色亦由幻術力生。能發眼識。彼許諸心皆緣有故。依經部宗。幻象馬等皆無所有。緣幻之心緣無生故。今大乘中義即不定。有說。依龍猛宗即同經部。故智論云。眼等五識皆不可誑。將知意識亦緣無生。依彌勒宗。雖無實事。而有似相分明現故。以此影像色為所緣境界。此恐非也。智論既說有幻色。彌勒論中不言都無故。護法亦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故。今幻色雖非眼識境。是意識所緣故隨所依。即青黃等。若對能緣即計所起色。有何咎也。然無法有二。俱及獨也。獨無即無心所立無俱無應計影相現心故。獨無不能生心。俱無即得生心。由此不同前二家義。如佛地云。心所行無。依他起攝。即其事也。而諸聖教說幻顯空有其二義。一顯空。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諸法空故。二喻虛。阿毘達磨經等八喻。顯依他假有非真。今此經中備有二義。欲顯境界實無偽有說此幻喻。今觀諸教。心皆稱合遂無相違。違出迷情。對青等者是亂識事。豈以此有為聖慧有。攝依他者即無能喻所喻之別。又八喻義。終不害彼十喻之宗。既言實無偽有。何二義耶。二是故不明隨俗說。有言。智人者十地。(興取取之。)但隨俗者。本云隨說世語。明俗有以利他。此明行俗也。三如見下明自見無相。如見等者。明我見聞皆是虛妄無人法也。思惟諦理即無相理。(沼云。諦謂實也思惟實理無如所說等。)即取本義。如二章。此思惟言准本屬上。今隨文勢付下之好也。則不如是不著見聞是有。此明修真。(沼云。無分別智證入諦理則不如是。心言絕故。此了俗有真諦中無。)故知。掌珍廣百二量妙契理也。四復由下明為示眾生。本云皆欲令他知於實義。以俗有示真無也。(莊興潤之。沼云。復但隨俗方便起言說。為彰第一真實義故。)
梵王至可說下。第三合譬有二。一合凡見有。二是諸聖下合智見無。今但總共合上廣略二譬。初也。有五。一合虛妄過失。言愚癡者闡提。異生者。本云凡夫。我見人。(興云。癡者即愚夫之別名。異生者即簡聖之言。愚謂愚癡。夫謂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一切聖人皆名同生。此異於彼故名異生。如深密云若有眾生。是愚父類。是異生類。如廣百論。愚夫即異生。故云諸異生者說名愚夫。隨有所見皆無諦實。智不清白故名愚夫。二義皆得。)今見舊義。且同初也。未得等者。二乘人未得十地。二未知下合不知理。始行菩薩未知諸法同道後如如不可說也。(曉即取之。)又解。愚癡闡提。異生執見人。未得等者。未得定離欲智慧治皮煩惱。未知等者。未除執見治肉煩惱也。智慧有三。一修禪定俗法。二已見理修真解。三空行也。除皮曰修者。修俗行實理可見也。除肉曰見者。見真理也。三是諸凡下合不正行。凡即執見人。根利思惟故言若見。愚即上闡提。根鈍從他得故言聞。行者有為法。非行無為法。(隋加云。即上草木等。莊沼及興即取之。)即是攝一切生死涅槃也。(生死涅槃合許有故。言行非行。)執見聞境故言如是思惟。顯思邪行有其二因。一師自不正思惟故言如是思惟。本云實有如是諸法如我所見如我所聞。謂有行非行法。如我見聞即是邪見。今略舉初而兼後也。二諸邪法弟子亦然。故言便生執著。本云是諸凡人如見如聞隨能隨力執著所見。今總略言便生執著。正明自墮邪行也。四謂以下合不正教。即破正義。五於第一下准本屬下。今翻顯故。合不立正慧義。是立邪義也。
