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抄一上纂釋第四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五所被眾自下決擇第二 疏。盡宏廓之幽宗(文)決擇云。盡字是教餘皆義。宏者大也。即是廣義。通收五教。若巨海遍納於百川。廓者空也。即是深義。別揀九宗。同天地獨具於十德。或宏者事法界。廓理法界。二字相含者事理無礙法界。幽宗事事無礙法界。或四字相含同詮一真無障礙法界(已上)。 鈔。真應權實○又不可見故(文)會解云。以真應權實之類。例上深廣說之。應言即真而應。不可作真思。即應而真。不可作應思。即權而實。即實而權。皆不可思故也。亦可。真應權實之外。更例因果本跡之類故。曰類例多端(已上)問。大疏一下釋眾海雲集。總啟十門中。第五權實門云。諸教所明穢土之中。雜類菩薩聲聞皆通權實。地前是實。地上是權。法身無生生五道故。淨土菩薩唯實。實報生故。雜類聲聞是權。攝論云。欲令淨土不空。化作雜類眾生故。若依此經。同生異生皆通權實。海印定現實德攝故。隨緣隨位而示現故(等文)此外更無真應門。今何權實之外云真應乎。答。決擇云。真應權實者。智冥一理故曰真。悲赴萬根曰應。或本高而跡下。或本下而跡高名權。本跡相稱名實(已上)准此但就權實門中。更分別真應權實之二義也。 鈔。略列四十二眾(文)問。疏一下云。都序之中有四十一眾。謂同生有一。異生有三十九。師子座中一。若兼取前菩提樹中所流及宮殿中無邊菩薩。總有四十三眾。此四十三遍於九會。第一會中有二眾。謂新集十方眾‧佛眉間眾。添成四十五(已上)雖有四十一‧四十三‧四十五之三種。全無四十二之義。今何云列四十二眾乎。答。決擇云。四十二眾者。謂同生眾有一。菩薩也。異生眾有三十九。執金剛神乃至大自在天王也。座內流出眾‧眉間流出眾故四十二。以配四十二位故(已上)會解意全同之。是即除去兼取之二眾及新集十方眾也。其故者。既云兼取。明知不可正取為海會眾故。新集十方眾是口光所召。以次下別出故。除去之也。 鈔。況口光所召(文)唐經第六現相品云。世尊即於面門眾齒間。放塵數光明。普照此花藏界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世界海。彼世界海一切眾會。蒙佛光明。各共來詣此花藏界。其諸菩薩身毛孔中。各現十剎塵數光明。一一光中悉現十剎塵數菩薩。此諸菩薩悉能遍入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微塵。彼一一塵中皆有十佛世界塵數廣大剎。一一剎中皆有三世諸佛世尊。此諸菩薩悉能遍往親近供養。於念念中以夢自在示現法門等。開悟塵數眾生(等云云取意)。 鈔。本即圓音(文)抄二下云。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乃在機。隨機不同(已上)兩釋共用此釋。 鈔。落落者疏遠之聲(文)問。老子經下云。不欲琢琢如玉。落落如石。注云。琢琢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見貴。石多見賤。言不欲如玉為人所貴。如石為人所賤。當處其中也(已上)依此釋者。落落是眾多之義也。今何云疏遠乎答。 鈔。十剎者謂樹形(文)會解云。言剎者單梵語。具剎摩。此云土田也。即一佛所王土也(已上)問。經列二十者何乎。答。決擇指三文。一云。唐經第八(花藏品之一)說最中央香海所持世界。豎列二十重。一最下世界名最勝遍照。其狀如摩尼寶。二種種香蓮花妙莊嚴世界。其狀如師子座。三其狀八隅。四其狀如摩尼蓮花。乃至十三世界名娑婆。其狀如虛空。第二十世界名妙寶焰。其狀如寶莊嚴具(云云)此二十重中不見樹形。但次下類結所餘中。列形狀云。十佛剎微塵數迴轉形世界○江河形○旋流形○輪網形○壇墠形○樹林形○櫻觀形○尸羅幢形○普方形○胎藏形○蓮花形○佶勒迦形○眾生形○佛相形○圓光形○雲形○網形○門闥形(云云)如是列已。次下結歸都數云。如是等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已上)既列十八種。並云十佛剎微塵數。故今云結有十佛剎塵歟。