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鈔三上纂釋第五(四頓教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疏。唯辨真性(文)會解云。鈔一向真性即屬頓教者。此賢首清涼此義爾。所以異天台等師。而圓覺疏抄。多明不落三時五時。指圓覺十餘部為頓教。此約化儀。因化法乃圭山之意。學者不可不審(文)。
鈔。亦通四種法界(文)決擇云。問。頓教分齊但影法界。何故此云四法界耶。答。有解。一云。正辨法界。餘三法界便言之。二云。攝四法界。咸歸一理故。抄言一法實相故(文)抄自法界言竟。即下云一法等者。泯四法界言之待對。令歸絕待一理(為言)又會解云。言名得物功。句約事法界。絕言餘三法界。可知。說名名不盡下。重釋前三法界絕言。以第四法界不思議。顯不更重釋也(文)此同決擇初解意歟。
鈔。即如楞伽雖明(文)問。何故舉楞伽云雖明等乎。答。莊嚴瑜伽論唯識等。並明五法三性法相。彼等並是始教大乘之意也。然今楞伽亦雖明此五法。而顯名本如妄想即智之旨故。即妄絕妄立智泯智。豈非頓教心地要門哉。故今為簡莊嚴等故云雖明也。何況更有深意。謂舊德傳燈錄第三云。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顧惠可而告之曰。昔如來正法眼付迦葉士。展轉累而至於我。今付汝。汝持。并授袈裟。以法信。各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諸師指信。師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師又曰。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文)。
鈔。以心傳心(文)貞元疏第二云。第五辨修證淺深者。然經之內下諸門。皆明修證。恐法博復撮其要。自大師法眼。晦迹雙林。諸聖傳燈明明不絕。以聖教為龜鏡。以心契為冥符故。曰以心傳心。不在文字。茍領文繫之表。復何患於文哉。不可以筌為魚。不可辨鏡求像。自一味混亂南北分流。於能詮所詮。成定惠兩學。惠學者復分性相定學者有漸頓不同(文)圓覺略鈔二下云。和尚諮問。此法有文字教典學。大師答云。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謂雖因師說。而不以句為道。須忘詮即是傳心(文)。
鈔。離心心(文)起信論。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智性本無二故(云云)(取意)意云。色心有性相。若約相。則心由四緣生。色二緣生。以能生因緣既不同故。所色心不一也。若約性。則色心二法本來寂滅。不屬因。不由緣。以因緣離故。心性如色性。全二性。色性如心性。亦復爾也。故云離心心如等也。源云。謂真諦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正證之時。因緣俱離。維摩經云。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心也(文)准此可知。問。如者何義乎。答。圓覺大鈔五上云。如者是相似義相同義。此彼相如者。心性也(云云)同大疏上卷云。謂此實體。於未來際常如過去(釋豎)於色中常如受中(釋橫)真實相如非為妄似(文)。
