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註釋卷第七 輸入者 劉映霞 金光明最勝王經無染著陀羅尼品第十三 (三門分別。言來意者。就四天王護國等三品明守護中有三。一令守護供養。二令離染不退。三令離障如意。上已明守護供養。此明令離染不退。若有染著即有退屈。以執著故。護令離染不退修行。有此品生。二釋名者。梵云。似疏黎沙。此云無染著。舊云銀主者非也。所弘之法從最清淨法界平等所流。復由咒力能令離染無所住著故。云無染。諸。陀羅尼者。義如常辨。三解難者。問。總持有四。此無染著何陀羅尼。答。是能令菩薩得無生忍陀羅尼。此品既云。陀羅尼者非方處。乃至云。無有法生亦無法滅等。故知是也。或是神咒總持。此品復云。身亦不被刀杖毒藥水火猛獸之所損害。故神咒攝。或可通二。文無簡故。) 爾時世尊告具壽舍利子。今有法門。名無染著陀羅尼。是諸菩薩所修行法。過去菩薩之所受持。是菩薩母。說是語已。(此品之內大文分六。一佛告標守。二間答名體。三請佛陳說。四讚印為宣。五顯勝勸修。六開教喜學。此即初也。) 具壽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陀羅尼者是何句義世尊。陀羅尼者。非方處。非非方處。作是語已。(自下問答名體。是何句義者。問能詮之名。非方處等者。問體也。以諸法體即是真如。言非方處者。離有也。非非方處者。離空也。下佛答中有其七句。舍利分悟故有多少。)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舍利子。汝於大乘已能發趣信解大乘尊重大乘。(下答。有二。初讚。後答。此讚也。有二。言善哉者讚問。汝於大乘下讚德。有三。初讚捨小。已非發取故。次讚悟大。信解大乘故。以信得解。非智證入。故法花經云。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趣大以後經二萬劫始到十信初心故。後讚堅固。尊重大乘故。餘如疏說。) 如汝所說。陀羅尼者。非方處非非方處。非法非非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事非非事。非緣非非緣。非行非非行。無有法生亦無法滅。(下答有二。初答體。即是諸佛下答名義。初中二。初述成。後然為下答說所以。此初述成也。非方處等如前已解。第二非法等離詮非詮。非法者非一門詮。非非法者非是不離非詮之法。是智證故。第三離三世。以常故。非三世應有。非非過去等。非離世法故。以影略故。第七句經亦同此解。第四事理對。是理非事。又云。非非事者不離事法故。第五有為無為對。非有為緣生。非非有為。了因顯故。或不離緣生法故。第六常無常對。行者遷流。真如非行非非行。同前釋。第七相非相對。以真如理離生滅等十相故。諸法體生後無名滅。如既不生故無法滅。舉此例餘。第七離生滅相。通依三性俱得無失。) 然為利益諸菩薩故。作如是說。於此陀羅尼功用正道理趣勢力安立。(自下答說所以。然據勝義。非方處非非方處等忘言絕相。然今為利益諸菩薩故。於方便道理依俗諦中。作如是說。依何說法耶。謂於此陀羅尼者。即指所說法體。依四種義安立施設。名之為說。下言安立者。施設之別名。依此四義而安立故。言四種義者。一功用。即依總持有能得果之功用說。二正道。即此功用體。離二邊證正理故名為正道。即念惠等。三理趣。即是真如及所持法義等是念知等境總名理趣四勢力。由此法義能令惠等滅惡生善證理得果故。名勢力。即法威力。欲明能詮契順諸法故。或即總持念惠二法有能攝持生善滅惡之勢力故也。) 即是諸佛功德諸佛禁戒。諸佛所學。諸佛祕意。諸佛生處。故名無染著陀羅尼寂妙法門。作是語已。(自下名答問句義。初答義。故名無染著下答句。句即名也。前功用等四義在佛。即俱名功德等。或能為因依。此能得佛不共法等名功德。能令離過名禁戒。為佛師故名所學。法身妙理深難測故名祕意。成報化佛故名生處。由能詮教詮此義故名無染著法門等。或即全惠名為法門。與所持法為門。即法之門。)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唯願善逝。為我說此陀羅尼法。(第三請佛陳說。有二。此初請佛陳說也。) 