二云。同卷次上云。彼一切世界種。或有作須彌山形○或作諸莊嚴具形。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已上)具列二十種。其中間十八。全同前所引十八種。故今略之。三云。同經第七卷世界成就品。說世界形相中。列圓形方形樹形等十種竟。結文云。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已上)。今案云。此三文中。後二文總結中。共無十佛剎塵之言。況成就品但列十種。殊違今抄云經列二十之釋。明知偏依初釋。不可用後兩釋。故會解唯舉初文也。問。今指舍那說經處處該十剎。尤廣指花藏剎海所管十不可說佛剎塵數世界種。以通可該攝彼世界種所持同異類之諸剎(委如下明說經緣有十緣。第二依處中記之)今何但別舉最中香海所管二十重。又局攝樹形等異類剎哉。答。經中具說最中一海所管之二十重。以令類諸餘故。今亦爾也。意顯該法界十剎而令頓周。故經云。花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已上)即今抄下文云法界十剎無所不聞者。猶如云花藏十剎也。思之可知。但今抄云樹形等異類之剎者。疏下文釋依處云。略顯十剎。初此閻浮七處九會而周法界○二周百億同類一界亦遍法界○三遍異類樹形等剎(等文)可見。抄一下釋第三云。然異類言雖通花藏。言總意別(已上)彼處雖可言總意別。而今即取通花藏之義。謂別雖舉最中一海之所管。而廣可令類通花藏也。 鈔。圓音之義(文)疏九上‧抄十九上。釋出現語業中。廣舉三師義。委釋其義。故云下廣當說。又彼是專依十科章中圓音章。要者可見疏。主伴重重(文)問。示化儀而何必釋主伴重重等哉。答。決擇云。此意云。說主伴重重疊疊。盡十方界一時宣暢花嚴經也。揀異隨宜之教。或有國土說。或有國土不說故(已上)又云。諸佛菩薩隨一為主法界。諸佛菩薩咸為其伴○既主伴無數重重疊疊。遍於法界。主既說經。伴必隨說。那有一方不說花嚴(已上)十地品云(卷第三十四)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已上)餘會餘品並云已說今說當說。故知三世十方諸佛菩薩無有一方一佛一菩薩不說花嚴云事。是併由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者也。故科云別示說儀也。問。今主伴者。說法者名主。聽法者名伴歟。爾者何云主既說經伴必隨說乎。答。一義云。決擇云。有力自在說法名主。無力不自在說法名伴。但是說法之中分成主伴。非為聽法得名為伴。夫主伴者必同作事。主既說法。伴必說故。何以得知。下釋成云極十方而齊唱。唱者顯示果主因伴之謂。遮那處普光堂。東方十佛剎塵數世界外。有金色世界。文珠而來為伴。應問彼云。第二會文珠為伴。為說經耶。為聽經耶。若云聽經。違下經故。下經正明文珠說第二會故。若云說經者。何云聽經名伴。由此得知主伴雖殊。同說經也(已上)一義云。會解云。三句皆約說者為主。聽者為伴。既因人果人皆通為主邊則皆為能說。為伴邊皆為所聽。雖皆通說聽。而主伴不雜。故下疏云。然主主不相見。伴伴不相見。主伴伴主則互相見○所言齊唱者。亦約重重互為主邊。同時遍法界故。得十方齊唱也(已上)已上兩說引文立理。各有其謂。任情取捨。 鈔。七別示說儀(文)會解云。問。七科皆云說儀周普。何故此科獨得說儀之名。答。前由六科辨所依之定。能應之身。所說之處。所歷之時。所被之眾。能演之言。皆周法界方成。此科主伴重重。極於十方故。前六通敘。此為別敘。皆儀周普也(已上)。 鈔。此一亦名輔翼(文)鈔三下云。若以餘經望此。但為眷屬。不為主伴。今言眷屬者。約當經中事以為眷屬。眷屬即伴(已上)會解記第八云。應作四句。一有唯主伴非眷屬。如此方十住法門為主。餘方為伴。以非附本相從起故。不名眷屬。二有是眷屬非主伴。謂如餘經但與花嚴為勝方便故稱眷屬。不與花嚴俱時相帶圓融而起。不稱為主伴。三亦主伴亦眷屬。謂法界修多羅起時。攝塵數契經同起。與法界經為輔翼故名眷屬。而主伴起故復名為伴。四非眷屬非主伴。謂餘經相望。或外典等(此依集玄已上)。 鈔。不名歷主果伴(文)決擇云。問曰。十玄門中主伴門云。隨舉一法為主。餘一切法為伴。