鈔。即是安心(文)問。安者安寧義歟。安定義乎。答。決擇云。二祖達磨曰。我心未寧。凡師與安。師曰。將心來與汝安。曰。不見心了不可得。師曰。與汝安心竟。即斯義也(文)此引傳燈錄第三也。准此云安寧是名安心(見)爾者亦可安穩義。又南山歸敬儀下(以用顯跡篇第九)云。行者上安止心已生大欲心。我入佛道廣眾生(等文)通真記下云。初句本於理生。下發起正行大欲心者。即菩提本(云云)彼歸敬儀。處云安心。而今云安心。此安定於心之義也。以止是定也。故然記釋云。本於理。明知。解了理。令心決定。是名安心。花嚴經章云(流轉章)初解中二。一始。謂知如前所說諸義。令心決定。二終。謂知此解是解非行亦解。正行不如解。是故方堪為行方便(文)今此始終兩門。俱有令心決定之義故安心歟。晉經四四云。令眾得安心長養智慧菩薩心。饒益一切眾(云云)探玄記七。總科釋之。明記事表法。顯行相殊勝(云云)此無殊釋。又善導觀經序分義。第二云。五欣淨緣中云。此明夫人身苦。竟世非邊。六道同然安心之地(文)又云。教我觀於清淨已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安心注想清淨處也(文)又云。言汝當繫念已下云。此即正教安心等(文)如是解釋。遍在彼章疏故。彼學者等。
抄。故達磨碑云(文)圓悟禪師碧巖集第一云。武帝進憶。自撰文云。蹉夫。不見。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怨之限之。復讚云。心有也。曠劫而受流轉無也。剎那而登正覺(文)武帝者梁武帝名蕭衍。
抄。非了心空(文)了者是能解念相也。心空者是所緣境相也。若如是能所未亡故。心境亦立。豈謂無乎。故云非也。然念相都盡。是名無相相不生於了也。次下引令解。可之。圓覺略疏注經(清淨惠章)云。男子。但諸菩薩末世眾生(指示末世安心四節。每節句。)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妄(妄念者。舉緣取著解法也。念則違覺緣起差解故。今不起。)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若取真體妄猶葉影勞故。若滅妄存真絕揚聲上外音。)住妄想憶不加了知(憶從心現元是心。若了知即迷現量。命云。不見心且心體本自知覺。何必交加了上起為加矣。)於無了知不辨實(就知即寂即真實即知離知真實如眼不自見等文。)略抄第五下云。安心中疏四節者。此是直下教示學人。朝暮安心用心方便欲消經經文自顯。欲更廣顯方便意度勢乃無窮。直在知真識妄。善巧之人。臨時對機。種種顯示。今不可預書得也○三中云。現量無分別之照也(文)。
抄。故下經云(文)唐經第十六須彌偈讚品。一切菩薩偈也。
抄。不生解而解相非謂空解不生(文)意云。於不生中作空解。則能所不亡心境妄。其故云非謂也。會解云。言非謂空解不生耳者。但是不生不滅而解。是空無解性。於不生之中也。正如下經云。有見正覺解脫諸漏不著一切法。此非證眼(此乃了心空空解不生。)如來自性無所有修習得明子。是人疾作佛(此乃不生聲聞非謂空解不生心。)下經者。唐經第三光覺品文也。彼有十偈。今引初二頌。大疏三上云。初反顯理之失。謂菩提體德顯絕一切佛地論佛非漏非無漏。亦應於世非著非無著。今乃見佛。內諸漏。外不著世。則有漏可離。有世不著。取捨未忘。此見理故。非道證道眼者。離分別故。餘偈順顯見理之益。初偈正顯菩提本來自空。稱此而知。則無上涅槃體謂真性。相謂德相。並性無所有既何所離本無有著。誰為無著如是知者正解修習明了。期為正行。言疾作佛者。約文珠以情盡理現。即名作佛。約普賢門信圓教(文)會解記注釋。以此趣意可得之也。問。抄文何必殊云空解耶。答。彼須彌偈讚品具云。觀察諸法自性無所有生滅相。但是假名一切法無生等(文)大疏三下約三觀釋云。初空觀緣生無性故。次假觀。隨俗假名故。次中觀。由前生滅。一切諸法無生故。後句觀益(文)今抄所引。是明中觀之文也。抄上云。中觀疏釋成中有二義釋。一云。由觀前生一切法無性故者。一切法故非無即無性故。非有由前但無性是空。但觀假名是假。今二相即故。非空非假是中道義(文)今明中觀云。空生無生名者是空。然今二相即非空非假故。於不生不可作空解故。殊云空解也。前後疏抄。處引今一偈。引彼當處釋。尤是肝要。可留意也。
抄。為迷眾生(文)依會解記上雙牒舉。自下別釋。初釋不佛中有兩義。初約遮遣。謂真法佛。而執實有佛故。遣之云佛。又亦執實是佛故。遣之云不佛也。抄云則遣之。又遣之(云云)思之可知。彼又只銘佛下。約表顯。既平等真法佛。故知。以為真佛。既是真佛不佛也。次下。釋無生不生。亦有兩義。初約遮遣。後又一切法下。約表顯。並准前可知。