是諸至實有下。第二合智人見無譬又二。一正合智人見無譬。二了知下廣釋智人無有分別。就初本五。一合無虛妄。二合知理。此二本云若有眾生非凡夫人。已見第一義諦出世聖慧。知一切法如如不可言說。此明簡前三人顯三道聖。三人者。一上二凡。謂闡提外道。二愚者二乘。三始行菩薩。三聖者。十地中地地有三慧。一入道。二不退道。二出離道。又初名滅道。次曰持道。後為遠離道。又初見位。次修位。後究竟位。若有眾生者。總舉十地菩薩也。非前三人云非凡夫。初地已上見如如。故云已見第一義諦等。又已見等者明入道。二得出世下明住道。三知一切下明不過道。今屬前文翻略顯云於第一義乃至可說。故不違也。三是諸聖下合正行。言諸聖者是十地也。若見自見。若聞從師。行非行法是為無為。(莊沼即取。興影依之。)隨力能者。本云隨能隨力。定力。慧能。(沼意取智。故云。初地已上隨位證智力能不生實執。興云。無別所以故。今隨自見力傳聞他能。不生執情故。)子述本意但偏執者。即違文云如我所見如我所聞。故知見聞通貫自他。是諸聖人依定起慧。能照虛實。極盡妙哉。不生執著者。若自思惟若聞他說皆不存之。即二種正行。四以為下合正教。本有二句。如上。前句不字應及此句。意謂。不生執著不為實有。五本云後不重思惟。合正義。菩薩一見如如。後不更言有俗無真。若凡夫一見俗便執有。不更思惟是無也。今舉前句兼此意也。
了知至實體下。第二重釋有三。一更釋前合意。明聖不定見有無。二明不定見無。三雙結不見有無。初也。本五。一釋無虛妄。二釋如理。三釋正行。四釋正教。五釋正義。今舉初二兼顯後三。初也。無實等者。無有為無為虛妄見也。二但妄下釋如理。不知理人唯以妄想思惟。見有行非行。此明惑者見有也。唯有名等。明智者見無。就如理文中有此句。此中今略。具如本也。
是諸至真實義。第二明不定見無。隨俗說有二。一隨俗說有。二令識有見無。
如是至如是下。第三雙結不有不無有三。初為自成就。二為成就他。三為安立正法。初也。有二。一有解。二無惑。諸聖人者十地也。(興即取之。)聖智見者見如如也。此明有解。不可下。本云不可言法如如攝行非行法。謂不可言如如。是有為是無為。行非行攝。此明無惑。語言有三。一聲是能說體非說。二語是能說。三法是可說。如如非此三。故云不可言如如。又釋。不可言如如。是如如不可言也。行非行法亦如是者。如如攝行非行亦不可言有無。後釋順今也。
令他證知。第二文也。寄言語名字為他得證知也。(沼云。亦是寄詮以顯諸法。意令他證為無為法捨凡成聖。隨於世俗說蘊處界等種種世俗名言。即此意也。)
故說下。第三安立正法也。種種者或有或無。真俗兩種也。
時大梵至正法。第九識能說解之位。以解驗理不有不無也。眾生不出二十三人。四果。緣覺。(隋云。寂辨緣覺。)三界善人。四十心。十地。佛。合二十三人也。今問法界此中是何人境界也。言能解者。本云能解能通。牒云。能說。說以示他。能通。通達自照也。總語八地以上至佛能說能解如如。別論八地名解不名說。佛名說不名解。說是化他。佛化他勝。解是妙行於理。菩薩正行也。又能說令他修行。宜在佛。能通自修行。宜在菩薩。又能說是師。師宜在佛。能通是聽眾。宜在菩薩也。(興徵初後說云。佛若不解而能說者。無智眾生皆應能說故。菩薩若不能說者。即違智論法身菩薩在於三昧不覺觀而說法故。今若說若解皆有二義。作意任運有不同故。乃至前七地不名說解。說解不竝故。後三地乃名說解。說解雙轉故。乃至信解亦得。如佛藏云。凡夫無疑悔者是人說法。)子唯守別不得總語。若使就別誰不知具。但互相避。佛名不解者。既證解竟更無信解。猶如般若無知等不同木石。菩薩不說者。謂非如佛。況更地地有明昧哉。
答言至深正法。第十酬問有二。一出能說能通之位。二能解下明此位人能通能解。但答有三義。一有境可照。二無境可知。三非其所知。初明有人解此境。有境為人解之者。幻人非有非無。非四生六道。如八地已上至佛亦非四生六道。今明八地已能此理能說此理。故言幻人能說通也。(莊云。言眾生者。謂普遍義。十方世界諸菩薩能解此義。非唯一二。故言眾生。因緣法故名幻化。沼云。有者簡持義。一切眾生若有大性。能知依他知幻人等。若無大性不能如是。)先說勝也。答意。正顯有入上地眾聖能解如幻道理下凡不能。聖意不必據有性與無性別故。但如曉說應為問耳。數者四生六道。數心者六道四生皆心為主也。(興云。即違諸論受想等名為心數法。)若爾彼等誰所具耶。當知三藏舉本。諸論取末。本心收末。通定兼別。一無相違。(又徵曉云。欲遣心心數法實有。及五種性決定別執。故說幻人心數眾生。能解能說一切眾生。若心若身皆非實有。