若諸菩薩能安住者。於無上菩提不復退轉。成就正願得無所依自性辯才。獲希有事安住聖道。皆由得此陀羅尼故。(第二請意。有三。初能學人。二能安住者下明修教得利益。有六。一得不退。隨信住等四種不退。二得正願。謂十大願。如沼公疏引發菩提心論廣述。三得無所依。即無住涅槃。四自性辨才。即四無礙辨。不由師悟故名自性。五獲希有事。准菩薩地四十六云。菩薩修習無上菩提有五希奇。一於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乃至五具不思議大威神力。六安住聖道。住極喜地得二空智名安住聖道。或可為五。得無所依自性辯才合之為一。或有一說。具如疏明。皆由得此等者結。)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第四讚印為宣。有三。初讚印。次更歎。後正宣。此初可知。) 若有菩薩得此陀羅尼者。應知是人與佛無異。(更歎有三。此初歎能證得。) 若有供養尊重承事供給此菩薩者。應知即是供養於佛。(歎能供養者。以證得者如佛所得必當得故。理平等故。) 舍利子。若有餘人聞此陀羅尼受持讀誦生信解者。亦應如是恭敬供養與佛無異。以是因緣獲無上果。(歎能學及供養者。釋文准知。) 爾時世尊即為演說陀羅尼曰。 怛姪他。刪陀喇你。嗢多喇你。蘇三缽羅底瑟恥哆。蘇那麼。蘇缽喇底瑟耳哆。鼻逝也跋羅。薩底也缽喇底慎若。蘇訶嚧訶。慎若那末底。嗢波彈你。阿伐那末你。阿毘師彈你。阿鞞毘耶訶囉。輸婆伐底。蘇尼室唎多。薄虎郡社。阿毘婆馱莎訶。 佛告舍利子。此無染著陀羅尼句。若有菩薩能善安住能正受持者。當知是人若於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若百干劫所發正願無有窮盡。身亦不被刀杖毒藥水火猛獸之所損害。何以故。舍利子。此無染著陀羅尼是過去諸佛母未來諸佛母現在諸佛母。(第五顯勝勸修。有二。此初讚法功能。初中七。一告所被機。二此無染著下指所讚法王。三若有菩薩下明能學人。四能善安住下明依修學。能善安住者。以此咒為所依。能正受持起法行。正受聞者正持思修慧。五當知是人下得益。有二。一攝內能令發願。得不退故。二身亦不被。防外非眾惡侵故。六何以故徵所因。七舍利子下解所以。) 舍利子。若復有人。以十阿僧企耶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奉施諸佛。及以上妙衣服飲食種種供養經無數劫。(校量勝劣。於中分四。此即初舉布施福。) 若復有人。於此陀羅尼乃至一句能受持者。所生之福倍多於彼。(二正校量。) 何以故。(徵也。) 舍利子。此無染著陀羅尼甚深法門是諸佛母故。(四答所以。) 時具壽舍利子及諸大眾。聞是法已皆大歡喜。咸願受持。(第六大段聞教喜學。) 金光明最勝王經如意寶珠品第十四 (三門分別。一來意者。就流通中有其三種。第一學行流通。有五。於中第二守護流通。於中復三。第一令守護供養。第二守護令離染不退。第三此咒守護令離災難所求如意。如文具彰。故此品生。二釋名者。梵云震多。此云如意。本音但目意。心思量義。如者義加。末尼者。此云寶珠。此是喻。陀羅尼者是法。如殊能令離諸災難所求遂心。此咒亦爾。從喻為名。應云如意寶珠陀羅尼品。故下云如意寶珠神咒。以文略故。又釋。即此總持名為如意寶珠。從喻名故。云有陀羅尼名如意寶珠。三釋難者。問。執金剛主所說神咒名曰無勝。餘說亦別。云何但云如意寶珠品。答。有二解。品名從初。不可具辨。二云。初二得其總名。餘者從其別稱。據寶總得名如意珠。問。四總持之內是何總持。答。是咒陀羅尼。問。四天王品中四王所說。亦名如意寶珠。與此何別。答。同名義別。如文可知。)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告阿難陀曰。汝等當知。有陀羅尼名如意寶珠。遠離一切災厄。亦能遮止諸惡雷電。(品文分四。一佛說。二眾說。三佛印。四奉行。佛說有三。一標示許說。二大眾樂聞。三佛正為說。初中有四。一標咒名。二示功用。三告同說。四許為陳。此初二也。) 過去如來應正等覺所共宣說。(第三告同說也。) 我於今時於此經中亦為汝等大眾宣說。(第四許為陳。有二。此即初許陳也。) 