抄。故下經云法性(文)須彌偈讚品也。
抄。唯亡言者(文)什公悟玄序文也。兩記具引彼文。此上有二對云。夫玄道不可以設功。聖智不可以心。知真諦不可以存我會。兼功不可以營事。為唯亡言者等(文)決擇云。此二對反顯難思。抄文所引。即順難思(文)會解云。清涼釋云。亡言捨筌蹄也。虛壞離取著也。冥心不易已見也。遣智泯能所道理。真大同小異。然上三即法。後一約人。道者虛通。即前玄道理。抹於事。即前至切具真。抹於俗。即前真諦聖。抹於凡。即前至智故。不契遣方知(文)。
抄。故引淨名默住(文)決擇云。問。默無言乃證頓教。豈□□當□。答。但令生解。即是其教不須言說清涼云。語默視瞬皆說也(文)。
抄。前菩薩(文)。
抄。言三重者(文)探玄記第八(第八如相迴向)云。三乘真如亦有二門一頓教。如維摩直默。以顯玄意者。是此如絕於教義想俱不及。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二漸教者○終教中復有二種。一始如三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二終即文殊所顯不二者是(文)此全寫孔目章第二卷。亦如同實差別章也。問。何故以前三菩薩文殊終教攝。以淨名頓教哉。答。諸菩薩以言顯法故。未亡詮旨。以不二可說故。未亡對待。又文殊以言遣言故。可斷之妄言。以令亡言會旨故斷迷。方□開悟。故知。並是從微至著。漸次令契證。豈非漸教之相哉。然淨名直默。以顯玄意。不須更遣。是即以一切法本來自正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等。謂相本自盡故。更無妄想。可遣性本自理故。更妙旨。可會故。抄云本自無言等也。豈非頓教之相哉。大疏九上。或說唯如來藏。具恒性德故。眾生在纏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猶據理說。更有說。言相本自盡。性本自現不可說言。即不即等(文)彼具釋五教義。今略引二教。准此明知。終教在纏差別眾生法身者。猶據道理說之非謂相盡性現故。云猶據理說。即同今文珠。以言遣言。令亡言會旨等也。思之可知。問。若爾起信論云。言心真如者。言說相。離名字相(等文)全同今文珠無言無說等。彼亦可終教哉。爾者何列祖一同。以真如門中絕言真如頓教哉。答。
抄。而言四者。問。為四重時。復文珠以言印彼者。五教何耶。答。孔目章第二(迴向章)云。又維摩經云。時維摩詰無言文珠師利歎曰。是真不二法門義。當頓教默絕萬法入界等染諸法。並皆同此。維摩不二理。即一切法不成(等文)。
疏。五圓教中(文)會解云。無盡法。此句總標。次句略於因由。初句約性。次約緣。即法性融通門。緣起相由門意也。相即下略說宗法。即十玄中五門可以得。十十下總結義。餘下指廣(文)。
抄。一一法中(文)十地論第一云。何故定言十億佛土。為說十地故。此經如是多說十數(文)圓經一部品品會會。不遑毛舉。

第四總相會通

問。諸師之教有失故不取之。賢首德故獨收之(文)爾者何更得總相會通乎。豈非無用耶。答。此事有兩記釋故。決擇云。至道歸一。精二。不應兩存。至非邊。了義不偏歟不單取。必會之令皆深深俱存其法。俱遣其病。即皆妙也。謂法就人即難。以人就法則易。人隨情互執。執相違。或火相。如矛楯敵故違難也。法本稱理互通。通則互順。自然疑流皆水環釧皆金故也。立斯門不徒然矣(云云)此師意約人法會通之。又會解云。疏亦會取諸者。但會前順不會上違。只此會。故知。諸師各窺一班。今方全虎也(文)一班者虎皮之毛也。
疏。三者又三四二教(文)今開為二中三。初二者。清涼新加也。今此第三。則用探玄也。問。用探玄者全依用歟。為當轉勢以用歟。答。會解云。今疏三義。而第三用探玄。而後改易故。探玄但云。或開為二。謂一乘三乘教。前諸教中雖有存三泯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後一直顯本法。不通二乘是一。即智論中名共教不共教。此亦同上師等所立二教也(文)此評曰。意探玄云一乘三乘。今疏改云平道屈曲扱。並判云。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今疏對三顯一。曲屈順機。意云。今疏則三四二教雖泯二故。定非三乘。而對三顯一。非直顯本法故。同屈曲也。探玄則三四二教雖泯二。異前而通三乘趣入故。亦是三乘。唯後一教。方是一乘故。配印公二教也(云云當門初云。不安者頗為改改易(文)故今以乘教中顯其意也。