如幻化人。法界為本。終無不歸真法界故。此亦不然。違無上依經三十三獨法中。般涅槃後更生心義。及見實三昧五淨居天不授無上菩提記故。又若眾生法界為本皆歸真者。亦可眾生性即法界故無作六道。性雖法界而有六道者。本縱法界。何妨五性決定別故。今若眾生能解諸法如幻非有非無。無所得者能解真法界義。境既出有無之外。智亦入掩口之內。欲顯此義故借幻人之心數以答梵王之問。)滅後生心及見實定。亦如幻事都無實執。時未至故。天眾且止。不同執情。窮後際者又性法界故。無作六道者許有智種。一分眾生不迴六道。此能自害。誰障法界隨緣五種。若未知者。應學一味流成六味。子守化城逆寶所者。豈異執境怖唯心哉。稱今義者。即潤本說幻人非有非無等。更無別詮。如上已述。第二明無境可知者。妄想眾生猶如幻化無有實體。既無能照之人。則無所見之理。故無人得此境。無境為人得之。第三非其境者。一切凡夫妄想所生不真實有。譬如幻化。法界真實非實妄人所難通達。故非是境。猶如萬法非幻人之境也。以聖心無分別可言通法界。凡心分別故不能通無分別境。無分別境於彼是無。如萬法於幻心是無也。
梵王至而生。第十一重請有二。一領是無。二請識有。若無眾生那得四生六道。四六是數法也。
答曰至解深義。第十二重酬亦二。一明不有不無即真無分別。二如是下結有能通之人。若眾生心為法界非有非無無分別。即能通能說也。言深義者。隋云。過二凡夫定有。過二聖人定無也。幻非實色故不有。而令人見故非無。法界亦爾。有可德故不無。無名相故不有(興即取之。而徵曉說。)可取叵徵。
爾時至之義下。品第四段佛述勸學。有二。一述天女。二勸梵王學。就初有四。一梵王歎。二如來述。三梵王歡喜。四如來與記。(莊興取之。)初也。
佛言至忍法下。第二文也。如是如是者。梵王上言善女通達甚深。甚深之義即是理達。即是善女之解。令具述此二。故言如是如是。既令梵王學無生忍。無生忍是八地之智。梵王是七地頂。此女是八地頂人。(興取此也。)
是時至聞正法。第三歡喜有二。一見菩薩人希有。二聞正法希有。又一見大師見無上。二受大教聞無上也。(沼影此云。一讚成勝德。二讚能利他。故重言希有。又得遇故聞法故。重言希有。)
爾時至佛世尊。第四受記。受記義有五條。一名。二義三意。四事。五果也。名者有二。一受是弟子。弟子受之。二授是如來。如來授之。
記義有二。一記境不忘。二記錄不失。今就後一也。記意有五。一明大師通達。無處不了故。達見當果故。本云爾時世尊於一切法通達無礙告梵王言。今舉世尊兼其智德。言通達者修得智。無礙者性得智。二明正行無空過必所得。三令眾生於此菩薩生恭敬心。如彌勒等。四明不捨眾生。未來更有於佛化度之。五明此大眾位行已高。過定位退位得授記位。位有三。十解不定。十行定。十迴受記。又七地以下有出入作心曰退。八地已上無出入故。是不退位故受記。又十地中有十心。後三心於一生得佛故受補處記。(興取初三。但位曉興取第二說。興徵初云。即違陳論十信不定。解行決定。地前三劫。述異部義故。今遠行已還容退轉故不決定。不動已上不退轉故名決定地。如意既得善慧地。故決定記。)彌述前意。既云七地已還容退。況據十解。又十信偏執不定者。何自下云退違陳論。十信菩薩雖遇惡友種種破壞不退菩提。前後相違。依此當知各有所趣。如下述也。
記事有五。一眾生受記。二時節受記。三處受記。四依受記。依菩薩所行功德處而授記。五應得果記。(興影為六。加德號也。)今五人中。善女有三。一人。即善女。二於未來世即時。三佛即果也。(沼云。號寶焰者。簡金光明故。又悟諸陽炎故。吉祥者。於一切時能與眾生作吉祥者。藏者包含。吉祥無量具足功德無有盡時。云吉祥藏。)次菩薩亦三。一說是品是依義。二菩薩是人義。三不退是果義。次兩人。(八千億天無量王臣。)但二義。(人義果義。)後比丘有五義。五人竝應具五。文互舉耳。
記果有五義。一無上果佛地。二滿足果八地。三最初果初地。四行道器果十迴。五隨從果十行。就文即五。一無上果者。授如意記得佛地也。
二滿足果者。三千億菩薩得不退。八地如如滿。乃至十地無功力。名不退滿足。