今何不爾。答曰。據義不同。彼約稱性實義。此約教相軌儀故。如臣作主。不可君為參佐也(已上)私問。若約教相軌儀不名因主果伴者。唐經第一列普賢等塵數菩薩竟。歎勝德云。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已上)大疏一下云。云何共集。互為主伴故。主伴有三。一迴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故稱共集(已上)鈔五下云。疏主伴有三者。迴向主伴。所修善根互相迴向故。今成佛遞為主伴。二同行者。同修禪戒等行。三二俱稱性居然相取(已上)准此舍那與菩薩互為主伴。豈無因主果伴之義乎。答。決擇正會此難云。彼昔時同修善根互相迴向。今隨一成佛餘作菩薩而為其伴。故云互為主伴。非是因果互為主伴。又解。此約化儀。非因主而果伴。彼據稱性故。因果而遞互(已上)問。上明說處說時等。並約稱性。今示說儀。何不約稱性乎。況所居之處既圓融能居佛菩薩。豈不舉一全收乎(是一)又下旨趣玄微列十玄中。主伴一門讓當段不重立。彼約稱性立為玄門。既彼此指同。明知今亦可約稱性云事。如何。答。今三句中。初二句全約稱性應知。今此第三句雖正約化儀。而有兼約稱性之義。即如鈔下云如佛佛既爾佛主菩薩伴亦然者是也。下引決擇。可見之。疑難之趣。准彼可會通。 鈔。言鄰次相押(文)決擇云此界附近名憐次若主若伴互遍名相押(已上)。 鈔。阿閦如來(文)問。唐經第八十卷。歎佛德明主伴嚴處攝生同中云。或有見此三千界種種莊嚴。如妙喜阿閦如來住在中。及如香象諸菩薩(已上)如此文者。阿閦如來住在此三千界中(見)如何答。 鈔。如佛佛既爾(文)決擇云。問曰。諸佛與遮那互為主伴。可云既爾。菩薩與遮那既無遞互。何云然。答曰。約人即無。隨界乃有。何者。應云此界佛為主。餘界佛為伴。餘界佛為主。此界佛為伴。即是果主果伴遞互也。此界佛為主。餘界菩薩為伴。餘界佛為主。此界菩薩為伴。豈非果主因伴遞互義也(已上)。 鈔。如長空明月(文)問此喻意如何。答。決擇云。注如長空等者。此釋主移伴亦移也○問。為但移人。亦移界耶。答。人界俱移。鈔文甚題(已上)會解云。如人以十錢等者。星月印川喻。雖明主伴不分而遍於十方。然鄰次相壓其義未顯。今以壓錢喻。以示其相也(已上)兩記意有少異。思之。問。決擇如何釋下十錢喻乎。答。彼云。星月喻中未彰主佛周遍伴剎。故此重明(已上)兩記同歟。 鈔。如人以十錢布地文。會解云。吾祖以喻顯法。講者反迷喻旨。多說不同(已上)私云。今時學侶亦為難明。且愚案云。先以錢心為主。剎是婆婆也。以剎緣為伴。剎是十剎也。付之十錢相壓時。上下兩錢其所表大異。謂上錢緣通喻能遍十剎。下錢別喻所遍之一剎。如是如是次第相壓。乃至十錢。即表十剎向東(上錢也)移一剎移二剎(下錢也)等之義。其故者。能遍者每遍通十剎。所遍者每遍唯一剎故。以十錢布地。每十錢其上能押之邊。即表能遍。其下所押之邊。即表所遍。以題主伴重重相壓之義也。 亼 (此處有錢幣圖式格式請見書) 會解云。下錢為中。上錢壓之。則開元通寶遶下錢一緣之地(已上)如此圖者。下錢開字為上錢元字所押故。不可有開元通寶遶下錢一緣之義歟。 愚案云。以錢心喻主剎故。以上錢心押下錢開字時。方成上錢開元通寶遶下錢一緣之地。喻主佛倒東一剎時十方菩薩圍繞也。餘可准知。 鈔。如第一會(文)決擇云。問。普光忉利等。 鈔。若四十八會(文)會解云。若四十八會者。下疏云。下本經十方偈四十八品。即以一品為一會。故四十八會也(已上)。 鈔。意生身(文)鈔五下云。隨意受生者。即意生身。然意生有二義。一者是喻。猶如意去速疾無礙故。二者是法。自有二義。一隨自意。二隨他意。總謂隨意速疾而成(已上)。 鈔。即力持身(文)唐經第一說教主難思中云。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所共圍繞(已上)大疏一下釋云。力持身能持自他依正(已上)上四句持正報。下四句持依報也。又鈔七下云。即力持身為龍留影力持不滅(已上)。 鈔。名不全昭著(文)會解云。集玄云。謂說處配意生身。此舉所依處。顯能依身。又說經時。舉所持時顯能持身。又被海會。舉所被眾顯能被身。如是身處既非直顯故。云全不昭著也(已上)。 自下會解記第二 鈔。