疏。三或分為三(文)問。探玄云。三乘為三。謂小乘三乘一乘(等文)爾者與今疏異如何。答。會解意此亦改易。謂今疏云。次三乘後三一乘者。定判頓局為一乘。唯始教三乘也。然下云。或唯後一是不共一乘等者。然上云。彼三一乘中。更分為不共與破之兩種。一乘非謂以頓為三乘也(云云)抄意實如是(見)然思記意。則智論妙智經之會通。亦兩師不同也(云云)准上料簡可思之。
疏。四或分為四(文)問。此科亦兩師不然歟。答。爾也。問。探玄云。於上者。教中約存二泯二。開兩教故為四(文)今疏大同彼。何云不同耶。答。此亦改也。謂探玄云。於上共教者。分改之三乘也。其故者。且探玄意。上分二中。前四教雖存三泯不同。而通判三乘。是名頓教。於此共教。更約存三泯分為三一。故知。探玄此一科。以三四二教方為一乘。前來未明此義也。況五教章。以三乘為一。三乘教縱雖四教。而但有小漸圓終。無以三四為一乘之義也。今疏不云教。而改云三教者。前分二中。既以三四教定判一乘。不同探玄。於三乘共教中。約存三泯二。方分為三一故也(文)會解記意也。
疏。同教三乘(文)敘西域中。抄引信疏會通智光戒賢立教中。以攝機寬與教具為了義。是名普為乘教。即深密經是也。今名同教三乘准思可知。問。若爾者。捨始教同教三乘。而深密三時中。二三兩時始教。故知。疏云。深密等者。等取般若歟。爾者。彼但為發趣大乘者。說之故攝機狹。又言教闕。今何名同教三乘耶。答。
疏。三同教一乘(文)問。此同教名義如何。答。今疏下義分齊中云。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以別該同皆圓教攝(云云)抄三下云。言同教者。謂二教乃至)而別教中(等文)可見。既云而別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無礙等。明知。別教一乘該羅四法界中。事理無礙(即當終教真空絕相(即當頓教)云二法界同前二教故。是名同教一乘也。今即合二教者。若約漸頓二機各各認。則彼二法界離為二教。是所同之頓也。若此二機已被陶練一乘。機發之時。廢機法。則二教融合方成一味。此是能同之同教。即今同教一乘是也。決擇第一云。但依事理無礙。隨漸教認隨漸教詮。為所同終教三大。唯依真空法界。隨頓教認。隨頓教詮。為所同頓教三大○通無障礙法界事理無礙真空絕相。開此三大。隨圓根認。隨圓教詮。乃為能同圓教(文)疏序云。往復際等。彼抄約三大釋之故。決擇廣約後三教明其相也。准此。若約漸頓二機各別認得。則開為二教。若廢彼二機。約圓教認直論三教。所明二法界。則混融成一味故。圓教故也。抄釋云。三圓教一乘。即合二教也(云云此意也。問。於同教名義。列祖解釋紛擾多端也。依之會解記第八云。然別教名義諸祖義同。同教名義四說。一教章中。若唯三乘三乘教。若一乘即是別。要一名圓教也。二今疏總相會通中。約二教。同泯二故名同教。非只合為同也。三今疏義理分齊中。要教與頓。義理相似故云同也。此約同教真空絕相。事理無礙同彼頓故云同教。非頓名同教也。四又下義理分齊中。有餘深意全收。揀則前四不攝於同。約別教義。若全收則圓必攝四。約圓教義。此約圓教收前四教圓成一教故云圓也。然上四義中餘三義。諸祖有。唯第三云同頓同實。是清涼新加也(云云)。(已上)(取意)今抄既云二教泯二。是同故會為一教(文)准知。雖漸頓二機所認不同。而泯同故。此頓通名同教(見)何云廢二機。融二法成一味故。會頓哉(是一)次案兩祖解釋。分為五教。其第五圓教。具有二門中。同教者尤可所立。但分為四教中。同教一乘者。只是二教。約泯同故名同教一乘。明知。分五之同。與分四之同。可有差異。