三最初果者。本云八千億天子得無垢淨於法成就清淨法眼。謂於法界得初地法如如也。法界有二種清淨。一無垢清淨修得。二直言清淨性得。又無垢無煩惱障。淨者無一切智障。淨即是性修二解脫也。初見如如解名法眼。眼者人法二我不執著故。此法眼即是慧眼。通十地立之。(曉即取之。初菩薩益。入第八地更無出觀。故云不退。二天子益。得入初地斷二禪執。故云得無垢淨。證於法界而得理觀。故言成就清淨法眼。此二得益述三藏解。沼亦取之。莊釋菩薩益有二釋。初即取之。後云十住。興總釋之。天位即取。)但據初後依逆配者。初菩薩位。即取本義。若依順次。十信非也。文意從勝至劣列故。莫好異也。
四行道器果者。無量無數國王臣民得法眼。得十行除皮肉。知二諦理滿。言行道器者。聞此經登十迴。為大乘道器行菩提心。立呼此心為行道器。(曉云。三明王臣民益。遠塵離苦得法眼淨。是斷見惑種得初果。沼取。)此亦本義。如料簡釋。問。若爾此二位階既別。故本云八千億天子得無垢淨。於法成就清淨法眼。地量王臣得法眼淨。今何合云遠塵離苦得法眼淨。答。眼義同故合一處也。
爾時會下。第五隨從果。五十億十解人也。猶未定故退為小乘。若十行已定。無復小乘之位。在其上可求故明發始菩薩人。若羅漢位同十行。此人猶退。從此更學前三十心。至十行方不退也。今此比丘於十解不定位聞經進入十行。故言得經堅固上願也。堅固出生死名不思議。利他滿足。又自名不可思議。度他名滿足。(先約二利。此約二度。故異也。)又不思議成就佛法。滿足成就眾生。(興云。比丘雖得十行中前五。心猶未定。退向小。而聞經得後五行。故云堅固。乃至即違陳論十信菩薩雖遇惡友種種破壞不退菩提故。今諸比丘既入勝解行地。而聞行廣果遠。欲退菩薩行。聞法見變。誓願應成無差。故云滿足。即得如意所現神變。上願成就。)若爾何自上云即違陳論。十信不定。解行決定。但念難他妄自參差。又仁王云猶如輕毛。故應得方莫執角難。莊云。不退有四。一種子不退。謂初發心種解脫善。即十信。二發心不退。謂十住已上。三行不退。謂初地已上。四煩惱不退。第八地已上。沼云。退有二種。一已得退。二未得退。初在地前。後在前七地。已得有二。一得勝解。二得證法。得勝解有二。一信。二行。初信退在十信中第五心前。後行退在第六住已前。信不退。退不起邪見。行不退。不退向二乘。然仁王云。十千劫中行菩薩道隨風東西或進或退者。授信及行。通相而說。劫有大小不同。淨行優婆塞經。經六十劫行。舍利退大者據大劫說大。況不違大乘玄等。故知陳論信不定者據前五心。不退壞者據後五心。餘皆准之。
問。雖有此釋猶未明解。故測深密疏第五云。問。種姓菩薩。有退以不。設爾何失。若言退者。樂莊嚴經如何會釋。故云。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生不墮地獄。若殺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曠劫修行。多供養諸佛。功德智慧善根純熟。雖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又無性攝大乘釋第七卷。初無數劫云堅固心勝進。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不退滅。世親第七亦同無性。若不退者。地持經說性地菩薩墮地獄等如何會釋。解云。於此義中自有兩說。一龍樹宗。種姓不退。是故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云。地持經說種姓菩薩墮阿毘地獄此義云何。龍樹答云。雖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說。何以故不增不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同樂莊嚴經。而地持等說言入者??