言該本末(文)私云。言者能詮言教。即指今經也。本末有二。初事理相對者。所詮義中有本末也。二諸教相望者。今疏下文(第三義理分齊門)云。語其橫收全收五教○前之四教不攝於圓圓必攝四(文)准此圓教為本。前四為末。今經既收五教故。云該本末。又前四教不攝於圓故末乖於本。圓必攝四故本不乖末。 鈔。一事理相望(文)問。鈔四下云。如一事理無礙宗內該法花維摩涅槃等故(文)既此等經具明事理。可云言該本末乎。答。會解云。圭山約教有六句。約宗有三句。故彼云。一小乘唯相(相即末也)二頓教唯性(性即本也下皆准此)三法相宗相多性少。四終教相少性多。五空宗中非性非相。六圓教全相全性。今當第六句。故該本末也。約宗三句者。彼云。法性宗本廣而末略。小乘末廣而本略。大乘也法相本末俱略。而中間廣。例此今圓宗言該本末也。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已上)故知如彼法花等。雖事理無礙為宗。而相少性多。是名本廣而末略。何云該本末乎。況彼云會三歸一。故知會事末可之歸理本。豈同圓教全事即理即末全本之該乎。此義如鈔二下釋印法師屈曲平道二教中委明。會解記第五可見之。 鈔。亦是遮於伏難(文)會解云。恐不了者以本末相乖為難故。今初對上句縱其空無朕跡。下句奪其定不乖相。下對上句縱其理本無言。下句奪其不礙言也○鈔難意。以無相無言之本。難有相有言之跡。答意。以要由相故方顯無相。要由言故方顯無言故也○言則心絕動搖言忘戲論者。即大般若那伽室利分中(等文)。 鈔。夫大象無形(文)老子經下(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云。大方無隅(大方正之人若無委曲廉遇)大器晚成(大器之人若九瑚璉不可卒成也)大音希聲(大音猶雷待時而動喻常愛氣希言也)大象無形(大法象之人質朴無形容也(已上))論語第三(公治長第五)注云。苞氏曰。瑚璉者黍稷之器也。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宋廟器之貴者也(已上)又雷者。玉篇云。(爾雅云。疾雷為。蒼頡篇云。霹靂也)又。希聲者。老子上(天地章第五)云。多言數窮(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也。)不如守中(不如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也已上)又無形者。此亦不事容飾之義也。非謂全無形相歟。問。今伏難意。全撥無形言。何用此老子語為難勢之端乎。答。今但借用彼文言。非用彼實義也。 鈔。希微絕朕(文)老子經上(視之不見章第十四)云。視之不見。名曰夷(無色曰夷。言可無綵色不可得視而見之也)聽之不聞。名曰希(無音曰希。言可無音聲不可得聽而聞也。)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曰微。言可無形體不可搏持而得之也。)此三者不可致詰(三者謂夷希微也。不可致詰者。夫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強詰問而得也。)故混而為一(混合也。故合於三。名之而為一也。已上)。 鈔。故今釋云(文)自下有二段。初為通伏難。廣引諸文。總明本末不相乖也。後今疏文中但略明。下正釋疏文也。問。上句云空空絕跡。下句云湛湛亡言。各約法喻。如何分別之乎。答。會解云。空空絕跡含於法喻。湛湛亡言。湛湛約喻。亡言是法(已上)意云。空有事空理空故含法喻。海水澄停是名湛湛。故但約喻。既澄停而不小波鼓動。故喻無言也。決擇釋。 鈔。法性本空(文)今釋空空中有三重。謂一約圓成實。謂法性本空者空也。空無諸相者空空也。二約依他起。謂緣生等者空也。復有何相者空空也。三約遍計。謂借空遣有者空也。有去空亡者空空也。下引淨名‧中論。准此可會。 鈔。經云無中無有二(文)唐經第十六(須彌偈讚品十四)無上惠菩薩歎佛勝德有二。謂內勝德及外化德也。今所引二文者。歎內證德有六偈中後一偈。與歎外化德有二偈中初一偈也。故相連引後偈也。大疏三下云。後偈拂前無二之跡。言無二者。但言無有二。非謂有無二。若在無二之見。