何混亂不辨其別哉(是二)況所立者。二教。亦為法花所開會也。爾者何故今疏上文云。法花但會昔權○昔實不滯方便故不會之(文)爾者難思如何。答。會解記立四種同教。而宋朝諸德不共許也。然集成記第一云。復古記曰。同者同前諸教三乘故名同也。此為同教得名。所以即能名同。今不取者。若作此解。則與集玄同。但於別教法體之內。約於一分似頓實義立為同教。何實。今釋曰。內猶通也。為通三乘教為同(云云)又決擇前後意云。問。圓教一乘為普為別。答。普之別也。普之別何別法真○況四取之。是海具之江水不同長江。然海中江乃收長江同味耳(文)准之。於得名有實論。而別教中同三乘義門同教者。諸德多共許也。但於今抄者。泯二是同會為一教之釋者。大旨如前料簡。今直引高祖釋。大疏七上第三住釋經云。皆如實知之文中。云他相從。則與眾生心一體無心外也。不壞能所能知也(云云)抄五下云。總釋如實知義有五教意○三他相從下。通於頓兩教。但一體。但是頓教。兼取不壞能所知義即是終故。又總取雙存。亦圓教同教義故(文)意云。別取雙絕存。則如次是頓教終教也。取雙存。則圓教同教也。決擇釋。妙符順此文歟。
抄。依此亦可(文)會解云。下是清涼立教意。然亦不定故。結云且依古勢。如疏明(文)。
抄。布即始終之教(文)問。依清涼意。前方便中之大乘者。應始教。今何重真實中哉。答。兩記不同也。若依決擇云。始教一種兩處收攝。若對小乘真實中攝。若對一乘方便中攝。如分半滿亦兩處攝故(云云)若依會解云。由始教小乘大乘。屬方便中。望圓教終教。同是布屬真實中。亦半滿意也(文)。
抄。七上(成就品)云。若離圓融圓教法。差別圓融(文)可准之。
抄。二開權顯實(文)問。今疏上文。釋光宅四乘教中云。若約會權歸實。即是三為(等文可見)一准此法花意。雙含開權顯實會權歸二門。今何別配經乎。加之。抄二下即釋彼疏文中云。約理則三顯一○約果則三歸一等之釋。三是權一是實。故知。約理開權顯實。約果則會權歸實。然此二門正在法花。今何別配經哉。答。義云。開則初開。會則歸。以法花前說涅槃後說故。如是則配歟。義云。法花迹門。正顯實相故。約理則三顯一。即經云。開方便門示真實是也。涅槃諸乘。令歸大般涅槃故。約果則三歸一。即經云。如來涅槃。永斷於生死等。是即雖經。兼明而約大旨。經亦如是歟。
抄。四席權讚實(文)抄二下(光宅四乘教中)昔日有實。亦不兼於權(文)即下引淨名經大迦葉自責云。譬如根敗之士(乃至)豈非不兼權耶等(文可見)。
抄。五權實雙明(文)會解云。五六七例皆如般若者。以不同法花等開會。以明一實。而般若既未破會故。致權實體例三。雖三例。皆具權實(文)問。若爾三例中權實者。全是物歟。答。案會解意。只是物也。但第五約權實俱存。第六約實正權兼。第七約權正實兼故。開為三例(見)然決擇云。言權實雙明者。乘不了而法了也。言常權說實者。帶共般若不共般若也。言帶實明權者。帶實相而說觀照也(云云)此釋意三權實可各別(見)。
抄。鬘小法花(文)會解云。彼經云。若如來隨彼所欲方便說(開權也)即是一乘二乘(顯實也)上開權顯實。小法花(云云)。
抄。央崛小似涅槃(文)會解云。彼經央崛說偈云。一切眾生命。皆由飲食住。是則聲聞乘。斯非摩訶衍。所謂摩訶衍。離食常堅固云何為一。謂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安住乃至云。是故一乘究竟乘。餘悉是方便。釋曰。總九頌。具十一門。一飲食門。二眾生門○十種力門。門之內皆無明聲聞之權。復會一乘之實故。最後結云究竟乘。餘悉是方便(文)。