能於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令得安樂。(二明利益。) 時諸大眾及阿難陀聞佛語已。各各至誠瞻仰世尊。聽受神咒。(大眾樂聞。) 佛言。汝等諦聽。於此東方有光明電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電王。名設羝嚕。西方有光明電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電王。名蘇多末尼。(三佛正為說。有四。一說電王名。二聞得益。三正說咒。四誦咒法。此說電名。雲相擊出聲名雷。故俱舍論云如雲聲。是出光名電。即主電神名王。故准起世經云。東方無厚閉電共於西方隨光明電相觸相著相楷相打。以如是故從於虛空雲際之中出生光明。名曰閉電。乃至廣說。電光者從其主神以立名也。興公云。阿揭多者名為無去。阿揭多者此云來。蘇此云如。末尼此云意。設羝嚕者怨也。主多光者火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電王名字及知方處者。此人即便遠離一切怖畏之事。及諸災橫悉皆消殄。(二明得益。有二。此初聞名益。問。聞電王名已離恐怖。何假說方離怖耶。答。由持咒力能令彼王守護。) 若於住處書此四方電王名者。於所住處無雷電怖亦無災厄。及諸障惱非時拄死悉皆遠雖。(二明書名之益。) 爾時世尊即說咒曰。怛姪他。你弭你。弭你弭。尼民達哩。窒哩盧迦盧羯你。窒哩輸攞波你。曷叉。曷叉。我某甲及此住處一切恐怖所有苦惱雷電霹靂乃至拄死悉皆遠離。莎訶。(已上正說神咒及誦咒法。)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於佛前略說如意寶珠神咒。於諸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令得安樂。有大威力所求如願。(自下大眾說咒。有六。此初觀音說。有三。此初請說。亦有三。一請儀。二請說。三述益。令此菩薩以天眼耳及他心通恒觀世間隨皆能救。云觀自在。舊云觀世音。從一義說。) 即說咒曰。怛姪他。喝帝。毘喝帝你渴帝。缽喇窒體雞。缽喇底。密窒囇。戌提目羝毘末麗。缽喇婆莎囇。安荼囇般荼囇。稅帝。般荼囉婆死你。渴囇羯荼。囇劫畢麗。水提羅惡綺。達地目企。曷叉曷叉。我揭甲及此住處一切恐怖所有苦惱乃至拄死悉皆遠離。願我莫見罪惡之事常蒙聖觀自在菩薩大慈威光之所護念。莎訶。(已上正說咒及誦咒法。)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菩薩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說陀羅尼。名曰無勝。於諸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願。(第三。文有三。此初請說。言執金剛祕密主者。有云。觀音異形稱為祕密。常執金剛拄杵守護三寶。依目并所持為名。依密跡金剛力士經說。此執金剛及梵王是賢劫千佛之一佛也。) 即咒說曰。怛姪他。母你母你。母尼囇末底末底。蘇末底莫訶末底。呵呵呵磨婆以那悉度帝波跋。跋折攞波你。惡蚶。姪荼。莎訶。 世尊。我此神咒名無勝擁護。若有男女。一心受持書寫讀誦憶念不忘。我於晝夜常護是人。於一切恐怖乃至拄死悉皆遠離。(已上正說神咒及誦持。) 爾時索訶世界主梵天王 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羅尼微妙法門。於諸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願。(第三說。此初請說也。) 即說咒曰。怛姪他。醯里弭里地里。莎訶跋囉蚶魔布囇。跋囉蚶麼未泥。跋囉蚶麼揭鞞。補澀跋僧悉恒囇。莎訶。 世尊。我此神咒名曰機治。悉能擁護持是咒者。令離憂惱及諸因業。及至拄死悉皆遠離。(正說神咒及誦持法。) 爾時帝釋天主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亦有陀羅尼。名跋折羅扇你。是大明咒能除一切恐怖厄難。乃至拄死悉皆遠離。拔苦與樂利益人天。(第四說。