則還成二。以無二必對二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故云三界一切空。空謂第一義空。諸佛同見。後二外化德中。前偈正顯令住無住之覺。後偈釋成(已上)今疏云拂前無二者。前偈云。於法無所著。所念亦無染。無住無處所。不壞於法性。此中無有二。亦復無有一。大智善見者。如理巧安住。無中無有二(等文。如抄引之。)故知今云無中無有二者。無相真法性中無有人法內外等一切二也(為言)。 鈔。三界一切空成真空也(文)問。如今鈔釋者。空空之外別立真空。爾者疏云。空空之言是所絕之跡歟。若是跡者。豈非妄空乎。答。先於今鈔釋者。准彼疏三下釋可知之。既拂前無二之跡。即云無中無有二等。何上三句尚謂妄空。至下句云三界一切空。方始成真空乎。明知今鈔云成真空者。意明上三句正顯真空。下句結成也(為言)例如彼疏釋外化德二偈。云前偈正顯後偈釋成也。爾者上配屬三句於空空者。即是今所結成之真空也。故今疏云空空絕跡者。空空故絕跡(為言)爭謂空空之言是所絕之跡乎。問。若爾何故鈔次下云。以空空遣空。空空亦跡也(文)如何。答。鈔上文云。有去空亡故曰空空(文)又下文云。以空空不礙於相。正釋疏文其意如是。更不可及異端也。但於空空亦跡之釋者。鈔主重為顯絕跡之義故。別約機情所謂之有無等。次第明拂跡之相。故云謂若有有可有(乃至)有所得故如鳥履沙等。是即鈔主別明拂跡之相。全非牒釋疏云空空等之文言也。一義云。疏云空空絕跡。其空空之言。是所絕之跡也。故決擇云。言若無所得當句即絕者。謂空空二字分能所遣。跡終不盡。今言絕跡。性本自空。更不待遣方符至理。若爾上云空空。應無其用。有能所遣如鳥履沙故。若許無用。何須言之。今謂通云。眾生悟法難。便造玄先須由漸故資遣拂。如彼真空絕相觀三句九門。揀情顯解。方云泯絕無寄令契真空法多如是。學者准知(已上)初心始學之觀行。從淺至深。且如起信論真如門所明隨順得入。故彼疏云。雖在於彼言念等中。觀此念等常無能所。雖未能離念。而順於無念。故名隨順。此釋方便觀也。久觀不亡。即能離茲妄念。契彼無念真理。故名正觀。得入者觀智契入也(已上)三句九門者。即此方便觀也。 鈔。如鳥履沙(文)一義云。鳥飛空則無跡。此喻若無所得當句即絕之義。鳥履沙必有跡。故喻有所得故皆名住相之義。次下引出現品。正明此旨也。故知立義引證影略互顯也。一義云。譬如海濱有鳥生子。覆在海中。恐人取故。為隱足跡不令人知。重跡上則跡上重跡其跡不盡。今以無遣有。無即是跡。以空空遣空。其空空亦跡。如跡終不盡故。云如鳥履沙也。 鈔。謂依出晴空(文)意云。義天者第一義空。是上空空也。又即本也。星象者教相所詮之法門。即是末也。問。此法門者為局事法。為通真理。答。心境因果依正人法等。通名法門。不可必局論事理也。 疏。湛湛亡言(文)決擇云。上句直因無言理本也。下句即因言之事末也。教海佛音本質教也。波瀾根聞影像教也。或分教義而有異故。又解。上言湛者遣言也。復云湛者遣無言也。恐未兼亡故。致亡言以遣能所遣也。意全當句即絕也。教海者即上亡言理本也。波瀾即因言之事末也。若爾何云教海耶。答。言音實相即法輪故。第十教體海印炳現故(已上)此有兩釋。初釋湛湛總喻無言。以海水澄停無波動鼓踊之聲名湛湛故。教海波瀾更作兩釋。應知。次又解下後釋也。湛湛二字如次。別遣言與無言等。應知。 鈔。下經云雖復不依(文)注維摩經第六(七千卷藏錄下卷云四註維摩經者是也。)觀眾生品第七云。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什曰。無宅無神。隨宅主有優劣故神有精粗。未曾有室故以天女為神也。生曰。外國亦以神為天也。夫有福之家必有福神附焉。是以菩薩託為之矣。是入生死事者也。)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什曰。梵本云幾久也。)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肇曰。將明第一無久近之義故。以解脫為喻。解脫即無為解脫也。三重問。)舍利弗言。止此久耶(肇曰。解脫之道無形無相。逆之不見其首。尋之不見其後。眇莽無朕。謂之解脫。若止此猶解脫久近不可知者。乃大久也○液曰。