疏。則初度陳如。問。初度陳如等者。大乘經中亦此說。何為始終聞小之證耶。答。會解云。今云。初度後度者。但約說法也。始終而大乘中。亦說初度陳如。後度須跋。如涅槃者。是定以初度後度。而定小乘故。今指四阿含五分律爾(等文)問。疏云初度陳女(文)爾者成道之後。經幾年歲方度陳女等耶。答。抄五上。十二遊經。初成道第一年度五比丘。第三年化迦葉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連云云)故知。第一年即度云也。問。此釋不可爾。折薪記引十二遊經云。十九出家。三得道四月八日至八月五日。坐樹下為一年(即一年說法)二年於鹿野園中。為阿若等說云云)明知。成道初年不說法。第二年始說法。方度五比丘云事如何。答。經文實爾也。但合說法說法之兩年故。經云二年。若云除不說法之時。則第一年故。抄云第一年也。問。若經合論說法說法之時故云二年者。經亦云第三年化迦葉兄弟三人。是亦可合論兩時。故知。除不說法之時者。應云第二年。何抄釋此事。則本經云第三年耶。答。此事實難思清涼經文。或唯論說法時。則第一年度五比丘。或會。此亦若除不說法時。則可云第二年故。抄上引彼經。云第二年度三迦葉云云)此釋無爭。但約說法已後故。云第二年(見)若不爾者。兩度所引如何會哉(已上。鼓阪草意也)。
疏。日照山(文)唐經第五十云。佛子。譬如日出閻浮提。見照一切須彌山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如來正等覺。亦復如是。先照菩薩摩訶薩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隨其心器等度大智。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定。亦皆普及為作未來利益因緣成就故(文)今喻中有四類。通含三聚故。合法中開為五類。今疏合之文也。大疏九上云。黑山緣覺者。無法空之光故。不功德故。不同菩薩山王十地。高原喻聲聞者。不生佛法蓮花故。大地一種通含三聚。取決定處喻正定聚。緣方生喻不定聚。砂等地喻定聚。然亦不捨故皆等照(云云)。
疏。及三千初成喻中(文)問。經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於人及餘眾生。諸所處。佛子如來於現亦復如是。先起菩薩諸行智慧。次起緣覺諸行智慧。次起聲聞善根諸行智慧。次起其餘眾生有為善根諸行智慧(文)。
抄。二者稟小人(文)問。法花會上有定性二乘歟。兩方。者。四十餘年陶練機根之後。一乘機發之時。眾於靈山。述皆成佛之旨。何三人而有定性不成之類哉。若依之爾者。清涼大師解釋意。末歸本門中。可一類眾生。雖聞後時所說大乘。而不悟入之機(見)以之思之。法花會上有定性二乘云事如何。答。會解記云。抄如四大聲聞者。此人從初在佛會。隨佛至法花。方悟入故。云備歷小大。二者先稟小等者。此如次疏引無量義中。初小一類。備歷諸會通大乘。自一類備歷諸會不稟大乘。爾如法花論。初於鹿四諦。亦類稟大。例此可見義。如次引無量義中。說疏無量義等者。經云。初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會聲聞人也)中於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即疏云釋而諸中乘也)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此趣悟中稟大也)或住聲聞(此後時聞中乘聲聞定者)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花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即疏後時說大故文)而百千比丘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此通善惡中。小大即是初類。若今頓大此類)或住聲聞萬億人天須陀洹乃至辟支佛因緣法中(此即未必後時稟大以小性定者)。
疏。或小乘(文)決擇云。問。與末歸本有何別耶。同據從淺至深故。答。彼約從淺至深決定。此約從淺至深不定故(文)會解云。彼約先小後大通相而言。今約機不定一乘次第而入也(文)兩記意云。凡漸悟之機為體也。皆悉從淺至深之義。全不及異論故云決定。通一切漸機故云通相也。但此從淺至深之機中。亦有兩類故云不定。即疏出類者是也。故知。彼此二門不同也。況多類機。雖一句之大不同(云云)全非前門所攝也。如前不分教中之無常等。作兩種解者是也。