此初請說也。) 即說咒曰。恒姪他。毘你婆刺你。畔拖磨彈滯。磨膩你爾瞿哩。揵陀哩旃荼哩。摩登耆卜羯死。薩羅跋喇鞞呬娜末住答磨嗢多喇你。莫呼喇你。達喇你計。斫羯囉婆枳。捨伐哩奢伐哩。莎訶。 爾時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有神咒。名施一切眾生無畏。於諸苦惱常為擁護。令得安樂。增益壽命無諸患苦乃至拄死悉皆遠離。(第五說。文段有二。略無誦益。初段中。初列名。次請儀。後述益。其文可知。) 即說咒曰。怛姪他。補澀閉。蘇補澀閉。度麼缽唎呵囇。阿囄耶缽喇設悉帝。扇帝涅目帝。忙揭便窣睹帝。悉哆鼻帝。莎訶。 爾時復有諸大龍王。所謂末那斯龍王電光龍王無熱池龍王電舌龍王妙光龍王。(第六說。文三。如前。初段有五。此即初列其名也)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二明請儀。) 我亦有如意寶珠陀羅尼。能遮惡電。除諸恐怖。能於人天為大利益。哀愍世間。擁護一切。有大威力。所求如願。乃至拄死悉皆遠離。一切毒藥皆令止息。一切造作蠱道咒術不吉祥事悉令除滅。(三述益也。) 我今以此神咒奉獻。世尊。唯願哀愍慈悲納受。(四請納也。) 當令我等離此龍趣永捨慳貪。(第五發願。於中有四。此初標也。) 何以故。(徵也。) 由此慳貪於生死中受諸苦惱。(三釋。) 我等願斷慳貪種子。(四結) 即說咒曰。怛姪他。阿折囇。阿末囇何密帝。惡叉裔阿弊裔。奔尼缽唎耶佉帝。薩婆波跋。缽唎苫摩尼裔。莎訶。阿離裔。般豆蘇波尼裔。莎訶。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口中說此陀羅尼明咒惑書經卷受持讀誦恭敬供養者。終無雷電霹靂及諸恐怖苦惱憂患。乃至拄死悉皆遠離。所有毒藥蠱魅厭禱害人虎狼師子毒蛇之類乃至蚊虻悉不為害。(已上正說神咒及誦持益也。) 爾時世尊普告大眾。善哉善哉。此等神咒皆有大力。能隨眾生心所求事悉令圓滿。為大利益。除不至心。汝等勿疑。(佛印可也。) 時諸大眾聞佛語已歡喜信受。(第四大段。大眾奉行。) 金光明最勝王經大辨才天女品第十五 (三門同前。言來意者。此下五品即是第三令增福智。增福智中有四。一增辨才。二增衣服。三增飲食。四智慧。何故如是。欲流通法以利他於。必藉辨才為生說法。雖有妙辨。若無衣服。相不端嚴。如闕飲食。四大虛惙。又恐不能忍匱乏苦退行二利。設復能行。恐有悕求染心而說。故增飲食令離斯緣。雖有助緣。若無慧。不能了達世俗勝義。倒說法故。故增智慧。然二利行利他為行。說法利生必資四辨。故先明辨。有此品生。釋品名者。梵云摩訶。云大。薩羅悉知婆底。此云辨才。提婆仳此云天女。總應云大辨才天女品。所言大者。依莊嚴論有四種大。一勝出大。於三有五中趣而勝出故。二寂靜大。隨向無住涅槃故。三功德大。福智二聚畏故。四利物大。常依大悲不捨眾生故。言辨才。者即捷智。才即藝能。有捷智藝能故云辨才。聲此辨才為四種大之所攝故名大辨才。神用自在光潔名天。有大辨才。有大辨才天即女故云大辨才天女真諦三藏云。此第九地菩薩。具四辨才。復能施與故立此號。三解妨者。問。今此天女具四辨及四總持。何不名大總持天女。答。總持是因。所持四法是果。從依果勝號如是。答如疏。) 爾時大辨才天女於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就此品。文大分為三。一標益辨才。二世尊我當下示求方軌。三爾時佛告下世尊讚勸。初中為二。初請說之儀。後益修行者。此即初也。) 若有法師說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者。(初益持說之人。有二。此標應益人也。) 我當益其智慧具足莊嚴言說之辯。(二所益法。有三。一總標二具足也。別中。初與詞無礙辨。具足莊嚴者。即八語具等。) 若彼法師於此經中文字句義所有忘失。皆令憶持能善開悟。復與陀羅尼總持無礙。(第二與餘辨才。第一於文字句義者。即法也。文即是字體用合明。能詮依體非能詮。名是能詮。詮於義。略名不說。皆令憶持者。即法義總持。文義是所憶持。能憶持者即總持也。因果令說。能善開悟者。即樂說辨。復與陀羅尼者。即咒及忍二總持也。總持無礙者。後結也。) 