恐地前菩薩令其生怖速證初地。非謂實入阿毘地獄。(此段引經。如金剛仙論。)馬鳴菩薩起信論亦同上釋。故彼論云。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二彌勒宗自兩說。一同龍樹宗。一依本業經。十住已上名種姓位。於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種姓亦有退義。又瑜伽三十七云。又諸菩薩勝解行位。於菩薩修所化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薩。或於一時大菩提雖以發心而復退捨。善戒第八地持第九亦同。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乃至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善戒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說。然樂莊嚴及攝大乘言不退者。從多分說。而非盡理答。義是分明。前既聖通。非盡理者是人情故。興無染總持品疏云。優婆塞戒經云。舍利子經六十劫修菩薩行。未入正位故還退心。斷結經云。舍利子或從初住乃至五住而退。或從初住乃至六住而復還退。如是經於六十劫者蓋是權說。不爾便違彼云從第一住至第十住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曾退轉故。言隨順果者。前時求佛。中間厭生死退。後更求佛。隨前心故言更發乃至菩提也。依此功德者。藉此經生三慧也。過九十大劫者。若不值此經。滿一僧祇行十行方至十迴。今指九十劫便登之。當得等者。本云當得成就出於生死。當成就者。成就十迴耳。八地以上無復遲疾利鈍。此下煩惱尚多。故不同。而言一地三僧祇。據據極遲者耳。如須陀洹二十八生也。出生死者。牒云於生死作後者。既登十迴出三界生死之後也。(曉述意云。過九十大劫等。謂入十解第四住時。能離三界系。業既盡故。言成就及出生死。如華嚴經讚彼住言第四生貴真佛子。從諸賢聖正法生。有無諸法無所著。捨離生死出三界。莊有三說。初即取之。次云。又入極喜離分段死。又過九十劫入第八地離分段死。今依第二釋。沼亦取之。故云。果益有二。此初得至初地。依聞經等如說修行。至初迴向位。故言過九十大劫。十迴向中修行之時各經十劫。如淨行優婆塞戒經說。興徵曉云。違論云未自在菩薩生無色界。生貴菩薩不生無色故。又徵本云。違經云過九十劫當得悟解出生死義故。今諸比丘依供養如聞修行。過九十劫當得出離。義如果記。)就初引文還成前說。無違理故。就後即准沼釋知之。又此前說為果記者。後記無用。過三十劫等者。十迴最後。(意謂。入初地。)三十僧祇得佛。一地中有三分。一僧祇道分。二住分。三出離分。故云過三十劫得佛。(莊即取云。謂此初地過十地。各地各有三心。入住出名三十僧祇劫。沼亦影云。依梁攝論。二地各三祇。過十地數三十僧祇。興云。有說。諸比丘十信已滿。理發勝心修三十心。心別經劫故過。十劫。乃至過於十地。地別三劫。三十僧祇劫至等覺位。學佛威儀同時成佛。有說。比丘於解行地聞法發修經九十劫。過十信位當得十解。初住伏心。菩提悟解。能出生死。乃至過三賢中三十祇劫入歡喜地。隨可化眾現成菩提。雖有二義而後應勝。若如初者。地前初劫應短促故。)俱是本意。若後勝者。何前徵耶。若初短者。理雖可長。而遇勝緣便登十迴。亦無相違。故本前云。若不值此經滿一僧祇等。(此意如仁王。下知之。)