疏。亦有從小(文)會解云。據賢首。五為中轉為要從小轉為無從小直入一乘。故下疏云。改為權為令小乘見聞種。直入一乘未必皆從三直入一乘也(文)
抄。不說是佛說(文)會解云。不即無也。無說方真是佛說也(文)大疏四上。無即但是無他非體。非即非不獨無他(文)此釋與不云二字別也。准此。今若云不者。直非其體故。即似滅口名不說。無說者。但是無彼墮文字法云說非無。言說之說故云爾也。即文字言之意也。故今抄末後云。斯皆正說之時。心契法理。即不說了明非滅口名不說耳(云云)。
疏。緣得法及(文)會解云。緣則緣由因由義也。此字貫句。謂緣得法住法也(文)故抄下釋云。初即緣得法○次三即住法(文)問。得本住之名義如何。答。案兩記意。自內所證真實境界。則諸佛全體同云得也。所修萬行。所經之五位。所來之四智三身。所說之三藏二。如是教行位果等功德法門者。三世十方諸佛同法爾常規故云本住。以本來常定前佛後佛差異故也。晉經第八云。文殊法常爾。法王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一切諸佛身。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云云)唐經三全同之。大疏三上云○(先標)文殊者敬言。聽受法常爾者。因果異法爾常規等(云云)又會解記云。緣得法者。約彼佛此證得法身體同故。增減言說也。言本住法謂古道者。即古所得之道。約相明相同也。一切諸佛身同共一法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皆先道也。金銀等性本來常定。前佛後佛得道同法常住。從古已來常住。何待言說方詮顯之耶(文)此中意云。得約物體同也。本住約相似同也。問。體同相同者其義如何。答。大疏三上。自性身一向體同自受用者。平等無二相似名同餘二身土。亦相似名同而隨機見異故(云云)此是諸佛相望。以論體同等也。抄九上云。自性身土。既證得。是體一室之空○自受用如千光。同遍空等(文)以上來所引解釋。准思可知。
抄。文字二趣(文)決擇云。謂能說所說。能想所想。能所名之二相也(文)
抄。如趣彼城(文)會解云。意云。如士夫行。次見平坦道路。不必更問。定知。此道決是入城。正道便自趣向彼。爾法法常住。即是道。何假言說耶(文)。
抄。緣自本住(文)自者得法也。抄佛性論第二云。
抄。如來示說墮文字法。決擇云。義相屬。謂之為墮。知名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也(文)。
抄。四悲願所成者(文)決擇云。悲願因也。所成果也(文)意云。順眾生現身說法。全推功於因位悲願故。即顯佛果無說也。
抄。即以此為他為自故(文)意云。以此為所現之色聲即為有。非謂此為他之外別佛果色聲(為言)唐經九云。欲讚如來無邊妙色身。而下云。無色而現色。又云。非色不可見故。大疏四上。廣有問答料簡中。引賢首釋。若實教大乘佛。雖色聲麁相功德。但有大悲大定大願功德等。然諸功德等。並同證真如眾生機感。即現無色。既不應機時故。所現色亦無斷絕。以此隨他為自。更無別自。約此為有。今約自是不約隨他故。云無色非色也(文)問。上所引賢首釋。是刊定記之所破也。然今五義。即刊定記之所立也。明知。兩師意別也。何引彼成此乎。答。源雖彼所立。而抄下又云。今上所引。頗為改易(云云)易之可知。
抄。五本質影像者(文)問。當門意如何。答。今案。五義之得名並顯不說也。不說之二義。謂初義者遮過故不說。顯德故說非無。第二義者。真諦無說俗諦故非無說云云)餘如文可知。但第四義者。名言偏明有說。而意即顯佛果無說也。如次上記也。故知。今第五義亦可爾。謂約本質無故不說。約影像有故說非無(為言)故云本質影像也。故抄下文云。本質無者。順自證故。影像者。順古聖人。即體用故(文)是則彼教體門有本影相傳四句中。唯影無本句之意也。問。立音教二師中。菩提流支云。如來時報萬小並陳。什云。圓音平等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音本陳小(文)此並就本質教。