又此金光明最勝王經為彼有情已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當受持者於瞻部洲廣行流布不速隱沒。(第二益聞學之者。於中分二。此初明為應修行者法久流布此中有二。初明所為。次法久流行。此同般若能生一念淨信之心當知已曾供養多佛。) 復令無量有情聞是經典皆得不可思議捷利辨才無盡大慧。善解眾論及諸伎術。(令學得益。有三。此初現得辨才。言捷利辨才者。即樂說及詞以一剎那能現諸聲名為捷利樂說。辨中有七種。一迅辨。二捷辨。三應辨。四無疏謬辨。五無斷盡辨。六豐義味辨。七最上妙辯。捷利即初二辨也。無盡者即第五也。大惠者即所餘。著善解眾論等者。即法義辨。不思議者。是能四句也。妙用莫測名不思議。) 能出生死速趣無上正等菩提。(當證佛果。) 於現世中增益壽命。資身之具悉令圓滿。(增現壽等。) 世尊。我當為彼持經法師及餘有情於此經典樂聽聞者說其咒樂洗浴之法。(自下示求方軌。有二。初示持經及求辨方便。二爾時法師授記下正求辨才。初段有四。初總標示法。此復有四。此初標行人及所示法。) 彼人所有惡星災變與初生時星屬相違‧疫病之苦‧鬥諍‧戰陳‧惡夢‧鬼神‧蠱毒‧厭魅‧咒術起屍如是諸惡為障難者。悉令除滅。(三標法功能也。言星屬相違者。凡人生日屬二十八宿。於中或有星度相違。雖人不能。行斯洗法障難亦除。咒術起屍者。西方咒術能起死屍遊行處處。或半全用損害於人。此教說聽者應依此法也。) 諸有智者應作如是洗浴之法。(四標修學也。) 當取香藥三十二味。所謂。(自下別示其方。文分為四。初教洗法。此中有八。此初標引洗方。亦二。此初標也。) 昌蒲(跋者。)年黃(瞿盧折娜。)苜蓿香(塞畢力迦。)麝香(莫訶婆伽。)雄黃(末捺眵羅。)合錯樹(尸利灑。)白及(因達羅喝悉哆。)芎藭(闍莫迦。)敬杞根(弭苫。)松脂(室利薛瑟得迦。)桂皮(咄者。)香附子。(目窣哆)沈香。(惡揭嚕。)栴檀。(栴檀娜。)零凌香。(多揭羅。)丁字(索瞿者。)鬱金(荼矩麼。)婆律膏(揭羅娑。)葦香(捺刺柁。)竹黃(??路戰娜。)細豆蔻(蘇泣迷羅。)甘松(苫弭哆。)藿香(缽怛羅。)茅根香(嗢尸羅。)叱脂(薩洛計。)艾納(世黎也。)安息香。(窶具攞。)芥子(薩利剎跛。)馬芹(葉婆你。)龍華鬚(那伽雞薩羅。)白膠(薩折羅婆。)青木(矩瑟佗。)皆等分。(次列藥名。沼公云。婆律膏者。是龍腦香脂。葦香者。葦內有此香。竹黃者竹內所出。細豆蔻者。中粗細故。茅根香者。以兜婁婆香。興公云。白及者。帝釋之手。零凌香者。零凌倒出。鬱金者。草花之名。婆律膏者。似水銀也。竹黃者。裹竹之葉。細豆蔻者。三角白色。甘松者。黑色之草。霍香者。蜀地中出。叱脂者。出婆羅門。艾納馬芹皆方有。葦香茅根似葦茅而有香也。龍花者。出於複論。白膠者嶺南中出也。) 以布灑星日一處擣篩取其香末。當以此咒咒一百八遍。咒曰。(第二示擣篩。布灑日。二十八宿中南方星名。即舊經云於鬼星日。當以此咒下第三教咒香藥。) 怛姪他。蘇訖栗帝。訖栗帝訖栗計。劫摩怛里。繕怒羯滯。郝羯喇滯。因達囉闍利膩。鑠羯滯。缽設姪囇。阿伐底羯細。計娜矩睹矩睹。腳迦鼻麗。劫鼻麗劫鼻麗。劫毘羅末底。尸羅末底。那底度羅末底里。波伐矩畔稚囇。室囇室囇。薩底悉體羝。莎訶。 若樂如法洗浴時 應作檀場方八肘(自下第四教作壇聲。於中有八。此半頌示壇量。) 可於寂靜安稱處 念所求事不離心 應塗牛糞作其壇 於上普散諸華彩(上半示壇處。下半示塗壇法。) 當以淨潔金銀器 盛滿美味并乳蜜(此半頌示供養。) 於彼壇場四門所 四人守護法如常(此半頌教守護。) 令四童子好嚴身 各於一角持瓶水 於此常燒安息香 五音之樂聲不絕 幡蓋莊嚴懸繒婇 安在壇場之四邊(此一頌半頌莊嚴。) 復於場內置明鏡 利刀兼箭各四枚(此半頌教僻惡。) 於壇中心埋大盆 應以漏板安其上(此半頌作洗處。) 用前香秣以和湯 亦復安在於壇內(此半頌教作浴湯。) 既作如斯布置已 然後誦咒結其壇(教其結界。) 結界咒曰。恒姪他。頞喇計。那也泥。呬麗。弭麗祇麗。企企麗。莎訶。 如是結界已。方入於壇內。咒水三七遍。散灑於四方。次可咒香湯滿一百八遍。四邊安幔障。然後洗浴身。(第七正教洗法。分三。初結前。次方入下作法。者四。一咒水作淨。二咒洗浴湯。三教蔽形醜。四都示其咒。其文可知。) 咒水咒湯咒曰。