就比丘中具五事。一授記人。即比丘。二授依處。是諸比丘依此功德。三時節。過三十僧祇。四處所。即國土名。五應得。同時皆等。(莊影為五時果取之略初。而劫國開為二。加十號也。沼六。加同時成。興七。本五加劫及號也。)問。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佛。如何五十億同時作佛。答。沼云。約化佛土說二不俱。亦約現相不得同時。據他用土及應合作則說同時。又國劫名雖同。據方器界各別。得同時作佛。今謂。直舉國名不言一處。世界無邊。何更疑矣。就五事中今述別釋。初中有五。一標時。二明處。三唱數。四簡類。五行菩薩下明行。行事有十。一修勝行。二欲退。三遇善緣。四得堅固。五滿上願。六更發心。七供養師。八重勝心。九作大願。十明迴向。如文可見。
第二有七。一對機。二比丘。三依處。四修行。五劫數。六得悟。七出離。
第三有四。一能化主。二受化人。三行劫數。四正授決。
第四有二。一劫名。二國名。
第五有四。一同時成二同一果。三同一號。四同十號也。
梵王至大威力下。第二勸梵王學有五。一有大力。二格勝劣。三是故下合修行。四何以下釋修意。五是故下結勸。初也。
假使至不能及。第二文也。無方便者。無有此經所明不有不無如如二智方便也。有了義經是其方便。不值了義經故言無方便。餘准法華壽量品疏釋之。
梵王至他廣說。第三文也。心行為學。口誦呼為受持。持佛法有三。一正行即修學。二讀誦即持。三弘通即廣說也。
何以故下。第四釋令修意有三。初法。二譬。三合。初也。戰陣譬苦難之事。流通三通。(隋云。通者即廣也。)一修行。二讀誦。三宣說。又通有三。一除災障通。即修行。二方便道通。讀誦。三生無量功德通。即弘宣也。
譬如轉輪下。譬也。明此經一切經王應須急行正法根本。輪王譬此經。七寶如餘經也。(沼引大莊嚴論第十。七寶喻七聖財。或七覺分。乃至功德如寶。具如彼。兼義雖爾。正舊也。)
梵王是下。合也。
是故至修學。第五結勸也。(有四。一修十法行。二行精進下恒修不退。三功德十勝。四總結勸修。)
爾時至經典下。品第五諸天守護令法久住。今文有三。初天眾守護。二如來讚成。三天等奉持。本略存初。初也。有五。一護正法。(有二。一儀軌。二白佛下正護)。
二及說法下。護說者。(有二。一說者。二正護。護有五。一除諸難。二具眾善。三色力足。四辨才通。五身心樂。)
三時會下。護聽眾。
四所在下。護國界。(有三。一表有難者。是三災也。謂飢饉。怨賊即刀兵。非人惱者疫病。二我等下明為護遮。三皆是下結天眾力。)
五若有下讚施主也。
爾時佛下。第二讚成三。一讚聞深法。二讚護法人。三圓成二嚴。
時梵王下。第三天等奉行也。
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上來眾品開經體既訖。今明經力用。故此品來。二聞經正體旨深利遠天神喜踊發誓弘宣。夫法非孤運。弘之人也。是故四王觀機修行。故云唯願眾中廣為我說等。故此起也。三為時眾故。下云。大眾聞已受持。
二釋名者。明四王事故者名也。四者數名。清淨名天。如法華疏。自在為王。故仁疏云。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名為王。(宜即取之。)十二門疏云。觀察了達目之為觀。統御名人。如上述之。天即准前。(興云。梵云闍埵去聲唎云四。摩訶云大。提婆云。天羅闍云王。提婆云天。摩怒沙云人。比耶二合婆云觀。路迦那云察。今從周語故立此名。天者該自然在光明之義。身有光明不假外照。資生應念可謂自在。故名為天。統領尊勝故名為王。乃至月別八日二十三日天使。白黑十四日太子。前後十五日天王。睹審人天罪福之行以奏釋天。故曰觀察。觀察人天所行善惡正此品旨。故以名之。)據兼爾耳。此品正明四王觀察。於一切時修經。人天相助觀勵未必齋日。又自然等本義如前。但光明者此亦可簡。即違大論。假號天故。豈有身光。
三決疑者。問。本既一品。今何開耶。答。沼云。此品四王讚勸行經。發願護持。後品世尊讚美令廣願護。故二品別。問。若爾餘章皆有此例。他願佛印何不類耶。答。理實如本。願印為二。似無別由。三藏隨宜開之。何假徵矣沼所難解既有所以。興問答者即無異能。見推可知。