如是異說也。然今抄釋全同什。謂今云平等普應之。同彼平等無思普應也。今無彼差別等者。同彼非謂音等也。今然即與彼等者。同彼機聞自珠也(是一)又抄九上釋圓音義中云。昔三義。二云。就言之實有色聲。其音遍滿所不遍。但無五音四聲等異故。音。所不遍故。圓音。但是圓音增上緣。隨差別多聲(文)今抄意。全同此釋。明知。應是亦本影句之所攝。何云唯影無本句之意哉(是二)況今又上牒謂三業語是色法也)下云。與彼差別聞見為增上緣。因質有影等。豈非因佛語為本質故。是為增上緣。有差別影像哉。因質有影之釋。即明本具足之旨云事分明也(是三)何況今五義。是刊定記所立也。定知。非唯影無本之義(是四)如何。答。凡此五義者。先總標云。無色聲。總有五義。次別釋前四義。雖雙明不說。而專為顯不說之義也。然今第五若是本影具足之義者。此但局有說之義。終不說之義。豈不違總標及前四義哉(是一)。
  況引證經文云。諸佛有法等(文)大疏釋云。此約有影無本(文如下引)豈有違引證而立義哉(是二)加之下總結云。由上五義。聖教說默無礙(文)然所難者。第五義有說而無默。何云由上五義等哉(是三)何況下會同楞伽二因中。正判云。本質無者。順自證故(文)何更及豫義哉(是四)但於疑難等者。今第四第五兩義。大旨是同故。須以第四會第五。謂今文云。謂三業平等普應者。即前云。曠劫悲願眾生感云三業也。三業既非自所有故。佛果無彼差別影像色聲故。況非有(為言)是明本質無也。然佛悲願。即與彼差別同先為增上緣故。以此悲願為質有熟。眾生心現佛色聲故。云因質有影。是即為增上緣。是名質也。然此悲願。以同體悲願證故。無色事相功德故。下抄云本質無者礙也。然則第五釋文。雖語不具。准第四義。加語潤色。如是會通所違。若不爾者。第四既明准影無本之義。何於第五明本具足之□義。所立亦致相違哉。故知。當處下文相鄰次。准前會後。尤有其便。何得引他處釋異師義之文相。強例同之哉。爾者諸疑難。全非相違歟。
抄。下經云諸佛有法(文)唐經第夜摩偈讚菩薩偈也。彼明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之旨。總三段。初明不可取。次明不可見者。經云。譬如隨意珠能現一切色○又虛空非色不可見等(文)大疏四上云。摩尼現色喻自受用身有其本色。但無青黃等異。青黃等異。隨機瞙生。虛空以喻法身虛空非色法。豈同摩尼(文)後明知不可聞者。經云。雖聞如來聲。音聲如來。亦不離於聲能知正等覺諸佛有法等(文)大疏云。不可聞中。初約行緣感。便離相性故。如來。應不差機非聲之聲故云不離。故以聲取是行邪道。若離聲取未免斷無。復偈疑。疑為是有法不可聞耶。為是無法可說耶。上半順後句。答。次疑云。若爾者。何以現聲教法下半釋云。但自變非佛說也。若依權教。此教有影無本。然本影相望通四句。若依此宗果海言故。有說隨機現。謂如是說。而此本質亦是心。餘如懸談中說(文)抄一云。言若依權教等者。本影四句。即如懸談。若依此宗四句。皆用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質亦(文)問。心者真妄二心何耶。答。今約本覺真心故。質亦成心所變之影。若約妄心。則差別故。所變為自本質反影可緣他亦可爾。故知。約妄心得智四句。今約真心故。云質亦心也。
抄。所以疏不引者。問。疏不引楞伽二因。何以不出二因為眾□不引五義之由乎。答。疏云。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一句者。正是引楞伽也。諸經但不說未出所以。准此楞伽兼出二因故。疏主殊引此經意。專出二因。抄主深存此旨故。如是釋也。
抄。二即所證(文)問。第二通真俗二諦。今質指之歟。答。會解云。以真諦言。是所證理故(文)意云。今殊釋不說之由故。唯取真諦不取俗諦也。
抄。三四即教道(文)會解云。三佛以皆說故云傳古心。後佛但說先所說之法故云無說。此教道亦古道也。悲願所成兼因果者。承悲願所成故有說。即顯佛果無說也。然承因感果而說亦教道也。不爾。亦古道也(文)。

義鈔三上纂釋第五