怛姪他。索揭智。(貞勵反下同二。)毘揭智。毘揭荼伐底。莎訶。 若洗浴訖。其洗浴湯及壇聲中供養飲食棄河池內餘皆收攝。(第八示洗竟法也。) 如是浴已。方著淨衣。既出壇場入淨室內。咒師教其發弘誓願。永斷眾惡常修諸善。於諸有情興大悲心。以是因緣當獲無量隨心福報。(別示有其方中。第二令發願。有五。一結前。二方著淨衣者發願儀軌。三既出下發願處所。四咒師教其下依師教授。此據初學。五永斷下發願。教願有三。初願修自利。次於諸下願行利他。後以是因緣下修行得果。) 復說頌曰。 若有病苦諸眾生 種種方藥治不差(自下第三明依修得益。總有三頌。分三。此初半頌標眾生有苦。) 若依如是洗浴法 并復讀誦斯經典 常於日夜念不散 專想慇懃生信心(此一頌依法修學。) 所有患苦盡消除 解脫貧窮足財寶 四方星辰及日月 威神擁護得延年 吉祥安隱福德增 災變厄難皆除遣(此一頌半明學得益。益有八。一離病乃至八難盡除。) 次誦護身咒三七遍。咒曰。(自下第四教其護身。有二。初標教護身。後正說護身咒。) 怛姪他。三謎。毘三謎。莎訶。索揭滯。毘揭滯。莎訶。毘揭荼。伐底。莎訶。娑揭囉。三步多也。莎訶。塞建陀。摩多也。莎訶。尼攞建他也。莎訶。阿缽囉巿哆。毘子也。莎訶。呬摩槃哆。三步多也。莎訶。阿你蜜攞。蒲怛囉也。莎訶。南謨薄伽伐都。跋囉蚶。(火甘)摩寫。莎訶。南謨薩羅酸(蘇活。)底。莫訶提鼻裔。莎訶。悉甸睹漫。(此云成就我某甲。)曼怛囉缽柁。莎訶。怛喇都仳姪哆。跋囉蚶。(火甘。)摩拏都。莎訶。 爾時大辨才天女說洗浴法壇場咒已。(自下示方便中。第三天女勸行。有三。此初結前示法。) 前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受持讀誦書寫流布是妙經王如說行者。(陳勸學人。有三。初自儀。次啟白。若有苾芻下所陳行人也。) 若在城邑聚落曠野山林僧尼住處。我為是人將諸眷屬。作天伎樂來詣其所而為擁護。(明令得益。有三。此初守護供養。) 除諸病苦流星變怪疫疾鬥諍王法所拘惡夢惡神為障礙者。蠱道厭術悉皆除殄。(為殄災殃。)饒益是等持經之人苾芻等眾及諸聽者。皆令速渡生死大海不退菩提。(令得勝益。) 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讚辨才天女言。善哉善哉。(自下示方便中。第四世尊讚歎。有四。此初總相讚嘆。)天女。汝能安樂利益無量無邊有情。(二別指讚。有三。此初讚亦法益。) 說此神咒及以香水壇場法式果報難思。(二讚別示方。果報難思者。讚當得果也。) 汝當擁護最勝經王。勿令隱沒。常得流通。(三敕護法。) 爾時大辨才天女禮佛足已。還復本座。(四蒙讚復座也。) 爾時法師授記憍陳如婆羅門承佛威力。於大眾前讚請辨才天女曰。(自下示方軌中。第二正求辨才。文分為四。一陳如讚請求法。二爾時辨才天女下依請教示。三爾時憍陳下陳如聞法喜讚。四第八卷初陳如教請加被。初中有二。此初標請。) 聰明勇進辨才天 人天供養悉應受 名聞世間遍充滿 能與一切眾生願(正明讚請。三頌分二。初兩頌讚。後一頌請。讚中有分三。此初一頌讚內德。) 依高山頂勝住處 葺茅為室在中居(讚處及儀表。能出生死云住高山據實隨處而現。離憍慢故恒居茅室。) 恒結軟草以為衣 在處常翹於一足(此半頌讚威儀表。和忍故軟草為服。恒勤利物故常翹一足。) 諸天大眾皆來集 咸同一心申讚請(申請有二。此半頌申同讚請。) 唯願智慧辨才天 以妙言詞施一切(此半頌願惠所求。就說法利生詞無礙勝偏請。) 爾時辨才天女即便受請。為說咒曰。(自下天女示法。有三。此初正說咒。) 怛姪他。慕囇只囇。阿伐帝(貞勵。)阿伐吒伐底(丁里下同。)馨遇隸名具隸。名具羅伐底。鴦具師末唎只三末底。毘三末底惡近。唎莫近唎。怛囉只。怛囉者伐底。質質哩室哩蜜里。末難地曇。末唎只。八囉拏畢唎裔。盧迦逝瑟跇。盧迦失囇瑟耽。盧迦畢唎裔。悉馱跋唎帝。毘麼目企輸只折唎。阿缽唎底羯帝。阿缽唎底喝哆勃地。南母只南母只。莫訶提鼻。缽唎底近唎昏拏。南摩塞迦囉。我某甲勃地。達哩奢呬。勃地阿缽唎底喝哆。婆跋睹。巿婆謎毘輸姪睹。舍悉怛囉輸路迦。曼怛囉畢得迦。迦婢耶地數。怛姪他。莫訶缽喇婆鼻。呬里蜜里呬里蜜里。毘折喇睹謎勃地。我某甲勃地輸提。薄伽伐點提毘焰。薩羅酸點羯囉。滯雞由囇。雞由囉末底。