身子未諭答意故重問。四天重問。)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肇曰。逆問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無為解脫。寧可稱久也。)舍利弗默然不答(生曰。既言解脫無久。跡為實無也。解脫茍以無為實者。言亦實有也。有無相乖。豈可得以言解脫。)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生曰。默然似有所不達故爾也。)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肇曰。向聞如解脫。謂始終難知。說以為久。而解脫相者。非心所知。非言所及。將順解脫無言之旨。莫知所云焉。生曰。不知其會也。)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肇曰。舍利弗以言久為失。故默然無言謂順真解。未能語默齊致觸物無礙。故天說等解以曉其意也○。已上)。 鈔。則殊攸讚(文)鈔三上云。然淨名第二入不二法門品○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哩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為真入不二法門(已上)問。如經文者。但云默然無言。何云不礙於言乎。答。同鈔下文云。初文殊以言顯無言。次淨名以無言印無言。後文殊以言印無言。三段二人共顯言絕之理(已上)既以言印無言。明知淨名不礙於文殊之言句云事。一義云。決擇云。問曰。淨名默住以絕言頓理。何云不礙言耶。答曰。但絕生滅虛妄言說。不礙真門如義言說。問曰。如義言說為理為事。若云事者。違自真門事相本盡故。若云理者。復違此段理本不礙事末故。今謂通云。文雖用彼。義乃稍別。是則用淨名之文。成花嚴之義。妙之至也(已上)。 鈔。演大藏於龍宮文(文)唐本云。法本非說。演大藏於龍宮(已上)尊勝院高麗印本。闕法本非說之四字。 鈔。至趣非遠(文)決擇云。至趣者。無言無相理本也。非遠者。不礙言相事末也。心行等者。以滯跡心行取得之。則叵窮邊際。故云甚深也。次言象者。有言有相事末也。非近者。不礙無言無相理本也。虛懷等者。以無漏真智契證之。則爛然可觀。故云目擊也(已上)彼以注釋也。今欲易見。以粗字連書也。目擊者。鈔四上云。言目擊以之存道者。即莊子中事。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而不見。及見寂無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擊而道存。亦不可以容聲者矣(已上)。 鈔。融常心言(文)決擇云。下疏云即凡心而見佛心。融常心也。下經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融常言也(已上)。 疏。若乃千門潛注。決擇云。此經所詮無障礙法界。具無邊異義。但以前之四根未堪具受故。我世尊隨彼根宜。於無障礙法界中。分四諦等義。以為小乘等教(已上)五教章下(心識章)云。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已上)問。此等釋義。於本經中有依憑哉。答。祖意難知。而十行品云。平等法界一具足無量義等(云云)具如上引。思之可知。又義苑疏第二云。五教之義出自花嚴。本於此也。故總顯云花嚴一乘教義(已上)和本章下卷題云。花嚴經中一乘五教分齊義(文)委細如別。 鈔。如海潛流(文)唐經五十一。出現意業有十門中。第三大海潛流喻文也。問。彼經合法云。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諸眾生觀察境界修習法門。則得智慧○但隨眾生心行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已上)此佛智者即當是所詮之義也。何引此文而釋成花嚴為諸教之本源哉。答。決擇云。此借出現品喻義證教也(已上)。 鈔。