爾時至足已下十六品。是正說第二階明經力用有二。初九品明經力大勸物弘通。後王法下七品出能弘之人得此經力。以成前九品意也。就初為二。初四品明菩薩諸天加護弘通。後五品明八部鬼神利益弘通。弘通者以成前品意也。(祥即取之。)初為三。初二品四王弘通。次無染著諸佛守護。後如意品師資共護。初又二。初品發願護持。後品讚嘆勸勵。初也。此品准本有三。一歎經德勝二世尊我下發願弘通。三大眾下時眾喜行。初有三。一出能弘之人。二歎所弘之法。三請為說之恩。(祥即取之。)初也。又二。一列名字。四王天住須彌四埵。東方提頭賴吒。此言地國。護國土。南方毘留勒。此言雜語。解諸鬼神語。西方毘留博。此言增長。增長國土。北方毘沙門。此言多聞。多聞智慧。(隋云。南方毘留勒叉此言增長。增長國土。西方毘留博叉此言雜語。解諸鬼神語。經一本云。南方毘勒此云雜語。西方云毘留博增長也。配方翻名。祥曉宜莊沼興皆同隋初說也。但毘留博叉。曉云此云醜目。莊云此云廣目。亦名醜目。興云目醜廣故。餘即取本。加云。大集如次名鞞羅。樂勝。火花栴檀花者。即標別名。故不相違。有說。廣目瞻部王。增長牛貨王。即違瑜伽東南西北如次持國增長醜目多聞。)但執一水見一本。准隋知之。故不違也。但住宮者。祥云。須彌四埵名那乾訶羅山去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亦爾。上有四王。曉云。伽云持護山所居止。餘金山是部落。餘處云住四埵。如是二文可和會也。興即會云。增一三十四云。須彌四寶所造。金銀水精瑠璃。又有如是四寶城郭。四王居止。婆沙三十三云。蘇迷盧山有四層緣。如次堅手持鬘恒四天居止。此二經論依妙高住。智論第九云。須彌邊有山名由犍陀羅。高四萬二千由旬。此山四頭各有城。四王各在。起世經第四廣具亦同。此二經論皆許四王住由乾陀山四方。有此異者。四王幸處居處如次二聖教故。如起世云。至須彌半四萬二千由旬。中有四王宮殿。即幸處也。又東半腹去地四萬二千踰闍那。佉提羅迦山頂有提頭王住處。城名賢上。縱廣六百唎闍那。南有毘樓勒迦城名善現。西有博叉。城名善卜。北毘沙門王有三城。一可畏。二天敬。三眾歸。四王身長皆半由旬。衣一由旬。廣半由旬。其重二分。即居處也。具如彼辨。(沼同。故云。本都妙高第四層緣。時復住持雙山頂。)祥云。東方持國。領諸天眾并乾闥婆乃毘舍闍二部鬼神。南方增長。領諸天眾并鳩荼及避脅多二部鬼神。西方雜語。領諸天眾及龍富單那二部鬼神。北方多聞。領諸天眾及夜叉羅剎二部鬼神。(沼宜依之。宜亦加云。如是四王各領八萬四千鬼神王眾以為眷屬。)而北方在前者。推其多聞。(沼影取之。)二俱從座下明儀則。准上釋之。
白言至共受持下。第二所弘有二。一歎德重。二歎多能。多能故德重。德重由用多。(祥即取之。)初也。有三。一諸佛愛重是意業二諸天禮敬是身業。三四王讚仰是口業。初一明經顯性得之因。次一明經生修得之道。後一明經成修得之果。(隋云。生起由經德重故。佛及天王護念敬重讚嘆成上德重義。此三依本。今有五種之一切。第四一切即通下句。應言一切聲聞獨覺。然隨本故攝為三也。祥興取之。)三中各二。初歎所重之法。二明能重之人。初二者。一歎法。法如金光明。本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法身性得如金。般若性得如光。解脫性得如明。又譬性得三身。(祥取。加云。佛性亦得。)微是因中。妙在果上。二一切下明人。人是諸佛。諸佛應身以法身為師。故言護念。即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祥取。興云。即違應身無自依心。無自依心者必不能念故。)此言應身即內應故。縱令外應無自依心。有依他心。故言護念。亦有何妨。
一切菩薩下。第二諸天禮敬有二。一歎法。法能生菩薩之道。本云莊嚴菩薩深妙功德。隋云。此經明十度十菩提等能生菩薩之道。(祥興取之。)故今總言一切菩薩恭敬。二一切天下明人。人能如說修行於道。故言恭敬。今云供養。本今互顯。意即無違。