呬里蜜里呬里蜜里。阿婆訶耶弭。莫訶提鼻。勃陀薩帝娜。達摩薩帝娜。僧伽薩帝娜。因達囉薩帝娜。跋嘍拏薩帝娜。裔盧雞薩底婆地娜。羝釤。薩帝娜。薩底伐者泥娜。阿婆訶耶弭。莫訶提鼻。呬里蜜里呬里蜜里。毘年喇睹。我某甲勃地。南謨薄伽伐底莫訶提鼻薩囉酸底。悉甸睹。曼怛囉缽陀彌。莎訶。 爾時辨才天女說是咒已。告婆羅門言。善哉大士。能為眾生求妙辨才及諸珍寶神通智慧。廣利一切證菩提。(自下二讚請。問。前請唯求辨才。何故天讚通有餘法。答。有二解。一云。不唯詞無礙。說法利生無礙勝故。故偏陳請。一云。雖云但求辨。因辨得餘。因果通讚。前好。) 如是應知受持法式。(三教修習法。有二。此初標舉他。)即說頌曰。 先可誦此陀羅尼 令使純熟無謬失(二教習。總有十九頌半。大分為八。此初半頌教先誦咒。) 歸敬三寶諸天眾 請求加護願隨心 敬禮諸佛及法寶 菩薩獨覺聲聞眾 次禮梵王并帝釋 及護世者四天王 一切常修梵行人 悉可至誠慇重敬(自下第二有兩頌。歸敬求護。分三。初半頌標。次一頌一句所歸。後一句結。) 可於寂靜蘭若處 大聲誦前咒讚法 應在佛像天龍前 隨其所有修供養(第三一頌略示作法。於中有四。一句作法。一句教誦咒讚。即前讚請。一句示坐處。一句教供養。) 於彼一切眾生類 發起慈悲哀愍心(第四半頌起慈悲。) 世尊妙相紫金身 繫想正念心無亂(第五有六頌半。令託境安心修本所求。於中有二。初二頌半求佛總持。於中有四。此初半頌明觀佛。) 世尊護念說教法 隨彼根機令習定(此二一頌總持中。此半頌明法及咒。忍三種總持。) 於其句義善思惟 復依空性而修習(此半頌明義持。) 應在世尊形像前 一心正念而安坐(此半頌三明行法處及修法。) 即得妙智三摩地 并獲最勝陀羅尼(此半頌四明得果。以其智定眾德本故。若得總持必成智定。) 如來金口演說法 妙響調伏諸人天 舌相隨緣現希有 廣長能覆三千界(自下四頌求辨才中。有四。此初一頌明所求辨及辨具。說法者即法義二辨。妙響者即詞辨也。調伏者即樂說辨。舌相即辨具。) 如是諸佛妙音聲 至誠憶念心無畏(自下令求此二。此半頌求詞無礙辨。) 諸佛皆由發弘願 得此舌相不思議(此半頌明求辨具。) 宣說諸法皆非有 譬如虛空無所著(此半頌明求餘三辨。) 諸佛音聲及舌相 繫念思量願圓滿(此半頌結由願得。) 若見供養辨才天 或見弟子隨師教 振此祕法令修學 尊重隨心皆得成(此一頌果遂。辨才天見有師弟修行。即授法修必得果遂。) 若人欲得最上智 應當一心持此法 增長福智諸功德 必定成就勿生疑(自下第六三頌別示所求。有三。此初一頌求智及福也。) 若求財者得多財 求名稱者獲名稱 求出離者得解脫 必定成就勿生疑(此一頌求世出世。) 無量無邊諸功德 隨其內心之所願 若能如是依行者 必得成就勿生疑(此一頌例求一切。) 當於淨處著淨衣 應作壇場隨大小 以四淨瓶盛美味 香華供養可隨時 懸諸繒婇并幡蓋 塗香秣香遍嚴飾 供養佛及辨才天 求見天身皆遂願(第七兩頌廣前作法。) 應三七日誦前咒 可對大辨天神前 若其不見此天神 應更用心經九日(自下第八教求時限。有三品求。此一頌上品求也。) 於後夜中猶不見 更求清淨勝妙處 如法應畫辨才天 供養誦持心無捨 晝夜不生於懈怠 自利利他無窮盡 所獲果報施群生 於所求願皆成就(此兩頌中品求。) 若不遂意經三月 六月九月或一年 慇懃求請心不移 天眼他心皆悉得(此一下頌下品求。或由根有上中下。或由陳輕重。或由宿福多少。) 爾時憍陳如婆羅門聞是說已。歡喜踊躍歎未曾有。(自下第三陳如聞法喜讚。大分為四。初標欲讀。此中有三。此初心歡。) 告諸大眾作如是言。汝等人天一切大眾如是當知皆一心聽。(告眾令聽。) 我今更欲依世諦法讚彼勝妙辨才天女。(陳如欲讚歎勝義絕言故云依俗。) 即說頌曰。 敬禮天女那羅延 於世界中得自在 我今讚歎彼尊者 皆如往昔仙人說(自下正讚。有二。初頌讚。後咒讚。初有二十二頌。大分為三。初一頌標讚。次二十頌正讚。後一頌歸禮。此初也。) 吉祥成就心安隱 聰明慚愧有名聞 為母能生於世間 勇猛常行大精進(自下正讚。分二。初三總讚內外德。後十七頌別讚內外。初文有三。初一頌內。次一頌半外。後半頌總結。此初也。有四。一句心安吉祥德。一句聰惠名聞德。一句長養有情德。一句常勤無倦德。) 於軍陣處戰恒勝 長養調伏心慈忍(下讚外德。有三。此初半頌戰降怨德。) 