九流(文)決擇云。正理云。漢藝文志云。一儒流(述唐虞之政宗仲尼之道。)二道流(陳堯舜揖讓之德明南面為政之術。)三陰陽流(順天曆象敬授民時。)四法流(明賞敕法助禮制也。)五名流(正名列位言順事成。)六墨流(清廟淨祀養老惠施。)七縱橫流(受命使手專對權掌。)八雜流(知大國體事無不貫。)九農流(勸勵耕桑備陳食貨。)出釋氏六帖(已上)會解記第五委細注釋。如抄二下纂釋第一引之。裹云。問。九流於是乎交歸(文)約本有法位歟。約修生德行歟。答。晉經三十七(離世間品)云。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已上)探玄記十七云。凡小等悉皆堪成佛。故云種子(已上)大疏九上云。一毫微善皆是佛因。故法花中。舉手低頭皆已成佛(已上)又釋於一切法生佛法相之經文云。諸軌儀法皆佛所流。涅槃云。外道之法亦如來正法之餘故(已上)准此九流所作之善事。皆終成佛因。故云交歸歟。下句云眾生等者。約人開會也。如觀經說孝養父母等皆為往生業。故知古文孝經。 鈔。故地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文)梁攝論十三(智差別勝相第十)云。由如來昔時學三乘十二部經。後成佛時。各觀一切法無不從此法身生。無不還證此法身故。一切法門同一法身(已上)今疏下文明教起因緣中。引此論文。雙證開漸攝末之二種本。彼抄有釋。可見之。問。本文云法身。今所引何云法界哉。答。同論十五云。欲顯法身令法界五義故。轉名法界。於文具如抄上文云。第三明法界類別之處。引大疏九下。本論既以如是。今亦轉用也。 鈔。為遮異釋(文)問。異釋者刊定記序文也。爾者有何過失強遮之乎。答。會解云。由刊定記敘。敘說三大。但各別顯相。所以彼各別敘者。由德相唯淨業。用通染故。彼敘體即通於事。敘相則無相入相作。敘用方有入作義。爾斯義吾祖破云。使相德而無相入相作。即用之體不成。德相不通染門。交徹之旨。寧就今敘三大互在正遮彼別說(已上)意云。依彼所立。則三大歷別不得融即。謂德相唯淨業。用通染故。相用二大歷別不融。又德相既無入作故。即用之體不成。則體與用不融即也。故知三大並歷別不融也。問。縱雖德相無入作。何必即用之體不成乎。答。一義云。體上之德是名德相。故起信云性功德。然若但用大有入作義。相大無入作。則彼用大非即體之用。體大非即用之體。以體與相全無二。而用與相不交徹故也。又今會解云吾祖破等者。抄一下釋也。至彼更有餘義可知之。問。三大互在者。是事理無礙之義。然彼師亦許此義。何為所遮異釋乎。答。決擇答此問云。非彼不許。但文中不說為所遮故(已上)一義云。彼師雖許。而約三大別說。其事理無礙之義。尚未極成。但今正遮三大別說。而不可妨自遮事理無礙之義歟。 鈔。其為體也(文)決擇云。昔人將四不義所顯一理為體大。一微細帝網二玄為相大。以神通自在相即廣狹十世隱顯等玄門為用大○二種玄門約本具義。自餘玄門約新現義。故此云爾理實互通(已上)。 鈔。其為相也(文)同異類者。總指彼所立所依體事中色心時方等十種也。會解云。言微細之理難見下。但牒文指喻。其義可知(已上)故知更以喻釋前二玄非別義也。問。今云重現之理易影文然有本云易觀文。如何。答。會解云。若作易觀。解意云。欲得重觀之理易觀。須以帝網為喻(已上)。 鈔。言顯德相(文)決擇云。問曰。此言德相為相大與十所因中。 鈔。勝德之相(文)勝者體大也。抄五上云。涅槃第二十五亦云。所言大者。名不可思議。以體絕常境故。言如人最長者。謂無一法先法界故○一廣故名大。二勝故名大○於常義中已含深勝。如人最長即是勝故(已上)願記第三同之。 問。三家釋者為同為異。答。 鈔。上體相用三(文)自下釋疏智周鑒而常靜文中。今先結前生後也。問能證能觀者。其證觀二字有何別乎。答。決擇云。止為能證。觀(去)為能觀平或地上止觀為能證。地前止觀為能觀。或果中止觀為能證。因中止觀為能觀(已上)。 鈔。若當句明(文)自下正釋二○(會解記意)。 大境為心境雙融。 問。何故以相大配中道哉。答。 鈔。三止三觀(文)決擇云。問。一心之中分止觀諦九法歷然行相云何。答。如依一鏡。 演義抄一上纂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