及諸天下。第三四王讚仰又二。一歎法。法成四德。令諸天願樂。故言歡喜。二一切護世下明人。人心歡喜故。口讚歎也。(隋云。三中皆有三義。互舉一也。意謂。恭敬歡喜讚嘆。今有五義。加供養及受持。祥皆取之。)
悉能至宮殿下。第二歎多能有三。初生智慧。(隋云。五欲所昏故與智慧。興意取之。)
二能與下與快樂。
三止息下滅苦惱。苦惱又二。一別明。二總結。(祥即取之。)初中有二。一除三途報。本云是經能令地獄餓鬼畜生諸阿燋乾枯竭。故知沼云四惡趣者。是增益耳。二一切下除人天苦。此有六事合九句文。(沼即取之。)一除怖畏。(沼云除五怖畏。)二卻怨賊。三除飢饉。四愈疾病。五一切下滅災變。本云是經能滅惡星變異。(莊云。日月星宿缶石山林江海池。□種種變怪。)六百千苦下去諸苦。本云是經能去一切憂惱。此六。本顯發端皆言是經能故。(祥言七苦。即兼三途。故不相違。)
第二總結。本云舉要言之是經能滅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百千苦惱。今即總略第六攝之。總結為三。一除怖畏。二除疾病苦。三除憂惱苦。初先舉怖畏體後緣。次先舉病緣後明病體。第三病亦先緣後體。別六總三。合為九句。前文直明苦經內有三德為三人重之故是德重。後文明外有諸用不止明三人敬貴是故多能也。
世尊至宣說下。第三請廣為說。意為弘通有三。一明如來宣說。言如是指總別拔苦與樂之事意謂。此經能為如是拔苦與樂。廣益我等有情。願佛眾中廣為說也。本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在大眾廣宣說時。此明有人宣說。未必今佛。故置若言也。於大眾者。有不在大眾不足可信。云大眾有三。一有正法。二有正師。三正學。
二我等下。明四王聽受。
三氣力下。明聞法獲利。利本有三。一身力康健。二威德具足。三精進勇猛。本云心進勇銳智慧增長。今加神通倍勝。
世尊至化世下。第二發願弘經。本既一品。釋亦隨之。今准文勢。准本有二。初四王自明有弘護之德。後正發願弘經。(祥興取之。)初有三。一標。二釋。三結。(興即取之。)初也。又二。一明出世德。二以法下明世間德。(祥即取之。興但世德。)本云為世法王以法治世今舉後句而兼初也。二各有二。初二者。一能說。二能行。能行六波羅蜜。能說十二部經。(祥興取之。)十解之人。下具明也。後二者。一為王化世。二依法治民。具二万美也。(隋云。若不依法治。則不可王化。既有出世之德。故為王也。)
我等至遠去下。第二釋有二。一遮諸惡鬼明除苦。(興云。俱槃荼者即冬苽鬼。即取嘉祥法華疏說。)
二世尊我等下。守護人民。此四王各領五百鬼神守護國土也。二十八部。如下正了知品疏辨。
世尊以此下。第三結也。
又復至之事下。第二正弘有二。一為護土。二為護人。(祥興取之。)初有三。一明國土衰損。
二世尊我等下。明請說此經。依今有二。初尊法。後請人有三。一有人持經。二四王請說。三時彼法師下應請弘宣。言由我等者。本云以我力故疾往彼所。謂冥加令來耳。故言我力等也。
三由經力下。明由經滅難。
世尊若至其國下。第二護弘經人有三。初明護聽受之人。二世尊若有下護供給之人。三世尊若有受下明護讚歎之人。生起可見。(隋云。從易至難。如初人但能聽為易。又能供養為難。與文相似。不如舊從難至易也。興即取之。)三中各三。此初三之中。初明弘經也。二世尊時彼下勸聽受。三世尊以下明王護也。
世尊至災患下。第二護供養人又三。一明弘經。二時彼人王下勸供給。三我等下明王護也。
世尊至所稱歎。第三護讚嘆人又三。一明弘經。二人王於下明讚敬。三我等下明王護。此中本有供養之言。即是尊重讚歎事耳。
大眾下。品第三段大眾奉行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八
寶曆三年七月七日庚申書寫此卷了
始筆於五月九日閑人寶生院成慶
同四年閏二月二十六日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