現為閻羅之長姊 常著青色野蠶衣(此半頌隨類化生德。) 好醜容儀皆具有 眼目能令見者怖(此半頌具諸相好德。) 無量勝行超世間 歸信之人感攝受(此總結也。) 或有山巖深險處 或居坎窟及河邊 或在大樹諸叢林 天女多依此中住 假使山林野人輩 亦常供養於天女(別讚內外。有二。初四頌半讚外德。後十二頌半讚內。初中有三。此初一頌半住處供養。) 以孔雀羽作幢旗 於一切時常護世 師子虎狼恒圍繞 牛羊雞等亦相依 振大鈴鐸出音聲 頻陀山眾皆聞響 或執三戟頭圓髻 左右恒持日月旗(此兩頌羽儀翼從。) 黑月九日十一日 於此時中當供養 或現波蘇大天妹 見有鬥戰心常愍(此一頌乘便明供養時及辨形不定。) 觀察一切有情中 天女最勝無過者(自下讚內德。有二。初十頌半讚大智尊勝德。後二頌讚大悲救苦德初中有三。初半標勝。次九別讚。後一頌結勝。此初也。) 權現牧牛歡喜女 與天戰時常得勝(自下別讚。有十一。此初降怨勝。) 能久安住於世間 亦為和忍及暴惡(二住世勝。) 大婆羅門四明法 幻化咒等悉皆通(三通了勝。四明法者即四薜陀論。舊云韋陀。或毘仳羅論。皆訛謬也。一頡力薜陀。此云壽明。釋命長短事。二耶樹薜陀。此云祠祀明。釋祭祠事。三娑摩薜陀。此云平明。平是非事。四阿闥薜陀。此云術明。釋伎術事。此云幻化咒等皆通者即第四明也。) 於天仙中得自在 能為種子及大地(四仙中勝能為種子等者。釋勝所以。) 諸天女等集會時 如大海潮必來應(五明四信勝。) 於諸龍神藥叉眾 咸為上首能調伏(六調伏勝。) 於諸女中最梵行 出言猶如世間主(七梵行勝。) 於王住處如蓮華 或在河津喻橋筏 面貌猶如盛滿月 具足多聞作依處 辨才勝出若高峰 念者皆與為洲渚(八為依勝。其德為依常如洲渚。) 阿蘇羅等諸天眾 咸共稱讚其功德 乃至千眼帝釋王 以慇重心而觀察(九稱讚勝。) 眾生若有希求事 悉能令彼速得成 亦令聰辨具聞持 於大地中為第一 於此十方世界中 如大燈明常普照 乃至神鬼諸禽獸 咸皆遂彼所求心(十遂求勝。有三。謂初半頌標。一頌釋。半頌結。) 於諸女中若山峰 同昔仙人久住世 如少女天常離欲 實語猶如大世主(十一德尊勝。有二。此初一頌別明勝。) 普見世間差別類 乃至欲界諸天宮 唯有天女獨稱尊 不見有情能勝者(此一頌總結指勝。) 若於戰陣恐怖處 或見墮在火坑中 河津險難賊盜時 悉能令彼除怖畏 或被王法所枷縛 或為怨讎行剎害 若能專注心不移 決定解脫諸憂苦(自下二頌讚內德中。第二讚大悲救苦德。有二。初別陳。後半頌結例。) 於善惡人皆擁護 慈悲愍念常現前 是故我以至誠心 稽首歸依大天女(總結歸禮。) 爾時婆羅門復以咒讚讚天女曰。(自下諸文沼公不釋。今據興公釋文。是故彼疏云。此第二歎寶德。有二。此初彰歎也。) 敬禮敬禮世間尊 於諸母中最為勝 三種世間咸供養 面貌容儀人樂觀 種種妙德以嚴身 目如修廣青蓮葉 福智光明名稱滿 譬如無價末尼珠(此後正歎。有三。初歸敬。次歎德。後顯歎功德。此初也。重言敬禮者所敬眾多故。敬之至誠故。三種世間者。即天人非人三種是也。) 我今讚歎最勝者 悉能成辨所求心(第二歎德。有二。初歎實德。後歎化德。初中有四。此初所求必成也。) 真實功德妙吉祥 譬如蓮華極清淨(此第二真德清淨也。) 身色端嚴皆樂見 眾相希有不思議(此第三福相難思也。) 能放無垢智光明 於諸念中為最勝(此第四智用強說也。) 猶如師子獸中上 常以八臂自莊嚴 各持弓箭刀槊斧 長杵鐵輪并罥索 端正樂觀如滿月(第二歎化德。有三。此初福備奇異也。既證八真備前八行故示八譬。) 言詞無滯出和音 若有眾生心願求 善士隨念令圓滿(此次事辯捷利也。) 帝釋諸天咸供養 皆共稱讚可歸依 眾德能生不思議 一切時中起恭敬 莎訶(此上咒頌是亦是讚。此後諸天若折咒時必須誦之。讚虔也。) 若欲祈請辨才天 依此咒讚言詞句 晨朝清淨至誠誦 於所求事悉隨心(此第二顯歎功能也。) 爾時佛告婆羅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眾生施與安樂。讚彼天女請求加護。獲福無邊。(此第四如來述成也。) 此品咒法有略有廣。或開合。前後不同。梵本既多。但依一譯後勘者知之。(此翻經者之辭。) 金光明最勝王經注譯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